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4-10-26

服务业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共8篇)

服务业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1

今年以来,我镇服务业发展切实抓住城市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立足实际,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统筹发展,全镇服务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新的增长。

一、今年以来发展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12月份,我镇完成服务业纳税营销196865万元,同比增长99.92%,占年计划目标的116.87%;完成国地两税5712.04万元,同比增长39.86%;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6206万元,占年计划目标的80.46%,其中,完成经营性投入5550万元,占年计划目标的55.5%。从主要经济指标分析,我镇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增长速度较快,基本达到或超过了进度要求,这主要得益于新引进公司的快速见效。其中新引进的3家运输公司预计今年可新增销售15000万元,新引进的3家贸易公司可新增销售8个亿;同时,通过良好的服务,派克贸易有限公司可比去年增加销售3亿元。在抓好现生产的基础上,我们还大力抓了招商引资,目前,有xxx销售公司、著名汽车4S专卖店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之中,保证了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按照年初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我镇对重大项目高度重视,专人负责,层层落实,各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1、大合速二期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

(1)、登山步道。总长874.9米,已于6月份全部完工。

(2)、部分别墅。其中三栋别墅总建筑面积906.22平方米,土建全部完成,已转入外场施工,确保在9月底前完成道路、绿化、装潢,并交付使用。

(3)、汽车通道。该通道连接尚书湾和安定寺,总长6800米,计划于月底前全部完工,沟通删节号景区。

(4)、会议中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xx十八湾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目前,项目相关规划图纸正在设计中,计划于明年2月份启动建设。

2、xx生态休闲农庄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总投资13059万元。目前,大棚主体、内部各功能区工程建筑已基本完成,内部设施正在调试之中;道路路面沥青摊铺也已结束;外场绿化正在加紧施工中,已铺设草坪砖9000平方米;山体瀑布工程已全部完工;服务员培训工作已全面展开;同时,相关手续也正在加紧办理之中。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9月5日由xxx专门召集有关部门在xx召开协调会,对资金、工程进度及相关手续办理进行了专题协调。整个项目计划在明年10月份竣工,并投入运行。

3、环镇北路商贸街店面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22000万元。目前,该项目主体建筑已完工,外墙装饰已全部结束,外场绿化施工正在紧张施工中。同时,已开始招租拍卖准备工作。全部工程计划明年10月份完工并交付使用。

4、集镇1号拍卖地块。该项目位于集镇环镇西路与人民路交汇处,总占地面积74亩,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总投资1.7亿元,由市富安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目前,一期占地4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售楼筹备处也正在建设中。

三、服务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镇服务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不足,主要为:一是地处远郊,服务业受城市辐射的影响较小,长期以来处于一个相对局限的范围内发展,发展服务业人气不足;二是由于园区建设还未达到一定的规模,园区建设的带动效应、小城镇建设的集聚效应、十八湾生态修复带来的积极影响还未体现,镇区人气聚集度不高,制约了三产服务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三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土地进一步严格控制,同时,资金的不足也制约了物流园的启动建设等等,似的服务业发展缺乏载体。

四、下阶段工作的主要思路及重点。

下阶段,我镇将进一步立足胡埭实际,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一带二区”的发展格局,具体为:

1、以沿山沿湖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市建设“山水名城“为契机,按照湖光山水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保护生态,突出自然景观的建设和文化底蕴的挖掘,高水平发展休闲度假、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逐渐形成刘闾路以东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带”。

2、以环湖公路、xx高速、xx铁路的建成为契机,进一步发展沿路经济,合理定位,发展现代物流业,并结合xx地区性物流中心的基本功能定位,以物流为载体,依托工业安置区发展生产资料的交易、流通,逐渐形成“综合物流区”。

3、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为方向,以经营城镇为重点,依托集镇区的土地优势和人口向集镇集中的机遇,借助区外资本的力量加快发展房地产,逐步推出部分地块,走向市场,积极引导农民居住向集镇集中,增加集镇的人气;同时,以工业园建设为带动,加快配套,发展办公、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业,逐渐形成“集镇中心商贸区”。

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市场化运作,做到重点突破和全面发展相结合,以人为本,科学布点,努力谋求胡埭服务业新的突破。一是抓好在建项目的快竣工。主要是四只重大项目的竣工运行。二是抓好意向项目的早落实。主要是xx销售公司、著名汽车品牌4S店的落实签约。三是抓好策划项目的规划推介。目前,我镇已邀请上海设计院对我镇的服务业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争取早日拿出一套可行性方案;同时,进一步做好对外推介招商。

服务业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2

宽视野, 高占位。这次调研紧紧围绕党史、档案工作, 又不囿于党史、档案工作, 多方联系, 视野开阔, 从党史、档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作用、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审视党史、档案工作。调研组听取了齐齐哈尔市和北安市党史、档案工作汇报, 考察了北安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旧址陈列馆、北安博物馆、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九三博物馆、七星泡农场场史馆、马恒昌精神纪念馆、西满革命烈士纪念馆、齐齐哈尔市博物馆、塔子城历史博物馆、江桥抗战纪念馆、九八抗洪纪念馆。实地查看了泰来县江桥镇档案馆及江桥镇艾伦村档案室、农垦九三管理局档案库房, 了解了北安与泰来县创建国家级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情况、七星泡农场档案管理现状。对这些地方和单位的党史、档案工作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也对“北大荒精神”、“抗联精神”、“马恒昌精神”、“抗洪精神”的丰富内涵有了新的认识。调研组还考察了黑河 (北安) 健康产业园、北安上海电气风叶发电机公司, 考察了农垦九三管理局七星泡农场社区和植物园、尖山农场科技馆、鹤山农场鹤澳奶牛繁殖中心和现代农机管理服务中心, 考察了泰来县爱心护养院和敬老之家等等, 使党史、档案部门的同志在业务调研的同时, 难得地多方位了解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特别是作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我省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真情实况, 了解黑龙江地方史的发展演变, 既扩充了知识, 增添了本领, 又有助于增强党史、档案两个业务部门的全局观念、大局意识, 立足本职, 开拓进取, 更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方式新, 收效大。党史、档案两个部门的同志一起调研, 无论是省委党史研究室还是省档案局 (馆) 的历史上, 都是第一次。每到一处调研点, 无论是市级、县级的党史、档案部门同志, 还是乡镇、村级的相关业务工作人员, 都有一种全新的工作体验。更重要的是, 这次由省委副秘书长带队, 专题调研党史、档案工作, 体现了省委对全省党史、档案工作的重视, 是省委贯彻落实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的具体体现, 对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档案工作必将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调研考察中, 同志们对齐齐哈尔市、北安市、泰来县、农垦九三管理局、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重视党史、档案工作, 特别是在党史、档案各种资料的有效利用上所做出的成绩印象深刻。对齐齐哈尔市委领导同志亲自参加全市6.9国际档案日纪念活动、农垦九三管理局党政领导重视档案工作并把档案工作纳入管理局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北安市与泰来县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国家级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的做法分别给予了高度肯定。在考察全省第一家乡镇档案馆———泰来县江桥镇档案馆结束时, 省委副秘书长康慨和省档案局副局长那耀文共同为泰来县代颁“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牌匾, 使泰来县特别是档案工作者受到了鼓舞。

