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的高效学习方法介绍

2024-10-23

初中历史的高效学习方法介绍(通用13篇)

初中历史的高效学习方法介绍 篇1

作者 | 纸盆

1、要会读

学习历史,我们需要阅读历史的教材,在阅读教材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到粗读,就是大略的阅读教材,做到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要细读,做到将教材的内容都了如指掌,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关键内容都要知道,最后就是精读,就是对教材进行分析理解,分析其的背景、作用、意义等。

2、找准学习重点

历史教材里的内容非常多,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抓住重点,那么什么事重点呢?那些产生重大历史意义与影响和转折的就是重点,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就是重点,所以我们复习遇到这些内容时要重点关注。

3、解题技巧

在做历史题的时候,要学会总结一些实用可行的解题技巧,比如在看问题的时候,要先理解问题的意思,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素材,这样才能从素材中找寻解题的关键内容,而且面对主观题的时候,答题除了要用到课本中的知识外,还要联系他们给出的素材,再写上那么一两个观点,这样能更全面的解题。

初中历史的高效学习方法介绍 篇2

一、优化导入环节,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要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 需要从导入环节开始进行教学优化, 让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被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所吸引, 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主动进行知识探究。 在设计导入环节时, 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 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新颖的导入方式进行。 好的导入环节能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为顺利、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有利条件。 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和学生的距离较大, 很多学生意识不到历史学习对自己的作用, 认为历史学习不重要, 在教学活动中参与积极性不高。 有趣的导入环节, 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探究学习, 拉近学生和历史学科的距离, 促进他们历史综合素质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时, 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纸质一分钱”的图片, 让他们通过认真观察一分钱上有什么? 通过有趣的导入环节, 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兴趣马上被激发出来,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总结, 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历史知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 通过比较新旧知识加深知识之间的联系, 构建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 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这些抽象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分析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对比, 通过分析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导火索等因素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使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加快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例如在教学《辛丑条约》时, 教师让学生对学过的几个不平等条约进行分析比较。 通过深入探究和分析, 学生有效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危害。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和比较, 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提高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历史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开展丰富的历史课外活动,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创新历史教学方法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注重历史课堂的教学, 还要结合历史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拓展知识面, 获得新的历史知识。通过历史活动的开展,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开展历史课外活动时,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组织历史讲座。 在课外时间组织历史讲座, 向学生介绍一些和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兴趣, 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资料的阅读, 让学生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增加他们的知识量, 促进他们历史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历史讲座中, 由于氛围轻松, 方式灵活, 深受学生的喜欢。 通过历史知识讲座, 学生了解到教材以外的历史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让他们直接地接触历史古迹, 加深感受。 同时, 在倾听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过程中, 要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让他们树立学好历史知识的信念。

3.制作历史画报。 在学习一个单元之后, 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自定主题, 根据主题制作历史画报, 通过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设计。 在制作过程中, 学生积极地寻找素材, 使画报内容充实, 布局新颖, 在积极参与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四、创设开放式的教学课堂,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打造开放式的历史课堂, 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让他们积极思考, 促进思维不断发展, 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在开放的模式中, 讨论法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讨论方法可分小组进行, 也可自由组合, 教师可参与其中指导, 然后各组形成的观点由代表进行展示, 最后由教师进行鼓励性评述, 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 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 符合中学生的性格特点, 他们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会认真查阅大量资料, 在活跃的氛围中讨论, 促进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在讨论和辩论中, 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很好的开发和锻炼, 他们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和发展, 这种变“说教式”为“讨论式”, 变“重结论”为“重过程”, 变 “一言谈”为 “群言谈”, 变 “教师讲”为 “学生说”的观念的转变, 激发并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使他们成为评论者、评判者、模拟决策者, 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既能启迪和诱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探索精神, 又不会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枯燥的感觉,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 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知识探究, 对他们的历史思维进行启发, 让学生经历探究、思考、发现的知识过程, 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引导他们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同时, 教师也要开展丰富的课外历史获得,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使他们的历史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符合新课标发展的要求, 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新教学模式中, 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 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主动思考, 积极地解决。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的历史思维获得发展, 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打造高效历史教学课堂。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方法探究 篇3

【关键词】学习兴趣 方法途径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2-01

高效课堂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历史考试越来越灵活,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初中历史被人们称为“副科”、“小科”,而历史教学任务很重,课时安排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要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提倡高效课堂就很有必要。

一、教师做好课前准备

要创造高效的课堂,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课前准备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熟悉历史课标,能够把握历史课标,更好的运用历史课标。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对考纲中注明的每章每节“清楚”,“明白”,“理解”,“掌握”“运用”熟记于心,知道每章每节在整个历史这条长河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其次要精心备课,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填图册内容,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目标、有目的、有需要、有释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动力

