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密码》读后感

2024-09-03

《教师成长密码》读后感(共10篇)

《教师成长密码》读后感 篇1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提升教育幸福指数

——读《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心得体会

郭凯

工作虽累,但过得极为充实,因为有书香相伴。在骄阳中,在音乐的伴奏下我读完了《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这本书围绕教师成长关键词,教师圆桌对话,分享教师的成长故事,发现教师成长的密码。读后,它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和启迪。这本书围绕“教师成长”这个关键词,书中记录了优秀的教师优秀文章,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他们在讲故事,我在看,在思,同时也在心里构思着属于我和我的学生的故事。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例子:当一位优秀教师给需培训的学校老师上完一节高效的公开课,与听课老师交流时,听课老师都是赞叹不已:这位老师的这个环节处理的真巧妙,那个招数真管用,如果我用上这种方法也许也能上好这节课„„专家们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为什么大家没有注意到,授课老师身上所表现出的深厚的专业底蕴呢?是啊,大家更多的是看到课堂的表面,急于学习一些直观的、拿来就能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殊不知,一节好课就像一篇好文章。我们应该能从文字的表面读到文字背后所蕴藏的东西。也正如这一节好课背后所蕴藏的作课老师丰厚的专业素养。

放眼教坛,但凡取得一些成就,拥有教育幸福感的成功人士们,哪个不是具备丰厚的专业素养,才从合格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譬如《好教育,好人生》的肖川教授,《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的薛瑞萍老师,教育生活充满玫瑰芬芳般幸福的窦桂梅老师„„

正是因为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他们才更能感受到工作过程的乐

趣。自信的他们才会将工作干得出色漂亮,也就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令人刮目相看、尊敬有加。因为有为才会有位,有为生活也才会有滋有味。也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幸福人生的营造可以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那么,作为想要成长又想拥有教育幸福生活的我们,该怎样做呢?其实这已不是什么神秘的招数了,从大师身上,我们早已找到路径,只不过我们从没有有计划、有决心的付诸以行动。那么,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牢记:“别学习三天,激动三天”。趁假期这个绝佳时机,好好地对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持之以衡的不懈努力吧!

首先让我们幸福的踏上阅读的快车道。无论是肖川教授的“读书、读书、再读书”,还是薛瑞萍老师的“我喜欢、我阅读”,还是窦桂梅老师的“我在读,我在写,我在成长”,还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中一位教师写到的“我必须每年落一些叶子,我必须不断地脱一些皮。我必须每年生长一些新东西,日日夜夜,我都渴求着血液的更替”„„这一切都在证明,作为一位教师,阅读是必须的。这样你的课堂才会充满激情与自信,才会游刃有余,才会旁征博引,才会左右逢源,才会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精神世界的富足与美好,才会提升自己和学生的幸福指数!

其次让我们学会总结反思。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窦桂梅老师也说:“立足当下,着眼一生,无论如何也要挤出时间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但我们还缺乏及时反思,并有意识地去做一些探索,自觉地实践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的能力。

总而言之,想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必须在教学实践上下工夫,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学会在实践中探索未知,求得新知,用新知推动教学前进;不断反思自己,通过反思提高教学水平。这只是我读过书后的一点粗浅认识,一本好书,就如同一杯陈年佳酿,每一遍品读过后都会有更深的感受。

教师专业成长的密码是什么 篇2

自觉,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察觉。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其实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而来的基本属性,是人的基本人格。其实就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表现为对于人自我存在的必然维持、发展。人类自觉本质的维护与发展是自由的真实实现。

所谓“教师专业自觉”,是指生活在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对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有自知之明,并对其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发展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应该包括了对自身专业发展和他人专业发展的反思,对自身的专业反思往往有助于理解不同教育教学流派之间的关系。因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苏格拉底说过:“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和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所以,教师的专业自觉,应该是一个不断自警自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并充当助产士。因为“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教师通过自警自醒的自我修炼达到专业成长自觉呢?

一、确立与时俱进的教师专业成长价值目标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教师的专业价值目标是教师对教育专业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奋斗目标。俗话说得好,“胸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稻草压断腰;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为此,作为教师管理的主要实施单位——学校,最首要的就是对教师进行正确的专业价值目标引领与教育。其目的就是通过对教师专业价值目标引领与教育来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从而激活专业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原动力,使教师在专业自我发展的需要欲的鼓动下实现由“旧自我”向“新自我”的演绎。要教育教师使其认识到,教师的幸福不但包括家庭幸福、生活幸福,更包括专业幸福。只有专业幸福才有家庭和生活的幸福。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成长规划

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规划蕴涵着思想,蕴涵着价值,蕴涵着动力,蕴涵着自我期待和希望。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就是教师的专业生涯设计,也是教师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成长设计。1992年金树人综合各家之言,将人在组织内的职业发展分为起(入行阶段)、承(表现阶段)、转(中年阶段)、合(交棒阶段)四个阶段。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发展阶段给教师专业成长以启示:专业成长规划必须科学,即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按教育教学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制定;专业成长必须合理即按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行事,实事求是,切合自身专业特点、切合时代要求,切合校情、学情等。

三、建立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评估机制

根据现代思维的基本方法: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全面系统地分析事物;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在开放中求进步;注意事物的数量关系,再依据现代管理学、教育行政管理学、学校管理学的有关理论以及现代性为组织学的理论。我们认为要想激励教师专业成长,就得建立有效地教师专业成长评估机制。这个教师专业成长评估机制与奖励机制要符合新课改需要,符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需要,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需要,符合教师教育发展规律以及人才成长规律的需要。评价的标准:是否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与良好个性成长;是否有利于有效促进每个教师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教师未来的发展,积极应对未来教育教学的挑战。评价的功能:一是导向功能。通过教师专业成长评估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把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个人进步与学生成长一致起来。二是进修功能。进者,即能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促使于其的专业成长进步。修者,即对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差、漏、缺、错、懵、晕的东西”,通过学习修补复原。三是检测诊断功能。通过对教师专业成长评估资料、信息的评价分析,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做出正确判断,为下一步开展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做好必要准备与奠定良好基础。评价的方法。一是测验法。即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面试与笔试相统一;传统考试与网络考试并行。二是档案袋评价。它是以文件夹形式收藏每一个教师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成长的反思报告。以此来记录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进步与挫折,能够培养其自我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还可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学科知识、技能,并为下一阶段实施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反馈信息。三是课堂观察 。即由上级教育科研部门或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评估机构的专门人员为主体,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设备在自然状态或认为创设的上课情景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教师外部行为表现以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具有自然性、直接性、主客观二重性。它可以在实施中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且成本低,简便易行,而且非常有效。

四、解放思想,革新观念

反顾由来已久的教师专业成长理论与实践,我们不能说已经取得了多少成绩,多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我们知道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适合的温度和土壤,只有给教师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为教师搭建施展拳脚的平台,教师的个性才能得以张扬,水平才能得以发挥。因此,我们要深刻检讨过去费效比低的教师专业成长的事实,努力为教师搭建“互联网+”教师专业实践平台。一要“合作备课”。课堂是学校立学施教的生命线。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革命就应该从课堂革命开始。可以是“同课异构”“一课多上”的“对比式”教学;也可以是“多师同堂”协作教学。由三位或三位以上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协同教学团队,共同分担同一门师训学科或教学任务,展开共同授课的研讨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了新课程理论的团队合作的基本理念,更为深刻地体现了现代政治学的基本精神与法则——民主协商。让教师在改革课堂,课堂革命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升教师专业自觉的“发展力”。二要加大投入,加强教育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装备工作。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信息技术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一条有效的追赶捷径。因此要全员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就必须从教育信息技术这个抓手做起。加快无线接入网建设,逐步完善学校全域无线宽带网络和大流量移动数据业务。建设好利用好校园局域网。配置数量充足、质量可靠、运行良好、使用先锋的计算机。配置数量足够,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以及配备相应的投影机、电动屏幕、电子白板、展示台、中央控制系统等设备。三要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在为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互动化、智能化的卓越在线学习体验的同时真正实现了名师资源和品牌资源的共享。四要构建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网络学习平台。即建立一个网上研修、网上交流、网上作业、网上测试以及质量评估等多种服务在内的综合教师研修服务支持系统。它能为教师提供实时和非实时的研修服务。