深开发, 强功能。在调研考察中, 历史资料、照片档案的身影频频出现并占有大量的篇幅, 切实发挥了记录历史、服务现实、资鉴未来的作用。无论是解放战争时期全省各地支援前线担架的统计表、各省发布的剿匪布告, 还是各省主席、副主席等领导的任职令, 张学良给马占山的电报, 等等, 都是历史资料在客观真实地诉说历史, 档案正在发挥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惠及民生、教化育人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及社会公众档案意识的提高, 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开发、开放程度, 与整个社会利用档案需要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在调研考察过程中, 大家一致认为, 党史、档案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力度, 深入挖掘历史资料、档案资源, 强化利用, 发挥功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写出版《中共黑龙江历史》第一卷、《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在黑龙江90年》、《黑龙江省重要革命遗址通览》、《黑龙江党史人物传》等党史书籍, 以及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四部学习读本。黑龙江省档案局 (馆) 编纂出版《黑龙江历史记忆》、《黑龙江档案春秋》、《黑水秘档》、《日本移民侵略黑龙江》等一系列档案史料, 齐齐哈尔市档案局编印群众路线教育读本《档案印证———生命线足迹》。这些均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做法值得肯定。历史资料和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 开发利用党史、档案信息资源是党史、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努力加大开发、开放力度, 通过喜闻乐见的展览、利用形式, 让参观者、参与者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黑土家乡, 更加积极地投身我们伟大的事业中去。

扩合作, 求共赢。在本次调研考察中, 调研组成员经常说的一句话, 就是党史与档案部门联系密切。党史和档案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合作, 把党史部门的研究优势与档案部门的史料资源优势整合起来, 互相支持, 互为补充, 强强联合, 实现双赢。这次调研所到的展馆, 也都是党史、档案等部门合作的结果。在过去的几年中, 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档案局 (馆) 在《黑龙江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中共黑龙江党史纪念馆》等全省重要课题方面开展了积极合作, 收到了较好效果。市地党史、档案部门也积极探索合作研究, 齐齐哈尔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市档案局等单位已建立了资料交流与合作机制, 并与市档案局合著了《齐齐哈尔文化大革命十年》、《全面建设时期的齐齐哈尔》等, 成果较为显著。2014年以来, 省档案局 (馆) 通过与多部门开展合作, 加大了档案执法力度, 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加大了馆藏档案资源开发力度, 档案的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

服务业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3

1.党员发展及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

A.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全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贯彻发展党员的工作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目前,全县共有73个党(工)委、共有党(总)支部1122个,其中农村260个,共有党员27292名,其中女党员5788名,农村党员18389名。2010年,全县共发展党员653名,其中女党员238名,35岁以下387名,36岁至59岁266名;大学文化程度92名,大专文化程度130名,高中、中专文化程度136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95名。

一是堅持党员标准,严格工作程序。二是坚持改善结构,注意均衡发展。三是坚持教育引导,做好基础工作。四是坚持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B.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党员管理服务工作

一是创新机制,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探索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印发了《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做到了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实现了对流动党员的全程性教育管理。

二是拓宽思路,规范党费收缴工作。实行了党费定期收缴制、党费公示制和检查督办制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

三是完善机制,确保党内关怀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印发了《关于加强离退休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管理的意见》。几年来,对符合条件的离职村干部累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8.6万元。

四是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搞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远教网络政治教育、文化宣传、技术培训和信息传递等“四项功能”,着力打造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平台、文明新风宣传平台、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平台、信息技术发布平台等“四个平台”。

五是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关怀帮扶工作。利用每年春节、七一期间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

六是利用“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方便快捷的优势,使“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成为党员和党组织之间的“连心桥”、成为党员解决问题的“快车道”。

七是利用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切实为党员解决实际困难,此项工作也被列为基层党建目标考核项目之一,每年各服务中心、服务站都为党员解决大量实际困难,被基层党员亲切的称之为“党员之家”。

2.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从目前全县发展党员工作整体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村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申请入党的人数减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个体私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农民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加之基层党组织教育和引导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去,致使农村青年缺乏入党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求入党的青年农民日益减少,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面临着“源头”不足的问题。

二是一些村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威信不高,难以吸引农村青年入党。个别村党组织负责人存在嫉妒心理,害怕青年农民工作能力好于自己、文化水平高于自己、致富能力强于自己,日后会取代自己的位置,对要求入党的青年农民有所排挤,致使一部分有能力的青年和应往届毕业生都外出务工、经商,不愿回村工作。

三是各系统、各单位、各乡镇发展党员工作不平衡,机关及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入党积极性较高,而一些关闭、停产企业中的下岗职工,入党积极性较低,经济落后村入党积极性没有经济相对富裕村高。

从全县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整体情况上看,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是党员管理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对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清,准备不足,创新意识不强。

二是党员管理还停滞在浅层次上。习惯于凭老经验办事、照搬上级文件、坐等上级指示,缺乏新思路、新举措。

三是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在一些基层党委还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党员底数不清,管理手段落后,存在失管、漏管现象。

四是治党不严,管理不力的问题比较突出。

五是“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知晓率不高,大部分党员寻求帮助的方式还是以“登门”为主。

六是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人手不够、资金不足,难以为党员解决实际困难。

3.下步工作举措

A.突出重点,改善结构,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发展党员工作

第一,拓宽发展源头,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求新突破。

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首先要注重加强思想引导,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历史和功绩,让群众增进对党的认识,激发广大群众对党的热爱与信任。同时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

二要拓宽视野,多渠道地发现、推荐入党积极分子。要重点研究解决农村、企业、社区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源头不足问题,同时,积极探索在新社会阶层和流动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的有效途径。农村党组织要从种养殖能手,复退军人,初、高中以上毕业生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企业党组织要注重在拔尖人才、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三要强化培养,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要进一步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培训、联系培养、考察考核、实践锻炼等制度,有领导、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四要加强管理,把入党积极分子置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要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定期汇报制度,使党组织能够及时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

第二,突出工作重点,在改善新党员队伍结构上求新突破。

一要大力做好发展青年党员工作。要把发展35岁以下青年入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到优先教育、优先培养、优先发展。

二要努力做好发展女党员工作。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把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妇女中的先进分子,特别是工作、生产一线的女工程师、女技术人员、女企业家、女致富能手、女教师等优秀人才,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三要做好在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要加强教育和引导,把知识分子凝聚到党组织周围,加强在教学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等各类拔尖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

第三,狠抓薄弱环节,在发展党员的难点上求新突破。

一要针对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的实际,通过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档案、外出务工人员党支部、村党组织与外出务工人员定期联系等方法,切实做好对这些人员的教育引导和培养发展工作。

二要积极探索城市流动人员的党员发展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劳动和人事服务中心党组织的作用,建立流动人员管理站、信息库,加强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跟踪教育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培养先进分子,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三要高度重视亏损、困难企业、改制企业的党员发展工作,保证党的力量不因企业亏困受影响,不因企业改制受削弱。四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要把吸收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合伙人、公司制企业个人控股股东和其他类型企业的主要出资人,即私营企业主中的先进分子入党纳入经常性发展党员工作。

