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bunit7教案简案(精选10篇)
6bunit7教案简案 篇1
行道树教学设计(简案)大弯至佳 谭小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贪婪、堕落、冉冉、红灯绿酒、繁弦急管”等词语;
2、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3、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感知文章内容,品味形象而充满哲理的语言。
4、培养合作研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朗读 品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假如你是一棵树,你喜欢生长在哪儿?
二、听读课文,走近行道树 任务:
1、进一步巩固字词。
2、整体感知 边听读边思考: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2)这是一列______ 的行道树。
这是一棵痛苦的行道树。这是一棵奉献的行道树。这是一棵执着的行道树。这是一棵忧愁而快乐的行道树。这是一棵„„(学生自由填空)
三、品味语句,读懂行道树
置疑:找出文中你难理解的句子,大家合作解决。
要点:神圣------“勤生绿叶、献出浓荫”
“迎接光明” 为他人奉献
“制造清新”
痛苦--------“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在寂静、黑暗、孤独里苦 熬着” 对比
“习惯污浊”----城市人的麻木 难点:“深沉”一词怎么理解?(什么是不“深沉”?)
奉献、牺牲 以别人的幸福为幸福
四、拓展思考,学做行道树
1、生活中,你“见到”过行道树一样的人吗?讲讲他们的故事。
袁隆平、居里夫人、守卫战士、班里的班委干部„„
2、写一写:请为这些“深沉”者写一段赞美性的话语
五、师生共勉(齐读)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整个人类和社会贡献的什么。我奉献,我快乐!
六、在张雨生《我是一棵秋天的树》的音乐声中结束课文的学习
青蛙写诗教案(简案) 篇2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沈乃平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雨”一个生字。
2、读懂这首小诗,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还能生动地表演1-4小节。在读中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激趣引入
1、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一首有趣的“诗”。板书“诗”、正音。给诗找个词语朋友,扩词。
2、学习“写”。指导读音,学习新的偏旁。
3、补充课题,读课题“青蛙写诗”。
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1、提出初读要求:
2、检查反馈:
三、创设情境,以读代讲
1、听,淅沥沥,沙拉拉。下起雨来了,读准“雨点儿”,出示“点”学习“四点底”。
2、创设情境,巩固识字,指导读句。(抽生读)
四、读文识字,提取信息
1、听到小青蛙要作诗,瞧瞧谁来帮忙啦,读一读、圈一圈
2、学习“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图文)
3、重点引领学习第二小节(读正确、读明白、读生动、演生动)
4、自主学习三四两小节(按照刚才的方法)
五、角色表演,再学生字,加强运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简案) 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
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读一读 学习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
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三活动一:分一分 说一说 1.把一块饼干分给两个同学吃 ①.小组成员一起来讨论东西怎么分? ②.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分比较合理)想想怎么表达其中的一份? 2巩固平均分 3读写分数,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含义
分数的意义及其读法和写法(先写一短横,它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老师这里写的2,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子,表示其中的1份。)
活动二:折一折 说一说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正方形或圆形的纸,折出你想表达的几分之一,把其中一部分用彩笔涂上阴影。
1.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折法和表达法
2.教师点拨(不同的图形可以折出相同的分数,相同的图形可以折出不同的分数)
四比一比,秀一秀 1)闯两关
2)看视屏找分数 五秀收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知识树 六微发现
简案光盘行动活动教案 篇4
活动领域:社 会
活动内容:《我爱“光盘”》 授课教师:薛彩萍 活动班级:大二班 活动时间:2017年4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光盘行动”的意义,知道光盘行动,人人有责。2.从小养成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了解“光盘行动”,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在家通过网络、书籍、新闻等途径了解西部一些穷苦孩子的生活饮食状况。
材料准备:公益广告视频;课件;红花、蓝花若干;签字背景图、笔、心形卡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沙画《悯农》,幼儿欣赏。
提问:你们听到了哪首古诗?看到了什么?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光盘”公益广告,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光盘”概念
1.教师播放“光盘”公益广告。
2.提问:这段广告在告诉我们什么?(引出词语:光盘)3.教师小结:什么叫“光盘”?
