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规划发展性评价方案

2024-10-20

教师专业规划发展性评价方案(精选8篇)

教师专业规划发展性评价方案 篇1

教师专业规划发展性评价方案

教师评价的目的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握教师职业的一般特点,科学地、多角度地、发展性地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在评价方向上立 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不仅注重教师的现实表现,更加重视教师的未来发展,重在促使教师自身的“成长”。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是一个终身发展的问题,坚持评价是为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将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而不是放在通鉴定选择续解聘、升降级、加减薪等奖惩性方面。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已不再是为了奖惩教师,而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教师评价结果要与教师的奖惩严格分隔开来。

2、整体性原则。在评价指标上坚持发展性评价、自我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坚持教师、学生、领导、家长多元化。在评价内容上坚持既重视教学结果,又重视教学过程。在评价标准上坚持相对标准评价、绝对标准评价与个体标准评价相结合。在数据统计上采用模糊量化与科学量化相结合,即等级评价与直接赋分相结合。

3、差异性原则。每位教师的情况不同,发展的需要、问题也不同,发展的模式和路途也是有差异的。坚持评价以“个性化”、“选择

性”、“多样化”为主要评价特征,给教师发展以更大的自主性和创造空间,促成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与发展。

4、导向性原则。教师评价应具有指挥导向作用。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对教师评价中提出的评价方案,实际上就是给教师提出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及要求。评价方案在实践中是左右着教师努力方向的指挥棒,不断给教师教学指挥定向。

5.三全原则----即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全员评价是指面向全体教师,不是面向少数优秀教师或少数不称职教师,也就是说,包括领导和职工在内的全体教职工都要接受评价;全程评价是指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反复的评价;全面评价是指要对教师的素质、职责和绩效,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6.双向性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非常重视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校内与校外间的沟通,鼓励全体师生、员工、学生家长以及校外有关人员积极参与教师评价工作,要求评价过程务必是一种双向过程。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要求

1.立足发展: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奖惩教师,更多的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校未来的发展,要实现教师个人和学校组织共同发展的双赢。

2.尊重教师:尊重教师个人的意志和愿望,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和自律意识,鼓励教师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提高

和自我完善。

3.强调过程: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长期的、持续的评价。

4.共同参与:要面向全体、互动评价,强调领导、专家、同伴、家长、学生及自我的共同参与多向互动的过程。

三、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应由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成:即素质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基本素质的指标);职责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工作状况的指标)和绩效评价指标(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效)。其中素质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职责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1.教师素质指标

1.1思想道德素质: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1.2文化理论素质:现代教育观念(学生主体观念、全面素质的教育质量观念、教会学生学习的观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观念、竞争与合作的观念、质量与效益的观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观念);文化科学素质(相关学科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学能力素质(规划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诊断评价能力、理解交往能力、教研科研能力);专业发展(技能与知识、潜能、培训的需求、期望)。

1.3身体心理素质:广泛的兴趣爱好;热情诚恳;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我调控能力;坚强意志品质;民主平等合作精神;期望与理想;忍耐与坚持。

2.教师职责指标

2.1育人管理职责:围绕办学目的和办学思想开展的工作;学生的思想道德关怀;满足学生获得尊重、信任、公正待遇的需求;满足学生获得帮助的需求。

2.2教学科研职责:学习环境的组织(气氛、教室布置、教学资料的利用);教学工作(教学准备与教学规划、教学方式与教学任务的适应性、教学方式与学生需求的适应性、教学任务与学生需术的适应性、循序渐进与连续性、学业评定与进步的监控、纪律);教科研工作(研究与教学的适应性、研究与学校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与自身发展的适应性)。

2.3协同工作职责: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教师与校外机构的关系);行政工作(参与教研组工作、参与年级组工作、参与学校工作、参与其他工作)。

3.教师绩效指标

3.1育人管理成效: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有实效;所带班级班风、学生品德好;全体学生获得了尊重、信任、公正的待遇;满足了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的需要。

3.2教学科研成效:教学氛围好;教学资料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

用;教学准备充分;教学任务适当;教学方式方法恰当;学业成绩评定科学;遵守教学纪律;教科研成绩显著。

3.3协同工作成效:教学关系融洽;工作关系协调;参与教研组、学校等组织的相关工作。

四、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践方案

(1)评价的主体

在评价过程中强调多元主体参与评价。采取“1234百分制”的评价方法,即教师自评占10%,学生及家长评价占20%,教师互评占30%,领导考核小组评价占40%。具体评价的内容为:

1、教师自我评价。通过评价使教师正确认识自身角色。教师在的个人总结中应该重点总结自己“能”的内容,与上一年相比在学科教学和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进行了那些方面的思考,做了那些尝试,有那些启发,今后准备怎么做等等,努力提高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地位,将评价变成教师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

2、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评价。学生是教师评价中最有权力的一个群体,没有学生家长评价,教师的学生观和教学观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的。而作为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正确评价一个教师的能力,应该重视学生评价,虽然学生评价容易从表面现象来评价教师,但学生平日最经常、最直接地与教师发生联系,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都有自己真切实际的感受,因而他们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好坏有发言权。

3、教师互评。通过评价使教师学会合作,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教

师互评的重点是评价教师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教师间合作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态度,实际工作中对问题的处理能力等。

4、考核小组评价。考核小组要根据教师阶段发展目标中的具体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过程、科研水平和达成过程给予多元综合评价,评价的重点是教师的思想水平,专业发展的趋势,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考核小组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考核小组要给每个教师一个综合评定的成绩并带有书面的发展性评价报告。

(2)评价的指标与考核方法

(3)评价周期与考核结果确认

1、每学期评价一次,一个学评价两次,每次评价分数折半合计做为考核的总分。

2、按照总分排序确定考核结果。

3、评价总分将做为教职工评优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有下列情况之一,经学校研究,考核结果可确定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

1、工作出现重大失误,被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批评或被媒体曝光。

2、不能按照正常途径反映问题而扰乱了学校的正常工作。

3、综合考核得分太低。

4、因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不良后果。

5、酗酒或其他非正常原因造成工作失误或个人行为不当对学校声誉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

6、挑拨是非、污蔑他人、破坏团结造成恶劣影响的。

(4)评价结果反馈

在向教师反馈评价信息时首先应将评价结果传递给每一位教师,向教师反馈评价结果之前必须将学生的评价数据与教师同行的评价数据和教学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为每一位教师写出定性的分析报告。评价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分等”,重要的是督促和激励每一位教师不断保持教学热情。所以应正式表彰优秀的教师,而在评价中属于“较差”者一般适宜个别谈话,责令其改进教学并对他们给予必要的帮助。如果某教师连续几年被评为“较差”,且不思改进,则应果断地施以相应的惩罚,甚至取消该教师的教学资格。

肥城市高级技校电气工程系2011年11月27

教师专业规划发展性评价方案 篇2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在我国,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这期间, 除于对教育质量的要求的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日益被推向了教育研究的焦点, 1998年教育部发表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计划”中提到了“跨世纪园丁工程”, 强调了教师应该提高专业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这进一步拉动了我国学者在教师专业发展相关领域的探索与研究, 加深了对促进教师发展问题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是在承认了教师专业化后, 对教师职业生涯中自我提升、不断成长的概括, 从广义上讲,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通过考核和经验上的增长而获得专业成长的过程, 这其中包含了参加讲习或会议等活动获取的经验, 也包括通过阅读专业出版物、观看科教纪录片等方式得到的经验。教师专业发展是为了增进教育者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和活动, 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其体现了以下特点:

第一,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审慎的过程。有些人将教师专业发展误认为是一系列盲目的、没有明确指向或意图的不相关的活动, 但事实并非如此, 真正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为目的和规划目标的清晰愿景所指引的审慎的过程。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 是具有自我提升的意识的, 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对课程的设计、教材的选取、教学活动的实施都有自己详细的规划, 并利用教学环境和条件, 深入开展教育教学。

第二,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育是一个动态的专业领域,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学科和学术分支都在扩展, 为了与这些新知识、新技能保持同步,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来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投入自己的热情, 循序渐进又锲而不舍地通过每一次的进步来完成。

第三,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共同作用的过程。仅仅凭借教师自身努力是无法完成专业发展的, 要取得专业发展的成功, 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外, 教学环境的改善, 学校领导的鼓励, 教师评价制度的完善等也是重要的要素。因此, 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依靠单方面努力实现的, 他需要一系列要素构成的系统相互协调、共同起作用, 如果这些要素不能同时起作用的话, 必将对整个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产生影响。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点

发展性教师评价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 由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教师Latoner和Clift提出。我国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研究始于90年代末期, 在华东师范大学王斌华教授撰写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一书中, 阐释了国外关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研究, 自此拉开了我国的教育工作人员对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关注与探索。多年来, 高校教师评价问题一直备受教育工作者和国家关注, 我国政府部门相继颁布了多个关于提高教师评价的相关文件。近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2011) 》的颁布提出了从师德水平、教学水平以及教师培养培训三方面改善教师教学水平, 这次的教学评价改革肯定了动态评价的重要性, 不仅关注教师的过去, 还提出了对教师的未来发展培训工作的规划, 表达了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继续研究与应用的期许。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对传统评价的革新, 与传统评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将二者对比, 可以看出发展性教师评价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 评价目的具有发展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目的, 不同于传统评价,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目的更具有发展性, 这体现在它不仅是对教师过去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概括, 而是更加注重对教师未来的发展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发展性的评价目的指引下, 其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师的职业生涯。

第二, 评价主体多元化。单一的评价主体, 对教师的评价拿捏得是不够准确的, 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 不但从学生或领导、同行专家多个角度对教师进行评价, 并且鼓励教师本人也参与到评价中来, 评价更加人性化、民主化, 评价过程中教师与评价者进行意见交流, 能够促进二者间在共同提高专业水平的方法上达成共识, 使教师更易于接受评价意见, 从而真正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第三, 评价内容全面化。发展性教师评价在评价内容的选择上, 充分考虑了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的考量, 同时兼顾对教师的进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培训进行规划指导, 其不仅看到了教师的过去, 还关心教师的未来, 这种全面性更益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 评价方法多样化。发展性教师评价更倾向于定性评价方法的应用, 如面谈、沟通交流、课堂观察、学习汇报等方法对教师工作进行分析评价, 弥补了传统评价完全采用定量分析, 或者将定性分析进行量化处理的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

第五, 评价过程动态化。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评价方式, 对教师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实时提出, 并积极帮助教师进行改进, 这一点不同于传统教师评价的“一评定乾坤”, 其更多地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对教师问题的发现和帮助教师逐步改进的过程中, 这种评价过程相对灵活, 有益于教师消化评价结果, 提升专业水平。

三、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伴随着教师专业发展对传统评价的质疑中产生的, 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 并在评价中给予了教师尊重和主权, 激发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人翁责任感, 是对传统奖惩性评价的一种革新, 为教师专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一致性。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为教师完善自我提供帮助和改进意见的评价制度, 其将教师视为独特的个体, 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 尊重了教师的自主权。教师专业发展也是在充分承认教师专业提升过程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前提下,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教师潜能, 有效利用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二者都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 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教师的发展的, 这点具有一致性。

2. 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助于教师客观地认识自我。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评价过程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反馈, 是站在帮助教师实现自我提升的角度上的, 评价的最终目的不再是为了学校对教师进行教学管理, 其出发点是帮助教师成长, 因而会降低教师对于评价的抵触心理, 使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评价中来, 从而更客观地分析问题, 改进不足之处。发展性教师评价提供的宽松的评价环境能让教师以更放松的心态来面对评价, 解决以往评价中为了获得奖励、规避惩处, 人人自危的窘境, 这对教师客观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具有积极意义。

3. 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间合作。

发展性教师评价构建的是帮助教师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和谐评价关系, 其评价的初衷不是为了教师间相互比较, 从而评判出优劣, 进而进行奖励惩罚管理, 因而发展性教师评价打破了教师间知识保护的壁垒和恶性竞争, 缓解了教师间存在的人际关系紧张状况, 有助于教师间相互开展交流合作, 共同探讨学术知识和工作心得, 形成一种真诚合作的关系, 从而形成良性的交流氛围和竞争环境。

4. 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助于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出发点不在于评价出教师的优劣, 而在于帮助教师成长, 完善教师职业生涯, 因而更容易被教师所接受, 激发出教师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发展性教师评价所关注的不是教师当前表现, 而是教师的长期发展, 其将教师看作是通过引导和帮助能够不断发展和提升的个体, 肯定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评价体系更加灵活、多样, 其看到了教师的差异性, 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以及职业生涯规划, 协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评价方案, 从而激发自身工作的积极性。

发展性教师评价将以人为本作为评价理念, 它是建立在充分对教师人格尊重的基础上, 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 因而其所构建的评价氛围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间合作交流, 推动教师认识自我, 提升专业技能,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从而能帮助教师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

摘要: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伴随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入思考基础上产生的, 是一种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在对教师专业发展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点以及二者关联性问题的研究基础之上, 分析发展性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的作用, 能够为我国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人为本,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大鸣.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新进展[J].教育研究, 2008, (05) :93-99.

[2]余文森, 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3]马志玲.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6.

[4]王飞, 金胜利.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J].教师, 2014, (32) .

[5]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0.

[6]毛景焕.以团队力量促进教师发展——高校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7, (01) :91-98+124.

教师专业规划发展性评价方案 篇3

[摘 要] 对于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来说,只有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技能评价为主、知识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转变学生不重视平时技能训练的状况,提高学生教学技能发展水平,从而保证高师教学技能培养目标的达成。形成性评价方案的设计,要体现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对师范生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还要保证对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英语教师技能 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 形成性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衡量教学是否达成目标的重要依据。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应该是一门体现如下基本理念的课程: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对话、研究的英语教学文化;密切结合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真实环境,体现问题意识和实践取向,注重问题解决和案例研究;以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反映时代发展对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因此,对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来说,仅仅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是很片面的,容易使学生产生依靠书本知识来取得高分的心理,而实际上其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却得不到保证。所以,只有改革评价方式,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技能评价为主、知识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转变学生不重视平时技能训练的状况,提高学生教学技能发展水平,从而保证高师教师技能培养目标的达成。这种评价方式既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也有助于学生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提高实效。

一、形成性评价方案要体现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

研究者使用了诸多的概念来表述教师专业技能,如教学技能、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师基本功,等等。英国的微格教学工作者特罗特把在教学中能够观察、能够表现、能够实行量化分析并为教师所熟悉的教学行为,设定为六种教学技能:变化的技能、导入的技能、强化的技能、提问的技能、例证的技能和说明的技能。

澳大利亚学者特尼等人将教学技巧分类如下:①动力技巧,包括加强学生的行为,鼓励学生参与,接受并支持学生的观点等;②讲授及交流技巧,包括解释、戏剧化、阅读,使用视听教学辅助器具,终止、使用幽默,鼓励学生反馈等;③提问技巧,包括反复集中与指导、引导等;④小组个人辅导技巧;⑤培养学生思考技能,包括鼓励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等;⑥评估技巧,包括认识与评价学生的进步,确定学习困难与提出补救措施,鼓励自我评估及组织评估讨论;⑦课堂管理和纪律。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一书将教师常用的教学技巧归纳为九个方面:导入的技巧、强化的技巧、变化刺激的技巧、发问的技巧、分组活动的技巧、教学媒体运用的技巧、沟通表达的技巧、结束的技巧和补救教学的技巧。

