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化入门一汇总

2024-10-14

欧洲文化入门一汇总(精选3篇)

欧洲文化入门一汇总 篇1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读完了《巴黎圣母院》,文中的丑与美,善与恶,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代表作,发表于1831年,小说描写了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并透过这种描写深刻地剖析了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表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群性格鲜明,极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悲剧命运扣人心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组对比鲜明,令人触目惊心的人物形象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和敲钟人卡西莫多。16岁的爱斯梅拉达美貌绝伦,纯真善良,能歌善舞,她和她那只聪明绝顶的小山羊是整部小说中给人以无限遐想的浪漫亮点,是美丽和自由的化身。但在禁欲的中世纪极端保守腐朽的教会势力的摧残下令人惋惜地陨灭了。20岁的卡西莫多外貌其丑无比,严重的残疾使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便遭到无情的遗弃——先是亲人的遗弃,继而是整个社会的遗弃。然而外貌丑陋的卡西莫多却有着一顶纯洁美丽的心灵,他以纯真得不掺一丝杂质的爱情如同守护着珍宝一般守护着爱丝梅拉达,试图使她远离一切伤害。但在强大的社会偏见和恶势力面前,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微不足道,致使强悍的卡西莫多,也只有选择殉情这一悲剧。这两个主人公存在着纠结在一起的不幸身世,外貌上的反差也无法掩盖他们共有的纯真善良的天性.。

在《巴黎圣母院》中,有着无数值得读者深思的句子,它不仅仅是现实人生的真实写照,而且通过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鲜明对比,告知读者丰富的人生哲理: 爱斯美拉达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十六岁美女,由于从小被吉普塞人从家中偷走,在流浪艺人中长大,所以不被当时等级森严的上流社会所认同和接受。当她在深夜被人打劫时,被英俊潇洒的皇家卫队队长弗比斯英雄救美,便一见钟情地陷入爱河,而他也被她的美貌所俘虏。爱斯美拉达像所有琼瑶小说中的女主角一样,只要遇到了自己所爱的人,便不顾一切地无怨无悔地爱上了对方。不管这种爱情是否有结果,不管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甚至明明知道这种爱情不可能有结果,甚至明明知道对方并不真心爱自己,也依然一往情深地爱着对方,依然对这样虚幻的爱情忠贞不渝。

爱斯美拉达不但有一个完美无缺的躯体,也有一颗高尚纯洁善良的心灵。当诗人格兰古瓦即将被乞丐王国绞死的关键时刻,她毫不犹豫地以愿意和他结婚的方式救下了诗人。诗人被她的美貌和高尚所震撼,立刻身不由己地爱上了她,并希望能成为她名副其实的丈夫。但是爱斯美拉达为了她心目中的爱情偶像,平静地拒绝了他:“我只能爱一个能够保护我的男子汉。”并告诉他,和他结婚只是为

了救他的命,所以只能和他维持名义上的夫妻关系。

在小说中“丑”的化身的卡西莫多,是以爱斯美拉达的迫害者的身份,首次出现在爱斯美拉达的面前,他奉命在深夜去抢劫爱斯美拉达。当卡西莫多因为抢劫失败,被皇家卫队逮捕,被绑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鞭打示众时,他渴求围观的人群给他一点水喝,却无人理睬。眼见着他快要晕死过去的时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勇敢地给他水喝的人,正是这位天使一样的爱斯美拉达。爱斯美拉达的以德报怨深深震撼了外表畸形丑陋的卡西莫多,因为在他的内心也有和其他人一样的强烈爱心和感情。后来他冒着生命危险将爱斯美拉达从死刑架上抢救了出来,但是,他的丑陋畸形的外表,始终是横贯在他和爱斯美拉达之间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雨果先生在小说的结尾通过死亡的方式终于跨越了这条鸿沟,我想那可能确实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但是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决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卡西莫多被副主教克洛德收养。对卡西莫多来说,克洛德是他的“再生父母”,他对他只有惟命是从。然而,为何卡西莫多在爱斯梅拉达的问题上对副主教有了一丝“叛逆”之心呢?——副主教得不到爱斯梅拉达就要将她处于死地,而卡西莫多却誓死保护着她。这难道是因为卡西莫多也认识到了克洛德肮脏的内心以及封建教会势力的黑暗吗?我想,对于卡西莫多来说恐怕有些“勉为其难”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虽然这是一种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不求回报的爱,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自私的。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卡西莫多和流浪的乞丐们在巴黎圣母院的那场大战了。关于这一点,我了解到有人说这是雨果塑造卡西莫多的一个败笔。但是我想,卡西莫多有了“缺陷”才显得真实——他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

