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故事教案(共7篇)
窦桂梅故事教案 篇1
窦桂梅 绘本教学《我爸爸》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我们爱妈妈,我们会给妈妈唱一首歌。
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师:我们还会用诗歌赞美妈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可今天我们不聊妈妈,偏要聊爸爸。(板书:我爸爸。并和学生一起读课题。)师:有位获得过国际安徒生大奖的著名插画家叫安东尼·布朗,他专门为我们创作了一本图画书叫《我爸爸》。(一边说,一边把书拿在手里,指出封面以及作者。)让我们把大幕拉开,看第一页。(学生刚看到第一页,就哈哈大笑起来。)师:有同学笑了,说说你在笑什么? 生:(得意地)爸爸傻呆呆地。(笑)生:这个爸爸像是个贪吃的爸爸,胖乎乎的。师:嗯,评价爸爸很另类,看来爸爸长得不够帅。
生:我觉得爸爸的样子很逗,眼皮耷拉下来了,好像要闭起来的样子,感觉很困。生:爸爸很像大老板,穿着睡衣坐在饭桌旁喝茶,他还懒洋洋的。
小结:这是我爸爸,在家总穿着睡衣,爸爸没有明星长得帅,可胖胖的,那么自然、随意,在我眼里,他真酷!跟他打个招呼把。(学生各自摆手,用不同语气向“爸爸”问好。)
二、看图 出示第一组图:
师:快看图,他什么都不怕,连大野狼都下不倒他。我好害怕啊,但是爸爸却不怕,我爸爸胆子大不大?
生:他的胆子真大,连大野狼都下不倒他。
师:他一跳可以飞过月亮,看上去爸爸飞过月亮没有啊? 生:飞过月亮啦!
师:哎呦,爸爸不但敢跟月亮比高低。他呀,还敢走钢索,好好看看,背后的彩云有的藏起来了,后面的蓝天像一只······ 生:大熊猫。师:把猫去掉。
生:像一只大熊吓唬爸爸。
师:可是爸爸却——(学生跟着说出:不怕)
生:爸爸走钢索的时候,还不会掉下来,而且还戴了一顶白色的皇冠呢。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再看,爸爸还敢做什么? 生:爸爸敢和巨人摔跤。师:“摔跤”这两个字都认识,你好棒。瞧瞧这个巨人,膀大腰圆啊,可爸爸敢跟他比摔跤。还有呢,参加比赛,他居然轻轻松松得了第一名。同学们快看,你们知道和他一起参加比赛的这位黑色的选手是谁吗? 生:黑色闪电。(大笑)师:这我可没听说过。生:是刘翔。(大笑)
师:如果刘翔在这,他也敢和刘翔比跨栏。
师:这位是美国著名的短跑健将,叫刘易斯,你很会给他取名字,叫他“黑色闪电”满有诗意呢。瞧瞧,爸爸多卖力啊,累得汗珠都变成云彩了。看到这,说说,我爸爸怎么样? 生:这是位非常勇敢的爸爸。
师:你也很勇敢,第一个站起来,说爸爸勇敢。给他热烈的掌声。把你的“专利”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好好看看,窦老师怎么写这个字的,我想听同学们勇敢地读出来。(略读)师:感谢你让我们分享“勇敢”这个词。这是我们班同学制作的图画书,第一个送给你。你们(面向全体同学)羡慕吗?(学生顿生羡慕表情,一个个精神状态立刻抖擞起来。)那可要踊跃举手发言啊,还有图画书等着你们拿走呢。师:说爸爸好勇敢,怎么勇敢,我还想听听。
生:因为他连大灰狼都不怕,他有自信,连跑步都胜过短跑健将。师:多好,你说出了他跑得快。写上,还想听学生说。(板书:“跑”)生:他跳高一跳就跳到了月亮上。
师:哎呀,一跳就跳到了月亮上,看看,我们把它写在这。注意看,老师写“跳”的笔顺。生:他还敢和巨人摔跤,爸爸可真厉害。生:他还敢走钢索,而且还不会掉下来。
小结:这就是我爸爸,有这样的爸爸,好安全啊。瞧,在我眼里,他真的好酷!出示第二组图:
师:我发现后面一位同学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他很想继续一页一页往下翻。当然,同学们每个人手里有一本最好了,很遗憾,我们只有一本,窦老师,就把它一页一页照下来了。准备好了,我们继续往下看。看呀,哈哈,爸爸呢? 生:爸爸变成驴了。(笑)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他穿着睡衣。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呢,爸爸的衣服没有变,头变了。不过马的耳朵短,驴的耳朵长,你说是马还是驴?
