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攀比行为分析(精选9篇)
大学生攀比行为分析 篇1
姓名:刘瑶学号:班级:经济与管理学院
宜宾学院
组 织 行 为 学 论 文
111401011
11级1班 基于归因理论分析大学生攀比行为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级1班
刘瑶
学号:111401011
摘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攀比作为一种古已有之的社会现象目前已经愈加突出。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攀比现象,对于调动人们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积极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当代大学生攀比现象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阅读法简单回顾了国内外攀比现象的研究现状;其次,在明确其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攀比”进行概念澄清,弄清楚本文的研究范围,并且在此基础上从家庭、大学生自身两个方面对大学生攀比现象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归因分析和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原因
大学生
攀比
个人
家庭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面子文化在中国已经具有很悠久的历史,面子是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我国留美人类学家胡先缙首先将面子研究带入社会科学探讨的领域。直到今日,中国的面子文化已经逐渐演变成今日的攀比文化。
因为现在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因此,在校园里的攀比行为也越来越随处可见,甚至表现的越来越突出。这些现象也被教育部重视并提出解决方案,2004年9月1日北京市中小学生开始执行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并且首次将“生活不攀比”单独列出,这些足以证明攀比行为已经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才会导致守则的更改。其实在国外很多地方都是禁止学生之间的攀比行为的产生,例如日本不准中学生烫染头发,新加坡不准中学生穿名牌服装。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发展的使命,掌握着国家将来的关键,尤其是在如今国际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加的重要,对大学生攀比行为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引导对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研究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攀比是为了大学生能够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以后更快的融入到社会中去埋下伏笔;不良的攀比会导致消费观念的错乱,因此此项分析研究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除此之外,攀比心理负担也是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减轻心理负担,促进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建设也是重要意义之一。
二、“攀比”的概念
“攀比”这个词语在中国研究的比较晚,最早的也是近几十年里发生的,而美国对攀比的研究早在上世纪初就开始了。因此,我们现在对攀比的概念界定主
【1】要是依赖于美国的研究结果。首先,Leon Festinger于1954年提出了社会比较论,在向上的社会比较中,跟那些更社会化的人比较;在向下的社会比较中,作逆向比较。Festinger认为攀比就是“社会比较”,他认为人体内存在一种评价自己观点和能力的驱动,当缺乏用来评价的客观源的时候,个体就通过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价自己,并且发现自己与其他人发生差距时就会向上攀登以来缩减差距。其次,James Stemble Duese nberry【2】认为攀比就是“示范效应”,他认为人们为了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就必须满足高地位群体所“示范”的行为标准和消费标准。在中国对攀比的定义实在太少,但是也还是有几个比较正规的定义,任校凡【3】认为攀比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人的需要、社会环境以及群体心理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中国的定义主要是根据各方面的影响综合而来的。这篇文章将主要根据任校凡的观点来对大学生攀比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引导。
攀比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只有弊的一方面,其实还是有利的一方面。它主要是通过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来确定攀比的性质,正确的价值观是属于正性攀比,它会人们产生正当竞争的行为和理性的思想;错误的价值观是属于负性攀比,它会让人们产生情绪不稳、心理障碍、注意力差和极端思想的现象。
三、攀比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攀比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属个人原因和家庭原因。所以,本篇文章将会针对个人和家庭这两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1、个人原因
在影响攀比行为的产生上,个人原因是有很多种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个人心理、自我教育和价值观的取向。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因此,个人心理会影响到自我教育的水平和价值观的选择。
当学生的个人心理是属于积极向上的,就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激励的因素,促进人们的大脑选择正确的攀比方向。而当学生们的心理呈现出比较低落的情绪时,就会让大脑产生极端的思想,想要取得成功,不管是什么办法都要使用即使成功的手段是不正确的。
其实影响学生的个人心理也是有很多方面的,最主要是学生的素质、父母的素质和社会观念的影响。学生的素质是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崇高的思想品德会让学生的心理积极健康,不会想到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会让他们的大脑对事情的对与错作出正确的选择。其次,父母的素质也会影响到孩子们的素质,因为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层次,并且父母每天和孩子呆在一起,再加上学生天生的学习能力,会导致学生学习父母,这样父母的素质的高低就会有重大的区别。因为学生们除了在家里呆的时间长以外就属学校的时间长了,俗话说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因为学校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思想,也就是说学校里也会存在社会中的各种观念会对学生选择哪种观念作为自己的观念产生影响。
