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生命的高度(精选9篇)
寻求生命的高度 篇1
廉政文化进校园征文
寻求生命的高度
世界很小,心很大; 欲望很大,心很小。
一段“广州一年级小学生的理想”采访视频中,一个小女孩回答说想做官。记者问她想做什么官,她说,做一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童言无忌,在她的概念里贪官能得到很多东西。一个孩子有如此的理想,难道不是孩子、家长、乃至社会的悲哀吗?担当着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老师,难道不该扪心自问?我们尽到了一名教师传播文明、净化灵魂的职责了吗?
廉洁本是传统文化森林中一棵参天大树。它根深叶茂,万古长青。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回眸过去,时光擦去的是功利,历史镌刻的是人格。今天作为教师,我们有理由、有义务,率先扛起廉洁这杆大旗。我们有责任、有必要从自身做起,让廉洁之花开遍校园。
心应系苍生。
多少年,多少代知识分子胸怀天下,把国家之兴亡担于一身,把百姓的疾苦集于心头,令人感喟。海瑞死后,遗物只有八两银子一匹粗布和几套旧衣服;郑板桥被罢官后,他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引路,一头驮行李,送行的群众依依不舍。他们穿的是旧衣,吃的是粗米,从不在意。他们爱的是百姓,恨得是贪吏,一身正气。他们为的是天下,想的是社稷,苦了自己。范仲淹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更为心系苍生之千古绝唱;钱学森历经艰辛也要回国,其精神荡气回肠。一个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一个具有悲悯胸襟的人,想到的常常就不会是一个小我,更不该是那点蝇头小利。教师更应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行须为世范。
身教重于言传,只有教师本身有光明,才能照亮学生;只有教师心中有火种,才能点燃学生;只有廉洁从教,教师才具备道德的感召力,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唯利是图的老师能理直气壮地教育自己的学生吗?能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吗?作为一名教师,说到贪财搞腐败,其实并不具备条件,但是我们也要恪守教师的道德规范,要禁绝有偿家教之类的活动,更不搞学术腐败,不做名利的奴隶。当你从学生家长的手里接过钱后,你就失去了人民教师的尊严和形象。从读书到教书,我们付出太多,始有今日,更该倍加珍惜!我们必须确定这样的理念:只有忠实享受党和人民给予的待遇,莫存非分之想,莫贪意外之财,才能保持人格的独立和高贵。
志当存高远。
胡锦涛同志要求:广大教师要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如今,随着经济发展,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扪心自问,我们可曾有志?我们志在何方?身为教师要甘于在冷雨敲窗的夜晚或静谧平和的黄昏诵读经典或与自然对话;身为教师应保持一种静美的心境,拥有一种平淡的心态;在寂寞中洗去浮躁和污垢,寻求生命的高度。使生命之树郁郁葱葱,让生命之花灿然绽放。
寻求生命的高度 篇2
一、命运与生命力的冲突生命力的赞美
路翎中长篇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多是爆发型的, 在一种苦难的环境中, 生命主体是一种抵抗的状态, 不管抵抗的是外在环境还是自身的困惑, 人物体现了一种不与一切妥协的态度。
面对恶劣和凶险的生存环境时, 人的应对法则无非是两个状态:忍受和反抗。默默的忍受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对待命运和外在环境的态度, 这是一种生命的坚强。但是路翎让他小说中的人物选择了另外一种存在状态, 一种生命力在重压下的反弹, 这是人对生存权利的追求, 对命运的反抗。这种状态更容清教徒音乐至今》被认为是美国音乐史学一部里程碑似的杰作。希契科克的《美利坚的音乐》也是一部采用二者方法相结合的作品。