(二)讨论理解为什么要提出“光盘”?进行光盘行动呢 1.教师提出观看要求。2.播放ppt,幼儿认真观看。
3.分组讨论:看到这些图片你知道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光盘行动呢?
4.请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5.教师小结:光盘行动,人人有责。
(三)鼓励幼儿争做光盘小明星
1.教师提出要求:今天早餐时饭、菜都吃完的孩子选择一朵红花贴在身上,剩菜剩饭的孩子选择一朵蓝花贴在身。
2.幼儿操作:贴花。
3.引导幼儿观察统计,得出本班幼儿午餐的“光盘”情况。4.教师小结:获得红花的孩子你们真能干,已经做到了光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坚持下去,每天都能做个光盘小明星。
三、结束部分
建筑工程施工教案(章节简案) 篇5
教学
目的和要求
了解:建筑施工课程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建筑施工规范、规程,临时性挖方边坡值,三棱柱法计算土方量,边坡土方量计算方法,深层搅拌法水泥土桩挡墙施工工艺,钢筋水泥桩排桩挡墙的形式,单锚钢板桩常见的工程事故及其原因,支护结构的破坏形式,土层锚杆施工工艺,钢钎的规格,钎探记录和结果分析,填筑要求。
熟悉:土方工程分类及施工特点,影响土方边坡的稳定的因素及土方边坡的形式,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方法,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原理,钢板桩类型及施工工艺,观察验槽方法,钎孔验槽方法,土料选择。
掌握:土的工程性质,土的工程分类,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公式,场地平整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步骤及方法,基槽支撑的形式,土层锚杆的构造、类型,填土的压实方法和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
教学
重点、难点
[讲授重点]土的工程分类,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场地平整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步骤及方法,钢板桩类型及施工工艺,土层锚杆的构造、类型,观察验槽,填土的.压实方法和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
[讲授难点]土的渗透性,场地平整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步骤及方法,深层搅拌法水泥土桩挡墙施工工艺,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原理,钎孔验槽,填土的压实方法和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
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
进程
(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要点提示
第一节概述
一、建筑施工课程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建筑施工规范、规程
三、土方工程分类及施工特点
四、土的工程性质
五、土的工程分类
第二节基坑(基槽)的土方开挖
一、土方边坡
二、土方工程量计算
第三节土壁支护
一、深层搅拌法水泥土桩挡墙
二、非重力式支护墙类型
三、支护结构的破坏形式
四、拉锚
五、土层锚杆
第四节基槽检验与处理
一、观察验槽
二、钎探
第五节土方填筑与压实
一、土料选择
二、填筑要求
三、填土的压实方法
四、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
本章
思考题
1、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分为类土。
2、什么叫土的可松性?
3.土的可松性对土方施工有何影响?
4、土的渗透性是指:。
5、某基坑底长80m,宽60m,深8m,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试计算挖土土方工程量。如地下室的外围尺寸为78m×58m,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为K/s=1.03,试求出地下室部分回填土量。
6、影响土方边坡稳定的因素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措施防止边坡塌方?
7、平整场地时,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的原则是:。
8、什么叫零点?什么叫零线?
9、施工高度:。10、土方量计算方法有哪几种?
11、什么叫深层搅拌法水泥土桩挡墙?
12、深层搅拌法水泥土桩挡墙采用的固化剂有:。
13、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4、填筑压实方法有哪几种?