生:爸爸变成了一匹大马。师:那画面想说什么? 生: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
师:你说的话和书上的一模一样,你可真行!接下来再看图,谁来说? 生:我爸爸像鱼一样会游泳。生:爸爸像鱼一样自由自在地游泳。
师:他用了“像”,说爸爸游泳时像鱼一样自由自在。“自由自在”用得好,爸爸身体虽然很胖,可动作却很——
生:灵活。(出示图画书的句子“爸爸游泳时像鱼一样灵活”。)师:继续看,现在自由选择,想说哪幅就说哪幅。(出示一组图片)生:我爸爸力气大得能用一只手举杠铃,赛过大猩猩。
师:图上是两只手。但是,我知道你心中的爸爸一只手就能举起来。生:而且爸爸不用使很大的劲,像举个小玩具一样,说明我爸爸很勇敢。师:你念念不忘“勇敢”那个词,爸爸举得那么轻松,这是说他? 生:强壮。
师:看把你激动的,才把这个词找回来。还能再说说吗? 生: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师:好崇拜你啊。(肯定地)注意他用的词“强壮”,这也是他的创造。(板书,读,“强壮”。)
让我们郑重地把“强壮”写下来。孩子,我相信,你将来也会像爸爸那样强壮。注意最后一笔的横稍短一些。(有些同学加上动作读了出来。)生:我说另一幅,爸爸像河马一样跳舞。
师:想想刚才我们看到的爸爸的表情,再看看爸爸变成河马的表情,大嘴巴,小眼睛,用一个词形容。
生:笑眯眯的,他好开心啊。
师:哈哈,把前面两个同学的话加在一起变成一句话说说看。生:他笑眯眯的像河马一样愉快。
师:嗬,用“愉快”,你是说爸爸的心情很愉快,看看图上怎么说的?(爸爸整天像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
师:(对着该生)这里形容爸爸的心情是······ 生:快乐。
师:对,而且是整天这样快乐。你再读读句子。你用“愉快”我尊重你的意见。形容心情,“愉快”和“快乐”是一样的,不过在这句话中你读读觉得用“愉快”还是“快乐”呢? 生:愉快。(笑)
师:咱班同学真有个性,咱就写愉快,看这“愉”怎么下啊。读读。(板书:愉快)意思对,不过,到了高年级的时候,我们在体验一下,“愉快”和“快乐”在不同的情况下得用法当然不同,现在不要紧,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师:哈哈,看完这组,再说说,我爸爸怎么样? 生:我爸爸像河马一样快乐。生:我爸爸载歌载舞,像个开心果。生:我爸爸变来变去,有点怪。
师:噢,一会儿那么强壮,又那么勇敢,一会儿那么灵活。还有呢? 生:我爸爸德智体全面发展。(全体大笑)
小结:谢谢你们。安东尼·布朗多会打比方夸爸爸啊。这就是我爸爸,有这样的爸爸,好亲切,好快乐。在我们眼里,他真的很酷!(这句话的后半句学生跟着说,是上一组图语潜移默化的结果。)出示第三组图:
师:还想继续看吗?现在你们来猜猜这本图画书上还会画些什么呢? 生:画牛。爸爸像猴子一样爬树,动作好灵活。师:我爸爸像猪一样肥胖。(大笑)
师:(肯定地)就这样表达,在你眼里动物好像没有排序,你只是用猪形容爸爸的胖和可爱。生:像兔子一样跑得快。
师:她想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我还建议你看另一本书《逃家小兔》,那里还有一个关于兔妈妈的故事。还想继续看图画书吗? 生:我爸爸像企鹅一样,一点也不怕冷。
师:好,现在,就请你们睁大眼睛,看看你们猜想的和书上的一样吗?
生:(教师播放图片,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插话)“有时候他又很温柔,像我的泰迪熊一样。”
生:他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学生一边读,一边笑。)生:“不过有时候也做点傻事。”(学生看后大笑)师:爸爸做了什么傻事?
生:爸爸的头发梳成扫把的形状一样。
师:他很搞笑。(老师重复这句话,加上“会”,让句子通顺。并板书:搞笑)生:对,爸爸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像泰迪熊一样温柔。(板书:聪明,温柔)师:你们总结了那么多,用一个字来概括—— 生:酷。
小结:(总结板书)是啊,爸爸酷在哪儿?(以下和学生一起复述板书,把黑板上概括的词语练成一段话:我爸爸很勇敢,胆子特别大;身体好强壮;整体心情很愉快;他很聪明;别看胖胖的;动作却很灵活,而且还会搞笑······这就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出示第四组图:
师:还剩最后一组图,让我们 再来看看爸爸还酷在哪儿? 生:“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手。” 生:“他踢足球的技巧棒呆了。” 师:你想起了谁的动作?生:像马林那斯。师:我没听说过,我听过马拉多纳。生:贝克汉姆。(掌声)
师:不管是谁,他的足球技巧棒呆了。瞧,图上的树啊,白云啊都变成了足球的形状,好像在说,求求你,踢我一下吧!踢我一下吧!哈哈,接着看图—— 生:“爸爸常常逗我哈哈大笑。”(读图说话)师:一起做做这个鬼脸动作。(学生一边笑,一边学着爸爸的样子做鬼脸。)师:注意,这里可是“常常”逗我“哈哈大笑”。
生:(学生心领会神)马上做出一些都人笑得鬼脸。(老师转过身去,做了“猪八戒”的鬼脸,学生看后,哈哈大笑。用丰富动作体验什么是“哈哈大笑”。)(学生“哈哈大笑”地读。)
小结:这就是我爸爸,在我眼里,有这样的爸爸多自豪,他真的很酷!
