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场技术

2024-11-05

前场技术(共6篇)

前场技术 篇1

当前日益激烈的羽毛球比赛,是对心理、体力、技术的重大考验,技术过硬是运动员取得胜利的关键。前场技术是羽毛球运动员整体技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前场技术的研究与完善是提高运动员水平的重要方法。在世界级的羽毛球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大多是前场技术全面,控制力强的选手,前场的防守、进攻、过渡直接关系着比分的高低,甚至决定比赛的胜负。对前场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对教练员更好的指导比赛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对运动员取得胜利有着理论指导意义。

1 羽毛球前场基本技术分析

羽毛球的前场基本技术按特点可分为挑球技术、扑球技术、搓放网技术、推球技术、勾球技术等等,各项技术在比赛中要依据教练组的战术意图与比赛的发展趋势灵活选择运用。

1.1 前场挑球技术

挑球是防守技术的一种,它是将对方回到前场的球用挑击的方式打到对方场地的技术。运用这一技术时要求球的弧线稍高,击球点相对较低,并且球要落到对方后场区域,如果落到前场,可能会造成失分。这一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下一排球赢得时间,并合理运用技战术。在2014年3月9日全英公开赛女单决赛中,王适娴熟练运用挑球技术,取得了不错效果[1]。

1.2 前场搓放网技术

搓球技术是将对方击至己方前场的球,以搓或切的方式,使球以翻网的形式回到对方近网区域的技术动作。搓球时要求球要在网的中上部,击球点要高,运用这一技术时,要做好充分准备,身体要稳定,搓球技术的最佳击球效果是球翻转贴网而过,这能够提高对方的接球时间,赢得比赛的主动。

1.3 扑球技术

扑球技术是一种主动进攻技术。当对方回球至网上方、击球点高于网顶部时,要抓住时机,迅速将球从上到下的扑击到对方的场区。这一技术在运用时,判断时机很关键,在对方击球前,要做好准备扑球,迅速出击,在对方还没从上次回球中恢复时,便将球击向对方场地。这项技术能够有效的压制对手获得比分优势。

1 . 4 前场勾对角球技术

勾对角是将对方打到前场的球轻轻一勾,击至对方场地另一角区域的技术。勾对角技术是一种调动对手的技术,击球可以是高击球点,也可以是低击球点。击球时要突然,使对方原本的技术动作被迫改变,从而抓住比赛战机[2]。

1.5 推球技术

推球技术是将对方的前场高球,用推击的形式将球击至对方场地底的技术,包括正手推球、反手推对角线球。推球技术主要依靠手腕的力量。球的位置一般在网顶以上或者靠近网的上部,击球时,靠手腕力量瞬间发力,动作要小,速度要快,球的飞行弧度要低。推球是很有威胁的进攻技术,它的优势在于将球迅速击到对方后场,使对手被压制,从而为其他战术的运用创造有力条件。

1 . 6 前场进攻与防守技术

前场进攻技术是在比赛中采取攻击性的击球技术。主要包括勾球技术、推球技术、搓放网技术、扑球技术。这些技术对运动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运用这些技术时,要求运动员要准备充分、击球速度要快,直接给对方造成压力,限制对手的战术运用,直接破坏对方的比赛节奏。前场防守技术是一种被动防守措施。主要包括低手位的搓放网技术、低手位勾球技术、挑球技术。防守技术击球点较低。运动员在运用防守技术时,要到达阻止对方进攻的效果,并采取相应战术化被动为主动,为主动进攻创造条件。

在羽毛球比赛中,这些前场动作要灵活运用,运动员要将推球技术、前场进攻技术、前场中性技术、前场防守技术等多种技战术综合起来,根据对方的进攻套路,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达到理想的战术效果。

2 王适娴前场动作技术的运用分析

击球技术是打法结构中的主要指标,每一个击球动作与其他击球技术的结合是熟练运用技战术的重要标志,每次击球都必须对球的速度、落点、弧线、力量有精确的把握,并根据这些数据调整战术,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要不断提高临场战术的运用能力,不断整合多种前场运动技术,根据比赛形势的变化,积极调整战术套路以获得最佳的成绩。

根据对王适娴比赛的研究,其前场动作推球、挑球、搓球的使用要高于勾球与扑球。在处理网前短球时,推球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推球的回拍时间短,带有较强的威胁性,有利于组织下一次的进攻。在前场区域对击球主动权的把握至关重要。推球和前拍技术配合使用最多的是吊球。在对手搓放球时,王适娴使用最多的是挑球技术,一般在对方回球质量差、自己预先判断线路的前提下使用,这是因为推球对击球点有较高的要求。在比赛中,要经常运用速度快、有弧度的挑球打乱对方节奏与步伐。王适娴搓放球在网前技术的运用中成功率较高,通过推后场、勾对角和挑、搓放的有效配合,使她的网前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王适娴的网前技术细腻多变、跑动能力灵活,推球速度快、落点变化多、动作幅度较小,可以有效增加敌方的接球难度,是一种很有威胁的进攻技术[3]。

王适娴在比赛中应用搓放球的套路是吊球一搓放球一挑球,搓放球一搓放球一挑球,这说明她的搓放球质量较高。勾球技术在比赛中是接发网前短球的重要技术之一,根据研究发现,在对方搓放球、杀球的情况下,使用勾球的技术次数较多。在网前技术动作方面,王适娴还要加强各技术动作的平衡、技术动作的相互联系与技术变化。

3 加强羽毛球前场动作技术的建议

3.1 要有网前意识

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对网前球的争夺日益激烈。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有抢网、封网意识,只有将网前技术与抢网意识有效统一起来,才能提高网前的杀伤力,才能赢得比赛。因此,运动员要善于抓住网前机会,利用网前技术调动对手,发现漏洞主动进攻。

3 . 2 加强对网前球的细化处理

现代羽毛球制胜的关键在于对网前的控制,谁确立了网前优势,谁就能够掌握主动权。运动员要熟练掌握并运用搓球、勾对角球、扑球、放网前球、平推球、假动作的技术战法,不断强化对网前球的处理[4]。

3.3 减少失误 控制好每一拍

细节决定成败,技术细节是优秀运动员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处理细节,击球意图要隐蔽,线路要富于变化,动作要迅速,回球的落点要扎实稳定,既要给对方造成困难,又要避免自己失误。

