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概论(通用11篇)
医学影像技术概论 篇1
1-10 为病案管理那本书,从 11 开始为医学信息学那本书 1、病案信息管理基本范畴(P2):收集、整理、加工、保管、质量监控、服务。
2、病案编号、方式(P39):病案号是根据病案管理的需求,以编码的方式制定的、有规则的患者身份标识码,人工管理病案阶段的标识码,是一种 ID。(病案的唯一标志。收集患者身份证明资料及分配病案号是对每位就诊或者住院的患者做的第一步工作,也是以后获得患者身份证明子资料的唯一途径。)
病案编号系统:系列编号(每次就诊给一个新号)、单一编号(在该院内始终一个编号)、系列单一编号(每次给一个号,但每次最后都将旧号归并到新号中)
病案编号的类型:直接数字、字母&数字、关系编号 例如 1992 01 01 1 09 2(年月日 性别 顺序号 地区码)、社会安全编号(美国)、家庭编号、冠年编号
病案编号的分派:集中分派、分散分派 3、目前采用的疾病分类方法(P206):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
特点: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手术操作分类方法(266):ICD-9-CM-3
4、病案管理的含义(P2):病案管理是指对病案物理性质的管理,即对病案资料的回收、整理、装订、编号、归档和提供等工作程序。
5、病案管理人员建立患者姓名索引流程(35):1、患者信息采集 2、核对患者身份证明材料 3、填写姓名索引卡 4、患者姓名索引的保存 6、病案复印要求(51)(不可复印主观资料)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 7、PDCA(139)(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Plan(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2、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 3、找出主要原因 4、措施)Do(5、具体实施)
Check(6、检查执行情况)
Action(7、巩固措施 8、对不能标准化处理的问题新处理)
8、病床使用率(163)= 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 100% 9、病案信息的作用(6)1、医疗作用 2、临床研究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作用 3、教学作用 4、医院管理作用 5、医疗付款作用 10、疾病编码的查找方法(220)1、主导词选择 2、在第三卷索引中查找编码 3、在第一卷中核对编码 4、病案编码的操作程序
疾病分类的方法(204):疾病和手术标准命名法、医学系统命名法、最新操作命名、11、EMR[148]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以电子媒介为载体,记录患者疾病和诊疗过程的病历资料,并能进行检索、管理的信息存储库。包含首页、病程记录、检查检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优势:1、正确性与完整性(代替手写)2、形式多样 3、共享性 4、安全性 5、结构化 设计原则:1、以病人为中心 2、以问题为核心 3、以时间为顺序 4、以病历书写规范为新式 12、X 线成像[187] 二维 ; 核磁共振 三维(哪些是 X 线哪些不是而是其他什么)
对图像来说可分解的最小组成 :
像素 13、(PACS)医学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189);传感器、信号预处理和采集系统、计算机系统、人机交互系统、能量发射系统、其他(机械传动、定位、管路等辅助设备及系统)
14、LIS 发展阶段[208)] 1、仪器应用阶段(1950)2、单机应用阶段(1970)3、网络应用阶段(1980)4、全面自动化阶段(1990)
LIS 信息特点:(检验信息特点)1、关联性 2、间接性 3、时效性 4、共享性
接口:与检验仪器的接口 1、单向通信 2、双向通信 3、主机询问
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接口分类 1、紧密连接(动态连接库)2、松散连接
(表单申请)
数据挖掘所面对的数据特点:大量、不完全、有噪声、随机。(例如:以门诊就诊人数为例,从中找出分时段就诊人数的分部规律,结合 HIS)
简而言之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批的数据中发掘有价值的潜在信息 15、远程医疗系统组成 [224]提供方
申请方
媒介
多媒体通信技术组成:终端设备(视频 I/O、视频编码解码器、音频 I/O、音频编码解码器、多路复用/分接设备)、传输信道(光纤、电缆、微波、卫星)、多点控制单元(多点控制器、多点处理器)
16、具备什么职称的医疗技术人员可以提供远程医疗咨询服务?(副主任医师及以上)
17、医院信息系统的定义[105]: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中各阶段所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和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18、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106(HMIS)
针对医院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经济管理和医疗事务管理(具体包括病人出入院管理、费用管理、药品物资管理、医务人员管理等)
19、临床信息系统 106(CIS)
针对患者本身的临床医疗护理管理(PACS、LIS、EMR等)
20、HIS 功能(109)
1、信息采集(最早、一次性)2、信息存储(门诊病历 15 年 住院 30 年)3、信息处理(录入-输出)4、信息传输(各部门信息交换)5、信息提供和获取(打印、led 显示)
21、HIS 各系统模块(112 了解)
门诊:门急诊导医、挂号、排队叫好、收费 住院:转入转出、床位管理、住院费用管理 药品:药库、门诊药房、住院药房、制剂、药品会计、药事管理 病案:编目、流通、质控 财务:会计财务、经济核算 后勤:物资资料、后勤事务、基建管理 固定资产及设备:资产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人事、工资 行政: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 医疗质控、情报 22、IHIS(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架构:1、医院信息系统(经济管理和医疗事务管理)2、临床信息系统(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管理)3、支持与维护系统 4、外部接口 23、HIS 体系结构[116]
C/S(客户机/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C/S/S(客户端/中间层/数据库)
24、门诊、住院流程 门诊:挂号、分诊、就诊、收费划价、做检查(或取药)、离开。
住院:住院登记、预交款、护士站安排床位、检查治疗手术、护士站出院证明、住院处结算、离开医院 25、医生排班表按一个星期轮转。
26、门诊医生站主要做什么、功能、任务 是协助门诊医生完成日常医疗工作、主要任务是处理门诊记录、诊断、处方、检查、检验、治疗处置、手术申请、查看检验检查结果、住院申请等信息 护士站功能:床位管理;长期医嘱及临时医嘱核对提交;电子检查检验申请单核对提交;对病区医嘱项目收费进行记费确认;对病区的耗材、药品进行管理;对病人提供费用
每日清单 27、门诊、药房、收费流程图(流程图参考一下 PPT,强调的较多)
28、长期临时遗嘱的区分
