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基础(精选8篇)
军事基础 篇1
摘要:为贯彻落实军委胡主席关于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与加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要求, 更好适应未来的战争需要, 要求现代军人有更好的的体能储备与保障, 而目前, 军人体能形成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我们必须把握特点、正视问题, 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与加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要求, 在军事基础教育中创新性地抓好高素质军事人才体能的形成工作。
关键词:军事体能,理论,方法创新
在现代化战争背景条件下, 现代军事体能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军事体能是指军人在各种复杂、艰苦的环境条件下, 为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 (长时间、大强度、高标准) 军事 (战斗) 任务所必须具备的, 融体力、脑力、心力 (即心理素质) 为一体的综合生物学能力。
一、军人体能的训练要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
(一) 未来战争是多兵种有机结合的战争, 对体能提出更高要求
新的作战样式与传统的作战样式有机结合, 使得作战人员的体能既要适应海陆空的训练, 还要使得作战人员具备全天候作战的能力。未来战争要求作战人员具备高强度体能训练, 更要有联合作战意识。
(二) 未来战争要求军人有更好的体能
军队的战斗力取决于人、武器及人与武器的结合, 其中人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 在具体战斗中敌对双方比的不单是军人的体能, 还有军人使用热兵器和机械化装备的技能。在信息化战争时代, 战争的突然性、隐蔽性、不对称性增强, 战争没有前方与后方之分, 军人转移、运动的范围更大, 速度更快, 危险性也更大, 同时, 作战指挥和武器装备的威力受到无形的信息流的控制和影响, 在具体战斗中敌对双方比的除了体能、技能之外, 又增加了普通军人的智能。
不少人因为现代战争对军人技能和智能需求的增加而有意无意地开始忽略对军人体能的关注, 这是不科学的, 也是不符合战争实际的。事实上, 现代战争对体能的要求丝毫也没有降低, 反而更高了。这是因为:第一, 军人必须有能力根据战略战术的要求和战场的具体情况使用好手中的装备, 因此对军人基本的体能需求没有降低。第二, 未来战争是先进作战样式与传统作战样式有机结合的战争, 除了要求军人具有与传统作战样式相适应的体能外, 还必须具有满足最先进作战样式需求的体能。第三, 从军人能力形成的要求上看, 由于未来战争对军人技能和智能的需求增加, 使得对军人体能的需求也增加, 这是因为人的体能是其技能和智能的载体, 没有良好的体能, 技能和智能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要发挥好技能和体能, 就必须消耗体能。
二、军人体能训练内容必须进行创新
(一) 体能训练内容将更具多学科性和综合性
体能训练的多学科性主要指体能训练的内容所包涵的学科知识和科技成果的多样性。这既是现代军事体能训练的显著特征之一, 也是体能训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体能训练的综合性发展特征, 主要体现在体能训练由过去较单纯的体育训练 (锻炼) , 过渡为在单项目训练的基础上, 强化体能与军事技战术相结合的综合实战能力训练;注重体能与智能、技能为一体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二) 充分认识我军军人体能形成面临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军军人体能的形成面临一些新的特点, 有一些有利的因素, 也有不少不利的因素。不利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人员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独生子女兵、关系兵占的比例大。二是由于社会生活总体水平的提高, 有不少人出现营养过剩、体能基础差的情况。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竞争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增加, 劳动锻炼大大减少。四是由于军队武器装备技术含量的提高, 军人在学习科技知识、掌握武器装备使用维护技术方面占用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增加, 对体能的增强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加快体能训练的体系建设
人是军队战斗力中最积极的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而军人的体能又是军人综合能力的基础,
(一) 是要积极借鉴外军经验, 特别是军事发达国家军队的成功经验, 完善和严格我军军人体能淘汰法则。
我们认为, 借鉴的主要经验至少有两条:一、始终以战斗力为标准, 重视军人的体能, 没有因为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占优而忽视体能。二、将军人的职业化、良好待遇与一套相应的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标准相结合, 并能得到严格实施。
(二) 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规划, 在军事基础教育中全面落实体能训练内容, 提高体能训练质量。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要统筹规划、分层定量。
(三) 体能训练的目标将更具针对性和实战性。
通过强化有针对性的实战训练, 善于充分利用战区自然地理环境、恶劣气候条件等,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体能优势, 打赢未来战争, 是现代军事体能训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提高部队体能训练的实效性和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
(四) 在军事基础教育中, 要将体能训练与战斗力生成有机结合起来。
体能训练是艰苦的, 既要有吃苦精神, 也需要持之以恒;未来军事斗争将是高技术战争与常规战争的混合体, 无论是高技术战争还是常规战争, 军人作为战争的主体将永远不会改变。
总之,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表明, 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要“打得赢”、“不变质”, 不仅仅靠的是武器装备、器材物资的数量和质量, 更重要、更多地是依靠熟练掌握手中武器的高素质的人才, 而在未来战争中战场的残酷性转变为心理、耐力、承受力的高强度对抗, 不仅仅是兵器的较量, 也是人与人之间意志、心理和体能的较量, 这就对军人的体能和心理素质要求不是低了, 而是更高了。
参考文献
[1]胡晓峰.美军训练模拟.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2]孙柏林.计算机战投战术训练模拟系统总体设计原理.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4
军事基础 篇2
一、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专业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设置的一种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课。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专业基础课是连接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桥梁和纽带,是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石,是专业基本素质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专业基础课教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而人才素质的高低依赖于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和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二、专业基础课为什么要体现军事特色
军校专业基础课教学要突出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姓“军”特色。军校专业基础课教学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特别要注重高技术战争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专业基础课的发展与军事技术的发展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点、学员的特点,把专业基础课知识和武器装备结合起来,使他们对专业基础知识在高科技武器装备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这样既可培养学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提高他们对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兴趣。如此可使学员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开阔思路,加深对专业基础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员用已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去分析、处理学习和未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员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浓厚兴趣,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进入了崭新阶段,先进的武器装备陆续装配部队。近年来的局部战争向我们揭示,现代战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技术的较量、知识的较量、人才素质的较量。
然而,由于大多数学员认为只需要具备优良的军事素质就行了,专业基础课无用。因此,在专业基础课实际教学过程中,学员普遍存在学习热情不高、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问题的症结何在?一方面,军校学员要进行大量的体能和军事素质训练,上课时较疲劳,影响了他们听课效果。另一方面,专业基础课有点太专业了,有些课程就是直接选用地方高校的教材,有些自编教材内容和地方大学的内容差不多,没有体现出自己的军事特色,学员感觉这些知识与将来的工作联系不大,学了也没用,学员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大多数学员对学习基础课后能干什么产生了疑问和迷茫,无法明确基础课学习目标。怎样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的特點,在教学中践行创新教育,尽可能地把专业基础课的内容和部队需求、武器装备联系起来,体现出军事特色,让学员感觉到所学课程与部队的实际需求联系很紧密,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会对将来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不再感到专业基础知识枯燥无味,对于提高专业基础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样既可培养学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提高他们对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兴趣,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基础课如何体现军事特色