《教师成长密码》读后感 篇3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例子:当一位优秀教师给需培训的学校老师上完一节高效的公开课,与听课老师交流时,听课老师都是赞叹不已:这位老师的这个环节处理的真巧妙,那个招数真管用,如果我用上这种方法也许也能上好这节课?专家们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为什么大家没有注意到,授课老师身上所表现出的深厚的专业底蕴呢?是啊,大家更多的是看到课堂的表面,急于学习一些直观的、拿来就能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殊不知,一节好课就像一篇好文章。我们应该能从文字的表面读到文字背后所蕴藏的东西。也正如这一节好课背后所蕴藏的作课老师丰厚的专业素养。

放眼教坛,但凡取得一些成就,拥有教育幸福感的成功人士们,哪个不是具备丰厚的专业素养,才从合格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譬如《好教育好人生》的肖川教授,《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的薛瑞萍老师,教育生活充满玫瑰芬芳般幸福的窦桂梅老师,再譬如《教师成长密码》中的这些一线教师的种种亲身经历?

正是因为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他们才更能感受到工作过程的乐趣。自信的他们才会将工作干得出色漂亮,也就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令人刮目相看、尊敬有加。因为有为才会有位,有为生活也才会有滋有味。也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幸福人生的营造可以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那么,作为想要成长又想拥有教育幸福生活的我们,该怎样做呢?其实这已不是什么神秘的招数了,从大师身上,我们早已找到路径,只不过我们从没有有计划、有决心的付诸以行动。那么,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牢记:“别学习三天,激动三天”。趁假期这个绝佳时机,好好地对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持之以衡的不懈努力吧!

首先让我们幸福的踏上阅读的快车道。无论是肖川教授的“读书、读书、再读书”,还是薛瑞萍老师的“我喜欢、我阅读”,还是窦桂梅老师的“我在读,我在写,我在成长”,还是《教师成长密码》中一位教师写到的“我必须每年落一些叶子,我必须不断地脱一些皮。我必须每年生长一些新东西,日日夜夜,我都渴求着血液的更替”?这一切都在证明,作为一位语文教师,阅读是必须的。这样你的课堂才会充满激情与自信,才会游刃有余,才会旁征博引,才会左右逢源,才会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精神世界的富足与美好,才会提升自己和学生的幸福指数!心动不如行动,说到不如做到。正因为我懂得了自己的浅薄必须靠阅读去丰满。暑假伊始,我就在学校公布的第二届“道德课堂教师读书”活动推荐书目中精选几本,为自己假期充电列出了阅读书单。放假这一个多月里,我不仅读了《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教师成长密码》、《李平老师讲语文》,还读了《玫瑰与教育》、《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以及《好教育好人生》等优秀书籍。

其次让我们学会总结反思,真正踏上郑州教育博客的幸福之旅。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窦桂梅老师也说:“立足当下,着眼一生,无论如何也要挤出时间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但我们还缺乏及时反思,并有意识地去做一些探索,自觉地实践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的能力。看到别人的教育随笔,我们常说,其实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有许多教育案例,只不过我们不能上升到理论的水平罢了。可是想想,在做好阅读学习,丰富自己理论储备的同时,我们生活中又有几分勤奋、坚持和探索呢?

我是被学校评为过博客之星的,可我很汗颜。也许,在学校,我属于较积极的,但在郑州教育博客这片沃土上,我渺小如一粒沙子。其实,我虽然写的不多,但我是每天都要欣赏精彩博文的。只不过越看别人的博文,越发仰慕,甚至自卑的不敢敲击键盘。今天,看看这些优秀老师的成长,我不再彷徨,也许现在的我还很稚嫩,但我总会留下成长的足迹。因为,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在教育生活中,成功一定有办法,失败一定有原因。及时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我们就会获得成长。让我们积极利用好教育博客这个平台,在读博的同时、写博,记录下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点点滴滴,不断探索,相信有改变才会有成长。

再次让我们学会在团队中彼此奉献,汲取力量与智慧。这次暑假书海之旅,我不禁感叹书中老师们学习的积极性,研究的有效性。深深感知,学校的教研活动应如此这般,才会有效果。老师们才会人人有收获,有成长。是啊,多少专家、优秀教师的文章中,都非常注重让学校培养老师们的团队意识。在此之前,我们学校也非常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进行过拓展训练活动,讨论过五个90%相乘的结果,进行优秀备课组、优胜级段的评比活动等。但是集体教研时,还是只有一小部分老师积极发言。因此,我想,我们学校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如果能起带头作用,再加上学校领导班子精心筹备,我们的集体教研也会更加高效。我们团队成员间的精诚合作,真诚交流,必将导致思想的碰撞和交锋,会使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会使一些主题和思想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就像我校之前举行的读书沙龙活动,会前读书交流抽签活动,都会让老师们自觉的意识到,为了能在交流时有所贡献,就会自觉提高阅读品质。那么,通过团队分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的认识就深化了,内心丰富了,这样就有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思想交集的空间。从而让我们老师汲取力量和智慧,获得成长。

教师成长密码读书心得 篇4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许这是古代的老师职能作用,现在的教师应该迅速的转变观念。专家认为,在新课程中,教师头脑中要有儿童意识,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一切为了儿童的学习。不能光考虑教师怎么教,还要考虑儿童怎么学?要用体现儿童特点的教学方式,关注儿童的生活,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通过与儿童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变化是课堂环境改变的基础和推动力。

老师不能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抱着“师道尊严”不放的老师,学生一见就怕的老师,永远走不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上,老师完全是“学长式”的,走下三尺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探讨学习,共同研究问题,交流彼此思想。近日,听了几节同样课题的课,其效果大不一样。一个老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只是告诉学生文章讲的是什么,学生们像容器一样,老师只起了填充的作用,学生根本没有心灵的体验,更没有彼此间的合作与个体探究,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讲的是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是昏昏欲睡,这样的结果是老师没有摆正师让关系造成的.。而有一个老师则像一个导演,学生在他的眼里像一个个火炬,老师不断地去点燃他们,他让学生欣赏,他让学生讨论,他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老师更多是指引者,学生像车,老师往车上加的是油,而不是上货,一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课堂给予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望。相比之下,我们才真正明白在课堂上摆正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我们老师要蹲下去看学生,只有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对等的位置上,才能赢得学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圈内的事,我们应知道学生喜欢看什么书,喜欢听什么音乐,他们都谈论些什么话题等等,并力求走进他们的心里,去切实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觉得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与孩子的自身成长与发展相协调一致的。

(二)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

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所谓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心中始终要想着学生,人的发展是设置一切目标的依据。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才是可持续的的有远见的。

(三)灵动鲜活的课堂教学

德国一位教授在考察完中国基础教育时不无感慨地说:“中国的教师真能讲,中国的学生真能考!”这也许是对中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好概括。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沉闷、死寂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则听得很乏味。恩格斯说:“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给思维的“活”提供条件,学生得到了解放,教材变得开放了,教学过程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变得开放了。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束缚、控制、压抑、规定,因而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俯首贴耳,盲从依附。而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质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正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等等。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然而现在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就语文而言,它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老师更多地引导学生进入“大历史”的天地。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灵动活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而是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成长密码作文 篇5

成长密码

一个成长的任务,改变了一只蚂蚁的命运。同样的一个任务,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吗?

