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成长历程(共12篇)
教师的成长历程 篇1
悠然记得刚考上教师, 对这个职业充满了热情与渴望, 迫切地希望自己迅速成长。我报名了所有的比赛, 高效课堂、优质课、名优教师带徒, 成为参赛常用户。作为一名新教师, 有太多的不成熟, 太多需要学习成长的地方, 参加比赛结果的名次主要是三等奖、二等奖。在参加第三年教师基本功比武中获得了上课第一名, 那种喜悦溢于言表。
一、尝试开始, 失败结局——走近课题
有一天看到了教育信息网上关于申请宁波市德育课题的发文。作为毕业一直以来都担任班主任的我, 积累了一些班主任心得及带班级的经验, 被评为象山县优秀德育工作者和年年校优秀班主任, 带的班集体为优秀班集体。希望可以将这些工作上升到理论层次上, 开始尝试写课题。
班主任经验, 让自己心中有一些想法。第一步在班主任工作上寻找课题申请的立足点, 同时查阅已经立项获奖的课题是怎样着手开始研究的。我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农村, 心底淳朴而善良。由于很多父母都在外地务工, 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对于彬彬有礼, 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国外提倡一种绅士教育, 能否引入绅士教育以促进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呢?随后开始搜集各种资料, 各种数据, 着手写课题立项申请报告。课题立项申请报告改了又改, 再改。这和当初准备赛课中进行磨课是同样的过程, 那种感觉是爱并痛苦着。提交立项报告以后,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然而, 结果却是没有立项。在遗憾中, 觉得自己在科研方面相当浅薄。最重要的是, 我总在想, 课题立项没有通过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和姚主任的学习和探讨, 觉得一是课题不够新颖, 其二, 我的德育课题相对比较空洞。随后给自己提出了几个问题, 什么是绅士教育, 在自己的班级中有哪些措施活动可以体现绅士教育, 绅士教育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这些都是在立项报告中没有提及的。那时候的我只为课题而急切地做课题, 就像一个没有走路的孩子急于奔跑, 摔跤是必然的。
二、反思总结, 终获立项——走进课题
近两年随着可汗学院盛行, 国内也迅速流行起了微课, 我校也紧跟步伐, 培训各位老师学习制作微课, 了解微课的相关信息等。微课的好处在于它是一种资源性, 可以重复利用。当时, 我们学校的高中数学组因为有老师请产假, 相当缺老师, 一段时间内有一位数学老师兼任班主任的同时, 承担了四个班级的数学课教学任务, 批改作业, 答疑等等。作为高中数学教研组组长的我, 想着怎样才能给老师减负, 同时不会给学生减质量呢?
我校的学生主要特点为思维活跃, 学习基础薄弱, 学习习惯不佳。首先, 课堂上的新授课肯定是不能够少的。同年级的几个班级用的资料是一致的, 学生的错误具有很大的重复性, 教师答疑很多时候都是在机械地重复给不同的学生解答。那么, 利用微课的资源制作成答疑视频, 让学生进行补充答疑, 这或许是值得研究和操作的。我设置了问卷调查, 针对高一全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显示, 大部分学生对微课答疑具有热情。且答疑微课供学生学习是高效, 不受空间, 时间限制的。于是, 我找到了立足与本校的一个新课题, 2014年申请了象山县规划课题《探索微课在数学答疑中的应用模式》, 在等待课题是否获得立项的同时, 对探索如何更好地将微课应用于数学答疑中的应用模式, 组内进行了培训学习, 工作分工, 定期汇报, 共同探讨反馈等等。数学组先后撰写了五篇论文并发表, 其中有一篇发表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 其他四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就在我们踏踏实实的研究中, 立项的消息传来, 全组同仁都high起来了。科研这个话题距离我们太遥远而崇敬, 立项这个消息让我们觉得可以第一次离我们那么近……这个消息极大地鼓励了我们, 让我们工作更具有积极性。
三、边思边研, 再度立项——紧跟课题
姚主任提点我, 这个课题升华一下可以考虑申请宁波市教育技术课题。毕竟这个课题是数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下进行的。而此时, 我们课题组也在考虑一个新的问题, 就是如何把握答疑, 也就是学生错题度的问题。高中数学组有的老师已经有十几年的教龄, 已经可以从教师层面把握典型错题。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建立起学生自己的错题集, 并将错题进行分层, 从而把握住那些重复错题—高频错题呢。接着, 我们就有了新课题的关键词, 高频错题, 微课答疑。2014年年底, 我申请了宁波市教育技术课题《利用数字错题资源靶向消除知识误区的实践研究》。在教学中, 组织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 定期从学生的错题集中抽取典型题进行变式限时集训。针对典型错题制作成微课答疑视频供学生学习。老师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学生的错题级别找出高频错题, 制作成答疑微课, 从而靶向消除这些知识误区。
在我们沉浸在自己的循序渐进中, 姚俊主任打电话告诉我, 这个宁波市教育技术课题成功获得立项。当时的我, 仿佛就像个孩子一样, 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拉着办公室同事的手, 优美地旋转了一圈。是不是说明我们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逐渐走在螺旋上升的道路上了?
经过论文发表、课题申请失败、两个课题申请获得立项, 我对课题研究有了自己的体会。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心渴望不断的驱使着我。在研究课题的过程,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往往总会让课题研究上升到新的层次问题上, 继而推动课题的研究。在整个课题研究中, 一个人往往是完成不了的, 组建合适的团队, 并进行职责分工, 学会调动整个团队的协作能力。紧接着, 希望可以继续完善课题相关内容, 并争取象山县课题评奖的时候, 宁波市课题评奖时, 能够获奖。我相信, 努力下走出来的应该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徐洁.如何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8 (14) .
教师的成长历程 篇2
当今社会,要当一名幼儿教师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尤其要当好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那更是难上加难。从事幼教行业的老师都知道,作为一名在前线工作的幼儿教师,不但要上好每一次的教学活动,还要做好班主任的各项工作,所以说,每一名幼儿教师都不简单。我作为一名从事幼教行业已有五年的青年教师,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有辛酸也有喜悦,虽然在这条道路上走得磕磕绊绊的,但是越走越顺,越走越有成就感。
下面就我个人谈谈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的经验。首先,班主任工作方面。
一、班级管理
1、以一个大家长的身份管理所有的孩子,公平对待。
一个班级就像是一个大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身为班主任既是孩子们的妈妈又是爸爸。所以我都会用慈母般的爱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用慈父般的爱去严格要求每一个孩子。当遇到孩子们争吵的时候,我首先去了解清楚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再断定谁对谁错。一旦孩子犯错了,如果只是一味的责备对幼儿内心也是一种伤害,所以我经常会让他们从回忆事情的过程中,自己领悟到过错,主动道歉。记得有一次,我们班里的李翰霖小朋友把华仁丞小朋友打的流鼻血了,当时我很生气本想去责备他,可冷静一想,事情肯定是双方面引起的。于是我向周围小朋友打听情况,也问了他们俩事情的经过,后来才知道是华仁丞小朋友不对在先,才会造成这件事情的发生。在我的引导下两个孩子都知道错了,也相互道了歉,最后还是开开心心的成为了好朋友。
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家长,决不能有偏袒的心理,很多老师包括我也都会有特别喜欢的孩子,就会带着有色眼镜去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老师要看全面,当你发现这个孩子很调皮而不喜欢他,就要试着去发现他的优点而喜欢他。要知道孩子的内心是很脆弱的,当他发现你放弃他的时候,他就会也放弃自己,所以作为一个老师,你对待他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心灵。
2、成为“孩子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从古至今,学生永远都是和老师保持一定距离的,他们会怕老师,不敢和老师多说话,就像是猫看到老鼠一样,希望自己能够逃出“猫”的视线。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又单纯又天真,他们需要的是老师能够像妈妈一样的呵护他们,像姐姐一样和他们玩,所以作为幼儿园的老师,你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内心是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让孩子从你身上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这样他们就会愿意和你交流,和你说话,和你一起玩游戏。例如:当幼儿在玩角色游戏的时候,你可以加入他们一起玩,你会发现,孩子们看到老师也一起玩会特别的高兴,还会表现的非常积极,很热情的带着你玩这个玩那个。当孩子们在聊天的时候,你也凑上去听一听,讲一讲,你就会知道每天他们都在聊些什么,也慢慢地了解了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发现他们的表达能力的情况,慢慢地,孩子们会把他们的小秘密告诉你,你就能成功的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有了这样的交情,得到了这份信任,对于管理班级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们会愿意听你的话。而且,每次不管在玩的时候还是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都要表现的比他们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崇拜你,仰慕你,这样你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他们的“孩子王”,以后你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你的言行就是他们的榜样,你的话就会心甘情愿的听从。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生活习惯养成和学习习惯是一样的重要,这不单是家长比较重视的,也是我们老师应该重点培养的。幼儿从小班到大班,从什么都不会到有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来说是成长的表现,对教师来说是难能可贵。所以对于幼儿教师来说,细心和耐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最不可缺少的。
从我这几年的工作中,我发现很多老师在生活上对幼儿的照顾是比较到位的,往往这也是家长最为关心的。可对于幼儿心灵上的关怀是有疏忽的,这也是家长们忽视的地方。可能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幼儿生活的那么无忧无虑,思想也都是单纯天真的,不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可如果你仔细观察每个孩子,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比较孤僻的小孩,他们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一天的心情,而你却没有在意。有时候在早上接待的时候,如果有的孩子和以往不一样,闷闷不乐,不愿和你打招呼也玩积木,那你就要多关心一下了,上前了解一下情况给予一些安慰,试着先走进他的心里再帮助他解决心里的不愉快。有的孩子如果有了一些反常,你就要格外注意了,如果不是学校里的事引起,那多数就是家里的关系。有的孩子就比较敏感,爸妈一吵架就会影响到他的心情,一旦离婚可能会在他的心理留下一道伤痕。这是值得我们老师和家长都要引起重视的事情,最好就是主动和家里人沟通,家园配合做好对孩子心灵的安抚。教师要了解自己班里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引导,尽量不要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
二、家长工作
家长的配合,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年轻父母,学历高,懂得也多,和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年龄相仿,所以很多时候,在他们的内心会有着一些高傲,尤其是当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们很多时候都不愿和你这个年轻教师沟通,觉得你太年轻不懂得处理。当他们需要老师多多关照孩子的生活方面,往往也不会托付你去照顾,会觉得你自己都是个孩子肯定是照顾不好的的。所以对于我们年轻的教师来说,要当好一个班主任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往往因为这样,我认为我们青年教师就更要做出点成绩来给家长们看看,让他们信服,让他们心甘情愿将他们的宝贝托付给你照顾。
1、热情面对家长,主动和他们沟通。每天家长都会送孩子到教室里来,你要表现的十分热情,不但要和幼儿打招呼,还要和家长问好。尤其当他们向你了解他家宝宝情况的时候,你更要细心又耐心的与其交流。当放学的时候,也要主动又热情的和幼儿家长道别。让家长感觉到你对他们的重视。
2、将他们托付给你的事一一做到,一一做好。
幼儿园里,孩子会有很多事情都需要老师的照顾,家长也特别关心孩子在幼儿园里是否吃得好,睡得好。所以家长会经常来麻烦老师的照顾。比如:有点小感冒,请老师多关心一下会不会发烧。睡觉的时候会踢被子,希望老师多留心一下。我们的宝宝对海鲜过敏,中午吃饭的时候请老师多留心一下。我们的宝宝今天有些不开心,希望老师能帮忙安慰一下„„作为班主任这既是家长托付你要做的事情,也是你应该要做的事情。家长的这一举动正好给你一个提醒,让你知道今天哪些孩子是要特别关注的。而且既然这是家长特意关照你的,说明这是他们比较担心的事,所以你一定要时刻放在心上,做到让家长放心,满意。
3、关心每一个孩子,做到一视同仁,让他们感受到在你的心里是有他们孩子的。幼儿园里孩子难免会相互打打打闹,产生一些小摩擦。而且幼儿太小出手没有分寸,有时只是闹着玩就会一不小心擦破皮,弄出一点小伤来。因为都是家里独子,特别宝贝,所以家长会非常在意自己家宝宝是否受到伤害。一旦发现自己家的宝宝被欺负了,尤其是受伤了,家长的心理都是不好受的,他们会觉得是你老师看管不当造成的。这时候作为一个班主任,更加需要做好家长的沟通和安抚工作。有时难免会受一点委屈,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容易会被家长责备,对你失去信任。这时要懂得忍,要学会放下脾气,等家长把话都说完了,你先要承认自己存在的过错,再耐心的跟他解释发生整件事情的经过,让他知道你已经公平处理过了,孩子也已经道过谦了,知道错了。这样家长会消气一些,也不会造成事情的延续。之后几天要特别关心和照顾他们的孩子,给家长吃一颗“定心丸”。
尤其对于那些比较调皮的孩子,家长也知道,但是在他们心里会觉得你老师可能会不喜欢他们的孩子,这时当他们孩子被欺负时,你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处理事情,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心里还是喜欢他们孩子的。这样以后这个孩子犯一些错误,跟家长沟通,家长也会比较理解,还会和你老师一条心,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好他们的孩子。其次,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营造一种轻松、温馨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是孩子踏进学习的第一道门槛,重点就是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由于幼儿年龄小又好动,在幼儿园要规规矩矩的学习和生活,会让孩子害怕上学。因此教师要给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温馨的学习环境。