这两部作品展示了美国音乐的多样性, 其中除了“高雅音乐”之外还包括“地方音乐”, 所谓“地方音乐”也就是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 而“地方音乐”则是民族音乐学家关注的重点, 是传统的西方音乐史学家一直忽视的领域, 音乐史学家们只研究“上层”艺术音乐, 忽视“下层”民间音乐, 对于流行音乐更是采取排斥的态度, 这就使得音乐学研究的面太狭窄, 艺术音乐、民间音乐、流行音乐本是音乐社会的整体, 不能把它们“分工”太明确, 否则会导致眼界和思路狭隘。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今社会, 音乐史的研究也不应该孤立地进行, 事实已证明把西方传统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想结合是可行的, 美国音乐学界已经摆脱了欧洲传统音乐史学的束缚, 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为音乐史的学者们做出了楷模, 也指明了方向。
三、关于中国音乐学的一点思考
美国音乐学家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研究道路, 在中国是怎样的呢?同民族音乐学相结合是否也同样适合于中国的音乐学研究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的音乐学起步较晚, 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 自20年代发展以来, 梁启超等人就去欧洲等地进行考察, 把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带入我国, 当西方音乐学方法在不断改进、创新之时, 中国也应该与时俱进, 根据我国音乐的发展特点,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史学发展道路。我国的音乐史学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传统音乐史学研究古代音乐史和近现代音乐史, 而民族音乐学研究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传统音乐史学家研究的大多是古代帝王将相、贵族宫廷里的音乐, 或者是汉族的音乐, 对民间音乐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音乐涉及较少, 而易加速生命的消耗, 呈现出生存境遇与主体生命力之间的冲撞导致的悲剧。
《饥饿的郭素娥》中郭素娥的命运让她和鸦片鬼刘春寿走到了一起, 刘春寿不能满足郭素娥精神和肉体上的强烈的需求, 情欲驱使她出轨和反抗, 最后郭素娥遭到了刘春寿和同伙的折磨和杀害。作者为读者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险恶, 但重点更是对郭素娥自然生命力爆发的认同和肯定。这种生命自然力的爆发, 是一种生命的直觉, 没有很大的复杂性, 但绝对是对原有存在状态的突破, 结局的悲剧并没有掩盖作者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赞颂。郭素娥释放了本能的力量, 以对生命的存在的争取体现了她自身的价值。
二、生命内在矛盾的激荡
(一) 、自我价值的追寻毁灭中的崇高:
追寻生命意义的价值感与目的是人类一个显著的特性。人在自我命运的道路上不断探寻, 由此带来的重重疑惑:生命的意义何在?疑惑导致人对自我不断质疑、否定、再认识, 这个对自我价值的追问过程就是对存在的意义的探索过程。整个过程渗透着心灵的挣扎和精神的折磨。路翎笔下的知识分子在探寻自我存在价值的意义时都在经历着一场精神磨练和心理的斗争。
《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纯祖是一个极端意欲的人物, 在动荡的国家战争年代, 他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经历了离家, 参战, 逃亡, 回家, 又离家去乡场办学的过程, 最后病死。他离开相对安定和富足的家, 投身到社会中去直面战争的残酷, 死亡的威胁这些少数民族的音乐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领域, 这种“分工”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此外, 在研究方法上, 对于古代音乐的研究大多依靠音乐文献和音乐考古来分析和研究, 注重实证, 当然这也是我们进行现阶段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最可靠的方法, 但这些文献和考古都是静止的, 缺少“活的”音乐。