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通用9篇)
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巴格莱;教育与新人;要素主义
论文摘要:巴格莱是美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之一。要素主义的提倡者及要素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与新人》是其诸多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也是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经典著作。文中对《教育与新人》中的要素主义思想,从思想基础、核心教育观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巴格莱(WilliamC.Bagley)是美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之一,是要素主义的提倡者及要素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与新人》是其诸多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也是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经典著作。在该书中,巴格莱立足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式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现实。站在谋求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高度,分析和研究了当时美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病,在承认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批判,并重新论证了已被近代资产阶级传统教育所证实的种种教育原理,试图将进步主义教育和传统教育两种理论的合理之处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实践的改革,强调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保存和传递人类文化中的基本要素,以培养有文化、懂科学、爱和平、可为人类文明进步做贡献的新人。
一、思想基础
(一)社会进化论
巴格莱以社会进化论为其研究的思想基础。在《教育与新人》中,巴格莱开篇就从生物学角度对人类的进化过程加以描述,进而对人类社会进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并多处谈到人类社会所存在的战争、滥用资源、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问题,认为这些问题均与归结于教育作用的人类文明程度有关,对教育在社会进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强调。他把社会进化定义为“积累和精化知识的过程”,并指出“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即认为教育是促进人类社会进化的—个基本活动,因此。教育能“使人类从欺诈、恐惧、迷信、过失中解脱出来”,具有防止社会退化的功能,如果教育这一重要功能被忽视,人类社会就会出现灾难。从社会进化论及其引发的这些观点出发,巴格莱在《教育与新人》中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教育质量低下、教育标准松弛、教育管理疲软,必然不利于克服社会进化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一定要普及学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以保证每一代人都可以有共同的理想和思想核心,并对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有共同的理解。
(二)知识观
巴格莱指出,进步主义教育以“实用”作为衡量知识价值的尺度。巴格莱认为“知识具有高于和超越我们所设计的‘工具’的价值。知识可以作为背景,同时也可以作为工具,它的价值可以是解释的。也可以是功利的”,即认为知识的工具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但这并非是判断知识价值的唯一标准,知识更有超越于工具价值的背景价值,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获得的知识只是作为个人的意识或生活内容的“背景”潜在地发生着影响,并不直接发生作用或解决现实问题。相应的,知识的功能包括工具性功能和背景性功能,二者都不可被忽视。另外,巴格莱认为知识还具有第三个功能,即训练智力的功能,明确指出对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个人的思维力、理解力和判断力等心智能力,还可以在训练心智的过程中形成坚持性、意志力和自信心等心理品质。
二、核心教育观
巴格莱分析了进步主义的教育理论及其相应的教育实践,认为进步主义存在着偏激或狭隘等不合理之处,也正是这些不合理主张,如强调以盈利为动机、以节约为教育原则、以直接有用为教育目的、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兴趣为主和倡导活动课程等,致使当时的美国教育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现象,巴格莱对这些都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教育观。
(一)教育的指导原则:节约与浪费并举
巴格莱认为进步主义所强调的以盈利为动机、以节约为教育原则、以直接有用为教育目的的教育主张都属于短期的教育目标。巴格莱引证了大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事实对进步主义的这种思想进行了驳斥。认为在这种教育思想支配下,教育的目的就只能是提供一些可以直接用于谋生的知识技能,必定不利于个人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他指出,社会的发展变化迅速,根本无法预知人们在以后的生活或工作中到底能用到哪些知识技能,因此。一个人受教育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超出其日后实际应用的所需不是教育的浪费,而是教育的必须,即从长远角度来讲。掌握人类文明的永恒要素是必须的,即使是教育的浪费。也不可取消以知识作为背景的教育。所以。“教育不仅应该用节约原则支配,还应该用浪费原则指导。”在重视短期目标的同时,更要注重长远目标,教育不应是急功近利、短期要求回报的活动,而应是一种长远的投资行为。
(二)课程观:以系统的学科课程为中心
对进步主义所提倡的活动课程,巴格莱认为“无论在小学还是在中学都有重要的地位,这点应给予肯定”,他指出学生通过非正式途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应提供多样的机会来促进学生个人经验的获得,但这种学习不能占据教育的核心地位。
巴格莱强调“在全国的所有学校课程中,特别是在普及学校教育的课程计划中,需要有相当天范围的共同因素”,认为应把代表文化核心要素的系统的学科课程学习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而这些要素不是静止不变的,所以学校教育应持续不断地探讨和确定人类及民族文化中的共同要素。为此,巴格莱在著作中提出了一套学校课程体系。传统的课程被重新解释并加以强调,要求美国普通中小学重新审查它们的课程计划,以保证学生学到最有价值的学科知识。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强调应该选择能够代表人类种族经验中具有永恒价值的要素;在课程设置上,主张以包含人类文化中共同要素的学科为核心,设置基本科目来培养学生的读、写、算等基本能力。设置几何、拉丁文等科目来训练学生的心智能力,设置地理和历史等科目来丰富个人的知识背景;在课程标准方面,针对美国各区教育课程自治的情况。提倡确立全国各地统一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教材的编排上,主张必须按照逻辑系统进行编写。
(三)教师观:中心化、专业化、高要求
