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主题之我见

2024-09-06

等待戈多主题之我见(共10篇)

等待戈多主题之我见 篇1

等待即希望

该剧没有情节,没有矛盾冲突,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有杂乱无章的胡言乱语与毫无个性的几个人物,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全剧快要结束时,其中一个说:“咱们明天上吊吧!除非戈多来了。”另一个说:“他要是来了呢?那咱们就得救啦!” 那么,让他们痴痴等待的戈多究竟是什么人呢?别说是剧中人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不清楚,就连剧作者塞缪尔·贝克 本人也不清楚。他曾解释说:如果我知道戈多是谁,那早就在剧本中写出来了。这出戏的主题即“等待”,但却不知道等待的是什么,这大概就是荒诞剧的本质所在吧!剧中弗拉季米尔说:“咱们不再孤独啦,等待着夜,等待着戈多,等待着等待。”在他们看来,支撑他们勇敢地承受市俗痛苦,苟延残喘的唯一动力,就是这不可捉摸的希望和使人憔悴的等待。其实这种等待只能是徒劳的等待,无望的等待,无可奈何的等待。说它无望,是因为戈多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而编织出来的一种幻想,一种乌托邦的存在。就如同你饥饿时,可以把戈多想像成为粮食;当你身陷囹圄时,可以把戈多想象成为自由;当你失恋时,可以把戈多想象成为爱情的天使。说它无可奈何,是因为处于绝望境地中的人们除了等待,已别无他法来维系他们苟活的生命。等待固然虚妄,但也惟有等待了,等待已成为他们的生命状态。

等待,是人类命运中注定的安排,人生就是一连串的等待再等待。反求诸己,在我们身上何尝找不到爱斯特拉冈或者弗拉季米尔的影子?事实上,我们都在等待戈多,却又不知道戈多是谁!似乎等待就是一切,一切为了等待。就像伯恩斯坦的“运动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一样。生命存在一天就等待一天,等待消失了,生命也就完结了。所以可以说:等待就是生命,生命就是等待。等待给人以憧憬,等待给人以希望,等待给人以慰藉,等待给人以生命的自信和力量。相信幸福就在等待里藏着,像一枚果核,在果子里默默守侯。

人类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学会了等待,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混沌的等待。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众生出现之前,那段洪荒时代仍是漫长而又孤独的等待。女娲经过长久的等待终于觉悟要造人,而黄帝战胜共工却是经历了长达500年的等待。审视人类自身,在没有呱呱坠地之前,就已经在母腹中经历了10个月的等待。所以可以说,等待是一种生命现象,生命存在一天就要等待一天;等待消逝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人要学会等待,更要善于等待,学会等待是一种成熟的表现。懂得等待的人具有深沉的耐力,懂得等待的人具有宽广的胸怀,懂得等待的人行事不会仓促毛糙,懂得等待的人不会为情绪所左右。学会等待的人往往会受到命运的垂爱,不懂得等待的人往往会受到命运的捉弄和摆布。时也!命也!黑格尔的名言犹回响在耳:“密那发的猫头鹰,黄昏时才起飞。”让我们耐心等待吧!

初读《等待戈多》,你会觉得它太没“戏”了。你看,剧中人物就是两个衣衫褴褛,浑身发臭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他们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戈多是谁?等他干什么?这两个流浪汉也不清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呓般的对白和无聊的动作消磨时光。最后,戈多没来,于是他们又在第二天晚上等待,但第二天戈多仍没来,他们只好继续等待。如果说这也算是戏剧情节的话,情节就这么简单,就这么荒诞!如果说有所悟的话,只能说,剧中写的两个流浪汉卑微、低贱,生活毫无着落,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尊严。

但是,当我们联系本剧的写作背景再次阅读,就可理解到,作者萨缪尔·贝克特以两个流浪汉为主要人物有深刻的用意。本剧写于1952年。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二战”中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原子弹在广岛的爆炸,600万犹太人的被屠杀,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产生根本的怀疑。战后两大阵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和核威胁仍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新兴的现代Z41,革命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大了贫富差距,把一大批人甩入“无产者”的行列。整个西方经济萧条,社会混乱,道德沦丧,人们思想苦闷,精神空虚,对未来失去信心。面对这种现实,作者力图通过本剧反映这一“社会真实”,弹出“一个时代的失望之音”。如此看来,剧中的两个流浪汉正是被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的缩影”;他们无聊的动作、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正是人们精神空虚的外化;他们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在把握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后,再次赏读作品,就会领悟到,剧作有意打破传统戏剧常规,既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又无情节结构;有意让剧中人物说一些莫名其妙的对白和做一些无聊的动作,这恰恰是荒诞派戏剧作家贝克特独特的艺术手法。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这种非理性夸张,再加上舞台、灯光、道具、剧中人物荒诞的外形,使隐藏于内心的痛苦与恐怖更深沉更强烈。难怪,西方不少观众觉得剧中人物真实可信,两个流浪汉的苦苦等待,使他们联想到自己在失望中等待,却只能在等待中死亡的苦闷绝望的心态和惨淡的人生。

二、亮点探究

1.下面是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树下见面后的对白:

弗拉季米尔

(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我问一下,大人阁下昨天晚上是在哪儿过夜的?

爱斯特拉冈

在一条沟里。弗拉季米尔

(羡慕地)一条沟里!哪儿? 爱斯特拉冈

(未作手势)那边。

弗拉车米尔

他们没揍你?

爱斯特拉冈

揍我?他们当然揍了我。

这段对话反映了他们的何种境遇?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探究学习:爱斯特拉冈无家可归,晚上只能在一条沟里过夜,而且还挨了打。对此,弗拉季米尔还表示羡慕,可见他的状况尚不如对方。从这番对话可看出他们的生活极其贫困。其实这两个流浪汉的境遇正是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下层贫困的人们陷入生活绝境的写照。

2.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时,语无伦次地谈到《圣经》中两个贼的故事,这段对白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探究学习:两人的对白虽然凌乱,颠三倒四,但仍可看出其基本意思是救世主不肯救人性命,同时对相信《圣经》者表示嘲弄。这反映了当代的西方,遭受“二战”身心摧残的人们对一贯尊崇的社会道德标准的怀疑,宗教的灵光已经褪尽。

3.剧中反复出现下列这段对白: 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

咱们在等待戈多。

也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中说出来了。”你认为戈多究竟指什么?