长期医嘱:指执行两次以上的定期医嘱,有效时间在 24h 以上,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
临时医嘱:指一次完成的医嘱,诊断性的一次检查、处置、临时用药,有效时间在 24 小时内。
29、入出院结算方式:1、中途结算 实现患者在院期间,阶段性的结算,并打印结算发票;中途结算后的余款可继续作为预交款使用; 出院结算 对已出院患者本次住院所有未结算费用进行结算处理的过程。
医学影像技术概论 篇2
1 专业课程体系及本课程地位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下,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为理念,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构建了如图1 所示“实践主导、理实交融”的课程体系。其中“口腔疾病概论”属专业基础课程, 也是必修课程, 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
2 课程的作用及相关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口腔修复体制作, 少部分从事口腔卫生宣教、口腔医疗器材销售和口腔医疗志愿服务等工作。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和课程体系设置, 确定本课程的主要作用是: (1) 介绍牙体缺损、牙列缺损或缺失治疗的基本理论, 服务后续核心课程, 培养学生医技沟通能力 (关于修复体制作与口腔医师沟通交流的能力) 。 (2) 传授和拓展基础知识 (口腔常见病的防治与口腔健康教育) , 拓宽学生就业面 (口腔卫生宣教、口腔医疗器械销售、口腔医疗志愿服务工作) 。
工作任务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源头[2], 从毕业生的工作领域出发, 分解工作任务, 分析得出与本课程相关的职业岗位能力 (见表1) 。
3 教材建设思路
教材服务于教学, 实际教学中不能拘泥于现有教材, 应以分析得出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 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组织和丰富, 形成新的教材内容与章节 (如表2) 。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载体的新教材, 打破传统内容编排, 形成了与工作领域相对应的章节, 使教学更贴近教改要求, 弥补了传统教材与工作领域不对应的缺陷。新教材章节与工作领域的对应情况如表3 所示。
4 教材建设进展
根据上述教材建设理念, 课题组深入研究分析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明确与本课程相关的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初步完成了校本教材《口腔疾病防治》的编写。该教材以卫生部统编教材《口腔科学 (第七版) 》为基础, 结合《口腔预防医学》及每年“爱牙日”宣传资料, 语言流畅、叙述清晰、图文并茂、重点突出;主要介绍了口腔解剖生理知识, 各种口腔常见病 (如龋病、牙髓病、牙周病、智齿冠周炎、儿童口腔疾病等) 的临床特点和防治知识。目前该教材仍在不断修改完善之中。
5 教材建设的后续规划
5.1 教材内容的整体优化
专业基础课教材建设应紧密围绕后续核心课程内容, 强调知识对技能的支撑, 并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对接, 避免学科化或理论化。在教材结构、体系和编写风格上, 要突出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大力改革传统的学科型教材编写风格。
(1)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知识实用为原则, 紧紧围绕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为满足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教材建设应以强化医技沟通、口腔卫生宣教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教材内容的选取应注重知识应用, 简化基础理论知识的阐释与推导, 增加应用实例, 如牙周病患者义齿修复的设计、口腔健康宣教方案的设计等, 着重讲授理论知识的应用思路和方法, 以例释理, 将基础理论融入实例分析中,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理论知识实用、基础知识够用和专业知识顶用的目的。
(2) 增加新材料、新技术知识。传统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偏重经典理论和基础知识, 缺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知识的介绍[3], 与高职教学应紧密联系行业服务链的要求不适应。因此, 我们在教材编写时增加了牙齿美容、CAD/CAM义齿、种植义齿、精密附着体修复技术等新材料、新技术知识;同时, 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和论证[4],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使教材内容得到整体优化。
5.2 教材内容形式的多样化
教材除主体内容外, 可在各章节设立“学习目标”“知识链接”“病例分析”“知识拓展”“课堂互动”“学习小结”“目标检测”等栏目,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视野, 强化知识应用和技能培养。某些教学内容 (如CAD/CAM义齿、种植义齿、精密附着体修复技术等) 操作性很强, 仅用文字描述很难解释清楚, 应建设数字化资源库, 充分利用配套资源形成集文字、图片、视频于一体的立体化教材体系[5]。
5.3 校企联合开发教材
为了突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特点, 校企联合开发教材很有必要。要认真听取行业一线专家对教材编写的意见, 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 将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与知识引入教材, 将最新的知识、技术充实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线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的合作, 缩小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 使学生掌握真正有用的知识。
6 总结与展望
与传统教材体系相比, 新型高职教材体系更具实用性和先进性。因此, 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立足改革、与时俱进, 加大教材建设力度, 全力编写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教材, 使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更加符合教学改革需要, 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从而推动高职口腔医学技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爱华.高职校本教材开发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 2011 (17) :232.
