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发展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2024-09-17

村发展集体经济典型材料(共7篇)

村发展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篇1

村级发展的领跑者 无怨无悔的实干家

――记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 XX XX镇XX村,是革命老区乡村,属镇政府所在地,全村版土面积4.3平方公里,以山坡岗地为主,耕地面积1252亩,山林面积890亩。总户数617户,人口2103人,劳动力1100人,常年外出务工530人,分为16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湾,是全镇唯一的地少人多的中心村。2011年,XX同志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四年来,他以管理企业的理念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创新了“五强”工作法,深挖内部增收潜力,走上了大兴林业,合理调整种植业,入股经营等多业并举之路,村集体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新农村气象。截至2014年4月底,村拥有集体山林资产300万元,集体积累资金50万元、固定资产200万元。其中:201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500多元,集体经济完成了从不足5万到突破15万,直到现在的年收入60万元的三级跳,预计2015年村集体经济可达到150万元。

一、强班子,聚人心,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一个坚强的村级班子和一个好的领路人。XX同志接手支部书记后,他以企业家的眼光定位村级班子建设,把配齐配强村级班子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打破村支部管理中懒散惯例,把村干部的工作实绩、工作量和工资待遇以及村级发展挂钩,将村级分工重新调整为村务服务类和经济发展类两大类,并聘请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和集体经济发展意识的

老党员和在外能人为经济发展顾问,完善了班子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班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活力。同时,结合市区组织部长年驻点帮扶的有利条件,不断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着力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针对村干部的素质现状,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在村干部当中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农村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增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配强村级班子和素质能力的培训,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管理,抓村务,带头树立村级服务群众新形象 在抓村级经济增收方面,XX同志在不断探索新办法的同时,重注重村级内部财务管理,他认为企业管理讲求科学化和精细化,村级同样也需要。2011年出任书记后,结合全区上下开展“阳光村务工程”建设,XX同志把握契机,多次召开村两委会研究“三资”清理办法,并召集各村民小组长具体对村组所有的资源、资产及资金全部摸底,逐项逐件登记核查,并建立台帐,确保集体财产不流失。同时成立村级财务监督委员会,并通过民主表决将“三资”全权委托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代理,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将家底交给全体村民,使村民更加了解集体财产的来源去向,规范了村级固定资产出租管理,增强了市场化、民主化运作,通过这一举措,村级客运站、菜市场和村级门面出租收益大幅上升,每年为村级增收15万元,并逐年递增。村干部无不感叹:真的是管理出效益。

三、强思路,抓增收,引领开辟村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子 XX同志接手支部书记后,面对集体经济发展的困惑,他没有丝毫懈怠,总是以“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不断摸索。2011年底,在得知弘源丰景观绿化有限公司准备落户XX镇后,他第一时间带领村支部一班人上门自荐,并带领企业家实地考查,同时组织村干部和老党员连夜上门做群众思想工作,一个星期流转土地700亩,完成第一期企业引入工作,为了满足企业需求,村支部主动成立专班,加强协调流转扩建,并积极协调企业用工与村民对接,实现了村、企、民三方共赢,截止到2013年底,共计流转土地2000余亩,协调完成了300多人就业,盘活了村级闲置土地250多亩,为村级创收15万元。菲尼克斯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自2009年落户XX村,一直以太空种植和特色药材种植为主,由于市场拓宽有限,经济效益一直得不到提升,2014年4月,在得知企业融资扩建困难后,XX同志通过对市场的前期预测,主动与企业对接,融资300万元,以村支部占股51%的模式入驻菲尼克斯公司,并实施产业转型战略,栽种苗木花卉2000多亩,水产养殖150余亩,结合全镇养殖资源,打造循环种养农业发展示范区,安置本村村民200多人就业,预计入股后,2015年可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80万元,2016年可突破100万元。

四、强带动,促发展,探索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新模式 在市区两级组织部门长年驻点帮扶中,XX村党支部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在建立鹏程10万只蛋鸡养殖基地后,村支部主动成立全镇每一家养鸡专业合作社,新增培育20多户养殖大户,每年可

为村民创收达到200多万元。2011年,在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支持发展家庭农场经营种植模式后,XX同志主动申报,动员村级能力程建华、徐文喜等人筹建家庭农场,在得到原市委常委、警备区政委徐宗元同志的具体指导下,XX村率先成立了全区第一家家庭农场――宏发祥家庭农场,流转村级集体土地和山林地200亩,开辟种植西甜瓜、甜玉米和优质葡萄,当年就获得明显效益,在村支部的引领下,2012年再成立家庭农场4家,流转村级集体土地近300亩,把村级闲置的边角土地集约化经营,真正实现了闲置土地资源化、村民共赢的新格局,仅此一项为村级创收达到10万元以上。

五、强服务,优民生,强化村集体经济惠及群众硬举措 有了村级集体经济,受益最多的还是村民。四年来,XX同志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完成了全区第一家市级示范村五务合一建设,并打造了独具一格的XX文化广场,另一方面自筹资金,加大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万元,硬化1.5公里的小学进出路,极大地方便学生出行。投资12万元,修建了通往菜市场和车站的市场路,提升了集镇形象和群众出行便利性。投资9万元实施了路灯亮化工程,美化了环境。投资 6万元,增添了村级环卫保洁力量,改善生态环境。投资10万元,兴建焚烧炉和垃圾池,聘请保洁员天天清扫,改变了以往村中垃圾乱丢乱倒现象,村中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观。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投资近万元,组建30余人的腰鼓队,每年出资举办镇级文化艺术节,群众极大欢迎。

三年来,XX村的发展成效是明显的,在村集体经济基础不断夯实的同时,增收的渠道也在不断地拓宽。正是有XX同志敢于对困难说“不”,以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地探索新思路、新办法,XX村村集体经济才会稳步向前发展。

村发展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篇2

林业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实现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实现了由村集体经营向家庭承包经营模式的转变,农户林地经营规模多有增加。农户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情况与林业的经营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福建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始于2003年,基于其林权制度改革 “一村一策”的现实基础,从改革政策最小的实施单位———村集体层面出发,研究改革后农户林地经营规模变动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在国内全面推进,关于林权改革及林业经营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家庭在林业经营中所占份额的扩大,从农户角度出发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及发展机遇显得尤为重要。综合现有文献,国内有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研究最先始于对政策的探讨。〔1~3〕伴随着政策的出台,研究主要集中在林权改革的绩效评价、〔4〕〔5〕林农的经济行为决策分析〔6〕〔7〕以及改革配套措施上,〔8〕多以经济研究为主。从研究对象的选择来看,既有宏观层面对改革具体实施和评价的研究,也有以农户或合作社为主体的微观经济行为的研究。林改后,基于农户角度的微观研究,样本农户大多来自不同的村落,以典型村为例,对全村所有农户的研究较少。从经营角度出发,对农户的经营效率研究较多,对农户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研究较为有限。我们以村为例,基于农户的视角,对林改后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进行多角度探讨,以期更加全面的反映基层农户的真实情况,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数据说明及样本区概况

1.数据说明

我们以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为依托,对林改后福建省多地的林业经营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福建省顺昌县作为调查样本区,其林业经营状况在福建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先后对顺昌县多个乡镇进行了3次实地走访调查,掌握了当地农户林业经营的基本状况。综合考虑样本区的经济、林业资源等方面的特征,我们选取林地面积较大且村民对林地依赖性较强的XK村作为样本村,对其所有农户林改后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2.样本区概况

XK村位于福建省顺昌县北部,距城关10余公里,土地总面积为23051亩,其中林地面积1692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3.41%;林业资源较丰富,耕地面积较小,仅2400亩,占10.41%,是典型的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XK村为行政村,辖4个自然村,共有居民1537人,分布在11个村民小组内。

2004年6月,XK村开展以 “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于2011年12月基本完成林地确权工作。本次林改,在吸收历次林改经验的基础上,从推广家庭经营模式,保障林农营林权益入手,推动了家庭私有林经营的发展。林改前,村集体共有林地面积16921亩,其中1982年 “三定”划为村民自留山的林地面积有1766亩,被划为国家生态公益林的有3734亩,村集体预留180亩,可用于林改分林的林地面积有11241 亩。 林改过程中XK村的林地经营权分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小组责任山均山,另一种是农户竞投标获取经营权。其中小组责任山均山面积为3952亩,农户竞投标均山面积为7289亩。至林改结束,实际完成区划登记面积12556亩,未登记面积4365亩(其中责任山合同尚未完善面积3490亩,自留山换证面积875亩),林权申请登记率74.2%,应明晰产权面积13795亩,已明晰产权面积13184亩,产权明晰率达95.6%。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对农户调查问卷的汇总。