我们可以发现,以上几项对于教师技能的研究关注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对师范生教师技能的培养中,课堂教学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但不是全部。

在国家教委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教学技能分为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以及教学研究五类。在课堂教学技能中,大纲主要设定了九项基本技能:导入、板书、演示、讲解、提问、反馈和强化、结束、组织教学和变化技能。各类教师技能培养的教程,便是根据这一大纲编写的。例如,由肖惜主编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包括了英文书写及教学技能、英语歌曲教唱技能、英语游戏组织技能、简笔画辅助教学技能、常规教具制作与电教仪器使用技能、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技能、备课技能、课堂教学微技能、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教学技能、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技能、课外活动组织技能、测试技能、教研与自修技能等。这些技能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应该在英语教师技能的评价方案中得到重视与强调。所以,我们在评价方案中将英语课堂教学设计、CAI英语课件制作、模拟课堂教学、教学游戏设计、英语歌曲演唱及教唱、英文板书及简笔画、英语教学研究等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

二、形成性评价方案

要体现对师范生专业情意的培养

我们认为,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不容忽视,只有注重专业情意的培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专业情意的培养对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但当前对师范生专业情意的培养方式,多采用宣传与说教的方式,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有蜡烛的奉献精神”,等等。这种方式对师范生专业情意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远远不够。在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究培养教师专业情意的有效方式。

听故事、讲故事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中,故事的意义与作用不可忽略。我们在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中设置了“最能触动你心灵的教育故事”专题,并列为评价内容的组成部分,倡导学生广泛阅读教育教学故事,选择最触动自己心灵的教育故事写出反思;写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故事,向同一学习小组的成员讲述自己的故事,每个学习小组每次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讲述。通过听教育故事、读教育故事、讲教育故事的方式,加强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下面是两个摘自学生教育故事笔记的片段:

叫出他的名字

小学时,我是个怯懦内向的孩子,在同学中间我就像落入大海的针一样绝望。老师很少注意我,经常有老师上了一学期的课仍然叫不出我的名字。到后来,我甚至习惯了没有名字的生活。我的成绩也是不上不下,什么时候也没有成为老师眼中优秀的“骄点”,或者糟糕的“焦点”,我似乎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五年级时,来了一个新英语老师,她很喜欢在课堂上提问,还喜欢让我们表演课文中的角色。一周后,她又让我们表演,班里一些口齿伶俐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我呆呆坐在角落里,等着看同学表演,突然我听见老师说:“胡彬,你来演狐狸。”我站起来,有点紧张,但更多是激动——老师竟然这么快就知道我名字了!她一定对我印象深刻,所以才记得我!我内心感到了一种莫大的荣幸。我那天的表演很出色,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有成功的潜力。从此,在课堂上我学会了踊跃发言,与人交流时也不再吞吞吐吐。

多年以后,我成了一名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在给学生上课前,我一定会花很大力气,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哪怕他是多么不抢眼,多么沉默。我从不吝啬自己的呼唤。有一次,当我准确叫出一个孩子的名字时,我分明看见他木讷的表情变得生动无比,眼睛甚至流露出一丝带有惊慌的欣喜。

感悟:

这轻轻的一声呼唤,足以唤醒一个尘封的心灵,让他知道并没有被世界遗忘。现在作为学生,我依旧有这种体会:当一个新老师来时,我渴望在下次见到他(她)时,能听见自己的名字从老师口中滑出,那种兴奋、那种喜悦是无法掩饰的……

等到我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他们交流、沟通,记住他们的名字,在下节课时能准确叫出他们的名字,无论他在哪一个黑暗的角落里,我愿用我的声音唤醒他们尘封的心灵,用我的微笑为他们带去阳光的温暖,我不会遗忘每一张可爱的脸庞。

激励的故事

有一群顽劣的孩子淘气,往一个独居老人的院子里扔石头,老人非常气愤,但孩子们感觉好玩,所以屡禁不止。老人无奈之下心生一计,对孩子们说:“我已经喜欢你们这样做了,以后你们每这样一次,我给每人一元钱。”于是,孩子们干得更起劲了。过了一阵,老人说:“现在不成了,我没钱了,以后你们再这样一次,我只能给你们一角钱了。”孩子们不屑地说:“你想得挺好,给那么少,谁干啊!”

伯恩斯曾提出三种激励规则:一是为“所能获得的奖赏而做”,二是为“正在得到的奖赏而做”,三是为“美好的东西而做”。第一种激励是结果取向的,第二种激励是过程取向的,第三种激励是理想取向的。人们在面对第一种激励时常算计,但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激励却能不计较且乐此不疲。故事中的老人之所以聪明就在于,通过把过程激励转变为结果激励,达到制止孩子淘气行为的目的。

三、形成性评价方案

要体现对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视

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一方面要侧重培养英语师范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如教学设计技能、应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要及时把最新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最前沿的英语教学研究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内化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通过准教师这一载体使先进的英语教学理论转化为英语教育实践活动。

由于师范生走进中学英语课堂的机会有限,在反复进行模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之后、进入教育实习之前很难有走上中小学英语课堂讲课的机会。这种情况阻碍了师范生进一步探究英语实践教学,阻碍了对师范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中设立了“一对一英语学习指导教师”这一专题,并作为形成性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从第一周开始布置师范生寻找一个自己的帮助对象(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利用网络通讯进行远程指导,建议为小学或初中的学生,当然,其他层次学生也可以)。师范生担任学生的英语学习顾问,但不同于做家教,否则性质的改变将影响师范生能力的培养。师范生详细记录对学生的辅导帮助过程并作为作业上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安排时间讨论师范生作为学习顾问所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方法。师范生通过这种真实的英语教学活动,通过与中小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对辅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解决,使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提高。下面几段摘自一位师范生的辅导日记:

……

成成说老师上课讲的语法他听不太懂,所以今天我就给他简单讲了一下句子成分,我觉得对于初二学生不必用那么多专业术语讲,那样一开始就会让他觉得一下子接触了好多难生词,这样讲过之后,第二次提到的时候他不一定会记得这个单词的意思,更不用说它所代表的成分的意义。如果要让学生增加词汇量,老师不妨在讲语法前一天向学生介绍这些句子成分的名称,给他们时间来理解、记忆,在这之后再进行语法讲解……

我想不论教什么内容,都不要在刚开始时把学生吓住,不要说“今天的内容有难度,大家要认真听”之类的话,我们可以说“今天的内容很重要”,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

晚上,妈妈问我:“你给成成讲的东西,他都能听明白吗?”这倒提醒了我:不要问学生“你们听明白了吗?”因为我觉得无论是教一个学生还是一个班,人多少都会有虚荣心,学生也许会因为别人说明白而自己有问题也不会再提了,或是不好意思说还不懂。老师可以通过设计练习来判断学生掌握的情况,这样更客观。就算那些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同学也可能在某处存在问题而自己没有意识到……

今天是周六,成成打电话告诉我他在期中考试中英语考了第二,我很为他高兴。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你一定要相信他们能做到。

成成还告诉我,他们可以报名参加英语二级考试。只是感觉备考中记忆单词比较困难,让我帮他想点办法。我告诉他,词汇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不可期望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当然也有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如根据词根加上前缀和后缀,或者记住一个名词,再联想它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来记忆。我不同意按照词汇手册的顺序记忆单词,因为很多类似的单词背诵多了,很容易混淆。

表1是我们的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形成性评价方案中评价的内容构成与计分比例。

从上表可以看出,考核方案中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占很大比例,其目的在于:①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与对他人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这是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必须要具备的技能之一;②变被动接受教师一个人的评价为主动参与评价,并在多人的评价中更加全面认识自己;③学生参与评价也为学生之间阅读学习他人的作品提供了机会;④培养团体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⑤培养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荀渊.教师教学技能研究[J].教师教育,2004(8).