[2]冯艳妮, 刘培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教通讯, 2013 (12) :1-2.
[3]余祖文, 谭维奇, 张鹏顺.关于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10) :132-133.
[4]王海梅.高职院校开发校本教材的原则和策略[J].内江科技, 2007, 28 (1) :42.
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 基础医学概论 免疫系统 教学设计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供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了解医学概貌,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整合课程。其内容以“分子一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为主线,涵盖了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藥理学、遗传学等十门课程[1],通过对基础医学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系统性的理解和掌握。
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基础医学概论中非常重要的一章,涉及了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医学免疫学等学科,其教学内容深奥枯燥、概念抽象繁多、机理复杂,一直都是教学中的难点。下面笔者以此章为例谈一下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设计中的体会。
一、教材分析
笔者所讲授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医学概论》[2]第18章“机体的免疫系统”。目前的理论学时为10个学时,要完成教材整章的教学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结合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密切联系特异性免疫应答两条主线(细胞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应答)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对面面俱到的教材做一个大幅度的修剪,达到“够用”为度。如免疫耐受、超敏反应、免疫学诊断、预防和治疗等作自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之前所述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知识基础,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3.掌握重要的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功能;4.掌握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5.熟悉T、B淋巴细胞的重要表面标记分子;6.熟悉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及应用。
由于学生在高中生物时接触过免疫系统,对其分类、组成及功能有一定的认识,对该部分知识的加深与拓展也较易理解,因此本章的难点在于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二)能力目标:在知识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我们力争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能力目标。
(三)情感目标: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方法
非医学专业招生大多是文理兼收的,有些学文科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对涉及较复杂机制的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极易形成思维疲劳,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比喻法、讨论归纳法、案例分析法、PBL教学法等,提出问题找到基础与临床与生活经验的切入点,循序渐进将科学知识的讲授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如在讲解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时,首先提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发现了一种有“世纪瘟疫”之称的疾病——艾滋病,对艾滋病,同学们有多少认识?同学们知道艾滋病患者会有什么临床表现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使学生能更好的形象理解,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在师生讨论、互动中,轻松的掌握了知识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温故导入法、提问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如讲“机体的免疫系统”这一章绪论时,首先通过口头提问:人体的“国防部队”是什么?一个国家需要有自己的军队来抵御外来的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维护人民生活的稳定,那么人体的“国防部队”有什么功能?以此来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导入新课。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又提出新问题:人体的这个“国防部队”是怎样运作的?这时学生带着寻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进入了新学习情景中,既激发了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求知欲,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在讲“补体系统”这一节时,我们可以这样设问置疑,“异型输血会出现什么后果?”,“溶血”;“而在血型检测试验中,A型血与A标准血清体外出现凝集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人体内有溶解红细胞的物质——补体”;“为什么正常时不出现溶血?”,“为什么体外很容易失去活性?”等等。这样的设问使教学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结合教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在“机体的免疫系统”的第一节授课中,笔者首先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入免疫的概念,通过对一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经历,从而提出抗原的概念、免疫的概念以及免疫特异性这一重要特点;采用比喻法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的指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特点,讲授中枢免疫器官的解剖学特点和组织学特点,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出临床骨髓穿刺的部位;利用课堂讨论法,并结合多媒体视频展示骨髓和胸腺的功能。最后利用归纳式板书的方式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式掌握并记忆。
(三)问题小结,引发思考
1.人类在许许多多病菌、病毒存在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健康地生活?为什么老年人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肿瘤发病率较高?得过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一般不再患流行性腮腺炎,为什么?2.无偿献血对人体有害吗?为什么?胸腺在机体免疫中起什么作用?
(四)课程总结
基础医学概论作为一门整合课程,由于教学内容上的复杂性、特殊性,授课对象的特定性,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对于教学过程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昌洙,刘卫东.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76-77.