――题记 一只女蚂蚁望着地上的我――一只新生蚂蚁,眼神充满了母亲的慈爱。看着我胖胖的肚子,女蚂蚁便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陌陌。 大千世界,有的是蚂蚁,但这位母亲并不是一只普通的女蚂蚁,因为她是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她教育的学生不管是品德还是文化,都是够资格称上状元的。

命运是不幸的,女蚂蚁在我三岁的时候被发现患有晚期蚂蚁综合症,她在临死前把我拽到自己的身边,拿出一个镶着三块不同颜色的宝石的木盒子吩咐道:“我的遗嘱就藏在这个盒子里,上边的三块宝石包含了蚂蚁界的三种美。只有找到这三种美,用心去刻在三颗钻石上,这个盒子才能打开,但是只有你――陌陌才能打开。”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女蚂蚁看了看保姆莉莉说“我这可怜的女儿就交给你了,你得照顾好她呀。”最终,女蚂蚁在我嘶声裂肺的“妈妈”中离开了蚂蚁间。

我能找到所有的密码吗?不知道。愿!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到了该上学的时候了。三天三夜,莉莉都在为我找学校,她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既然女蚂蚁把我交给了她,她就要给我塑造一个最好的生长环境。终于,她找到了一家在当地响当当的私立寄宿学院――米莎外语学院。

等到月亮高高在上时,马夫吆喝着过来了。我算是个贵族,在临行前,莉莉给我准备了一件紫色灯笼袖的礼服和几件华丽的晚礼服。莉莉是爱我的,她给我买了一个洋娃娃。我用手轻轻抚摸着洋娃娃,我竟然产生了这种幻觉――洋娃娃在哭!谁都知道这是我的心情在作怪,因为我不想离开莉莉。并且这一次离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也许永远回不来了。

不知是马车的颠颠颇颇,还是我实在太累了,才刚一会儿,我就昏昏睡着了。我能否做个好梦?不知道。愿!

几天过后,我终于来到学校,这个学校是好的――小草鲜花遍地是;小朋友们聚集在操场上嬉戏;蝴蝶蜜蜂在忙碌的飞着;溪儿欢快地歌唱着……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迷人,而又那么自然真实。我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走时的伤感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我生活得快活吗?不知道。愿!

正当我陶醉在美景中时,一位美丽的老师领着我走进了将陪我生活好几年的教室。“哇,好乱呀!”这是我发出的第一声感叹。不过也真是的,讲台上垃圾堆成了一座小山,桌椅摆的歪歪斜斜,工具房还散发出一股臭味。我不由分说的操起扫帚,满教室游走,不一会,原先的“垃圾堆”现在变得一尘不染优秀作文 作文人,就像变魔术一样。

正当我陶醉在香喷喷的教室时,“彭!”的一声,教室门被打开了。一成群的小朋友涌进教室,他们哈哈大笑起来,我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廖老师微笑着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说:“这是我们学校的考试,为的是考察学生的.生活习惯是否正确,很荣幸的告诉你,你被录取了。当知道真相后,我激动地抱着廖老师跳来跳去,因为我爱上了这所非同一般的学校。

一天就那么过去了,我躺在自己的床上,回想着廖老师,回想着今天的所有事情,提起笔来写下第一篇日记:

原来这个世界是那么美好,这是我在米莎外语学校感觉到的。

不知为什么,我在这里感到非常轻松愉快,噢!我知道了,这一定是校园的那股自然气把我给感染了。

不知道这是否属于妈妈说的蚂蚁间中的那三种美之一,我觉得应该是吧。对了,我还得给她起一个名字,叫什么呢?就叫自然美吧!

妈妈那个任务我能完成吗?不知道。愿!

不知不觉,我在这里度过几十年的生活,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而且我现在已经精通了多门外语,如老鼠语,恐龙语等等。

可是米莎外语学校却因为新校长的腐败而倒闭了。没办法,只好自己出去找工作,而如今只有做老师能符合自己的能力,因为我肩不能扛手不能抬,只知道读一些别人看不懂的书。于是,我便发出了一封求职信。

在贴出告示后的两天,我收到了一封信――一封聘请信。

陌生的陌陌老师:

您好!我没见过你,但是从你的求职信上,很容易看出你是一个有文化、有耐心而又非常好玩的好老师,所以,在我征求妈妈的意见后,我郑重的决定,我聘请你。我敢肯定,我朱丽叶选择你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希望。现在马车已经开始在前往你的住所,估计今晚七点能到达你的家。记住,我和我妈妈是非常非常信任你的哦!

您未来的学生❤朱丽叶

从字迹上来看,这应该是一个调皮的女孩写的。我很是感动,一个陌生蚂蚁对自己竟是如此信任。我想:我一定要教好朱丽叶,不让她失望。于是,陌陌换上临行前莉莉给她准备的那件紫色灯笼袖礼服,坐在沙发上,等待马车的到来。

终于,一声响亮的“吁”彻底划破了宁静的夜空,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登上马车。一样是马车,这回我却怎么也睡不着,朱丽叶完全占据了我的脑子:她长得怎样?高的?还是瘦的?肥胖的?还是瘦小的?貌若天仙的?还是长相平平的?最后,由于无法想象,我设计出一个心中朱丽叶的形象:娇小玲珑的,扎俩小辫的,调皮爱笑的。

不知过了多久,我在无限想象中到达了一座大别墅――朱丽叶的家。刚下马车,一个小女孩迎面扑来,我细细的打量着这个小女孩――娇小玲珑的,扎俩小辫的,调皮爱笑的。这不就是自己心中的朱丽叶形象吗?于是,我尝试着问道:“你是朱丽叶吗?”“啊,陌陌老师,你好厉害耶!一猜就猜到了!没错,在下正是朱丽叶。”我看着这位好玩的小学生,竟忘记了礼仪,嘻嘻哈哈地走进客厅,在看到朱丽叶妈妈疑惑的眼神时,我才收敛一点。

毕竟我也是一只爱笑的蚂蚁,在我握过朱丽叶妈妈的手后,我拉着朱丽叶的手,跑进了她的房间。虽然我没有回头,当我还是碰到了“朱夫人”(是朱丽叶让我那么叫她妈妈的)奇怪的眼神。

一进门,我确确实实地听道一声猫叫,我是怕猫的,所以我尖叫一声跳出房间。朱丽叶显然还不知道我怕猫,因为她又把我拉回房间,对着我的耳朵悄悄说:“你别那么夸张,这是我偷偷养的猫,因为我妈妈怕猫!我偷偷养过许多猫,可很多猫都死了,因为我不知道要喂东西给他们吃,把他们都给饿死了,偶尔看到一本说猫也吃东西,可我实在不知道喂什么给它吃,你能告诉我吗?”我惊奇地看着面前这个胆大的蚂蚁,天底下竟有蚂蚁不怕猫?我在学生物时,看见猫的图片都害怕得发抖。没办法,我只得硬着头皮讲授猫的知识。讲着讲着,朱丽叶拿出一张猫的图片给我看,她说这是她以前养的她最喜欢的一只猫。

,

_/((

_.---. . `

. ` ^ T=

/ .--

| / ) -.

; , <__..-( -.)

-.__) ``--._)

. -.__.-.