[2] 梁树森.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新视野[J].教育科学,2002(12).

[3] 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汪家宝,刘丽. 构建教学技能训练的新模式[J]. 广西高教研究,2002(8).

[6] 周红,董志澄,祝智庭.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研究[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

[7] 肖惜主编.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外语系)

教师专业规划发展性评价方案 篇4

《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

研究方案

【摘 要】教师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水平。通过教师专业素

质发展性评价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本课题拟按照“建模建标—试点研究—反思总结—全面推广”的研究思路,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反思总结和点面结合等研究方法,着力研究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中评价标准和测评办法等问题,对教师专业素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梳理出—个清晰的思路,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质;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

一、课题的提出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育部在文件中指出,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这其实已经对教师评价的框架结构和内容作出了明确界定。文件已经颁布两年多了,如何在实践层面贯彻三个专业标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直接面对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正承担着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历史任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首先是引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在教师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以教师评价改革促进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是贯彻教育部三个专业标准,促进教师评价改革的必要抓手。

据调查,我区教师专业素质存在三方面的问题。①一是专业思想比较陈旧。有高 ① 2013年9月,成都市龙泉驿区教培中心采用分层取样的办法,就“教育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方面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

达61%的高中教师采用“时间加汗水”的粗放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抢时间赶进度,35%的初中教师和27%的小学教师固守“以教定学”的教学方式,限制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二是专业知识不够牢固。许多教师对教育、心理、课程、教学法等专业知识停留在一般了解程度,有44%的中小学教师不能将上述知识转化在实践情境中去应用并恰切地加以陈述,5%的教师并不十分在意“怎样教才能学得好、学得快”。三是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突出地表现在学情分析、课标与教材解读、课程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对于交往互动、学思结合、因材施教进行有创意探索的教师不足5%。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以教育部颁布的三个专业标准为依据,设计了《成都市龙泉驿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方案(试行稿)》,研制了《成都市龙泉驿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试图在教师专业素质评价中“评什么”“由谁评”“怎么评”和“如何用”等方面有所突破。然而,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光靠常规工作的手段,专业素质的差异性与评价标准的普适性、专业素质的内隐性与评价依据的外显性以及专业素质养成的长期性与评价活动的阶段性等问题仍难以解决,工作无法推进。因此,在区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下,我们向区财政申报了“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专题研究项目,成立“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组,向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市级课题,着力研究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中评价标准和测评办法等问题,对教师专业素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梳理出—个清晰的思路,促进全区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改善教育行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对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通过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研究课题。从美英两国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到我国王斌华教授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研究”再到董奇教授、杨建云特级教师的“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所有这些研究都只涉及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上位概念,即发展性教师评价。国内外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国外,美英两国教师评价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最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反思传统教师评价弊端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了新的发展性 2 教师评价理念:把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整合起来。他们认为,大部分教师是胜任自己工作的,评价的目标应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他们强调教师评价“不应看重来自上级、校长、学生、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决定性压力”, 而应关注教师在教学上的进步与提高。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 即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出奖惩决定, 而是用于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经验, 以利于进一步地改进。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目的, 是要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 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并根据教师的工作绩效, 确定其个人的发展目标, 以便进一步为他们提供培训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胜任力。

英国对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探索和构建是针对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弊端而进行的。1983年,英国教育与科学部以及威尔士事务部针对当时英国教师素质下降的现状,联合发表了《教学质量》白皮书,提出了对教师评价进行改革的设想。1986年,教育与科学部和教师协会、地方教育当局等组织共同发表的一项报告指出:“应该将教师评价理解为一种连续的、系统的过程,目的是有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帮助教师规划自己的教师生涯,使得教师的在职培训和岗位设置符合教师个人和学校的需求;同时,应该将教师评价看作一种积极的过程,通过更加符合实际状况的决策,让教师获得更多的工作满足„„”随后,英国皇家督学团、教育与科学部联合其他有关机构和专家正式开始了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研究。英国学者希尔兰兹(shields)主持的一项调查表明,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教师中间产生了相当大的热情,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参与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有价值的活动,甚至是一种享受。

总体来说,美英两国的发展性教师评价致力于教师个体发展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的融合,以教师发展为核心,体现教师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适应教师个性差异。

我国的教师评价于20世纪60年代起步,但直到80年代以后,才有比较正式的教师评价。1984年5月,我国加入了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组织,开始了我国教育评价实践和理论的新探索。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重申必须对现有教师进行认真的培训和考核。90年代以来开始,一些学者和学校开展了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研究。如大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特级教师杨建云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 3 主持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项目“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等。

我国教育学术界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解见仁见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王斌华教授对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研究。1998年12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斌华教授所著《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一书。王教授在书中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归纳了十个方面:1.学校领导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2.强调教师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4.实施同事之间的教师评价;5.由评价者和教师配对,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6.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7.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8.扩大交流渠道;9.制定评价者和教师认可的评价计划,由评价双方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10.注重长期的目标。可以认为,《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建构了我国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在已有研究中,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文献不多。华南师范大学陈柏华教授和山西大学徐冰鸥教授合著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师专业素养的视角》提出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专业态度、专业意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四个方面。大连大学孙晓颖和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培民合著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复合性评价机制》涉及到了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机制建立问题。非常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并未涉及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关键问题,即评价标准和测评办法等实践操作的问题。因此,开展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专业素质,指的是“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②③基本条件”。教师专业素质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的内容。课题组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三个教师专业标准把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界定为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自我发展意识素质四个方面。

2.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的教育活动及其效果的测量和判断。具体说,教师评价是指通过教师素质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状况的测量,评判教师的素质水平②③顾明远:《教育大词典》卷2,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16页。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54~55页。

和教育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课题组认为,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3.发展性教师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指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的,旨在促进被评价者不断发展的评价。“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制度。”“其目的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④ 课题组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教师评价的发展方向。

4.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

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核心内容。发展性教师评价包括素质评价、职责评价和绩效评价。其中素质评价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础和核心内容。课题组认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可以从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自我发展意识四个方面进行。

(三)课题研究的拟创新点

把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由理论构想变为现实操作,以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手段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一件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大事。评价标准和测评办法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两个主要问题。概括地讲,本课题有以下两个创新点:

1.评价标准的创新

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标准涉及教师发展的方向问题。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三个教师专业标准,结合我区教师发展的实际,课题组把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内容概括为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自我发展意识四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切合本区教师实际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标准。将官方文件转化为切合当地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进而促进教师发展,本身就是教师教育的工作创新,也是本课题的突出创新点。

2.测评办法的创新

“评价难”难在操作。在研制出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将区域内的学校分层试点实施测评,建立以教师发展为目标,以学校为主体,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的教师专业素质 ④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3~114页。

发展性评价操作体系,是本课题的第二个创新点。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内涵指标的研究,研制出切合龙泉教师实际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标准试行稿,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

2.通过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测评办法的研究,探索区域实施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操作策略,从而形成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体系。

3.通过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结果运用的研究,建立区域实施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评价机制,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奠定坚定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评价标准的研制。要开展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必须首先研制出一个便于学校和教师掌握的评价标准。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三个教师专业标准,课题组拟从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自我发展意识四个维度研制切合本区教师实际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评价标准。