第四,严格发展标准,在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上求新突破。坚持党员标准,把好发展党员质量关,是党员队伍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决定一个同志能否入党,不仅要看他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更要看他的政治态度和入党动机。要严格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使发展党员工作做到严谨、规范。坚持发展党员预审、审批、谈话等制度,落实好培养教育、跟踪考察、实践锻炼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实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把好党员队伍的入口关,树立新时期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

B.以健全机制,创设载体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服务工作

第一,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紧紧围绕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调动广大党员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努力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组织建设、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

第二,不断改进和完善党员管理机制。要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党组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注意灵活多样,讲求实效,使之为党员和广大职工所欢迎,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所理解和支持。要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工作,进一步丰富和健全社区党员活动的内涵和载体,逐步规范对社区党员的管理工作。

第三,加强退(离)休职工党员管理工作。要把退(离)休干部职工党支部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考虑,扎实推进,进行有组织管理。要根据退(离)休干部职工党员年龄大、身体差、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方式组织他们学习,参加有关活动,让他们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使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通过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帮困服务组、社区义务服务队等社会性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到党组织的温暖。

第四,认真做好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登记制度。

二是制定定期活动制度或下岗职工党员活动日制度。

三是从思想、生活上关心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帮助他们正确对待下岗、失业,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择业、就业观念,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第五,继续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党员流动的客观必然性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为党建工作一件大事来抓,建立健全党委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第六,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加强党员对“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受理方式和受理内容的使用,为党员提供更便捷渠道咨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

服务业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4

一、我县驻军及民兵的基本情况

全县驻军有县人武部、县消防大队、县武警中队和276武警中队共4个单位。其中,人武部下设19个普通民兵营、121个民兵连,共有民兵7384人。每个驻军单位担负的职能和任务有所侧重,从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保驾护航,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有其共同特点:

(一)驻县驻军共同接受部队和地方双重领导。县人武部、县消防大队、县武警中队直接受部队上级部门和受县委政府的双重领导。如:县人武部直接上级是都匀军分区,县消防大队的直接上是州消防支队,县武警中队直接上级是州武警支队,然这3个单位同时受**县委政府的领导。

(二)驻县驻军为地方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是其职责之一。部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前部队提出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其中:处理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担负急难险重任务是部队重要任务之一。和平时期,县人武部、县消防大队、县武警中队是部队联系地方的基层单位,责无旁贷应当走在处理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担负急难险重任务的前列。

(三)驻县驻军应积极参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军政军民团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力量源泉,是抗御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可靠保证。同时,坚持军政军民团结是我党我军的性质和军政军民关系的本质决定的,是新形势下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必然要求。所以驻县驻军要始终坚持“实实在在拥军优属,面对面拥政爱民”,以抓双拥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发展地方生产力为根本。

二、影响武装工作发展的因素

(一)干部群众对武装工作建设认识不足,国防法制意识不强是影响武装工作建设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处于和平年代,人们对国防建设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普遍淡化,尤其是对加强武装工作的认识不深,少数干部和群众存在着“国防建设是军队的事,与地方无关”的思想,表现在贯彻落实国防法规自觉性不高,不能从整体和全局上考虑国防建设的需要,认为“抓经济是本行,抓武装是帮忙”。特别是,少数干部和群众对民兵组织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适龄人员参加民兵组织,参与国防建设的意识淡薄,缺少热情和信心。在抓经济建设中忽视了国防建设,这些不利因素和认识上的偏差,一定程度影响了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国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制约着民兵后备力量建设。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的一些法律法规与形势的发展已不相适应。比如,过去规定民兵工作经费主要靠乡镇和企业统筹,但随着新政策的出台,民兵工作经费实行了以政府保障为主,其他保障为辅的轨道。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人员流动性的加大,如何用法规来解决对国防后备力量不够重视、不按法规办事的问题,在法规制度上显得软弱。例如: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完备的《民兵法》,这是当前民兵组织建设中最大的困惑和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现役人员少,受职责所限,驻县部队对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有劲难使,难起到立杆见影作用。人武部干部职工16人,消防大队5人,武警中队38人,各单位除日常站岗执勤外,机动人员不多。再加上,条令条例要求,不能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所以难以结成统一的合力来集中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四)武装工作的发展受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大。从人武部看,部队只保障人武部干部工资和每年10万元左右的办公经费,人武部的全面建设主要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才能解决。从消防大队看,部队只保障官兵的工资、津贴和每年几千元的包干办公经费,大队配备的消防器材、装备的日常维修、动用车辆的用油等经费,均需要地方党委政府来保障。从县武警中队看,稍好一些,但营区的建设及维修,仍需要地方划拨经费保障。总体来说,受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大。

三、加强县域经济发展武装工作的思考

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这是中国国防建设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国防现代化需要国家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支持,国防现代化水平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提高。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军队应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这是我们必需坚持的原则。从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发展武装工作的角度,我有如下思考。

服务业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5

根据市纪委办公厅关于《服务经济发展保证政令畅通执法监察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和区纪委执法监察室部署要求,新伟街工委围绕着科学发展、关注民生、落实决策、政令不畅、阻碍发展等问题,结合街道工作实际开展自查自纠,具体情况如下:

1、为全面落实市纪委办公厅、区纪委执法监察室部署要求,街工委召开了党员干部大会,学习传达了市纪委办公厅通知精神,制订了《服务经济发展保证政令畅通执法监察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按照“项目建设提速年”的要求向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做出了郑重承诺。一是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二是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三是严格收费事项,规范收费行为;四是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优质服务;五是推行“阳光政务”,自觉接受监督;六是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保障措施。同时街道、社区开展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按照“坚持、完善、废止”的要求,对各种制度进行了完善和创新。

2、街工委根据各科室的工作分工,就卫生费收取、低保审批程、计划生育审批、文件处理审批等工作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了检查,在未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公布上墙,接受监督。

3、街工委就工作人员是否履职尽责,严肃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等情况进行讲评,进一步完善了责任考核机制,严格落实半年、年终述廉述职相关规定。

4、街工委针对党员干部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是否存在问题进行了自查。我们结合城区管理建设、为民办事、配合棚改办净地拆迁等工作中是否存在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显,搞形式主义、走过场问题进行重点查纠,提出了具体要求。

5、针对街道、科办、社区上报的各种材料和完成工作任务情况进行了实地效核,对违背原则,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行为制订了严格的惩治措施。

服务业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6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是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市政协成立调研组,就加快推进我市服务业发展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按照“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的原则,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使这一产业呈现出总量增加、占比提高、贡献率提升的良好态势,在全市经济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服务业得到平稳发展。**年,我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高于全市GDP增速**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增速**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调整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在*市*县中位列第*。**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在**市一县中均排名第*

(一)商贸流通业保持平稳发展。随着*、*、**、苏宁等全国乃至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的引进,拉动了我市零售商业业态的根本性转变,肯德基、麦当劳的进驻,拉动了我市餐 饮业的发展。从消费形态看,汽车、家电等耐用品增长较快。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共**家,其中住宿餐饮企业**家。