教参
《建筑施工手册》《施工验收规范》《地基与基础》
课后
分析
自我评价:
1、成功经验: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土的工程性质,土的工程分类,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公式,场地平整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步骤及方法,填土的压实方法和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
2、存在问题: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原理,钢板桩类型及施工工艺,钎孔验槽方法,土料选择”这些问题,程度差的学生不太理解。
3、学生反映:
6bunit7教案简案 篇6
28、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学习重点:
1、了解赠言文体
2、理解文章的劝学思想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关于宋濂
宋濂(1310-1380)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初著名文学家,与刘基、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受到朱元璋的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著有《宋学士全集》
本文是一篇劝学文章,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古人有所谓“赠言”,到了唐代形成了一种文体。
本文叙述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难困苦,勉励马生利用太学的优越的条件努力学习。
二、范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
三、学生领读课文
四、学生根据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学生朗读课文
三、针对翻译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对艰难字词句进行解释。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文内容点拨
本文叙述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难困苦,勉励马生利用太学的`优越的条件努力学习。
第一段: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难经历。
1、克服无书之难
2、克服无师之难
3、克服投师受冻之苦
4、克服物质生活之苦
做出结论“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第二段:指出太学生的学习环境好,诸生应努力学习。第二段的描写处处与前文相照应,采用的是对比手法。
1、无书可读--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2、无师之难--有司业博士为师;
3、受冻之苦--裘葛之遗;
4、生活之苦--有廪稍之供
得出结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二、写作特点
1、内容具体,不是空洞的说教,写自己的求学经历不是抽象的概说,而是具体细说;
2、以记叙为主,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参见《导学文言文》的简析);
附板书:
作 者 过 去 求 学 的 艰 难
u ↓ ↓ v
无书之难 无师之难 受冻之苦 生活之苦
------------------------------------------→对比
书集于此 司博为师 裘葛之遗 廪稍之供
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
七年级上语文教案苏教版简案 篇7
1.积累生字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感悟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3.学习本文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指导学生梳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时”说“和”做”的不同之处,深入学习其品格与精神。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人物形象,例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等细节,就突出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刻苦的治学精神。
3.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本文不少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和联想。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的越锲而不舍”等句。注意引导学生从理解含义和体味表达效果两方面去思考。
教学难点:
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课前准备:
1.积累字词2.查找臧克家、闻一多的资料。
教学过程:
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本文是一位诗人用诗意的语言纪念另一位诗人的散文,既有诗一般的富于音乐美的语言,又有典型的人物形象,还有精致严谨富于建筑美的结构,本设计拟采用分板块品读法,研读课文的结构、形象、语言,把握文意,感受文章的诗意。
一、建筑美,美在结构
导语:PPT默读全文,关注文章开头结尾的语句,并找出文中的过渡句,试分析他们的特点。
反馈指导:
开头总说段自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两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文章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一多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全文以此为纲展开,可以说是文眼。这是闻一多先生对自己行事方式的评价,自评里高度概括自己的做事风格,了解闻一多其人,就不会以为他是骄矜,是自夸了。这是他做人做事的真实写照。此外,运用比较的方法,不光可以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还可以使语意递进加深。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结尾总结段他评:“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这是臧克家对自己的老师热情洋溢的赞颂,评价里包括了他的诗人气质,他的学术成就,他的民主战士的大无畏精神,结尾再次扣题,高度评价他的说和做。
中间过渡段概括:“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两段的关系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些呼应紧密的提法,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小结:巧用抒情议论句:总起,结语,过渡,令文章浑然天成,结构精美,非常严谨,富有建筑的匀称,坚固,美观,韵律之美。课文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学者”的方面,写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情况;二部分“作为民主战士(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____三件事作为例证。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过渡句,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二、绘画美——美在形象
导语:再读课文,找出描写闻一多先生形象的段落,进行阅读品悟。
3-6段为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10-18段是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形象
(一)有感情的朗读第3-6段,根据课文,试说: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的学者。试来点分析。
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可能有这些发现: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诗兴不做而研究志趣正浓”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的越锲而不舍的学者。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对新知的渴望和钻研还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他对自己极其苛刻的要求。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的学者,句子中“贪”和“惜”两个词体现出治学的如饥似渴。为作研究而如痴如醉的学者形象从中,我感受到他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拯救国家的决心!我觉得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的学者,“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这里的“想吃尽、消化尽”有点夸张,但是却极其准确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则写出了他高瞻远瞩的爱国情怀!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学者。
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的。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放眼历史、胸怀天下、高屋建瓴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不畏艰难、耐得住寂寞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学者。
小结过渡: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似乎感觉到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已经依稀在眼前了。下面让我们再通过想象与还原让他的形象鲜活起来。
出示任务:ppt请根据老师出示的情境,合理发挥想象,还原一次闻一多先生作研究时的情景,自主写作。
夜,已经深了,可闻一多先生的书房里却还亮着光,只见他……
要求:尽量遵从文本,合理想象,并尝试运用文中的四字短语来表达。
学生练笔交流后小结:闻一多先生是一个锲而不舍、勤奋刻苦、废寝忘食,争分夺秒进行研究,甚至不修边幅,研究也只为谋求救国之路的有深沉爱国之情的学者。
(二)出示任务:有感情的演读第10-18段,进行品析性评说活动:本文写了一位()的革命家。
反馈指导:本文写了一位“明知凶多吉少,而大无畏的骂特务,慷慨淋漓”的革命家。
本文写了一位“指着特务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的革命家。
本文写了一位“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的革命家。
本文写了一位“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走到____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革命家。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位革命者面对危险时从容不迫、大无畏的英勇形象。
本文写了一位“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出大门”的革命家。从中读出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与__拼死一战的决心!