1.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逐渐改变 “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融入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导语,用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在上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的时候,開始我就问学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谁建?”有的学生说是禹,有的说是秦始皇,等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我才开始讲新课。

2.利用多种手段复现历史,调动学生兴趣

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有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有目的地采用实物、图片、录像、投影、幻灯和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复现历史,创设一定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或者让学生自己扮演历史角色,设计表演情境,使历史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是学生自己或班中的同学,使学生对历史角色产生了亲切感,对历史课就有了兴趣,课堂效果自然就好了。

3.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增长知识,又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更迭》后同学们自编了历史小情景剧:奴隶的命运;学习《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后学生课堂表演历史课本成语短剧《纸上谈兵》、《负荆请罪》和《毛遂自荐》等。

三、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如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答案的呈现等。好的学习方法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掌握了方法就拿到了打开未知世界的钥匙。

体验历史,编写历史小短文。我设计过这样一道题目“假如你是半坡人或河姆渡人,简介一下你一天的生活、生产情况”。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发挥想象力,分组讨论完成,学生对这样的试题普遍感到很新鲜,对这些问题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真正“动”起来了,非常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讨论和研究活动。有许多学生描述得相当详尽、精彩,有个学生写道:“天亮了,我起来穿上野兽皮毛做成的衣服,从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出来。小狗朝我跑来我和它玩了一会儿,开始摩擦起火做早饭,用鱼纹彩陶盆把粟和蔬菜煮熟,还烤了一块鹿肉,好香啊!然后,带着尖尖的骨叉到河边插鱼……”这位学生把他利用什么工具,如何捕鱼,如何狩猎,写得合情合理,但又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有兴趣了,课堂效果会就会很好的。

四、建立民主合作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

中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平时敢于怀疑一切,课堂上往往表现的沉默寡言,不愿发言。对此,我力求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力避课堂上的“一言堂”,更不让学生把我的讲课内容或见解当成是他们必须要接受的“权威”观点,限制学生思维的自由。在讲课中,对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学生随时发问;对于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错了允许重答;凡是学生知道的历史,我大胆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当小“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来讲;凡是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地思考;凡是让学生得出结论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正因为创设了这种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学生才感觉到教师和他们一起在学习,学生才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才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感,也就取得了理想的课堂效果。

教学是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社会、学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都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反省、创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新课程的视野》(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

[3]雒启坤《中学历史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1999年)

[4]冯克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

浅析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4

历史新课程标准是我们历史教学的领路者,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课程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思路,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更突出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教育理念;强调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注重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中,倡导教学方式的创新与高效。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高效的氛围

前苏联着名的教育家赞可夫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课堂效果反应了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地努力。

1.转变角色,找准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及时予以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观察时,认真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

2.创造融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在课下也要多和学生接触和交流,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爱屋及乌,历史老师的课不再刻板,而是有滋有味,有利于高效课堂的达成。

3.倾听与鼓励是教师的好帮手。

教师还要经常听取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学习的建议,也要尽可能尊重学生意愿选取合适的学习方式。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以真诚的眼光关注学生,亲切的语气教导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营造融洽、和谐、高效的氛围。

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面对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师生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从而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金钥匙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会探究其中的奥秘,主动、积极地去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决定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显得更为重要。在教学中适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视频、图像资料、互动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既有对学生的感官强烈刺激,又有对学生的强烈震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创设游戏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游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在讲述《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中的拿破仑帝国时,学生对希特勒是战争天才还是杀人恶魔争论不休,我随机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课堂即兴辩论:“我看希特勒”,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参与,一个个都成了小辩手,成为课堂的主人。此次辩论学生不仅得出了自己心中的满意答案,知道了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精神为之一振,积极思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巧用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用一些短小的历史故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如学习《血腥的资本积累》一课时,讲诉黑人奴隶的悲惨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原始资本积累的真实面目;学习科举制时,引用小说中“孔乙己”的故事,让学生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小小故事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和探索历史的兴趣。

4.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是一门时空穿梭性很强的学科,根据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参观烈士陵园,感受爱国主义教育;举办历史辩论会,秦始皇的是是非非,辨清他的功与过;开创历史小典故、历史乐园等板报专栏。力求把教材内容寓于各种活动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培养。这样,历史课就会有声有色,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

四、课堂总结条理化

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结尾归纳,条理分明,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当然,这里的归纳可以是传统的教师总结,如通过幻灯片或电脑设计条目清晰的表格、思维导图、纲目式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是在“以生为本”的理念引领下,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作“本课小结”,列出“本课小结”中各要点所包含的知识细目,并勾勒出全课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使历史学科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5