-...-

我吓得脸色都发白了。

这位好学的小朋友听完猫的知识后,让我教她说猫语,因为我是外语学校毕业的,早已习惯猫语,所以说得很流畅。朱丽叶说时,我发现她与猫非常投缘,因为她说的猫语抑扬顿挫,简直能让人怀疑她就是一只猫,不过看了看她的体型,才姑且否认了。

晚上,我和朱丽叶睡一张床,睡前,我还是有写日记的习惯,于是我就把这可爱的朱丽叶印在我的日记本上:

今天,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又找到一种美――缺陷美。

因为我那可爱的学生朱丽叶虽然很调皮,但是她却非常好学,可是细细想了一下,如果她不调皮,也许我就不那么喜欢她了。蚂蚁生真是矛盾哪!

我就这样陪伴着朱丽叶,但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会,朱丽叶在成年后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嫁出去了,而我这个老师也就没有道理继续留在她的身边。于是,我又开始寻找工作,但是由于我的年龄已经四十多了,没有人再请我做老师,所以,我就到处流浪。我认为我现在是世界上最可怜的。我这一生中对我最重要的两个人――莉莉和朱丽叶这时也不在我的身边。

如今,人们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我――孤独的抱着一个镶着三块不同颜色的宝石的木盒子,在大海边徘徊,一直到天黑才回家。

可是,我回家时,我却看见两个我最最熟悉的人坐在我的房子里,虽然事隔多年,可我还是轻易地认出了她们――莉莉和朱丽叶。

她们微笑着看着我,说:“我们怎么会忘记你呢?傻瓜。”

我终于找到了最后的一个密码――自己的美。

我高兴的抱着木盒子,嘴里反复的念叨:“自然美,缺陷美,自我美。”

“啪”的一声,盒子打开了,我取出妈妈的信:

亲爱的小陌:

你好!我就知道你能够取出我的信,因为我相信我的女儿是有感官的。

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去寻找美吗?是因为一个不懂美的蚂蚁不是一个好蚂蚁,就好像不会捉猫的老鼠不是好老鼠一样。我要让你变得与众不同。

其实这个木盒的密码很多,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所以懂得的美也就不一样,所以,只要你找到美,都能打开这个神奇的木盒子。我现在只想对你说一声:也许你遗传了我,因为你和我一样棒!

我小的时候我妈妈(也就是你奶奶)也让我找过今天我让你找的密码。你想知道我找的是哪三个吗?我不告诉你,因为你还得继续找!加油!

当你已经年老八十,走路都要人扶着的时候,请你再用一张纸条写下你新发现的美,去北京周口店交给老板,拿出我的最后一封遗书。望你能完成!

最后请你帮妈妈做最后一件事,感恩于莉莉,因为她这几年都是在无偿照顾你。

你亲爱的妈妈 出色的女蚂蚁

《教师成长密码》读后感 篇6

传奇的开始

1981年,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三位电力工程师为了研究太阳能而共同创办了APC时,并没有想到在短短20多年后,这个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目前已经成长为全球最领先的关键电源和制冷服务提供商。甚至是在如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下,APC也始终保持了迅猛成长态势,并与那些不断降低市场预期和投入的其它厂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究竟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这个历史并不算悠久的企业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那就是对创新永不止步的努力和执着。

应该说,1984年是APC迈向成功的一个转折点,而这一切则要从IT历史的发展开始说起。1953年IBM帝国建立,1968年Intel横空出世,1969年UNIX系统问世,1975年微软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1983年IBM与微软达成协议,DOS系统即将诞生。所有这一切IT领域的变革与繁荣让APC的早期创立者们预感到,随着IT设备使用率的日益增加以及人们对计算设备的依赖,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安全将会日益被重视。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APC逐渐意识到了不间断电源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果断地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电力保护方面。基于此前在电源领域的深厚积累,APC很快完成了自身的转型,于1984年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台UPS—750型不间断电源。

选择了正确方向的APC从此走上了一条发展的快车道。1988年7月,APC凭借健康的公司状态和令人期待的前景成功上市,股票发行代码为APCC,发行价达到了7.5美元,从而为APC的未来成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仅用7年时间就获得如此成就的APC并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1989年,APC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具备电池状态显示及运行时间显示的Smart-UPS,从而把UPS电源带入智能化时代,并率先提出了智能化UPS的概念。1993年,全球第一台单机热插拨模块化设计的Matrix-UPS由APC发布,从此带动了业内模块化UPS设计的潮流。1997年,APC又率先发布了采用业内首创的热更换冗余模块化设计的Symmetra电源阵列,率先将“阵列”和“冗余”的概念应用于电源保护系统的UPS产品,提供了企业级多服务器环境所需的可管理性、冗余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凭借强大的冗余功能将系统可用性提升至99.999%。

1998年在APC的历史上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一年APC宣布收购大型UPS供应商Silcon,完成了由原先的小型UPS领导厂商到“端到端”电源保护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同年,APC采用国际UPS市场上独一无二的Delta逆变技术的Silcon系列UPS面市,该产品全面适用于高可靠性、集中供电环境,满足了用户对UPS电源提出的高性能、低寿命周期总成本的要求。

不停步的创新之旅

至此,APC用一种旋风般的速度一举成为全球UPS市场的领导者。根据相关数据,APC在1999年全年销售额为13.337亿美金,比1998年全年销售额11.26亿美金增长了19%。如此的出色业绩使其名列全球UPS市场占有率之榜首。“自成立以来,技术和商业革新都始终被APC作为了去的成功的主要因素,”当时APC全球总裁兼CEO Dowdell先生这样总结道。

明智的APC也将这种传奇式的成长轨迹带到了同样处于奇迹般发展中的中国市场。1995年底,APC宣布进入中国,1996年APC北京办事处成立,1998年APC苏州工厂创立。APC再次用它旋风般的速度完成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为后续在中国市场赢得成功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APC已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六个办事处,全面覆盖整个中国市场。

1999年,针对中国的电力环境需求,APC特别推出了适合小型办公环境、家用环境的Back-UPS系列产品,以及具有防浪涌功能的SurgeArrest电源插座,并同年以17.89%的市场占有率雄居中国UPS市场第一位。

2000年,APC连续收购了具有16年开关电源设计和生产经验的专业电源制造商英国万斯公司,致力于提供计算机、网络电缆、交换机和其他连接设备的美国ABL电器公司。以及精密冷却设备制造商美国Airflow公司,完成了APC由电源保护解决方案供应商,向为网络系统可用性提供全面保护解决方案厂商的转变。

2001年,APC在全球范围内做出重大调整,将产品线按四个战略应用领域——家庭办公领域、企业办公应用局域网和广域网领域、大型数据中心(如:大型的电信企业、金融企业和跨国集团)、通讯领域的基础电源设备(主要指直流电源产品)——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原来的“以产品为中心”调整为“以应用为核心”的产品战略。同年4月,APC针对中国推出了“整体机房”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机房中的薄弱环节提供有效的保护,从而全面立体地提升系统的可用性。

2002年,APC推出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高可用可升级式数据中心系统结构英飞(InfraStruXure)系统,它是一种开放式、可自适应并且集成了机架、制冷、电源、管理与维护的系统,可用于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的集成架构,为整个IT系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护环境。

以英飞(InfraStruXure)系统的发布为标志,APC正式成为关键电源和制冷服务领域无可争辩的领袖。InfraStruXure(英飞)系统全面体现了APC独树一帜的“高效企业(Emcient Enterprise)”的理念,即通过运用由紧靠热源的制冷、热空气遏制、容量变化管理、应用合理规划的组件组成的“4C”理念,充分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并能够杜绝能源的浪费,从而实现节能、提高可用性以助力企业实现业务持续增长的目标。