自我教育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说的自我批评。自我教育是德育的一种方法。在中国古代非常重视自我教育,孟轲曾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自我教育的能力决定着人们自我反省与自我批评的程度,这一点对于学生们攀比行为的产生有着很大的作用。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找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人为目标,每天反省自己与他人比较起来有什么不足并且为之努力。所以,攀比方面自我教育很好的同学应该是选择了一位懂得节约生活的目标作为自我反省的方向,强烈控制自己的不正当攀比行为的产生。
自我教育的程度决定着对自己错误的行为的认识程度与改正行为。只有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认识深刻的人们才会立刻更正自己的错误,而对自己的错误不能认识的人们会一直以错误的状态走下去,所以即使自己有了负性的攀比行为也不会认识到它的弊,会一直坚持下去这种错误的行为,并且愈演愈烈。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思考价值问题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是人们使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达到自觉的重要标志。而价值观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所以,价值观的取向正确与否关系着攀比行为的正负属性。
价值观的取向也是攀比行为的取向,只有选择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它的攀比行为才会走向正性攀比,通过正当的攀比行为来缩小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选择错误的价值观,就会导致极端思想的出现,这不利于大学生们的健康道德的建设。
其实影响个人原因的个人心理、自我教育和价值观取向也是相互影响着的。而且这三点是相互交织的,缺一不可。
2、家庭原因
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家庭绝对是大家成长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位师父,而且家庭的影响是从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有了,所以家庭对于大学生的攀比行为的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在这里的家庭影响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家庭经济是基础,家人的思想灌输是支柱。这两方面相互交织的对我们的思想与行动产生影响。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呈现腾飞的景象,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更快,以致我国的人均家庭收入也翻倍的增加,这为攀比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柱。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认为孩子不能够再受委屈,竭尽全力的满足孩子们的各种无礼的要求,越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给与的经济支持也就越充足。这就会让大学生们在消费上面无限的攀比,而并不考虑自己所消费的东西是否需要,而且这也会导致大学生们的思想更加的腐败。家人思想的灌输是家庭原因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类一切的恶缘都来自于思想的腐败,思想品行不端正,怎么也不会做成功一件事儿。所以家人思想的灌输显得尤其的重要,而家人思想的灌输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家长的期望;②家长的表率;③家长的态度;④家长错误的价值观。
家长的期望。现在的家长的攀比心理常常通过自身的期望传递给孩子。如果家长持有一种积极地攀比心理,那么他们就会鼓励孩子们不要满足于现状,要与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比较,努力向优秀的学生靠拢。相反,如果家长持有消极的攀比心理去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就会让大学生们产生不正当的思想,让孩子们毕业以后必须做大官或者挣大钱,让大学生们之间的攀比开始变味。
家长的表率。我们每一个人都处于不同的社会群体,而每一个群体都会产生攀比,所以家长们在自己所属的群体里也会攀比。如果,家长们在这些群体里产生畸形的攀比,作出不好的表率,例如享乐攀比一样,这会成为孩子们的模仿对象,产生不好的攀比心理。
家长的态度。虽然有些家长为孩子们表现了积极地攀比行为,但是他们并不理会孩子们是怎样学习他们的行为和表现的。所以家长应该积极关心孩子们的思想与行为。除此之外,有的家长不愿意与通过诚实劳动取得成功的人相比,而热衷于与那些通过投机取巧取得成功的人相比较,这务必会给孩子们带来负面的影响。
家长错误的价值观。首先,溺爱心态使大学生缺乏劳动锻炼,衣食住行几乎都是没有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得到的,也不懂得劳动的艰辛,没有形成独立价值观和责任意识,这就更加助长了大学生们的攀比行为。其次,家长们的补偿心态给本来就有负性攀比的大学生们提供了物质基础。最后,家长的自卑心理也是影响大学生攀比行为的原因之一。有些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是怕自己的孩子被别人瞧不起,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与孩子富裕的物质基础,这对盲目攀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
可见,加强对大学生攀比的教育和引导并使之理性回归,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大学生攀比现象的引导策略和建议
为了形成正性攀比行为,对于个人方面我的建议如下: ①进行价值观辨析,摆正心态。大学生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就必须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准则,也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准则才能够利于不爱慕虚荣、不贪图享受、不攀比消费。大学生要明确生活上和外在次于别人并不可耻,只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提高自身的内涵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魅力。
②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科学的消费观是在正确的人生观的指导下,以实现消费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消费态度和消费理念。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就必须要做到一下两点:首先,树立良好的消费心理,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其次,养成独立的理财能力。在消费中,独立思考是指一切从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出发,兼顾长远计划,量力而行,使自己的消费合理适度,既满足现实需要又免去后顾之忧。独立思考有助于消费者克服消费中的盲目从众、虚荣心理。也只有坚持在消费者中的独立思考,才能有利于安排好个人生活,保证身心健康。
对于家庭,要做到家庭改变观念并树立正确子女观。要做到这些,我认为有以下三点需要做到:
①精神补偿要加以重视。首先,要向子女渗透物质追求要适可而止的主张,丰富子女的精神追求。其次,家长应尽可能丰富子女的精神生活,给与子女不同方面的鼓励使其找到精神支柱,注重在精神上的满足感,分散对物质追求的注意力。然后,家长在鼓励子女的时候要避免单纯从物质角度出发,让孩子现在好好学习以后享受,从而成为功利性的学习。除此之外,重视培养子女的自立意识、责任意识,从思想上培养子女的自理自立能力。