4 加强前场战术变化

前场的战术变化是运动员取得比分优势的关键,在前球的处理上,王适娴以搓放球与挑球为主,前场技术细腻是王适娴领先其他运动员的优势所在,但在面对世界级的优秀运动员时,王适娴的前场技术并不占优势,这就要求其在前场技术的运用方面要注重各项技术的结合应用,加强战术变化。同时要加强网前扑球技术与网前抢点快推后场技术,只要将各种前场技术灵活运用起来,王适娴在网前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5 培养主动进攻意识

合理利用比赛规则取得比赛的领先优势是每位运动员的必修课。当今羽毛球比赛规则更适应主动进攻型的选手。在平时的训练中,运动员要不断加强以攻为主的进攻意识,王适娴在比赛中的进攻意识相对于其他世界级优秀选手来说,进攻意识并不积极,因此,应加强主动进攻训练。

6 结语

随着羽毛球运动竞争的白热化,认真做好前场战术研究是每位运动员的必备素质,运动员要熟练掌握前场动作技术要领,将各种技术动作完美结合起来,不断加强网前意识、控制好细节球,以不断提高比赛的应变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运动成绩。

前场技术 篇2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的前场技术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系统查阅关于单打前场技术相关文献, 基本了解其研究现状, 最新动向, 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

该文通过观察10场羽毛球女子单打比赛进行数据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4 比较分析法

通过技术使用次数、得失分数据的统计, 以及各选手前场技术的比较, 对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前场技术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 1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前场技术使用率的统计分析

表1是世界优秀羽毛球女运动员在单打比赛中前场技术使用率统计表。由表1中数据显示, 女子单打比赛中, 前场技术占有较为重要的比重。前场技术使用占总拍数的30.23%, 其中, 挑球的使用率最高, 达到了11.01%, 搓球次之, 为8.98%, 推球和勾球相对较少, 分别为6.41%和2.99%, 而扑球使用最少, 其使用率仅为1.21%。从录像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 很多选手在发球时更倾向于使用发网前球的技术, 其使用率大大提高;使用21分制后, 要求选手更快得分, 后场下压技术使用相对增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前场技术的使用比例得到了提高。

2 . 2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前场技术得失分率的统计分析

2.2.1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前场技术得分率的统计分析

表2为是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前场技术的得分情况统计表, 由表2中可以看出, 前场技术得分率为6.01%, 其中扑球的得分率最高, 为2.52%。推球的得分率次于扑球技术, 为1.29%, 勾球和搓放球的得分率分别为0.91%和0.77%, 挑放的得分率最低, 为0.71%。

前场技术并不是主要的得分手段, 这主要是由于, 相对于后场技术来说, 前场技术的攻击性较低。但是, 前场技术具有很高的变化性, 假动作的使用也具有迷惑性,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破坏对方的进攻, 甚至主动得分。

2.2.2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前场技术失分率的统计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 前场技术的失分率达到7.89%, 在总失分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中, 搓放失分率最高, 达2.59%, 其次为挑球, 达2.52%, 然后为推球和勾球, 失分率分别为1.36%和0.97%, 扑球的失分率仅为0.45%。

根据表3的数据, 前场技术的失分率较高, 从录像中及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前场的失分程度对比赛的胜负有不小的影响力。在前场技术中, 搓放技术失分最高, 主要是由于搓放技术在力度、方向、过网弧度等方面要求都很高, 稍有偏差就会导致下网或出界, 有的回球过高, 则会给予对手扑球的机会。推球如果出拍速度快, 拍面不对则会导致球下网或出边线, 力度掌握不好, 则会导致出底线。挑球特别是推挑球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从录像中观察, 勾球主要是在被动情况下失误较多, 容易出现下网或出界。扑球的失分率相较于其他的前场技术来说要低得多。

2.2.3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前场技术得失分率对比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 前场技术的得分率要比失分率低, 除了扑球技术的得分率要比失分率高, 搓放、挑球、推球和勾球的得分率均比失分率低。由此可以看出, 在比赛中, 前场技术不是主要的得分手段, 但失分率较高。运动员在比赛中, 不仅要抓主动, 还要尽可能避免自己主动状态下的失分, 对回球的质量也要做出高要求, 同时要尽量减少被动情况下的失误。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前场技术在比赛中占有重要比重, 技术的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挑球、搓放球、推球、勾球、扑球。增加的推球主要是推挑球, 相对地限制对手大力进攻。挑球与搓放使用得当, 能在比赛中取得主动。

(2) 前场技术的得分率较低, 而失分率相对较高。其中, 扑球的得分率最高, 失分率最低。搓放技术的失分率和得分率均较高。挑球的得分率为最低, 而失分率居于第二位。推球和勾球相较于其他几项技术, 其得分率和失分率均比较居中。

(3) 各选手前场技术使用率虽然存在差异, 但从高到低基本按照挑球、搓放、推球、勾球和扑球的顺序。

3.2 建议

(1) 增加网前球的处理能力。由于女子单打比赛中发网前球不断增多, 再加上双方封网意识增强, 这就更需要加强对网前球的处理。

(2) 处理网前小球时, 适量多用具有攻击性的推球和很具隐蔽性的网前搓球。尽量少用挑球或降低挑球的弧度。

(3) 在训练中, 除了要注重前场各单项技术, 还要有意识地进行前场各技术以及前、中、后场技术的组合使用, 在强调稳定的前提下, 做出变化, 并结合选手的不同类型, 要求技术全面的同时, 也要形成个人的技术风格。

摘要:目前, 在21分新赛制实行之后, 对女子单打选手技战术方面的要求更高, 各国选手为了限制对方技术发挥、抢先进攻, 都加强网前技术的运用, 通过抢网、推压、扑压、扑推等制高点、制前点的网前技术发挥, 为自己创造主动控制、抢先突击的机会。同时, 在新赛制下, 对于一些网前技术优势, 但攻击能力不强的选手提供了胜利的机会。通过网前的技术优势限制攻击能力强的对手进攻, 为自己创造更多有利于进攻的机会, 从而减少自己的防守压力, 加大对方的防守压力, 导致对手自己失误增多, 这样获胜的机会就会增大。前场技术的正确使用对比赛得胜具有重要意义, 网前技术是羽毛球战术的重点, 谁在网前占主动, 谁就能抢先制造进攻机会。该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观察法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比赛时前场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通过对女单选手近年10场比赛录像的统计分析, 在比赛中前场技术使用占有一定的比例, 挑球与搓放使用率最高, 推球和勾球次之, 扑球最少;前场技术直接得分率较低, 但对比赛中争取主动性并获得比赛胜利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羽毛球,女子单打,前场,技战术

参考文献

[1]陈兰婷.08年后保持我国羽毛球女子单打项目优势地位的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10.

[2]吴雪清.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技战术特征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 2011.

