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值观建设的几个问题

2024-07-12

论价值观建设的几个问题(通用8篇)

论价值观建设的几个问题 篇1

论价值观建设的几个问题

价值观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尤其需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作为基本的.价值导向.同时,要正确看待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既要纠正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不相一致的种种现象,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作 者:杨启胜 YANG QI-sheng 作者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宁夏,银川,750021刊 名:宁夏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XIA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年,卷(期):3(4)分类号:B018关键词:价值观建设 市场经济 价值导向 人的价值

论价值观建设的几个问题 篇2

一、严以修身, 不断增强自身党性修养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排在第一位, 检察干警更应先修自身, 才能从根本上领会公正的社会价值意义、文明执法的方式方法、规范执法的法律思维。在检察文化活动过程中, 更要强化理论学习, 用理论知识与先进思想学习作为从检之本,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孟建柱书记和曹建明检察长的重要讲话精神, 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司法工作规范、检察纪律规定, 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业务能力。将学习深入到领悟, 转而融会贯通的将精神运用到检察工作之中。

二、严以用权, 加大检察工作内部监督

应按照“五个过硬”要求, 全面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 确保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通过建章立制、设置人民监督员等方式, 将公平、文明、规范执法作为检察干警考核标准, 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检察核心价值观, 从思想意识根本铲除不作为、乱作为、滥作为等消极执法情绪。加强公正、文明、规范执法, 在惩罚犯罪的同时对个人权益进行有效保障。

三、严以律己, 廉洁从检

在公正、文明、规范执法队伍建设的同时, 应引导检察干警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敬畏法纪, 守住底线, 不越红线, 形成风清气正、拒腐不沾、洁身自好的良好风气。全面落实党章、《廉政准则》和中央八项规定, 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干部人事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廉政纪律、保密纪律, 从严规范干警司法行为, 从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 从根本上杜绝腐化思想滋生, 以持续性地保证公正、文明、规范性地执法。在检察文化活动中, 认识到警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以举措并行以将警示教育的成效最大化。

四、谋事要实, 将各项专项活动落实到位

近年来, 为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检察系统应运而生多项整治专项活动, 从思想建设到执法能力全覆盖于检察工作始终, 检察文化建设应把握活动契机, 将活动视为较好地整治作风的载体, 以加大正风肃纪力度, 坚决杜绝走过程、走形式行为, 将专项活动的内容落到实处, 并且在后续工作中时常保持活动效果, 通过着力解决检察队伍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坚持公平、文明、规范执法。

五、创业要实, 真抓实干履职到位

通过提倡公正、文明、规范执法着力解决能力不强、效率低下、协作不力、办事拖拉等检察工作问题, 引导检察干警立足岗位职责, 从完成任务需要出发, 进一步提升司法办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综合能力、攻坚克难能力、群众工作能力, 全面提升机关各层次的执行力和工作效能。在检察文化活动过程中, 可以采用更多干警参与的形式, 同时应经常走出单位, 走进社区, 走近群众, 倾听身边的声音, 解疑身边的困惑, 切实做到将检察工作与群众需求相契合。对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认真找准干警素质和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和突出问题, 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加以解决。结合检察实际, 牢固树立“能力席位”、“责权对等”的意识, 既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又要爱护大局、团结协作, 自觉维护个人和集体的荣誉与形象, 加快形成“担当责任、善做善成”的执行文化。

六、做人要实, 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

“做人要实”更是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点内容, 因为“做人要实”不仅是一种作风要求, 更是一项社会价值标准, 是为人之根本。以坚持忠诚老实, 一切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价值观建设内容, 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促进团结和谐, 与人为善、虚怀若谷, 做到正气正派, 看待事情、处理问题出以公心、主持公道, 对错误言行和歪风邪气该抓的决不手软、该管的决不回避才能真正做到公平、文明规范执法。在检察文化价值观建设中, 始终贯穿“三严三实”精神, 坚持落实精神内容, 以务实地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检察队伍。

摘要:检察队伍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机关, 是反腐倡廉队伍的中流砥柱, 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检察价值观是指引检察队伍良性发展的根本精神作用力, 因此其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应与时俱进的丰富内容, 在“忠诚、为民、公正、廉洁”队伍基本要求基础上,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作风建设要求, 以此促进新时期检察事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三严三实”,检察价值观,检察文化

参考文献

[1]徐汉明.论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02) .

