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2024-10-07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精选6篇)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篇1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课题: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

年级:六年级

教师:谷利新(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

时间:12 月29日下午(星期六)15:10-15:50

会场三: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礼堂

课例研讨

主持嘉宾:郑丹(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初教部)

评课嘉宾:严瑞兰(香港顺德联谊总会胡少渠纪念小学)

文字整理:山东省东营金瀚学校 张洪乐

课堂实录:

师: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这篇——

生:《怀念母亲》

师:老师先请一个同学大声的读一遍这个课题,好吗?(请一位同学。)

生读课题。(学生字正腔圆的读出来,声音小。)

师:怀念母亲,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片刻又离开将近百岁老人的心,那些日子,带着那些意思,再来读一遍课题好吗?

生齐读课题。

师:大家在课下一定查阅了很多季羡林老人的资料,我们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们头上的光环,但是,当我们走进这篇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你会发现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巨大的错误,有一个永久的疼痛,他曾经说:“我这永久的悔恨,我本不该离开,这痛,就从我失去母亲开始。”

师: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读一下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第一,这段当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第二在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读第二自然段。师:(评价)书读得很熟练。我这么想,书越读,思考越深入,我们的感受就越深。我们再次用心来读这段文字,看你能不能捕捉到季羡林内心的感受。用心来读每一个文字。

生读。

师:刚才我们同学听别人读了,自己读了。现在老师请同学认真地再读,迅速地浏览一遍课文。假如老师让你把这段文字读成一个字,你能把它读成?有没有同学感觉读着读着字就跳到了你的眼前,有没有字让你感觉到它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生:我认为有悔,我认为有恨。

师:他用了书上的一个字,“恨”,很有很多种,请你把目光再次锁定到这段文字当中,你从哪些语句当中看到了这个“恨”。

生默读。

生: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我从这句话看出作者自责和悔恨。

生: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他想报答母亲。

师:季羡林是个特别看重母爱的人,想尽孝,此时,母亲却再也不能醒来了。

生答。

师:此刻,他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做撕心裂肺。从此失去了叫妈妈的权利,怎能不恨呢?

生: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看出他很长的时间没有和母亲在一起,他没有好好的陪过母亲。

师:刚才同学谈到了季羡林没有好好的陪过母亲,对吗?几岁离开母亲?(六岁)几时失去了母亲?(大学二年级)大概是——二十多岁,将近十四年,可你们知道吗,季羡林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八年之前,(岁数)跟谁相似?跟我们在坐的各位同龄吧?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认为他非常伤心,他六岁就离开母亲,这么多年没有见面,甚至印象都模糊了,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母亲是一种没有依靠的感觉,他没有依靠,他想找到到母亲,找到那种心灵依靠,可是他找到这种依靠的时候,母亲却已经走了。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说出了此时季羡林的心声。生:季羡林六岁就离开了母亲,二十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十四年母子没有相见,这种感受我们是可以想象的。终于,在季羡林二十二岁的时候,他想我要找份工作,报答母亲时,不幸却发生了,母亲去世了。他想尽的孝心没有尽到,所以他很伤心。

师:所以,在季羡林的一生当中会留下一个大大的“恨”,对吗?

生:文章说他六岁的时候离开母亲。我们六岁的时候刚刚上幼儿园,我们离开一天两天都快哭了,而季羡林他是十四年中只有几天见到了母亲,他是还想去照顾母亲。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你们的发言让老师感动,我们把这种感动变成我们的朗读,我们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来体会此时的季羡林的心好吗?(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读得怎么样?刚才我们同学精彩的朗读精彩的发言让我们真正地走进了季羡林的内心,他确实像我们同学刚才所说的——(师读)我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誓言: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誓言还犹在,母亲已做西风而去,留下的只是这绵绵无尽的——恨!我们来读这段满带“恨”意的文字。(生齐读。)

师:在季老的文字当中,到处都有这样的思念、怀念母亲的文字。在比如:(读:)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只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整整八年没有见,此时的母亲容颜如何?白发增添了几许?还能知道吗?不能了!而留给自己的,却依然只有那——恨,还有那无尽的怀念。我们再来读这段文字。(齐读)

“苦”在心头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懂这一段最为痛苦的文字。(请一个读书特别有感情的同学读。)

生读: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掌声)

异乡甜蜜思“母亲”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朗读,她仿佛让我看到了季羡林的那颗悔恨之心。

在季羡林心中,他认为什么最重?(母亲)母亲,母爱最重!可他偏偏失去了最重的东西。他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怀念着自己的生母,直到他离开自己的祖国,来到了异乡,来到了德国,来到了那个孤寂的小城。这么远的距离割断了他的思念了吗?(没有)看书,第三自然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师:有一个词,叫——“频来入梦”。什么意思?(生:经常到梦里来。)季羡林这种思念被割断了吗?(没有)反而更加怎么?(更加强了)增加了?(祖国)在这段文字当中。作者用了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作者不知道,一定是我们同学想知道的。现在请你仔细阅读季羡林的几篇日记,看你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学生读书,批注感受深的地方。)

交流。生:第一篇日记。黄昏,非常孤独的状态,没有人和他交流。他在无依无靠时候,苦中作乐的感觉。

师:我同意他的无依无靠,缺少朋友缺少家人的关心。但是我不同意他说的苦中作乐。你为什么说苦中作乐呢?

生:他这里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当时的年代只有他一个人。

师:他的乐从哪儿来呢?你因为看到哪个词?甜蜜,对吗?(对)我突然发现甜蜜根凄凉是相反的,我在异乡的德国本来是孤独寂寞的,他为什么是甜蜜的呢?如果你认真读书的话,课文中有个细节,你发现了吗?

