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法修订意见稿

2024-05-10

税收征管法修订意见稿(共5篇)

税收征管法修订意见稿 篇1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税收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税务总局、财政部在研究、吸收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对2013年6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增加对自然人纳税人的税收征管规定

一是明确纳税人识别号制度的法律地位。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部门按照国家标准为企业、公民等纳税人编制的唯一且终身不变的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税务部门通过纳税人识别号进行税务管理,实现社会全覆盖。纳税人签订合同、协议,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动产登记以及办理其他涉税事项时,应当使用纳税人识别号。

二是明确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的基础性地位。征求意见稿规定,纳税人自行计税申报,并对其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三是强化自然人税收征管措施。征求意见稿规定,向自然人

纳税人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主动提供相关支付凭证,将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扩大适用于自然人,并且税务机关可以对自然人纳税人取得收入单位与纳税相关的账簿和资料进行税务检查,同时增加相关部门对未完税不动产不予登记的规定。

四是建立税收优先受偿权制度。纳税人因故意或者过失,不能履行纳税义务时,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人的不动产设置税收优先受偿权,在纳税人处置时优先受偿。

二、进一步完善纳税人权益保护体系

一是完善纳税人权利体系。征求意见稿规定,税务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税收征管,不得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同时完善延期、分期缴税制度,将延期缴纳税款审批权放到县以上税务机关,对补缴税款能力不足的纳税人引入分期缴税制度,新增修正申报制度。

二是减轻纳税人负担。征求意见稿增加税收利息中止加收、不予加收的规定。对主动纠正税收违法行为或者配合税务机关查处税收违法行为的,减免税收利息。降低对纳税人的处罚标准,减小行政处罚裁量权,将多数涉及罚款的条款由“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改为“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并视情节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

三是取消先缴税后复议的规定。发挥行政复议的主渠道作用,对在纳税上发生的争议,取消先缴税后复议的规定。同时,复议机关维持原处理决定的,纳税人须支付税收利息。

四是引进预约裁定制度。纳税人可以就其预期未来发生、有重要经济利益关系的特定复杂事项向税务机关申请预约裁定。纳税人遵从预约裁定而出现未缴或少缴税款的,免除缴纳责任。

三、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行为

一是规范税收征管的基本程序。征求意见稿规定,税收征管基本程序以纳税人自行计税申报为基础,由申报纳税、税额确认、税款追征、争议处理等环节构成。把税额确认作为税收征管的中心环节,专设一章,对税额确认的程序规则、确认规则、举证责任分配等作出规定。

二是规范税收征管的时效。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应在5年内对纳税人的税收义务进行确认。对未登记、未申报或者需立案查处情形的追征时效由无限期改为15年。对欠税追征时效,由原来的无限期改为20年。

三是增强税务机关获取涉税信息的能力。专设“信息披露”一章,对税务机关获取涉税信息予以规定。明确第三方向税务机关提交涉税信息的义务,明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报送义务,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提交协作制度,规定税务机关对涉税信息的保密义务。

四、实现与相关法律的衔接

一是与行政强制法相衔接。将“滞纳金”更名为“税收利息”,利率由国务院结合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借贷利率的合理水平综合确定,以与行政强制法中的滞纳金相区别。完善税收行

政强制执行程序,税务机关临时采取扣押等税收保全措施时,应在24小时内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二是与刑法修正案

(七)相衔接。将“偷税”改为“逃避缴纳税款”,同时规定因过失造成少缴或者未缴税款的,承担比逃避缴纳税款较轻的法律责任,减轻纳税人负担。

三是与预算法相衔接。征求意见稿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外,任何单位不得突破国家统一税收制度规定税收优惠政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下达的税收收入指标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

五、健全争议解决机制的内容

一是涉及税款的税收争议实行复议前置。在直接涉及税款的行政处罚上发生争议的,将复议作为税收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以体现“穷尽行政救济而后诉讼”的原则。

二是鼓励通过和解、调解解决争议。和解、调解是税收行政争议双方在各自利益均得到照顾的情况下达成的折衷结果,具有其他纠纷解决方式所不具有的优势。经过多年实践,效果良好,将其上升为法律。

税收征管法修订意见稿 篇2

2008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关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的收入确认的初步观点》讨论稿。2010年6月24日IASB和FASB发布了《与客户的合同产生的收入(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旨在建立一套全新的收入确认模型,强调以合同为基础和资产负债观。2011年11月14日根据第一份征求意见稿及其反馈意见,IASB和FASB又发布了《基于客户合同的收入》,新的征求意见稿在原有基础上做了一定的改进,例如进一步解释了控制的概念、对可变对价做出新的调整等。

2014年5月28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新的收入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以下简称IFRS15);同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亦发布了《会计准则更新2014-09:源自客户合同的收入》。两项准则体现了在收入确认方面IASB和FASB的趋同。IFRS15主要包括适用范围、新收入模型、额外指引、披露、生效日期衔接等几个部分。

二、国际收入准则的核心原则和五步骤

1、IFRS15的适用范围

IFRS15适用于与客户签订的几乎所有合同。但租赁合同、保险合同、金融工具合同不适用IFRS15。

2、IFRS15收入确认的核心原则

IFRS15收入确认的核心原则是:主体确认收入的方式应当反映其向客户转让商品和服务的模式,确认金额应当反映主体预计应交付该商品和服务而有权获得的金额。IFRS15还提出了收入确认的五步骤模型,增强了收入确认模型的可操作性。具体如下:一是识别与客户的合同;二是识别合同的履约义务;三是确定交易价格;四是分摊交易价格至合同的履约义务;五是在满足履约义务完成的时点或期间确认收入。五步骤模型比原收入准则的适用范围更广泛,为企业提供了一致性的指引,增强了收入的可比性。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自2018年1月1日起生效(采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企业自2017年12月15日起实施),并允许提前适用。

三、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征求意见稿)》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适用于在我国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所产生的收入,而建造合同形成的收入则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在实务操作中,我们需要划分合同的类别和性质,以便适用不同的准则;还要区分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判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何时转移;区分总额法和净额法等等。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产生的交易和事项也变得十分复杂。有些复杂的合同包含多重交易安排或可变对价,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对现行准则中的收入确认和计量原则予以重新审视,切实解决实务问题。