[2] 李利兵,朱大年,汪华侨.基础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试题 篇4
A型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医本体论的主要内容是:
[
] A.天人合一 B.阴阳学说 C.元气论 D.脏腑学说
2、全科医学作为一个新型临床学科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的时间是。
[
] A、20世纪60年代 B、1989年11月 C、1993年11月 D、1996年12月
3、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
]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恒动辨证 D.脏腑辨证
4、全科医生做为医疗保健与保险体系的角色是。
[
] A、咨询者
B、教育者
C、家庭成员
D、守门人
5、中医全科医生常常遇到的健康问题是:
[
] A.生物—心理—社会问题交织
B.家庭—单位问题复杂 C.亲情—爱情—友情问题交织 D.现实—理想问题复杂
6、不是全科医疗的的具体特征是。
[
] A、高新技术
B、常见问题
C、持续性
D、综合方法
7、“未病”的概念中不包括: [
] A.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的状态
B.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可能表现出的状态。C.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阶段 D.机体已无生命指征阶段
8、哪一个家庭类型属于扩展家庭。
[
] A、单亲家庭
B、群居家庭
C、核心家庭
D、联合家庭
9、全科医生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应贯彻以何为主的服务原则: [
] A.预防保健 B.问题咨询 C.健康教育 D.诊断治疗
10、家庭生活周期分几个阶段。
[
] A、4个
B、6个
C、7个
D、8个
11、医疗的顺从性及病人的满意度,绝大部分取决于: [ ] A.医生的服务 B.医患关系 C.患者的感受 D.医院的硬件环境
12、目前排在死因首位的疾病是。
[
] A、脑血管疾病 B、恶性肿瘤
C、心血管疾病
D、呼吸系疾病
13、医患交往过程中,对会谈技巧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会谈准备——强势定位,主导谈话 B.会谈开始——礼貌、热情、开放式提问
第1页(共4页)C.会谈中间——鼓励、促进、心理支持 D.会谈结束——适时、自然、结束语
14、不属于公共卫生服务的是。
[
] A、全科医疗
B、计划免疫
C、健康教育
D、妇幼保健
15、下列属于我国甲类传染病的是指: [
] A.狂犬病、霍乱 B.鼠疫、霍乱 C.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6、正常情况下,第一次乙肝疫苗接种时间。
[
] A、出生后24小时内
B、48小时内
C、一周内
D、一个月内
17、医疗事故分为几级? [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8、家庭结构危机的主要特点是。
[
] A、不可预见、反复发作
B、可预见、常发生
C、不可预见、不常发生
D、不常出现、可预见19、2004年2月,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社区卫生服务具有综合、便捷、低廉、持续的特点,治疗的疾病以慢性病、老年病为主,中医药在这方向有着鲜明的优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是: [
]
A.胡锦涛 B.温家宝 C.吴邦国 D.吴仪
20、人所在的生态系统当中,属于微观世界的是。
[
] A、家庭
B、社区
C、细胞
D、国家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B
A型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哪一个家庭类型不属于异常家庭。
[
] A、单亲家庭
B、群居家庭
C、核心家庭
D、同性恋家庭
2、人体生命活动中,主宰思维、行使主观意愿、统率五脏六腑的是:
[
]
A.魂
B.神
C.意
D.魄
3、人所在的生态系统当中,属于宏观世界的是。
[
] A、组织
B、系统
C、文化
D、分子
4、疾病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的总和是: [
] A.病机
B.病因
C.证候 D.症状
5、“妻管严”这种现象是家庭权力结构的哪一类型。
[
] A、分享权威型 B、传统权威型 C、工具权威型
D、感情权威型
6、中医全科医生进行健康问题评估时,最常用的一种评估方法是:
[
]
第2页(共4页)A.观察法
B.会谈法 C.分析法 D.工具法
7、属于家庭内资源的是。
[
] A、教育资源
B、健康防护
C、文化资源
D、宗教资源
8、提出“隔离”思想有效防治传染病传播的最早史料是 [
] A.《素问•刺法论》:“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 B.《老子》:“凶年之后,必有温疫。”
C.《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D.《灵枢·剌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9、社区健康照顾团队中的医技成员是。
[
] A、社区医师
B、社区护士
C、健康教育者
D、专科医生
10、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A.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无病防病
B.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C.二级预防——发病前期预防——使疾病能够及早治愈而不致加重和发展。D.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
11、全科医生配置上,一般按多少个家庭配备一名全科医生。
[
] A、200
B、300
C、400
D、500
12、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 [
] A.遗传性疾病 B.传染性疾病 C.生活方式病 D.营养不良性疾病
13、社区健康照顾团队中的顾问成员是。
[
] A、社区医师
B、社区护士
C、健康教育者
D、专科医生
14、《世界卫生组织法》确定该组织及其会员国的最终目标是: [
] A.将全人类获得最高可能的健康标准 B.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C.生命健康权 D.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15、主干家庭又称()家庭。
[
] A、单亲家庭
B、直系家庭
C、核心家庭
D、联合家庭
16、传染病预防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国家对传染病实行的原则是:[ ] A.隔离为主 B.预防为主 C.治疗为主 D.预防与治疗并重
17、属于家庭外资源的是。
[
] A、维护支持
B、健康防护
C、卫生服务资源
D、情感支持
18、生命是基本人权,实施安乐死主要侵犯的人权是: [
]A.人格权 B.处分权 C.隐私权 D.生命权
第3页(共4页)
19哪一个不是全科医生对病人与家庭的角色。
[
] A、咨询者
B、教育者
C、守门人
D、医生
20、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是: [
] A.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应性 B.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C.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D.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当性
全科医学概论复习题 篇5
本科《全科医学概论》复习题
(先发前面部分的,还缺最后两次课的复习题,再补)
1.如何理解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P15-18)2.全科医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特点的意义何在?(P18-24)3.如何在具体实践中体现全科医生的工作特点?(P24-29)4.全科医师应如何提供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P51-54)5.社区的定义,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的意义是什么?(P79,81)6.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特点是什么?(P95-98)7.疾病的第一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第三级预防分别是什么?各包括哪些手段?(P113)8.什么是筛检试验?筛检试验的原则是什么?(P117)9.什么是健康评价,什么是健康管理(P134)10.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的具体形式有哪些(P140-144)11.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P142)12.为什么说“没有良好的医患关系,全科医生将无法工作”?(P128)13.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30)14.医患关系的新发展趋势有哪些?(P125-126)15.沟通艺术有哪些?(P130-132)
医学人文概论心得体会 篇6
学习心得体会
队别
专业
学号
姓名
不要让医生成为折翼的天使
第一次上“医学人文概论”的时候,我就对其产生了亲近感,是不同于对医学课程的感觉,后来我才发现学习医学人文是在进行人性的探索,是情感的交流;而学习其它专业医学课程大多是在追求科学的理论,是知识的交流......在我看来,医学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医学人文精神对医生的引导作用绝不逊色于医学知识!