生:这不能算是苦中作乐。他是在寻找心灵上的慰藉。因为他在异乡,他想到他的老朋友和故乡,他心底里有一些温暖。

师:他在寻找一些慰藉。再关注文字,文字用一个细节——“此时夜完全黑了,外面完全的静了下来。”此时的作者,他静下来了吗?相反的,看到那个词了吗?(活动)他的心会怎样的活动,他得心会到哪儿,他的心会看到什么呢?

生:他回想起以前的一部分人和美好时光。

生:主要是怀念,怀念以前朋友帮助过他,以前的欢乐时光,等等。

生:想到了祖**亲的壮丽山河。

生:我觉得他想到了自己的祖**亲,他把自己的祖**亲当成自己的母亲。

师:当他想到祖国、想到母亲、想到朋友的时候,他发现,凄凉少了,反而会多了什么?(甜蜜)所以,有时候,回忆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慰藉我们一颗孤独蒂落的心啊。

(同学举手。)你要说什么?

生:我想他是在自我安慰,不要让自己难过,实际上他还是在难过。

师:你们同意吗?(同意)他读书,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随着我们的学习你会发现,他的这种想法会越来越浓厚。在这段文字当中,你还发现了哪个细节。

一个“糊”字难割舍

生:我发现他是由于对家乡的思念而经常梦到母亲的。

师:我们通过这凄凉,通过这甜蜜。看到了作者在异乡的生活,对吗?这凄凉这甜蜜最后融成一个字,萦绕在作者心头,哪个字?

(生答不出)你们看老师提供一个字。如果把一个最为强烈的字眼,在这段文字中找出来,在哪里?最能体现作者此时的思想此时的甜蜜。是“糊”吧?糊是什么意思呢?

生回答:覆盖、粘、缠在、萦绕、包起来,占据了他大部分、想甩也甩不掉。

师:想甩甩不掉的是什么呢?是内心自己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全都融入到这个“糊”字中了。

谁来给老师和同学们读出作者这种甜蜜。

(生读)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师:一个糊字,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对祖国无尽的怀念。

接下来,你还发现了,为什么?

生:他认为外国的母亲和他的母亲是一样的,他的母亲为他操劳,但是直至母亲去世也没有见到他的面容,他十分的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尽孝。他还认为外国的母亲没有放弃最后一点希望。

师:他说看到了房东太太,他说了一个词叫做——触景生情。触景什么景?

生:看到房东太太高兴的不得了。

“不得了”,三字见真心

师:什么叫高兴地不得了?(太高兴了,不能再高兴了。)今天有什么喜事?(儿子回来了。)这是今天最大的喜事吗?儿子回来,母亲怎么样?

生:大概他想到了他回来的时候,他母亲高兴得不得了。师:可能这个“不得了”,我们只有做母亲的才能理解。我们来想一想,这个不得了后面用了省略号,都省略了什么呢?

生: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等着自己的儿子回来。

生:可能会省略他母亲对季羡林说的一些话。

生:可能在准备儿子回来的时刻对儿子说一些温暖的话。

生:为儿子准备丰盛的晚餐。

师:可能为儿子住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把儿子住的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这些季羡林都看见了。到这儿,老师突然有个问题,这个房东太太的儿子到最后,知道不知道母亲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他回家,知不知道妈妈已经为他收拾好了房间呢?(不知道)他可能知道。他知道为什么不回来呢?

生:他完全浸泡在母爱当中,他完全不知道母爱的珍贵。

生:他可能母亲为他回来紧张地奔波。

师:因为他可能想不到母亲因为他回家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切,季羡林看见了吗?他都看见了什么呢?

生:看到他母亲每次在窗前等待他回来,可每次都失望的离开。

生:从房东太太的身上看到自己母亲的影子。

师:可自己的母亲苦苦等待自己回家,房东太太的儿子今天没回来,明天后天也许就回来了,而自己的母亲却——,直到自己去世的那一年,依然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回来,此时的季羡林心情怎样?

他还看到了谁呢?

生:看到了自己。自己只回家两次,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自己非常的懊悔。

师:整整十四年的时间,只回家呆了几天。但是这几天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可能是这一生当中最幸福的几天。而此时季羡林他突然明白了,突然读懂了“母亲”这两个字。他也对一个字理解的更加的透,更加的深。哪个字?(恨)

此时,剩下什么了?一个是母亲的——(等待),一个是自己无尽的——(恨和悔),让我们走进季羡林的心中,让我们来感受母亲的等待。(分成两组。)

走进母子心灵中

这一边孩子写一写母亲着急的盼望儿子归家的画面,写一个情景。

这边的孩子写一写季羡林此时心中的想法。

(分组写,大约四分钟。)

生读:母亲靠在窗前,一动也不动。像个雕像,静静的等待,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足足等了一天,她由高兴变得无奈,有无奈变得沮丧。他只恨时间太快,让她的这个小小的等待这个幸福也化为乌有。

师:这就是母亲的等待。我们来听听儿子内心的(话语)。

生:为什么,为什么我从前不懂得珍惜,珍惜这么珍贵的母爱?失去了才懊悔,我呀!

师:现在留给你的只有那三个字了。“真想哭”,是吗?再来。

生:母亲走到窗前,双眼紧紧的注视着走过的每一个人,每当有人进入他的视线,都是以为儿子回来了,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可一会儿陪伴她的却是沮丧。

师:我希望那人群之中突然有一个人影出现,可是——

儿子又有什么话要说呢?

生:如果有天堂,儿子早日回家,母亲一定在天堂看着。

师:这也许是季羡林能给自己一个最大的安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来感受一下此时作者心中的“恨”。

生读。

爱母亲,爱祖国

我们在这一段文字当中看到了对祖国,对母亲的怀念,对吗?这种生活,你觉得该怎样过啊?