试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观塑造 篇3

1.学校文化的科学涵义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现象,是学校成员共同的信仰、期望、信念、行为型态,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其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园思潮、校风学风以及学校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传统习惯和学校的制度规范、人财物管理等内容,但其主要内容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是校长或学校领导层所倡导,学校员工共同建立并遵守的心理契约观念、是学校的DNA、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品位和气质、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

2.学校文化的特征

首先,具有作为精神文化的一般特点——抽象性和相对独立性。其中抽象性指的是以观念形态呈现的文化现象,而相对独立性既是指作为精神文化而对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独立,又是指学校的精辟文化相对于社会精神文化的独立,其内涵主要是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其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性。学校文化常表现为在学校中出现的现象和气氛,但反过来,学校中出现的个别的现象和暂时的气氛不一定代表学校文化,因为它不构成学校的精神品质。当然,稳定不是绝对不变,只是它有一些基本稳定的要素,如执行制度的严格,人际关系的和谐,学术上的包容以及思想上的自由等等。由于学校文化受制于社会文化,因此,反映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不可能是孤立而僵化的,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再次,具有群体累积性。校长对学校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学校文化却不是靠校长个人所能创造的。校长的文化意识必须通过师生群体的认同,并表现出群体的气质和品性后才能确立和显示。它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的过程。

二、学校价值观的内涵

1.学校价值观的涵义

从学校文化的涵义和特征来看,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价值观。学校价值观是一种以学校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在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学校绝大多数师生员工所共有的、关于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客观对象的意义的总的观点和看法,是学校对自身的主体性评价及其发展定位。一套完整、科学的价值观可以向人们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立身之本和成功关键。

2.学校价值观的特点

学校价值观的主体是作为组织的学校,从层次上看属于群体价值观,从形式上看属于思想范畴,从内容上看是反映学校行为的价值理念,具有如下特点。

(1)广泛性和普遍性

学校价值观渗透在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既影响着学校的经营目的、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等,又制约着学校的各项制度、学校的行为规范。同时,学校的价值观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又起着神经中枢的作用,调节和控制着人们的心理、情绪、兴趣、意志、态度和精神风貌。学校的价值观还指导着学校全体成员的活动,规范着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学校文化和核心要素,在学校文化中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

(2)稳定性和发展性

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长期办学历史的积淀和结晶,是学校教职员工在办学实践中反复进行价值判断、评价和选择、追求和创造所积累的经验的概括和升华,一旦形成,对内部而言,便是全体师生员工所共享的行为准则,对外而言,便是社会评价和要求学校的一把标尺,并成为学校的传统代代相承。但是,我们在强调学校价值观稳定性的同时并不否定它的发展性。学校从小规模发展成大规模的过程中,学校的一切都在变,学校价值观也在变。学校价值观的形成总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全面,随着学校追求目标的上升而更加完善的,永远都要追求其先进性。

(3)独特性和非理性

学校核心价值观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的文化标志,它已经成为学校一个独特的身份标识深入人心。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提到清华,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其“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治学主张;一提到北大,首先涌入人们脑海的肯定是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这也就像企业里的信条、行为准则一样,员工每天都要读、都要背诵,久而久之这些东西就成了员工自然而然的语言、成为他们判断事情的标准和依据,最后成为这个企业区别于别的企业的“口号”,这正是这个企业的价值观。也是正因为这样,学校价值观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即非理性。校园内凡是符合学校价值观的言行,都会受到师生员工的支持和赞扬;相反,有悖于学校价值观的表现则会遭到反对和谴责。

3.学校价值观的功能

(1)激励功能

优秀的学校文化,犹如一种内在于组织的“精神动力学效应”,可以使全体师生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一种高昂的情绪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励他们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进而形成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最终促使学校目标的顺利实现。这种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它是一种内在的引导,通过学校文化的塑造,使学校成员产生为学校目标的实现而努力拼搏的精神,这种价值观的形成从而产生一股积极向上的整体力量。

(2)凝聚功能与导向

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学校文化是由学校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优秀的学校文化寄托了学校成员的理想、希望和要求,使学校群体产生强烈的内聚力量和激励力量。个体对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使他们感到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学校,将学校视为自己的家园,从而以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愿意与学校同甘苦、共命运。正因为有这股凝聚力量,学校价值观规定着学校的管理决策和管理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规定着学校和师生个体所追求的目标,决定了学校的基本特性,使学校形成自己的学校特色。

(3)辐射功能

学校不但在知识传授、信息传播等方面成为社会的文化先导,而且往往是新思想、新思潮的萌发地。由于校园是人才的集中地,其中的教师和学生中有许多思想活跃、才华出众、智力超群的人才,他们较高层次的文化特征与社会文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势能差,所以校园文化向社会辐射也是一种客观规律,新思潮、新文化、新观念常常是由校园走向社会并影响社会的。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学校文化对社会文化都有辐射影响。

三、塑造学校价值观的途径

1.通过学校环境建设培育学校价值观

学校环境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并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物质设施,它们能够迅速为人们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老师和学生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的环境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人文景观的建设对师生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如南开学校进门的中央是一块方正的石头,上面刻着“诚,毅”两字,使师生们随时记得做人要忠诚,做事要尽力;再加上石头形状的方正,全校师生都觉得“公正”是随时随地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的原则。这也正是理科非常出色的学校的建筑物为什么都建成几何图形的原因。

