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分析(共14篇)
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分析 篇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方向: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主要从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或放射治疗工作或医学教育及医学科研工作,也可到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岗位为:b超医生、软件实施工程师、b超医师、放射科医生、放射科医师、临床医学 临床药学 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应往届毕业生、售前工程师、健管中心医生 顾问 技师、彩超医生、放射科技师、物理师、超声科等。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前景:医学影像是一门辅助临床医学,跟临床有密切关系,考试也是考临床相关,就业比临床好,因为医学影像学专业是这些年才兴起的.,再加上中国各2、3线城市发展起后很多医院都强化辅助科室,进入新科技,这类专业医生比较缺,竞争少,但待遇比不上临床,影像的工作相对也轻松些。
医学影像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医学类中的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其中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共17个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在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中排名第12,在整个医学大类中排名第21位。
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分析 篇2
在网络技术发达的同时,网络媒体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技术方面给予医学影像学一定的支持,使其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相较于其他学科,医学影像学教学特殊性较强,对此我们结合其具体特点,在实践教学中巧妙地应用网络媒体技术,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显著提升。本文首先阐述了医学影像教学以及网络媒体技术,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网路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而围绕具体的应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2 医学影像学教学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也发展到数字化的新阶段。该学科涉及CT、MRI、超声、X线等诸多高新科技,属于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性学科[1]。医学影像教学指的是基于影像资料的形态学科,其显著的特点是存在丰富的影像资料,对比分析影像资料,按照相关临床知识诊断患者疾病,并实施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2]。所以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形式是学生阅片,学生通过大量观看对比正常以及疾病图像,实现感性认知的转变,升华为理性认知。由此医学影像学教学较之其他学科存在较大差别,它既要重视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把握,也要重视对各类影像资料的全面掌握。因此,在该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课程中涉及的影像资料必须完备、内容必须全面、图片须具有代表性,这是医学影像学教学、实习顺利组织的前提和基础。
3 网络媒体技术
网络媒体技术指的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图、文、声、像的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融合现有的通信手段的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技术[3]。它的出现使得计算机教学发展步入了全新的阶段,突破了“黑板、课本”等传统教学的局限,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教学信息化、网络化的理论教学改革和实践满足了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这种形式的教学有机融合多项先进的技术以及教学方法,包括网络资源和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课程资源、标准、在线课堂和课程评估等,搭建具有丰富资源的网络教学系统,构建一项完备的教学模式。网络技术持续快速发展,学校网络软硬件设备得到逐步完善,创造了更加理想的学习环境,便于师生攫取知识,打破了固有的统一化的教学模式,摆脱了刻板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营造了健康、愉悦的学习氛围[4]。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拓展医学影像学数据库,形成了新型的教师模式,学校也在着力于建立完善网络教学系统,现阶段,已经初步建立影像学数据库,同时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4 网络媒体技术在医学影像教学领域的运用分析
4.1 开设学生专用账号
在开始之前,为所有学生新建一个专门的账号,学生登陆该帐号可以进入教研相关网站,进入教学区域,查看影像资料,教师在课程上讲述的知识均可以通过该网页进行搜索查询。学生查看影像材料进一步巩固知识,同时还可以查缺补漏。丰富凝练的文字材料,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疾病的有关影像学体现、医学研究进展、鉴定诊断和同行业经验。由此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内涵,与此同时,获取专业的成熟的经验。
4.2 开办网络教室
在网络教室中,教师利用线上视频的形式直接给学生讲课,学生听课的形式也不局限于一间小小的教室中,学生的心态更加放松,兴趣更为浓厚,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主动性。将网络课堂内容制作成为视频,上传到教学网站,同时及时进行视频的更新,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不足以及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白的内容可以进行重复观看,避免将重要的内容遗漏,较之过去的授课形式,这种授课方式具有较强的优势。过去的授课模式,假如学生对于某一部分没有明白,鲜少存在打断课程,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的情况,所以,这部分知识通常被遗漏,但是可以通过搭建网络教学平台,组建资源库,防止类似状况的再次出现。
4.3 试题库的应用
试题库中存在海量试题,内容全面完整,类型多种多样,涵盖所有系统的内容。课程结束之后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试题对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测试,答完之后立刻可以知道答题情况,便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哪部分知识需要进行深度掌握。所有试题后面都附带相关答案以及对应的解析,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吸收和内化。教研室可以定期对学员进行考核,提前公布考试的时间,考试开始学员可以进入考试系统答题,到达预定时间就会自动退出,也可以提前提交试卷。学生不需要统一到教室答卷,通过私人电脑也可以参加考试,同时计算机可以对考试答题进行分析,随时获得成绩。
4.4 医学影像学病例数据库的应用
该数据库应用于第二课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病例分析的互动性较强,学生可以预先对病史、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等相关材料进行查看,进而分析有关影像材料,在此基础上给出自身的诊断要点以及建议同时鉴定诊断,提交之后可以看到准确的解析、辨别诊断、影像学征象以及参考性建议。这种自学模式是互动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较快地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很好地规避了自学知识的缺陷,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了锻炼。
4.5 在线交流
在教学网站中建立交流论坛,在论坛上注册的学生拥有发言权,可以在论坛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发布自身的观点以及认识;也可以对授课老师关于教学形式、方法等多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必须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指定的时间进行线上答疑,和学生进沟通,交流内容不局限于学习方面,可以是生活或者其他方面的内容。教师不单纯只有传授知识的职责,帮助学生树立争取的人生观、增强是非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职责。
5 结束语
现阶段,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技术方面给予医学影像学教学一定的支持,逐步形成教学网络化、信息化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在网络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医学影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创造了更加灵活、宽松的教学环境,提升了教学质量,转变教学现状,使得学生深刻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保障了学习质量。
摘要:现阶段,网络、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医学影像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医学影像教学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医学影像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特点,在其实践教学中巧妙地应用网络媒体技术,大大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医学影像教学以及网络媒体技术,进而详细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网路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它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水准,推动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关键词:网络媒体技术,医学影像学,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萍,张在人,张士德,刘白鹭,赵雁鸣.基于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影像学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1(6):470-472.
[2]高树明.Web技术在医学影像学教学领域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05):311-313.
[3]何慧敏.网络技术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2(4):37-38.
