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06-27

《比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2篇)

《比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比 多 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熟悉的事情,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等词语的含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能根据己知的数学信息,判断和选择合适的数据,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

3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等词语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习的数感 教具准备: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往后看一看,今天听课的老师多吗? 生:多

师:听课老师的人数和咱们的人数相比怎么样? 生:听课老师的人数比咱们小朋友的人数多得多 师:谁知道你们班有多少人?

生: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板书少一些)

师:具体到两个数相比,比如:红金鱼48条和黑金鱼10条相比,一般说成48比10大些,10比48小一些,还有别的结论吗?

生:花金鱼和黑金鱼合起来比红金鱼少得多 生:花金鱼和红金鱼合起来比黑金鱼多得多

2、拓展

师:小朋友说的都相当精彩,我们把这三个鱼缸里鱼的条数相比,得出这么多结论,那么谁还能再举几个数和他们比比呢?

生:80比48大得多 生:15比12大一些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比较,请同学们想想,一个数和不同的数进行比较,结果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对,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是根据具体数的比较而说,它不是固定的。

3、巩固 ①猜数游戏: A、师生互猜

师:老师手里这张卡片背面写有一个两位数(85)小朋友来猜一猜这个两位数。

生:同意

师:对,30比35小些

师:青蛙吃害虫,我们以后要保护小青蛙

三、实践应用

1、生活中的数学

师: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歌曲《幸福拍拍手》轻松一下

学生跟着歌曲拍手、跺脚、伸腰

师:刚才这道歌曲的时间是1分钟,想一想上一节课需要多长时间?

生(齐声):40分钟

师:你能把这两个时间的长短比一比,说一说吗? 生:1分钟比40分钟短得多 生:40分钟比1分钟长得多 师:做什么事情比一节课的时间长? 生:晚上睡觉的时间比一节课时间长 生:学习的时间比一节课时间长 生:爸爸妈妈上班的时间比一节课时间长

2、模拟小商店(课件出示)

师:现在老师领你们去参观一个小小商店,这个商店东西可齐全了,有学习用品,玩具,生活用品………我知道小朋友都特别喜欢玩玩具,我们来到了玩具专柜前,看!新到的玩具

二组:我们选择的是想一想,这个两位数可能是13、23、33、43、53、63、73、83、93 师: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有可能是从1到9这九个数字,所以这个数有九种可能。

三组:我们选择的是猜年龄,我们想派两个代表表演一下,一个学生扮演爷爷,一个学生扮演孙子

孙子:我7岁了

爷爷:我的年龄比你大得多 孙子:80岁了 爷爷:比80岁小一些 孙子:75岁了

爷爷:你太聪明了,猜对了

五、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玩的高兴吗?(高兴)这节课我们学了比多少,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课下跟你的同学说说,好吗?(好)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面我把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一简单的汇报,“比多少”这节课是在学生刚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初步掌握了大小两数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会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等词语描述几个数量相差的程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论。同学们通过热烈的讨论,每人发表意见,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在主动参与及合作交流中统一共识,完成了任务。

在后面的猜数游戏中,我又采取了合作交流的方式,同桌互相交流,在交流合作中学会了互相学习,增强了合作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节课特别是在练习上我没有按教材上的设计,做了大量的改变与补充,如猜数游戏及及智力园等,这样使教材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有利于学生兴趣盎灰然地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生:拍手有一定节奏

师:有规律的节奏整齐,好听,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探索规律

师:快到“六一”节了,唱了《快乐的节日》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生: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

师:节日里小朋友们决定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课件出示主题图)在这座漂亮的教室里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彩旗、灯笼、小花、小朋友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有没有新的发现?(提示:彩旗,灯笼………都是乱摆乱放的吗?)

1、小组合作探究:教室里哪些地方是有规律排列的,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2、小组汇报结果

3、感受规律美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距离一样有规律摆放的彩旗,花朵,灯笼………你想说什么?

