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研究生

2024-10-04

武汉大学研究生(精选13篇)

武汉大学研究生 篇1

在职研究生

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武汉大学工程硕士、GCT、MBA、MPA 八千武大在职硕士考前培训,不过退全款。

培养方向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向:IT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政务项目管理

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向:软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数学图书馆工程、数字出版社、金融管理、教育管理、企业管理、警务管理、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向:互联网应用技术、网络工程、多媒体技术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工程力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道路与铁路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向:全球健康,儿童少年卫生、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流行病卫生统计、食品与药品安全、健康教育制度促进、环境卫生与职业健康、健康保险评估

报名流程: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颁发武汉大学结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和统招研究生一样),2,每年7月1日至10日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最好由我院校统一报名,3,11日至13日现场确认照相,交纳80元照相、考试费,3,10月份考试,前一周到两周做考前培训,4,10月份最后一周全国统一研究生考试(周六、周天)工程硕士周六或者周天上午考试(考四门,英语、语文、数学、逻辑)全部是选择题,数学共25道选择题,每题4分,其他题目,每题2分,总分400分,每年录取线190分左右,5,复试,分为专业课笔试、面试和英语面试,一般在元月份面试(元月8日之前)6,3月底教育部传录取结果,7,录取上课,顺利毕业

地址:武汉大学三环学生公寓三号教学楼3楼

武汉大学研究生 篇2

一、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与工具

以方便抽样的方法, 在A大学 (“985工程”院校) 的生活区、学习区发放问卷250份, 回收有效问卷224份, 问卷有效率89.6%。其中, 男生127人, 女生97人。

本次调查一共采用2个问卷, 分别是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自编问卷涵盖人口学特征、学习、生活、工作效能、家庭五个方面, 共28个条目。Rosenberg自尊量表, 由5个正向计分和5个反向计分的条目组成, 用以评定个体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 总分范围是10~40分, 分值越高, 自尊程度越高。

(二) 统计方法

采用的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统计方法包括:方差分析、LSD事后检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分析

(一) 自尊总分分布

自尊总平均为31.87分, 最低20分, 最高40分, 中位数32分, 众数30分。自尊总分分布并非一个正态分布, 在所调查的研究生中, 大多数人的自尊水平较高。

(二) 自尊水平的差异分析

1. 人口学特征方面。

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亚群体自尊平均分进行T检验, 探讨自尊总分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数据显示, 专业、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生源地五个亚群体的自尊分数差异不显著, 年级这一子因素差异显著。LSD事后检验发现, 研二学生的自尊分数最低。

2. 学习方面。

对学习因素中不同亚群体的自尊平均分进行差异分析, 知识面、图书馆资源、课程设置、论文发表四个子因素差异不显著。而获得一等奖学金的研究生自尊平均分高于没能获得一等奖学金的研究生, 且存在显著差异。

3. 生活方面。

生活因素中, 宗教信仰、购物习惯、对饭堂服务的满意度、婚恋状况, 存在差异, 但不显著。而师生关系、被所属群体接纳的程度及对疾病的反应水平三个子因素亚群体之间差异显著。

4. 工作效能方面。

关于工作效能因素, 社会实践、干部经历不同的研究生自尊分数差异不显著。专业技能过硬、能有效应对工作挑战的研究生自尊总分高于专业技能一般的研究生, 在应聘中能充分展示自我的研究生自尊分数高于怯场的研究生, 且两者差异显著。

5. 家庭方面。

家庭因素包含归属感、与家人沟通的频率、家人的健康状况、亲人能否帮助安排工作、童年记忆五个子因素, 且每个子因素亚群体自尊分数都具有显著差异。对家庭的归属感越强烈、与家人沟通越频繁、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的研究生, 自尊水平越高。

三、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自尊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一) 人口学特征

经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 发现在人口学特征这一因素中, 只有年级这一子因素的差异是显著的, 年级差异显著这一研究结果与杜婷的研究结论相似。研二处于整个硕士生学习生涯的中期,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学习和科研任务, 又因为招聘信息不足、应聘经验少、就业压力增强, 致使焦虑情绪普遍存在, 因而研二学生自尊水平最低。

(二) 学习因素

分析发现, 在学习因素的六个子因素中, 能否每年都获得一等奖学金和学习效率两个因素T检验结果差异显著, 说明这两个因素对研究生的自尊影响较大。获得一等奖学金, 可以不用支付一整年的学费, 还有一定的研究补助, 这能减轻研究生的经济负担, 极大地降低因经济不宽裕而带来的焦虑情绪。此外, 获得奖学金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获助, 更是精神上的鼓励, 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 生活因素

生活因素涵盖宗教信仰等七个子因素。其中, 师生关系和被群体接纳的程度、对健康状况的关注度三者不同亚群体的自尊分数差异显著。师生关系, 尤其是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 是研究生在校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 如果研究生在读期间与导师关系紧张, 对其学习、生活都有较大影响, 从而影响研究生的自尊水平。

(四) 工作效能因素

工作效能因素中, 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的研究生自尊水平高于专业技能一般的研究生, 应聘中怯场的研究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怯场的研究生, 且都差异显著。专业技能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过硬的专业技能, 能够坚定研究生的自信心。招聘会中的表现关系到应聘的成功与否, 在应聘过程中, 考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与技能, 还有心理素质, 不怯场本身就意味着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肯定。