巴格莱对进步主义“以儿童为中心”、“以兴趣为主”等观点给予了批评,从社会进化的角度,认为教师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因素,应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巴格莱指出,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依赖是人性所固有的。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拥有者,掌握着学科的逻辑体系,了解教育过程和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能够且必须掌握在教育中的主动权,而教师的指导,则是促进学生学习获得实质性进步的最基本因素,如果教育忽视教师对儿童的适当教导和控制,仅以儿童及其兴趣为主进行,将不能充分发展和实现人所具有的潜能。巴格莱认为教师培养不力及教师的素养不足是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众多教师教育机构的开设和运作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必须的。其通过对一些教师教育成功实例的客观分析提出了教师教育观。如强调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重视教师的知识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并且,巴格莱还指出需要设立一个强有力的专业组织来保证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及待遇等,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巴格莱还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教师的整体素养方面,认为不仅要具备必需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诸如文学、艺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等丰富的背景知识。在教师的功能方面,要求教师应将教学看作一项艺术创造的事业,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功能,包括在设计教学和活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功能、口头讲授使学生有成效地掌握母语的功能、发现和培养学生特别天赋的功能、用人格因素来影响学生的功能等。在教师的职责方面,要求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还要“用人类的经验教育学生,鼓励学生有生活热情和加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更要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尤其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还要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兴趣、天赋及才能并引导其积极发展。
三、现实意义
巴格莱在《教育与新人》中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传统但不僵化,理性却不保守,虽然在许多方面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其基本观点对现今的基础教育改革仍有启发意义,值得我们借鉴。
(一)树立符合当今实际的知识观,重视教育的“浪费原则”
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观。不同的知识观对教育改革进行着不同的指导,可以说,知识观的确立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知识观,才能给予教育改革以正确的指导。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符合或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巴格莱着重强调的知识的背景价值及进步主义所强调的知识的工具价值都非常重要,巴格莱所提出的知识的背景、工具和训练心智三大功能对现在的教育改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对于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效用,也应重视和遵循教育的“浪费原则”,重视学生对可以作为背景的知识的学习。另外,也要非常重视知识对人的心智的训练功能,只是训练的方式并不是学习拉丁文等那些古典的方式。而是创造机会去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创造等能力。
(二)学科课程占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巴格莱指出,基础知识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具有永恒价值的最基本的经验。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仅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需,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必需。因此,无论何时都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多是间接经验的,并以系统的学科课程的形式呈现,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应以系统的学科课程作为主体,而辅助以活动课程和经验课程,我国的课程改革不能忽视这一点。并且,科目及学科知识的选择不应是固定不变的,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更新,要能满足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在近年的课程改革中存在着一些误解,如有些人极端地认为课程改革就是减少一些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多开设活动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或多增加一些艺术类或体育类课程,或者认为减少甚至不布置作业就是对学生的人性关怀,就是适应现今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正因为这种误解,影响到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和基础教育的质量,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实际上,这次课程改革的主旨并不是要削弱系统学科课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是要进一步的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就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旨及理念,尽量少一些误解和形式化的革新,在强调学生个人活动和经验的同时,依旧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理性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建设
巴格莱重视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其所提出的有关教师素养、功能、如何培养教师及提倡教师职业专业化等思想,对正确认识师生关系、教师作用与地位以及制定教师教育的改进措施都有重要的启示。近年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出现了一些过分强调学生自主而降低教师地位及应有作用的现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理性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应重此轻彼。另外。我国的教师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进,师资的整体水平也在逐年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也在不断提高和改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必须继续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加强我国各个师范院校的建设,建立独立的有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其次,继续改革现有的教师教育模式,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培养满足现在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需要的优秀教师;再次,在师范类院校加强教育实践类的教育课程并适当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奠定教师专业化职业基础;此外,还要拓宽基础课程,使师范生具有深厚而广泛的知识底蕴,为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还要培养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行学习,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对教师的需要和要求。
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2
一、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修养, 对于处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借鉴或继承, 不仅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 而且使之获得世代相传的驱动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历来就很重视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人”, 这种实现人生价值、完善人生理想的进取精神和包容万物的博大胸怀, 正是儒家学说的思想要旨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科学发展, 和谐理念, 则继承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2. 道德教育.
