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课论文

2024-07-09

军事课论文(共8篇)

军事课论文 篇1

军事课考核方案

一、考核目的。

为检查一学期来所学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学有所得,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从考核中体验到收获的乐趣。在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进步的快乐。

二、考核对象

在校所有学生

三、考核内容

(一)内务

(二)仪容仪表

(三)体能

四、内务考核评分标准

(1)清洁卫生

1、地面、床下干净、干燥、无杂物;超过5处不合格。

2、扫除用具、凳子在厕所摆放整齐,垃圾桶内无杂物;垃圾未倒、未按规定摆放不合格

(2)物品摆放

1、被子叠放整齐,规范化。要求:

按照生活部统一规定落实,床铺上床单、被子、枕头干净无折皱现象。被子三折,方块状,开口向门,光滑面向外。离墙5--10cm;枕头放在靠门口床头正中;2侧床铺统一摆放,呈镜像对应;床铺上没有杂物(卫生 纸、衣服等),墙壁、床头不乱挂杂物(寝室文化贴纸除外)超过三处不合格;

2、书桌:

按照生活部统一摆放规定进行摆放,展现出干净有序,寝室凳子的摆放:寝室所有人离开寝室以后应把凳子放置书桌下方,桌子上的书放整齐。分类进行摆放整齐。超过三处不合格;

3、洗漱台的标准:洗漱台上不能有任何污渍,水龙头离开寝室时必须关闭,洗漱台上牙刷和牙缸摆放的方向一致,其它物品必须摆放整齐,洗漱台下的桶重叠放好盆重叠后放在同上面,洗漱台下不得有其他杂物。超过三处不合格;

4、地面干净整洁,无水渍、无垃圾超过三处不合格;

结合评分标准,交叉进行打分,不得商量;可以共同到一间宿舍,也可单独进入宿舍打分;公平、公正评分,评分表公开公示。

5、评分表交到学生处,由各班班主任老师进行计分、排名

五、军容风纪考核标准

仪容仪表

项 目

标 准

分 值

评 分 标 准

着 装

参考人员统一着迷彩服,戴帽子扎腰带,穿迷彩鞋,女生戴头花。

10分

1、未按规定着迷彩服和迷彩鞋扣3分

2、未带帽子或扎腰带扣2分

3、女生未戴头花扣1分

头 发

男生帽墙下头发长不得超过两厘米,女生不得染与原本发色不同的颜色

4、头发不合格扣1分

指 甲

不得留长指甲,指甲上不得图有异色

5、指甲不合格扣1分

胡须(男生)

男生不得留胡须

6、胡须不合格扣1分

鞋 袜

鞋带必须是蝴蝶结,所有同学必须穿袜子

7、鞋袜不合格扣1分

六、体能考核标准

项 目

标 准

分 值

评 分 标 准

俯 卧 撑

两分钟以内完成:40(男生)25(女生)

10分

1、未达标每5个扣2分

2、动作不规范不得计数

3、超过时间以后不得计数

仰卧起坐

100米跑

14秒(男)女16秒

10分

14秒内为合格,14秒后为不合格(男);16秒内为合格,16秒后为不合格(女)

1500米跑(男)

以班主任、教官管理班级为单位统一进行组织

20分

6分钟以内优秀,7分钟以内良好,8分钟以内及格,8分钟以后为不及格。

800米跑

(女)

以班主任、教官管理班级为单位统一进行组织

20分

5分钟以内优秀,6分钟以内良好,6分钟以内及格,7分钟以后为不及格。

七、考核作风

项目

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队列考核

每名同学必须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令行禁止。

10分

1、不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扣5分

体能考核

在考核过程中坚持不懈,团结互助。

2、考核过程中有超捷径的扣2分,团结互助精神很好的加2分

800米、1500米公里

作风严谨,士气高涨

3、考核过程中出现嬉笑打闹,作风散漫的酌情扣1—3分

八、要求

精神饱满军容严整口号呼号响亮思想重视,态度端正,教官严密组织、考核前准备好考核场地、器材,考官严格把关做到公平公正。

九、组织方式

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学工处具体组织实施,按班级逐科目进行,具体考核时间和科目依照《考核时间科目安排表》组织实施。分为两个阶段上午8:30开考进行内务、仪容仪表、蹲下起立、仰卧起坐、100米、俯卧撑。下午2:30考核800、1500米(可两个班相反方向同时进行)预计考核结束时间为下午5:30。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军事课论文 篇2

(一) 探索体育理论, 是军事体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体育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军队官兵对军事院校体育教学训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也就促使对学员体能要求不断提高。现阶段军事体能教学训练的理论发展相对于实践较为滞后。教员对学员进行体能训练很大一部分是结合自身过去体育训练经验, 有些甚至将体能训练等同于身体训练。直到现在较为完整、系统地论述有关, 如何加强军事院校军事体育课教学理论与训练方法的学科——军事体能训练学, 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体系。因此, 军事院校军事体育教学训练理论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二) 加强体育理论研究, 是训练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现代军事院校军事体育教学训练实践有着丰富的内容, 而学员对体育教学训练的内容、价值、原则和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以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 (协调能力) 、运动素质转移和各项群学员体能训练等问题, 有些还没有系统深入研究, 这样给军事体育科研人员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

军事体育教学训练是运动训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各个运动项目的特征, 选择训练内容并通过各种有效地训练方法手段, 对学员集体施加适宜负荷, 充分挖掘学员的竞技潜能, 从而改造学员身体形态, 提高机体能力, 增进健康和发展身体素质。