2.测评办法的研究。在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量标体系建立以后,如何实施测评是本课题必须解决的第二个问题。课题组拟在分学段分学校试点测评的基础上建立教师自评、同行初评和学校复评的评价测评办法,使教师明确自己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3.评价机制的研究。在测评实施之后,如何运用评价结果是本课题必须解决的第三个问题。为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导向、激励和调整功能,必须认真研究评价结果的运用,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价机制,让教师专业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旨在探索一个区域内有效推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评价标准和操作策略。课题组拟按照“建模建标——试点研究——反思总结——全面推广”的研究思路,遵从先试点运行,再全面铺开的办法开展研究。

1.建模建标

开展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首先必须有一个可供操作的评价标准。课题组拟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三个教师专业标准,从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自我发展意识四个维度研制切合本区教师实际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评价标准。

2.试点研究

开展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是一个涉及全区54所学校、5200多名教师的系统工程。课题组拟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选择2个学校作为试点学校开展研究,积累研究经验,为全面铺开研究探路。

3.反思总结

开展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其最终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在确定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程序、评价方法、撰写评价结论、确定评价者资格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在试点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反思,从而建立适合区域特点的评价机制。

4.全面推广

开展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区域内教师的专业素质,需全面铺开进行研究。课题组拟在总结反思试点研究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推广的再研究,探索出一套具有龙泉特色的开展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体系,在全区所有学校和教师中开展研究以达成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课题是在一个区域的范围内对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拟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反思总结法、点面结合推进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整理与发展性教师评价、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对教师专业素质评价的发展状况,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点面结合推进法

由于本研究涉及面广,课题组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选择2个学校作为试点学校开展研究,经过反思总结寻找在全区所有学校全面铺开推广研究的操作策略,稳步推进研究工作的开展。

3.调查研究法

在试点研究阶段,课题组拟研制调查问卷,调查了解试点研究学校教师的现状和对教师专业素质评价的认识,广泛听取意见,不断修订完善方案内容,让评价更客观。在推广研究阶段,课题组拟采用随堂听课、座谈访问的办法听取一线教师对评价标准的意见和建议。

4.反思总结法

在一个区域的范围内开展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是教师教育实践中的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课题组要及时总结提炼试点研究学校的评价经验,形成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成果,扎实推进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课题组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3.03—2014.10)1.主要研究任务

(1)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分析我区教师专业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2)确定评价指标。组织研究人员学习教育部颁布的三个教师专业标准,深刻理解其内涵,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初步确定我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内涵指标。

(3)研制评价标准。通过调研修改完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内涵指标,研制出切合龙泉教师实际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量标体系试行稿。

(4)撰写研究方案。由课题主研人员反复研究,撰写研究方案,准备申报的相关材料。

2.主要研究措施

(1)问卷分析。组织相关参研学校教科室主任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找准我区教师专业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撰写调研报告。

(2)学习研讨。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三个专业标准,深刻理解其内涵,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3)研制量标。在2013年4月上旬召开由一线教师、学校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3次研讨会,对《成都市龙泉驿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第6稿进行讨论和修改,在相关专家专家的指导下形成《标准》试行稿。

8(4)成立机构。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研究小组和顾问小组,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的相关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4.11—2017.06)1.主要研究任务

(1)研制配套文件。在明确课题研究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研制《成都市龙泉驿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方案(试行稿)》,确立课题研究的操作步骤和主要注意事项。

(2)进行试点研究。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试点学校,依据《成都市龙泉驿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方案(试行稿)》和《成都市龙泉驿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标准(试行稿)》进行试点研究,通过总结反思积累研究经验,形成操作策略。

(3)进行推广研究。在试点研究的基础上,对《成都市龙泉驿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方案(试行稿)》和《成都市龙泉驿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标准(试行稿)》进行修改完善。从2015年11月起,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抽取1/2学校进行推广研究。从2016年9月起,在全区所有学校全面铺开进行推广研究。

(4)完善评价量标。在评价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进行观察和评价,这就需要一个可供参照的量标。课题组选择了“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量标”、“班级工作检核表”、“教学工作中的品德教育考查量表”三个重点项目,经两轮试点研究,不断对分值、权重、评价与认定等具体事项进行修订完善。

2.主要研究措施

(1)人员培训。实施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需要对所有参研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师评价的基本理论、评价方案的具体把握、评价标准的领会掌握和实施评价的基本要领等。

(2)研制标准。实施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需要研制一个供所有参研人员领会掌握的评价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3)定期研讨。在一个区域的范围内开展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是教师教育的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没有预设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研究讨论解决。课题组拟制订定期研讨制度,在专家指导下提出问题解决措施并在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和操作性。

9(4)阶段评估。在实施研究的各个阶段,需要对研究措施和操作要领进行不断的总结反思,根据研究方案调整研究进程,结合过程性研究资料和后测分析,进行阶段性评估,形成评价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7.07—2018.05)1.主要研究任务

(1)搜集研究资料。课题组拟广泛搜集整理研究实施阶段所形成的过程性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

(2)提炼研究成果。课题组拟在搜集整理研究资料基础上,对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进行总结提炼,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课题成果资料,为结题验收作好充分的准备。

2.主要研究措施

(1)明确分工。在课题研究总结阶段需要做大量的总结提炼工作。课题组拟对该阶段的工作进行细化,专人负责某项具体工作,保证研究实效。

(2)个案分析。同一学校的教师可能因学科背景、年龄特征、个性品性的不同在专业素质的发展水平表现出诸多差异性。课题组拟对研究过程中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进而分析提炼出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在专业素质中表现的共性特征。

(3)资料“会诊”。课题组拟对课题研究中积累的研究资料进行专家“会诊”,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和实施评价的操作流程,为日后在更大范围推广研究成果作准备。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研究形成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中评价标准和测评办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预期成果。课题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区域内教师专业素质多元发展为目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建构区域实施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实践模式,促进全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1.形成三个调研报告

通过研究形成《成都市龙泉驿区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研报告》《成都市龙泉驿区初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研报告》和《成都市龙泉驿区高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研报告》三个调研报告。

2.形成一个评价标准

在不断研究修订完善的基础上形成《成都市龙泉驿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标 10 准(试行稿)》和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实施细则。

3.形成三个评价量表

通过研究形成《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小学课堂观察评价量标》《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小学班级工作检核表》和《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小学品德教育考查量表》三个评价量表。

七、课题研究的基础和保障

(一)研究基础

1.有丰富的区域性课题研究经验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区先后开展《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研究》《区域实施创造教育的途径和策略的研究》《龙泉课改实验区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区域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基层教研培训机构有效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导学讲评式教学研究》《区域推进多元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等区域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如平研究员等专家的充分肯定。

2.有一支较高素质的教研队伍和教师队伍

多年的区域性课题研究最大的收获就是锻炼培养了一支思想观念新、科研能力强、专业素养较高的教研队伍和教师队伍。截至2014年9月,我区已有特级教师37人、省级骨干教师64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402人、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431人、校级骨干教师1134名。这是本课题最坚实的基础。

3.有较浓厚的科研氛围和较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实践,我区已基本形成了以区域性龙头课题研究为主导,以区域性学科课题研究为重点,以学校课题研究为特色的教育科研新格局。作为课题研究主体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系集教研、科研和师资培训为一体的基层教研培训机构,本课题主研人员已主持过多个各级课题研究,具备课题研究人员保证。从2014起,区教育局在项目预算经费里单独列支了“全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测评经费”每年15万元,为本课题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证。

(二)研究机构

为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拟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课题的研究、指 11 导、组织和管理。