探究学习:从剧中两个流浪汉梦呓般的对白时时出现的“期望”“祈祷”“救世主”等词语可以看出,戈多其实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他们想改变处境的一种寄托物,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

4.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地苦苦“等待”不能够实现的希望,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探究学习:两个流浪汉是被现代工业社会挤扁了的“非人”,他们永无休止地等待那不能够实现的希望,反映了沦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终究无法实现的绝望心理。再扩展范围,其实也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少人精神上失落、苦闷和迷惘的真实反映。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著名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第一部剧作,也是他的代表作。这部发表于一九五二年的剧作被公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凡是论及荒诞派作家及创作时无不提及这部作品。贝克特也因此成为现代主义文学领域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作为贝克特的、同时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等待戈多》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荒诞,即反现实的主题内容和反戏剧的艺术形式和方法。其实,荒诞和理性共同存在于贝克特这部著名剧作及其创作过程中。

《等待戈多》之所以受人推崇备至,一方面在于它表达了作者对西方社会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在于它以极其独特的风格打破了传统模式。《等》剧在形式上彻底地反传统,在结构、人物、语言、动作、时空等方面无不如此。

(两个流浪汉)没有任何具有个性的思想、情感与性格特征,甚至连起码的人之尊严也没有……既然性格化为乌有,语言与动作就成为人物存在的主要依据。对他们来说,语言不再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而只是一种存在与需要的手段,甚至是一种获得拯救的途径。他们在漫长的等待中只能以“说一些空话”来自慰,而这种缺乏意义的东拉西扯就是他们一生的写照……由于是废话,自然失去了任何揭示人物心理的作用。贝克特几乎完全排除了复合句,因此剧中台词显得极其简短。更有甚者,这些短句还常常为破折号省略号所打断,越发显示出表达思想的困难。……更糟糕的是,台词往往刚出口就被具体动作抵消,使得本来就模棱两可的话语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典型的例子是两人一边说“咱们走吧”,一边却“坐着不动”。显而易见,这与传统戏剧对语言的要求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然而,一方面是简短经济的台词,另一方面却是详尽的舞台指示。贝克特大量吸取了民间表演艺术如哑剧、杂耍表演、即兴喜剧和杂技的成分。丰富多样的动作大大弥补了剧情与台词的不足。

《等》剧的时空处理同样很有特色,贝克特故意留下一个类似马戏场的空荡场地,以便让演员切实按照自己所写的动作指示行事。舞台上只有一棵树,没有其他任何背景,道具也极其稀少。这种回归传统的空间一旦与时间相结合便充满了新意。作为空间的隐喻,时间更多的被断裂、凝滞乃至被取消。取消了时间意味着取消了一切,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而人类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了代表希望的未来!

循环式的结构、虚化的空间、空荡的舞台、小丑般的人物、滑稽而有诗意的语言动作、痛苦绝望的主题,再加上布兰出色的导演,使得《等待戈多》这朵奇葩很快怒放盛开,并立即被载入史册。

第一部分是对作品主旨的解读。这部戏剧看似支离破碎、颠三倒四,其实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剧中的两个流浪汉始终在等待还是离开的困惑中挣扎,他们到底在等待什么?戈多是谁?为什么他们要苦苦的等待戈多?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理解,那么让我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吧。

第二部分是对作品艺术手法的解读。《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西方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不是每一个中国读者都了解这个流派。如果我们对荒诞派戏剧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把握,那么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第三部分选了几篇把《等待戈多》和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的文章,其中有与西方名作的比较阅读,也有与中国古代及现代作品的比较阅读。这些文章的角度比较新颖,会令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里向你推荐的重点阅读篇目是:《幻灭?希望?等待——解读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塞缪尔荒诞剧〈等待戈多〉的存在主义荒谬》和《荒诞: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变形记〉、〈等待戈多〉对读》。

永无止境的等待,永不能到达的明天——《等待戈多》主题解读

幻灭·等待·希望——解读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的“等待”

论《等待戈多》与基督教传统的联系

期待中感受虚无——再论《等待戈多》的主题

“希望”在“明天”——试论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中的时间概念

时间的囚笼——从文本的时间因素谈《等待戈多》的主题

塞缪尔荒诞剧《等待戈多》的存在主义荒谬

《等待戈多》与荒诞派戏剧

荒诞的世界与荒诞的希望——论《等待戈多》的荒诞意识

诗化·对称·荒诞——贝克特《等待戈多》戏剧语言的主要特征

荒诞: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变形记》、《等待戈多》对读

《等待戈多》与《车站》

唐诗《寻隐者不遇》与现代荒诞剧《等待戈多》哲学内涵的同一性

在生命意识的基点上契合——《活着》和《等待戈多》主题的对比研究 荒诞中的真实,无意义的意义——《等待戈多》艺术手法解读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等待戈多》之比较阅读

暂时没有评论!