(五) 家庭因素

在家庭因素的五个子因素中, 都呈显著差异, 可见家庭对于研究生的影响作用之大。家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也是大多数人的心灵港湾, 对家有深厚归属感的人必然与家人沟通频繁, 也会非常在意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在气氛温馨、融洽, 无需担心经济状况也不愁未来工作去向的家庭中成长, 自我接纳的程度自然就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总体而言, 硕士研究生群体自尊水平较高, 总平均分为31.87, 总分在30分以上的研究生占72.8%;年级、奖学金的获取状况、学习效率、师生关系、被接纳的程度、对疾病的反应、专业技能、应聘表现、归属感、与家人沟通频率、亲人健康状况、亲人能否代为安排工作、家庭经济、童年记忆均能显著影响研究生的自尊水平。

(二) 建议

1. 建立健全动态研究生心理障碍普查方案。

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但目前大多高校、研究所一般只是在入学之初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 重视程度不够。心理普查应贯彻研究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包括入学普查、年度普查、重大事件后的普查。建立一个健全、动态的心理普查方案理应成为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加强研究生人际交往的指导。

人际交往对研究生的自尊影响较大。因此, 加强研究生人际交往的指导成为必要。在心理层面上, 引导研究生树立包容的交往观, 克服社交恐惧;在技巧层面上, 引导研究生学会倾听、微笑。如此, 研究生在心理、技巧两方面同时提升自身的交往能力, 与所属群体良好互动, 进而被他人、群体所接纳, 最终提高自尊水平。

3. 加强研究生职业指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专业技能不扎实、应聘表现不良的研究生自尊水平较低。这预示着, 学校应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职业指导不仅涉及研究生正确就业观、择业观和职业核心素质的培养, 还包括职业心理辅导及就业指导。适当的职业生涯辅导, 是帮助研究生提高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黑龙江晨报.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EB/OL]. (2015-07-13) [2015-06-05].http://difang.gmw.cn/newspaper/2015-07/13/content_107840974.htm.

[2]百度百科.自尊量表[EB/OL]. (2015-07-10) [2015-06-05].http://baike.baidu.com/view/6510725.htm.

武汉大学研究生 篇3

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从数字时代的学术研究、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理想状态、当今媒介生态中信息过剩导致的技术垄断、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文化传承之间的平衡、破坏性技术对传统学术出版的重构、阅读的“深浅”与阅读载体的关系等话题展开讨论。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徐丽芳教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尚重生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陈少华副教授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本次活动是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跨学科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的一部分,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出版科学》编辑部承办。

第一期“博士研究生跨学科论坛”于2012年4月26日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行。由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研究生学报社承办,主题是“网络流言与微博禁评——网络时代的公民信任与社会管理”。(杨丹丹)

武汉大学研究生 篇4

1.申请办理出国(出境)的研究生,请根据自己出国的性质,在研究生院网站里选择下载的表格。

2.申请者按表上要求填写好个人信息,并到其所在学院签字盖章,并准备好提交的材料。提交的材料是指录取通知书、邀请函、会议通知、与旅行社签订的旅游合同、发票、被探访人的护照、签证、国外居留证等的复印件1份(需正式文本,电子邮件不予受理)。

3.申请者持审批表以及证明材料到研究生院研工处和培养处审批。

4.申请者将已签字盖章的审批表复印若干份备用,原件留我处存档。

5.凡自费留学和公派出国留学的应届毕业生在未获得学历证书之前可由我处出具在读证明,其它性质的出国申请者一律不出具在读证明。

6.办理自费留学的在读生均要办理退学手续。

7.在读研究生出国旅游、探亲、访友只能利用寒暑假,其它时间不予批准。应届毕业研究生最后一个学期不予办理出国旅游、探亲、访友。

8.办理出国审批手续和在读证明的时间为每学期开学第一周至放假前一周的周一下午和周二下午(2:30~5:00),其它时间不予办理。

9.出国(出境)后返校的研究生,都要填写《武汉大学回国(返境)研究生返校登记表》(表格请在网上下载),到研究生院办理销假手续后,方能到我院研究生工作处办理恢复生活费手续。

10.凡人事档案关系不在学校的在职研究生,我处不受理出国审批手续,但需到研究生院培养处履行学籍异动手续。

11.凡没有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且人事档案还在研究生院档案室存放的,毕业当年予以办理审批手续,次年不予办理。

12.根据教育部“教外留[2003]1号”文件精神,不再向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的研究生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

研究生院培养处

武汉大学研究生 篇5

二、诚信应考承诺书: 诚信应考公平竞争(致考生的一封信)2011.doc

三、考场安排: 考场安排2011.xls

四、考场示意图(文理学部 工学部 信息学部)

五、考试时间

2011年元月15日 上午8:30-11:30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下午2:00-5:00 外语

2011年元月16日 上午8:30-11:30 考试科目: 业务课1

下午2:00-5:00 业务课2

六、考试地点:见准考证(考生应在考试前一天到考试地点查看所在考场及座位号,了解考场有关注意事项)。

七、有关注意事项

1、今年“准考证”由考生使用A4复印纸上网自行打印。

2、经研究,今年对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及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试行刷“二代身份证”入场,请考生携带二代身份证并提前30分入场,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3、少数非标考场详细情况(考场:2、4、5、10、11、12、13)