而民族音乐学注重深入民间, 注重音响资料, 注重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 因此, 只有把二者相结合才会使我国的音乐学研究走向深入。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这是属于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研究中国音乐, 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历史, 相信中国音乐学一定会走向辉煌。
注释
1.《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音乐学”“风格”条, 麦克米伦出版社, 1980年。
2.《人的音乐性》, (英) 约翰·布莱金, 马英珺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年, 第26页。
3.《挑战音乐学》, (美) 约瑟夫·克尔曼, 朱丹丹、汤亚汀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年, 第145页。
4.《人的音乐性》, (英) 约翰·布莱金, 马英珺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年, 第15页。
5.《西方音乐史学的反思和我们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蔡良玉著, 《中央音乐学报》, 1990年第1期, 第43页。
6.《人的音乐性》, (英) 约翰·布莱金, 马英珺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年, 第10页。
7.《音乐学》, 哈里森、胡德、帕里斯卡合著, 普林斯特哈尔出版社, 1963年。
和人性的罪恶, 并在崇高与卑下, 友爱与仇恨, 抗争与失败, 追求与破灭, 安定与漂泊, 富足与贫困等终极命题中穿梭, 蒋纯祖的个人主义和个性张现及至, 他陷入对个人力量依靠的漩涡中。也正是这种追求方式削弱了他的救世救国救人的理想。他追求的手段阻碍了目的实现。但是蒋纯祖在闯荡社会的过程中传达出对生命的感受、领悟、体验, 体现了自我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作者是肯定这种个人主义和个性的张扬, 对自我价值义无反顾的追寻。蒋纯祖最终的毁灭没有削弱生命的意义, 残酷的社会现实将他吞没, 他的探索失败了, 却获得了生命价值的崇高。
蒋纯祖的悲剧中有一种打不垮的“硬汉精神”, 这是精神上的英雄。他的悲剧体现了一种面对痛苦甚至死亡仍不放弃个人价值追求的英雄主义, 也体现作者有超越人生悲剧的英雄主义情结。西方的悲剧是由悲而崇高, 故悲得惨烈, 其中, 肉体虽然被摧残或毁灭了, 精神却在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蒋纯祖的追求和探索精神确是人最应该坚守和张扬的。蒋纯祖昂扬的精神超脱了他失败的结局, 完成了存在意义的诠释。
(二) 、迷失中的挣扎理想和性格的矛盾
《财主底儿女们》蒋蔚祖的生存状态同样笼罩着悲剧色彩。他的生命冲突主要在发生在和妻子还有和父亲之间。蒋蔚祖性格柔弱, 内心敏感, 在父亲的庇护下成为一个多愁善感懦弱、苍白善良的人, 他没有蒋纯祖的个性张扬, 生命意志也是紧缩的。他的性格中内化了对父亲的依赖和长子的责任。而妻子金素痕是个性解放、反叛、拜金主义、利欲熏心的人, 占有欲和表现欲极强。两个性格相反的人没有互补反而走向了极端。
于是矛盾出现, 蒋蔚祖乐于离开父亲的庇护去南京和金素痕创建自己的天地, 有自己的事业, 于是他和妻子来到南京定居, 但是性格中他对父亲的依恋又觉得愧对父亲, 身为长子的他应该在父亲身边持家。
更大的矛盾是, 蒋蔚祖希望金素痕在家守候着自己, 但是金素痕出轨了, 蒋蔚祖内心非常失落。但是他喜欢妻子, 金素痕已经是他的精神支柱, 他掌控不了金素痕又不能离开她, 自我陷入巨大的悲剧之中。金素痕的放肆, 毫无收敛刺激着蒋蔚祖, 最后蒋蔚祖精神崩溃然后自杀。面对现实巨大的变动, 蒋蔚祖没有办法找到自己的出路, 性格的软弱让他在追求中迷失, 他的发泄指向了自己, 他的挣扎软弱无力。作者对于这种存在状态应该是否定的。理想是美好的, 但是蒋纯祖没有实现理想的条件, 注定是悲剧。
三、人性和生命的反思悲剧意识的流转