等待戈多主题之我见 篇2

值得高兴的是, 这些年来, 上述情况逐步得到了改变, 选择的外国文学种类更加丰富了。20世纪西方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墙上的斑点》、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变形记》和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等待戈多》等都入选了人教版的通用语文教材。这些变化是可喜的, 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首先, 西方20世纪的现代文学正处于一个文学剧烈变革的时期, 他们主要求新、求变、打破传统, 而这导致了现代主义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越来越脱离大众审美趋向, 变得曲高和寡。这些作品即使是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也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 要让中学生领会这些作品的精髓, 这无疑是一个难题。而在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择的这些西方现代文学作品中, 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很显然在理解上是颇有难度的。

一、贝克特和《等待戈多》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较难理解的作品之一。这部划时代的戏剧完成于1949年, 是贝克特在小说领域里辛勤耕耘了若干年之后, 进行新的文学尝试的结果。它最初被若干家剧院拒绝, 一直到1953年才开始被观众接受。然而“《等待戈多》的主题是什么?戈多是谁?自从这个剧本1952年以书籍的形式出版, 1953年在巴黎公演以来, 这两个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其他各种问题便一直困扰着剧评家、导演以及喜爱对看过的剧目追根究底的观众”[1]。这部戏剧完全不同于我们传统所认知的戏剧, 它是一个两幕剧, 只有一个极其简单的场景:“乡间的一条路。一棵树。黄昏。”[2]总共只有五个登场人物, 其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冈———他们同时有两个十分滑稽的小名:狄狄和戈戈。整部戏剧几乎没有情节可言。然而, 在如此简单的戏剧形式中容纳的是丰富的主题和思想。这部戏剧作品充满了时代的气息:那时的欧洲刚刚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它反映了处于时代剧变中的欧洲人的思想。同时, 《等待戈多》又是对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督教的反思, 以及对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正是在《等待戈多》创作的时期统治着欧洲的哲学思想———的探讨。而这些历史背景和文化思想都是中学生所不熟悉的。因此, 在理解《等待戈多》的时候, 我们应该怎样来引导学生呢?实际上, 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作品的两个中心词语, 一是戈多, 一是等待。

二、谁是戈多

1956年, 《等待戈多》在纽约上演, 排演该剧的导演阿伦·施耐德问了贝克特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万千观众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道:“如果我知道戈多是谁, 我早就在剧本里说了。”[3]也就是说, 尽管这部伟大的剧作完全是围绕着等待戈多而展开的, 但就剧作家本人贝克特来说, 他也并不知道谁是戈多。因此, 围绕着“戈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一大批的批评家、文学评论家、学者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 最主要的一种观点是戈多指的是上帝。《等待戈多》最初在法国上演, 因此贝克特在创作时采用的是法语。法语中的戈多 (Godot) 便是上帝 (God) 加上了一个法语中常见的人名后缀:ot。因此, 学者们便由此认为, 《等待戈多》表达了在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严重的基督教信仰危机。“二战”时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整个西方震惊, 他们不敢相信, 如果真的存在上帝, 怎么会允许世间发生这样的惨剧?这是西方历史上的一次严重精神危机, 信仰丧失, 悲观主义的世界观因此横行。

在《等待戈多》中始终没有对戈多进行正面的描述, 唯一的侧面描述来自于戏剧结尾时送信的孩子, 他说戈多有胡子, 却加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形容词“也许”———也许是白色的胡子。这正如在基督教中, 关于上帝的形象, 从来都是缺乏清晰的描述的。长期受到基督教浸淫的西方文化一直描述上帝终会派救世主耶稣来拯救世人。然而《等待戈多》中的“戈多”从来就没有出现, 因此, 贝克特要表达的是上帝根本不存在, 而剧本中那些反复等待的动作———几乎所有的动作和对话都出现了两次以上———无非就是我们生活的写照。在《等待戈多》的第一幕里, 狄狄问戈戈有没有读过《圣经》, 而戈戈回答的是“想必看过一两眼”。因此, 为了消磨时间, 狄狄便向戈戈讲述《圣经》中耶稣在上十字架时的故事。他们一起讨论什么是“得救”, 是“救他们的命”呢?还是“救他们出地狱”?这种讨论最终是没有结果的。而狄狄和戈戈等待戈多的目的是什么, 是等待戈多拯救他们吗?戏剧本身也并没有给我们答案。戈戈说:“咱们到底要求他给咱们做些什么?”[4]他们并不知道戈多是谁, 甚至不知道他们等待戈多的目的是什么。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 戈多其实是贝克特的生造词, 本身是无意义的, 它代表了狄狄和戈戈等待的无意义。

三、如何等待

因此, 学者马丁·艾斯林在研究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论荒诞派戏剧》中认为《等待戈多》的主题并非戈多, 而是等待, “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 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 一件东西, 一个人或是死亡”[5]。其实“等待”是东西方文学共同的主题。日本现代文学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曾经创作了一个名为《尾生之信》的短篇小说, 这个小说的题材灵感则来自我国的《庄子·盗跖篇》:“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 女子不来, 水至不去, 抱梁柱而死。”[6]这个故事与《等待戈多》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首先尾生和弗拉基米尔他们一样, 主要的行为都是等待;其次他们等待的结果都是等待的对象始终没有出现。女子是谁?无论是庄子还是芥川龙之介都没有向我们明确地描述她的身份, 以至于在《尾生之信》的结尾, 作家变成了那个等待者, 等待着那个永远都不会出现的“女人”。芥川龙之介在两千年前的《庄子》那里发现了人生实际上就是等待, 不管是等待爱人, 还是等待别的什么将要到来的物事。《等待戈多》同样是在描述这种等待的过程。

《等待戈多》在第二幕的开始, 时间标明的是次日。但实际上, 这个时间也是一个抽象的时间, 并非具体的“第二天”。我们可以看到幕与幕之间时间的流逝, 剧中的两位人物, 波卓的眼睛瞎了, 幸运儿的嗓子也哑了。整出剧里, 狄狄和戈戈消磨时间的方式便是机械地重复他们习以为常的无聊动作, 如他们把帽子戴上又取下, 他们把鞋穿上又脱下, 他们甚至一遍又一遍徒劳无功的自杀。戈戈说与其思想, 还不如跳舞, 最终他们同意, 先跳舞, 再思想。于是在幸运儿跳舞的时候, 波卓则在旁边一遍一遍地高呼着“停止!思想!”。他们用讽刺性的语调来谈论“思想”和“奋斗”。

