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

2024-12-07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通用8篇)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 篇1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简报

简报一:

一是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布局均衡。近五年,宿城区财政累计投入4.8亿元,在老城区新建、扩建、改造提升7所学校,通过这些新改扩建学校的建设,有效地促进城区义务教育布局的均衡。

二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安全工程建设。近五年,区财政每年安排校安工程资金4000万元以上,已累计投入2.8亿元用于农村校安工程建设,拆除所有D级校舍,新建、扩建、加固校舍36.2万平方米。目前,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及教辅用房、体育运动场馆、生均占地面积等基本达标,且逐步趋于均衡。

三是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大对学校教育装备的投入,按照省定标准配置中小学图书、实验器材、音体美功能室器材等教育装备,全区义务教育学校陆续建成校园网、校园广播系统和网络管理中心,为教师配备教学电脑,为学生配备学习用电脑。近五年,累计投入教育装备资金3885万元。

四是推进义务教育师资质量均衡。近五年,累计招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491人,区财政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新招录教师的财政供养,新招录的教师,绝大部分都充实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提升薄弱学校师资实力,实现师资质量均衡发展。

五是推进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均衡。近五年,区财政严格按照省定公用经费标准和学生数足额安排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累计安排学校运转经费2.12亿元;严格按照扶贫助学资助标准和覆盖面安排助学资金,确保困难家庭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累计安排资助资金2100万元;落实民办学校教育奖补政策,累计投入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养老医疗保险补助等567万元,实现教育经费均衡投入。

简报二:

近年来,贵溪市坚持教育公平,紧紧围绕“教育均衡发展”这一主题,通过以强带弱、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落差”得到明显改善,教育和谐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倾斜:城乡教育呈现和谐发展

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差别巨大,这是许多地方的普遍现象。贵溪市教育局紧扣“倾斜”做文章,努力促进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育与城市均衡发展。领导力量倾斜。该局把全市所有学校划分为13个片区,每个片都有1名局级领导为“片长”帮助学校谋发展、解困难。同时选拔优秀干部到薄弱学校工作,推动薄弱学校各项工作的改观;办学经费倾斜。近年来,贵溪市投入资金5.16亿元,新建、改建、扩建城乡校舍面积5.6万平米,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全面改薄工程,加大农村学校设施设备投入,以及农村中小学图书及教学设备、仪器更新和购置,投入5000余万元为中小学校配备图书8.7万册,装备计算机2623台,对城区所有学校及部分农村中小学新建标准塑胶运动场,促进了城乡学校均衡发展。教学研究倾斜。全市通过层层选拔评出的教学能手,实行“送课下乡、教学扶贫”,同时组织薄弱学校的干部、教师到城区学校见习,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正是通过这“三个倾斜”,让全市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充实起来,城乡教育呈现出和谐发展的局面,全市先后有两所农村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统筹:教育步入发展“快车道”

统筹发展规划。2005年,贵溪市创造性地把一中和原四中合并,做大做强一中,形成以一中为龙头,带动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将原四中改办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缓解城区学校入学难的同时提升基础教育的发展。今年全市二本上线人数946人,其中一本线272人,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分别比2015年净增18人和330人;今年全市中考获得6A成绩考生427人,占鹰潭市6A考生总人数的.50.8%。考生6A率9.24%,创历史新高;统筹城乡学校建设。近三年来,贵溪市投入8400余万元新建、改建、扩建市一中附属学校,二小教学楼,万和小学,美的学校,八中学校等建设;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规划》,2013-2015年全市共规划实施标准化项目216个,总规划投资5320.2万元;投资2320万元,完成了中央下达我市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乡镇中心幼儿园)项目7个,已经开工建设六个,总建设规模17520平方米;统筹干部教师队伍管理。健全校长考评机制,继续实行动态管理和量化管理,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增强了校长的责任意识和务本意识。细化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了全市教育系统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教师管理的补充规定,有效地解决教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充分地调动了全市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

保障:贫困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

自2010年以来,贵溪市教育局通过设立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教育部门为主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运行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全市实行学生救助“阳光工程”,对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学生均实施救助,对家庭困难寄宿制学生实行生活费补助,标准分别为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对于高中生,职业中专每人每年1500元进行救助;全日制本科教育大学新生申请生源地无息助学贷款,按5000、6000元二个等级救助。今年上半年,资助中心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875人次,评审发放各类资助金515.025万元。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 篇2

2008年12月19日,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同宁夏永宁县教育体育局怀揣着教育均衡的同一梦想, 肩并肩地站在同一起跑线, 启动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究及推广项目 (以下简称为“跨越式试验”) , 本项目是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研究”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上, 探索出的一套能够有效提升农村课堂教学质量, 可大面积复制和推广的理论、技术、模式和方法, 目的是要改变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没有高效益”的不正常现象。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 力图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 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进而推动永宁城乡教育均衡一体化发展。

自课题实施以来, 已一年半有余。试验校已从刚开始的10所逐渐增加至20所, 并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于永宁县全面推广运行。课题开展期间,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跨越式课题组、永宁县政府以及教体局和各试验校的课题教师三管齐下同为课题的常规开展尽心尽力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来自课题组的专业指导与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课题组从组织机制、常规指导、教师专业发展以及资源建设和环境支持四大方面对跨越式课题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和服务。

1. 组织机制

组织机制的建设是跨越式课题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之一, 也是跨越式课题发展地方化的核心步骤之一。因此, 永宁县跨越式课题构建了以“总课题组—教研室—各试验学校”为核心的三级课题管理模式。

