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环境

2024-11-02

教师成长环境(共12篇)

教师成长环境 篇1

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首先应具备的就是专业知识素质,同时还要为人宽厚,能够耐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并且教师应具有上进求知的心理,能够在自己的团队中发挥作用,只有老师不断学习,才可以带给学生更好的教育。一名青年教师,只有同时具备以上几点,才可以成为合格的教师,本文就青年教师成长所需要的要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探讨青年教师发展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导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对青年教师成长要素的初步分析

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讲,青年教师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他们上学时经历过专门的学习,专业研究方面可以算作强项,也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可以熟练地用科技手段操控课堂。但对于大多数的青年老师来讲,他们一毕业就进入了学校实习或直接任教,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积累经验,会导致课堂混乱,无法驾驭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致使学生跟不准老师的节奏,老师掌握不了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的认知。

青年教师要想更快速地提高个人能力,就要真正去了解学生的需要,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中受益。所以,作为青年教师,可以多去和老一辈经验丰富、任教多年的教师进行沟通,在自己空闲时,多去老辈教师的课堂听课,吸取经验,往往老一辈的教师都有他们自己的教学风格,对于教课有独特的思路,利于学生快速掌握重点知识。部分青年教师认为这样太麻烦,浪费自己的时间,觉得自己的授课模式也很不错,但对于学生是否理解得透彻,就不得而知了。这时候,老师需要一个自我思考的过程,看看问题是出在了什么地方,下次好改正。另外,青年教师还可以多去参加一些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的交流会,现场会有很多有名的教师与自己分享授课经验。青年教师要抓住机会,尽可能多去请教学习,让自身的能力得到成长。

二、团队合作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自身能力再强,也会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团队的力量是很强大的,青年教师在初步入岗位的时候,可能或遇到很多或大或小的问题,长期不去弄清楚,积累的问题就会变成今后教育事业的阻碍,此时团队就起到了作用。一个团队里,需要有几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带领着年青一代的教师组成一个队伍,青年教师主要是学习教课的经验,以及遇到突发事件时解决的办法,而老教师也可以吸收先进的教学思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元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个互帮互助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下面几块:老教师每周开设一节公共课,为的是方便青年教师直观学习,课上青年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老教师共同商议解答;一段时间之后,由新教师开设公共课,每两人一小分队,让老教师当场点评;经过这样一一的授课,选出优秀的青年教师,让他们对于自己快速成长的原因进行总结。大家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在团队中快速增长自身的教学经验。

三、环境构建对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影响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积极的氛围,是他们今后教学的重要保障。学校和教育机构给青年教师提供的环境是有限的,这就需要老师自己去构建环境,毕竟每个教师所需要学习的方面不同,统一的培训并不一定利于自己的成长,反倒是自己通过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增加见识,尽快适应老师这一职业。

就拿现代主流教育来说,如今是信息时代,网络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青年教师可以和同行的老师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像是常用的QQ群、微信群、微博等方式,都是非常方便的。青年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采取网络科技,对知识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如讲到几何的时候,传统的授课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没有那么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老师便可以通过网络制图,进行三维甚至多维空间的转换,方便学生理解学习。青年教师通过自己创建出来的环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也对老师讲解的知识更加明确,青年教师也可以达到一个在有利环境下迅速成长的效果。

教师的工作,是伟大且艰辛的,对于刚刚入职时间不长的青年教师,这份工作就显得更加辛苦。但不管怎样,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应该尽全力去做到完美,青年教师要尽快适应环境,学习并寻找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授课方法,在团队中互相学习和沟通,吸取进步的思维,改善自身的不足,多去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量,以最快的速度成长。

参考文献

蔡华玲.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D].安徽大学,2014.

教师成长环境 篇2

莆田第十五中学

陈丽娟

内容摘要:为什么要重视教师成长发展及如何为创新型教师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如:优化师德教育,拓展师德境界;优化制度建设,开放创新空间,深化教研教改,激发创新火花;重视人文氛围,和谐校园人际环境;优化经费开支,搭建创新平台。

关 键 词:创新型

成长

环境

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才能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培养创新型的教师是新课程的需要。从传授课程到重建课程,建构如何完全依靠于教师的观念,知识和技能。从共性课程到个性课程,生成的是怎样的课程也完全依赖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课程传授者到课程开发者,教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选修Ⅱ课程的质量。培养创新型的教师是知识更新的需要。知识在不断更新,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育是一个动态的专业领域,课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终身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培养创新型教师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发展是教师的第一需要。

那么,学校作为创新型教师成长发展的主要阵地,该如何去营造创新型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呢?

一、优化师德建设,拓展师德境界。

师德建设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教育主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应把师德建设放在重点位置,并加强对新世纪创新型教师的师德培养。

1、加强教育法规学习,规范教师师德行为。

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师德认识,规范教师师德行为。

2、以人为本,提高师德修养。

(1)领导以身作则,培养教师敬业精神。在学校工作中,学校领导应率先 垂范,勇于奉献,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教学之中,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参加听课、评课,亲自参与教学比武,兢兢业业做好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用无声地行动影响着教师们去敬业奉献。

(2)树立典型,培养教师爱生情感。每期在学生中开展“我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并结合师德考核评选出“爱生模范教师”,为教师们树立榜样,激发教师们的爱生情感。

(3)开展活动,培养教师的合作观念。学校经常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等,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3、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师德水平。

一是学校应把师德建设融于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中,在学校内设置“师德举报箱”,及时发现教师师德方面的问题。二是成立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建立师德档案,与教师的评先晋级挂钩,鼓励教师人人争当“师德标兵”,把教师师德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优化制度建设,开放创新空间。

学校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师创新精神的发挥。学校应勇于突破甚至摒弃那些陈旧的、束缚教师教育创新的桎梏,而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发展管理制度。

1、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修订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如《班主任工作职责》、《教师工作实绩考核与评估细则》、《教学教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使之适应创新型教师成长需要。

2、建立有效的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素质。

(1)树立教师终身学习观。学校坚持每周两小时的集中业务学习制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让教师们尽快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2)建立学刊用刊制度。提倡每位教师至少要拥有一份以上的专业期刊,每天一小时以上的阅读,每周写一篇以上的读书心得或教后感,每学期写一篇以上的教学研究论文,每年阅读一部以上的教育专著,并定期把教师学刊、用刊情况进行交流展评。