另外,在国际收入准则修订的大背景下,我国为了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14年新发布的收入准则持续趋同,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2015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四、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

1、统一收入确认模型

将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

征求意见稿采用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来规范所有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不再对建造合同产生的收入单独适用建造合同准则。与IFRS15趋同,租赁合同、保险合同、金融工具合同不适用本准则,同时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亦不适用本准则。

2、准则制定理念由收入费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观

现行准则以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征求意见稿以控制权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

征求意见稿规定,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同时,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解释,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或服务)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拥有权利就可能确认为一项资产,承担义务就可能确认一项负债。为了应对复杂的交易和事项,更好地解决目前收入确认时点的问题,征求意见稿对收入应当“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在某一时点”确认提供了具体指引,这将有助于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

3、为复杂交易提供更明确的指引

征求意见稿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包括对合同进行识别、评估、分摊。为了准确地确认收入,在合同开始日即要对合同进行评估,识别出合同中所包含的多项履约义务,然后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项履约义务,分摊的依据为各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或服务)的相对单独售价,在履行各履约义务时确认相应的收入。

4、明确了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

征求意见稿第五章“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规范了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例如对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附有质保条款的销售、附有客户额外购买选择权的销售、向客户授予知识产权许可等业务提供了具体的指引。

5、细化披露与列报要求

现行收入准则对与收入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不够充分,征求意见稿细化了与收入有关的信息披露要求。这些要求包括:披露确认和计量收入所采用的重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相关变更;披露与本期确认收入、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剩余履约义务等相关的信息,以及为取得合同和履行合同发生成本相关的信息。财务报告使用者可以更多地了解与收入有关的信息,便于各利益方做出更恰当的决策。

五、对修改、实施新收入准则的几点看法

1、对交易价格不公允的考虑

现行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当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但该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收入应当按照分摊至各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计量。交易价格,是指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以及企业预期将退还给客户的款项,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计入交易价格。企业应当根据合同条款和商业惯例确定交易价格。交易价格在交易各方自愿、公平的情况下体现的是公允价值,但是交易各方若存在不公平的交易安排,就会导致交易价格不公允。所以,新准则应当沿用现行准则的规定,交易价格不公允时不能作为收入金额确认。

2、新旧收入准则的衔接

新收入准则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首次执行本准则应当按照本准则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IFRS15允许企业自行选择追溯调整方法,在首次运用新收入准则之前同一个会计报告年度内已完成的合同,不需要在报告年度期间重述。对于比较期间的追溯调整,企业可自行选择采用简化式追溯或完全追溯法。简化式追溯,比较期间的收入金额不需重新编制,初次使用新准则的累积影响数是生效日期初留存收益(2018年1月1日的留存收益,2017年12月31日以前的金额不予重新编制)。采用完全追溯法进行追溯调整时,需要企业从2016年初就进行双重报告,这项工作难度大、复杂、耗时,这将使企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增加转换成本。国际收入准则在修订过程中,曾对企业做过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企业对新准则并不乐观,主要担心实施新准则增加企业转换成本,难以理解新准则误用导致法律责任。我国在新的收入准则实施衔接阶段应当降低企业转化成本,简单易行才好。

3、新收入准则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

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要积极、认真研习征求意见稿并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新的收入确认模型需要从业人员做出大量的职业判断。例如,在合同开始日即要全面分析合同,评估和识别合同所包含的各项履约义务,再将交易价格恰当地分摊至各履约义务,并确定各履约义务是在一段时间内履行,还是在某一时点履行。这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财务人员的努力,更需要企业有一套良好的运作系统来应对新准则提出的要求。

4、企业特别是受新收入准则影响较大的行业应积极参与准则的修订

收入是关键财务指标,其确认计量的变更,会对企业财务数据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有些企业则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可能会造成房地产企业在某一时点大量确认收入,而在此前只有很少的收入。再如,电信行业常见的一揽子待履行义务的划分与确认十分复杂。对于这样的企业更应该重视合同条款的拟定,修改以往的格式化合同,使合同能够明晰地反映交易意图,便于执行新的收入准则。企业应积极参与准则的修订,为准则修订提供实证案例。另外,由于执行新的收入准则对关键财务指标造成的影响,应当提前测算,与财务信息使用者、利益相关者提前沟通,避免误解造成的损失。

5、税收差异

收入的确认、计量发生了变化,会对税收金额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收入相关的税务处理规定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于与新的收入准则相协调。

摘要:随着国际收入准则的修订,我国遵照国际趋同原则,于2015年1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征求意见稿)》。本文阐述了本次修订的主要变化及对新收入准则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收入准则,核心原则,五步模型,资产负债观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办公厅: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Z].2015-12-07.

[2]财政部办公厅: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征求意见稿)[Z].2015-12-07.

[3]吴心驰:IASB、FASB收入确认准则进展、分析及启示[J].商业会计,2014(6).

税收征管法修订意见稿 篇3

稿)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扶贫开发对象 第三章 扶贫责任与措施 第四章 社会帮扶 第五章 项目与资金管理 第六章 监督考核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促进精准扶贫,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根据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扶贫开发概念〕本条例所称农村扶贫开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通过各项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 贫致富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的贫困地区包括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农村扶贫开发活动。

第四条〔方针原则目标〕农村扶贫开发贯彻开发式扶贫方针,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帮扶、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原则,坚持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实现贫困地区发展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本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为消除相对贫困奠定基础。

第五条〔扶贫体制机制〕扶贫开发工作实行省负总责、市包推进、县级落实、乡镇实施和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第六条〔政府责任〕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扶贫开发工作,制定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统筹协调农村扶贫开发活动,优先安排扶贫开发项目和资金,保证本行政区域2020年完成脱贫任务。

农村扶贫开发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农村扶贫开发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七条〔主管部门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扶贫开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扶贫综合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执行和实施农村扶贫开发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措施;

(二)拟订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年度扶贫开发计划、部门分工负责目标责任制和相关政策措施,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协调指导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以及下级人民政府的扶贫开发工作;