祝广大考生硕士入学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招生就业工作处

2011年元月4日

下一页

武汉大学研究生 篇6

1.请首先阅读“说明”,所有内容必须用钢笔、蓝黑墨水据实填写。

2.封面

“培养单位”统一填写“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专业”填写二级学科及三级学科,如“内科学消化内科”;

“研究方向”填写课题研究方向。

3.第一页

“政治面貌”填写“中共(预备)党员、团员、群众”,选择其一; “健康状况”填写“健康”;

“培养方式”统一填写“统分”;

“导师职务”填写“教授或副教授”。

4.第二页

“家庭成员”,如未婚,请填写父母亲及兄弟姊妹;如已婚请填写配偶及子女,其它据实填写;

“何时何刊物发表文章、论文”请按以下格式填写“某年某月、刊物名称、卷(期)起页—末页、论文名称、第几作者”;

“毕业生工作志愿”请根据自己的专业及特长用正楷字认真填写。5.第三页

“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单”请将成绩单复印件直接沾贴于“成绩单粘贴处”,无需剪切。

6.第四页

“导师对该生业务情况的评语和择业的建议”请导师据实填写并签名; “该生现实表现及推荐意见”由学生本人按以下格式据实填写,“时间”统一填为“2008年10月18日”; 例:“该生入校以来,能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要求上进;先后被评为优秀研究生(或标兵、党员、干部、团干、团员、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等),获得研究生何种等级奖学金和表彰多少次;具有较强(或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已在何种期刊上发表论著多少篇;英语过6级,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一位优秀(或合格)的博士(或硕士)毕业生。

同意导师推荐意见!”

“学校主管就业部门意见”空着不填,但“时间”统一填写为“2008年10月20日”。7.第五页

“本人像片”统一用2寸黑白或彩色照片;

“培养单位名称”填写“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培养单位负责人姓名”填写“董卫国”;“培养单位联系电话”、“培养单位传真”都写“027-88041919转8455”。

第一临床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武汉大学研究生 篇7

1 主要概念界定

关于婚恋观的界定,国内外一直没有一致的说法,对它的构成更是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在这里,笔者借用苏红的概念,她认为婚恋观是指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

2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HH大学的抽样调查,笔者将收集到的问卷通过整理后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如下:

2.1 恋爱择偶观

(1)择偶标准。在谈及到个人的择偶标准时,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都差不多。在相貌、家庭背景、学历、经济条件、责任心、能力等多个因素中,她们都更多的注重对方的能力,其中女大学生中有80.6%、女研究生中87.3%的人都选择了这一项。在问及感情基础和物质基础对择偶哪个影响更大时,她们都认为是感情基础。可以看出对于她们来说,她们自己拥有高等学历受过高等教育,对自己的未来有较好的预期,因此传统的夫贵妇荣的思想已经不能再左右她们的择偶行为。

(2)恋爱方式。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主动追求自己心仪的人,调查结果就显示现代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更多选择自由恋爱的方式,但也表示能够接受亲朋好友的介绍。根据惯有的观念,在恋爱过程中一般都是男孩主动追求女生,根据这次的调查也发现,48.4%女大学生不会去大胆追求自己喜欢的男孩,因觉得不好意思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50.7%女研究生会给予对方暗示但也不会太主动去追求。其结果如表1所示:

(3)恋爱态度。校园恋爱一直被人认为是纯情而浪漫的,这时候人的生理和心理开始走向了成熟,对待事情都会有自己的动机和判断力。对于大学生中的恋情在毕业后能否继续,她们都表示说不清(见表2),她们认为这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毕业后可能面临着分隔两地的相思之恋,或是认为在将来会有更好的选择,在这点上,经济条件成了女研究生认为的最大挑战。

2.2 婚姻家庭观

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都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升华,是相爱的人心灵的结合,而并不认为结婚是为了后代,爱情才是婚姻的基础,这又证实了在择偶时她们更看重的是感情基础。在问及今后打算选择怎样的家庭结构模式时,58.1%的女大学生和56.9%的女研究生都选择了核心家庭,只有少数会选择不要孩子。

婚姻是大多数女性情感的归宿,在调查中,有49.5%的女大学生和43.7%的女研究生认为离婚是对女人不利的,不到情非得已不会选择离婚。女大学生中有79.6%、女研究生中79.2%的人都认为在婚后家庭开支分配上应该由双方共同分担,而不认为这只是男人的责任。同时,从表3中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都倾向于在婚姻上从一而终,不能容忍双方的背叛。

2.3 性爱观

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作用下,中国高学历女性对性有怎样的认识,对性行为有怎样的态度呢?笔者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如表4所示:

女大学生中49.5%、女研究生中63.9%的人都表示会慎重,但是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的话还是赞同的,坚决反对的人并不是很多。同时也有部分的人表示自己不会这么做,但是并不反对其他人的这种做法。

在现代这样一个物欲纵横的社会,包养的现象并不为奇,有人认为这只是为了物质的享受,满足生理的需要。正如此次调查显示(见表5),68.8%的女大学生和62.5%的女研究生都认为女大学生被包养只是为了追求虚荣和富贵,想一步登天,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同样在问及会不会做第三者时,超过80%的人都表示即使爱上了已婚男人也不会成为第三者而是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去破坏别人的婚姻。

关于同性恋的问题,超过50%的人选择能够理解,但自己不会尝试。从这方面可以看出,不管是女大学生还是女研究生,在性爱取向上还是遵循原有的传统,但同时能够接受不一样的性爱取向,足见她们在性的态度上更为开放。

