党执政第一要务毕业论文

2024-05-24

党执政第一要务毕业论文(共4篇)

党执政第一要务毕业论文 篇1

发展既是世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也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所要考虑和解决的第一位的问题,并应当贯穿于执政治国的全过程。执政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着眼于发展、围绕着发展、有利于发展。执政的目的,是要解决发展的问题;执政的措施,要围绕着发展来制定;执政的成效,也要用发展的实绩来检验。党在执政中必须坚持把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其他的事务都要与这个中心相适应、相配合。

1.1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

毛泽东强调发展是基础。首先是因为新中国的发展起点比较低,需要发展。新中国的发展是在贫穷落后的一个烂摊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水平极其低下。其次是因为新中国的发展任务重,必须发展。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便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来系统地思考、研究和阐述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在《邓小平文选》中,一共有1066处使用了“发展”这个词,发展”一词出现的频率,就可以看出,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脑子里想得最多是发展。首先是因为发展问题仍是我们时代的主题。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虽然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整体上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仍然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其次,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重点在“发展”上,故本质论的定位首先在于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上。其三,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以体现的前提。邓小平多次谈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要赢得比资本主义更大的优势,体现出自身特有的优越性,必须极大发展生产力,经济高度繁荣,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有余。其四,“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是其他大道理都必须服从的“硬道理”。

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解决诸如社会就业问题、收入增加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江泽民也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江泽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始终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国际间的竞争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我们才能有力量抵御任何自然的和社会的风浪,顶住任何外来的威胁和压力,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胡锦涛认为:“关键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对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等问题的认识,上升到全新的战略思想高度。他明确地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所以“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为此,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大力解放和科学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1.2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提升中国国力和地位的客观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与总趋势,任何国家要跟上时代潮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发展问题,把发展作为首选的国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的优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实行遏制和“西化”、“分化”图谋,也不会改变。例如美国重返亚洲以来对我国的围堵和遏制。我们既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又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竞争中占有优势的压力。所以,我们只有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们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才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我们国家也只有真正发展了,才能在多种可能出现的危险面前,游刃有余,应对自如,才有解决问题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回旋的余地也就大了;不发展就会被动挨打,就会受制于人。可见,提升中国国力和地位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3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事业。因而,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归根底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最高标准,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党是人民群众的代表,始终忠实于人民群众,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为最大意愿,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大利益。我们党的一切活动,都要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一切关于发展的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发展的成果,最终都要为人民所享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和推进发展时,要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突出位置,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1.4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经济长期搞不上去,人民群众得不到实惠,社会不会和谐;经济搞上去了,但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民群众不满意,社会也不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拒绝贫穷。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富裕,则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的和谐程度就高;经济停滞不前,群众生活贫困,则社会的和谐就低,甚至会出现动荡和混乱局面。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发展,根本在发展,必须在发展中实现和谐。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篇2

09道桥隧 许巍 20090710151

摘要: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后不仅仅指经济而言,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人的素质等诸多方面的要素。发展也不仅仅指经济发展,它还包括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内容,也就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任何具体的社会形态都是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有机统一,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机结合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发展,执政兴国,经济的发展,全面发展

坚持发展,历来是我们党全力关注和努力实践的核心问题。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一,发展是执政兴国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更加重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前提和基础。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我们所做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他还明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称为“中国的发展路线”。

(一)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社会主义凝聚力、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尤其要集中力量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继续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才能显示出更加蓬勃旺盛的生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有更加可靠的保障。