[3]宋晓俊, 洪庆林.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亚军决赛技术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 2010 (2) :71-73.

[4]李博民, 靳强, 董申翔.新赛制下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技术运用的对比分析[J].运动, 2011 (10) :14-15, 80.

[5]钟建萍.新旧赛制下羽毛球男子单打优秀选手技战术特征的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 2008.

[6]袁慧峰.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 2014.

前场铁路物流园区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铁路物流,物流园区,供应链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铁路物流需求显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铁路货运的发展使得现代铁路物流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铁路物流园区作为铁路货运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物流据点也随之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也对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前场铁路物流园区在区域物流中的重要作用

铁路作为厦门地区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为全市物流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由于地区现有铁路能力紧张,极大地限制了地区铁路货物运输。如何充分发挥铁路自身优势,提高铁路在物流市场中的份额,促进区域物流业发展是厦门地区铁路物流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前场铁路物流园区在铁路运输系统中,扼鹰厦铁路、福厦铁路及今后龙厦、厦深铁路进岛之咽喉,西临东孚区段站,往东是现有杏林铁路货运站,同时毗邻厦门市灌南开发区、中亚城开发区,在厦门铁路枢纽中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在厦门城市物流系统中,前场铁路物流园区凭借强大的铁路运输优势和快速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统为供应链中的原料提供商和工业区内众多产品制造商搭起了便捷的通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提供高质量的仓储、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是厦门市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物流据点。因此,前场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对于完善厦门市物流体系,促进铁路物流发展,加快铁路现代物流建设步伐,提高铁路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前场铁路物流园区建设

2.1 物流园区战略定位

铁路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包括园区服务范围的划分、园区类型的确定和功能定位等。影响园区定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宏观因素有所在区域或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城市规划布局、区域的货运市场特点、货运需求发展等,微观因素有园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园区周边以及城市内、外部交通环境、同区域内物流园区建设情况等。

根据前场铁路物流园区在海西区铁路网中所处位置和辐射力,其物流服务范围确定为以闽西南五市为核心、闽粤赣十三市为伞形内层骨架节点,以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为经济伞,沟通台海物流及中部崛起区出海通道的伞形结构区域。同时,依托公铁交通枢纽的优势,重点发展陆路物流,以公铁联运、海铁联运中转分拨、货物集散、特色项目物流装卸、加工配送、大宗物资商贸流通为主要特征。满足区域物流市场的需求重点着眼于粮食商贸物流、钢材加工配送、汽车机电配送(含汽车及零配件、工程机械及零配件)、集装箱集散、工贸配送等细分目标市场。

2.2 物流园区竞争优势

采用SWOT分析法,对前场铁路物流园区在市场竞争中进行分析(见表1)。

从以上分析可知,前场铁路物流园区目前的劣势均可以通过功能规划、政府政策支持和铁路局物流改革得以避免或变为优势;而威胁则可以通过物流产业资源的整合得以降低。因此,可以说,前场发展综合型物流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2.3 物流园区选址

大型物流园区的功能服务特性决定了其必须布置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较好,用地相对充足的地方。前场铁路物流园区所在区域处于城市市区外围,西临东孚区段站,周边有众多的工业企业,地处在高速路与快速路之间的狭长地带,既与铁路布局结合,又与道路网协调,因此在此处设立大型物流园区具有发展空间大、交通设施规划建设配套、地理位置优越等优点,有利于发展集生产、储存、分拣理货、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体的现代综合性特大型物流园区。

2.4 物流园区规模确定

铁路物流园区的规模主要由园区的物流需求量决定。对于铁路物流园区这一特殊的预测主体,其未来运量不仅受到外部条件,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产业措施、物流发展状况及周边交通条件的影响,还与内部条件如园区的设备情况、作业水平、经营管理能力等密切相关。因此物流园区规模的确定还要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经预测,该园区物流量2030年将达3670万吨,其中铁路承担量为2412万吨,公路承担量为1258万吨,分别占物流总量的66%和34%。

2.5 物流园区核心业务模式设计

结合园区的服务范围及功能定位等,结合铁路运输自身优势,园区可开展的业务包括垄断型和优势型核心业务、优势型基本业务及对等型基本业务四大类。垄断型核心业务包括铁路五定班列、行包专列、大宗直达列车等铁路运输新产品,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集装箱增值服务、货物中转、分拨和集散、长大笨重等特种物流和粮食及生鲜物流等。优势型核心业务包括工业原材料VMI配送中心、工业产品分销、专业市场配送及钢材加工配送等。优势型基本业务包括机电物流配送、建材及家电电子分拨、逆向物流等。

2.6 物流园区铁路运输组织

前场铁路车站具备大宗运量整列到发条件,及整车装卸及到发条件。铁路运输组织应充分利用前场站整列到发条件及相邻东孚区段站解编功能,开行各类集装箱直达列车,五定班列、快运货物列车、始发直达列车、行包专列、特货专列等。东孚至前场站既有为单线,随着福厦、厦深、龙厦线引入厦门枢纽后,区间将形成货运双线,通过能力适应情况分析,研究年度各区间能力均能满足运输需求。

3 信息平台建设

园区的信息平台建设是物流作业高效运作的保证和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前场铁路物流园区的信息平台应建设为“铁路运输服务+集装箱物流服务+支柱产业物流运营服务+物流资讯培训和电子交易服务”的信息平台模式,面向客户的实际需求,通过Saa S模式,提供专业信息服务、电子交易撮合服务、数据交换服务、仓库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企业应用系统,以及系统集成等服务。

4 运营策略

在业务服务方面,园区主要应开展的业务有咨询顾问服务,大楼和仓库的租赁,大楼、仓库和运作区域的维护,运输和物流咨询,环境保护、环保设备的供应,安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设备支持(提供大楼、仓库、转运设备、IT解决办法等),运输解决方案咨询及为入驻公司提供质量认证服务等。

在盈利模式上,园区盈利主要来自土地增值、出租收入、服务费用、项目投资收益及其他收益五个方面。园区应通过土地增值、物业增值、土地与物业转让或出租收入、配套服务等来取得经济效益,但同时要力求规划合理、保证物业管理质量和确定合理的租金水平。园内入驻的企业则通过交易收入、运输收入、仓储收入、配送收入、信息中介收入、加工收入等来取得经济效益,同时充分利用前场地理优势和服务优势,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

