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阅读中学习作文

2024-07-08

从深阅读中学习作文(共7篇)

从深阅读中学习作文 篇1

从深阅读中学习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从深阅读中学习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知识来源于书本,我们知道;知识来源于,这是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来自于吸取教训中的想法,这是我们的;知识来源于我们的想象,这是我们所向往的。那么,读书能获得多少知识呢?这取决于我们如何阅读。是不是说错话了!

其实有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细读、深读、浅读。

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升温,人们只在乎把钱放进口袋,却忘记了把知识放进口袋。只要我们每天多学习知识,也许口袋里的钱就能自动增值。

什么是深度阅读?这个问题可能只有中国人知道,可能只有人知道,甚至可能只有我们知道。

深度阅读是我们的意图,是一个笑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次相遇,甚至是为我们说话的笑声。

那么浅阅读有什么?在普通人眼里,这可能是一种正确的阅读方法。事实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浅阅读真的是太对了!我不这么认为。

浅阅读是美好的邂逅,美好的恋情,可恶的错误。

只有当我们深入阅读,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更有甚者,可能是一只美丽的蝴蝶滑行时留下的美。另外,浅阅读可以留下很多理解。浅阅读和深度阅读有什么区别?浅阅读是一种简单的理解,是一种无止境的`基本理解。会带给我们多少知识!它会给我们带来多少税,多少钱,多少美。但是深度阅读能带给我们想要的理解和正确的认识不是吗?但是深度阅读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税收。是一笔可观的税收。这有错吗?

手脚的区别只是做事和走在路上的区别。但两者的关系是深与浅的区别。手的努力使得手没有必要每天与石头和泥土紧密接触;但是脚的不努力让脚每天都和臭鞋袜交流。这些手脚可以看做是我们熟悉的深阅读和浅阅读。

深度阅读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好的东西,而浅阅读可以带给我们很多负面的产品。

阅读的深浅直接关系到我们对知识的吸收和对知识的理解,包括深理解和浅理解。

哈哈...扔掉浅阅读,从深阅读中学习!

从深阅读中学习作文 篇2

一、阅读前的导入

教师在讲课时会进行导入, 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以此达到使学生了解本篇课文概况的目的。所以说, 导入的方式十分重要。一般, 教师应该先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暗中与所要讲授的文章内容相结合, 展开话题, 这样不仅能瞬间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于所要阅读的文章充满好奇心和阅读欲望。

二、多种朗读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课文的朗读方法有很多种, 可分为领读、默读、集体朗读、小组赛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效果。如, 领读可使学生快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与句型;默读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而小组赛读和分角色朗读则可以达到活跃课堂的效果, 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课文、进入角色, 对课文加深理解。作为教师要准确把握朗读的方法, 针对不同的课文、不同目的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

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 要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 创设合理的情境, 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引起他们的兴趣。我在语文教学中, 针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 对于文字浅, 图文对应的课文, 要求学生图文对照, 自学课文;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多的课文, 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内容;对于科普性强的课文, 借助学生课前搜集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 让学生利用它自学课文;对于古诗, 利用简介和图画, 让学生自学古诗, 初步了解大意, 从而体会思想感情。

四、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引发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 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难点, 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 产生兴趣, 培养学生敢疑敢问的良好习惯, 不断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阅读中学习描写群体人物之法作文 篇3

一、逐一描写

当描写群体人物时,怎样才能展现出所有人物的言行举止,突出所有人物的性格特征呢?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去描写,这样就可以彰显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比如说,《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作者对五壮士的描写: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作者或是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或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逐一地进行描写,彰显了每一个战士内心的仇恨和英勇无畏。不仅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人物的内心情感也自然流露出来。

二、整体描写

可以逐一描写,也可以整体描写。所谓整体描写,就是把所要描写的诸多对象看做一个整体,对他们进行描写。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人物呈现出同样的动作、同样的神态,这时就可以整体描写。这样更加简洁明了,而且读起来,更能感受到一种气势,一股不可屈服的正义的力量。

三、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当描写群体人物的时候,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这样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比如: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再比如:

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在这两部分中,作者都是先写马宝玉的动作和语言,然后再写其他几个战士的行为举止。这样,既有“点”的详细描写,又有“面”的概括性描写,做到了点面结合,详略得当,让人物鲜活生动,震撼人心。