(三) 学习外国体育理论, 是训练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军事体育教学训练是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对体能训练问题的系统认识和研究, 却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 特别是上世纪70至90年代, 以一些军事体育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学者, 先后发表的一些有关身体训练的著作, 或在有关训练理论的著作和文章中探讨和研究了与身体训练有关的体能训练问题。如, 前苏联的渣土奥尔斯基、奥卓琳、斯切诺瓦、马特维耶夫、普拉托诺夫, 原联邦德国的葛欧瑟, 加拿大的博姆帕, 日本的猪饲道夫, 英国的狄克, 美国的霍克, 保加利亚的多波雷夫等人, 他们撰写的论文章和著作中, 都探讨了有关身体训练的许多问题。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不懈努力。例如, 过家兴、田麦久在其主编的著作中, 对身体训练和发展运动素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专门探讨。

二、提高军事体育教育训练的有效措施和举措

军事体育课是军事院校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也是院校教学的中心环节, 主要步骤分为训练准备、训练实施和训练结束。搞好军事体育教学训练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要明确军事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军事院校的军事体育课训练时间很有限, 要想达到课内实现技能自动化是不现实的, 那么它重点解决的问题是规范动作、统一标准, 传授教学方法思路、明确教育训练方法和步骤, 。所以, 从动作示范的角度来讲, 军事体育教员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训练非常必要, 确保自身动作要过硬, 让学员练标准, 学有榜样。教研室统一组织, 每天利用一小时进行专业素质训练, 所有人员必须参加, 并且施行“师徒”帮带制度。并且可以通过院校举办“岗位练兵, 质量排名”活动, 旨在提高教员自身军事技能素质。

二是要了解掌握学员情况。

一般情况下, 军事体育开课课前, 对学员体能摸底考核, 召开教学准备会, 座谈等方法步骤, 掌握学员的体能现实状况、伤病、运动史和心理素质等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增强教学针对性, 这是搞好军事体育课教学的基础。

三是要认真备课, 安排训练密度。

军事体育课应根据课的任务, 训练内容和学员的特点, 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合理地安排和确定各项活动的时间和份量, 从而保证课的顺利进行。军体课的密度包括练习密度、讲解示范的密度、组织措施的密度等。其中, 练习密度是课的核心密度。

四是要负荷训练, 探索合理运动负荷观。

军事体育课是以教育训练运动技能, 军体锻炼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说明了军事体育课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 也说明了军事体育课是“具有健身、锻炼程序和训练效果”的课。由此可见, 军事体育课与训练坚持合理的运动负荷, 不但是实施军体教学的必备因素, 也是评价一节军体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更是军事院校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教育训练工作。为落实军事院校关于提高学员基础身体素质要求, 增强他们身体体质, 实现军体课与军事教学合理的运动负荷思想显得特别重要。

五是要合理的运动负荷, 能激发学员的军事运动兴趣

适宜的运动负荷, 能有效地增强人体体质的同时, 也能使学员的训练情绪高涨, 在军事运动中获得体验——成功感、愉快感和自我价值感。教员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有意识地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达到不断激发和保持学员的运动兴趣, 使学员从运动中体验到动作的内在魅力和练习过程中的愉悦心境, 促进学员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 促使学员自觉和积极地进行军事体育锻炼, 让他们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能力。

六是要加强课中的教育训练管理。

一堂好的军事体育课要实现练体能同练思想、练作风、练技能和练心理素质的多维一体的, 有机结合的这一教育训练效果。一是教员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作风严谨, 松紧有度, 注意一言一;二是教育训练要有次序, 严禁打闹嬉笑。如:单双杠训练, 游泳训练。

军事课论文 篇3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 普通高校 创新教学

对普通高校学生进行系统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完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根据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准备对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着眼普通高校军事课特点,开展军事理论课创新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开展军事理论课创新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顺应时代发展,更新教育理念

在普通高校开展军事理论课创新教学,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全面更新教育理念。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要注重把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注重军事理论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才能;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有利于培养和储备数量充足、素质较高、掌握高科技知识的国防后备力量。军事理论教师和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应把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当作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搭建沟通平台,创新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创新是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创新的重要条件。首先,建立联合办公新机制。要根据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实际需要,建立军地联合办公机构,及时解决军事理论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其次,建立和完善有关法规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军事理论教学实际,完善评教评学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验收制度、奖惩制度等,对军事理论教学实施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再次,建立军事教师与派遣军官的沟通管道。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军事教师与派遣军官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军地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推动军事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第四,建立军事理论教学评估体系。使高校军事理论教学有一个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促进军事理论教学规范有序的进行。

针对教学对象特点,创新教学内容

军事理论教学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紧贴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用新知识阐述新理论,用新信息带动新思维。具体应该抓好以下三点:一要抓住结合点。军事理论教学要在阐述基本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尽量把一些战例及相关事例作为论据,寓理于事例之中,寓理于情趣之中,使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军事理论课教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二要抓住侧重点。对地方大学生要侧重于拓宽军事领域的知识面,注重知识的信息和科技含量,不宜在理论的深度和学术上作过细的探究。三要抓住热点。军事理论教学要紧跟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力求把学生最关注的世界热点、最新信息及相关前沿问题及时纳入到教学之中,用热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军事理论课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针对军事理论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方法

地方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具有内容多、覆盖面广、时间少、军事理论课教学机制不完备等特点。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灵活运用史论结合、以史带论的教学方法,对于搞好军事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中,通过挖掘丰富的军事理论内容和博大的军事历史知识,结合教学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灵活运用,能使学生在生动、详细的具体事例中去感悟军事观点,激发学生学习军事知识的兴趣。运用史论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关系国家生死存亡和民族盛衰的具体史例,诠释军事理论观点,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新教学手段