(二)电子商务发展步伐加快。*年*月起,我市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集“办公交易、教育培训、仓储物流、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电商城项目于**月**日奠基开工。电子商务大厦建筑面积**平方米,并配有散货库和仓储库**平方米。《***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截止到***年末,全市新发展的电商**家,其中工业方面**家,农业方面**家,散户**家。

(三)大型服务业投资总额较快增长。服务业企业明显增多,全市新注册服务业企业**户,占全市总注册企业总数**%,服务业企业数同比增长**%(**年服务业企业数为**户),占比高于**年(**%)**个百分点。规模物流企业**家,其中运输型**家,仓储型**家。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共**家。

(四)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我市较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吸引了各类银行业入驻,到目前,辖区内共有银行机构**家,贷款公司**家。其中,国有银行**家(工、农、建、中、邮),股份制银行**家(交通、民生、中信、光大、华夏、广发、平安、招商),城市商业银行**家,另有农村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农商银行、**村镇银行和花旗贷款公司。截至**年**月末,各类银行存款余额**亿元,贷款余额**亿元。银行业成为服务业中一个亮点。

二、服务业发展面临问题

(一)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偏低,发展水平不高。**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远低于全国**%、全省*和***市**%的平均水平,在*市*县中最低。**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个百分点。我市服务业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全市服务业业态水平不高、规模不大、行业发展不均衡,明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与拥有的工业、资源、区位等优势条件存在较大反差。高端服务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步行街与休闲场所建设滞后,缺乏大众喜好且适合其消费承受能力的休闲娱乐场所和服务。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牵动力不强。传统服务业趋于饱和,现代服务业如物流、信息、金融、电子商务等发展较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相对缺乏,相对南方及山东等地区,从工业企业中分立出的生产性服务业相对太少,与工农业生产契合程度低,牵动力不强。***年服务业亿元以上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比**年(占比为**%)下降**个百分点。其中,市场、冷链物流等服务业投资由**年的**亿元减少到**年的*亿元,降幅为*%。

(三)集聚区建设进度不快,带动作用不明显。我市现 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旅游度假区集聚区两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集聚区和*集聚区正在开展申报工作。由于各个集聚区正处于不同进度的建设中,集聚区内服务业项目未能全部投入使用,影响了集聚区的带动效应。

(四)服务业发展政策不足,融资困难。长期以来,我市一直偏重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相对较少,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目前,服务业领域存在着政策性歧视问题,其中反应强烈的主要是服务业用水、用电和用地政策与工业政策的反差,对产业发展构成了明显的束缚和抑制作用。近年来,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但我市缺乏相关配套政策。服务业投入不足,缺乏金融扶持政策,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缺口较大。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大部分企业和重点服务业项目业发展缓慢、建设工期延误。据调查,我市四大超市**年生活必需品零售总额为*亿元,同比下降*个百分点;*年销售额呈现负增长的企业*家,批发零售企业销售额呈现负增长企业*家。

(五)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影响服务业发展质量。从事服务业特别是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人才缺乏。目前,我市正在快速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态,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做指导,严重影响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服务业从业者技术水平不高,没有专业性的服务业培训机构,缺 乏高档次人才中介机构,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难以引进,影响了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服务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突出发展重点,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

(一)优化政策环境,增强发展后劲。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一季度服务业增速领跑三大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经济正迈向服务业主导的时代。要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研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快制定并出台支持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如税费收缴、资金补助、手续办理流程、专业人才引进培育等政策,提高服务业企业发展的热情,促进我市服务业向科学化、高端化发展。要完善财政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资金对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设立和利用各类专项资金,鼓励各类银行向服务业提供融资支持,积极培育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动员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要做好调研分析,科学论证服务业发展定位,以科学规划引导发展,着力做好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抓紧编制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通过编制和实施规划,引导和促进全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服务业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基础,要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抓手,加快形成我市产业新高地,通过产业集聚来拉动服务业发展,尽快形成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为促进的良好机制。要加快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旅游度假区集聚区两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集聚区的带动引领作用,提升规模效益和竞争力。要推动***、***、****申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工作,加快传统产业提升发展步伐,努力新建一批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以主导产业拉动、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的服务业发展模式。

(三)突出发展重点,带动服务业发展整体加速。近年来,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迅速,这既是工业发展高级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环节。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要“抓手”,强化政策引导,提高企业对分立生产性服务业的积极性。对于重点发展的行业,要在资金上和服务上给与优先、持续、有计划的支持。

(四)以太平湾为牵引,打造国际物流中心。***是我市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支撑和依据,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大市场、大枢纽、大平台的要求,发挥区位和综合交通网络等优势,打造***国际物流中心,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以****为核心,以****为中心,依托和辐射****区,联结**地区,面向*****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货物中转基地,区域分拨配送基地和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把发展****作为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依托,把打造专业物流园区作为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构建综合服务系统作为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物流中心的建设。要大力培植物流企业,整合现有交通运输资源,建设现代物流信息体系,提升我市物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要抓紧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性意见,建议成立市物流行业协会,统一整合企业规模小、力量薄弱、信息量少的物流企业从事物流业务,走专业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道路。

(五)把握发展趋势,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目前,我市电子商务正蓬勃兴起,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业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青年人就业创业的新途径。要进一步加快电商城核心区建设,打造集办公交易、教育培训、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加快与阿里巴巴进行农业电商合作步伐,率先建立县级营运中心,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国内影响最大,国际知名度高的轴承电商交易平台。加强与高校合作,培训电商人才,形成****重要的电商人才培训基地。

(六)明确优势和重点,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在完善 《****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规划和我市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特点,科学编制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滨海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建设等配套规划,并随着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按照资源产品化、产品品牌化、经营集约化、主体市场化的要求,建成一批精品旅游景点,打好组合拳。通过精心打造,重点扶持,使我市旅游业对内形成经济增长,对外打造品牌形象;结合宜居乡村建设,依托区域的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大力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按照环境乡土化、建筑生态化、设施宾馆化、餐饮本地化、服务优质化的原则,以保护带开发,以开发促保护,推出农家特色旅游项目,促进乡村旅游向特色农庄、品牌效应、产业聚集方向发展;结合****建设,抓好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做强做实***、***、***等已有的重点旅游项目,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早日建设运营。

服务业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7

1 五年工作的回顾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 跨越了“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关键时期, 是极不平凡的五年, 也是煤炭工业改革创新、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 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有关政府部门、煤炭工业协会和广大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在煤炭工业健康发展中, 积极推动煤炭洗选加工与清洁高效转化,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 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统筹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 开始主动关心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觉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煤炭洗选加工、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矿区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改善, 煤炭上下游产业间相互协调, 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五年来, 煤炭加工利用各项事业为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1.1 行业面貌发生新变化

1.1.1 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 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按照“综合开发、深度加工、高效利用、循环发展”的思路, 一批大型煤炭矿区已成为综合能源基地的主体, 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 产业布局逐步西移, 打破了行业、地域界线, 实行产业融合、多元化发展, 煤电一体化、煤—焦—化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的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k W左右, 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10、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的1/7;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发电循环流化床锅炉最大单机容量达到33万k W, 5万k W及以上容量等级机组成为煤矸石发电机组的主力机型;年入选能力超过1000万t的选煤厂超过40多个;陆续建成了一批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16万t级煤间接液化, 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大型装置。非煤产业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35%, 部分企业非煤产值已超过70%。结构优化调整使煤炭消费和利用空间得到拓展, 煤炭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1.1.2 煤炭洗选加工快速发展, 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建设步伐加快