②物质供给要适当。首先,合理供给开销,积极帮助子女形成是非观念,并且根据自己实际家庭情况有计划的、有节制的供给子女各项费用。其次,家长应该关心和引导子女的消费,引导子女在消费上要保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并且引导子女理性消费,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提高消费质量。
③环境的熏陶。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消费方式极为的重要,因此,家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端正自己的行为,以身立教。家长的攀比心理和补偿心理等心态给子女的奢侈消费、攀比斗富产生直接的因素。所以,家长应本着对子女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子女管理教育观念,言传身教。其次,让子女参与理财,引导子女学会量入为出,培养孩子节约的好习惯,在让孩子学会理财的过程中好的消费习惯,克服盲目的攀比。
参考文献
【1】L Festinger.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Human relations,清华大学出版社,1954.【2】DUESENBERRY JS.Income,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M】:Cambridge Massad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22-32.【3】任校凡.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攀比心理【J】.教育科学.1989(1):34-35.【4】郑霞.大学生攀比现象透视与引导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大学生攀比行为分析 篇2
耐人寻味的是, “气不打一处来”的卢女士, 并没有教育孩子不能有这种不良的攀比心理, 而是在每次开家长会之前上街去买套新衣服, 以“不给孩子丢脸”。另外, 据报道, 卢女士还称, 有同事告诉她, 有小学生还禁止自己的矮个子妈妈参加家长会, 也许在卢女士看来, 自己与矮个子妈妈相比, 体面多了, 由此得到一丝安慰。
人们感叹, 现在的小孩怎么连妈妈漂不漂亮都攀比, 这让外形不靓丽的妈妈情何以堪。而其实, 孩子的这种攀比心理都是给惯出来的, 为何小学生就会炫富、比拼谁家的车好, 谁的爸爸官大, 谁的妈妈时尚, 这些都是成人世界在他们身上的投射。
可能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攀比, 深感“惭愧”, 觉得自己没有为孩子争光, 而另外一些家长, 则骄傲自己能让孩子扬眉吐气。这哪是学生在攀比, 分明是年轻的父母们在攀比——不是吗?如果家长不攀比, 用得着每次开家长会都去买一套衣服吗?穿着得体即可。还有, 一个希望孩子有健全人格, 健康价值观的家长, 应防微杜渐, 关注孩子任何偏离健康价值观的言行举止, 通过个体和群体的共同努力, 来消除孩子的不良攀比心理, 引导他们意识到所有母亲都是最美的。孩子以穿着、长相来评价自己的母亲, 还不仅是攀比问题, 更是对亲情的扭曲, 不是尊重、发自内心地爱父母, 而是开始嫌弃父母。
对于每个父母个体, 面对孩子的攀比, 首先不应是感到压力很大——自己确实不“辣”, 确实没购豪车, 与其他父母比, 低人一等, 这就把孩子的攀比心理问题, 变成了父母的问题了。在这个时候, 家长更应该做的是告诉孩子, 父母的财富, 家庭的条件, 这些都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每个优秀的学生, 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 来获得别人的尊重, 一个人的长相, 不论是父母的, 还是自己的, 都是先天遗传的, 这不是值得骄傲的、炫耀的家庭财富, 或者以外形的美丑识人, 都是不对的。
懂得给孩子健康价值观教育的家长, 应该在生活中警惕在学生面前发出不恰当的赞美。比如, 赞美某个学生长得漂亮, 赞美某部豪车很拉风。父母们应关注孩子后天的努力与进步, 对学生的勤奋、自觉、节俭点赞。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中, 学生会关注自己是否努力, 能否取得进步, 而不是把心思用在比吃比穿比父母上;而且, 还会鄙视那些比吃比穿比父母的学生。
另外, 所有家长也不能在暗中较劲, 为了满足孩子与自己的攀比心理, 把家长会变成一个“拼妈”的场合。这是家长会功能的异化。针对学生的攀比问题, 所有家长应该对此高度重视, 共同商议怎样给孩子健康家长观的教育, 校正自己身上存在的、给孩子不良影响的问题。比如, 针对有孩子嫌弃妈妈矮, 禁止其开家长会, 所有妈妈, 可以不穿高跟鞋, 来支持这位妈妈;针对孩子回家议论其他同学妈妈的行为, 父母要告诉孩子, 你希望你妈妈被别人这样议论吗?而学校也要在教学中, 关注孩子的心理,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
大学生攀比行为分析 篇3
暑期一过,又一轮孩子消费的“盛宴”即将“开席”。家长为孩子添置新装备,报各种培训班,你有我优,不亦乐乎,一些工薪族转眼成“月光族”。
开学经济的火爆一方面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但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攀比等不合理的消费方式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专家指出,孩子应从小培养理性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研究小学生消费心理的成因,矫正其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对于指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理性的消费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的消费攀比,是指小学生超越自身需要,互相追求拥有比别人更新颖、更高档的消费品,以求得到心理的满足和平衡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当这种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孩子便会产生挫折感、自卑感,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小学生的消费有其特殊性,主要依赖父母,其消费攀比行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用品的攀比。比谁的书包、铅笔盒高档;比谁的课本包装精美;连用的尺子、橡皮档次也越来越高,可其寿命却越来越短。新学期是小学生购买学习用品的狂欢节,各种高端品牌的文具大受追捧,一些价值不菲的电子学习产品也逐渐成为小学生青睐的对象。第二,生活消费的攀比。比穿着,看谁的衣服漂亮、新颖;比吃,春秋游看谁带的食品多、好吃、高档;比零用钱,看谁的零花钱多,花钱大方等。第三,人情消费的攀比。部分学生间还会互相请客,你生日带个蛋糕到学校,我过生日就请几个同学到饭店吃,当然由父母做东。第四,学习培训消费的攀比。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们还在校外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班:英语口语强化、数学思维拓展,另外还要学钢琴、棋类、舞蹈等。“同学们都在学,我也不能落下”——这是许多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理由。笔者对本校学生作了调查,数据显示,参加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培训班的学生人数竟高达全校总人数的97.6﹪。
凡此种种,凸显了这样一个问题,小学生消费攀比比的是“不该比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学生消费的攀比和炫富行为?