可以说,APC lnfraStruXure英飞系统是数据中心供电及制冷解决方案的集大成者,其创新性地将电源、配电、制冷系统、机柜、管理和服务有机地集合起来,不仅方便扩展和管理,而且实现了边成长边投资,因此InffaStruXure英飞系统无疑是用户构建高效企业的不二之选。

新的征程

2006年10月30日,施耐德电气集团宣布正式收购APC,进而实现施耐德电气集团在商业、电力、工控行业的优势与APC的核心业务数据中心、冷却和网络基础设施管理方面的优势的全面整合。2007年2月,施耐德电气集团宣布完成对美国电力转换公司(APC)的收购,其合并协议中的各项事宜均已圆满结束,并启动旗下APC与梅兰日兰(MGE)的合并。

合并后的APC在UPS市场占有率大幅增加,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UPS领域的龙头。而在中国市场,合并产生的效应更加明显,产品线实现了全面覆盖,由此产生的“互补效应”使两家公司终于有机会由单项健将开始向全能冠军迈进。由此,获得了施耐德电气集团更强大支持的APC开始了新的征程。

2008年11月,前任APC大中华区总裁黎丽珍女士在成功完成APC与MGE的整合后宣布正式退休,由在施耐德集团拥有20余年工作经验的邱成弟先生担任APC全球副总裁兼APC大中华区总裁。APC站在了一个新的变革起点。

尽管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但邱成弟对APC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显然没有丝毫的悲观。恰恰相反,正如邱成弟所言,“APC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帮助中国企业有效节约成本并提高效率。”这种信心,或许就是APC能够在其成长过程中始终赢得成功的关键。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篇7

读了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智慧”这一讲有着深刻感触。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有的时候甚至可以与父母的影响力相提并论。学生喜欢某个教师,就会对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就能提高该科学习成绩。所以,教师能否与学生很好的沟通,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形象,注重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就如刘教授所讲,教师应该有人格魅力,也就是教师要有美好的内在形象。如果说较好的外在形象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性认识,那么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广博的知识等内在的素养,就是学生对老师的理性认识。后者远比前者更为重要,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和久远。一个教师仅仅具有潇洒的外表,而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那么他的形象是不可想象的。“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应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因为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自身的言谈举止、道德风貌、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生活作风,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榜样示范的力量。一般说来,教师的学识越丰富,教学水平越高,学生所付出的时间越少,得到的东西越多,学生学得越易,兴趣越高,效果也越好。这样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自然是不同一般的了。

此外,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到自己的外在仪表形象,也要具备美好的内在形象。然而如果除了上课,绝少与学生接触,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学生就会对你敬而远之。那么,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是不完美的。为此,教师应有博大的心胸、豁达的心态,要常与学生接触交谈,善于倾听学生心声,虚心接受学生意见;尊重、关怀和理解学生,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与学生沟通的必要途径。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 篇8

文/李兴兰

2018年9月,我们学校选取了罗树庚老师的新书《教师如何快速成长》来学习。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籍,这本书给我的一些迷茫带来了新的启发。认真读完、梳理清楚后写了这篇感受。

这本书是罗树庚老师总结自身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专业发展历程,明晰了教师快速成长必备的六大素养,即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反思力。这本书可以帮助那些不甘平凡的、不放弃成长的老师少走弯路,让更多的教师摆脱成长困境,突破成长瓶颈,成为高效能的幸福教师。

这本书的特点是,在书中不是讲这些素养的道理,也不是光讲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而是用一个个他所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教育故事,来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快速成长。在罗老师的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的见解,如“以始为终”“系统思考”,可以看到他对于“分数”这样的常态事物有自己的新思考,可以看到他有“火红花、尖毛草和毛竹”等生活实物引申出独特的教育观点。读完这本书,有种获得向上的力量。

这本书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在书中罗老师承认老师的忙碌,承认老师需要面对太多没完没了的杂事、毫无意义的培训和名目繁多的检查,承认老师的收入低有待于提高,认为老师面对家长、社会的多元需求手忙脚乱是正常的。他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训我们要干什么,而是和我们并肩而战,告诉我们该干什么。

这本书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教师成长来自内驱力。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知道教师向上生长的力量来自内驱力。一辆发动机未启动的轿车,即便推的人再多,推的力气再大,也永远跑不赢启动发动机,开得很慢的汽车。同样的道理,教师的快速成长原自觉醒,源自向上生长的内驱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好的,但不知最好的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奋斗来的。如果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 那说明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要想使自己快速的成长就得学会“逼”自己,“人是被逼出来的,骨干是折腾出来的 ”,要经常与自己过不去,试着逼一逼自己,你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所以,要想做一名不平凡的老师,就得从内部找原因,要有向上的愿望并付诸于行动。

教师成长来自行动力。罗树庚老师用“集中火力烧开一壶水”“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留心收集学生的思绪火花”“同一教案,两样课”这些策略,让你领悟到一个人即使把目标定得再高,措施计划订得再好,如果没有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所制订的措施计划就无法执行到位,所定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0.1永远大于0,立即行动,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每天前进半步,一年就能前进180步,十年就有可能把别人甩开十万八千里。这就是行动的力量。所以我也要学会专注做好每一件事。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注,所以卓越。只要行动力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那也是成功。所以我申报了市级课题,参加了共同体的学习,希望自己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教师成长来自研究力。教师职业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在“做一名善于教育观察的老师”“留痕,让你与众不同”“要多一些实证研究”中,罗树庚老师提醒我们,教师要视自己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员,而不是执行教材的工作者,把教学过程做成一个观察、思考、改进、创生过程。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我在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来建立知识体系,使繁多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初中历史六本的知识就像一片知识海洋,如果将这片海洋有结构的表示出来,形成一幅全景图,这将有利于我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掌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利用思维导图使教师从总体上梳理教学框架,也能兼顾细节讲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零散的历史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和系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成长来自反思力。反思即自我比较,反思在于发现问题,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为人为事为学之道。罗树庚老师用“抓住灵感”“学会系统思考”“信息时代,守住我们的注意力”告诉我们:教学随笔与反思是我们逐渐成长的台阶,不断的积累方可攀上理想中的高峰;学习反思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师人生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

最后的认识就是:思想改变了,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了,行为就会改变;行为改变了,能力就会改变。能力有了,我们就逐渐具备了“融入、改变环境”的力量!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你经历了、努力了,为之而奋斗了,就是成功者。

《教师成长密码》读后感 篇9

关键词 快乐情绪 悦纳自我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70-02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说:“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快乐是可以源源传递的正能量,幸福是可以盘旋而升的暖气流,教师的生命状态是无声的空气,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生命状态。现在我们进行的生命教育,给我最深刻的感受便是教师要用积极生命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生命的积极发展,进而真正实现学生的生命状态的正向化,激发学生生命潜能。

只有我们教师的身心都处于愉快、积极、自信、满足的动态发展中,才有可能给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空间,并在人格上成为学生的榜样。

一、教师保持快乐情绪感染学生

教师做为影响学生的主体,要有让自己保持快乐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帮助教师提高工作效率,激发自我生命状态的同时影响学生的生命状态。诚然教师工作也有压力,生活也有烦恼,但是只要具备了保持快乐情绪的能力,便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正如心理学家艾里斯所说,影响一个人情绪的不是你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你对这个事情的认识。所以改变情绪的一个重要方法便是给自己遇见的事情一个积极的解释,而不是认为自己倒霉透了,糟糕至极等消极的念头,这只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呻吟罢了。教师做为学生生命的引领者,也必须具备迅速调整情绪的能力!快乐像是一个内部根本推动力,推动着教师的生命积极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坚信,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是本着美好的愿望的,在看到彼此美好愿望的前提下,一切的不和谐与不理解都是暂时的,种种隔阂与冲突也都可以找到解决的途径。我们还必须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娇嫩、最脆弱的东西,那就是孩子的心灵,教育面向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人。