课堂上幼儿在学本领的时候,教师最好要适当的给一些鼓励,比如:全班孩子一起鼓掌表扬他;奖励一个五角星。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肯定,这样会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老师教幼儿学习本领时,不管是生活中的还是学习上的,教师应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这样不但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帮助幼儿能够更好地掌握方法,也容易记忆深刻,让幼儿发现学习也不是很难,只要肯动脑筋就都能学会。幼儿之间都是存在差异的,作为老师不能要求每一位幼儿都如你想的那样。当孩子犯了错误、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要以正确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以至于幼儿不会因此而害怕老师,跟你产生距离感,也不会有推脱自己责任的想法。“知错能改”就还是好孩子。
2、有规划、有目标的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凌乱的教学工作会让自己每天都工作的很辛苦,很忙碌,而且还觉得很迷茫。结合学校的工作安排给自己制定一个一学期的教学计划,明确自己本学期要做的一些事情。再根据这个计划每周给自己定一个教学工作安排表,例如:周一要做什么,周二要完成什么„„让自己每天都能有目的的工作。这样的安排会让你觉得工作一点都不累,还对自己做过的事也一清二楚,很有条理性。最后,做一个勤学、好学的求学者。
1、多听、多问、多记、多想、多反思。
对于一个刚走出学校大门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来说,要学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学校里学的都是一些专业知识,而工作上学的就是实践经验。所以要当好一个优秀的教师就要学到老。尤其是青年教师,不要吝啬你的语言,多和有经验的老师交流,有什么不懂的就要问,有什么不会就要请教学,时刻做个有心人。当前辈在传授经验的时候就竖起耳朵听仔细,拿起笔记记清楚,最后别忘了做个自我反思。当学校安排你外出听课的时候,那就是你学习的好机会,一定要把握好机会,记好笔记写好反思做好总结。在空余的时间,主动找有经验的老师听他上课,吸取经验。当你上课的时候,多多让老师和领导来听你的课,从他们的点评中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不光要做好班主任的工作,还要备好课、上好课。而且你要是全方面发展的,各个科目,每个领域你都要懂一些。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社会、健康,这些科目都要你来教。所以我认为对一个幼儿教师来说确实很不容易。平时一定要多看书,多学习一些知识,业余爱好也要广泛,唱歌跳舞、打球跑步、绘画折纸„„样样都要懂个一二。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在外人看来永远是那么年轻那么有活力,这也是职业需求啊。
给自己多报一些学习班,为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多学必有益,如:学历进修、技能进修等,这些都是可以帮助你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方法。
大脑的成长历程 篇3
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成长的每一次变化都真实地印记在我们身上,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生理变化。而大脑藏在厚厚的颅骨里,我们很难了解它是怎么成长的,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现在,就让科学家来为我们讲述这个奇妙的过程吧!
在我们的一生中,大脑的变化比其他任何器官都多,而且从出生前到年老一直都影响着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和行为。当然,我们也并非简单被动地接受大脑在各个阶段的变化,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很好地适应这些阶段,并且更好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孕期
当我们还在母亲的肚子里熟睡时,大脑的发育就已经开始了。原始的神经细胞层在孕期的第四周内闭合形成完整的神经“管道”;再过一周,这个“管道”就发育成前脑、中脑和后脑的基本结构。这时,大脑的生长和分化主要受到基因的控制。尽管如此,还是有办法可以让它发育得更好,而这个主动权则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关键在于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良好的产前环境。在这几周里,母亲应该保持舒畅的心情,保证摄入丰富的营养,远离精神压力,远离香烟、酒精和其他毒素。在大脑形成晚期,胎儿已经拥有倾听和记忆的能力,因此声音和知觉也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在孕期的前半年里,大脑主要在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造:确保每个区域都发育良好,每一个神经元和神经连接都长在正确的位置上。可别小看了这个“基础工程”,它的规模巨大,需要生长出1000亿个脑细胞和分布在大脑10多个特殊区域里的数百万个辅助细胞,着实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演化工程。
大脑在孕期的发育很耗能,需要各种营养物质。比如,早期大脑发育需要一种名叫“叶酸”的营养物质,它对神经管的闭合起到关键作用,缺乏叶酸会导致诸如脊柱裂(部分脊柱暴露体外),甚至无脑畸形(因大部分脑未能发育导致的绝症)。还有证据表明,缺乏维生素B12也会导致相似的后果。不过,目前我们还不是很清楚其他营养物质在最初的几周对大脑有怎样的影响,因为衡量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无法和某些具体的食物一—对应,并且早期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带来的影响很难与几个月后或几年后才出现的大脑问题联系在一起。我们目前只能由动物实验得知:当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摄入不足时,神经元和神经连接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当铁元素和锌元素缺乏时,神经元的迁移活动将受阻;不饱和脂肪酸的匮乏也会造成神经活性的降低。但是,这并不表示对食物的摄入越多越好,相反,吃太多营养品也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举例来说,如果母亲是糖尿病患者,那么过量的葡萄糖对于发育中胎儿的大脑就是潜在的毒素。
大脑有一套庞大的安全保障体系,孕期产生的神经元数量是最终所需量的两倍,也就是说,足足有多出—倍的“后备队员”。但是,有一些危害是无法逆转的,比如胎儿时期导致的缺铁。就算小孩从出生起就开始补铁,之前的缺铁对大脑正常运行的影响时间也将持续3年之久。
由于胎儿与外界隔绝,所以不会接触到太多的有毒物质。胎盘是胎儿与母亲之间营养物质的运输工具,同时也是一道有力的筛选屏障,能够防止母体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侵害胎儿。但是,胎盘也并非无懈可击,汞、尼古丁和酒精等毒素就能穿过胎盘,其后果则取决于毒素的浓度和持续的时间。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尼古丁会影响神经传递素的功能,汞会造成小脑和部分大脑皮层的细胞丢失。我们现在都知道酒精会杀死神经元,但依然不清楚多少剂量会造成胎儿身体上和认知上的缺陷。
有一些毒素不需要穿过胎盘就能对胎儿产生影响,比如香烟会减少胎儿的血流量,进而减少其氧气和营养物质。最近研究发现,对于那些有着吸烟嗜好的母亲,或者家中有一个频繁吸烟的父亲,胎儿在这类环境的母亲子宫里成长,将来小孩长大后脑内的胼胝体(连接两个脑半球的结构)和眶额皮质(负责人的社会行为的结构)会相对较小,这就有可能导致后代潜在的行为异常。不过,香烟对孩子一般性的认知能力没有太大影响。
精神压力也是一种毒素。科学家在动物行为研究中发现,长期处于压力激素影响下的母体,其后代会表现出焦虑和多动症的情况。英国科学家最近对7000个妈妈和婴儿进行纵向研究后认为,其中15%的多动症患儿_是由于他们的母亲在孕期承受过大压力所致。看来,父母的呵护对于这些熟睡的宝宝们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学习、记忆和语言活动在出生前就已经开始了这也许让人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
童年
大脑在我们的童年继续发育,其可塑性和活力是所有阶段中最强的。神经连接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产生和打破。我们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也开始了正式的学习和记忆。
出生前,胎儿的大脑大约每分钟生成20万个新细胞,每秒钟建立180万个新的神经连接(只有那些经过不断强化的脑细胞和神经连接才能存活,而其他半数细胞都将走向死亡)。从出生开始到接下来的10多年里,大脑迅速成长,生活里的每一次经历都会影响我们各方面的学习状态。所以,这个阶段仍需父母的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潜力。
孕期的后期对于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在母亲怀孕的第22至24周时,就能简单地检测胎儿的智力了。因为胎儿能对声音和触摸作出反应,但会无视重复出现的相同刺激,这种简单的记阮方式被称为“适应性”记忆。大约从第32周起,胎儿会表现出接受条件反射的能力,这种记忆方式明显比“适应性”记忆更复杂,其间的任何一种刺激都能被胎儿当作事件发生的信号,比如特定的音乐和母亲的声音、气味,这种记忆在母亲怀孕第30周后形成,—直延续到出生后。
语言学习也是从产前开始的,对着7至9个月的胎儿说话可能会帮助他们辨认你的声音。孩子在3岁前对任何语言都会有所反应,但目前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听到多种语言会影响孩子将来的语言天赋。当然,比起外语,新生儿确实更容易接受母语的暗示。研究发现,影响语言能力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孩子出生后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情况,包括彼此的交流时间长短,父母用词的复杂程度,以及孩子对父母所说的话有多感兴趣。商家现在都热衷于推销“胎教”产品,父母们也乐于相信未出生的孩子能接受教育,但所谓“胎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事实上,胎儿所处的环境只能提供很有限的感官体验,过多的刺激反而会杀死新生的脑细胞。
大脑的多种结构都是在出生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逐渐发育成熟的,包括一些简单的自控行为、推理能力,还有情感能力、自我意识以及领悟他人的想法等。因此,童年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最佳时期。冷落和严厉的教育可能带给孩子大脑永久性的改变,比如遭到母亲遗弃或其他重大的精神创伤,这类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受到抑郁和焦虑的困扰。
那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呢?很显然,童年时期的大脑娇弱而富有潜力,没道理让孩子停止玩耍转向工作。研究表明,让孩子
充分感受到处在被爱护的环境中,与孩子进行一对一的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甚至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他们对学习的毕生兴趣。而这些游戏往往很简单,比如躲猫猫、搭积木、唱儿歌和拼图游戏。有人认为莫扎特的音乐能强化孩子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动物实验也发现它能增强老鼠跑迷宫的本领。这种“莫扎特效应”已经催生了无数的“胎教”和幼儿学习程序,但科学家对此褒贬不一,毕竟听音乐和演奏乐器完全是两码事,后者才会对大脑具有长期影响,并提高数学和推理能力。
到6岁时,大脑的重量已达到成年人的95%,能量消耗值也达到最高峰。在这一时期,小孩子开始运用逻辑思维,对他人付诸信任,也开始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继续体验着这个世界带给他们的感受,大脑的发育在青春期到来后,将再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顽劣自私,做事鲁莽,冲动急躁,但如果考虑到此时他们的大脑仍在继续发育,那么他们的这些行为表现就情有可原了。虽然此时的大脑从外表上看和成年人差不多,实际上其内部的神经连接还远远没有成熟。
心理学家一直将青少年的逆反表现归咎于激素。不过,最近的脑成像分析发现,青少年时期的大脑结构和20岁出头的成年人有着巨大的差别。科学家跟踪研究了近400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每两年扫描一次他们的大脑,结果发现,大脑灰质在青春期后会逐渐减少,大约每年递减1%,一直到20岁左右为止。这是大脑的一种自我完善过程,可以“剪掉”那些完全不用的神经连接和灰质。科学家还发现这个“修剪”程序开始于大脑的控制感觉和运动的区域,然后是控制语言和空间定位的区域,最后才是控制冲动行为、做决策以及处理情感的区域。这一发现或许解释了青少年为什么喜怒无常,为什么会做出种种不理性的决定——因为他们的大脑整体情况确实处在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随着大脑灰质的不断减少,大脑白质开始增加,它们作为神经元的支持结构,能使神经脉冲传递得更快,神经连接更加稳定。
青春期的这些成长特点让人喜忧参半。一方面,大脑仍然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可吸纳大量的知识;但另一方面,青少年对冲动情绪的自控能力较差,有可能导致一些危险行为,比如吸毒、酗酒、吸烟、斗殴等。青春期孩子的大脑判断能力差,对事情缺乏周全而长远的考虑,这似乎注定了他们会对毒品上瘾。
滥用毒品往往还同生活中的压力及忧郁情绪有关。不过,生活压力也有好的一面。当青少年逐渐成年并开始独立生活后,他们完全有潜力将自己的大脑塑造成一台高效的处理器。青少年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投入到学习中获取新知。不论是一心埋头苦读,还是利用艺术陶冶情操,哪怕是参加某次探索之旅,都会促进大脑的良性成长。毕竟,青少年的大脑仍在完善过程中,还需要加以保护。
成年
我们通常将成年定在18岁,但大脑却是在20多岁时才真正进入成年期。大脑活力的鼎盛时期从22岁开始,直到27岁才开始出现缓慢而持续的下降。当然,每个人的脑力下降速度不尽相同,有研究发现,那些常常参与同决策管理有关行为的人,其脑力下降的速度最缓慢。
在成年期,大脑的处理速度变慢,对外界收集来的信息储存减少,记忆也随之下降。那么这种衰退到底有多快呢?科学家通过综合评估人的算术、语言、基本动力技能等情况,制定了一种检测方法,将脑活力的变化用数字加以表示。按照这种方法,人类的脑活力从25岁起以每10年下降1点的速度衰退,也就是说,人的脑活力通常会在25~65岁之间下降3~4点。
这个结果让人听起来有点沮丧,不过这只是一般的生理规律。后天的思维锻炼与人生阅历会增加人的智慧,可以更加灵活熟络地处理事务,也可以更加冷静地应对突发事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脑的自然衰退。此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可以减缓这种衰退:我们应该保证摄入健康的饮食,保持良好积极的精神状态,多运动,远离烟酒。老年
毫无疑问,65岁的大脑和20岁出头的大脑是完全不同的。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开始发现自己经常忘记别人的姓名,想不起常用的东西搁在哪儿了,甚至有时茶壶就握在自己手中还四处寻找茶壶。
记忆力在此时出现衰退是很正常的。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的脑细胞不断减少,尤其是掌控记忆的脑细胞减少得更明显。当然,并非每个人都踏着一样的步调渐渐老去。那么,同样是老年人,思维敏捷的大脑和健忘易怒的大脑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有没有办法让自己成为前者呢?