ppt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片断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
__,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小结:这些铿锵有力的句子就是闻一多先生的宣言,前仆后继,闻一多先生以行动践行了实证了自己的诺言,在参加完李公朴的追悼会后就被特务暗杀了。
三、音乐美,美在语言
导语:PPT自由阅读,找出美词美句,品味语言,小组讨论交流,体悟语言美。
反馈指导:
(一)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
锲而不舍无暇及此零乱不堪众物腾怨
心不在焉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群蚁排衙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
示例:我认为文中“一反既往”这个词用得好,“既”是已经的意思,译为“完全和过去(做学问)的情况不一样”。这个词语使人想起成语“一如既往”,表达简洁风趣,又领起了下文。小结:这些词语结构整齐,很有节奏感,连用起来,也有力量,有气势。
(二)作者惯用对句的形式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示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我认为“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一处写得好,因为它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写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这个词用得好,比“钻研”“研究”等词词义程度更重,写出了闻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小结;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散文中适当运用诗意的语言能够增添文章的厚度,能更为形象更为深刻地表现歌颂闻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的主题,以文中包孕的感情、激情给人以激励、鼓舞和感染。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义无反顾,舍生取义,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度,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后期年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他视死如归的勇者姿态,令人钦佩。
过渡:那个时代的人们,处于积贫积弱的国家,都把自己的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结合在了一起。如果生于和平时代,他会是一个内心充满热情的诗人,潜心治学的学者,让我们来读读他的诗歌。闻一多先生曾于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四、诗歌美——美在精神
出示任务并反馈指导
作业设计:1.了解诗人诗作
我们已经了解了他作为学者,作为革命家的一面,我们再来看看他作为诗人的一面,读读他的诗《一句话》《太阳吟》《七子之歌》《静夜》,做点摘抄。体会诗人心中激荡的爱国之情,流淌的赤子心迹。
一起来欣赏他的《一句话》。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鲁迅先生说:“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于是这爆出来的一声就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高扬爱国旗帜,救国于水火之中。
2.第一单元写作实践一稍加改动,布置成当日练笔。
写作实践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也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或《我的老师》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反馈指导:要求学生试着模仿文中的写法,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或你的老师,如写闻一多“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走在__队伍的前列,用传神的细节显示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说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用抒情议论来评价他的崇高品质……
也可学习《邓稼先》,正面侧面相结合,以细节见出人物精神面貌。
板书设计: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6bunit7教案简案 篇8
Teachingplanforunit4Earthquakes
Teachingaimsanddemands:
1.Topic:
Basicknowledgeofearthquakes;howtoprotectoneselfandhelptheothersindisasters
2.Usefulwordsandexpressions:
shake,well,rise,smelly,pond,pipe,burst,canal,steam,dirt,ruin,injure,destroy,brick,dam,useless,steel,shock,quake,rescue,electricity,disaster,army,organize,bury,coal,shelter,fresh,percent,speech,judge,honour,prepare;
rightaway,atanend,digout,bringin,anumberof
3.Functions:
Talkingaboutpastexperiences:
Iwillneverforgetthedaywhentheearthquaketookplace.Thetimewas5:15intheafternoonandIwasdrivingalongtheroad.Sequence
4.Grammar:
Theattributiveclause
由that,which,who,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
Thenumberofpeoplewhowerekilledorinjuredreachedmorethan400,000.ItwasheardinBeijingwhichisonehundredkilometersaway.workersbuiltsheltersforsurvivorswhosehomeshadbeendestroyed.Teachingprocedures:
Period1.Step1.warmingup
Ssdiscussandanswersomequestions:
.whichofthefollowingmaycausepeoplethegreatestdamage?