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分析 篇3
【关键词】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84-01
引言
中国现代康复医学从1982年发轫,至今已有30年历史, 在机构设置、学科建设、人员培养、服务开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和水平,有自己的特色[]。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慢性代谢性疾病增加、社会老龄化加剧,加之观念落后、认识局限、经验不足,我国的康复医学工作发展不甚理想,尤其在康复人才培养方面重视不够。鉴于上述情况,为了解我国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做一综述,以期找出存在问题,探索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管理对策。
1 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状况
1.1 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优势
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正式批准建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标志着康复医学规范化教育的正式开始。2002年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国残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使得康复医学的发展迈开了坚实的步伐。2010 年9月,卫生部等5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卫农卫发[2010]80 号),为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2011年4 月, 卫生部发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规定二级以上(含二级)综合医院应设置康复医学科,为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1.2 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瓶颈
1.2.1 康复医学培养体系不完善
康复医师、治疗师培养体系处于探索和改革阶段,培养教育存在着缺乏规范化、与国际标准要求不接轨等问题,影响质量[]。目前,国外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康复医学培养体系,培养包括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在内的多种康复医学从业人员。尤其是在美国,已形成了一张全面完善、覆盖城乡的临床康复医疗网[];欧洲更呈现出“一体化” 的趋势, 先后有20 多个国家加入欧洲医学会联盟中的“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部”[]。
1.2.2 康复医疗服务分布不均
康复医疗机构服务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县、乡镇,尤其农村基层和社区一般缺乏基本而必要的康复服务。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目前我国有8296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其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接近5000万[] ;还有着2亿多的慢性病患者[]。同时,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 目前有60岁以上老年人1.67亿[], 其中约有7000多万老年人有康复需求。天津市常住人口已达1293 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0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52%;天津市现有残疾人已达5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47%。
1.2.3 医保覆盖有限
在多数地区,相当多的康复医疗项目费用尚未得到医保覆盖,使群众未能充分享用康复医疗,也限制了康复医疗机构的发展。
2 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现状与分析
2.1 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世界各国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的人数与人口的比值平均约为70 人/ 10 万人口,而我国只有0.4 人/ 10 万人口[5]。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亟需康复技术人员约30 余万人,其中物理治疗师( PT ) 18 万人,作业治疗师( OT) 9 万人,言语治疗师( ST)1.5万人,假肢与矫形器师(PO)3.5万人。但目前全国从事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还不到2万人[],而各高等院校每年只能培养2000多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
我国政府决定,到2015年,我国每个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都将得到康复服务。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未来5年加速普及康复医疗,培养康复医学治疗人才。比如:①从设置康复治疗单一专业转为分别设置物理治疗(PT)专业、作业治疗(OT)专业;逐步创造条件在一些院校正式开设言语治疗专业。②PT、OT 教育的課程设置、教学大纲规范化。③建立开设PT、OT、教育专业的评估准入制度。④建立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的职业系列和资质认证及准入制度。⑤加快培养和建立一支胜任PT、OT 专业教学的、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1]。
2.2 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结构与分析
康复人员的来源组成有以下3 类[]: ①受过规范的康复医学教育,有各类文凭及学历;②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体育学院相关专业等毕业生,有文凭及学历,但与国际公认的康复专业尚有距离;③来自临床各科如神经科、骨科、中医科、儿科等医护人员。东部沿海地区一、二级医院康复工作人员中毕业于康复医学专业的仅占5.8%,三级医院中仅占12.2%,其他均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中医等专业[];西部地区康复专业工作人员中毕业于康复专业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2.4%[]。
面对人员组成复杂、专业性不强的康复队伍, 应该通过多种途径, 积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康复专业技术人才, 改变目前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
2.3 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构成分析
我国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偏低[]。康复治疗师学历以中专为主,这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
国外的康复专业工作者一般都具有较高学历,例如美国的康复医师大多来源于各临床专业的高年资医师,一般8年以上的临床医师才可有申请担任康复医师的资格[];国外的康复治疗师也多为大学本科毕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技术,并有硕士和博士治疗师,专业素质高,研究能力强。我国要按照全球职业医师最高五星级的标准进行康复医学教育和提高专业素质。采取多层次的培养模式,康复医师的学历层次应鼓励达到硕士及硕士以上,康复治疗师的学历层次以本科为主,硕士、博士层次的治疗师应达到一定的比例。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 中国当代康复医学发展的大趋势[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1)1-3.
[2] 卓大宏. 关于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 19(6): 406—410.
[3] 何成奇. 美国康复医学的现状与趋势[J]. 现代康复, 2000, 4(12): 1884.
[4]李宁, 丁晶宏, 孙启良. 欧洲康复医学的发展对我国健康保健工作的启示[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 24(12): 1124-1125.
[5] 李建军. 严重缺乏康复人才, 是制约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瓶颈”[C].第二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 2007, 08.
[6] 李建军.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现状与战略[C]. 第一届北京国际康复医学论坛论文集, 2006,08: 1- 5.
[7] 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R]. 民政部, 2010, 06, 1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 号)[R]. 2011, 4.
[9] 国家卫生部科教司. 我国康复治疗专业技术岗位任务分析及人才需求预测[R].
[10] 吴弦光. 康复医学导论[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3: 1- 50.
[11] 窦祖林. 中国国内康复医疗机构[Z].
[12] 王小燕, 谢涛, 倪捷, 等. 福建省康复机构及人员现状调查与思考[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 1(l9): 46-47.
[13] 贺庆军, 韩梅 ,何成奇. 四川省康复医学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2): 361.
[14] 付国鑫, 赵立平, 向珩等. 天津市康复医学从业人员现状及需求调查[J]. Chin J Rehabil Theory Pract, Apr. 2012, Vol. 18, No.4.
[15] 贝文, 李力达, 胡善聯. 专业医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5, 3(7): 609-611.