在贝克特的笔下, 狄狄和戈戈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世界的、所有人类的化身, 而他们等待的方式便是所有人类生活的写照。狄狄和戈戈无意识地安慰自己:明天一定会好一点的。虽然明天依旧如此, 但他们同样安慰自己: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比其他的时代的人过得更不高兴。

从“戈多”的无意义和“等待”的无意义出发, 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 贝克特反映的是一种悲观的、消极的人生哲学。实际上, 通过西方文化传统, 我们早就发现这种直面人生的态度, 古希腊悲剧就从来不美化人生, 比如他们表现俄狄浦斯逃脱不了的“弑父娶母”的命运怪圈, 他们认为唯有如此, 才能凸显悲剧英雄的崇高, 体现人的存在的可贵。二十世纪, 西方社会因为工业文明的发展、因为战争、因为利己主义思想的泛滥, 更加使人认识到人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荒诞”。现代主义的文学家们不想粉饰现实, 不想给予读者以虚假的希望, 而是坚持反思与批判的传统, 他们追求的目的是在这种反思和批判中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焦洱, 于晓丹.贝克特——荒诞文学大师.长春出版社, 1995:148.

[2]施咸荣译.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集.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3.

[3]焦洱, 于晓丹.贝克特——荒诞文学大师.长春出版社, 1995:153.

[4]施咸荣译.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集.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16.

[5]焦洱, 于晓丹.贝克特——荒诞文学大师.长春出版社, 1995:151.

等待戈多主题之我见 篇3

摘要:《等待戈多》与《车站》是塞缪尔·贝克特和高行健的代表作,两部作品因其荒诞性于发表之初轰动一时。虽然诞生于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但在存在主义的框架下却能够发现两剧主题上的相似性,即“等待与希望”和“社会与人民”。以“相似性”而非“差异性”为着眼点,可为两剧对比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等待戈多》;《车站》;存在主义;主题;相似性

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的戏剧文学思潮,被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英语戏剧”( Berlin N. Traffic of our Stage: Why Waiting for Godot?[J]. Massachusetts Review, 1999, 40(3):420.)。《等待戈多》诞生三十年后,高行健的实验戏剧《车站》问世,这是荒诞艺术在东方文坛的一次大胆尝试。两剧中均有“畏”、“偶然荒诞”、“他人即地狱”、“存在先于本质”等存在主义哲学观的体现。

目前国外对于《等待戈多》与《车站》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背景、文化交互影响、戏剧多元性等方面;国内此研究主要集中在戏剧手段、民族性体现、戏剧文学借鉴等方面。由此可见,虽然近年来学界中不乏对两剧的相关研究,但多着眼于因其各自文化特征等影響因素而体现出的差异之处,鲜有学者对两剧主题相似之处加以分析。两剧在戏剧情节、舞台设定、人物、对话等方面都与存在主义哲学密切相关,如果将其主题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解读,则不难发现隐含于其中的相似之处,即“等待与希望”和“社会与人民”。

一、等待与希望

“荒诞派戏剧”一词的提出者,英国学者马丁·艾斯林认为:“这部剧作(《等待戈多》)的主题并非是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Esslin M.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M]. Penguin ,1980.)。同样,对于《车站》来说, “等待与希望”也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此主题的体现离不开两剧的“情节”和“舞台设定”。

(一)在“畏”中等待不可及的希望

荒诞派戏剧几乎不会采用传统的情节结构。“缺失、空虚、虚无、还有未解的谜团,这些都是荒诞派戏剧情节的主要特点”( Essif L. Empty figure on an empty stage : the theatre of Samuel Beckett and his generation[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两剧中等待与希望的反复与存在主义中的“畏”产生关联。

《等待戈多》中“畏”的体现渗透于全剧各处。爱斯特拉冈挨了打,却不知原因,然而不论其挨打与否,其心中的“畏”是切实存在的。“畏”没有实际对象,是贯穿其一生的。剧中弗拉季米尔认为:“兴许你是没有干,但是,凡事都有其方式”(贝克特.贝克特作品选集[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即“畏”也许不是来自“挨打”事件,但这“畏”终究是有缘由的,而这缘由任何人都不知。这种表现正所谓存在主义的“畏不知其所谓”(马丁·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在等待的过程中,人物们也曾尝试消除心中之“畏”, 但“畏”不同于“怕”,“怕”可以通过移走或消除“怕”的对象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找不到明确对象的“畏”则行不通。《车站》中等车的过程即可象征人的一生,明明设有站牌却不停,公车在这里莫如说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同样人们所“畏”的也绝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他们追赶、拦截公车试图改变 “畏”的状态,但这种改变却不可能发生,只能在“畏不知其所谓”的状态下体验等待与希望的循环。

(二)“等待”场所中的“偶然荒诞”

既然“等待与希望”是两剧所表达的共同主题,那么自然要有 “等待”的场所,即戏剧的舞台设定,舞台中所渗透出的荒谬性,正是对存在主义中“偶然荒诞”要素的诠释。

《等待戈多》中“树”多次出现,而“路”则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场所。显然正因为“树”和“路”的存在才有了情节的发展,但否可以反过来说因为后文的需要,才会有“树”和“路”的存在呢?——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世界是荒诞的”(萨特. 存在与虚无.第3版[M]. 三联书店, 2007.),而这种“荒诞”是具有偶然性的。为什么是一棵树和一条路而非其它?实际上并不能找到这种舞台设定存在的理由,因为包括人的存在在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无论对于人还是物质的宇宙来说都没有任何先定的东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事先决定事物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同样也没有理由事先决定人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

相似地,《车站》的舞台设定也极为简单:一个站牌,一段栏杆,如此而已。铁栏杆呈十字形,东西南北各端的长短不一,高行健自认为这种摆设“有种象征的意味,表示的也许是一个十字路口,也许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交叉点或是各个人物生命途中的站” (高行健.高行健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1.)。这种舞台设定恰恰也是存在主义中“偶然荒诞”的体现。在此荒诞的布景中展开了后文存希望地等待,而希望又在等待中破灭的情节,“等待与希望”的主题便也蕴含其中。

