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餐感恩教育(精选7篇)
营养餐感恩教育 篇1
吃营养餐,怀感恩之心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天使感恩上帝,因为上帝赐予它纯洁的心灵„„那我们,我们又应该感恩什么呢?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多多少少要受到别人的帮助,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你是忘恩负义,还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他人呢?
现在的学生说起大道理头头是道,可对身边人的帮助却是熟视无睹,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关心在他们看来更是理所应当。曾有家长因为下雨路程耽误接孩子迟到,就遭到孩子的大声责备。不少学生在接受老师表扬和奖励时连一句起码的“谢谢”也不会说。领奖时也是大大咧咧的伸出一只手将奖品接过去,甚至是从老师手里拖过去。
自2012年,我校学生也享受到了营养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在校时间200天计算。也就是说,每名学生一个学年可享受到600元的营养膳食补助。
大部分学生在享受营养餐时,脸上洋溢着惊喜,心里觉得美滋滋的,如今我们在可以吃上放心的营养餐时,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1.感恩父母,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怎会爱他人呢?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却多了一项繁重的任务—养育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却无怨无悔地抚养我们长大。为了给我们幸福的童年,他们总是那样辛苦那么努力地为我们赚钱,竭尽全力为我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小的时候,同学们不太懂事,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同学们长大了,应该怀着一颗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因为有了父母,才使同学们有机会在这阳光明媚的世界里感受人生的冷暖,得到生活的快乐与幸福。父母之爱,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地位高低、知识水平和个人素养如何,父母是我们有生以来最大的恩人是我们永远值得去爱的人。感恩父母就是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利用节假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为父母做饭,洗衣服,给父母买小小礼物,从行动上孝敬父母、感谢父母。
2.感恩老师,因为老师教给我们打开理想大门的钥匙,为冲刺明天做好准备。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每一个学生对于老师来说,都像自己的子女。无论是淘气的、平凡的还是乖巧的,优秀的,总之,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不是亲情却胜于亲情的一种情感。老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学们要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要做到认真完成作业、遵守纪律、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学习来感恩老师。
3.感恩祖国。因为没有祖国的和谐安宁,就没有我们稳定的生活;没有祖国辽阔的土地,就没有我们赖以居住的房屋和生产的土地;没有祖国丰富的物质资源,就没有我们可以生活的物质基础,也就没有学生营养午餐;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祖国。
4.感恩社会。因为有了社会的馈赠和关爱,我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没有社会,就没有提高自己生活品味的各种机构(学校、单位),没有社会,就没有我们的交际圈。
总之,一个人的发展是不能脱离社会的。感恩是一种道德。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就应该按社会道德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人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感激那些有恩于自己却不言回报的人;常怀感恩之心,以给予他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如果说,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因爱而生的感恩之心则是爱的升华;当爱成为一种鞭策,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当我们真诚地感谢他人,我们会因感恩而感到快乐、幸福!
营养餐感恩教育 篇2
关键词:营养,营养教育,营养师
中国从温饱向小康社会过渡中, 由于人们对健康知识认识不足以及缺乏营养教育和营养师的膳食指导, 导致饮食引起的疾病有所增加, 人们遭受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重困扰, 家庭和社会负担加重。因此, 应加强国民营养教育, 加快营养师的培训步伐,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 营养、营养学与营养师
营养是指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 经消化、吸收和代谢, 从而获得所需物质和能量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营养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要素, 从胚胎发育到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营养自始至终都起着重要作用, 它是维持生命与健康、决定人体素质的物质基础。合理营养是智力和身体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