5 结束语

巴西世界杯前场网络制播系统应用 篇4

关键词:文件传输,制式转换,NP混编,MAX挑选传输,MAGMA制作

第20届FIFA世界杯足球赛于2014年6月13日至7月14日在南美洲国家巴西境内12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中央电视台以混合制作岛为主组成本次巴西世界杯前方网络制播赛事报道团队,提供世界杯移动外场采集、编辑、传输平台和技术保障工作。系统具有信号收录、战术分析系统制作、MAX素材挑选传输、移动非编节目制作等核心功能,能够满足巴西世界杯前场节目制作、赛事收录回传需求,具有功能全面、稳定可靠、运行高效等特点。

一系统概述

本届巴西世界杯是中央电视台首次在世界杯转播中应用网络制播技术,前场网络制播系统主要负责ENG组采访制作、赛事收录、FIFA MAX素材挑选、MAGMA战术分析片段制作、文件化回传等工作。前场IBC不设编辑及播出系统,多通道信号全部通过主控回传后场E14演播室播出,多来源素材全部文件化回传后场混合岛制作。6个ENG组单独配备移动非编笔记本进行现场编辑制作,编辑成品通过信号或文件回传。

1. 系统总体方案

巴西世界杯前场网络制播系统沿用混合岛移动外场赛事收录、素材传输、制作等构架,并根据本次报道需求做出了功能调改。其系统组成为:D5收录域、MAGMA战术分析制作域、MAX素材挑选回传域、系统后台服务域等多个核心业务模块。

由于巴西前场为N制1080i/59.94环境,为保证前后场素材兼容,系统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各流程格式转换问题,所有信号级素材经主控制转后回传,所有文件级素材经系统转码后回传。

●ENG组60i环境采编.P2摄像机采用1080 60i拍摄.移动非编采用1080 60i编辑制作,成品小片以SDI方式回传IBC;也可支持移动非编软件转码为1080 50i文件,文件级回传混合岛使用;

●全部64场1080 60i比赛信号经IBC主控制转为50i后.多通道D5收录,选用DNxHD 120M作为主编码格式。前场收录高码素材文件级回传混合岛制作、归档;

●FIFA MAX提供的素材为1080 60i、AVCIntra 100M OP1A编码文件,经IPD挑选后发送至暂存盘,后台转码为1080 50i DNxHD 120M文件后回传混合岛制作、归档;

●Viz Libero工作站制作的MAGMA战术分析片段可通过信号或文件回传,信号级回传由主控制转,文件级回传由前场转码服务器制转。

2. 传输暂存

本次前场网络制播系统没有配备核心存储,选用服务器、工作站本地硬盘并用,用Windows二次共享方式作为传输暂时存储,D5收录、MAGMA制作、MAX挑选传输前的文件都存在本地暂存区上。

3. 信号收录

本次巴西世界杯采用D5多通道记录服务器作为本次赛事高码率视频的收录服务器。高清信号收录的编码格式为DNxHD 120M。

●同时支持8路高清信号采集,采集信号为主控X85转换后的1080 50i信号;

●收录系统支持收录信号的边采集、边迁移、边编辑;

●编辑可在挑选工作站软件中实时对收录中的任务进行编辑和打包生成,无需等待文件收录完毕或者整个文件封口后便可进行素材传输。

4. MAX素材挑选传输

MAX系统的英文全称是Media Asset Exchange,是由FIFA官方提供的媒体素材交互服务,是继2010年南非世界杯后中央电视台第二次订购该项服务。本次MAX素材回传采用文件化方式回传,应急时可采用信号回传。由于MAX系统提供文件为AVCIntra 100M 1080 60i素材,为保证后场混合岛能正常制作播出,故在前场传输前将完成素材文件AVCIntra 100M 60i到DNxHD 120M 50i素材转换。

5,MAGMA战术分析系统

本次巴西世界杯首次预定了HBS提供的MAGMA Pro战术分析系统,MAGMA系统的全称是Match Analysis Graphic Machine,通过Vizrt工作站与MAGMA的数据整合,对比赛进行实时动态战术分析。

二系统产能分析

世界杯不同于综合性运动会,有赛程长、密度低的特点。巴西世界杯比赛时间为6月12日至7月13日,分为小组赛和淘汰赛,共有25个比赛曰,7个休息日。小组赛阶段单循环赛制,每日平均3场比赛:决赛阶段淘汰赛制,随淘汰赛进程每日比赛数量下降。每日最多4场比赛,同时并发2场比赛。

IBC前场网络制播系统自6月8日投入使用,整个世界杯期间,系统运行稳定。6个ENG组共完成了ENG素材拍摄104小时,移动非编回传成品节目14小时。全部64场比赛高码收录共216小时,MAX素材挑选84小时,MAGMA片段制作1.5小时,前后场文件化传输共计319小时。

前场共有6个ENG组.共拍摄素材104.8小时,平均每个ENG组每天拍摄35分钟,拍摄量与南非世界杯时相当。

注:6.30、7.1、7.10分别有4组ENG先后回京,故7月后日拍摄量减少。

6个ENG组共产出成品节目13小时52分钟,平均每组每天成品产量4.3分钟。回传总量较南非略有下降,但南非主要回传10分钟素材,而本次由移动非编编辑成品回传后,混合岛可直接播出。

前场收录全部64场比赛高码信号,共计收录时长为216.4小时,平均每场收录3.38小时,与南非世界杯量值相当。每场比赛收录素材分为赛前、上半场、下半场(含加时赛和点球)三个片段进行传输。日峰值收录4场比赛共计13.4小时,每日收录素材均在当天传输完毕。

自6月8日MAX系统上线使用,36个工作日共计挑选MAX素材2902条,时长84.3小时,较南非世界杯增加22.8小时,回传成品不仅应用于包装类节目,在新闻专题类节目也得到广泛应用。

MAGMA制作为本届世界杯首次应用,64场比赛共制作MAGMA片段173条,平均每场比赛制作MAGMA战术分析片段2.7条,总计成品片段时长1.57小时。MAGMA片段制作主要针对精彩进球进行战术分析.根据每场比赛精彩程度、进球数、制作复杂程度等制作数量不同。

前场全部D5收录素材、MAX挑选素材、MAGMA制作素材全部回传后场,总计传输319.3小时,平均每日传输8.9小时,日峰值传输16.5小时。

三系统创新点

1.“NP”混编

由于巴西为N制59.94环境,IBC、单边点的制作及监看环境均为1080 60i。以往的外场转播信号制式转换全部由主控完成,前场制播是PAL制50i的环境。而本次世界杯最大的不同,前场制作是60i环境.而素材传输全部采用文件的方式,这就意味着信号与文件的制式转换、NP混编是本次转播的一大难题。