3 结论及讨论

通过研究HH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的婚恋观,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她们在恋爱问题的态度方面表现出理智,务实的特点。这表现在择偶标准上,以及恋爱自主性方面,这不仅表现出现她们的自立,也可以看出她们在对待恋爱上更加的成熟,尤其是女研究生。

第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她们仍然很注重婚姻和家庭,并且普遍认为感情是婚姻的基础。在家庭出现纠纷时,不会轻易地选择离婚,认为离婚对女人是不利的。可以看出,婚姻和家庭对于女人的重要性。

第三,在对待性的问题上,保守与开放并存。一方面能够接受婚前性行为,但另一方面,她们又表示自己不会选择在婚前同居和发生性行为。由于此次调查的限制,关于其中的原因并不能给予过多的解释,这也可以作为本次研究一个深入研究的方向。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教育的逐渐普及,高学历人才的规模将会慢慢壮大,女大学生尤其是高龄女研究生将不再被视为一个另类的群体。因此对她们婚恋观的研究可以很好地把握中国女性婚恋思想的基本特征和未来走向。此次调查研究只是一种尝试性的描述,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HH大学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的抽样调查,主要从恋爱择偶观、婚姻家庭观以及性爱观三个方面来探讨她们的婚恋观情况,来分析在社会变迁和文化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她们的婚恋观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两个群体之间是否存在差别。

关键词: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婚恋观

参考文献

[1]邓云.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大学女生婚恋问题探析[J].青年探索,2007(4).

[2]李煌,徐安琪.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J].青年研究,2004(10).

[3]莫文斌.当代女博士生婚恋取向的社会学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5(2).

[4]田蕾.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和性价值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5]周晓燕.高学历青年的婚姻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7).

《大学》的作者研究 篇8

关键词:《大学》 作者 孔子 董仲舒

一、《大学》是否孔子所作

最早把《大学》与孔子联系在一起的是程颢。他继承了张载的“《中庸》、《大学》出于圣门,无可疑者”的说法,提出了《大学》出自孔子之手的说法。程子曰:“《大学》乃孔氏之遗书,须从此学,则不差。” “《大学》,孔氏之遗言也。学者由是而学,则不迷于入德之门也。”

程颢认为《大学》乃是孔氏遗书,这种说法并无古籍可考。程子的论断显得颇为武断。对于这一说法,程颢并未说明依据。“孔氏遗书”指的是孔子所作的遗书还是孔子保存的遗书?程子也无详细说明。

受程颢学说的影响,后人大多认为《大学》出自孔子之手,并对此深信不疑。但《大学》作者究竟为何人,古籍并无记载,程子等人的说法并无依据。于是有以《史记·孔子世家》所云“故书传礼记自孔氏”一语为证。

又或以孔颖达《礼记正义》所云为证,“《礼记》之作,出自孔氏,但正《礼》残缺,无复能明……至孔子没后,七十二之徒,共撰所闻,以为此记。或录旧礼之义,或录变礼所由,或兼记体履,或杂序得失,故编而录之,以为记也。”

《大学》中出现了两处“子曰”,即“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从汉语表达方式来看,引用他人言语方说“某人曰”,自己著述,直接言说即可,何以把自己挪作他人?此二处的“子曰”为他人引用之辞。

二 、《大学》是否由孔子、曾子、曾子门人合撰

朱熹将《大学》一书分为经传两部分,认为 “经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2]按照朱熹的说法,《大学》是由孔子、曾子、曾子门人合撰而成。

三、 《大学》是否曾子所作

《大学》为曾子所作的说法始见于《三字经》:“作《大学》,乃曾子。”《三字经》为古代启蒙儿童的必读书籍,这就使得曾子作《大学》的说法众人皆知,影响极大。但《三字经》一书出于何人之手并无说明,作者此说的证据亦无处可考,不便探究。

四、《 《大学》是否子思所作

主张《大学》是由子思所作的,明刘宗周云:“汉儒贾达云:‘子思穷居于宋,惧圣道之不明,乃作《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今抽绎二书,《中庸》原是《大学》注疏,似出一人之手,而篇中又有‘曾子曰’一条,意其遗言多本曾子,而曾子复得仲尼所亲授,故程子谓‘孔氏遗书’,而朱子谓‘曾子之意,门人记之’,有以也。”

许多明清两代的学者认为《大学》是子思所作。依据的都是汉代贾逵的论述,再加上朱熹的“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说法的影响,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但贾逵的言论并无古籍为证,不足以证明这个说法真实可信。关于《大学》是否子思所作,高明有过这样的论述:“书中有‘曾子曰’三字,纵使是说曾子门人记的,何以知道曾子门人,一定是子思呢?”

今人郭沂将《大学》与《天命》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探讨作者问题的立足点。认为《大学》中“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同子思关于义利关系的解释 ——“孟轲问:‘牧民之道何先?’”