三、回味
1.整体感知图画书。
师:同学们,看完书之后,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把书合上,想想,这本书都写了些什么呢?噢,在脑子里过一下电影,我们就发现,围绕爸爸的酷画了这么多的图,围绕爸爸这么多的特点,写了爸爸的酷。原来,这就是一个网络图啊。大家看,这就是你们看书的时候,放在你脑子里的网络图。你们现在用这样的方法看图画书,慢慢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特别好的写作提纲。(学生听得认真。)
师:我们把书合上,还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哪幅图给我的印象最深呢?我们再重新把书打开,这回可不是一页一页地翻,而是要重点看你印象深的那几幅图,再好好品味品味。现在大家说说看,哪幅图给你留下的印象深?
生:里面猩猩用手举杠铃的时候,我的印象最深。生:爸爸跳过月亮那么高。
生:他不怕大野狼,像猫头鹰那样聪明„„ 2.发现 “画中画”。
师:我是多么喜欢你们啊,让我们再一次打开书,看看给你们留下印象深的几幅图。这回再看图的时候,可不能是走马观花了。看吧,哇,这是一只大野狼,大家好好看,画里面还藏着画,里面还有什么? 生:树后面有一顶小红帽。
师:对了,读过小红帽和大野狼的故事吗?(大多数学生说:读过。)生:还有三只小猪。
师:你读过大野狼和三只小猪的故事吗?(生答:读过。)
师:对啦,亲爱的同学们,这里面原来藏着《小红帽和大野狼》和《三只小猪和大野狼》的故事呢!回去以后,没有读过的,都去找来读读。你们发现没有,当你细细观察图画时,就会发现原来画里还藏着故事呢!看看,小红帽和三只小猪都吓得藏在树底下了,可是就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谁不怕?
生 :爸爸。大野狼的眼睛在瞅着爸爸呢。
师:“瞅”字用得好!吓得不敢正眼看爸爸呢。想象大野狼平常走路的样子(老师让学生表演野狼“大摇大摆”走路的样子。)师:再看看现在的样子,尾巴藏在哪里了? 生:这叫夹着尾巴溜走了。
师:哈哈,用一个成语,叫 “逃之夭夭”。不仅这一幅,我们细心看看,每幅图都有呢!
师:这幅,了不起的歌手,你知道爸爸和谁一起唱歌吗? 生:贝多芬
师:贝多芬是作曲家,应该是了不起的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生:帕瓦罗蒂。(热烈掌声)
师:你真的了不起,又让我们多了一份知识。瞧瞧,帕瓦罗蒂惊呆了,本来他才是世界第一男高音,可爸爸敢与帕瓦罗蒂站在一起,没想到,爸爸还在前面,他上后面去了。知道唱的是什么代表作吗?(学生不知道,有的说“两只蝴蝶”,有的说别的„„)师:是帕瓦罗蒂的代表作《我的太阳》:“我的太阳„„”(学生跟着喊唱起来)
3.体会句子表达样式。
师:就这样,一幅一幅,里面藏着无穷的奥妙。谢谢你们的眼睛,更感谢你们心里藏着的想象。还是这幅图,前面还有半句,读啊!
生:“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手。”
师:刚才我们是一幅图说一句话,没想到,这里把两幅图连起来了,有一个字特别关键,它起了桥梁的作用。哪个字啊? 生:是“也”字。
师:你们真了不起啊,就是这个“也”字把它们连起来了。读读,让我们感受到这桥梁的作用。
师:你看,不仅发现“画中有画”,还发现句子也有特点呢!还有你们提到的几幅图,我们一起读读里面的句子。
(生纷纷读: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爸爸游泳时像鱼一样灵活„„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师:我把你们说的这些话放在一块儿,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句子都有“像”,还有“一样”。师:你也能这样说说你爸爸吗? 生:我爸爸像老鹰一样自由飞翔。师:噢,可以。
生:我爸爸像老虎一样威猛。师:噢,你爸爸好威猛啊!
生:我爸爸像狮子一样在草原上称霸。师:呵,就像《狮子王》中的狮子王一样。
师:一起来看这两句,很简单,二年级啦,没问题,两句话变一句话,中间的句号怎么办? 生:把句号变成逗号。(课件改正原句。)
师:再读读这句,如果变成一句通顺的话,用上“也”,怎么办呢? 生:“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 师:真好。爸爸哪儿去了,用哪个词替换掉了。生:是“也”字。
师: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你们的创造,竟然和书上的创造一模一样。我不仅崇拜刚才的同学,我也崇拜你们呢。太棒了!瞧爸爸高兴的。师:这次让我们再回到书的第一页。我记得刚才你说的一句话——(对着刚才发言的同学。)生:爸爸傻乎乎的。
师:那你现在还想对爸爸说什么? 生:爸爸,你好棒,酷毙了!