3、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要建立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确立评价标准

对于教师评价的依据应是: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师的根本任务及国家教委颁布的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在此依据上,应该逐步明确以师德为首为内容体系。其中包括:第一,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对象——学生,工作要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要坚持既教书又育人。第二,教师的法制意识。教师要坚持依法施教,在贯彻、履行各种教育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责、任务、要求、义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要自觉维护受教育者和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第三,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教学既要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要有精深的专业学科水平。在现代教育中,还要有丰富的教育科学和教育理论知识。第四,教师的工作能力水平,教师要有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科学知识的传授能力,班级等学生群体的管理能力,家访及做学生思想工作、心理疏导的能力,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第五,教师的工作业绩。教师做班主任或其它教育工作的效果,教师学科教学成绩,教师著述、论文、报告、科研成果。在诸项评价内容中,尤以师德和法制观念为要,在很多评价中采取了师德和依法施教一票否决,如每学期教师的述职和考核,如果出现了严重违犯师德和违犯教育法规之事,考核则为不合格。

(2)制定评价方案 A、教师自我评价。

老师自评是主要倡导的评价形式,也是教师评价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它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发展,学校管理者可依据课程改革的理论和本校的师资情况,拟定出A类和B类评价内容和标准,每个教师可根据自己教育教学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及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找出自己的发展优势和不足,然后把拟定出的改进要点和改进计划,作为C类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形成一个教师自我分析表。比如:在教学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中,学校把“教学目标”定为A类目标;将“把学生培养成学习型的学习者”作为B类目标;教师也可把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有发言权、培养协作精神、关注学生思想行为方法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作为C类目标。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发展中,利用不同方式写出教学发展体会、教学日记、周期性总结等形式的自我 监控总结材料。

B、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最直接的感觉和判断。因此,教师首先要打破“师道尊严”的局面,让自己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然后,通过学校管理者向学生定期召开学生评价教师的座谈会(一般每学期两次专题会),作为定性评价;与此同时,教师自己还要不定期地召开学生专题座谈会(每学期不得少于四至五次),作为灵活性、过程性评价;学校还在校内设立学生评价教师教学专题信箱,让性格内向、不敢在教师面前评价教师的学生,通过写信的方式,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心理话。一周开一次信箱,一月做一次总结,也可设计学生问卷,让学生通过纸面答卷的形式,完成对教师的评价。

C、家长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投资者之一,自然十分关心自己孩子在校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促进家校协同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家长评价教师是家长的一项权利,也是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合力的有效途径。根据这一理论,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征求家长对学校特别是教师的评价;教师每学期要按时完成全班学生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并认真做好记录;学校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听课、评课活动,了解老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由学校和任课教师联合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让家长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可以在平时,也可以在家长开放日)

D、教师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主导力量,教师与教师间彼此都了解,因此,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评价总结的最重要的参考内容之一。所以,在教师评价中,教师对每一位教师的评价应是全面的、细化的和量化的。依据这一特点,每学期进行教师对教师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一个教师的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先进教师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常规的落实、教改实验的进展、课堂教学的设计、改进与效果等。

学校管理者在操作评价中,首先要参与教师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个人单独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肯定教师的优势,指出教学中存在的不 足之处,提出提高发展的建议。其次,学校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组织、协调、平衡和总结各个评价主体的评价活动。再次,学校管理者要把平时的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分解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灵活性等,在一个学期中,进行积累整合,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实在的总结性评价的成果。

现代学校管理改革中,教师评价制度的实施与完善越来越受到重视,成功的教师评价制度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助于确定教师是否需要及需要接受怎样的培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和教师间的交流关系等等,合理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也是纠正缺点,发扬优势的有效途径,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改革。

三、深化教研教改,激发创新火花。

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教学,而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命脉。所以,深化学校教研教改,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学理论,转观念。

实施新课改,教师都应学好理论,转变观念。新课程理念思想新、观念新,学校应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尽快地为学校教师洗脑,集中学习新课改理念,摒弃传统中陈旧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而代之为新的发展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真正走上新课程改革之路。

2、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说课、开课、评课、集体备课、研讨会、教研沙龙等;开展叙事研究、教学反思、日志案例;开展各种教学比赛活动,如:教学基本功大赛、说课、优质课评选,课件展评,教学论文评选,教学案例评选等,创造各种交流机会,同伴互助,校际协作,专家引领,网络交流。

四、重视人文氛围,和谐校园人际环境。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千方百计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给教师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育人环境。搞好校园绿化,建设花园式学校,随时保证校园干净整洁、标语规范,板报新颖,内容齐全;随时更新艺术长廊、宣传板报和读报栏内容,形成浓厚的文明向上、健康文雅的人文氛围与和谐的育人环境。

2、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职能,广泛听取教师们的建议,想方设法解决教师生活上的各种困难,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活动,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逐步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形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团结友爱、邻里和 亲、家庭和睦的风气。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群体心理气氛。

3、扩大教师工作自主权,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管理,凡属学校重大问题,不仅班子集体研究,还应充分征求教师意见,并认真采纳好的建议,对教师的工作允许选择不同的工作方法去完成;安排工作根据各自的特长、兴趣爱好,使其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满足其成就感。

五、优化经费开支,搭建创新平台。

农村学校经费少,资金紧,学校平时各项经费的开支,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坚持量入为出,但为了教师的培养与提高,达到科研兴校的目的。学校设列科研专项培养资金,多次派人到省市县参加培训学习,开阔教师眼界,扩充教师视野,同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学设备,使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条件,订购多种教育教学杂志、资料,为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创造条件;提供经济补助,给足时间,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学习等等。为教师搭建一个创新的平台,并对教育教学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重奖。

浅议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专业成长 篇3

[关键词]教师专业特性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100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千千万万奋战在教学一线上的普通教师。在一切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当中,教师的作用是最为突出和明显的。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要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深刻了解教师的专业特性和专业发展内容。

一、影响教师专业特性的因素

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认为,专业是指一群人从事某种专门技术、需要特殊的能力才能完成的职业,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现实当中对教师专业特性的漠视还是比较普遍的,这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社会氛围、关注程度、自身努力等等。