如何在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体现军事特色,是困扰很多专业基础课教员的一个难题。在教学内容上要强调军事特色,突出军事实例。专业基础课教学必须与军事技术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更新相适应,有针对性地将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向军事课渗透和转化,引导学员运用专业基础课知识来理解军事专业知识和解决军事技术应用问题。例如,在讲《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的“互换性”定义时,可结合平时和战时的换件修理配合理解;在讲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检测部分时,也可以与一些装备的零部件结合起来。举实例讲应用时尽量和军事装备结合起来。让学员感觉到所学课程与部队的实际需求联系紧密,学好课程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提高学习兴趣。要有意识将军事科技教育寓于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培养学员的军事高科技意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及教材建设也应随着新时期战略方针和高技术战争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予以调整和充实。要彻底改变传统教材的框架,根据军事高科技的发展,重新设计、编排专业基础课内容,建立一个新型的有着军校特色的适应军事高科技发展要求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
突出军事特色,需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在录像、CAI、校园网等的使用,为我们讲解专业基础课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实例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我们可以把这些实例制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输入到校园网中,学员可在业余时间自己观看或组织学员在多媒体教室学习,然后结合教材的内容讨论分析。如此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加深学员对专业基础课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四、结束语
本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大发展、大突破、大应用的时代。因此,军校专业基础课教学必须适应部队发展的需要,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改革与完善,需要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和不断深化的过程。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努力造就合格的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 邓惠君、曾宪林、吕建民.物理教学突出军事特色的实践与思考[J].空军院校教育,2003(2)
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现状及其创新 篇3
军事装备学学科的创建与发展是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军事装备学是我军在长期的军事装备工作实践中,从军事后勤学等学科中逐步分化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军事装备科学纳入军事后勤科学当中来研究。上世纪90年代,我军装备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军事装备的种类日益繁多、结构日趋复杂、技术密集程度越来越高,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全寿命费用不断增多,管理、使用和保障难度增大。为适应大量高技术装备进入战场和诸军兵种合成作战需要,我军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总装备部的成立,结束了我军装备建设长期分散管理的体制,形成了上下衔接、相对独立的军事装备管理组织系统,实现了武器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装备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为军事装备理论研究及军事装备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了空前机遇,使长期处于分散状态的装备理论建设,逐步形成一个涵盖军事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的理论体系。应当说,总装备部成立后,军事装备学在我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军内相关院校与科研院所以此为契机,不断推动着军事装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军事装备学创造了空前的繁荣局面。
1 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定位
关于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军事装备学界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来表达:一是在数量有限的军事装备学专著或教科书中表现为“总论”。二是在论文中直接指出,这种形式只是个别。“军事装备学学科若干问题研究”一文认为“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是关于军事装备及装备工作一般规律的研究,是从总体和宏观的角度,对军事装备及装备工作理论和实践进行抽象和概括所得到的共同规律,对军事装备各种实践活动和各分支学科理论研究具有普遍指导作用。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军事装备学基本理论、军事装备史学理论和学科建设理论等。”“军事装备学基本理论主要研究:军事装备的概念、分类,军事装备的地位、作用,装备思想,军事装备与科学技术、经济基础的关系,装备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指导思想。”“军事装备学史学理论主要研究:军事装备发展历史过程、特点及一般规律、装备发展趋势和装备思想史等。”“军事装备学学科建设理论主要研究: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学科特征和地位作用;学科理论的历史发展;学科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学科研究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方法要求;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等。”这些归纳虽然都还有待斟酌,但大体上说出了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的主要范畴。本文并不追求我国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的体系定势,只是想通过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的具体探讨,相对地勾勒出我国军事装备学研究的大致范围。我们认为,军事装备学作为军事学中的一级学科,其基础理论要以军事学的基础理论为依据和基本框架,在这一框架的基础上揭示军事装备学研究的特殊性,从而得出军事装备学的基础理论。同时,由于军事后勤学发展相对成熟,也可将其做横向参照。
对于军事学基础理论问题,《军事科学概要》中做出了相对权威的论述,实质上,这也是一部专门论述军事学基础理论研究范围的专著。该著作在导言中指出,“……就人们所急盼解答和了解的军事科学基础知识,作一番粗浅的勾划。为此目的,本书从第一至第六部分,概括地阐明军事科学的起源、定义、科学体系、研究对象、社会功能以及军事科学同其他科学的关系,第七至第十部分,着重介绍了军事科学的发展简史;第十一部分,对军事科学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扼要地论述;第十二至第十四部分,主要是介绍军事科学研究方法,军事科学研究的组织体制、队伍建设,以及当前世界军事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从导言中的表述及《军事科学概要》的目录中,我们不难得出军事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地位作用、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等内容。
通过认真分析已有著作中军事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参照有关学者对后勤学基础理论的表述,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可以表述为,是指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总体上认识装备活动的现象、本质并揭示其基本规律的学说和理论。它是站在军事装备科学的全局上探讨装备活动的本质及其对军事装备建设发展起长远指导作用的客观规律,阐述装备活动的基本原理。主要研究范围包括: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地位作用、发展历史、基本矛盾和规律、结构环境及其运行机制等等。
2 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科平台的巩固与发展以及军事斗争准备的需求牵引,军事装备学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获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目前,军事装备学以出版了多部相关著作,在围绕着装备工作中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针对装备有关的事物,初步构建起了与现有装备工作体制和全军装备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军事装备科学知识体系,为指导装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军事装备学长期以来都孕含在军事后勤学等学科当中,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时间较短,在经历了形成、巩固与快速发展之后,正面临着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困扰。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军事装备学的研究对象定位到军事装备和装备工作,对军事装备学的研究普遍是从军事装备“实体”的角度对装备工作进行的经验性概括和总结,并没有对装备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深层次挖掘。这样就无可避免会把与装备相关的事务都纳入军事装备学的研究范畴,一度出现“军事装备学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局面。