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在综合运用幻灯、广播、录音、录像手段的同时,要重点突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利用,使空洞的理论可视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把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图像显示的直观性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学习兴趣。同时,为普及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辅助军事理论课教学,要积极开发网络资源,建立和完善国防教育网站,将军事理论课的课件资料在网上公开,通过网络解答学生们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大学生军事理论学习提供良好条件。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军事理论课考核应当根据教学目的,创新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并通过考核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考核的结果采取平时成绩与课终考试成绩相结合,侧重于平时成绩的原则。平时成绩可以根据课堂提问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定。考核内容采取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侧重于主观题的原则。主观题以论述题、小论文等形式进行。客观题主要以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形式出现。通过灵活的考核评价体系,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开拓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军事变革史专题结课论文 篇4

中国国防战略需要顶层设计

姓名:鲍安东

专业:军事历史

单位:理论二系八队

学号:3312009001

中国国防战略需要顶层设计

中国的复兴崛起是一项宏大而长远的事业。改革开放至今已经三十年,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现代化进程向纵深挺进,国内各种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浮现出来,而国际上针对中国的误解、杯葛甚至敌意也日趋严重。自古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足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此时,稍微冷静一下头脑,从世界历史的角度重新打量当前国家现状,对于透过喧嚣、浮华的表象,认清未来前进方向坚定正确的发展道路,也许有着某种启示意义。

顶层设计的意义

“顶层设计”的字面含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原是指为完成某一大型工程项目,要实现理论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其思想内涵主要是,用系统论的方法,以全局视角,对项目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谐各种关系,确定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并适时调整,规避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提高效益降低成本。这一工程学概念,后来被西方国家广泛引用于军事和社会学领域,甚至成为政府统筹内政外交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顶层设计是铺展在意图和实践之间的“蓝图”,是具有总体明确性和具体可操作性的科学思维的理论结晶,而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性产物。顶层设计是个极具前瞻性的认知与行动复合体。它层次高、牵涉面广,是国家各领域活动和各领域资源在国防顶层的汇合,对安全、经济、科技、社会有相互作用的重大影响。它还涉及到历史的路径、现实的行动和未来的展望,要在考虑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未来做出估计和筹划。横向和纵向复杂性的叠加,构成钱学森所说的典型的开放式复杂巨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建设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第一次是1985年,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军队裁员百万,陆军由以往的野战军变为集团军,把独立的技术兵种融入集团军。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军队又先后裁减50万和20万,在原来的陆军编成中,部分集团军实行了军旅制。与此同时,陆军装备大幅度更新换代,C3I系统也随之发展起来。这些改革,使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无

庸置辩,这些举措还都是在原有架构内的调整,是以裁军为契机,以减员为主要思考目标。我军的改革,在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铺路。

我军正在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从世界范围看,新军事变革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技术,而是取决于思路,取决于体现思路的设计和使思路贯彻下去的规划。

1985年,中央军委提出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即“从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我军公开的、广泛性学术研究,由此登上了战略的殿堂。这次研究活动,不只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学者们提出的许多创见,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比如,国家利益至上,军人为国家利益而存在;着眼长远,规划未来;由应对全面战争,转向应对局部战争;走军民兼容之路,以变革的眼光确定发展目标,选择发展道路,等等。

20多年来,我国战略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前进。发展到今天,主要在两个方面成果显著。一是基本理论研究,包括战略思想、战略原则、战略文化、战略思维等。二是时政研究,主要是国际安全环境,大国关系,地缘政治,现实的危机事件评说等。另一方面,战略理论研究,乃至军事学术研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重认识,轻操作;重定性,轻定量;重当前,轻未来„„许多文章是从概念到概念,从思想到思想。

顶层设计的要求

我们不缺思想,我们有丰富的思想。问题是如何把战略思想转化为战略步骤,转化为战略行动,这中间需要有个桥梁——顶层设计。在战略理论研究中,应当特别注重顶层设计这个环节。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把科学发展观注入到顶层设计之中。规划科学了,才能科学发展。胡主席讲的关于国防建设的几个统筹,都需要通过规划来实现。

科学的顶层设计,要求我军建设应从着眼事件转到着眼进程。即着眼走向未来目标的进程上来,增加如何思考和如何行动的环节,形成近、中、远期决策与行动的良性互动。在战略管理上,实现从对国际事件的临机反应,向主动塑造与灵敏反应并举的转变。以此来衡量,在应急与长远的关系上,既要针对应急事件协调战略资源,形成合力;又要使这种合力可以加速我们迈向未来目标的步伐。处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这个多事之秋,通向未来的道路上充满着偶发因素,充满着不确定性。只着眼事件,容易把国防建设的思路,引向应急性的战备工作上去,甚至会使国防意识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升降。

科学的顶层设计,应从看差距转向看差异。战略设计固然需要参照系,需要吸取外军建设的经验教训,但不能以外军转型模式作为我们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样板。相反,我军转型就是要有真正的中国特色,在尊重已经掌握的科技规律、管理规律和战斗力生成规律的基础上,探索自主创新之路。比如,美军讲联合作战,它的关键问题是克服分权,参联会只参而不联造成军事行动和军队建设中的诸多弊端。二战后美国的军事改革,归根到底是加强战略集权,是集中统一。我们讲联合作战,集中统一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解决在集中统一之下,各军兵种的独特核心作战能力与系统性协作。

科学的顶层设计,要求我们注意理想与限制。理想的未必可行,最优的未必合理。许多学者都讲最好的战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但这是有条件的,孙子讲“全胜”,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目标。实际上,必须立足于“战胜”。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没有在战场上打赢的能力,何谈“屈人之兵”?顶层设计的最大限制是资源。如果资源无限多,还要规划干什么!规划就是要在理想与限制、优化与可行的动态平衡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顶层设计的设计

在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爆发之前不到一年,美国学者戴维斯较系统地分析了美国与伊拉克之间可能爆发的战争。战争真的爆发后,有人就这个“准确的预测”向他表达敬意。戴维斯表示,这不是预测,这是场景分析。实际上,美军从20世纪70年代末筹建“中东快速部署部队”开始,对中东地区所有可能的冲突前景,都进行了分析和推演。