阿旺中学政史地组

毕正琼

【摘要】初中历史学科的普遍现状是学校开设课时少、教师任教班级多、学生学习兴趣低,而从2012年以来又被纳入了云南省学业水平测试。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为此,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营造教学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带领学生积极探索、帮助学生有效学习,锤炼教师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四个方面来进行探索,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关键词】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在初中学段开设的各门科目中,和传统的“主科”语数外相比,历史学科向来不受重视。那么,对于这样一门传统学科,针对课时少、教师任教班级多、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状,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要熏陶学生的爱国情感,要使学生有效学习,以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优越成绩,归根结底的着眼点和主阵地——就是课堂,是40分钟的高效课堂!下面,我将从以下四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让历史课堂高效,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教学中那种“教师是太阳,学生是向日葵,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旧观念,把原来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主导地位变为辅导地位,把课堂上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促进学生和书本更好地对话,把过去那种填喂知识的方法改为让学生自己吃饭,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

例如在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我改变了以往一来就讲的教学模式,先问学生:你知道多少岳飞的故事?你知道岳飞的《满江红》吗?如果不太清楚的同学,还可以先看看书上的相关内容,再结合自己的知识来回答。这样,学生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他们急于要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岳飞的历史知识与其他同学分享,有的学生甚至还说出了岳飞“还我河山”的名句,让我惊喜不已。这样的课堂,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师生互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充分表现了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和个性,从而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效达成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这样体现学生主体的课堂,难道不是高效课堂的内涵吗?

二、营造教学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师生形成良性互动,这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创设合理、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地教学氛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专题时,可让学生看图片,了解吸食鸦片对人肉体和心灵的摧残,再让学生阅读课本及补充的相关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当时鸦片走私对清政府经济、军事、贸易等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危害,然后提问:假如你是林则徐,你该怎么办?要不要禁烟?如何禁烟?在这样的情境作用下,学生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这样,知识和教学目标在创设的课堂情景中轻松完成。学生也感受到历史课原来也是如此引人入胜的,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完成了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

三、带领学生积极探索,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学习要有效,方法很重要。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我在教学中通常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从宏观上把握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在归纳中国近现代史的线索时,我和学生共同梳理出八个历史阶段:

(1)、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侵略、抗争、探索)(2)、1919.5.4——1927.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北伐)

(3)、1927.8.1——1937 国共十年对峙(五次大“围剿”、红军长征、农村包围城市)

(4)、1937.7.7——1945.8 八年抗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战)(5)、1945.8——1949.4.23 解放战争(重庆谈判、跃进大别山、战略决战、渡江战役)

(6)、1949.10.1——1956年底

过渡时期(一化三改造)

(7)、1957——1976.10 探索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8)、1978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城市、沿海 这样归纳梳理了线索以后,再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清楚明了多了,学生也易于掌握。

2、从微观上探寻记忆捷径,巩固知识要点:

(1)、口诀记忆法:例如在归纳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中共的重要会议时,我和学生共同编了如下口诀来帮助记忆:党的创立是一大,抗战胜利是七大,首次提出十二大,基本路线十三大,市场经济十四大,指导思想十五大,三个代表十六大。简单明了,学生记得又牢固。

(2)、五“W”叙述法:五“W”即why(原因)、who(何人)、where(何地)、when(何时)、what about(怎么办)、how(怎么样)。这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叙述重大历史事件的条理性。例如对“西安事变”的叙述: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最后,在中共的多方努力下,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最终得以和平解决。这样来叙述重大历史事件,就不容易遗漏,也便于记忆。

总之,对于时间久远、知识点繁多的初中历史学科而言,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归纳、总结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无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锤炼教师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有人说,经典的教学语言可以“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叫”,这就是其魅力之所在。的确,教师通过对教学语言的锤炼,通过对时而简洁凝练、时而幽默风趣、时而饱含深情的教学语言的选用,就可以让让许多抽象的知识具体起来,让许多平淡的知识生动起来,让许多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从而成功俘获学生的心,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创造轻松高效的课堂。

例如在学习“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台湾问题时,针对网络上众多台湾不愿回归祖国的舆论,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言给学生讲了一个台湾士兵的故事:在解放军炮轰金门时,有一个大陆过去的国民党士兵奉命在岛上戍守,他每天一边站岗一边眺望着大陆,望呀望呀,终于有一天夜里,趁着夜色他跳进了海里,向着大陆的方向游去。后来被抓回去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法官问:“你为什么要当逃兵?”士兵坐在审判席上,低头沉默不语。法官再问:“而且,你明知根本就不可能成功游到对岸,为何还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呢?”再三追问之下,这个士兵慢慢地抬起头,泪流满面地说:“因为——我想妈妈!”说完哽咽无语。审判席上也鸦雀无声。最后,法官说:“作为一名军人,你触犯了军法,背叛了三民主义,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但是,作为一个人,如果我是你,我早就跳了。”故事讲完后,好多同学都在擦眼睛,大家都沉浸在故事的氛围里。之后,我引导学生依托这个故事,就台湾回归问题展开讨论,经过热烈的探讨,学生一致认为:台湾必须回归祖国,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血浓于水;台湾一定可以回归祖国,因为我们的祖国正日益强盛,蒸蒸日上。