多试验教师在听取课题组的意见后, 将修改的方案以及教学反思又发给课题组, 课题组通过这样的循环交流来进行更加深入的指导。

3.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一直是跨越式课题组的核心目的之一, 因此课题组经常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区域内集体研讨课、区域间交流和教师常规说课、赛课等活动, 以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的基点, 以区域内和区域间集体研讨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的方式和途径, 最终以比赛促进和深化教师专业发展。

总课题组:课题组构建了一套管理与支持服务机制, 包括课题指导、网络服务、资源提供、管理评价。在课题指导层面, 课题组的组建和指导模式如上图所示, 由总课题组指定课题负责人来负责区域内课题的总体设计和指导, 建立教学指导小组、技术支持小组、教师培训小组、联络小组来分别负责教学辅导、技术服务、教师培训和沟通联络。

县教育局:主管教育副局长任组长, 教研室主任主抓课题的各项工作, 教研室教研员全体参与课题实施与管理, 跟踪听课、评课指导, 负责课题研究业务指导, 在总课题组指导下负责后续工作的落实。

各校课题小组:各试验学校成立了以校长 (或主任) 为组长的课题实施领导小组, 成立以教研组主任为组长的课题试验小组, 吸收学科组长、备研组长同试验教师一起参加课题研究。

2.常规指导

常规课的指导是总课题组每月工作的主体。常规课的指导基本上按照“课前提交教学设计方案—集体备课—上课实施—课后研讨评课—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反思”的思路进行。在一年半的课题工作中, 课题组成员通过面对面指导、E-m ail等方式对教师们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指导, 共指导了300多节课。很

(1)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自试验开展以来, 总课题组根据课题的进展情况和常规化需求, 先后对永宁试验区的试验教师及试验学校相关领导进行了理论、方法、技术和模式四个层面的培训。

(2) 区域内和区域间集体研讨。为了促进区内研讨, 发挥集体教研的优势, 课题组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学科的集体研讨活动。通过与试验教师备课磨课—集体观摩课—上课教师说课—集体研讨课的方式, 促进试验教师对跨越式课堂教学的理念、模式和方法的深入把握和定位, 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 同时也促进其他评课教师以观摩课为案例, 学习借鉴优势, 弥补不足。

同时, 为了开阔试验领导和教师的教学思路, 使试验教师能较快地理解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理念, 促进区域研讨, 课题组提供了跨区交流与研讨的机会。例如参观丰宁跨越式课题组、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年会 (江西南昌年会、江苏常州年会) 、参加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理论与实践探讨会、举办银川市教科所组织的永宁小学英语现场会等。

4. 资源提供与环境支撑

实现跨越式课题的常态化, 教学资源的支持极为重要。总课题组为课题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大量的教师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技术平台等相关资源, 同时也为各位课题试验教师量身定做教师培训网络课程, 并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规划培训内容及课程体系。

二、来自县政府以及教育体育局的支持与关注

永宁县政府和教育体育局高度关注和重视跨越式课题组的运行和发展, 为试验学校配备良好的教学设施设备, 保证了课题常规开展的硬件条件和基础, 同时教育局还积极为所有试验校承担了全部的课题指导费用, 为课题开展后续指导工作和常规化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此外, 教育体育局还在网站开辟了跨越式教研专栏, 为课题开展提供便利。除了保证课题常规开展的硬件设施和资源保障外, 永宁县政府以及教育体育局基于课题的长远发展, 创建了永宁跨越式教学课题博士工作站、启动了“永宁百台笔记本计划”并建设了宁夏全区第一个电子移动教室, 充分体现了永宁县政府以及教育体育局促进当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决心和前瞻力。

博士工作站建设的宗旨是召集热衷于跨越式教学的教育工作者, 组成永宁跨越式教学指导团队, 推动永宁县跨越式教育的有序优质发展。博士工作站主要的组成人员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何克抗教授、余胜泉教授、刘美凤教授、吴娟博士、马宁博士、陈玲博士、梁文鑫博士、刘禹博士等。主要职责是规划永宁县跨越式课题的整体发展计划, 落实和实践课题计划与活动, 从而能够有效地推动课题发展。

“百台笔记本计划”是指为每一位课题试验教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一计划的启动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以及硬件需求, 有效地保证教学的常规化,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不断培养和提高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 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解放课堂, 更好地创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课堂。

永宁县第三小学电子移动教室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个电子移动教室, 它使信息化学习环境走进课堂, 实现了信息化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完整结合。电子移动教室由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无线网络、多媒体电子教室广播控制系统、课程资源服务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设备组成, 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 改变教学互动的方式, 通过网上自主学习、分组学习、网上合作学习、互动讨论、测试反馈等即时反馈手段, 教师可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此外, 永宁教育局在其网站中开辟专门的板块, 用于发布课题进展各项信息、公布课题试验各项信息、提供资源交流。课题组的各项通知以及活动公示都通过这一空间公布, 以便更好地督促试验学校以及教师抓好试验课题。

三、收获硕果: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课题的发展更加离不开所有试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 面对参加课题时诸多的不适应:理论新、技术难、设备落后、工作多、困惑大……大家并没有放弃对课题的探索和思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欣喜地看到, 永宁试验区在各项北师大课题组和永宁县教体局共同举办的识字量测试、阅读能力测试、英语口语测试等比赛中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条件落后的农村小学, 学生成为了课堂的小主人:语文课堂上, 学生们思维活跃, 积极发言, 活学活用, 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很高;英语课堂上, 全英教学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听力环境, 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更是培养了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英语的意识和能力。