教师作为一个专业性职业,是以引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准确来讲,就是教师自己理解的知识,并且在传授的过程中,教师的个人形象、传授方法、思维习惯等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特别是幼儿时期、中小学时期尤甚。因此,我们认为人格化因素是影响教师职业特性的第一因素。

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影响教学效果的还有教育情境。优秀的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兴趣的培养问题。持久的兴趣无疑会促进学生的成功。同时,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注意以发展学生思维为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及时巩固学习成果,还要做好相关练习。

因此,要做好教师,不仅要精于所授学科的课程知识,能准确理解,能形象表达,同时还应该具备合作、民主、宽容、兴趣广泛、和蔼可亲、公正无私、有幽默感、言行一致等优秀的品质。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包括学识、技术、价值三个层面。具体来讲,就是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个人品质的不断提升。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而是要有不断更新的源头活水。平时不认真学习,搞老一套会让学生感到无味枯燥、缺乏时代感。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由于获得知识的渠道多元化,教师了解的知识不一定比学生多,要想在学生面前保持“师道尊严”,就要积极努力地去学习与本学科有关的知识,否则就会被学生无视。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和学生发展知识。以古诗《悯农》的教学为例,在小学阶段,教会学生诵读默写、理解大意就可以了;在中学阶段则可以延伸到写作背景、诗词格律、写作特点等。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切忌在教学过程中拔高或降低。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发现小孩,了解小孩,解放小孩,信仰小孩,变成小孩。”我们认为,在这句话中,“发现小孩”和“变成小孩”是最主要的,因为发现就包含了了解、赏识的含义,而变成则是要求教师要用孩子的眼光和语言去感受、去理解、去认识、去思维、去创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除了平时做好知识充电之外,还应该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能够熟练地使用网络及各种现代媒体,并通过资源整合达到“学得轻松学得好”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级各类学校由“校校通”“班班通”开始向“人人通”发展,信息交流也由原来的面对面转向点对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实践开始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进行传播,特别是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的“翻转课堂”,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微课”,它们都颠覆了原有的学校教学方式。面对这样迅猛的变化,教师就必须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将蕴涵在优秀文化中的伦理价值汲取与提升出来,以此来影响启迪学生的心智,提升他们的道德人格境界。教育是一项具有道德性的实践活动,它要关心人、帮助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个个具有感性生命的个体,通过教育活动而成长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时代对教师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期待,自主成长型教师是教育全民化、信心化、终身化、学习化的内在呼唤。教师要实现自主成长,就需要不断地扩展自己的心胸、提升境界、净化情操,成为一个既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又有专精的学科知识的教师。此外,教师还需要学习哲学,学习教育史,了解中外教育的思想精华以及教育经验,并且在教育职场的实践中,逐渐用这些知识来充盈自己、丰富自己,使之变成个人化的信念、理想和情操。

教师成长环境 篇4

一、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条件

环境分“硬环境”和“软环境”。为教教师师创创设设良良好好的的工工作作和和学学习习环环境境是是指指硬环境,即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的工作学习条件等。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是内驱力因素的激发,同时也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这种力量来自于:

1. 完善学校的 “硬环境 ”。 要尽量改善住宿、就餐条件,让青年教师在学校有“家”的感觉。一线教师在参加学习时,要克服较多的困难,包括调课、 家庭和生理等困难。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帮助教师协调好这些问题,使教师积极参加学习并取得好的成绩。

2. 逐步配备和完善教学设备 。 青年教师接受新事物快,思想较前卫,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工作热情高。因此,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学设施设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展现自我、体现价值、体验成长的快乐,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人文基础

1. 树立 “爱才 ”之心 。 教师的成长需需要要良良好好的的氛氛围围,,而而营营造造良良好好氛氛围围的的前前提提是要让教师感受到学校对其成长的重视、关注,这种重视和关注是一种心的交流与沟通、真切的关心与培养的教育活动。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心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到心的深处。”只有心与心的交融,才能产生真情,才能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和动力,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力量。

2. 重视新老教师的结对 。 学校要为每一个青年教师寻找一个合适的“师傅”,通过“传———帮———带”的结对和引领,帮助年轻教师成长,这样在教育教学业务等方面,可以随时进行探讨,定期进行交流,互相了解。让青年教师与有经验的导师结对,能使他们积极走进导师的课堂。青年教师也可以利用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平台,请师傅走进自己的课堂指导教学,聆听导师的教学建议,相互学习。这样,能够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并掌握教育教学技能。

3. 创建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 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学会感恩”、“文明礼仪伴我行”、“我关爱我快乐”师生同台演讲、 征文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尊重与被尊重的重要,学会尊敬教师、团结同学、感恩社会,让青年教师在活动中看到学生的聪明、活泼、可爱,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建立起真挚的师生情,从心底产生一种使命感、责任感,从而形成 “我要成长,学生需要我成长”的关爱意识。

4. 打造家校共育环境 。 学校应多向家长、社会宣传青年教师的特长、优势以及取得的成绩,让更多的家长支持、配合青年教师的工作,使青年教师的工作被家长、社会认可与肯定,得到心理的满足和职业的幸福感、荣誉感, 形成“我要成长,社会需要我成长”的发展意识。

三、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需求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科学健全的管理机制做保障。青年教师的可塑性较强,但又普遍比较浮躁,所以规范的制度非常重要。一个学校有好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才能增强教师前进的动力,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才能把不够理想的教师提升为一流的骨干,如果制度不健全,学校管理混乱,教师工作涣散,没有精神的和物质的激励,教师便没有工作的动力,内驱力的形成自然受到影响。但建立制度不是控制和约束教师,制度不能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枷锁, 而是一种动力。让教师把制度当作“应为”与“不为”之间的一道墙,教师在“应为”的墙里自由发展,自我成长。

环境影响成长作文 篇5

想着父亲刚刚生气的更替嘶哑的吼声,还有他那高高抬起又缓缓放下的右手,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记忆的片段支离破碎,像一张张照片在我的眼前浮现:从记事开始,我与父亲从未吵架,我曾经承诺,无论如何不能哭,受了多大的委屈都要坚强,可是,站在家面前的人是我的父亲啊!我至亲至爱的人,甚至连他的一个失望的眼神,都会让我的理直气壮化为乌有。