师:虽然刚才你说傻乎乎的,这回再看爸爸的时候,你说的傻乎乎的味道中又多了爱,就像妈妈说爸爸一样,“瞧你那傻样”。意思是一样,透着你对爸爸的„„ 生:喜欢。(笑声、掌声。)
师:所以,今天中午回家,你就这么说你爸爸。这回,谁还想对爸爸说点什么呢?我刚才可听见有人说爸爸你懒,你笨啊!生:爸爸,对不起。
师:也不用说对不起,其实你说的每一句话爸爸都爱听。生:爸爸,人不可貌相。师:海水不可斗量。
生:爸爸你真了不起,我好喜欢你呢。
四、创作
1.创作提示。
师:长得漂亮叫帅,但是我爸爸有这么多的特点,很有个性,很有味道,所以说,我爸爸是“酷”。到此,你想不想为你爸爸画一张像,为你爸爸写一句话。
师:这是我在我们学校教这一课时,我班同学自己的创造。他们画了这样一幅图:“我爸爸像猪一样懒。”你看他画的,盖着带花边的棉被,打着呼噜睡懒觉,多有意思啊。我相信你们会比他更富有想象。我这里还有一幅图,他没有完全停留在说爸爸像动物,而是把爸爸形容成了水啊、山啊,比如“我爸爸像雨水一样温柔。”你们愿意这么做吗?
师:看看提示(1.____像 ____一样 ____。2.____像 ____一样 ____,也像 ____一样 ____。)用上刚才你们发现的句式说一句话,画上一幅图,或者写几句话都成。智慧就在你的手指间,开始吧。(学生纷纷创作起来。)2.展示与点评。
师:好,现在让我们把同学们请到台前来,看看这些同学画的画,听听这些同学的表达。生:我爸爸像金茂大厦一样高大。
师:浦东的金茂大厦是吗?那可是世界第三大高楼啊!这个比方好,哈哈,不是“高”,而是高大!而且打的比方就是你看得见的,给他掌声。
生:我爸爸像装了磁带的录音机一样经常给我讲故事。师:用你自己的方式表达,很好。
生:我爸爸下班回家像耕完地的牛一样“劳泪”。
师:爸爸的辛苦你看在眼里,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本来应该是“劳累”,你回去改一下。不过,透过这个“劳泪”,看得出你心疼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掌声)生:我爸爸发火的时候像火山喷发一样。
师:爸爸的脾气好大啊,发火的时候有时也是为了你好。不过这回,你回去把这幅画送给他,再给他读读这句话,看看你爸爸怎么说。(笑)生: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也像飞机一样飞得快。师:这句用上了“也”,说了爸爸两个特点,不错。生:我爸爸像长毛猴一样有很多毛。(大笑)
师:哈哈,你也像爸爸一样很会搞笑。我发现,不管是爸爸的优点还是缺点,在你的眼里都喜欢。
生:我爸爸的肚子像西瓜一样“园”,爸爸的头也“园”,“园”得像西瓜一样。师:注意,这里是表示形状的“圆”,不是表示地点的 “园”,回去改过来。生:我爸爸抽的烟跟火车一样多。
师:看起来多有意思啊,火车爸爸,多好的创造啊。这可真叫图文并茂。看这句,都写成一段话了,既有模仿,又有创造——
生: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长颈鹿一样高大,这就是我爸爸,真的很酷!师:把我们模仿到的和创作的都放里面了。读人家的书,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也是创造。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手里都是同学们刚才创作的作品,我们把它们装订在一起,这不就是我们这堂课创作的图画书吗?我为你们自豪,你们也和爸爸一样好伟大!
师:不过,我要问问亲爱的同学们,其实,爸爸的个头真有金茂大厦那么高吗?爸爸真的一跳,就能飞过月亮吗?爸爸真的能走钢索,又不用安全带? 生:不是。
师:那为什么我要这样夸? 生:因为这是一个想象的世界。
师:那你要通过这个想象的世界表达什么呢? 生:我喜欢爸爸,我爱爸爸。师:你会写这个字吗?请你写上去吧。
生:我爱爸爸。(学生在题目中间工工整整写上了 “爱”。)师:原来这里藏着一个字。读吧。生:我爱爸爸。
师:其实爸爸就像我们大多数的爸爸一样,他没有那么多的本领。但是,因为他是我的爸爸,所以„„ 生:我爱爸爸。
师:同学们,我们再回到第一幅图。原来爸爸很普通,很平凡。但是,正因为我们感受到的那份爱,所以,爸爸在我的眼里,就像„„
生:太阳。(学生发现了“爸爸”后面还画着一个太阳。)生:原来图中藏着的太阳告诉我们,爸爸就是我心中的太阳。
(品读:第三次回到首页的图画,这就是一咏三叹的艺术,这也是图画书不厌百回读的价值。)
五、升华
师:不是我的创作多么有才华,而是我对爸爸富有感情,我爱爸爸,爸爸就像太阳一样给我温暖、力量。那就把你们刚才画的,再加上这本书里所要表达的,一起带着这份爱,再回味回味这本图画书吧。(全体静听儿童配音朗诵,学生一起再从头至尾看一遍《我爸爸》:这就是我爸爸„„我爱我爸爸,而且,你知道吗?)