从林改后的林地经营权的整体分布可以看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林地由村集体经营向家庭经营的转变。样本村的数据反映出,林改后,农村林地家庭经营替代了原来的集体经营,成为林地最主要的经营模式。

三、林改后农户林地经营规模变动多维度分析

1.农户林地地块数量及分布的变动情况

从XK村农户林改前后的林地地块数量及分布情况(表2)来看,林改后,农户家庭经营林地地块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林改前,村内农户家庭经营林地地块数量分布在(0,2)块、 (2,4)块和(4,6)块三个区间。其中地块数量分布在(2,4)块区间的农户户数最多为217, 占总户数的54.39%;(0,2)块区间分布的农户数量最少,为63户,所占比重仅为15.79%。从整体分布看,农户的家庭林地经营块数普遍在3 块以上。林改前,农户家庭经营林地块的中位数和众数均为4,其频次为139,所占比重为34.84%。可见,农户的家庭经营林地块数以3块和4块居多。地块数量多于4块的农户共有119户,占总户数的29.82%,其中地块数量为6 块的农户仅有10 户。笔者调研中发现,林改前,农户家庭只有自家自留山的经营权,自留山主要按林业 “三定”时期农户的家庭人员数量进行划分,其经营规模小的特点导致每户农民家庭持有地块数量较为有限。

林改后,随着小组责任山的分林到户和农户自家承包经营林地的增加,农户持有的林地地块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其中家庭经营林地块数均超过了2块,家庭经营林地块数在6块及以下的户数为187户,所占比重为46.87%。家庭经营林地块数达到并超过7 块的户数为212, 占全村总户数的53.13%,所占比重最大。林改后,农户家庭经营林地块数的中位数为7,众数为6,其频次分别为92和95。农户家庭经营林地地块数量在5块以上的户数为358,占全部户数的89.72%。可以看出,林改后,随着家庭获得林地经营权的同时,农户家庭经营林地块数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增加,调研中发现,林地经营大户家庭经营的林地块数普遍在9块以上,其中,林地经营地块数量最多的农户,其林地经营块数为34,较林改前的6 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块数达到或超过8块的农户共有120户,占总户数的30.08%;地块数超过10 块的农户有37 户,所占比重接近10%,林地经营的分散性逐渐增大。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对农户调查问卷的汇总。

综上所述,林改后农户家庭林地地块数量及分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经营林地地块数量明显增加。农户家庭平均经营林地地块数量从林改前的3.75块,增加到林改后的7.2块,其增幅超过了90%。二是不同地块间农户规模分布更加平均。从各地块区间的农户分布情况来看,林改前,各地块区间分布农户数量最小的为10户,最大的为139户,各区间的农户数量差距较大;林改后,各地块区间分布农户数量最小的为41户,最大的为95户,各区间的农户数量差距明显减小。三是农户之间家庭经营林地地块数量的差异更加明显。农户之间家庭经营林地块数的标准差从林改前的1.2,增加到林改后的3.23;变异系数从林改前的0.32,增加到林改后的0.45,农户之间的差距被逐渐拉大。

2.农户林地经营规模及分布的变动情况

从图1中林改前后农户经营规模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林改前XK村农户的经营规模分布在(0,5)亩和(5,10)亩两个区间,其中全村399户农户家庭经营林地面积均未超过10亩,经营规模处于(0,5)亩的农户有282户,所占比重为70.68%;经营规模处于(5,10)亩的农户有117户,占全部户数的29.32%。林改前,由于村内的林地大多由村集体经营,农户经营的林地规模极为有限,农户林地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这一时期农户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较小,其林业经营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加之林业经营成本投入大、收益周期长的特性,林业的生产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林改后农户家庭经营林地面积分布在(0,5)亩、 (5,10)亩、 (10,30) 亩、 (30,50) 亩、(50,100)亩以及(100,∞)亩六个规模区间上。其中, (5,10)亩规模区间上分布农户数量最多,为257户,占农户总数的64.41%; (0,5)亩规模区间上分布农户数量最少,为18户,仅占农户总数的4.51%;(30,50) 亩、(50,100) 亩以及(100,∞)亩等规模区间分布农户数量相对较为均衡,均在22户左右,略高于(0,5)亩区间的农户分布数量。林地经营规模超过100亩的农户达到21户,占总户数的5.26%。从林地的经营规模角度分析,林改后,林地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数量相对较少,中等规模经营的农户所占比重较高;同时,小部分林农已成为林业经营大户。

对比林改前后农户林地经营规模及分布的变化,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农户的林地经营面积普遍增加。林改前,户均林地经营面积为4.43亩,从林业经营的特性和周期来看,规模相对较小;林改后,户均林地经营面积为29.88亩,为林改前的6.75倍。同时,林改前,大部分农户的林地经营面积不足5亩,而林改后,95.49%的农户林地经营面积超过了5亩。

二是林改后,林地由村集体向林业经营大户集聚。林改后, 有7289 亩(占改革林地总面积的64.84%)的林地面积以竞投标的方式承包给了农户,农户根据自身经营意愿和资金实力自由获得林地经营权,不少农户因此获得了大量林地。家庭经营林地最大面积由林改前的不足10亩,增加到林改后的接近500亩。有43户农户林地面积超过了50亩,其林地总面积为6290亩,占林地改革总面积的55.95%。可以看出,林改后,林业经营大户逐渐替代了村集体,掌握了村内大规模林地的经营权。但短期内林地经营面积的急剧增加使得大规模经营的农户在生产资料的投入、配置以及经营管理上都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三是林改后农户经营规模分布更加分散。相对于林改前农户经营规模在(0,10)亩经营区间上的集聚分布, 林改后,XK村农户在小规模的(0,10)亩、中等规模的(10,50)以及大规模的(50,∞)亩区间上均有分布。其中中等经营规模的农户数量已占据较大比重,小规模经营与大规模经营的农户数量较为有限,形成了 “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格局。

3.林地分配的公平性测算及分析

林地分配的公平性一直是政府、社会以及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学术界关于林权制度改革公平性的研究还比较少,关于改革公平性的观点大都是基于自己的主观判断或者理论推演,从实证角度来研究其公平性的文献目前更少。〔9〕所以有必要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来对新一轮林权改革林地分配的公平性做出评价。我们可以借助经济学中的洛伦兹曲线对林改前与林改后林地分配的平等程度进行测算及分析,探究林地经营规模的分布变化。

(1)方法介绍。洛伦兹曲线是Lorenz于1905年提出的,被广泛用来分析不平等程度。洛伦兹曲线描述的是按收入水平排序后,不同收入组人口比例与收入比例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我们分析林改前后不同林地规模组人口比例与林地规模比例之间的关系。当人口比例和林地规模比例相等时,曲线变为对角线,这时XK村的所有人得到同样的林地份额,代表了绝对平均;如果一个人得到了所有的林地,曲线变为两条垂直线,代表绝对不平均。一般情况下洛伦兹曲线都处于两者的中间,当曲线离对角线越近,不平等程度越低,反之同理。

在用洛伦兹曲线对林地经营规模前后分布平均程度进行比较时,大体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洛伦兹曲线占优,则洛伦兹占优的林地经营规模在农户间的分布较为平均;二是洛伦兹重合,则表示林改前后,林地经营规模在农户间的分布平均程度相等;三是洛伦兹相交,此时不能用洛伦兹曲线来比较林地分配的平等程度,这是洛伦兹曲线在应用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一个缺陷。因此,我们在对比林地分配平等性程度时,辅之于基尼系数进行分析。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G代表农户林地经营权分布的基尼系数,Yi代表第i组人口总林地经营规模占全部人口总林地规模的比例,Pi代表第i组人口数占全部人口总数的比重, (∑Pi)′表示累计到第i组的人口总数占全部人口总数的比重。

基尼系数越大,林地经营权分布的不平等程度越大。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规定,基尼系数在0.4以下则认为分配相对合理,而处于0.4~0.5之间则认为分配差距较大,超过0.5则代表分配差距悬殊。