应当说由现象到本质本来是科学研究的必经过程,但在对装备工作进行研究的同时,由于缺少了对装备活动规律的进一步深化研究,这种停留在装备工作事物性层面的研究,导致了从事不同装备专业领域工作的人对军事装备学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什么是军事装备学,军事装备学研究什么这些看似浅显的基本问题表述不一。这也是当前军事装备学基本概念界定不统一、研究对象定位欠科学、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等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军事装备学问题乃至所有的军事问题,从行为本质上讲,都是一类特殊的人类活动问题,也就是关于如何既好又快地做事的问题。对于人类活动问题的研究,软系统方法论创始人英国的P·切克兰德就曾经说过:造成各种突出弊端无法根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紧紧围绕活动研究解决问题。受近现代西方哲学重物轻事思维模式的影响,我们现在研究军事装备学问题,基本上都是由实体切入,围绕装备编制体制、力量构成、保障装备、法规制度等实体要素,针对装备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来研究解决问题,却忽视了对“活动”本身的关注,通常是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事、见事又不研究事理,因而无法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创新发展
3.1 创新的视角应当基于活动
前面提到,学科基础理论是指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总体上认识学科领域的现象、本质并揭示其基本规律的学说和理论。世界观和方法论,通俗讲也就是研究视角问题。钱学森在“现代科学的结构———再论科学技术体系学”一文中指出,现代各类科学的研究对象几乎都扩展到了整个客观世界,学科划分只不过是从各自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分类问题。可见,研究问题的视角对于军事装备学创新发展的结果至关重要。
应当说,任何研究都离不开观察,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军事装备学,研究者不仅要对理论形态进行观察,而且要直接对实践进行观察。由于我国军事体制的特殊性,西方发达国家的军事装备学理论显然很难搬用,这就更需要我国的军事装备学研究者对实践进行直接观察。没有这些观察,就无从研究,就不可能有军事装备学理论。而要观察,视角就是必要前提。一方面,具体的观察需要具体的角度,如果一个具体的角度不适当,那么很难完成一个需要从特定角度出发的具体观察。另一方面,全面的观察需要多角度的观察,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必须要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研究需要以全面的观察为前提,而全面的观察就是要从可能存在的各个视角去观察。这又要求我们首先分别把握住多种视角,视角(尤其是一些带有基本性或根本性的视角)缺失或者疏漏,便不可能有全面的观察,当然也不可能有全面的研究及其理论成果。总之,选取恰当的角度对军事装备学的领域事物进行全方位立体考察,才有助于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和特征。
那么,选取什么样的视角观察军事装备学领域事物,才是恰当而不失疏漏呢?这只能是“活动”。“活动”一词的英文形式为“activity”,源于拉丁文“act”,其基本含义“doing”,即“做”。“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形式,是人类与周围客观事物交流与改造的过程,是人类完成对客观环境认识和需要的目的的过程。对于军事装备学领域事物的认识同样也必须从活动视角进行观察,才能更好的把握其本质属性和规律。
3.2 创新发展应遵循悖向思维
悖向思维,概括地说,是指背离原来的认识并在直接对立的意义上去探索新的发展可能性的一种思维形态。悖向思维虽然是从认识论方面考虑,是在与原先认识路线相反的方向上进行的,但它并不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同时它也不同于一般的逆向思维。例如,相对于乘方运算而言,开方运算的研究只是一种逆向思维;另外在已经证明了任何实数的平方都不可能是负数的情况下,人们却又引进了虚数,由于后一工作是与已建立的认识直接相对立的,因此,这才是一种悖向思维。悖向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摆脱已有认识的局限性并过渡到可能对象的研究,因此,若能自觉地应用悖向思维,往往能冲破传统的思想束缚。
过去我们对军事装备学研究基本是从实体角度,视角的偏差,也正是造成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研究诸多问题的根源。因此,要取得对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发展,必须突破军事装备学领域传统实体思维模式的束缚。站在活动的视角,特别是组织行为活动的视角,紧紧扣住“满足军队建设和军事行动对军事装备的需求”这一军事装备学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按照“是什么、研究什么、如何研究”这样一条逻辑线条,逐项对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现状进行审视与反思,找出问题,追溯根源,进而实现对军事装备学传统基础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
首先,从“军事装备学”最核心的词汇———“装备”二字的理解入手,揭示装备活动的本质及军事装备学最根本的任务,并通过若干军事装备学定义的比较,给出军事装备学的定义。
其次,梳理人们对军事装备学研究对象认识的变化,在剖析军事装备、装备工作和装备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军事装备学的研究对象既不仅是军事装备本身,也不仅是装备工作,而是应当直面军事行动对军事装备不断增长的需要,把研究对象定位到装备活动。
第三,在对军事装备学研究对象域进行领域分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如何满足军事行动对军事装备的需求,以主体行为为主线,通过对装备活动的分析描述,对其进行分划与重组,构建能够反映装备活动概貌的体系结构,并对体系结构中的主体活动内容进行科学描述。
第四,在分析军事装备学研究方法现状,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着眼时代需求,揭示事理研究与军事装备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内在联系,给出以事理研究为契机实现军事方法论创新的基本思路。
摘要:军事装备学学科的创建与发展是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分析军事装备学的已有研究成果,对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进行了定位,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其创新发展思路,为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装备装备学,基础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余高达,赵潞生.军事装备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
[2]李群,郭齐胜.军事装备学学科若干问题研究.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7,21(4):6-8.
军事基础 篇4
军事信息基础设施由通信管网(由光纤PSTN、同轴电缆、以太网线及其管道资源等组成)、无线基站、中继设备、数据中心机房、安防系统,以及相关配套电源等组成,是美国国防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军网络中心战的发展基础。为此,美军十分重视发挥标准化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指导作用,通过建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确保构建一个世界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信息的实时互联、互通与共享奠定基础。
2 标准体系
美国军用标准化是武器装备、设施和其他供应品在设计、采办、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一些必需的材料、零件、元件、组件、设备、分系统、系统、过程、惯例和程序的标准化,涵盖武器装备采办和国防工程等领域,现行国防部、标准化办公室,以及国防部办公厅、三军军部和各国防局的下属单位的三级管理体制。美国军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聚焦为国防信息技术应用的要求、场地勘测管理、性能分析、设计和执行,属于美国国防工程标准,目前国防部、各军种、各国防局都有相关在用工程标准[1](如图1所示)。这些详细标准有助于指导设计者进行通信和信息系统的集成及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查。
2.1 国防部标准
(1)国防部军用手册
一种指导性文件,涉及统一设施规范和统一设施指导规范的标准实践、电子设施工程、通信布缆、建筑物理安全设计指导方针等标准程序信息、技术信息、工程设计或设计等有关指导信息,一般不用于提要求。
(2)统一设施规范、统一设施指导规范
统一设施规范、统一设施指导规范是国防部指令4120.24国防标准化计划的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目的是为军事设施工程的现代化提供规划、设计、建设、维护、恢复等的相关标准,主要适用于军事部门、国防机构和国防部。其核心依据是军用标准MIL-STD3007统一设施规范和统一设施指导规范的标准实践。
1)统一设施规范分为政策、程序和指南,总体规划,具体学科标准,多学科与专用设施设计等4个系列[2],含有以往信息基础设施工程总结的研究成果,旨在为设计、使用、管理等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中,具体学科标准包括:UFC3-100建筑及室内设计、UFC3-200土木/岩土/园林风景、UFC3-300结构和抗震设计、UFC3-400机械、UFC3-500电气、UFC3-600防火、UFC3-700工程造价子系列。多学科与专用设施设计包括:UFC4-100操作和训练设施,UFC4-200维护和生产设施,UFC4-300研究、开发、测试和评估设施,UFC4-500医院和医疗设施,UFC4-600行政设施,UFC4-700住房和公共设施,UFC4-800公用工程和场地改进子系列。由陆军工兵部、海军设施司令部、空军土木工程保障局负责编制、维护、更新。
2)统一设施指导规范是一类性能规范。它提供有关要求及其验证的模板,用以对重复采购一类新的系统、分系统、设备或组件规定基本要求。分为基本、采购和合同要求、规范等3个系列[3]。其中,规范又包括一般要求、设施建设、设施服务、场地和基础设施子系列。由陆军工兵部、海军设施司令部、空军土木工程保障局、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编制、维护、更新。