从深阅读中学习作文 篇4

1 新课程标准下, 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分析

英语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点内容, 其中英语阅读教学是中学英的重点内容之一。初中的英语阅读能力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并能够熟悉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 同时学生能够有效把握文章整体意义, 在创新能力上有所提高。这就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必须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并能有效的分析文章, 掌握文章大意。在阅读文章时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 帮助阅读。因此,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阅读策略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新课程标准下, 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对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忽略学生对语言的综合应用的情况, 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 将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 在实践中将课堂中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在教学模式上, 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手段, 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 将合作与交流的教学理念与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的教学中, 提高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综合利用能力。这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充分的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锻炼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通过课程改革我们认识到, 课程教学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讲解, 还是学生与教师互相交流共同探索的过程, 是学生自我意识构建的过程。新课程体现出的基本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尊重学生的情感, 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学校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 不能充分发挥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理念的功效, 盲目的进行教学, 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 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 忽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英语阅读能力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掌握文章的大意, 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但是, 目前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过分的强调对词汇、语法的讲解, 将文章分成若干个部分, 学生在课后甚至都不知道文章到底讲的什么意思, 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

2) 教师教学的手段单一, 致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许多教师摆脱不了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教学过程中, 教学手法单一, 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学生很难提起兴趣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3) 不能采取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中重视对知识的讲解, 忽略了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中不知道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阅读, 阻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

3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习策略的分析

初中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 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 保证教学的质量。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对词汇和语法的讲解, 主要面对的是应试的压力。但是, 在新课程标准下, 更注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 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培养。

1)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 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大量的积累, 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 就不能进行主动的学习, 学习的效果自然不高。目前, 我国初中教师的教学手法单一, 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很难让学生对英语教学产生兴趣。因此, 我们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不断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手段, 采取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电影供学生欣赏,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 慢慢的对英语产生兴趣, 进而就会主动的学习。

2) 教师要深刻体会新课改的教学内容, 注重对阅读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我们要注意对阅读教学内容的设计, 既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又要将教学重点内容体现出来。课程内容的设计要整体把握, 并且相互关联, 还有根据课堂教学流程中各个时机、各个环节的不同有所改变。自主阅读通常分几个阶段, 在各个不同的阶段问题设置也不尽相同。例如:快速阅读时通常设置一些概括性的问题, 或是整篇的大意;精读的时候往往设置一些细节性的问题, 而且这些问题是对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有帮助的。如果文章的难度较大, 这部分问题应该放到教师讲解文章之后。

3) 注重对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类的学科, 学习起来比较复杂, 需要不断的积累。因此,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语言的学习是从字词句等基础开始的, 抛开基础知识的语言形式教学, 其结果可想而知。在教学过程中, 要把以上各个教学目标有机地溶入教学过程中, 精心的设置教学内容。如果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 不断的阅读文章, 讲解课文, 在进行检验阅读效果, 只能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4) 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进行沟通交流。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通过语言获得书面信息的重要性, 而阅读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获取英语的书面信息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 给学生设置不同的具体任务, 然后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获得信息。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获得文章的大意, 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过程也是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五、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初中英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的内容涉及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因此, 我们要重视这样方面内容的教学,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使学生感受这些丰富的精神内涵。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对语篇的整体把握, 从而升华出文中的思想精髓,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 审美情趣等人格教育。

4 结束语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 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初中学生的教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 但是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在这方面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影响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 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改正, 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深刻内涵, 为我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 这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初中英语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 也逐渐的为人们所关注, 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主要介绍了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 并进一步的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学习策略进行了分析, 希望对英语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孙玲.谈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与技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4) .

[2]张伊娜.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误区[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8 (1) .

[3]赵俊海, 陈慧媛.以合作学习策略为指导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实验[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9) .

[4]黄小飞.新课标下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 2007 (18) .

[5]迟炳华, 张学顺.例谈中学英语阅读教学[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8 (9) .

[6]秦丽艳.怎样解决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山西教育:教师教学, 2007 (10) .