煤炭洗选加工的快速发展, 从源头上缓解了运输压力, 减轻了煤炭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2012年, 煤炭入洗量达到20.5亿t, 比2007年的11亿t增加了9.5亿t, 增长了86.4%;原煤入洗率由2007年的40.9%, 提高到2012年的56.2%, 提高了15.3个百分点。我国自行研制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普遍用于新厂建设和老厂技术改造;复合干法选煤技术被广泛推广应用并走出国门;用于粗煤泥分选的干扰床分选机、大型重介浅槽分选设备、大型自动化快开压滤机、大型旋流微泡浮选柱、大型分级破碎机、大型磁选机、大型振动筛等关键洗选设备大多替代进口并开始出口。利用先进的选煤技术和装备建设成了一批大型、特大型现代化选煤厂, 选煤厂设计和建设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1.3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通过依靠技术进步、调整结构、加强用能管理等措施, 全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逐年降低, 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到13.1 kg标煤/t, 比2007年的15.14 kg标煤/t下降了13.5%;原煤生产电耗22.5 k W·h/t, 比2007年的25.9k W·h/t下降13.1%。“十一五”期间, 参加规模以上“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64家煤炭企业, 实际完成节能量1 337.52万t标煤, 是国家下达节能计划指标的2.1倍。煤矸石产生量约7.2亿t, 利用量约4.5亿t, 利用率达到62.5%;矿井水排放量约68亿m3, 利用量约42亿m3, 利用率达到62%;煤矿瓦斯抽采量约114亿m3, 利用量约37.5亿m3, 利用率达到32.9%。“十一五”期间, 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发电装机容量2600万k W, 年消纳处理煤矸石、煤泥等超过1.4亿t, 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 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发电取得重大突破。

1.1.4 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得到确立, 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形成

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 已经成为调结构、转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 有11家煤炭企业列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有30余家煤炭企业或循环经济园区列入各省、市地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一批率先开展试点的煤炭企业,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中, 有以“两矿十厂一条路”为标志,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规划建设的大型煤炭工业园区的同煤模式;有以矿井瓦斯抽采利用、矿区生态恢复为特色, 统筹循环经济与和谐矿区建设的淮南模式;有以拓展关联产业、构建循环产业链为基本路径的新汶模式;有以发展循环经济与老矿转产相结合的抚矿模式;有以煤为基础、煤基多联产、产品多元化的潞安模式;有以构筑循环经济点、线、面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平煤神马模式等。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为全国总结了先进经验。

1.1.5科技创新支撑节能减排, 矿区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煤炭行业环境保护工作从开始的末端治理、以污染物达标排放为主, 向从源头治理、加强过程控制、减少大气污染排放、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矿山的方面转变。以矸换煤、井下充填开采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 部分企业形成了“采煤不见煤、排矸不提矸、排水不见水、采煤不烧煤”的绿色发展模式;矿井水水源、乏风源热泵余热利用技术得到普遍推广;瓦斯抽放和利用、煤矿中低浓度瓦斯利用取得新突破, 低浓度瓦斯氧化、发电等一批瓦斯综合利用技术相继得到示范应用;土壤修复、植被恢复技术减少了地表沉陷, 提高了土地复垦率。科技创新支撑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迈上新台阶。

1.2 五年来做的主要工作

五届理事会以来, 我协会坚持服务宗旨, 积极为政府、为会员、为企业、为行业发展服务, 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1.2.1 为政府服务, 参与行业管理

1) 完成“十二五”期间六个专项规划的编制任务

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期间, 我会受政府部门委托, 共承担了六个方面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1) 完成《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煤炭环境保护、洗选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 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篇章”。

(2) 完成了煤炭工业《“十二五”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规划战略研究》和《低热值煤综合利用发电前景研究》的编写工作。

(3) 完成《全国矿井水利用专题研究》和《“十二五”矿井水利用发展规划》的编制。全国《矿井水利用发展规划》已正式印发 (发改环资[2013]118号) 。

(4) 完成了《煤炭行业“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 提出了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主要路径、典型模式、重点工程和关键技术等, 研究成果已经列入《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中。

(5) 为推动“十二五”期间煤矸石综合利用发展, 编写完成了《“十二五”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内容。

(6) 完成了《煤炭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煤炭洗选、加工转化、低热值燃料发电”科技攻关部分的编写。

2) 完成重大课题研究和相关标准制定

五年来, 我会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安排的重点调研和重要课题研究, 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 共完成政策性研究及课题任务30余项。

(1) 完成煤炭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课题项目。2007-2009年, 参加了国务院组织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在企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 共组织采集煤炭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实测数据13198个, 编制完成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排污系数核算》、《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业产排污系数核算》两个标准, 经环保部汇总编入《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该项目使我会获得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环保部、国家统计局等四部委颁发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荣誉奖。

(2) 编制完成《煤炭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国家标准。该标准以GB/T29453-2012发布实施。

(3) 编制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煤炭采选业》部颁标准。结合行业实际和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 历时三年时间, 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煤炭采选业》的编制工作, 该导则规范了煤炭环评工作, 填补了煤炭采选业环评空白。环境保护部以标准号HJ619—2011予以颁布实施。

(4) 开展能源立法项目相关研究工作。根据国家能源局“十二五”能源立法项目要求, 开展了《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煤炭加工转化管理办法》两个立法项目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5) 为应对气候变化, 对限制高硫煤开采进行课题研究。受政府部门委托, 连续三年开展《我国煤炭硫分分布及其流向研究》、《中国原煤硫分分布和商品煤硫分流向研究》和《中国原煤硫分分布及动力用煤硫分分布与流向研究》。通过调研和收集大量资料, 课题分析了我国煤炭储量及主要硫分流向、原煤硫分分布特点, 向环保部提出了限制高硫煤开采与高效利用的政策建议。

(6) 对环境保护相关政策进行课题研究。受政府部门委托完成的环保课题有:一是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对环境的要求, 开展《新时期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二是完成《煤炭开采对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研究》课题;三是承担《清洁煤先进技术应用研究》课题, 完成煤炭洗选、水煤浆、型煤、动力煤等清洁利用技术的编写;四是编制《煤矿土地复垦实施办法》;五是完成《能源发展主要约束性因素研究》煤炭资源开发专项课题;六是完成“煤炭工业污染减排综合实施方案”课题;七是从采用碳汇机制角度, 以发展采煤沉陷区植被绿化为主要途径, 与华北科技学院共同承担完成了工信部、财政部委托的《煤炭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再造机制政策研究》课题。

(7) 对节能减排、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进行研究。一是完成《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示范工程立项指南》煤炭部分和《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指南》的编写工作;二是完成《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及《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煤炭部分有关内容的修订;三是完成《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报告》和《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煤矸石综合利用部分的编写;四是完成《低热值煤综合利用发电前景研究》以及《我国煤矸石发电现状及发展政策研究》;五是开展《动力煤洗选的经济性和节能减排效果研究》。