(2)测算结果及分析。从图2中可以看出,林改前与林改后的洛伦兹曲线没有相交,且两条曲线之间的间距较为明显。林改前林地分配的洛伦兹曲线较为接近绝对平均线,而林改后林地分配的洛伦兹曲线出现了明显偏离。根据洛伦兹曲线的特性,如果我们更为关注人均林地面积较少的农户,那么我们可以观察洛伦兹曲线的下端,而洛伦兹曲线的上端则反映人均林地面积较多农户林地分配状况。图2显示,在林地经营面积变化的过程中,洛伦兹曲线始终处于林改前洛伦兹占优的状态,说明林改后林地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增加了。

通过测算基尼系数, 林改前的基尼系数为0.178,小于0.2,说明林改前的林地分配较为平均;林改后的基尼系数为0.493,较林改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验证了林改后林地分配不平等程度显著增加的分析结论。在计算基尼系数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林改后,林地的经营规模分布逐渐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林地经营面积较少的农户,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0%,但经营规模仅为总规模的17%;林地经营面积较多的农户,人口虽然只占总人口的20%,但却经营51%的林地面积。主要原因是集体林改革过程中均山到户的林地面积较为有限,大规模的林地被林业经营大户通过竞投标的方式获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旨在促进林地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但分配结果往往会随着农户获取林地资源的能力差异而出现异化,林地资源获取能力较高的农户掌握了较大规模的林地经营权。

4.农户林地破碎化程度的变动情况

通过对比林改前与林改后农户林地破碎化程度的变动情况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林地经营规模是否是合理的,对林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学术界对林地破碎化的衡量,主要从多块林地互不连接或者地块面积较小两个方面展开。学者们普遍认为单一的从地块数量或林地面积角度分析破碎化较为片面。孔凡斌〔10〕通过运用地块数量、地块面积、地形空间分布等6 个指标构建S指数、I指数、J指数来衡量林地的破碎化程度。其中,S指数和J指数均为利用地块数量和地块面积对林地破碎化程度进行衡量,被学术界普遍接受。S指数和J指数的表达式如下:

公式中,n表示农户拥有的地块数量,αi指单个地块的面积。

S指数与J指数的取值范围均介于0~1 之间。S值越大,表示林地的破碎化程度越高;J值与S值相反,其值越小,则表示林地的破碎化程度越高。将调研中XK村农户的地块数量和地块面积相关数据带入公式进行测算,结果显示,S指数由林改前的0.68降低到林改后的0.59,J指数由林改前的0.55上升到林改后的0.61。林改后林地的破碎化程度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地的破碎化程度产生了影响,但从林业高效、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破碎化程度仍然较高。林地破碎化程度变动较小的原因之一是,在改革过程中,林地面积增加的同时,林地地块数量亦相应的增加。例如,XK村经营规模最大的农户林地面积达到490亩,但林地块数也有34块之多。从农户户均林地块数和林地块数分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农户户均林地块数从林改前的3.75块增加到林改后的7.2块,林改前林地块数分布较为集中,普遍不超过6块,林改后绝大多数的农户家庭林地地块数超过了这一数值。农户经营地块数量的增加制约了林地破碎化程度进一步的降低。林地破碎化程度变动较小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小组责任山均山到户的过程中,农户块均林地面积规模普遍较小,制约了林地的破碎化程度的降低。林地的破碎化程度关系着林业经营过程中的投入效益,林地破碎化程度的降低对于发挥林业经营规模效率,促进林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对策建议

1.加大对林农的资金支持

林业经营周期长、成本回收慢的特性决定了林农在林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现阶段,学术界认为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的出台给林农融资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调查发现能够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的往往是林业经营大户,普通农户想要通过林权抵押实现借贷的融资方式难度很大,银行受理率较低。政府应该积极促进林业经营资金筹集渠道的多样化,加强林业信贷资金的总量,建立相关的信贷政策给予林农更多的优惠。首先,提供政策性贷款,解决农户的融资难题。通过建立政策性信贷机构,由当地政府提供相应的信贷资金,按照比较优惠的利率提供给资金相对匮乏的农户。其次,鼓励民间信贷机构的发展,增加信贷资金的来源渠道。政府应该扶持一些有资质的民间信贷组织,通过法律及相关制度规范其基本运营,解决林业投资融资难的问题,并同时实现农村闲置资金的高效利用。最后,政府应该加大对林业生产资料购置的补贴力度。实现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方式的有效结合,在对林农实行直接补贴的同时,采用优惠价等措施加大对林农购买种苗、化肥、农机具等林业生产资料的补贴力度,减轻林农在林业投资过程中的资金压力。

2.促进林业的规模经营

林地的规模经营应该在林业经营管理水平及林业产业特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第一,政府应该在现有林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林地流转机制。应该通过转包、入股、转让等多种流转形式,鼓励较小规模农户将林地流转出去,增加中等规模农户的比重,使林地经营权向林业经营技术能手或其他经营单位集中。第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滞留是制约林地开展林地规模经营的重要因素,应该通过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等措施使其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为林业的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第三,加大政府对林地规模经营的支持和帮助。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工商、信贷、科研等有关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与保护,尽快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户在生产资料购买、林业经营管理及林产品销售的过程中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

3.引导林农转变经营观念,鼓励多种形式经营

首先,要加大对林农的林业经营教育培训,提高其林业经营理念及政策的认知程度,调动其联合经营的积极性。其次,促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通过对林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原则及功能的宣传,加深农民对其了解程度,消除误解;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林业合作社资金、信息、法律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规范林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促进其发展。再次,促进 “公司+农户”林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在鼓励农户联合经营成立林业公司及坚持农民自愿原则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鼓励社会资本流入农村进行林业经营,促进公司和农户相互结合的林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最后,加强对多元化林业经营体系的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通过给予相应补贴或税收减免的政策,加大对林业多元化经营体系的支持力度,促进林业的高效、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月良,施季森,张志才.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

[2]贺东航,朱东亮.中国集体林权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6,(05).

[3]徐秀英,马天乐,刘俊昌.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研究[J].林业科学,2006,(08).

[4]孙妍,徐晋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2011,(07).

[5]朱再昱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J].江西社会科学,2013,(07).

[6]许佳贤等.农户林业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闽浙赣235个固定观测点6年的调查数据[J].农村经济,2014,(11).

[7]黄安胜等.南方集体林区林农资金投入行为分析[J].林业经济,2008,(06).

[8]翟印礼,何丹,王洪玉.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配套体系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01).

[9]温铁军等.中国林权制度改革困境与出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发展村集体经济 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3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推动发展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壮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全县目标考评,县委、县政府与各镇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进度和要求,在全县上下形成了紧逼加压、强势推进的态势。在实施“壮村”工程的过程中,扎实推进“强基工程”,为“壮村”工程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基础和人力保障。按照“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改革优化村党组织设置,着力打造“镇有产业型党委(总支)、村有产业型党(总)支部、党员干部中有产业型标兵”的“三级致富链”。目前,共建立村产业型党组织337个,其中专业合作社党支部130个,形成了涂沟镇水产养殖、闵桥镇荷藕加工、前锋镇生态观光农业、吕良镇农副产品营销等一批特色“产业链”。按照“能人治村、能人兴村、能人富村”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双强”型村干部的调整选配力度,充分发挥村干部引领发展的作用。县委、县政府还相继出台《关于加快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意见》、《金湖县扶持镇工业集中区发展十条优惠政策》、《关于兴建标准厂房优惠政策的意见》等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如:入村创业点的企业标准厂房租金比入镇工业集中区的优惠40%;村引进或兴办的各类工业项目和民营企业,5年内形成的税收镇留存部分全额返还给村,5年后按50%分成;村集体资产出租收入所上缴的各项税收,镇留存部分,70%返还给村;村自建标准厂房产权和租金归村里,县、镇和部门援建的标准厂房产权归县里,租金归村里,等等。这些激励措施有力推动了村创业点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另外,县四套班子成员各挂钩帮扶1个村,67个县直部门与67个村、22个骨干企业与22个村进行结对帮扶。结对挂钩帮扶人员从“输血”和“造血”两方面入手,通过“三定”(定包村单位、定时间、定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扶”(资金上扶、项目上扶、技术上扶)等措施,合力推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因地制宜,拓宽渠道,加快发展