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分析 篇4
需求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最多的地区是 上海,占21%;
需求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最多的方向是 医疗/护理/卫生,占48%。
除了上述就业地区和方向外,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下面地区和方向中也特别受欢迎:
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分布
排名方向占比1医疗/护理/卫生48%2医疗设备/器械28%3美容/保健7%4教育/培训/院校3%5制药/生物工程3%6外包服务2%7金融/投资/证券2%8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1%9互联网/电子商务1%10其他方向1%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就业地区分布
排名地区占比1上海21%2北京16%3深圳11%4杭州10%5广州9%6武汉7%7南京7%8天津4%9宁波4%10成都4%
以上关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的各种数据分析仅供参考。选择大学专业不仅要看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更要注意就读人数和个人兴趣爱好,再好的专业,因为就读人数过多,也同样会导致就业困难;另外选择一个不喜欢的专业,不但影响你的后期学习,也会影响到就业选择。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篇5
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疗第一线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医学成像技术及影像设备维修和营销等方面工作。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超声医学、DSA、核医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以影像诊断学和介入医学作为手段,进行诊治疾病的能力。
2课程知识
主要课程设置
英语、计算机、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影像电子学基础、生理学、病理学、放射物理与防护、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设备管理、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介入医学、核医学、放射治疗技术及营销等。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医学、核医学、介入医学等)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熟悉相关的医学伦理学
5.了解医学影像学各专业分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放射学技士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高职:医学影像技术、放射治疗技术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与维护;本科: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技术论文 篇6
关于医学影像技术论文
医学影像技术学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
医学影像技术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较强的实践性学科。但是由于教育条件的限制,现在很多高校的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手段都还停留于单纯的理论授课方式,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全面。基于此,本文我们的主要研究重点就是关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改革问题,了解当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有效的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分析研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学技术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影像诊断技术作为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完善。在这样的严酷现实之下,我们对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实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学模式必须要打破传统的常规模式,向着更加科学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一、医学影像实验教学的特殊性
医学影像技术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医学科目,其在医学领域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总的来说,医学影像实验教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应用性强。
他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学习并不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掌握技术的要求,必须要通过有效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
2。新技术推广应用快、广。
医学影像技术学是医学中的新兴学科,它的发展速度非常的快,科研究的领域与空间十分的广,每当有新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临床医疗之中的时候,实验教学都必须要紧跟其步伐,避免出现于临床脱节的现象。
3。和其他学科联系较多。
医学影像学技术是其他多种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它与其他的学科之间存在很多的联系。因此对于医学影像学的实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操作的技能,而且还要学会应对各种疾病检查的方法。
二、当前医学影像技术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学影像技术学有其独特的特殊性,因此对此的学习也应该具有针对性。但是就当前医学院校的教学实际来看,很多的学校在这一学科的教学模式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归纳来看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大纲与实验教材相对滞后。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的`技术和设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目前国内的高校使用书籍中并没有一些新技术、新理论的内容,对于医学影像技术学方面的实验指导也非常的少,涉及的新技术方面非常的窄,甚至一些教材中仍然沿用已经淘汰的技术教材,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实验课学时相对较短。
医学影像技术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他的学习主要应该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高校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的还是纯理论授课的方式,对于实验教学的课时安排的相对较少,这使很多学生虽然学到了理论知识,但却不能够切实的应用到实际之中,造成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差。
3。实验教学手段单一落后。
以往我们的医学影像技术学实验课主要是在实验室进行的,但是由于实验室的教学条件有限,能够联系的实验内容也就不充足,一般只能够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实践,对于当前临床医学中常用的大型数字化的设备认识不足。
三、医学影像技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影像技术学作为医疗诊断方式中的重要方式其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总的来说,根据当前的教学实际,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学习实践活动多样化,注重在训练中学习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的学习不是纯理论的,实验教学也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不断的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充实教育资源,让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最新的技术手段,从而有效的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注重人才的引进,加强实验教学人员队伍建设。
师资能力的不足是当前影像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原来一名实验教学需要带一个班级的学生,这大大的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弱化了对学生的时时指导强度。通过人才引进培养的方式,加强实验教学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实际的教学人数可以大大的改善教学的环境,让学生更加充分的享受教师资源。
3。健全实验教学教材和资料库。
随着一系列的改革发展,我们要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不断的将最新的医学影像技术编撰到教材用书之中,让学生及时的了解当前的技术形式,从而更好的掌握技术能力。同时我们也要逐步的完善资料库,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资料来源。