生:过一天,如过一年。

师:对,度日如年。就像季羡林在一篇日记当中用到的一个词,叫——“忍耐”。什么叫忍耐?

生:忍受。

师:拿出最大的耐力来承受。忍受前边加上——简直。简直不能忍耐,什么呢?是异乡的孤独,是没有朋友的关心?

生:后悔的心情。

生:对自己的亲身母亲和祖**亲的怀念。

师:可见他多么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到他的家乡。我们来一起重温一下季羡林的日记,一起体会作者怀念母亲的心。

生读: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师:当看到房东太太盼望自己的儿子归家的情景,立刻又引起了他的思母之情。

生读: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师:在异国的日子,每当风吹过窗外,每当雨声入耳。

生读:我仰在沙发上,听风声在窗外过路。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相信,你对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一定有所了解。你们看他祖国与母亲不知道是为什么频来入梦。而作者在后边要偏僻要寻梦,梦境出现如此之频,作者为什么还要寻梦呢?

自己读读寻梦的开头,你会有所发现。

生:夜里梦到母亲朦胧身影。没有看清母亲的面庞。

师:他在寻什么呢?

生:他想看清母亲,在他的记忆深处,他已经想不起来母亲什么样子了。

师:(出示句子。)自己读读。发现区别了吗?

生:记不起面庞了。

师:在这句中有一个字,注定了他看到母亲一定是模糊的。生:幻。

生:一种虚有虚无的,幻影的那种。

师:作者看不清母亲的面容,而且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母亲呢?

梦里,在泪光当中。我们看,他在泪光当中苦苦的追寻着„„

师:同学们拿起数,在这一段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在梦里寻母的情结,看清了吗?没有。这一看,就整整八十年啊,八十年过去了,季羡林一直在寻找自己生母的清晰的面影。最后得到的却依然是——我们一起来读。

生读: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师:作者为什么对祖国对母亲有如此深的怀念呢?用书上一句话来说。第一自然段。

生: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师:正因为有了这崇高的敬意和爱慕,所以作者才如此地怀念自己的母亲。这恨、这糊、这哭、这寻,构成了作者一生怀念母亲的心,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季羡林怀念的心。我希望小学生每次放学的时候,早一点回家,减少母亲等待的时间。

谢谢同学们,下课。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篇2

那么, 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 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 全身心地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呢?下面以《怀念母亲》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与题目对话, 引发情思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 题目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怀念母亲》的作者是著名文学家季羡林。课文以回忆的形式, 抒发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 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集中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 对祖国母亲不变的挚爱。但对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学习这篇课文会有一定的难度:一是课文是摘抄日记、散文语段所组成;二是所写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年代相距较远, 作者失去亲生母亲及远离祖国母亲的情愫, 学生很难深入感受。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有一定的难度。于是, 我抓住这浓缩作者情感的题目, 引导学生关注它, 并与其对话, 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课题, 注意看“怀念”这两个字 (教师板书“怀念”) , 发现这两个字的部首有什么特点吗?

生:都和“心”有关系。

师:来,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题目。

(学生齐读题目。)

师: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不是停留在嘴上, 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啊, 谁再来读读题目?

(几名学生读题目。)

师:何谓“怀念”?

生:“怀念”不就是“想”吗?

师:是啊!对母亲的怀念那可是朝思暮想的啊!母亲去了, 没有人不怀念母亲。请聆听作家季羡林的《怀念母亲》。

接着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并让学生在听读时注意“真挚、弃养、寝不安席、频来入梦”这几个词语。随着舒缓的音乐声, 教师深情地朗诵, 营造了浓郁的情感场景, 将言、形、情融为一体, 声入学生之耳, 情入学生之心, 自然而然地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引到教学所需要的氛围中。听读后, 教师提出话题:作者非常爱自己的母亲, 题目为什么不用《我爱母亲》、《想念母亲》或《我的母亲》, 而偏偏要用《怀念母亲》呢?此环节对话旨在引导学生透过“怀念”一词, 带着自己的认识, 去触动自己的情思,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第一次碰撞。

二、与作者对话, 触动情感

由于《怀念母亲》一文的情感色彩较为浓厚, 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着季老先生对两位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因此, 对于这种情感的体悟, 条分缕析是不可能达到的。只有通过反复地读, 才能透过文字悟出作者字字入情、句句蕴情的爱母、思母之心。这种读是用心而非嘴去读, 用情而非语言去体验, 它是用实感去再造那情那景, 并把它深深地烙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让自己的情感真正走进文本中。

在语文教学中, 只有放手让学生读书, 学生才能真正获益。当学生的情感大门打开之后, 首先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 直奔课文的中心。

教学片段二: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自由地读读课文, 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把句子读通顺。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一段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的真挚情感。

提出此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直奔主题, 达到“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的目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找出第1、3自然段及最后一个自然段。针对这个结果, 我并没有马上给出答案, 而是让学生根据问题再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然后确定最佳答案:“我一生有两个母亲, 一个是生我的母亲, 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接着, 请学生自由读读这段话, 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对母亲情感的句子:“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母情怀, 能够深入地与作者的情感对话, 我让学生再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组“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然后引导学生读出词语的声调, 进一步感悟。

教学片段三: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这句话, 你从这句话中发现了什么?

生1:作者很爱他的母亲。

生2: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情感是一样的。

生3:作者对母亲的爱是崇高的、真挚的。

师:的确, 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情感。谁能读出这种情感?

(学生读, 但感情比较平淡。)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生:“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这两个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师:你的表达非常准确。再读读这两个词语, 想想怎样才能读出味道?

(学生自由读。)

师:你读得很好, 老师在这里给你提个醒, 请把“崇高、真”这两个词的语调提高, 说说读出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母亲在作者心中永远是至高无上的。

师:我们再看看“敬意”、“挚”、“爱慕”这三个词,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读去声。

师:是啊, 都是读去声。这是要我们把作者对母亲的爱读到哪里呀?