望远小学黄春燕老师谈道:“几年来, 我所教的学生有的英语考试成绩虽然提高了, 但英语口语水平却越来越差, 越到高年级学生越不愿意张口说英语, 最后干脆就成了‘哑巴英语’。参加跨越式课题之后, 现在我的学生从不敢说到敢说, 不会说到会说, 学生的兴趣高涨, 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望洪小学李巍老师也提到, “现在这帮二年级的孩子们和我越来越默契, 口语水平也绝不低于三、四年级学生”。

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同时, 我们也欣喜地看见各课题试验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综合课例以及优秀科研论文等。

家长的支持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家长的态度和对试验效果的肯定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生源甚至信息化的装备水平以及后续的资金支援。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 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许多家长都希望能将自己的孩子转到课题试验学校。有位学生家长高兴地说:“我的女儿天天回来都要缠着我给我教英语, 我跟着孩子学会了好多单词呢, 我为孩子的变化感到无比的兴奋。这个跨越式课题真好。”

展望未来, 教育均衡的伟大蓝图已经在向我们招手, 在跨越式课题的路上, 我们还需要做得更多更好, 我们要不断加强课题实施管理, 加强试验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培养, 规范课题研究过程, 落实好常态长效机制, 把课题做实做好, 并在合适的时机在全县有条件的小学逐步推广, 借助跨越式课题支撑, 消除城乡教学质量差距, 增强教育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力。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 篇3

一、思想引领,增强教育发展内驱力

我区结合学校教学中心工作,把学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以党的思想建设引领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我的中国梦”征文和演讲比赛,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时代旋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我区把“日行一善”作为长期打造的德育品牌,全面深入推进“感恩知孝、一生储蓄”、“日行一善,爱心传递”、“三感恩”等德育实践活动,达到了培养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

我区围绕“以文化建设为引领,以工作业绩为目标、以竞争激励为手段,以特色建设为提升”的特色教学模式,把国防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特色工作来抓,着眼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建设,着力打造国防教育基地,组织各校师生参加“童心共筑中国梦”国防教育军营体验,实现了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双赢。我们坚持显性与隐性的结合、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加快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我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金凤大发展,教育要争先,我该怎么做”解放思想大讨论为突破口,以“聚焦课堂,有效教学”活动为载体,在广大党员教师中开展“三约一访一承诺”、“三亮三比三争创”等活动,使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增强了动力,统一了思想,提振了精神,转变了作风,提高了效能。

二、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我区积极筹措资金近7000万元,新建嘉园小学、续建雅园小学,改扩建金凤回幼、良田镇中心幼儿园、曼新回民希望小学、泾龙回民小学、奕龙回民希望小学。这使我区的学校布局更加合理,移民地区的大多数学生不但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而且还告别了多年的煤炉子,实现了水、暖、电配套,学校条件显著改善。

我们还投资300万元,对丰登回民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进行室内外装修;投资2058万元,建了4个200米塑胶环形运动场,18个标准篮球场,10个标准排球场,2个400米塑胶环形运动场,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使移民地区的学校也拥有了现代化的运动场。

为了加强学校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我区今年筹措资金近4000余万元,为25所学校增配教学仪器设备,对所有学校的音体美器材进行补充配置,新增图书11万册,新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340套、交互式多媒体语音设备12套,更新配置计算机1650台,多媒体电子白板拥有率达到85%,城市学校基本实现“班班通”,使教学设施的标准化、现代化程度大幅提升,缩小了城乡学校的差距。

三、内拓外引,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在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区教育大发展的关键。我们通过搭建完善以下三个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

一是搭建骨干教师网上交流平台。通过骨干教师网上交流平台的搭建,组建教科研专业支持团队,扩大教师合作交流范围,构建新型教师发展平台,营造重实践、重研讨、重反思、重合作的研究氛围,形成协作互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局面,逐步完善高端引领、多方合作、学习反思、合作共进、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二是搭建名师工作室平台。在培养推荐“塞上名师”、“凤城名师”的同时,选拔命名“金凤名师”50名,建立名师工作室12个。通过建立金凤名师工作室,带动骨干教师进行群体研修,形成整体推进、共同提升的良性发展机制。挖掘名师蕴涵的潜在资源,激励名师不断进取、创新、发展,提升“金凤名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提升我区教育的综合实力。

三是完善连片值月网络教研平台。通过连片值月网络教研的进一步完善,扩大优质教师资源辐射面,拓宽教研活动范围,推动和加强城乡之间、片区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师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优质资源。2013年,我区提出并实施了“5113”教师培养工程,即从现有骨干教师中遴选、培养名师50名,从430名班主任中遴选、培养100名优秀班主任,从现有各级骨干教师中遴选、培养100名学科带头人,遴选、培养并申报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骨干教师300名。通过强化对骨干教师的培养,放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让骨干成名师,以名师促提升,以提升推发展”的目的,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同时,我们还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在保障教师原有待遇的情况下,又在教师餐补、农村一线骨干教师奖励、“金凤名师”奖励、名师工作室经费扶持、提高临代教师工资、农村教师交通补助、特岗教师班主任费7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待遇,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四、创新机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管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我区按照“VA强带弱、优势互补”的原则,探索并实施学校联盟发展共同体,以片区优质学校为龙头,将辖区全部小学组建成6个教育联盟发展共同体,由龙头学校与共同体内各所小学签订《学校联盟合作协议》,形成管理互促,研校联动,质量同进。我们通过落实教育提质扩面工程,实施联合办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缩小了城乡和校际差距。