道德问题事实上反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道德教育的重点也不是简单地理解道德规范, 而是将这些规范内化, 用道德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身的行为, 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能力, 形成良好道德品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欲望的张扬和释放形成了社会转型期的躁动和迷惘, 所有这些对社会道德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道德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古代的“德政”与今天的“德治”一脉相承, 孔子主张“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认为“仁政”是英明之治。所以国家强调“以德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正是对中国传统社会“德政”观念的合理继承与发展。
3. 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 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生态意识的增强和生态文明的塑造, 依赖于生态教育。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从《周易》的“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到儒家的“取物不尽物”、“取物以顺时”、和孟子的“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都可以启迪我们从人的内心精神层面来思考解决环境问题, 来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古代传统思想的冲突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兴衰变迁的积淀中所带有的时代烙印和其时代的局限性, 因此随着时代的变迁, 传统的东西未必是合理的积极的。
1. 中国传统文化受宗法制度影响和制约, 带有较重的宗教人情色彩。
如“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对“仁道礼义”做出的种种规定和限制, 使传统文化的宗法色彩愈加浓烈。
2.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就有过“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
民间生活更把纲常伦理、祖宗遗训, 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把这种绝对主义的观念带到社会主义新时期, 同时也造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上的教条主义态度。
3.《增广贤文》的一句“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
圣贤书”, 古人用来告诫读书人要少管是非, 多钻研学问。的确, 很多时候做学问, 确实要有这种不闻窗外事的执著和甘于寂寞, 但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能让人去适应当今全球化的社会。所以我们应该用“世界眼光”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思想精神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 善于因势利导, 积极更新观念, 超越民族的狭隘界限, 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有历史高度和哲理深度的反思, 以适应时代潮流。
三、穷则思变, 革故鼎新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体, 和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一样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因此, 我们使传统文化现代化既不是单纯的以传统文化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也不是对儒学的复兴, 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 在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之以新的时代内容, 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点,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亦即老子所言:“执古之道, 可御今之有。”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中, 始终坚持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 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 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是发展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 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 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 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 而不是颂古非今, 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
邓小平也指出, “我国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 都应当借鉴和学习”, 但是“也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用整体的眼光“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把传统文化改造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兼具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新文化。
四、传统文化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史学者, 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民镜也, 爱国心之源泉也”。因此, 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
“作为中国的大学生, 要有一个立足点, 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唯其如此, 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 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没有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武装, 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 因为越是国际化, 越要民族化。”因此我们大学生应该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 明确当代中国的文化诉求, 在世界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 取其精华, 消解渊源于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却又延续至今的糟粕, 在当今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社会里, 承担文化启蒙的重任, 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与创新, 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 在包容和体谅中挖掘“仁义礼智”的本性, 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它不仅使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及其方法生成的基础, 同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文化背景和教育思想也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 并以此为依托, 并肩在现代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相互扶持、共同修整,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相互激荡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承,革故鼎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刘伟利, 刘龙昌.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略论[J].船山学刊, 2010, (2) :210-212.
[3]崔寅.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冲突[J].商场现代化, 2010, (1) :71-72.
[4]高武全.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9) :150-152.
[5]王春英.突破传统文化惰性因素的束缚,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意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5) :78-80.
[6]李征.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8, (4) :10-11.
[7]于晓霞.试论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南方论刊, 2011, (6) :61-63.
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3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热,如心理热线、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一时间,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也逐步走进了大学和中小学,许多人甚至认为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能解决人们的一切困惑。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要求将学校传统德育与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结合起来的呼声日高,一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试图用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来解答学校传统德育工作遇到的许多需要解答却又难以解答的问题,并有理论工作者在理论上阐述了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校传统德育结合的理论依据,主张将两者结合起来。这些主张有一定的道理,使得在方法上两者可以互资借鉴,但笔者认为两者在基本内涵、理论依据和运作方式上还有很强的不可调和性,片面强调两者的结合可能会带来的两个问题,因此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传统德育的结合应该缓行。
一、 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校传统德育的内涵
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校传统德育统一于德育范畴之中,又各有其独特的内涵。德育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德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素质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也就是说它由政治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伦理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四个方面组成的,这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是一个有机体,统一地存在于广义德育中。政治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培养政治素质,它解决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的问题;思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培养思想素质,它解决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的问题;伦理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培养伦理道德素质,它解决社会伦理和个人道德的问题。学校传统德育就是这三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总和,它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施加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影响,把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培养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目前学校传统德育尤其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广义德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培养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具体而言,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就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心理过程正常发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持心理健康,减少和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它解
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4
[摘要]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修身”、“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等内容。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基本道德准则、养成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充实和丰富大学生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儒家思想;大学生;道德教育
我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传统道德思想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至今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其中“修身”、“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等内容,如果剔除其消极的功利糟粕,保留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大学生基本道德准则、培养遵守日常社会规范行为,无疑是有益的。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对中华民族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看不到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作用和局限,看不到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影响,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