二、社会与人民

《等待戈多》与《车站》的主题思想均受创作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前者的发表正值二战结束之际,它影射了剧变中的欧洲社会及人民的状况,而后者的创作也正值文革之后,剧作家将文革对人民的影响以及人民在社会中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寄寓在了作品中。剧中“人物”及“对话”对“社会与人民”主题有着深刻体现。

(一)苦难社会中的人民——“他人即地狱”

两剧人物之间既有强烈冲突,又有孤立叙述。 此种纠结中蕴含着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 萨特. 存在与虚无.第3版[M]. 三联书店,)的思想,此种存在状态暗示着社会中人民的生存状态。

《等待戈多》中人物们无法顺畅交流、自由行动,只能在对方的注视下痛苦地生活。剧中爱斯特拉冈反复解释“系住”的意思,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对话得以正常进行,但他人乃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这种客体不同于物,他不但存在着,而且还可能在其目光下把一个人变成物,在此状态下使两人的对话按照无论谁的意愿来进行都是不可能的。爱斯特拉冈、弗拉季米尔、波卓、幸运儿的名字,分别代表了法国人、俄国人、意大利人和英国人” (杜宗义. 外国文学通用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人物间的混乱象征着二战后欧洲人民的迷茫,劫后余生的人们精神上极度空虚,他们踯躅在不可知的人生旅途上。此种战后人民的生存状态被反映到文学艺术上,于戏剧人物中蕴含了人民在战后社会中迷茫不已的主题。

另一方面高行健在《车站》中进行“多声部戏剧实验”( Lackner M, Chardonnens N. Polyphony Embodied - Freedom and Fate in Gao Xingjians Writings[M]. 2014.),最多达到七个声部同时说话。人物们看似在自由表达,但实际上却要受到他人的干扰。“众多的角色同时说话,实际上只能听到汇集成总体效果的吵杂的 ‘噪音” (林克欢. 高行健的多声部与复调戏剧[J]. 文学评论, 1987(6):30-39.)。正是这种听不清每个人说些什么的“噪音”所汇成的“主旋律”,表现了人民的不知所措。人们在车站苦等十年,这是对文革十年浩劫的反映,人物间的激烈冲突和孤立叙述反映了文革遗留的精神创伤与大众的心理迷茫。

(二)人民该何去何从——“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认为人是通过"自我"来主动地决定其本质属性。两剧中孕育着的这种思想,无疑是两位剧作家对彼时特定社会背景下人民的激励。

萨特认为存在主义即“从始终一贯的无神论立场出发,来得出世事结论”( Sartre J P. Nausea (Penguin Modern Classics)[J]. 2000.),《等待戈多》的人物对话中不乏对此的体现:

“爱斯特拉冈:谁相信他的话?

弗拉季米尔:每一个人。他们就知道这一本《圣经》。

爱斯特拉冈:人们都是没知识的混蛋,像猴儿一样见什么学什么。”(贝克特.贝克特作品选集[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

此段对话中蕴含着对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督教的反思。二战时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整个西方震惊,他们不敢相信,如果真的存在上帝,怎么会允许世界发生这样的惨剧?而另一方面,贝克特也在暗示人們,正是因为没有上帝,本质或生活不能预设,所以想要走出迷茫只有靠自己。

同样《车站》的对话中也体现了对剧作家人民的激励。十年文革结束,突如其来的精神解放使人们自由得无所适从,造成精神上更大的空虚。如何拯救其于这种困境呢?存在主义从悲观的深层本质中引出了乐观的行动,即“让自由变成主动”( 萨特.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戴眼镜的”说:“生命就从你面前白白流走了,你明白吗?你不明白!你可以这样混下去,我不能……”(高行健. 高行健戏剧集[M]. 群众出版社, 1985.),这正是剧中人物对迷茫状态的抗争,在生活中任何踌躇与等待只会荒废时日,只有奋斗与前进才能带来希望。

三、结语

《等待戈多》与《车站》的情节及舞台设定中有着存在主义“畏”和“偶然荒诞”的体现,这种体现中蕴含着“等待与希望”的主题;从两剧的人物与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社会与人民”的主题也孕育其中。在艺术的世界里,艺术家们只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相通的情感。而同为“戏剧”这种艺术形式的《等待戈多》和《车站》也必定存在主题上的相似性,想要找出这种相似性,一种媒介,即存在主义的介入也必不可少。在当今学界多集中于两剧“差异性”对比研究的背景下,希望本文为两剧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Lackner M, Chardonnens N. Polyphony Embodied - Freedom and Fate in Gao Xingjians Writings[M]. 2014.

[2]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等待戈多 篇4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的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思考自身与生活本身。“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不过了,剧中两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与弗拉季米尔坐在树下苦苦等待,虽然等待是令人烦躁和苦恼的,但他们依然执着地等待着、守着那份希望,今天等不到就等到明天,直到等到戈多为止。同时小男孩带来的消息也坚定了他们等待的信心,他们坚信明天还有希望会等来戈多。我不明白两个流浪汉为什么要一直等待戈多,而且只要一直等待就真会等到吗?我有很多不解和疑问,觉得那只不过是他们自我安慰的方式,现实往往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戈多只不过是一种象征,也许根本就不存在,然而他们还是在等待着,等待着那若有若无、似曾相识而又不见其面的希望。我想爱斯特拉冈与弗拉季米尔是寂寞的。寂寞于那个黄昏的大树下,寂寞于那种苦苦的等待,而这种等待的结果却是个未知。所以爱斯特拉冈与弗拉季米尔应该是悲伤的。因为戈多的不来而悲伤,因为饥饿而悲伤,因为寂寞而悲伤。同时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也应该开心的,因为有彼此的陪伴,因为有彼此的相知,因为有友谊和善良的光辉。有人说等待也是一种幸福,我认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能去等待至少说明还存在着希望,如果连等待机会都没了,那是连仅仅一点点希望都没了,所以等待也会给人带来美好希望,无论结果怎样,至少曾经幸福过。人生也如同一场等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丰富多彩的,虽然不能预见明天会怎样,但依然都抱有幸福希望。等待就像幸福花开,一天天期盼它成长,等到花开烂漫时,那一定是最美丽缤纷的时刻,每个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汉等待戈多一样。每个人都经历过等待,有些等待是甜蜜的;有些等待是痛苦的;有些等待是漫长的;有些等待是短暂的;有些等待是幸福的,而有些等待只是等待。