回答是肯定的,体育锻炼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许多研究都认为每周3次的缓和运动可明显提高老人的注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没准这种锻炼还能刺激新的脑细胞生长。运动还能稳定我们的血糖水平,间接增强记忆力。
电脑商开发的“大脑锻炼”游戏曾一度被认为是没用的游戏,但最新研究表明这种“大脑训练”能显著增强60~80岁老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愉悦的心情当然也非常重要,因此应尽量避免发怒。多巴胺受体是一种负责积极情绪的物质,它在老年人体内呈现明显衰减的趋势。所以,吃一些含有多巴胺受体的食物,比如酸奶、杏仁等,有助于改善心情。
其实,大脑自身也有潜在的调整机制。随着年龄增长,你更容易记住那些愉快的经历,而把那些糟糕的回忆抛之脑后。大脑中有个叫“扁桃体”的结构,主要负责产生情绪。科学家在对多名60岁的老者的大脑扁桃体进行扫描研究后发现,比起年轻人,老年人的扁桃体与控制记忆的海马区之间的联系不再紧密,而与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关系更加密切,这或许就是经历丰富的老人更能有效控制自己情绪变化的原因,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变得更加美好。
是的,没人愿意变老,但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步入老年期的我们应该放下一切顾虑和担忧去尽情享受生活。研究发现,精神紧张的老者的激素水平较为紊乱,更容易造成情绪失控,患痴呆症的概率也大为增加。大脑不可能像皮肤那样长出明显的皱纹来提醒我们老之将至,但它也需要精心照料,所以千万别过早放弃对它的爱护。一旦察觉到衰老的信号时,就去散散步,玩玩字谜,想想开心的事,让自己多笑笑,这样还能弥补年轻时对大脑健康的疏忽。
相关链接开发大脑小窍门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越来越了解我们的大脑,他们发现,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细节都能使我们的大脑变得更高效,只是它们常常被我们忽略了。以下是一些例子。
绿色营养
大脑的重量仅占体重的3%,但它所消耗的能量却占到了人体能耗总量的1/6。对于大脑来说,绝大多数能量都被用于维护日常运转,而冥思苦想所消耗的能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这样一台珍贵而复杂的机器,我们必须给它补充“优质燃料”。有研究显示,饮食结构会明显影响人的智商。垃圾食品、所有化学制品和防腐剂,不仅损害身体,还削弱智力。不过,
令人惊奇的是,大脑一天之内消耗的能量并不高,比电冰箱灯泡的消耗还要少,并且还能做到非常高效。
提神的哈欠
我们常常把打哈欠与困倦联系在一起,但它的实际作用却是让大脑变得清醒。打哈欠可以使我们的咽喉得以扩张,让更多的氧气吸入肺部,进入血液循环,从而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许多脊椎动物都有打哈欠的能力,这其中包括所有的哺乳动物以及半数以上的鸟类。至于人类的胎儿,他们在12周以后就会打哈欠了。
学会关联
大脑的理解速度比我们实际的阅读速度快,铅笔或手指辅助阅读的速度都跟不上眼睛,不过需要你更快地移动你的眼睛。大脑会归类,也会联系。如果你正在学习某种东西,不妨问问自己:它让我想起了什么7这样做能帮助你记忆,因为大脑能把你以前知道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还有研究发现,大脑和身体状态需要保持一致。如果身体很懒散,大脑就会认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点都不重要,也就不会重视你所做的事情。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应该端坐、身体稍微前倾,让大脑保持警觉。劳逸结合
每个人的大脑并不是一直都保持敏捷状态,它也有低迷期。如果我们能在大脑功能最活跃的时候学习,就能节省时间,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当然,大脑需要休息。这样才能保持高效率。对成年人来说,大脑一次性集中精力最多保持25分钟。所以,每学习20到30分钟后就应该休息10分钟。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家务,10分钟后再回来继续学习,效果会更好。如果你感到很累,可以先拿出20分钟小睡一会儿再继续学习。大脑的活力需要水分的参与,如果你处于脱水状态就无法集中精力,因此我们应该多喝水,以保持身体必需的水分。大脑还需要运动和氧气,有时候站着办公效率更高。空余时间常到户外走走,运动运动身体,这些都对大脑有利。大脑的喜好
大脑喜欢色彩,使用有色笔或有色纸做记录能帮助我们进行记忆。大脑喜欢提问,当你在学习或读书时提问,大脑会自动搜索答案,从而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因此,一个富有创意的提问往往胜过给出一个答案。气味也会影响大脑,香料对保持头脑清醒有一定功效,困倦的时候不妨试试嗅闻薄荷、柠檬或桂皮。大脑需要空间,特别是整洁的空间。当人在一个宽敞的地方学习时,学习效率会明显高于在狭小空间里学习。最近还有研究显示,在一个整洁、有条不紊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更好。这是因为在接受了安排外部环境的训练后,大脑会跟着组织内部储存的知识,从而加强记忆力。
远离倒时差
经常性倒时差会给大脑的健康带来危害。如果一个人经常穿越多个时区,他的大脑就会受到损害并给记忆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在频繁的倒时差过程中,大脑会释放出许多有害激素,从而损害记忆。当然,一般人不必为此担忧,除非为航空公司工作,否则很少有人会几乎每两个星期就横跨多个时区飞行一次。不过轮班工作者却面临同样的危险,与经常性倒时差一样,频繁改变工作时间也不利于身体和大脑健康。多锻炼
压力会对大脑记忆产生不良影响。当你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时,体内产生的皮质醇就会增多,它会杀死海马状突起里的脑细胞,而海马正是负责处理我们长期和短期记忆的主要中枢所在。因此当我们感觉到有压力的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依然是锻炼。大脑如同肌肉,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是可以训练和加强的。专业运动员必须每天接受训练才能有所突破。同样的道理,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只能使大脑老化的速度加快。所以,我们不要让大脑老是闲着,试试“没事找事做”。
和大脑对话
大脑并不知道你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所以需要你告诉它。科学家建议用自言自语的方式对大脑说话,但不要提供消极信息,而是用鼓励的话语给大脑更多积极的暗示,这样才能使大脑更加活跃。大脑需要重复,每一次回顾记忆间隔的时间越短,记忆的效果越好,因为多次看同一事物能加深印象。对于多数人来说,记住一首歌或者一首歌的某些段落相当困难,但记住一些有序的东西就没那么难了。其实,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不得不记住一些序列性的东西,例如高速公路出口的名字等。只有记住这些序列,每天的生活才可能有效地进行。
开心很重要
我们都喜欢听笑话,不管听哪种笑话,大脑皮层的某个区域都比较活跃,而且其活跃程度与笑话的可笑程度明显相关。有研究表明,这一区域与获得报偿和奖赏的愉快感觉有关。大脑通过不同的途径接受笑话,然后将其输送到这一区域,对所有信息进行一一评估,最后决定值不值得为这个笑话发出笑声。看来,大脑很乐意开玩笑。是否开心和学习效率相关联,心情越好,学到的知识就越多。所以,让自己快乐起来吧!认识高原病
教师的成长历程 篇4
主题1:教育理论的虚与实
背景:在部分一线教师看来, 许多教育教学理论是“虚”的, 其原因是许多理论没有足够多的常态课下教学案例的支撑, 难以让教师认可该理论的普遍适用性。教育教学理论真的没有办法化“虚”为“实”么?