生:读到心里去。

在这里, 我紧紧扣住汉字的音形义引导学生感悟, 课堂没有费尽心机的分析讲解, 没有过分的旁征博引, 而是在平平常常的、简简单单的“读”中完成了与作者情感的第二次碰撞。经过这样的对话, 学生有了进一步的情感体验, 课文自然读得声情并茂, 有滋有味, 学生不仅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而且从中感受到季羡林对两个母亲真挚而深沉的爱。

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 但这样做确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先找课文中直接表达作者对两位母亲的真挚情感的段落, 再到找句子、找词语, 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简练语言的魅力, 而且能够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 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与文本对话, 感悟深情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反对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那么, 如何通过阅读文本来唤起学生的思绪呢?我想, 只有构建以“情”为基调, 以“读”为线索, 以“品”为核心的对话课堂, 才能放飞学生的心灵。

在这一教学环节, 我看重引领学生与文本的关键词、句对话, 从朗读训练、场景想象到人物心理揣摩等方面进行教学, 感受作者对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由于是第一课时, 所以在学生汇报后, 我首先引导学生品悟作者怀念生母的文段。

教学片段四:

师:请同学们按下面的要求再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1) 默读课文, 画出作者怀念生母的段落读一读, 想想从这些内容中你发现作者内心深处隐藏着什么?

(2) 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由于话题具有开放性, 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不仅提高了对话的兴致, 也提高了对话的质量。此时的课堂绝不可能是“请君入瓮“, 不是“一言堂”, 也不是“有意煽情”等人为制造的热热闹闹的假对话, 而是学生独特而富有个性的理解及感受。有的说母亲去世后作者感到十分难过、痛苦。有的说母亲弃养,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 对此感到很后悔。也有的说缺少了母爱, 就是一个灵魂不全的人。随着学生的感悟不断深化, 我又出示相关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因为与母亲聚少离多而没有践行对母亲的孝敬而产生的自责和追悔。这个过程的教学是通过学生自己读书, 在辨析词句的对话中感悟作者内心的痛苦及悔恨, 从而完成了与作者情感的第三次碰撞。此时的学生不仅了解作者写了什么, 而且知道作者是如何运用字、词、句来准确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

最后, 我借助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回归课文中心, 再次感悟作者对生母及祖国母亲的挚爱之情。“在国内作者只怀念一个母亲。在国外, 怀念中又增添了祖国母亲。这两个母亲频来入梦, 季羡林不知道为什么,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的提出, 不仅解决了为什么第一自然段是全文主旨的问题, 而且通过第三自然段、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 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对两位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篇3

执教者:阎学 杭州市 语文特级教师

课前谈话:

1. 做一个文字游戏:三点水,加一个来字,三点水,加一个去字,念什么?这就是汉字的特点。

2. 看看台下,脸一直朝着老师,有没有认识的老师?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在看我们上课……

师生互动实录:

师:在上课之前,我什么都不想说,但我要告诉你,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好文章,少有的好文章。好文章要有好的读者,我们要好好地去读,这篇文章就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板书课题:秋天的怀念〕

师〔投影简介作者〕: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师:在坐着的人生轨迹中,有一年发生了意外事件改变了作者的人生轨迹的事情。作者瘫痪时候年仅21岁,正是一个小伙子风华正茂、生龙活虎的年月。到了发表第一篇小说相隔了几年?(7)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作者来说……

师:读了文章,大家一定会把作者和这个7年的生活“填补”出来。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

师:随着课堂的`朗读,你们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有什么打动了你们么?我们从中读懂了什么呢?

生:我读到了母爱的力量。

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让作者重新振作起来。

师:对,他不但看到了母爱,还看到了母爱的力量。

生:我看到了史铁生的七年不是空白的。他懂得了要好好的活着。

师:你们抓住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一个是爱,一个是生命。这两样东西,在我们的文章中体现得最明显。好的文章,都能抓住这些,你们只读了一遍课文,就能够抓住了。你们再去读一读,从字里行间去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生默读,圈划〕

师:我看到有些同学划了一处,有些同学是两处。的确,这篇文章感动人的地方有许多,我读了多遍,总是被感动了。你们谁来读读,把你的感动表达出来?

生:〔读片断〕母亲病入膏肓……抬上车时,母亲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师:同学们听出了没有,刚才有哪些词让人感动?

……

师:还有哪些地方?

生:双腿瘫痪时,我的脾气变得暴躁,喜怒无常……

师:从这些地方,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很迷茫。

师:也很绝望。我们非常理解他。一个21岁的小伙子,他不能跑,不能去做自己想坐的事情。母亲看到儿子这个模样,心情怎么样?

生:她自己也很难过,毕竟儿子是她的亲生骨肉。

师:多年以后,史铁生写过一篇感人的文章,关于母亲的文字有DD“那时,儿子还很年轻,还不懂事,以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人。可他的母亲……”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醒同学们,当一个同学发言的时候,应把目光献给他〕

生:那天,我望着窗外的树叶飘落,母亲用身子挡着,还说:北海的花开了,我们去看。

师: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同学们,你们见过“央求”的神色?在你家里,上学的路上,或者班级里?

生:上学路上,我见过工商执法人员,去抢一个菜摊老奶奶的秤砣。当时她的神色就是的。

师: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看这件事情?

生:这是断绝了老奶奶的生路呀!

〔现场响起了掌声和笑声〕

师:母亲为什么要好几次带我去看花?

生:因为她要帮助我树立生活的信心。

师:花象征着什么?