金湖县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激发和鼓励各镇、村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特点、自然地理环境和现实条件,因地制宜,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拓宽增收渠道,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一是筑巢引凤,走创办村创业点之路。金湖县把招引兴办工业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来抓,不断加快村创业点建设,要求各镇每年建成两个有一定规模的村创业点,逐步消灭无工业村。在推进村创业点建设过程中,金湖县坚持多措并举,对经济条件较好的由村自行建,对有条件的鼓励统一建,对经济条件较差的采取县扶持建,积极鼓励县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参与建设。2007年以来,通过以奖代补援建、招商引资新建、引凤还巢创建、村干部领建等多种形式,全县共建设各类村创业点46个,其中建成市级重点村创业点18个,建设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2009年创业点实现销售1.35亿元、入库税收1 10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36万元,形成“乡镇得税金,村居得租金,农民得薪金,村居干部得奖金”的多赢局面。

二是借景生财,走资源开发利用之路。金湖县河荡纵横、湖塘密布,境内拥有远近闻名的高邮湖、白马湖和宝应湖,森林资源丰富,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平原绿化先进县。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让金湖人意识到特色就是财富,要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围绕特色做文章。如前锋镇白马湖村大力开发以赏湖景、品湖鲜为特色的生态渔村观光业,目前该景区已成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点”,门票、税收、租金等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2009年收入达150万元。

三是就地取材,走盘活存量资产之路。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荒地、荒滩、荒水等“三荒”农村集体资产通过承包、转让等方式,优化资源利用配置,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人股、出租、资产处置等方式,加大旧村部、旧小学、旧工厂等“三旧”的整理利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利用有开发价值的集镇边、道路边、行政区域边等“三边”集体土地,采取出租、投资建设房产、兴办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形式,发展村集体经济。

四是双赢互惠,走有偿社会服务之路。金湖县把发展和培育村集体有偿社会服务作为新增长点来抓,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村集体围绕增收,面向农民,服务农村,创办领办各类服务实体。吕良镇泰山村利用紧靠集镇的条件,村集体牵头成立建筑劳务分包公司,参与集镇房地产开发,组织劳务输出,定期不定期组织劳力为企业和单位服务,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涂沟镇五星村以建立特色党支部为核心,以提供技术、销售、加工、服务为纽带,领办了“渔业营销协会”,吸收会员186个,2009年协会实现销售2000多万元、税收60多万元,村集体通过技术指导、营销服务等方式实现收入40万元。前锋镇淮胜村利用本村及周边木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原村办木材加工企业为核心,成立淮胜木业协会,通过集中采购木材资源、提供技术指导、承接加工订单、对外营销、贷款融资互担共保等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集团化发展。目前,入会企业达50多户,2009年实现销售3000多万元、税收250多万元,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就实现收入25万元,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0万元。

三、化解债务,卸下包袱,促进发展

全市发展村集体经济典型实例资料 篇4

目录

※发展特色产业 增加收入

l.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兰山区南坊街道刘庄村…………………………(1)2.发展特色养殖,增加村级收入

——罗庄区册山街道唐沙沟村………………………(2)3.发展家禽贩运,实现兴村富民

——苍山县庄坞镇南营子村…………………………(3)4.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级增收

——沂水县四十里堡镇欧家庄村……………………(4)5.建设“绿色银行”,以林兴村富民

一——沂水县高桥镇刘家山宋村……………………(5)6.建板栗生产专业村,圆强村富民小康梦

——费县薛庄镇谭家庄村……………………………(6)7.办好奶牛养殖场,强村富民奔小康

——费县胡阳镇城立庄村……………………………(7)8.建大红石榴专业村,走强村富民红火路

——平邑县铜石镇卓家庄村…………………………(8)9.打造“阳都帅李”。壮大集体经济

——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村…………………………(9)※搞好资源开发 富民增收 lO.盘活集体资产,增加村级收入

——河东区汤头镇管庄子村………………………(10)11.集中林木管护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郯城县红花乡黄沟崖村………………………(11)12.搞好山区综合开发,实现强村富民

——苍山县下村乡里米坑村………………………(12)13.发展股份制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苍山县二庙乡居村……………………………(13)14.农业兴村,民营立村,努力壮大集体经济 ——莒南县筵宾镇沙汪头村………………………(14)15.开山治山养山走持续增收之路

——平邑县临涧镇黄天村…………………………(15)16.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依靠服务创收富村

——平邑县地方镇大泉村…………………………(16)※抓好市场园区建设 强村富民 17.立足优势搞好服务,走富民强村之路

——临沭县曹庄镇张贺回族村……………………(17)18.发展民营经济,增加村级收入

——兰山区马厂湖镇前桃园村……………………(18)19.抓好市场园区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河东区九曲镇孟于埠村………………………(19)20.建设工业园区,壮大集体经济

——罗庄区罗西街道东朱隆村……………………(20)※立足示范服务 增收便民、21.立足主导产业服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郯城县新村乡黄村……………………………(21)22.靠结构调整富民,抓产销服务富村

——莒南县壮岗镇大河西村………………………(22)23.发展优势产业,实现富民强村

——蒙阴县界牌镇朱家店子村……………………(23)24.创办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强村富民步伐

——蒙阴县野店镇朝阳村…………………………(24)※立足区位优势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25.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培植壮大集体经济

——郯城县郯城镇东马街…………………………(25)26.做好三篇文章,壮大街道经济

——沂水县沂水镇北关街…………………………(26)27.立足城郊区位优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费县费城镇下河头村…………………………(27)28.搞好资源综合开发,走富民强村之路

——平邑县温水镇西纯庄村………………………(28)29.多措并举强村富民

——沂南县葛沟镇葛沟三村………………………(29)30.立足实际多措并举,下好集体增收一盘棋 ——沂南县大庄镇庙官庄村………………………(30)3l.大力发展街办企业,打造集体经济航母

——临沭县临沭镇河滨街…………………………(31)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兰山区南坊街道刘庄村

我村地处临沂城北郊,现有286户,1200口人,1100亩耕地。近年来,我们立足村情,面向市场,以群众致富、集体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依靠戋晨无公害蔬菜生产,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20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600元,集体收久12万元,我村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我村地处城郊,地理位臵和区位优势比较优越,村两委一班人在充分考寨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发展冬暖式无公害蔬菜大棚,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村集体凭学服务刨收”的强村富民发展思路。我们首先组织党员干部和带头户到寿光、泰安、睃东等地参观学习,引导群众解放思想,提高调整种植结构的积极性。其次通过创建高标准的示范园。对带头户实行“三到户”服务,即村干部联系到户,信息直通到户,资金扶持到户。通过示范园的辐射带动,老干部刘建新率先发展了8个冬暖式大棚,当年实现收入12万元,丰厚的拳l润迅速激发了群众发展蔬菜大棚的积极性,截止2002年,全村大棚蔬菜种植户已达到220户,共投资1260万元,发展冬暖式温室大棚540个,大弓棚60个,种植蔬菜面积50万平方米。村民收入增加了,村集体也通过征收土地结构调整服务费和开展其它配套有偿服务,年增加村集体收入9万元。

第一步成功了,面向市场,我们叉打出了第二拳——实施沂蒙“无公害蔬菜”战略。一是以示范园为依托,成立科技服务中心,同区、镇有关技术专家签约,围绕良种供给、病虫害防治及日常管理等内容,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有偿服务,仅此一项,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二是成立标准化生产办公室,为本村蔬菜统一注册了“三河源”商标,购臵了农药残留检测等工具,完善了蔬菜检疫检验机制,提高了产品质量,村集簟通过出让商标灰用权,年增收2万元。

随着村集体经济积累的不断增加和主导产业的逐步形成,我们加大了对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02年,投资l5万元,打深水井2眼,打小水并20眼,安装变压器一台,把电线架到每家每户的蔬菜大棚前,保证蔬菜生产的用电,并在基地附近新安装髓灯60参。方便了群众夜间生产、销售。最近,我们又对蔬菜种植区域进行了统一规划,将全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划分为常规蔬菜种植区、高标准冬暖式温室大榴发展区和后备区,继续扩士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