阅读教学中学习潜能的培养 篇5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应当贯穿在学习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高尔基曾经说过:“似乎每一本书都在我们前面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由此说明只有体味到读书的乐趣,才能如饥似渴地阅读。

教读《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者适当导入,然后精心设计问题,围绕皇帝的新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皇帝和他的大臣为何屡屡受骗?这样能一下子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教材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精粹可以充分地开掘吸取。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语文教学首要功夫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读书,而是需要老师“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有了阅读兴趣,仅仅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开端。我们知道:阅读能力是感知、识记、理解、等能力的综合。阅读的内容不同,目的不同,则采用的模式也应不同。阅读的模式有两种:㈠部分研读:应抓住字——词——句——章;㈡整体阅读:应由整体——部分——整体。部分研读是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激疑、质疑、解词、析段、细品匠心……这样的阅读,学生会感到居高临下,领悟快、感知深——感知能力强,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很有效。整体阅读,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特点,对文章获得一个整体印象,进而从总体印象出发,去把握文章的部分,最后再从总体上去理解全文,以致从整体上对课文达到新的认识。

常用的阅读方法有略读、精读、速读和跳读。

略读是人们较常用的一种阅读方法。通俗的讲,略读就是读个大概。

精读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选择重要的文章、段落反复研读。可以说是在略读后的深化。

速读就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快速阅读法是根本改变点式阅读为整行文字的线式阅读,这种方法使目光不在单字上停留,而是在整行的文字上停留,眼球接受文字信号的速度10倍以上。

跳读是在阅读中, 有意识的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句段或篇章,而抓住读物的关键性材料的 速读方法。 跳读是通过省略次要信息来加快大脑对文字的反应速度,,跳读时要眼脑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迅速扫描,寻找所需材料。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多种智力因素,在教与学之间作良好的配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和技巧。从阅读的社会作用看,速读速度是阅读能力的基础。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时代,要感知世界,获得大量的信息、吸取世界的科学技术新成果,就要学会大量地阅读,不但要广读,而且要速读。现在中学生就是祖国明天的栋梁,他们正处在“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的黄金时代,要在浩似烟海的书刊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就必须博览群书,就必须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阅读能力,这就要教师打破一讲到底“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对不同的课文,提出不同阅读的要求。篇幅长的课文,阅读时要培养学生学会浓缩法,抓住主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舍去枝枝蔓蔓;篇幅短的文章,阅读时要培养学生用扩充法去捕捉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文字,在扩散思维上做文章。

不同的文体,可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在小说教学中,可让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后,复述课文,谈感受。诗歌、散文的教学中,可适当运用多媒体,将学生引导到作品特定的意境中,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阅读教学中学习方式有效性的探究 篇6

新课程改革最为关键、最为彻底,也最为核心的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早在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 “现代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今天我就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做法。

一.教师转变角色,培养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教育观把学生当成了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使学生丧失了个性,制约了他们潜能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七年级第一单元《古代寓言二则》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任务与学习方法。学生一下就来了劲,有的说:“既然是寓言,我认为重要的是学习它的寓意。”立即又有人补充…… 接下去,我又进一步引导:“既然大家确定了三项任务,那么你们打算怎样又快又好的完成这些任务呢?”从而再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要有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发散性思维不能轻易否定,应因势利导,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思维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到最佳答案,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样一来给教师提出的第二个要求就是要精心备课,既要多角度思考问题,也要尽可能预先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克服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

二.在实践中互动,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教师应在实践活动中,让主体去合作、交往,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社会化进程。

(1)坚持异质分组原则,合理分组。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既能发挥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又能促进各组间的公平竞争。

(2)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为了有效,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要精心设计,也要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示与评估时,全程把握。尤其是在学生合作学习之时,必须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使合作学习能顺利展开。

三.营造探究氛围,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方式怎样做到有效呢?