生:①有规律的摆放显得非常美

②有规律的摆放显得非常整齐

③以前我为什么就没想到这样有规律的摆放呢?以后我做什么要有规律……。

师:今天小朋友的表现都非常棒,老师要奖励你们,每人一颗智慧星,下课时按一个男生两个女生这样的顺序走。学生兴奋地边按一定的顺序走边拿奖品。

教学设想:本课教学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合作交流,活动探究,联系生活等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的“教”,真正实现学生的“学”,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力求营造出互动教学的氛围。主要体现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让学生在现实中学习

“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本课教学创设了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境,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感受规律美,数学美,接着让学生交流身边有规律排列的事物,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数学活动化,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动手摆手具,做游戏”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分组协作,合作交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感受找规律的全过程。同时也受到了数学美的熏陶。

3、让学生在应用中拓展

“数学从生活中来最终又服务于生活”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宗旨,因此本课教学中间一个环节让学生在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找出有规律排列的事物,使学生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比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一一对应”, 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操作、观察, 初步体验数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 认识一些“比较”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听童话故事,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一对一”的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1~10) 一套、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及砖头、木头图片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故事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三个猪兄弟的故事。三只小猪渐渐长大, 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它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 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 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房子盖好了, 它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有一天, 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 它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 使劲一吹, 大哥的草房给吹倒了, 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大灰狼又使劲一吹, 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 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 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 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一天, 三只热心的小猪一起帮它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 它们你搬木头我搬砖, 干得可高兴了!小猪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呢? (小猪、小兔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房子盖得怎么样了呢?

活动二:主动探究, 获取新知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多媒体出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片 (课本中的主题图) , 请小朋友认真观察。

师:你能说说动画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与这件事情有关的是些什么事物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然后把各组收集到的信息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好吗?

根据小朋友的回答, 教师肯定小朋友观察得非常仔细, 并说明“这些事物”以后我们就叫“数学信息”。 (板书“数学信息”并请学生读一读。)

2.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

(1) 通过操作, 体会“同样多”的含义。

师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情境图) :图中有几只小兔? (学生回答4只后, 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与小兔的只数相同的图片。) 再问:“每只小兔搬了几块砖?”随着学生的回答, 教师逐一出示与4只小兔一一对应的每1块砖, 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 表示一只小兔搬一块砖, 同时让学生照此方法摆放砖。

师:这些小兔和砖是一对一没有多余的, 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一样多。[课件出示“同样多” (如图) 。]

(2) 通过操作, 体会“多”、“少”的含义。

师:前面的情境图上有几只小猪? (3只。) 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来 (多媒体同时出示3只小猪) 。问:每只小猪搬了多少根木头?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来 (多媒体同时出示4根木头) , 并用小圆点把小猪和木头连起来。接着问:小猪一次能把木头全部搬完吗?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然后各组派一个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后, 教师给予评价, 明确“多”、“少”的含义, 并说明:1只小猪对1根木头后, 木头有多余, 说明木头多, 小猪少, 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 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多媒体同时出示“多”、“少” (如图) 。

师:请小朋友看着图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说。)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多少”。 (板书课题)

(3) 小组合作, 随意比较。

师:房子很快就盖好啦, 小兔拿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招待小猪。请大家仔细看一看图中有几个苹果, 用学具摆出来。1只小猪吃1个苹果, 够不够?1只小兔吃1个萝卜, 够不够?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小组讨论:图中还有什么?他们可以怎样进行比较?小组合作用学具摆出来。可以随意进行比较, 如动物之间直接比较, 也可以是动物与水果或其他物品的比较。

活动三:实践应用

1.同桌合作摆学具 (卡片) , 边摆边说。 (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

A.同桌摆的“同样多”。

B.同桌一个摆得多, 一个摆得少。

师:想一想, 怎样摆才能使老师、同学一眼就看出谁摆得多, 谁摆得少, 或者是同样多。

[进一步认识摆法: (1) 数一数, 标上数。 (2) 对齐摆, 长的多, 短的少, 一样长的同样多。]

2.游戏: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 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 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 直到猜对为止。