6发展家禽贩运

实现富民兴村

苍山县庄坞镇南营子村

我村地处苏鲁交界的沂武河畔,共有612户,2167人,耕地1490亩,沙堰700亩。近年来,村两委立足河畔村家家户户大量养殖鸭鹅的村情,鼓励村民从事鸡、鸭、鹅等家禽贩运,村里成立了家禽贩运协会,走服务创收之路,既促进了群众增收,又壮大了集体经济。2002年,村集体收入62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的富民政策促使一些头脑活络的村民开始摸索发家致富之路。80年代初,村民刘廷帮等人通过到南方串亲戚,发现南方人喜食鸭鹅,市场需求量大且价格适宜,萌生了收购当地鸭鹅,运往南方销售,赚取差价的想法,于是开始骑自行车走街串巷收购,搭车运往江南销售,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受此启发,村两委干部在讨论研究发展路子时,一致认为,利用周围河畔村家家户户大量养殖鸭鹅的资源优势,鼓励群众从事鸡鸭鹅贩运,建立家禽贩运专业村,是带领群众致富、实现富民强村的有效途径。于是村里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群众搞鸡鸭鹅贩运,党员干部带头经营,使家禽贩运业迅速发展。随着贩运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交易量成倍增长,运转周期逐渐缩短,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贩运销售也从原来的搭车销售到用三轮车销售,继而发展到以大汽车作运输工具进行销售。现在全村有300余辆三、四轮车,60多辆大汽车从事家禽流通运销,形成了小型机动车县乡收购,大型货车省际运输的贩运网络,购买市场由周边村庄延伸到鲁北、河南一带,销售市场也拓展到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在南京、扬州、江都市场上出现了“庄坞鹅鸭一条街”,全村形成了“小打小闹没人干,四轮圈着解放转,流通贩运闯市场,联合舰队拓连环”的可喜局面。

随着贩运业的不断发展,自发性、分散性的贩运模式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突出表现为:小本经营,成不了规模优势,市场竞争力差;各自为战,相互争夺货源,磨擦纠纷不断;信息不畅通,经营无序,效益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村两委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决定成立南营子村家禽贩运协会,村集体和各贩运户出资入股,建立统一收购、统一运输、统一销售、按股分红的运转模式,把各贩运户和村里的青壮劳力组织起来,按照收购、运输、外销、管理等几个环节进行分工,实现了这一主导产业从粗放型、无序型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转变。1995年,村里投资8万元,建起了一处鲁南家禽批发市场,现日成交量达6万余只,市场年交易额5000多万元,专业协会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价格的制定,市场秩序的维护,家禽的防疫检验管理、装卸车服务等统一购销管理、服务,每年收取交易服务费里O万余元。

101112建板栗生产专业村

圆强村富民小康梦

费县薛庄镇谭家庄村

我村地处蒙山腹地,全村共有432户,1468人,耕地140O亩,山场林地6000亩。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这一主题,创新开发机制,培植板栗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发展路子。2002年,全村果园面积达到5000亩,板栗总产量70万公斤,实现人均纯收入2950元,全村集体收入达到36万元。

一是抓机制创新,实行荒山承包和山林拍卖。我村荒山达6000多亩,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集体经济优势,1993年,我们在全县率先实行“四荒”拍卖,村集体将原有的果园和集体新开发果园全部承包到户,并延长承包期30年不变。目前,全村实现了人均三亩板栗园,年产板栗70万公斤,年收入在l万元以上的户就达30。户,仅荒山开发拍卖一项,村集体年收入就达18万元,成为沂蒙山区有名的板栗专业村。二是抓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建管并重”。我们在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本着“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宜卖则卖,宜赁则赁”的原则,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近年来,全村共新建拱坝、重力坝27座,小塘坝35座,新修石渠5000米,大小桥涵46座,全部实行了拍卖、租赁或承包,共回收资金3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小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再投入。三是抓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近年来,我们投资6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党员电教科技示范基地,采取以会代训、地头培训、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对果农重点培训板栗栽植、嫁接、病虫害防治和配方施肥等技术,累计举办科技培训班60O余期,受训呆农近20000人次。四是抓服务,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为把板栗这一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我们在创优质、创名牌、搞好科技推广的同时,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筹集资金110万元,新建板栗交易市场一处,使全村板栗真正实现了产的好、销得出。通过提供有偿服务,村集体每年可实现收入16万元。

集体积累增加了,近年来,村里先后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引导村民广泛开展了“美在农家,富在庭院”、“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树立了精神文明新风尚;同时全村还实现了组组通汽车、通电话,户户通自来水,极大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516建大红石榴专业村

走强村富民红火路

平邑县铜石镇卓家庄村

我村位于平邑县铜石镇镜内,共有129户,370人,耕地316亩,山岭地968亩,是个典型的山区村。近几年来,我村扶持建设了无公害大红石榴这一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发展路子。200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0O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4万元,村级公共积累达到120多万元。

1993年,两委干部带头栽植蒙阳大红石榴苗,1995年获得了大丰收,亩产300O多斤,每亩收入1万多元。群众心动了,纷纷找到村两委要求调地栽植大红石榴,96年,全村栽植面积增加到200多亩。为了扶持好主导产业,村里划出500亩山地,建设集种、养、加于一体的铜石镇富农石榴开发基地,村集体投资40多万元,修建了一个大型蓄水池和扬水站,修渠道200O多米,环园路两条,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果成片,能灌能排,路路相通”的农业设施网络。去年,该基地被省科协命名为山东省科普示范基地。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我们又投资建立了50亩的育苗基地,基地的建设不仅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而且带动了周边村及周边乡镇的石榴发展,进一步扩大了产业规模和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2年,我镇蒙阳大红石榴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

我们不仅注重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也注重利用自身科技力量,研发新品种。近年来,在发展大红石榴的过程中,我们培育出了“沂蒙青”、“沂蒙红”石榴新品种,并逐步研制开发出了石榴茶、石榴汁等系列饮料产品。在搞好园区建设同时,我们狠抓服务管理,村成立了技术服务队、治安联防队,负责果树的统一施肥,统一打药,统一剪枝,统一看护。2002年,我村又成立了全镇第一家“公司+农户”的农业服务合作制公司——铜石镇富农石榴开发公司,并申请注册了“富农”牌石榴商标,还被山东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果品。公司组织了专业销售队伍,帮助群众搞好销售服务,对外来的客商,村集体统一组织货源、统一标准质量、统一过磅装车。为了打好市场的时间差,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公司还投资14万元建设了一处小型果品保鲜库,满足了春节前后市场的需求,提高了经济效益。去年,我们村共销售大红石榴50多万斤,苗木20。多万株,年创产值200多万元,村集体收取中介费、服务费、管理费30多万元。

920盘活集体资产

增加村级收人

河东区汤头镇管庄子村

我村共有268户,1080人,耕地面积豆1060亩,属丘陵地,土质比较贫瘠。近年来,我们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化“短”为“长”,走出了一条兴村富民之路,20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980元,村集体收入lO余万元,集体固定资产积累达到3lO万元。

90年代初,我村曾先后搞过一些工副业项目,力图增加村级收入,由于种种原因,不但没能达到目的,反而使集体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这促使我们把目光转向了依托外来优势,盘活’现有资产上。我村有近60亩荒地紧临全市知名的华太电池厂。该地块耕层浅,搞种植费时费力,天旱时颗粒无收,存在“撂荒”现象。1998年,当我们得知华太电池厂欲征地扩建,便积极做工作,以每亩1.1万元的价格与电池厂签订了长期使用合同,把“死地”变成了“活路”。对土地租赁所得的62万元收入,我们没有将钱分给群众,也没有将钱存入银行,而是将资金中的40万元(其余重2万元用于村级开支和公益事业建设)入股投资华太电池厂,每年按7.2%的固定比例分红,并签订了合同。这样,不仅缓解了电池厂流动资金的不足问题,避免集体资财的挥霍、浪费和流失,也使村集体每年可得收入2.9万元,闯出了村级收入的新来源,把“死水”变成了“活泉”。同时,我们还将原村集体贷款建造的两座旅店出租给华太电池厂和石油公司加油站,盘活了固定资产,每年可获得承包费收入5.5万元,使闲臵多年的房屋成为增加村级收入的又一来源。

增加村级收入不能单靠一条腿走路。经过多次外出参观学习,我们把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增长点”定位在农业结构调整上。2001年,通过土地流转,我们拿出50亩土地,与临沂市果茶站签订联营合同,由果茶站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共同建立了苗木基地,发展果树苗木,仅此一项,村级每年可得收入20多万元。

我村共有6个汪塘约20亩水面。1990年前后,由于村两委把增加村级收入的目光投向兴办企业项目,没有重视汪塘承包,致使汪塘承包混乱,有的搞“人情承包”,有的承包户只承包不交承包费,减少了村级收入,损害了村集体利益。为进一步规范汪塘承包,增加村级收入,村两委在全村公开实行“竞价”承包。通过喇叭、公开栏等形式公开承包底价,动员村民积极参与竞标承包,然后组织投标,谁出的价高就承包给谁。通过这种形式,每年汪塘承包费收入由原来的6000元增加到10000元。