等待可以是一种很好的处世态度,等待青春,等待机遇,等待爱情,等待……无论等待什么,都有一个等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开心,有人悲伤,有人寂寞。

无望的是结果,希望的是过程,正如鲁迅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我们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无望与希望之间——继续等待,但我坚信这种等待可以不是消极的等待,这个等待的过程也可以无比丰富。

等待戈多读书笔记 篇5

读书时,看这个故事,想自己若是沦落到此,是否会似文中那对夫妻一样的坚强乐观地笑对人生,在工作还未有着落时,很害怕自己的将来一片渺茫。广州我去过,我记得那夜自己在天河公园对面马路上的徘徊,二面被刷的沮丧让我一下子老了好多岁。我心里一直都是做好毕业后从社会底层做起的准备的,缘于我的家世虽然清白,却也并不是什么大权大贵之家,我的父母并没有安排我进我家乡任何一家单位的能力,我不想他们把辛辛苦苦积攒一生的积蓄都消耗在那些噬血的当权者身上,所以早在本科毕业时我就明确告知家中我铁定不回故里,我想凭着自己,只要有单位能正正经经的录用我,哪怕会客死异乡,再艰难我也有活下去的理由。

现在说这些,也许有人会以为我是矫情,似乎我的人生之路是如此风顺,但我确是体味过临毕业前那段茫然的痛苦的,我是生源扩招的第二届,“毕业就等于失业”在我大学二年级时就成为系主任开年级大会时每次的必谈,有时候觉得生活真是残酷,19岁,多么美好的年龄,就被灌输如此绝望的理念。那时候的我们躺在宿舍的床上,讨论着25岁的我们一定是意气风发的,有一个温婉的妻,而我们也该事业小成。

如今,我25了,年少时遥想25岁,该是个多么成熟的年纪,却发现自己依然害怕长大。在这个城市里漂浮,不知道还要漂多久,也不知道哪里是终点。眼睁睁的看着房价一天天攀升却无能为力,这次回老家在家乡那个小城的马路上,看到川流而过的人群,忽然羡慕起他们来,可以过称心如意的生活。而我,在这个所谓的霓虹都市里,在这个看一张电影票80元,在饭店吃顿最普通的饭120元,出租车10元起步价、晚上11点以后涨成13元……的都市里小心翼翼的吝啬生活,又好到哪里去?

有时候觉得世事就是弄人,老子想回家,但却无人接受,愿意接收的单位领导无一不贪婪。最后阴差阳错的来到这千里之外的北国,八号回来那天恰是凌晨,我看到空无一人的马路上,清洁工人在清扫落叶,向她们问路,很热心的指路,那份热忱让我很温暖,其实有很多人都在城市的底层生活着,无奈着,却也在奋斗着。

想起那幕著名的话剧《等待戈多》,我忽然觉到了一点幸福。虽然目前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我想明天不就像那个传说中的戈多,在被我无限的等待吗?无论它是否会到来,但是——希望在明天。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6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读完了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这本曾获诺尔文学奖的《等待戈多》。闭上眼,脑中一片混乱。目光茫然,再次翻开这本书,一遍遍读着这句话,直到嘴唇干裂,脚已经站麻了,感到累了。坐在腾椅上,手中传来杯子的余温。午后的阳光懒懒散散,静静地等待着,眯起眼,思绪在不安的空气中越行越远。

黄昏,寂寞的天空有飞鸟掠过,了无痕迹。不知名的大树下,两个老人呆呆的坐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就这样望着远方彼此不语。偶尔传来毫无意义的对白,却仍是等待着。没有思绪的等待着,直到天黑离去。口中却还念念不忘,明天,他会来的。

我冷笑了,‘戈多’真的会来么?两个老流浪汉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么?真是可笑,真是荒诞的无可救药!现实世界的混乱、丑恶和可怕,使人的希望难以实现。他们的处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一天又一天,在等待中迎来,又在等待中逝去。而我的‘戈多’,他真的存在么?‘戈多’不过是等待对象的一种象征,或许根本就不存在,即使是上帝,那也过于遥远。可为何我们还是等待着,等待被解救,等待着希望。

忽然想去小时候,常常和姐姐跑到郊外的田野等爸爸。也是黄昏,天空的颜色却是异样的美好。那里种着好多好多的向日葵,夕阳下,一片一片明晃晃的,温暖得让人想要落泪。我们一直等一直等。天渐渐黑了,四周安静得可怕。于是,我们就在那一片花海中轻轻歌唱。企图打破这黑夜来临前的恐惧。其实我一直都很怀念那时的我们,两个女孩,在空旷的田野上执著的等待,她们的头顶是金灿灿的葵花。一直到最后,我们也没等到爸爸。我不知道当初自己为何会在等待中唱起歌儿,因为我一直都害怕长时间的等待。只是姐姐说,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在转,大概我是在那时鼓起了勇气。于是,习惯了等待。

这真的很像在树下长时间等待着的老人们,他们的脸上是经历时间所留下的沧桑。而我们,只是单纯的等待着,等待着所爱者的归来。

不久以前,我也曾陷入深深的等待。日思夜想,而当自己终于踏上了回家的那辆公车,等待的心顿时安静了下来。车窗外的景色不断更改着,熟悉的画面映入眼帘。刹那的感动,有泪溢出。第一次,在等待中看到了希望。只是,有些时候,有些人在等待的最后只剩下麻木和绝望。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着两个老流浪汉,他们把生命寄托在等待中,他们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等待‘戈多’。然而,‘戈多’迟迟不来,反倒等来了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莫非现实的世界真的如此残酷,觉得黑夜还不够黑暗,于是又狠狠泼上一桶冰水,浇灭那散发着温暖与光明的火焰。