B.指一名学生拿卡片, 老师猜 (方法同上) 。

C.同桌互猜。

3.说说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如, 我们班的男生比女生多;校园里的柏树比柳树少;我的铅笔和同桌的铅笔同样多;每周的语文课比数学课多……)

4.比一比谁聪明。 (完成练习第1~4题。)

“比多少”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认识一些“比较”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一对一”的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1—10)一套、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及砖头、木头图片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故事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三个猪兄弟的故事。三只小猪渐渐长大,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它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房子盖好了,它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它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大灰狼又使劲一吹,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一天,三只热心的小猪一起帮它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它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高兴了!小猪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呢?(小猪、小兔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房子盖得怎么样了呢?

活动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出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片(课本中的主题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

师:你能说说动画片讲了一件什么事,与这件事情有关的是些什么事物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把各组收集到的信息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根据小朋友的回答,教师肯定小朋友观察得非常仔细,并说明“这些事物”以后我们就叫“数学信息”。(板书“数学信息”并请学生读一读。)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通过操作,体会“同样多”的含义。

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情境图):图中有几只小兔?(学生回答4只后,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与小兔的只数相同的图片。)再问:“每只小兔搬了几块砖?”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逐一出示与4只小兔一一对应的每1块砖,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表示一只小兔搬一块砖,同时让学生照此方法摆放砖。

师:这些小兔和砖是一对一没有多余的,我们就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一样多。[课件出示“同样多”。]

(2)通过操作,体会“多”、“少”的含义。

师:前面的情境图上有几只小猪?(3只。)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来(多媒体同时出示3只小猪)。问:每只小猪搬了多少根木头?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来(多媒体同时出示4根木头),并用小圆点把小猪和木头连起来。接着问:小猪一次能把木头全部搬完吗?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各组派一个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后,教师给予评价,明确“多”、“少”的含义,并说明:1只小猪对1根木头后,木头有多余,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多媒体同时出示“多”、“少”。

师:请小朋友看着图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互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多少”。(板书课题)

(3)小组合作,随意比较。

师:房子很快就盖好啦,小兔拿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招待小猪。请大家仔细看一看图中有几个苹果,用学具摆出来。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1只小兔吃1个萝卜,够不够?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小组讨论:图中还有什么?他们可以怎样进行比较?小组合作用学具摆出来。可以随意进行比较,如动物之间直接比较,也可以是动物与水果或其他物品的比较。

活动三:实践应用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

A、同桌摆的“同样多”。

B、同桌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师:想一想,怎样摆才能使老师、同学一眼就看出谁摆得多,谁摆得少,或者是同样多。

[进一步认识摆法:(1)数一数,标上数。(2)对齐摆,长的多,短的少,一样长的同样多。]

2、游戏: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B、指一名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

3、说说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我们班的男生比女生多;校园里的柏树比柳树少;我的铅笔和同桌的铅笔同样多;每周的语文课比数学课多……)

4、比一比谁聪明。(完成练习第1~4题。)

多媒体分别出示4道练习题。引导学生先观察各题的图,独立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可能有的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有的用连线的方法,不管用哪种方法,只要是对的。就应该鼓励。特别是第2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看出公鸡和鸭子虽然摆得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得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的只数少些(也可以用“一对一”的方法摆)。第4题,说明比较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交流后让学生通过比较择优。)

《比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4

设计背景

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采用角色游戏,让幼儿掌握:小猫多还是鱼多,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头饰12个、狮子头饰1个,萝卜、小鱼若干,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2只小篮子。

活动过程

1、听琴声幼儿入教室,教师扮演狮子大王,幼儿扮小猫,小兔。

2、用角色的口吻启发幼儿比较小动物的数目一样多:狮子只有1只,比小兔(小猫)少,小兔(小猫)比狮子多。

3、狮子大王带小动物做游戏:

(1)抓鱼:小猫轻轻地到池塘里抓鱼(鱼比猫多若干),要求猫先抓一条鱼,而后有2只猫再各去再挂1条鱼,比一比:小猫多还是鱼多。(鱼比猫多,猫比鱼少)