考虑到既要保证信号在前场的统一调度,又要保证传输回后场的文件混合岛能直接使用,我们在制定系统方案时设定两大原则:

●系统信号级输入为50i/60i信号,输出为1080 60i信号;

●系统文件级输入为1080 60i文件,输出为1080 50i DNxHD120M编码文件。

从表1中不难看出,本届世界杯前场素材来源、信号/文件格式是非常复杂的,在前期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各种流程的应用性,通过现场灵活应变满足了不同的节目内容需求。本次转播首次实现了巴西前场NTSC制与混合岛后场PAL制素材的纯文件级转换,并可以在时间线上进行“NP”素材实时混编,图像质量达到硬件转换相同标准,。

(1)时间线NP实时混编

混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以往我们对混编的理解主要是在同一时间线上各种编码格式文件可以混合编辑。本次巴西世界杯,我们使用索贝非编软件首次实现了50i、60i不同制式多格式文件的混编,也就是NP混编。

●60i素材拖拽到50i时间线上,或50i素材拖拽到60i时间线上,非编利用插值算法实时转换帧率,确保原素材时长不变、声画对位;

●无论60i素材还是50i素材,均可直接拖拽到任意时间线上,时间线播放时可实时画面浏览、SEEK、挑选打点、编辑等;

●任意形式混编在输出时根据时间线选择格式进行文件转码;

●50/60素材的混编,完全达到编辑纯50i素材相同的效果。

(2)优化软件转码算法

针对本次世界杯素材镜头转换快、画面丰富、对细节处理要求高等特点,研发了FieldMix按场计算映射转制技术,在原本60场的数据中按比例选取其中50场数据,再将这50场数据采用前后两场进行混合插值.生成新的50场数据,生成过程中添加了运动补偿及字幕显示效果优化处理。

转播期间全部MAX挑选的素材均是应用MPC软件转码,无论常规镜头画面还是摇移的大转场画面,转制后自然流畅无细节丢失,完全达到硬件转制相同质量要求。同时转码效率超实时,在Z820工作站硬件支持下以2倍速同时完成帧率转换和编码格式转换。

2. 移动非编全球应用

移动非编在混合岛已经推广了一段时间,在体育频道、财经频道节目中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本次巴西世界杯是移动非编首次在境外大规模使用,在功能、性能、稳定性各方面得到充分考验,远程传输极大便利了编辑记者的使用,取得了一致好评,全面取代了传统便携编辑机。

●支持多格式、多制式混编,记者所拍摄的P2AVCIntra 100M 50i或60i素材可实时上时间线混编,大大提高了设备兼容性和记者编辑效率;

●支持多种方式输出。既可以按时间线格式输出50i/60i HDSDI信号,满足传送点信号传输需求,也可以支持多格式文件输出,编辑可根据自身所处的网络性能决定输出格式,有利于保证传输的高效性,

●文件传输快捷方便,可一键回传混合岛入库,极大提高了传输效率。采用专用的vTube传输软件,支持UDP/FTP传输,自动探测网络选择传输协议,相同网络环境下,传输效率是QQ传输的5倍以上,

●配备接口盒、配音棒满足编辑配音以及信号输出的需求,更有素材安全备份盘。通过专用备份安全盘的应用.既实现素材一键备份功能,又可直接被移动非编系统引用,解决P2素材备份和外设连接安全的双重难题;

●实现了通过谷歌地图的实时定位、远程监控,可通过网络查看系统状态,远程锁定、解锁、维护等。

3. 动态带宽分配传输

巴西世界杯作为距离最遥远的一次外场转播,网络制播的远程传输性能得到了最大考验。

本次前后场传输通道共有主备两条155M链路。在比赛直播时,由于全部10路公共信号同时回传后方,经主控Nimbra分配后共有两个18Mbps通路用于文件传输,显然此带宽无法保障大量的文件传输需求。我们联合主控制定了动态带宽传输分配方案,每日根据赛事情况进行切换,比赛时间:主18Mbps备18Mbps;非比赛时间:主128Mbps备110Mbps。经过北京,巴西两轮的测试调优,通过对vTube传输软件手动动态分配双链路传输任务,赛事期间空闲双通道128Mb极限带宽下传输速度可到达31.5MB/s.比赛期间双通道18MB限速下可到达4.3MB/s,传输带宽利用率可到达95%,且零故障的完成了共计300多小时的传输任务。

4. MAGMA战术分析制作

本次巴西世界杯首次预定了HBS提供的MAGMA Pro战术分析系统,通过Vizrt工作站与MAGMA的数据整合.可以进行实时动态三维战术分析,丰富比赛包装手段。

(1)系统构成

MAGMA系统由1套Viz Libero工作站与1套EVS视频服务器组成。

(2)MAGMA,数据接入

Deltatre公司作为本次数据提供商为持权客户提供全部比赛的实时数据跟踪,通过与Viz Libero系统数据接口的整合,可在世界杯赛事中实时获取数据信息。

(3)工作流程

●Libero工作站安装素材模板、包装模板,接收MAGMA数据;

●战术分析所需公共信号通过四通道EVS XT3记录;

●制作人员在Libero工作站上,通过与EVS连接的SDI线路选切需要的信号源,控制EVS片段播放、挑选;

●EVS播放同时完成Libero软件的效果制作,制作成品渲染到系统暂存盘;

●通过文件回传(同MAX流程)或SDI信号回传北京。

(4)系统实现主要功能

Viz Libero系统包含几十种功能模块进行赛事分析,可以实现跑动距离、跑动速度、球速、距离、真空地带、球员标注、传球路线、跑动路线,以及球员跟踪,球员的放大、消失,球员虚拟跑动,创建虚拟景别镜头,摄像机画面以及虚拟景别间的3D画面飞跃等等。

5. MAX挑选传输

FIFA MAX的应用对央视世界杯转播来说已经不陌生了,本次依然是由EVS系统作为平台提供内容服务,不同于上届的是本次我们采用了全部文件化传输,后台系统高度智能化。编辑只需在MAX工作站上完成挑选.系统后台自动发起转码传输任务,回传混合岛后自动入库,可供后方编辑使用。本次回传成品量较上届世界杯多22.8小时,回传的成片内容不仅用于后方包装节目使用.更多应用于新闻专题节目,极大丰富了新闻素材内容和制作手段。

(1) MAX系统构架更加合理化,两台挑选工作站自带6T在线存储

MAX系统工作流程为:

●节目编导在组委会提供的IPD上浏览挑选MAX素材,并打点迁出;

●MAX将迁出文件直接迁到FILE工作站本地存储上;