一个孩子眼中的父亲

那时父亲会让我坐在他的肩头“骑大马“,会牵着我的小手去散步,会催促我早早起来,会让我在甜美的故事中进入梦乡,会大汗淋漓着推我去看病……

一个少女眼中的父亲

孩子都是这样,长在了便不愿与父母亲近,我多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父亲似乎总想我留在他身边(那时的我不知道父亲是怕我受到伤害),于是我身上的刺扎伤了父亲,而未长硬的翅膀也让我一次次摔倒。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父亲

我长大了,父亲反而衰老了,此消彼长之间,我看到了岁月的沧桑,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早上醒来桌上会有可口的饭菜,为什么父亲那原本那温暖的大手变得越来越粗糙,这些都是因为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

教师成长环境 篇6

【关键词】多中学体育教师    成长    学校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体育在教育中的育人作用不断被重视,体育对我国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及个人素质的培养,都至关重要。但我国体育教育发展仍旧面临许多困境,一方面,很多学校在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建设方面投入不够,教学资源十分匮乏;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教师整体素质较低,严重阻碍了体育教育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国家加大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并组织相关培训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学校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校生态建设可以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因此,加强对学校生态环境的研究,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一、学校生态环境分析

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学校是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其本身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系统环境。学校生态环境就是,通过校园教育、校园文化、校园建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师生共同成长。因此,可以对中学体育教师工作的生态环境进行以下分析:

首先,学校生态环境的主体是体育教师。在学校的整个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的生态因子,它由学校领导、各科教师、职工、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等因素构成,并与体育教师形成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发挥着十分特殊并且无法替代的生态价值生成作用。

其次,体育教师工作的生成性。体育教师在从事具体的教育工作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因此,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工作环境中具有生成性,即它既为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又是体育教师工作展开的职业场所。

最后,体育教师的学校生态环境的多元性、复杂性。一方面,这个生态系统以学校的体育教育为中心,综合联系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其以體育教师的个体发展为主导,并结合学校其他生态环境因子,通过这些要素的相互促进作用,在学校生态系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体育教师的个人生长。

二、学校生态环境对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

在学校生态环境结构的基础上发挥的学校生态环境功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功能,而是生态学原理上的教育功能。从目前看来,学校生态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其中学教师的成长作用上。

一方面,学校生态系统对教师的成长提供物质满足。学校生态环境将教师获得满足的需要对象化,并将教师的目的、意愿外化。学校生态环境为教师的工作提供环境场所,并根据其发展要求进行设施更新,从而满足其教育需要。在这种旧的环境被打破、新的环境逐渐建立的过程中,实现了学校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循环、流动,为教师发展提供物质满足。

另一方面,学校生态系统对教师的成长提供精神满足。人的意识存在是以其生长的环境为前提的,因此学校生态环境系统对教师的精神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校园生态系统包含许多相互作用的因子,尤其是生态系统中的校园文化对教师的精神塑造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可以提升其精神素养,发展教师心理,使其更好地进行体育教育工作。

最后,学校生态系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满足。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化发展情况十分不容乐观,因此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目前体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学生是体育教师的主要教育对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通过具体的体育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与此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其教学能力,并可以结合具体的课堂实践来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升专业水平。

三、促进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的建构

由于学校生态环境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教师的成长,根据我国目前体育教育的发展情况,现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促进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的建构措施。

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学校生态环境可以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需要对其生活待遇进行相关调整。提高中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完善体育教师工作量之外的课时报酬,并设立体育教师晋升制度,缩小其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收入差距。

完善体育设施建设。虽然我国加大了体育教育投入,但初中体育教学设施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学校要加大资金支持,完善设施建设,满足体育教师的课堂需要。

激发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学校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培养体育教师。要表彰工作积极的老师,从而使其保持工作热情,实现自我的需要;对于工作消极的教师,要实施一定的惩罚。与此同时,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创设出促进其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

总而言之,学校生态环境的建设,对体育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校园生态环境进行优化、完善。本文对学校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学校生态环境、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措施,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传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7.

[2]裴利芳.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115-116.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教师成长环境 篇7

一、树立专业成长意识

教师必须树立专业成长意识,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 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师、技高为师, 身正为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 不能只是“一桶水”, 而要变成源源不断的“自来水”,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自身的专业成长方式, 努力达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要求, 充分认识到文凭只不过是一张“旧船票”, 持着它不能登上时代发展的“新客船”, 认识到“学习是教师成长的保鲜剂”, 只有不断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 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二、更新教育专业理念

教育学原理及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一定的教育行为取决于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当教育思想和观念没有实现真正转变时, 任何改革措施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 以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为基本目标, 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 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和以模仿、操练、背诵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 不再以知识学习为唯一目的, 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从而提高科学素养。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能力, 发展思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三、营造专业成长的学习氛围

教师专业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也是终身学习的主观内需。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不断更新, 但我们还不能任其自然发展, 要精心设计, 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氛围。首先, 要给教师做好成长总体目标的设计。如在教学工作上要引导从守摊型向开拓型发展;在业务进修上从终结型向终身型发展;在学识水平上由教书匠向学者型发展。著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说过“一千个教授不如一个大师”。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要向大师靠拢。

其次, 要有不同层面的具体动作要求。在老中青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方面要实施“三抓”:一抓老教师优势和潜能的发挥, “盘活存量”;二抓中年教师的能力提高, “挖掘能量”, 三抓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激活质量”, 缩短新老过渡期。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更要结合青年教师的特点增加挑战性的活动。如进行教学大比武活动;结合信息技术开辟网络论坛、博客专栏交流互动;结合校本研究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同创共享、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四、构建“区 (县) 、片、校”三级联动的教师培训机制

教师的专业成长仅靠学校重视和自己的努力还不够, 还需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 科学的机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证。可以构建“区 (县) 、片、校”三级联动的教师培训机制。

“区 (县) ”一级, 主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推动作用和教研部门的业务指导作用;“片”一级, 主要发挥骨干学校的作用, 以点带面, 辐射一片;“校”一级, 主要是指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