路翎在建国前的短篇小说中对人物生命和存在状态的关注转换了角度, 郭素娥似的“自然生命力爆发”消失了, 知识分子人物自我矛盾冲突也隐去, 小说中表现出的是人在动荡和苦难中生命的渺小、无力。这体现了作者的怀疑态度:生命是虚弱的, 它在自然生命力还没出现前就消逝了。这是作品悲剧意识的转换, 变为怀疑和反思人性和人生。人的劣性和生命无常的悲剧。
作者在短篇小说中中展露的是人悲剧意识的缺席:人们自私、残忍、麻木、卑怯、权力的崇拜。人物缺少悲悯之心, 缺乏自我反省, 对他人持怀疑, 疏离的态度 (把他人脱离主体范围之外, 你就是你, 我不是你) 。人性恶的一面普遍存在人物身上。《蠢猪》里乘船者和驾船者互不信任, 互相猜忌。《棺材》里兄弟间反目和仇视。《瞎子》里售票员对乘客的恶意审视, 对瞎子轻视, 还有乘客对瞎子的冷漠。《新的娱乐》里人们对弱者的玩弄。《小兄弟》里两个少年讨好警察, 争风吃醋, 小说里的少年没有了童真, 有的反而是成年人的市侩。
作者在短篇小说中还表现出生命的无价值、无意义, 人在世间轻易就无所依靠, 走向死亡。《王家老太婆和她的小猪》是肯定了王家老太婆要求生和死的权力, 但是她因为追逐小猪而死, 生命力量是如此弱小, 自然生命力怎么爆发和反抗现实?《老的和小的》中被媳妇赶出家门的刘二婆的小摊被一个姑娘摸中大奖而没了继续生活的依靠, 陷入绝望。《预言》中算命姑娘因为算出的命不好而失魂落魄死于车祸。这些人的生命体现的是一种无力。
四、乐观昂扬悲剧意识的回归
路翎小说风格建国前后判若两人。过去作品中的那种“生命的原始强力”、“精神的创伤”、“情感的疯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好的爱情, 珍贵的友谊.、美丽柔和的人性。过去那种狂躁的、激烈的热情己经变得填密、清新。但这不意味着悲剧意识的丧失, 而是作者又积极的关注人在巨大压力下的存在状态, 让人物超脱苦难的威胁。
他的志愿军题材的小说《洼地上的战役》是围绕着志愿军战士王应洪和朝鲜少女金圣姬因为战争不能实现的爱情来展开的。王应洪为了祖国为了姑娘的“爱”牺牲在战场上。《初雪》一个司机刘强和一个助理司机王德贵, 奉命从前线附近地区把一批朝鲜老百姓运送到后方去。他们突破了敌人不断地轰炸的封锁, 终于安全地完成了任务。小说侧重写二人在精神世界中对朝鲜人民的关怀和爱。
战争本身就是人类的悲剧, 面对战争路翎关注的不是战争的残酷而是写战争孕育了美好的人性., 战争增进了人与人的关系, 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理解。为此作者对爱情进行了的书写, 在当时的写作环境下应该是比较独特的。《洼地上的战役》中王应洪在战场上牺牲了, 但是作者想体现的是鲜血与生命凝结的爱才是一种克敌制胜、不可征服的力量。《初雪》中的刘强和王德贵精神世界的变化也是作者让人物不断发现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两篇小说不禁让人联想到郭素娥生命力的爆发和蒋纯祖对存在价值的探索追求。路翎面对悲剧的现实重新让人物回归积极地和昂扬的生存状态。仍是对生命的一种关照和展现。
路翎的悲剧意识在他不同创作阶段中的小说中都有体现, 建国前的长篇和中篇小说从苦难中提炼出人对待生命的积极和昂扬。这和叔本华的“痛苦才是积极的因素”是不谋而合。而短篇仍是对人的存在状态的一种反思, 对人性阴暗面的揭露。而建国初期志愿军题材小说中作者并没有丧失对生命的关注, 人物又回归了积极昂扬的状态去发掘生命的价值。作者的悲剧意识的本意是为了更多的人更深的去理解生命、人和人生, 也是路翎自己对这三者的阐释。
参考文献
[1]杨义.路翎——灵魂奥秘的探寻者[J].文学评论, 1983 (5) .
[2]钱理群.探索者的得与失——路翎小说创作漫谈[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1 (3) .
[3]时国炎.话语冲突中的悲剧个体—浅探路翎创作的演变轨迹及其成因[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 (4) .
[4]王海燕.试论路翎小说中的生命强力[J].襄樊学院学报, 2004 (4) .
[5]刘炳辰.试论路翎笔下蒋纯祖的英雄悲剧形象[J].理论月刊, 2004 (4) .
[6]杨根红.论路翎小说的现代意识[J].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4.
[7]陈少华.蒋蔚祖之死——父子奴役的精神创伤[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4 (2)
[8]杜瑾焕.精神探索者的孤独掘《财主底儿女们》人文解读之一[J].焦作教育学院学报2002 (4) .