●磁盘扫描程序发起MPC转码远程传输任务;

●MPC完成60i素材到50i素材转换;

●vTube完成传输动作,文件落地混合岛ISIS存储(单机支持双通道);

●前场代理服务发送入库消息至后场代理,后场代理完成混合岛入库。

(2) MAX素材内容更加丰富

本次MAX素材服务为各个持权转播商提供了四千小时左右比赛、赛前信息、赛后信息、场馆信息、风光航拍等素材。每日应用主要分为球队动态、球队赛前特辑、宣传片、故事、场外花絮、比赛日特辑、特别制作、技术分析及慢动作等.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杯节目组成。

(3)用户操作简单化

前场技术 篇5

本次冬奥会转播恰逢中国农历新年, 为了给全国的电视观众奉献一道“冬奥大餐”, 本次冬奥会报道原则是以“立足冰上、拓展雪上”开展后续的报道任务。此次转播中央电视台提供了3个频道资源, 即CCTV-1、CCTV-5、CCTV-5+, 分别以全程及选播的方式全方位、多视角、客观、深度地报道本届冬奥会的各项赛事及当地的人文、生活、民俗。具体安排为:

• CCTV-5利用2014年春节长假强势宣传索契冬奥会, 推介冬季体育项目的魅力。2014年2月7日至23日以转播、报道冬奥会各项比赛为主, 北京时间上午及夜间部分时段安排频道其他赛事;

• CCTV-5+从2014年2月8日至2月22日每天23:00~次日03:00 (北京时间) 安排赛事转播, 该频道由前方协调赛事信号回传后方, 由后方E15演播室完成制作、播出;

• CCTV-1在北京时间每日22:30以后并机CCTV-5或CCTV-5+频道进行重点赛事的转播。

此次转播前方技术系统按照节目部门的需求于2014年1月31日左右全面投入使用, 开始承担后方演播室两档体育节目《体育新闻》和《体育世界》的直播对接以及新闻专题回传等任务;2月6日起陆续开始冬奥会赛事直播工作, 7日全面开始冬奥会的全天赛事转播工作。

前方IBC技术系统中主要包括总控系统、演播室系统 (视/音频) 、网络制播系统、在线包装系统、通话系统、动力系统等, 各系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前方各项赛事及新闻报道的技术保障工作, 并为后方的冬奥会报道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针对此届冬奥会的节目制作需求, 技术系统多次与节目系统进行技术方案打合, 秉承技术先进, 服务节目最终确定了IBC CCTV-5演播室设计方案。

一系统配置

•演播室系统为4讯道高清系统, 其中3讯为常规摄像机, 第四讯为摇臂摄像机;

•系统内摄像机3台配18倍便携式镜头, 摇臂摄像机镜头配4.5倍广角镜头;

• 6路外来信号进入视频系统, 音频信号经解嵌后送音频系统;1路主控信号经解嵌送17英寸LCD监视器给音频选切监看;

•系统采用汤姆逊2M/E KHD-200C切换台;应急备份采用16×2切换矩阵, 带净切换输出;

•系统内监视墙由5台50英寸等离子监示器组成, 其中有2台50英寸等离子监示器用于监看主控外来信号, 由主控直接提供信号;另3台由10画面分割控制器实现分屏;演播室内用1台50英寸等离子监视器为主持人提供返送信号;

• OCP光圈调整监视器采用1台高清20英寸LCD监视器, 由1台四画面分割器完成分屏;技监采用高清17英寸LCD监视器, 信号源由切换台辅助母线提供;

•系统内配备3套在线包装系统和1套4K大屏渲染系统, 输入源由切换台4条辅助母线提供, 每套在线包装系统配一台17寸LCD监视器用于监看输出信号及PGM信号;

•系统内配备1套索贝播放服务器 (主/备) , 素材文件由迁移服务器迁到本地服务器;配备1套索贝D5记录服务器记录PGM及CLEAN信号;配备1套索贝直播串联单用于播后数据的反馈;

•系统内配备1套4CH EVS用来编辑HIGHLIGHT, 2路输入2路输出, 声音信号嵌入, 输入源由切换台2条辅助母线提供, 输出信号分别进切换台和监视器墙;

• TALLY系统采用单色TALLY, 直接由切换台GPI/O信号实现并口TALLY。

二导控室及立柜机房布局

导控室导监墙共采用5块50寸等离子大屏单排显示, 导控桌分为两排, 其中第一排为光圈调整、信号调度、导演、切换、技术、视频播放等工位, 第二排为EVS、包装、4K、直播串联单、灯光等工位。所有设备主机集中放置在立柜机房, 考虑到设备的散热性、系统布线的分散性、人员操作的方便性及系统的安全性, 机柜由6个14U移动飞机箱组成, 在使用时两两叠落摆放。

三系统概述

演播室内所有信号源均为高清信号, 系统内主要设备包括THOMSON的KHD-200C高清切换台 (接受三电平信号锁相, 输入输出均为高清信号) ;4台SONY HDC-1580高清摄像机, 其中1台为摇臂摄像机;3套傲威包装系统;1套 (两台) SOBEY 4211播出服务器;1套SOBEY MSV-D5记录服务器;1套4通道EVS服务器;一套ORAD 4K大屏渲染专门为演播室内的大屏提供渲染。周边设备包括HARRIS的模拟视分 (提供BB及三电平的分配) 及高清数字视分、帧同步器、加嵌器、解嵌器等。视频主路切换由THOMSON切换台完成, 应急切换由HARRIS的16×2数字矩阵完成。包装系统除完成传统字幕功能外, 还可对4路活动视频进行包装渲染;SOBEY播出服务器取代传统的放像机, 实现真正无磁带化播出模式;SOBEY MSV-D5服务器为收录服务器, 可收录两路高清信号 (PGM+CLEAN) ;EVS服务器可同时收录二路信号并可即时编辑精彩镜头, 配备便捷的控制面板BEPlay及RCU, 提供两个播出通道。

1. 外来信号

演播室外来信号采用主控两个矩阵送来的6路高清信号, 其中包括比赛公共信号、混合区单边信号、MBC演播室主持人信号等, 以上信号可由主控提供的矩阵遥控面板自主选取两个矩阵的信号源输入。

2. 同步系统

演播室系统没有同步机, 统一由总控配备主备2台同步信号发生器和1台同步信号倒换器, 同步信号经过倒换器输出, 再经过模拟视分送到演播室系统。主控为本系统提供了四种同步基准信号:BB、三电平、WORLD CLOCK和时钟信号。时钟信号接入演播室和导控室的三联倒计时时钟, 系统内视频设备除切换台外均接受BB信号锁相, WORLD CLOCK为调音台提供基准信号。