事例1:某次县级教学比赛课题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节课要想设计得有新意, 可以从渗透数学史教育、发挥数学文化功能和感悟数学哲学思辨的角度出发寻找例题。例1:“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事不竭。”怎么从数学的角度理解这句话?它出自《庄子》, 其哲学背景是古代哲学家对事物的无限可分性的争论和对实无限和浅无限的认识。完成计算过程后, 我用问题“当木棒的剩余部分比任何切割木棒的工具 (或物质) 都微小的时候, 我们如何取其半呢?”引发学生的思索, 然后告诉他们这是庄子的好朋友、名家人物惠施的命题之一。惠施本人没有留下著作, 《庄子·天下》保存了他的“历物十事”和21个著名哲学命题。这个命题讲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在有限之中蕴涵着无限。例2:“远望巍巍塔七层, 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 请问各层几盏灯?”学生完成计算后, 教师解说:“这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写的一道著名诗题。文字优美, 读来琅琅上口, 算来颇具趣味, 可以说是程大位所编数诗题中的精品。”然后进一步介绍程大位生平及其著作。课后我的反思是:例子来自于新课程标准的教材, 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 但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如果没有曾经阅读过一些数学史和数学文化书籍, 很难临时整合出上述教学素材, 这应该算是厚积薄发的一个例证吧。
主题2:解题研究的苦与乐
背景: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冥思苦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只有亲历解题过程的人才能体会个中滋味。
事例2:我在某期刊发表的文章《一个常用结论成立条件的推广》成文过程是这样的:2011年11月的一天, 在思考清华大学自主招生2009年数学试题时, 发现一道题与安振平老师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10期上提出的15个有趣的不等式之一实质相同, 和一个常用结论有关, 尽管两个题目给出的变量范围不符合常见结论的要求, 可是如果运用该结论, 可迅速获得正确解答。于是我就思考我们常用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可以推广。当天思考得入了迷, 以致于晚上在学生看电影的时候, 我坐在楼梯间借着昏暗的灯光苦苦计算, 当时解决了我猜想的特殊情形, 却没有能够完全证明我的猜想。第二天坐在办公室里又苦苦思索了一天, 进展不大, 直到第二天晚上, 才悟出可以将问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通过分类讨论的办法解决, 终于成功。可见写文章的成就感不仅来源于能够发表, 更有从“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到“慕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过程性体验, 可以说我发表 (或获奖) 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成长历程中的一个脚印。
主题3:信息技术的舍与取
背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课程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我们希望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 那么便产生了下列问题:信息技术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是教师用还是学生用?
事例3:2010年10月,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实习教师对《函数的单调性》 (第一课时) 进行了同课异构, 应实习教师甲的要求, 我协助他用几何画板制作了函数的单调性演示课件, 动态演示随着自变量的变化, 函数值对应变化。从课堂反应来看, 该课件的应用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荷, 与课前我的估计一致, 我认为本节课教育技术应用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益的。而实习教师乙的演示只借助了三角板:先在黑板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作出一条曲线段 (函数图象) , 然后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保持在横轴上, 从左向右平移三角板, 让学生观察另一直角边与曲线段交点纵坐标的变化情况, 同时他还要求学生在草稿纸上用自己的三角板做同步操作。从课堂反应来看, 教师乙的做法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荷, 还更好地帮助学生协调手脑, 学生对单调性的认识更深刻。课后实习教师就这两个教学片段问起我的想法, 我说:“取舍之间, 彰显智慧。”
主题4:校本课程的散与聚
背景: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开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既能发挥教师的长处, 促进教师发展, 又能让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这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做好了就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双赢, 从而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另外, 我校的实际是学优生和学困生数学学习能力差异显著, 从这方面思考可以开设数学竞赛讲座和数学基础知识讲座 (例如初高中衔接内容选讲) 。校本课程可以有模块化、系统化的内容 (例如球面几何选讲) , 是为聚;也可有灵活多变适合学情教情的设计 (例如三次函数的性质探究) , 是为散。但让每个学生获得自己的数学这一指导思想不能丢, 故须做到“形散神不散”。
事例4:我们学校已有多年开设校本课程的历史, 可是数学的校本课程较难开设, 因为校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开拓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将故事性和数学味两者兼顾就是教学设计的着重点了。高一阶段,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 我选择勾股定理的证明作为授课主题。教学路线图如下: (1) 商高定理的来由 (故事) 和毕达哥拉斯定理 (为什么又叫做百牛定理) 的来由; (2) 毕达哥拉斯的证明, 刘徽的证明, 霍利菲尔德总统的证明; (3) 其他由初中知识可以产生的证明。其间可以穿插无理数的发现 (第一次数学危机) , 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学的贡献, 其他公式 (例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等) 的“无字的证明”以及古代中国数学与古希腊数学发展的比较 (考虑到学情, 以具体事例为主, 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等。
特岗教师成长历程 篇5
——南部县铁鞭乡小学特岗教师成长历程
2009年,学校第一次面临发展中的最大困难——师资的严重缺乏,几经周折,在最后的补录中分配来了七位特岗教师。因此,学校有他们的加入变得更加精彩,同时又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给学校的管理者带来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让这个新群体自然融入整个教师群体?如何与特岗教师交流、合作?一句话,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让这个新群体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就我校对特岗教师近一年的经验谈点浅见,与各位同行共享。
一、全面了解基本情况,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首先,特岗教师来自不同的地域、区域。省外湖北武汉市1名,重庆云阳县1名,省内5名中南充市只有2名,其它市3名。面对工作环境陌生,条件艰苦,地方语言不熟悉等实际问题,其中有一部分特岗教师无法适应,这时,作为管理者就应该多和他们促膝谈心。
其次,特岗教师年龄结构较轻。其中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24岁,他们敢说、敢做,工作积极性高。作为校长,就应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建议,采纳他们的正确意见推动学校工作,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干,坚持杜绝“地头蛇”现象。
再次,特岗教师学历较原来的教师高。他们中有4位专科生,还有2位本科生,师范院校毕业的有5名,非师范院校的有2名。他们知识丰富,学历较高,动手能力强,给他一份文件,几分钟就搞定,这是大多数老教师不能办到的。大家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友好共事,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特岗教师的兴趣爱好广泛。他们中有3位男教师,4位女教师,大多数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喜爱网络和体育,于是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考察,让性格外向的马西芳老师担任七年级班主任工作,体育专业的石洋老师担任学校团总支书记,文雅温柔的赵燕老师负责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工作。
二、加强人文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集体的温暖 第一、在生活上给以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特岗教师大多来自外地,远离亲人,语言交流不便,饮食习惯与当地差异大,学校在他们到来之初,积极帮助他们整理住所和粉刷墙壁;购买了席梦思床和液化气灶;安装热水器、闭路电视,保证了“水、电、气、闭路、网络”五通,切实帮助他们解决食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学校还大量添置了体育设施和音响设备,时不时组织小型的体育竟赛和文娱活动,让特岗教师在我校生活得充实快乐,学校领导和老师还经常带领特岗教师家访,吃农家饭、谈农家事、聊农家话,使特岗教师尽快地融入本地生活,从而感受到学校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积极开展与特岗教师交心和谈心活动。召开特岗教师座谈会,倾听特岗教 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从教热情。在去年国庆节后初一数学马西芳老师到校长办公室诉说苦衷,提出不在担任初一数学的想法。学校及时了解情况,并要求辅导老师魏云昱同志深入课堂,教研组随堂听课,副校长何海东同志协助班务工作。在她的教育叙事里写到“参加工作后,我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学生不听话,成绩考的差,没有教学能力。记得刚上课不久学生第一次单元测试,那成绩差得让我束手无策,急得只掉眼泪,我曾有过抱怨、放弃的念头。好在学校校长和我的指导老师魏老师及时伸出援手,他们不但教我怎么教学和管理学生,还教我怎么为人处事,我从内心感谢他们,学校真是我成长的摇篮”。我们正是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让他们真正安下心来,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奉献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第三、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岗教师都有着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和美好理想,但缺乏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对学生的了解和把握。于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应多关心和开导,他们才能走出困境。今年春节开学后的第一天,学校接到了来自武汉王琪老师的一个电话,她提出辞职申请:原因是她父亲意外出了车祸,母亲突发疾病住进医院。当时学校领导含泪告诉她暂时在家里照顾双亲,等一个月后看情况在续假。然而不到半个月后,她就急匆匆返回学校上课了。学校为她的实际行动感动了,于是解决了她车费,并给她了2000元的慰问金。在她的成长记录里这样写到:“转眼间,来到四川铁鞭小学已经快一年了。我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的技巧,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到一名老师的蜕变,在这里衷心的感谢学校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领导悉心的照顾!作为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缺乏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对学生的了解和把握,多亏了老教师们的关心和开导,我才能走出困境;当家里发生了突发事件,使我对生活都感到迷茫时,学校的领导站在一个长辈的角度,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并在经济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三、采取多种措施,使之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特岗教师他们从大学毕业离开学校再到学校,由学生变成了教师,个人身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面临着许多的不适应,过去只是要求自己学懂学好,现在就是想法设法让学生学懂学好。这种由“多对一”变成 “一对多”的角色转换,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他们更是学生的模范代表,所以必须做到学高为师和身正为范。
一是加强培训学习,增强责任意识。
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特岗教师实际,学校每周利用周前会举行一次师德师风、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教学常规、课程改革讲座;每期一次教学技能、学校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确职业要求和职业纪律,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树立为人师表观念,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用崇高的师德情操去全心投入各自的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加强业务指导,提高教学能力。学校对特岗教师采取“一帮一”、“师带徒”等形式进行指导和培养,每位特岗教师都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管理能力强的班主任进行传、帮、带。语文学科由老当益壮的何恩老师负责,数学学科由省级骨干教师魏云昱同志负责,而外语学科由年富力强的范流江老师负责,这些指导老师每周给他们上示范课、观摩课,教给他们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同时指导老师按时去听特岗教师的课,听后进行交流和研讨,教研组开展“骨干教师引路课 ”、“学科带头人示范课”、“教研组研讨课”、“期末复习引路课 “同上一节课”、看 “优秀教师课堂实录”等活动,锻炼他们课堂教学艺术,促进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每期组织特岗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入门课、成长汇报课等教学展示活动,积极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进而提升他们的教学品位,促进专业发展;广泛开展“学习——实践——反思——总结”活动,坚持在教中学、学中教,使特岗教师在不断总结中发展自我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从教热情。