一、小学生消费攀比心理透视
消费心理学表明,商品内部有“精神”存在。小学生的消费攀比,实际上是商品内部精神的折射。他们把自己的需要投射到所攀比的消费品之上,而被投射的物品,则给他们带来特殊的心理效应。影响小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内驱力因素
内驱力因素即内因,是指人们的需要、兴趣、动机等因素。小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内驱力因素主要是指小学生为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内部驱动力。
1.归属与自尊的需要
小学生年龄尚小,其自我认知力、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看到同学有的,也不管自己是否有用,就缠着父母买,而且还要比别人的好。他们在消费上的互相攀比,主要出于渴望被同学接纳,受同学尊重的需要。因此,一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由于缺少自信,便通过攀比,求得被同学认可,以提高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
2.满足虚荣心的需要
小学生普遍争强好胜,喜欢引人注目。因此,他们一有漂亮的衣服、新潮的玩具、时尚的电子产品等,就会带到学校向同学炫耀,在同学的羡慕中获得满足感。这种现象在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中较为
常见。
(二)诱发力因素
诱发力因素能激发人们产生活动的动机,并有强化原有动机的
作用。
1.媒体诱发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无论是打开电视、网络还是翻看报纸、杂志,各种各样的信息会扑面而来,其中就包括不少吹捧奢侈消费的内容。比如各种各样吸引眼球的名牌产品广告,以及充斥着“名牌”“拜金”“富二代”等内容的影视节目等,都在大肆鼓吹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这些信息“轰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的消费取向。
2.同伴诱发
比如,班里有谁带来新颖的笔,很多孩子都会跟风购买;过不了几天,新“花样”出现,他们又会跟风换新的。同伴的消费趋向成为当下学生攀比心理的强大吸引力。
3.权威诱发
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差,自信心不足,很容易受他人或自我的暗示,特别是权威的暗示。譬如,老师、家长的消费观念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这些孩子。穿着新颖时尚的老师常常会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象;家长爱攀比,爱炫耀,子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变得爱攀比。
(三)外压力因素
集体舆论、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外界压力因素对小学生攀比心理影响也很大。
1.伙伴间的无形压力
小学生的自主意识不足,独立判断能力不强。伙伴在自己眼前炫耀时得意的情形,以及其他学生的追捧,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容易让孩子产生趋同心理。比如:穿着土气的孩子会受到同伴的歧视,没有电脑的孩子成不了班级“核心圈”的人物,等等。
2.家庭教育欠妥
现在不少家长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开口,他们都会无条件地满足,而且千方百计地在物质上超越其他孩子,甚至刻意用某些高档商品来武装孩子。这无意中流露出了互相攀比的思想与行为,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3.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逐渐富裕,社会上一些奢侈之风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譬如家长中就出现攀比谁会赚钱、谁的车豪华、谁家的房子大等,这些无形中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二、小学生消费攀比行为矫正
为矫正小学生的消费攀比行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摸索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活动迁移法
活动迁移即以活动的方式改变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实现兴趣的转移。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特长与兴趣,让他们获得成功感,从而矫正不良的攀比行为。为此,我校开展了“快乐储蓄,幸运兑换”公民素养教育活动。学校给每位学生颁发“小公民存折”,学生只要做到了学校每月提出的公民素养要求,就有机会获得形状别致的奖章贴纸,存入“存折”。活动开展以来,学生以具有文明素养为荣,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再譬如我校开展的“吴小达人秀,秀出真精彩”活动,给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艺,技术类的、艺术类的、运动类的,等等。学生在舞台上秀出真我,秀出精彩。当学生各方面的才艺受到老师的赞誉、同学的刮目相看时,他们便找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而淡化了用物质来体现自身价值的攀比心理。
(二)角色扮演法
所谓角色扮演法,就是通过让小学生扮演角色,改变其心理体验来矫正学生不良的消费攀比心理。对小学生来说,其心理和行为常缺乏理智,难以明白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为什么不能有,根本不了解需要的满足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以至于常常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有的班级开展了“我是小小理财师”活动,让孩子参与制定家庭消费计划;还有的班级开展了“我是小当家”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当家的烦恼。孩子们负责家庭的一日开销,参加买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学做家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理解了家长的艰辛,还懂得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要合理消费,消费不能超过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三)暗示法
所谓暗示法,即采用语言的形式,或用手势、表情等其他暗号,用含蓄间接的办法对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在教育中,运用暗示这种教育方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譬如,秋游时,我校三年级四班一个学生带来苹果平板电脑炫耀。见此情景,老师故意不予重视,还皱了皱眉头,悄声告诉他收起来小心保管。同时,暗示小朋友将“小能人星星”送给会理性购物、合理消费的同学的“小公民存折”中。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有效地抑制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四)竞争激励法
为抑制小学生的攀比心理,激发他们的竞争性,培养其健康心理,竞争激励法是有效的方法。爱与人攀比,说明其有竞争倾向。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小学生的攀比心理,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比素养、比特长、比知识本领上来。平时我们有意识地开展多样的小型竞赛活动,让低年级学生比一比“谁的橡皮寿命长”,中高年级的学生比一比“谁的书包整理得最干净”,秋游时比谁买的食品最合理等,通过竞赛抑制小学生的消费攀比心理,帮助其懂得爱物惜物,学会合理消费。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吴桥实验小学,无锡,214044)
幼儿攀比行为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篇4
一、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是将丰富幼儿攀比行为现状研究的研究,为幼儿攀比行为成因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本课题的实践意义是为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家长提供矫治幼儿攀比行为的指导和帮助,希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消费习惯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攀比最初的基本解释为抓住某种东西往上爬,主动去接近另外的东西,后来的延伸意义是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比如在消费等方面一味比高,不甘落于人后。