1.课题顾问小组

组长:谭文丽,成都市教科院副院长、副教授,教师教育专家 成员:兰

英,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教育专家

秦建平,成都市教科院副院长,教育科研专家 周小山,成都大学教授,教师教育专家 严先元,成都大学教授,教师教育专家

燕,成都市教科院发改所所长、特级教师,教育科研管理专家

李瑞松,成都市教科院教师所所长,教师教育专家

军,成都市教科院发改所研究人员,教育科研管理专家 2.课题领导小组

长:黄与红,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党组(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袁

颖,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党组(委)副书记、副局长

张英武,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员:李长广,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佳,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徐本淳,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副局长、龙泉一中校长

周文群,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副局长

彭仕富,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人事科科长 3.课题研究小组

长:张英武,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兼)

副组长:朱远平,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成员:何智远,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刘常元,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车万国,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周兆伦,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特级教师

王富英,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特级教师

郑大明,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特级教师

丁亚平,龙泉驿区教培中心教师发展研究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娟,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李明隆,龙泉驿区教培中心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特级教师

诚,龙泉驿区教培中心教育发展研究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试点研究学校校长;龙泉驿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课题研究小组下设课题研究中心组,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组织管理,开展实证研究。课题研究中心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朱远平,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副组长:周兆伦,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特级教师

李明隆,龙泉驿区教培中心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特级教师 成员:丁亚平,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娟,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王富英,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特级教师

郑大明,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特级教师

诚,龙泉驿区教培中心教育发展研究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学术秘书:王

(三)研究人员

1.课题研究小组组长张英武,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主要职责:(1)确立研究项目,策划课题方案,制定研究制度,组织课题立项申报;(2)组织课题培训,推进课题实施,进行课题指导,调整研究目标方向;

2.课题研究小组副组长朱远平,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课题研究中心组组长,主持课题研究工作。主要职责:

(1)审定研究方案,主持课题研究,组织课题评估,策划阶段研究内容;(2)策划成果形式,创新成果平台,指导成果整理,组织结题成果资料。3.课题领导小组成员何智远,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负责全区小学阶段课题研究工作。主要职责:

(1)组织领导全区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测评工作;

(2)完成《成都市龙泉驿区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研报告》的撰写和《成都 13 市龙泉驿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标准(试行稿)》小学段实施细则的研制、审定工作。

4.课题领导小组成员车万国,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负责全区中学阶段课题研究工作。主要职责:

(1)组织领导全区中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测评工作;

(2)完成《成都市龙泉驿区初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研报告》、《成都市龙泉驿区高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研报告》等两个调研报告的撰写和《成都市龙泉驿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性评价标准(试行稿)》中学段实施细则的研制、审定工作。

5.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周兆伦,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课题研究中心组副组长,协助课题研究中心组组长开展课题研究。主要职责是:

(1)负责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的搜集整理工作;

(2)对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进行评审并撰写课题工作报告;

(3)完成《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小学课堂观察评价量标》《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小学班级工作检核表》和《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小学品德教育考查量表》三个评价量表的修订和测评工作。

6.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李明隆,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课题研究中心组副组长,协助课题研究中心组组长开展课题研究。主要职责是:

(1)负责课题研究思路的梳理和研究方法的选定;(2)对研究试点学校研究成果进行评审;(3)梳理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7.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王富英,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负责中学段教师课堂教学测评人员的遴选,组织开展中学段教师课堂教学测评工作。

8.课题研究小组成员郑大明,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特级教师,负责小学段教师课堂教学测评人员的遴选,组织开展小学段教师课堂教学测评工作。

9.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丁亚平,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师发展研究室副主任,课题研究联络员,负责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课题培训。

10.课题研究小组成员黄诚,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育发展研究室副主任,负责课题研究简报的撰写,汇编研究成果集。

11.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王娟,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课题学术秘书,负责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大事记、课题研究简报的撰写,协助课题研究小组组长组织开展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4]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 [5]邢军.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J].辽宁教育,2003.09 [6]陈柏华,徐冰鸥.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师专业素养的视角.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6.05(50—53)

[7]孙晓颖,王培民.教师专业发展的复合性评价机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8]衡海芳,张秀丽.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10.11

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

教师专业规划发展性评价方案 篇5

一、自我状况评估

1、自我反思(知识、能力、个性):大学已过两年,专业课也基本快学完,我的生物专业方面知识储备教导初高中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教师技能方面的话由于目前真正实践教学的机会并不是太多,姑且算是纯粹停留在纸上谈兵吧!另外,说实话两年的教师技能方面课程下来,个人收获并不是很大。感觉以后步入岗位通过实践会另有一番所得,相信自己会好起来的。至于个性方面,我还是比较沉稳有耐心,对我以后的教学活动应该来说是有利的。

2、教学活动过程的反思:虽说实践机会少,但我也做过家教出任过暑假辅导班老师等等。根据大家的反馈和我自己的反思,我上课的时候语速可能有点快,板书的时候字写的不是很好,这些都是我需要改进的。

3、成长历程的反思:一不小心读了十多年的书,有幸得到很多位老师的教导。原谅我很多老师已经记不清了,其实我觉得这也挺可悲的。希望我以后的学生不一定要十年二十年后还记得我的名字,但至少要知道曾经有这么一号人他教过我,他给我带来的是正能量。小时候体质比较差,经常感冒,上课呕了一地。我的二年级数学老师刘传科上着课的时候让同学们自习,带我去医院拿药,还让我去他的宿舍躺一会儿。真的很荣幸能碰到这么一位好老师,他对我一生的影响真的很大,至少从此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就是在班上名列前茅。再讲一个“坏”老师,也是二年级,我的语文老师考试低于80分竹鞭打手,真的很痛,从此我的语文成绩也就一直痛下去了。从这里我替自己总结出经验,一、有时候真的做好一个好老师可能改变的是别人的一生,可以的话我们不妨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多关心自己的学生;

二、打学生其实并不是很好的处理方式。

二、外部环境评估

1、社会:教师自古以来就是倍受人们关注的职业,因为它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文明的传承。现在教师也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国家对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上面就可以看出。不过我们也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是,工资可能并不会很让人很满意。

2、学校:应该来说,现在的大环境是有利的。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压力,各种升学指标硬性任务,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多少多少,这也是现在教育的失败吧。

3、家庭:我相信父母还是很支持和尊重我的选择。

三、评价结果

总体来说外部大环境是趋于有利的,自我状况还需要我的不断完善。

四、目标设计

长期目标:进入一个好的学校做一名生物老师

短期目标:

1、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教师技能;

2、努力把英语六级过了,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不要变成哑巴英语;

3、继续努力和同学维持友好的关系;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5、按时按点的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

6、考过普通话,拿上教师资格证;

7、争取考上研,进一步进修。

五、实施策略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已经大三,逐步开始向考证考研进军。

六、评价反馈及调整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范本) 篇6

序言:(为什么要写这个规划)

2011年3月至6月,我有幸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区学科带头人研修班”,聆听了各位专家和特级教师的讲座,认识到进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对教师个人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特进行此方案的设计,考虑到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方案设计不宜过于长远。

一、背景分析

(一)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外部机遇

(1)教育,作为一种支撑个人事业发展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在这个个体与个体、民族与民族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凸现出它的战略地位。每个人要想生存,离不开教育;每个人要想发展,更离不开教育。这种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使教育顺理成章的成为一种事业,而且会成为需求最强劲、生命力最顽强、后续发展最风光无限的炙手可热的事业。

