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个性化教学

2024-11-26

智慧教育个性化教学(精选10篇)

智慧教育个性化教学 篇1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目的、意义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中提出,学校教育方式的变革要在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教学方面取得突破。“十二五”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是要建设“三通二平台”,其中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平台支持与政策保障。可见,国家信息化政策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必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教育媒体技术发展的实践轨迹来看,web2.0、社交网络、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技术与设备与教育的逐步融合,反映了媒体技术在以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为目标的导向下自卫性的结果。因此,无论是教育政策还是教育技术应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诉求和价值取向。而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潮流——智慧教室的建设势必将个性化学习落到实处。

本课题主要对智慧教室环境下的个性化教学实践更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给出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和途径,并对各环节做了详细的说明,使个性化教学具备了较好的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本课题针对实际教学中涉及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案例,并利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实验过程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得出实验的阶段性结论。为进一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初步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是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基于物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环境智慧调节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是推进未来学校建设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使学生通过智慧教室实验平台,实现师生交互式课堂教学,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实质是将“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进行了翻转。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课堂也由封闭转向开放,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是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视频和课堂学习任务书,确保学生达成课前学习目标。学生在任务单“问题导向”学习任务的指导下,在家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直至完成学习任务,达成课前学习目标。课堂上,学生接受检测(含协作评价),完成进阶任务(含协作评价),参加微项目学习(包含协作探究和展示、质疑、阐释),达到内化知识和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

3.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通过对特定学生的全方位评价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学习问题,为学生度身定制不同于别人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让学生有效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特性、偏好和天生优势,也有不同于别人的弱点。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应该用个性化的方法去适应学习上的要求。实现个性化教学不仅可以帮助中小学生迅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使之人格更完整、知识更全面、能力更突出、身心更健康、阅历更丰富,并具有更强的独立创新能力。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评述

被誉为大数据商业运用第一人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提出,大数据改善了学习的三个核心要素:反馈、个性化和概率预测。智慧教室应用系统的移动端APP,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都成为了数据采集的渠道,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网,任何一个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方式做任何事情都会有记录,这样就形成了智慧课堂的特色。这些大数据来自学生、家长和老师,记录内容包括学生自画像、学期总结,还有同伴、老师、家长的个性化评语,同时也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社会实践、选科、参加社团活动获得的竞赛奖励等各个方面,这些记录能够综合反应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努力程度和进步的情况,形成多元立体动态的成长记录。

对于为什么要进行翻转课堂的问题,可汗学院的萨尔曼•可汗用“人性化学习”最早给出解释:不同的学生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时间是一个常量,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时间。在课堂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翻转课堂”,让孩子在家里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知识,花费必要的时间——功夫,填掉“求知鸿沟”,掌握新的学习内容。到课堂上内化知识、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别化指导。

美国教育部推出了学生个性化学习计划(The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plan,即ILP)。提出了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特定的潜质,其学习也带有特定的需求,教学活动中应给与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呈现方式,并使其能够自主地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此外教育者亦需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在此基础上,自适应学习技术逐渐个性化学习的重要途径。个性化的教育方案(IEP)正成为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计划(ILP)。路易斯安那州、南卡罗莱纳州、华盛顿和新墨西哥都使用某种形式的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肯塔基州已经构建了一个基于 web 的自主学习的平台,其应用自2006 年以来急剧增加。

网络技术有助于学习过程个性化,使学习时间更好地利用。老师的定位将逐渐倾向于成为教室里硬件设备和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学生学习的助手,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经验。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的出现,使得教师在上课时间审查和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活动。

2.研究意义

没有个性,哪来创新?要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充分发展,必须要求个性化的教育。而个性化的教育的前提却是对教育对象的深入了解。“不得不承认,对于学生,我们知道得太少”——这是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教育学院介绍中的一句自白,也同样是美国十大教育类年会中出镜率最高的核心议题。智慧教室,使得深入全面了解学生成为了可能。如此,教育必然面临深刻的变革:一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学习,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重新建构教学,真正做到如规划纲要强调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二是由传统教学“三中心”,走向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

智慧教室,不但能够让学校和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为通过精心设计的电子书包系统为学生提供符合其个性特征的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促进其个性化发展,还能够以可视化形式及时反馈给教师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教师从重复、机械的诸如批改作业等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于专业的发展,进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理想状态。

此外,智慧教室全方位的师生交互环境,还可以构建起有组织的学习共同体,让视觉学习型、听觉学习型和动觉触觉学习型等不同类型的学生组成学习团队,在合作探究和协作学习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合作能力和未来领导力。

基于智慧教室的翻转课堂与个性化教学,还涉及到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这种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能力深刻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定位和人生规划,对其终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实现智慧教室环境与翻转课堂的整合,创设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学文化,加强教师专业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利用智慧教室环境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教育个性化和高水平的均衡发展。

通过智慧教室信息化平台,实现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推动各个课程的个性化教与学。