顶层设计的关键是蓝图绘制,绘制蓝图就需要按照顶层设计的正确思路和科学方法去进行。这个思路和方法的简单描述就是:安全环境分析—军事使命任务—军事能力需求—军事力量结构—实施计划方案—资源保障投入—模拟评估选择—决策行动切入。

可以看出,这个方法思路的特点是:从未来把握现实,以使命决定能力,由能力创造技术、选择结构等。总之,就是您概括的:“上游”引领“下游”,“顶层”引领“下层”,“前端”引领“后端”。当“上游”问题没弄清时,就去做“下游”的事;“顶层”关系没理顺时,就解决“下层”的问题;“前端”还未动作,“后端”开始忙碌,这就是在顶层设计中的逻辑错误。

顶层设计切忌“被当前的重大现实问题所迷惑”。人无远谋,必有近忧。以往,我们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都是分析历史原因,现在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要注意分析“未来

原因”。从外军发展的情况看,许多现实问题,多出于“无图纸施工”,或“无目标行军”。只着眼重大现实问题的改革,常常会使改革者陷入问题的“怪圈”。有时,为了解决某个现实问题进行的努力,却又引出更多、更突出的新问题,导致改革措施在同一个层面、同一个维度转圈。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战略思维范式也应随之调整。过去是:“实践——技术——理论”;现在是:“理论——技术——实践”。

顶层设计的过程,是个艰苦的调研、学习、动员、教育、大脑激荡、提出和检验新思路、达成共识的过程。最好的教育和动员,就是让中高级领导干部参与战略思想的创新、顶层设计的设计,使之成为变革的主人。还是毛主席说得好,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变过来说,规划的思想一旦被中高级领导干部所掌握,未来的战略目标一旦在中高级领导干部中形成共识,就能产生强大的执行力。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空军进行变革。当时,美国空军参谋长是福格尔曼上将。他在听取各方人员关于军事变革的汇报后,发现不懂的东西比懂的东西多。他的办法是提出一年之后召集空军全体上将峰会,不许谈当前问题(避免牵涉和争论各部门的现实利益),专门探讨20-30年后美国空军应该是什么样;然后从未来回推到现在,提出现在应该怎么办。从而,不仅使空军的变革有了清晰的目标,还使美空军中高级领导者对变革形成战略共识,阻力自然减少许多。

既然是战略设计,必然是长远大计。我们的目标起码要瞄准2020年前后。就世界新军事变革来说,2020年前后将是个“机遇之窗”、“挑战之窗”。到那时,美军和一些发达国家的军事变革,都会取得突破性的阶段性成果,世界军事力量对比将出现重大的不平衡,国际安全环境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胡主席再三强调,要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一个“多种”,一个“多样化”,是对未来安全环境总的看法,是对我军使命任务总的描述。国防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就是要从研究“两多”切入,以“两多”为逻辑起点。

我们需要对“多种安全威胁、多样化军事任务”,进行系统和细致的场景描述。在此基础上,至少要设定最好场景、最坏场景、最可能场景;探索在这些场景下我军的任务、能力需求和资源需求,通过对比分析,综合出我们国防需求的底线、中线和上线,达到三个动态平衡:当前安全需求与长远安全需求的平衡,主要作战能力与多样化能力的平衡,进攻能力与防御能力的平衡。

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未来军队不仅需要更高的军事效能,而且需要更多的灵活性,要有主动塑造能力、危机反应能力、自同步自组织能力,以及

自主创新能力等。什么样的结构才能支撑这样的功能呢?当前看来,最接近于理想状态的,是在信息网络支撑下的“模块化编组”、“积木式组合”。新模块不是立足现有装备,而是可实现、能实现的新技术装备。每一个模块都可以代表某种新型核心作战能力,可以单独执行任务,也可以协同起来执行更复杂、更高级的任务。采用模块化的思路建设新型部队,应充分注意虚实结合的问题。对已成熟的那些模块构想,往实处做;对还不够成熟的模块构想,不妨虚一些,做一些功能展示,随着技术的成熟逐步充实这些模块,并同步实现与已经成熟的那些模块之间的顺畅衔接。

顶层设计的支撑,是资源投入、资源分配、资源保障。美国防部的规划、计划、预算与执行(PPBE)系统,实际是个顶层设计制度。这个制度把国防建设看作一个大系统,统筹近、中、远期的军事需求、作战能力、武器装备研发和国防资源,各项规划和计划,最终落实到拨拉算盘珠上。没有战略的预算是数字,没有预算的战略是空想。

军事课论文 篇5

军事理论课从德、智等方面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提高,首先,是对“德”的培养。大学阶段,是学生确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以其强烈的思想性和特有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在增强国防观念的同时,思想政治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为他们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使学生重新思索人生的价值,进一步认清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肩负的历史重任。第二,是对“智”的培养。军事理论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军事理论课通过讲授军事科技,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另一方面,军事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孕育了军事思维的创造性特点。培养出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学习军事科学,能够使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同时又丰富和充实了高等教育的内容,对高等叫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军事理论教学的学习能够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对推动高校素质教育起积极作用。军事理论教学在有利于高校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同时,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可以实现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保卫者的目标。

实习内容

如何培养大学生军事素质贯穿着整个实习过程。第一,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军事理论课程是对国防和军事的理性认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沦与实践的教育。从道德意义上说,保卫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最高的社会公德。第二,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仟务。军事理论课程通过讲授军事科技,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科技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培养人才的模式向适用面广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因此,培养的人才要做到既能为经济建设服务,又能为国防建设效力,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后备兵源和预备役军官。军事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的社会活动领域,具有其他学科和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育的功能。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中,实习与军事理论学习是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的。实习使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得到磨炼,增强组织纪律性,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学习军事理论,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军事知识,使大学生能认识到加强国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实习及军事理论学习是其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实习结果