2.2 军兵或各局相关工程标准
军兵或各局根据自身的建设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和颁布了本部或本局的相关工程标准[1]。涉及到军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在用标准有:海军部NAVNETOPSCOMINST 2066.1C海军基地通信手册;陆军部、陆军信息系统工程司令部《军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结构技术指南》《保密网际协议路由网络(SIPRNET)技术执行标准》《网络系统管理技术指南》《无线局域网体系结构技术指导》《线路交换技术指南》《无线局域网体系结构技术指导》和《安全工程技术指南》;空军土木工程保障局ETL 02-12空军设施中通信和信息系统标准等等。
3 现行主要标准介绍
信息基础设施的质量、规模、地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能力需求、服务质量、技术限制、标准和编码都可能是影响到所需基础设施设计和配置的基本因素。美国军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既规范了网络体系结构、SIPRNET物理结构、建筑通信布缆系统、室外通信布缆系统、保密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电子安全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又涉及到分发系统保护、隧道技术、密码设备、网络系统管理和信息保障。
3.1 通信建筑布缆系统规划与设计
UFC-3-580-01通信建筑布缆系统规划与设计(现行版本2007年6月22日颁布)[5]仅仅规范了通信通道和布缆的需求,以支持声音、数据、视频系统在建筑设施中的安置。其他系统的布线需求,如安全、火警和环境监控不包括在内。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机密信息基础设施、系统组成、工作区出口(出线)、建筑通信布线、通信房间尺寸、机房(控制室)、通信系统标贴、建筑入口设备、测试等内容。在保密安全方面,该标准要求必须遵循相关标准和政策。例如:国家安全电信与信息系统安全委员会咨询备忘录抑制和防止电磁泄漏标准(NSTISSAM TEMPEST/2-95)中的防电磁泄漏规定;中央情报局长指令DCID6/1和6/9(U)有关建筑安全设施的物理安全要求;国家安全电信系统和信息系统安全政策NSTISSP300(U)控制电磁发射的政策,NSTISSP7003(U)分发系统保护规定,等等。如果某些系统和设施涉及到国家安全信息,则必须经抑制和防止电磁泄漏标准(TEMPES)的权威技术鉴定机构审查。
3.2 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内联网标准的施工实践
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内部网(Navy/Marine Corps Intranet,NMCI)是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单一、保密、企业级的网络。它支持美国海军岸边机构,并通过海上网络接口将其同海上部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无缝、保密的内部网,共享语音、视频和数据等服务。UFC-3-580-10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内联网标准的施工实践(现行版本2005年4月14日颁布)[6]由设施工程司令部、工程现场处、工程现场机构、公共工程司令部、公共工程支队、驻厂建筑主管军官办公室、基地通信办公室、美国海军陆战队基地通信办公室等单位共同拟制。该标准用于指导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内联网建设及其完善的规划和实施。需说明的是海军医疗设施通常不是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内联网的一部分,其建设必须遵循国防医疗设施办公室(DMFO)的标准,包括UFC4-510-01设计:军用医疗设施之类的规范。
UFC-3-580-10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内联网标准的施工实践[6]参考了现有的政府和商业标准规范,对NMCI必需的进入设施和通信房间的建筑、机械、电气要求进行了适用性改进,明确了设施的新建、附加物、大修时,有关核心层、分发层、接入层、室外布缆、室内布缆、机密网络要求等施工总则,规范了设施改装程序,以及改装过程中特殊考虑。在通信设施方面,仍需参考工业标准,例如:ANSI/TIA/EIA 569-A通信路径和空间的商用建筑标准,ANSI/TIA/EIA568-B.1商用建筑通信布缆标准,NFPA70国家电工规范,MIL-HDBK-1012/3通信建筑布线系统规划、设计与评估。值得注意的是,UFC-3-580-10不适用区域服务器场设施或网络运行中心的设计和规划,有关标准应参考《NMCI战场设施手册》。
3.3 军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结构技术指南
为了解决早期通信领域设计工程,包括设计标准、进度和经费相对独立的问题,美国陆军部、陆军信息系统工程司令部于2010年2月颁布了《军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结构技术指南》[7]。该技术指南为美国陆军世界范围内的军事设施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结构的规划、设计、实施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指南由7部分正文、4个附件和词汇表组成。内容包括建筑通信布缆系统,室外通信布缆系统,声音交换、交换机/终端机和汇聚,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和系统管理,无线局域网络等规范。附件包括军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结构技术指南检查单、建筑布缆系统图、北美和欧洲绘图、参考书目。重点规范了室内、室外布缆、网络体系结构及其相关设备的规划和设计。
3.4 保密网际协议路由网络(SIPRNET)技术实施标准
《保密网际协议路由网络(SIPRNET)技术实施标准》[8]由美国陆军部、陆军信息系统工程司令部编制,其最新版本为2010年10月颁布。该标准在参考众多政府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基础上,为通信服务提供商(如网络企业中心)在陆军军事设施中规划、设计、安装或扩展SIPRNET网络能力提供了一系列实施准则。该标准并不适用于美国大陆以外的战区建设指导,同样,也不用于在战术环境中实施机密网络的技术标准。
该标准的正文由序言、参考、主要参与者及责任、技术解决的描述和标准、保密网际协议路由网络连接程序、财务规划的建模与评估6个部分组成。其中,第4部分是标准的核心,涉及SIPRNET计划、连通区责任、访问区和威胁等级、分发系统保护、SIPRNET物理结构、隧道技术、分发系统保护的安装、密码设备、保密无线局域网、保密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瘦客户机、信息保障等解决方案的描述和标准。
3.5 电子安全系统
电子安全系统是美军军事设施综合物理安全计划的一部分。它由门禁系统(读卡机系统)、闭路电视(CCTV)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数据传输介质系统(内部和外部信息传达给国防部网站的一种手段)等组成,并提供当地或区域调度中心(也被称为安全指挥中心)。UFC-4-021-02电子安全系统(现行版本2013年10月1日颁布)[9]提供关于反恐/部队保护和物理安全环境下电子安全系统的设计规范,指导指挥官、建筑师和工程师进行电子安全系统项目(包括新建、添加、整修,或临时建设)设计,以更好地理解电子安全系统专业技术领域的基本要求,降低项目成本。
该标准由10部分正文、3个附件组成。在概述了电子安全系统的基础上,考虑了新形势下反恐/部队保护的需求,详细提出了门禁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数据传输介质系统、调度中心设计要求,规范了电子安全系统子系统集成、一般考虑和交叉协调和典型设计方法。
4 结语
综上分析,可以看到美国军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化和兵种全面化,可操作性强,是美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评判的依据。美国军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密切跟踪美国军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最新发展,完善我军特色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促进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DOD Engineering Criteria Status Report[J].(2011-01-23)[2016-03-02].http://www.wbdg.org/ccb/DOD/UFC/dod_engineering_criteria_report.pdf.
[2]DOD Unified Facilities Criteria[EB/OL].(2013-08-22)[2016-03-19].http://dod.wbdg.org/.
[3]DOD Unified Facilities Guide Specifications[EB/OL].(2015-11-19)[2016-03-21].http://dod.wbdg.org/.
[4]DOD UFC 4-010-05,Sensitive Compartmented Information Facilities Planning,Design,and Construction[S].(2013-10-01)[2016-02-10].http://www.wbdg.org/ccb/DOD/UFC/ufc_4_010_05.pdf.
[5]DOD UFC-3-580-01,Telecommunications Building Cabling Systems Planning And Design[S].(2007-06-22)[2016-02-16].http://www.wbdg.org/ccb/DOD/UFC/ufc_3_580_01.pdf.
[6]DOD UFC 3-580-10,Design:Navy and Marine Corp Intranet(NMCI)Standard Construction Practices[S].(2004-07-14)[2016-02-28].http://www.wbdg.org/ccb/DOD/UFC/ufc_3_580_10.pdf.
[7]USAISEC,Secret Internet Protocol Router Network(SIPRNET)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Criteria[S],version 6.(2010-10-01)[2016-02-13].https://cryptome.org/2013/03/siprnet-tech.pdf.
[8]USAISEC,Technical Criteria for the Installatio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rchitecture[S].(2010-02-01)[2016-03-13].http://www.campbell.army.mil/Site Assets/DPW/Technical%20Criteria%20for%20the%20I3A%20-%20Feb%202010.pdf.