(四)负责组织扶贫对象的识别认定、退出管理和建档立卡工作;

(五)监督检查扶贫项目的实施和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

(六)组织开展社会扶贫活动,管理社会扶贫相关事务;

(七)负责扶贫开发工作督查、考核;

(八)承担农村扶贫开发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其他机关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门编制的行业发展规划应当与扶贫开发规划相衔接,根据脱贫攻坚责任分工,做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产业脱贫、就业脱贫、生态脱贫、教育脱贫、健康脱贫、兜底保障等行业扶贫工作。其他国家机关、党群机关、人民政协机关根据统筹安排,承担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任务。

第九条〔村委会职责〕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参与扶贫开发活动,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做好扶贫开发相关工作。

第十条〔支持社会扶贫〕鼓励支持地方驻军、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扶贫开发活动。

第十一条〔受助配合〕扶贫开发坚持应扶尽扶、应帮尽帮,主动作为者,多扶多帮。扶贫对象应当主动投工投劳,积极配合扶贫单位和个人,共同实施扶贫开发项目。

第二章 扶贫开发对象

第十二条〔扶贫脱贫标准〕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农村扶贫标准,结合本省农民收入和负担状况等,确定和调整本省的农村扶贫标准和脱贫标准。

本省的农村扶贫脱贫标准不低于国家的农村扶贫脱贫标准,设区的市、县(市、区)的农村扶贫脱贫标准可以高于省级农村扶贫脱贫标准。

农村扶贫标准和脱贫标准应予公告。

第十三条〔扶贫开发对象〕农村扶贫开发对象包括:

(一)符合农村扶贫标准的贫困户;

(二)符合条件的贫困村;

(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县。

前款第三项统称贫困县。

第十四条〔认定和退出原则〕扶贫对象的识别认定和脱贫退出,坚持认定精准、客观公正、程序规范、民主评议、严格评估、群众认可的原则。

第十五条〔认定和退出程序〕农村贫困户识别认定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农户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二)村民委员会入户核实,并将申请和核实情况提交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经公示后,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审核;

(三)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自收到村民委员会报送的评议结果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审核结果应当公示;

(四)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对符合条件的予以认定,报县级人民政府扶贫开发主管部门复核确认并进行公告,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村民委员会。

独立生活有困难的人口,但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且其有履行义务的能力,不认定为扶贫对象。

贫困户的脱贫退出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具体程序比照前款办理。

贫困村的认定和脱贫退出由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具体 办法由省扶贫开发主管部门制定。

贫困县认定和脱贫退出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脱贫退出后的贫困户、贫困村和贫困县,在扶贫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不变。

第十六条〔认定责任〕建立扶贫对象识别认定和脱贫退出分级签字确认制度,签字人负直接责任。

第十七条〔公示要求〕贫困户认定和脱贫退出的公示不得少于十日。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应当在十日内调查核实。

贫困村、贫困县认定和脱贫退出的公示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建档立卡〕农村扶贫开发实行建档立卡管理,省扶贫开发主管部门建立统一的农村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其他部门也应建立行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贫困户、贫困村信息由乡镇人民政府录入农村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录入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县级人民政府扶贫开发主管部门负责对录入信息进行审核,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主管部门负责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培训指导,对录入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应用。

扶贫对象应当如实提供所需信息及相关材料。

第三章 扶贫责任和措施

第十九条〔责任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领导所属各部门结合当地实际,精准施策,保证完成扶贫开发阶段性任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本部门年度扶贫开发实施方案,把增加收入、减轻负担、提升能力、改善条件作为行业扶贫开发的重点内容,在人力、资金、项目、技术服务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按照全省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如期完成部门分工负责的扶贫开发任务。部门年度扶贫开发实施方案向本级政府报告,并向扶贫开发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农村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业农村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

第二十条〔基础设施〕发展改革部门牵头负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工作,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水利、广播电视等部门负责乡村道路、安全饮水、农田灌溉、农网改造、电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贫困地区乡村道路硬化,饮用供水管线、电力电缆、通信基站、互联网络全覆盖。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优先保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和产业聚集区建设用地。第二十一条〔搬迁扶贫〕国土资源部门牵头负责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工作,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资源匮乏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地方病区等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和生态环境保护区的农户,有计划地实施移民搬迁、就近改建等,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存和发展条件。

搬迁安置以易地、集中安置为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产业就业配套等与房屋建设同步推进。

易地扶贫搬迁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政策,优先安置贫困户,免费向特困户提供住房。

移民搬迁在过渡期内,享受政策性补贴;过渡期满后,原土地、山林在承包期内的,经营权不变。

第二十二条〔危房改造〕住建部门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对未纳入易地扶贫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实施危房改造,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危房改造应与村居环境治理同步推进。

第二十三条〔产业扶贫〕农业部门牵头负责产业扶贫工作,支持贫困地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适度规模的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培育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增收,实现中长期结合的产业项目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全覆盖。发展改革、财政、商务、旅游等部门支持贫困地区探索光伏、资产收益、电商、旅游等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商务、工商部门和供销社负责贫困地区的商业网点、电商平台、仓储设施等物流体系建设,为贫困地区提供多种方式服务,帮助农民出售农副产品、特色产品。

第二十四条〔生态扶贫〕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负责生态扶贫工作,对贫困地区、贫困户优先落实生态保护政策,加强贫困地区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饮用水水源保护、污染治理等生态保护工程,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绿色经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贫困人口增收。

第二十五条〔就业扶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就业创业脱贫工作,加强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做好就业创业扶贫服务。在同等条件下,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的服务性岗位、国有企业用工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第二十六条〔健康扶贫〕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健康脱贫工作,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设施条件,加强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和乡村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救助保障水平,组织省级医院结对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市级医院结对帮扶 贫困乡镇医院、乡镇医院服务到村卫生室,健全全民医疗保健体系,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卫生和计划生育、民政部门负责健全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制度,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给予财政补贴,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救助范围,在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确保医疗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优化贫困户医疗服务流程,县域实行医疗报销“一站式”即时报结。