(二)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强我国国力和地位的需要。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以科技和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优先已成世界潮流。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实力。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既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又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竞争中占有优势的压力。从国际比较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已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即使我们始终保持一个较快而又稳定的速度,要追上它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密切,既要利用机遇,又要防范风险。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面前,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二、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然,也就应该是执政党执政兴国所要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党之所以能肩负起领导国家建设的责任,归根结底,是因为党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和规律,带领国家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所以,党的所思、所言、所作、所为,一切都要遵从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都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既然当代中国最关键的问题和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那么,作为长期执政并肩负领导国家建设责任的党来说,就应该把发展作为执政当中最关注的课题、最主要的任务、最优先的日程,竭尽全力处理好,解决好。党执政的中心和关键,就是运用自己掌握的国家权力,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纲领、政策、措施,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发展,实现发展。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坚持还是不坚持发展,是一个关系到党怎样执政、执政干什么、怎样执好政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三大任务,各有自己的内涵和要求,同时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其中,现代化建设是核心。它既是关键性、全局性的任务,又能对其他任务起促进和保证作用。所以,实现三大任务,仍然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发展来解决或带动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新世纪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方针。“以发展为主题”,从执政的角度来说,就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两者的含义和要求是一致的。把“主题”作为“第一要务”抓紧抓好,我们才能开创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三、全面把握第一要务的内涵和要求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好,还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内涵、要求和实现途径等等。

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包括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社会等等各方面内容在内的全面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以及社会关系的完善上。经济发展应该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所以,邓小平从来也没有说中国的发展只能、或仅仅是经济的单一发展。他的一连串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当代世界,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

发展,应该是包括经济和社会在内、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所以,江泽民同志说:“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讲的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包括精神文明的发展。”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既要求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抓紧抓好,同时,也要求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抓紧抓好。就像弹钢琴,十个指头都要张弛有序。不能一个指头用力,也不能握成一个拳头全部用力。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并不等于其他任务就无关紧要了。比如说,改革、稳定,与发展一起,构成当代中国发展全局的三只大棋子。它们的关系和状态如何,决定着中国的大走势、大格局。发展是主题,改革是途径,稳定是保证,三者缺一不可。发展,要通过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以后才能得到更大的实现。不改革,就难以发展,甚至不能发展。改革,往往伴随着利益的调整。如何处理好人们的利益关系,从而保持社会稳定,就成为改革能否进行、发展能否实现的重要条件。没有稳定,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所以,十五大强调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

党执政第一要务毕业论文 篇3

摘要

从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著名论断至今,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期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飞速前进的时期,也有走弯路的时候。但是很明显,这个历程毫无疑问的向我们诠释了发展才能巩固社会主义,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提高中国的实力。只有在党坚持坚持不懈地以发展作为其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情况下,才能够使中国发达,不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关键字发展执政兴国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力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指,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历史原因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还源于对我党几十年执政的历史经验教训与总结。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的进步,但也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曲折和挫折,在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多年的时期中,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我国的执政方向发生了偏差,国家的内耗和动荡不止,包括历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耗费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力,贻误了国家的发展良机,延误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拉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及周边国家、地区的差距。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许多国家加紧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我们国家却沉迷在无休止的内耗之中。使我们同这些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我们党在粉碎了“四人帮”集团后,在邓小平的主持下,毅然扭转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把国家的发展问题摆在党执政工作的首位,从此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以近二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短二十几年,我们国家从短缺经济走到社会商品富足时代,人民生活完成了从贫困落后走向温饱再走向小康的阶段。国家顺利完成了邓小平指出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三步走”的前二步计划,现在正向全面建设小康阶段发展。正是因为我们党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不动摇,抓紧时间发展自己,为人民争得实惠和好处,我们党才能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剧变的风浪面前安然无事。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稳步发展;也正是因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精力于国家的发展,我们的国家才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从我们党几十年执政的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宝贵的经验和总结,是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沉痛的教训中得出的宝贵的经验和总结。一个执政党如果不能把发展作为执政的第一要务,不能执政为民,那么,这个执政党就不能保持它的战斗力和号召力,就最终要垮台。

二,从国内和国际上看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原因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9.3%,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电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脑这些20多年前许多人闻所未闻的电器产品,现在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较宽敞的住房,个人拥有汽车等昂贵商品已经屡见不鲜。社会主义的中国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这正是发展带来的效果!