所以,课堂上依据教学内容选用深情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往往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中政治高效学习方法介绍 篇6

例如,将关键词提炼出来着重记忆,最后将其他词汇补充完整形成完整记忆。如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的关键词是:调节……分配,刺激……提高,促使……分化。

又如联想记忆,

做好知识的迁移,知识是有连带性的,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新视角、新层面的认识,这时我们不必重新记忆,只需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加工即可。如市场、市场经济的作用。

再如协同记忆,多种感官联动,耳听,眼看,手写,口念,效果可能好些。

记忆的方法很多,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方法。

(2)要做到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时间与遗忘的数量成正比,因此对待遗忘最好的良药就是及时复习,趁热打铁;定时复习,巩固记忆;经过多次复习后,知识即可成为长久记忆。

(3)多思多用,熟能生巧。常说常用,随时随地运用我们所学知识说明日常生活的人和事。如用价值规律说明钢材价格的升降。改变学习形式可以使学习更有效率,而且语言要规范、运用政治术语要准确。

(4)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首先要仔细比较这些知识点的异同,找出它们相同和相异的原因,在真正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把它们放在一起掌握,第二,找出区分的关键词;整理出比较表,使异同一目了然。第三,

把这些知识点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体会.如在日常生活中用的都是价格,只有研究价格的背后时我们才用价值。总之要比较异同,整理异同。

(5)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有的同学常有这样的问题:对老师上的每一节课都能听懂,但总觉得知识非常零散。

如何构建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 篇7

一、课前精心准备, 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打造高效课堂, 首先就要高效备课。初中历史学科的高效备课, 要求教师从学科知识的教学转变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科能力的教学;从机械地“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把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作为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此外, 教师还要了解学情,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只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才是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1. 加强课标研究, 准确把握教材意图。

实现高效课堂的首要标准是“三维目标达成度高”。准确把握目标, 必须理清历史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目标的制定所遵循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把握课程目标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 对每个学习主题中内容标准的不同、学习层次的要求要能认真分析、准确理解。只有这样, 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才能找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才能真正在把握教材、处理教材上做到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

2. 加强“学情”研究,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有效教学要求我们彻底转变“教”与“学”的关系, 初中历史课堂的高效必须是学生“学”得高效。传统的教法和学法要进行彻底的“洗礼”,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要转变为学生“如何学”“怎么学”上, 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过程认真组织, 成功构建高效课堂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中, 把教师在有效教学的课堂里发生的行为分为管理行为与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单位时间的效益;而课堂教学行为一种是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 另一种则是直接指向具体的学生和教学情景。所以说, 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决定着高效课堂的成败。

1. 教师提出问题要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是对两方面而言的, 一是教师的教法, 特别是语言要有“趣”, 提的问题有“趣”。二是对学生来说, 要使其从内心对老师所说的话、所提的问题感到有趣, 从而引起他们积极学习的兴趣。教师怎样讲课才有趣呢?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巧妙地导入新课, 这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

2. 注重细节。

这里不仅指教师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还包括每一个学生的反应, 时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反应, 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行为, 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

3. 教学方法要新。

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即使不同版本的课本, 教学内容也是固定的, 所以只能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平时教师要多关注学生, 多总结反思, 多向优秀教师学习, 这样就会总结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

4. 融入真情实感。

历史学科不仅是单纯地学习知识, 还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自己关于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受传达给学生, 使学生从内心对所学的历史知识有所触动。

三、重视学法指导, 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 惠其一时;授人以渔, 惠其一世。”若学生学历史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则会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 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了教会学生学习历史,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进而发现问题, 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质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变“学会”为“会学”, 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四、注重课堂练习, 不断提高课堂实效

要提高课堂实效, 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知识运用, 这是要求全部学生都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二是强化训练, 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基础题进行筛选后得出, 因此要针对每节课的学习重点, 设计题型要注意梯度, 要循序渐进。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 选题要少而精, 有明确的练习目标, 针对学生易错点有的放矢;选题更要做到难易适中, 不选难题、偏题、怪题等, 所选题的难易度能够培养学生的双基。

探析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观念;课堂设计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由于这一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过去时态”,因而显得有些抽象,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如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最好的刺激”的话,那么,怎样在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中调动、激活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打造历史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了。在新课堂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本人有一下几点体会,愿和大家分享。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乏味。其次,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更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新课堂设计,把握提问环节

第一,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学生认真思考。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能引导他们快乐地学习,能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提问的方式必须有效。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第三,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

三、注重课堂节奏,加强教学有效管理

课堂节奏把握的好坏是一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课堂上,有的教师给学生提出了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创建学习型课堂