第二十七条〔教育扶贫〕教育部门负责教育脱贫工作,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落实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立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制度,做好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加强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对参加职业教育的贫困户子女免除学杂费;扩大高等教育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完善并落实贫困户子女精准助学政策。

第二十八条〔金融支持〕建立和完善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主体,支持贫困县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融资担保机构,培育发展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组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优惠政策、贴息和风险补偿等措施,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向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发展普惠、特惠贷金融等,增加贫困地 区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网点,建立县(市、区)、乡镇、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利用金融产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贫困地区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留在当地使用,满足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

鼓励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建立基层服务站点,发展农业特色保险。

第二十九条〔股权改革扶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发展改革、财政、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负责农村股权改革,通过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财政资金投入等方式推动扶贫开发,为贫困村、贫困户参与涉农项目投资入股、委托经营、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指导和服务,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增加贫困村、贫困户的资产收益。

财政扶贫资金或者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可以以股权形式量化给贫困村、贫困户,优先安排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贫困村、贫困户参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开发,可以将土地、林地、水面等生产资料委托生产经营组织经营或者将经营权折价入股。

参与扶贫开发的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组织应当与贫困村、贫困户订立合同,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第三十条〔科技扶贫〕科技、农业部门负责科技扶贫工作,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创业式科技扶贫,创建科技扶贫示范村、示范户,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加快先进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贫困村有科技示范户、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第三十一条〔文化扶贫〕文化、新闻广电、体育部门负责公共文化扶贫工作,实施贫困县图书馆、文化馆、村级文化中心、宽带进村入户等惠民扶贫工程,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业,组织文化单位、文艺工作者和其他社会力量为贫困地区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法规政策和先进典型,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营造扶贫济困的社会氛围。

第三十二条〔兜底保障〕民政、财政、扶贫等部门负责贫困人口兜底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与扶贫政策相衔接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把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纳入低保范围,把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纳入扶贫范围,实现兜底保障与扶贫开发的协同推进,落实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加大贫困地区敬老院、幸福院、光荣院等养老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供养人员的集中供养率,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

第三十三条〔村自治组织建设〕民政部门负责贫困地区 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工作,增强村级组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健全服务组织,提高贫困地区村民自治的管理水平。

村民委员会应当全面修订乡规民约增加核心价值观、扶贫济困、自强脱贫的内容,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

第三十四条〔统计监测〕统计、扶贫部门负责贫困人口调查统计工作,建立农村扶贫开发统计监测体系及统计监测制度,加强对贫困状况和扶贫成效的动态监测评估,联合发布扶贫开发相关信息,准确反映贫困状况和扶贫对象变化趋势,为扶贫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十五条〔国际交流〕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反贫困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第四章 社会帮扶

第三十六条〔定点帮扶〕国家机关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按照扶贫开发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选派人员通过挂职、驻村、联户等形式,充实扶贫一线工作力量,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辖区内相对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贫困地区。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为中央国家机关、企业和发达地区来陕开展定点扶贫和协助扶贫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第三十七条〔支持动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扶贫开发优惠政策,吸引项目、资金、技术支持贫困地区建设,鼓励人才到贫困地区创业就业。

扶贫开发主管部门组织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事业,建立服务协调机制,主动与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联系,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提供服务、帮助和保障。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可以自愿或者根据扶贫开发主管部门的安排开展定点对口帮扶。

第三十八条〔社团扶贫〕各级人民政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残联等社团组织对贫困地区、贫困户开展定点帮扶、结对帮扶、对口帮扶。帮助和引导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到贫困地区兴办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从事科技推广、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劳务输出等活动。

第三十九条〔专门组织扶贫〕支持扶贫基金会、老区建设促进会、扶贫协会、慈善协会以及其他从事扶贫的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第四十条〔社会力量〕支持企业事业单位通过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招工就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参与村企共建、结对帮扶等扶贫活动,引导企业事业单位在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对贫困地区给予支持。支持企业和个人通过订单采购农产品、共建生产基地、联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投资入股、科技承包和技术推广等方式参与产业扶贫活动。

第四十一条〔公益扶贫〕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开展助教、助医、助学、助残等扶贫公益活动。引导和支持志愿者组织、高等院校建立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为志愿者扶贫提供帮助。

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境外人士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捐赠资金、物资以及提供其他扶助。

第四十二条〔扶贫优惠〕对参与扶贫项目、扶贫公益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贷款贴息、资金补助、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并依照有关规定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五章 项目与资金管理

第四十三条〔权责到县〕按照权责到县的原则,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将涉农资金切块到贫困县,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贫困县。有关部门和地方不得干预,不得限定资金的具体用途。

县级人民政府按照脱贫攻坚需要,统筹整合使用涉农项目资金,制定部门分工、申报审批、资金用途、监管措施的具体办法,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全过程精准管理。

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使用方案确定后,县级人民政府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备。

第四十四条〔项目管理〕县级有关部门分工负责扶贫开发项目的管理、协调和组织实施,省、设区的市有关部门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

第四十五条〔项目评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出台重要政策、审批重大项目前,对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应当组织开展贫困影响评估,确定扶助补偿措施。未进行贫困影响评估或者未明确扶助补偿办法的,不得出台重要政策、审批重大项目。

第四十六条〔扶贫项目库〕县级人民政府依据农村扶贫开发实施规划,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完善扶贫开发项目库。农村扶贫开发项目包括:

(一)产业扶贫项目;

(二)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条件改善项目;

(三)扶贫对象能力提升项目;

(四)其他农村扶贫开发项目。

农村扶贫开发项目库向社会公开,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可以查询选取资助的项目。

第四十七条〔项目申报〕农村扶贫开发项目由扶贫开发对象或者其他单位(以下称项目建设单位)申报,扶贫开发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共同商定,报经县级人民政府确定。

农村扶贫开发项目申报应当符合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扶贫开发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符合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的要求,侧重发展产业、改善扶贫对象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第四十八条〔项目计划〕农村扶贫开发年度计划项目应当从项目库中选取。扶贫开发年度计划项目由各部门提出,扶贫开发主管部门协调汇总,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并向上级人民政府扶贫主管部门备案。年度计划项目批准后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须经原审批单位批准。