(2)拔萝卜:小兔到萝卜地里去拔萝卜(萝卜比小兔少),要求每只小兔拔一个萝卜,最后有2只小兔子没拔到萝卜,要比一比:小兔多还是萝卜多。

(3)比一比:小猫抓的鱼和小兔拔的萝卜谁多、谁少。(鱼比萝卜多,萝卜比鱼少)

(4)找朋友:音乐起,小猫和小兔互相找朋友,找到后比一比: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比多少》教学反思 篇5

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准确描述数之间的大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估测,渗透区间套的思想,在观察中比较,学会由观察情境图比较转化为数的比较。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4、学生能用一句话描述身边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

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互动探究.

1.(出示北京奥运会中国,韩国,日本得金牌记录统计图)

(1)中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韩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2)中国,韩国都比日本得的金牌多,想想他们多的程度一样吗?

揭示多得多,多一些

(3)日本比中国怎样?日本比韩国怎样?

揭示少得多,少一些

(4)谈话揭示课题.

(5)选一个合适的词,说明中国与韩国的大小关系.

二.合作学习,升华提高.

1.出示课本第40面的金鱼图.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随便选两种比一比,用上今天学得词,说一说.

2.完成第40面的做一做.第43面的第4题.

三.游戏巩固新知.(猜数玩区间套游戏)

四.举例拓展延伸.

《比多少》的教学反思 篇6

首先,课的一开始,我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的形式,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优罚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在这个环节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后面更好的开展教学做好内容上的铺垫和心理上的准备,同时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课的主要环节引导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操作,尝试各种比较的摆法,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区感悟“多”“少”“同样多”。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础,通过图片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

课的结束部分通过小结比多少的方法和各种练习,让学生做到学中有用,用中促学。同时鼓励学生解法多样化,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年级下册比多少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40例9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准确描述数之间的大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估测,渗透区间套的思想,在观察中比较,学会由观察情境图比较转化为数的比较。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4、学生能用一句话描述身边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重点:

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互动探究 1 中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韩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中国,韩国都比日本得的金牌多,想想他们多的程度一样吗? 揭示多得多,多一些

日本比中国怎样?日本比韩国怎样? 揭示少得多,少一些 谈话揭示题

选一个合适的词,说明中国与韩国的大小关系 二合作学习,升华提高 1出示本第40面的金鱼图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随便选两种比一比,用上今天学得词,说一说

2完成第40面的做一做第43面的第4题 三游戏巩固新知 四举例拓展延伸 五总结收获

《比多少》教学反思

1、遵循“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原理设计了一系列活泼有趣,符合一年级特点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中国与日本,韩国与日本“比金牌”中让学生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逆向思考,日本与中国比怎样,日本与韩国比怎样,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少得多,少一些的含义,自然顺畅,很好的为堂目标服务。

2、注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堂中我既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框架学生的思维,力求多种答案。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逆向思维,例如:有“多得多”就有“少得多。” 3自主学习,培养数感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比一比,说一说,猜一猜,估一估等多种学习活,并融游戏于知识的学习之中,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思维积极从直观到抽象,偶合学生的数感,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比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8

从本节课来说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没有铺垫,只是简单的读了一遍题目就开始讲解,如果能够多设计几个与课程相关的题目引入将对后面的教学有更好的帮助。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关系讲解过多。教学中最最失误的地方是教学的重点没有很好的突破,应该让学生充分的去理解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把谁看作单位一。

我想本课失误的原因主要出在这几方面:一,重点突破主要是在于个人不能很好的领悟编者所要表达的意思,领悟编者意图,发挥教材的最大价值,开发出学生的最大潜质。二,贝壳不充分,细节注意不到位。第三,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不高。

比多少--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比较是在学会数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数学运算思维。准备课堂准备了充分的数数素材,储备了丰富的表象资料,为比较的运算奠定基础。

班级情况分析:

新生入学前已经在托管学会了口头点数并会说出总数,在准备课的课堂上进一步巩固点数和说出总数技能,结合手指和具体形象物体的数数已经达到熟练状态,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在数数和说出总数的速度上可以进一步训练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同样多的概念和含义,能联系现实生活表达同样多的情况。

2、掌握比较方式表达比……多,比……少。

3、通过合作培养团结友爱和分享的精神,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锻炼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⑴理解掌握同样多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⑵能准确比较结果,并顺畅表达同样多,比……多,比……少的实际情境。

2.教学难点:理解同样多含义,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实际。

三、教学准备:10个糖果,7个小别针,5个大别针,课件,麦克风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看一看,数一数

图中小白兔有几只?小箱子有几个? 小白猪有几只?小木棍有几根?

2、说一说

小白兔和小箱子都是4,所以小白兔和小箱子同样多。

小白猪有3只,小木棍有4根,所以小白猪比小木棍少1只,小木棍比小白猪多一根。

3、想一想 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呢?

(二)新知讲授

1、摆出糖果和别针,实物感知

师:这里糖果有几颗?(7)小别针有几个?(7)他们相比是什么呢?(学生举手发言后教师总结)揭题:同样多 摆一摆1:

小男孩的铅笔和橡皮擦相比是什么呢?(全部男生)小女孩的苹果核雪梨相比又是什么呢?(全部女生)强化重点:同样多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摆糖果,相比较

师:现在我加了三颗糖果后,糖果有几颗?他们相比又是什么呢? 学:糖果比小别针多3颗,小别针比糖果少3个。

师:自己在桌上摆放糖果,然后跟自己的同桌相比,说一说你的糖果和同桌的糖果相比的情况 学生:我的糖果和他的糖果同样多。(指导学生之间相互比较糖果,说出比较的情况,是同样多呢,还是多几个,少几个)

学生:我的糖果比她的糖果多一个。……

(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比较)

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课本第7页的摆一摆2: 圆形比三角形少几个?三角形比圆形多几个?

女孩的小红花比男孩的小红花少几个?男孩的小红花比女生的小红花多几个? 【强化比……多,比……少重难点。】

(2)练习巩固,初步测试 在多的后面画√ √

在少的后面画

3、强化训练,拓展提高 练习一 【基础练习】

1、数一数

师:翻开课本第8页,练习一,第一题 数一数。小鸟多少只?小虫多少只?小鸟比小虫少几只? 全班回答

2、练一练 【提高练习】

3、在少的后面画√

4、在多的后面画√

板书:

同样多 比……多 比……少

《比多少》教学设计 篇10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和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经历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多少的过程,并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并对学生进行团结互相,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

能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教具:

课件、小猪图片、小兔图片、木头图片、砖块图片、苹果图片、梨图片、圆片、三角形等。

学具:

学生的学具盒、小棒、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出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下面就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讲《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故事。

2、老师讲故事。

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这是小猪在帮小兔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着砖,有的扛着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比多少......

同学们,图上画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爱听故事,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情境中的人物及情节,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并及时抓住故事情节对学生进行团结互相,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以童话为背景,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1、学习“同样多”。

(1)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

师:图上有几只小兔?小兔是怎么搬砖的?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在黑板上贴出小兔图片和砖块图片,并把小兔和砖的图片分两排摆放好。

同时,让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小圆片表示小兔,用小长方形表示砖。对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有代表性方法的学生到黑板上用放大的教具摆一摆。

师:同学们,你认为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数到摆的过程。

师:1只小兔搬1块砖,有没有多余的小兔?有没有多余的砖块?

老师一边问,一边把小兔和砖块一一对应用线连起来。

师:请同学们看看你摆的是不是一个小圆片对着一个小长方形。

老师巡视,纠正指导没有一一对应摆放的同学。

(2)老师说明:

1只小兔搬1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块,正好一一对上,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老师同时板书:“同样多”。

请学生模仿老师说一遍。

然后,请学生伸出双手,让左手和右手的手指一个对一个,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样多,进一步说明这就是一一对应。

(3)师:图上还有哪些物体是同样多的呢?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1只小兔吃1个胡萝卜够不够?为什么?