2.研究内容与重点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翻转课堂实施研究,应用信息化技术重构教学课堂。重视引导,采用适应性方案评价学习结果,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从理论、技术、设计和实践研究四个方面,探索智慧教室环境的翻转课堂与个性化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教与学主体的参与性,构建适合具体学科的个性化教学范式和评价体系。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利用智慧教室环境整合优质资源,立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文献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调查研究相结合。

2.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2月)

①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论证以及申报立项工作;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及人员分工;③调查分析,收集资料,文献搜集,制定研究目标,进行理论构建,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检验方案;④培训课题组研究人员;⑤编制有关的调查问卷,了解情况。(2)研究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9年6月)

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组人员进行评价指导、理论和业务培训讲座,举办教学研讨活动,广泛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以及相关专题研究论文。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准备结题,并拟定继续实践的延续计划。(3)成果总结提炼阶段(2019年7月—2020年5月)

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全面、科学、系统地分析总结,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调整研究方法,实施再研究,最后请专家组鉴定验收。

3.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表现(如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况、上课时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无睡觉现象等)获得有关实验的资料。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学生,掌握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的情况,了解实验的效果。

(3)对比实验法: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等进行对比,获得实验效果。

(4)行动研究法:通过智慧教室的时空转换和信息化平台,实现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推动各个课程的个性化教与学,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5)案例研究法:通过智慧教室的时空转换和信息化平台,实现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案例,有针对性地积累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依据。

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利用智慧教室环境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翻转课堂进行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变革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进行学习,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2)利用智慧教室环境整合优质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亲历、感悟探究过程,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都靠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来完成,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利用智慧教室环境整合优质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学生能带着问题去学习,经过探究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如此反复循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不断深化,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2.发展与创新

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智慧教室环境的翻转课堂与个性化教学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现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教学实践思路的创新。

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核心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

基于智慧教室的翻转课堂与个性化教学,还涉及到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这种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能力深刻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定位和人生规划,对其终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翻转课堂与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典型课例集 阶段成果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的评价方法 最终成果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翻转课堂与个性化教学实践研微课程资究”资源(任务单、任务书、微视频、错题集、试题库)源

研究报告

2020年9月

工作报告

2019年1

2月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案例集

评价手册

2019年8月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案例集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阶段研究报告

成果形式 课例集 案例集 研究报告

完成时间 2017年12

月 2018年8月 2018年12

月 2018年8月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翻转课堂与个性化教学实践研微课程资究”资源(任务单、任务书、微视频、错题集、试题库)源

案例集 2019年8月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包括课题主持人在内的课题组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教学设备齐全 学校在教学硬件和软件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尤其是学校建设,是苏州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我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校区占地面积161亩,建筑面积90000平方米,总投入5亿元。建设规模为从幼儿园到高中,可容纳在校生1800人。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校内形成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为本课题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人才条件优势 承担课题研究的张琥是江苏省特级教师,罗天涛是教育部经典诵读专家组成员,江苏省优质教育工程讲师,苏州市首届十佳班主任,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苏州市中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第一名获得者。其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科研方法娴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承担的多项省级课题子课题研究现已结题。

课题组主要成员罗移山、朱浩等老师的科研成果丰硕,陈海涛、董劲等老师获江苏省青年数学教师优课比赛一等奖。他们都具有相当水平的教育科研的基础和能力,并热忠于教育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浓厚的兴趣,并决心在新课程观的指导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数学素质。

本课题组成员都是从事一线教学骨干,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他们均是已结题的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现代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的参研人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为该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经验积累丰富 我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实验与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本课题研究人员先后主持、承担和完成了多项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为该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题研究质量和进程由中学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师把关。

2.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都已围绕该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现已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组织问卷调查等工作。

充分发挥专家组的学术引领作用,聘请了校内外有关教科研专家为本课题把关、指导。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确保研究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加大对参研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参研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水平。这些都是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十分有利的条件。参考文献:

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肖广德.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2012,4 2

黄荣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66——267)

激发教学灵感 发掘教育智慧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8(B)—0034—01

一、“对比课”的主要特点

“对比课”的基本要求是:内容相同,教者不同,随堂实践,总结评价,借鉴提高,增进实效。其特点为:

1.同中求异。“内容相同,教者不同”,即选不同教学者来执教。例如选高一上册第二单元的“大气垂直分层”内容来教。其强调的是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由于教者不同而在教法上的差异性。同中求异追求的是“教无定法”,避免雷同。

2.异中求同。即依据“对比”,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从“教无定法”的差异性中总结出科学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使教师教学水平能够在借鉴中提高,使课堂教学能够真正“增进实效”。异中求同追求的是“教有方略”,统一思想。

“对比课”的特点和灵魂就是“对比”二字。比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思维方法和创新学习方法。比较真伪,比较优劣,比较真知。“内容相同,教者不同”是比较的形式;“随堂实践,总结评价”是比较的途径;“借鉴提高,增进实效”,是比较的目的。因此,“对比课”是对组织公开教学课等传统教研活动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对素质教育不同形式的贯彻落实。

二、“对比课”的实施过程

1.制定实施计划。主要包括:确定教学年级和班级,明确课题类型,确定教材的具体内容,计划实施的具体时间及实施者的分组安排。

2.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须在同一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班中组织进行,即教学速度必须同步。课前同一课程任课教师相互交流,掌握好进度和教材内容,以便做好充分的“对比”准备。