3. 系统间信号传输

演播室系统主备PGM信号 (其中由切换台提供两路主PGM信号、由16×2矩阵提供一路备路信号) 经加嵌器、视分后分别送主控系统。主控系统提供的所有外来信号均为嵌入音频的高清数字信号。

4. 监看系统

演播室监看系统由3台分割器和5台松下50英寸等离子监视器组成, 包括3台等离子组成的系统内信号监看和2台等离子组成的主控直送的外来信号监看。总控系统为前方CCTV-5演播室提供两路DVI格式多画面监看信号, 可监看矩阵的输入源。

5. 动力系统

俄罗斯索契当地电源标准为单相230V/50Hz, 三相400V/50Hz, IBC供电来自两路独立变电站, IBC发电机冷备份, 外电网断电后30~40秒钟可切换至发电机供电。演播室内大部分设备均采用双路供电, 其中一路接UPS、另一路接市电;单路供电并参与直播的设备接UPS;单路供电但不参与直播的设备接市电。系统内核心设备均为双电源工作方式, 主电源故障时, 备电源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6. 通话系统

演播室通话系统与其他各系统共用一套通话主机由两台通话矩阵组成, 可实现系统内部通话及与外部系统的联系, 导控室内共配备了四个通话面板, 其中两个用于导播工位、一个用于在线包装工位、一个用于4K大屏工位。

CCTV-5演播室内部通话主要功能:实现导播与演播室内部各工种之间的通话, 包括:导播与摄像机通话;导播、音频与演播室主持人通话;导播、音频与直配间评论员通话;导播与在线包装、4K大屏的通话;总控视频、总控通话与演播室技术系统通话。

CCTV-5演播室通话系统配置:前方CCTV-5演播室通话点位包括主持人、嘉宾、四台摄像机、导演、音频、在线包装、4K大屏、直播配音间等。在系统连接时, 主持人、嘉宾通话点位分别连接两台通话矩阵, 配置导演通话面板A连接到主通话矩阵上, 配置导演通话面板B连接到备通话矩阵上。两台摄像机连接到主矩阵, 其余两台摄像机连接到备矩阵系统中。

7. 在线包装及4K大屏渲染

随着电视制作手段的丰富, 在线包装不再是用于普通字幕, 它还要按照节目需求, 不仅要丰富屏幕视觉元素, 还要快速准确地完成信息传递, 达到宣传效果。演播室在线包装系统配备三台设备及一台4K渲染设备。四台设备间通过在前方IBC组建局域网, 二者之间实现数据和文件共享。其中, 三套播控工作站支持四通道视频插入, 采用切换台的一条辅助面板对信源进行选切, 可分别完成资讯类模板、全屏类模板和Ticker字幕的播控功能, 覆盖全天各档节目的播出以及赛事精编、赛事转播等各重点寒事。

此次转播中在演播室景区内配备了两块大屏, 分别为由12块等离子组成的4×3拼接大屏, 分辨率为3412×1440, 尺寸为3704mm×1569mm及一块75寸全高清液晶大屏, 分辨率为1920×1080;采用一套4K设备同时支持这两块大屏的实时渲染, 此设备最高可支持4路HD-SDI视频输出及四通道非同源高清视频的输入, 通过与在线包装系统共用同一母线面板来完成视频信号源的选择。信号输出拼接最高分辨率可以达到4个高清。在此次转播过程中由包装工作室制作大屏幕所使用的包装元素及内容, 通过播出控制端播出, 经渲染后输出到大屏幕, 无缝的工作流程整合到全天的赛事串联直播中。

在系统连接上将4K的两路输出直接接入切换台, 这样大屏的信源不仅可以显示4K信源还可以显示切换台的所有输入信源, 另外的一路视频信号输出到一台双卡监视器上, 用于监看。在操作上它通过调用场景文件完成对4K的播出控制。操作软整体系统还引入索贝文稿系统以完整文稿内容共享, 并通过与后方部署在新址数据中心的体育赛事数据平台连通, 从索契官方获取实时数据并解析存储。在线包装系统根据节目需求, 完成实时数据的分析、查询及绑定至模板完成赛事数据的高效整合。件可方便提供本地预览功能, 操作人员在控制PC上可以实时预览播出效果。

在功能性配置方面, 为了保证播出效率和节目需求,

8. 文件化系统

前场网络制播系统承担着演播室文件化播出任务。播出服务器稳定可靠是外场系统应用成功的关键, 本次播出采用MSV 4211P播出服务器, 其同时输出主、备、预监、垫播四通道信号, 配备MSV-D5演播室记录服务器, 满足外场收录需求。

3 4K渲染工位

(1) MSV 4211多格式混播

MSV播出服务器以制播分离的方式实现四通道文件化硬盘播出。MSV播出服务器可以主备模式同步运行, 确保演播室播出安全。MSV播出服务器支持Avc-Intra 100M、DNx HD 120M和MPEG-2 Long Gop 50M不同编码格式的混合播出。

(2) MSV-D5信号收录

通过演播室内的MSV-D5记录服务器对演播室播出信号进行收录, 演播室系统可提供两个非同源的信号进行收录, 可对收录信号打点挑选有用的段落, 回送到网络系统编辑或者归档, 在录制过程中, 由于全天直播无空闲时间, MSV-D5支持边采集、边迁移功能对节目归档提供更为便捷的工作方式。

(3) 二级串联单

演播室二级串联单系统可以通过实时读取切换台TALLY信息并通过解析存储切换点信息实现节目的播出串联单与切换台的切换点信息同步进行顺序调整、修改等操作, 并将操作结果进行输出;同时完成对播后节目单的修改调整工作, 可提高演播室同串联单协同工作的效率, 可准确提供各小片及广告的播出绝对时间便于相关部门了解广告播出状态及节目收视率等数据信息的有效收集。

(4) EVS精彩编辑

配备一台4通道EVS及BEPlay、RCU控制面板, 按两进两出进行预置, 通过切换台的两条辅助母线完成信源的选择, 可满足赛事对比赛信号延播、精彩编辑、短片集锦等需求。由于直播的特殊性, 常会出现广告等小片未播放完毕但采访区采访已开始, 这时EVS可以提前进行收录, 待小片播放完毕后立即转入采访, 还可以在比赛同时进行精彩画面的编辑工作, 待比赛结束后立即编辑出一组片断, 用于“标准赛事尾”, 快速回顾刚刚结束的比赛。