钱来娣(2012)在《浅谈幼儿的攀比心理》指出,从心理学角度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步建立,开始有了争胜心,这也就是幼儿攀比行为的成因。但是对于幼儿的争胜之心,不能一味否定,因为这也是促使幼儿积极向上的一种动力,对幼儿未来的成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只要不过分,他们的模仿行为和好胜之心都应当加以保护,而不是压制。
沈贵鹏(2005)在《学生攀比现象透视与引导》中详细论述了攀比行为的内涵,而且沈教授对于攀比内涵的认识非常深刻,他认为攀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心理、一种行为。随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国内的很多地区先后富裕起来,经济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张,所以人们开始追求更多,攀比之风也由此而生。生活中人们对攀比的理解通常是广义上的,即不顾自身的具体情况与条件,盲目与高标准比较。我们所理解的攀比,一方面是指盲目与他人比较,不顾自身实际、不管后续影响、不符教育要求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包括那些积极进取的,在攀比的同时,看到自身不足,加以改进,取长补短的正面现象。我认为幼儿存在攀比心理的主要表现就是争强好胜,不肯接受落后于他人的情况,表现欲较强的幼儿甚至会因此而与其他同学发生争吵,更严重者还会发生行为上的纠纷。幼儿存在攀比行为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于广大幼儿中。
(二)研究现状
攀比属于比较方法的一种,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的产生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因为人都有向上的心理,孩子也总想自己比别人好,希望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夸奖,获得自己心理上的满足。国内的有关学者对于幼儿的攀比行为一直比较重视,发表了很多著作来阐述这一行为的涵义及成因。
(1)幼儿攀比行为的危害
经常攀比,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都有不利的影响。在攀比中,视同伴为对手,视父母的拒绝或否定为不疼爱。长此以往,可能会扭曲儿童对人际关系的正确认知。消费攀比还容易使一些儿童形成崇尚物质、任性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性格。此外,攀比心会导致幼儿追求虚荣,追求同学的羡慕,增加精神负担,在攀比中孩子一旦处于下风,情绪容易低迷。
时间久了会导致幼儿滋生诸多不健康的心理,所以幼儿的攀比行为危害非常大。
(2)幼儿攀比行为的成因
①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为幼儿攀比的行为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家长的溺爱,让幼儿的攀比行为有了经济基础;
③幼儿判断是非能力较差性为他们的攀比行为提供心理基础;(3)改善幼儿攀比行为的措施
①家长、教师要把握幼儿攀比行为的程度,适时予以纠正。②父母不要溺爱幼儿,防止出现攀比惯性。
③从家长、教师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研究课题的切入点
现代社会对幼儿攀比行为的探讨除了分析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外,同时应该更多关注如何减少幼儿攀比行为,共同矫正这种不良行为的措施,对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研究集中在幼儿攀比行为产生原因的分析,本文除了对幼儿攀比行为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还将对幼儿攀比的具体行为进行阐述和分析,本文的切入点就是幼儿攀比的具体行为分析。
(四)参考文献
[1]沈贵鹏.学生攀比现象透视与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05(22).[2]王雨晴,陈英和,肖兴荣.幼儿心理理论和元认知发展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3]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4]田景荣.谈谈孩子的消费教育[J].父母必读,1994(8).[5]钱来娣.浅谈幼儿的攀比心理[J].教师,2012(1).[6]Matthias Kunze, Mathias Weske.Comparing Behaviour.Behavioural Models.2016.[7]Stephen J.Handel.Children’s competitive behavior: A challenging alternative.Current psychology,1989.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了解幼儿园中部分幼儿攀比的现状。2.分析幼儿攀比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在CNKI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中搜索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才提出自己的看法。2.访谈法
采用非结构式访谈,对5所幼儿园中抽样调查的30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以幼儿园中幼儿存在的具体攀比行为为主题进行访谈。3.问卷调查法
小学生的攀比心理的教育和引导 篇5
[ 2009-1-5 14:20:00 | By: ding ]
0
推
荐
关键词:攀比心理平凡心 竞争
小学生的攀比心理的负面消极的影响,如有的学生互相比穿着、比气派等,就是沉溺享乐的比较,会消磨意志,玩物丧志。因此对“攀比”现象因势利导,使这种“比”指向积极方面,避免其中负面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比”的内容,选择正当合理的“比”的方式是大有必要的。1 把攀比引向良性竞争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交往更加频繁,人与人之间的攀比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攀比的面也越来越广泛。在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下,只是凭一时的冲动或是受某种外力的影响与他人盲目的比较,这类攀比是消极的,对小学生是有害的。而在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的和要求的指引下,以知识、能力和品德为比的主要内容;以促进滋生问题的改善和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为主要目的,这类攀比是积极的,值得提倡。
小学生的攀比要突破传统的比的内涵,强调竞争意识的培养。就是在比较的基础上相互争胜,超越自我,激发个人的学习热情,从而推动个人的发展。由于竞争的排他性和严酷性等特点,良性竞争也是很有可能转化为恶性竞争的。因此,在小学生攀比行为引向良性竞争的过程更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品德,保持积极意义的良性竞争。
首先,在竞争过程中要让小学生做到敢于比。帮助小学生在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引导小学生敢于同比自己高、比自己强、比自己有优秀的人进行比较。对高于自己的人不仅仅是持有仰慕心理,而且还要敢于同别人比,在比中自我进步。其次,要引导小学生学会比。要怎样进行比才算是合理的比常常困扰着小学生。有些小学生总是拿自己的优势与别人的劣势比,这样势必会形成自负心理;也有一些学生总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就会形成自卑心理。因此要引导小学生在攀比中找到最佳的参照点,在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的基础上进行比。在比中求进。2 转移不合理的攀比兴奋点
小学阶段的孩子表现的欲望都很强,都具有与人“比”的欲望。然而许多小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比的内涵,使得竞争比较的兴奋点发生了倾斜,热衷于物质的、浅层的、暂时的攀比。同时还应看到,小学生有攀比心理,说明他们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因此,要抓住小学生这种上进的心理,改变他们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等方面进行攀比。