2.实施人本主义精神管理制度塑造学校价值观

现代社会倡导以人为本,说的就是一切工作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在由人组成的这样一个组织里,无论是老师、学生、环境、还是制度都是为提高人的素质服务的。学校校长的管理行为是学校价值观念的外化与外显,学校的每个成员都将潜移默化地形成管理者所期望的价值观念体系,并最终内化、统合为学校的价值观。

3.注重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利用各种活动宣传学校的价值观

试论现代市场经济中诚信价值问题 篇4

诚信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起着推进器的作用,构建市场经济中诚信价值取向会帮助建立和完善市场秩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作 者:周丽玲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刊 名: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年,卷(期): 16(5) 分类号:B82-053 关键词:市场经济   诚信价值   探讨  

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 篇5

一、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领导干部能否始终保持良好的作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党在长期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这种考验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长期存在,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大局。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干部作风问题不解决好,科学发展观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很难落到实处。比如有些领导干部存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的做法,或是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畸重畸轻、忽视协调,或者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好大喜功、脱离实际,这些都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科学发展的目标格格不入。干部作风建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本身就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风气能够营造扶正祛邪的浓厚氛围,产生扬善抑恶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黄宗良教授说,领导干部作风不正、不实,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其根本利益。领导干部应该着力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凝聚人心,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同样关系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和认同,主要是看每个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因此,刘海涛教授说,优良的作风本身就是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体现,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较高的执政能力,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群众评判一个政党是否值得信赖的重要依据。一个政党的干部作风好,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就强,其执政基础就稳固。反之,就必然脱离群众,失去民心,其执政基础就会逐渐瓦解。在新形势下,反腐倡廉也必然要求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抵御腐败,保持清廉的重要保障。陈雪薇教授说,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来看,不少人违纪违法都是从作风问题开始的。干部一旦作风上放松了要求,就会降低甚至丧失拒腐防变的能力。因此,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坚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006年,中纪委痛打“大老虎”反腐败工作成绩显著,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武龙、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山东省委副书记兼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等高官纷纷落马。

二、目前领导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在新形势下,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某些突出的作风问题。2006年中,陈良宇、刘志华、李宝金、何闽旭、王武龙、邱晓华、杜世成、郑筱萸等落马高官,无一例外地存在严重的作风问题,其腐败行为也肇始于作风的堕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目前领导干部作风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学风方面,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能踏下心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不能坚持调研,不能坚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其中危害最深的莫过于采取“实用主义”,搞假学习,说一套做一套,搞政治投机。二是群众路线方面,漠视群众、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劳民伤财;搞官僚主义,虚报浮夸、瞒上压下。三是在全局观念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我行我素。对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中央有政策,群众也呼吁,但因中间环节堵塞而无法落实,造成“两头热,中间冷”。房价虚高、环境污染、矿难频发等问题盖源于此。四是生活风方面,包养情妇,生活堕落。现在查处的腐败分子大都存在生活作风问题,为满足骄奢淫逸的生活,这些腐败分子的贪污金额不断攀升。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如果不抓紧治理,就会令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干群关系,干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党长期执政的状况,容易使党内一些领导干部产生脱离群众、贪图安乐的倾向。面临改革开放的浪潮和市场经济的洪流,一些党员干部也受到了腐朽文化和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干部教育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体制、制度和规范上的不完善,也使一部分领导干部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理想信念有所动摇,革命意志衰退,经不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和考验。最近官员纷纷落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生活作风表现得不健康。这也给我们党抓反腐败问题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到底从哪个角度去,我们说了对官员可以进行这样的教育,也可以进行那样的方面,但是实际这些教育要落到实处,恐怕官员的生活作风这点非常重要。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

种极具的社会转型时期,而这样的时期有一个特点,就是原来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规则体系已经不是很管用了,而新的规则体系还处在一个重建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就使得一些部门,当中的一些官员往往失去一些规则,利益驱动动导致权力寻租。