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有其独特的特殊性,这决定了它需要不断的进行发展,根据当前各医学高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和医学影像技术的新进展,不断的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为学生走上临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百真,俞曼华,张俊祥,曹明娜。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蚌埠医学院学报,,07:919—921。
[2]王惠方,梁长华,杨瑞民,陈杰,岳巍,刘儒鹏。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774—775。
[3]邱建峰,谢晋东,王晓燕,王鹏程,侯庆峰。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成像理论)教学与实验改革的探讨[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03:700—702。
[4]陈晓光,任伯绪,柯茜茜,陈奕。医学影像技术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1:55—56+69。
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分析 篇7
数字断层融合(digital tomosynthesis,DTS)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摄影新技术,它通过一系列变化入射角的低剂量X线曝光,采集不同角度上的组织器官图像投影信息,以数字化重建理论为平台,经过重建处理获得检查部位冠状连续多层面影像的一种全新数字化X线体层投影技术。利用DTS技术可增强对组织微细结构的显示,提高对细小病灶的检出能力。这种技术超越了常规数字X线摄影以及原始的体层摄影技术,能够通过一次低剂量的脉冲式X线曝光,获得检查部位任意冠状层面数字影像,提高对检查部位疾病的显示和诊断能力。
1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的基础与特点
数字断层融合扫描功能是指在摄影过程中移动X线球管与平板探测器,仅以角度θ旋转X线球管,得到投影数据后,通过基于滤波反投影法的重建,获得任意层面断层图像的功能。数字断层融合扫描的图像重建方法,应用了位移叠加法和滤波反投影法的原理[1]。前者是使用与移动量呈比例的像素偏移,对断层面图像进行重建;后者则是以CT重建法为基础,通过调整重建函数,进行减少伪影的处理。数字断层融合扫描功能的主要特点如下:
(1)与位移叠加法相比,滤波反投影法在影像系统移动方向上的伪影少,能够获取断层图像,且实际断层厚度更厚。与CT相比,由于数字断层融合扫描的投影数据较少,容易因缺少数据而产生伪影。为了减少这种伪影,装置配备了图像重建滤波器。图像重建滤波器是一种可减少造成伪影的高频成分的低通滤波器,减少的频率带因投影角度而异,投影角度越大,滤波也更趋于减少高频成分的形状。通过设定带宽限制的强弱,可以改变一张重建图像携带的信息量,即断层厚度[2]。
(2)由于搭载直接转换式平板探测器,对比度和分辨率较高,因此能够获得分辨率更高的图像。在有效视野尺寸方面,纵向和横向均为17 in(1 in=25.4 mm),画面上无失真、无昏影、动态范围宽,因此,在透视条件下观察性强,能够描绘高清晰图像。与CT、MRI相比,受金属植入物的影响小。
(3)可采取立位、卧位、倾斜位等自由体位,能够在施加动作负荷的同时进行断层摄影,体位保持时间和受约束的时间均有所缩短,能够大幅减少患者痛苦。数字断层融合扫描非常简单,只需在定位后通过主控台的“SET”按钮移动X线球管,再按下摄影开关即可完成摄影。重建任意断层图像的工作可在患者离开摄影室后进行,与需要显影的断层摄影相比,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4)使用监视器进行图像确认,操作非常简便;X线受照辐射剂量低,DTS具有一次扫描得到多层面重建影像的特点,辐射剂量远低于CT扫描。
2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的实用功能应用
DTS技术成像原理是锥形X线束连续摄影,连续旋转采集多幅图像,然后通过工作站重建,可以显示检查上方0~450 mm范围内任意高度所在层面的图像。该技术能够通过断层图像清晰观察到骨折、骨痂、骨愈合、骨溶解情况、骨关节结构等。临床应用证明,DTS技术在胸部、骨骼及小关节等影像学检查中具有独特效果。
2.1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肺部结节检出的临床应用
(1)DTS技术应用于肺部结节检出,克服了入射方向上的组织、器官重叠,即解决了DR图像将三维空间叠加到二维平面图像上的问题,明显降低了因胸壁软组织、骨性胸廓、膈肌及纵隔等,甚至体外物品与小结节的重叠、遮盖而造成的漏诊、误诊率[3]。
(2)DTS技术可对检查部位进行间隔为0.5 mm的数字断层图像重建,避免了普通放射学检查由于组织结构及密度重叠所导致的低敏感度和低特异度等缺点,并克服了前后组织重叠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肺内小结节性病灶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深度定位能力。DTS技术对肺部支气管炎、结节灶、实病灶、空洞性病变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常规DR检查。例如:收集2014年3—6月肺部结节灶、实病灶、空洞性病变患者83例,男52例、女31例,年龄19~83岁,平均年龄62.4岁;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接受常规DR、DTS、CT检查。DTS检查采集参数设置为层间距5 mm,重建中心高度100mm,重建范围200 mm,扫描后原始数据以2 mm层间距进行全胸图像重建。CT扫描采用双源CT机,常规薄层扫描,冠状面、矢状面重建,层厚2.0 mm,间隔2.0 mm,检出结果详见表1。
表1数据表明:83例患者经CT扫描发现373个结节,结节大小3~33.2 mm;DR检查检出137个,敏感度为36.7%;DTS检查检出341个,敏感度为91.4%。该检查结果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存在微细差异可能是由于病例结节数量和大小有关。DTS对肺内结节性病灶的检出敏感度在87.2%~92%之间,对肺部结节筛查及随访有较大实用价值[4,5]。
(3)DTS较普通的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有着更高的空间分辨力,避免因组织重叠对图像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平行于探测器平面的层内分辨率,对层内细小病变的检出率显著提高。
2.2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整形外科领域的应用
DTS技术应用于整形外科领域,它在确定诊断和治疗方针方面有着出色表现。数字断层融合扫描中的位移叠加法处理图像,骨小清晰,能够在工作站上进行画质调节和图像重建处理,为准确诊断提供帮助。在整形外科领域,特别是针对脊椎患者,在透视条件下进行脊髓造影时,加入基于数字断层融合扫描原理的功能造影,便能够获知病情详情,且不受动作因素影响。特别是对于因植入物造成伪影而难以判断是否存在骨折或骨愈合的情况,数字断层融合扫描功能也能够发挥出优势[6,7]。另外,与CT相比,受照剂量少,对于患者和医务人员来说,也更加安全。例如:病例1,患者70岁,女性,腰椎L4退变性脱落。医生采用器械进行了腰椎之间的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手术,如图1(a)所示。手术后3个月,为复查骨愈合的情况,进行了CT检查,由于器械导致图像伪影,无法进行判断,如图1(b)所示;但是采用数字断层融合扫描技术图像不受伪影影响,能够准确诊断骨愈合的情况,如图1(c)所示。
2.3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骨愈合检查中的应用
DTS在减少金属伪影方面的效果显著,能够清晰显示出骨脊。因此,临床上广泛用于骨愈合评价和用于判断有无骨折线的检查[8,9]。对骨愈合情况进行评价,如果存在植入物,受金属伪影的影响,使用CT检查等图像的诊断则难以对骨愈合情况作出评价。使用DTS检查的图像,进行重建滤波处理,在兼顾骨折线观察不易造成影响的金属植入物方向的前提下,能够减少金属伪影的影响。例如:病例2,患者68岁,女性,从楼梯上摔断右股骨大转子部位,医生实施了使用髓内钉的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患者在手术后恢复到能够行走时出院了,但在家中行走再次跌倒。患者主诉手术一侧髋关节疼痛,因此医生对其进行了X线DR摄影,如图2(a)所示,由于骨折线不清晰,无法判断是否再次骨折,遂又进行了磁共振检查,如图2(b)所示,但是由于存在金属伪影,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存在骨折。最后,对患者实施DTS检查,如图2(c)所示,能够在图像上识别出清晰的骨折线,作出再次骨折的诊断。
3 结语
DTS作为一种新兴的X线断层技术,是普通X线摄影和CT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DTS最大优势在于一次性获得人体连续的多层数字冠状图像,避免了普通放射学检查由于组织结构重叠所导致的低敏感性和低特异性等缺点,并且有较好的深度定位能力。虽然DTS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本身还具有很多不足,但是DTS技术已经成为医学图像诊断上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之一,DTS技术必将广泛应用到新的临床领域。
参考文献
[1]REN L,ZHANG J,THONG P D,et al.A novel digitaltomsis(DTS)reconstruction method using a deformation field map[J].Med Phys,2008,35(7):3 110-3 115.
[2]王巍,刘传亚,卢传友.数字合成X线体层成像原理与研究进展[J].医学影像杂志,2005,15(7):606-609.
[3]孙志远,苏宏,赵艳娥,等.数字化体层融合在肺结节探查中的初步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1):33-36
[4]田军,巩武贤,张殿星,等.数字化断层融合在隐蔽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6):566-568.
[5]赵丽琴,王克杨,贺文,等.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对肺结节筛查应用的初步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0,25(11):1 283-1 286.