其实,我是很不了解的。为什么宁愿毫无结果的去等一个毫不知情的人,而不主动去寻找所谓的‘戈多’?有人说,人对自己生存的世界和对自己的命运是不可知的,‘等待’就是人类的生存状态。但是,一味盲目的被动等待,人是否会一直幸福?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我以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不是一味的去等呀,等呀,等。虽然,报信的小男孩会给等的人带来幸福,但消极的等待比不上积极的寻找。在寻找中等待,快乐的等待,等待的过程会变得幸福。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7

都市的五彩缤纷的霓虹装点了漆黑的漫漫长夜,车水马龙的急流充实了荒凉的大街小巷,“朝九晚五”的日程安排填满我们生活工作时间表。匆匆的一路的飞奔,恰似胜过了剧中戈戈和狄狄的空虚无聊,但归来的途中,人们依旧是无法掩盖住那满面风尘以及疲倦的心灵……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恐吓般的教唆让人陷于实际,叫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规规矩矩,不敢妄为。僵死的规则畅行无阻,美妙的世界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扮演紧张,呆板的主角,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维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所圈定,失去了多姿多彩的姿态!难道我们不应当真切的承认这亦是当代人们内心的“失明与失名”的迷惘!我们每一天重复着一样的动作、一样的话语在空泛中消磨时间,我们却像是既有信仰一般的声称“这样做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

可我们以后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呢?“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没有人能告诉我们,人生是什么,忙忙碌碌,不辞艰辛,到头来仍是黄土一抔。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追求是什么,几许泪雨挥霍,几许失落难当,最终仍旧是孤星青灯寂!荒凉的等待,只在那迷惘着的“失名”与“失明”之际绝望的挣扎……“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甚方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现代的我们,只是换了种重复的方式,不一样的场景,可依旧为着心目中的“戈多”不停地等待,不停地“奋斗”。

我在蕲求生命的真,在蕲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如若害怕在“失名”与“失明”的黑暗中迷失,我们此刻是不是该去认真的反思,去认真的追究些什么呢?为失名的人找回自我命名的本事,为失明的世界恢复明亮的视觉,向一颗无名的漆黑的内心投射一束清晰的闪电。即便蕲求到答案的概率是极为的渺小,但我们更是不能放弃对人自身及境遇的反思与追求!

等待戈多主题之我见 篇8

【摘  要】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虽然从时间安排表中可以看出比较科学、合理,并且紧凑,但其中难免有许多事情是要等待的,因此,如何减少活动中的消极等待,将消极等待变为积极等待,并追求活动的有效性,已成为了我们幼儿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就针对当前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等待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避免消极等待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幼儿  消极  等待  有效

新《纲要》在提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时,要求“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应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的现象。可见,隐性浪费和消极等待必将影响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

一、消极等待的内涵。

等待,从广义上讲是指等候的意思,而幼儿园中的幼儿等待现象即指幼儿在某一时段无事可做,例如:晨间活动等待活动的开始、集体活动中等待教师一个个地回答和分发操作材料、喝水、入厕等待一个一个的排队、吃饭时等待教师打饭剩汤、起床后女孩等待老师梳头、放学时等待家长的到来等等,这些在时间上的隐性浪费都能归根为”消极等待“.

二、  幼儿在消极等待中存在的问题。

1、消极情绪的产生(晨间活动)

等待在生活中,等待在教学中,等待在游戏中,等待在每个环节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幼儿作等待,必要的等待对幼儿是有价值的。但有些等待是迫不得已的是消极的,这些等待极容易使幼儿在活动中产生消极情绪。

例如:幼儿每天早上在陆续来园的`这一时段里,有的幼儿由于家长的原因7:30钟左右就来了,而老师的传统做法就是让他们先坐着等一等,或者就是在教师的叮嘱下”自己看看书“、”自己玩积木“中等待着,等孩子们来的比较多了,再出去进行晨间活动,这就出现了”消极等待“的现象,而长时间这样日复一日的让来得早的幼儿每天都枯燥的做着相同的事情,孩子们的消极情绪必将油然而生。

2、易激发幼儿间的矛盾。

由于幼儿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自我约束和自制力不能持久,在长时间的活动等待中,特别在自由松散的过渡环节游戏中,往往容易发生一些纠纷和矛盾。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生这样的现象。有的幼儿大胆的尝试,已经完成,而有的幼儿还没有起笔作画,这样教师在帮助有困难幼儿的同时,那些作完的幼儿就产生了等待。这时,教师为了维护整节活动的有序性,便会叫他们将画拿回去,希望他们把画面画得更丰富些,而由于4岁至6岁是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有十分强烈的主体意识,于是,不一会儿,这些孩子又来了。随后,只见他们在位置上坐立不安,一会儿聊天,一会儿跑到室内的固定区去玩了,导致一些还在画的小朋友也东张西望,没了心思。调皮的幼儿甚至还会在未完成作品幼儿的画纸上添上几笔,破坏别人的作品。此刻,幼儿间的矛盾也随之而来。而这时,教师必将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久而久之,幼儿在今后的绘画活动中就会产生消极的态度。

3、安全隐患。

幼儿有好动和缺乏耐性的特点,从而他们也不可能长期处于一种安静等待的状态,所以,幼儿的许多不当行为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安全事故大多是在消极的等待中发生的。

每天集体活动过后,幼儿在入厕时,虽然教师是分组实施的,幼儿轮流进行,必然就有幼儿需要等待,但如果等待过程稍长,有些幼儿就会不遵守秩序,嬉水,甚至在厕所里来回奔跑、打闹,极易滑倒,这样,容易对幼儿身体造成意外伤害。

那么教师尤其要对这些比较好动、自我协调能力及控制能力较弱个性幼儿要更加以关注。同时,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组、集中等进行活动,教师之间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三、避免消极等待的有效性策略。