三是积极倡议写好教学叙事与教学反思。
特岗教师有着饱满的工作激情,丰富的专业知识,如何让他们在短期的教学实践中成长为学校的教学排头兵,关键在于学校适时、有效的引导。并针对教学中遇到的个案问题和教育叙事中反映的问题以及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开展深入的教学研讨,为特岗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惑,建立促进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特岗老师王运红在教育叙事中写到“当了近一年的老师,让我明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的涵义。作为一个职场新人,这是个很严峻的挑战,但只要认真的去备教材,备学生,认真去上好每一堂课,更多的去听其他老师的课。除此之外,作为一个老师,光是对工作的认真付出是不够的,还要学会与学生做朋友,甚至是做他们家长,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关爱。”
王琪老师在自己期末总结中说道“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英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没基础,学起来感觉很困难,学习的兴趣不高。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教他们唱英文歌,尽量多讲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英语,更喜欢学习英语”。
赵燕老师在特岗教师的成长经历中这样说“在选择师范院校的时候我在思想上就已经准备把自己磨砺成一位优秀的教师,但现实与理想总有有大的差距„„当上讲台,战战兢兢的,面对那么多对充满期待的眼睛,我感到紧张,我怕自己会犯语言上的错误,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但是当第一节课上完后我得到的不是更多的紧张,而是来自学生更多期待和肯定的眼光。学校还为我们搭建了良好的学习的平台“新老教师 结对子”活动,我和骨干教师范流江成为师徒关系,使我感到很安心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只有通过他们的教学个案和教育叙事以及工作总结,才能听到他们的心声以及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这样就有利于及时和他们沟通交流并为其排忧解难,更有利于他们迅速成长,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四是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更新知识。
特岗教师们都熟悉电脑,喜欢网络,特岗教师把学生们带进多媒体上课,自己制作课件、下载反映各个城市面貌的资料给同学们看,让孩子们用心去观察世界,了解世界,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们学会了网上查找资料,有的还学会了制作网页,做动画;老师也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学会使用多媒体和现代远程资源给孩子们上课。
王运红老师利用把英语动画电影搬进课堂、模仿电影里自己最喜欢的人物进行英语对话、自编英语歌曲,以此激发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轻松学习英语,实现了学习、娱乐双“丰收”。
四、正确对待成绩和问题,促进铁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在特岗教师加入我们学校教师队伍的一年时间里,他们以校为家、爱岗敬业,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新颖的课堂教学,赢得了当地群众、学生和教职工的称赞。“点亮一盏明灯,照亮八方星斗。”凡是特岗教师多的地方,文艺活动格外活跃,通过活动不仅传递了都市的文明,同时也感染了学校师生,感染了学生家长。他们无私对山里孩子的关爱,让更多的特困、留守、残疾儿童得到救助。
在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中初一数学名列大坪辖区第一,七八年级外语位居第四,小学三四年级外语列前五名,但也还有几科在后列。特岗教师在不断的磨砺中也寻找到了体现自身价值的所在,“我们年轻,我们不怕吃苦。”“除了努力工作,我们还能怎么做呢”“看到学生期待的眼神,我知道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一份良心事业„„”这些都是特岗教师发自肺腑的心声。
面对特岗教师们一腔热血而缺乏经验,积极认真而效果不佳,热情大方而无拘无束,活泼好动而心里脆弱等现实问题,作为学校领导应积极加强引导,就事现身说法,并开展心里咨询等活动,善于发现闪光点,正确使用表扬,管好、用好这支特岗教师队伍,真正让他们“留得住”、“教得好”、“成长快”、“当骨干”,发挥他们的真实才干,坚持用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积极创造条件,创新机制,不断提高特岗教师的待遇,促进全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悲欣交集的成长历程 篇6
关键词:查尔斯·狄更斯;成长主题;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出生于英格兰,后迫于经济的压力,被送到一家鞋油作坊工作,虽然他的童工生涯只有半年多,但对他的一生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对世态人情观察仔细,对人物内心体察入微,作品中真实生动地描绘了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谴责了社会压迫,鞭笞了种种不道德的行为。
“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文坛,十九世纪的英国是成长小说的盛行时期。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 [5]P32狄更斯的成长小说《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雾都孤儿》:抨击社会制度
《雾都孤儿》于1837年连载,是狄更斯早期的一部成长小说。这部小说题材严肃,描写了“伦敦居民中罪恶累累、堕落不堪之辈”的生活。主人公奥利弗·退斯特是济贫所里的一名孤儿,只因他在喝完一勺稀粥后要求再添一些,就被当局视为犯上作乱的坏孩子,受到严厉惩罚。后来他落入伦敦城里一帮盗匪之手。盗匪要把他训练成贼,但他始终不从,保持着纯良的天性。最后被亡父的朋友老绅士布朗劳收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部作品中,狄更斯通过在济贫院成长的奥利弗·退斯特故事表现了中产阶级小官僚的虚伪,生动地描绘了英国社会最底层的人的日常生活,猛烈抨击了《济贫法》,及济贫所对少年儿童的摧残,揭露了社会罪恶。可以看出狄更斯早期成长小说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表现出幻想与真实的融合,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带有传奇色彩。但这部作品是即兴创作,一气呵成,不求雕琢,难免导致情节过于复杂,结构松散,缺乏通盘的考虑,因此常常受到一些评论家的质疑。
二、《大卫科波菲尔》:揭露黑暗现实
《大卫科波菲尔》于1849年逐月发表,是狄更斯中期的一部带有自传性的小说,但并不拘泥于临摹实际发生的事,而是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崭新的创造。小说讲述了遗腹子大卫科波菲尔同年轻美貌、心地善良的母亲克拉拉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嫁给了凶残贪婪的商人枚得孙,但母亲性格软弱,被折磨致死,大卫被继父送去当童工,因不堪忍受压迫,长途跋涉,找到他唯一的亲人姨婆。最后,在姨婆的爱护下健康成长成为一位作家。
这一时期,英国处于动荡不安中,被称为饥饿的40年代。1837年至1847年,爆发了两次经济危机,工商业处于萧条状态,大量工人失业,全国普遍饥荒,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狄更斯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称是一名激进主义者,受现实的触发,对社会的深入观察和思考。在他的作品中,对现实社会进行的深入观察、冷静分析。创作的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显示了创作的新路向,对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者的鞭挞表现出来的幽默已带有辛辣的意味。“把表现个人拯救的形象看作实现更人道的社会的惟一希望。”[4] P130
三、《远大前程》:展现个人抱负
《远大前程》发表于1860年,是狄更斯晚期的成长小说。故事讲述了孤儿匹普跌宕起伏的人生,本以为会继承姐夫的手艺成为铁匠,但自从结实了艾斯黛拉后,他想成为一位绅士。在陌生人的资助下去伦敦接受绅士教育,当知道自己的恩人是小时候帮助过的逃犯时,他觉得很羞愧。后来,财产被全部交公,匹普身无分文还欠着巨额债务。经过命运的洗礼,他决心重新开始生活,重返故里时,遇见了遭受不幸婚姻痛苦的艾斯黛拉,生活给了两个人共同成长。
这部作品更注重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以及这种发展变化与人物生活环境的关系,注重展现人物内心的世界、细节的真实,情节更富于戏剧性。其中展现的成长主题主要侧重于个人抱负和自我完善,倾向于对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揭露批判,流露出些许幻灭、伤感和无奈的情调。主人公匹普最终认识到,社会地位和文化素质与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没有任何关系:忠诚、真爱和亲情比身份地位、物质财富更重要,是惟一值得追求的。[7]P36
四、结束语
本文选取年份跨度约狄更斯一生的三部成长小说进行解读,揭示狄更斯成长小说主题的演变过程。《雾都孤儿》的主题着重表现人物奇特的个性,人物的经历和命运往往带有传奇色彩。又勇于揭示惨淡的人生,揭露批判现实的阴暗面及其根源。《大卫科波菲尔》受现实的触发,对社会的深入观察和思考。在他的作品中,对现实社会进行的深入观察、冷静分析。创作的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显示了创作的新路向,对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者的鞭挞表现出来的幽默也带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远大前程》这部作品更注重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以及这种发展变化与人物生活环境的关系,注重展现人物内心的世界、细节的真实,情节更富于戏剧性。其中展现的成长主题主要侧重于个人抱负和自我完善,倾向于对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揭露批判,流露出些许幻灭、伤感和无奈的情调。
参考文献:
[1]Charles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 [M].Oversea Publishing House.2006
[2]Charles Dickens. Great Expectations [M]. Publish America.2010.03
[3]Charles Dickens. Oliver Twist [M]. Oversea Publishing House.2005
[4]Joseph Gold. Charles Dickens—Radical Moralist [M]. Oversea Publishing House.1982
[5]Mordecai Marcus. “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 [M].NY: The Odyssey Press.1969
[6]查尔斯·狄更斯.庄绎传译.《大卫科波菲尔》作者序[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7]常子霞译.远大前程导读[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3.9
[作者简介]江森,(1989-)女,辽宁省沈阳人,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
教师的成长历程 篇7
一、教师教学素养和学生学习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得到落实,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成为影响教育实践变革发展的瓶颈。
(一)教师教学素养培训较重视
新课程改革和“新基础教育”研究以来,各级各类层面组织的教师培训和研讨,关注的焦点基本聚集在转变观念和研究教法、学法上。教师培训的内容过于注重理念的更新,而忽视了影响教师素养的最基本的东西———学科素养。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如果教师只有教学素养而没有学科素养,就如同纸上谈兵。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在专业素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可以较大地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但是,如果教师教学素养与专业素养能够得到同步的提高,就可以极大地、成倍地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学科素养是基础,教学素养是关键。没有学科素养,一个教师就没有教学内容;没有教学素养,一个教师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科素养与教学素养结合起来,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
(二)学生学习素养提高较迅速
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素养比较低时,学生的学科知识较少,此时对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也不多。当学生学习素养比较高时,学生的学科知识就已经比较丰富了,与之相应,对教师的学科知识的要求就很高。我校学生由于具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学习素养的提高较迅速,因此,教师需要较高的学科素养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更好成长,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便具有其必要性。
为了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提高教师学科素养”的工作要求。由此,英语学科也开始了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实施教师特色建设的有益探索,从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英语学科教师队伍,同时为教师专业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设计创意
(一)总目标
根据我校《三年发展规划》中对于教师发展的阐述,通过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活动和实施教师学科特色建设,以点带面,全面夯实英语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提高英语教师的教育实践变革能力,促使英语组教师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在某些领域以鲜明的特色,较为完善的知识成果为外显形式,全面彰显我校英语学科的特色。
(二)成事目标
以具体研究任务———“实施教师特色建设”为抓手,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营造个性鲜明、百花齐放、团结协作、彼此欣赏、有凝聚力、敢于创新的教研组文化,并形成年段化的学科特色项目。
(三)成人目标
1.在亲历具体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包括英语学科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人际能力、态度及心智能力。