营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的整个营养过程, 即人类的营养需要和来源、营养代谢、营养评价及食物搭配、互补和平衡, 是一门将食物和营养知识应用于人类健康的学科。
营养师就是营养学方面的专家, 是为解决人类饮食营养问题而诞生的职业。由于普通人群缺乏人体健康和食物营养的相关专业知识, 对饮食的质与量难以做到合理的取舍, 从而影响健康, 罹患疾病。而营养师则可以根据人们的身体状况, 如年龄、身高、体重、性别和生理状况及其营养的不同需要, 提供饮食与营养方面的指导, 计算人群或个体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并制定合理的营养食谱。营养师不仅可以指导人们吃好, 也可以教人们如何均衡、健康饮食。
2 营养师的工作领域与类别
营养师的工作领域指凡是与“食”有关的问题, 都需要专业营养师提供协助, 如医院、社区、宾馆、饭店、食堂、食品企业、健身中心、专业运动队等, 营养师在这些部门或机构分别从事饮食方面的计划、管理、指导、教育、顾问以及咨询服务工作, 目的是为健康饮食把好关。营养师的类别主要有医院营养师 (包括临床咨询营养师和膳食管理营养师) 、团体膳食营养师、健身美容营养师、餐饮企业营养师、食品企业营养师、社区营养师、传播营养师、运动营养师、私人营养师等。
3 国外营养教育和营养师职业发展现状
3.1 美国
美国是一个营养学比较发达的国家, 早在1946年就颁布了《国家学生午餐法》, 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美国的中、小学里, 为深入理解合理饮食的概念, 教师会将营养知识融入各门课程中。在美国的大学, 设置食品与营养学专业非常普遍, 开设系统的营养师培养教育课程、专业各有侧重。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成为注册营养师 (RD) 或注册营养技师 (DTR) 。美国的营养师均就读于四年制食品与营养专业, 并需取得学士学位。
美国2亿多人口中, 营养学会会员5万余人, 注册营养师6万人, 每4 200人中就有一名注册营养师[1]。美国营养师学会负责营养师资格的考核评审, 指导营养师的学历和职前教育;各州配备营养官员, 负责营养教育、咨询和管理工作。营养师遍及美国的医院、诊疗所、疗养院、保健机构、学校、社区、饮食业、食品研制机构以及政府部门, 分别从事计划、管理、指导、教育、顾问及咨询服务工作。与此同时, 部分营养师直接面向在饮食、生活方面需要提供特殊帮助和服务的人群。在美国流行聘请营养师、上营养课, 营养师倍受尊崇[1]。
3.2 日本
日本在二战后意识到营养对青少年健康发育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于1947年制定《营养师法》, 1948年颁布《营养师法实施规则》, 1952年又制定并推行了《营养改善法》。对中、小学生进行营养教育, 编制了图文并茂的营养教材, 学生可以吃到由政府补贴的营养午餐和牛奶。
日本法律规定, 为100人以上供餐的食堂必须配备至少1名营养师, 每日餐份数达到750人次或一次餐份超过300人次时, 还要配备主管营养师[1]。《学校供餐法》规定, 所有实行义务教育的学校都要由营养师管理供餐, 学校的营养师负责监测学生营养状况、指定膳食食谱及监督制作, 并由营养师按照标准规定饭量。《营养立法》对营养师的教育、培养、考核、使用范围都做了严格规定, 学校、医院、单位的职工食堂及餐馆、饭店都必须配备营养师。目前, 日本1亿多人口中营养师总数达到40万人, 营养师与全国人口的比例达到1∶300[1]。相当于各科临床医生总数的2.4倍多。专门培养营养人才的学校有200多所。营养师广泛分布在医院、学校、食堂、宾馆、食品加工企业和政府部门, 为全国人民及时提供营养指导。日本政府所推行的法律、法规对增强日本国民体质、提高劳动效率及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决定作用[2]。
其他发达国家和一些较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均有营养立法, 他们重视营养学, 将国民营养教育纳入政府工作范畴, 并建有完善的营养教育体系。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这些国家就意识到科学的营养搭配和均衡的膳食结构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前途。
4 中国营养教育和营养师职业发展现状
4.1 国民营养教育相对滞后
中国的营养教育相对经济发展明显滞后, 国民营养条例和营养师立法尚未出台。营养知识还未走进中、小学课堂, 国民大都是“营养盲”。由于国民长期存在陈旧、落后的饮食观念, 膳食结构不合理、不科学, 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糖尿病患病率为2.6%, 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 肥胖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营养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在农村, 儿童营养不良导致体重不足发生率为17.0%, 城市为4.6%;身材矮小在农村发生率为20.9%, 城市为2.9%。同时, 北京近2年中、小学生肥胖儿占15.0%, 比10年前翻了一番, 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了5倍。不合理膳食结构已经成为各种慢性病的罪魁祸首。
4.2 营养师职业教育断档
中国的营养师职业教育起步并不晚, 几乎与国外同步, 1922年燕京大学最早成立的家政系设有四年制营养专业。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 撤消了营养专业, 从此营养师的正规培训中断。改革开放以后, 1985年卫生部与教育部共同修订了医学专业目录, 在临床医学 (二级专业) 下设立医学营养三级专业, 同时在部分医学院校中设置营养与食品卫生三级专业。此后, 中山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青岛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江西医学院等10余所院校开始招收该专业学生, 学制5年, 8年来共培养毕业生1 500余人[3], 这是中断营养人才培养30多年后, 由正规院校培养的第一批医学营养专业和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人才。1995年, 由于医学专业目录调整取消了三级专业, 将医学营养专业归并到临床医学专业中, 不进行单独招生, 至此, 医学营养专业名存实亡, 仅有中山医科大学保留该专业[4]。