军事基础 篇5
军事装备科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军事问题本质上属于社会问题和人文问题。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任务,旨在揭示满足军事行动对军事装备需求的装备活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它研究军事装备学“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注重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为应用理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1]。目前对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在方法论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事理是介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科学,站在当今社会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的基础上来研究把事做好的道理的综合性科学,既能够提供哲学方法论层次上的指导,又能够提供具体的理论和方法支撑[2]。采用事理研究方法研究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问题,能够充分吸收和借鉴相关科学的研究成果,跳出“就军事装备而研究军事装备学”的困境,将给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带来从方法论到理论体系的革命性变革。
1 事理研究方法的意义
1.1 事理是介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科学,研究装备保障事理能够使军事装备学科避免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生理学问题的困难实则上是数学的困难,那么,十个不懂数学的生理学家的研究成绩会和一个不懂数学的生理学家的研究成绩完全一样,不会更多。”现代科学领域,多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趋势日益迫切。当前军事装备学领域所面临困难的症结恐怕也在这里。如果研究者只就军事装备而研究军事装备学,人数再多,思路仍然狭窄,认识仍然单调,给人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1.2 事理侧重解决方法论层面的东西,研究装备保障事理能够促进军事方法论的突破和创新目前我们对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问题乃至军事问题的研究,在方法论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军事科学包括军事装备科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军事问题本质上属于社会问题和人文问题。由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问题包含有人的因素,因而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与自然科学问题有着本质区别。而我们现在的做法基本上是机械地把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还原方法论包括通常意义上的硬系统方法论引入军事研究领域,试图用实验、工程设计等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方法完全解决军事问题,这就必然会带来不适应性。软系统方法论创始人P·切克兰德曾明确指出:“不能想象适于处理有良好定义的工程问题的方法能原封不动地搬到社会系统中的模糊问题情景中来,实际上也确实不能。”我们探讨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事理研究方法,最终要探寻出一套进行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事理方法体系,将给军事装备学领域带来从方法论到理论体系的革命性变化。既可以直接用于指导我军解决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为新形势下我军装备管理的规范与科学化、装备保障组织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优化、装备保障作业的技术革新等提供方法论支撑;还可以为其他军事问题乃至所有人类活动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1.3 事理在于揭示纷繁事象背后的本质,研究军事装备学事理才能够使我们跳出事的驱动,达到“以简驭繁”的境界人们在处理事的过程当中,大多数人都迷于事象,凭感觉、经验或者是边干边摸索处理事情,并没有认识到其中会有什么事理,只是一种事来即应式地“应付”而已。研究军事装备学事理,才能够使我们掌握“御繁以简”之道,跳出“事”的驱动[3]。对于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我们定位在事理研究方法上,将站在人类社会的全部实践和当代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上研究军事装备学的一般规律,具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不仅要为解决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问题提供方法论,还将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方法论的时代性创新起到推动作用。如果事理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为社会普遍接受,将会促进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其实践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2 事理研究方法的思维转变
按照事理理论,确立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事理研究方法需要在思维方式上进行重大变革。
2.1 由“实体中心”到“活动中心”的转变
实体中心是人类最主要的思维和研究方式,直到系统科学建立后,人们才真正突破“实体中心”的思维模式。系统科学的独特视角在于,它一反以往各领域以“实体”(即本领域的对象)为中心的思考方式,而以“关系”(即深层次的行为模式)为中心,从而提供了一种跨越学科界限,从整体上分析处理问题的新范式、新思想、新方法[4]。
2.2 由“静态思维”到“动态思维”转变
人类的生活实践本身是动态的、综合的。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核心是建立一种思维方式———像实践那样的思维。实践思维实质上就是我们这里讲的动态思维,马克思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我们的思维具体化、动态化、实践化。
2.3 由“构成论思维”到“打破现状思维”转变
构成论思维源于笛卡尔的要素还原主义,笛卡式思维方式是从过去推测未来的“推进式思维”方式。“打破现状思维”是作为笛卡尔思维的对立命题而提出来的,与“从事物的分析开始”的笛卡尔思维不同,打破现状思维主张“从整体看事物”,采用重视整体、综合及相互关联的“系统”观点,从考察事物的本质出发进行思维。
2.4 由“单一思维”到“综合思维”转变
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思潮来看,人类的思维方式经历了古代的整体论思维、近代的还原论思维和现代的系统论思维三个阶段。古代的方法论是整体直观和整体思辨的,它不能深入地了解世界,于是,近现代科学采取分析还原方法探索自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功。但是,从上世纪下半叶起,科学越来越需要研究复杂事物,单凭分析还原方法不能完整地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方法论发展到第三阶段,在分析还原方法基础上建立起系统方法。系统的方法、系统的思维和系统的认识论逐渐成为当代的新思维方式,系统不但是新世界观的核心,而且是新思维方式的关键概念。
3 事理研究方法的三个层面
在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事理的研究中,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其核心和精髓。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可以从本质论、系统论、方法论三个层面展开。
3.1 研究装备活动事理本质论
形成对装备活动一般规律性的认识,进而揭示装备活动的事理本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装备活动进行描述、分析,并将之形式化为过程;遵循事理研究的一般思路,深入剖析装备活动过程,进而揭示活动本质。
3.2 研究装备活动事理系统论
事理系统区别于物理系统的基本特点在于,它们是受人的决策和行为影响的系统。必须针对装备活动系统的特点,深入探索装备活动事理系统的特点、影响因素和运行规律。主要研究内容:揭示装备活动事理系统的特点,主要是服务于军事行动的装备活动系统所区别于一般人类活动系统的特点;分析装备活动事理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组织结构、外部环境等;梳理、归纳装备活动事理系统的运行规律。
3.3 研究装备活动事理方法论
事理方法也就是从把握做事规律的角度出发,围绕活动、面向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装备活动事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如何把装备活动所对应的事做好的道理,以实现方法论的创新。要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方法,提炼出解决装备活动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事理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对已有解决装备活动问题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其适用范围与不足;针对不足,探索解决装备活动问题的事理方法;将装备活动事理方法与已有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系统解决装备活动问题的方法体系。
4 应用事理研究方法应把握的几点问题
针对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存在的问题,确立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事理研究方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着眼装备活动,找准研究基点
军事装备学问题说到底,是一类特殊的人类活动问题。这一本质决定了对军事装备学的研究必须以装备活动为切入点,也只有找准了这一研究问题的基点,才能抓住军事装备学问题的主要矛盾。这是因为,人的活动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种情况在现代战争的装备活动中表现更为突出。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形态的演变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快,以可还原为基本假设、以物的广延性———实体为切入点的研究思路、方法、手段等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以人类活动为主要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适用性受到了严峻挑战,而以装备活动作为研究基点,可以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4.2 关注演军事装备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变过程,寻求研究途径
研究军事装备学问题有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目前,由于装备活动实践的不完备性,导致相对科学合理的军事装备学理论获取难;由于战争的不可复现性,导致军事装备学理论正确性的检验难;由于战争的盖然性引发的理论指导实践的有限性,而导致的军事装备学理论有限适应性是理论研究面临的又一难题。这三个难题对于我军军事装备学理论研究特别是转型期的军事装备学理论研究显得更为突出。应对这三大难题,要求我们必须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把创新性的理性思维贯彻于理论研究的始终。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要运用历史演进方法和辩证思维方法,以把握装备活动演进过程中蕴含的特点和规律;要运用作用机理研究法,从信息技术的本质与作用机理的角度来增强军事装备学理论研究结果的适应性;要加强准装备活动试验方法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拟人化建模与仿真的研究、面向实战的实验室建设,以增强一体化装备保障理论研究的有效性。
4.3 直面复杂不确定性,着重方法创新
战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已经被国内外大多数理论研究者所认同。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军事装备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针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必须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这里所说的综合集成方法是要集成当前数学、自然科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方法。此外,适应当前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要构建一个相对合理和完整的方法库。即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军事装备学问题研究对象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综合选择适当的方法,以此来完善和创新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余高达,赵潞生.军事装备学[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
[2]顾基发,唐锡晋,朱正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7(6):51-60.