三、“八大风气”确保为官之德

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以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前,中央组织部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考察考核工作,加大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力度。中央有关部门也强调,中央各机关领导干部相对集中,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导向和推动作用。因此,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以迎接、服务党的十七大为契机,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大良好风气”,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对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提出了全方位的高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目的在于通过干部作风的转变和干部素质的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陈雪薇教授说,有的干部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满足于一知半解,借口工作忙不去学习,或者把学习当作装点门面,这些做法十分有害。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从领导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特别是要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是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黄宗良教授说,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职位越高越要注意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体察疾苦、汲取智慧、获得力量。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使各项决策兼顾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既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普遍愿望,又照顾部分群众的特殊要求。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努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目前,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只有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才能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反之,则会错失机遇,贻误发展。因此,求真务实的精神显得尤为珍贵。刘海涛教授说,领导干部应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应该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汲取群众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要在改革创新和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定下来的事情就要抓紧实施、督促检查,重要环节要靠前指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的传家宝。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黄宗良教授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一种精神状态,能够磨砺意志,凝聚人心。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领导干部是勤俭节约,还是奢侈浪费,将对社会风气产生重要影响。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反对铺张浪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力行勤俭,精打细算,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要维护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办成大事,保持社会和谐,必须坚持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陈雪薇教授说,各地方各部门都负有维护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政治责任,必须自觉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服从全局,决不能借口地方和部门的特殊性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该善于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和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发扬民主、团结共事。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发扬得是否充分,同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作风关系极大。陈雪薇教授说,有的领导干部不虚心听取各方意见,靠拍脑袋作决策;有的不注意发挥团队的作用,习惯于独往独来、包办代替;有的无视组织原则和程序,擅自决定重大事项,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有的惟我独尊,作风霸道,不受监督,搞“家长制”、“一言堂”。这些现象不仅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害,而且对干部自身也有害。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同志尤其要带头发扬民主,自觉接受监督,善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合力。秉公用权,廉洁从政。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为自己和小圈子谋私利。黄宗良教授说,领导干部应该经常想一想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为谁所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不能使权力变成以权谋私的工具,更不能成为自己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保护伞。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刘海涛教授说,近年来中纪委查处的腐败案件所涉及的高级领导干部,几乎都有“生活作风”问题,这已经不是“极少数”或“个别现象”了。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在严肃查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严重违纪案件时,也发现其涉嫌重婚犯罪,“生活腐化堕落”。可见,领导干部也要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高尚的精神追求,择善而交,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防微杜渐,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要使这些既有的制度和举措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就要加强其中与领导干部作风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的监督,将监督关口前移。注重事前监督和防范,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同时,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也应作为干部教育、干部考核任用中的重要一条,并向上纳入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向下贯彻到基层组织建设之中,常抓不懈。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 篇6

生态文明不是大自然的附属品,而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跃迁的产物。 它秉承“道法自然”和“人道相宜”价值导向, 摒弃过度地向大自然无情索取的败德行为,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要求人们坚持“自然生态优先” 原则,一切按自然生态规律办事。 一句话,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生态环境这个基础,从环境承载力的实际出发,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协同发展。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价值诉求始终与人类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相联系,并契合人自身发展的利益驱动,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我们今天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真实的价值归依。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企业和个人的生产活动受限,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从根本上压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与人类社会以往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命运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以往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在高度抽象的人的基础上,关注人的外在之物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的现实存在,而且只有少数人才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于少数人的利益,因此人与物的关系被割裂开来,人与人的对立逐渐尖锐起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更替演进,这种重物轻人、重少数人轻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也逐渐被历史淘汰。 而以人为本关注的是人本身,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它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保持了明显的同一性,区别仅仅在于程度不同。[1]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要从顶层制度设计入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新、绿色、 环保、低碳产业,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项目, 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环保、 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污防污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我国是一个资源与环境双约束不断强化的发展中大国,资源供给长期偏紧,浪费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失为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各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与资本和技术驱动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不同,人的发展要求是第一位的,人自身的发展始终与循环经济、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价值理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态文明建设要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 考虑人与自然环境的匹配, 做自然环境的好朋友和守护人。

不论生产力水平和专业化分工发展到何种程度,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不仅从来没有中断过,反而更加紧密、全面。 我们人类是自然的主人, 从诞生起就开始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依靠大自然提供的水、空气、土壤等繁衍生息,当然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 在这种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是,自然界的良性循环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不论是人化自然,还是自然的人化,都必须体现这个原则。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报复了我们。 ”[2]工业文明虽然为我们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远离疾病、灾难和压迫,享有尊严、富裕、平等和自由, 但同时也带来了无限度的向大自然的索取,导致诸如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资源能源短缺、物种灭绝等资源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危及我们人类自身的安全。 “一个建立在达尔文的进步观上的世界观存在着深刻的局限性,因为它集中关注的是我们的特征,而不是我们的生活,并且它要求改造我们自身而不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这些局限性在今天的世界尤其明显,现在到处可见各种诸如贫穷、失业、流离失所、饥荒和流行病之类可以补救的剥夺、环境破坏、物种濒危、持续的动物虐待以及大多数人类普遍恶劣的生活条件。 ”[3]因此, 我们对自然的改造应当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在获得人类自身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 创造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我们人类的根本利益。