而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一个拥有500多万人口并具有“耕读传家、勤教苦读”文化底蕴深厚的风景旅游城市会持久的爆发出对教育事业的空前热情,这既为奋战在杭城教育舞台上的教师提供了光阔的发展空间,又会吸引大批全国乃至全球的业界精英加盟。如此这般教育资源不断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队伍优胜劣汰的过程。如果我们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得不断发展,进行自我超越,这是生存的基本需要,同时,“进步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某个群体的优异分子,试想,能在强手如林的杭州教育界拥有一席之地,该是自身价值多么有力的体现。

(2)实验学校作为××学校的寄宿部,既有××中学的优良传统,又有××中学的强大的技术支持,为我进行素质磨练、开展教学研究、提升岗位竞争力提供了优势平台。同时,它又按民营机制运作,从制度和用人机制上上保证了我必须处在一个不断充实和发展完善自己的上升状态中。学校管理严格,教研氛围浓,为我的个人发展提供了许多物质、学术、时间上的便利和优越的条件,想精

心把我锻造为教学骨干。

(3)作为教师家庭,我家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再加上我爱人作为全职太太,承担起了教育子女、洒扫炊洗等一切内务重担,使我得以一如既往全力潜心于教育教学。

因此,无论从个人生存还是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无论从实现个人价值的角度还是外部环境提供的优越条件看,我都处在一个非常优越的适合于成才的环境里,同时也拥有许多内在和外在的成长动力。因此,制定个人职业生涯方案既可以把握方向,明确目标,循序渐进,少走弯路,也可以时时警醒自己不懈怠,走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2、外部挑战

(1)家离学校较远,上班途中花费时间较多

(2)年轻同志专业发展速度较快,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上面还有空降兵,稍不注意,就会落后。

(3)应试教育气氛太浓,素质教育还未全面推进,教育家办学和实现教育理想的环境还未完全具备。

(二)个人的优势与不足

1、个人专业成长历程与基础

(1)进入师范院校后,立志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我高中毕业以后自己做出的选择,而选择语文这个我高中时候的强势科目,则是命运对我的垂青,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抱着当一个最优秀的老师的信念,我把大学时代的分分秒秒都用到了极致,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学科功底。

(2)参加工作后,凭着自己的热情和智慧连年夺得全县中考单科成绩第一名,开当地普通校夺冠先河。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树立起成就名师的信心。但与此同时,自负情绪滋生,不利于虚心向上。

(3)1985年,我被推举为业务校长,在不耽误语文教学的情况下,开始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理论涵养,但由于管理任务重,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业务。(关键事件)

(4)曾在温州、上虞等地任教和对上海、江苏等地教育考察的过程中,广

泛吸纳了地方文化,领略了不同教师的各种教学风格,参与过异彩纷呈的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了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广泛了解。扩展了视野,充实了自身的教育参照反省系统。(关键人物)

2、个人优势

(重点回答以下问题)师德修养较好;学历水平较适;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育知识;一般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管理学生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作为当年以全校最高成绩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我,学科知识功底比较深厚,再加上两轮中学教学和十年中学毕业班教学的经验,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比较深刻,知识体系比较完备,课堂教学风趣,深受学生欢迎。对中考考点和试题类型反映敏感,辅导答疑能力强。

(2)工作不敢稍有懈怠,进步动力足。曾经主动放弃副校长职位,到杭城打拼,有立志成为名师的强烈愿望,幸逢领导赏识,胸怀感恩。

(3)身体健康,能承受较大强度的工作和研究量,但性格比较急躁,做事缺乏三思后行的耐度,凡事容易知足,危机感不强,为节省时间,上课和考试过分依赖网络素材和教辅刊物。在追求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之时忽略了严谨。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教师生命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3、自身不足

(1)由于从教时间较长,持续投入情感,已产生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稳定停滞阶段,缺少创造力,缺乏挑战性。

(2)目前,担任高一年级组长,管理任务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业务自修。

(3)学习方法不当,不知道怎样写文章和怎样出名。

二、五年发展总目标

学历达到:教育博士、教育硕士、本科、专科

职称达到:教授级、副高、中级、初级

荣誉达到:省、市、县、校(特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新秀教师、合格)

基于以上认识,我的五年目标是:达到教育硕士水平;争取评为教授级高级

教师;成为在杭州市有较大影响的名师,进入区进修学校设立的“名师工作站”导师。

三、具体任务、措施与检核指标

(一)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具体任务、措施与检核指标

1、师德修养

(1)依法施教;

(2)协作进取;

2、教育(德育)方面

(1)承担工作积极参与;

(2)扶困培优积极展开

(3)班主任工作

3、教学方面:

(1)教学设计认真备课

(2)课堂教学管理到位

(3)教学实效优秀

(4)公开课积极参与

(5)教师结对积极参与

(6)师生竞赛听从学校安排

任务1:在继续发扬轻松幽默风格的基础上,突出和强化课堂教学的严谨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精品。

措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周选一课时进行实况录像,根据录像暴露出的问题对症下药。

任务2:编写完成校本教材《语文复习全攻略》

措施:上课时段搜集素材,寒暑假集中撰写

4、教育科研

(1)课题(积极选材)

(2)论文(积极撰写)

任务:将现有网站《张松多语文教学网》(网址:http://songduo.ik8.com)扩容,使之成为强大的语文资源库,同时担负起寒暑假期间的网络教学任务。

措施:开通资料上传通道,提供下载服务。

5、学习进修

(1)学历进修积极参与

(2)交流短训积极参与

(3)校本培训认真参与

(4)理论学习认真学习

6、其它

(二)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具体任务、措施与检核指标

(三)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具体任务、措施与检核指标

(四)2014年1月——2014年12月具体任务、措施与检核指标

(五)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具体任务、措施与检核指标

五、保障措施

1、自身不断的鞭策、努力,不断地学习,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上进心、责任感,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实现自我。

2、学校的培养、帮助(最好吃点偏饭)。

六、特殊请求

1、因为发展迫切,想请学校出面拜位好点的师傅(最好是不怕我老问的那种),因为自己的能力实在有限。

2、因为年龄的问题,可能会在五年之中占用点时间生个孩子,不过我想成功的人是事业家庭双赢的人,我也在努力做个成功的女性。

要使自己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唯有牢记:

一是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二是有平和的心态;

三是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四是有敢于暴露缺点、改正错误的勇气;

五是有敏锐的研究意识;

教师专业规划发展性评价方案 篇7

教师的工作大致可分为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两大类。依据这两种工作的性质构成两种评价模式: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显性工作是指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与教师职业相匹配的、易量化可操作的活动。对教师显性工作的评价称为显性评价。隐性评价是指与教师相匹配的、不易量化、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堂内外对学生思想引导, 人格感染熏陶, 心理辅导等。对教师隐性工作的评价称为隐性评价。

传统的教师评价是显性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 定量的、终结性的认识和评价是依据教师的外显行为做出的认识, 是根据教师的显性工作进行的评价。倚重于显性评价容易使教师在工作中出现一系列的弊端:第一, 手段目的化。重视目标的达成, 忽视目标的达成手段。第二, 趋奖避罚。重视评价的实利性的功能, 忽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第三, 过程形式化。重视行为过程形式, 忽视形成结果的内容。第四, 自我价值感的弱化。重视工作中的物化效果, 忽视职业道德、忽视自我发展和提高, 降低自我要求。

实际上, 就学校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价值功能体现而言, 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相对重视隐性工作, 有利于对过于重视显性工作评价所带来的流弊起制衡的作用。显性评价的偏颇导致教师评价的许多弊端, 隐性评价的运用有利于教师评价的全面形成。