五、做好教师专业成长评价

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学生评价改革的同时, 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也正在成为教育界新的关注点。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应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展, 注重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避免评价的负面效应, 使评价的功能直指教师本身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评价目的不是为了划分等级, 而是为了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与学生更好地成长。有关权威提出, 教师的专业成长评价制度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建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师创造性的多元的、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这一新型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了解和尊重学生、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等方面。在评价方法上以教师自评为主, 强调不得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这就为我们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作出了明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新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教师成长环境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其中在教育领域为教育提供了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所谓信息技术环境, 它包括硬件的设施如多媒体电脑、投影、音响、网络设备等和与教学活动、管理、交流等相关的软件系统如校园网、局域网、办公软件、课件制作专用软件等。在这种环境下, 教育成本被降低, 能创造出理想的教学环境, 也能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模式等, 使教育的特点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学习自主化、教学个性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以及教育虚拟化等。[1]所以无论从时代发展还是从教育的新特征来看, 开展信息教育, 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都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从历史经验来看,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 在于教师的态度、理念、水平等。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说过:教师是变革的动力, 在传授人类积累的关于自身和自然的知识方面, 以及在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 教师始终是主要的责任者, 始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如果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 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以及科研中都起着核心骨干作用, 他们是学校的骨干教师, 教师的表率, 教学的指导, 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也是学校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骨干教师作为学校中某一学科的教学骨干, 他们不仅要本身专业发展, 更要引领本组教师的专业成长, 他们不仅要善于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而且善于学习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技术。所以, 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的成长便是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必然, 一方面利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 另外也对其他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提供借鉴, 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 以提高整个教育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要快速成长, 就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环境对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 并使自己适应以及熟练驾驭。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骨干教师的要求

1. 骨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将图书检索技能和计算机能集合而成的一种综合能力素质, 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 (Paul Zurkouski) 最早提出的, 而且他认为信息素养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此后信息素养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 成为信息时代最流行的用语之一, 但是对它的认识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几乎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定义。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定义是美国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所界定的:信息素养是指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它必须能确定何时需要信息, 并具有检索、评价、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信息素养是关于信息的综合能力系统。在信息化时代, 信息素养如之前的读写算一样是每个人所必需的, 它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等。其中, 个人的信息意识强弱直接影响到信息的吸收过程, 所以说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前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要实现专业的突破发展首先就要具备灵敏的信息意识, 才能迅速吸收信息知识, 熟练掌握信息技能, 并将知识技能灵活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信息知识是指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由于专业、时间的不同, 需要掌握与教学相关的信息知识, 如网络应用、相关软件、基本的系统知识等, 这也要与教师所在学校的信息环境密切联系, 要因时因地而宜。无论是信息意识还是信息能力, 最终都要落实到骨干教师的信息能力上, 即获取、处理、生成、运用等能力, 这是衡量信息素养的重要指标。此外, 在信息化条件下, 获得信息的途径更简捷, 内容也更丰富, 也难免出现了如黑客、网络安全、信息共享的版权、个人隐私、反动信息等等问题, 所以为骨干教师更应该注重信息伦理道德, 以身作则, 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让本组教师以及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好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

2. 骨干教师必须引领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此, 教师要是终身学习者, 受动者, 合作者与导师。[2]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爆炸及更新的速度加快, 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必备修养, 终身教育成为必然。教师是最先感受到终身教育的, 教师已经不能依赖一次教育而终生受益, 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而不断学习。所以教师首先要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原来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 主要是作为传播者角色存在的, 他们将课程专家精选的知识传达给学生, 考试也无非是这些内容。这就使得教师的工作简单机械, 教师也容易放松自我继续学习, 教师工作往往被人认为只是重复复述而缺乏创造性, 教师的专业性也一直存在着争议。人类的知识浩如烟海, 选在教科书中的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信息知识的爆炸更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仅凭陈旧的课本知识是很难培养出灵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这样在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学习时间、地点、内容的不同而自主设计与开发信息资源, 这既切合学生的实际, 也能真正体现出教师专业的自主性。骨干教师是本学科教学的权威, 他们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科的教师往往以他们马首是瞻, 所以, 在这一方面, 骨干教师当仁不让的要成为倡导者。即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3]。作为传播者时, 教师主要是课堂的主讲者, 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教师只需将所教知识提前准备即可, 这也限制了教师思维的发散及进取精神。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成为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设计与开发的资源也不能仅凭权威强行灌输给学生, 而是作为导师, 辅导、支持学生, 并与他们交流, 师生间平等的关系加强。

3. 骨干教师要尤其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方法、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对信息技术的态度等,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师生关系等都要有所改变。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仍是应试教育, 以权威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 是与信息技术发展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不相匹配的, 不利于教师成长, 也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骨干教师首先要具备终身教育、个别化教育、创新性教育的观念, 以现代的教育观来认识教育的信息化[4], 给其他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

4. 骨干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兴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只教不研的教学只是原有经验的不断重复, 很难有所升华与突破, 所以, 教研对本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都有着其重要的作用。骨干教师自己首先要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 并能“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保持专业的敏感性”[5], 这就要求骨干教师要具备制定教研计划、确定教研课题的能力, 特别是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 因此骨干教师必须自觉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 充实自己的理论修养, 让教育教学更符合科学根据。

5. 骨干教师的知识结构要实现多元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在短期内掌握大量的信息成为可能, 教学也很难仅仅局限在各个单独的学科内进行, 肯定要跨学科而且是多种学科整合, 因此, 单凭丰富的本学科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这样, 要想满足教学的需求, 就要求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如一个历史教师, 除了要掌握历史知识及计算机知识外, 还要涉及地理, 政治, 语文甚至数学, 农业等等知识。此外, 骨干教师要利用网络获取、交流、传递信息, 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才能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在教育信息化中, 中学生心理、人际交往、道德规范等都会发生某些变化, 如人际交往的淡化、性格的孤僻、各种网络道德问题等, 这些都是教研的重要内容, 这都要求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教育, 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等。

信息技术环境给骨干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那么骨干教师又应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条件更快速的成长呢?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 自我学习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前提