总括起来,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侧重于政治伦理教育。它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的,它的核心是“有道”。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劝告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天性的“善”的境地,使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那么社会自然就安宁了。所谓“有道”,就是所有的人都按照封建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行其事,不允许越轨。如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孝敬赡养父母,各自遵守基本社会伦理规范和生活规范,讲究礼节礼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意识等。这些观点,在我们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仍然是必不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可以讲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教育大学生牢记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回报父母,推而广之,教育大学生感恩报德,回报社会,关爱他人;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大学生学会谦让、诚实、关爱亲友,培养亲情友情,这样就把传统的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灌输给了学生。当然这种灌输的方法要灵活多样,要重视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形象性。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运用电影、电视、录音、录象、网络以及其他形式。例如扮演社会角色、参观名胜古迹、考察、旅行等,这样更适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满足其好奇心,增加生动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要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就应挑选既懂得儒家思想又热心德育工作的老师担当专职德育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开展各种利于道德行为教育内容的活动,丰富大学生活,扩展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积极向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意志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应该注意层次性。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控制,养成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在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多。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不懂亲情友情。对他们进行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索精神,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学历人群,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貌。把大学生置于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对他们进行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再就是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大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态度。参照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要求,制定严格而又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规校训,从小处着手,优化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如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抽烟酗酒,不嚼槟榔口香糖,不乱扔纸屑;谈恋爱讲文明,交往注意自己的仪表,待人诚实、守信;穿着适合自己的身份,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等。
在德育教育中对大学生灌输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还须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因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的大学生面对的是开放的世界,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不分良莠冲击着传统道德,企图摆脱传统道德的影响,去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不打破僵硬、封闭的体制,还是“涛声依旧”,就难以为大学生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形成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那种简单粗暴、“重专业轻德育”、“重管理轻教育”的方法,只会增加大学生的反感抵触情绪,削弱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父母没有充分认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他们要么对孩子过于溺爱,只重视物质生活,不重视基本道德和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放任自流;要么一味拒绝、压制,长时间不能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因而造成孩子的压抑感,性格扭曲,到了大学仍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告诫家长,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
当然,我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虽然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所裨益,但毕竟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广大德育工作者要明确大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绝不能把儒家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当作或等同于大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本末倒置。大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应该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围绕这个目标,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5
21世纪将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21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下面是对这类特点的初步分析。
⒈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要求全新的培养模式
信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材?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材应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为这类问题开过不下几百次的专题研讨会,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但似乎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这里我们想借鉴一下日本政府关于这类问题的看法。1995年5月日本文部省与通产省联合实施了一项在基础教育领域有重大影响的试验研究项目:“100所中小学校联网试验研究”(实际参与试验学校为111所)[1]。他们之所以投入大量资金实施这个项目,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使100多所试验学校的师生能掌握应用Internet网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探索一种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这样的体制与模式下,能培养出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的能力(通常把这几方面的能力统称为“信息能力”)。他们认为具有这样一种能力对于培养能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材是至关重要的,而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则为培养这种信息能力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很清楚,日本政府是把具有信息能力,即具有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作为信息社会所需人材的最重要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来考虑的。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值得借鉴。
此外,为了迎接21世纪人类将要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种种挑战(例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压力、粮食匮乏、毒品泛滥、色情暴力……等等),要求学校培养出的新世纪接班人应当具有更多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应当是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而不应当是只知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材。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很难适应信息社会所需人材的信息能力培养与创造能力培养这两方面的强烈需求。
⒉信息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对劳动力进行终身的教育与培训
在信息社会中,对劳动力不仅要求进行职前教育与培训,而且要求进行终身的教育与培训,理由很简单??信息社会中社会财富的创造与积累即信息社会的经济发展愈来愈依赖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这可通过以下事实来说明:
⑴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1993年美国就业岗位的78%是与信息服务业有关,显示出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趋势近年来一直在持续发展。
⑵据美国公布的统计资料,1992年亿万富豪的排名榜,首次由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以65亿美元(19已达到51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荣登榜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过去美国的富豪不是钢铁大王就是汽车大王或石油大王,他们依靠钢铁、汽车或石油这类“硬件”经过整个家族几代人的努力才积累起巨大的财富。而比尔?盖茨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依靠“软件”─信息产业的主体,在短短的十多年间通过个人奋斗坐上首富这把交椅的。盖茨的成功除了他本人的天才因素以外,还有美国所提供的、率先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得天独厚的土壤,所以盖茨的成功是信息产业开始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重要标志。
⑶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是竞争最激烈、变化最急剧的产业。在这一领域内,哪怕知识与信息方面只领先或落后几个星期、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足以使一个企业成为暴发户或面临破产。用“白热化”和“瞬息万变”来形容信息产业的竞争和发展态势,是不过分的。
显然,在这种背景下教育与培训就不仅是就业前的需要,而是对信息化社会的一个合格劳动力(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的终身要求。为了达到对社会上所有劳动力进行终身培训的目标,有关专家预测需对在岗的劳动力至少每隔5年就要轮流培训一次,培训水平应在大专以上,时间约3至6个月。怎样来满足这样一种教育需求呢?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就要成倍甚至几倍地增加当前的高等教育机构,对许多国家来说,由于财力的限制,这是做不到的。
⒊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现象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目前的主要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基本上是在300多年前的工业化社会初期形成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节奏和社会发展步伐迟缓,知识的增长较慢,教学手段落后、单一。原来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与这种状况是比较适应的。到了工业化高度发达,甚至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社会节奏与知识增长速度大大加快。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大约每3年增加一倍。可见,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象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显然,低效率的传统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中知识爆炸式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的教育需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方法,许多知识还没等到学生把它学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知识爆炸式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这种现象,还对几百万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提出了全新的、紧迫的要求。“谁来教育老师?”“怎样教育老师?”已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呼吁和摆在各级教委领导面前急待解决的艰巨任务。运用传统的分期分批短期培训方式,无异于“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二、如何迎接21世纪对教育的挑战
由以上分析可见,未来21世纪的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种种需求,实际上可以归结为要求实施下述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的新型人材;培养内容应侧重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不强调直接教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并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以便与“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培养方法应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能适合各种学科并能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
目前我国人材的培养主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多种办学形式来实现的,因而我国目前的人材培养模式基本上取决于现有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那末,现有的体制与模式是否能满足未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材培养模式的需求呢?