第四十九条〔项目实施〕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建设农村扶贫开发项目,按照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相关规定办理。

扶贫开发项目实行项目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质量和安全保证制。项目建设单位按照项目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农村扶贫开发项目。

第五十条〔实施验收〕农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项目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竣工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应当邀请受益贫困村、贫困户代表参加。产业扶贫项目和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项目竣工验收后,由有关项目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帮助受益扶贫对象建立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和相关权利义务。

第五十一条〔扶贫资金〕农村扶贫开发资金包括:

(一)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二)部门安排的扶贫资金;

(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定点帮扶资金;

(四)金融机构的扶贫贷款;

(五)社会捐赠资金;

(六)其他用于农村扶贫开发的资金。

第五十二条〔资金投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增长机制。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每年不低于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30%,并确保每年增长不低于20%;各设区的市及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每年按照不低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的比例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并确保每年增长不低于20%。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新增财政资金及清理收回的财政存量资金,优先用于本地区脱贫攻坚。

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年度结余的办公经费,可用于定点帮扶。

第五十三条〔使用范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整合使用的涉农项目资金用于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素质提升、金融资金支撑等方面,不得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 支出、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弥补企业亏损、修建楼堂馆所及贫困农场林场棚户改造以外的职工住宅、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购买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扶贫、企业担保金等。

社会捐赠资金按照捐赠者的意愿安排使用,向捐赠人反馈使用情况。

第五十四条〔资产管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部门安排的扶贫资金、定点帮扶资金和其他财政性的资金形成的资产,到户的归户所有,到村的归村集体所有;也可以参股、入股的方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形成的股权归村集体所有。

村集体资产收益和股权收益,主要用于扶持贫困户、农业基础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不得用于抵偿村级债务和发放奖金、津贴、福利以及其他消费支出。

村民委员会应当向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报告村集体资产、股权及其收益等情况,重大决策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第五十五条〔公示制度〕建立农村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确保扶贫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五十六条〔禁止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扶贫资金及物资;不得滞留、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贪污扶贫资金;不得损坏、非法占用或者擅自处置扶贫设施设备和资产。

第六章 监督考核

第五十七条〔扶贫考核〕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责任清单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所属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实施考核,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五十八条〔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扶贫工作激励机制。对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成效显著、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作为单位评级、评先推优、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重要条件。

对脱贫致富的村级先进典型和个人,由县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十九条〔扶贫报告〕建立逐级扶贫报告制度。下级人民政府每年向上一级人民政府专题报告扶贫开发工作,相关部门每年向本级人民政府专题报告扶贫开发工作,定点扶贫人员定期向派出单位专题报告扶贫开发工作。

第六十条〔监督考核〕财政部门、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和整合使用的涉农项目资金的监管,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法进行审计和监督。

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资金由帮扶单位监督使用或者委托审计部门监督使用。

社会扶贫捐资依法管理和监督。第六十一条〔诚信制度〕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扶贫诚信评价制度,对扶贫对象建立信用档案,健全扶贫脱贫诚信记录及违法信息归集、共享和公开机制,实行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第六十二条〔督查巡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制度,配备专职督查人员,开展法规政策落实、帮扶措施落实、扶贫成效和群众满意度明查暗访,了解实情,及时反馈。

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地方和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开展巡查,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

第六十三条〔重点督办〕建立重大扶贫事项督办制度。扶贫开发主管部门对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等扶贫事项,实行重点督办,建立明细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完成标准和成效,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发展改革、财政、农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林业、国土资源、住房与城乡建设、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民政等部门,也要实行重大项目督办制度。

第六十四条〔设立专线〕扶贫主管部门设立专线,接受社会各界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建议、投诉和举报,及时调查处理,并反馈情况。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扶贫开发工作中违法违纪行 为和相关人员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

第六十五条〔第三方评估〕建立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制度,由省人民政府或者省扶贫开发主管部门委托有关组织,采取专项调查、抽样调查和实地核查等方式,对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下级人民政府的扶贫成效,实施独立、公正、科学、透明的评估。

第六十六条〔村民监督〕农村扶贫开发政策、项目、资金纳入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范围,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有权对本村扶贫政策落实、项目实施、资金使用进行监督,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应当为村民监督提供方便。

第六十七条〔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加强对扶贫政策落实、扶贫项目实施、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反映扶贫开发实情,督促改进工作。

第六十八条〔人大监督〕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扶贫开发的重大事项,听取和审议农村扶贫开发专项工作报告,加强扶贫资金预算审查和执行监督,组织开展扶贫开发执法检查。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主席团听取和讨论农村扶贫开发专项工作报告,加强扶贫资金预算执行监督,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扶贫开发执法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主席团对扶贫开发专项工作报告,可以进行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六十九条〔识别责任〕在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未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扶贫对象或者故意将不符合条件的纳入扶贫对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记过、记大过、责令辞职或者撤职的处分。

在脱贫认定工作中虚报数据、虚构事实或者违反脱贫认定标准和程序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其主要负责人给予责令辞职、撤职等处分。

第七十条〔受助对象责任〕弄虚作假、瞒报收入、骗取相关扶贫政策待遇的,由扶贫开发主管部门取消其受助资格;获取经济利益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回,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第七十一条〔行政问责〕各级人民政府、承担扶贫开发任务的部门、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行政问责:

(一)未在规定时限内实现脱贫任务的;

(二)未执行脱贫攻坚法规政策,违反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规定的;

(三)决策失误或者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未建立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机构和资金保障机制的;

(五)脱贫目标责任考核中,发现问题严重的;

(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不作为、乱作为情形的;

(七)干扰、阻碍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八)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扶贫工作职责的。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部门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引咎辞职。

第七十二条〔资金管理责任〕违反资金管理规定,滞留、截留、挤占、挪用、套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由财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监察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三条〔资产管理责任〕损毁、非法占用或者变卖扶贫项目设施、设备和资产的,由县级以上扶贫开发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税收征管法修订意见稿 篇4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器械的注册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均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注册,未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不得销售、使用。

第三条 医疗器械注册是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定程序,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的申请,对其针对拟上市销售、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进行的研究及其结果实施系统评价,以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