4.3 营养师职业发展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2002年,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对全国403所医院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仅有47.0%的医院设有营养科, 50%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 更没有配备营养师。从事医院营养方面工作的人员共1 722人, 其中真正具备营养师资格的只有392人, 仅占总人数的22.8%。另据中国营养学会对我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家级运动队和省、市级运动队的调查发现, 国内100多万专职运动员仅配备营养师6名;北京星级饭店近600家, 大大小小的餐馆数不胜数, 几乎没有一家餐厅配备专业营养师。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营养师相当匮乏。
针对上述问题, 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用于指导国民采取平衡膳食、获取合理营养、促进身体健康;同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明确提出将在我国逐步建立并实行营养师 (士) 制度,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 其目的是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 逐步在医院、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同年, 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 其中明确规定, 每个学生营养餐生产单位必须配备营养师 (员) , 按照《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等国家标准配制食谱, 以确保营养餐质量, 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健康。
5 营养教育和营养师培养的具体措施
我国国民营养教育仍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保障国民营养与健康, 应采取以下措施。
5.1 加强营养知识普及
营养教育应从小学抓起。有关教育学专家指出, 学校教育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关键所在。可借鉴国外营养教育成功经验,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营养教育体系。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调整战略、明确发展重点、制定有效的政策与措施。
5.2 加快营养师立法
加快立法, 逐步推行营养师制度, 从而加强营养师管理, 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 明确营养师的职责, 保证营养师队伍的稳定发展[5]。
5.3 多渠道培养营养师
为满足社会对营养师需求的快速增长, 要积极探索企事业单位与公办院校、社会团体、民办职业学校的合作, 实行多渠道培养营养师。广泛开展在职营养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提高在职营养师的整体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6]。
5.4 营养师职业市场化
进行营养师培养的院校, 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及课程、开发培训项目、更新教学内容, 以增强营养师职业教育的针对性。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提高营养师职业教育质量, 推动营养师职业市场化[6]。
5.5 建立营养师统一认证制度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营养师资格认证制度, 营养师资格认证分属不同部门。如:卫生部颁发临床营养执业医师资格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商业职业资格认证中心颁发公共营养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 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技能与饮食服务发展中心颁发营养师职业资格证, 中国保健协会颁发营养保健师职业资格证等, 为改变这一状况, 我国应建立统一的国家营养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并逐步与国际通行制度接轨。
总之, 应加强国民营养教育, 普及营养知识, 建立营养师法, 确立营养师的指导地位, 深化营养师职业教育改革, 加快营养人才培养, 从而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柴巍中, 赵尔平.国外营养教育和营养师发展概况[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 12:12~13.
[2]陈邀芳.日本营养教育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59:44~50.
[3]杜寿玢, 李珏声.我国营养专业教育的历史回顾[J].营养学报, 2006, 28 (2) :106~107.
[4]谢玲.我们为什么会缺营养师[N].中国食品报, 2001-07-02.
[5]李珏声, 马爱国.加快营养师立法促进我国营养事业的发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 1998, 3:7~9.