师:(这幅图前面没有出现过,定格这幅图)看,我的一双小手扑向爸爸的怀里,爸爸的衣扣变成了什么(小太阳!),我爱我爸爸,而且你知道吗?(读到此处,停顿)生:爸爸也爱我,永远爱我。(这是最后一幅图的一句话)
师:(音乐起。慢镜头播放扑向爸爸怀抱的 “我”的画面。)原来,爸爸也爱我,永远爱我。原来,爸爸的歌是唱给我的,爸爸的舞也是跳给我的,爸爸的搞笑是为了让我开心,爸爸所要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原来,这本图画书可以翻过来看。原来,我们说„„ 生:我爱爸爸。(指着从左至右读课题。)师:却猛然间发现„„
生:爸爸爱我。(指着课题,从右至左读。)师:下课。(学生没有动。)师:下课了,走吧!(掌声响起!)
窦桂梅 总结 篇2
开始播放视频时请加上这样一句话“为自己的生命奠基,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使自己和孩子们超越自我、超越自身体能上的、精神上的、智慧上的极限而真正实现超越自我的历程”
生平简介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县,语文特级教师,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委。获吉林省首届教改成果评比小学唯一一等奖。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1995、1997两次参加国家级教学比赛均获一等奖。先后出版《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爱与爱的交流——窦桂梅学生作文选》等专著,主编或参编著作7本,发表文章近百篇。先后获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提名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1998年作为部分科教界优秀代表之一,受党中央国务院之邀,赴京得到江泽民、朱镕基等7位政治局常委的亲切接见。2001年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讲师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做专题报告。2002年作为国家西部义务讲学团成员到内蒙等地讲学。
1986年从吉林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任教。1998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9年成为省首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并获省首届基础教育教改成果一等奖;2000年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窦桂梅老师的教育教学“二十八字”心得
敬畏母语、热爱学生、钟情读书、深读教材、公开课堂、提高修养、永葆激情
窦桂梅的教育感言(10点)
1.激情不老
这应该成为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马克思说,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一种本质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2.读书一生 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古典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不足,决定了我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永不干硬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
3.宁静致远
一个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教师很苦很累,比如各类名目繁多的学历进修,课改通识培训,市级的、省级的甚至国家级的教学比赛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已被剥夺殆尽──整天忙着读人家的“书”,自己的“书”却没有读。这种过重的外在负担将导致“肤浅后遗症”。因此,与其忙忙碌碌,不如围绕自己的特色钻研下去,深化,细化,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财富,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4.以写促思
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因懂得这些,虽工作辛劳,文笔稚嫩,但我仍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让实践的我不断接受理论的我的提升。
5.慎独养身
个人独处,他人不知,能严格按照慎独去做,没有其他杂念,实实在在按照道德准则去做。面对荣誉,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在乎别人的毁誉,而要自信自醒,打击你的力量就是前进的力量。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竭尽全力,就是胜利。可以说,慎独是最好的善待自己。
6.伸展个性
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我想对自己说的是,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7.爱在细节
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8.海纳百川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我的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包括学生,尤其是那些老教师──敬业,博学,钻研,激情,严谨,刻苦等教育传家宝,已经成为我们“通向现在和未来美好教育境界的阶梯”,把我们引领到当今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我心中永远铭记他们,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时时记得向周围的教师学习。
9.合作同进
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10.海星角色
教育,不变的永远不会变,改变的必将会改变。创新不是推倒历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设大厦。回顾过去是有益处的,如果我们对前人视而不见的话,我们身上的独创性不会很好地保存下来并取得快速的发展。教师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审视者、反思者、继承者,但应当永远把自己定位在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一颗海星的角色──也许这是一种理性状态。
一路走来,感慨良多。“我听到时光的钟声,告诉我已经长大了„„”这是和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唱的歌。那钟声是在告诉学生告别童年,长大成为少年、青年。虽然从教18年,但前程漫漫,我将一如既往地跋涉下去。成长的路上,为自己的生命奠基,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仍需要同志的关怀,专家的引领──而这将是我前进的动力。
窦桂梅老师的三个“超越”:
1、超越教材:
教材只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工具,它具有指向性却不是唯一性。教师应该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走出教材,带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空间,给学生生命涂上更浓重的底色。如果教师仅仅是在用教材教教材,我们只能说这个老师是机器,他只是在完成课程标准这个“主人”施加的命令,而完全没有超越的痕迹。所以教师更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层理念与精神食粮传播给学生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元素。做到这点,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吃透教材,深挖教材方能超越教材,否则可能导致学生囫囵吞枣,前言不搭后语,给人课堂散乱的感觉,这样学生的思维是乱的而不是发散的,这都是缘于教师没有挖掘教材而随意“超越”教材所导致。
2、超越教师:
教师首先要有超越学生的意识和能力,一个老师连学生都不能超越,那么他是不称职的。但是我们的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他们身上有更多教师接触不到的世界,所以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不能把学生教死了,导致学生只会思考一个问题,完全没有了质疑能力。在窦桂梅老师的课堂,学生是可以提出问题的,甚至可以针对一个问题展开课堂生成的“讨论”,也就是说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3、超越课堂:
窦桂梅老师现在对语文教学最好的总结就是:用语文教人。就是教师需要更好地立足课堂,把握教材。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是知识,能力和情感,他们需要在课堂形成更全面更强的能力走向当下的生活中的。
在谈到窦桂梅老师取得这样的成绩的感受时候,窦老师这样总结: 1.向身边的老师学习
选择自己学习的对象。不断向着一个目标努力,甚至模仿自己敬佩的老教师,时间长了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但是也学习身边任何一个老师身上自己所不具备的财富。
2.向书本学习,向经典学习。
今天做教师如果不读书或者不爱读书,他不会教他的学生读书。这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3.向实践学习,向学生学习。
实践中总结经验让自己不断进步,反思中求发展。向身边的学生学习,上面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对待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而且他们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老师快,所以我们也需要向我们的学生学习。
最后,对所有的语文老师窦桂梅老师有以下几句感言:在今天英语不断充实空间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忘记语文,语文是我们的母亲,更是我们的母语,它有博大的力量与柔美的情愫在抚慰着我们,请老师教好学生语文,让学生学好语文。
何以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要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心智上养成如下的习惯:(l)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
挤,占,抢。这三条可以说充分保证了我每天能花时间“独处”的习惯。作为教学管理者,工作极为繁忙,常常没有时间读书,那么一定要读经典的书。而读好书一定要反刍,要结合自身的实践反复验证、反复咀嚼,这样达到管理的目的。随着阅历的增加、能力的提升、胸怀的宽广,收获将更大。所以要求人家读书,自己首先要读书,要求人家自律自己有先要自律。
当然,真正做到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很难。在中国,职位越高,往往越管不住自己。职位低一些,往往被上级牵着鼻子走——你必须服从。这里就有一个“他用”和“自用”的问题。就看当事人的“你”怎么把握。所以,人的心态决定状态——迎难而上,不是一味地牢骚,不然,所有的时间都在埋怨宣泄中滑走了。
管理者的工作要有效,管理者不能为了显示特权和不平等,他甚至还要超出更多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学习与反思——没有光环与虚荣,他必须以责任为基础,以卓有成效为目标,致力于带领整个组织或者团队,穿过不确定性的海洋走向成功的彼岸。在日益变化的教育环境下下,每一位管理者都可能为自己能否胜任、能否有效而感到苦恼、担忧。
而我们必须明确的前提是——学会使用自己的时间。
(2)注意使自己的努力产生必要的成果。
有效的管理者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这样的管理着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这是业务干部不同于专门管理人员的重要地方。
因此,学校每一个教学干部都要拿出自己的“绝活”,让自己的必要成果对老师有所引领。比如笔者研究的“语文主题教学”。当然,也重视对外界的贡献。本人的课堂教学在当全国很有影响,其文章经验多次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北京教育》等国家级,地方级教育期刊中。教育部为此出书,该实践的课例、论文经验以及出版的几本专著成果已在全国产生推动作用。2006年获海淀区教育科研创新成果奖。特别是2006年9月 26日,我校代表海淀中心学区,向全海淀区作了“语文主题教学”的课程改革汇报。这次汇报会反响很大,得到了区教委领导、区教研室领导、各中心学区的校长、北京及省外部分参会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更深层的看,“成功靠不住,有效方长久”,关键则在于“知”,因为力行得以真知,但真知才能力行,也唯有从时间的系统化分析着手,逐一检视自己所花的时间的量、质、值是否有到位?是否真正有生产性?其次,是否有着眼于有效的贡献?个人长处是否能有效发挥?在重大工作的优先、优后次序的分配上是否恰当呢?
(3)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
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的领域,在这少数主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他们会为自己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其设定的优先次序。他们知道:“要事第一。”此外也没有其他办法,否则反倒会一事无成。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级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
作为教学管理的我,清醒的认识到不应是简单复制程序和印入信息,而应是主动解释信息、承担责任——主动上课,多次现场讲课,并把这一过程当作单价剖析的案例。同时,把自己的文章打印出来给大家共享。等等,这些做法也是基于我的“长处”,课上得好,文章写得相对好的缘故。被管理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接受者,而是参与者;管理就超越了目力所及的表面,建构多重的意义。教学的管理真的成了被管理者主动建构管理的过程——所有的这些都是靠教学管理者真正把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挖掘被管理者的才华,组织被管理者的才华。而这“被”就由“被动”变成了“主动”,这就成了管理的艺术。一句话:教学管理者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发挥其重要职能,有效引领理念,提供有价值的教学策略。
(4)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作为管理者,我们常被问及“你们学校的管理目标是什么?”回答往往是“我们的工作是给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那么,这个“良好”如何实现?换言之,如何施行良好的管理?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实践能力,有思考高度——更重要的能够清晰判断眼前的教育现象何去何从,并及时做出有效的决策。比如海淀区基础教育课程引领着我们昂扬前进。作为学校的个体如何落实和保证相应的决策?惟一重要的是,保证新课程理念引领专业发展,校本研究带动教学管理,促使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从而实现自主管理——而这,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
对语文教育中的一些问题的个人见解
小语教学要为学生打下两个底子
我们提倡的主题教学要努力给学生打下两个底子:学习的底子,精神的底子。这两个底子怎么打?形象地说,就是给孩子们两个园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田园生产农作物,玉米、水稻,萝卜、白菜,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这就好比字、词、句、段、篇。但一个人只是吃饱了还不行,还要有精神上的愉悦和美感享受。就是说,学习语文的过程,一定有精神的“秘密花园”——文学的审美享受洋溢其中,存在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方能显现出来。可见,我们语文学习的家园,光有田园不够,还得有花园。
为了打好这两个底子,耕耘好这两座园地,围绕主题教学,一方面深耕课堂,用一节一节精彩纷呈的课,表达我们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为保障儿童语文学习的质量,我又提出了语文“三个一”质量目标:“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并细化到每一个年段,每一个学期,甚至每一堂课中。这“三个一”中的“好”是一种文学表达,体现为工具与人文合为一体。是“主题”的具体化。
以这样的课堂,落实这样系统的知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语文学科知识。学生在获得语文学科知识积累的同时,获得有文学、文化的熏陶,民族情感的积淀,这样语文学科知识才真正成为着眼于人的发展的一生有用的知识。小学语文要让孩子获得这些“知识”,才能既理解这个世界,又欣赏这个世界。现在小语课堂教学主要问题是什么?
