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转儿教学教案设计

2024-06-13

转转儿教学教案设计(精选3篇)

转转儿教学教案设计 篇1

转转儿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1、让儿童学习转转儿的制作方法和玩转转儿的方法,寻找色彩和图形混合的变化。

寻找色彩和图形混合的变化

2、体会转转儿中图案、色彩变幻的乐趣。

体会转转儿中图案、色彩变幻的乐趣

3、培养儿童动脑想、动手表现的能力和兴趣。

培养儿童动脑想、动手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转转儿的制作方法和玩转转儿的方法,理解图案与色彩的混合变化。转转儿中间部位的制作方法,如何穿绳。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

资源准备:转转儿范作、工字钉、彩色卡纸圆片、圆头粗缝衣针、纽扣、棉线、双面胶、安全剪刀等制作工具材料,示范用纽扣模型和圆形卡纸。

学生:彩色卡纸圆片、纽扣、棉线、双面胶、安全剪刀、油画棒等工具材料。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做转转儿(10分钟)

1.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转转儿玩具,同学们会玩吗?

今天,老师就教大家来做转转儿。

2. 做转转儿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一张圆形卡纸、两个大纽扣、一根绳子、双面胶。

3. 制作方法。【教师示范】

老师已经把其中的.一个纽扣贴在了这张圆形卡纸的圆心位置,我们一起来观察纽扣:我们用的纽扣有四个钮洞。【结合示范教具】

①先找对角的钮洞。【用笔做记号】

②用工字钉戳通,对角钮洞,针眼戳得大一些。工字钉用完后放回针插。

③小组同学间互相检查:戳通了吗?戳通的是对角的两个钮洞吗?

④将圆纸片反过来,可以看到两个针孔。【用笔再做记号】

这时,把另外一颗纽扣对角的两个钮洞与刚才针戳出来的两个针孔对齐,用双面胶固定。

⑤用针把绳子从第一个钮洞穿过来,仔细看,慢慢地拽绳子,等短的这一截绳子出来了,再从第二个钮洞穿回去,仍旧把短的一端绳子拽出来,小心地把针拿下来,放回针插。

⑥绳子两端对齐,拽直,打个结。将圆片纽扣放在绳子中间,转转儿就做好了。

设计意图:老师一环节一分析的清晰示范,有着非常强烈的直观效果,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二、尝试练习

板块一:学玩转转儿(7分钟)

玩转转儿的基本功就是学会转、拉和松。

第一步:转。

安全提示:老师要提醒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不能把转转儿对着人的手或脸,打到的话会比较疼。

板块二:将圆纸片放在绳子的中间位置。双手食指套在绳环里,拉住绳子两端,左手不动,右手向外甩绳子。你的手指头会有一种被绳子牢牢缠住的感觉,感觉绳子很勒手!这时不能停,不能停哦,停下来可就前功尽弃了。

第二步:拉——松,这两个动作要一气呵成,要连在一起做。一起跟老师做:拉——松,再

拉——松,松的时候不能靠得太近,否则绳子会缠到一块儿。

设计意图:儿童在游戏中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学会玩转转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块三:装饰转转儿(17分钟)

看老师玩彩色转转儿,体会图案与色彩的变化。用蓝色和黄色装饰的转转儿,转起来会变成绿色。点点花纹装饰的转转儿,转起来会变成线条。

色彩与图案都是好朋友,当你把手中的转转儿转起来的时候,它们就会融合在了一起,色彩和图案都会发生变化。小朋友们,你打算怎样装饰你的转转儿?

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装饰他的转转儿的。(欣赏学生转转儿作品)

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如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颜料、彩纸剪贴等,可以带来丰富的体验。

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丰富的色彩和图案来装饰你的转转儿。

板块四:点评作业:让你的转转儿转起来(6分钟)

1. 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自己做的转转儿,你是用什么颜色、什么花纹装饰的,同学们猜猜,会变成什么颜色?花纹会有什么变化呢?

2. 看这位同学手上转起来的转转儿是什么颜色?猜猜看?

设计意图:寻找色彩和图形混合的变化。让学生体会转转儿中图案、色彩变幻的乐趣。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游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展示、评价中自己探索。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设计

1. 学习制作转转儿的方法,并能独立制作。

2. 用色彩和图案来装饰自己做的转转儿。

六、教后反思

色彩与图形都是好朋友,当你把手中的转转儿转起来的时候,它们就会融合在一起,色彩和图形都会发生变化。让小朋友们猜一猜、试一试,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转转儿中图形、色彩变幻的乐趣,并养成学生爱创造的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对一年级同学来说,“打结”这个环节是个“难点”,大多数一年级小学生不会打结。于是,我决定在课堂上来教小朋友怎样“打结”。教会学生打结,要比帮助学生打结更有意义,这是一种课堂上的生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制作的安全,转转儿中间部位的制作,“如何穿绳”是一个难点。用针来穿当然方便,效果又好又快,但我又很担心一年级学生用针的安全问题。最后,经过反复尝试,再三考虑后,我决定用工字钉先戳孔,然后用圆头的粗针穿绳,事实证明效果很好,也比较安全。