3.组织课后评议。课后评议要注意趁热打铁,并作好总结。

三、“对比课”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包含两个方面:务实评价和务虚评价。务实评价,即以第一教者为参照对象,那么第二教者随堂实践就以“我怎么教”的形式实现对第一教者的随堂实践的评价。务虚评价,则为理论指导评价,包含目标、重点、难点、方法、思想、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务实评价主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侧重感性认识评价,具有直观性;务虚评价主要在课后教研活动中进行,侧重理论性评价,具有指导性。务实和务虚是统一的,前者为后者提供鲜活内容,后者为前者提供科学的指导。这种评价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合作与创新、竞争的有机统一,使“对比课”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富有挑战性的创新教育实践活动。

四、“对比课”教研的发展与完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新课程的应用和实施,我在“对比课”的探索上不断开拓新领域,提出新目标。

针对“对比课”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我组织实施了以“相同科目,不同学校,走出去,引进来,对比差异”为思路的校际交流。

面对新课改,我提出地理“对比课”课堂必须实现由“灌输—接受”模式向“活动—发展—再创新”模式转变。并提出:①把自己当成学生,走下讲台,感受学生的愿望与需求;②把学生当成老师,让学生上讲台,向学生求学求教,谋求合作创新,积极主动发展;③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性;④情系教育,不忘使命,勤钻业务,服务学生,创新育人。

“对比课”教研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就在于“对比课”本身是一种生动鲜活的实践。课堂实践引多元化活水,总结提高迸发教学实效,这是“对比课”教研的根本途径,而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则是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五、“对比课”的实践效应

“对比课”的实践效应,主要就是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灵感,训练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培养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增强了教师时刻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并极大地发现和挖掘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具体来说,对比课的实践效应有以下几方面:

1.开展对比课实践,激发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情,使教师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对比课”实施使每一组内地理公开教学课演变成一场竞争的实战演习,竞争的压力迫使组内同科教师不由自主地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

2.对比课的研究和探索,激发了教师进行教研的兴趣,使教师形成了及时总结、善于总结、科学总结的良好习惯。

继续教育教师教学智慧总结14 篇3

学习总 结

祝英小学 马毅 2012年12月

“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教学智慧》总结

在“十二五”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活动中,通过集中学习及自主学习《教师教学智慧》后,感受颇多,使我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及业务能力等方面受益颇多。我深切地认识到为了更好的胜任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我对智慧型教师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将本个人继续教育总结如下:

一、智慧型教师,不仅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激励学生学习,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而且即使在炎热的下午也能保持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教学总是能从一个阶段顺利地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并能将前一课、前一周甚至前一年所学过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进行整合。他们好象能进入学生的大脑,能预见学生们将要提出的问题和将要面临的困难,甚至能猜到学生们可能玩的把戏,并且总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对付。他们往往能取得好成绩,赢的家长和社会的赞誉。

二、在备课方面,智慧型教师较多考虑的是教学内容、活动、和策略;智慧型教师较有自主性,而一般教师较多受到规则与模式的指导和局限;智慧型教师备课效率较高、他们可以调用丰富的教学常规和情景;智慧型教师备课时较灵活,他们的教案更简洁;他们更多地考虑长远目标、整体目标;智慧型教师的备课反映了他们具有丰富而融合的知识基础。

三、在上课方面,教师有很强的课堂监控能力,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上。而一般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维持课堂纪律上;智慧型教师对课堂事件的关注具有选择性,他们能区分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和事件,只注重重要的信息,从而释放了他们的精力。而一般教师更多地关注细节;智慧型教师有自己的一套教学常规(情景智慧)能使学生全神贯注于课堂的某一活动之中,从而降低课堂的复杂性,他们能及时调整计划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一般教师缺乏这样的常规,他们不是改变自己的计划来适应于学生的需要。

四、在批改方面,智慧型教师批改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和激励,而不是把它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智慧型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很多,他们能发动学生参与批改,从而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备课。而一般教师往往是自己对全部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他们为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智慧型教师经常对作业批改进行改革。而一般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方法;智慧型教师一般不布置较多的作业,他们很注重作业的质量并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而一般教师往往不注重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兴趣,布置的数量很多。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今后一定会更好地胜教育教学工作。

智慧教育个性化教学 篇4

陈建来

我们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事前难以预料的特殊问题,从而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妥善解决这些突发事件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教师随机应变地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处理的心理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心理活动。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缺乏教育机智的教师,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老师。”

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育机智呢?最近看了《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本书,使我收获很多。浅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机智源于浓浓的师爱