在师生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应该平等交流,合作学习,创建学习型课堂。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敢于质疑、主动提问,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创设课堂情境,力求愉快求知

初中历史的高效学习方法介绍 篇9

一、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新理念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代,历史在功利性观念的冲击下,其主要性越来越被人忽略,即使世人皆知以史为镜可以明心智,但当和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影响的高利害学科相比,它就不得不被打入“冷宫”。所以,从思想和观念上改变学生的这种想法,才能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地位。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新理念应是构建多角度的历史课程框架,实施探讨性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实现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为总目标和达到使每位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终目的。

二、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1.师生关系新定位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它倡导的学习模式是以学生自主性探究为主要方式。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领会到教师角色要慢慢开始转变,从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同时,树立新的理念,该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整个历史学习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舞台,让他们依靠自己所学的知识、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和感受新的历史知识。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对高效课堂的进行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师要努力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听听他们对历史课的想法,如果觉得他们的意见有一定的建设性,不妨采纳一下。

2.充分的准备是历史高效课堂的重中之重

想要让历史课堂达到高效,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布置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业等。如,在教《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这节课前,历史教师自己在备课时可以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仔细备课。可以设计一场情境表演作为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准备好三份简短的剧本,让学生分别扮演剧本中的原始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和当代人,剧本主要内容可以是现代的学生在拜访祖先的过程中,一步步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慢慢了解到人类进化的历程及劳动在人类进化中起到的作用。课后作业可以是让学生去网上查看相关视频,深化对本节课所授知识的理解。

3.掌控课堂氛围

活跃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动性。教师是课堂状态的调节者,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来营造充满生机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的大脑都动起来,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渴望感,让他们的心理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意识和思考潜能。如,在学习《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这节课时,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知识,来尝试着划出西周分封制示意图。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分封制的进一步理解。随着学生学习节奏的变化,课堂节奏也要随时调整。在初中历史课上,当有学生对教师讲解的某一知识点提出疑问时,教师需耐心解答,不应为了赶进度而敷衍了事。高效课堂就是要做到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应掌握的知识,而不是利用课后时间来恶补课上的知识。

4.重新构造课堂结构

为了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初中历史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培养科学的学习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对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能力的培养。高效历史课堂的模式可以为历史教师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导入新课,然后分配任务,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进行疑难点拨,在课堂的最后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组织测评。而剩余的30分钟时间就留给学生以独学、对学、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等不同的合作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探究和理解。最后的五分钟,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口头测评、小纸条测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做一个了解。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和落实初中历史教学下,产生的新型教学实践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高效的课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快乐为根本,所以,高效课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朱晔。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1)。

[2]刘向东。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12)。

[3]王月芳,谭凤华。创新教学思路,让历史课堂活起来[J]。现代阅读:教育版,(05)。

高三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篇10

死去的具体意思是你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背书。

是的,背历史书。

事实上如果得高分有捷径的话,我们干脆取消高一高二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一进高中就开始做最后他们要做的高考卷子。

但是事实证明,一点一点获取知识时累积得到的学习能力才是最有价值的。

我很喜欢的一个电影《成长教育》里面有一句台词:The life I want, there is no shortcut. (我要的生活没有捷径。)

这说明了要想在卷子上拿漂亮的高分,你就得做好吃苦背书的准备。

新课改后历史有三本必修书和四本选修书。

我们的任务是首先要完成三本必修书的背诵,之后在四本选修中挑取两本进行背诵,因为时间精力毕竟有限,四本选修全部背诵下来不光意义不大而且费时费力。

三本必修书的内容分别是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的,这三个方面里面也有重点和次重点。

我个人在高三复习时将经济部分作为重点进行复习,不是说其他两个不重要,而是说你要学会有所侧重。

具体背诵时,我们要有技巧。

比如说改革,我们可以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发生的改革总结在一起来进行背诵,总结的质量非常影响最后记忆的效果。

我当时在寒假时完成的一项作业就是将具有相同特征的历史事件都总结在一起,写在A4纸上方便以后复习。

虽然总结的时候很费时费力,但是最后在复习的时候通过快速浏览A4纸上的内容找到我不清楚的知识点这一做法省去我不少找资料的时间。

在这里还要跟同学们说一句忠告,对于时间的爱惜并不是通过你熬夜到几点不睡觉进行完全无效率的复习来体现的,真正爱时间、会省时间的人都是注重细节的人。

如果你能够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去花一点儿时间整理归类你的复习资料,你就不会在老师快讲完卷子的时候才把卷子翻出来。