生:芬芳。

生:别的花开在春天,而菊花开在秋天,说明菊花的生命力很顽强,母亲希望去看菊花得到鼓励。

师:菊花一直为人们所赞颂,《红楼梦》的关于菊花的诗词有“……”,还有“……”

还有哪些地方?

生:邻居背我去看母亲的时候,看到……母亲让我和妹妹好好活。

师:还有补充的?

生:前面说“母亲养的花死了,当时史铁生正处于绝望的情绪之中。” 而母亲去世后,“养的花却活了……”

师:母亲被送进医院的那段情景,谁来读读?

生:〔读文〕

师:我们一起读:临近把她抬上车时,她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看到三轮车远去,竟没有想到这是诀别。

〔欣赏〕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得招她回去了?DD

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DD

摇着轮椅在圆中满满地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 ,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DD-《我与地坛》

李老师《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 篇4

瞬间的触动,深切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

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视频歌曲《母亲》)

师:上课

(师生问好)

师:听完《母亲》的颂歌,我已潸然泪下,让我想起了母亲,母爱平凡而伟大,无私而深沉。

投影展示

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合欢树》

师:史铁生,他在小公园的安静的树林里,就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的“苦”。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近《秋天的怀念》,走近史铁生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板书: 史铁生 秋天的怀念 母亲 )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课下注释。

师、生:史铁生,(1951——),北京人,当代作家。著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弯》《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

师:1972年,20岁的他因病瘫痪,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有许多资料显示说21岁史铁生瘫痪,其实在《我那遥远的清平弯》《我与地坛》中,可以看出,史铁生19岁在洛川插队时腿就得了病,行动不方便,20岁因瘫痪回了北京,开始住进了医院。21岁时他的母亲已是肝癌晚期,身体憔悴。

(板书 “瘫痪”、“憔悴”)

投影展示

学习目标:

1、美读课文,读出情感

2、品读课文,读出美点

3、随文抒写,妙笔生花

师:我们这节课共三个学习目标,我们齐读一遍。

(生一起读)

师:宋代大词人苏轼说过:“诗词三分写,七分读。”我想散文也应做到七分读,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散文,要通过美读,读出情感。

目标一、美读课文,读出情

投影展示

美读课文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美读要注意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重音、认知文字、感受音韵、体味词语、领悟情感、充满情致、声情并茂、拨动心弦。

师:我们根据美读要求,选择你喜欢的段落美读课文。

(生读)

师:全文共十个自然段,请把段落序号标上。每人读一自然段,要读出情感。请举手。

(有三个同学陆续把手举起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共7人举起了手。)

(生每人读一自然段课文)

师:刚才七位同学读得比较好,吐字清晰,声音比较洪亮,但缺少一些情感。下面老师给同学们示范朗读课文最后的四个自然段。

(屏显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师:“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滴水的月光》二胡曲,如此清寂,一洗忧伤;老师深情朗诵,泪流满面,感染了在场的师生。有的师生也在流泪。听课师生鼓起了掌声。)

师:下面请四位同学再读一遍这最后四自然段。“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一句话独立成段,却意味深长,有史铁生对母亲的愧疚,有失去母亲的心痛,有作者的情感变化,又夹杂着无奈和不舍。同学们要好好体会。

(四位同学每人读一段,配乐。)

师:这次同学们读出了情感。著名女作家叶文玲说过:“生动的语言是感情的燃烧,没有真正感情的话语是不会打动读者心弦的。”我们要读出作者的情感,一定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师:我们全班同学来齐读一遍。

(师生配乐朗读4、5、6、7自然段,)

师:这篇文章同学们读出了情感,文字朴实,却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我们不但要读出情感,还要学会品读课文,品出美点。

目标二、品读课文,读出美点

投影展示

品读课文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活动 。就是找出课文中写得最恰切最生动最形象、给人最强烈的美感、给人最有力的感染、给人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等等内容。即美的绘景、美的语言、美的表达、美的修辞、美的结构、美的个性、美的意境、美的情感。

用下列句式寻美:

《秋天的怀念》美(妙)在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走进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走进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秋天的怀念》美(妙)在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形式寻美。美在何处?可以是文章中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话。然后把它有感情地读出来,下面开始。

生:《秋天的怀念》美在“我娘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时的史铁生双腿瘫痪,暴怒无常,而母亲已是肝癌后期,脸色憔悴。可是我一直不知道母亲已病入膏盲,她却劝我要好好儿活……她从没替自己考虑,而是为自己的儿子而活着。

(板书:一块儿、劝好好儿活……)

师:刚才发言的同学提到的“瘫痪”和“憔悴”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注释上有解释,“瘫痪”是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憔悴”是形容人脸色不好。

师:谁能根据说文解字或字的结构来解释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含义?

生:“瘫”字是病字框加一个“难”,就是病到很艰难的地步了,不能行走了,对于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来说这是沉重的打击;“憔”字是竖心旁加一个“ 焦”,是心里焦急的意思,母亲的时日不多了,儿子瘫痪,母亲心里怎能不焦急呀。

师:自从我瘫痪后,母亲第一次让我去看花,是怎么说的?

生:是哭着说的,是忍着哭声说的!一个“忍”字,写出了母亲的无奈和痛苦,母亲忍住了儿子的暴怒无常,忍住了儿子病痛对自己的打击,忍住了自己病痛的折磨。母亲看到儿子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想着自己也将要离开人世,母亲的心情可想而知。

师:我们把这几句话读一遍,要读出忍的,读出好好儿活的规劝?

生:“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

(有感情的朗读)

师:母亲劝儿子要好好儿活,可是我好好活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他没有好好活,从文章的开头可以看出: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突然”、“砸碎”、“听着听着”、“摔” 还有“我可活什么劲!”这几个词可以看出我瘫痪后的痛苦、绝望,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板书:不好好儿活)

师:这时母亲为了让我好好儿活是怎么做的?