乡村建筑传统与革新的探索 篇6
1 当前新乡村建设与改造中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1.1 传统乡村建筑的消逝
传统乡村建筑消逝的问题需从两方面来探讨, 第一方面, 传统的乡村建筑被在新的建设中被大量拆除。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城市不断向外扩建和乡村的城镇化的建设, 都将乡村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列为重点, 其中建筑的建设占有着重要角色。然而这形成了乡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开始远离自然环境, 向人工化、社区化发展。另外, 许多原有的传统乡村建筑被盲目拆除, 被新的建筑所取代。这是传统乡村建筑在“拆”中的消逝。这其中包括一些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古村落, 作为有形的历史遗迹, 是独一无二的, 一旦被拆除, 便不可再生。诚然, 乡村的发展是时代不可逆的潮流, 有些传统建筑, 年久失修也已不适合人们使用, 无论其建造工艺还是装饰特点需保留的意义都不大, 拆去重建势在必行。然而另一些传统建筑, 不但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其工艺精湛, 又具有典型的当地民俗特点, 即使房屋有一定的残损, 稍事修葺, 可令其焕然昔日光彩, 但这样的文化性遗迹一并也没在城镇化建设中, 实在令人惋惜不已。而相比之下, 新建起的乡村建筑, 几乎被清一色、缺乏个性的水泥建筑所覆盖。在造型上趋于雷同, 在功能上也减弱了地域差异。如果说国际化让城市之间没有了彼此的特点, 那么城镇化, 则泯灭了乡村存在的个性。
另一方面, 传统乡村建筑的消逝是指新建的仿古建筑仅流于形式上的模仿, 缺少考究, 不能够做到对传统的传承。仿, 自然不比原本的来的真实。文中所提到的仿古建筑, 在乡村, 多数处于原有遗迹的旅游景点之中, 比起传统建筑而言, 一部分仿古建筑不免有粗糙之嫌, 它们仅追求形式上的相似, 却并没有领会传统建筑的精髓、特点, 加之现代的元素的附着, 造成整体构成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如果真的传统建筑需要这些“假的”替代, 这种扭曲了的延续, 实则也是一种消亡。
1.2 乡村新建建筑地域风格性减弱
造成建筑地域性文化消逝的局面和地区对于传统建筑保护的经费有限有关, 但同时, 也与人们对乡村建筑的文化价值上的认识和城镇发展的规划上有很大的关系。近代以来, 不少地方对于乡村建筑价值的认识只停留在旅游开发的价值上, 而对于其丰富的历史、科学、社会、艺术等价值方面认识不足。加之, 对乡土建筑的经济价值片面追求, 重开发利用、轻保护打理的现象便相当普遍。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一些地方误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建设运动, 存在简单的城市化倾向, 求新求洋, 没有考虑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造成乡村、民族、历史、地域特色的全面丧失。
与此同时, 在乡镇的发展的规划上的对传统建筑保护的忽视, 以及村民求新求异的自建房也使得原有的特色建筑风格消失殚尽。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 作为乡村主体的农民富裕之后, 开始向往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但目前旧的乡村民居绝大多数属于祖传下来的私人房产, 由于岁月的流逝, 逐渐老化陈旧, 已越来越不适合现代的居家理念。但在一户一宅政策的限制下, 村民要想住新房, 就必须拆旧房, 于是村民纷纷营造新房或旧房翻新。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放弃传统模式, 盖起各式各样的洋楼, 地方特色逐渐也变演成了千篇一律的乡村景象。如南方某乡下的民居建筑逐渐出现了向城市模仿的现象, 原有的传统古建筑带脊尖屋顶四合院样式和灰砖少用了, 就地取材的石料也不用了,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鲜亮颜色的瓷砖贴面, 即千篇一律又耗经费, 而蕴藏建筑文化符号中的区域特色也随之消逝了。
2 对乡村建筑发展的建议
2.1 合理规划构建乡村建筑秩序及文化模式的理念
在中国乡村传统生活中, 是以传统的乡土性社会为基本特点的。费孝通先生曾用“熟人社会”形容之, 并指出:“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 在区域间接触较少, 生活隔离, 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还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这种熟人社会当中, 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是“差序格局”。因此, 这样的社会模式对于新乡村建设是仍需要借鉴的。一方面, 社会的发展给予了现代乡村不同以往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另一方面, 发展中的乡镇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保留着乡村的人伦秩序, 它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传统文化的发展十分有利。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宗族关系在乡村中联接社会关系纽带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 在新乡村建设的规划中, 应考虑到这一点。
2.2 建立对传统古建筑进行保护评价标准
在乡村中, 因土地的有限性, 大部分新建筑是在旧的建筑地址上进行重建, 特别是住宅。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新建筑建成的同时也对旧的优秀传统建筑加以保护, 这样新旧合理地融合才能将乡村发展与地域特色结合起来, 才能在城镇化建设中与历史并进。因此, 在不可避免的再建过程中, 对传统古建筑保留还是重建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甄别的和严格考究的过程。旧的传统建筑并非所有都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有些过分残损保留下来的意义也不大, 而有的则需要深度修缮, 或是部分进行改造才能得以保留。这些不可一概而论。因此, 建立并执行相关对传统建筑的保护评价标准就显得十分必要。建立标准不但要对鉴定地古建筑情况需要有详细的划分, 对各个部份的艺术价值进行考量、评估, 对何种情况应拆除, 何种情况应为局部保留, 何种情况将进行什么程度的修缮, 提供标准和保护措施的建议。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标准并不完善, 也不统一, 如果能够尽早地完善这方面的标准, 那么, 在实施、执行的过程中, 则将会对传统古建筑的保护, 提供一些保障。
2.3 新乡村建筑发展需一定程度上保留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 乡村建筑在不同程度下大部分出现了雷同相似, 千宅一面的现象。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乡村、或是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建筑物和民间建筑中都相互仿造。这样的建筑中有些既散失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风格特色, 又不具有真正意义的现代性, 甚至有些还存在着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因此, 使得乡村建筑的发展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然而若能在设计中延用当地优秀的传统建筑的元素, 在营造、装饰等方面有所借鉴;在表达上汲取当地民间优的秀传统文化符号, 从中提炼出适合与当下建筑设计相契合的素材, 并运用到新的建筑中去。那么新建的乡村建筑实则也是对当地的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2.4 新乡村建筑的发展要适宜当地气候与自然环境
传统乡村建筑的独特性中, 有一点就是回应自然。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结合当地的气候因素, 自然环境进行建筑布局, 营造。对于千篇一律的现代现存建筑来说, 地方气候条件, 环境因素同样应是需要重视的重要的设计依据之一。由于我国各地区气候、地理环境差异较大, 反映在建筑环保、节能设计要求也应侧重面不尽相同:例如:在北方的建筑应注重冬季供暖期节能, 而在南方的建筑则应注重夏季空调期节能。这些差异可以体现在乡村建筑中去。比如南方现存民居中经常采用的有很好遮阳效果的深檐, 在现代乡村建筑设计中依然可加以借鉴。除此之外, 由于土壤、水文等因素的差异, 建筑需要考虑到与自然地结合, 以免造成环境的破坏。现代的建造工艺加之与环境的融合, 这也是乡村建筑走向特色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2.5 乡村建设与改造要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由于乡村建筑营造有自由性和自发性等建造特点, 因此, 对新乡村建筑的新设计而言, 需要一个对住户、设计者的宣传教育的过程。正如上文所说, 传统乡村建筑的特点正在逐渐消失, 伴随其消逝的其实正是传统的区域文化。而一方面由于人们普遍缺少这方面的认识, 另一方面也由于没有专业的建筑方面的知识, 不知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新建筑中去, 因此, 在新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加入公众的参与, 更可以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正如弗里曼说:“设计过程有一部分是教育过程, 设计者从群众学习社会文脉和价值观, 而群众则从设计者身上学习技术和管理, 设计者可以与群众一起发展方案”