2.通过“实施教师特色建设”,激发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真切感受教师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提升教师的个性化实践变革能力,彰显教师的个性特色。
3. 通过特色项目的建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异域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提高学科素养的同时形成良好而独特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三、活动步骤与操作要点
(一)创设浓郁的英语氛围
1. 创设浓郁的英语环境,如在英语办公室创设英语角,播放英语歌曲或英语节目。
2. 大胆与外教对话,提高英语口语与会话能力。
(二)开展丰富的英语活动
1. 举行专题校本培训。我们每学期至少举行3次专题校本培训,对教师的学科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
2. 组织学科专业方面的竞赛。我们每学期举行2次,如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口语能力竞赛等。
3. 组织英语沙龙活动。我们每两周组织一次英语沙龙活动。
(三)实施个性化的特色建设
1. 每学期初,一是由各备课组组长牵头,制定本年级个人或团队的特色方案,并在学期的教学计划中作整体的安排,以保证特色项目的实施时空;二是教师根据自身特长,结合教材内容,积极筹划和实施学科特色项目,使学生通过学科特色项目活动,提升自身的英语素养,并以此为载体,加强英语组学科文化建设工作。三年级规划了“英语儿歌的演唱和创编”、四年级规划了“英语口语交际”、五年级规划了“英文歌曲欣赏和演唱”、六年级规划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特色项目。
2. 建立研究月历制度。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首先从教研组层面进行了“研究月历”的记录和整理工作,并结合研究现状,不定时地向全体老师发放教研组整理的研究月历。这份月历记录,不仅记录了一些老师的个性化思考、探索的成果,而且为下阶段的研究提供了若干个思考、探索点,供各位教师争鸣。同时,结合研究主题和研究现状,适时地向老师推荐一些理论文章和研究报告,以引领教师拓展自己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这种研究月历的记录扩展至备课组层面,各备课组也及时记录了本组的研究情况。并与同伴定期交流,分享研究的快乐,共同探究研究的策略、方法,共同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
四、实施效果与反思
我校项目实施两年以来,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通过提升教师素养和实施教师特色建设活动,打造了研究型教师团队,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营造了个性鲜明、百花齐放、团结协作、彼此欣赏、有凝聚力、敢于创新的教研组文化。英语教研组两次荣获(2004、2006年度)“感动局小团队”的称号,2007年8月又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研组”。这些荣誉的取得进一步激发了全体英语教师的研究热情,为“新基础教育”的课型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亲历具体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了教师的学科素养(包括英语学科的专业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写作、翻译;对英语学科的特殊能力:听、说、读、写、译;对英语学科发展和相关联系的了解)、管理能力、人际能力、态度及心智能力。特别是造就出了一批研究型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通过特色项目的建设,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了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掌握了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并增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学生生命成长。如2008学年一年,学生获全国金奖3个,银奖1个,铜奖1个;常州市一等奖10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44个。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优异。
五、改进的设想
(一)加强教师学科素养与教学素养间的互动
学科素养与教学素养并不是单独地对学生发生作用的,只有当教学素养与学科素养间进行互动时,尤其是教学素养对学科素养进行改造与重构后,才可能显现为教育素养。学科素养是静态生成的过程,而教学素养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要想实现两者的互动以达到教育素养的形成,还必须时刻审视学科素养对教学素养的影响,以及教学素养对学科素养的整合作用。只有有机地处理好了两种素养间的互动关系,才可以看到学科教师整体教育素养的提高。
(二)加强教师学科素养与学生学习素养间的互动
本期关注:名师的成长历程 篇8
策划人语:“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它是教育事业发展创新的基本保证。这支队伍的领军人才——名师则是它的核心和灵魂,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因此,在全国各地实施的“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是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龙头工程”,是立足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对带动和提升教育战线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课改十余年来,名师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创新转型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教育教研部门为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筑坚实的人才金字塔,相继成立了“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带徒”的方式开展多项内容、多种形式、多个课题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本期共同关注展示了名师的指导示范作用和巨大的辐射功能。期望这些个案只是引子,能为各地“多途径育才、多平台炼才”提供更广阔、更快捷的视野和路径。
历史名师成长的心理发展历程初探 篇9
一、选择历史教师路途的心理因素
老一辈的名师, 他们所走过的历程具有不可复制性, 比如极其困难的家庭条件、“文化大革命”、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工作等情况, 都是一去不返的成长背景, 而今天的青年教师也不可能重走他们的老路, 因此, 在选择教师行业时的心理趋向, 其实是含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的。 时代特征造就了老一辈名师在发展的道路上具备了不同于青年教师的所特有的品质, 比如成学江、王雄、陈伟国老师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种被时代赋予的使命感和对知识的求真态度, 让老一辈名师们都对书本、学习、阅读、历史学或师范专业都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
从贴近人们生活的角度说, 教师扮演着一种不断创造精神财富的社会角色, 许多人从小在家庭和学校环境的熏陶下, 就从心底崇拜或立志要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赵利剑老师在他的回忆文中写道:“至于说到对于历史学专业的挚爱, 则更为吾暗自得意矣。 因为这种爱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的乔揉造作, 也不是 ‘既来之, 则安之 ’的顺水推舟, 而是完全源于内心的情与意。 ”②但是, 这些在历史教育领域颇有一番成就的历史老师们, 有相当一部分都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历史或者教育事业, 究其原因:“分配”。 据毛经文老师的讲述:“我们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体制, 大学毕业生说好听点是包分配的, 说不好听点是强制分配, 思想不通, 组织上服从, 师范生就必须去做中小学老师, 除非你爸是‘刚’或‘江’。 ”③甚至有一部分名师在他的职业生涯前期, 在无奈进入教师行业后呈现一种消极心理, 不进反退。 刘庆亮老师在刚开始执教的不安分, 并受到校方的处罚, 也充分反映了部分名师在职业发展的初期, 出现过消极应对的心理。 但是, 无论是“包办婚姻”也好, 还是初期迷惘也好, 这些名师最终还是回到了教育事业的正轨上, 他们靠的是怎样的品质与毅力? 他们在从教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又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他们立志成为历史名师的心理动机又是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历史名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心理
美国学者费斯勒把教师生涯发展分成八个阶段:职前教育阶段, 实习导入阶段, 能力建设阶段, 热心成长阶段, 生涯挫折阶段, 稳定停滞阶段, 生涯低落的阶段, 生涯引退阶段。 其中, 处于“生涯挫折阶段”的教师会在教学时遇到许多挫折:理想幻灭、工作不满、情绪低落, 等等。 教师在遇到挫折时如果停滞不前, 或者说持续在生涯低落阶段而不知在专业领域奋进成“专家的”“卓越的”, 则将永远也成不了名师。
1.职业倦怠心理
有学者认为, 在教师职业发展的中期, 常常会出现“职业倦怠”的心理, 而且会将这种心理归纳在 “高原平台期”或“职业危险期”的范畴。 比如王铁军教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平台期通常需要8-10年完成, 对应的教师年龄大约在35~45岁左右为资深老教师, 他们会因为自身的经验及资历而自以为是, 也会因为“职称”到顶而不思进取……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从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可能④。
显而易见, 职业倦怠心理在教师发展的中期很容易被察觉, 但是笔者认为, 这种倦怠心理其实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的一个“毒瘤”, 无论是前期、中期还是后期, 都是这颗“毒瘤”孕育的“温床”。 刘庆亮老师在他执教的生涯中, 一开始就出现了类似状况。 按刘庆亮老师的情况, 选择教师行业的缘由是学校的分配而并非自己的意愿, 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许多教学事故, 也充分说明职业倦怠心理在职业前期的凸显。
2.名利观
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具有两大优势:其一, 工作稳定。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优胜劣汰的职场竞争给许多青年造成了许多无形压力, 而教师职业的 “铁饭碗”则刚好回避了这一残酷的现实问题。 其二, 教师行业的社会地位较高。 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 公众对教师的评价处于一个较高位置, 即所谓的“受人尊重”。但是, 收入问题估计是历史教师甚至是各科教师心中的一个梗。 “清贫”等词一直是形容教师的词汇, 教师所抱怨最多的, 无非就是认为自身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 把经济收入纳入教师的职业范畴, 似乎有违背“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等所谓的成为名师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
但回归到现实, 中国的教师工资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 确实又低了一截。 2012年4月, 《纽约时报》报道称, 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飞利浦。 阿特巴赫进行的主要针对大学教师新聘时工资的一项调查表明, 中国教师的月平均工资仅为720美元, 在被调查的28个国家中位列倒数第三名⑤。 教师的薪资水平与社会地位的不协调, 也是许多年轻人不愿走上教师职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也是在职教师安心教学、创新理论的阻碍之一。
三、名师成长内在动因的激发
自己的努力奋斗是大多数名师最主要的成功方式。 教师能够脱颖而出, 在一定的年纪条件下自我反思、 自我学习、 自我情感教育的能力已经基本成熟, 并不倚靠他人指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 从低到高分别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 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 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 当所有的需要相继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一理论为名师工程中个体的需求提供了心理学依据⑥。 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背景下, 满足社会的认可则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 而满足这种追求的有效途径是激励机制。 只有采取激励和自我激励的方法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树立正确的价值需求, 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走向名师的顶峰。
要想激发内在动因, 专业素质则是教师成为名师的基础。 加强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 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除此以外, 还要学会评估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 充分了解自己, 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现实掌握的知识文化技能, 对自我做出客观评价。 其次, 要学会根据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制定相应行动目标和实施方案, 对自己的行动和作为预设相应目标, 并对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记录和理性分析, 然后通过反思性的思维活动, 再加以修正和改进。
摘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从历史名师的主观层面探讨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 便于我们感受名师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和情感升华, 这才是名师的影响力在精神层面的传播。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 不仅在于能教出多少优秀的学生, 更应该成为青年教师的精神领袖。本文根据诸多名师的成长回忆撰写, 希望通过分析历史名师成长的心路历程帮助青年教师们坦然面对从教育人道路上的跌宕起伏, 走向名师的顶峰。
关键词:历史名师,专业成长,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1]童福勇, 程其云.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11位名师的调查[C].开启名师成长新航程——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名师成长研究文集.