同样的,通过花时间总结也可以使你的记忆更加牢固。

其次,具体背诵的内容是什么呢?一定得是要考的内容,尤其是重点考的内容。

如果你不知道要考的内容是什么请你好好跟着老师过第一轮复习。

如果你错过了第一轮跟着老师过考点的阶段,请你去去买一本最新的《疯狂600提分笔记》来看。

如果在复习的时候对于考点不清楚,那么复习也是蒙头抓。

你都不知道要复习什么,怎么可能复习的好,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

在此我还是提醒一下学弟学妹们要重视基础的积累。

历史事件的时间点是很难记忆,但是只要你有心,一定可以背下来。

像1927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将他们放在一起来记忆;我到现在都记得19既是爱因斯坦发表论文的年份,又是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定军山》出现的年份。

为什么记得如此清楚呢?因为首先我知道为了庆祝爱因斯坦关于量子理论、布朗运动与狭义相对论的传奇论文发表一百周年,联合国大会将定为世界物理年。

这样往前推一百年刚好是1905年。

其次,我知道有个看电影的网站叫做1905电影网,我通过搜索发现这是因为《定军山》出现于1905年。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将具有相同时间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背诵有助于省时间,给你背诵的东西一个背景资料从而形成一个联想记忆将有助于加固你的背诵效果。

当时有一些很重要但是又很难记忆的历史事件时间,我将他们设为自己常用的网站的密码,比如支付宝和淘宝或者银行卡密码。

这样你每次使用这些软件都会进行一次时间年份的recall,最后难背下来的年份反而变成了熟记于心的数字,

而且再也不用担心使用生日做密码会被坏人利用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将学习融入生活的做法还有很多,只要你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就不要怕生活会辜负你。

背诵历史时间对于我们做选择题时做出正确的推断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我们背诵中的重头戏还有历史事件意义的背诵,这一部分就是为了应对大题而做的基础打造。

因为是应对大题,我们在背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点背诵,你如果不能把每个点底下详细的部分都背下来,请你一定要把几个大的总点背下来,因为在改卷的时候老师们基本上是按点给分。

所以如果你光写了一个点,就算你写的再天花乱坠也只有一个点的得分。

全面背诵才能全面得分。

第二阶段“活来”:

“活来”的基础一定是“死去”。

如果你的基础还没打好也就是说你的《疯狂600提分笔记》还没有背完请你继续进行上一阶段。

完成了“死去”阶段痛苦背诵任务的同学们,恭喜你们不用再死脑细胞了。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脑细胞活过来。

有了大量的基础知识,我相信考卷上考记忆和基础的题已经被你秒杀了,剩下的题我们就需要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考试技巧以及经验来拿下。

这一过程就是我所说的活来。

活来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正确的使用我们脑子里面的知识,让它们为我们得高分的最终目标做贡献。

仔细审题,注意题目中关键点与我们历史书上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或映射,然后揣摩出题人的考查意图。

如果你能做到这三点,那么我相信12道选择题你最少对10个。

在日常复习时我们要注意提高唤醒我们脑中特定知识点以及由这个特定知识点发散思维出去的能力。

这样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才能比较活,不会将一道活题做成一道死题。

在高三复习的时候要重视跟老师之间的交流,老师的建议往往是一针见血的。

因为老师们已经经历过很多次高考,他们看过很多学生走了弯路。

所以有问题有困惑就去问老师,多多跟老师沟通将省去不少你一个人孤军奋战时的麻烦,能够让你在要求高效率的高三让自己的时间充分用在有产出、有回报的复习中。

历史是文综三科中的一科,占100分分值。

全国新课标二卷里面历史的题型分值是这样的:12道选择题,每题4分;第一道大题是材料题,会有几个小问,共25分;

第二道大题是论述题,共12分(实际中这两道大题分值可能略有不同,大体一致);最后一道大题是四选一,题目出自四本历史的选修书,占15分。

从题型和分数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出选择题即客观题是得分的重点。

高三复习的时候我们每周五下午上完两节课后会进行一次文综大练(模拟文综考试)。

主持大练的是历史任课老师肖老师,两个半小时后她会让我们交换卷子然后听她报的选择题答案来改选择题,然后给出对方的选择题分数。

经过几次大练后,我们发现只要根据在选择题的得分情况就可以推断出历史科目的总分:选择题分数在36分以上的总分一定不会低,选择题总分在24分以下的就算大题答得再好总分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能否拿到选择题的高分对于是否有一个高的总分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觉得用刘老师的话可以更好地总结这一点——得选择者得天下。

也许你会觉得过于绝对,但是就像语文作文一样,除了文采出众的那凤毛麟角的一些人会拿满分以外,大部分人不管之前水平如何千差万别都可以通过训练使自己作文的得分在52分左右。

历史的大题也是有得分技巧的,大部分人在大题上的得分在经过高三针对性的训练后都会集中在一个区间内,无法分出段次来,这个时候选择题的得分就至关重要了。

更何况选择题本身的分值就接近一半,所以我建议备考的学生,尤其是弱势在历史科目的选择题上的同学一定要加强选择题这一块,每一道题分值四分在高考中来说是含金量非常高的。