生:第一自然段中“悄悄地”、“偷偷地”、“又悄悄地”、“红红的”这几个叠词从细节上描写了母亲在我暴怒无常时的谨慎、小心、细心,对我的体谅、包容、理解、关爱和呵护。这里形成对比,我不好好儿活,母亲让我好好儿活。

生:“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挡”字用得妙。因为秋风扫落叶是生命终点的象征,作者看着窗外的落叶自然会触景生情,而这样一个细节,被母亲看到了,母亲立即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作者的视线,这个“挡”字用得“细致入微”,我觉得落叶也是指母亲像落叶一样,将要离开人世。

师:你阅读认真,见解独到。有情有景,情景相融,母爱无处不在。

生:而母亲第一次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要带儿子去看看,则是想带儿子出去散散心,看看美丽的花儿,母亲希望儿子看到生机和希望,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生:第二次儿子同意去北海看花儿时,母亲“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母亲喜出望外,甚至有些“得意忘形”,连作者最忌讳的“跑着,一脚踩扁一个”也说了,这是一个人高兴到极点时的自然表现。可是“她忽然不说了”,此时母亲意识到在瘫痪的儿子面前不该提这些词语,于是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像一个犯了重大错误的孩子一样。不过这时的作者并没有 “暴怒”,可见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师:作者在母亲的关爱下,想“好好儿活……”

生:文章的末尾写得最美,既有写景,又有抒情。母亲离开了我们,我和妹妹一起去看菊花。看菊花既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也是对母亲遗愿的达成,还是我新生活的开始。“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既是母亲临终前无尽的嘱托,我也明白生命的真谛,我要照顾好妹妹,和妹妹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活得更加精彩。

(板书:要好好儿活)

师: 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段,读出我对母亲的怀念,读出对新生活的向往,读出我对新生活的希望。

(有感情地朗读)

师:《秋天的怀念》美点很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每一段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我们从中品出了史铁生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品出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品出了好好儿活的真正。本文还有许多美点,老师也概括了几点,看大屏幕,我们来一起读:

投影展示

《秋天的怀念》美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秋天的怀念》美在借景抒情情景相融

《秋天的怀念》美在叠词的反复运用

《秋天的怀念》美在对“好好儿活”的诠释

《秋天的怀念》美在母亲爱的深沉无私

《秋天的怀念》美在情感真挚感人

《秋天的怀念》美在标点符号的恰当运用

《秋天的怀念》美在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师生齐读)

目标三、随文抒写,妙笔生花

师:你可读懂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读懂了作者?读懂了对母亲的怀念?请你用文字表达出来。

投影展示

请结合课文内容,根据下列句式写一段话:

又是一个秋天,_______________。(景物描写)母亲,我怀念您!我忘不了___________。(一段往事细节)________________!(抒情)

示例:

又是一个秋天,北海的菊花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秋风无情,菊花却依旧美丽。(景物描写)母亲,我怀念您!我忘不了您说的那句“好好儿活”,您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您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懂得您没有说完的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一段往事细节)母亲,您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儿活!(抒情)

(5分钟课堂练笔,学生写作,老师巡视)

师:谁写好了,请举手,要有感情地朗诵自己的文字?

生:又是一个秋天,小院中的合欢树随风摇曳,一缕阳光照进小窗,我望着合欢树,眼前浮现了您浇水施肥的身影。母亲,我怀念您!我忘不了您到处为我找医生,踏着积雪和泥泞推我去电影院。母亲,您放心,我和妹妹会像菊花一样,无论秋风多么萧瑟,我们都会绽放美丽。

生:又是一个秋天,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的飘落,让我触景生情。母亲,我怀念您!忘不了您用憔悴的神色央求我去看菊花,但是,太晚了,我们没有一起去看菊花,这是我一生的遗憾!母亲,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那已盛开的朵朵菊花,犹如您的微笑,我一定会照顾好妹妹,我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生:南飞的雁阵正悄然离去。秋风细雨,北海的菊花却傲霜斗艳。母亲,我怀念您!我忘不了,小时候您带我去北海看花的情景,去仿膳吃豌豆黄的情景,那是我心中永远的记忆!您放心,我会和妹妹一起好好儿活……

生:又是一个秋天,北海的菊花依旧开得那么美丽,秋风轻轻地吹过脸庞,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母亲,我怀念您!我忘不了和您看菊花的约定。我来到了北海,静静地望着那盛开的菊花,可您不在身边。母亲,我记住了您的话,我一定活得更加精彩。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评点)

师:子欲养而亲不待,子欲孝而亲不在,母亲离开我已经3年了,我只有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来表达母亲深深的怀念,在菊花烂漫的秋天,在这美丽的湘湖之畔,老师也写下了对母亲秋天怀念的诗篇——《写给母亲》

投影展示

写给母亲

李前尚

母亲,多少次我稚嫩的身躯

依赖在您温暖坚强的臂膀

我从歪斜的步履到五尺男儿

倾注了您多少亲情的滋养

我走进了中学的大门

每周六的傍晚

村口的石头上

载满您深深地盼儿归的渴望

您已把红干面做成娃娃鱼让儿品尝

为了儿子的学费

您每逢集会黎明就起床

背上沉重的玉米牵着小羊

汗水顺着您的脸颊流淌

只为了我走进知识的殿堂

在大学求学的日子里

父亲一次病重

可您就是不告诉求学的儿郎

您和父亲没有恩爱的言语

彼此用心共同抵御生活的风浪

儿子进城工作时

您整整和儿子谈了一个晚上

那时父亲已经病逝

您常常坐在门前的石头上

静听儿子归来的方向

母亲,您老了

我多想拉着您的手掌

用儿坚强的脊梁

释去那无情岁月的沧桑

母亲,您老了

您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儿

1月23日的早上

我刚刚踏上中原的家乡

您去世的噩耗就传来了

母亲,您怎么不能多等我一个小时呀

我亲爱的母亲

看到你的遗容

我寸断肝肠

母亲啊

在菊花烂漫的秋天

在美丽的湘湖之畔

我站在这文学的课堂上

写下对您深深地怀念

母亲啊

儿只有一个心愿

祝福您在天堂幸福平安

(如泣如诉的《无悔》曲,凄美的精彩朗诵,感动了在场的师生,整个报告厅掌声雷鸣。)