9. 业务系统

索契前方网络制播系统首次独立接入全台节目生产管理系统 (TRM、ADM、CDM) , 为此移动外场网络制播系统将不再依赖于后方系统, 可直接调用接口触发各项业务, 并利用ESB/EMB完成广告、播后单等数据业务的交互及操作。

系统在北京设置接口服务器, 接入“3M”后, 前后场逻辑平等, 与CDM和ADM编单方式保持一致, 编导在串联单内拖单操作方式保持一致, 广告实体文件通过专用传输软件实现专线远程传输。归纳实现功能点为:

•通过ESB自动接收CDM播出编排单;

•通过ESB自动接收ADM广告编排单;

•通过ESB接收ADM广告素材保留单;

•通过EMB接收广告物理文件;

•通过ESB反馈播后单。

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成功转播, 为今后外场系统的转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希望此次转播的技术系统方案及成功经验能和大家一起分享。

摘要:年索契冬奥会期间前方演播室系统承担着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全天赛事、新闻及访谈节目的报道任务, 每天从当地时间9:00至23:30播出, 前方演播室采用4讯道高清移动外场系统, 本文对此次前方系统在报道规模、形式、系统构成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此系统完全可以满足节目部门在冬奥会期间对多项赛事的演播室直播包装、赛事延播或错时播出、赛事录像、演播室访谈以及与山顶演播室 (MBC) 信号对接等任务。

前场技术 篇6

后卫作为一支球队的核心,在赛场上具有传达教练意图,组织全队进攻等作用。因此,篮球后卫都通常都具备灵活、机敏,较好的速度和弹跳能力。现代篮球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抢前场篮板球作为转换攻守关系的开始(或结束)的标志,因而也是决定比赛中谁能占得主动权的关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以广西区内业余篮球后卫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矮个篮球运动员和篮球后卫运动员的特点和其训练方法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中国知网、独秀学术期刊网等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期刊文章,了解本领域研究动态,为解决问题寻求最佳的论证思路和理论依据。2.2.2逻辑分析法。对通过阅读文献和描述训练的方法与内容,对每个部分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后卫争抢前场篮板球的作用。3.1.1促使战术的创新。抢前场篮板球是篮球比赛中争夺取主动进攻权的焦点,传统的训练思维往往觉得身材高大的球员在争抢前场篮板球的过程中更具备优势,从而忽略了身形相对矮小的后卫球员。后卫在抢到篮板球后,在战术上,球队可以快速的发动进攻,也可以稳定下来重新组织进攻。这些都是前场篮板球对于战术的创新所体现出的作用。3.1.2增加后卫队员进攻能力。作为后卫队员,虽然在身高上不占优势,但他们的弹跳、爆发、速度以及反应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优势,在篮球比赛中若能利用好自身的这些优势,便能灵活的穿梭于这些身材高大的球员之间,给对方造成威胁。在争抢前场篮板球的过程中,提前占好位,打乱对手的比赛战术。3.1.3占据时空的主动权。要发挥后卫球员的自身优势,首先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后卫队员争抢前场篮板球的意识;其次,是要提高球员对前场篮板球位置变化的判断能力,使之能够根据投篮的方向,对球反弹的位置做出准确判断;最后,要了解对方球员的投篮习惯、出手方向,据此做出精准判断,从而及时占位、起跳,积极争取反攻。3.1.4增加后卫队员前场控制力。从位置上来说,是要求后卫球员在球场上,利用自身反应速度,迅速占得有利位置,扩大后卫球员的控制范围。从时间上来说,是要求后卫球员,利用自身预判能力和反映速度,提前起跳、争取主动、以最快速、最敏捷的身手完成抢前场篮板球的动作。从空间上来说,就是利用后卫球员灵活、弹跳能力好的特长,提前起跳,利用时间差占领较大的空间位置,获得更好空间位置优势。

3.2提高后卫争抢前场篮板球的手段。针对后卫球员抢前场篮板球的训练内容,应在球员熟练掌握抢前场篮板球技术的基础上,发挥后卫球员的自身优势,由个人争抢前场篮板球技术逐步向对抗性争抢前场篮板球技术过度。笔者根据多年的篮球训练学习经验,介绍三种有助于提高后卫球员争抢前场篮板球的训练方法。3.2.1前场篮板球顶位训练。顶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后卫球员争抢前场篮板球时顶位、抢位、占位的步法技术,强化后卫球员的定位意识、熟练顶位技术动作。要求进攻球员在投篮后,迅速摆脱防守队员的阻挡,冲抢前场篮板球;防守队员则应以顶位为主,同时准确预判球的落点并迅速做出起跳。3.2.2前场篮板球的判断、起跳、争抢训练。对后卫球员判断、起跳、争抢前场篮板球的训练其目的在于提高球员对前场篮板球落点的判断能力、准确把握起跳的时机以及反应能力,感受身体起跳后的伸展技术,熟练掌握手指、手腕的钩球技术,加速身体弹跳的反映速度。练习时应该特别注意,采用双脚起跳,并在身体达到最高点时触球,若采用单手持球注意用手指、手腕顺着球落下的方向快速勾球,抢到前场篮板球后则应用双手握球进行保护。3.2.3前场篮板球意识训练。3.2.3.1后卫在球场上无论防守的是投篮球员,还是其他对手,都要注重在投篮时或投篮后盯死对方,不给他们继续跟进投篮路线的机会,并根据投篮路线选择最佳的位置切入,争抢前场篮板球。这种意识的训练需要在抢篮板的过程中注意防守者的脚步,将注意力集中在球与防守人位置之间。3.2.3.2等待时机的意识是后卫球员争抢前场篮板球时需要训练的意识。许多篮板球的争抢不一定依靠身体和卡位,更重要的是时机的等待。3.2.3.3转身阻挡的训练意识是对后卫队员在争抢前场篮板训练时的技术要求,在这一训练要求中要求后卫球员在被防守的对手投篮后,应该迅速转身,使身体与对手保持距离,面向前场篮板方向,想尽一切办法阻挡对手跟进后场篮板球,尽可能的使对手追赶后场篮板球的路线的增长。3.2.3.4抢位跳抢的意识训练时对后卫队员在挣钱前场篮板训练时的重点意识训练,只有后卫队员拥有这一意识,才能有更大的可能性获取前场篮板球。

参考文献

[1]林华.论加强拼抢篮板球技术运用的必要性[J].福建体育科技,2004,23(6):44-46.

[2]成惜今等.论篮球内线队员拼抢篮板球的能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9(1):63-65.

[3]唐煌章.现代篮球训练方法新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教师的成长历程下一篇:检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