A.earthquakeB.typhoonc.floodD.drought
2.Imagineyourhomebeginstoshakeandyoumustleaveitrightaway.youhavetimetotakeonlyonething.whatwillyoutake?why?
Step2.Pre-reading
Ssdiscussandanswer:
.Doyouknowwhatwouldhappenbeforeanearthquake?
2.whatcanwedotokeepourselvessafefromanearthquake?
3.DoyouknowanythingaboutTangshanEarthquakein1976?
Step3.Reading
.Skimmingandfindtheanswerstothefollowingquestions:
a.whathappened?
b.whenandwheredidithappen?
2.Ssreadagainandfillinthefollowingform:
Timewhathappened
Beforetheearthquakewells:Animals:Lightsandsound:waterpipes:
whiletheearthquakeHouses,roadsandcanals:Hardhillsofrock:Thelargecity:Thepeople: AftertheearthquakeHospitals,factoriesandbuildings:Theground:Dams:Railwaytracks:Animals:wells:
3.Ssreadthewholepassageagainandgetthemainideasofeachpart:
Part1.Thenaturalsignsofacomingearthquake
Part2.Thedamageofthecityaftertheearthquake
Part3.Thehelptothesurvivors
Step4.comprehending
SsfinishEx1and2onpage27.Step5.Assignment
.Surftheinternetandgetmoreinformationabouttheearthquake.2.Retellthetext.Period2.Step1.warmingup
.Sssharemoreinformationabouttheearthquake.2.AsksomeSstoretellthetextbyusingtheirownwords.Step2.Languagepoints
.lie
–lay-lain:tobe,remainorbekeptinacertainstate处于某种状态
Thevillagelayinruinsafterthewar.Thesemachineshavelainidlesincethefactoryclosed.2.inruins:severelydamagedordestroyed毁坏
anearthquakeleftthewholetowninruins.Hiscareerisinruins.3.number:aquantityofpeopleorthings数目;数量
Thenumberofpeopleapplyinghasincreasedthisyear.wewerefifteeninnumber.anumberof:alotof
Ihaveanumberofletterstowrite.Alargenumberofpeoplehaveapplied.4.injure:tohurtoneself/sb./sth.physically受伤
Hefelloffthebicycleandinjuredhisarm.5.reach:toachieveorobtainsth.达成;达到;获得
you’llunderstanditwhenyoureachmyage.Atlastwereachedadecision.6.rescue:anactofrescuingorbeingrescued搭救;解救
Arescueteamistryingtoreachthetrappedmines.Rescue:tosaveorsetfreefromharm,indanger,orloss解救;救出
Therescuedthemanfromdrowning.7.trap:inaplacefromwhichonewantstoescapebutcannot困住;陷于绝境
Theyweretrappedintheburninghotel.8.all…not…=notall…:somebutnotall一些;但不是全部
Notallthegirlsleft.=onlysomeofthemleftearly.Notallthechildrenarenoisy.=Someofthechildrenarenotnoisy.全部否定应用:noneof…
Noneofuswereallowedtogothere.Noneofthesereportsisveryhelpful.Step3.learningaboutlanguage
.SsfinishEx1,2and3onpage27and28.2.TeachercheckstheanswerandgivetheSssomehelpiftheyhavesomedifficulty.Step4.assignment