第四条 医疗器械注册实行分类注册管理。

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由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进口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医疗器械的注册,参照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办理。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五条 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是指提出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在该申请获得批准后持有注册证的机构。

境内申请人是指在中国境内合法登记的企业法人。境外申请人是指在中国境外合法登记的企业法人。

办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事务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要求。

第六条 未在中国境内设有办事机构的境外申请人应当在中国境内指定独立法人机构作为其代理人。

境外申请人办理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应当通过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办事机构或者其代理人办理。

第七条 申请注册的进口医疗器械,应当是在出口国家或地区获得上市许可的医疗器械。

第八条

境外申请人在中国境内的办事机构或其代理人应当承担以下责任:

(一)与相应注册管理部门、境外申请人的联络;

(二)上市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的收集和报告;

(三)医疗器械上市后的产品召回;

(四)申请人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连带责任。

第九条 申请人应当按照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提供售后服务,并在中国境内指定法人机构在医疗器械寿命期内做好售后 服务工作。

第十条 申请人在提出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前,应当完成医疗器械的研发,并保证其过程真实、规范,所有数据准确、完整和可溯源,以证明其拟上市医疗器械符合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基本要求。

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进行相关研究和风险分析,并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进行确认,提交技术性能、风险管理、临床资料、产品检测报告和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等有关文件。

第十一条 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出具。

申请人应当对其上市的医疗器械建立符合法规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

第十二条 申请人应当对拟注册的医疗器械编制注册产品标准的文件。

注册产品标准一般包括产品的命名规则、型号、规格、结构、组成、材料描述,反映产品特性的功能参数,为实现产品预期用途和安全性而必须具备或者达到的各项参数和特性,以及试验方法。

第十三条 确定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应根据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结构、性能指标和预期用途等情况进行综合判定。

同一生产企业制造,设计和生产过程、预期用途均相同,只是形状、颜色、气味或大小不同的医疗器械,可以作为一个注册单元;为满足特定需要而包装在一起的医疗器械包可以作为一个注册单元;几个医疗器械组合使用以实现部分或全部预期功能而组成的医疗器械系统,可以作为一个注册单元。已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其医疗器械注册证中的“性能结构及组成”栏内所列出的组合部件用于原有组合和原用途的,可以单独销售。

第十四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医疗器械注册特别审批程序。对申请在中国境内生产,并且无同类产品上市,技术上和临床应用上有重大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第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相关技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提交的实验数据和技术秘密具有保密义务。

第三章 临床资料要求及管理

第十六条 申请医疗器械注册一般需提供临床资料。临床资料是指申请人对通过临床试验和/或临床应用所获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进行评价所形成的文件。

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的,提交的临床资料应当包括临床试验方案和临床试验报告。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提交临床试验合同、知情同意书和临床试验的原始记录。

第十七条 申请医疗器械注册,第三类医疗器械需进行临床试验;第二类医疗器械一般需进行临床试验;第一类医疗器械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进行临床试验应当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 请,可以免于提交临床资料:

(一)产品工作(作用)机理明确、设计定型、工艺成熟,临床应用多年,不改变常规用途,且无严重不良事件记录。

(二)通过非临床评价可以充分证实产品安全性、有效性能够得到保证。

第十九条 用于支持、维持生命的,或者境内市场上尚未出现的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其临床试验应当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进行,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向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其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申请人和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分别向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临床试验审批和备案的有关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另行规定。

第二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监督检查。

第四章 注册申请与审批

第二十一条 申请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应当按照本办法附件的要求报送申报资料。

申请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注册,应当向申请人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报送申报资料。

申请境内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应当向申请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报送申报资料。申请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应当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并报送申报资料。

第二十二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进行形式审查,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其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二)申报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三)申报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报资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四)申请事项属于其职权范围,申报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资料的,予以受理。

第二十三条 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并在技术审评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在技术审评过程中,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还应当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组织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检查。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技术审评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发给 《医疗器械注册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后,应当自受理之日起50个工作日内,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组织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出具质量管理体系检查报告,将申报资料和质量管理体系检查报告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机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机构在收到报送的资料后,应当在15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必要时可以要求申请人补充资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机构完成技术审评后,提出技术审评意见,连同相关资料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收到报送的资料后,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六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进口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并在技术审评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对于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检查技术机构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应当自受理注册申请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二十七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批准医疗器械注册时提出附加要求,要求申请人在产品上市后完成相关工作。第二十八条 注册申报资料应当使用中文。根据外文资料翻译的申报资料,应当同时提供原文。注册申报资料应当完整、规范,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时,应当提供资料所有者许可使用的证明文件。

申请人应当对其注册申报资料的真实性负全部责任。

第二十九条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机构在对注册申报资料进行技术审评时,需要申请人补充资料的,应当一次性发出书面补充资料通知。申请人应当在60个工作日内按照补充资料通知的要求一次性提交补充资料。申请人补充资料的时间不计算在审评时限内。

第三十条 申请人对补充资料通知内容有异议的,可在收到补充资料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向相应的技术审评机构提出书面意见,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资料。

第三十一条 申请人对补充资料通知内容未提出异议,并且未能在60个工作日内补充资料的,审评、审批部门应当予以退审。

第三十二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作出审批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颁发、送达有关行政许可证件。

第五章 变更申请与审批

第三十三条 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批准后,发生登记事项和许可事项变更的,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向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发生登记事项变更的,申请人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提出变更申请;发生许可事项变更的,申请人应当提出变更申请并 在变更申请批准后实施。办理变更申请事项时,申请人应当按照本办法附件的相应要求提交申报资料。

第三十四条 登记事项变更包括下列内容的变更:

(一)申请人名称;

(二)申请人注册地址;

(三)生产地址(文字性变更);

(四)代理人。

第三十五条 许可事项变更包括下列内容的变更:

(一)型号/规格;

(二)性能结构及组成;

(三)预期用途;

(四)生产地址(实质性变更)。

第三十六条 变更生产地址(实质性变更)的许可事项变更,申请人需要按照本办法规定向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申请,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检查。

第三十七条 许可事项的变更如发生在注册证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的,申请人可以在提出变更申请的同时一并提出重新注册申请。