通过实习我们不但学到了理论知识,还积攒了如何与他人更好的合作的经验。这些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我们生活在和平舒适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水深火热的年代,加之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团队精神缺乏问题十分普遍。所以团队精神培养十分有必要。

应用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我们在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再加上和组员的分析与讨论,从而得出一致的结论。在实习中我了解到国防教育的学习目的是让我们懂得如何保

卫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作为重点及爱国主义是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核心,始终贯穿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整个过程。当今时代格局,我们意识到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曲折中前进,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战略关系法深刻变化,世界格局的单级与多级之争更趋激烈,明白了我们迫切的需要加强国防观念,从而发奋努力,弥补自身不足。同时也激发我们爱国热情,使我们对国家荣誉,国家利益,民族自尊心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升。

实习的总结和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获益颇多。我们懂得了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当今军事高科技__军事论文 篇6

摘要:军事高科技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所以当今军事高科技对未来战争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一什么是军事高技术;二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三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对策。军事高科技,作为最重要的战斗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因此必须坚持创新、跨越、持续、高效的原则,推动军事高科技健康发展必须立足国情军情,科学确定我国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必须面向战场市场,不断开阔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

21世纪武器装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立体化、无人化等。信息战武器、电子战武器、隐身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将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可见,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

关键词:战斗力、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坚持创新

前言

所谓军事高技术,是指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它是军事和高技术两大领域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新型结构体系,军事高技术对武器装备,作战理论、作战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军事高科技,作为最重要的战斗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

一、什么是军事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包括两个层次,即军事基础高技术和军事应用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的构成: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军事信息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核技术、军用航天技术、军用海洋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定向能技术。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为了满足国防现代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部分新技术群。尽管军事高技术和民用高技术之闻并存在截然的分界线,但人们还是喜欢把高技术分成军事高技术和民用高技术两类,在高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军事高技术往往一起带头作用。

20世纪60年代历来,高新技术发展的浪潮,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高技术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一、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

目前工业经济发达国家对军事高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大多首先考量的是尽快使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快速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兵器的毁伤力,使军队在质量上保持优势,以增强军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可以说军事技术水平的优劣,时时刻刻影响着武器装备的战技水平。

当代社会以精确制导技术、航天技术、侦查与监视技术、伪装隐身技术、夜视技术、指挥自动化——C4ISR、电子对抗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为军事技能的重点考察对象。而这8项技术的发展无一不依靠兵器性能的拓展,毁伤能力的提高,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的增强,机动范围的扩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的完善,多兵种的联合与适应,传统与现代化的互补等作战功能的快速发展,而这一系列的发展又依赖于军事高技术的发展。

据了解,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共投掷各类弹药2.2万余枚,其中精确制导弹药1.3万多枚,使用比例由海湾战争的9%、科索沃战争的35%大幅上升到此次战争的60%,并创造了一次打击任务在20分钟内投掷100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历史纪录。高新技术战争已经成为战争的一种发展趋势。而由此,高新技术对国防的决定性巨大。

所以说,只有在军事高技术的引领下,在全国军民创新浪潮中,形形色色的新兵器不断问世,才能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夯实物质基础。

二、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军事高技术具有高智力、高创新性。现在军事技术中的每一项技术,无一不是当今时代各项科学技术最新成就相互交叉融合创新的结果,是不同学科众多科技人员指挥的结晶。而无论是过去的战争还是现代的高科技战争,人与武器这两项因素中,人的素质的作用始终是决定性的。军事高技术的应用靠军工人员去实践,兵器的高战技性能靠有素质的军人去发挥,不同环境下的战略战术靠军队分析决策与实施。凡此种种表明,21世纪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军人的素质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军事高技术中每项新技术的问世以及其成功的军事应用,必须有极具战略性的眼光,善于战略决策的政治家支持和领导,又需要有富有献身精神,敢于且善于攀登军事技术高峰的专家和学者,还要有甘当公仆及具有高校企业管理才能的管理人员。

所以说,在当代——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应多层次有重点地培养磨练兵不断提高完善军人的素质。在精神,科技及人文社会知识,专业技能和自学创新能力,对新时期的军人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之时,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更有助于培养这样的一大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三、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国防战略战术的创新

中国自古以来,以战略战术的多变性而著称,三十六计享誉天下。我们由此看到,只有科学得当的战略战术,才能指导现代军事斗争的实践。成功的军事斗争实践经验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现代军事战术的完善与创新。

随着战争技术含量特别是高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各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使各国军事技术发展差距现代战争日益拉大,甚至出现技战术上的代差。强的一方更加重视发展自己的战略战术优势,弱的一方也力争从战术外寻找出路。因而,战略战术的得当成为了各国所力争的一块儿宝地。

而军事高技术及现代兵器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对军队的组织结构,兵器的优化配备,作战方式的抉择,后勤保障的要求,作战指挥方式方法的转变,军事理论的完善发展提供了机遇又提供了挑战,各国无不充分利用军事高技术兵器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应用之动力,积极进行国防战略的变革,以争取在军事观念转变的引领下,使军事理论、军事战略、战争形式、作战思想、部队结构、指挥方法、后勤体制、军备发展、军人素质、军工产业、国防建设诸多方面有新的进步与突破。

所以说,高新军事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我军主动适应并驾驭新时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当今世界并非风平浪静,在一极独霸多极制衡力量尚未形成的今天,每一个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必须依靠军事高技术建设强大的国防综合实力,以在快速发展变化且动荡不安的大环境中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目的。

三、打赢高技术局势战争的对策

1、正确认识高技术武器装备:要正确认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长与局限,要正确认识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2、要有选择地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的要求和坑内,制定并实施了有选择性地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方针对策。如:美国为了给其军队提高5种“未来联合作战能”,现主要有选择地方展19项技术,重要研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数学化装备等几种武器装备。