感恩,生活不可或缺的营养 篇3
【关键词】感恩 幸福感 积极情绪
感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感恩意识却逐渐淡薄,其中中学生的现状也不容乐观。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重视学生的感恩教育。因为感恩对中学生的个体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一、感恩可以提升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已有研究发现,感恩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与各类积极情绪如快乐、希望和乐观等有密切关系。哈佛大学教授沙哈尔做了一个实验:将学生分为4组,第一组学生每天睡前要写下5件值得感恩的事;第二组每天记录5件不开心的事;第三组每天写下5件比他人优越的事;第四组睡前什么也不做。结果一段时间后,第一组学生表现更为乐观、积极和健康,更易达成目标。第二组情况则最为糟糕。心理学家Fron等人也进行了感恩实验,他们以六、七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让他们每天记述值得感恩的事件,并引导其体验感恩,结果这些学生也都表现出较高的幸福感。这都表明,感恩对提升幸福感有积极的效果。事实上,善于感恩的学生,他们更容易看到生活的积极面,有利于提高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二、感恩有利于积极情绪的塑造
负性情绪积聚理论认为,人在经历微小而持久的负面事件或重大负性事件后,容易因不能及时调节长期积累的消极情绪而对自身产生不良影响。升学压力使中学生学习焦虑水平偏高,学业难度高和竞争激烈让他们易遭受学习挫折,加上身心发展问题和人际适应挫折等,都让他们积累了许多负性情绪。负面情绪如果长期不处理或者处理不当,极易形成自我伤害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而感恩的行为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树立积极情绪,容易将注意力放在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心境更佳。他们也将更擅长处理负性情绪,减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困扰。
三、感恩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完成一定行为进行的推测和判断。善于感恩,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因为学生在意识到自己得到他人的恩惠后,会感到自己得到了施助者的积极关注和尊重,满足了受助者获得尊重的需要,受助者会为自己感到自豪。这对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受助者在得到施助者帮助后,会对其施助意图进行归因。研究表明,高感恩倾向的学生会把他人的帮助和生活赐予的所有视为恩赐,将之归因为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积极归因可以促使学生对生活产生更积极的态度,提升幸福感。
四、感恩有助于学生提高心理复原力
美国研究者对民众911事件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感恩增强了人们从灾难中恢复的心理能力。中学生容易在学业、人际关系和身心发展问题上出现挫折,如果学生学会感恩、善于感恩,那么他们会将注意力放在消极事件的积极面上。他们会更关注从事件中获得的成长,所以在逆境中更易感受到希望,减少了自怨自艾和自我贬低的情绪,获得了良好适应。成就动机分为 “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动机,多数学生有较高焦虑水平,使得“避免失败”远高于“追求成功” 的动机。如果学生善于感恩,了解到失败是成长的阶梯,那么他们就不易担心失败和挫折,能够将成就动机由“避免失败”转化为“追求成功”。
五、感恩可以减少学生间的恶性竞争
在应试教育和单一评价制度的影响下,学生将排名和成绩看得十分重要,学生彼此视对方为学习劲敌,嫉妒心也极强,易形成不良的竞争氛围。如今家庭以“421”家庭类型为主,独生子女易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不会为他人着想,这都容易导致学生间的人际关系紧张。而感恩可成为维持积极人际关系的机制。研究发现,高感恩倾向的学生也在人格上更为宽容,且易对他人表现友善行为。有感恩特质的学生更容易解决冲突,且感恩可增加互助行为的出现,缓和彼此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更珍惜同窗的友谊,携手同为理想而奋斗。
营养餐感恩教育 篇4
关于开展“教育收费、学校安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工作情况
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计署关于印发《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的通知(教基一[2012]1号)、《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昭通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实行)的通知》(昭政办法[2012]4号)和2012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我校于2012年3月对学校“教育收费、学校安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本期现有教师13人(中共党员8人),女教师6人;教学班7个,学生134人(女生68人),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教育收费工作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收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治理学校乱收费,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是关系到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事,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教育形象的大局,是加强教育行风建设的重要措施。作为云南省教育收费先进县,我校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省、市、县关于治理教育乱收费文件及相 关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对规范学校收费工作的认识,层层落实责任,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标准,强化监督,从严查处,狠抓落实”的工作方针,加大对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切实整治存在不规范的收费行为。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法规和有关收费政策的集中培训,对涉及收费的相关人员和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统一的思想教育,学习有关收费政策,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规范收费工作就落实在他们的执行和操作之中,使全体教师真正认识到规范教育收费是一项事关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安定的大事,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重教、兴教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牢固树立依法治教,依法收费的观念,严格规范一切教育收费行为。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规范教育收费领导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监督工作。