教学机智源自于对学生的无限关爱和真诚的尊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特别是对待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多引导,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新的教育理念时时提醒着我:“每个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求同步的提高。每个学生都要合格,但不求相同的规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因此我在课堂上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时时的表扬、鼓励和引导成为我课堂上常用的手段,我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我班有一名女生名叫董丽,她是一个非常非常内向的孩子,课上从来也看不见她主动举手发言,下课时也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不做声,当在路上看见我时也尽量避开。我曾试着几次和她聊聊天,结果也没什么进展。有一次,她病了,发着烧坚持来上学。在课堂上我发现了她的不适,就走到她身边询问,才知道她病了,问她带药了吗?到了中饭的时候,我关心她得中饭吃的怎么样,给她倒水让她把中午的药吃了,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的坚强和上进的好精神,还发给她一颗星。得到了鼓励的她一下子精神了许多,而且从那以后有时会静静地站在我边上看我批作业,这时我会微笑的询问她一下早饭吃饱了吗?昨晚几点睡的呀?下课走廊里看到我,也不再避开,她感受到,原来老师是喜欢她的,上课也专注了。不过这件事过后,班里的同学便有了一个习惯,只要是带病来上学的,不用我发现,他们会主动告诉我,我当然也是按例行事,表扬过后发给他们一颗星。其实我知道孩子的心里期待着我的关心和表扬,因为这也代表着我对他们的认可和喜欢。专家认为儿童在家依恋的对象是父母,在学校依恋的对象是老师,他们需要与老师形成亲密的关系,否则他们就不得安宁,像小苗缺乏阳光一样渐渐枯萎。其实这对于我来说不是付出而是收获,一颗小小的星和几句贴心的话收获了孩子纯洁无邪的心。如果我当时只是冷淡的对待这个孩子,她还会由后面的进展吗?

二、教学机智体现“道”“术”结合

在细细体味名师的教学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运用智慧将教学中的“道”和“术”有机地结合,教学机智表现的是如此完美。看得见的部分是“术”――教学过程的谋略与方法,而内涵的部分是教师自身的“道”――教学过程中的信念、价值观和伦理标准,“道”为原则,“术”为方法,如此的内外兼修,便产生了各自独特的教学机智。

每个班上的学生层次不一,课堂上好学生常常“领先一步”,要学的内容他们已经知道了,经常在上课过程中要“叫”出来,怎么办?书中的各位名师们应对方法不一:①有的教师请这些好学生做“评委”,评判别的同学讲得对不对;②有的教师处理成“请你悄悄地告诉老师”;③有的教师则顺势应接话题:“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等等的这些应对,其结果都是让教师继续面向大多数学生展开后续教学,效果各有不同。第一种应对,好学生更加专注倾听其它同学发言了,因为有评委的责任在身。第二种应对,好学生暂时会不发出声音影响别人,只悄悄地告诉老师――有一种神秘感,不过只有老师知道,而没有同学敬佩的眼光似乎有点不过瘾。第三种应对,暂时冷处理,顺势转移话题,好学生可能会有点失落。虽然很难判定哪种效果好,但都不是简单制止,而是在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的不同折射了教师“道”的不同――对于学生观的理解。道有境界,术就有高低。很赞赏书中的一句话:“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徐芳老师的话也许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瞬间的灵感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点,一个侧面,但从中我们能够透析出教育行为背后的,但却是自觉的教育思考、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

三.教学机智需要行且思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指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只有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这段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智慧迸发的前提,智慧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厚积的结果,是行思结合,且行且思的消化,是平时的积淀遇上特定的情景自然绽放的美丽。

一要广泛阅读。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常读书和常思考,才能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思,因此要广泛阅读。要阅读数学教材,不仅要读所教学段,还要读其他学段的。我们小学教师不仅要读小学教材,有机会还要读读初中、高中教材。这样才能居高临下。要阅读数学史,因为“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有许多平时我们困惑不解的难题可以在读史的过程中豁然开朗,并能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身上做到“润物细无声”。要阅读杂书,教数学的,不妨读点文学、读点哲学、读点美学„„做一个“杂家”。这样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就会多一份机智、自如、洒脱。除了读有字之书外,我们更要读无字之书。要阅读同伴,“三人行必有我师”,同伴是一种资源,更是一座宝库,我们要学会欣赏,并充分开发、利用。要阅读社会,社会是一部大书,“留心处处皆学问”,要读懂这部大书,必须抛开浮躁,沉下心来,处处留心。

二要积极实践。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经验和方法,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要关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我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而名师们用自己的教学魅力更让我感受到细节决定境界,你对细节关注的程度能决定你的教学高度。

三要不断反思。这是我做得比较弱的一点,所以是我特别需要加强的。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名师们之所以成功,之所以有令人敬佩的教学机智与他们的勤反思,善反思分不开。重视反思,及时反思,深入反思,有效反思,坚持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原动力,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层次的必由之路。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智者对话。看名师的课堂,就像与名师面对面。虽然不可能立竿见影,但至少比昨天又进了一步。品味经典课堂,感受教学魅力,反思自己不足,加快前进步伐,或许有一天,我也能拥有名师们的那份教学机智。

智慧教育个性化教学 篇5

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灵活创造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之一,它也是教师管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独特的能力驾驭课堂,用教学心理对待偶发事件,把握教育契机,都是教学机智发挥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平等相待的心。只有当教师用赤诚的真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时,才会消除“火暴”脾气、减少“急躁”情绪、避免对学生疾风暴雨般的“训斥”,以“温柔”的方式去开启和诱导学生。