保管好针和工字钉这些小工具也很重要,我利用橡皮泥柔软易定型的特点做成针托,将针和工字钉都插入橡皮泥,针一定要横的插入橡皮泥针托,这样既方便管理,又安全实用。

安全提醒:在玩转转儿的时候不能把转转儿对着人的脸或手,打到的话会比较疼。

转转儿教学教案设计 篇2

以教学《济南的冬天》为例。在讨论了第1节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即温晴)之后,如何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老师们的处理往往各不相同。常见的做法是,用多媒体投影以下某一个问题:(1)课文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温晴”的特点?(2)文章紧扣“温晴”二字具体描绘了哪些景物?(3)文章从哪几方面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的?(4)文章向我们展示了哪几幅画面来进一步表现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等等。相比之下,山东的魏凤传老师的设计则显得高人一筹。魏老师在板书“温晴”一词之后说:“温晴是总的特点,济南冬日的阳光着实可爱,可‘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一句重要的过渡。想想看,作者认为什么才算出奇?”学生速读、讨论,顺势得出:奇在这里的山,奇在这里的水。接着很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阳光下的小山和小雪后的小山,进一步仔细欣赏这里小山的可爱与秀气,感受温晴的天空下水的清澈、空灵与温暖。在这里,魏老师只是顺着作者的思路,巧妙地利用课文中原有的句子并稍作加工,便流水一般自然地过渡到后面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过渡语与课文以及教学问题是连体的,没有丝毫的割裂感。相对于那种动辄借助多媒体,机械而生硬地推出教学问题的做法,魏老师的这种在谈话式的互动交流中所作的无痕的过渡则要顺畅熨帖得多。

再如学习《藤野先生》一文,开头三段文字是绕不过去的。绝大部分老师的处理也是大同小异,综合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1)文章以怀念藤野先生为记叙中心,为什么要写东京留学生的情况?(2)文章的笔墨并没有一开始就落在仙台上面,而是用了三段文字先谈到了东京的生活。为什么这样写?是否有些多余?等等。如此设计也未尝不可,我觉得这样的处理多少拐了一点弯子。有鉴于此,我在教学中作了一点改变,依据文章的机理,抓住课文的开头就地取材,便一下子牵动起全文。我是这样设计的:文章开头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这样”具体指什么样?“也无非是这样”是比照什么而言的?学生在速读课文1至3节后很容易找到答案,他们的讨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层意思:(1)“清国留学生”平日里无所事事,精心侍弄辫子,在上野赏樱花,在会馆学跳舞;(2)眼前之所见与此前在国内见到的一切相比照,国内的情形已令人绝望,本以为中国人到了国外能发愤砺志,没想到这些留学生还是一样的浑浑噩噩,不思进取;(3)鲁迅是怀着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的希望赴海外求学的,看到清国留学生“这样”的表现,自然感到愤懑和厌恶。鲁迅不愿与“这样”的人为伍,更不愿“这样”地生活,才萌生了“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的念头,才有了在仙台学医时与具有仁爱精神的滕野先生的相识、相处,也才有了在经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之后“弃医从文”的决定。经过讨论,学生很自然地就掌握了贯穿在文章始末的一条内在线索——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玩转周长”(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活动引导 猜想实验 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6-052

【活动对象】三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由于图形的分割所产生的周长变化;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猜想、实验、结论的数学思维过程;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用数学的眼光来思考、分析的能力。

【学生活动材料准备】

1.长方形纸3张(规格:长是10cm,宽是8cm);

2.印有边长1厘米的小方格的长方形纸3张(规格:长是10cm,宽是8cm);

3.剪刀一把。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引发研究

师(出示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图):这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你能把这个长方形很快变成一个正方形吗?请拿出长方形纸动手试一试。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它的周长是多少?

[设计意图:一个“变”字既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又将两个图形之间的周长变化联系了起来。]

二、 活动一:猜一猜、剪一剪

1.剩下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图形的周长短

师:现在剩下的正方形的周长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相比,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从一个图形中剪去一部分以后,剩下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图形的周长短。

师:刚才在把这个长方形变成最大的正方形的过程中,我们剪去了一个什么图形?长、宽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数据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分割所引起的周长变化。]

2.剩下图形的周长与原来图形的周长相等

(1)讨论怎样剪剩下图形的周长与原来图形的周长相等。

师:像这样剪的话,剩下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图形的周长减少了。那老师现在还是从这个长方形中同样剪去长8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可是剩下图形的周长和原来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你能猜一猜,老师是怎样剪的吗?

师: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在图形中画上边长为1厘米的小方格。

(2)交流:指名比划

师:这样剪,剩下图形的周长是指哪一部分呢?

师:你觉得剩下图形的周长与原来图形的周长相比相等吗,为什么?