信仰良知 寻求生命的宽度 篇3
“商业伦理就是人伦之理,是一种大家公认共享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没有塑造之前,社会是杂乱的。”在徐浩然看来,中国的商业伦理价值还未树立起来,而商业伦理的缺失主要是因为信仰的错位。在见证亚洲商业大都会崛起的黄浦江边,徐浩然畅聊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价值体系。他的眼里,多了繁华阅尽后的平静。
寻求平等,为“身障人”正名 从光鲜夺目知名的新闻人,转身商业,徐浩然说他“一点都不后悔”, 因为他在意的是“生命的宽度”,既然生命的长度,更多的是天意,而且人人相差无几,唯有“生命的宽度”,可以求得生命的差异性。有“宽度的生命”,必然充满着诱人的神秘,意味着选择的多元化、生命的更多精彩。这种对人生的好奇,促使徐浩然毅然放弃打拼下的电视“江山”。
2007年徐浩然加盟中国行业领军企业远东控股集团,任高级副总裁和首席品牌官。基于媒体人的良知,徐浩然特别重视公共利益与企业的社会责任。2007年5月,作为国内残疾人就业安置人数最多的企业,远东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定向资助残疾人就业培训的慈善基金会—远东慈善基金会,徐浩然同时兼任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除了多年来安置近两千名身障人到远东就业外,徐浩然还提出要帮助更多的身障人自主创业,并对他们进行进行职业培训和创业辅导,因此作为试点,2010年5月,江苏宜兴市诞生了国内第一条由远东冠名的身障人创业一条街。徐浩然还努力在社会上为“身障人”的称谓呼吁,“中国现在有8300多万, 其实称呼他们为‘残疾人’是不正确的,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徐浩然相信,不管是身碍、心碍还是智碍,都是一种个人生存与发展上的“障碍”,需要得到社会的帮助。这不仅仅是一种名称的改变,它体现着社会对生命的尊重,隐现着可贵的平等意识。因帮助了众多的“身障人”,徐浩然领导下的远东残疾人基金会因此获得了2009年度“中华慈善奖”。无疑,这是对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最大肯定,“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我认同的商业伦理—用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徐浩然认为,“伦理缺失”已成为中国企业当前最为凸显的商业“症结”,“毒害、造假、污染、欺诈等一系列突破社会责任和人伦底线的昧良心行为扑面而来,商业社会无疑面临深重的信任危机和伦理危机。”
在百年现代化的演进上,“中国的知识分子欠企业家阶层一个债。”以新闻人特有的敏感,徐浩然深信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直言批评:在多次的重大历史时刻中,知识分子从来没有为后者提供过合格的思想工具,以至于商业文明的进步一次次被打断或发生倒退。“让人十分担忧的是,这一状况在今天似乎已经再次重演。”徐浩然愿自我救赎,他景仰知行合一的知识分子,更钦佩深具社会情怀的企业家。
好奇之思,品牌之美 作为“全面品牌管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徐浩然认为,一个国家、区域、企业组织和个人都有品牌。“全面品牌管理学”强调品牌管理是一个组织全部门、全人员的共同目标,而不是由单个品牌部门来做的事情。“每个人、每个部门都可能成为品牌的一个部分。”
徐浩然从小到大,都是安静的好学者,自上学起几乎永远是全校第一,总有些家长来探究他学习的秘密,然而,就连他的父母也道不出所以然,只有他知道自己的“秘密武器”—好奇。对每一起事物的好奇都引发他的探索之志。从上大学后对电视行业的积极创新,到近年来对品牌的研究,“好奇”这一“秘籍”无一不让他迈上了成功的大道。 2009年12月20日,国家标准《品牌与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第一次起草人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品牌、企业文化即将拥有国家标准,而徐浩然正是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把一个企业比喻为是一棵树的话,战略就是树干,战术是树枝,品牌就是树叶,企业文化就是树根,而利润就是果实。”在徐浩然看来,全面品牌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诚信、价值、责任和创新。其中,诚信是品牌的基石,价值是品牌最终实现的意义,责任是品牌的立身之本,创新则是品牌成长的动力。“我将品牌分为三个口:第一个口是品质,主要就是指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必须让消费者得到的最基本的保证,它是品牌的生命;第二个口是品格,它是一种格局,是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第三个口是品位,品位是一种品牌带来的美感,其中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行为层面等赋予人的美感。”徐浩然对于品牌的独到理解,有着媒体人的敏锐目光与通俗演绎。
市场环境的混沌、杂乱,导致诚信缺失的现象屡禁不止。在这种情形下,徐浩然认为,针对企业家而言,诚信大于创新。“虽然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诚信。”
生命的高度作文 篇4
——题记
生命的高度是什么?
生命的高度是直面生死的勇气。看那满地的红木棉,这火红的木棉就是文天祥生命的色彩。故国已灭,人去楼空,文天祥以低沉的怒吼留下千古名句,撇下这世间去了。文天祥的一生就是炽热的红木棉,他以母亲的话作为立人的方式,以红木棉的高度作为自己生命的高度。当他以一种不一样的方式告诉我们:“人生自古谁无私,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同时,也告诉我们生命的高度就是直面生死。
生命的高度抽象来说就是一种什么样人生态度的形容词。
生命的高度抽象来说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当年的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那灿白的菊花,是陶渊明生命的色彩。那棵纤弱的白菊早已把陶渊明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以一篇《桃花源记》向所有的人证明了,生命的高度就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那么,生命的高度它又体现在哪里呢?