(2)要有敏捷的思维。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善于因势利导,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特别是遇到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如何在不伤害学生情感的前提下保持教师的威信,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并转化其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发散性的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抓住教学心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同学,把握教育契机利用独特的能力来驾驭课堂,才既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4)教师熟悉教材、教法和学生是实施课堂教学机智的前提和基础。熟悉教材,教师就会对讲课满怀信心,胸有成竹;熟悉教法,教师就能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有效创设教学情景;熟悉学生,教师就能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教师做到这“三熟”,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判断,妥善处理;还可以尽快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案,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总之,教学机智不是单纯的技能和技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禀赋,更不是虚情假意的做秀,它是一种充满教学智慧、具有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是教师个性品质、教育理论素养、教育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熔铸的合金。

浅谈教育教学中的智慧 篇6

一.教育教学方法要有创新的智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教师不但要吸取更多丰富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潮流。教师不会像医生那样越老越宝,教师人到中年时,不但要面对年轮的压力,知识转型的压力,家庭生活的压力,孩子叛逆期的压力等。在这些压力下,如果我们缓不过来,就会让自己的心灵沙漠化。我们在吸收过去的教学经验的同时,也要有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这里有个古老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很好的道理。以前,有一个以编织草帽和卖草帽为生的人,有一天,去集市卖草帽,天气炎热,就在大树下休息,当他一觉醒来时,发现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原来树上有好多猴子手上都拿着一顶草帽,怎么办呢?他想猴子最善于模仿人了,于是他先把草帽放到右手高高举起,然后把草帽扔到地上猴子见了也学着做,最后把手中的草帽扔到地上,草帽失而复得,这个人非常开心,他回到家里,把这个经验告诉儿子,儿子也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了问题。由于子传父业,有一天,孙子也挑着草帽去卖,一觉醒来,也发现树上的猴子都拿着他的帽子,孙子就按照爷爷传下来的方法做了一遍,这一次可奇怪了,猴子就是不肯把帽子扔下来,当他转身要走的时候,背后有一只老猴子,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啊!”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老师来说,方法和经验是宝贵的,如果不改进我们的方法,那只会止步不前了。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一位勤思考,有创新有智慧的人。

二.课程教学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位教师,我们有的是专业的课程知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是正在讲什么,而是怎样讲。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到树的主干,也就是课文的脉络,然后再帮助学生清扫枝叶即理清细节。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文章通过记叙“我”在东京所见所闻所历的几件事,来表现我对藤野先生深深地怀念之情,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文中写“我”见到中国的留学生,盘着像富士山一样高的辫子,在日本赏樱花、学跳舞都非常反感,最后弃医从文,都表现了“我”强烈的爱国之情。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我对藤野先生那种对学术严谨的态度的敬仰和没有民族偏见的生活态度的深深怀念之情。可见,文章在形式上多散,所叙事都是为主旨服务的,这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这样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深刻得多了。这就是我们在教学课程中的教学智慧。其次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懂得融会贯通,例如,讲朱自清的背影,如果你都不投入、不感动,就无法带动学生去感动、去感恩了。学生就无法为那种深沉的,不用言语的父爱,所动容了。

三.教育教学的管理智慧

教师不仅是班级的主导者,同时也是班级的管理者。面对班上的几十位学生,首先我们要有友善的态度,让学生愿意与你亲近,与你交流。其次,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欣赏每一位学生,多给他们鼓励,多为他们喝彩,优秀的学生会做的更优秀,因为每位学生都会尊重欣赏自己的人。其三,要理解差生关爱差生。学生从教师的言行态度里获得关怀、赞赏、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将促进他们向着老师所教导,所期望的方向努力行动,不断发展。总之,我秉着“面向全体、偏爱差生、教书育人”的观点来管理学生。

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呢?首先,我们必须热爱自己,热爱生活,让自己心里有一片绿洲,你才会去爱别人。热爱自己,热爱生活,你就让自己多运动,有一个好身体。身体好,性格才会好,只有健康的人,才会有光泽,有光泽的人才会阳光。因此,我们必须用乐观开朗,坚强的意志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师是给学生带来希望的人,学生脸上的笑容,就是看到了希望。课堂上你的脸挂满笑容,才会让学生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如果把一脸的愁苦,一肚的苦水,带到教师里去,你的不开心就会影响到几十个人的不开心。请问有谁喜欢听一个愁眉苦脸的老师讲课呢?学生高高兴兴地学,效果就好,悉眉苦脸地学,效果就差。因此我们必须,用我们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有智慧,有活力的人。

智慧教育个性化教学 篇7

一、《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该书的简单介绍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的作者是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思·范梅南,此书由李树英译。马克思·范梅南是北美“现象学教育学”的领袖人物之一的,该书是当代西方现象学教育学的经典之作,在北美和欧洲拥有广泛的读者,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于1991年在加拿大和美国同时出版,随后不久,便被译成了西班牙、挪威、朝鲜等不同语言的译本。

认真拜读完马克思·范梅南的这部著作,感触颇深,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而且这本书绝对有珍藏的价值。