[6]孙海宁,于铁链,李东.重建算法和层厚对肺结节容积定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5):947-950.
[7]杜天会,石冬.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8):56-57.
[8]刘彦荣,王峰.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膝关节外伤检查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2010(4):95-96.
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分析 篇8
关键词:城市测绘工程;全数字化摄影;实际应用;措施
一、前言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不断的发展,为城市建设起到辅助作用的城市测绘工程也逐渐发展起来。全数字摄影是一个具有高度的自动化稳定可靠地操作系统能够有效的对地形地貌等进行数据采集等工作,对不同的地形、环境等采集分析,并进行基础空间信息产品的设计.能够依据工程不同需求建立适应于工程设计的地图,如不同比例尺的数字划线地形图、影像图以及地形模型等。全数字化摄影测绘的主要特点是数据交换速度快,数据处理较为稳定,同时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的城市测绘,并依据采集的数据建立高精度的三维立体影像。在基础城市测绘中已经成为进行城市测绘最为普遍的使用方式。
二、全数字摄影测量的配置要求与基本原理
1、配置要求
全数字摄影测量使用建议配置系统软件平台为 Windows xp,CPU 为 PentiumⅣ1GHZ 或以上,内存为 512MB 或以上,硬盘位40GB或以上,为双屏显示,建议使用 1280×1024 或以上的分辨率的显示屏。其他的观测装备有N型液晶立体眼镜(Nuvision)和红外发射器、C 型液晶立体眼镜、立体反光镜、偏振光镜屏、手轮脚盘、三维鼠标等配置,使全数字摄影测绘功能得到良好实现[1]。
2、基本原理
①摄影测量主要是通过对相邻的两张图像上选取三对及其以上的坐标点计算出两张想领土想的位置关系,确定图像位置。在图像去电过程中,选择的同名坐标点越多,计算后得到的结果就越精确。通过这种方式,确定整个航带上所有影像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②在相邻的两个航带之间取一定数量的同名点,以确定每条航带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航带间选择的同名点数量越多,计算后的结果就相对较为稳定,对航带之间的联系也就越紧密。通过这货在那个方式对整个测量区域内的所有影像的关系与相对位置进行确定。
③标出图像已知的坐标高度在图像中的对应点,包括一定数量的平高控制点以及一个高程控制点,已经对象的坐标点越多,在测量系统中通过相对位置的计算也就越精确,这样在城市测绘过程中,对每对坐标点对应的位置计算就更加快速准确。
三、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建议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生产各个领域的生产技术现代化,摄影技术也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有传统的手绘测量技术发展为现代的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2]。这种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测绘技术的准确性与测绘效率,弥补了传统测绘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全数字摄影测量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操作步骤与操作细节等都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指导方案,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消耗,这就对人力物力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因此,推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还需要工程测绘工作者的共同努力[3]。
1、积极推动测量规范等指导措施的建立与完善。全数字摄影测量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发展,对城市测绘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革新,传统测量仪器以及解析测量仪等都已经逐渐被全数字摄影测量所取代。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不足、操作方式不当以及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测量中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较大,没有充分发挥全数字摄影测量经济、快速的特点。因此需要加强对城市测量规范中对全数字摄影测量测量的操作指导,使全数字摄影测量操作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作为参考。
2、提高成图精度。在较大规模的航测过程中,由于测绘数据较多,容易导致测量不精确,在航带之间出现误差,影响成图的使用效果。因此为加强成图精度,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模型接边的精度,现在范围线是捕捉标准定向点成四边形。采集地物地貌不超描,到四边形边为止。这样不会出现模型不接边的情况。连续的模型都如此,采集地物地貌到定向点的连线上。显然这样接边精度高于矩形框。二是加强图相间接边精度,方法类似于模型接边进度的确立,将图幅的接边部位裁切出来,将周围的图像资料装载入这一区域,视为一个单独的航片进行计算,就能够有效提高成图精度。
3、提高全数字摄影测量的使用效率。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城市的基本格局几乎固定下来。但依然要在城市测绘过程中对城市进行航飞拍摄。这样大面积的反复飞行不仅是对人力与物理的巨大浪费,同时也浪费了测绘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要加强对全数字摄影测量在以前的城市测绘工作中工作资料的重复利用,对城市发展中出现变化的城市格局景行单独拍摄,结合旧有的拍摄资料进行修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
4、结合新的图像采集系统,发挥全数字摄影测量优势。目前,LIDAR+CCD 相机的集成系统的出现,能够更加快速的获得地面影响,并建立出高精度的高程模型,这项技术的发展,为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启示。加强对新的影像采集系统的融合,是全数字摄影测量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总结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全数字摄影测量在城市测量领域的运用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出现,为现代城市建设的地形勘探、城市建模等方面都有着显著效果。为加强测量技术的运用,技术人员应当深入研究全数字摄影测量的特性,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在操作中数据采集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王洛飞.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在城市测绘保障中的应用前景[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2):216-218.
[2]张国柱,许桂平.城市大比例尺测图中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应用方法[J].科技信息2011,(5):33-37.