医学人文强调人文。人文精神是一种关心人、尊重人、倡导保护个人的权利,要求重视人的价值,主张实现人的平等和自由的伦理观。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体现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挚爱生命,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它的核心追求是对生命的关爱。这也反映了一名合格医生的基本要求。一个掌握精湛医术的人不能称之为医生,作为医生必须以医学人文精神为指导,这样医术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在这里不得不提起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时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这句话很好的体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尽管医学在发展,但总是疾病先于医学的,因此总有我们还不了解的疾病。面对我们已能够战胜的疾病,我们自然应尽力治愈病人,为其解除病痛;而现实中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去帮助病人,这种帮助不一定直接和疾病相关,但却是为了病人健康着想的,这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行为;当面对那些我们束手无策的疾病时,患者更需要医生的安慰,这绝不是敷衍了事,当我们不能给患者带来治疗上的帮助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人文关怀,记得老师说过这个要求实际上比前两个都要难,因为这种对病人的安慰不比治疗那般有据可依,这常常是种更高层次的更复杂的更深入的对生命本质的探寻,这需要我们摆脱医疗水平的约束,报以真心的关怀甚至是跨越死亡的勇气!安慰不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而这种体现人文性的心灵沟通正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
然而现今科学化才是医学的主流发展趋势,这也使医学技术和人文关怀出现分裂化趋势。举个极端化的例子来放大影响,试想一个不听病人主诉,只看先进设备的检查结果的医生,和一个精密的电子仪器有何区别?卫生服务中的极强功利性色彩几乎吞噬了纯洁的医学人文光芒,乃至于“只见病不见人,只懂病不懂人,只治病不治人”的服务态度驱散了医患之间的丝丝暖意。临床医学出现难以弥补的缺憾:重诊治、轻预防,重高科技、轻普通技术,重治疗、轻护理,重科技、轻人文,重生命数量、轻生命质量。人们对医疗服务的种种道德诘难,实际上反映了服务质量的现状有悖人们的人文期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从反面表露了人们对卫生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呼唤。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化的医疗仪器、设备为疾病的检测、诊断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精确性,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医学技术主义的兴起,使客观、冷峻的医学替代了充满人文温情的医学。实际上,医学的技术性和人文性从来就是医学内在的不可分割的两重属性,医学绝非一门完完全全的技术科学,医学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医学才能成为人的医学!
医学影像技术概论 篇7
1 医学概论与专业认知
医学专业认知是指医学生对专业设定的目的、意义及作用的看法, 是对将来所从事工作的理解和应具有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了解等。医学概论又称医学引论、医学通论、医学总论、医学导论, 是一门以医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在20世纪中叶就在医学院校开设了这门课程,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逐渐将其纳入医学课程体系[2]。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将其作为必修讲座课开设已有两年, 旨在帮助刚刚踏入医学院校的学生, 初步建立起医学科学的整体框架, 对于健康、疾病、医疗、医学教育、卫生事业与卫生改革等有所认识, 对于医学发展的历史演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端正学习态度, 做好学习生涯规划, 具备医生的素质与情怀。通过该课程的教学, 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医学是什么?学习医学有什么用?怎样学好医学?等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献身医学的精神, 从而有效指导学生学好各门基础课和专业课,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2]。因此, 医学概论在提高医学新生的专业认知度, 帮助其了解所学专业及专业前景, 树立学好专业的信心,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方面具有其他课程难以替代的作用。
2 教学设计
2.1 实施原则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 医学概论作为一门医学的启蒙课程, 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 既要服从于医学院校教学的总要求, 又要探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 把医学专业认知有机地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2 教学内容
我们选用蒋炳武主编的《医学概论》为教材, 秉承以医学概论理论体系为核心内容, 以医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设置的目的、意义及作用为依据, 在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度的同时加深其对医学概论基本理论理解的教学理念, 将专业认知的内容融入到医学概论理论体系中重新整合。医学概论授课内容对应的专业认知要点见表1。
2.3 教学方法
鉴于医学生课业负担重,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少, 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和认知规律, 在教学中采用课堂理论传授方式, 充分利用课内学时。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2.3.1形象化教学医学概论理论性强、内容抽象, 可用实际的案例直观展现, 营造一种活灵活现的教学氛围易化理论知识。如讲授“促进医学发展的动力”时, 首先展示“海豹儿”的图片,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再结合“反应停”事件, 使学生明白, 在临床上发现问题, 先要在理论上进行解决, 然后回到实践中指导医学活动。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在促进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同时感受到临床医学的科学性、复杂性, 及临床工作中应具有的辩证思维。
2.3.2 建构式教学
授课时注重知识的衔接, 通过分析医学发展史及其发展趋势, 结合3次卫生革命讲解医学模式的定义、演变过程及现实意义, 进一步分析专业服务对象的演变, 并以此为指导设置专业课程, 从而形成医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知识体系。使理论课教学不是停留在传授知识和简单解读政策的层面上, 而是使授课内容具有一定深度, 对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 作出有深度和新意的解答, 给学生以真正的启发, 达到学习理论和培养能力的目的[3]。
2.3.3 参与式案例教学
谈到就业, 学生的表现比较消极, 感觉前途暗淡无光, 这种情感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生涯的规划。针对这一难点和焦点问题, 紧跟形势删除《医学概论》中相关医疗卫生事业内容, 与学生共同讨论当前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措施, 如“财政重点保障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立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建立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特色”、“慢性病门诊医药补偿”、“特殊重大疾病住院补偿制度”等,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公共产品, 是福利性的公共事业, 拓宽了本专业就业渠道。通过互动式参与、讨论, 使学生既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有一个宏观认识, 又对自己将从事的岗位有清楚的认识, 并对未来人生发展充满信心。
2.3.4 共鸣式教学
结合理论,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开展讨论, 各抒己见。如在讲授医生的素质相关理论时, 通过感动中国人物华益慰教授“大医有魂人生无悔”先进事迹展开讨论, 让学生总结时代需要怎样的医生。在此过程中, 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描绘自己的职业形象, 也激发了为医学奋斗终身的信念。
3 教学效果评价