2.教育收费情况
(1)严格执行“0收费”规定。
根据水富县教育局收费规定,我校从2009年春季学期起学校实行“0收费”,通过组织召开教职工、班主任等会积极认真宣传、强调收费政策,使其牢固树立依法治教,依法收费的观念,严格规范一切教育收费行为。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水富县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了收费行为。从2009年春季学期起各校严格按规定要求,统一实施“0收费”,均无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现象的发生。(2)教材征订与教辅资料使用情况。
认真做好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征订管理工作。学校师生每期使用的教材,始终遵循开齐、开足课程和课时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原则,严格按照省教科院和新华书店提供的征订单和征订《书目》进行征订,同时报教育局教研室进行审核后由新华书店提供,没有盗版教材及非法出版的教学用书进入校园。教辅资料均由学生自己在新华书店购买,学校不统一为学生征订教辅资料,没有强制学生征订教辅资料或教师私自变相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资料的行为和现象。
(3)认真贯彻落实《昭通市学前教育收费管理意见》(昭市发改收费[2010]435号)文件精神,学校学前班实行“0收费”政策。
(4)学校收费公示制执行情况。
各校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工作。均设有收费公示栏,将收费项目、标准、范围、批准文号、“两免一补”政策和监督电话等内容进行全面、规范、准确的公示,并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等形式向家长进行广泛的宣传“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让学生及家长和社会了解了今年的惠民政策,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政策的温暖。
(5)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报账经费管理情况。
为确保拨入我校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真正落到实处,首先,学校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切合我校实际,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合 理支配资金,保证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照“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体制,认真履行报账制度,力求资金的规范使用;学校按规定科学合理编报每一年的预算,并严格按预算办理开支保障经费的支出;对保障经费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实行采买、保管、领用及“一支笔”签字的审批程序,并在每学期期末总结会议上公开财务的收支情况。均无教师私自办班和参与社会有偿补课情况。
(二)学校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李德顺校长任组长对学校安全工作负总责,黄正楷、杨瑞煦、廖雪妃任副组长统筹协调安排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检查落实,确保安全工作扎实有序,深入开展。
2.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为了切实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警钟长鸣,我们着力在积极宣传和教育引导上下功夫。
一是充分利用每周教师工作例会、各班班会、学校晨会和各种大型集会,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主要是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文件及会议精神,并针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季节特征对师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二是把周一确定为“安全宣传教育日”,由校长或值周教师对师生进行集中安全教育,把周二定为“安全工作检查日”,由值周领导和值日教师对校舍设施、班级工作进行检查。三是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 活动。学校坚持每学期进行安全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师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办安全手抄报、墙报,每学期进行1次安全疏散演习活动,通过举办 “遵守交通法规,珍惜宝贵生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征文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防范能力。四是在学校重点区域树立安全警示牌,刷写固定宣传标语,充分发挥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作用,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3.“十措施、五机制”贯彻落实情况。(1)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在常规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学校卫生保健管理制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消防管理制度》、《学生晨检制度》等各种安全制度。制定了《云富中心学校各种安全应急预案》。二是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签订各类安全目标责任书:校长对学校安全工作负总责,每学年学校都与主管领导、班主任、各功能室管理人员及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使全校上下安全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三是坚持定期安全排查制度:实行班主任日查、值周领导和值日教师周查周报、安全领导小组月查月报,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四是加强门卫管理:值周教师每天早晨与中午到校后要坐班巡视校园,检查各班学生行为习惯,避免校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上课期间实行禁闭校门上课,严格门卫登记制度与出入校门制度。五是严密监控,确保学生交通安全:学校每周检查学生骑自行车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班主任定期组织“交通安全教育” 主题班会,切实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六是开设心理健康课,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帮助其解决思想困惑,化解学生心理活动中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学校着力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整顿工作。积极联系并协助派出所、交警部门、学生家长进行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紧紧围绕学校周边治安、交通、文化、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治理合力攻坚,开展工作,营造了周边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各项环境治理工作进一步取得实效,确保了学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性循环,有力地维护了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3)保卫机构健全,防范体系完善。