(8) 推动选煤设备国产化、大型化进程。开展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十二五”国家支撑项目———选煤大型国产化装备研究》项目。

(9) 参加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调研。2008-2010年, 我会连续三年派人参加了国务院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调研, 向国家能源局、环保部分别提交了《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报告。根据企业意见, 提出了提高可持续发展基金提取比例和增加使用透明度的政策建议。

(10) 参加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组织的全国人大重点提案煤炭循环经济发展调研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调研活动。

3) 协助政府部门开展的其他工作

(1) 积极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建言献策。对国土资源部《绿色矿山评价体系》 (征求意见稿)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征求意见稿) 等重要法规研究提出修改建议。在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中提出了科学核定应税污染物种类数, 合理界定煤矸石、露天矿剥离物等工业固体废物范畴的建议。

(2) 做好技术服务和低碳、节能节水重点技术推荐工作。五年来, 列入全国重点节能技术推荐目录中涉及煤炭行业的技术有20余项。先后组织开展了“十二五”煤炭行业节水重大工艺、技术及装备推荐工作;协助开展低碳、节能重点技术的推荐;参与完成了全国第四批、第五批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的审查工作。按照《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 参与企业绿色矿山“以奖代补”和“示范工程”项目的推荐和审查工作。2010-2011年, 煤炭企业获得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给予的专项奖励资金23.11亿元。

(3) 协助开展综合利用电厂规范运行和认定工作。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管理, 2010-2012连续三个年度协助政府部门开展了“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评审工作”。为提高认定效率、减轻企业填报负担, 为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编写了“资源综合利用电厂 (机组) 认定申报材料”, 对做好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4) 参与环评和能评工作。作为煤炭行业代表, 五年来, 我会派人参加环保部环评中心组织的煤炭采选业环评报告书技术审查会议近百次, 按要求参加节能量评估审查和项目评审工作。

(5) 开展培育节能示范企业试点工作。在国家能源局的批复和支持下, 和山东省煤炭局共同组织兖矿、新矿集团开展了煤炭行业培育节能示范企业试点工作。在试点基础上, 完成了《煤炭行业节能示范企业评估办法》、《煤炭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和《煤炭行业能效对标指南》三个课题, 为企业深入开展节能工作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6) 开展能源消费统计工作。按国家统计局的要求, 协会定期组织修订煤炭工业能源消费统计报表, 收集、整理、汇总统计数据, 分析提出煤炭行业能源消费指标的相关数据, 为分析全国和行业节能减排形势、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素材和数字依据。

(7) 参与年鉴编写。先后完成了2009—2012年四个年度的《中国循环经济年鉴》、《环境保护年鉴》煤炭专篇、《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编印了《2013中国煤炭深加工发展报告》。

1.2.2 为行业、为企业服务,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1) 反映企业诉求, 维护行业利益

(1) 提出煤矸石等低热值煤“十二五”发展建议目标。“十一五”期间, 我会积极反映企业诉求, 提出的进一步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的政策建议获得了主管部门采纳, 确定了“十一五”期间新增装机规模2 000万k W, 重点建设了一批大型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 截至2012年底, 煤炭行业煤矸石、煤泥等综合利用发电装机规模达2 900万k W。在“十二五”相关规划中提出的进一步扩大煤矸石等低热值发电规模的政策建议, 又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确定“十二五”期间, 全国新增煤矸石等低热值煤发电装机容量5 000万k W, 将为煤炭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挥重要的作用。

(2) 促进煤矸石电厂优惠政策的落实和完善。对于企业集中反映的煤矸石发电优惠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多次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 把企业的意见反馈到有关政府部门, 争取得到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对于最新发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积极反映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不同于其他火电厂的实际情况, 提出将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与常规发电机组区别对待的意见。

(3) 积极促进煤层气回收利用。为促进煤层气资源的回收利用, 根据企业诉求, 提出了“关于利用节能奖励资金支持煤层气回收利用项目”的书面报告, 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 目前国家已将煤层气回收利用项目列入国家节能奖励重点支持项目, 部分煤炭企业获得了项目支持。

(4) 激发企业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的积极性。煤炭在生产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的煤矸石, 按国家相关规定需征收排污费。我会积极反映煤矸石作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实际情况, 提出免征排污费的建议, 从而减轻了企业负担, 激发了企业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5) 认真贯彻地下水环评导则。由于地下水环评导则对地下水环境评价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为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我会及时召开研讨会, 形成“煤炭行业地下水环评导则实施意见”稿, 上报到有关部门, 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目前, 环境主管部门已明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煤炭采选业》和《地下水环评导则》在煤炭建设项目中具有同等的效力, 解决了《地下水环评导则》执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6) 加强节能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根据节能工作需要, 分别于2009年和2013年, 组织专家对25个煤炭行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站) 和10个煤炭节能监测中心 (站) 进行资格复审。

2) 组织大型会议, 提出行业发展指导意见

(1)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为深入节能减排、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在山西大同组织召开了“煤炭工业节能减排暨发展循环经济现场会”, 在行业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政府部门和煤炭工业协会的领导亲临会议指导并作重要讲话。对会前起草的《关于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解读, 明确了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工作等, 列为煤炭工业16个专项规划和指导意见之一。

(2) 推进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建设。为调整产品结构, 推进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建设, 我会与煤炭工业协会共同组织召开了“全国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建设现场会”, 会上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 组织代表现场参观了太西、大武口等三个选煤厂。提出了《关于推进煤炭工业洗选加工“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建设的指导意见》。

(3) 推动煤炭深加工产业绿色发展。为延伸煤炭产业链, 促进煤炭深加工产业绿色发展, 今年6月, 选择在河南平煤集团召开了“全国煤矿煤焦化产业绿色发展现场会”, 典型单位在大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代表们现场参观了平煤、开封、义马等地的煤焦化企业, 会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编写提出了“关于促进煤炭行业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

3) 开展课题研究, 为企业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

(1) 研究提出煤炭产业转型发展战略。针对2011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煤炭产能过剩的情况, 由煤炭工业协会安排, 开展了《煤炭产业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探讨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对企业进行重点调研, 分析煤炭市场供需状况, 按照“以煤为主、多元发展、配套成龙、做大做强”的原则, 提出了“做强煤炭主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接续产业、培育新型产业”的转型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

(2) 推动以矸换煤、充填开采, 拓宽煤矸石利用途径。为推进以矸换煤、充填开采, 解决由此带来煤炭开采成本增加、企业负担加重等问题, 在冀中能源、新矿集团等企业的大力支持下, 与财政部财科所合作开展了《煤矿充填开采、以矸换煤技术与经济效益现状》、《推动充填开采以矸换煤鼓励政策研究》两个课题。编写的《鼓励充填开采、以矸换煤、提高煤矸石综合利用水平的财税政策》研究报告形成了内参上报到国家有关部门。今年初, 四部委联合印发了《煤矿充填开采工作指导意见》 (国能煤炭〔2013〕19号) , 对于拓宽煤矸石利用途径, 推动以矸换煤、充填开采, 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开展生态矿山建设标准研究。为推进煤矿生态文明建设, 开展了《生态矿山建设规范和标准研究》, 从行业顶层设计角度, 提出煤矿生态文明建设的范围、边界、内容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等。