书中有许多经典的句子,犹如夜幕的星星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例如,当孩子在呼喊我们的时候,他们是在召唤我们;儿童需要安全和保护,才能去冒险;教育学的行动和反思就在于不断的识别对于某个具体的孩子或一群孩子来说什么是好的、恰当的,什么是不好的、不恰当的;爱和关心孩子是教育学的条件;教与学的关系不只是奔向目的的手段,他在他自己的存在中找到了它自身的意义;它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欢乐的强烈情感;任何一种教育学理论如果不提供一种应付日常生活中矛盾的视角,就不会令人满意;孩子的成长就是学会生存;教师是站在关心孩子的位置上的人;生活故事激发了教育学的反思;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教育学是一种机制的调和艺术等等。

他以独到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和敏锐的教育经验,从“现象教育学”的角度,以教师、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原材料,对教育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十分深刻和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许多新型教育学思想和概念,如“教育机智”、“教师替代父母的关系”、“教育的情绪”、“教育生活的体验”等等引起了很大的影响。本书的宗旨是反思教育,本人由于教育实践缺乏,仅从受教育的角度来提出几点思考。

浅析个性阅读智慧从哪里来 篇8

一、课内阅读对个性化的培养

(一)读思结合,熟读精思

教育是一门工具与人文统一的学科,决定了在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熏陶和语文训练的有机结合,它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本来是最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教师的责任在于引领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走进文本,体验文本,与人物对话,与景物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在这一过程中,面对相同的阅读材料,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尽可能的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体验,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如《燕子》可以设计一个风光解说片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中彩票》,可以从教育学、教学论的角度去分析,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比如 《月光曲》这篇课文,在学习曲子的内容时,有的学生提出不仅可以从音乐上去理解,还可以借助绘画把《月光曲》的内容画出来,然后全班合作,配上音乐,配上插图,长长的一个自然段很快就能背诵了。这真是体有万殊,物无一理,不拘一格的语文阅读教学,从广泛的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它是建设先进阅读文化的摇篮。大阅读语文教学观指出: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改革旧的耗散性讲析模式,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感悟,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突出全方位的阅读技巧和能力的指导与训练,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提高。突出学生的文化背景积淀,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熏陶。由此,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在狭窄的圈子里窒息自己,不能再重复那条与自己作对的为应试存活的歧路,而应回复鲜活的面目,还自己以本真、生动和精彩。

(二)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毛泽东说:“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这里所说的“苦功夫”就是指多读多写的课内语文实践。不熟读、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灵活运用语言是不可能的。《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新教材,几乎每一课课后的作业,都有这样的要求: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把自 1

己喜欢的词语抄一抄。这样的作业,其实就是要求学生积累文中的佳词妙句和精彩片段。因此,教师除了着眼于引导学生阅读,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把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的用得好的词,写得好的句子抄写下来,并把描写得最精彩的段落背下来,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去获取“艺术精品”和“营养食粮”,去品尝优秀作品潜在的美感。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就能够“下笔如有神”,真正达到郭沫若先生所说的 “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例如;教学《秋天》一文,“石榴笑得咧开了嘴。”“棉花露出了洁白的笑脸。”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黄澄澄的稻子”“红彤彤的枣”等用了表示颜色的词,就像给词语穿上了一件件花外衣,表达起来更生动了,更具体了。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后,布置作业,让他们画一幅秋景图,并写几句话,有的学生这样写道,“秋天到了,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飘进了大地阿姨的怀抱。”“远远望去,藤蔓上挂满了西红柿成熟的果实,就像红色的火焰。”多有意思的话语啊!而且能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产生创造美的渴望,从而进一步诱发学生自我阅读的个性化。

二、课外阅读对个性化的加深

积极倡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是不够的,还需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课外阅读。并且做到精读与博览相结合,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文本感悟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由于小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他们的知识、经验、知识与文本意义还存在着差距,学生对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常常浅尝辄止。教师应以敏锐的视角为学生在新知和旧知之间搭桥铺路。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仔细朗读揣摩体味,激发阅读兴趣,学习阅读方法,更要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鼓励学生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提高语文的素养。真正做到内外结合,厚积薄发。

以教科书为主要凭借,适当引进相关资源,适当拓宽教学途径与形式,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在学好教科书、实现基本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得更多一点、更活一点、更好一点。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既有鲜明的独立性,又具有广阔的兼容性。作为学生既要掌握语言文字,又要涉及历史、哲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知识,同时也牵涉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应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所以教师应该把握时机,“因文制宜”,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知识容量,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自我阅读习惯。