我们知道,人类个体的需要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归结起来无非是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两个大的方面。 恶劣的自然环境、极端高温事件、城市内涝、 局部洪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都会破坏我们自己的生存条件,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而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不仅能够淘冶人们的生活情趣,提高个人的幸福指数,而且还能净化人的德性,养成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的良好素质。 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由来已久, 人们在审视自然美的同时,也会自觉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的意义,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两面,和则两悦,损则两伤。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4]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来看,一般情况是,在较低发展水平上,环境状况比较好,自然界基本上保持原始状态。 当经济开始起飞时,经济增长迅速,同时环境开始恶化。 但实现工业化之后,环境又会得到改善。 例如,英国伦敦在19世纪直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加速,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有“雾都”之称,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重视环境保护,伦敦的上空又重见蓝天白云。 事实上,环境的恶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 而不是主观上的认识水平问题, 也不是制度、战略和政策的失误造成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环境恶化现象的发生。[5](P213)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是一项须臾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把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因为在一定意义上,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自觉地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人这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的总开关,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这一本质要求, 只有尊重客观规律,生态文明建设才有现实的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可持续发展路径

作为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很长,它伴随着我们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辉煌历程,从来没有停歇过。 关心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人认为,自然资源的基础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其中通常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规划有助于维持生态过程的发展活动, 例如土壤肥力、废物消化及水和营养物的再循环。 我们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资源节约利用,其最终目的既不是为了做自然的仆人无能无为,也不是要凌驾于自然之上为所欲为,而是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得益彰的理想愿景,实现我们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不可否认,人类通过利用化石燃料和制造材料解决的每一个科学问题,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对自然的胜利和对经济进步的贡献,但同时也可能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威胁。 20世纪70年代,人们担心大的环境问题将与资源短缺联系在一起。 进入新的21世纪,有一种挑战我们无法回避, 即我们用来解决资源短缺的方法,包括使用自然资源的替代品、更清洁的环境生产的产品和服务, 都可能会引起下一代的环境问题,从而导致“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无从谈起。 正如迈克尔·雷德克利夫特所言,“北方国家把许多有毒的废弃物倾倒在贫穷国家,把肮脏的技术推广到贫穷国家,而北方国家的许多需求,像能源、食品和矿石,都来自贫穷的南方国家。 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富裕和中产阶级人群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因为采用了以大量的自然资源来满足需要的发展方式。 而这种方式最终会导致代内不平等和代际不平等,我们现在的掠夺,是以将来作为巨大的代价。 ”[6]

目前,不论是土地、水资源的有效供给水平,还是人均资源的拥有量,我国的资源保障水平和能力都比较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据相关部门统计,大江大河治理效率低下,黄河等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土地沙化、盐碱化现象进一步恶化,全国有荒漠化土地面积39.54亿亩,对4亿多人口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 北方等缺水城市不断增加,许多城市人口基本生活用水难以得到保证; 北涝南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仍,每年都有近4亿亩农田受到不同灾害的影响。 整体来看,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沙治沙、植树造林、打造绿色生态屏障的工作刻不容缓。 许多国外媒体评论说,现在中国的生态现状和复杂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目前所要应付的挑战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年里所遇困难的总和。 中国照搬西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已经没有出路,要依靠自己的经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 不可否认,“中国政府严格地控制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能力弱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补偿,对这些地区进行经济上的支持,以使其避免盲目发展。 并且地方人口理性地向富裕地区迁移,以降低其原居住区的人口压力,鼓励拥有大量自然资源且没有环境问题的地区实现经济增长。 最后,还鼓励最发达的地区按照环境能力有计划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生态重建、污染物处理和减少资源的消耗,从而保持这些地区的发展速度。 ”[7](P109)因此,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停留在规划层面,要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摈弃那种大兴土木式的上项目、铺摊子的急功近利行为,让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在如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面前,我们每个人最为重要的行动就是节约,节约就是最好的保护。 因为我们现在虽然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大消费时代,但资源有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建立在消费无度的基础上,而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节约,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意味着节约。

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包袱沉重, 需要偿还的生态欠账太多,因此党的十八大从战略高度对如何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的明确要求。 当前,绿色经济浪潮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各种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 新型汽车、节能建筑会不断涌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政府要搞好统筹规划工作,开源节流,为绿色产业、绿色技术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绿色革命” 输血,促进绿色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与示范。 应该说,同单纯的政策号召与政府强制措施相比,价格机制在促使人们合理利用资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来自于市场的价格机制既可以避免道德说教的软约束,又可以大大降低高昂的监督和强制执行成本。 因此,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制度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刻不容缓。 好的决策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彻底改变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生态产品的做法,综合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