324搞好山区综合开发

实现强村富民

苍山县下村乡里米坑村

我村地处苍山县最西部、抱犊崮风景区北侧,是个典型的山区村。全村共74户、201人,耕地270亩,山场2800亩。近年来,村两委坚持靠山吃山,通过拍卖、租赁、承包、无偿转让等形式,积极开发丰富的集体山场资源,大力发展林果业,加快了群众致富步伐,壮大了集体经济。2002年,全村果园面积达1100亩,人均果树110多棵,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村集体收入32万元,集体积累122万元,固定资产1000万元。

1983年底,23岁的孙建华当选为我村党支部书记。面对一穷二白的集体家底和尚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全村父老乡亲,他心里涌动着创业的激情,他积极征求群众意见,集中民智,通过乡党委邀请省市县的专家、科技人才来村实地考察,分析论证,最后确定了“山顶栽松,山腰植果,山坡种草,苦干十年,把荒山变成花果山”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从1986年到1997年n年间,两委干部带领全村劳力,投工28万个,搬运土石方11O万立方米,打地坝90万米,栽植苹果、板栗、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树木2.5万棵,雪松、国槐等绿化风景树l万余棵,把2800亩荒山全部开发绿化完毕。在林果种植结构上,坚持高起点,大规模,先后投资10万元,引进6个新品种的苗木4万多棵,重点发展了薄皮核桃、日本柿子、中华圣桃、凯特杏、梨枣、冬枣等果品,还建立了高效林果示范园3处,发展果树大棚20亩,使林果成为我村村强民富的“摇钱树”。同时,围绕山区综合开发,多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一是盘活山场资源。我们对集体拥有的荒山、荒滩、荒岭,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承包、租赁给本村农户管理使用,明确最少转让年限为50年,提高了群众开发投入的积极性。到2002年,全村共发包山场800亩,拍卖荒山1000亩,村集体年固定收入4万元。二是村集体开发创收。由村集体投资,开发山场,栽植经济林木和果树,然后再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拍卖或者租赁、转让给群众。90年以来,村集体共开发荒山200多亩并全部进行了转包,集体每年获得收入近万元。三是以服务促进创收。98年,我们创办了林果生产服务合作社,下设一个生产资料经营部,围绕果树的栽植、管理和果品的收购,积极开展农药、套袋、果肥等购销服务和信息提供、技术扶持、果品冷藏、销售联络等环节的有偿服务,每年为村集体创收3万余元。四是创办林果科技示范基地。去年,投资15万元,在村水库西侧实施了清淤造地工程,造地36亩,建立了高效大棚果树反季节栽培示范基地,由村集体经营,预计三年后,该基地每年为村集体贡献20万元。

728农业兴村

民营立村

努力壮大集体经济

莒南县筵宾镇沙汪头村

我村共有679户,2176人,耕地2724亩。近几年来,我们立足自身条件,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按照“面向市场,服务为先,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的指导原则,一手抓结构调整,以农业兴村,一手抓民营经济发展,以民营立村,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2002年,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900万元,实现利税9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560元,村集体收入18万元,集体积累78万元。

我村地处平原,历来有种菜、植桑养蚕的习惯,但一直沿用***惯、老做法,规模上不去,效益不明显。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首先从应用和推广良种良法入手,积极调整种养业结构。先后与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联系,引进了秋延迟辣椒、“中甘十一”甘蓝等一批名优蔬菜。由两委干部带头示范,领着群众干,先后总结出了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的种植模式,使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有的亩收入超过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蔬菜的积极性。目前,全村已发展大棚蔬菜600多亩,露天蔬菜300亩,桑园550亩,林木花卉苗圃150亩,村集体年收承包费达8万余元。其次,发动群众搞养殖。村里规划兴建了2个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各类养殖大户25个,年出栏生猪、牛、羊等牲畜5000余头(只),肉鸡20万只。村集体每年收取场地使用费3万余元。同时,我们利用位于三个乡镇交界地带的优势,规划了占地60亩的民营经济园区,由村集体投资20万元,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同时,制定优惠政策,规定凡是到园内投资创业者,在子女入学、立项、考察、厂房规划建设等方面,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引进镇外资金的,视规模大小,由村集体按照0.1一l%的比例奖励引资人员。同时,积极争取本村籍在外的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打好“乡亲牌”。到目前,经济园内已有26家企业安家落户,累计投资1600万元。村支部副书记李宏春投资200万元创办了宏春琉璃瓦厂,年产值3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建陶生产企业,并为60名农村劳动力提供了致富岗位。2002年,园区各业户累计上交税款60余万元,同比增长30%,村集体收取承包费5万余元。今年,我村经济园区被确定为县级民营经济园。

132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依靠腥务创收富村

平邑县地方镇大泉村

我村地处327国道南侧,全村共有295户,905口人,耕地850亩。近年来,我们积极实施“养鸡下蛋”、以地生财战略,对村属黄金地段和荒滩采取建、租、包、管等多种方法,激励村民开发使用,实现了富民强村的目标。200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集体收入lO万元,固定资产达300余万元。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因村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区位优势。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制定了沿路开发计划,群众把包租沿327国道黄金路段的土地使用权形象地比作“养鸡下蛋”,沿327目遭分期分批搞升发,村集体先后投资80万元建起甜蚕食品罐头厂和3处预制厂、康发食品厂,并以租赁厂房、场地等形式,承包给个体业主,村里每年收取租赁费16万元。对于村北100亩荒滩,村里统一规划栽植了速生丰产杨树5000棵,建成了集体林场,预计10年轮伐一次,每茬收入30万元。

为了吸引更多业户参与路域开发,村两委一班人统一了思想认识:以优质服务招商。一是搞好信息服务。村干部想方设法多渠道搜集信息,提供给广大业户,还建立了信息服务网点,使企业准确地把握市场行情,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二是提供劳务服务。村干部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劳力,与企业签订劳务合同,既保证了企业用工,又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三是搞好治安服务。为给承包业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村里在加强村民教育的同时,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联防队,为企业配备了保安人员。

为了管好钱,用好钱,村里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每年春节前,村两委都制定出全年的财务收支计划,确定本村基本建设及项目优抚款、办公经费、办学经费、计划生育经费、村干部固定补贴和退休干部工资以及车辆燃油维修等开支计划,经全体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后组织实施,做到村级财务收支公开、民主、透明。

集体经济发展了,村两委不与其它村比办公条件、比工资待遇,而是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便民服务。近几年,村集体投资200多万元先后购买了3台25马力、1台30马力的拖拉机,2台旋耕机,2台播种机,l台收割机,1台脱粒机,为村民实施统耕、统种、统浇、统收的“四统一”服务。投资20万元架设了有线电视光缆;投资200多万元完成了一座大型扬水站和3眼210米大深井的渡槽架设和6000米防渗渠等综合配套工程,使垒村的机耕机播机收和农田自流灌溉率均达到l0O%;还投资15万元建起了村完小、幼儿园和文化大院。

536发展民营经济

增加村级收入

兰山区马厂湖镇前桃园村

我村地处临沂城郊,临(沂)滕(州)公路自东向西穿越我村而过。全村共有380户,1176人,耕地面积1662亩。近年来,我们在村党支部书记徐广法的带领下,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闯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路子。2002年,全村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180余家,年总产值38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集体收入18万多元。

我村前几年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1500元,集体经济“空壳”、入不敷出的村。1997年,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的“能人”徐广法担任了我村党支部书记。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带领下,徐广法等人赴温州、浙江等地考察,温州的塑料加工业对徐广法的触动很大:“温州人可以把生产的塑料制品,千里迢迢的运到临沂销售,而我们就在家门口,为什么不能自己干?”回来后,他经过一番充分地考察论证,率先办起了自己的塑料加工厂。由于经营有方,产品质量过硬,当年就将成本全部收回。一石激起千层浪。为扩大生产规模,引导和鼓励村民兴商办厂,村里决定由徐广法提供技术,村里提供土地,免收两年的承包费等激励优惠政策,调动了广大村民投资办厂的积极性。短短五年间,我村大型塑料加工厂发展到16家,每家都有上百万元的固定资产,每年纳税14万元,我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塑料制品加工专业村,被誉为“马厂湖塑料一条街”。仅此一项,村集体通过收取土地承包费,年收入10多万元。