3、研究探索高技术调教下的作战方法:要注意以劣胜优战法的研究,要在打击敌方弱点上寻找对策,要注意从技术角度想问题。

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导致作战样式更加多样化

(一)武器装备发生质的飞跃

高技术用于战争,已经促使作战手段所依赖的武器装备发生了巨大变革,并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战争。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总趋势是:

在核武器方面,核大国的战略力量虽然将可能有大量裁减,但“四位一体”的构成形式仍将保持和加强,而且武器系统本身将应用

高技术获得质变色彩的全面更新。战役战术核武器将向高性能。远射程、机动灵活和多用途发展。

在生化武器方面,虽然有国际条约的限制,但生化武器作为一种低成本大规模杀伤兵器仍有扩散的趋势,而且已研制出高效、速杀、能穿透防护器材和渗透皮肤、难防、难消、难治的新型战剂和二元武器。

在常规武器方面,坦克和反坦克、空袭和防空、压制和反压制、舰艇和反舰艇等基本常规武器及其弹药,虽然还将是高低档搭配、新老并用,但高技术常规武器不仅品种多样、射(航)程更远、威力更大、精度更高、机动性更好、防护力更强,而且在向全自动化、制导化、智能化和隐形化发展。许多高技术常规武器,如一些精确制导武器、纵深大面积多目标打击武器及其子母弹药系统,已具备了与小型战术核武器相比拟的毁伤威力。激光和微波束等定向能武器、电磁炮和非核拦截弹等动能武器、智能坦克和飞行器以及军用机器人等一些新原理武器装备的研制将取得较大突破,并开始陆续投入战场。

在战场侦察、通信、指挥、控制技术装备方面,地面、海上、空中和星载目标获取和跟踪系统的改进,将获得全天候、全时辰、全球覆盖的侦察、监视和预警能力;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和速度;通信将向手段多样化、大容量、小巧灵便、快速、准确、保密性强、抗干扰和网络化发展;电子战武器装备向软硬杀伤相结合、通用化、多功能一体化和新手段发展,使电子 战成为一种作战手段,运用于战争的全过程。

(二)作战样式更加多样化

由于武器装备将获得上述变革性发展,所以运用它们可以进行各种样式的战争,这就导致了作战样式的多样化。从战争样式来说,美国将未来战争按高、中、低强度划分为核战争、大规模常规战争、小规模常规战争和低强度战争等四种;前苏联按使用武器类型分为核战争和常规战争,按规模大小分为世界大战、局部战争和小规模军事事件;北约国家则分为常规战争、战区核战争、战略核战争等三种。

今天我们学习了军事理论课我局的做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已经把繁荣中国的大旗扛在肩上,把祖国的重担扛在肩上,把未来的希望扛在肩上。我们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的目的就是学习国防军队知识,增加爱国主义情感,时刻对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窥视我们取得伟大成就,消灭社会主义中国,但学完军事理论课我坚信,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总而言之,军事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正在引发一次新的军事革命。将会出现不同以往的全新的军事武器装备、军事理论、战争形态及部队结构。在当前出现的军事革命中,科学技术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它在给各国带来更强的作战能力的同时,它也给世界带来了更大的威胁,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及由它而引发出来的高技术武器装备,不能让它成为破坏人类和平的夙敌,要应用得当。同时面对这一世界潮流,我军也必须有所作为,提高我军的总体知识水平。高科技对现代军事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大大缩短了战争的时间,提高了作战效率,再者作战空域也空前扩大,甚至把作战空间拓展到太空中。在军事装备上,高科技不但提高了装备的性能,另武器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而且武器装备不断向体积小、多功能发展。高科技下的军事武器装备打击程度更高,毁灭性程度更大。在作战能力不断加强的同时,有可能引发战争的几率更大,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高科技引发了某些战争。因此,我们要客观对待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军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尽量避免战争的爆发。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世界和平。

参考文献:[1]《军事理论学教程》,吴温暖、匡壁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

军事课论文 篇7

关键词:军事课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方式进一步影响着包括当前大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如何把握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价值观念成为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军事理论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 有必要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军事课教学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 在引领军事课教学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1 为军事课教学确定了基本的基调和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它“是我国意识形态的主体, 在我国的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起着主导的作用, 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2。我国当前社会在改革开放和对内转型的过程中, 存在其他形式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如封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主义、拜金享乐主义以及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是我们的主流价值取向, 是高校开展教育的立足点和方向指南。军事理论课的开展和推进也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前的军事理论课教育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载体之一, 承担着相应的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的政治任务, 因此,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军事理论课教学, 有助于军事课教学政治教育功能的确认, 能够为军事理论课明确教育的政治方向和基本的立足点, 在进行军事理论授课的教学过程中, 始终能够按照主流价值取向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真正起到军事教育的政治教化作用。

1.2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高校开展的军事课教学主要的对象是刚入学的大学新生, 不仅仅要进行军事技能训练, 锻炼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 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前新生多属90后大学生, 思想活跃, 有自己的选择和主见, 但是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还没有健全, 容易受到外在的主客观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思想上的偏差, 因此需要在入学初始就进行正确的价值教育, 军事课 (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 正是进行这一价值引导、价值教育的载体之一, 因此, 在军事课开展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 对于大学新生价值体系的构建奠定了一个平稳的基调, 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长期工作的开展,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了保证。

1.3 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军事课教学, 能够充分利用课程、课堂的教育功能, 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军事课教学过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都能够发挥教育的功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教育, 讲授了中国如何在实践和摸索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本土、实际相结合,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不断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能够增加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加其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的斗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通过对于军事课中军事成就的取得、军事思想的讲解、军事家的介绍等能够增加90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同, 也有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军事课”教学内容规划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军事课教学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会贯通在军事课教学的全过程, 既增加了军事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也把握了军事课教学的方向性, 保证了军事课教学的原则性和多样性。