当幼儿的消极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仅仅靠幼儿自我控制压抑等方法是不够的,过度的压抑会导致爆发性的情绪发作行为,还会使一些幼儿产生更为消极的情绪和态度,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从而教师必须运用适当方式,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幼儿宣泄消极情绪,将幼儿在消极等待中所产生的消极情绪释放出来。

1、运用有效策略,变消极等待为积极等待。

那么,如何发挥策略的有效性,变消极等待为积极等待?笔者认为,在过渡环节中懂得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少”等待“,多活动,让幼儿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为幼儿提供探索和锻炼的机会,通过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如:鼓励幼儿大胆丰富游戏情节,有时孩子们是陆续进入过渡环节的,开始时孩子少,教师会与这些孩子一起玩儿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比如:由于冬天的天气寒冷,幼儿出去活动时需穿上外套,在这个环节中,有的孩子动作快一点儿,有的则慢一点儿。教师可教先出去的孩子玩两人游戏”你抛我接“.还能玩什么?怎么玩?还可利用音乐、体育游戏减少过渡环节中的消极等待

使消极等待变为积极等待如:吃下午餐时,吃得快先吃好的,可以找个朋友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刀、布“在等待教师分餐点时大家来玩一玩”我的飞机开始飞“把幼儿排队等待的时间变为游戏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幼儿独立自主、心情愉快。让自由活动和小游戏把幼儿从教师的束缚中解救出来,从单一的等待中解放出来,是幼儿在充实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下一环节,但由于幼儿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在没有教师直接指导的状态下难免会出现混乱无序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多动脑,积极利用幼儿的好模仿、好胜心强等特点运用一些技巧如:评五角星、榜样、表扬等方法。

2、减少集体活动中的消极等待,追求教学有效性。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教师作为集体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集体活动中要尽量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因此,如何减少集体活动中的消极等待,追求教学有效性?

(1)充分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通常教师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前,首先要做好物质材料(教具、学具)的准备,其次,要做好有关活动的知识准备,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理念,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

(2)追求教学有效性。

在集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追求教学有效性,

3、教师与保育员直接的协调配合

如在幼儿起床的第一时间上关注幼儿,把检查幼儿衣物整齐,梳头等环节贯穿渗透于幼儿盥洗后的任一环节中,克服了时间上消极的等待浪费。

等待戈多主题之我见 篇9

Waiting for Godot

I still remember the sentence of the last chapter of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 Until the day when God shall deign to reveal the future to man, 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hese two words----Wait and hope”.This novel shows us a positive spirit of life, and tells us that if we are waiting for hope sincerely and finally we can get salvation.While in Waiting for Godot, it mainly tells us a story of waiting and hoping, but it’s comparatively more negativ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hope and the frustrating dialogues.This novel uses the dramatic way to reveal both the ridiculous and ugly world and the chaotic reality, to describe the painful and hopeless life of the people at that time.In the story, Godot is just a windy image and he never appear.Although he hadn’t appear, he is the key of the characters’ destinies.The two main characters live in a harsh environment, they even can’t have a chance to die freely.But they are always waiting and hoping, waiting for the windy Godot and hoping he can come.No matter Godot will come or not, no matter whether the hope will come true, this kind of hope really gives them spiritual.This waiting may hopeless, but it makes us moved.The two days waiting in the play is the symbol of the long years.This story not only shows us a cruel

reality but also gives us great enlightenment.It tells us that hope is existed, but the reality of waiting the hope is unknown, if you decide to wait, it will left you disillusioned.What are they waiting for? Are they really waiting for Godot? Where is Godot? Godot is already in your life actually.So don’t wait for Godot, because you have already met him!

等待戈多主题之我见 篇10

爱: 咱们明天上吊吧。除非戈多来了。

弗: 他要是来了呢?

爱: 咱们就得救了。

戈多到底是谁?我愿意相信,戈多是生活的转机,是命运之神,是希望。

可是,戈多真的是通过“等”,就等得来的吗。

两个流浪汉一味的将改变现状的愿望,寄托在戈多到来的幻想上。如果戈多永不出现,他们大概就这样浑浑噩噩一辈子了。

反省一下自己,还记得上个学期期末,“得到下个学期开始,我就考试努力,重头再来”。结果是,现在,新的学期,也分毫未变,甚至有萌生了“下个学期再战”的念头。

人呐,老想着一个节点以后再去做一件事情,那之前的时间不就都浪费掉了? 老是想着,“等到了...时候”再去做,那可能真的等了大半生。 所以,想要改变一些东西,想要实现一些东西,不如就从当下开始。等啊等的,会把自己拖费了的。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这个故事。

咱们不再孤独了,等待着夜,等待着戈多,等待着......等待。咱们已经奋斗一个晚上了,没有人帮助。现在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咱们已经到明天了。

时间已经逝去。太阳将要落下,月亮将要升起,我们也将要离开......这儿。

命运的眷顾不过是想象中的事情罢了。

你的苦难,与我无关。

回头看看整个故事,与戈多最有联系就是波卓这个人物了。

两个流浪汉错吧波卓当做了戈多,结果空欢喜一场,但依旧从波卓呢里得到不少好处。

他们想要敲波卓一笔,可是既畏于良心又害怕失败,再加上根植于心底的奴性。第一次发家致富的机会被错过了。

第二幕中,面对瞎掉的波卓,他们终于决定敲诈一笔。可是忙来忙去,竟把自己的最终目的忘记了。钱没搞到,他们自己还受了伤。

波卓似乎是上帝派来,给他们提供转机。然而,他们一次都没有抓住。

既不愿承担做出改变带来的风险,又不安于死水一般的生活。这样矛盾的心理,折磨着流浪汉。

直到渐渐习惯平庸,变成真正的走肉。无欲无求,便不再有痛苦。

上一篇:学校怎样抓好五个管理制度?下一篇:年终总结开头和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