[3]顾基发,唐钖晋.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军事基础 篇6
一、成本和收益是军事战略的初始动机和根本目标
军事战略的初始动机和根本目标就是为了维护或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经济目标选择的恰当与否十分重要, 为此, 必须综合衡量军事战略的成本和收益。
从军事战略的立场来看, 国家和民族利益永远是至高无上和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国家的经济利益又是一切利益的基础和集中体现。维护既得利益或谋取新的利益是一切军事战略思维的出发点。法国的重商主义者柯尔培尔曾说过:一个国家的海军永远同它的贸易成正比。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对于一种区域性的蚕食体制来说, 陆地是足够的;对于一种世界性的侵略体制来说, 水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仅仅因科技进步和军事力量强盛并不能推动新军事战略的出台, 如汉武帝曾五击匈奴, 郑和曾七下西洋, 都由于在根本上缺乏对外扩张的经济需求动力, 也就没能产生侵略性的军事战略。一些军事战略的制定者举着各种各样的旗号, 但都隐含着对某种经济目标的追求。美国的经济支柱战略, 前苏联推行“南下战略”和中东地区的连绵战火, 都缘起于这个“五海三洲”交会处的丰富资源和战略位置。
军事战略的经济目标是一切军事战略思维的出发点, 为此目标选择的恰当与否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得失和军事战略的成败。任何军事战略的实现都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也就是要付出成本。通过将这一成本与军事战略所维护或谋取的经济目标即收益相比, 可以从总体上得知目标的恰当与否。如果既得的目标与所付代价相比, 失小于得, 军事战略才是有意义的。三国时曹操以“鸡肋”比喻汉中, “食之无肉, 弃之有味”而弃之不取, 就是从战略得失比较上而言的。毛泽东同志也是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 做出了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 他指出:“总之, 我们认为应当参战, 必须参战, 参战利益极大, 不参战损害极大。”军事战略的目的不只是赢得“胜利”的桂冠, 而是谋得实际的“利益”, “暴力仅仅是一种手段, 相反, 经济利益才是目的”。历史上曾出现“能够打赢战役战斗却输掉了战争”, 就是由于在军事战略成本收益的对比上的失算。战争史上小国、弱国之所以能打败或遏止大国、强国的进攻, 绝不是因为小国、弱国有什么力量优势, 而仅因为他们有能力阻止大国、强国以预定代价取得预定效果的企图, 使入侵者得不偿失、被迫罢兵弃战。二战中瑞士等小国之所以能够幸存, 其原因也正在于此。当然不计成本和收益的军事战略也是时有出现的, 但最终都受到了规律的惩罚。从战争史的发展看, 当代不顾经济制约规律的错误战略行动比起过去终究是越来越少。某些表面上看与经济利益无直接关联的军事行动, 实际上也隐藏着间接的甚至更大更长远的经济目的。由此可见, 只要我们在战略上能使对方任何侵犯所付的代价都远远超过可能获得的利益, 或使之得失相当, 就有可能有效地阻止战争的爆发。
二、军事战略的实施需要经济基础的有力支撑
军事战略的实施需要经济基础的有力支撑, 只有遵循经济力量与军事战略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 才能使二者相互适应。经济力量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 军事战略目标的选定、实现程度、实现手段都与其物质基础息息相关。古代的围城战略、近代的海洋战略、现代的核战略、有限战略的不断推陈出新, 都是与经济、科技的发展紧密相关的。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虽然横扫欧亚大陆, 但因手工制作的木帆船无法征服海洋, 而停止了对日本的进攻。如果没有大机器工业, 没有蒸汽机、内燃机驱动的商船、炮舰去扩张、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利益, 马汉的海洋战略思想不过是一纸空谈。正是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为全球性的战略联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目标与力量的辩证关系要求军事战略一定要虑及经济力量的可能, 而经济力量的建设、调动、集聚也必须按照军事战略目标进行。如果军事战略的目标过高, 导致与经济力量之间的失衡, 则必然引起军事战略的失败和经济基础的崩溃。二战前, 德国把称霸欧洲、继而称霸世界作为军事战略的目标, 这一目标反映了新崛起的帝国主义经济利益的要求。但由于这一目标大大超过了德国所拥有的经济力量, 在力量与目标失衡的情况下, 德国最终选择了闪击战略, 以求发挥德国军事潜力广度上的优势, 克服其深度不够的缺陷。从这一意义上说, 闪击战是德国经济状况的必然结果。日本则试图“以战养战”, 弥补其经济力量的不足, 始终把工业原料产地放在战略方向的首位。在《田中奏折》中提出:“惟欲征服支那, 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支那”, 表明了日本侵略者掠夺资源, 维持战争的战略方向。在占领中国东北五年之后, 日本这一军事战略的狂热性显著得到了刺激, 也使其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其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虽然深知美国有着巨大的战略资源和军工生产能力, 但由于既定的目标决定着日本要向东南亚地区掠夺资源, 无奈之下, 采取偷袭手段, 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从经济的角度看, 中国抗日战场严重阻止了日本帝国主义军事经济增长的势头, 从根本上奠定了战争胜利的基础。在世界战略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今天, 试图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是再难以为继了, 不管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经济力量有多强大, 都将无力逆历史潮流而行事, 因为, 爱好和平的力量和独立自主的力量在冷战后得到了全面增强, 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都无力维持全球称霸的负担。
三、军事战略的实现能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适当的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力量调动、经济政策调整能够为军事战略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军事战略的实现又能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军事战略一旦被确定下来, 国家就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保证它的实现, 特别是要为军事战略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投入数量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一般来说, 在经济体制方面, 需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 促进经济重点的转移;在经济力量上, 要决定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 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军事部门的需求, 特别是对技术人员、重要物资的分配使用上要综合权衡;在经济政策上, 要及时进行调整财政收支状况和经济发展速度。二战爆发时, 英国就把最费钱而且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生产 (大型飞机和战舰) 放在首位。这一决定的后果开始未被人们理解, 但采取这一措施的人深知, 英国的经济资源无法同可能的侵略者较量, 只有把英国的高度发达的经济、科研、创新以及现代生产方法等等的作用发挥出来, 才能长期保持适宜的防御战略。这些也只是使德国闪击战略为之丧胆的原因。
军事战略的顺利实现, 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美国却以“军事战略为第一生产力”。军事战略从区域走向全球, 就对工业经济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马汉的海洋战略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疯狂追逐市场、原料、殖民地的背景下提出的。他指出要获得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 必须获得制海权, 建设强大的海军取决于一支强大的远洋舰队和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军基地网。这一战略被发展为美国的国家战略, 其作用和影响几乎覆盖了美国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海军实力上升到了世界第三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海军实力上升到世界第一位。美国也由一个半农业半工业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 国家的经济安全、经济发展更是与军事安全、军事战略紧密相关, 可以说, 没有坚强有力的战略保证, 就难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市场、原料、信息等资源, 就难以防止他国从经济、科技、思想文化上进行的侵略和颠覆。
四、军事战略能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找准军事战略和经济目标、经济基础的切入点, 运用军事战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方可促进二者相互协调发展。国家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延展了军事战略维护的环境空间。当前国际经济的显著特点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经济集团化。全球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日渐明朗, 欧盟、北美、太平洋地区经济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个既竞争又合作的国际经济网中,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军事战略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虽然说广泛的经济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战争的爆发, 但经济交往中的利益冲突也会引发矛盾甚至是局部战争。这就要求新时期的军事战略从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出发, 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积极维护国家利益。在空间上突破大陆和近海的视野, 而应随着国家利益的延展而发展, 诸如参加护航、保护驻外人员和维和等行动。
经济资源的新发展拓宽了军事战略功能发挥的对象。随着科技的发展, 供人类使用的资源由传统的自然资源转向空间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同时, 对资源的争夺焦点也逐渐转移到海洋资源、太空资源和信息资源上, 特别是信息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 推动着人类迈入“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信息网络扩张的现时代, 信息干涉将成为和平时期和各种规模冲突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干涉手段, 信息霸权将成为发展中国家主权和安全面临的最现实的威胁。面对全新的作用对象, 军事战略必须把抢占信息制高点放在首位, 密切配合、利用国家发展信息产业的措施,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提高在维护新资源中的职能作用。
国家安全的新概念对军事战略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国际战略争夺从单纯的军事较量转向综合国力的竞争上来, 国家安全的内涵也不断得到更新, 它包括了经济、科技、政治、军事在内的综合安全, 特别是经济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的边界也不再是陆、海、空, 而是延伸到无形的电磁、信息场和金融市场中。在世纪之交, 安全观念的主要变化表现在:第一, 军事安全的侧重点从世界大战转变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或是信息作战;第二,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经济安全的地位更为突出;第三, 信息安全已不仅是军事领域的问题, 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由此可见, 军事战略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军事斗争的特点和要求, 必须在通晓军事知识的同时掌握经济知识和信息技术, 了解国际经济发展动向, 努力研究信息作战和信息防护, 为军事战略的实现服务。
从经济角度看我国军事战略应采取的新模式。依据国际经济关系、资源、安全观念的新变化, 我们在军事战略的目标上要以维护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的经济利益为主, 根据利益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斗争方式, 努力提高军事战略效益。在军事战略的功能上, 要以遏制敌方的企图为主, 力争以强大的威慑力量达到不战而胜;在军事战略的职能范围上要进一步扩展, 达到与国家安全新概念的一致。在军事力量的建设上, 要坚持质量建军, 走精兵之路, 加快军事改革的力度、深度和速度, 建设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威慑力量。在战争动员上要发展规范后备力量, 使其与精干的常备军结合, 将巨大的战略力量储藏在民众之中。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上要全面地考虑军事战略需要, 保证二者协调均衡地发展。
摘要:历史经验表明, 军事战略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服从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利益。军事战略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维护或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经济目标的选择必须综合衡量军事战略的成本和收益。军事战略的实施需要经济基础的有力支撑。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力量调动、经济改革调整等都应为军事战略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要找准军事战略和经济目标、经济基础的切入点, 运用军事战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军事战略,经济目标,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M].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8.