五、 《大学》是否荀子所作

冯友兰提出了《大学》与荀子有关的说法。冯友兰说:“《中庸》大部分为孟学;而《大学》则大部分为荀学。”其后,钱穆和戴君仁也同意这样的說法。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但《大学》亦决非曾子所撰,如其讲格物、致知,把知与物,合并立论,这显然是后出的事,《论语》上显然没有,那有曾子便忽然这样讲了。我曾有《推止》篇,详论先秦思想,可分为两大趋势,一主推,一主止。”

(一)《荀子·解蔽》篇:“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也。”此与《大学》所云:“止于至善”相合。

(二)《荀子·不苟》篇:“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与《大学》“絜矩之道”相合。

(三)冯氏认为《解蔽》篇云:“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能得本”(原作大,冯氏依王校作本。)

(四)《解蔽》篇续云:“小物引之,则其正外易,其心内倾,则不足以决庶理矣。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壹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此与《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五)《大学》诚意之“诚于中,形于外。”及“慎独”等,语均见《荀子》。

(六)末了,冯氏又举《解蔽》篇:“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一大段,而云:“观物时为物之现象所蔽,则不能对之有真知识,故致知在格物。格者,至也。”

《大学》与《荀子》的相同之处,并不止以上这些内容。在《荀子·大略》篇内还有。《大略》篇云:“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

六、 《大学》是否董仲舒所作

有学者认为《大学》作于董仲舒。从书籍的流传和影响过程来看,前人著作言论常为后世学者著书立说所引用。有《论语》一书,便有人引《论语》之言;有《孟子》、《荀子》,便有人遵循二者之言论。《大学》一篇见于《礼记》,《礼记》之前并未见《大学》之名。

傅斯年先生云:“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见孟子时,尚没有一种完备发育的‘身、家、国、天下’之系统哲学,孟子只是提到这个思想;换言之,这个思想在孟子时是胎儿,而在《大学》时代已是成人了。”

《大学》的“大”字,在古时都读为“太”。郑玄、陆德明都读太,《礼记》中,凡大学两字相连的“大”字都读为“太”。《礼记·文王世子》:“大师诏之瞽宗”,郑玄注为:“大,音泰。下文注大乐正、大学、大传、大祖、大寝皆同。”

综合分析来说,董仲舒作《大学》可能性最大。即使非出于他之手也与其有莫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朱杰人 严佐之 刘永翔 《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程颐 程颢 《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

[3]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10

[4]赵泽厚 《大学研究》,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2

[5]梁涛 “《大学》早出新证”,北京,《中国哲学史》,2000,3

[6]皮锡瑞 《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第3卷《三礼》

[7](清)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武汉大学研究生 篇9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具有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坚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本专业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能承担本专业领域教学及主持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功能配合物与物理无机化学主要研究配合物和主客体化合物,含硫/氮双(多)齿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及其超分子化学,四氮杂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配合物结构与性质、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理论及物理化学等。2.无机材料化学主要研究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与调控、光催化材料、新型电极材料及应用、晶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等。3.固体无机化学主要研究高纯超细与纳米功能材料,材料设计合成,光、电、催化和敏化等电子功能。4.生物无机化学主要研究新型模拟生物功能材料、新型生物组织材料、新型纳米医药材料、光动力学治疗材料等。5.环境与能源新材料主要研究光催化材料、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产氢材料及其器件、二氧化碳催化转化与利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相变储能材料。

三、学习年限

3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五、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应修满的学分总数:30.0 ,其中学位课程24.0学分

六、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根据导师建议,密切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研究生通过独立查阅文献、探索性实验和实际调研,选出具有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并作开题报告。论文选题需经导师或指导小组审核同意。2.开题报告:选题后,学生应拟定撰写计划,然后在指导小组内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意义、应用前景、参考文献、具体的研究思路、预期结果以及可能遇到和所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等。参加论文开题报告的老师应不少于3名(包括导师)。经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3.论文撰写:选题确认后,研究生按照基本可行的研究方案和计划开展论文实验工作,论文研究与写作工作在第一年课程学习完成后一至二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完成并经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提交给2位论文评阅人评阅。评阅人须是具备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其中校外专家至少1名)。评阅意见在合格以上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4.答辩资格: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并参与至少一项课题研究;参加8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并填写《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

文至少1篇。鼓励导师资助学生参加在国内举办的学术会议,有条件的导师资助学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成绩优秀,创新能力强,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国外SCI源刊学术论文至少2篇。5.论文答辩:在每年5月底或11月底前完成。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至7人组成。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论文方为通过。

七、其它学习项目安排

1.实践环节:硕士研究生需参加本院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指导本科生实验、批改实验报告和作业)或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参加实习实践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需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考核表》上,并提交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并计2学分(在职研究生免修)。2.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进行,实行淘汰制,根据研究生学习及科研情况,结合专业成绩,确认其具体流向,包括硕博连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等情况。

八、培养方式

武汉大学研究生 篇10

各培养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激励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实践创新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学校拟启动2013“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的评选工作。根据《关于2013年“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选条件修改通知》(附件1)的具体内容,2013年“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选工作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参评对象

1.未超过基本学制年限(硕士3年,博士4年)的武汉大学在籍研究生;毕业未超过2年的研究生,学术成果符合条件,经导师和培养单位同意后可以参评。

2.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行为。

3.课程学习成绩优良,发表科研论文达到学位申请要求。

二、申报条件

研究生在满足学校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篇数之外,在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包含导师第一,本人第二;部分奖项、咨询报告和重大科研项目可放宽为主要获奖者或参与人),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符合评选范围(详见附件1)的可申报学术创新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可不考虑是否达到学位申请论文要求,即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在学校认定的奖励期刊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理学和医学类研究生在SCI二区以上收录期刊发表论文;工学和信息学研究生在SCI三区以上收录期刊发表论文,其中计算机类研究生在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的A类杂志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建筑类研究生在SCI四区以上收录期刊发表论文。