“哇!”他忽然爆发出一阵疯狂的大笑和大叫,这时钟的动荡越来越快,当大钟的摇摆到了一个更大的幅度时,伽西莫多的眼睛也就睁得更大更亮。最后大合奏开始了,整座钟塔都在震动,木架、铅板、石块,全都同时咆哮起来,从底层的木桩一直响到塔顶的栏杆。于是伽西莫多快乐得嘴里冒出白沫,走过来又走过去,从头到脚都同钟塔一起战栗。那口大钟开放了,疯狂了,把它巨大的铜喉咙向钟塔的左右两廊晃动,发出一阵暴风雨般的奏鸣,四里之外都能听到,伽西莫多在那张开的喉咙跟前,随着钟的来回摆动蹲下去又站起来,他吸着它那令人惊讶的气息,一会儿看看离他二百法尺以下的那个深处,一会儿望望那每分钟都在他耳朵里震响的巨大的铜舌,那是他惟一听得见的话语,惟一能扰乱他那绝对寂静的心灵的声音,他在那里把自己舒展开来,就像鸟儿在阳光里展开翅膀一样。钟的狂热突然感染了他,他的眼光变得非常奇特,像蜘蛛守候虫豸一般,他等钟荡回来的时候一下子扑上去吊在钟上,于是他在空中高悬,同钟一道拼命地摇来

荡去,抓住那空中怪物的两只耳朵,双膝靠着它,双脚踏着它,用自己身体的重量使那口钟摇荡得加倍的快。这时那座钟塔震动起来了,他呢,吼叫着,磨着牙齿,他的头发根根直竖,胸膛里发出拉风箱一般的响声,眼睛里射出光芒,那口古怪的大钟就在他下面喘息地嘶鸣,于是,那既不是圣母院的钟也不是伽西莫多了,却成了一个梦境,一股旋风,一阵暴雨,一种在喧嚣之上的昏晕,成了一个紧抓住飞行物体的幽灵,一个半身是人半身是钟的怪物,一个附在大铜怪身上的阿斯朵甫。

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作者笔下的当时的那些建筑,那些奢华的象征权力的教堂,人们还不知道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以及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来展现,展现建筑家的审美观,也就是个人的才华,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时的人们,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从那许多的错综复杂的毫无章法的建筑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人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压抑,怎样狂躁,那些像雨后春笋一般从地下冒出来的教堂的尖顶,正是人们扭曲的灵魂在对着苍天做这无声的哀号!

别看面孔,姑娘,要小心。

英俊青年的心常常很丑陋,有些人的心盛不下爱情。

姑娘,松柏不好看,没杨树那么好看,但冬天能留住绿色。

唉!说这些有什么用?

丑人生来就是错,美的就是美的,四月只会背对一月。

美的至高无上,美的无所不能,美是唯一完整的东西。

乌鸦只在白天飞,猫头鹰只在夜里飞,天鹅白天夜里都能飞。

这是卡西莫多的歌声,“歌声凄凉而古怪,很像催眠曲。那是不押韵的诗,只有聋子才作这样的诗。”