(一)拓宽阅读渠道,彰显阅读个性

1、读纸本书(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报刊、杂志等)。例如我在教《太阳》一文时,和学生一起探讨有关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问题后,提了一个小问题:大家还想对太阳说些什么?此时有一个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他说太阳在夏天会把人的皮肤晒黑,人们都得涂防晒霜。他这一说,全班哄然大笑,这一笑到提醒了我,在课堂上我时时只想着课文中所描写的太阳的作用,且不知每一样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向学生渗透辨证唯物观)于是我把这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想不到这些孩子挺会说的,有的说太阳的光过于强烈会得皮肤癌,有的说太阳黑子爆发会扰乱信号等,临近下课,我布置了一题作业,到图书馆,或通过别的信息渠道去阅读一些有关介绍太阳的书籍,去发现更多的奥秘,到时我们开一个“太阳奥秘知多少”的新闻发布会,请同学间相互合作,作好准备,他们个个兴趣盎然。就这样课堂中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们在立足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作一些有效的探索和更有深度的拓展,促成了教材内容向课外知识的延伸,学生将在一次次的求知探索中,从课内走向课外,充分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并使学生在情感和经历上得到愉悦的成功体验。

2、读电子书(电脑、网络、影视、音像等),组织学生收听或观看与课文相关的广播、电视。现行收录的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内容节选自古代名著,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景阳冈》、《草船借箭》等,这些都曾在电影、电视中播放过。里面有声有色的故事情节和影视独具的人物刻画手段,不仅能使学生较好的把握教材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分析人物的特点,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如果能在课堂上恰到好处的剪辑放映,决不是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所能表述的。还有些反映战争题材的像《狼牙山五壮士》,《飞夺泸定桥》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料。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借助现代化传播媒体,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3、读无字书(自然万物和社会人情之事理)。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当是建立在宽广的阅读视野的基础上。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特别强调对课本上文章的精讲精读,忽视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态度,使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渐渐地失去了阅读的热情。因此,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帮助学生跳出课本,超越课本。在阅读中获取新知识,感受新生活,认识新世界。从阅读途径来说,要开发课外和校外的阅读第二、第三课堂,加强课内外联系。叶圣陶诗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

积极利用阅读活动课,在这一个广阔的天地里,教师应是领学生进门,积极引导

学生走出校门和家门,抓住每周的双休日和每年的节假日,参观旅游,去阅读大自然、大社会这一部“无字书”,去领略万事万物之理。然后放手让他们择趣而读,使课外和校外阅读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快乐选择。

4.鼓励学生多阅读。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多读书、读好书。一般来说,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是成正比的。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特别是联系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尽管课本中也做了一些介绍,但更多的信息是在课外书中。教师应提倡学生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把搜集的信息分类贮存起来,便于学生查找和记忆。教师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中去阅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充分想象,锻炼形象思维,创造课文内容之美,独立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兴趣,使阅读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选择阅读方式,倡导开放阅读

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同,如果用同一种阅读材料、同一种方式教学,自然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会面对丰富的阅读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针对小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的个体差异,在各个教学阶段的阅读教学都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不同的读书方法,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当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同时,我们应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而只能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使其有所悟有所得,体验阅读乐趣。

政治课教学中的教育智慧点滴 篇9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教育智慧;教师

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广泛,学生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社会经历等都比普通中学的学生复杂得多,且年龄多处于15~18周岁之间,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能力差,是非观念淡薄,思想不成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认为上中职前途渺茫而不思进取。这种不良思想使传统的以道德说教、理论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要求政治课教师不仅要改进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智慧。

叶澜教授将教育智慧概括为:“它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它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景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是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魄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以下,笔者谈谈教学中的智慧。

一、语言的智慧

精彩的教学语言能给学生以错落有致、轻松诙谐、色彩斑斓的优美感受,将抽象知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使知识通俗易懂。如在学习高一经济常识“银行的分类”时,几家银行的特点可以这样概括:

中国人民银行:银界舞龙头,吸储开源作砥柱。行家行虎步,金融调控领潮流。

中国建设银行:支持贷款住房,走进新时代。扶助成功创业,迎来大前程。

中国工商银行:银助厂兴,聚江揽存成活水。行融资润,扶工促贸涌春潮。

中国农业银行:疏通信贷沟渠,兴国担大任。拓宽金融领域,支农奔小康。

这样运用通俗易懂的打油诗,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深刻。除有声语言外,无声语言的艺术(如眼神艺术、动作艺术等)也展示出教师的教育智慧。例如:讲课时,教师目光深邃、炯炯有神且充满自信,再伴以教师优美生动的有声语言,牢牢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这时眼神就产生了吸引力,达到了强化教育的效果。

二、情境创设的智慧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学习兴趣匮乏时,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的优化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关于人生价值的讨论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设置了这样一则材料来区分,具体如下:

美国NBA巨星迈克尔·乔丹的年收入估计有1亿美元,但他为整个NBA带来了不下100亿美元的收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个人资产估计有600亿美元,但他开创了知识经济这一新的时代。

根据上述材料思考,迈克尔·乔丹、比尔·盖茨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分别是什么?我们应根据什么来判断他们的真正价值?