在乡村这个特殊环境中, 若能够发展出一种集体和个人都能够参与到设计的设计模式的话。则通过与村民的交流, 使专业人员的智慧和技巧与村民的切实要求和愿望结合一体, 这样的规划、设计不光是开放的民主的, 同时也使村民对规划、设计的思想、进展乃至实施都能有所了解, 对自己所处的地方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设计不光具有很大的透明度, 而且能够反映出村民的愿望, 为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 最大限度地保障乡村建筑的地域特点和可持续发展性。
3 结语
在乡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传统建筑却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消亡”。作为对文化的责任, 对历史和后代的责任, 保护传统建筑, 不仅是为历史留下记忆的片段, 给未来发展留下可以借鉴的文化元素, 更是将文明、文化传播。所以, 不应该让所有乡村古建筑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消亡。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和谐, 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因此, 保护乡村有价值的文化古建以及建设出高品质、具有中华民族文化风格的乡村建筑, 则是对历史的拯救和文明的传承。因为乡村建筑是属于这个国家, 这个民族, 集体的回忆。
参考文献
[1]王澍.世博会的“乡村建筑师”[N].瞭望新闻周刊, 2010-07-21.
[2]胡希军;马永俊.论旧村改造规划建设中乡土建筑的保护[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 2002:190-193.
[3]骆中钊.新农村建设规划与住宅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113.
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7
“创客”概念源自国外,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意指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的群体。创客教育是指以培养学习者创新、创业所需知识、能力、视野以及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行为,以及活动、课程和环境的总和。
如今创客的火爆,让创客教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素质教育改革多年,可是中国孩子高分低能的现状并没有完全有改观。在许多国际科技制作大赛中,中国小选手都沉戟折沙。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中国孩子的创意不少,但这些点子大多天马行空,与现实相距甚远;另一方面,学生的发明也不符合现有的知识层次。
这些说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科技实践仍与学科教材脱节,创新活动也仍与现有的教育脱节。偶有的创造兴趣,也有可能由于中考或者高考的压力,不得不让孩子们放手罢休。
创客很重要的精神之一是开放性。准入开放,思想开放。普通人都能加入进来进行发明创造,制作的思路与方法也不拘一格。当前,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发展众创空间,培育创客文化,是对创新培育的巨大推动,也必将把中国教育推向一个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崭新模式。
创客教育与传统教育中的动手实践究竟有什么区别? 传统教育中的动手实践,多为学校教育中的科技制作课、手工课、社会实践课,课上会安排一些简单的拼装试验,多为半成品,孩子们只要按照步骤一步步执行即可。这种启蒙性的动手制作,对青少年迅速提升对科学的兴趣也许有帮助,但并不利于给他们建立一个完整的,可操作、可思考的实验思维体系。传统制作课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建立了良好的知识体系,也受过一定科学训练,谈起公式、计算和步骤头头是道,但涉及具体设计方案时就犯了难。
这是工程教育思维不足引起的。相比科学思维,工程思维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全局考虑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在国外,面向中学生,以工程项目为内容的课程和实践机会很多,这种锻炼让很多美国中学生年纪轻轻就可以成为“创客”。
针对这种情况,清华大学教授高云峰和ICT教育专家高震提出了“群体创新空间”(Group Innovation Space-GIS,中文名“集思”)理论。该理论认为,创客(包括目前我国政府提出的众创空间)在本质上都应在更深程度上强化工程思维的运用,并培养一种长效机制,为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服务。
群体创新空间理论对联通主义、创客运动、慕课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强调在固定空间内对创新的平台式孵化。不仅汲取创客空间的空间优势,还结合STEM等西方先进教育理论,对群体空间内各要素进行全面升级。过去制作课上的半成品拼装实验,已经被GIS替换成为原材料,独自一桌比谁快的拼装比赛也变为了众创和众筹,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内,在导师的指引下,依靠CAD设计软件、开源硬件、激光切割机和3D打印机等,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设计,并分享成果。更高层次的创新者,可以使用数字桌面工具设计新产品并制作出模型样品;在开源社区中分享设计成果、进行合作,甚至进行小众定制或批量量产等等。
数字化学习的背景下,新技术的应用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带来了极大冲击,未来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必将越来越紧密。群体创新空间是一种以原材料为出发点的课程方案,它积极探索教育环境和教育技术上的变革,在学习空间的布局上进行灵活设计,在技术应用上突出开放性、智能性和集成化,更加全面、更加有内涵,为学生提供创意和创新的、面向体验的、智慧的学习环境,符合创客培育的基本要求,是中国个体创新,推动全民创造,培养众创空间合格人才的最佳平台。
群体创新空间——GIS 百度百科
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校园的开展 篇8
武宣县二中 黄敏秀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优良的文化传统支撑着华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向前,生生不息。特别是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德性与力量,集中体现了民族的生机与活力的道德传统,更是成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的精神家园。以“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为具体表现的中华传统美德,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 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前赴后继, 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
而当今中国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美德,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变得淡薄、冷漠,缺乏彼此的互谅关怀,完全没有温情可言;而家庭不和、子女忤逆引发的伦常悲剧,差不多每天均可见诸媒体;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在耳濡目染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后,也渐渐学得玩物丧志,不思进取。
因此,为了继承民族灿烂文化, 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加强对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那么,在中学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应如何开展呢?
一、教育工作者应首先做到“为人师表”。
中学生正处于独立思想的形成期,对其教育单单“言传”已是不够,必须注重“身教”。学校要树立良好的学风,校有校风,班有班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设美好的校园自然环境。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也可以使学生的美德得到熏陶。对于班级来说,一个经过精心设计,室内各种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窗明几净,“学习园地”内容常新,名人名言十分醒目的学习环境,无疑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他们每时每刻都感到必须发奋向上。对于学校来说,创设一个有树有草有花,一年常绿的环境,将领袖画像、著名科学家等名人画像、名言整齐挂在教学楼内,使学生时刻受到激励,促进学生的进步。