[2]孙双武.怡心书香探索守望———一个普通中学历史教师教育生涯之感悟[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3]毛经文讲述.曹军辉整理.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4]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2.
[5]王铁军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名师成功: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解读[C].开启名师成长新航程——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名师成长研究文集.
教师的成长历程 篇10
一.《小河男孩》是一部青少年成长小说
青少年通常指的是12岁至20岁之间的孩子,这个阶段是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和精神方面都有特殊的需求。成长一词在人类学中被解释为 :青少年经历生活的一系列磨炼和考验之后,获得了独立应对社会和生活的知识、能力和信心,从而进入人生一个新的阶段。马科斯认为 :“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来的世界观, 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存,这种转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指引到一个真实而又复杂的成人世界。”换句话说,成长小说是以描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题的小说。上个世纪初,西方文学界开始出现较多相关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是创设和青少年相似成长经历的文学情境,描述主人公自立自强的精神,题材比较广泛,内容丰富,格调健康,品味出众,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更好地健康成长。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大人总是竭尽全力地保护孩子们纯净的心灵世界,尽量避而不谈生命和死亡的话题,文学家们总是用自立自强和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鼓励青少年健康成长。然而在这个阶段,勇敢面对死亡,尤其是面对亲人的死亡是青少年必须学会的一件事情,虽然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非常困难,非常痛苦,他们会投入大量的情感,会受到心灵的撞击,会在困惑迷茫中思考,进行自我调整,了解生命的真谛,最终坦然接受死亡。《小河男孩》就是描述这种生命形式的青少年成长小说。它描述了青少年如何在成长过程中第一次真正面对亲属的死亡这样一种生命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要竭尽全力超越生命的瓶颈,领悟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从而平静地面对死亡,获得进一步的成长。同时,青少年得到了对于世界的新认识,以及用新的自身认识和结构去顺应世界,从而经历到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成长阶段,一步步成长起来。
二.《小河男孩》的故事梗概
15岁的主人公小女孩杰西喜欢游泳,深爱她的爷爷经常陪她去。当知道爷爷重病时日不多时,面对爷爷的痛苦、 衰弱和逐渐临近死亡,杰西不知道如何是好,不知道如何帮助爷爷减轻痛苦,想到爷爷健康时一直是充满活力、能量与热情,而且永不服老的样子,现在却由于生病很虚弱,心理上极其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她努力想把最害怕的念头赶场脑海。只能陪伴爷爷来到他的故乡去完成他的心愿 :画一幅 《小河男孩》的作品。杰西没有在爷爷的画里找到小河男孩, 却在神秘的河边遇到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时隐时现地出现在杰西的视线里,尤其是爷爷病危时,小河男孩更加频繁地与他交流,鼓励杰西代替爷爷的手完成了爷爷最后一幅作品。小河男孩带领杰西俯瞰爷爷家乡的整条河流,就像俯瞰生命的全景。他带领杰西一起游向了大海的深处,用这种方式陪伴爷爷走完了生命最后的旅程。杰西明白了生命的真谛,平静地接受了爷爷的死亡,并把爷爷的骨灰进行了河葬, 自身获得了成长。小河男孩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作者虚构的一个形象,是小说中最大的一个象征意象,我们可以把他看做是爷爷的化身,他在杰西迷惑、不知所措时,教会杰西应该如何面对亲人的死亡。整部小说运用了意识流写法和象征意象,描写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不适,并用如梦如幻般的语言教会了主人公生命的真谛,帮助主人公进一步成长。
三.杰西的成长历程
作者在《小河男孩》中运用意识流写法和象征手法,塑造了虚幻的小河男孩的形象,他是爷爷的化身,带领杰西一步一步勇敢接受爷爷的死亡,开始新的生活,领悟了生命的真谛,获得了自己进一步的成长。杰西的成长经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 :杰西面对爷爷的病情,不愿意接受现实。
小说开头描述爷爷去看杰西游泳的场景,游泳池里人非常多,爷爷看杰西游泳不到二十分钟就会觉得很无聊,但是“他总爱来看她游泳”,“他是一个既顽固又骄傲的老家伙, 总是说没事,一切都很好。” (03) 在妈妈眼里,杰西是爷爷的灵感之源,爷爷是在杰西出生之后,才在绘画中找到了自我,仿佛有一种魔力激发爷爷。可见杰西对爷爷是如此的了解,他们俩的关系非常亲密,为杰西不能接受爷爷病重的现实做了铺垫。
在杰西眼里,“爷爷一直是充满了活力、能量与热情, 而且用不服老的。” (09) 爷爷病重后,杰西陪爷爷回到了他的故乡,“仰慕他的力量,疼惜他的伤痛,但却很难想到爷爷会死去。”(24)看到爷爷虚弱的样子,总是让杰西百感交集,她不愿意想象,不愿意接受爷爷即将离去的事实。爷爷看到了杰西的迷茫,也在试图劝说杰西 :“任何事都会改变, 杰西,任何事都会,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抵抗也是白费力气,我们只能接受它。”(26)可是杰西不愿意想到改变,她也不要它们立刻就改变,也许要等到她感觉对了,准备好能够接受了。面对深爱她的爷爷病重,杰西非常困惑, 他不愿意想到爷爷会死,不愿意面对残酷的现实。
第二个阶段 :小河男孩的出现带领杰西一步步面对亲人的死亡。
当主人公杰西初游爷爷家乡的小河时,她感觉到“有人就在附近看着她,她可以感觉得到,” “但视线所及处却不见半个人影。”(33)当爷爷虚弱地无法拿笔完成他的画作时, 杰西再一次游览河景,因为爷爷告诉她山顶某处便是河的源头,她觉得有必要去思考事物的起源。当她准备离开时,她感觉到“有人就在这附近,距离她非常近。” (60)她看到了” 一个男孩的身影映着天幕,虽然他的个子很高,但在背光下, 很难分辨出他的轮廓,他似乎只穿了条黑色短裤。“(61)小河男孩若隐若现,杰西还向艾尔福(爷爷儿时的同伴)求证小河男孩的存在,小河男孩对杰西来说充满了神秘感。在夜里,她又看见他了,她不敢告诉父母,因为他们不会相信小河男孩的存在。在第十章,爷爷作画不想让杰西打扰他时, 他让杰西去游泳。杰西在跳水时,听到附近响起水花的声音, 她突然看到小河男孩破水而出,第一次比较清晰地看到小河男孩的形象,但也只是看到了一头黑色的乱发和一条黑色的短裤,看到小河男孩用各种姿势在畅游,但他很快又消失了。 直到第十三章中,杰西和小河男孩才进行了初次对话,杰西把自己内心的痛苦向小河男孩倾诉。小河男孩鼓励她去做爷爷的手,帮助爷爷完成他的遗愿 :完成小河男孩这幅作品。 杰西承认如果爷爷能完成心愿后再去世,自己就不会那么难过了。小河男孩还邀请杰西在小河的源头见面,他带领杰西看到了生命的全貌,并告诉杰西“河流在这里诞生,它会一直奔向命中注定的远方,无论在旅途中遇到什么样的磨难, 最终都会有一个美丽的结束。”(139) 即使它已抵达了终点, 也不说明就此结束了,而是意味着它将在此开始重生。虽然杰西不是很懂,但心情开朗了些,如乌云间露出丝丝晴朗。 小河男孩还邀请杰西和他一起游向大海,杰西一边游,一边想着爷爷,虽然很吃力,很辛苦,但她觉得小河男孩的出现似乎隐喻了爷爷漫长的人生历程,让她觉得只要能追上小河男孩,就能挽留住爷爷的生命似的,爷爷给了她力量,她克服了身体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涣散,终于游到了大海。当白昼即将结束,杰西知道她的旅程也已结束,她游到了生命的终点,也以这种方式陪伴爷爷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旅程。
第三个阶段 :坦然接受,给爷爷河葬。
杰西抱着爷爷的骨灰罐,决心将爷爷的骨灰河葬。她开始明白小河男孩告诉她的话 :“即使河流抵达了终点,却在那里又开始了重生。”(173)她把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后, 望着它们漂流而去,她意识到爷爷的生命已经不再可以依附,不再能够挽留,但是爷爷的精神将永远陪伴杰西。“生活将继续下去,无需痛苦,悲伤会逐渐淡去。”(173)杰西把爷爷的骨灰罐也扔进水里,接着自己一跃而下,杰西终于接受了爷爷去世的现实,也明白了生命的真谛。
四. 结语
《小河男孩》是一部青少年成长小说。作者蒂姆 • 鲍勒运用意识流和象征手法,向青少年展示了一幅美丽壮观的生命长河,指引着迷茫的孩子们面对亲人的死亡时,能够渐渐领悟生命的意义,坦然接受痛苦的现实,并激励他们一步步成长。书中如梦如诗般的笔触,将在青少年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摘要:《小河男孩》是英国小说家蒂姆·鲍勒1997年获得卡内基文学奖的一部作品。小说描述的是15岁的小女孩杰西面对重病的爷爷是如何一步步说服自己接受爷爷的死亡,从而实现了自身的成长,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青少年成长小说。作者运用意识流写法和象征手法,用如幻如梦般的笔触,教会了青少年生命的真谛,体味了不同的人生。
一个优秀商人的成长历程 篇11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袋商人,敏锐的洞察能力、聪明的头脑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需要对游戏市场保持无时无刻的深刻的认知和了解,最关键的是要明白现在其他玩家需要什么,他们手中缺少的是什么东西,这样根据市场的发展来对自己的生意进行调整,才能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赚到更多的金钱。
商人的阅历和等级
阅历,在此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想做一名合格的商人,如果对于游戏本身就不了解,如何能清楚地掌握物价,认清玩家当前的需求。若无法做到,每天便只能收集一些别人丢弃的垃圾装备而已,实可谓游戏中的“冤大头”。只有通过加深对游戏的认识,才能明白哪些物品是玩家所需求的,哪些是当前热门任务所需要的,这样就能通过互通有无的方式来获得你所想要的物件。
等级?难道做商人还需要等级吗?相信大家在各个游戏的服务器里看到的商人多数为专业倒卖商人,做玩家之间的二手生意,从中获取暴额利润,但是随着玩家对游戏越来越深入的了解,终究没有那么多“冤大头”会把好的物件低价处理给你。所以玩家本身还是需要把等级提升上去,这样才能求己不求人的获得好的游戏道具,例如高等级的我们可以抓到大量的优质宝宝;可以随心所欲地去白骨洞里三戏白骨夫人;可以在练级中轻松获得珍稀秘籍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等级的玩家本身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比起那些十天半月等着“兔子撞树”的倒爷实在是幸福得很,也绝对不会因为资金问题而终日奔波苦。
眼光与机遇并存
为什么如此多的玩家对于迅速升级这么狂热呢?特别是一些新区的玩家,开区的前几天几乎是每天在线十几个小时以上。其实练级的根本原因便是领引先机,率先挑战高级Boss,获取高品质的宝宝或者道具物件,这样就可以在世界里喊出高价。毕竟世界里咱的级别最高,喊一声大家都看见,用一句很时髦的广告词形容“联通你我,联通世界”,可以看出高等级的玩家确实要领先一步。
眼光这个问题很难解释,也可以说是完全凭的是感觉。当然,这也取决于玩家对于游戏本身的一种了解,了解整个游戏的进程或者说市场物品的流向。再以新区举例,此时玩家更多地追求高属性的宝宝,而兑换寅将军又必需扩充包裹,所以商人们可以收集卡片以及贩卖包裹所需求的扩充物品。当然完美对于包裹设定得过于苛刻,所以扩充物品一直都是很热门的,囤积其实也是一种获得高回报的途径之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千万要把握好时机,毕竟一个服务器的人数有限,特别是有财的那一部分,好的商人不会把囤积的货物变成死货或者廉价货。
另外,玉粗胚、舍利、点化工具——女娲石和高属性的宝宝都是服务器的热门物件。在诸多玩家经过辛苦努力把等级提高乃至满级之后,失去练级动力的他们将会把完善自身实力作为下一个奋斗的目标,而影响他们实力最主要的东西莫过于装备和宠物,因此高端装备点化所需要的物品便成为一大热点道具,甚至可用“乱世中黄金”只会涨不会跌来形容。另一方面,高属性的宝宝一直是游戏中最火热的需求品,特别是后来推出的元素宝宝,各项高属性的优良资质让玩家对于宠物的要求又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人人需求的元灵真身、元灵玉
新推出的完美内挂,让许多人欣喜不已。元灵真身以及元灵玉作为内挂所需要的组成部分,元灵玉每天可于宰相魏征那里领取一次,这个没有多大的倒卖价值,因为人人都可以很轻松地获得,而元灵真身这物件可以到袁守城那里骗得,说到这里便要提到所需要的重要任务物品“南蛮象卡片”。“南蛮象卡片”可以通过任务猎杀指定的怪物获得,所以在市场上很普及,那么如何能够低价获得便成为商人的难题。首先成品的价格很贵,真不是一般的贵,即便RP爆发遇见一“冤大头”挂卖,还没等你伸手估计就没影了,所以我们要瞄准大象拼图。南蛮大象拼图每个服务器的价格都不一样,多为30-100之间波动,市场上大多数是50银。当然,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挂店收购。毕竟有一些人急需资金或者嫌卡片占地方(这类人往往也是不少的),这样还可以拉低价格,基本上15银左右就可以收到。如此算来,50银一个,15个加上一个紧缺而稍微贵点的卡片一共也就是9金左右,如果是挂店收购的话,15银一个,15个加上一个贵的卡片不过3-4金而已,这样一转手就是一笔小财。要注意的是收材料的小号包裹一定要大一些,甚至可以考虑和其他材料隔开,专门建立一个小号放拼图。
做任务也能赚到钱
《口袋西游-蓝龙》有一种最为保险又能赚到钱的方法,那就是乾坤任务。很多商人就是依靠这个来获取游戏中的第一桶金,所以乾坤任务一直是商人的必修课程,这里为大家详细讲述。
乾坤任务有三大赚钱点:自己做乾坤任务、倒卖乾坤物品、自己做乾坤任务的同时倒卖乾坤物品。
乾坤任务
任务NPC:鸟巢禅师
地点坐标:浮屠山(坐标370 -562)
任务等级:20级以上(包括20级)
任务流程:
献祭于天:玩家需找到规定数量的任务物品交给乌巢禅师。
献祭于地:玩家需找到规定NPC后,才可在乌巢禅师处完成任务。
恶即斩:玩家需成功击杀规定数量的怪物后,才可在乌巢禅师处完成任务。
每个任务时间是30分钟。共分为献祭于天、献祭于地、恶即斩三个种类。
需在任务规定时间内赶回乌巢禅师处交任务,否则任务就会失败。
任务一共十二重,就是十二轮。每人每天只能做三次,每次所得金钱会递增。第一次30.30银,第二次60.60银,第三次90.90银,第四次1金20银……依次类推。
任务可以存档,如果没法在规定时间完成,可以选择存档,但是每存一次消耗50点威望值。
乾坤任务的任务物品很多,并不是单一的,所以不可能每种玩家都拥有。因此做此任务的玩家更多的时候需要通过购买任务物品来完成,那么此时商人的赢利点便出现了。
如果遇到较好的任务,12轮乾坤5次收购乾坤物件,若都是15银以下,那么你将会有14金左右的纯收入。如果运气不佳,12轮乾坤任务需要的都是热门物件的话,例如12轮乾坤任务需要10个利爪、5个长鼻子、5个黄金盔甲、10个酒葫芦。那么这个任务获得的回报就略低,一、两个小时下来仅仅能获得5金左右的收益,所以乾坤任务赚多赚少是时运问题。另一方面,如何在拥挤的商人摊点中寻找比较便宜的物品也是提高任务回报的必要因素之一。
倒卖乾坤物品
乾坤任务横行一时的时候,倒卖乾坤物品便成为那时最为火热的一件事。前阵子看了一篇文,作为执笔者的商人在两天的时间内通过倒卖乾坤任务获得120多金以及价值100多金的财物。这不禁让我们惊叹此类物品惊人的流动性以及高额的回报,确实是一桩任务富起了万家商啊!
倒卖乾坤任务物品也是有经验可谈的,懂得倒卖技巧的商人能够更迅速地积累财富,那么我们便来看看这些优秀的商人如何通过它获得高额回报吧。
首先必须有一定的资金,这笔资金不能太少,否则收购不了几件物品就没戏了,那么这纯粹是一业余人士,上不了台面。
或许有的无财玩家会有疑虑,难道没有钱就不能收购乾坤物品了吗?如果你没有那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头脑和意识,那么以下的讲解你就无需看了。
正如对游戏需要充分的掌握,对于乾坤任务,哪些是常用的,哪些是稀少的,哪些是昂亏的,你都需要有所了解。其实,做到这些并不难,只要你坚持做2天乾坤任务就能轻车熟路了。很多物品的价位也能从中得到一个大概的认知。
那么没资本的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乾坤物品呢?