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应给所有人平等的机会实现他们过较好生活的愿望。 公平公正原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从主体与客体、历时与共时的关系来看,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公正、 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公正、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公正、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公正,具有三层含义。 (1)国家范围内同代人的公平。 当今世界的现实使一部分人富足而大部分人处于绝对或相对贫困状态。 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权和发展权,把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优先解决的问题来考虑。 (2)国家之间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目前的现实是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占用了地球的大部分资源, 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占全球的80%。 (3)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间的纵向公平。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忽视后代对资源、环境要求的权利。[5](P225-226)我们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公平公正主要表现为,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代际公平公正表现为一种奉献精神,当代人要为后代人着想,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环境遗产。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公正原则,还需要完善绿色消费政策,通过消费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不断拓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的空间。 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或者产业这些生产领域, 还要兼顾消费品、消费习惯和消费政策的吸纳作用。 绿色消费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身心健康,而且要满足我们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 绿色消费不只是简单地倡导消费绿色产品, 而是从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出发,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 绿色消费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体现生态意识, 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相契合,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消费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而且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绿色消费以绿色环保为核心,远离各种污染,契合了当今社会转变消费方式、崇尚健康节能的新潮流。 绿色消费关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感受,主张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攀比、不崇洋、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良好习惯;遵守社会公德和乡村民约,热爱自然,绿色出行,特别要注重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 另一方面,绿色消费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以绿色为标志的消费活动对深化两型社会建设有着特殊的支撑作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依靠系统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依靠先进环保技术、资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应用作后盾外,更要依靠全民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方式。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现状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产业的废弃物造成的;另一类是由城市居民的浪费造成的。 其中第一类只要找到了成为污染源的工厂和废弃物质,控制其散播途径,是比较容易防止的。 但是第二类由城市居民的消费生活引起的污染却很麻烦。 所有人都在以某种形式加重污染的发生,而且污染物的种类也极其复杂。 只有当追求环保、节俭、健康和适度消费的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时,我们倡导的全民参与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建设两型社会才有了最广泛的最可靠的社会基础。

在践行绿色消费的具体实践中,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关系也关系到公平公正原则能否实现。 消费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一刻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一刻不能停止生产。 长期以来,我们漠视了绿色的概念,恪守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定律,没有重视生产和消费本身还有一个内涵扩张的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并日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资本、技术、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全球化配置的趋势日益凸显和加深, 各种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层出不穷,绿色食品、绿色建筑、节能汽车等极大地丰富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内涵。 毋庸置疑,有什么样的绿色消费市场,就会催生什么样的绿色生产动力,绿色消费越来越成为引领生产的决定性力量。 应该承认,以绿色消费为核心的绿色生产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新路。

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感

我们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从构建新文明的战略高度来实现经济社会体制转型跨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多维创新,这样的制度创新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哲理。 就政治层面而言,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重大的政治任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 踏石留痕, 守土有责, 加强生态文明的执政和社会总动员,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环保执法部门也要敢于担当,工作不到位要问责。 “执行环保法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就经济层面而言,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以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主线,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来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平衡,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恢复, 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道路。 就文化层面而言,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价值,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大兴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之风,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

社会责任感来自于观念,观念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观念决定成败,观念决定生死。 当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流价值观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但与此同时,重经济轻环境、 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的传统政绩观和价值观仍然根深蒂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还相当严重。 这种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要求是相悖的。 因此,破除这种旧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前提。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把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的价值取向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要确立起人的尺度,时刻思考“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摈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GDP高速增长的错误做法。 这些主张和要求都是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力量源泉。 实践反复证明,如果不破除种种陈旧的传统思想观念, 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并见诸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取得真正的效果。 在树立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固然重要, 但要让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制度化、 法制化的正确轨道,还必须使生态文明外在的法律规范内化为企业、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普通劳动者的最高信念和具体行动,以此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

我们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种文明形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包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道德素养,其指向是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绿色消费方式,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感。 “对一般行为准则的尊重,被恰当地称作责任感。 这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并且是唯一的一条大部分人能用来指导他们行为的准则。 ”[8](P197)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本身决不是抽象空洞的, 而是真实具体的,包含着各种文明行为准则,包含着人们活生生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 也包含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感。 这些行为准则、实践经验和责任感都不是自生自发的,有的需要借助法律法规的硬约束,有的还需要道德力量从不同层面来规范和引导。 “人们对他自己的幸福、对他的家庭、朋友和国家的幸福的关心, 被指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但是,这却是一个更适于他那绵薄之力、也更适合于他那狭小的理解力的范围。 ”[8](P306)这种小范围的“关心”无疑就是一种“恰当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在夯实社会和我们个人道德基础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强化这种责任感。 当然,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何通过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来强化社会责任感。 就我们个人而言,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不可能与生俱来,往往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如勤俭、友善、爱整洁、爱动物等品德。 这些品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选题,我们要从总体上对美德教育进行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方法,回应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 因此,要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让“崇尚自然,绿色消费,环保光荣、浪费可耻”蔚然成风。