(小猪的只数和苹果的个数同样多,小兔的只数和胡萝卜的个数同样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摆、说,看老师连线,让学生明确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为学习“比多”“比少”做好铺垫。

(4)动手操作: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1题。

同桌合作,学生独立完成。请两个同学到实物投影仪上摆,其他同学在课桌上摆。老师巡视指导。

2、学习“多”“少”

师:我们学会了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较小兔和砖的数量。那么我们同样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比较别的物体。

(1)师: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在黑板上贴出小猪图片和木头图片,并把小猪和木头的图片分两排[放好。

同时,让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小正方形表示小猪,用小棒表示木头。

师:你能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摆一摆,比一比吗?

师:1只小猪对应1根木头,有没有多余的小猪?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老师一边问,一边把小兔和砖块一一对应用线连起来。

(2)同学交流,指名回答,老师板书:多、少。

师:1只小猪对应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的,而木头有多余的。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也可以说“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请学生模仿老师再说一遍。

(3)认真看图,你还能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吗?

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说一说。

(4)动手操作: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全班学生独立完成。请一个同学到实物投影仪上摆,其他同学在课桌上摆。老师巡视指导。并让学生边摆边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多与少的含义,理解多、少是对比着说的。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3、第4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交流,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在练习中多方面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及比多少方法的掌握情况。】

2、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1)一个同学摆,另一个同学摆的和他同样多。

(2)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四、回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比多少教学设计 篇11

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

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具体情境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

教学难点

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

今天是一(1)班的小明的生日,他给好朋友们准备了好吃的东西。

二、新授

1、比大小。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指导学生观察,按序号说一说几号最大,几号最小?几号比几号大?几号比几号小?

你还能比较那些物体的大小?

小结比大小的方法,指导学生体会大小是相对的。

2、比多少。

思考:哪杯装得最多?哪杯装得最少?

交流探究。

指导学生观察发现:第二杯装得最多,第三杯装得最少。

3、比较两个不同形状的杯子,谁装得多?

你还能比较那些物体的多少?

小结比多少的方法,指导学生体会多少是相对的。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情境图)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

五、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练一练”习题。

观察三块蛋糕,想一想,哪块最大?哪块最小?

小组内先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动手操作验证。

小组内先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较。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过生日

比尾巴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2

向桂红

教材简析】

《比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中的一篇短文。本篇短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于是他们乐于观察,大胆想象,愿意表达,具有强烈的表演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3个偏旁“矢、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能力训练点〗

1、通过观察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2、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搜集资料、归类整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小动物,关爱生命。2、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乐于参与,具有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教学难点】 读好问句。【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搜集有关动物的文字、图片资料,留心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猴子、兔子、公鸡、牛、马、鱼”等动物的图片,将动物尾巴剪下来,制成活动贴图。

3、生字卡片和给动物颁发的奖项卡:“长”、“短”、“弯”、“扁”、“最好看”、“好像一把伞”。

【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森林里的动物要举行一次比赛,看,连牌子都挂出来了,(师出示课题)。赶快拼读一下吧,(生读两次课题)。读得好极了,声音子清楚又响亮,简直就是最好的拉拉队。

过渡:同学们,今天这场比赛就由我来主持,你们想不想去给动物当评委啊?(想去!)好,请你们做好准备,我们马上出发。请大家闭上双眼(播放背景音乐),想象自己长出了一对美丽的翅膀,我们一起飞出教室,飞向森林,飞呀飞呀……到了,睁开眼睛,你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富有激的导语,和谐动听的音乐,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认识本课所出示的六种动物,初步了解它们的尾巴特点 1、出示课件:《情境园》(在美丽的森林里,六种动物正在做赛前准备)师说:多美丽的森林呀,多可爱的一群动物啊!来,我们一起向小动物问声好!(一起说:“小动物们好!”)