经常关注哪些乾坤物品需求量较大,而且价位较低。
其实谁都会比较,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更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某些卖得贵的东西,大家都会去收。若是没成本,没门面,怎么和别人斗?
凭智慧
对于那些市场有需求,但不受重视的东西更要留神。有很多人将“垃圾”直接献给了土地公公了,所以,土地公公经常性得消化不良。
商人收乾坤物品得迅速
看到好的不要犹豫,特别是在你对市场价很熟悉的基础上,不然好东西就飞走了哦。
乾坤任务12重,每重都有不同的任务要求。而这些做乾坤任务的人们还得从无数摊贩中找出最低的价格,将无数的高价者淘汰。可以想像,如此艰巨的任务,会让很多人痛不欲生。如果此时,你建立一个连锁店,收集比较全的任务物品,然后以比较合适的价格卖,这其中的优越性就不用我多说了。最少,也可以给做此任务的玩家一个概念,你的乾坤连锁店是他的选择之一。而物品种类繁多,若要一个人做到全部网罗谈何容易,因此,最佳方案,寻求合适的合伙人,分工合作。当然,价格不能高,第一,买家也不是傻子,会比较。第二,如果出现一次乾坤任务物品超过几金,那么就会严重打击大家的积极性。做任务的人少了,没有顾客,何来生意。
地点首先要固定,不一定非得在乌巢大师的四周,但一定要醒目。至少跟随后,很容易找到你的具体位置(最忌将摊摆在乌巢大师的头上)。如果实力不够的小卖家,可以摆放于大卖家的附近。
当然,这个首先要靠你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优惠的产品。最好有时间就去看看你的乾坤小摊,经常与客户沟通。
自己做乾坤任务的同时倒卖乾坤物品
当然,这个就是很多商人正在从事的事业。商人本身收购乾坤物品的成本很低(看罢了此文,如果收的还高的话,麻烦去买块豆腐),而且不用四处寻找,每次一领任务就直接交,如果有可能的话同时几个号一起做乾坤任务,就更赚钱了。任务之余,还是进行倒卖乾坤物品这项有前途的事业。
倒卖装备,也是一种时尚
除了倒卖任务物品外,玩家还可以倒卖装备来挣取外快,但是这种经营比任务物品风险来得更大。当然,与风险伴随而来的利润也更大,玩家采取这种经营模式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没准自己看好的物件在更新之后就掉价,相信我,这绝对是常有的事。
游戏中出极品装备的几率是小之又小,玩家通过打怪来获得极品装备的途径是微乎其微,除非当时人品爆发,否则根本不要去想一般的怪物会给你爆出什么极品来。还有一种获得极品装备的途径就是通过锻造装备,通过此种方式,几率会增加许多,但是制造极品的开销很大,更多的时候是投入很多金钱却得不到一件像样的装备。以上两种获得极品装备来赚钱的方法还是有其可行之处,不过笔者建议大家,如果你对自己的经营能力很自信的话,可以选择倒卖极品装备,这样赚取其中的差价利润是极其丰厚的,钱来得快而且多。唯一的缺陷是,一旦投错装备,一把冷门物件砸在手里的话,那极有可能导致你赔得倾家荡产。毕竟极品的价格不是一般的高,一件就足以让人吐血。
这种赚钱方法需要玩家有很大的胆识和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是《口袋西游-蓝龙》乃至很多游戏中最具有风险性也是最普及的一种生财之道。最后给玩家们一句忠告,不要盲目地去买极品装备,或者是主流装备,一定要先搞清楚市场行情之后再下手,确保万无一失。其实最稳妥的还是自己制造装备,即便制造不出极品,一般装备也能卖钱,更可把手工费赚回来。有时价格低点也没关系,至少不会徒劳无功。
元宝与金的兑换比例
刚开区的时候元宝与金是1:1。这个时候由于金的数量少,所以价值也高。此时,如果手里有大量的金,奉劝各位迅速到元宝商人那兑换成元宝。
增长期时,随着新玩家的涌入以及高级别玩家人数的增加,金的数量随之而多(不排除完美公司调控),元宝与金的比例日渐上升。以天庭为例,今天比例是1:5,第二天就1:6了,第三天就1:7……不过,这也是有底线的,个人认为大部分服务器的比例不会超过1:10,应该在1:9左右徘徊。如果目前你不需要金,而且是1:6或是1:7,那么就换成元宝吧。如果升至1:8或是1:9,只能自己把控了。
这个时候的比例应该是1:8.9左右。以前换过元宝的同志们现在可以将元宝换成金了,请留意世界广告,如果有一个好的比例就可以兑换了。顺带一句,这个时候用金换元宝是很不理智的。
这个时期,应该是大家升级以及点化升级装备的高峰期,也就是说,开新等级之际,便是金子值钱之时。一个高潮对应一个低谷。当元宝与金的兑换达到最大值之后,那么一段时间内绝对会出现一个低谷。其原因可能为新区或是新手量的减少,或是部分玩家流失。总之,金会增值,元宝又贬值了。据我猜测,比例应该可以低至1:6以下。该出手时就出手,同志们抓紧时机能换的迅速换,换成元宝。记住,要迅速,因为元宝一旦贬值,完美就会采取措施,我们要赶在他们调控之前将元宝弄到手。
我说过,完美会调控的。他们心中的黄金比例绝对是1:8.9左右。经过调控之后,元宝与金的比例又会稳定了,此时手中有大量金元宝的同志们应该窃喜了。
总之,大家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绝对能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规律,不要让手中的金贬值。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换成元宝物品。元宝物品虽然低于元宝的价值,但是,大部分还是随着元宝的升值而升值的。
结语
一个信息技术教研员的成长历程 篇12
三年后被调入昆明市中心城区教研室, 着手进行区小学计算机课程实验的准备工作。我深入学校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计算机设备、师资等第一手材料;填写了《小学、幼儿园计算机装备及使用情况统计表》;撰写了小学校园内计算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组织教师培训;自己编写小学计算机教材, 并拟定开课方案。区小学于1994年9月正式开设了计算机课。在教学研究工作中, 我与年轻的教师一同备课、听课、评课, 组织教师同上一堂课。我骑着自行车在各学校间奔走, 与教师们在探索开设计算机课程的路上跋涉着, 艰辛但充实。
初次主持的《对小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实验研究》课题, 通过六年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获昆明市2001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五华区200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组建计算机兴趣小组, 培养计算机爱好者, 指导的学生在省级、全国小学生计算机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在教学研究工作中, 积极与同行交流, 不断总结提高, 所撰写的论文《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思考》、《浅谈小学LOGO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谈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在全国、省级论文评选中获奖, 在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从WPS软件教学所想到的》等10多篇文章。在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中, 我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极强的责任心去做每一件事, 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信任和尊敬。
我于2002年调入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担任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工作。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后, 全国各地信息技术教育方兴未艾, 云南省也在大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建设我省信息技术教材的同时, 我思考着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素质的办法。
●新教材培训为年轻教师成长搭建学习平台
每年我们在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新教材培训时都会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研究活动。几年来先后邀请了多位国内知名专家, 如吕品老师、苗逢春博士、李艺教授等亲临培训现场, 在传递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 做教师的专业引领;同时挑选本省优秀教师在培训中做专题研究课, 研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观摩课、专家点评、交流研讨、互动参与的形式, 极大地调动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需求出发, 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在技术培训中渗透教学设计指导和教学建议, 在授课教师的带领下, 参培教师一同体验到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取得的教学效果, 每位参培教师在活动结束前都按要求完成了“参与式教学设计任务表”, 并积极参与“教学设计典型案例互动分析”环节, 教师普遍反映收获颇丰。六年来, 参培教师达3500人, 培训收效甚好。
●促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 形成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团队
自2003年以来, 我们组织了三届省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质课展评, 展示了16个州市的142节优质课;三届省级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评审活动, 1080份参赛论文和教学案例参评, 我从中编辑整理了三本优秀论文、教学案例集, 并下发到全省信息技术教师手中, 指导广大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工作。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充满活力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 我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给他们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省内的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们分享教学及管理的经验;教学评价专项研讨活动让这支骨干教师团队成为当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带头人。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参加2008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课展评活动之前, 骨干教师团队和我共同为4节参赛课备课、听课、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环节, 使得这4节参评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节一等奖, 1节二等奖。
●关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 培养优秀的教师
我所在学校是个乡级中心校, 相对条件要好点。校长很有魄力, 这学期引入了10兆的光纤。
与乡里其它校比, 我感到很满足。我每次下乡到下面的小学, 要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 最远的要走到天黑, 要带干粮和手电。那里的孩子除了电视机就没见过其他的电器。我至今都忘不了第一节上机课:学生觉得计算机太“神圣”了, 不敢动。在我的一再鼓励、“威胁”下, 终于有两个男生动了, 右手绷得僵硬, 明显的抖动, 呼吸急促……最后, 一阵抽泣声更让我热泪直流:原来是不小心把机子关了。他们认为是自己把它弄坏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含有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这些孩子!
冬天早上上课, 看到小孩子赤脚穿着拖鞋, 而外面的气温最多就4、5度的样子, 我心里那个难受真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每个周末有的小孩回家都是走山路, 20公里不在话下, 可谓是翻山越岭。遇到下大雨的情况就更加糟糕了, 有时候礼拜天晚上要到很晚才能赶回学校;现在学校的学生住宿也非常紧张, 有的2个小孩睡一张床, 我觉得相比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我来说, 这里的一切都叫我觉得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真的不希望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的差距越拉越大。想想我以前在城里读书的生活和现在山区孩子的生活, 不能比较, 不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 更是教育区域性上的差距!
不来这里当教师很多东西是无法想象的。或许有的人一辈子都不能体验这样的感受。我只能快乐并积极努力帮助, 我能帮助的孩子们!
——一个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感言。
云南省是一个边疆省份, 农村中小学学校约占全省中小学总数的70%以上。农村学校布点分散, 教育资源短缺, 教师职后培训成本高, 导致了城乡教学质量的落差。因此搭建以网络教研为主体的培训平台势在必行。2008年, 借助云南省特岗教师培训的平台, 我做了积极的尝试, 在培训平台上发布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课例和点评、优秀教学论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难点解析, 就教学疑难问题提供教师交流研讨的平台, 要求参加学习的教师完成一篇教学论文的撰写, 一份教学案例的设计, 有近200名教师参加了网络教研活动。我想通过远程交流平台, 使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 骨干教师团队与农村教师之间以网络教研方式, 均衡发展, 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每年我都要下到州市农村中小学去听课、调研。我能感受到基层学校的孩子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喜爱, 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简陋的上机条件的艰辛与无奈。面对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的尴尬境地, 我积极鼓励教师调整思路上好课, 并积极与学校管理层沟通解决实际困难。我常与信息技术教师交流这样的想法, 要守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有收获。你的课堂在学生心目占有足够的位置, 你才能在学校里有足够的位置, 你才能在学校中有“话语权”。不要仅仅只做学校中的“教辅人员”, 要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做主力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旧市一所农村小学的一名青年男教师。我是通过一次竞赛活动认识他的。他参加工作时间不长, 但课设计得很新颖, 上课时很有激情。从那次认识他后, 每次省级的教材培训, 我都安排他去磨练磨练, 上节公开课或进行专题交流。慢慢地, 他变得很干练, 进步也很大。去年我推荐他去参加全国的课赛, 他用完美的表现豪无争议地获得了一等奖。课后他与我交流:那40分钟课堂是很美妙的, 我没有任何的紧张, 只有兴奋。比赛回来后他成为了个旧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骨干教师。我向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介绍他的成长经历:不论身处何地, 只要用心耕耘你的课堂, 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