根据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的特点:一方面,小学生的注意的转移呈上升趋势。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它是根据新任务的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另一方面,小学生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设计一组卡片,每张卡片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画有一种动物,如猴、狗、熊、虎等,下半部分画有一种家具,如桌、椅、钟、橱等。测验时,要求一半儿童记住动物并予以复述,另一半儿童记住家具并予以复述。结果发现,低年级儿童往往把不要求他们注意的东西给记住了,而要求他们注意的东西却很少能复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日益倾向于符合任务的要求,力求排除另一半画面的干扰。这说明小学儿童的注意是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的。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教师语言的形象性、学习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情绪。一般说来,低年级儿童之所以能坚持有意注意,往往是由于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他们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迫”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更好地得到协凋,加之学习生活的客观要求,才促使其有意注意逐步发展起来。至四五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已基本上占居主导地位,有意注意由“被迫”状态上升到自觉状态,当然,无意注意仍还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要抓住小学生这些心理里发展的特点,教师要经过教育和引导,给小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要求他们的知识、技能、品格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提高。促使他们在比吃穿、消费的注意力转向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等方面的攀比。
与此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发现新的、好的攀比兴奋点。一方面对那些没有攀比兴奋点的小学生,应当根据他们各自的基体情况,引导他们比学识、赶超自我的目标,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计划,有奋斗的目标。另一方面,对那些虽然有兴奋点但强度不够的小学生,应当进一步强化攀比的力度,使他们愿意听同他人比,敢于同他人比。转移小学生不合理的攀比兴奋点的目的在于引导和生成正向的攀比内容。攀比是一种不满足现状、不甘落后的心理,在特定情况下能对孩子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攀比的内容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攀比结果的积极性或消极性。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攀比内容更多地集中于表面的、外在的、物质层面的、当下的„„如比吃、穿、用到比成绩、分数、名次、交友„„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出现小学生之间看谁的衣服是名牌;比学习用品,看谁的铅笔盒高档;比零用钱,看谁带的钱多,花钱大方等。所以应当努力引导小学生把眼光放到比学习、比进步、比能力、比努力、比好的行为上,这才是有意义的。
另外,随着小学生人认知能力的发展,随着品德修养的逐步提高,还要引导小学生的攀比内容向内在的、深层的、精神的、长久的方向发展。如比知识、比品格、比智慧、比奉献等。这类的比较是能够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竞争的目的不在于比的过程或者是所比较的内容,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增进彼此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自我反思,促进自我完善,不断自我成长。3 鼓励小学生自己与自己比
孩子们在攀比的时候,最典型的理论就是“ 别人都有,所以我也应该有”。因此,别人买了新书包,我该有;别人买了名牌服装,我也应该有;别人有了新式玩具,我更应该有。这时,无论父母怎么解释,但因为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往往受情绪控制,而缺乏理智,因此不能理解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对付这样的孩子,比较快速生效的办法是实行反攀比。父母可以用孩子已经有的玩具、物品或特长来和别人比,让孩子知道自己有的东西别人也没有,自己有的专长别人也没有。父母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认识到世界是由不同的颜色、不同的事物组成的,每一种物质都有不同的作用。正因为这些不同才构成了世界的魅力。此时,父母再给孩子讲些道理,告诉孩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别人所有的东西,每个人的条件是不同的,所获得的东西、所具备的能力也不是相同的。这样,孩子心里会平衡一些。
以上的做法只能暂时的消除小学生心中的失落感。如果再遇到同类情形,他们很有可能再次进行攀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种种比健康的心理。因为小学生往往难以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当与其他同学进行攀比时,难以客观的分析环境、条件对自身的影响,在比较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最后甚至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因此,不妨鼓励小学生自己与自己进行比较。要引导学生拿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比,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比,这个月和上个月比,本学期和上一学期比。在比较中,孩子会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原来不会的拼音现在都会了,原来不认识的字现在都认识了,原来不会骑自行车现在也会了。在攀比过程中,关键不在于别人怎样,而在于自己怎么样,即在昨天、今天、明天的背景上,找准自己的最佳坐标,在不断超越自己现有状况的基础上与自己比。这些比较都可以获得进步,孩子的自信心也会有所增强,从而超越原来的自我,并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努力超越他人。引导小学生保持一颗“平凡心”
攀比现象在小学生中间愈演愈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部分的小学生没有一颗“平凡心”。在家长的溺爱下以及一些错误信息的引导下,他们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是最强的,而且事事要与他人比个高下,这又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一种心理补偿。这些学生的嫉妒心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平凡心”,对遏制小学生的攀比心理有着极其深刻的价值。
在引导小学生保持一颗“平凡心”的过程中,作为家长和教师树立好形象是关键。家长和教师必须对名利,对孩子现在的成绩、未来的从事职业等问题上保持一颗平凡心,降低对孩子的预期,实事求是地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其次,是让小学生学会爱和理解教育和引导小学生爱同学、爱自然、爱劳动,提高他们爱与感受爱的意识和能力,在爱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要求小学生理解他人、欣赏别人,学会沟通、谦让和合作,改善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小学生有了一颗“平凡心”,减轻了小学生身上的心理负担和学习任务,他们就容易从平凡的生活中、从点滴的小事中发现快乐、感受快乐、创造快乐。从而走出攀比心理的阴影。
是鼓励还是攀比? 篇6
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虚荣心,攀比心,和骄傲之心。
这些似乎就这样根深蒂固的在我们的每一个人心中扎根了一样,无法剔除,就像我们的很多思想一样,无法改变。
人最怕的是人们异样的眼光和蜚蛮的流语,我们的内心无法强大起来,强大得能够抵挡住这些世俗的种种,即使我们拥有了高学历,即使我们有着走入社会尖端人才的行列,我们还是无法改变一些,往往很多的意志,很多的主见都被这些碎语诧异的目光给吞噬。即使读再多的圣贤之书,还是难以达到圣贤之境地。其实这跟我们长期以来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我一直在苦苦的思考着,为什么我们的性格里面会有虚荣,攀比,骄傲,退缩。为什么这些是无法用学校里的教育来改变?