最核心的还是学科知识问题。目前,各种教育类报纸杂志上充斥的文章,大多是教学方式方法上的经验,很少有对学科知识的挖掘和梳理。就是说,我们更多的时候是麻木地、毫无辨析地接收了教科书知识,然后转手卖给学生。可以说,当前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更严重的是,现在还存在一种“去知识化”的倾向。教师需要提高学科专业水准,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学科知识是教学的核心。如果教师学科知识不够,谈什么教学方法都白搭。要把教学当作一门专业,教师必须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准确而丰富。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依我看,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学的含量。这两者恰恰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而其中的前者是前提。
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简单地概括为两句话:第一、解读教材的功夫,第二、课堂教学的功夫。然而如何培养这些素养,让教师所受的专业教育和积累下来的专业经验,融于教师课堂上的言谈举止之间,成为教育的机智和情怀,为学生的成长引路、照明,成为能够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吸引学生热爱语文的强有力的磁场,这或许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
在三个超越的基础上的新思考
面对儿童越来越少的语文学习空间,我们需要找到帮助儿童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提高语文素养,深化情感和涵养智慧的教学方式。以我个人的追求,如何从新课程的高度,在“三个超越”上又有所超越,从整体上“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我最近几年重点思考的问题。主题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主题教学是我立足于课堂所提出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我读了统整课程理论,借鉴了比较文学中母题研究的方法,意在通过抓“主题”的方式,让语文教学的各项教学内容:人文素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紧紧地统一在“主题”中。这里所说的“主题”,是指从教材中寻找和挖掘出的,具有巨大的概括性和丰富的延展性的文章表达的核心语词。整合各种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以“积累、感悟、体验”为形式,牵主题的一发,动知识体系的全身,以儿童的言语和精神成长为目标,形成一种开放而活泼的母语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的吸收与保留,又是结合今天语文教育现状的创新与改革。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老先生的这句话这些年被引用得很多。你如何看待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三个超越”中提出的超越教材,实际上就是觉得当时的教材需要改进。比如教材的政治性越强,离孩子就会越远,这是一个反比例的关系。现在拿到教材,有些文章会让我们心潮起伏,回味无穷,这是一种进步。对于这些经典文本,我们必须尊重文本的规定性,老老实实读教材,回归细读经典文本,回归情感熏陶和积累。当然,文本细读仅仅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渠道而已。学习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或引子,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不行的。很多学校,学生一个学期就学一本语文书,这怎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现在的教材,编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了。但骨子里还是太把教材当教材了,好像教材就是圣经,就是法律,语文学习就是学教材,教师上课只是教教材,考试则只是考教材中的知识,这是不对的。
听窦桂梅老师 篇3
2013年4月20日,我有幸到郑州航院礼堂参加了“2013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效课堂大型教学观摩活动”,这是由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讲的一堂鄂教版六年级的小说《魅力》示范课,这次听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回顾窦老师的优秀课堂,看到了她精心的备课,她把这节课以“预学、共学、延学”三部分展开,从小说的要素抓起,分析小说的情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发问,说出自己的困惑,大处着笔,细处着眼,紧扣文本,连接资料,追寻答案。课堂的精彩之处颇多,例如对内容的朗读部分,语调的指导,幽默风趣,词义的揣摩,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怯生生”这个词。
通过文中卡佳因为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让卡佳对汤姆叔叔这个人物的理解深刻,从此引导教育孩子,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是多么大,我们要从小学,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在课的结束给孩子推荐书籍,选择性阅读,如:《新月集》《美丽人生》《小王子》《飞鸟集》。
第二节课是窦老师的说课,长大的儿童。通过上节课《魅力》一课戏中卡佳因为读过《汤姆叔叔的小屋》,了解汤姆叔叔在之后戏中的遭遇,不想让黑人变为奴隶,急切想要把汤姆叔叔买回家,但是,小说中的爸爸,以及戏中大人们由于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觉得卡佳太幼稚,太天真,想方设法让孩子了解这不是真是的世界,这只是剧院的戏剧而已,爸爸甚至带孩子的化妆间看汤姆叔叔的扮演者,让孩子心中活生生的花瓶摔的粉碎,让孩子失去了童真,以至于小卡佳最后想要卖掉汤姆叔叔。