[2]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 (第一卷) [M].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1961.
[3]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六卷) [M].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3.
军事基础 篇7
军事格斗是以近战歼敌为手段, 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 以套路和搏击为基本形式的军事体育项目。军事格斗训练不仅能培养勇猛、顽强的战斗风格和单兵作战能力, 而且对部队战斗作风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尽管现代武器装备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战争的模式, 延展了攻击发起的距离, 然而无论战争形态发生何种演变, 现代化的武器永远无法取代军事格斗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
为了增强兵员素质、提升士兵的战场生存能力,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军事格斗的教学, 并将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等武术作为军事格斗教学的基础。我军则以军事格斗术作为格斗教学的基础, 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兵员初步掌握徒手格斗技巧, 提升单个军人军事素养。然而, 随着世界格斗技术的发展, 以军事格斗术为基础的格斗基础教学也逐渐暴露出部分缺陷:
一是军事格斗术攻防手段的局限。军事格斗术的技术方法丰富多样, 包含了踢、打、摔的绝大多数技法, 涵盖了远、中、近各种攻击范围, 逐渐形成了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术特点。然而, 现阶段的格斗基础教学缺乏对肘、膝等进攻方式的详细介绍, 对地面缠斗的攻防技巧更超出了军事格斗术的教学范围, 这使得我军在军事格斗技术方面存在部分缺陷。
二是军事格斗术动作要领的固化与细化所造成的教学困局。军事格斗术包含多个格斗组合, 每个组合由四个实战动作模块组成。同时, 动作模块之间也进行了搭配, 并形成了固化的顺序, 方便了教学的演示。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员往往将学习的重心放在了完成动作的顺序。对每一个动作模块的攻击部位、方法、时机、力度和效果等要点却知之甚少, 最终将实战化的格斗术学成了“武术体操”。
三是格斗训练的竞赛规则脱离实战。为了检验格斗训练的效果并培养军人的战斗意志, 教学后期通常需要安排对抗性的竞赛, 其竞赛规则通常直接使用散打的竞赛规则。该规则对比赛中的攻击方式、有效攻击、胜负判定都做了非常严格的限定, 保证了竞技的安全性。但在另一方面降低了对抗性, 使比赛脱离了实战的背景。
2、MMA 的基本理念及发展过程
MMA (Mixed Marital Arts) 的中文名称为综合格斗, 是一种对抗性强、规则极为开放的竞技格斗运动。但其本身不能称为一种格斗术, 而是将各种格斗技术综合在一起的一种竞技模式。在MMA比赛规则中, 允许习练泰拳、柔道、跆拳道、散打等格斗技术的选手参赛, 开放使用身体的多个部位并运用拳、踢、抱摔、锁技等使对手屈服。其比赛获胜的方式同散打相似, 即:KO胜利、优势胜利、分数评定等。与散打不同的是选手也可以通过迫使对手以拍地的形式认输来取得比赛的胜利, 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取胜手段。MMA的比赛过程十分流畅, 即便发生双方选手摔倒在地面进行地面缠斗的情况, 裁判也会根据规则选择让比赛继续进行。
MMA的基本形式可追溯至古代的角斗竞赛, 其竞赛规则允许格斗双方使用任何招式降服敌人或致其死亡。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格斗竞技逐渐代替了血腥的角斗竞技。同时随着人们对某一系列格斗技术认识的加深, 逐渐形成了流派。此后, 格斗技术在流派中得以系统的发展, 同时又被流派建立的种种规则所限制。
3、MMA 对我军格斗基础教学的指导意义
现阶段MMA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 并拥有较为先进的格斗技术、防护手段以及竞技规则等。由于商业运作的原因, MMA竞技十分激烈甚至近乎血腥, 不亚于战争中的近战肉搏, 因此, 其教学理念、训练方法等对我军的格斗基础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是融合各类格斗技术。由于MMA的开放赛制, 参赛的选手需要精通多种攻防手段, 吸纳各个武术流派之长, 进而使其在竞技的起点上不致因技术的短板而落于下风。因此, 为了提升我军格斗基础教学的质量, 应根据需要部分引入其他武术中较为精湛的技术, 并与格斗术进行有机的融合, 实现攻防能力的提升。
二是实现实战化的格斗技术训练。MMA采用了实战化的格斗技术训练, 其首先表现为采用实用性的格斗技术。这些技术立足于竞技本身, 完全摒弃所有华而不实的招式和套路。为此, 我军应以实战为出发点, 重新审视格斗基础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深挖格斗术的实用技术, 剔除华而不实的动作和套路。此外, 对抗性训练是实战化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我军应逐步推动格斗的对抗性训练和放宽竞技规则, 并以对抗提升训练质量、检验训练效果、锤炼战斗意志。
三是培养个性化的格斗风格。由于受到体格、性格等影响, 每一名MMA选手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格斗风格, 其主要表现在赛场上的主动性、常用技术以及攻防策略等方面。格斗风格个性化能够将个人竞技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 进而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为此, 我军格斗基础教学在整体授课的条件下应着力推动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为受训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发展路线, 从而更好的挖掘其格斗潜能。
摘要:自古以来, 军事格斗作为一种克敌制胜的技能一直受到各国军队的重视, 并将其作为军事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我军军事格斗基础教学在教学内容、训练方法等方面存在部分弊端, 进而使格斗技术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缺陷。为此, 本文在分析我军格斗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国际MMA (综合武术) 的特点, 提出了MMA对我军格斗基础教学的指导意义。
军事基础 篇8
一、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基本现状
作为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人才的重要内容, 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边实践、边完善的道路。总的来看, 有机融合工作在培养模式、培养体制和培养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 在融合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融合的全面性不够
融合的全面性不够主要集中表现在国防生的军政训练工作方面。军政训练是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方面。军政训练工作主要是依据总参军训部、总政宣传部下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军政训练规划》的规定, 制定本校相应的军政训练实施方案。但是, 由于受训练场地 (环境) 、组训力量、训练器材保障、训练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国防生军政训练的课目还不够全面、强度还不够强, 还远远不能达到军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军事训练标准, 直接导致国防生普遍存在着军事体能弱和军人气质不明显等问题。与军事院校的“合训分流”学员相比, 国防生的“军味”相对不足。而部队看重的, 不仅仅是国防生的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也包括军事技能素质, 因为军事技能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1]所以, 部队普遍认为国防生干部的综合素养比不上军校学员干部, 甚至认定其军事素养在短期内还不如普通士兵。这种现象不利于国防生在部队的发展, 对我军整体战斗力的提升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 为进一步提高国防生素质, 国防生军政训练是今后国防生融合全面性中亟待加强的工作内容。
(二) 融合的系统性不强
融合的系统性不强主要体现在组织系统和课程设计两方面。国防生培养工作虽已有十余年的摸索和实践, 国防生培养体制、模式和质量在不断完善和提升。然而, 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如何与军队现代化的要求相匹配始终是摆在国防生培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组织体系方面, 当前高校组织管理体系仍远未成系统和完善:没有形成一个在中央军委、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的领导体制, 对国防生培养进行系统谋划、统筹安排;没有成立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委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全国国防生培养工作;没有成立委托培养的部队与所依托高校所在省的省军区、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成立的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所在省国防生培养工作;只有部分依托培养高校与军队驻校选培办联合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副书记、副校长与军队驻校选培办主任、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参加的国防生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学校国防生培养工作;只有部分依托培养高校建设了国防生培养基地和独立设置了国防生教育学院, 负责国防生的集中统一教育、管理、军政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可知, 高校国防生组织体系性方面亟待加强。而在课程设计方面, 高校在国防生的培养过程中, 主要实施的是高校科学文化知识的一般性教育, 这显然不能适应现代战争人才培养的要求。现代战争所需要的军队干部是军政兼优、指技合一的能够胜任不同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就需要国防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需要学习信息化战争知识、军事高科技知识、部队管理知识, 从而形成基础知识、军事科技、军事技能体能相协调的专业知识结构。相较之下, 当前的高校课程设计难以使国防生获得这些内容, 亟需调整。当前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系统性亟待调整, 需要从知识单一向知识复合转变。
(三) 融合的针对性不明