对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145名学生进行的“对本专业的了解和认知, 以下哪条途径收益最大”问卷调查, 有6个选项: (1) 新生在入学教育时了解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 参观人体解剖陈列室; (3) 学习必修课医学概论; (4) 参观医院、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 (5) 举行“我未来职业”主题讨论班会; (6) 设立班级专业教师导师制度。其中选择“学习必修课医学概论”的48人, 占33.1%;其次为“参观人体解剖陈列室和参观医院”、“参观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 分别占26.2%、24.1%。调查表明将专业认知和医学概论课程有机结合开展教学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专业认知的一条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 通过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可达到两方面目的:一给学生灌输相关医学新理念, 并以此指导实践;二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度,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稳定的专业态度, 协助其规划职业生涯。由于教学时间短, 还存在不足之处, 比如教学内容随我国卫生体制改革要适时调整, 通过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情感和需求组织教学, 改进教学环节等。
摘要:为了提高新生的专业认知度, 适应当前医疗环境, 分析医学概论与专业认知的相关性, 在医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 以医学概论为载体讲授专业认知的相关内容。本文在内容整合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专业认知,医学概论,临床医学专业
参考文献
[1]董超群, 陈先华, 任海蓉, 等.护理本科生专业认知研究进展[J].医学与社会, 2008, 21 (1) :58-59.
[2]贺国强.浅谈《医学导论》的引路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2 (3) :36-37.
医学影像技术概论 篇8
关键词:专科药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效果
【中国分类号】R4
《临床医学概论》以概论介绍为主,以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主要内容包括诊断学基础、急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和儿科学。临床医学概论是针对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临床医学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药学专业学生了解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对现代医学模式的了解,增强自我的防病能力,同时也学会传播常见疾病预防方法和健康规律生活方式,提高学生预防医学认识及社区医疗服务意识,促进医疗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1]。要讲好这门课,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与需求,掌握这门课程的特色与教学要求,具有熟练的课堂驾驭能力,这样才能把握好分寸,讓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熟悉或了解部分临床医学知识。因而,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 优化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根据本校对专科药学专业教学的相关要求,临床医学概论课程选用赵增荣主编的《临床医学概论》(高等医学院校专科教材)。这门课程涵盖的内容非常广、信息量大,涵盖了诊断学和内、外、妇、儿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是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高度浓缩,是概论,54学时,全部理论课时。该课程知识结构不适于本校学时少、设课早、学生欠缺必要的基础知识等具体情况,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选择和合并,重构内容体系。选择内容的原则是:以拓宽知识面,拓展专业口径,培养其独特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主要目的。选择确定的教学内容包括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心跳呼吸骤停、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消化性溃疡、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肾输尿管结石、贫血、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授课中详细介绍临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和诊断方法,重点介绍了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用药原则和近年来相关方面的新知识、新进展。在药物治疗中突出了药物治疗的作用特点、用法和副作用等,体现了药学专业教材的内容特点。重构内容体系的目标是:更具有条理性、逻辑性、层次性,内容呈示更简练、更清晰。并将内在联系密切的内容放在一起,构成内容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单元或知识模块,形成富有逻辑性、条理性、层次更清晰的教学内容体系。例如,教材中血液系统疾病一章,贫血包括概述、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若要详细讲授,课时不够,只能概略讲授。因此,我们将贫血整章内容删编整理后作为一节,1个学时讲授,和白血病合在一起讲解。 这样以学以致用的原则,帮助药学专业学生更快地掌握医学相关知识。
2 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是影响、制约教学策略的关键因素,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要尽量明确、具体,设计语言要逻辑清晰,使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遵循具体性,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进一步设计达成该目标的教学活动。在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之初,特别是第一次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临床医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内容、应用性以及与临床的密切关系,激发和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达到此目标,我们首先在第一次课堂讲授中明确阐述临床医学概论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从而重视这门课程。然后,我们充分利用声像教学辅助材料,增强学生对临床医师诊疗疾病中的操作手法、问诊语言、急救过程等内容,了解疾病与人类生活、生存的联系,增加感性认识。例如下载北京医科大的诊断学视屏资料,包括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河南的艾滋村视屏;2003年2月于广东传染流行的SARS流行资料;2009年3月由墨西哥发现,引起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以及一些因病去世的名人资料,如因冠心病去世的古月、高秀敏、马季,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去世的高枫,因糖尿病去世的香港明星肥肥(沈殿霞),因宫颈癌去世的著名歌星梅艳芳,因肝硬化腹水去世的世界知名华人画家陈逸飞,2005年死于原发性肝癌的著名演员傅彪,等等。录制的视频材料剪辑后制作成一个个电子文件,根据教学内容的关系,在教学各阶段的课前或课间选择播放。这些教学辅助材料的使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了解和学习到与课程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同时,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热爱这门课程,甚至起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的作用。
3 教学与医学实践相结合,驾驭课堂