生活,离不开教育,我们的教育也是在生活上开始的。婴儿降生下来,不会说话,不懂我们的语言,但是会感受我们的神情,会感受我们的语气,会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来看待这个世界,只是在生活中的时候,我们忽略了孩子是我们平等的位置,我们很少把一个婴儿看成是一个大人一样,需要平等,需要尊重他的意愿。记得我的宝宝在七个月的时候,老是冲着我叫我的名字,我妈妈就对着宝宝说不要那样叫,要叫妈妈,那样不礼貌,而我则在旁边笑呵呵的说,她还不懂什么是不礼貌,就让她叫吧,似乎在妈妈的眼神中看出了对我很无语。生活,离不开教育,我们的教育也是在生活上开始的。人降生在一片赞扬声中,没有人说这孩子咋这么丑?没有人说这孩子是不是有点不机灵,甚至就连一些本能的事情也足以使爸爸妈妈骄傲不已,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机会面对着一种真实的现象,我们仅凭着眼睛来观察周围,来认识事物,事理。我们凭感受来判定妈妈是否是高兴,因为妈妈不高兴的时候,也从来都不会说出来,只是用神态表露于色。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我们没有给孩子指明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应怎样改进。我们只是在很多的时候,一味的发火,指责,一味的愤怒给我们带来的这种糟糕的局面。我们没有使一颗幼小的心灵使之变得强大,而在摧残,使之本可以强大起来的心灵一次次的萎缩,直至最后畏惧周围一切人的指点。
那晚我回家,抱着我的女儿,楼下的小姑娘才二岁,因为是六一儿童节她得到了一双漂亮的新鞋子,而且在黑暗处,那鞋子还闪闪的亮着五颜六色的光,很好看。小孩子不想走路,嚷嚷着要奶奶抱,而奶奶不想抱,小孩子生气的呆在那儿,就是不肯走。我们路过,我称赞说,多么漂亮的鞋子,就是要走起路来才更漂亮,一闪闪的,我宝宝就是还不会走,要是会走了,我也会给妹妹买双鞋走给姐姐看。你看姐姐肯定会走的很快的,会比妹妹走得好,鞋子才会闪得更加好看。那小孩居然很乐意的跑到了我的前面了。
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正确引导 篇7
一、中学生攀比的行为表现以及成因分析
1. 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消费观念扭曲
中学生往往缺少这种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好奇心却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学生的心理会或多或少受到各种攀比之风的影响。比如说很多明星作秀的攀比, 便成了学生攀比的榜样。社会环境中各种不良因素对学生也有着负面影响。有些成人生活荒诞放纵, 出入一些不正当场所;有的家长为官不廉洁公正, 自己不能很好地评判是非标准;一些流行在社会上的不健康的书籍和录音带以及不健康内容的网吧的存在, 这些种种现象对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是不可忽视的障碍。
2. 学校中良好教育的缺失
出现学生攀比成风的现象, 学校也有着一定的责任, 主要在于缺乏足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由于年龄太小, 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够, 还不足以具有足够的认知、辨别是非的能力, 不能明辨美丑, 只知道同伴有的自己不能没有, 不管这些东西对自己成长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可能的话甚至还要比同伴的要好。学校这个小环境的教育如果没有做好, 社会这个大环境的不良因素便不可阻挡地侵入学生的肌肤, 使其行为上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攀比。处于将头发染成黄的、红的等各种颜色, 将一条新买的牛仔裤挖几个窟窿。从众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学生相互攀比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 一些客观的原因存在也是使得攀比心理一浪高过一浪的因素。
3. 父母消费观念的影响, 导致不适宜行为的产生
父母自身的消费观念也会对中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的中学生, 大多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于孩子的喜爱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比如家长因为自身童年的影响, 唯恐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委屈, 只要孩子张口, 即使是一些无理的要求, 家长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实现孩子的要求;对于一些已经超出家长承受能力范围的要求, 为让自己孩子高兴, 家长也要勒紧裤腰带满足孩子的要求。有些家长会放纵孩子的行为, 孩子说什么就给什么, 结果渐渐促成了学生之间攀比心理的养成, 例如孩子们会比谁的父母钱多、开的车子高档, 甚至比谁的父母官大。不良的风气甚至会导致一些家庭贫苦的孩子为不让自己“丢脸”, 不愿意让自己的父母到学校中去。
二、中学生盲目攀比的正确引导建议
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的攀比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健康成长, 为学校合格人才的输送锦上添花。
1. 家长正确的榜样示范
俗话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且不可磨灭。因此, 家长要端正自己的行为, 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以身作则。孩子可能在学校能学到知识, 成为一个“材”, 但是只有在家庭里才能完全学会做人, 走上社会每个人也都被打上了不同家庭的烙印。因此家长应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 杜绝孩子虚荣心的膨胀, 从而避免出现攀比消费心理的情形。
2. 教师的正确引导
教师需认识到, 自己是学生这个群体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接触最多的人, 自己的一言、一行、接人待物方面的神态都透露出了自己的观念, 学生很自然地将老师作为崇拜模仿的对象, 所以教师当以奋发向上、勤俭节约的言行去引导学生。教授应该因势利导, 对学生进行心态上的调整, 由于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 因此运用正面典型案例来改变学生攀比的心理, 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攀比学习知识、掌握能力上来”是十分重要且可行的。
3. 良好心态的养成, 在积极的攀比中不断超越自我
在充分了解认识自己的基础上, 鼓励中学生同比自己高、比自己强、比自己先进的人比。采用榜样树立来激励学生, 在攀比中超越自我。然后要解决的是“比什么, 怎么比”的问题, 如果总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 便会形成自卑心理;但若总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 就会形成狂妄自大、自负的心理。因此, 应当在积极的攀比中超越自我、认识自我和他人, 以健康的心态去攀比, 从而少走弯路。
中学生攀比现象, 引起了家庭的关注。对于学生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同时更应在学校的指导下, 获得来自家长、社会等各方的支持, 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审美教育, 对其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实施端正, 对其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叶磊.如何引导孩子的攀比心理.好家长, 2008 (18) .