二是切实加强教学督导。通过实行教育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我区各所中小学全部开展教学质量监测体系,认真分析教育教学中的差异、优势和不足,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提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和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为重点的“小专题”研究,依托“聚焦课堂,有效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评比、优秀教学案例设计、论文评选活动,表彰“高效课堂教学能手”和“高效课堂教学实践先进单位”,将其先进经验全面推广,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四是扎实推进教学研究。通过充分发挥教研员“研究、引领、指导、服务”的职能作用,采取“分校教研、集中研讨、学科蹲点、网上交流”等方式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学科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开展送教活动,全面推进联片教研,实现了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目的。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篇4

1、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考虑城乡建设布局、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布局,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实现城乡资源的统筹安排和利用。

2、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3、城乡建设同步化。按照统一规划、同步推进的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夯实农村可持续发展基础。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4、农业资源资本化。将农村非货币形态的资源资产商品化、货币化、资本化、证券化是实现农村经济二次腾飞的有效途径。

5、乡村建设生态化。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建设美丽武汉乡村。

我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看法 篇5

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农”发展的战略部署,系统总结了2012年和过去10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深刻分析了“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重点研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如果没有全省农民的富裕,广东要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很难兑现了。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始终是我省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三农”工作,加快农业现代化,激发农村活力,对于发展我省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 篇6

——陈绍泽同志在全市郊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3月7日)

同志们:

这次郊县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二十一次全会要求,总结2010年郊县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及“十二五”郊县经济腾飞跨越发展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特别是郊县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确保“十二五”开好局和“三个发展”再上新台阶。上午善璐书记、建业市长带领郊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郊县镇街党(工)委书记,对溧水县近年来经济跨越发展的亮点进行了观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溧水这几年的巨大变化。各郊县、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溧水经验,充满自信,自加压力,敢于超越,奋力争先,为“十二五”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等一会,善璐书记、建业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郊县工作先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郊县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奋力推进郊县转型创新跨越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开启新篇章。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核心,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域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南京行动纲要》及配套政策,确立“全域统筹、一体发展”总体思路,明确了土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城乡规划、产业布局、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的工作目标,同时在11个镇街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开展先行试点。

二是郊县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积极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61亿元,增长15.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7.5亿元,增长22.7%;固定资产投资2414.7亿元,增长27.5%;实际利用外资20.3亿元,增长18.2%,郊县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是工业发展提速增效。坚持新型工业化不动摇,坚持创新驱动与投资驱动并举,推动郊县工业总量做大、发展转型、效益提升。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470亿元,增长27%;完成工业

增加值1376.8亿元,增长17.9%;累计实现利税516.9亿元,增长58%,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67.4%。郊县高新技术企业达366家,规模企业达3154家,产值50亿元以上的重点工业园区增加到12个,其中100亿元以上园区3个。

四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持续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拓展农业综合功能。新增高效农业17.5万亩,累计达132万亩,占耕地的36.5%;新增设施农业7万亩,累计达38万亩,占耕地的10.5%;成片造林5.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06家,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90多家。农业“1115”规划全面启动,休闲农业和农业产业园区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五是农村民生持续改善。积极扶持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128元,增长12.9%,增幅首超城市居民。农村“八件实事”投入超过30亿元,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30元~35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40元~400元,新农保覆盖率达98.6%,农村社会事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是村级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着眼全面加强经济薄弱村自我发展能力、为民综合服务能力,扶持126个经济薄弱村新开工标房73.4万平方米,当年完成3/4的主体工程,1/3已对外招租,到账租金2000万元。解决了21个薄弱村办公用房问题;在

村党组织换届中全面推行公推直选,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10年郊县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回顾总结“十一五”,郊县经济社会发展亮点不少。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把发展经济、造福百姓、改善民生贯穿于小康建设全过程,强力突破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这两个薄弱环节,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12.3%,突破了万元大关,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9年全市顺利实现以区县为单位全面达小康目标。郊县经济迈上新台阶。郊县实现快速增长,与“十五”末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1%,实现五年翻一番,占全市比重由34.3%提高到49.1%;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6.8%,基本实现五年翻两番,占全市比重由29.6%提高到49.6%;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9.4%,投入总量增长2.85倍,占全市比重由60%提高到92%;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2%,占全市比重由37.3%提高到68.7%,郊县对全市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农民资金合作;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加快万顷良田工程建设;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成立8家小额贷款公司和21家农村资金合作社,扩大农业保险险种范围,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镇街综