教师的快乐状态,给学生以信心,做快乐的传递者和主导者,只要我们教师提高保持快乐情绪的意识,那么纵然我们不刻意追求收获,真正的幸福也会常驻我们心中。

只有教师将自己的生命精彩绽放并帮助学生实现梦想和理想,将学生生命潜能开发,才能感受到更多的职业幸福感。而这种职业幸福感的前提便是教师对教师这个角色的悦纳和相信,这是教师甘愿付出和奉献的重要前提。教师悦纳自我,首先要悦纳教师的身份,悦纳所从事的职业,悦纳我们的学生,更要悦纳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在工作中我们要发现学生的优点,让欣赏与悦纳成为教学工作的主旋律。有了自我悦纳做基础,才能真正的悦纳所有学生,激发学生积极的生命状态和潜能!不论是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还是这个职业选择了我们,我们已经走上这条既光荣又充满挑战的人生之路。那么,在这条路上播种耐心与爱心,也将在快乐与成功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二、教师要多夸学生的闪光点

著名教育家卢群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她在演讲中反复强调,要多夸孩子,他会在你的赏识中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和小朋友的合作和分享,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闪光点引领学生成长,逐渐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要把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变成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首先心中要充满阳光,要能用积极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因为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变化性,不能说智商高绝对好,也不能说情商高就赢,不能说掌握专业技术是硬道理,也不能说管理人才就是高大上。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的职业,所以在育人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学生用自己的优势带动自己不断前进,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寻找他自身的金子。例如:考试中学生没答完卷子,你看到的是他笨还是他写字工整;学生考试打60分,你看到的是他学习不好还是他坚持每天都来上学的意志;学生下课就往外跑,你看到的是他多动还是他体质健康。用前者消极的眼光看学生,你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孩子;用后者积极的眼光看学生,你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孩子。

把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变成自动化的习惯还需意志的参与。因为我们习惯于寻找错误与不足,转变思考方向后还需持续不断的坚持下来才能逐渐养成自动化的习惯,所以要对自己有耐心和信心,要有意的训练自己的转思维能力。觉察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周围的事情,遇到高兴的事情想想自己高兴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积极向上的;遇到纠结的事情转个角度思考一下,那个让你豁然开朗的理由就是积极向上的。同样的道理,当你发现学生的不足时你延迟一下出口的语言,换个角度想想,不足的另一面还有什么隐藏的价值待你去开发。这样坚持下去你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转变了,你发现学生闪光点的习惯也形成了自动化。好习惯成自然,你再也不觉得寻找学生闪光点是件难事了。

三、教学首先是教育,没有脱离教育的“纯教学”

我们每个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工作,首先是关注他的心灵,保护孩子免受苦难的煎熬应该是教师的重要使命,因为保护孩子柔弱的心灵是教育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任务。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习困难的学生,而对于这些学生我们怎么做的呢?不管怎样,不管他们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该让他们在生活道路上站住脚,而绝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我们要教会他们生存,更要给予他们生活的欢乐与自尊。朱自清先生认为,只重“学业”不重“做人”的教育是“跛的教育”。反思,如今的教育大环境,功利教育又让多少人被困其中?教育中的功利虽然不能完全剔除,但是教育应该有超乎功利的追求,那就是教育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努力践行这样的教育信仰,与挫折为友,坚定信念,可以重塑崭新生命。

抗挫折能力是培养坚定意志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希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生命状态,那么教师的不屈不挠生命状态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面对挫折,我们不能灰心气馁,更不能放弃我们对教育事业的追求。而应该寻找分析产生挫折和错误的原因,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总结经验教训,然后设法超越。在超越之后会发现一个崭新的生命状态呈现在自己和他人面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健康的心态快乐的工作和生活,才能在挫折中成长,在挫折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一些优秀的教师似乎也没有用严厉的制约去对待学生,但是学生却能实现很好的自我管理,我想这就与教师自身的积极生命状态对学生的影响密不可分。

在我们学校,在我的身边确实不乏这样的教师,他们在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全校师生着实佩服,学生便成了教师的忠实粉丝,而教师这时候加倍的关爱又进一步感化着学生,这种无声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让学生把成功经验迁移到困难的学习领域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开启学生成长密码的重要手段。

四、培养兴趣,是激发生命潜能的动力

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不应该仅是知识的传递,更不能是完全地复述已经设计好的教案内容,没有理智和心灵的撞击,教师的教学就会变成知识的灌输,学生就成了知识的容器,成了没有判断力的知识与真理的纯粹的仰视者和膜拜者。我们在任何时候不要忘记:我们所面对的是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孩子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能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应该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触碰。因为只有心灵方能直达心灵,知识的传授也不能脱离心灵的轨道。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力求触及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动力,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 篇10

最近有一天,我和少年时候的同学聊天。当我们谈论我们现在的生活时,我们不仅怅然。曾几何时,我们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时刻准备出击。然而在柴米油盐的侵蚀下,我们更多的感到自己力不从心,精力被四分五裂,面目日益模糊。少年时,不曾想到,我们会演变为生活的奴隶。早晨,要匆忙送走孩子,赶去自习。中午,要抓班赶点的去接在幼儿园里翘首以盼的孩子。晚上下了最后一节课,要在天使和魔鬼之间自由得穿梭,看看各种鸡娃牛娃群里火力十足的战友们,哄好泪眼婆娑的孩子打完各种拼音算术英语启蒙的卡,还有一地的鸡毛等着你,课没备,地没拖,碗没刷,衣服没洗,还有一个学习的时候嚷着睡觉的祖宗上了床却上窜下蹦,你却必须用拙劣的计算能力计算出来他如果超过几点不睡觉,第二天早晨恐怕他难以早起。一地鸡毛中,姑娘,一定保持好遗世独立的风姿。

某一天晚上,当孩子读《千字童》念到桃花的时候。我不禁脱口而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孩子崇拜得看向我,自己觉得好得意,好有宝刀未老的感觉,我要继续吟诗,然而,忽然间我的大脑就白了。对,就是突然白了。有时候,自己的大脑仿佛像一个老旧的电脑。忽然就会自动断电。然后再重新启动。我再也不是一台流畅的电脑,可以同时切换好多频道可以同时处理好多的工作任务。

然而,我不甘心,我也不甘于平凡。我不甘于平凡,是因为我觉得我自己真的没有那么差,而且我也还没有到垂垂老去的暮年。我既没有年龄资本去倚老卖老,我也没有经济资本去颐养天年。我无法以慵懒的姿态去面对对我寄予厚望的家人和朋友。就算谁都不为,只为自己的这一生还有很多彼岸未曾到达,折腾还是不能停下来。所以,女战士,你一定要继续战斗。

我不甘心的第二个原因,来自于我有一个如朝阳般有无限可能的孩子。他的生命是全新的,他的人生轨迹也将会有全新的变化。我想让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自己首先就得有什么样的精神底蕴。我想要让他看到他有一个勇敢的,积极向上的母亲。想让他从此以后依靠自己的脚步走,能活成一个走路生风,胸怀天下的男子汉。但是,首先,我想让我自己激发出哪怕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品格。因为我想让我的孩子有更好的事业,有更好的生活,有更好的选择。所以,女战士,吐槽两句可以,但是不要当真。