浪漫主义在那个时代代表了一种革命的、左的思想,是这个勇敢的思想的勇敢的形式,当然,现实主义也是这个思想的勇敢的形式,但是现实主义同时还怀疑、反思、比较、对照、提问,而浪漫主义几乎就是呼喊,认准死理并且竭力呼喊。巴黎圣母院不是为了讲述爱情故事而写的,完全不是,爱情只是主题之一。巴黎圣母院是对革命的呼唤、对革命者的赞美、对统治者的痛恨、对苦难民众的同情、对愚昧的鞭笞与揭露、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不过,对于那个伟大的时代我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我不想让自己在肤浅的时候对重大的主题进行不自量力的涉猎,宁可先说点不那么沉重的,我这里想重点说说里面最微小的那个主题,爱情。我每次读到这里,都深深同情这个不幸的人。也许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凑巧的事情,一个丑八怪之王,却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心灵,最男人的爱情。雨果将美和丑进行尖锐的对立也许只是因为浪漫主义,可是留下的遗憾却让每个人都觉得特别现实。

书中描写了一个那样的社会,和在那个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人物的状态,麻木的如那个弗比斯,最底层的如老鼠洞里的那几个隐修女,疯狂的副主教,还有尽全力反抗的最丑陋的卡齐莫多,副主教和卡齐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鲜明对比,同样爱上了美丽的姑娘,同样的遭到了拒绝,他们的爱都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诚挚,可是,一个是占有,一个是奉献,已占有为目的的,当目的无法达到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毁灭,毁灭别人;以奉献为目的的,当无法奉献的时候,想到的也是毁灭,毁灭自己。我想这也就是世界名著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让人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些活动,无论放在什么时候,什么社会,人的共性是始终存在的,对美好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对美好的赞美,人是一个天使和魔鬼的综合体,人和人的经历没有相同的,也就是说,社会本身就不可能让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这种不一样的待遇,让多少人的内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阿!林林总总的肮脏的巧取豪夺,充斥着我们的眼睛,振荡着我们心灵,我们该怎么办?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而文中那些标志性的建筑的描绘以及那个时代的衣着和语言无不体现了那个独特的时代的特征。

欧洲文化入门一汇总 篇2

根据《新课程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应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欧洲文化入门》作为后续性拓展课程在非英语专业中的开设正是顺应了这一改革要求。本课程以欧洲文化为语境,以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底蕴,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活跃英语课堂的教学氛围,从而增强英语教学效果。

这门新的课程在给大学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对适应了传统的以讲授语言基础为主的英语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欧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广泛、生动,涉及的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哲学流派、文学和艺术运动都很多,就单单的一本教材从何讲起,没有电子教案,也没有教师参考书等,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心里不免有些焦虑,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但是,既然任务已接受,也只能大胆尝试了,首先是将教材通读两遍,对于教材的脉络做大致的理解,从希腊罗马文化史诗哲学绘画雕刻建筑艺术开始,穿越圣经基督教文化、中世纪、文艺复兴,直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乃至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文学绘画作品等。初次尝试的笔者宛如一个背包客,走马观花似地从欧洲一个国家艺术长廊步入另一国家艺术长廊,自己还没来得及完全读懂优美的作品或者深奥的哲学思想,就要指导自己的学生了。熟悉教材后,就着手将单一的教材制作成课件,为了使课件图文并茂,笔者在网络上搜寻各种资源:纪录片、文化电影、课件、音乐、图片。再经过筛选和取舍,制作成PPT课件,配以相关英语视频,电影剪辑,艺术作品图片及介绍等,总算初战告捷。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笔者通过备课、做课件,领略到了欧洲各国文化的魅力,同学们也提升了审美情趣。就此总结出一些本课程的课堂学习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一种任务型交际活动,这种交际活动“要求教师在活动前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和内容输入才能使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保持形式与意义的平衡”。[2]在以往的精读教学中也有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但学生往往关注的是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忽略了实际内容,因而缺少了趣味性和交际意义,《文化入门》的每一单元都有其丰富的内容,如剧本,故事,史诗,叙事诗,每一种文化形式都为学生的角色扮演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课堂上,教师将先做好的PPT课件播放给学生,以便让他们对每个单元的内容都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将哪些适合角色扮演的部分布置给学生在课余的时间进行排练。在老师的带动之下,同学们很快进入角色,有的将书上描述的故事自编成剧本,比如在古代爱琴海上一直流传着关于美女海伦的美妙传说,特洛伊战场总是那样荡气回肠。在讲述特洛伊战争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故事时,由于其内容复杂,牵涉人物众多;如果只凭老师一个人讲授,就会比较枯燥,笔者决定把把英语剧场带进课堂来,将这场浩浩荡荡的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分成十幕,分别是:海伦的故事、婚宴上的金苹果、帕里斯的裁决、召集英雄、往特洛伊、围城前九年、阿喀琉斯和阿伽门侬的争执、墨涅拉奥斯和帕里斯的决斗、特洛伊人的胜利、木马屠城。然后将学生分成每八至十人一组,让他们在课后查找资料,从这十个部分里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部分,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二、典故法