骨干教师的能力与水平不仅依赖于他们对教育的热爱, 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年累月的勤奋学习与实践, 为他们积累了深厚的知识底蕴, 才使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得心应手, 成绩斐然, 成为学校中的骨干。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 骨干教师仍会坚持自我学习, 不断超越自己, 这是骨干教师成长的基本前提。

2. 学校要具备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条件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前提

信息技能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需要学校搞好软件、硬件建设, 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良好外部环境, 否则, 教师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应用便会荒废, 也就谈不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成长。

3. 教学实践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突破的主要途径之一

有学者认为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理念相整合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体现新型教师独特性的核心职业素养。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 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 而是互相融合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实现信息技术的目标也要实现学科的教学目标, 是“双向整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具备学科知识又要具备信息技术的知识, 要求是很高的。虽然我们在轰轰烈烈的喊口号要进行整合, 但是在实际中, 大家都在各行其是, 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说明什么是整合, 怎么整合才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就是说, 口号虽响但不具备操作性, 仍处在探索阶段, 需要有良好素质与能力的教师来承担这个重任, 骨干教师作为本学科的骨干自然是当仁不让地挑起这个重担。骨干教师努力在具体操作性问题上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信息技术与学科以及教育等的知识, 这一过程本身就是骨干教师成长的过程。另外, 骨干教师在探索中自觉承担承上启下的作用, 将专家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拉近, 不仅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也促进了他们科研能力的提高。在探索整合的过程中, 骨干教师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会有所增加与提高, 从而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达到最终的全面改革前, 肯定会出现更先进的技术, 这样又会发生某些变化。在这个不懈追求的过程中, 骨干教师要根据试验探索, 积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4. 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成长的另一条主要途径是培训

高对改正自己错误动作的信心和果断性。在学习的过程中, 小组每位成员也可以相互提供学习建议, 激发他们参与体集体, 积极讨论的主动性。垫上运动的结束部分用小组评价法。

教师要让每个学习小组进行组内、组间的沟通交流, 互相交流学习心得。这里要指出的是, 在学习新内容时, 教师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对动作学习方法的讨论和评价上, 这时候主要是让每个小组交流不同的学习方法, 这样可以引导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主动性。在一个内容学习的中期, 在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基本动作要领时, 所开展的小组评价法要注重在小组的合作上, 即主动地帮助和保护同学, 尽可能多地创造时间给学生进行交流。在学习的后期, 这时候的小组评价法就要对学习的效果进行总结, 着重引导学生的每一个观念, 在得到了同伴的帮助下, 自己心理上的变化, 安全感增加, 友谊增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 自己也学会了去主动帮助别的同学。

参考文献

[1]陈海仲.如何调动初中学生体育课学习积极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5 (11) .

[2]王为民.体育教学与意志培养[J].福建学校体育卫生.1997 (3) .

[3]高平.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4]季浏等.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杨荣华.意志研究的缺陷和对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6]王文芳.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几种途径[J].河北教育.2001.

赵林 (1973—) , 男, 河南省西华县人, 硕士。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研究。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各国都十分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在培训的内容上, 原来主要是进行技术培训, 而且许多培训重复设置, 又没有相应的设备进行练习, 以至于培训成了完全的计算机知识的灌输, 不仅没有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还引起他们的反感。在教师培训中技术培训与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并开始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培训内容。在培训的方式上, 不论是以培训机构为基地还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 只要是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 都是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采取哪种培训方式, 要根据培训内容, 培训所需的条件等合理确定。

总之,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新的时空特点、新的途径、新的模式。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支撑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如何实现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与老师、学校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和谐、高效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信息技术下骨干教师的研究既有利于骨干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 也有利于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向永.机遇与挑战:信息化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

祝智庭教授[J].中小学电教.2003,

[2]朱永海.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3]黄宇星.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与能力结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6) :122-124.

[4]李立新.教育信息化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建构[J].教育信息化.2004,

[5]周丽蕊, 黎炳学, 卫发昌.校本教研中骨干教师的角色定位与重塑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 0 0 6, (4) :3 6-3 7.

作者简介

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上接第293页

市。却有一些城区无法比拟的资源。如能因地制宜, 发动学生, 自己动手, 创造条件, 完全可以变弱势为优势, 保障一些课程的顺利开展。如关于生物学实验材料的来源问题, 一方面可通过发动学生到野外采集,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或课余时间创建自己的生物园, 让生物园为生物学实验课提供材料。这样既解决了实验材料的经费问题, 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吴济清.把握教育发展走势,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J].教育财会研究.2000, 1:51-

[2]郑宏波.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 6:10-

[3]黄正新.别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J].青年教师.2005, 4:54.

[4]许丽英, 袁桂林.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 6:57-62.

[5]胡向东, 曹雪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教育资源配置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

作者简介

张璇,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生物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向永.机遇与挑战:信息化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祝智庭教授[J].中小学电教.2003, (8) :4-8.

[2]朱永海.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3) :110-112.

[3]黄宇星.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与能力结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6) :122-124.

[4]李立新.教育信息化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建构[J].教育信息化.2004, (2) :22-24.

教师成长环境 篇9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生活中随处都要用到网络。正是基于网络的普及性,小学生有了更多的资源进行学习。在网络中学生能够打破时间以及空间地域的局限,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网络环境下教学方式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工具的增多;二是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提升。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自我主动学习,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这种环境下,研究型教师的成长需要更多地关注教学实践,不断增强自身的工作水平以及教学手段教学科研能力。

一、网络环境下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

网络汇聚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些资源能够被学生很方便地搜集、提取和使用,适合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与知识扩展练习。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的沃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更有利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在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身份已经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需要转变自身角色,在思想上重视互联网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扩充自身的互联网使用技能,还需要在互联网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互联网的认知,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丰富教学内容。互联网进入学生的学习环境中还需要注意有选择地教育学生。教师在新时代互联网的工作当中,自身应当主动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以及解决问题的帮手。教学应当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应当只关注自身应该怎么教,还需要关注如何学,使学生切实地获得学习的技能。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式学习,交互式学习的特点有互动性、多样性、个性化等。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知识,为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发挥自我学习的优势,获得进步。教师角色的转型不能忽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发挥不出甚至减弱这些都不是成功的教学转型。教师的教授是基础,互联网的应用是教学的手段与工具。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在于启发式教学,教师负责组织教学并在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获得成功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作用不能被淡化,反而要加强。教师要准备好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成功地转型为一名优秀的引导者、辅导者以及合作伙伴。