三、奖励标准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实事求是、宁缺毋滥的原则,具体奖励标准特等奖5万元/人,一等奖2.4万元/人、二等奖1.2万元/人,三等奖0.6万元/人。

四、评选程序

1.个人申请(2013年3月5日—3月20日)。符合申请条件的研究生于2013年3月20日前填写《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申请表》(附件2)(填写的所有信息均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如论文、证书复印件、论文收录检索报告等各一份),经研究生导师审核后,连同相关申请材料一并提交培养单位研究生教学秘书处。建议研究生参照武汉大学图书馆论文收录引用检索指南(http:///web/index.asp?obj_id=148#5)自行检索,并带打印件到图书馆开具检索报告以节省时间和费用。

2.培养单位审核推荐(2013年3月21日—4月7日)。各培养单位成立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选小组,由学院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原则上不少于7人(其中应包含教师代表和研究生代表)。评审小组成员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拟定推荐评奖等级。其中,三等奖评审以学院为主,研究生院进行材料复核,有争议的情况提交学部评审委员会讨论。所有结果公示三天无异议后报送研究生院204办公室。报送材料包括个人申报材料以及《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推荐人选汇总表》(附件3)(电子版和文本材料各一份)联系人:方老师,联系电话:68754026。

3.材料复核(2013年4月8日-4月28日)。研究生院与研究生工作部抽调专人成立学校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选工作小组,负责对培养单位报送的申报材料进行复核与集中汇总工作。

4.学部评审(2013年5月2日-5月20日)。研究生院以学部为单位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上一等级奖项落选人员自动进入下一等级奖项评选),审议通过后,向校评选委员会提交特等奖、一等奖推荐名单,确认二等奖、三等奖获奖名单。

5.学校评审(2012年5月21日-5月30日)。校评选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特等奖采取材料评审与答辩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审并确定特等奖、一等奖获奖名单。

6.结果公示与撰文表彰。研究生院将拟获奖名单公示一周,无异议后,撰拟表彰文件。

7.学校召开研究生学术创新奖颁奖会议。

由于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的评奖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并受到各方普遍关注,请各培养单位高度重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细致、严谨、深入地开展组织和审核工作。

特此通知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2013年3月5日

附件1:关于2013年“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选条件修改的通知1.doc

大学新生自信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大学新生;自信;自卑;自由

自信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最为基本的人格特质,它可以激发每个人不断进步、积极进取,自信的有无或强弱从根本上关系着一个人的人生成功与否,自信偏低将阻碍个体获得成功,反之则有助于个体获得成功。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以及谈话等方式,笔者重点关注了信阳师范学院大一新生的自信问题,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自信的本质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新生在面临一种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时,最主要的反应就是不自信,但他们同時又很容易陷入另外一种误区,即把自信简单化、表面化,以为能说会道、人际关系好就是自信。这种将自信简单化的做法实质上是对自信本质的忽略或者无知,因此本文第一部分就简单地探讨一下自信的本质所在。

从字源上看,“自”即“自己,己身”,“信”即“信从、信任”,“自信”即“自己相信自己”。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有“吾心信其成,则无坚不摧;吾心信其不成,则反掌折枝之易亦不能”的论述,指出了自信的重要性。

关于自信的学术定义,见仁见智,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当然这也反映了学者研究的重点和方法的不同,以及自信内涵的丰富性。对此,车丽萍在其博士论文《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中作了非常详细的归总和讨论,在此不再赘述,单引用她给自信所下的定义作为问题的答案:“自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可见,自信首先是一种人格特征;其次,它是一种指向自我,反观、反思自我的认识或者评价;再次,这种认识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认识或评价。通俗地说,自信就是一种积极肯定自我、积极进取的一种精神力量,要相信自己,不要让自己沉浸在贫困、失意、焦虑、不幸中不能自拔,只有相信自己才会迎来成功。

二、自信的缺失

通过近一个学年的亲密接触,笔者感觉大多数新生面临着自信缺失的问题。例如:大多数新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无法轻松自如地在讲台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活动,长远目标的缺失导致自己长期处于一种比较严重的迷茫状态等。缺少自信更为严重的表现就是自卑。

所谓自卑,就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反映,是一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一种复杂情感。自卑心理是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类重要心理问题,自卑心理严重者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遇事畏缩不前,严重阻碍了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兴趣和激情,使他们变得颓废、消沉、缺乏斗志,成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在大学阶段没有解决自卑这一心理问题,将会给整个人生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的话甚至会丧失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

通过调查发现,自卑心理在大学新生中比较严重,它是自信心缺失的必然后果,而造成自卑心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种:一是高矮胖瘦等形体原因;二是学习成绩不好,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三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与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保持正常的交往;四是家庭经济困难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孤僻、自闭的心态。当然,从自信的角度来看,这些因素也正是导致大学生新生缺乏自信的基本原因。可以说,自信与自卑是相互交织、轮番出现的。因此,要想拥有积极的大学生活乃至积极的人生,就需要我们多一点自信、少一些自卑,把自卑踩在脚下,昂首挺胸,迎接属于自己的那片自信的天空。