.Finishwb.Ex.1onpage63.2.Sstrytoremembertheusefulwordsandexpressionsbyhearts.Period3
Step1.warmingup
Ssreadthepassageagainandtrytofindthesentenceswithattributiveclauses.e.g.workersbuiltsheltersforsurvivorswhosehomeshadbeendestroyed.Step2.Attributiveclause
.GiveSsmoresentencesandlettheSstofindthestructuresoftheattributiveclause.2.Ssdosomeexercisesabouthowtousethat,which,whoorwhose.3.SsfinishEx2onpage28.Somematerialsaboutattributiveclause:
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关系代词所代替的先行词是人或物的名词或代词,并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时,从句谓语动词的人称和数要和先行词保持一致。)who,whom,that
这些词代替的先行词是人的名词或代词,在从句中作主语和宾语。例如:
Ishethemanwho/thatwantstoseeyou?他就是你想见的人吗?(who/that在从句中作主语)
Heisthemanwhom/thatIsawyesterday.他就是我昨天见的那个人。(whom/that在从句中作宾语)
2)whose用来指人或物,(只用作定语,若指物,它还可以同ofwhich互换)。例如:
Theyrushedovertohelpthemanwhosecarhadbrokendown.那人车坏了,大家都跑过去帮忙。
Pleasepassmethebookwhose(ofwhich)coverisgreen.请递给我那本绿皮的书。
3)which,that所代替的先行词是事物的名词或代词,在从句中可作主语、宾语等。例如:
Aprosperitywhich/thathadneverbeenseenbeforeappearsinthecountryside.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which/that在句中作宾语)Thepackage
(which/that)youarecarryingisabouttocomeunwrapped.你拿的包快散了。(which/that在句中作宾语)
Step3.Usingstructures
.Ssreadthepass ageonpage64.2.Sstrytocompletethesentencesbyusingwho,whom,which,thatorwhose.3.checktheanswerandexplainanyquestionsthattheSsmayask.Step4.Assignment
.Sslearnbyheartabouthowthestructuresoftheattributiveclause.2.Ssdosomeexercisesabouttheattributiveclause.Period4.Step1.warmingup
AsktheSs:
DoyouknowanythingabouttheearthquakeinSanFrancisco?
Step2.Reading
.Ssreadingthepassageandfinishwb.Ex1onpage65.2.Ssreadthefirstparagraphinthispassage.Thengobackandreadagainthefirstparagraphofthepassageonpage26.comparethewaysbothwritersgiveyoudetailsabouttheearthquakesandfinishEx2onpage65.3.Listentothetapeandreadthethirdparagraphwithfeeling.Step3.listening
.Sslistentothetapeandfinishtheexercise1onpage62.2.Sslistentothetapeagainandthencompletethefollowingform:
causeofearthquakes
movingspeedofthePacificplate
In1906thePacificplatesuddenlyjumped
ThePacificplatepusheson
TheIndianplatepusheson
waysofreducinglossesfromearthquakes
Period5.Step1.pre-listening
SshaveadiscussabouttheearthquakeinSanFranciscoin1906andanswer:
.whathappenedtothecity?
2.what’stheresult?