第三十八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其变更申请的,发给《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与原《医疗器械注册证》合并使用,其有效期限与原注册证相同。

第三十九条 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变更申请,由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审查。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登记事项变更申请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变更的决定。经审查符合规定予以变更的,发给《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许可事项变更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并在技术审评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变更的决定。经审查符合规定予以变更的,发给《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四十条 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变更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审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登记事项变更申请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变更的决定。经审查符合规定予以变更的,发给《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许可事项变更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并在技术审评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变更的决定。经审查符合规定予以变更的,发给《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四十一条 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登记事项变更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审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境内第三类医疗 器械登记事项变更申请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变更的决定。经审查符合规定予以变更的,发给《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并于30个工作日内将《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复印件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四十二条 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许可事项变更中的生产地址实质性变更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审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地址实质性变更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并在技术审评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变更的决定。经审查符合规定予以变更的,发给《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并于30个工作日内将《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复印件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四十三条 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许可事项变更中型号/规格、性能结构及组成、预期用途的变更申请,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审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变更型号/规格、性能结构及组成、预期用途的变更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2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并在技术审评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变更的决定。经审查符合规定予以变更的,发给《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 定,并说明理由。

第四十四条 进口医疗器械变更申请,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审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进口医疗器械登记事项变更申请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变更的决定。经审查符合规定予以变更的,发给《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进口医疗器械许可事项变更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2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并在技术审评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变更的决定。经审查符合规定予以变更的,发给《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六章 重新注册的申请与审批

第四十五条 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5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销售或者使用的,申请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根据本办法第四章规定向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重新注册申请,并按照本办法附件的相应要求提交申报资料。

第四十六条 申请人提出重新注册申请并同时提出变更申请事项的,应当予以说明,并按照重新注册申请及变更申请的规定提交申报资料。

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重新注册:

(一)未完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批准上市时提出的要求的;

(二)未能履行产品质量责任,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拒不报告,或对产品导致的严重后果未能及时有效处置的;

(三)申请人质量管理体系检查不符合要求的;

(四)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再评价后,认为产品不能保证安全、有效的;

(五)不符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八条 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重新注册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并在技术审评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四十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重新注册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在技术审评过程中,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还应当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组织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并在技术审评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五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重新注册申请后,应当自受理之日起50个工作日内,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组织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出具质量管理体系检查报告,将申报资料和质量管理检查报告报送国家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机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机构在收到报送的资料后,应当在9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必要时可以要求申请人补充资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机构完成技术审评后,提出技术审评意见,连同相关资料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收到报送的资料后,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五十一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进口医疗器械重新注册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并在技术审评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对于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检查技术机构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应当自受理注册申请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五十二条 重新注册申请的受理与审批程序,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办法第四章的相关规定。

第七章 注册申请的撤回、退审和复审

第五十三条 对于已受理的注册申请,申请人可以在注册审查的任何阶段,向受理该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撤回注册申请。第五十四条 对于已受理的注册申请,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退审,并书面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申请复审和行政复议的权利。

(一)申请人未能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补充资料的;

(二)申报注册产品不属于审查单位职能范围的;

(三)注册申报资料内容严重混乱、前后矛盾的;

(四)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与申报项目明显不符的;

(五)需要退审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五条 申请人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的退审或不予注册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退审或不予注册决定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复审申请。

复审申请的内容仅限于原申请事项和原申报资料。

第五十六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收到复审申请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作出复审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维持原决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再受理申请人再次提出的复审申请。

第五十七条 申请人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的退审和不予注册的决定有异议,且已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受理其复审申请。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八条 申请人应当对上市后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跟踪。第五十九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公示审批过程和审批结果,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第六十条 注册申请审查过程中及批准后发生专利权纠纷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或者人民法院解决。

第六十一条 有《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情形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有关产品的注册证。

第六十二条 境外申请人在中国境内的办事机构或代理人,如未能履行本办法规定的相应责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并向社会发布产品风险信息。

第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产品注册批准文件予以注销:

(一)产品注册批准文件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三)产品注册批准文件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依法被吊销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四条 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应当与该医疗器械注册证限定内容一致。

第六十五条 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经过再评价确认不能保证安全、有效的,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撤销其医疗器械注册证。

第六十六条 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相关《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 可证》被吊销、撤销或注销的,申请人应当对其产品注册证提出注销申请或者进行相应变更。

对上述情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视具体情况对其产品注册证予以注销,并予以公布。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有关规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予以处罚。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申请医疗器械注册时,采取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样品等虚假材料,或者企图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骗取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注册审批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注册, 并给予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在10年内不得受理该申请人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对于其已经取得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予以撤销,10年内不受理该申请人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并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九条 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由县级以上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吊销卖方、出租方、出借方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第七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依法办理医疗器械重新注册而销售医疗器械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关于无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处罚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依法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许可 事项变更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关于无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处罚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依法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登记事项变更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章 附 则

第七十三条 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是指在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内生产的医疗器械。

在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之前为进行注册检测或临床试验而生产的医疗器械,如在获得注册批准之后按照本办法规定检测合格,也视为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

第七十四条 医疗器械注册证内容由负责审批注册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填写。

注册号的编排方式为:

×(×)(食)药监械(×2)字××××3 第×4××5××××6 号。1其中:

×(×)1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的简称:

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进口医疗器械为“国”字;

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

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 称加所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的简称,为××1(无相应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时,仅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

×2为注册形式:

“准”字适用于境内医疗器械;

“进”字适用于进口医疗器械;

“许”字适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医疗器械;

××××3为首次注册年份;

×4为产品管理类别;

××5为产品品种编码;

××××6为首次注册流水号。

重新注册的,××××3和××××6数字不变。

第七十五条 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其注册管理要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另行制定。

第七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七十七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8月9日发布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1.《医疗器械注册证》格式

2.《医疗器械变更申请批件》格式

3.首次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及说明

4.重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及说明

税收征管法修订意见稿 篇5

当前深圳市正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坚持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特别是需要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为此,市委市政府对我市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推动深圳人才工作开创新的局面。结合我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我局对我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体系进行了优化完善,对《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办法(试行)》(深人社规[2012]20号,以下简称《评审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订背景