推荐学弟学妹们多多做选择题练练手感。

在学习进度上我建议跟着老师的进度走,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背诵任务以及做题任务。

在高三下之前你应该完成“死去”的过程,让自己具有大概的知识框架。

在高三下的时候再跟着老师过一轮复习进行巩固,二轮复习进行拔高,三轮复习进行最后的弱项加强以及总体优化。

在复习时要注意观察和调整自己的状态。

松懈时要督促自己,失败时要鼓励自己。

注意自己的时间精力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花了大量时间却做了无用功,这种时候要立即反思并进行调整。

高三的时候我们不怕犯错,怕的是犯错不改。

在日常作息安排上我希望同学们以身体健康为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就算被人们说烂了也是一句真理。

你没有健康的身体好的精神状态你拿什么去高考?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不要一味追求时间的最大化,我们要追求的其实应该是效率的最大化。

当时我的班主任在最后两个月时鼓励我们熬夜复习,我也被鼓吹地熬了一天的夜,我复习到凌晨一点半,

结果第二天起来以后整整一个早上我都听不进去老师们在讲的东西,因为我的大脑在早上进行休息以补充昨晚它没有得到的休息。

然后我果断摒弃了熬夜这一错误做法,事实证明充足的睡眠对于大脑思维活跃的帮助是极大的,我们复习的时候就用着这么一个脑子,

你怎么可以亏待它呢?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复习时不要心存杂念,认真投入有效率地复习,晚上到11点了就去睡觉,第二天6点再起床。

有个规律健康的生物钟对于你一天的学习和心情有很好的正面作用。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策略 篇11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由于初中生好奇心强,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精彩、巧妙的导入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重视规范有序的板书

板书的作用非常大,它与教师的口头表达相互配合,能清晰地展现比较复杂的知识,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在板书时,教师必须遵循条理清晰、突出重点、书写端正、编排规范的原则。在教学《战略大决战》时,笔者采用重点式的板书设计,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三件历史大事为重点,然后再细致地展开教学。如在讲到“三大战役”的时候,板书清楚地展示了“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时间、地点等重要内容。

三、精心设置课堂问题

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置疑”开路,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处生疑,能培养学生多思、善问的良好习惯和求异思维,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使之发展成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练习,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和作者,鼓励学生提出独到见解,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并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逐步深化,产生深入学习的内在需求。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避免教师的“满堂灌”和“一言堂”。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以《三国鼎立》一课为例,教材中涉及“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战争胜负的原因是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笔者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原因,集思广益,形成比较全面的答案。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回答更有条理性,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牢固。

五、肯定学生的成就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给予激励性评价。对于听惯了批评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能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有值得表扬的地方,慢慢地消除厌学情绪;对于听惯表扬的优秀学生来说,教师在表扬他们的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

六、明确历史教学目标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导者是教师,实施者却是学生,所以,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只有抓住灵魂,课堂教学才能实现高效;其次,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氛围可以让每位学生融入历史教学中,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

七、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其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强调,要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因此,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提问、回答、作业、交流、操作等学习行为,是逐渐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历史教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追求高效是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教师只有熟练运用有效策略,才能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初探 篇12

一、知己知彼, 准备很重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容易忽略准备工作, 导致课堂上超出自己的预料出现很多问题, 所以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从学生的了解, 到备课的资料, 再到课堂的把控等这些都要精心安排布局, 确保自己教授的内容被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1.加强师生交流。

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准备阶段, 要提前了解学生具体情况, 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工作。 这就需要教师提前与学生做好沟通和交流, 把握好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教课过程中, 处处才能心中有数, 步步可以稳扎稳打。

2.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可以说是教学准备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 没有充分准备, 教师在课堂上就会把握不住, 导致教学的混乱。 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的学生水平, 制订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 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获益。

3.把控好课堂进度。

把控好课堂的进度很重要。 历史教师只有把控好课堂的进度, 才能发挥自身作用, 引导学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做到每一节课都能承前启后, 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历史事件的高度统一, 而且要巧妙地留有余地, 让学生有更大发挥空间。

二、活学活用, 能力是关键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很多学生接受的都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方法, 对于历史知识死记硬背, 仅仅是用来应对考试而已。 这种方式虽然历来饱受诟病, 但是的确面对中考的压力很多师生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换汤不换药”, 课堂形式虽有所变化, 但是方向还是应试。 而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却不仅仅是以考试为重心, 重点是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

1.认识历史, 明确思路。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老师对于教案的研究可谓竭尽全力, 但是往往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就是历史是什么, 让中学生理解历史并对历史产生兴趣, 肯定是要让他们知道历史是什么, 学习历史的目的和价值在什么地方。 如果明确了这个思路, 那么在教案的编写, 课堂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再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这样就能取得“活学”的效果。