近年来,临沂城旧城改造步伐明显加快,拆迁业得到较大发展,我村一些先前搞运输的村民自发组成拆迁队,并且将拆迁后的废旧门窗拉至家中,敲敲打打一阵子,一副崭新的门窗便做好了,这种成本低、销路广、利润高的生意被广大村民看好。村党支部及时加以引导和支持,从土地、水、电、房租等方面提供服务,并沿临滕路两侧规划了经营区,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废旧门窗专业市场。目前,全村废旧门窗加工专业户已达170多家,产品远销上海、南通等地,我村也因此获得了“废旧门窗专业村”的美誉,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5万余元。

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我村党员干部群众“玩龙玩虎不如玩土”的陈旧观念发生迅速转变,坚定了大家发展工业、上项目的信心。去年,我们又规划建设了占地王60亩的鸿达塑料工业园,现已有7家塑料企业入园经营,明年还将有20家模具厂准备从温州搬迂过来。届时,将推动全村经济实现二次飞跃。

940建设工业圆区

壮大集体经济

罗庄区罗西街道东朱隆村

我村现有人口1158人,273户,党员24名,土地面积1200亩。近年来,我村以建设工业园区为突破口,积极打造经济发展的平台,走出了一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2002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500万元,新增固定资产7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2万元,人均纯收入3026元。

1995年初,我村还是全乡出了名的“穷窝子”,村集体负债20多万元,人均收入仅650元全村没有一处橡样的工副业项目。1995年4月新班子上任后,通过多次召开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会分析对比,决定依靠交通便利、本村村民在临沂批发城经商大户比较多的优势,兴建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招商引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运用“反租倒包”的形式,以每亩50O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反租”150亩土地,并依法办理了各项手续,将工业园区用地集约统一使用,然后以每亩1500元的价格承包,或以每亩2.2万元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投资业户。村两委发动全体干部集资,党员干部带头筹集资金170多万元,对工业园区内的设施进行了配套,建起了工业园办公楼,实现了工业园内水、电、路、讯四通。完成了整个工业园区的硬件设施配套建设。二是积极争取,千方百计动员工商业户入园安家落户。制定优惠政策,在土地租金、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入园业户特殊优惠。提出了“以诚心引客商、以服务留客商”的口号,为入园客商在水、电、申领执照、招聘人才等方面提供协调服务,业户所有需与外界协商的关系,均由村里负责。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当年就有22家加工企业在工业园区安家落户,总投资达380多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10万元。截至2002年底,入园落户的企业已达到35家,其中,投资l000万元以上的l家,500万元以上的2家。三是以工业园区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村里从园区收益中拿出80万元建起了板材厂,当年建设,当年见效,年获纯利5万多元。同时通过引进资金、土地入股、少量投资的方式和浙江宁波一客商联营,建起了一个塑料制品厂。随后,又借助地理位臵优势,与临沂石化总公司合资120万元建设了一处集加油、餐饮、修理于一体的大型加油站。这3家企业的建成,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多万元。集体经济的发展,使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在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我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部连选连任,并且均是高票当选。同时,也使村集体有实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几年来,村集体先后投资80多万元,硬化村内街道3万平方米,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344靠结构调整富民

抓产销服务富村

莒南县壮岗镇大河西村

我村共有318户,耕地1387亩。近年来,我们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抓好产销服务,实现了农民、村集体收入同步增长。2。2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69口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3孓8万元,集体固定资产30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920元。

90年代初,我村农民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为使农民尽快富起来、增加村级收入,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

首先发展保护地蔬菜瓜果栽培。1991年冬,建起了8个冬暖式大棚,用于发展反季节蔬菜。取得成功经验后,实行规模发展,先后发展起大中小棚蔬菜2∞亩,亩纯收入超过4∞0元。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可收取承包费6万元。其次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林果业。先后投资200万元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了二级扬程的大型电灌站里座,打小、水库、塘坝15个,总储水量达12.5万立方米,使全村水浇地达90%以上;修机耕路500米,对1000余亩山岭薄地逐年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先后发展茶叶、红嘎啦苹果、桑、板栗、优质桃1080亩,平均亩收入2200元。第三,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业。建成占地50亩的苗木花卉园艺场,引进各种优稀苗木和花卉58个品种,每亩年收入超万元。村集体每年获取收益O.3万元。同时,我们充分发挥紧靠龙王河岸、有200亩河岸滩涂这一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河滩次生林,购进优质品种杨进行更新改造,先后建成高效丰产林106亩,由村集体统一管理与管护。每8到10年砍伐一次,每亩年均纯收入600多元,村集体平均年收入可达6万元。

为给村民提供系列化服务,村委成立了农副产品购销服务部,先后在上海、苏州等地设立了信息员和业务员,及时销售农副产品,使该村成为当地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价格比周边市场平均高出限里0.1-0.2元左右。几年来,我村服务站先后为村民购进化肥l000多吨,专用肥200吨,农药18吨,农膜27吨,压棚绳7.5万米,引进果蔬品种76个,销售农副产品4200多吨,村集体增加收入10多万元。2002年,我们按投资入股的方式,投资200万元,建起l座占地8亩、储存量200万斤的大型气调库,并成立了金河果品有限公司,不仅解决了果菜农的后顾之忧,而且增加了村级收入。去年以来,己出入库果菜300万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48创办经济合作组织

加快富民强村步伐

蒙阴县野店镇朝阳村

我村共有150户,470口人,568亩耕地,11名党员。近年来,我们积极引导村民主动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围绕特色农业规模生产,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建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收便民的好路子。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65元,村集体收入18万元,集体积累已达到158万元。

1998年以来,我村先后创办起各类经济合作组织5个,在合作社运转过程中,村两委积极向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传达上级政策,引导各社明确服务范围和职责,帮助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同时,在服务过程中,提取一定的服务费,增加集体收入。一是以合作社为单位,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前进合作社成立的第二天,社长就带领全体社员投入了水利工程建设。合作社投资5万元,投工3000余个,建起蓄水1.6万方的塘坝2座,使周围200亩粮田和经济林得到有效灌溉。仅此一项,村里可节省投入10余万元。

东方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篇5

东方村位于三塘铺镇南部,丘陵地貌,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0亩,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60人、358户,共有党员40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村人平收入大部分来自务工、经商,村民富裕程度出现两极分化情况。为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我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区位优势,通过一系列举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加强班子建设,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着力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针对村干部的素质现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在村干部当中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农村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增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配强村级班子和素质能力的培训,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大会制度,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和健全村级财务收入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公开协商和招投标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集体收入

因本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农田大量荒废,东方村水利设施便利,并有水溪河贯穿其中,农场农田均为优质水田。为集中整治耕地抛荒问题,并增加集体收入,东方村村支两委经研究提议,成立东方村农民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经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农户以农田及现金形式入股合作社。合作社通过购买机械设备,集中购买种子、耕种,将全村近400余亩农田承包耕作到位。另外,将村上闲置水塘进行集中鱼苗放养

三、成立东方村劳务队,解决闲置劳动力

海原县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材料 篇6

1.拟定题目:长中短结合 林草畜互促 2.内容提要:

一、为什么要走长中短结合,林草畜互促的道路?

结合县情讲认识,讲思路。

二、怎么实现结合、互促?