合改革基本完成。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高效农业、设施农业面积快速增长,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菜篮子”供应保持稳定,休闲旅游农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农业嘉年华品牌享誉全国;农村八件实事总投入115亿元,全面完成40多万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农村低保、被征地农民基本保障、农村五保等五条保障线,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人口计生优质服务网络全覆盖;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垃圾转运处理体系全面建立,“绿色南京”累计造林50.2万亩,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批重点城镇建设加快,培育57个省市级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十一五”期间,郊县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一是坚持把郊县发展放在全局重要位置。市委、市政府对郊县大力实施政策、资源、人才“三个倾斜”,持续增加对郊县的投入,最大限度简政放权,努力打造有利于郊县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坚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持续完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体制机制,统筹城市与农村、江南与江北,协调推进城乡互动、融合发展。三是坚持“工业第一方略”。把郊县作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狠抓有效投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工业对郊县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四是坚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瞄准南京特大城市需求,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定位,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强农政策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向高端攀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保供、增收、生态、旅游休闲功能进一步增强。五是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大。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积极解决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仍要充分认识到郊县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郊县经济总量不大,区县发展不平衡,发展步伐亟待加快;产业特色不明显,有效投入不足,规模企业偏少,集聚度不高,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农村基层基础薄弱,改善民生刚性支出的压力增大,镇村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我们必须直面郊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深刻把握“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郊县经济腾飞目标和总体要求

“十二五”南京要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郊县,难点在农村,郊县发展事关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局。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郊县“十二五”要全面腾飞跨越,希望郊县在过去五

年取得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只争朝夕,争创新的优势,实现新的跨越,为全市“三个发展”承担更大责任、勇挑更重担子。会上印发了各郊县的经济腾飞计划,以及相关综合部门的助推措施。会后,各镇街、各园区也要按照会议要求,排出各自的奋斗目标。今年及“十二五”期间考核各郊县经济发展,主要是考核奋斗目标,考核速度质量,考核对全市发展贡献度,以实绩论英雄,以郊县经济的腾飞,促进全市发展的新跨越。

实现郊县经济腾飞,当然有压力,但是也有条件,应该更有信心。

推动郊县经济腾飞,首先有难得的战略机遇。第一是来自宏观层面的机遇。《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南京“两中心、两基地、一门户”的战略定位,为我市进一步集聚优势资源、确立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打下坚实基础;国家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及省委、省政府“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的提出,为发挥南京科教人才禀赋优势、率先实现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青奥会、亚青会的举办,将大大提升南京的国际化程度和开放度。这些既是全市发展的独特优势,更是郊县发展的重大机遇。第二是来自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去年全市启动了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核心的新一轮城乡统筹,土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步伐加快,必将给

郊县腾飞拓展新的空间,带来翻天覆地的新变化。第三是来自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机遇。亚洲最大的火车站——铁路南站、京沪高铁、禄口机场二期工程、长江四桥,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延伸南京等,南京海陆空、公铁水联运的交通体系日臻完善。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南京将实现“区区县县通轻轨、干线公路连镇街、区域供水全覆盖、城乡公交一体化”,将吸引更大范围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向郊县流动,郊县发展的条件将更加优越。

推动郊县经济腾飞,也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放眼全省,与苏州、无锡等市的先进区县相比,我市虽有个别区县实现争先进位,但总体发展仍有较大差距;去年,苏中、苏北49个涉农的县市区中,有32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超过40%,有7个超过60%,均高于我市郊县发展速度,我们稍有松懈,不仅不能进位,尚有被苏中、苏北兄弟县市超越的危险。

推动郊县经济腾飞,更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条件。近年来,郊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和可用财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部分区县已开始显示出加快发展的新态势。“十一五”期间,溧水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年翻一番、5年翻两番,江宁区一般预算收入已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五。2006年以来,— 8 —

郊县工业投入年均增幅近30%,累计完成投资4638亿元,今后几年将进入投资“收获期”。特别是郊县各级干部,在经历了宏观调控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多重洗礼之后,引领发展的水平和能力有了新提高,为郊县经济腾飞提供了强力保障。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形势下,郊县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型发展为主线、改革创新为动力、改善民生为导向,全力推动“全域统筹、一体发展”,激活郊县内生动力,加快推进郊县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努力实现郊县经济腾飞,为全市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郊县实现经济腾飞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快速提升,郊县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实现翻番,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7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2万元。郊县对全市贡献份额持续扩大,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5%以上,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达到6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80%以上,对全市发展的贡献明显增加。发展质量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提档升级,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50%;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占耕地面积比重分别达到50%和20%,森林覆盖率达到28%。

以上指标是建立在郊县经济腾飞目标基础之上的,与年初人代会通过的必成指标相比,带有一定的奋斗性,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但也是经过科学测算的,只要各郊县、各部门一起努力,这些指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做好“十二五”郊县工作,实现郊县经济新的腾飞,需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要把解放思想、奋勇争先作为不懈追求。“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要切实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紧迫意识,突破常规发展的思维定势,树立勇创一流、争当排头兵的雄心壮志,找准新一轮发展的参照系,确立更高的目标定位,勇于和先进比,敢于同强者拼,自我加压,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努力在全省“十二五”发展中实现新跨越。

要把全域统筹、一体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强化“大南京、新南京”整体观,城乡一张图、全市一盘棋,始终把郊县摆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对郊县“予得更多、取得更少、放得更活”,加快推进“五个一体化”,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江南江北差距。

要把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作为根本动力。坚持工业第一方略,毫不动摇地打造郊县先进制造业基地。更加注重特色产业培育,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资源集约,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不断推动三次产业向高端攀升,加快构建郊县

现代都市农业为基础、新兴战略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要把以人为本、富民和谐作为最终目标。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和财富积累,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农民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激发广大群众支持、参与郊县经济腾飞的热情。