我校按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和《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根据实际需要,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后,在所辖片区各校共设立安全保卫机构8个,其中安保工作人员2名,门卫8名;法制副校长8名;防火装备32个;建立校园视频监控器3个,报警监控系统2个;并配备了防暴装备。工作中积极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与社会治安监控资源共享,形成对学校校园安全的有效防范。
4.学校食品安全和师生饮用水工作情况。(1)加强组织管理。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及饮水安全,建立、健全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组织机构。各校成立了由学校校长、分管领导、各部门领导组成的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 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制定安全工作管理目标考核责任制,把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列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校长到教职工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目标责任书》,将学校安全工作作为评优的重要考核指标,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建立和完善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应急处理机制,总务处指定专人作为卫生安全工作的联络员,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
(2)制度完善,责任明确。
学校通过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实践,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如卫生监督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等工作制度。同时建立学校卫生工作预警机制,与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针对各个时期内学校易发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及时发出工作预警,指导教师做好防范工作。
(3)抓宣传、抓教育。宣传教育工作是安全工作防范未然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各校积极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加强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各校对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情况,一直以来是中心校对各校检查考核的重要方面。各校积极组织师生学习食品安全知识,经常性地对师生进行教育,使师生能够识别过期、变质、伪劣或“三无”食品,增强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二是开展安全教育日主题宣传、安全教育周及“安全生产月”活动。我校所辖片区各校在全国“安全教育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3月31日)及“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积极发挥学校 教育主阵地作用,利用班队活动、晨会教育、黑板报、广播、校讯通、宣传橱窗等阵地,围绕“创省级文明县城,建和谐校园”的教育主题,对学生进行交通、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能力。
三开展六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各校积极开展了六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即举办一次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每学期安排一节食品安全教育课;每班每学期出一期食品安全黑板报;每学年组织一次“食品安全知识带回家”活动;每个学生就食品安全给亲友写一封信;每学年组织一次食品安全征文活动。
四是开展应急演练,努力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每年的4月与11月,各校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紧急自救演练活动。
五是抓督查、抓整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督查,是防范安全事故的最后一道屏障,我们坚持从严督查,限期整改原则,努力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我校积极配合各级领导、县教育局、卫生等部门领导分别在每年的3月、9月对各校的食品安全等内容,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各校限期整改。
(三)、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工作情况(1)加强组织领导。
在营养餐正式实施之前,中心校结合片区实际特成立了领导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各种管理制度、食堂从业人员各种工作职责;各校也相应成立了领导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各种管理制度、食堂从业人员各种工作职责;从而加强营养餐工作的实施与管理。(2)严格按食品采购、加工、贮存、配送等环节。每天严格按食品采购、加工、贮存、配送等环节进行操作,确保进入校园的食品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保证学生营养餐卫生安全。
(3)规范食堂资料与台账建设。
各校制定了“泔水处理、食品进货索票索证、留样记录、学生餐后情况记录、餐具消毒记录”等工作台账。坚持每天工作和每餐结束后做好相应的记录。
(4)严格食堂从业人员培训。
在食堂从业人员正式工作之前,学校积极组织参加了县上统一的业务培训,经过培训,全员均取得了业务培训合格证,并持有健康资格证。
(5)严格营养餐专项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各校均安排教师专门负责营养餐专用经费的管理,做好经费的一切账务工作。将经费足额用于学生营养餐所用,无虚假冒领、套取、截留、挪用和克扣专项资金现象。