论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建设 篇7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在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过程中,继承企业优良传统,适应时代要求,由企业家积极倡导,全体员工自觉实践,从而形成的。企业文化发展离不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智慧的结晶,也是企业实践成果提升和总结的精髓。它不仅是企业为适应内外环境而升华的思想体系,同时也是指导企业文化发展的思想武器,两者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高度,在企业发展中具有着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

收稿日期:2011-12-22

作者简介:侯淑萍(1961-),女,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通泰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张家口汽车站党总支书记、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企业党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业文化。

如何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里面,如何让企业核心价值观带动企业文化建设,是现阶段研究的一道重要课题。

一、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通泰集团成立不久,就提出了通泰的核心价值观,全体员工倡导“一种精神:即团结合作,顽强拼搏,敢为人先,最好最优。一种作风: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只争朝夕,创造奇迹。保持一种品质:顾全大局,奉献社会,信誉至上,质量第一。一种理念:即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通泰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极大地激励通泰人奋发向上的创业情怀,正是这种核心价值观,推导着通泰集团不断地做强做大。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就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种观念。

企业文化先行,离不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推动、引导,张家口汽车站作为通泰运输集团的分公司,是张家口唯一一家老牌一级客运站。长期以来,车站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企业发展由过去单纯重生产、重管理走向重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之道。2003年,车站结合行业特点,提出了“在服务中求发展”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倡导员工团结、敬业、卓越、创新精神,指出“车票是请柬,旅客是贵宾”的服务理念。确立了“一切为旅客旅客着想”的经营理念,创建了“心心服务”品牌,并向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注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过几年的精心建设,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应总站科学发展的文化体系,使总站的服务水平、服务意识和文明形象获得了质的飞跃;同时,也使车站走上了一条以“心心服务”品牌为企业理念的“文化立站、品牌兴站”的文化发展之路。

与其说创造一个企业,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的创造,改造一个企业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的改造。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像没有灵魂生命力的行尸走肉;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像没有航向的船,最终会被经济的海洋所吞噬;没有文化的企业,就会失去发展原动力;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像建筑在没有思想基础的大厦,终究会垮塌。因此,有没有企业文化和是否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是关乎着企业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是优先和决定其它一切有形物质的策源性┮蛩亍*

基于这样的认识,总站应根据自身及班组特点,结合时代精神,以具体活动为载体,从理念系统、行为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三个层次推进企业文化,从制度、班组、精神三个方面建设“心心服务”品牌,逐步培育和引导职工拥有同一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使各方的价值体系得以交汇融合,从而迸发出崭新的团队创造力,每一名员工应把企业当成自己实现价值、展现自我的平台,把岗位当作施展才华、充实人生的舞台,主动将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的荣辱融为一体。职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完美统一,团队意识、进取意识大大增强,逐步形成企业积极向上、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内外发展环境,使“心心服务”这一品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创建一种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离不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默默支持,它存在于企业文化的每个领域和每一个环节,是企业全体员工共识化的价值体系,换句话说,企业文化居于主宰企业成败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构建明确的,积极向上的,深入人心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为了使员工每天都把“心心服务”品牌牢记于心,融会到为旅客、为职工服务的各个层面上,总站应时刻提醒职工铭记“在服务中求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它的存在才会使每一名员工在工作中更好地服务旅客出行、关心职工生活。让她们每天置身于“心心服务之歌”的主旋律之中,成为员工的行动指南。全站上下从一张笑脸相迎,一句亲切问候,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水相敬、一片热心相待做起,体现了“车票是请柬,旅客是贵宾”全新的服务理念,以超越旅客的希望,践诺着“旅客永远是对的,不对也不能挑剔”等这些非常苛刻的服务原则,站外导乘员迎宾般的恭候,迎门服务员温馨的问候,无不诠释着总站人与广大旅客、与车主、与客运经营者“心与心的贴近、心与心的感受、心与心的交融、心与心的相通”的企业品牌文化内涵。这种理念伴随着大家在服务项目上不断的追求完美,以一流的服务,服务于社会,展示出总站人与社会各界“感受真情无限,请到客运总站”的真情实感,把“心心服务”企业文化深入到旅客的心中。

三、建立企业文化长效机制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

第一,加强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进一步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党政领导的共同职责。总站领导应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通过“十心十意”、“三温暖”等活动,展现总站具有其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第二,全员参与,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学习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建设,更需要全员参与,不断加深对企业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职工是企业文化的执行者,新员工占到职工总数的六成以上,新员工、新形势、新发展,与时俱进地塑造学习型职工,形成人人、时时、处处都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中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点。应充分利用好每天的班前会,赋予新内容新内涵,提醒职工在服务过程中不忘“旅客”,同时坚持每月的15、16日为职工固定学习日,按照年度学习计划进行学习培训,同时倡导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实践,丰富知识提高素质,让大家理解“心心服务”的实际内涵,逐步实现企业的核心价值。