在政治课教学中,对于人生价值的讨论是比较枯燥的。但如果我们能拓展自己的视野,挖掘教育智慧,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并有所创新,就可以做到化枯燥为生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临场的智慧

临场的机智是教学情境中瞬间灵感的激发,而不是教师对学生计划的执行,教师可以在其间获得自我超越和满足感,但并不是说教学中不要有计划和安排。临场机智面临的往往是出乎意料的陌生情境,教师没有时间去考虑,然而却能及时知晓如何去做。这不是过去经验的再现,也不是人的意识所能直接控制的,仿佛是突然之间就有了某种很好的想法,这来自于人的本能。

例如:在高二哲学第三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教学中,笔者正指导学生分析教材上的一幅漫画《为看问题片面者造像》,突然一阵笑声从课堂中传来,原来是一位学生把《为看问题片面者造像》的另一边的脸给补了起来,而且还在四处炫耀他的杰作,惹得一部分学生笑出声来,打断了讲课。笔者心中不由有些生气,但马上又冷静下来,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这一突发事件,如果当场训斥学生,起不了很大的教育作用,只是维护了表面上的“师道尊严”,而且批评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不妨换一个思路解决这个问题,或许会出现另一种结果。笔者瞬间联想到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这不正是要求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吗?于是,笔者扫视了一下全班,微笑着说:“我们班有些学生不满于课本上漫画只给人物画上了半边脸,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人物画上了另外半边脸,针对这一情况,请学生用哲学观点分析一下,该学生的做法错在哪里?”很快,学生的注意力都从刚才的事情转移到这一问题上,并且得出了正确的答案,他的做法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一种不敢于承认矛盾、揭示矛盾的做法。通过这种方法,既有效处理了这件事,又没有伤及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这个问题的提出巩固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教育了学生本人,更转移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件事直接展现了教育临场智慧的魅力。

职业教育的个性化语文教学论文 篇10

新时代下,中国的教育事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强调素质教育,改变原先传统单一的应试教育,强调学生们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上面的主人,同时也不断的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不断地完善教学目标与规划,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独立自学的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是十分的重要的。

一、个性语文教学的意义

1.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在中等职业教学的过程中,尤其在个性化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工作者们采取多种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成为课堂上面的主人,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减少学生们的厌烦心理,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语文知识,老师们通过各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们创设出发展自我与展示自我的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教学实行个性化语文教学,明确了教育工作者们的教学方向,并且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中,做到因材施教,引导每位学生个性发展,例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的发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们的内在潜能,为学生们打造一个良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们在小组学习谈论的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独到的见解勇敢地表达出来,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教育工作者们通过学生们的表达,因材施教,将每位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情况都能有所了解,将学生们的在小组学习谈论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统一在课堂上面进行讲解,加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3.塑造健全人性,促进学生成长

尊重学生们的个性,让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是新时代下新课标对学生们的要求,中国的教学不再过分重视应试教育,而是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改变原有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在培养专业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个人全方面多层次的发展,成为实用性创新人才,同时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4.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进程

教育工作者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们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能动性,扩展思维,将课本与实际相结合,学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帮助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将课堂所学运用其中,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采用创新性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发展,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学生们对课堂上面的所学能够更加深入的掌握,促进教学进程,达到想到实现的教学效果,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目标。

二、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的方法

1.尊重学生个性,做到个性发展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们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因材施教,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情况,针对学生们的个人情况进行教育与引导,可以通过小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自由的谈论与分析问题,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初步的掌握,最后将学生们在谈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与总结,将重点与难点进行规划,在课堂的语文教学中进行统一的讲解,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效率,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完成。

2.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对于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个性化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们来说,减少了对难点知识的厌烦心理,更加专注的进行听讲,掌握课本知识也会更加的牢固,其次,对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平等师生关系,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学习,老师在学生们的心里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一个可以谈论知识的朋友,这就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们探索问题的欲望,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将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展示出来,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及时改正,同时,对于学生们的回答,教育工作者们的切不可打压嘲笑,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评价,老师们都应该鼓励学生们勇敢的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在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讲解,这对于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与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对于学生们的学习与成长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针

中等职业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社会的有用之才,投入到社会的实践工作中时,可以得心应手,不会出现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学生们不会出现不良情绪,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教学方针策略,提高自身教学质量,通过参加一些教学研究等活动,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将课堂上需要讲解的教材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尤其是在难点与重点知识的讲解上,应该着重的进行规划,减少学生们的厌烦心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去,迎难而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遇到难点就选择放弃与退却。同时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不断地吸收好的创新性的教学形式,为学生们营造更加适宜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发展。

4.改进评价方式,设立奖励机制

改进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并且设立奖励机制,对学习认真的同学进行奖励,激励学生们不断的提高自己,勇敢的在课堂上展示自我,勇敢地在小组学习的谈论中,畅所欲言,找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之处。锻炼自身能力,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重要性与独特性,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是大量的初、中级人才,毕业后就可以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要知道,语文是一门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需要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所以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更加应该改革中等职业语文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们的个性发展,针对学生们以后的就业岗位进行相关的教学,提高学生们对于语文的重视程度,并且在个性化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应用的能力,在各方面着手,锻炼自身实力,走入社会后,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杨良典.也谈发展中等职业教育[J].职教论坛.2002年15期

[2]张焕治.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2年07期

[3]王红.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2年08期

[4]马北海.新闻出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之我见[J].图书情报知识.2002年01期

上一篇:慈善宣传语下一篇:畅想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