生命的高度体现在那块黄油油的稻田里。袁隆平,他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向我们证明了生命的高度。他以一首打油诗作为一生的写照。他一个农科院的院士,却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努力养育着我们。这黄油油的稻田就是袁隆平生命的色彩。这“黄”象征着他农民的身份,这黄象征着他一生的努力。袁隆平,他以朴素的身份和脚下那片黄土地向我们表现着,生命的高度在于为中国的兴衰而奋斗。
生命的高度能用何种色调来描绘?
生命的高度可以用小草的绿来描绘。朱自清以笔杆来奋斗,写下无数名作。可当年,他却不愿接受侵略者的施舍,而忍饥挨饿了好多天。他有着小草般的坚强,也有着中国人不灭的毅力,这种毅力犹如小草般:在艰难的环境下奋力地泛着青。这青就是朱自清生命的色彩,这彩就是朱自清生命的高度。他以笔杆来奋斗,以文学做刀枪,向世人展现着小草的坚强。你看《荷塘月色》《匆匆》《春》不都透着一点绿吗?
朱自清告诉我们:生命的高度是在艰难环境中,你依旧直背前行。
生命的高度是直面生死,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平凡的奋斗,更是不为人知的前行。
生活给了我们压力,可压力却给了我们冲破人生下一个高度的勇气。
挑战给予了我们畏惧,可位居却给了我们向前冲的动力。就是这压力和动力带领着我们冲破着生命中的一个又一个的高度。
生命的高度 篇5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才算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一个最完美的答案。战火纷飞中的穿梭,工地上苦不堪言的煎熬以及病榻上痛苦的呻吟使他拥有了超乎常人的毅力力。虽然身体行动不便,但是他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这些困难。他在残疾后毫不气馁,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始了文学创作。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时,又有多少人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重新“站”起来了呢?以前我有一个缺点:做事缺乏毅力,常常中途打退堂鼓。比如刚学英语时,觉得挺新鲜的,还能一大早起来拼读英语单词。不久后,觉得记单词既枯燥又乏味,慢慢地就不想学了。练钢笔字帖也是,开始很认真,一笔一划地规范着写,没有几天我又烦了,横不是横,应该写三笔的,我恨不能一笔写完。
生命的高度(议论文)1 篇6
①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的圣火映亮夜空时,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再次看到了坚强的力量。坚强,能够成就一个人生命的高度。
②残奥会赛场上,盲人运动员凭着听觉、触觉飞身救球;脑瘫运动员身躺推床奋力推举;肢残运动员迈开假腿大步飞奔……他们超越身体的局限,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的拼搏印证着他们的坚强不屈,向世人证明了残疾人同样可以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事业的成功,向世人展示出残疾人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③诚然,残疾人在身体机能上无法与健全人相比,但他们凭着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创造了许多奇迹。霍金在轮椅上成就了科学神话,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寻求到心中的光明,邰丽华在无声的世界里舞出了优美的韵律……他们身上的坚强品质和面对“残疾”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让他们超越了残疾,超越了自我,成就了生命的高度。
④其实,健全人同样也会遇到困难。古今中外许多的健全人在身处逆境时,凭着坚强的品质而成就了生命的高度,他们的事例同样打动着我们:曹雪芹生活穷苦,举家食粥,仍能呕心沥血,终于著成传世之作《红楼梦》;与丈夫一同进行科学探索的居里夫人遭受丧夫的打击后,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独自继续前行,再度荣获诺贝尔奖;“2007陇人十大骄子”之一的张晓,4岁丧父,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14年,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家庭。他们让我们明白了坚强与生命的关系:一个人的生命能承受多少苦难,他就有多么坚强,而他有多么坚强,他的生命就能达到多么高的高度。这就是坚强对于生命的意义。
⑤这样说来,坚强的品质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必要的。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肉体的创伤,或精神的磨难,我们如果能以坚强的品质笑对挫折,努力奋斗,砥砺意志,就会在奋斗中掌握命运,在砥砺中升华境界。反之,倘若经不起风吹浪打,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甲】,【乙】地败下阵来,甚至陷入了自暴自弃的泥潭而【丙】,那么生命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
⑥愿每一个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能练就一双坚强的翅膀,翱翔于蓝天之上,成就自己生命的高度。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