一、从教师的评价制度来看, 隐性评价属于发展性评价

显性评价主要有两种主要的功能。第一, 表明教师是否履行了应有的工作职责, 他们的工作表现是否符合校方的期望。第二, 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 判断他们是否已经具备奖励或处罚的条件。很显然, 这种评价的实施是基于对教师可以量化的外显工作的评价。它的弊端恰恰出在对教师外显工作的评价上。而这种以教师的外显工作为内容, 以奖惩为主要手段的评价制度难以对教师教育工作全面有效评价, 也难以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展性评价是基于对传统的教师评价过于倚重, 对教师显性工作弱点的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过程, 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 培养他们具有主人翁的精神。它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 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要, 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 为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 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 从而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这种教师评价制度重视教师评价的全面性, 除了传统的评价制度所关注的内容以外, 还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 强调教师和学校在未来发展的有机结合, 提高教师在评价中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二、从学校课程类型来看, 教师隐性工作属于潜在课程

学校有两种课程类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教育工作者施良方认为显性课程是指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隐性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从广义上来讲, 潜在课程是指显性课程以外的所有的课程形式, 它具有潜在性、隐蔽性、广域性、多样性和难量化性的特点。通过人文环境、精神风貌的建设对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价值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准确地讲, 它更是一种氛围课程、环境课程, 具有思想教育性、、性情陶冶性和关系和谐性等基本特征, 与显性课程相辅相成, 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往, 呈现教师人格中的教育因素, 是教师具有多种角色的主要体现途径, 也是教师本身具有潜在教育功能的主要体现。

三、从教师的职业特点来看, 内隐性是教师工作的显要特点

首先, 教师职业工作手段的特殊性。教师不仅要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等显性的教育功效, 而且还要用自己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其次, 教育效果相对滞后, 教育的周期长, 所需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无限的。教育活动是周期长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的教育成果要经过长期的教化、许多人通力合作才在若干年后从学生的工作成果中体现出来。再次, 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育活动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对学生的教育是极具个性化的活动, 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和艰巨性。教师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共性和个性, 做到因材施教,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上面的教师职业的特点, 都需要教师用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 无法量化的隐性工作中去, 而这也正是教师工作全面、复杂、繁重的主要原因。

四、从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来看,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社会形象

社会对教师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基本上是内隐的。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教师是铺路石”等。应该说, 传统的教师观的确把优秀的教师看成是学生成长中, 发展知识、智慧、品德、修养的主要来源。但传统的教师观在由衷赞美教师职业的同时, 却忽视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这种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强调教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相对而言, 忽略了教师的自我提高和自身的存在价值。教师的发展囿于被动而隐蔽的空间中。

教师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 这种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工作具有与其他脑力劳动许多不一样的特性, 其中主要体现在教师的隐性工作中。教师的隐性工作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 教育形式以感染熏陶为主, 重视学生的感情、集会、内省、慎独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我统一。第二, 教育的内容以非智力因素为主, 重视学生的情感、情绪、意志、动机、习惯、兴趣、人际关系等, 培养学生的情商。第三, 教育方式具有人格化、个性化。教师依据自己的人格物质, 去芜存菁, 塑造学生的人格。第四, 工作的效能取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深层次的发展和成功的需求。

用发展性评价促教师专业成长 篇8

发展性评价实施原则

一是关注自我: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只跟自己比较,不需要和别人相比,以此让教师们不怕。

二是关注发展:和上个学期相比,你只要是进步了,你就是好教师。你没进步只是说明你懒,以此让教师们没有理由偷懒。

三是关注过程:把评价的目光放在你的过程上,你是不是在积极学习、是不是在积极实践、是不是在积极反思,你没有参与过程当然就没有结果,以此让教师们不敢再推。

发展性评价实施办法

(一)指标设置

我们把教师专业成长分成六大板块十个指标:教学提升、教学常规、教学科研、教学合作、教学态度和教学艺术。其中“教学提升”分成:听课观摩、听课点评、教学展示、教学反思和阅读心得五个指标。不同年龄段、不同基础的教师指标要求各不相同。

(二)结果评定

1、指标达成的现状评定:每个项目达标1分,良好1.5分,优秀2分(其中“教学科研”不封上限,科研计分超过2分的,超过部分计人总分)。

2、指标达成的发展评定:每个项目的得分(在达标基础上),只要超过上学期(或上学年)的,就按良好为起点等级进行最终计分。

3、专业成长的现状评定:总分10分为合格,16分及以上为良好,18.5分及以上为优秀。有一项未达标不得进入优,可以进入良或良以下,有两项未达标不得进入良,可以进入合格,有三项未达标直接进入不合格。

4、专业成长的发展评定:现状评定的总分只要超过上学年(在达标的基础上),就实施发展奖励:现状评定的最终成绩就按良好为起点等级进行最终确定(如:现状起始评定为达标的,就最终确定为良好等级)。现状评定在优秀等级以下的且连续2次总分低于上学年,就实施降级处理(如:现状起始评定为良好的,就最终确定为合格等级)(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的教师除外)。

5、教学科研记分办法:(略)

(三)流程安排

1、建立评价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工会主席为组员的评价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评价工作。

2、教师每学年初制订自己的学年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内容包括:自身优缺点分析、上学年的成绩和不足、本学年发展目标与措施。

3、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教师制订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进行指导和审定,帮助教师完成最终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定稿。确保发展计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4、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师将教育教学的过程资料,包括优秀的教案设计、精彩的教学实录、教学案例与论文、教学反思、与学生的心灵对话、获得的各种奖励等反映成长过程的资料都存入档案袋,定期展示。

5、每学期末,教师进行专业成长自我小结(学年末撰写专业成长总结,主要关注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专业成长自我评分。

6、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进行发展性评价。

7、评价结果反馈,并进行奖励和表彰。

(四)价值取向

我们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与教师的福利分配挂钩,和教师的年度考核挂钩,和教师的评优评先以及职称评定挂钩,使教师发展性评价真正成为学校对教师的核心评价。

发展性评价实施成效

1、激发了教师的内在潜能。注重发展性,让教师学会了自信。“指标达成的发展性评定”和“专业成长的发展性评定”,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只要发展我就是好教师”的导向,让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激发了自己内在的潜能,从而促进专业成长。

2、提高了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关注自我性,让教师学会了反思。总结自己的进步、反思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的昨天,展望自己的明天。因为是和自己的过去在比较,就没有了畏惧的理由;因为是和自己的未来在比较,就没有了偷懒的理由。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在分析自己的优劣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再接再厉,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3、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关注过程性,让教师学会了欣赏。成长档案袋让他们学会了欣赏自己:在教师成长档案中,汇集的是教师自己的一系列作品样本,它提供了教师进步的信息,展示了教师的成就。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展示成就和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参与对其他教师的评价,让他们学会了欣赏他人:每个年龄段的教师都有各自的优势;老教师的敬业与奉献、中年教师的干练与经验、年轻教师的创新与无畏……这些都通过参与对其他教师的评价而感受到,并在感受的同时激发了互相学习的愿望,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发展性评价实践反思

1、教师发展性评价要与自由快乐的工作环境的营造相结合。金字塔的建造者,不会是奴隶,应该是一群欢快的自由人。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管的地方,不会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因此实施教师专业成长发展性评价,尤其是促进中老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应关注管理细节,关心中老年教师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困难,努力营造快乐、自由、公平的工作生存空间。

2、教师发展性评价要与学习型学校的创建相结合。教师的劳动既是个体的劳动,更是集体的合作;教师的发展既是个体的发展,更是集体的成功。因此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应与学习型学校的创建同步进行。让全体教师树立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置身于充满学习的大环境之中,投身于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团队合作的热潮之中,不断激发创新热情,提升教育智慧,改善思维模式,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上一篇:智慧幼儿园系统简介下一篇: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