三、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确保郊县经济腾飞取得良好开局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加快落实统筹城乡发展部署,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新进展。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将会助推新一轮跨越发展,带来一场深刻的城乡社会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分类指导;既要行政推动,又要市场引导;既要典型引路,又要整体推进,真正实现“农民得实惠,发展得空间”。一要抓好规划编制全覆盖。按照“城乡一张图,全市一盘棋”的要求,结合各区县城乡总体规划,年内完成8个新城和60个新市镇总体规划;完成新社区和规划保留居民点的规划编制;完成市域轨道交通、产业园区、重点农业园区、生态涵养区等重

大专项规划。通过规划全覆盖,科学安排郊县产业、居住、基础设施等空间布局。二要抓好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农村金融制度,鼓励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参与开设资金合作社、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确保每个镇街至少建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交易市场,盘活用好农村土地资源。加快启动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要抓好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试点。11个试点镇街,四月底前务必完成土地综合整治等专项规划。要尽快建立资金运作平台,发挥平台的融资功能和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采取“独立建库、单列考核、封闭运行、先垦后用、规范运作”的方式,积极稳妥推进镇街土地综合整治,力争做到耕地增加、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要努力把试点镇街整体纳入省级城乡统筹试点,争取上级更多的政策支持。

(二)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取得新提升。实现郊县经济腾飞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始终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是要以园区整合为载体,优化郊县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国家、省市级重点园区和配套协作区的资源整合与产业链整合,推动工业布局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变,大幅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雨花

台区要以雨花软件园为龙头形成通信软件、服务外包、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栖霞区要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江宁区要以江宁开发区为龙头形成汽车制造、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新能源产业集群;浦口区要以高新区为龙头形成轨道交通、汽车、现代医药产业集群;六合区要以南京化工园为龙头形成化工产品、机械装备、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溧水县要以溧水开发区为龙头形成汽车及零部件、家电、航空航天产业集群;高淳县要以高淳开发区为龙头形成机械装备、新材料、轻工业产业集群。通过优化特色产业定位,引导每个区县形成以一个重点开发区为龙头,一区多园、一园一业的错位发展格局。二是要以重点大项目为抓手,加大先进制造业有效投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策划一批大项目;强化招商,引进一批大项目;瞄准国家投资方向,争取一批大项目;优化服务、提高效率,推进一批大项目,以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推动工业大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据市经信委初步统计,目前郊县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共265个,其中最多的江宁区99个,最少的区只有几个;亿元以上签约项目117个,其中最多的浦口区28个,有的郊县也只有几个。今天的投入差距就是明天的发展差距,各郊县务必重视重视再重视,落实落实再落实。三是要以新兴产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郊县现代服务业。抓住

建设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契机,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促进科技、信息、商务等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各区县、各开发区、各镇街都要紧密结合产业布局,制定出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责任落实、操作性强的腾飞计划,并付诸实施。

(三)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力度,推进郊县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取得新跨越。围绕“区区县县通轻轨、干线公路连街镇、区域供水全覆盖、城乡公交一体化”目标,全力提升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水平。一是加强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加快建设连接郊县与主城的地铁三号、四号、十号线以及主城到禄口的机场线等轨道交通工程。推进绕越高速公路六合段、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宁高新通道等交通工程建设,加快干线公路及城镇出入口道路建设。推进区县路网、镇村路网升级改造。加快建设芜申线南京段航道整治工程,开展划子河、滁河等航道疏浚工作。二是推进新城新市镇建设。按照新型城镇结构形态,做好新城新市镇总体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东山、仙林、江北三大副城以及溧水永阳、高淳淳溪等新城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重点特色镇。加强村镇建设管理,引导农民向新市镇和新社区集中。年内启动老集镇出新改造升级。三是推进区域供水供气建设。重点实施高淳、溧水两县引长江水、天然气入县工程,确保2012年底实现全市共饮长江水目

标。

(四)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推动农民增收取得新突破。一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实施农业“1115”布局,加强“菜园子”建设,增强农业生态服务功能,把都市型现代农业引向深入。引导高效设施农业大发展,主攻亩均效益5000元以上的产业和种养模式,新增高效农业20万亩、设施农业10万亩。扶持农业园区建设上规模,建成一批万亩园区和千亩核心区,重点扶持打造15个现代农业园区。推动休闲创意农业上档次,继续做响农业嘉年华品牌,实施休闲农庄、农家乐提档升级,打造一批青奥旅游和食品专供基地,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二要着力打造美丽乡村。以50个典型村为重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带。以生态县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完成221个村庄环境改造,建设112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深入推进绿色南京建设,打造一批生态宜居林和生态风景林,新增造林8万亩。充分发挥郊县山水资源丰富、生态保护良好、民风古今传承、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打造有南京特色的美丽乡村品牌。三要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创业就业机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富民合作组织,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超过2000家,组织农民进市场,获得更多的增值收益。继续做好8个经济薄弱镇帮促工作,加强村级能力建设,完成189个薄弱村每村5000平米

标房项目建设,实现每村年收入50万元的目标;继续开展促进15万农村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落实好粮食、种子、农资、农机直补和生态补偿、家电下乡补贴等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增收。

(五)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取得新提高。为农民多办实事,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一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程。全面落实新出台的《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确保1983年以来所有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范围;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参加更高水平的养老保险;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确保人均不低于300元;健全农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适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同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二是推进农民健康工程。按照新医改的要求,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药品供应服务保障体系。三是推进农村人才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乡中小学师资交流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师资水平;积极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大力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四是推进农村文化体育工程。力争70%的镇街文化站达市级“五星级”文化站标准,90%村(社区)建有文化活动室;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