读书是聆听智者的教诲,而反思应该是像照镜子一样照出自己哪里做的不足。所以我认真的照了镜子,发现这本书像神算子一样算准了我如下需要提高的地方。沟通力的部分,我感触不多。所以跳过。其余的五中力量,重点来说。

1、研究力之正确认识自己

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卢梭说:“所有人类知识中最有用也是最欠缺的就是关于人类自身的知识。”特来斯说:“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而我缺乏对自我的更深认知,认知不明,则自我管理不明。我是一个有点温吞,明白事理,自律性不够强,但是又不愿意拉别人后腿的人。所以很多自己的事情,明明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因为讳疾忌医,因为怀疑逃避,所以有些进展停滞不前。人在舒服区待久了,一定不是一件好事情。

所以今天,我要向自己下战帖。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一个时时试图妥协的自己。

2、反思力之守住自己的注意力。

如书中所言,信息时代,我们的专注度在消解,注意力也在消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再是价值,而是注意力。置身在这个巨量信息的海洋里,你是否有喘不过气、无所适从、无所自拔的失控感?是否有被巨量信息呛着噎着的淹没感?是否有茫然不知所措的迷失感?书里面说的这些现象,我都有。现如今许多人起床第一件事看手机,晚上睡觉时手机看不到上下眼皮打架决不罢休,本来手机是人类的工具,而如今似乎人类差不多已经被手机奴役。

怎么办呢,怎样不被浮华遮望眼呢。怎样才能走到最高峰呢。要守住我们的注意力,先要守住一颗安宁的心,不浮躁。不喧嚣,微信,QQ即时交流平台上没有重要到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马上就要进行的信息暂时先放一放。用好每天当中整块整块儿的时间把那些碎片化的时间留给处理那些即时交流的杂事。信息时代。要守住我们的注意力还需要留一些时间供我们静思默想。

这话对我来说非常受益,我们抵御住了很多进攻,却在软习惯上自己给自己埋了大坑。

3、行动力之集中火力烧开一壶水

我在这里读出的主要是不忘初心。每一个人首先是不忘初心,然后是守住匠心,这样子这个人最终才能够成事。他是这样说的。集中火力烧开一壶水,就是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该吃饭时好好吃饭,该睡觉时一门心思睡觉。这句话对我触动特别大,我们很多人现在是,吃饭的时候再刷手机,睡觉的时候在想白天还有哪些任务没有完成,整个系统都是错乱的。在错乱的系统里,人很难真正有力量。

我们很多人在从事多年教学工作后,把教育退化成教学,然后退化成教书。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生态链。我也要自我警醒。

最近王老师推荐给我一套书,孙瑞雪三部曲,然后我在网上搞到了电子稿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去读,完整的成长,推荐大家去看。我觉得我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很多时候我在着急他也在着急,我带着她走进了一个怪圈儿,然后等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思豁然开朗了。每一分的付出,都是会有一分的收获。后来的时候我在想,假如我把这份心思用在教学上,那应该也能有所成就。

4、学习力之向火红花和尖毛草学习

沉潜是绚烂的孕育,是拔节的蓄势,是腾飞前的下挫,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沉潜自己,苦练基本功,才能提升为师之素养。只有沉潜自己,博览群书,才能积攒为师之底气;只有沉潜自己,醉心教学,才能修炼为师之真本领。

红花,尖毛草和毛竹,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能耐住寂寞,生长根部,蓄积力量,等待生机。作为一名普通老师,各种琐事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与处理的对象。内耗与外耗皆在。有时觉得自己没有力量,我误打误撞的知道沉默是金,果然不虚。摒弃无用的社交,而沉静于自己在意与研究的领域是聚拢元气最好的办法。首先,你要找到你是谁,然后你才能明确你能成为谁。

5、内驱力之人是被逼出来的有幸有能够逼自己的领导,能够有一个互相激励共同成长的小圈子,我觉得我非常幸福的。我在孩子睡着之后,静坐桌前,默默翻阅,得以清理自己的头脑。这其实是一种享受。日本流行一种断舍离处理问题的方式。我觉得有时我们也要对自己的大脑进行一下断舍离的分析。当我们坐在这里整理这本书的时候,我们看到自己在树上所做的标注,每一个字都对自己的鞭策,对前行的一种促进。也是一串脚踏实地走过来的脚印。人是被逼出来的。

这个让我想起有一天我去听蒙凌飞老师的课,上完之后我们对蒙老师的课进行点评,蒙老师自始至终都是非常谦虚,非常认真的倾听,我作为一名后生,我首先要学习这一点。听课过程中,感恩旁边坐着的有一位大神。赵老师业务及其精湛,又有助人之心,她的很多精巧的点拨与我而言,像挖到金矿。结束后,我与付老师同行,跟到付老师办公室又聊了了一会儿,感觉又挖到另一座金矿。我发现自己太笨了,明明身边有这么多优秀的前辈,为何闭目塞听这么久呢。

回到今天讲的课,难道我就没有收获么。那样说的话,多么昧着良心。也很感谢大家帮忙。但是假如没有别人逼自己,假如自己没有逼自己,那么你肯定不会有所收获。若问,前方有座金矿,但是需要你十年时间才能开启,你干不干?问,掉一层皮才能开启金矿,你干不干?无论哪个,你肯定都干。只不过,真实的世界里,可能你干了许久,发现前方没有金矿。但是,如果你停留下来,难道金矿就能自己炸裂在你眼前么?无论代价多少,只要能够有所收获,我就乐此不疲。毕竟,来的路上,我也是两手空空。

这样梳理着,我就仿佛回到我成长的起点。不忘初心,十月,载下一本书起航!感恩学校领导搭建平台,感恩有优秀的伙伴一路提携扶持。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

这本书是罗树庚老师总结自身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专业发展历程,明晰了教师快速成长必备的六大素养,即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反思力。这本书可以帮助那些不甘平凡的、不放弃成长的老师少走弯路,让更多的教师摆脱成长困境,突破成长瓶颈,成为高效能的幸福教师。

这本书的特点是,在书中不是讲这些素养的道理,也不是光讲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而是用一个个他所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教育故事,来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快速成长。在罗老师的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的见解,如“以始为终”“系统思考”,可以看到他对于“分数”这样的常态事物有自己的新思考,可以看到他有“火红花、尖毛草和毛竹”等生活实物引申出独特的教育观点。读完这本书,有种获得向上的力量。

这本书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在书中罗老师承认老师的忙碌,承认老师需要面对太多没完没了的杂事、毫无意义的培训和名目繁多的检查,承认老师的收入低有待于提高,认为老师面对家长、社会的多元需求手忙脚乱是正常的。他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训我们要干什么,而是和我们并肩而战,告诉我们该干什么。

这本书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教师成长来自内驱力。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知道教师向上生长的力量来自内驱力。一辆发动机未启动的轿车,即便推的人再多,推的力气再大,也永远跑不赢启动发动机,开得很慢的汽车。同样的道理,教师的快速成长原自觉醒,源自向上生长的内驱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好的,但不知最好的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奋斗来的。如果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那说明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要想使自己快速的成长就得学会“逼”自己,“人是被逼出来的,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要经常与自己过不去,试着逼一逼自己,你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所以,要想做一名不平凡的老师,就得从内部找原因,要有向上的愿望并付诸于行动。

教师成长来自行动力。

罗树庚老师用“集中火力烧开一壶水”、“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留心收集学生的思绪火花”、“同一教案,两样课”这些策略,让你领悟到一个人即使把目标定得再高,措施计划订得再好,如果没有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所制订的措施计划就无法执行到位,所定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0.1永远大于0,立即行动,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每天前进半步,一年就能前进180步,十年就有可能把别人甩开十万八千里。这就是行动的力量。所以我也要学会专注做好每一件事。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注,所以卓越。只要行动力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那也是成功。所以我申报了市级课题,参加了共同体的学习,希望自己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教师成长来自研究力。