(6)成立家长、学生、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监督小组。为了更好地做好学校学生营养餐工作,从而增强学生营养餐工作的透明度,在工作中实施民主管理,让学校教师、社会人士、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参与到营养餐改善的工作,学校各项工作主动接受监督。学校特成立了由“家长、学生、教师代表”共同参加的学生营养餐计划实施监督小组。
(7)做好营养餐公示工作。
学校派专人负责,把食堂财务管理、计划资金总量、受益学 生人数、配餐标准、食品数量及进货价格等进行公示,接受家长、学生及教师的监督。
总之,我校教师群策群力、团结协作,积极认真地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在收费工作中,无乱收费情况的发生,确保了师生生命及校舍财产的安全,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营养餐,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确保云富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营养餐感恩教育 篇5
第一条 根据在国务院日前召开的部署实施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表示,教育部门要建立实名制的学生信息系统,防止出现冒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的行为。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补助范围和对象
全县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在籍学生。
第三条 实名制核实办法 每学期开学十日内,由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报送在读学生花名册,营养餐办公室把花名册交由县教育局基教科进入全县学籍系统审验。
第四条 严格程序 营养餐办公室根据审验结果,把核定的营养餐补助学生名单下发、公示、存档。
第五条 动态管理 各校要将学生变动、流失情况及时报送给营养餐管理办公室,以确保营养餐资金的有效使用。
第六条 人性化管理 对于因特殊情况未能建立学籍的在读学生,由学校另附情况说明报送给营养办公室,经核实,给予营养餐供给。
第七条 强化信息管理 报送的学生信息要真实、详细、准确,包括学生姓名、学号、身份证号、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等。第八条 各校要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实名制管理,实行班级、学校两级公示的办法,确保受助学生“一个都不能多,一个都不能少”。
第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营养餐感恩教育 篇6
为加强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瓜州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1.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遵循“专款专用、公开透明、及时结算、年度平衡”的原则,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
2.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加强监督,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3.财政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资金拨付、管理和监督。
4.制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5.依法健全学校财务、会计制度,配备专(兼)职财会人员,加强对财会管理人员的培训;
6.健全食堂(伙房)原料采购、入库贮存、领用加工等管理制度,加强食堂管理。
7.定期公布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使用明细账目。
营养餐感恩教育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从“计划”覆盖的50个重点监测县, 每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 ( 单位) 供餐和家庭 ( 个人) 托餐等3种类型, 均随机抽取小学、初中学校各2所。当某种供餐类型的小学或初中不足2所时, 则抽取1所。所抽取学校按年级分层,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 每年级各抽取1~ 2个班, 约40人, 性别分布均衡。如所抽取年级不足40人, 则将该年级全部学生均纳入调查。共计65 483名调查对象纳入分析, 其中寄宿生23 520名 ( 35. 9% ) , 走读生41 963名 ( 64. 1% ) ; 男、女生分别为33 884名 ( 51. 7% ) , 31 599名 ( 48. 2% ) ; 小学生、初中生分 别为45 932名 ( 70. 1% ) , 19 551名 ( 29. 9% ) 。小学生及初中生平均年龄分别为 ( 10. 0±2. 0 ) 、 ( 14. 2±1. 3 ) 岁。男、女寄宿生比例分别为35. 6% , 36. 2% , 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χ2= 2. 6, P> 0. 05) ; 小学寄宿生比例为22. 5% , 明显低于初中的67. 5% ( χ2= 12 067. 3, P < 0. 01) 。1. 2方法
1. 2. 1身高、体重测量由各监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教育部门联合, 按照统一标准方法, 在清晨对空腹状态下学生测量身高、体重。身高采用金属立柱式身高计测量, 精确至0. 1 cm。体重采用电子体重计或杠杆秤测量, 精确至0. 1 kg。
1. 2. 2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编制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学生基本情况与膳食行为调查表” ( 以下简称“学生调查表”) 收集学生年龄、性别、班级、是否寄宿及膳食行为等基本信息。该调查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设计, 并经专家研讨会讨论及预调查后修订。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详细介绍该问卷的填写方法后, 调查对象当场自填问卷。1. 2. 3血红蛋白测量采集学生空腹静脉血或指尖血并以氰化高铁法测定其血红蛋白, 以721型分光光度比色计 ( 或722型、723型分光光度比色计) 在540nm波长下测其光密度。
1. 2. 4判定标准BMI Z评分 ( Z-scores for BodyMass Index) 用以反映身体营养状况, 首先利用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 ( Body Mass Index, BMI) , 再根据不同年龄组BMI分布情况, 计算出BMI Z评分[4]。生长迟缓和消瘦均为营养不良。按照“中国6 ~ 18岁儿童年龄别身高生长迟缓标准”筛查生长迟缓[5], 按照“中国6 ~ 18岁儿童年龄别BMI标准”筛查消瘦者[5]。超重、肥胖判定采用“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所推荐的分性别、年龄BMI判定标准”, BMI大于或等于超重界值点而小于肥胖界值点, 即判定为超重; 大于或等于肥胖界值点即判定为肥胖[6]。贫血诊断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标准[7], 海拔高度≥1 000 m时根据海拔高度调整。调整后, 贫血诊断标准 = 原诊断标准×[1 + 4% ×调查点海拔高度 ( m) /1 000], 小于界值点即判定为贫血。