医学影像技术就业前景 篇9
医学影像是一门辅助临床医学,跟临床有密切关系,考试也是考临床相关,就业比临床好,因为医学影像学专业是这些年才兴起的,再加上中国各2、3线城市发展起后很多医院都强化辅助科室,进入新科技,这类专业医生比较缺,竞争少,但待遇比不上临床,影像的工作相对也轻松些。医学影像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医学类中的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其中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共17个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在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中排名第12,在整个医学大类中排名第21位。截止到 12月24日,37812位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304元,0-2年工资4091元,以上工资5091元,3-5年工资5026元,8-10年工资8999元。
据统计,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北京、2、广州、3、上海、4、深圳、5、成都、6、揭阳、7、杭州、8、朝阳、9、武汉、10、沈阳,平均薪酬在3687元。
医学影像技术方向 - 海南大学 篇10
生物科学专业(医学检验技术方向)是海南大学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充分利用学校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定向培养,探索与“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相适应的一种优秀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能适应医院、血液中心、疾控中心、检验检疫等医学实验室、医药院校、生物医药科研机构及企业工作需要和适应未来挑战的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临床检验基础、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临床病毒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及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临床病毒学检验、分子诊断学、临床输血学、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等。
就业去向:深造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高级科研人才;可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可到医院、血液中心、疾控中心、检验检疫等医学实验室、医药院校、生物医药科研机构及企业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或行政管理等工作。
附件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方向)简介
随着医学、计算机、电子及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技术在20世纪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进的影像设备和技术对专业人员的素质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社会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方向)与海南省人民医院合办,是一个集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技术以及医学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具有鲜明的医、工结合,以工为主的特点。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说课 篇11
【关键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说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20-0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学院传统优势专业,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范围广,本专业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能适应各级医疗机构影像技术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该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
一、课程性质和定位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由各门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是探讨和研究使用医学影像设备对人体进行检查的一门技术,同时也是影像技术专业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学科,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生涯上的终身发展能力。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本学科教学大纲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x线摄影基本理论,认识常用x线检查设备基本结构,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操作规程及操作步骤。
(二)能力目标
根据患者病史资料合理选用影像检查技术,熟练操作影像检查设备为患者进行检查,运用所学知识对数字化图像进行正确处理,为诊断医师提供优质的影像。
(三)素质目标
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我们要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伤观念、具有团结协作能力和勇于奉献精神的影像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计
以高职影像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影像科技术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临床影像技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和依据。按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工-学,院-校联动的深度递进式结构组合教学内容,并通过技能训练、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实训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从而培养学生适应临床影像技能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选取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教学用的充分结合围绕执业资格考试,合理精简教学内容,适当拓宽学生知识面,本教材共9章内容。按照片处理,摄影条件,摄影基本知识,普通x 线检查,数字x线检查,CT、MRI技术,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杂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高职高专注重知识“必须、够用”。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以平片摄影及CT检查比例较高,因此在教学计划及课时分配上这两部分内容较大倾斜,结合校内实训和临床见习,重点强化这两部分内容,实现与就业岗位接轨,而暗室技术及造影检查部分由于数字化影像的快速发展,临床应用较少,简单讲解。
三、教学条件
(一)師资结构
一个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重要保障,本门课程师资现有专兼职教师7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助理讲师2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名,结构较为合理。本门课程教学团队也正在积极建设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并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希望在今后的建设中逐步完善。
(二)学情分析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我们面临的学生是什么情况呢?他们高起点,知识基础总体欠佳,且文理兼有,但学生求知欲强,喜欢动手操作,且空间想象能力好,对理论知识较易理解,加之课堂纪律好,积极性高,整体氛围好,因此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优势,因材施教,有效组织好课堂,激发学生潜力。
(三)教材选用及处理
按学院统一要求选用人卫社第3版高职教材,该教材内容繁杂,系统性不够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合理取舍,适当调整。
(四)实训条件
医院放射科为专业实训课提供了有力保障,CR、DR、CT、MRI等实训课均安排到我市两所三甲医院进行,同时也让学生认识临床较前沿的影像设备,同样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章节,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选取项目教学法,病例分析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如在摄影理论部分中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普通摄影、CT检查技术及MRI检查技术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将临床操作视频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模拟医患关系,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角色扮演和心理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手段