(4) 开展煤炭质量标准化研究课题。为解决因煤种原因造成商品煤热值下降、煤泥量大难以处理等技术难题, 受企业委托完成了“低煤泥产量重介质选煤工艺研究”、“煤炭产品质量标准化控制研究”课题, 首次对煤炭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进行系统研究, 填补了行业标准空白, 对于加强煤炭质量管理, 推进煤炭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推行低碳运行模式。通过总结峰峰集团梧桐庄矿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 坚持低碳运行, 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科研成果和有益经验, 与峰峰集团合作开展了《煤炭企业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行低碳运行模式》研究。该课题荣获国家能源局2011年度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两个奖项。

(6) 加强行业自律, 开展煤矸石电厂燃料评估咨询服务。根据国家对新建煤矸石等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燃料来源可靠性的要求, 组织专家为冀中能源峰峰集团2×300 MW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进行燃料评估, 保证了项目燃料来源的可靠性, 加快了企业新建综合利用电厂项目进程。

4) 开展国内外信息技术交流, 举办大型展览和论坛

(1) 举办大型展览和论坛。从2009年开始, 协会举办了三届“中国国际煤炭加工利用及煤化工展览会”, 同期举办的“中国选煤发展论坛”、“中国煤化工及石化产品市场发展论坛”、“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已经形成行业品牌。展会吸引了国内外同行出席和参加论坛活动, 为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及企业提供了展览、展示、交流的平台。目前, 已经形成两年一届“1+3”的惯例。通过举办展览和组织论坛活动, 不断推出精品成果, 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推动煤炭加工利用及煤化工事业有序、健康发展。

(2) 组织技术推广与交流活动。先后举办了“矿井和选煤厂煤质管理技术交流会”、“全国细粒煤分选技术研讨会”、“全国筛分技术推广交流会”、“选煤厂节能降耗、挖潜提效技术研讨会”等10多次选煤技术交流活动;举办了“煤炭行业节能减排高新技术推广交流会”、“大型CFB锅炉燃烧技术交流会”等。

(3) 参加世界选煤大会, 提高中国选煤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先后组团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第16届和在土耳其举行的第17届世界选煤大会。经过收集和筛选, 推荐优秀论文在大会上演讲和交流, 部分设备生产厂家带着自己的技术和设备参加国际展览, 为选煤企业、生产设备厂家、设计科研单位提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提高了中国选煤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4) 推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示范项目。按政府部门要求, 为征集绿色低碳技术及创新示范项目, 先后深入到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安徽等地考察和调研。确定有11个项目列入国家示范项目名单, 为企业争取到财政补贴资金2.4亿元。其中“绿色煤矿建设成套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煤矿乏风源、矿井水水源热泵供暖成套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项目”、“中低浓度瓦斯液化提浓和乏风瓦斯氧化成套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项目”等8个示范项目, 都是绿色生态矿山建设相关的重点技术, 对于推动煤炭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5) 开展煤炭深加工产业经济技术交流活动。五年来, 先后举办了“现代煤化工最新发展高层论坛”、“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论坛暨‘十二五’煤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及技术发展研讨会”、“全国低阶煤提质加工转化技术发展论坛”、“中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论坛”等十余次交流活动, 对于有序推进现代煤化工、引导煤炭深加工产业绿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 开展评先树优、组织业务培训

(1) 开展“环境友好企业”评估活动。我协会和中华环保联合会共同组织开展了“中华环境友好企业”评估活动。兖州煤业有限公司、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冀中能源峰峰集团3家煤炭企业获得“中华环境友好示范矿区”称号;20家煤炭企业获得“中华环境友好企业”称号, 43家煤矿获得“中华环境友好单位”称号, 9家选煤厂获得“中华环境友好选煤厂”荣誉称号。涌现出一批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社会评价好, 环境效益突出的典型企业。

(2) 组织开展评先树优活动。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 经有关部门同意, 在会员单位内开展了评先树优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十佳选煤厂、厂长和选煤设备制造厂”、“行业级煤质管理标准化矿井”、“行业级质量标准化化验室”、“优质高效选煤厂、优质高效选煤厂厂长、质量标准化选煤厂”、“煤炭质量信得过产品”、“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等评比表彰活动。

(3) 面向企业, 组织专业技术培训。为配合“全国煤炭行业653工程办公室”开展煤炭洗选行业“653”知识更新工程培训, 编辑出版了“653”培训工程选煤部分的教材。为贯彻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煤炭行业清洁生产审核队伍建设, 与国家清洁生产中心联合举办三期煤炭行业清洁生产培训班, 有150多人取得了清洁生产审核师资格。先后深入到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峰峰集团等单位举办节能减排、碳交易、碳减排技术培训班。

1.2.3 加强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首先, 制定了《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2008—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 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做到有章可循。制定并完善了办公会议、办公管理、文件印发、人员管理、绩效考核、财务管理等25项内部规章制度, 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和人员岗位责任。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协会现有人员中, 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占86%, 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博士2人, 高级职称13人, 人员年龄平均不到40岁。形成了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

三是严格财务制度, 加强财务审计。严格资金用途和费用开支标准, 努力增收节支, 做到收支基本平衡, 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四是发挥分支机构作用。协会建立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根据工作需要对分支机构进行调整。今年新成立了“煤矿生态建设分会”, 将更好地服务于煤炭企业的生态矿山建设。

五是严格按协会章程办事。第五届理事会期间, 每年都组织召开理事扩大会议、节能环保处长座谈会等, 总结和通报协会工作、分析行业形势、听取大家意见, 并随时吸收新会员、对理事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是办好协会期刊和官方网站。《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是协会会刊, 截至目前已连续出版发行170期, 版面由过去的56页增至现在的80页。协会官方网站自2009年4月正式开通以来, 信息量不断增大, 信息的权威性、时效性和内容的覆盖性不断增强, 成为协会和企业、会员沟通的重要平台。

七是编印专业学术论文集和纪念专辑。配合工作需要, 我会组织编辑了几十册专业学术论文集和纪念专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 组织编辑了《中国煤炭加工利用—辉煌60年》纪念册;以协会成立30周年为契机, 编印了《辉煌历程30年》论文集和宣传画册等。组织力量编印了《中国煤化工及石化产品市场发展论坛论文集》、翻译和编辑了《第16届国际选煤大会论文集》, 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

五届理事会以来, 我协会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凝聚力、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社会认知度得到明显提升。在中国社会组织评估中, 2011年获得民政部授予的AAAA级评估结果。以上各项成绩的取得, 都离不开国务院国资委、民政部等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 离不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支持与帮助, 离不开全体会员单位和理事单位的理解与大力支持, 凝聚了协会历届老领导、老同志的心血, 也是协会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 我代表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五届理事会, 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协会工作的政府部门、会员单位、各位理事、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2 今后五年工作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近年来,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比重一直保持在75%和70%左右,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 国际上围绕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博弈更加激烈,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 资源环境约束更加突出。面对当前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和原煤生产集中度提高以及煤炭总量巨大、战略重点西移、环境和水资源不足、煤炭成本大幅增加的行业实际, 如何走出一条绿色、低碳、清洁、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 既涉及整个行业发展的全局, 又对我们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转化、节能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1 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思路