二、网络环境下教师需要掌握相应的技能

学校应当建立以互联网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需要实现教学中心的转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发挥,但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但是网络环境下主要强调学生如何学习,将教师的主体位置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网络等新时代的教学工具引入学生的成长教育过程中能够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成长,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记忆能力。但是互联网给予学生的新的培养方式与作用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与规范。教师首先应当提高自身对互联网的操作以及使用技能,准确高效地掌握和运用网络环境下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工具的使用。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我水平,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等办公软件应用等。其次,互联网作为一种新事物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家长做好沟通,使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环境以及氛围的变化,使学生家长与学校教育一同进步,尊重学校教学方式的转变。另外,互联网环境下,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打造优秀的教学平台。教师同样要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培植学生的道德理念与信仰,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打造优秀的教育培养系统。

教师成长环境 篇10

关键词:网络,课例研讨,教师专业

课例研讨是一种教师联合起来计划、观察、分析和提炼真实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 它不着眼于改进某一节课的活动, 而是一种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循环, 其本质上是一种课堂行动研究, 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例研讨, 目的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搭建网络教研平台, 让更多的骨干教师、专家成为教师研习的引导者, 带动教师间的互动,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1 网络环境下展开课例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基础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网络合作教研的关系

皮亚杰的发展理论认为, 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 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因此, 参与课例研讨的教师只有在平等的研讨活动中, 受团队作用的影响, 促使自己的专业化程度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并获得团体的认同。从建构主义认识论来看, 网络合作的课例探讨活动所倡导的互动性、参与性, 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使教师个体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新课程理念有着不断地建构, 教师在新的认知结构中既丰富了自身的实践智慧, 也内化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模式和习惯。

1.2 网络学习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指在以网络为基础的虚拟坏境中, 一个由学习者或群体及其助学者, 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 在该共同体中, 他们之间常常进行学习沟通, 相互交流, 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并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和某种共同体文化。教师运用网络环境搭建网络平台, 进行课例研讨, 发展、积累和运用在不断学习中获得的实践性知识, 这些内在特征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相吻合, 教师把课例研讨中的学习积累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在研究成果、教学经验、教学资源的分享中不断体验着学习中的成功和困惑, 在不断成功的良性循环下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使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和超越。

2 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例研讨策略建议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要建构一些合适的策略促进教师愿意采用网络平台进行课例研讨

2.1 构建合适的课例研讨主题

课例研讨的主题应该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实际存在的, 具有共性与关键性的问题。教师将这些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发布在研讨专题网站上供大家探讨, 或通过视频或教学设计的方式呈现给教师并进行交流。通过对课例中难点的研讨, 教师进行互相交流讨论, 各抒己见。通过网络教研的方式, 大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 打破了传统的信息隔离状态。富有经验的教师的隐性知识能够突破空间和时间被保存和传播, 网络平台下课例研讨起到了知识纵向传承的作用。

2.2 努力创建高效的网络合作关系

网络学习共同体相对于传统的面授式研讨, 是一个更为开放的系统, 骨干教师、专家甚至是学生都有可能成为系统中的参与者, 因此, 借用网络平台进行课例的研讨, 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这样的网络平台, “相观而善之谓摩”, 通用对重点、难点的课例研讨, 有利于缩短课程发展与教师实践之间的落差, 还可以引发教师间艺术切磋与教学研究 , 促成研讨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教师做为网络平台中课例的发布者, 和他人课例的学习与探讨者。在记录反思的过程中, 会促使自身不断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 提升自身实践教学的经验。这种借鉴和吸收有两个表现, 一是通过对课例视频、教学设计等学习资料的直接经验获得;二是在通过对课例中存有的问题进行讨论而生成相关实践性经验。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无不显示, 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因此, 每一个教师应在与同行的交流探讨中, 利用网络交流呈现出的多元化经验交流、反馈方式, 努力建立高效的网络合作关系, 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2.3 建设合理的评价管理机制

网络平台的课例研讨需要有合理的评价机制, 以此形成一种长效的外部保障机制, 防止课例研究肤浅化,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

如果仅将个人成绩做为对教师的评价标准, 无形中削弱了教师的合作意识, 强化了竞争意识。因此, 可以将“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作为考查、评价教师的指标之一。学校借助一些规定来贯彻, 如教师参加课例研究量的规定。对于课例研讨过程中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肯定, 对于合作成果进行奖励, 以激发教师间的合作;对开展较好的课例团队给予奖励、推广, 以促进区域型的课例的研究发展。通用完善相应的评价管理制度, 鼓励教师合作, 从人为走向自然。

专业发展是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一项活动, 也是保证教师职业活力和持久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 运用网络环境进行课例的研讨被更多地应用于教育领域时, 技术的优越性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 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姜春红.网络合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

[2]周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合作[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教师成长环境 篇11

那么,教育是什么呢?教育一般被认为是教化育人,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是一个国家创新、发展、延续、传承的力量。习近平明确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但在传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一根粉笔一堂课、一本教案年年用”,学生则“上课听写、下课抄写、考试默写”。这种教学和学习方式无法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严重违背了教育理念。

因此,我国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这无疑给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教师要想转变教学方式就必须跟上新形势,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教师只有走上专业成长之路,才会主动学习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人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使自己拥有“一桶水”呢?