扮演角色的方法并非适合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内向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来说,讲故事的方法更为合适,教师可以结合以往大学英语精读课文中引自《圣经》的典故。许多学生当时并不熟悉这些典故,但结合《文化入门》的内容,同学们豁然开朗。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十单元课文阅读理解练习第4题中有这样一个句子:ToVingo Florida was in fact the land o Promise.许多学生在做这一题时,对the land of Promise这个短语不理解,在一般的词典中也很难查到。其实,这是出自《圣经》的一个典故,通常写作the Promised Land,源自《圣经·旧约》“创世纪”。亚伯兰是犹太人的始祖,以虔诚笃信上帝著称。他曾多次率领家族迁移,后来客居迦南。上帝对他许下诺言:我要将你现在寄居的地方,就是迦南,全部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因此,这里的the Land of Promise指的是上帝许诺给犹太人的土地:迦南。这个典故指“乐士”或“希望之乡”。美国总统克林顿1997年连任的就职演说辞中,也连续两次活用这一典故:Guided by the ancient vision of a promised land, le us set our sights upon a land of new promise. (在“希望之乡”这一古老憧憬的指引下,让我们着眼于新的“希望之乡”。)

在讲授《文化入门》时,圣经的故事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伊甸园的故事、诺亚方舟的故事,上帝造人的故事都与精读课文密切相关,可以巧妙地将之结合在一起,如教师可以将精读第三册第三课中的“being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breathe”搬到文化课上提问学生。他们很容易就理解了,因为这个句子运用了圣经中上帝造人的故事。学生们也很快明白了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诺亚方舟”“礼拜天”的渊源。其他诸如“恋母情结”也是源于《文化入门》中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故事。由此可见,将文化课中的经典故事与阅读课穿插在一起,更加让学生领会到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从而使学生更加体会到“语言反映文化,文化渗透语言,两者水乳交融。学习语言必须同时学习语言所反映的文化”(3)。

三、师生换位法

师生换位就是老师与学生交换角色:学生台上讲课,老师台下掌控。根据《欧洲文化入门教学大纲》的要求,由于学时所限(我们只有一个学期学习本门课程),教师只集中讲解前五个大题的内容,若学生对本门课程感兴趣,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自己制作课件,然后带到课堂播放[4]。所以,在整个学期的授课过程中,前半部分以教师讲授为主,着重介绍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圣经、文艺复兴等重点内容,确保大部分同学掌握这些欧洲文化的精髓。后半学期我指导学生自学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者作品,制作课件在班级里播放。很多学生有出乎意料的表现,他们各自发挥专业特长,来自文学院的同学将浪漫主义文学诗歌翻译成押韵的汉语,再配以优美的音乐;哲学专业和物理专业的同学将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主义分析比较得十分透彻;数学系的同学画出了一颗繁茂的毕达哥拉斯树。站在台上的同学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讲解,有时还向台下的同学提问,有时也向老师提问,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是老师的“权利”,可现在是“小老师”提问大老师了。在分析讲解课件内容时,他们的视角独特,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有时还会在课堂上引发热烈的讨论。笔者坐在台下,一边观赏思考学生做的课件,一边记录其中的亮点或不足,以便在课后进行点评,并当场打分以作为平时成绩的参照,有时回答学生们的问题,因为有的同学英语口语不是很好,常常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需要老师的点拨。