第三,科学管理,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服务机制。以优质的服务延续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才能使得企业长久发展下去。因此,为了更贴心的服务旅客,车站应根据旅客需求,以方便旅客出行为前提,不断增加多个服务项目的设施建设,用“一切为旅客着想”的总站理念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逐步使总站“心心服务”品牌得到社会各界的┤峡伞*

论价值观建设的几个问题 篇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果,但这种成就的取得却是以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等为代价的。所以,我国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天蓝、山绿、水清。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

引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由于人类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问题。[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口的过度增长、政策的失误、历史生态债务过多过重等原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虽然近几十年来,我们也进行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对抑制局域性生态环境恶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整体分析,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1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讲,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既有历史的积累,也有现代的破坏。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条件造成了生态环境体系的先天不足、脆弱不堪,北方地区大风与干旱严重,易产生风沙,水土流失强烈;南方地区降水集中,洪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而历史上不断的毁林垦荒和屯兵征战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使生态环境负债累累;现代人口压力的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速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原因均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但总的来说,人为因素的作用,特别是不合理地开发建设等经济活动是造成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2] 1.1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

1.2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3]。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

1.3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森林面积的减少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如黄河流域年入海输沙量高达 20亿吨。[4] 1.4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成骤减趋势,且大量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不合理的引种等,此外人类非法收集、采挖、走私等行为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1.5各种污染严重

在我国,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肆发展第二产业,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2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而存在的生态文明,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其前提是尊重和保护自然,宗旨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着眼点是引导人们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活之道。自省、自觉、自制是生态文明极为看重的,重视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永远无法逃脱的相互依存关系。不但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更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生态的和谐。“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所以也可以这样说,人类对于自身发展道路、模式和理念的之所以能够产生历史性的飞跃,是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历史进程的理性认识分不开的,是整个人类对人类与自然界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首要原则,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和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是格格不入的。人类社会必须停止任何改造自然的行为是极端生态中心主义的所追求的;而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无视自然界自身的规律性,片面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使人类生存面临严重的危机。而生态文明虽然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但不主张人要主宰自然,而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也是社会建设的总目标一致的。

2.2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我们在开发使用自然资源时,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要抛弃,经济暂时的繁荣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人人都要以尊敬、爱惜和保护自然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信守没有自然界的健康发展就没有人类的明天这一基本准则,只有有了生态的文明才会有人类的真正文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我国目前现状,“人一自然一经济一社会 ” 健康发展的现代文明之路应是我们的正确选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2.3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上写人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表明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随着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也会越来越牢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3.1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变,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大力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社会群体间应推进相互监督这一举措,在全社会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氛围,为发展绿色经济制定各种文化约束机制和体制。政府的执政理念也要进行变革,制定政策应统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种因素,考虑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也要转变经营理念,把低碳技术及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引进生产方式,淘汰落后的产能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科学发展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使人人做到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积极投入到环保活动之中。3.2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无疑就要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生态经济。考虑我国的实际,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生态经济的先进经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推进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在内的生态经济的发展和普及。国家应从法制、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大力推进包括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内的生态经济建设,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为打造美丽中国提供重要支撑。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才能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人民提供一个健康宜居的美好家园。3.3生态文明建设要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法治的力量

在我国长期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 “企业是犯 罪者,百姓是受罪人 ”。一些 工业企业是主要的污染源(比如工业垃圾、工业污水等),但企业只注重赚钱,而对自己的污染行为不同不问或者是敷衍了事,一些化工厂周围几乎不适宜居住,百姓苦不堪言。对于这些企业,一定要责任落实到人,严抓严管,否则限令企业停产整顿。同时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必须严格执行。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如有可能提升环保方面的法律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对于屡教不改的一些个人或企业行为,应用法律的手段在解决,让环保的法治理念得以普及和深入人心。3.4倡导生态文明全球共建

“蝴蝶效应 ”表 明生态文明是无国界的,我们要积极与国际社会一起发起全球化的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对整个世界资源的无情掠夺与使用和对整个地球环境的残酷污染的基础上的,这些发的国家应对他们的行为负责,有义务为全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尽力尽责。比如,他们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治理污染提供技术、人才上的帮助;在国际环境大会七不要再搞双重标准、地区保护主一,以此来推卸责任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在国际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应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全球化而努力,为实现整个世界的天蓝、山绿、水清而奋斗。

4结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李爱贞编著,生态环境保护概论,气象出版社,2005.03,第6页

上一篇: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下一篇:技术入股合作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