Step2.listening
.Ssreadthestatementofpart1,onpage30.2.Sslistentothetapeandmaketheirchoice.3.Sslistenagainandanswerthequestionsofpart2,onpage30.Step3.talking
.Ssreadtheshortpassageonpage62,andinpairsmakeupastorytoexplainhowanearthquakehappens.2.Sharethestoriesinclass.Step4.listeningtask
.Sslistentothetapeandwritedownthethree“things”thatarementionedinthepassageonpage66.2.Sslistenagainandgivemoredetailabouteachofthe“things”.myearthquakeplan
stthingImustdo:
2ndthingImustdo:
3rdthingImustdo:
Anyotheradviceyouthinkuseful:
Ifyouareoutside,you:
Ifyouareinthelivingroom,you:
Ifyouareinthehousealone,you:
Step5.talkingtask
.Ssinpairs,chooseeightthingsfromthelistonpage67toputintotheirpersonalearthquakebag.2.nowjoinwithanotherpairanddiscussyourchoices.makeanotherlistofitemsandputthemintothefollowinglist:
mypersonalearthquakebagwillcontain:).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
Period6.Step1.Pre-writing
.Ssreadtheletteronpage29.2.Ssmakealistaboutthepointsthattheywanttowriteforthespeech.Step2.writing
.Sswritesomesentencesabouttheirspeech.2.Sswriteaspeechbyusingthesentences.3.Ssreadtheirwritingsbythemselvesandcorrectthemistakes.4.Peerrevising.5.Showsomegoodwritinginclass.Step3.Practice
Ssfinishpart4onpage30.Step4.writingtask
.FourSsinonegrouphaveadiscuss.Theyaregoingtoprepareapostertobeputuparoundschoolsorhospitaltoexplaintopeoplewhattheyshouldcollectinapersonalearthquakebagandwhy.2.Ssdesignhowmanypartstheywilldividetheposter.3.Ssbegintowritetheirposter.4.Ssingroupsshowtheirposterinclass.Step5.Assignment
Ssingroupsfinishtheprojectonpage68.Period7.Teacherscanusethisperiodfreely.Suggestion:TeacherscanusethisperiodtoletSssumupwhattheyhavelearnedandexplainwhatSscouldn
6bunit7教案简案 篇9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参观数学学校,提出分7个桃,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
老师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
7/3=2(盘)……1(个)
2.提出分17个苹果的问题,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
老师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
17/3=5(盘)……2(个)
3.80个梨,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具体操作过程太烦琐,产生探索计算方法的需求。
老师动画演示分的过程,分到6盘时,问学生分完了没有,从而使学生感知到用分的方法计算有余数除法很麻烦。
4.板书课题: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二、以旧促新、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⑴回到例题:有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 )盘,还剩( )个?
⑵提问:怎样列算式?
⑶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⑷交流反馈下面的问题:
① 怎么想到商是2?
② 竖式里的6、1怎么得来的?
③ 出示学生的错误写法,让学生改正。
④ 为什么不商1呢?如果商1,还剩几个?行吗?
⑸小结:今后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在计算时关键要看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这样的除数。
2.教学“试一试”。
数学学校布置教室:老师有18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⑴怎样列式?
⑵用刚学到的试商方法独立计算。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做完之后,互相交流。
⑶展示学生的竖式,相互评价,并交流如何试商。
你是怎么想到商是5的?
3.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⑴比较例题和“试一试”中每道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先找到每题中的商和余数,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把余数和除数进行比较,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的发现吗?
⑵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如果余数大,就还可以再分。
⑶在一道除数算式中,如果除数是4,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4,除数可能是几?
小结: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组织练习、实践应用
走进数学学校: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学生先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每组做两题。
学生做完之后,老师出示答案,学生核对,并说说是怎么想到商几?
比较上下两行题目,发现有什么区别?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参观数学学校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2、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学校有位小朋友叫林林,50个果冻平均分给9个好朋友,每个小朋友分6个。够不够?为什么?还差几个?50个小朋友可以分几个?还剩几个?剩下的分给2个小弟弟,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学生口答
播放阿凡提的故事
25张牌,每次最多拿3张,最少拿1张。谁拿到最后一张为输。
6bunit7教案简案 篇10
Teaching aims: 1. Enlarge students’ vocabulary
2. Let students know some English words borrowed from other languages and some idioms.
3. Learn about some different cultures.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Remember these words and idioms and try to use them freely.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Lead in
Introduce some background knowledge about English language.
Step 2. Presentation of borrowed language
1. Learn some borrowed English words from other languages,
Such as French, German, Italian, Arabic, etc.
2. Show more words borrowed from other languages, such as Chinese, Japanese, etc.
Step 3. Practice
Finish Part C on page 39.
Step 4. Presentation of idioms
1. Learn the English idioms via pictures and example sentences.
2. learn more idioms.
Step 5. Assignment
【6bunit7教案简案】推荐阅读:
《琵琶行》简案-教案09-24
简案光盘行动活动教案06-16
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简案07-18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简案与详案的区别)09-11
教案比赛教案07-28
生活教案教案08-24
劝学公开教案教案05-14
初中物理教案教案05-20
辩论教案两课时教案10-22
语文教案-《林海》教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