通过这种师生换位的课堂活动,同学们在英文周记中写道:“过了一次当老师的瘾”“希望这样的活动继续下去”“我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看到这些周记,笔者感觉很是欣慰。

另外,笔者争取2~3周一次安排学生到网络自主学习教室进行学习,把平时课堂上没时间播放的视频材料和课件资源等全部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上,让学生自主选择,下载学习观看,给他们自主的权利,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以上的研究成果只是笔者在过去的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做的初步尝试,这些尝试性的教学实践表明,《文化入门》这门课程很适合用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适合设计出与欧洲文明相关的学生参与度很高的课堂和课外活动。[5]这些教学活动改变了教师单纯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本课题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以《欧洲文化入门》为内容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颠覆了以往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教学模式, 给大学英语教学增添了实际内容和趣味性, 为了使这门尚在教学改革中的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尝试角色扮演法、典故法和师生换位法, 以使这门课程摆脱传统的以讲授语言为重点的满堂灌的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欧洲文化入门》课程,角色扮演法典故法,师生换位法

参考文献

[1]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P58.

[2]Schmidt, R.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1:1990:17-46.

[3]顾嘉租.跨文化交际[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http://www.docin.com/p--287429228.html.

欧洲文化入门一汇总 篇3

这三门课中考生感到最陌生的就是“欧洲文化入门”了。有些学生可能会问:“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只要学好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翻译不就可以了吗?这门课程能给我带来什么呢?”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与相应的文化紧密相连的,要想学好语言,就避不开对文化的了解,比如一个英语专业的考生如果不熟悉《圣经》的基本内容,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英语中数量繁多的成语和典故。

“欧洲文化入门”就是这样一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课程。和大多数以英语基础技能为考核目标的课程不同,这门课的考核目标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政治制度、宗教状况和文学成就,属于背景知识类课程。这门课的知识量大,同时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叙述能力、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这门课程还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主要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主要著作,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个人修养,积累写作素材。

这门课究竟该如何备考呢?笔者在自考领域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教授过绝大部分课程,有一些心得,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两个复习原则

“欧洲文化入门”这门课程的内容很多,参加英语自考的考生应适当把握复习原则,才能抓住课程的精髓。笔者总结了两条复习的原则,以供大家参考。

原则一:以考核大纲为中心,对考核目标进行系统的学习

举例来说,《欧洲文化入门》全书共分十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分为历史背景、宗教概况、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思想和建筑特色,共计五大方面的内容。显然,没有教师的辅导,学生面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背景复杂的课本,肯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例如课本的第二章《圣经和基督教兴起》共涉及《圣经旧约》、《圣经新约》、基督教兴起、《圣经》翻译和《圣经》的文学历史价值共计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么多的内容,考生怎样才能理清头绪呢?答案就是考核大纲。考核大纲中已经很明确地规定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确定为考核目标。比如考核目标规定考生必须掌握《圣经旧约》和《圣经新约》的英语写法,考生就应该注意“旧约”和“新约”分别写成“Old Testament”和“New Testament”。再如考核目标中要求考生掌握“约”这个字的含义(What is the testament?),考生就应该注意课本中这样一句话:“约是人类和上帝之间的约定。”(The testament is a covenant between people and God.)另外,还必须注意“约定”这个词不写成“contract”,而是写成“covenant”。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考生想既加快阅读速度,又不遗漏考试重点,那么严格按照大纲中规定的考核目标进行学习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原则二: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这是由考试的特点决定的,也符合大多数英语自考学生的实际情况,毕竟考试是为了考查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熟练程度,而不是为难考生,因而总是有章可循的。当然,仅仅了解复习原则还是不够的。长达五百页的课本仍然有不计其数的内容要背诵,这就要求考生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事半功倍,学习和考试的时候才能驾轻就熟。就“欧洲文化入门”这门课而言,有如下三种复习和归纳知识点的方法:

1.时间排列法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作为一门以了解西方国家文化背景为宗旨的课程,《欧洲文化入门》具有知识体系庞杂、内容繁多的特点。这种情况下,死记硬背课本内容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如果把各个章节的相关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学习效率就会比较高,背诵效果也比较好。