2.1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军事课程的灵魂

军事理论课程在讲述我国的近现代史的基础上开展的, 对于这段历史的课堂讲解, 使大学生了解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实际, 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必然性, 这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选择是时代的选择, 是人民的选择。

在中国发展的实践过程中,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并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实际相结合, 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正是在这一与时俱进的过程中, 不断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 辨明方向。因此, 军事理论课程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灵魂,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思想, 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

2.2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共同理想作为军事课的主题

其中, “军事理论”课程中的关于“中国近代的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等相关内容的阐释, 不仅仅在呈现近代国防发展的历史, 同时也是在展示中国国防从弱变强的过程, 是在展现人民解放军的风采和贡献, 也是在展现国力强大环境下我国国防的新面貌, 原子弹、导弹和大型运载火箭技术等国防尖端技术的成就, 也在展现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的质的飞跃。近期的嫦娥三号登月之旅以全面直播的形式展现了我国国防科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也展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正是这样的发展, 进步在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推动的国民共同理想的实现。

2.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军事课程的精髓

军事理论课不仅仅是一门让大学生了解国防科技、军事发展、战争状况的理论课程, 同时也是一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课程, 纵观军事理论课程始终, 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爱国主义这一主干线, 连接着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关于我国国防史、古今军事思想的成就都是从历史、从曾经的辉煌、从军事高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谨记落后就要挨打, 只要强大和发展才能够更加的自信稳屹世界民族之林。当前信息化的社会, 只有在技术化时代、信息化社会中取得主动权, 才能够不至于被这个时代淘汰, 而这正需要创新的时代精神和时代勇气, 军事课中关于军事高技术、新军事变革以及信息化战争等章节中, 尽可能的向学生展示最新的军事技术、武器装备等, 能够调动大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2.4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军事课程的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的基础, 解决的是社会成员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和荣誉素质的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军事课教学即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强调了绝对不能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军事理论”课程“党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内容, 有利于大学生学习我军的光荣革命传统, 不断接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 树立和培养献身国防事业的奉献精神;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训练与熏陶,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个人综合素质。“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这一章使大学生懂得自身担负的国防义务和享有的国防权利。

3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创新军事课教学的途径

3.1 组织专题讨论课, 深化对理论教学的认识, 增加大学生理论和行为的认同

军事理论教学的创新需要改变按照教材目录讲授的方式, 要不拘泥于教材的内容, 灵活的联系生活实际, 联系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实践, 可以专题的形式, 将相关的内容系统的在指定的专题中进行讲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 军事课的教学首先需要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定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认同, 只有这样, 才能够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可接受性, 才能够使大学生真正的认同, 才有助于在学生生活中自觉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2 运用网络、手机等现代的媒体平台和教育手段, 增强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社会已迈入网络化, 大学生正是众多网民众的重要部分, 针对这一事实,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军事课教育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和媒介, 积极的开发具有教育意义的国防教育网站,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旋律, 学校学生论坛也建立相应的国防教育子栏目, , 将正确的国防价值理念和国际安全局势等内容载到网上, 供大学生交流和讨论, 满足有兴趣的大学生对于军事时事、国防教育的关注。

3.3 成立相应的国防教育协会, 让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体会领悟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成立国防爱好者协会, 这是该院正在实践的国防教育新途径, 也取得了也明显的成绩。组织协会成员自愿加入主流意识形态和国防教育融合的宣传中, 定期举行最新的军事文化作品的展示、不断更新的军事武器装备的资料收集等, 协会还可以定期组织成员及有兴趣的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国防教育资源。

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凝聚着当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价值取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军事课教学, 并贯穿在军事课教学的始终, 才有助于高校军事课实效性的体现, 有助于体现军事课教学真正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张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J].教育探索, 2010 (9) :51-52.

[2]葛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军事理论”课程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 2012 (10) :1305-1308.

军事课论文 篇8

关键词:高校 军事课教学 改革

自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军事课教学以来,经历了从试点到全面展开,从一般教育到必修课的过程,其间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军事课教学大纲也先后进行了多次修改,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了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使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军事课对大学生掌握国防知识、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提高综合素质、为国防建设培养高质量后备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的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教育改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对学校国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管理制度等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军事课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谈几点看法。

一、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教育与国防建设、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定、国防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真正提高對国防教育必要性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明确指出:“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又是整个学校国防教育的重点,是高校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现代高技术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培养高素质后备兵员的有效手段。因此,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国防教育的整体水平。

军事课教学是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军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知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目前情况看,高等学校的军事课教学开展还很不平衡,军事课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军事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出路,特别是对军事课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使教学内容适应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要求,适应大学生的特点,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国防建设的目的。使教学方法更新颖、更灵活、更开放、更科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军事课教学质量,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军事课教学水平,使军事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改革军事课教学的内容、方法,首先要研究军事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根据规律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应与培养人才目标相适应

高等学校军事课的学科属性一直存在分歧。它是国防教育学,还是军事学?认识不同直接影响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我认为高等学校军事课应属于国防教育范畴,它与军事学有四点不同:

1.阵地不同。国防教育范围是全社会,重点是党政机关和学校。军事学教育范围主要是国家武装力量,重点是军队。

2.对象不同。国防教育针对的是社会各阶层和所有人群,重点是党政机关干部,大、中、小学生。军事学教育针对军队,重点是现役军人。

3.内容不同。国防教育涉及思想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法规、体育等各方面,主要是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培养现代国防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军事学教育涉及军事领域各个方面,主要是军事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培养“打得赢”的战斗集体和军人。