23.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3分)
【甲】处应填(A.畏首畏尾 B.不堪一击)【乙】处应填(A.垂头丧气 B.心怀恐惧)【丙】处应填(A.哀声叹气 B.一蹶不振)24.请你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22.坚强,能够成就一个人生命的高度。(1分)
23.【甲】B 【乙】A 【丙】B(共3分。每空1分)24.答案示例:这一段的论证过程是:首先指出古今中外有许多健全人也都凭坚强而成就了生命的高度。接着列举中外名人因坚强而成就生命高度的事例直接加以证明。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坚强与生命的关系,阐释了坚强对成就生命高度的重要意义。
站在生命的高度审视学校管理 篇7
【案例】
2009年6月18日,全国首宗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东莞市石排镇中心小学爆发!6月18日晚确诊6例,21日晚又新增确诊病例24例!至此,中心小学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增至30例!22日星期一早读课,学校紧急召开各行政人员及班主任会议,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组员的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指挥小组,部署更全面细致的防控工作。各班主任马上落实到校学生人数并进行更细致的晨检,上报学生到校情况及健康状况。晨检后,全校各班立即再次开展应对甲流的主题班会,镇定地向学生公布疫情,同时做好学生的安抚和心理辅导工作,深入学习《石排镇福隆小学应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南》与《石排镇防控甲流八大措施》。学校迅速购买消毒药品及一次性口罩,熬煮抗流感中药,供有需要的师生使用。坚持午检,并继续落实疫情日报告制度,实行一天两次的零报告制度。中午、下午放学对各课室及校园各个角落进行彻底消毒。学校还第一时间在校门口悬挂“甲流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等宣传标语,让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为能更好地保证校园安全,切断所有病毒可能入侵的渠道,学校谢绝家长进入校园接送学生,并在校门口及所有课室门口张贴温馨提示。学校教学秩序井然,各项工作都已经进入了应急状态。
6月28日开始,东莞没有出现新增病例,为了巩固防治成果,上级部门决定石排镇中小学取消复课。7月1日,全镇只是六年级学生回校参加毕业考试。学生从7月2日开始提前放暑假。我校从中心小学爆发疫情到学生正式放假这一危险时期未发生师生感染流感病例,学校防控工作科学有序,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保障了师生的健康。
【案例反思】
思考一: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怎样的学校管理才能坦然应对?
现阶段,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的活力,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学校公共安全的因素趋于复杂,各级各类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类型趋于多样,突发公共事件频率也趋于加快。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但首先更应该保障师生人身安全与健康。以人为本,首先以人的生命为本,才能谈得上培养人。要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学校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坚决落实应急预案、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法制“一案三制”,提高预防及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这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古人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在有准备的情况下,防范风险和战胜风险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非典”危机成功化解,然而,我们不应“好了伤疤忘了疼”,“非典”带来的警示、抗击甲流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长期咀嚼、品味。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管理问题的研究,应当成为我们一项长抓不懈的任务。
思考二:我们应该为社会培养具有怎样的生命意识的公民?
全社会、各部门团结协作,举全市之力抗击甲流,全因政府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摆到了第一位,这也再次证明了人民的生命意识觉醒了,开始尊重生命,关注生命。可是,一些中小学生把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作为一种“抗争的手段”或“最后的杀手锏”。有的孩子动不动就说出“活着没啥意思”,或动不动就以“我要自杀”来吓唬家长的苦口婆心或严厉有加的管教。我们经常疑惑,为什么他们的精神意志如此脆弱,生命意识如此淡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是孩子们生命意识的缺失,是我们生命教育的缺位。