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对静态知识进行动态加工,以图、文、声并茂的实体教学空间和视、听多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创造出更易接受的教学环境,采用一体化教室,使理论与实验教学一体化,教师与学生教学一体化,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采用案例教学,以案例引导教学,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有利于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
(三)课程考核
学期末进行考核,总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20分(包括小组合作评分,作业,单元检测成绩等);技能操作40分(包括基本操作,医患沟通,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等综合评分;期末成绩40分。
五、教学改革与创新
为满足高职影像专业就业需要,适应飞速发展的影像技术,拟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课程体系改革
我们正积极探索,重新设置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实施模块化教学,将影像专业涵盖的每一个岗位设计为一个总的模块,如x线平片检查与诊断技术,CT检查与诊断技术,MRI检查及诊断技术,整合多个学科,更具系统性和方向性,并将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及国际国内影像新技术融入到课程领域中,充分利用院校合并优势,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自编教材及实训指导书。
(二)培养模式改革
继续深化和完善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合模式,在全面学习各类影像检查技术的基础上,设置CT专业方向、MRI专业方向、介入专业方向。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实现以就业为方向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考核改革
拟探索实施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大过程评价和能力考核的分值,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更加注重能力训练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争春;施明选.论人体解剖学说课的核心要件[J].卫生职业教育,2006(2)
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分析 篇12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构显示分析技术, 是近年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引人注目和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它成为人们探索生命奥秘, 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本书系统讨论了生物医学领域断层图像 (医学断层图CT、MRI等;光学显微镜生成的光学断层图像, 电子显微镜所生成的连轴切片图像;单颗粒技术所生成的切片图像) 的三维重建、显示、分割与分析等一系列相关的理论技术问题。通过改进、提高现有技术, 发展出对生物医学断层图像进行快速高质素三维重构显示, 以及实现对三维图像三维任意区域分割与定量分析技术。
依据这一系列技术手段, 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以及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对CT等医学宏观图像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整形外科手术模拟系统功能。对生物大分子如病毒、细胞器 (如线粒体以及花粉孢子) 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三维显示体的任意区域的交互分割。对序列断层图像分析, 测量出了细胞膜的力学参量。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工作的相关人员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分析 篇13
如果说对于医学影像技术还是没有全面的认知,那么从它的课程可以有所了解,该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影像设备结构与维修》、《医学成像技术》、《摄影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影像物理》、《超声诊断》 等,不过部分学校的特色差异在课程上也会有细微的不同。
医学影像技术属于什么类别
医学影像技术学名词解释 篇14
密度分辨率(CT):低对比度的情况下,图像对两种组织间最小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空间分辨率:高对比度的情况下,密度分辨率大于10%时图像对组织结构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康普顿效应:入射光子与原子外层轨道电子相互作用,光子将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电子获得能量后摆脱原子核的束缚,从原子中射出,而入射光子损失一部分能量后改变了频率和方向后散射了出去,这种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
X线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光子数目和能量总和。CR关键元件,是信息记录,实现模数转换的载体,代替传统的屏-片系统。滤线栅的栅比:铅条高度和铅条之间间隔的比值,值越大,吸收散射线越好。
静脉肾盂造影(IVP):静脉注射造影剂,经过肾脏排泄至尿路使其显影,病人痛苦小,适合结石,结核,肿瘤,先天性畸形等。
重复时间(TR):从第一个RF激励脉冲出现到下一个周期同样激励脉冲出现经历的时间。回波时间(TE):从第一个RF激励脉冲开始到采集回拨信号之间的时间。
反转时间(TI):指施加180度反转脉冲使磁化矢量反转到负Z轴方向到施加90度激励脉冲中间的时间段。减影:通过计算机把血管影像上的骨与软组织影像消除而凸出血管的技术。注射流率:单位时间内经导管注入对比剂的量。
SE序列中,通过采用短TR短TE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映组织T1特征的图像。T2加权像: SE序列中,通过采用长TR长TE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映组织T2特征的图像。质子密度加权像: SE序列中,通过采用长TR短TE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应组织质子密度特征的图像。纵向弛豫:高能态自旋将能量传到周围环境中的过程。横向弛豫:自旋质子自身产生的磁场相互干扰导致的彼此相位一致性丧失。静态显像:显像剂在脏器组织和病灶达到分布平衡时的显像。动态显像:显像剂引入人体后,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或间断地多幅成像,用以显示显像剂随血流流经或灌注的脏器,并被组织不断摄取与排泄在器官内反复充盈和射出的过程所造成的脏器内放射性在数量或位置上随时间发生的变化的显像。阴性显像:正常器官和组织细胞可选择性摄取某种放射性药物,能够显示出该脏器和组织的形态及大小,病灶失去正常组织的功能,故常常不能摄取显影剂,呈现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失,又称冷区显像。阳性显像:病灶部位的放射性活度高于正常组织器官的显像,又称为“热区”显像。信噪比(SNR):平均信号强度与平均噪声强度的比值,是衡量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
化学位移(CHESS):相同质子处在相同分子的不同位置,或处在不同分子中会引起其共振频率略有所不同,这种共振频率差异大小与外加磁场强度大小有关。
点解析波普技术(PRESS):通过CHESS选择性饱和技术进行抑制后,采集序列依次施加90度-180度-180度三个射频脉冲,三个脉冲位于特定的相互垂直的三个平面内,最终得到所选择的兴趣区的回波。
激励回波采集方式(STEAM):通过CHESS技术进行水抑制,采集回波的部分信号,信噪比低,采用90度RF脉冲代替PRESS序列的180度脉冲。
X线产生的三个条件:、在X线诊断和治疗中主要利用X线的穿透特性、荧光特性、电离作用、感光特性、生物特性等特性。
X线的质是通过的大小来反应的,X线的量是由
适合于诊断的照片密度范围在0.25-2.0之间,密度范围在0.7-1.5时信息比较丰富,直接接收X线照射的区域其密度值约为3.0,胶片本底灰雾的密度值一般小于0.2。
诊断用X线产生的效率在0.3-1.11%之间,其余大部分变成了热。
直接医用X线胶片的构成为乳剂膜、保护膜、片基和结合膜。
髋关节前后位摄影时下肢伸直,双足应轻内斜10-15度,使拇指并拢,中心线应对准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线中点向下、向后各2.5厘米处入射。
乳突25度侧位(许氏位)摄影时,中心线应通过外耳后2.5厘米、上2.5厘米射入暗盒中心。腕关节外展摄影主要是检查腕舟骨病变,摄影时玩不应平放暗盒上,手尽量向尺侧偏移。头颅正位(前后位)摄影时X线中心应通过眉间射入暗盒中心。
疑有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观察肠腔内液平或腹腔内游离气体的患者,腹部摄影应采取的体位是腰椎前后位。