(1) 深入研究煤炭经济增长与节约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模式,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战略意义;重点抓好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加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工作力度,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以国土主体功能区划为指导, 积极推进煤炭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认真开展煤炭开发与所处国土主体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问题的课题研究;做好生态矿山建设标准和相关制度的编制工作;积极关注和探索“费改税”、碳汇交易、污染物排放税收、温室气体转化及利用等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政策和技术;做好国家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的跟踪与服务;促进全行业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推进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力争打造一批生态文明示范矿区。

(2) 全面提升选煤管理和技术水平, 积极推进从选煤大国向选煤强国的目标迈进。“十二五”期间, 煤炭洗选将得到快速发展。到2015年, 我国选煤能力要增加近9亿t, 原煤入选量从2010年的16.5亿t增加到25.4亿t, 我国长期使用原煤和污染排放的状况会得到进一步改善。我协会要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 提出有利于推动选煤快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针对选煤厂存在的共性和难点问题, 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组织联合攻关、重点把脉, 切实提高选煤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改变单一产品结构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现有基础上, 组织国内外选煤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交流活动, 推进选煤技术进步和国产化进程;在企业和会员间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 改变区域间选煤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全面提升选煤企业的管理水平, 推进从选煤大国向选煤强国的目标迈进。

(3) 积极推进煤炭节能环保产业化发展。要继续加大节能环保工作力度, 总结推广节能示范企业试点的经验, 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合同能源管理、能效对标, 夯实节能、环保基础工作。从源头上节能减排, 推广应用以矸换煤、绿色开采等先进适用技术, 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资源的高效利用;研究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利用煤矸石、矿井水、矿井地热及各种余热资源, 拓展煤矿“三废”资源化利用途径;积极探索矿井水产业化利用模式, 研究矿井水利用产业化相关政策措施;提高与煤共伴生资源利用能力和水平;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推进煤炭节能环保产业化发展。

(4) 发展煤电一体化, 推动低热值煤、瓦斯综合利用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当前煤炭市场和未来发展形势分析, 煤炭企业办电在行业转型发展, 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后一个时期, 协会将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办电、煤电一体化和煤电联营工作力度, 提高企业办电规模和办电水平。同时, 根据“十二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和低热值煤发电目标的要求, 建设一批以煤矸石发电为龙头的循环经济园区, 推进废弃资源的高效利用, 跟踪和推进矿区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设进度, 提高煤矸石、煤泥、瓦斯等低热值资源就地转化利用率, 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5) 推动现代煤化工和煤炭深加工产业科学发展。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煤化工产业政策研究, 继续组织开展现代煤化工和低阶煤提质加工技术交流与咨询服务, 协助内蒙锡林郭勒盟地区打造褐煤提质加工示范基地建设;研究如何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 促进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探索煤炭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举转型的发展途径;通过征求多方面意见, 修改完善“关于促进煤炭工业现代煤化工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编写制订“煤炭行业煤化工管理办法”;继续推动传统煤焦化产业绿色发展, 大力推进高含油、高挥发分低阶煤中低温干馏和高质高效利用, 鼓励发展高硫煤煤化工, 有序发展耗水较大的现代煤化工, 积极推广煤炭分质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建设集煤炭开发、加工转化、电力、化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煤炭能源化工基地和产业集群,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煤炭通向清洁能源的桥梁作用。

2.2加强自身建设, 努力构建一流专业性行业协会

经过传承与发展, 我协会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 已过而立之年的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 已经拥有了新的高度和更广阔的视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我们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 强化服务宗旨, 优化服务职能, 提升服务质量, 努力构建一流专业性行业协会。

(1) 深化协会内部改革, 加强组织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 既为行业协会更好地承接职能、加强行业管理, 发挥在社会管理事务中的作用, 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发展机遇, 也对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协会要深刻理解改革的基本精神, 加强组织建设, 更好地发挥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行业和会员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2) 理清发展思路, 实现理念升华。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战略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增强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煤炭节能环保工作, 解决环境承载力和环境约束、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煤炭加工利用的各项业务工作都要统筹于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当中, 理清发展思路、实现理念的升华。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 以煤炭洗选加工为龙头, 以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为基础, 以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为载体, 积极探索和打造新时期煤炭工业升级版的煤矿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3) 打造服务平台, 加强品牌建设。根据职能划分, 协会要围绕五大重点工作领域, 打造五大服务平台, 培育一个展会、三个论坛, 提高两个能力, 将协会建成在国内外有影响、业界有竞争力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一流行业协会。

五大工作领域:煤炭洗选加工、清洁高效转化、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矿山建设。

五大服务平台:政策研究与标准制定、典型经验与示范试点、科技创新与推广交流、专业培训与技术咨询、统计与信息服务。

一个展会:“中国国际煤炭加工利用及煤化工展览会”

三个论坛:“中国选煤发展”、“煤炭深加工与低阶煤提质利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的论坛活动。

两个能力:协会的综合实力和协会的影响力。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要求, 协会全体人员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 不断培育共同的服务价值取向, 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按照自主、自律、自养、自强的要求, 认真履行协会职能, 使协会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 不断增强协会在企业和行业内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全面提升社会公信力。

马建堂来京调研服务业统计工作 篇8

会谈期间,郭金龙表示:目前,全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特别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情况下,北京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了76.4%,这是北京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同时,北京在特有的政治文化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下,也面临着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虽然总部经济对首都经济发展所起到的辐射作用日益增强,但是实现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北京未来需要深度思考的。王安顺表示,北京市将坚持做好“四个服务”,为国家统计局在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马建堂对北京市建立服务业全行业常规统计调查制度、服务业部门统计数据整合机制、新兴产业监测评价体系、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以及北京市提出的需求引导、整体设计、系统实施、规范统一、确保质量的服务业统计工作思路和相关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要以确保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服务业统计要以经济普查和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为基础,综合运用规上全面调查、规下抽样调查和部门行政记录与数据,全面反映服务业的发展规模、结构、效益等情况。要在坚持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实施的前提下,鼓励各地根据本地区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状况,为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分类标准、改进服务业统计方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据悉,近年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服务业统计上实现了四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建立服务业全行业常规统计调查制度。建立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定期统计调查制度,按季度开展财务状况调查,定期开展单位基本情况调查。并定期开展规模以下服务业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财务状况的抽样调查。二是建立服务业部门统计数据整合机制。不断完善《部门统计报表制度》,建立部门统计数据管理和质量评估机制,使部门服务业统计数据得到有效整合。三是建立新兴产业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努力加强新兴产业统计工作,充分利用服务业季度统计调查数据,开展新兴产业统计核算,定期监测评价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四是建立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健全了服务业统计组织机构,建立了基层数据联网直报系统,实施了数据质量的全流程控制。

上一篇:压疮患者护理查房下一篇:训练营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