盲目攀比生自卑 篇8
“高一、高二时,我的成绩还不错,可是高三以后,接连几次考试,我的成绩都很不理想,特别是理科综合考试就没有一次考好过。对于理科综合的学习,我下了很大的功夫,就是不见有任何起色,或者说没有别人的起色大。以前这三科成绩比我差的同学现在都赶到我前面了,而我却退步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没用,根本就不是考大学的料,可又不甘心放弃。离高考时间越来越近了,我很害怕,现在脑子里一片混乱……”这是一个文静秀气的女孩,低着头小声叙述。
“同学们对你的态度和看法跟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吗?”听完她的叙述,我问道。她回答:“没感觉到。”“那老师呢?”我又问。“没有,这些主要都是我自己的感受。”她犹豫了一会儿说。
这个女孩子的问题很典型,“自卑”心理的产生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青少年时期是个性稳定性较差的时期,此时,学习能力的大小和学业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自己在群体中社会地位的认知,影响着他们对自我的综合评价。他们自身的期望与现实存在的差距越大,对自我的评价就越低,越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外界的压力和挫折与他们的应对能力之间的差距,也是产生自卑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女孩子就是因为“高考时间越来越近”的压力、“几次成绩很不理想”的成功经验缺乏和“我越来越没用,根本就不是考大学的料”的不客观的自我评价,导致了自卑情绪的产生。
自卑是指因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自卑倾向呢?主要看他是否过分地夸大自己的缺点(甚至有可能臆造出一些缺点),是否总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具有自卑倾向的人,往往不能冷静地分析自己所受的挫折,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过失,以致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做任何事情都缺少信心。自卑情绪的影响,还可能导致他们对那些稍加努力就能够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
当然自卑也不是天生的。当一个人还是婴儿的时候,是不会有自卑心理的。因为,他还没学会比较,不懂得将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做不公平的对比;还没学会将自己的一些缺点任意放大,使其成为一个吞噬自己心灵的心理黑洞;还没学会给自己设计一个想象的圈子,在里面兜来兜去,而忽略了人生的其他境界。因此,自卑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心灵和环境碰撞的过程中,在对自身重新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
既然自卑是后天形成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环境,克服自卑心理。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换个角度看待生活中出现的挫折与失误。比如:我们可以认为,平时测试中的偶尔失误对于提高自己的高考成绩是难能可贵的,它让自己及时发现了知识的漏洞,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只要自己有针对性地继续努力,分数的下降、名次的退步都只是暂时的,认真而自信地坚持到最后,才会成为高考真正的赢家。
其次,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增强自信。有一句话说得好:“自信不一定成功,但是没有自信肯定不成功!”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分析,回忆自己以前取得过哪些成绩,多想想这些成功的经历,并不断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我一定会成功的”、“人家能干的,我也能干,我不比他们差”等等。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感到自信重新回到了自己身上,自卑心理也就被逐步克服了。
最后,我们要掌握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不断积累和强化自己的成功体验。比如:训练做选择题,提高做选择题的正确率。一开始,我们通过做一些容易取得成效的事情,努力获取成功,然后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随着成功体验的积累,自卑心理就会被自信取代。
让我们学会在曲折中前进,在挫折中成长,让我们善待生命中的失败和不如意,你会发现,成功就在转角的地方等着我们!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中学】
攀比的作文 篇9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六,我去参加了洛阳市“郁金香花园”杯艺术大赛。 到了比赛现场,气氛好不热闹,选手们认真,专注地表演。有弹古筝的,有弹电子琴的,还有打架子鼓的。看到这一幕,我心想:原来平时辛苦的不止我一人啊! 终于轮到二胡比赛了。看看前面的选手一个比一个拉的好,我心里越来越没底,不知自己还能不能拿到名次。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轻声对我说:“不要紧张,只管放松地拉,就当是在家里练习。拿不拿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在这次比赛中得到锻炼。”
在妈妈的鼓励下,我镇定自若地走上台,深吸一口气,二胡名曲------《奔驰在千里草原》在我指尖与琴弦上流出。拉着拉着,我仿佛被带入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骑着马,在草原上欢呼、跳跃,慢慢地,我随着马群消失在天边......我身心被乐曲带动着,享受着美妙的音乐。直到曲终,我才在掌声中回到现实。最终,我获得9.18分,小组排名第四。 这次比赛给了我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让原本以为水平很高的自己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为我今天的学习树立了目标!
【大学生攀比行为分析】推荐阅读:
学生攀比现象08-14
中学生的攀比心理08-13
小学生的攀比心理的教育和引导10-24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08-18
中医院校大学生社交行为分析05-09
大学生从众心理及行为分析11-25
大学生网购行为分析12-23
大学生就业行为06-20
大学生创新行为10-23
大学生旅游行为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