疑有腰椎峡部裂的患者,应采用的体位是腰椎斜位。
腰椎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应选择MR和CT。
DSA检查中常见的矩阵和。
肝脏增强一般需要扫动脉期和门脉期,为了鉴别肝癌和肝血管瘤,还需加扫实质期。截断伪影可以通过增加扫描矩阵方法抑制。
MR部分容积效应可通过
CR为数字X线摄影,将传统的X线胶片上的信息通过转换形成数字图像的过程。SPECT最常用的断层影像重建方法是: 核磁矩是的大小是原子核的固有特性,决定了MRI信号的敏感性。
H核是最简单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具有,并且在人体中,成为MRI的首选靶原子核。
实际上横向磁化的自然弛豫现象过程并不是在理想的均匀磁场中,它经历着自旋-自旋弛豫和因为磁场的不均所引起的弛豫的双重效应,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称T2*弛豫。
MRI磁体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永磁型、常导型和超导型。
在梯度回波脉冲序列中,使用反转梯度来产生回波信号,它的作用与SE序列中180度相位重聚脉冲作用类似。
在颈椎MR成像中,预饱和技术常用抑制吞咽运动伪影。
在腰椎MR成像中,预饱和技术常用抑制腹部呼吸运动伪影。
在胸椎MR成像中,预饱和技术常用抑制心脏搏动伪影。
MR水成像使用的是T2的静态液体呈高信号。
影像增强器主要由输入屏和输出屏。
DSA图像的处理过程主要经过、流率型高压注射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注射头、控制台、多项移动臂及机架。
动脉DSA检查时动态DSA球管检测器围绕被检者作规律运动。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常用来脂肪抑制。
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的功能
①存储与管理功能。②图像调阅及后处理功能。③简化胶片的复制。④连接功能。⑤PACS平台上实现临床、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推动医院的发展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⑥实
现远程会诊与交流。
胸部正位摄影体位及注意事项
体位:被检查者面对摄片架站立,前胸对准并靠近暗盒,两足分开与肩平。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冰垂直与暗盒中线,头部稍后仰,胶片上缘超出肩部软组织3cm。两肘弯曲,手背放于髋部,两肩尽量内旋紧靠暗盒,使两侧肩胛骨拉向外方,不与肺野重叠,两肩尽量放平,不要高耸,锁骨呈水平位,以便显示肺尖。深吸气后屏气曝光,中心线对准第五胸椎垂直于暗盒入射。
注意事项:①宜采用高mA,短时间深吸气后屏气曝光,并且训练好病人。②摄影距离应为170-180cm,心脏为200cm。③尽量取站立位,千伏值的选择除了根据体厚外,还应根据患者体质和病理情况。
高千伏摄影优缺点
优点:①层次丰富,信息量大,扩大了诊断范围。②高千伏,相应的减小了mAs,缩短了曝光时间,提高了照片质量。③使用小焦点,提高了照片清晰度。④mAs减小,X线管产生热量随之减小,延长X线管寿命。⑤改善了肢体厚薄不同和组织密度不同所致的影像不均。
缺点:影像的对比度差。
静脉肾盂造影方法
①造影前的准备(清洁肠腔,碘实验)。②摄腹部平片。③静脉注射造影剂分别摄5分,15分,30分和减压片。
螺旋CT主要优点
①提高了多平面和三维图像重建的质量。②一次屏息完成一个部位的扫描,不会遗漏病灶。③可进行任意层面回顾性重建。④提高了扫面速度,使增强扫面的意义加强。
CR成像系统的优点
①X线剂量比常规X线摄影显著降低。②可与原有的X线摄影设备匹配工作。③具有多种处理功能,如测量、局部放大、缩小、反转、多幅显示和减影等。④显示信息变化大,满足临床诊断要求。⑤可数字化存储,可并入网络系统,节省胶片,无片库。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及发生几率
①相干放射(5%)。②康普顿效应(25%)。③光电效应(70%)。④电子对效应。⑤光蜕变。显影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
①显影剂(对苯二酚、米吐尔和菲尼酮)。②保护剂(常用亚硫酸钠)。③促进剂(常用碳酸钠、氢氧化钠、硼砂)。④抑制剂(常用溴化钾、苯骈三氮唑)。
定影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
①定影剂(常用硫代硫酸钠)。②保护剂(常用亚硫酸钠)。③中和剂(常用酸剂为醋酸和硼酸)。④坚膜剂(常用钾矾和铬矾)。
CT成像的物理学基础是物体对X线的吸收存在差异。高度垂直的X线束对人体某部位按一定厚度进行扫描→穿过人体的X线有探测器接收→经放大变为电子流→A/D转换→输入计算机处理→计算机通过运算得出该断面上各体素X线吸收值,冰排列成数字矩阵→经D/A转换后用不同灰度等级在显示器上显示即获得该部位横断面或冠状断面的CT图像。
影响MR图像分辨率的因素
①质子密度。②弛豫时间长短。③血液和脑脊液的流动。④顺磁性物质。⑤蛋白质。
①运动伪影。②设备伪影。③饱和伪影。
①潜影的形成:信息X线对IP激发形成潜影。②潜影的读取:IP被激励后以紫外线的姓氏释放存储的能量,叫做光激励发光(PSL)。③光电转换:利用光电倍增管将发射光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④重建图像处理图像。⑤用强光消除IP上的潜影,备下次使用。
扩散成像的原理
利用水分子的热运动进行成像。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水的扩散运动强度是一个常数,而在病理条件下组织内水分子的分布状态发生改变,其扩散强度也发生改变,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在双极梯度场产生净相位,利用对扩散运动敏感的序列(GRE,EPI序列)来检测扩散运动强度的改变。
灌注成像的原理
对比剂团注示踪法原理:用团注磁共振顺磁性对比剂所产生的“质子-电子-电子偶极质子”效应,对比剂瞬间通过时,使成像组织T1,T2值缩短,以T2值缩短明显。
波谱成像(MRS)原理
由于化学位移的存在,人体内各种化合物的共振频率会略有不同,在病理条件下,人体内各种化合物的含量会发生改变,利用一些特殊的序列(GRE,EPI序列)来无创性检测这种化合物含量的改变,从而提供人体内相关的代谢信息改变。
磁化传输对比(MTC)原理
在人体组织内存在着自由水质子(自由池)和结合水质子(结合池),MR成像中只有自由池质子才能直接产生磁共振信号,但两个池的质子通过“偶极-偶极交换作用”进行着稳定速率的磁化交换,使两个池的磁化程度保持一个平衡状态。如果一个池的磁化被饱和,那么平衡被打破,通过磁化传递作用使另一个池也出现饱和,从而形成一种新对比。
CT的窗口技术、包含、对图像的影响
人眼不能分辨微小灰度差异,为了提高组织结构的细微显示效果,分辨相邻组织差别,突出显示诊断需要的图像信息(感性趣区),通常通过调节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来完成,这种技术称为窗口技术。窗口技术分为窗宽和窗位。窗宽影响CT图像的对比度,窗宽窄,图像层次少,对比度强,每级灰阶代表的CT值幅度小,可分辨差异较小的组织结构。窗位主要影响CT图像的亮度,窗位低,图像亮度高呈白色。
DSA常用减影(时间减影)方式
①常规方式。②脉冲方式。③超脉冲方式。④路标方式。
静脉DSA,动脉DSA和动态DSA。
病人准备、器械准备、药物准备。
磁共振检查禁忌症
①装有心脏起搏器,神经激励器,动脉瘤手术夹。②体内有磁性物质植入者(人工关节、固定钢板)。③带有新店监护和呼吸机的危重病人。④妊娠3月以内孕妇高场检查安全性不被确认。
滤线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聚焦式滤线栅时不要将滤线栅反置。②焦点至滤线栅的距离要在允许范围内。③中心线对准滤线栅中线,左右偏移不超过3cm。④清闲X线管时,倾斜方向只能与铅条排列方向平行。⑤使用调速活动滤线栅时,调好其运动速度,一般应较曝光时间长1/5。⑥要消除高散射线率,可选用栅比大的滤线栅,但增加了被检测者接受X线的剂量。⑦应用交叉式滤线栅时,X线不得作任何方向的倾斜。
①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②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③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④滤线器的应用。⑤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⑥千伏与毫安秒的选择。⑦呼气与吸气的应用。⑧照射野的选择。
高分辨率扫描概念,特点
层厚≤1.5mm、高分辨率算法的扫描方法,为减少图片噪声,需增加曝光量。特点:①空间分辨率高。②边缘锐利。③噪声大。④伪影较多。
①标准模式:使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达到均衡,常用于脑组织、脊柱等。②高分辨率模式:图像更加强调空间分辨率,适用于观察组织密度差异较大的部位及骨结构,图像边缘锐利,如内耳、肺等。③软组织模式:图像更加强调密度分辨率,常用于观察密度差异较小的组织,使图像柔和平滑,如腹部脏器。
①提高密度分辨率。②增加空间分辨率。③降低噪声。④消除伪影。⑤减少部分容积效应。⑥减少周围间隙现象。
颅脑CT扫描适应症
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先天性发育异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颅内感染、脑白质病、颅骨骨源性疾病以及术后和放疗后复查等。
流入相关增强的原理
【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分析】推荐阅读:
医学影像本科《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复习题11-23
医学影像技术简历08-27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10-18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10-11
医学影像技术人员11-01
医学影像技术概论05-26
医学影像技术学08-02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10-02
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07-15
医学影像技术的优势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