教师要加强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自觉地以传统美德的言行来熏陶、感染学生;同时, 发动家长,养成良好的家庭风气,父母之间、亲属之间、邻里之间都应依礼相待,尊老爱幼,互谅互让。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举行家长开放日、学校开放日、家长指导日、家校互访活动,制作家校联系卡,制订家庭教育咨询制度、评选优秀家长等多种措施和形式来密切同家长的联系,强化家长参与意识和教育作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家长素质,同时家校统一规范要求学生,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品德修养。
总之,传统美德应首先在教育工作者身上体现出来,让学生有一个耳濡目染的传统美德环境。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的教育。
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的内涵,特别是语文、历史、政治、地理、艺术类等课程,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课程教材中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其与当代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教材中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灿烂文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崇高的民族气节等等,形象生动,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激起学生的强烈民族自豪感,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丰富多彩,别具一格。
同时学校要把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一门学科纳入教学、教研计划,每周安排适量的课时完成各年级规定的传统美德教学内容,使所有学科课程都能结合自身特点,有机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此外,挖掘文化经典著作,对提升在校学生的道德素质意义重大。对《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文化经典等与教材紧密联系的著作,引领学生进行诵读,使学生从对传统经典的好奇,到对内容的初步理解,到彼此间的相互传诵。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或道德课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深邃含义,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到“知而行”,逐步达到“行更知”的道德教育途径。
三、组织美德教育相关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
传统美德教育不但要求学生要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了解之后,努力进行道德实践并逐步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行。
一是结合德育内容,大力开展序列主题活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非常宽泛,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本着“古代存在,现代需要”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确定教育德目,选准切入点,将传统美德的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学生接受能力的高低进行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如“忠孝”教育,是学生首要学习的,但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年年都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并以队、团等活动为主线,遵循“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德育原则,开展“读、讲、赛、评”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序列活动,使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体悟、探究、思考和积累,使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
二是结合现实生活,深入开展节日庆祝活动。“生活即教育”,对传统美德的学习,不能仅停留于讲古人、学古人的层面,要赋予传统美德的时代内容,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精神生活中的重要节目——节日。尊重自己的传统节日及民俗文化,是尊重和热爱自己民族的表现。比如春节期间,教育学生给父母送温暖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父母在身边,哪怕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件小小的礼物,都能安慰父母逐渐老去而寂寞的心。最简单的具体表现就是,饭菜熟了,舀上桌子,给父母递一双筷子,盛一碗饭,或者给好两口的父亲倒杯酒,给不抽烟的奉上一杯热茶,都能温暖老人的心。或者给母亲一个微笑,都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结合时代精神,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必须坚持知行合一,通过社会服务活动检验教育效果,在社会服务活动中训育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把认知付诸行动,内化为品质。结合体现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有机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是传统美德教育由“内涵式”向“外延式”的一个重大转变。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宣传、调查、访谈、帮扶、救助等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传统美德的崇高,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试论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 篇9
一、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基本特征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成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以下特征:
第一,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辉传统的民族, 从古至今诞生出许多爱国志士。中华民族在坎坷的历史发展中, 逐渐形成了“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崇高爱国主义民族气节。
第二,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伦理性内涵。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核是儒家文化, 其独特的价值定位使其更加注重个人内在修养的塑造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三,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思辨性智慧。战国时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荀况认为自然界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意愿而改变自有的规律。对于人生目的和价值的追求上, 中华传统思想也十分重视实践的作用,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中华传统的思辨智慧, 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深刻接轨的。
第四,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 不仅使人赏心悦目, 而且还能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在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 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之间出现了断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回归到传统价值的教育中, 并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和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这样, 由此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成人教育中的作用