三、自信的重建

病态的自卑是对自己的彻底怀疑甚至是根本上的否定,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卑的学生加以正确的疏导和治疗,积极引导他们走出自卑的桎梏,重建自信心,认真过好每一天。针对自信心的缺失和自卑心理的泛滥问题,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采用比较权威的关于自信、自卑等人格个性方面的调查问卷,在新生中间开展全面的自信心理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调查显示,自信问题确实是当前大学新生特别关注的问题。这项调查活动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定期开展下去。

二是充分利用日志、博客等网络途径与学生保持积极有效的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话与交流,有重点地开展心理辅导。同时,将相关的文章收集在一起供学生阅读,并随时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做法解决了不少学生在专业学习、生活迷茫等方面的困惑或无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效果也比较好。

三是积极开展以公开发言为主要形式的各种演讲类活动。鉴于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入学前几乎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上,缺少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因此笔者在开班会时,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走上讲台,向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四是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克服自卑心理。因此,笔者在各个新生班大力倡导体育活动,先后组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以及跳绳、长跑等多项体育赛事,自己也尽可能地参与,与学生同乐。通过锻炼,不少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明显得到增强,心理压力得以减轻。

五是开展有深度的经典品读活动。传颂千年的中外优秀经典作品,无不包含一种思想的力量,阅读经典最大的好处就是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此,笔者有计划地在新生中开展了经典著作的品读活动,如组织专家教授解读经典作品,通过网络视频观看名家讲座等。

自信的力量是无穷的,其最终归宿就是达到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自由地思考、自由地生活。如果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自信与自由的这种联系,那么对自信的认识仍然是肤浅的,这也是当下的部分研究者所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自信的归宿

在笔者看来,人们寻找自信、培养自信、挥洒自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获得一种自我创造感,一种真正的自由感。

其实,不仅仅是年轻的学生,整个国民在骨子里都缺少一种自信,一种文化层面上的自信,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上。正如邓晓芒先生所断言的:中国人在本性方面有两大欠缺——自由精神的欠缺和理性精神的欠缺。单说自由精神的欠缺,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庄、禅宗和儒家的自由观都不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真正体现,儒家、道家的自由观“都是把自己消融到作为既成事实的世界(自然、社会、宇宙)中去,以无意志为自己的意志,以无可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这是一种虚假的自由,一种自欺的妙法,或如鲁迅所说的‘瞒和骗的艺术”,因此这种“自由”是无法产生“创新人才”的,而只能产生出“奴才”,而真正的自由是一种“理性的自由”,真正的理性是“自由的理性”。

因此,从根本上说,自信是为了自由,是为了培养一种积极自信的精神状态,其实质就是为了人的本然的自由本性,为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从这一角度看,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为了自信而自信”,而是要“为了自由而自信”,要积极的自信,更要理性的自由、创造的自由。自信绝不是自大、自负,它在本质上包含有一种创造的力量,一种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自由感。我们的人生并没有现成的模式,每个人的角色必须自己去创造,要想真正承担起人生中的痛苦、失望、苦恼和危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来,就离不开这种饱含自由感的自信精神。只要我们拥有最基本的自信,就能够克服自卑等心理问题,昂首挺胸,坦荡如砥,勇敢迎接挑战,成就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西方精神对我们的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2002,(3).

武汉大学研究生 篇12

1、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成因与发展研究

1.1、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成因

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影响因素是一个多方面构造的多维度体。它的形成受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身的影响。从家庭的方面分析, 主要总结为家庭积极引导的作用未能发挥, 对家庭环境、健身意识的方面。从学校的方面分析, 归结为体育与其他课程的冲突、体育自身设施条件的缺失、学校教学观念的偏重。从社会的方面分析, 社会层面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不良诱惑、社会体育设施缺乏。从学生方面的分析, 学生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缺乏性指导和不良的诱惑, 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健身意识与健身实践。综上所述,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成因是多方面的应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1.2、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研究概述

随着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度增加,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研究增多。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研究, 除了形成因素以外, 主要集中在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对现状的研究包括全国性, 地区性的研究, 代表性的是反映了一个大学具体现状的研究。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对策的研究, 根据成因主要从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教学方式与理念、改善生活方式、建立参加运动的心理研究的宏观干预以及丰富的体育项目的引入, 如健美操等, 改善营养, 实施体育管理以及体质健康信念维度创建等等。

综上所述, 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研究趋向于多方面的整体化的研究, 然而, 在研究的过程中, 一方面, 未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时效性的解决方案, 单纯从“运动”讲“运动”, 缺乏其他的借鉴, 未能建立相应的联系。另一方面, 具有体质健康相关的“运动”之外的联系, 不能很好的藕连与嫁接。

2、大学育社团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

2.1、大学体育社团与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藕连的可能

大学体育社团对大学生运动能力的开发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方面。第一, 大学体育社团的形式多样且地区普及广。如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健美、健美操、健身跑等及一些项目的协会、俱乐部社团、还有一些裁判协会、单项体育沙龙等等。不仅包括本校所有院系学生, 而且跨院系, 跨学校。社团辐射面广, 社会影响大。第二, 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广泛。由于社团成员来源广、交流多, 所以信息传播的对象多, 速度快, 在同学中更容易被接受。这些大学生成员将成为大学生社团的二次媒介, 既是参与者, 更鼓励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第三, 意志品质和能力方面的培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中对规则、规程等的运用, 培养大学生体育相关的在顽强参加运动时的行为方面约束。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社团, 亲身体验, 自己动手组织参与等方式增强了感性认识, 培养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健全的性格, 这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至关重要。