对接青奥会,完善农村体育设施,促进农民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四、加大水利改革发展力度,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郊县腾飞离不开水利保障。“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工作始终坚持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三水”统筹理念,累计完成总投资42亿元,初步建立了防洪、排涝、抗旱水利工程体系和水资源保护管理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我市当前水利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长江等主要江河堤防未经系统加固治理,滁河、水阳江、秦淮河洪水出路不畅;农田水利功能不够完善,配套标准不高;农村河塘淤积仍然严重,河湖水质下降,生态退化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等等。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在防灾减灾中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服务作用更加彰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更加重要。这些因素迫切需要加快水利现代化,为全市城乡发展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证、水资源保障和水环境保护。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走出一

条具有江苏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根据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我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南京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思路举措,为今后5~10年全市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水利改革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要强化大江大河治理力度。加快解决主要江河防洪基础薄弱问题,长江干堤全面达到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标准,滁河、水阳江总体达20年一遇标准,秦淮河总体达50年一遇标准,到2020年,南京城市防洪标准全面达到100年一遇标准。今年要加快实施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推进滁河、水阳江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干流堤防加固、洪道拓浚工程,争取在国家立项并实施;加快胥河、八百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建设;汛前全面完成上水毁工程修复。二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为全市100万亩高标准良田提供优质灌排服务,为100万亩高效养殖畅通水系、改善水质,为100万亩经济林果强化水源保障,为50万亩标准化菜地配套高效节水灌溉体系;结合万顷良田建设统一规划、连片治理;实施新一轮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工程,加快恢复和提高农村河网水系引排调蓄能力。三要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落实各项水利投入政策,保证各级财政可用财力2%~4%用于水利建设,并逐步达到4%。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提

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安排不少于15%用于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建立水利建设基金,确保全年水利总投入14亿元以上。四要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水利工程分级建设责任制,完善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制度,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水利与休闲旅游、人居环境建设紧密结合。加快推进指挥决策科学化、应急处置规范化、防汛抢险专业化,全面提升水利管理服务水平。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 篇7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那么,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当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哪些问题和瓶颈, 怎样有针对性地把中央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呢?

一、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㈠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改善文化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 是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涵盖县、乡、村, 直接面对千家万户, 涉及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 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 也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7月23日重要讲话中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谓均等化, 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 都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文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能否实现均等化, 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改善, 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些年来,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然是薄弱环节, 有相当一部分县尤其是西部地区县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还相当落后, 在资源、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城乡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基本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 就无法实现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更谈不上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倾斜, 向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倾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使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必须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以现代文化知识武装农民头脑, 以新文化培育新农民、以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㈡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不均衡, 我国城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在社会基层都有集中体现, 处理不好, 将会影响到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发挥好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发挥文化“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的作用, 着力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着力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关爱人心、抚慰人心, 增进群众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增加群众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激发群众对发展的热情和劲头,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把基层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和引导到改革发展上来, 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 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优秀健康的先进文化促进情感的交流, 形成人心思进、人心思齐、人心思稳的良好氛围, 对化解城乡基层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㈢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关键“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 任务十分艰巨。当前,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 城乡发展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这种差距, 既体现在经济社会方面, 也体现在文化方面。多年来, 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 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文化建设欠账大、问题多, 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2009年, 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 农村仅占29.4%, 城市比农村高40.6个百分点;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 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举措。因此, 要通过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的延伸和覆盖, 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科学组合, 推动城乡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由于历史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 城乡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方政府文化事业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 各地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 偏重于节庆和大项目, 有的镇文化站经常性工作活动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没有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此种情况制约了镇文体活动的经常性开展, 造成文体活动贫乏, 缺乏对群众参与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形成强烈反差。

㈡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一些乡镇文化站 (室)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 设施陈旧, 年久失修, 多数已成危房, 活动场所面积不足, 文化活动设备器材道具十分短缺。阅览室图书量很少, 大多是陈旧图书, 新书补充量极为有限;电影放映设备严重老化, 片源短缺, 新片租金补助太少, 80年代配备的放映交通工具, 已无法使用, 难以保证每个村居每月一场电影的放映数量和质量。一些地区农民群众看书难, 看电影难的现象依然存在, 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比较贫乏单调。

㈢农村文化队伍结构不合理, 专业人员匮乏基层文化站室文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 知识更新慢, 文化、文艺活动策划编导能力差;许多人在编不在岗, 工作人员混岗使用, 兼职较多, 有效投入文化站工作的精力和时间非常有限, 常常是“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 管理体制不顺等等导致文化站的思路少、办法少, 活动内容赶不上时代的发展, 不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宣传、教育、辅导的作用。

㈣农村文化资源配置不足一些文化站室设施陈旧落后, 信息化、网络化设备基本处于空白, 与辖区部门、企业资源信息共建共享机制薄弱, 不能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

三、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㈠加强组织领导, 把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应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 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 发展改革、财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工负责, 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形成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合力。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财政支出预算, 纳入扶贫攻坚计划, 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际考核内容, 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和质量以及创优评先的依据之一。文化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 认真探索管理文化工作的新途径, 新方法,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㈡加大财政投入, 保障和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镇综合文化站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 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保障的主导作用, 提高公共财政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比例。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重新核定基层文化单位的业务经费, 按辖区总人口核定基层文化站经常性工作经费, 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按一定比例逐年增长。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书屋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及购买重要公共文化产品、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所需要的资金, 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建立镇文化发展专项基金, 用于对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奖励和政策性补助, 进一步拓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渠道,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捐赠社会文化事业,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的良性机制。