师:下课

(师生道别)

附: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瘫痪 一 母亲 憔悴

我不好好儿活 块 劝好好儿活……

我要好好儿活 儿 母亲离世

怀念母亲的美文欣赏:微笑的母亲 篇5

父亲给母亲取了外号“张心慌”。同住一院子的有三家人,父亲两弟兄加堂伯一家,父亲总结了三位勤劳女主人的特点,“张心慌”(母亲张安清)办事急、快;“赖不忙”(伯母赖素清)做事认真、细致;“不慌不忙伍大娘”(堂伯母伍克容)办事沉稳,是农村妇女干部。很经典和准确地描述了三位女主人的性格,我们三家人相处和睦,其乐融融。父亲是弟,母亲对两位嫂子特别尊重,各家大事小事,母亲不分里外,忙于张罗,深受大家喜爱。

母亲热情大方,家境虽差,来客人时总是热情招待,进屋必生火煮饭,无论别人吃过饭没,都要煮醪糟鸡蛋两个招待,倾其家有待客,这个性格遗传给我很多,叫“穷大方”。

母亲是大地主出生,一九四八年与时任保长的父亲结婚,当时风光无限,十里八乡都来道贺,连吃三天三夜流水席,热闹非凡,婚礼正餐中午摆了一百三十多桌,在旧时小县城家誉户晓。国家风雨飘摇,国民党垮台如山倒,一年之后解放了,父亲打为现行反革命坐牢,工作组动员母亲与父亲划清界限,母亲死活相随、不离不弃。父亲十年出狱后有了我姐和我,生我那年,父已43岁,母已36岁,中年得子全家欢天喜地,加之伯父五个女儿,我是家族唯一传宗接代的男丁,姐姐七个,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我幸福地生活在一家人的关爱中。

母亲是大家闺秀,据说璧山南街很大一片是张家的,外公好喝酒,每天必醉,醉了由门客抬回。母亲嫁入苏家,家道中落,为生计,卖了祖产和陪嫁的红木花满围床,那个床很古典,一间屋子只能摆一间床,满屋雕花,动物各俱神态,尽显尊贵典雅,这也是我酷爱红木家具的渊源。母亲进入新社会,吃了不少苦,插秧打谷,养猪种菜从头学起,很快也成为劳动能手。母亲善良有爱心,她结婚后不久,外公也去世了,家里留下两位老人,母亲的婆婆和祖婆,母亲带着两位老人一起出嫁,养老送终,左邻右舍无不赞赏。

母亲爱我,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母亲为保障我的健康,让我吃奶到五岁多,奶汁是最好的食品,现在想起瘦弱的母亲,泪水总控制不住。母亲饱一顿饿一顿,还要干体力活,时常胃疼,严重时痛得在地上打滚,我虽心如刀割又奈何家里四壁如洗,身无长物。父亲扯了些草药,想了些偏方,这样母亲坚持了下来。那个年代没有几家日子好过,到处是衣衫破旧的人。当时老师教我们唱歌,记不起名字,说台湾小朋友饥寒交迫,吃的是野菜汤,我是一个有大爱的人,想想自己,很同情水深火热的台湾小朋友,后来才知道,别人活得尚好。

记事后母亲常背着我劳动,煮饭洗衣,家里只有婆婆一个老人,婆婆虽八十多岁,但在家很权威,儿女们谁也不敢顶撞,有一次六十几岁的伯父说了句重话,婆婆用拐杖打伯父,伯父只得陪笑脸认错。母亲对婆婆很孝顺,好吃好喝的只有我和婆婆吃,其它姐妹只能看着吞口水,婆婆有小病小痛,母亲总是伺候左右,或者去村上请赤脚医生。婆婆老了衣裤弄脏了,母亲马上去洗洗涮涮,坚持晚上为生病的婆婆擦脸洗脚。伯母生病瘫痪了,也是母亲定时洗澡翻身,几年不间断,母亲不知疲倦,乐于助人,还总是面带微笑,开开心心。

儿子出生时母亲已68岁,母亲想孙盼孙多年,终于如愿,喜上眉梢的父亲母亲强烈要求尽快带回老家见孙儿一面,母亲晕车晕船,无法出远门,儿子三个月带回老家璧山,远乡近邻都到家热闹,儿子熟睡中,母亲在儿子床边转了几圈,儿子还没醒,母亲等不及了,把儿子弄醒了,抱出去显摆,怕我们不高兴,连连说儿子自己醒的,我看在眼里,理解母亲的心思。母亲想亲儿子,还特意当着我们去漱口,她怕城里人讲究,边亲孙子胖胖小脸,边说“我漱了口的,干净”。其实母亲一直很讲究,外出时衣服干净整洁。母亲理解我们养儿育女的难处,还将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一千六百元钱硬塞给我,在那时,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她总操心孙儿的吃穿,她一针一线为儿子薛霁准备了1至16岁的衣裤,冬天一套夏天一套,儿子穿得不多,也不喜欢这样式,母亲走后,这些衣服保存至今,每当看到这些母亲一针一线做的棉衣棉裤,我都要躲着人哭一场,也常用这些过时的衣裤教育儿子。