教师职业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在“做一名善于教育观察的老师”“留痕,让你与众不同”“要多一些实证研究”中,罗树庚老师提醒我们,教师要视自己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员,而不是执行教材的工作者,把教学过程做成一个观察、思考、改进、创生过程。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我在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来建立知识体系,使繁多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初中历史六本的知识就像一片知识海洋,如果将这片海洋有结构的表示出来,形成一幅全景图,这将有利于我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掌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利用思维导图使教师从总体上梳理教学框架,也能兼顾细节讲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零散的历史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和系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成长来自反思力。

反思即自我比较,反思在于发现问题,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为人为事为学之道。罗树庚老师用“抓住灵感”“学会系统思考”“信息时代,守住我们的注意力”告诉我们:教学随笔与反思是我们逐渐成长的台阶,不断的积累方可攀上理想中的高峰;学习反思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师人生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

最后的认识就是:思想改变了,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了,行为就会改变;行为改变了,能力就会改变。能力有了,我们就逐渐具备了“融入、改变环境”的力量!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你经历了、努力了,为之而奋斗了,就是成功者。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但有时候,为了给孩子创设一种氛围,也会装装样子,但一般读不到心里去。但拿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一个个贴合实际的案例,一件件发生在身上的困惑,在书中都可以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所以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并且及时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一、人是被逼出来的,骨干是折腾出来的。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从教十余年,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只是按部就班的上课、工作。生活的平淡无奇,没有通宵达旦的痛苦经历,更没有和同仁们好好磨一节课,看到别人有什么成就,会羡慕一天两天,过后又成了云烟随风飘走,继续着往常。我从来没有逼过自己,没有挑战过自己,我想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缺乏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重要的是我没有过硬的基本功作为底气。

读了罗老师的这本书,我时刻监督、鼓励自己,从一节课开始改变,多多观看教育大家的优秀课例,不仅仅看历史这一科目的,集思广益,全面学习,最初阶段,哪怕是拿来主义,拿的完美也可以,因为罗老师说过,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备课方面,原来准备三个历史材料,现在要准备十个,认真努力筛选,哪个更和课文课标相符,用哪句话解释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备课上下足功夫;课中、课后及时写出反思,作出调整,以备来年可以再利用,这样既能给自己的工作留下痕迹,也能积累丰厚的材料,当机会来了,才能带着满满的正能量敢于挑战。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我们身边的学生,有优秀的让人羡慕,恨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他,也有调皮捣蛋让人讨厌,感觉无可救药的,学习了罗老师的文章,我的心态平静了很多,善待每一位学生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善待学生,更需要我们谨小慎微。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有时,我们不经意的一个眼神、动作,不经意的一句话语,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能迈进211重点大学的校门,我们更多的是普通人中的一员,老师要有广阔的胸怀,高规格的人生格局,那才叫真正的师爱,我们需要包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不能局限于他要背过哪个题目,更应该教他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挫折时不屈服,不抑郁。

三、做有书卷气的老师

书是最高档次的美容品,最有效的营养剂。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人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罗老师简单通俗又富有哲理的话语中,看出一个老师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读书可以提高教师执教能力,读书可以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行,所以读书应该是日常,而不是感觉应该读书时,或者知识贫乏时再读书,我希望以此读书活动为契机,净化自己的心灵,打开心扉,提升自己,走进学生,为自己的教育生涯增添一笔亮色。

我一直记得一句话,你希望你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努力成为那样的老师。我希望我可以。我希望我儿子可以遇到一个有趣、博学的老师,不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更关注他们的成长。我一直努力成为一个这样的老师。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这本书的作者罗树庚老师,用轻松明快的笔调,把教师成长这个大主题说得非常明朗。在教师成长的各个阶段阅读此书,都能得到启发。

作为一个刚刚走上岗位不到两年的年轻教师,我非常庆幸在前辈的推荐下阅读了此书,这让我对于自己的教师生涯有了更强的动力和更明确的方向。

这本书总结了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的六大要素: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和反思力。

首先是内驱力,教师的快速成长源于自我内心的觉醒。当我看到内驱力这一章时,有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深思:“你在为谁工作?”看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我就想起某一次讲座上听到的另外一个相似的问题:“是你需要这份工作,还是这份工作需要你?”

因为教师工作的繁琐,我听到过不少人抱怨被安排了这么多的杂事,抱怨这份教师工作远不是外人看来那样轻松,仿佛这份工作是自己不得已才做的,仿佛是在为别人而工作。其实,就像书里说的,“不论是从养家糊口赚取工资的角度,还是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角度出发,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说到底,我们不是为学校工作,不是为家长或者学生工作,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

拥有强大内驱力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太阳”型的教师。

就像一个小太阳,每天的状态都很稳定,自带能量,走到哪里哪里亮。这样的教师不需要外界鞭策,而是拥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能够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想要有强大的内驱力,我们必须改善自身的心智模式,把平凡、普通、琐碎的工作与责任感、担当精神紧密联系,让自己成为一台发动机,如此才能像太阳那样,拥有生生不息的能量源。

第二种核心素养是学习力,这包括了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个默默积累的过程。书中形象地用两种植物做类比,其中一种是火红花。在火红花最初成长的八个月里,它只有拇指般大小。但是到金秋十月,火红花就像着了魔法,它的枝叶花冠一天扩展3米。仅几天的时间,火红花便能迅速覆盖一亩地的面积,并绽放出光芒四射的大红花。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我们个人的成长学习也就像火红花的沉潜。作为教师,我们的沉潜就是苦练基本功,博览群书,醉心教学。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越了我们个人的学习速度。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学习、阅读,那么只能面临与时代脱节的命运。

第三是行动力,任何事情,只要开始去做,就不算太迟。

书中告诉我们,“对于教师而言,模仿是成长的开始”。模仿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课堂是一段永远无法完全复制的奇妙旅程。就算拿着一样的教学设计,因为教师个人因素,因为学情等因素的不同,上出来的课一定是不一样的。对于教师而言的行动力,还有“留心收集学生的学习轨迹、思维轨迹和思想火花”。在工作的初期,每天忙着处理各种事务,虽然总是在做事情,但是每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就会觉得不知这样忙碌的意义何在。

第四点是沟通力,交往与沟通是而且永远都是教学的核心。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获取,更重要的是师生、生生间群体生活时情感的激荡、真情的体验。我们最怕遇到“特殊”学生或是家长,遇到了就会有所抱怨。其实,与特殊学生、家长打交道,对于老师来说,正是成长中可遇不可求的良机。既然已经遇到问题了,那么不如坦然一些,将解决问题当做研究问题,或许会有额外的收获。

交流的基础是学会换位思考,重点是不要把认知冲突上升为情感冲突。简单来说就是对事不对人,意识到家长与教师是教育观念产生了不同的认知,而不能上升到双方在情感上产生相互排斥的地步。

第五是研究力,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研和教其实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我们需要带着研究的情态去工作: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一边研究,一边反思总结。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是教授某一门学科,我们要经常研究学科知识结构、学科培养目标、学科评价体系,要有既见树木,更见树林的智慧。

最后是内省力,有这样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镜子前面,外面有几百双精锐的、富有敏感的,善于窥视你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你。”现在作为一个一年级的新教师,我每天都面对着班上四十多面“镜子”,我时刻都在从这些“镜子”里反观自己工作的得与失,从这面“镜子”中我也获取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上一篇:创业计划书-哈工大下一篇:采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