写做法。

三、成效。

海原县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材料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平均海拔1951.3米,地貌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干旱少雨,风大沙多,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各种灾害频繁,尤以旱灾为最,年平均降水量300mm左右,蒸发量高达2136mm,为降水量的7.3倍,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是宁夏最干旱的县(区)。

全县辖18个乡镇162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1099个自然村,总人口39.4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7.6万人,占70%,农业人口36.1万人,占92%,总土地面积6899平方公里,耕地40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1.7亩。其中水浇地18.4万亩,占4.6%,人工种草留床面积100万亩,占24.8%,是一个以农牧林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级贫困县。

一、基本情况 自2000年以来,海原县抢抓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机遇,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发展林草间作,调整结构、增加收入,逐步走上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一是在中北部风沙干旱区,重点营造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树草种选择以柠条、沙棘、紫花苜蓿为主的生态经济型灌草树种方式造林。二是在中南部黄土丘陵干旱区,营造以山杏、落叶松、山桃、沙棘、紫花苜蓿为主的林草结合型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采用“88542”、“66431”等隔坡水平沟为主的整地方式进行乔灌混交,林草间作。

二、政策措施及成效

多年来,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型林草业。以林促草、以草促畜,极大地推动了种草养畜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实施林草间作22万亩,达到了以草养畜、以畜养林的目的;通过嫁接改良山杏、山桃增加农民的收入,达到以林养林的目的;积极探索开发利用沙棘、柠条资源,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达到了以林保林的目的。

一是开发柠条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柠条是海原优势抗旱树种。据测定,柠条开花至结实期,每公斤鲜枝嫩叶含粗蛋白22-48克,含粗脂肪4.98克,其营养价值高,牲畜适口性好,适合作为饲料加工原料。结合对柠条平茬更新复壮,开发柠条饲料加工业,可以有力地推动地方主导产业——种草养畜业的发展,增加林农的收入。二是挖掘杏(桃)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海原县山杏的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通过嫁接仁、肉用杏新品种,发展典型户,建立示范园区,达到规模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走“企业+基地+农户” 的经营模式,促进杏(桃)产品的保值增值,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贡献。支持和引导农民进行舍饲养殖,发展设施农业、园艺等多种增收渠道;鼓励农民进城发展二、三产业,达到以副保林的目的。

三是种植紫花苜蓿,大力发展林草业。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品种。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 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发展林下紫花苜蓿,可以促进发展畜牧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产业开发和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的客观要求,我县依据县情和资源优势,在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在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上做文章,采取典型引路的有效方式,将种草养畜与退耕还林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造林工程到哪里、路就通到哪里、田就修到哪里、草就种到哪里、畜就养到哪里,即林、路、田、草、畜“五个到点”,逐步向山顶退耕、山坡修田、林草间作、养畜增效的综合开发目标迈进。山绿、人富、羊多既是种草养畜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也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集中体现。

在加大退耕还林的同时,狠抓林下经济发展,选择适宜本地发展的林下经济,充分把生态、社会、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只有农民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实现退耕还林真正目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今后在坚持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县的自然条件和降水分布情况,坚持走“生态立县”的经济发展路子不动摇,通过狠抓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林下种草,努力实现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四、林下经济典型事例 事例一:树台乡韩庄村

树台乡韩庄行政村位于南华山西部,海拔2060-2300米,年平均气温7.6℃,平均降雨量390mm。现有耕地面积为21875亩,人均耕地7.1亩,人口4327人劳动力1723人。完成林草兼做面积8981.6亩,是我县林草兼做面积较大的行政村,涉及6个自然村的472户2408人。按照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坡度在5-15度的364.2亩林地采用反坡带子田模式整地,选择以山杏、沙棘、苜蓿为主的生态经济型造林方式;对坡度在15-25度的6635.8亩林地,采用“88542”模式整地,选择以山杏、落叶松、柠条、杞柳、紫花苜蓿为主的生态经济型造林方式。

通过林草兼作该项目区草木茂盛,主栽树种山杏通过嫁接改良为仁用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林下紫花苜蓿年产干草70万公斤,现在人均收入从过去的784元上升到现在1253元,同时为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奠定了基础。

事例二:九彩乡马圈村

九彩乡马圈行地处我县南部,属半干旱土石山区,年降雨量较少,植被稀疏,中静公路横穿于其中,辖4个自然村组,全村总土地面积10.2km2,现有耕地0.7万亩,人均耕地7.1亩,人口3214人,劳动力987人。完成林草兼作7078.8亩,涉及退耕户186户,受益940多人,采取“88542”整地模式,设计树种为山杏、沙棘、柠条、紫花苜蓿为主的林草间作经济型配臵模式。

林草兼作取得的成效:山杏通过嫁接改良为仁用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林下紫花苜蓿年产干草34万公斤,现在人均收入从过去的690元上升到现在1178元,同时为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奠定了基础。同时按照山、水、田、林、草、畜综合治理的原则,山顶造林,山坡修田,平地调整产业结构种草,发展舍饲养殖,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事例三:曹洼乡脱烈村

曹洼乡脱烈村地处我县南部,南华山周边,属黄土丘陵干旱、半干旱山区,与九彩乡马圈相接,中静公路横穿于其中。该村土地总面积19.7km2,耕地2.5万亩,人均耕地6.5亩,辖4个自然村,314户,1780人。整地模式为“88542”水平沟,选择以山杏、沙棘、柠条、紫花苜蓿为主的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走恢复生态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路子,逐步将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赢”的目的,目前已完成林草兼作2523万亩。

林草兼作取得的成效:山杏通过嫁接改良为仁用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林下紫花苜蓿年产干草34万公斤,现在人均收入从过去的783元上升到现在1192元,为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奠定了基础。同时按照山、水、田、林、草、畜综合治理的原则,山顶造林,山坡修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遏制,风少了,平地调整产业结构种草,发展舍饲养殖,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事例四:曹洼乡曹洼村

曹洼乡曹洼村位于我县南部,座落于南华山脚下,属黄土丘陵干旱、半干旱山区,年均降雨300mm左右。该村土地总面积15.7km2,耕地2.5万亩,人均耕地4.5亩,辖5个自然村,314户,1780人,该村有林草兼作6801.4亩,涉及3个自然村受益农户300户,1600人。整地模式为“88542”水平沟、反坡带子田模式,营造以山杏、山桃、杞柳、柠条、紫花苜蓿为主的林草间作型模式,达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眼前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路子。

林草兼作取得的成效:山杏通过嫁接改良为仁用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年产紫花苜蓿干草50万公斤,现在人均收入从过去的697元上升到现在1184元,为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奠定了基础。同时按照山、水、田、林、草、畜综合治理的原则,山顶造林,山坡修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遏制,风少了,平地调整产业结构种草,发展舍饲养殖,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事例五:贾塘乡贺川村

村发展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篇7

党的十八大以后,新一届四川省委立足省情实际,提出了实施多点多极发展支撑重大战略部署。该书以深入研究论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含义、相关理论、主要类型和中国样本,以及四川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历程、特点, “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概况、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总体情况等为前提,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对多点多极发展支撑战略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战略意义、路径选择、重点区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释,笔者以为这是本书诸多亮点中较为突出的方面。

区域经济学的本质是运用经济学观点,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区域性特征持续增强,成渝经济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由于成渝经济区内各地在自然环境因素、社会历史条件、经济发展基础、教育技术条件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克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困难,促进各地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发展共赢,就需要创造出适应不同区域发展的成功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空间概念,本书紧紧围绕四川“五大经济区”和“四大城市群”空间布局,站在中国经济发展全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区域经济发展大局,提出并剖析了多点多极发展模式、“三大新兴增长极”弓箭模式、成渝经济区椭圆发展模式、中国“西四角”发展模式、川粤港合作“金钥匙模式”、四川对南亚开放合作模式等六大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在“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模式”分析中,作者系统全面地梳理了多点多极发展支撑的经济学基础、哲学基础和战略基础,比照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样本,充分论证了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可行性、现实性、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一极”变“多极”、“勾谷”变“硅谷”、“传统发展”变“绿色崛起”、建设“羌族文化产业集中区”等系列新思路。通过对天府新区、川南和川东北“三大新兴增长极”空间关系、产业关系、经济关系的深入研究,描绘了三点鼎力、三生万物、三箭齐发的区域经济发展新型架构,揭示了弓箭模式产生极化效应的内在规律。在成渝经济区椭圆模式分析中,跳出传统行政区划的束缚,提出了以“等效定律”、“聚合定律”、“有限定律”、“三维定律”、“扩张定律”、“演化定律”等六大定律为支撑的双核城市群椭圆定律,深层次体现了成渝经济区与东北亚经济区、南亚印缅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我国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和珠三角等国际国内经济区的空间和内涵联系。在中国“西四角”、川粤港澳合作、四川对南亚开放合作模式研究中,提出了“三轴一环”、“金钥匙”、南向开放、龙象共舞等全新理论。这些创新思维和理念,都离不开深厚的经济学知识功底,深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把握,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

区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对象和载体,区域发展是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这也是其区别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本书在对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中,通过分析各区域特征、目标系统与政策、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协调、区域比例关系等现实情况,具体内容涉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贫困区域和少数民族区域开发、区域投融资等各个方面,案例分析深、创新观点多,知识信息量大,集思想性、学术性、指导性、操作性于一体,融全局与区域、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战略与战术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现实研究和借鉴意义。

上一篇:高中优秀命题作文下一篇:五年级英语作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