同时,这也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20年来,中国已经先后参与了联合国在柬埔寨、刚果(金)、利比里亚、黎巴嫩和苏丹等国家和地区的维和任务。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派出的军事观察员、工程兵、医疗人员、运输兵等维和官兵都是军中精英,他们为保障联合国维和部队履行使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发展中的中国正在不断为世界的维和使命注入她不可忽视的力量。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发展在期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无数困难,逐步建

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就是在长期平均经济增长率比较低的前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仍不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舆论这样评论,中国共产党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穷二白”的经济面貌得以改观,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中国的扶贫开发对世界减贫事业意义重大。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用不足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到2010年,按照人均纯收入1274元的扶贫标准,中国全国贫困人口已经减至2688万人。

“中国在解决温饱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一个奇迹”,“是对人类的特殊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如此表示。

对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可以这样理解。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所以其必须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而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从以上的论述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中国的发展来看,这是铁一样的事实。

三 如何把发展作为当前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要全面把握科学的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指导思想上,“发展要坚持发扬求是精神与务实作风”;在现实目标上,“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在价值取向上,“在发展经济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在实践原则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战略视野上,“注重实施可持续性发展”;在动态机制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实现手段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在文化内涵上,“必须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三个面向”的社会主义文化;在重要支柱上,“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在根本保证上,党要“始终走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列”;在国际环境上,“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发展的前提条件”,等等。

要抓住机遇,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迫切的任务,就是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历史表明,现代化是一个依靠科技创新,不断使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动态历史发展过程。在新世纪里,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迈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强大推动力量。要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以信息

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21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党和全国上下要抓住机遇,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显然,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完成我们党“第一要务”的历史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党执政第一要务毕业论文 篇4

抓机遇,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服务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发展作为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发展基础上的有机统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个发展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党和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执政的目的着眼于发展,执政的任务致力于发展,执政的措施围绕着发展,执政的成效用发展检验。正是由于发展与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相连。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的存亡,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会议上指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不只是经济增长,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是协调、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赋予发展充实的内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发展是机遇,是挑战,是考验。以实绩比高低,以发展论英雄,要求司法行政机关进一步强化抢抓机遇意识。今后二十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南京在新一轮快速发展期,给我们司法行政工作带来了大有作为的发展领域、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重新认识自我、重塑自我的良好发展机遇。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法律的强有力支撑,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在提供法律服务保障的同时司法行政事业自身也得到快速发展。这种发展需要我们提高学习能力、应对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要善于把握机遇、抢抓机遇,大力解放思想,作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首先,抢抓机遇,要求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学习,强化作好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司法行政机关要通过不断学习十六大会议精神,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大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理论、创新理念、创新实践。树立敢为人先、敢创大业、敢破难题的意识,增强发展意识、抢抓机遇意识,强化执政为民意识,增强为第一要务提供服务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抢抓机遇,要求司法行政机关履行职能,确保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司法行政机关作好依法治理,对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确保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法治的轨道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司法行政应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工作,积极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切实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使依法治理工作全面推进、不断深化。现阶段要以“四五”普法为载体,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使普法活动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培养公民现代法制观念,将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在实际生活中相互配合,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和稳定有序、和谐安全、诚信文明法治环境的建立。依法治理从基层做起。要结合社区建设,大力营造社区法制环境,加强社区依法治理,依法保障社区有序发展,使社区管理成为整个城市管理的基石,使依法治理成为城市治理的根本。第三,抢抓机遇,要求司法行政机关围绕大局和中心,不断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司法行政机关就是要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第一要务的意识,切实履行好各项工作职责。积极主动参与政府中心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政府中心工作提供前瞻性法律服务的力度和深度,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要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高法律服务水平,促进司法行政事业的发展。第四,抢抓机遇,要求司法行政机关充分认识和把握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稳定压倒一切”。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对促进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司法机关要树立从执政和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努力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独特优势,发挥基层司法所和各类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排查调处工作,建立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调处责任机制,巩固基层,将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的重心下移、提高责任意识,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认真履行职能,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管理指导工作,树立司法行政事业的发展意识,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政策、法律问题的研究,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研究探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争取各方面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力度。&nbs

上一篇:今天没有家庭作业小学作文下一篇:五一劳动节领导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