4.学科领域不同。国防教育是国防领域的教育现象,是对社会进行的针对一切人的国防教育活动。军事学教育主要研究军事领域的基本规律,是军事科学理论体系的集中概括。

既然高校军事课属国防教育领域,那么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就应与军队的军事教育有所区别。

(二)军事教学内容、方法应与现代国防建设需要相适应

现代国防是现代战争的产物。现代国防建设是现代条件下的国防建设。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作战对方都投入了高技术武器装备,同时以崭新的军事理念、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指导这场前所未有的现代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显现出的现代战争特点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从此,人们便开始提出了“高技术战争”这一概念。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局部战争给人们留下了更为深刻的现代战争印象。战争形态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开始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很多国家正式启动了新军事变革,并使新军事变革进入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目标明确、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的军事课教学内容也应适应于现代国防建设需要。

(三)军事课教学内容与我国国防教育总体战略目标相适应

国防教育是一种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来培养人的活动,是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是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社会全体公民的国防政治、思想品德、军事技术战术和体质等诸多方面施以影响的一切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作为一个国家,它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归根到底只有两个,一是生存问题,二是发展问题。生存与发展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发展要以生存为基础,生存又是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为保证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实力、优秀的国防人才以及高度的全民国防观念、全民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要达到这个目的就离不开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实质上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是民族精神的气节教育,是唤起人们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的教育,强烈的国防观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是一个国家战争潜力的重要标志。国防教育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激发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国防观念。高等学校的军事课教学内容应适应于国防教育的这个总体战略目标和要求。

三、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内容、方法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十分具体地明确了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防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五个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目标。也明确了军事技能训练的条令条列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五个内容和教学目标。但从长期的教学实践看,规定的教学内容有许多需要改革的层面:

(一)内容多,时间少

从理论课看,规定的教学内容有五个大方面,内容丰富,涉及古今中外,专业性强,但安排的教学时间只有36学时,平均每个内容的教学时间只有7学时,只能走马观花,简单了解。从技能训练看,也是五大内容,与部队新兵入伍后的训练科目相差无几,而安排的时间只有2~3周,不可能完成所有训练内容,更谈不上提高训练质量。

(二)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够强

整个军事课教学的10个内容涵盖了军事历史、军事思想、军事形势、军事常识、军事高技术、基础训练、综合训练等所有领域的方方面面。但每项内容都缺乏重点和针对性,如按规定的内容授课,只能是简单地提示一下,学生听了以后印象不深刻,很快就忘得差不多了。

(三)基础常识多,科技含量少

从目前军事课教学内容看,侧重于军事基础理论和军事常识,与现代条件下培养国防后备力量不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因此,军事课教学必须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需要,增加授课内容的科技含量,促进“高科技”与“高素质”的结合。

从军事课教学方法上看,经过多年的努力,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客观地讲,由于高校开设军事课教学时间较短,加上军事课又是公共必修课,带有“强迫性”因素,致使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单向式、说教式、灌输式的传统的“单边”模式教学,造成重教轻学,导致军事课的枯燥无味,这样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对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设想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军事课教学内容改革的立足点应放在针对性、时效性上。高等学校的军事课教学大多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年度进行。这一时期学生的年龄一般是19岁左右,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高、好奇心强、精力旺盛,是一支特殊的群体。对这一群体的军事课教学内容应突出重点,有针对性,也要强调实际效果。

1.军事技能训练。军事技能训练内容主要以队列条令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训练和综合训练三项科目为主。队列条令教育与训练,主要应进行单个徒手队列训练,使学生掌握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培养学生整体意识,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作风和良好的军人姿态;轻武器射击训练,主要进行轻武器第一练习实弹射击。通过射击训练,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武器常识和射击学理,掌握基本射击动作及射击方法;综合训练,主要应进行综合拉练。通过综合拉练,让学生掌握行军、宿营方法的同时,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

2.军事理论教学。军事理论课教学主要应以中国国防、国际战略环境、信息化战争为主。中国国防主要讲授我国的国防历史和国防法规,使学生了解历史,特别是近代,因不重视国防建设和国防教育,使我国人民遭受了沉重苦难,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耻辱史,使学生懂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防和国防不强大就要被侵略、被灭亡,就不能生存和发展的道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国防战略环境重点应讲授国际军事形势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军事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我国所处的周边环境和我国可能面临的局部战争威胁以及台湾问题、海洋权益问题、边界争端等重点、热点问题,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信息化战争主要讲授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介绍海湾战争以来几场局部战争所显示出的现代战争、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认识信息化战争与现代化国防建设和国防教育的关系,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教学又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认真教的同时更要把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之中,做到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把深度与广度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着力在启发学生质疑、诱导学生思疑、帮助学生解疑上下工夫。教师要有先进的创新教学理念,针对学生和军事课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一支粉笔、一堂课的“单边式”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条件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适应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的需要。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提问、讨论、解答等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引线,衔接教学环节,贯穿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程中来,是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思路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教师的授课激情,使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

2.针对性教学。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好奇心强,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事物、新理论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求知欲。军事教学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军事课的特点紧跟时代步伐,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用新知识阐述新理论,用新信息带动新思维,用新方法开创新局面。具体要抓住三点:一是结合点。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讲授理论的基础上,尽量把一些战例、故事、经验、教训及相关示例作为论据,节选其精彩情节进行生动讲解,寓理于事例之中,寓理于情趣之中,使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其吸引力。二是侧重点。普通高校和军队院校军事教学的目的、要求是有所区别的。对普通高校学生的军事教学要侧重于拓宽军事领域的知识面,注重知识的信息量和科技含量,不宜在深度上进行过细的探究。三是热点。军事理论教学要紧跟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力求把学生最关心的热点、焦点及时纳入到教学之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军事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上一篇:法制教育教育教案下一篇:同力公司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