鉴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成人教育客体的特殊性, 成人教育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要目的, 应该是通过传授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推崇优良道德规范和符合时代特征要求的伦理道德观念, 来促进这些已经形成一定形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人受教育者的优良道德品质等的养成。具体来讲, 传统文化能在以下几方面提高成人教育学生的人文素质:
1.“格齐治平”与“自强不息”: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架构
中华传统文化规划了人一生的奋斗途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 在自我素质提高的基础上, 就要学会“为天地立心, 为民生请命, 为天下开太平”。同时, 中华传统文化信奉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先贤“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等, 皆充分反映了中华英烈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自强不息精神。
“格齐治平”的思想能促使成人教育学生将个人的“小我”置于国家、社会这个“大我”当中, 将个人理想的实现同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 在社会的发展中重新确立和再次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成人教育学生已经涉足于社会, 承担了相应的社会义务, 需要这种精神再次重建自身理想信念;“自强不息”精神有助于磨砺成人教育学生的意志, 增强其化解挫折的能力及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 培养其竞争力和创造力, 从而更加适应现有工作的磨砺和年龄所带来的压力。
2.“允执厥中”与“天人合一”:处世观与宇宙自然观的建构
在人与人关系方面, 中华传统文化提倡“己欲立则立人, 己欲达则达人”, 推崇“礼之用, 和为贵”, 并把“中庸和谐”之道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在此基础上, 又强调“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悖”, 追求一种超然旷达的情怀。在对待自身上, 中华传统文化追奉淡泊名利, 以平常心来看待万事万物, 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而在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方面, 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 即在强调天地人相统一的同时, 又强调人的能动性和特殊性, 推崇用理性的眼光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由于成人教育学生已经拥有了相对完整的交际圈, 因而“允执厥中”的处世之道有助于成人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现实生活和平时工作中的不同意见, 懂得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知晓对持不同观点的人要学会宽容、理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让学生们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认识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身, 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 从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升华和超越。
3.“仁爱礼智”与“夙夜在公”:道德观与社会责任感的塑构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德育, 孔子以仁、义、勇为达德;孟子以仁、义、礼、智作为四基德。可见道德教育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和能量源。而中华传统德育的归旨, 则在于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从而对人的内心进行启迪。中华传统文化还强调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义务及爱祖国、民族的思想。早在先秦时期, 《诗经》便提出“夙夜在公”, 《尚书》写出“以公灭私, 民其允怀”, 《墨子》道出“举公义”。如此意念历代经久不衰, 如屈原、范仲淹、陆游、岳飞、文天祥、于谦、顾炎武及林则徐等皆高唱出一曲曲为国家和民族无私捐躯的慷慨之歌。
“仁爱礼智”的思想有助于提高成教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由于其相对的成熟性和自知性, 解决他们已有固定路径依赖的道德和心理等方面难题, 需要这种更深层次的德育教育, 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夙夜在公”精神能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意识的养成, 由于他们已经步入社会, 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 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激发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先义后利”与“求真向善”:价值观与审美观的重构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 以义为上。讲求道义, 弘扬仁德, 遵循“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见利思义”和“以义制利”的道义原则, 是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上的体现。另一层面,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历代文学作品间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追求、务真求实的理性态度及各种宽容仁厚、公正廉明、刚正不阿的美德善行等长期以来也是人们所反复称颂的对象。这些作品以独特的方式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先义后利”观能促使成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由于他们已经接触了许多社会现状, 所以这种思想的教育能使他们对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茫然、不盲从, 不在利益面前丧失信念, 不在道德面前成为矮子。同时, 人文教育不求人人成材, 但求人人“成人”。“求真向善”的审美观能使成人教育学生从悠久绚烂的传统文化中受到感染、鼓舞、感动和启发, 利用古代文学艺术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情商领域, 宿就高雅的审美情趣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层次, 精神追求的提高也可以缓解他们在物质生活上的压力。
三、结语
我国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时至今日也包含着许多对人生和教育有所启迪的思想。针对我国的成人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进行强化教育的倾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对加强成教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将中华传统文化合理和巧妙地运用在成人教育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启迪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 更重要的是可以从深层次上升华他们的道德修养, 从而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 成功地完成再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任务, 从而更好地融入和回报社会与国家。
参考文献
[1]李学林.大学生综合素质概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2]冯进.高校成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成人教育, 2004 (9) .
[3]王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 (5) .
【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推荐阅读:
传统与革新11-17
传统与革新音乐08-07
论韩寒现象对传统教育的冲突11-21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08-10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论文12-06
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05-20
传统美德与青少年教育07-03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09-10
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10-02
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