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严谨学科。在其内容理解上,需要大量的医学知识做铺垫,所以对药学专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尽量精选授课内容,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多以病案或图片形式引导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该课程没有安排适当的临床实践和实验课,在课堂中上问诊、体格检查时经常采用场景式CBL教学,即抽一学生扮演患者,教师扮演医师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专科学生总体素质偏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特别是大班上课,后排学生通过手机看小说、看影视剧、讲小话的较多,影响教学效果。笔者所教2012级药学专业,一个大班授课,90余人;一个小班授课,60余人。期末考试成绩小班平均73分,大班平均67分,小班明显好于大班。因此,笔者已建议学校在临床专业课教学中以小班为单位,便于开展各种方式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课堂中要学会驾驭课堂,除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加大投入、精心准备外,课堂中最好不停走动,往后排走,学生看到老师,会停止一切小动作,认真听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 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很多,也非常重要,如药理学、药物分析、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等课程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而临床医学概论是药学专业学生与临床疾病诊疗密切相关的唯一一门课程,课时少,无实验课,课堂讲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不是培养临床医师,其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与临床医学专业不同,应以实用为原则,其教学内容不应精深,只能概论,对临床常见病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诊断过程尽量粗略讲解,不必展开,重点介绍疾病的临床表现。要使课堂教学游刃有余,必须在备课环节下大工夫,分析教学内容,精心构思、设计导入和每一章节的教学方法、方式、语言技巧和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值得推荐的教学方法有: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法、辨析相近或相关的概念、列表比较并列相关的内容、树形结构图展示层次性知识结构、充分利用图形、图像、图解、动画、视频等直观教学材料和问题教学法等[2]。如何使学生记住课堂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课堂中的语言技巧非常重要,在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的前提下, 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如风趣的语言、丰富的表情,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帮助学生记住所学内容。而且如果在课堂上发现学生走神,思想不集中,老师可以采用自然、调侃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切忌满堂讲,无重点。最后,作用临床课的专业老师,要有充分的自信,我的课堂我做主,相信自己的重要知识点自已掌握,相信自己的学生会与你互动。通过精心设计和应用一系列方法、技巧,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为提高。
参考文献
[1] 孟繁坤,孙国平,段中平等.非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中超声检查教学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626-627.
[2]姜春明,王竹颖.P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l,10(11):1348—1350.
作者简介: 金玲,女,1967年5月~,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内科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临床医学概论学习心得 秦韦 篇9
秦韦
200914140118
临床医学概论学习心得
四年的大学生活真的过的好快,转眼间我们即将毕业,进入到社会开始人生的另一段征程。想当年刚进大学的那段日子还历历在目,之后每年都会有新生进来,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感受,现在我们已经是最老的学姐学长了,我们真的快要毕业了,一切都恍如昨日。现在刚进入实习岗位的我才发现,上班好难,赚钱好不容易,回想起大学里四年的安逸日子,很后悔当初没有多学点东西,没有多考些证,没有多去些地方,没有多长点知识,没有多交些朋友,可能人就是这样,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吃。所以现在的我一定要努力,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将来的我后悔失望。现在的我在药店实习,经历了这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活,我发现临床医学这一门课对我现在的工作有多么重要,虽然上这门课的时候我每次都去了,但还是感觉没学到什么东西,在我的印象中,临床的老师讲课都讲得很详细,讲得很好,只是自己当初觉得是门考察课所以就没太在意的混过去了,现在想想真的是很后悔啊。从学校出来的时候走的匆忙,也没带这本厚厚的书过来,真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上百度搜了下,重新熟悉了下临床医学的概要,了解到临床医学概论全书共分为9篇,包括诊断技术、治疗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疾病各论,涵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老年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强调了临床诊断的实用性,介绍了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以及近年来相关方面的新知识、新进展。是一门过度课程,是连接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专业知识的桥梁。是研究诊断、治疗疾病和医患关系的学科群,他作为一种应用科学,是建立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基础医学等学科基础上的。像书中第一章介绍了临床的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和诊断方法,第四章至第十二章按系统分别介绍了内、外、妇、儿各科临床的常见疾病。各个疾病均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等。这些对我现在在药店上班的工作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妇科常见疾病,耳鼻喉科,儿科这些在药店都是经常有人问及的,如果这些常见症状都能说得很清楚的话,别人肯定是会很信赖你的,你也能很正确的给病人拿药,这样对患者的病情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虽然上这门课的老师有好几个,但我相信每个老师应该都
是上的他们最擅长的一章,所以每节课的内容应该都很精辟。想当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的第一志愿是填的临床,那时候觉得医生是一个很伟大的职业,医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道德性的学科,可就因为分数少了,才选择了进入湘南学院药学专业学习,现在想想虽然有那么一点遗憾,但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医生肩上的担子太重了,我怕我扛不起这份责任,所谓医药一家,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我也应该以一个临床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现在在虽然在药店实习,有时候经常被人服务员服务员的叫来叫去,但是我心里一直把自己定位于药学专业的高才生,我将一直以这种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达到一定的高度,并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向所有人证明我的能力,向管理者的位置努力。
在学习以及实习生活中我都发现,人与人的沟通真的很重要,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当网络将我们网在各自的空间,当混钢筋土将邻居分隔得那么遥远,本以为就这么冰着吧,世界!可是后来我渐渐明白到沟通在医患关系中显得那样的重要。众所周知,当患者不再信任医者,当医者不再受敬于患者,医患关系便日剧恶劣。而这除了医疗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和医疗费用的争端之外,大概就数这“沟通隔阂”了。因了沟通鸿沟,患者并无所医,医者技无所施。于是,作为一名药学生,提前掌握沟通技巧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其实把话说到心窝里才是明智的。用心去聆听,用心去说,这一切都明摆着:沟通从心开始。打心里说,才能将信息编码为信息,才能将要告诉病人的传递;从心里聆听,才能将信息解码为信息体,才能了解病患;从心理沟通,医患便能真诚相待,齐手共抗病魔。
基础医学概论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 篇10
《基础医学概论》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 才子城相关毕业论文这样描述:
1正确定位,确定教材编写目标。针对医学院校非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本教材从整体上浓缩了基础医学各主要学科的基本知识,在内容上力求做到简明精要、重点突出、联系紧密,淡化学科概念,达到整体优化,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熟悉和掌握现代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基础医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机体的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在短时间内对基础医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明晰、扼要的认识,为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2转变观念,确定教学内容。《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贯通基础各学科、廓清基础医学整体脉络的综合性课程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机体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以“分子一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为主线,从“正常一异常一康复”方面重组、融合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0余门课程的内容,阐述准确、清晰、简明,深入浅出,富有吸引力。剔除了对非临床专业医学生不必要的知识,注重基础医学学科之间知识体系的融合和相互渗透。注重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
3增强教材的可读性。要求教材编写语句精炼,语法正确,语言流畅,逻辑性强,通俗易懂;图表精美,部分插图配以图注,图文互解,相得益彰;术语、计量单位,公式符合国家规定;每个章节后配有教学所需的练习题、思考题;并附有参考文献、必要附录等,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医学影像技术概论 篇11
1 医学概论课程特点及学习现状
我校开设的医学概论课程的内容涵盖了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等在内的基础医学学科和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临床医学学科的基本医学知识, 属于一门综合性课程。在教材编写时, 我们先通过“概述”和“机体的组织和细胞”两个章节作为铺垫, 让同学们对人体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然后按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和免疫、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及生殖和遗传等几个章节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多学科的密切相关的内容交叉整合在一起。在讲授过程中, 我们基本按照“正常结构—生理功能—常见疾病”的顺序, 使学生先掌握正常人体的基本结构特点, 然后了解这些结构是怎样发挥生物学功能的, 最后再逐渐对常见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医学概论课程针对的专业均为非临床医学专业, 这些专业的学生很多都认为学习这些医学知识对自己以后找工作没有任何用处, 不知道学校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 学习这些在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起什么作用, 所以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另一方面,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知识, 这种刻板单一、相对固定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 往往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谈不上动脑思考[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2 CBL-TBL教学法
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 (Case-Based Learning, CBL) 是一种让学生把自己纳入到模拟的案例场景中, 然后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2]。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 但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来运用是从1910 年才开始的。在医学类课程教学中, CBL教学法一般先将学生引入由授课教师根据将要学习的内容事先选择好的合适的医学病例中, 然后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 达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3]。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 (Team-Based Learning, TBL) 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出现于20 世纪70 年代末,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教研室实施的CBL-TBL教学法是将CBL和TBL两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了一起。首先由全体教师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 选择生活中常见疾病, 认真组织编写了多个典型医学案例 (包括胃溃疡、肝硬化、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及宫颈癌等) , 同时制定好相应的教学策略。至少提前一周把将要学习的案例及需要解答的相关问题交给学生, 参考学生的学习态度及以往的学习成绩进行分组后, 每一组学生自行组织案例相关资料的查找 (图书馆或网络资源) 及讨论。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查找到的资料及讨论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每小组选出一人为代表, 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讲解自己小组对案例的分析。在学生讲解过程中, 教师和其他组学生可根据汇报内容随时提出问题进行交流互动。最后由教师针对每一组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并根据每一组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评分, 该分数以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中。
3 实施效果
通过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医学概论课程的状态观察, 我们发现, 与往年单纯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明显增强, 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能积极回答问题。
通过采用不记名问卷方式调查CBL-T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结果显示94.6%的学生认为CBL-TBL教学法形式新颖, 较传统教学法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感觉案例相关章节较无案例章节更容易理解掌握的学生占总数的91.6%;87.3%的学生认为该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92.2%的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 能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CBL-TBL教学法得到了93.2%同学的认可。
总之, 通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灵活运用CBL-TBL教学, 我们在医学概论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效果的提升并不仅限于对于这门课学习兴趣浓厚或者是期末考试成绩的提高, 关键是体现在学生能力的提升上。通过查找资料来分析案例、解答问题的过程,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及各小组之间的讲解和答辩, 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汤冠荣.PBL结合讲述法在临床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NO.35:94-95.
[2]Coady S, Kalet A, Hopkins MA.Online classrooms enhance clerkship small group teaching[J].Med Educ, 2005;39 (11) :1152-1153.
【医学影像技术概论】推荐阅读:
医学影像本科《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复习题11-23
医学影像技术简历08-27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10-18
医学影像技术教学01-20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10-11
医学影像技术人员11-01
医学影像技术题库12-22
医学影像技术学08-02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10-02
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