2.2、融入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大学体育社团模式的建立

大学体育社团模式的建立确实以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 提高体质与健康为宗旨进行。主要包括基本建设和特色化建设两个大的部分。

(1) 大学体育社团的基本建设

大学生体育社团内部的基本建设包括:规范化的管理;组织建立竞技体育、娱乐与体育教育两个不同的分社, 如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考虑, 可以将每个分社内分为长期坚持或短期坚持不同的群体;设立会员、干部队伍、核心骨干的分工;根据社团内的不同分工采用不同擅长的相对应管理、组织、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专业人才;社团活动的数量与质量的保障;因针对提高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为宗旨, 采取“一年2次校内大活动, 一次校际交流, 一次社会实践, 每月一场集体比赛”等。在项目选择中, 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为主要目标, 项目选择传统的操类及新奇项目, 如韵律类项目, 以及适当的娱乐项目, 增加大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

(2) 大学体育社团的特色化建设

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特色化建设, 主要是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为主题进行的专门化建设。主要包括:数字智慧体育运动中心建设、学生体质检测标准模拟中心建设以及互联网影响下的社团特色建设。数字智慧体育运动中心建设是对大学生参与活动进行数据化的统计与记录、分享相关的运动的知识与个性化的运动处方的建立的集合。学生体质检测标准模拟中心建设是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内容进行的专门性的测试的部分, 分为单一项目的集中提高方面、同类型项目的延伸与提高方面、专门化的标准测试模拟与提高方面。互联网影响下的社团特色建设, 创建学习专区、交流专区与分享专区。从互联网中可以进行学习、交流及运动记录, 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大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中向教练及其他体育教程的网上视频进行学习, 方便快捷。在交流方面, 开通大学体育社团的QQ群、微信群、官方微博等加强社团内部成员的交流。对运动进行记录,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对体育社团的活动及每个成员参加的活动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 共同协作, 辅助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为主的大学体育社团的特色化建设。

3、结论

(1) 大学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应加强对大学体育社团促进大学生体育健康进行研究,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 融入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大学体育社团模式的建立, 有利于在大学体育社团通过运动链接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具体的对策。

(3) 对于大学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有待在实践中验证。

参考文献

[1]胡景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演变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吴键.健康第一创新发展:高校体育科研新主题——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评述[J].中国学校体育, 2012, 10.

武汉大学研究生 篇13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修完学位课程,进行课题研究之前必须完成的工作。开题报告主要检验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课题研究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是否详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展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创新性等。

为进一步规范并使其成为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各专业组应本着求真、务实、创新的原则,按要求认真完成研究生开题报告工作。

一、举行开题报告的时间、地点

1.所有研究生开题报告须在当年7月15日之前上交到第二临床学院教学办公室。

2.开题报告可在各学科临床教室、会议室或学术活动中心举行。举行开题报告的场地应环境安静、规范,能正常放映多媒体,能为报告人提供面对观众的讲台,并为参加此项工作的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3.各专业确定或变更开题报告举行的时间、地点后,应及时到研究生办公室备案。

二、参加开题报告的人员及要求

1.由本专业、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或技术员组成开题报告评议小组。博士生开题评议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硕士生开题评议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

2.博士生在博士生指导小组范围内作开题报告,硕士生在导师所在教研室或教学小组作开题报告。建议同时邀请与课题相关的其他专业(包括基础学科)的专家、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开题报告会。

3.评议小组每一位成员均应在开题报告会上对研究生的报告进行评议,主要评议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研究生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课题实验等。

4.同专业或同导师名下研究生参加开题报告会,其他医务人员、学生均可参与旁听。

5.所有与会人员均可对开题内容提出质疑与建议。

三、开题报告的内容

1.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必须与导师的专业及研究方向相关)。

2.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3.详细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突破的难题或攻克的难关、自己的创新或特色、实验方案或写作计划等。

4.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5.已完成的预实验及进展。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不得少于3000字。

四、开题报告的程序

1.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导师、教研室(或研究室)所承担的国家、省部委等有关部门下达的研究项目或课题以及本人的研究特长,与导师协商,确定课题。

2.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研,收集资料,制定学术研究方案,完成综述。要求查阅近3年,不超过5年的文献资料;综述字数要求在1.5万字以上,参考文献为30篇左右。

3.完成预实验,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4.研究生向导师提出开题报告申请,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完成课题设计书(内页用B5纸打印,格式参照“课题设计书及学位论文书写格式规范”),并请导师签署意见。

5.制作开题报告幻灯片,要求简洁精美、图文并茂。

6.及时请导师确定开题报告时间、地点及评议小组成员和记录员,并报研究生办公室备案,同时将《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课题设计书、实验记录本交研究生办公室审核。

7.建议研究生复印开题报告相关材料(课题设计内容),在开题报告会举行前一周送至评议小组成员手中。

8.举行开题报告会,研究生即席回答评议小组及与会人员的提问,评议小组成员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分“合格”与“不合格”。记录员应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做好全程记录,并签名。

9.开题报告结束后,导师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上填写评语。

10.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根据评议小组意见对课题加以修改、补充,开始进行课题实验、论文撰写等工作;如开题报告未通过,研究生重新设计课题,最迟在第三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开题报告。

11.开题报告结束后,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研究生办公室领取经费本。

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学办公室

上一篇:控辍保学七长职责下一篇:白鸽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