融合的针对性不明在国防生专业教育指向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大部分现行的培养模式来看, 国防生专业培养划分过于粗放、宽泛。当前, 国防生主要是依据不同的签约军种 (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 , 相对宽泛地在不同的高校进行培养。这种培养划分方式导致专业教育指向上过于粗放,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防生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 国防生的具体任职岗位是在国防生毕业后方才确定的, 这就意味着国防生任职去向滞后于高校培养, 难免会造成国防生所学专业与部队任职需求不对口的情况出现。从而出现国防生专业培养与部队任职需求脱节的现象。这种教育指向性不明的现象势必影响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制约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因素分析
制约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因素很多, 主要表现在组织机构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课程体系的设计等方面。
(一) 组织机构的设置不能够满足高效运转的需求
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完善是制约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因素。各依托高校对国防生培养的重视程度千差万别, 有些高校国防生甚至失去了依托和载体。在国防生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并没有明确规定, 职责划定不清, 责权分离, 使具体工作很难形成合力, 从而影响国防生有机融合的展开。目前, 部分签约高校在对国防生进行管理及建立制度问题上, 不仅出现与驻校选培办协调难、相推诿的情况, 高校之间对确立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还存在巨大差异且有着一些争议。部分签约高校采取“自由式”的松散培养模式, 虽然开设了军政课程训练, 但不实行集中住宿、集中管理, 国防生完全分散在普通学生的管理之中。这样极可能造成国防生军政素质不高, 适应部队能力不强, 工作生活作风与部队脱节等问题, 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国防生培养质量。与此同时, 部分签约高校在设置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后, 对国防生培养缺乏创新性, 且主观意识不强, 致使培养工作执行力较差, 培养质量亟待提高。此外, 部分签约高校还存在有组织领导却无管理机构的现象。这种主观意识缺乏、无具体部门、不确定管理者的组织机构设置状况, 势必使国防生培养工作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也会与起初确定的培养目标差强人意。组织领导机构的随意性, 人员组成的临时性降低了依托培养工作的严肃性。由此可知, 当前的组织机构设置还不能够满足国防生高效运转的需要, 亟需深入展开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化的探讨, 以增强组织机构的效率。
(二) 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能够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
实现军队现代化, 首先是抢占人才资源高地, 实现军官素质的现代化。师资队伍是关键。我国的国防生培养工作已历经十余年, 具有了一批素养高超的师资队伍,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为国防生的专业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 就总体而言, 我国的国防生培养体制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2]对国防生进行军政训练以及日常管理方面的教职人员, 仍存在着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的状况。这主要表现于师资成分复杂和师资力量配备薄弱两方面。现有的国防生师资队伍构成中有转业干部、退伍士兵、未服兵役的各类专业人员, 有的受过高等教育, 有的则没有。在专业结构、学历结构、科研能力、职称结构等方面与普通高校其他教师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在师资力量配备方面, 部分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国防生管理机构或军事教育机构, 极大地影响国防生管理与教育的师资力量的配备, 堪称薄弱。一方面, 军政教育队伍非专职、专业化, 诸如专兼职军事教师比例与其基本军事素养成反比;专职教师少, 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末服兵役者多, 有服兵役史者少;有的高校甚至没有专职军事教师等现象也普遍存在。另一方面, 管理队伍非专职、专业化, 诸如专职人员少, 兼职人员多;独立管理少, 挂靠管理多;管理职责不明, 分工协作不清;有服兵役史者少, 末服兵役者多等现象普遍存在。[3]这势必不利于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的有机融合, 影响国防生相应能力的养成。
(三) 课程体系的设计不能够满足专业指向的需求
科学文化素质是国防生建功军营的倍增器, 是国防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而当前的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之间仍存在着不融洽的方面, 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编排仍不能满足国防生专业指向的需求。所谓专业指向, 主要是指国防生在面对部队任职时所应有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一般为军事能力。在现有的高校课程体系中, 国防生的课程安排和其他普通的大学生完全一致, 与军事化教育相关的内容只有军事体育的部分动作 (技能) 训练和平常的队列训练。对于绝大部分专业性指向的军事技术基础理论和军事基础知识, 国防生在高校基础教育阶段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种教学安排显然与没有考虑到国防生由通科教学向适应部队专业指向教学转变的因素, 直接导致了国防生的“含军量”不够。这对于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的有机融合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此课程体系下, 国防生到部队任职后, 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强化自身军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势必影响其“第一任职”。可见, 课程体系的编排在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有机融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精心设计组织。
三、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方法与途径
切实解决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问题, 趋利避害, 推进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 全方位打牢综合素质基础, 努力提升国防生在部队成长的起点,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途径。
(一) 在教育管理模式中融入军事专业性元素, 推动“无缝连接”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融入军事专业性元素, 是实现有机融合的基本要求。国防生是我国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严格而具有军事专业性元素的教育管理模式对于打造一支政治强、专业精、纪律严、作风硬、形象好的国防生队伍至关重要。[4]具体而言, 要依据部队组织形态、条令条例和管理方式, 对国防生进行适应部队任职需要的科学管理, 在各签约高校健全完善国防生学院 (大队) 、中队和班排组织, 建立以高校辅导员管理为主、国防生轮流担任骨干、驻校选培办和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实施指导的军事化管理体制。此外, 还可以通过对国防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学籍学分、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规范, 使国防生队伍和国防生真正成为“高校中的军校, 大学生中的军人”, 最终实现高校与军队的融合的“无缝连接”。
(二) 在文化知识教育中融入军事理论性元素, 增强军事素养
探索文化知识教育中融入军事理论性元素, 是实现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科学地设计国防生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尽量融入相应的军事理论元素, 以提高国防生的“含军量”。例如:在马哲原理中融入军事理论、军事哲学;在大学语文中融入古代兵法名篇、现代经典战例、军事前沿科技;在大学化学中融入军用炸药爆破、军用化学毒剂知识;在大学英语中, 把军事相关的题材融入英语文章或英语阅读中等。还可以针对海军和空军学员的特殊需求, 在大学物理中融入舰艇航行、潜艇下潜海水压力、空气动力等知识;针对第二炮兵学员的特殊需求, 在大学化学中融入固体和液体火箭燃料等知识。这会为国防生营造出浓厚的军事理论学习氛围, 利于把集中的军事理论突击性学习分散于全过程, 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提升国防生军事素养的要求。
(三) 在日常锻炼养成中融入军事技能性元素, 突出“军味”厚重
军事技能是国防生军政素质的重要方面, 也是国防生军事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 在日常锻炼养成中融入军事技能性元素, 也是实现有机融合的重要方面。具体而言, 高校须对国防生的体育锻炼进行精心的组织, 尽力在现已开展的军政训练和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军事技能性元素, 循序渐进地融入具有一定强度的军事专业训练内容, 以突出“军味”厚重。例如:队列操练、负重长跑、战术基础、射击技能、对抗搏击、橄榄球赛、拓展训练、战斗游戏等。如此, 国防生的良好的作风必然得到培养, 体魄必能强健, 这就使其具有了组织性、纪律性和战斗性的精神, 具备了一定的军事素养, 从而实现高校日常锻炼与军事化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
总之, 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的有机融合虽已取得了丰富经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仍存在着融合的全面性不够、系统性不强、针对性不明等问题, 制约有机融合的因素仍然不少。因此, 以科学的统筹、全面的规划、坚决的执行, 不断探索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有机融合的方法与途径, 增强国防生的军事素养, 实现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 才能不辱使命地为部队输送合格的新型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国炎等.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9.
[2]黄月胜、祖彦.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现状的多维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
[3]黄月胜.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