201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的意见》(深发〔2011〕9号)及5项配套政策,其中包括《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办法(试行)》。经过近7年的试行,我市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高层次人才评审体系,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截至2017年底,我市共认定海外高层次人才3064人,其中,评审六次共认定海外高层次人才194人。

对比其他城市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我市海外高层人 才政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评审标准明晰。我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标准明确,层次分明,涵盖了世界一流水平人才,国际先进、国内顶尖水平人才以及国内先进水平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中的多个层级,对各类人才定义明晰,提高了评审工作的可操作性。二是评审社会化程度高。我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工作一直以来都坚持评审社会化的总体方针,积极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从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评审工作的公正和公开。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情况,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日益增长的对各专业评审专家的需求与专家资源不足的矛盾。由于现行评审方式要求每组专家不低于9人,并且外省专家不低于80%,增加了邀请专家的困难,同时海外高层次人才日益多样化,对评审专家的专业广度和细分领域的深度都提出了更高,进一步造成评审专家资源不足。二是按照国家对人才分类评审提出的新要求,评审办法亟待根据不同专业或领域的人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多维度、全方位评价人才,不唯学历和资历论人才,更加注重其业绩和贡献。三是《评审办法》在申报条件、申报次数、材料要求等具体操作方面不够清晰。

二、修订思路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才工作的最新要求,积极落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我局经过广泛调研,结合对国内外先进城市人才评审体系的分析,听取了以往评审专家和申报单位的意见,依照提升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公平公正的原则,对2012年开始实行《评审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具体如下:

一是贯彻落实新政策和新要求。贯彻落实《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实施“鹏城孔雀计划”的意见》等法规政策,对高层次人才评审工作提出的新思路和新要求,特别是人才进行分类评审的要求,增强评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是强化评审办法的可操作性。《评审办法》总体可操作性较强,但也存在申报条件不够明晰、评审标准较为笼统的问题,不符合对细分行业领域专业评审的要求,在细化评审标准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保障评审效率和可操作性。

三是保障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进一步优化评审资源,保障广大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对建立机制剔除明显不合格的申请人者,同时避免无意义的反复、高频率申请;制定退出和惩罚制度,建立诚信申请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修订内容

(一)优化海外高层人才评审年龄。原有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办法规定了人才的最高年龄限制,A类为60周岁,B类为55周岁,C类为40周岁,有特别突出成就的,以上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特别突出成就”和“适当放宽”的具体标准。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实施以来,部分人才,尤其是具有丰富海外工作经历选择回国创业、就 业的高层次人才,可能存在符合认定标准但是超过年龄规定的情形。为解决此部分人才申报,保证依法行政,拟在修订时明确适当放宽年龄的具体标准,申请A类人才评审的申请人年龄调整为不超过65周岁,B类人才年龄调整为不超过60周岁,C类人才年龄调整为不超过45周岁。

(二)完善人才分类评审制度。《评审办法》没有体现人才的分类评价,实际操作也未分类设置不同的评价要素。在分析国内外对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申请人的专业类型,拟在修订时对申报评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将海外高层次人才按照专业领域初步分为社会科学类、基础研究类、医疗卫生类、文学艺术类、创新创业类、工程技术及其他等类别,按照能力、业绩和贡献三大核心一级评价指标和7大二级指标,再根据各专业的不同衍生出细化的三级指标,建立起既体现人才差异化,又体现统一性的评审指标体系。

(三)适度调整评审专家数量和市外专家占比。原《评审办法》参照孔雀团队评审办法制定,对专家组成、数量等要求非常高,实际操作中存在聘请专家等困难。原《评审办法》规定:专业评审小组人数由9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市外专家的比例不低于80%。科技创新领域的专业评审小组至少须有1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2015年之前年申请量在40人以内,2016年超过70人,2017年系统申报了115人,由于申请人数逐年攀升,申请人专业范围越来越大,对专家数量和专业细分的需求也越来越 大,原有对专家的规定需要适度调整。同时,考虑近年我市高层次人才已初具规模,并且院士、外籍院士逐年增加的实际,考虑扩大聘请专家的范围。拟适度降低专家小组总人数,将专业评审小组人数总数从不少于9人的单数调整为不少于7人的单数,且将市外专家比例不低于80%调整为不低于70%,并将原有的院士范围扩大至发达国家工程院、科学院院士。

(四)规避申请人无序频繁参评。《评审办法》没有对申请人的范围和可申报评审的次数等作出限制,近年出现评审不通过多年持续申报的个案。2016年3月,我市颁发《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发[2016]9号),海外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标准翻倍,导致2017年的评审申报出现与以往不同的三类情况:一是不符合认定标准又无突出成果和业绩,且与申报层级差距较大的申请非常多;二是首次出现了证书到期后申报同层级评审;三是认定后立即申请更高层级的评审。考虑到我市高层次人才主要以按照标准认定为主,评审为给予具有突出专业水平和业绩人才获得认定的一种补充方式,为避免重复申报或以调整人才级别为目的带来的评审资源占用、浪费问题,需明确申请人可申报的范围和次数。拟规定已经获得认定或评审通过的人才不得申报,每一位申报人最多可申报两次评审,且第二次申报评审时必须有符合评审要求的新业绩或其他相关材料。

(五)建立了退出和惩罚机制。《评审办法》对人才退出、惩罚机制没有明确,随着我市以及各区人才优惠待遇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工作业务中存在申请单位或申请人弄虚作 假、套取待遇的潜在风险。结合我市拟出台的人才诚信机制建设以及退出机制等政策,为营造高层次人才真才实干、风清气正的氛围,鼓励诚信、保护先进、惩罚造假、清除伪劣,需要增加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退出和惩罚机制。拟对申请人过往学术、业绩上弄虚作假,存在道德瑕疵和过失未申报说明的,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以及由于情节严重影响恶劣受到行政处罚尚未满一定时限的,以及其他不符合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要求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并实行包括但不限于追回奖励、称号等惩罚措施。

上一篇:生物质量分析报告下一篇:毕郭初中校本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