母亲也是有文化的人,毛笔小楷很有章法,父亲辅导我们读书时,母亲陪在身边,一脸虔诚看看我们,也看看父亲,有时候也讲一讲父亲在解放前骄傲的往事,说那时父亲骑着马,背着枪,威风八面,教育我们要向父亲学习,能说会道有知识,才能有发展。

十七岁我就离开家乡参军,母亲最爱看军事7频道,看到部队集合整队,总说有一个人是我。母亲满了七十,过了金婚,走得匆忙,没有留下一句话,我只能靠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回忆,去感受母亲的无私大爱,毎次回乡,都会去父母的坟头,汇报一下工作和思想,寄托我的思念。

母亲永远地走了,她善良和宽容的微笑,一直铭记在我心里。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篇6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四篇课文都以爱国为主题, 其中《怀念母亲》是国学大师、散文大家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 怀念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事情。文章叙事略带哀伤, 表达情感真挚, 读来催人泪下, 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崇高的爱亲人、爱祖国的情怀。对于作家来说, 有好的细节, 就可能写出好的作品, 甚至写成流传后世的佳作, 而没有感人至深的细节, 便难以产生流传后世的记叙文章。课题《怀念母亲》中的“怀念”是关键词, 教学可从细节切入, 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找出这些细节, 然后进行揣摩、品味, 读出字面背后意思, 研究作者是怎样怀念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 在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感悟作者爱亲人、爱祖国的深情。教师在教学时要提供交流的平台, 展开生本对话, 生生对话, 师生对话;引导学生读中释义, 读中悟情, 在理解课文、掌握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一、通过品读“我痛哭了几天, 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理解作者对母亲割舍不断的爱和铭心思念的情感。母亲之于儿女, 不但孕育了我们生命, 哺育了我们长大成人, 更在于给了我们一生的依恋, 一生割舍不断的牵挂, 一生战胜困难的勇气。作者失去母亲, 瞬时间依恋、牵挂变成了绵长的追思和怀念, 江河呜咽, 情感骤变, 变得更加浓烈强烈———“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吃不下饭, 睡不好觉, 想跟母亲长眠于九泉之下。这一失母、失爱的具体细节描述, 真实准确地表达了作者锥心般的难受, 刻骨铭心的思念。就是跨越时空百年, 今天的我们读来, 仍是一腔哽噎, 满眼泪花。儿子对母亲的爱与不舍, 以致想殉母亲而去, 天泪人泪, 其内心的哀苦, 世间再也找不到词语来形容了。

二、通过品读“一想到母亲, 就泪流不止, 数十年如一日。

”理解爱不是作者一人的, 而是天下儿女的共同心理。尽管岁月流逝, 人世沧桑, 童颜变成了鹤发, 但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却是数十年如一日, 永远的, 永恒的。人是因为情感发泄才流泪, 悲哀至极才流泪。看见了吧, 季先生不仅只是“泪流”而且是“不止”, 不仅是“一想到……就”, 更是“数十年如一日”啊!从清泪潸潸一直流到老泪纵横。这细节多么的值得寻味, 多么的感人。字面背后的意思就是爱———爱母亲。细细品来, 这爱不仅仅是作者一人的, 而是天下儿女的共同心愿。

三、通过品读“好几天以前, 房东太太就对我说, 她的儿子今天回家, 从学校回来, 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 她有点沮丧。

她又说, 晚上还有一趟车, 说不定他会回来的。看到他的神情, 我想起了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 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 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理解母爱是没有国界的。此时的季老先生虽然已经离家、离国, 可是他对母亲的思念却长相依, 长相随, 不即不离。写房东盼望在外读书的儿子归来是“比”, 后面即是“兴”。看到房东等儿子回来的神情, 作者为什么想哭?因为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母亲;因为他的思念, 他的爱找到了一个理由, 找到了一个宣泄口。此时的游子忽然间明白, 中国、外国的母亲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热爱着自己的儿女!母爱是没有国界的。只是作者的母亲已不在人世间了, 作者的思念也已经变成了单向情愫。

四、通过品读“几个月以后, 我写了一篇散文, 题目叫《寻梦》。

开头一段是:夜里梦到母亲, 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 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理解作者怀念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情感。文中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是相互交织, 这里虽然说的是怀念生身母亲, 但怀念祖国母亲也是一种凄凉的幸福。大凡文人都会用笔来抒发自己的情思, 寄托自己的情思, 季先生写《寻梦》也是如此。“梦到母亲”“哭着醒来”“想捉住这梦”, 梦却飞了, 并且不知道飞去什么地方。这样的细节完全是生活真实的回放和刻画。既然现世中找不到母亲, 那就在虚幻中寻觅, 在虚幻中给自己的怀念寻找一种慰藉。可是多么遗憾, 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容易消失。“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的那种心情织满了作者的心间, 除了怀念还是怀念, 除了痛苦还是痛苦。找来作者《寻梦》的后文读读, 可以看出怀念的基调贯穿全文的始终。

五、通过品读“我的祖国母亲, 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 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理解爱国是每一个人的情怀。

“频来入梦”是描写作者思念祖国, 热爱祖国的典型细节。不在故国, 才知道故国的好, 故国的贵, 故国的情, 故国的爱。余光中先生的那首《乡愁》为什么能成为绝唱, 正是那一湾浅浅的海水, 使诗人思乡情感得到发酵, 有了“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的哀怨和无奈, 才让《乡愁》打动人心。作者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思之急切, 梦之频来。国和家就像情和爱一样, 历来是文学的主题, 歌咏的对象。爱国是每一个人的使命, 更是季老那代知识分子的宿命。

六、通过品读“我想到故乡, 故乡的老朋友, 心里有点酸酸的, 有点凄凉。

上一篇:考研时事政治资料2010年3月下一篇:母亲中的爱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