(一)提供探究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尤其是探究材料。在学完《金色花》后,教师提出:“文中有句话,老师觉得与主题有矛盾,第8节中‘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为什么要说他是‘坏孩子,能否用‘你到哪里去了,我的小宝贝?来代替原话呢?”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最后大家得到一个结论:贬义词,也能表达喜欢的感情。可到底能否替换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文中的母亲为什么要叫他“坏孩子”呢?你认为这孩子“坏”在哪儿呢?生活中,大人往往是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这样笑骂孩子?学生立即思考,给出第二个结论:孩子没犯原则性错误,调皮、捣蛋而又天真可爱时,往往会引起人爱恨交加的责骂。进而,学生们一致认为,最好不要换。因为“坏孩子”既能表达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也能反映文中孩子调皮、活泼的天性。

(二)营造探究氛围

有效的探究必须在教学中,抓住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如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特别是要精心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如在探究《“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哈尔威船长在船沉没之前,有没有办法自救,为什么不自救?”时,学生们首先肯定“哈尔威船长是可以自救的,如抱一块木板、一个空桶即可逃生。“那他为什么不自救呢?”我问,有一名学生突然大叫一句:“他是畏罪自杀!”大家哄笑起来。我压住内心的不满,提问他道:“你是如何知道的呢?”学生毫不犹豫的回答到:“因为‘诺曼底号在他的驾驶下遇难沉没了。”支持他的声音渐渐多了。我灵机一动,大声说到:“静一静,各位,现在有人状告哈尔威船长失职,本法庭正式受理此案,请问有谁愿意充当哈尔威船长的辩护律师,为哈尔威船长清洗冤屈?”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致,我索性将中立的学生组成陪审团,其他学生一分成两大律师团,给他们3—5分钟各自收集材料,气氛空前热烈……

(三)拓展探究渠道

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有效的探究除了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课本知识,也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进生活,利用各种途径来提高他们探究的能力。例如在七年级的“民俗风情”单元,学生畅谈本地风俗习惯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这种风俗习惯产生的缘由及至今存在的意义。而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很难当堂解决。我就允许学生通过网络、图书室和回家询问大人等途径来完成任务,明天交流。

以上这些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实践中学习作文 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也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最高体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开展一些有组织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特别是对一些语文成绩不很好的学生,在活动中常常可以扬长避短,从而产生很好的结果。教师再对这些学生鼓励,可以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能力。活动可以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由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成。

在初二语文下册以说明文为主,作文教学也主要学习写说明文。在学习写以某一操作程序为目的的文章时,我指导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学习做菜。 学生通过活动,亲身感受到作文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兴趣,增加体验,培养能力,形成主动在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

这次实践活动分以下步骤进行:

一、收集。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向家长或餐馆了解菜品及做法,也可上网查询。

二、整理。将收集到的菜品及做法用卡片的形式整理出来,并学习做法,注意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实践。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在家做一道最有意思的菜(可自己发明新菜品),请人品尝并记下评价及建议。

四、完成实践报告,作文。学生将自己的实践过程记下来并详细介绍所选菜的做法(包括注意事项),作文。一部分学生写成记叙文,要求注重细节描写,力求生动形象。一部分学生写说明文,注意说明顺序,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至少运用两种所学的说明方法,可采用生动说明,也可采用平实说明。

五、成果展示,经验交流。(利用作文课时间进行交流。)

六、教师小结评价,比较两种文体的不同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特征,指导学生写说明文。

七、学生按照说明文要求完成作文。

活动后记:

学生初学写说明文,无论是语言运用和写作角度,都容易写成记叙文,我在活动中重在引导学生比较说明文和记叙文两种文体的特征,找出其中的不同点,学习说明文的写法。学生在活动中快速掌握了说明文的写作技法,还强化了记叙文的写法,避免学生在“文体不限”的要求中写成“文体特征不明显”的“四不像”文章。

除此之外,学生还有许多收获。有的学生发现:菜品命名富有诗意,有着非常丰富的学问。有的学生发现:实践的重要性和巧妙性,懂得了“为”字的真正含义。有的同学还从活动中获得人生感悟,“实践才是硬道理啊!”还有同学谈到:“人生就如做菜,你得认真的对待,一不小心把盐当作味精,那你就准备品尝苦‘寒,火候不够或是过了,你都无法体会其中的美味。”

活动之后, 学生写记叙文挖掘主题更深刻,角度也更新颖。 更关键的是,我让学生懂得:生活是我们作文的“大本营”,只要我们留心生活,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活处处有语文,大到时事要闻,国家政策,国际形势,小到百姓琐事,柴米油盐,街头闲谈,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教学反思

语文的生命力在于其应用的广泛性,通过运用生活学习语文学习写作,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随处性和必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须弥山博物馆灭火与疏散应急预案下一篇:摘杏子日记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