2.运用历史, 联系实际。

很多人都会觉得学习古代史, 距离我们很遥远, 联系不到实际生活, 无法做到“活用”, 其实这是不对的。 不论我们学习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都是与当今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 例如巴以冲突就可以追溯到世界古代史, 而我们阅读的那些古诗, 比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等都牵涉唐朝的安史之乱。 部分教师无法做到联系实际, 就是因为自己的知识面过于狭窄, 今后仍然要加强学习。 学习历史就是要运用历史知识认识当今世界, 当今的很多现象, 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 这样就会便于我们认识世界。 所以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上, 教师应该发挥历史这门学科的优势, 利用具体事件帮助学生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知识体系, 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模仿这种思路, 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摸索出适合自己记忆和掌握的方法。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结合, 提升能力

1.多媒体工具的课堂运用。

多媒体技术集图像、音乐、视频等于一身, 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上也被广泛运用。 曾经历史上的很多事件都保留大量图片和录像,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合理运用多媒体工具, 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当时历史事件的影响。 例如南京大屠杀, 目前就有很多影像资料, 在教学中可以插播一两段视频, 就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那段苦难的岁月,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适当开展社会活动。

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也可以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历史遗迹, 然后让学生现场当解说员, 将历史遗迹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而且回来后再让学生一起沟通交流, 写一些感想等, 这样更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让学生接触历史的真实感, 提高对于历史的兴趣。

总之, 历史并非像某些学生所想象的那么枯燥乏味, 简单死记一些内容只能应付考试, 对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的增强都是无益的。 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利用好高效课堂这种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益。

参考文献

[1]贾顺姬.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 2015 (13) :99.

[2]唐雯.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研究[J].新课程 (中学) , 2015, 6:80-81.

初中历史的高效学习方法介绍 篇13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传统课堂教学理论下的教学行为需要改变。

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她服侍了作为每个独立的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腐蚀了作为共同活动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双边多向、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要改变以上教学行为,必须依托临沂市教研室“35x”教学策略,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打造活而高效的历史课堂。

2.5月临沂市教科研中心历史教研室在素质教育优质高效与教学评价的研讨会上,张西河主任提出了“优化初中历史35x课堂教学策略,构建素质教育优质高效课堂的研究”的课题,通过近期的实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有待优化。

3.8月,河东区教学研究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活而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通过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切实推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2.通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为学生构建“活的平台”,进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1、科学性原则

该项课题的研究遵循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教学在课程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的任务,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要处理好统一性和差异性的问题,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在课堂时间的掌握和安排上,不搞“一刀切”,即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的落实,又要允许学生的个别需求,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学习特长,处理好普及与提高、一般与特殊、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力争做到用多个平台去发展学生,用多把尺子去评价学生。

2、趣味性的原则

兴趣是高效课堂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在具体实验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要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以及其他能为我所用的一切有利的课程资源,将学生所熟知的事例,生动活泼的叙述、激趣逗乐的游戏、既竞争又合作的学习比赛以及其他趣题趣事等,恰当地引入课堂,应用于教学,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将会获得愉快的感受和成功的喜悦。

3、积极参与的原则

积极参与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二是实验教师主动参加实验教学研究,做到有计划、有次序、有效果。以上两方面的参与程度,决定着教学实验研究的效果和成败,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原则。

4、成功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这里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训练,包括问题解决探索过程的经历和问题解决策略与方法的积累,还包括问题解决后愉悦情感的感受和成功喜悦的体验。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主张采用学习小组激励的评价机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闪亮点和在问题解决探索中的创新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教师还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培养他们成功的心理,树立成功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

1、树立“和谐高效课堂”的理念,在这里“和谐高效课堂”主要是指一种民主、平等、合作、交流、自由、开放、安全、愉悦、高效的课堂,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问题解决为主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和谐高效课堂”。

2、转变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活而有节”,不放任,也不过于严肃。

3、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尽量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和不同兴趣的具体要求,创造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养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踊跃展示的学习习惯。

4、着眼于学生素养的提升和素质的提高,在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自尊、自信,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该项课题研究工作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12——2010.2)

1、组织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

2、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相关讲座。

3、组织基本理论知识的研习。

4、组织进行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3——2010.6)

1、组织召开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会。

2、组织召开课题研究的研讨会。

3、每学期定期开展研究课的观摩研讨活动。

4、每学期做好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工作总结。

5、做好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工作总结汇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7——2010.12)

1、组织召开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报会。

2、组织课题研究的资料汇编。

3、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研讨会。

4、组织召开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会。

5、组织撰写课题的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分工

1.课题负责人:王善文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理论指导和研究工作。

2.课题组成员: 李金会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及材料的收集整理等。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教学案例汇编。

3、教学论文或专题论文。

“农村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研究”

上一篇:大二暑假实习报告下一篇:职业规划范文高中生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