以历史背景这个知识点为例,课本在全书十个章节中共涉及了以下内容:公元前五世纪初的希腊波斯战争(2 Persian Wars)、公元前五世纪末的希腊内战(Civil War between Spartans and Athens)、公元前三世纪的罗马法(Roman Laws)、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希腊(Romans conquered Greece)、公元前27年的罗马改制(Rome changed from a republic to an empire)、公元395年的东西罗马帝国分裂(Separation of Rome Empire)、公元476年的西罗马帝国灭亡(the fail of West Rome Empire)、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Separation of Christian Church)、1096~1270年的十字军东征(Crnsades)、1517年的基督教会改革(Martin Luther's Reformation)等共计三十多个历史事件。这些知识点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如果孤立地复习,一定会背了前面的知识点,忘了后面的知识点,但是如果把它们用年代加事件的方法串接起来,不仅能使复习的思路清晰起来,还能提高背诵的效率。

2.对比法对于一些背景复杂的知识点,用对比法复习的效果比较显著。比如课程的考核目标中共有三个哲学家提出过“社会契约”理论,霍布斯和洛克的理论是在第五章中论述的,而卢梭的理论是在第六章中论述的。这三个人的理论依据不同、观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就能解决的。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把三个“社会契约”理论归纳为:霍布斯强调人民把权力交给君主获得和平;洛克强调人民把权力交给社团获得自由;卢梭强调人民把权力交给公议获得民主。(Hobbes emphasizes that people surrender their rights to a monarch in return for peace; Locke emphasizes that people surrender their rights to a community in return for liberty;Rousseau emphasizes that people surrender their rights to the general will in return for democracy),通过这样的学习——先归纳总结,然后再英汉对照地背诵课文内容,考生既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也加深了印象,可谓一举两得。

3.口诀法除了时间排列法和对比法以外,考生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把知识点编成一些口诀或者顺口溜,用以提高学习效率。中文口诀编写得简单流畅、朗朗上口,背起英语内容自然驾轻就熟、过目不忘。比如课本中讲到希腊哲学家的时候,曾经涉及了七个主要的流派和代表人物,一个一个背效果肯定不好,但是如果编成“公元前五世纪三巨头互为师生,公元前四世纪四大派百家争鸣”,则理解记忆起来就快多了。这样一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名和他们彼此的关系也就能用最简洁、最清晰的方法体现出来了。

再比如,课本中涉及的科学家很多,考生如果记不住,可以归纳为“没有哥白尼就没有开普勒,没有开普勒就没有牛顿,没有牛顿就没有爱因斯坦”,这样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三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通过口诀的形式得到了总结,从而强化了记忆。

一个注意事项

考生准备考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点,那就是分析历年真题。考生应该浏览2000~2008年的考题,先确定已经考过的内容,进而确定没有考过的内容。这一点在准备问答题的时候尤其重要。例如:通过对真题的回顾,会发现2001年的问答题是“为什么文艺复兴是中世纪和现代的转折点”,2002年的问答题为“希腊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异同”,2003年的问答题为“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2004年的问答题为“文艺复兴的四大特色”,2005年的问答题为“什么是社会达尔文主义”,2006年的问答题为“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的贡献”。但是课本中其他和问答题有关的还有:“希腊社会的特点”“《圣经》对英语的影响”“十字军东征的意义”“新教改革和资本主义的关系”“英国权力法案的内容和意义”“17世纪的两大特点”“工业革命的五个特点”等,这些内容都没有在2007年以前的问答题中出现过。如果考生对这些考核内容予以足够的注意,就不难发现2007年的问答题恰恰是“权力法案的内容和意义”,而2008年的考题正是“17世纪的两大特点”。这并不是鼓励考生猜题和押题,而是提醒考生:如果不能确定已经考过的内容,又怎么压缩考核范围,明确考试重点,确定没有考过的内容呢?总之,一定要在考试之前对已经考过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时候才能分清主次,考试的时候才能有条不紊。

上一篇:乡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汇报下一篇:2022年中小学教师语文新课标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