钟启泉先生指出,现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新课改以来,各地区纷纷举办培训、科研、竞赛等多种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活动。以厦门地区为例,每周组织一次市区教研,每年开展一次集中学科培训,鼓励教师申报课题研究,每两年举办一轮教师技能大赛和多种类、各级别的专项比赛,如信息技术综合竞赛、校本作业评选、学会论文评选等。这些活动为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提供了有利平台。

但是,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却不是一蹴而就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细细想来,他忽视了一点: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学实践,离不开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因此,这一成长公式恐怕应改为:学生&(经验+反思+实践)=成长。

那么,教师应怎么实践这一公式呢?对此,参与培训、科研、竞赛等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最重要的是与学生一同参与带有科研性质的教学实践。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采用以微型课题为导向的兴趣小组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

一、创新教学方式的研究

新课改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因此如何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成为需要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问题教学法逐渐成为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这一教学方法还存在有待研究之处,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选择与设置问点,才能使课堂教学从教师选择问点启发学生思考转变为学生自主提出问点,并进行创造性的知识建构,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申报了《中学历史教学中问点的选择与设置》微型课题。为完成这一课题,我又申报了针对八年级学生的校级研究性学习课题《寻找有趣且有效的历史问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要求备课组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中选择问点、拟定问题。在课前,指导学生完成每一课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在课后,引导学生总结课堂问题,研究每一个问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备课组在下一轮集体备课中要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变教学策略。

由于必须主导研究方向和根据反馈改变教学策略,备课组中的两名教师在空闲时间主动阅读相关书籍,探索下一步研究对策。这实际上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教科研能力。而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的研究反馈既使课题研究更加契合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教师改变教学技巧。因此,在研究结题时,契合学情且具有实践操作性的课题成果得到了评审组的一致认可。而由这一课题研究所延伸出来的科研创新方式也在教学中得到了推广,提高了教师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二、改变学习方式的尝试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针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讨日趋激烈,生本、导学案等热门词汇不断出现。对此,我亦有所思考,教师应如何改变目前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呢?在申报课题的前一年,备课组通过开展校内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活动进行了可行性调查研究。由于历史兴趣小组活动每周仅开展一次,因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就成为关键。开展活动前,备课组要结合教学内容选取活动主题,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塑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七年级上学期,备课组结合本学期的教学重点确定活动主题为我国古代皇帝,重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一次活动是组织学生观看《成吉思汗》纪录片,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并布置活动任务,要求每组合作完成对一位皇帝的介绍。第二次活动是观看辩论赛视频,让学生意识到口头表达的重要性,从而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在第三次活动中,各小组要选派代表上台介绍一位皇帝,并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每次活动结束前,各小组要通过讨论选出自己最认可的小组并给予该组一颗红星。在学期末最后一次活动中,全班学生要根据每次活动各组的表现情况与得星情况评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组员,并让获奖的组员发表即兴感言。

七年级下学期,备课组结合本学期教学重点确定本学期活动主题为仿古小制作,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发明意识。第一次活动是组织学生观看本校科技节的仿古小制作展览,激发学生对创新发明的兴趣,并布置下次活动需携带的材料。在接下来的每次活动中,学生都要利用材料制作仿古小制作,如使用橡皮泥制作唐三彩、使用贝壳和绳子制作远古人类装饰品、使用泡沫板和牙签制作筒车、使用水笔和宣纸制作交子等。每次活动由教师说明所需材料和简易制作流程,而具体动手制作则由学生自主完成。制作成功后,学生要展示作品,并简要介绍制作方法和技巧。活动结束前,各小组要通过讨论选出最佳作品和最佳合作团队。

实践表明,开展历史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参与历史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明显比未参与的学生更具自主学习意识。在活动准备过程中,教师根据学情选取教学内容、处理课堂突发状况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说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过程更像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推动、共同探究、合作建构的过程。无论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基于学情的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因此,教师不但要发挥自身能动性,还要重视学生的作用,促进自身的成长。

教师成长环境 篇12

电子书包、教育云、学习分析、网络调查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给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线学习学校、慕课、开放课程、游戏式学习、自组织学习等新的教育形态不断涌现。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改变了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等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一对一教学、创客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再只是教授知识,更要引领学生学习和创造;教学内容及课程也不再停留于教材,而是更加注重在教育资源云上的积累;教学时空不再局限于学校与课堂,而要充分利用网络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开展包括家、校、社区共同体的社会协同教育。这就要求在大数据环境中的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专业素养,以便从容应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挑战。

●大数据环境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具备的专业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知识,而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只具备学科教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生具有个性化特点,这就需要教师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及教育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成长进步。由于传授知识不再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能,而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创新人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的职能越来越突出。所以,在大数据环境中,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具备对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成为了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因此,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当务之急。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为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能力。这些能力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理念、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与技能等方面提升专业素养,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与对象,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媒体、平台与资源,创设合适的情境,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开发丰富新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大数据环境中教师实现信息化专业成长的策略与途径

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策略和途径有许多,最重要的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实践。在大数据环境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字资源以及各种信息化手段,拓宽自己成长的路径,实现开放、便捷、自主等个性化的专业成长。具体途径如下。

1.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实践证明,有效的培训是实现大数据环境中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教师要珍惜各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机会,积极参与其中并将所学的信息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远程网络培训、校本培训等途径快速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2.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制定学习计划,在业余时间利用便捷的网络资源如观看网上慕课、微课、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各种教育教学平台等进行自学,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教研、校本教研及利用网络的合作备课等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学习、交流、反思、分享、协作,从而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3. 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为了更好地让教师掌握大数据环境中新教育技术的应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学校可以让教师参加信息化时代较前沿的课题研究,或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加强对课题实验教师的业务培训,更新他们的观念,使他们逐步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并能按新教学模式的要求去设计和实施教学,让教师学会在教学中研究和在研究中教学。实践证明,教师通过课题研究,能提高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能熟练掌握各种教育技术及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并掌握设计博客、制作应用课件、进行网络沟通、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由教书匠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4.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在大数据环境中,教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将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与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才能使信息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给教师构建各种应用信息技术的活动平台,如一师一优课、微课大赛、教育科研个人平台等,使其积极参加各种信息化教学的展示活动,相互取长补短,将好的做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水平及信息素养。

5. 同伴协作,共同提高

在大数据环境中,教师可以借助学校的集体教研时间,采取课堂观察的办法,近距离、精密细致地对课堂进行研究,通过“一人授课,多人观察”的形式进行同伴协作,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教师可采用“课前会议—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后研讨反思”的方式进行教学研究,共同研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适合新课标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说课、讲课、评课等比赛活动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天雨.“互联网+”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N].人民邮电报,2015-3-23.

[2]陈琳.2013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透视[J].教育研究,2014(06).

[3]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1(1).

上一篇:期刊数据库下一篇:煤泥回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