㈢加快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新建、改扩建镇文化站, 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要在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 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人口状况和服务要求, 确定设施建设标准, 明确基本职责, 完善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扶持, 发挥政府运作和市场杠杆两种力量, 鼓励社会和民间投资多种方式, 采取“政府拿大头, 集体拿小头, 自己创收补一点, 社会集资筹一点”的办法, 加大对现有基层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增加造血功能, 改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少、旧、缺的状况。

㈣创新文化活动方式, 满足农民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基层文化活动创新上下功夫, 把基层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 因地制宜,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利用各种有效形式,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 依托传统节日、纪念日、重大节庆和民间文化资源, 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业余文艺演出、书画摄影比赛, 以及读书、演讲、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通过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组织动员专业团体开展公益性或政府资助性下基层演出活动等多种形式, 切实有效地丰富基层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并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 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㈤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素质通过以培养、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和制度保障,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素质。重点培养农村、城镇社区文化带头人、文艺骨干, 鼓励有专业特长和专业素质的年轻人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鼓励支持专业文艺团体改革分流人员到社区和镇从事文艺辅导员、文化指导员等工作。注重发挥基层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的积极作用, 培育和发展农村业余演出队、文化中心户、兼职文化管理员等, 形成一支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通过培训、轮训, 全面提高文化队伍的素质, 保障基层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

㈥健全共建机制, 形成文化建设合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也是社会各界层群众的共同需求,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过程中, 不仅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在现阶段发挥辖区内单位、企业、社会组织文化信息资源优势, 建立健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管理服务机制, 明确各方面的责任, 形成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非常必要。应建立党委、政府农村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 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共同做好农村文化工作, 宣传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搞好综合协调, 群众团体要努力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重点文化工程, 要加强专项监督检查。文化部门和民政部门要共同拟定辖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共驻共建责任制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 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 (市) 、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 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2012年1月, 《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颁布, 并明确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江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设施、服务规范等作了明确要求, 是江苏省公共文化建设管理领域出台的首部政府法规, 对加快健全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义重大。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 篇8

关键词 文化“失根”;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文化

一、文化“失根”危机的现状与问题

城乡之间的文化断根,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身份认同危机,使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大批在城市融不进、在农村回不去的“摇摆人”。他们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和力、归属感,然而城市文化对他们又是那么遥远,造成了他们只能游离于城乡的边缘,成了真正的“文化无根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进,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也逐步消亡。在农村,代表传统文化的生活方式在慢慢消逝,这里既有传统的以民间节日、宗教仪式、戏曲为中心的地方文化生活的淡出、空洞化,也包括曾经相当活跃的,与集体生产相伴随的农村公共生活形式的消逝。生活方式的转变正是文化“失根”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2.乡村社会精神文化在缺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如生态环境问题。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乡村家庭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淡漠和紧张,人们的安全感丧失。在乡村,赌博、打架斗殴、暴力犯罪的现象也不少见,这都在很大程度上是乡村社会文化精神缺失的表征。

3.传统乡间伦理价值制度解体

在现代物质社会的引领下,乡村之间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原来传统的伦理价值制度已经被解体。有专家表示:“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早已解体,法律根本难以进入村民日常生活,新的合理的价值秩序又远没有建立,剩下的就只能是金钱与利益。”一些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消费文化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的住在性的意识形态,它对生活以及人生意义的设定已经主宰了许多农民。于是就有了“作为文化——生命呢内涵的乡村已经终结”的这一根本性的忧虑。

二、文化“失根”危机形成的原因

1.文化“失根”与城乡文化的不融合

文化“失根”和城乡文化的不融合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育,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文化积淀的传承同样离不开教育,而城乡文化融合也离不开城乡教育的统筹和整合。

2.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认识障碍

学术界现在对城乡教育一体化还没有明确和统一的界定,这就使得学者及大众对它的理解有所不同。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根据城乡个区域各自之间的优势与特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双向演进过程。

3.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的制度障碍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不仅有认识障碍,而且还存在着制度上的障碍。如果没有相配套的制度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就很难去实施。

三、解决对策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而城乡文化教育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乡村文化危机和教育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按照国家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城乡教育 ,无疑已成为解决“无根化”危机的必要之举。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深入推进教育规划城乡一体化

2010年8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2.加强对乡村中小学的扶持力度,深入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

要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合理分配问题,按标准配备教学设施、技术装备,大幅度改善乡村地区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加大对乡村教育转移支付和均衡配置的有效机制,使乡村受教育群体能够享受到同质的教育资源。

3.加大城乡教育沟通,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城乡一体化

文化“失根”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各成体系,才导致他们陷入“农村回不去、城市融不进”的尴尬境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要加大城乡之间的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拓展沟通多层次模式,形成沟通长效机制,增进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之间、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乡村教育与城市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乡村受教育群体能够享受到协调的教育文化。

4.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的改革

文化“失根”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在制度问题上,有很多的实践操作都是要在制度上面付诸行动的,如果制度没有改革,很多的实践措施就会难以实现。因此,制度改革更具有挑战性、风险性和艰巨性。如果没有配套的制度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也就很难实施,即便是实施了,也是一体化质量、水平等都会远远低于理想状态,达不到想要的目的。因此,必须继续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改革。

参考文献:

[1]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

上一篇:房建施工绿色节能技术研究论文下一篇: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模拟题1(先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