师(小结):通过平移,我们知道剩下图形的周长确实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相等。

师:老师到底是怎样剪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是怎样剪,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剪,剩下图形的周长才与原来图形的周长相等”。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是从基础开始,然后逐层递进,对思维的要求一步步提高。]

3.剩下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图形的周长长

师:如果还是从这个长方形中同样剪去长8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与原来图形的周长相比,还可能有其他情况吗?

师:这是你们的一个想法,也就是一个猜想,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也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师:想一想,怎样剪剩下图形的周长会比原来图形的周长长呢?请你动手试一试。

师:除了这样剪,还可以怎样剪,剩下图形的周长也比原来图形的周长长呢?

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几种剪法。

[设计意图:整个教学活动充分考虑了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动手剪一剪,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打开思维之门。]

4.活动小结归纳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师:对啊,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玩一玩的过程,我们发现了图形周长变化的有趣现象,让我们继续来玩转周长吧!(出示课题)

三、活动二:折一折 比一比

1.图形相同,周长相等

(1)三种方法

师:还是这个长方形,你能想办法把它分成周长相等的两部分吗?看谁的办法多。请先自己动手实验,再小组交流。

方法1:横着对折;

方法2:竖着对折;

方法3:斜着折。

师:请比划一下,你把这张长方形纸分成了哪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周长相等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观察一下,分成的两部分的图形怎样?

师(小结):图形完全相同,周长相等。

(2)无数条

师:我们把这些折痕放在一个图形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这些线段相交于一点,在数学上,把这个点叫做长方形的中心点。

师:只要经过这个中心点画一条线段,就可以把这个长方形分成图形相同的两部分。(播放动画)

师:这样的线段画得完吗?

(3)小结

师:对,只要经过这个中心点,任意画一条线段就能把这个长方形分成周长相等的两部分,因为这两部分图形相同,周长相等。这样的线段可以画无数条。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从两种分法(横、竖对折)想到了第三、第四种分法,再到无数种分法(过中心点的线段分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最后师生一起经历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归纳出了一般性的结论。]

2.图形不同,周长可能相等

师:如果分成的两部分图形不相同,周长相等吗?

师:这是你们的猜想,到底相不相等呢?一起来看看。(演示课件)

师:这个点是这组对边的中点。现在把这条线段变成折线,也分成了两部分。

师:这两部分图形相同吗?

师:甲、乙两部分的周长相等吗?

师:你是怎样想的?

师(小结):它们虽然图形不相同,但周长是相等。

师:如果把它变成一条弧线?现在甲、乙两部分图形不相同,它们的周长相等吗?你是怎样想的?

师(总结):看来图形不相同,周长也可能相等。

师:如果不经过中点,还可以怎样画曲线,使得分成的两部分的周长也相等呢?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数学是如此有趣。我们在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玩一玩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关于周长的秘密。祝同学们越玩越聪明。

[课后评析]

一、 玩中学,学中玩——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在本课中,先让学生将长方形纸“变”为最大的正方形;再引导学生通过猜一猜、剪一剪活动,研究剩下图形的周长与原来图形周长之间增减变化的情况;接着将长方形纸分成周长相等的两部分,研究图形的大小、形状与图形周长之间的变化规律。整个过程,学生始终处于“玩”的状态,而且玩的就是一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这一类型的长方形纸是学生日常生活十分常见的。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知:平时所遇到的问题可能是直接的数学问题,也可能不是明显的和直接的数学问题,但只要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就可以发现数学的规律和现象。

二、猜想—实验——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台阶

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猜想—验证是数学学习中必须经历的思维过程,也是作为当代的一个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因此,在第一项活动中,当学生猜出教师剩下图形的周长与原来图形的周长相等怎样剪时,教师顺势引导:“还是从这个长方形中同样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与原来图形的周长相比,还可能有其他情况吗?”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的思维过程。当学生通过活动发现“图形完全相同,周长相等”时,教师又引导学生猜想“图形不相同,周长会相等吗?”让学生再一次经历猜想—实验的思维过程。“猜想—实验—验证”,每个步骤都非常清晰,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式。

三、操作—发现—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学会一些数学的思维方式、方法,领悟和感触数学思维的美和价值,从而踏上美妙的数学思维之旅。

在第二项活动,让学生将长方形分成周长相等的两部分时,学生自主发现了四种分法。这时教师通过将这四种分法的折痕放在一个长方形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接着又通过一组动画演示,使学生感受到,通过这一中心点,任意画一条线段就可以把这个长方形分成图形完全相同的两部分,进而感知“这样的线段可以画无数条”。最后设计了将折痕由直变曲的过程,引领学生的思维之旅继续前行,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不相同,周长也可能相等”。由于几次学习活动都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再加上每一次的学习活动也为学生的深度思维搭好了脚手架。因此,当教师提出“不经过长方形宽边上的两个中点,还可以怎样画,图形的周长也相等时”,学生纷纷跃跃欲试,思维十分活跃。纵观整个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上一篇:给学生家长拜年短信下一篇:微童话故事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