如何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在全社会高举“关爱生命”大旗,轰轰烈烈抗击甲流时,我们可否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意识的塑造与初步定型阶段,对生命的真正价值缺少正确和清醒的认识,缺少一份对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热爱情怀和敬畏意识。因此,我们可根据他们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对他们进行生命起源启蒙、性格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存训练等生命发展规律的指导。另外,“你不会游泳,当有人落水时你该跳下去救人吗?”“小英雄赖宁一定要牺牲自己吗?”“火灾不幸发生,你逃出重围后还要回去抢救财物吗?”这类道德选择与生命高度相冲突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到位的生命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和选择。
给生命一个高度 篇8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给生命一个高度让自己去欣赏,让别人去仰望。给生命一个高度
生命绝不是绿叶簇拥红花的荣耀,更多的是在荆棘杂草中远征的苦涩;生命也绝不是对春华秋实的满足,更多的是对酷暑寒冬的承受。作为生命的泅渡者,只有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方向,激励坚强的意志,充实希望的活力,舒展矫健的身姿,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活出精彩的人生。
不懈追求是生命的一个高度。
如同蜜蜂追求花朵,小溪追求大海,嫩芽追求春色,雄鹰追求寒冬,风帆追求激流;人,更应自强不息的去追求崇高的思想,远大的目标,把握住信念的船舵;追求创新的事业,开拓希望的绿洲,追求美的生活,奏响憧憬的乐章。追求,使生命之树常青,使生命之泉喷涌。高尚的追求,使生命变得壮丽,是精神变得富有;昏庸的追求,使生命变得暗淡,使青春变得衰朽。人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对知识的追求,终身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的人,是生活的强者;浑浑噩噩打发时间的人,生活的船舶终会在知识的沙滩上搁浅。
保持竞争是生命的一个高度。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紧张激烈的足球赛,那白色的球门便是最大的诱惑,只要你一息尚存,就必须去争抢,去冲撞,去射门,摔倒来再爬起来,受伤了要咬紧牙关„„赢球的疯狂,输球的痛苦,评球的遗憾,这就是竞争。
竞争意味着求新,意味着突破,意味着活力,意味着发展。自然界的发展史就是“物竞天择”的淘汰史,人类法杖的历史就是“百舸争流”的竞争史。
竞争与风险同在。竞争就好像大海中弄潮的小舟,可以把你推上波峰,也可以把你抛下浪谷,可以让你随浪花一起开的灿烂,也可能让你随泡沫一同跌得粉碎。
胆小的人无法体会到竞争那惊心动魄的魅力,永远都感觉不到冒险的乐趣,胆小的人视冒险为人生之大忌。其实,不敢冒险,才是人生最大的忧患。
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阶段,需要不断的超越。
我们只有拼搏,全力以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拥有自己的位置。
给生命一个高度作文800字 篇9
那么当我们面临环境的影响与打击时,又该如何做?记住,永远铭记自己的目标,坚守高贵品格,给生命一个高度。
若是改变不了环境而又不愿被它玷污,不妨去做东蓠下的一簌菊吧!他生性高洁,心高气傲,纵使世间如何污浊不堪,都改变不了他对心中世外桃源的追求。也曾“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般劳作过,也曾因田园生活中的“真意”而陶醉过,生活是清贫的,心灵却是富足的。既然不愿被限制以至丧失斗志,不如离开,重新给生命一个高度。
若是怀有冲出盖子的决心却一次次失败时,不妨去做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吧!他狡诈不羁,神奇浪漫,纵然环境带给他的失意再多,都不曾改变过内心的乐观与生性的自由。也曾在月下独自举杯消愁,可转而便又可散发弄扁舟;也在满桌珍馐面前停杯投著,可总能找到长风破浪,直挂云帆的豪情。因为内心有高飞的渴望,所以盖子也阻抵不了向上的力量。他啸
出的剑气、化作的月光,甚至绣口吐出的盛唐都在向我们昭示:若你在一直努力却都未成功,不妨用旷达化解失意,给生命一个高度。
若是有过辉煌的过去也从未放弃过冲出的渴望,不妨去做赤壁的一块石吧!皇帝待他不好,他却待百姓不薄。既然被放在了盖子下的世界又能如何?只要坚持自己的高度,当盖子拿下时,依然会有高飞的力量。所以他不会去逢迎群小,因为他知道,只有坚守自己的节操,才会不丧失斗志,不被污浊的环境拉下马。所以他的内心是旷达的,因为那里有梦。所以他才能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恢宏篇章。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向盖子低头,坚守内心的斗志,给生命一个高度。
跳蚤之所以再也跳不过一米,是因为环境的改变使他改变。区区一个简单的虫子,我们无法对它去谈坚守,谈旷达。可我们是人!若把我们放在盖子下,我们若不想被改变,不失去能力,我们就必须坚持,用乐观旷达的心,给生命一个高度。
【寻求生命的高度】推荐阅读:
寻求生命力12-10
寻求心灵的快乐11-17
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10-16
寻求诗意的古诗教学11-08
理想主义的多样寻求11-02
寻求教学反思的切入点10-03
寻求赞助合作的邀请函12-08
读《名师课堂的生命高度》有感11-28
更新观念寻求新的教学策略11-27
寻求对策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