指导学生观察

师问:今天前来参赛的都有哪些动物呀? 生答,师相机张贴动物图片。

师说:小评委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动物模特闪亮登场。2、初步了解这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师说:同学们,我们既然是这次动物比赛的小评委,那就要公平公正。请小评委们认真观察这些动物的尾巴有哪些特点,然后发言。

学生观察后发言。

师小结:刚才,小评委们观察得很认真,说得也很好。来,我们一起把自己鼓励一下(“一、二、三,我真棒!”)。

过渡:小评委们,主持人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一位记者也来到了比赛现场,将这次比赛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并且发表在我们的语文书时里啦!赶快翻到83页,我们来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课件《情境园》(美丽的大自然,可爱的动物,配上和谐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再通过老师恰当地引导,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评议,自然进入到“小评委”的角色中去。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数一数有几个小节,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过渡:小评委们读得真不错,动物模特听了也非常高兴,都想单独与我们见见面,你们高兴吧?(高兴!)不过,动物模特有个要求:不能读错它们的名字,能做到吗?大声告诉主持人:“我会读!”

2、借助图认识生字 出示课件:六种动物图片依次出现,图旁出现带音节的词,并配有动物叫声。过渡:读得真好,主持人要奖励你们一下。3、读不带音节的生字卡

过渡:为了再奖励你们一次,主持人请来了两位播音员为我们读这首儿歌,要认真听,过一会儿我们也要与他们比赛看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后,再读带音节的生字词,最后脱离拼音认读生字,这样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字规律。

四、示范指导,学读问句 1、出示课件:配乐朗读。2、学读问句 ⑴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幻灯片。问:刚才播音员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认识“?”,体会读法。生练习读。

过渡:平时我们说话,有问就有答,谁能说说这三句问话的答句在哪一小节呢?

⑵学习第二小节 ⑶自学第三、四小节

同桌合作,一人读问句,一人读答句。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读好问句,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五、游戏激趣,巩固练习

1、给动物模特颁发奖牌:抽六位学生上台先读奖项再贴奖牌。2、大家评议。

设计意图:用给动物模特颁发奖牌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再次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又能巩固本课的部分生字。

六、感情朗读,指导背诵 1、男女生分读问句和答句。2、表演朗读

⑴抽生上台表演朗读。⑵全班学生表演读。3、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来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七、挖掘课外资源,拓展运用

1、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图,依照课文的问答式,自问自答,学会提问。也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问。

2、交流课前搜集的动物图片、文字(剪贴报)⑴四人小组内交流 ⑵选几张好的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挖掘课外资源,拓展运用。结合课件所给的图片或联系实际生活,学会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乐于搜集资料,并学会合作学习。

八、总结本课,情感升华

1、总结:本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很多动物的尾巴特点,还认识了许多汉字,更了不起的是会创作儿歌了,老师祝贺你们!

2、升华:同学们,通过本节的学习,你们是不是更喜欢小动物了呢?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动物,和它们永远作朋友!

设计意图: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激发其热爱学习,并引导学生喜欢动物,保护动物,初步具有环保意识。

《比尾巴》教后反思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首儿歌,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内容是充满儿童情趣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识字、写字,认识新笔画“撇折”,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的兴趣决定了它的学习态度。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它们最亲近的朋友。就《比尾巴》这篇课文本身而言,浅近的诗歌就比较能让学生感兴趣,读起来也是琅琅上口。教学时,开始我就利用小学生对动物的亲近以及对童话世界里小动物们的比尾巴大赛充满了好奇。创设了森林里的小动物参加比尾巴的比赛,让学生当小裁判帮助小动物们比尾巴,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

在课文朗读方面,我主要让学生做到读中感悟。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鼓励学生比比谁读得好,读得流利。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而读好文中的问句又是教学难点。对于本课在问句的指导朗读方面,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是出示文中的六个问句,让学生自由读,这样他们让他们有个大体的感知。然后是让学生仔细听老师的范读,让学生自己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读的要点,再让他们自己按照找出的要点自己读,最后是个别读,在开火车比赛读。在授完新课的时候,又设计了读的环节。这时是继续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得读,流利得读,最后在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

上一篇:提价通知书下一篇:500字的情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