1. 2. 5质量控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各省 ( 市、兵团) 进行统一培训后, 各省再对省内各县进行二级培训。对血红蛋白的测定,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统一提供血清质控样, 监测县对质控样测试达到要求后, 再进行正式测定。
1. 3数据处理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监测系统平台”进行录入上报, 采用SAS 9. 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 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营养状况寄宿生BMI Z评分为 ( - 0. 30±1. 10) , 低于走读生的 ( - 0. 15±1. 14) ( t = 280. 5, P <0. 05) 。不同性别及学段分层BMI Z评分均为寄宿生低于走读生 ( P值均 < 0. 05) 。见表1。
寄宿生超 重及肥胖 率为8. 0% , 低于走读 生10. 9% ; 不同性别学段分层分析发现, 寄宿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均低于走读生 ( P值均 < 0. 05) 。寄宿生贫血率为20. 3% , 略高于走读生的18. 8%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不同性别分层分析, 女寄宿生贫血率高于走读生; 不同学段间, 初中寄宿生贫血率高于走读生, 小学则寄宿生低于走读生 ( P值均 < 0.05) 。寄宿生营养不良率为18. 5% , 略低于走读生的18. 8% ; 不同性别分层分析发现, 男寄宿生营养不良率高于走读生, 而女寄宿生营养不良率则低于走读生; 不同学段分层分析发现, 小学寄宿生营养不良率高于走读生 ( P值均 < 0. 05) 。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
2. 2就餐及饥饿感从每天早餐的就餐频率来看, 不同性别、学段寄宿生不能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均低于走读生; 不同性别、学段寄宿生每天就餐不足三餐的比例均低于走读生; 寄宿生在上午三、四节课就感觉到饥饿的比例低于走读生; 但是下午放学前感觉到饥饿的比例, 寄宿生高于走读生 ( P值均 < 0. 05) 。见表3。
续表3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
3 讨论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营养状况不仅是他们正常发育的基础, 而且还能减少成年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8]。在某些贫困地区, 寄宿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仍然较为突出[9,10]。近年来, 随着国家、社会对寄宿学生关注度的不断加大及对寄宿制学校投入的增加, 寄宿学生就餐环境及营养状况也正逐步得到改善[11]。
本次研究发现, “计划”覆盖地区寄宿生整体营养状况略差于走读生 ( BMI Z评分低于走读生, 贫血率略高于走读生) , 但是营养不良率及超重/肥胖率均低于走读生。以往调查发现, 农村寄宿生, 尤其是低收入地区的农村寄宿生经常吃肉、蛋、奶及豆类的比例均较低[8]。该类食物是人体获取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12], 摄入过低可能是导致营养状况较差的主要原因。从就餐状况来看, 此次所监测寄宿学生每日就餐不足三餐的比例低于走读生, 能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也高于走读生。可能因学校供餐时间较为规律, 加之寄宿生在校就餐的便捷性, 从而使得寄宿生三餐就餐比例, 尤其是早餐就餐比例要高于走读生。对饥饿感的调查发现, 寄宿生上午三、四节课感到饥饿的比例低于走读生, 但是下午放学前感觉到饥饿的比例略高于走读生。因为走读生早餐就餐比例较低, 从而导致上午放学前有饥饿感的比例高于寄宿生。在校寄宿生午餐就餐时间一般要早于走读生, 因此餐后时间间隔要长于走读生, 从而导致寄宿生在下午放学前感觉到饿的比例略高。当寄宿学生在食堂非供餐时段外长时间感到饥饿, 而又缺乏外在 ( 家长) 约束的情况下, 就会增加按照自己意愿前往购买学校周边非正规厂家所生产零食的可能性[13]。长期进食该类食品, 不但存在极大的卫生安全隐患,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健康发育及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14]。
尽管寄宿生就餐状况有所改善, 但是仍需要加大对寄宿生的营养改善力度。继续加强对寄宿制学校食堂的建设及食堂工作人员的营养技能培训, 加强对寄宿制学校周边饮食环境的规范治理, 加强对学生的食育教育力度, 使其树立科学的营养观等, 使寄宿生的营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摘要:目的 了解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寄宿生的膳食行为与营养状况, 为“计划”更有效地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实施“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的每个县中, 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 (单位) 供餐和家庭 (个人) 托餐等3种供餐模式, 各随机整群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 然后从抽取的每个学校的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中随机抽取12个班。按照统一的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 以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 采用自填“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学生基本情况与膳食行为调查表”收集学生就餐信息。结果 寄宿生每天不吃早饭的比例低于走读生 (33.9%, 37.7%, χ2=243.8, P<0.01) , 每天就餐不足三餐的比例低于走读生 (8.7%, 11.8%, χ2=66.7, P<0.01) 。寄宿生每天上午三、四节课感到饥饿的比例低于走读生 (16.2%, 16.9%, χ2=102.9, P<0.01) 。寄宿生BMI Z评分 (Z-scores for Body Mass Index) 低于走读生 (-0.30±1.10, -0.15±1.14, t=280.5, P<0.01) , 超重/肥胖率低于走读生 (8.0%, 10.9%)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3.5, P<0.01) 。结论 在“计划”实施地区, 寄宿生就餐状况有所改善, 但营养状况仍略差于走读生。
【营养餐感恩教育】推荐阅读:
营养宣传教育07-22
医学生营养教育研究08-18
糖尿病营养知识教育08-04
幼儿中班健康教育《蔬菜营养知多少》10-14
年度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自查报告08-26
阜南县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0-01
运动营养餐09-06
学生营养餐食谱05-14
学校营养餐管理06-14
营养餐考评方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