从这个故事窦老师启发大家:当今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去爱,如何来关照孩子的心灵。
首先,让儿童站在正中央,不要走在儿童的前面,当个领导者,不要走在儿童的后边,我们要走在孩子的身边。
其次,一个语文教师的素养有多高,他的学生就能走多远。我们要想改变别人要先学会改变自己,命运改变人生,读书改变命运,做一个读书人,让阅读改变气质。
最后,让每位老师成为“长大的儿童”。
下午是窦老师的讲座“改造我们的课堂”,讲述的是清华附小的1+×课程,其中包括她的教学主张:回到母语。课程建设:回到儿童。主张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晨读的习惯,以及朗读的情感,积淀孩子的文学素养。
窦桂梅教育名言 篇4
1、一个人的高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上的姿态。
2、用脚用心丈量“运”,想办法改变运。谁来改变你的环境,是你自己。
3、谁走在你前面,谁就是你的老师。
4、人生三幸:好父母、好老师、好领导
5、人靠特长吃饭,不是靠爱好吃饭,人放错了位置就是一堆垃圾。
6、要让领导改变你,先要干好自己的工作。
7、你笨点没有事情,但是要有良好的状态。
8、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伟大的方法。
9、我最大的优点是不嫉妒。
10、语文要让孩子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11、小学是研究艺术的课堂。
12、让你的文字变成你的第二容颜。
13、语文学习是读一本书一本本书的过程。
14、活就活出个龙摆尾,活就活出个虎生威。
15、我的成长就是后天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16、给孩子大量的积累就是教师给孩子的积德。
17、陪同、经历,是语文学习的过程。
18、愿意干的事情就不觉得累。
19、人跑得快说得快吃得快排得快,这是健康的表现。上课激情投入,是一种释放。
20、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做人的过程。
21、让学生超越教师,就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22、教师的微笑只有一条,那就是唤起学生心灵的微笑。
23、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
24、让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
25、追求是我的状态,探索是我的行为。必须紧贴地面行走,与其描述千万朵花的美,不如让自己一瓣一瓣的开放。
26、屋子再小,也要藏书;钱再少,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附:孙云晓报告会精彩语录
☆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
☆ 做人的核心是爱心,看孩子有没有爱心就看有没有孝心,今天的孩子缺少“心中有他人”,千万别让孩子吃“独食”,要让孩子有份额意识,孩子只是家庭中的一员。
☆ 父母要藏起一半“爱心”,孩子的许多毛病是父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
☆ 做事的核心是遵守规则 ☆ 责任心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 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的。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
☆ 让孩子敢于面对挫折,敢于面对责任。
☆ 孩子是在体验中成长的,成人不能代替孩子成长。☆ 一个人对自己负责才长大,教育孩子实质是改变自己。☆ 没有朋友比不及格还可怕,孩子打架让他自己解决。☆ 学会对孩子说“不”并坚持到底!这对孩子是一种保护!☆ 学习习惯比考试成绩更重要。
☆ 基本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认真预习、及时复习。
☆ 孩子的语言和成人不一样,不要用成人的思维看待孩子的“胡说八道”。
☆ 敢于质疑探究是最好的学习习惯。
☆ 读书的习惯很重要。孩子如果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等于在他的心灵中装上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学会了读书,永远不寂寞,不会读书,永远不知所措。
读窦桂梅有感 篇5
你们看窦老师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闪现着智慧的光芒。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兴趣,从而形成了敢思、敢说、敢辩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品格。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身心潜能被引出,新的思想在交流中产生,学生创新的火苗在碰撞中点燃;互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而是共同去创造文化。多数学生的发言,不是简单重复,而是相互补充。学生在讨论中同中求异,是中求非,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倡导争鸣精神,发展个性创造。
再看窦老师的课堂更是言与意的融合,演绎语文的精彩。她的课堂不满足于匆匆忙忙得出问题答案,而是把提出的问题当作诱饵,去深入感悟文字背后的形象、感情、气韵,还语言以画面、声音、旋律。赋予语言文字呼唤、心跳、体温。让语言充分撞击学生的心灵,“悟”得语言内在的真意,然后通过朗读、口述、写作等方式表达出来。教师不仅追求的是“瞬间的震撼”,更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式,不断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持续动态发展的言意融合的过程,使教学不断地荡溢出浓浓的意蕴,演绎语文的精彩。
窦桂梅谈教师成长 篇6
(2012-12-27 10:21:59)
转载转载 ▼
标签:
分类: 名校名家
原文地址:窦桂梅谈教师成长(转)作者:心语心愿
窦桂梅谈教师成长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我愿把自己一路走来的反思提出来,与广大教师共勉。1.激情不老
这应该成为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马克思说,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二种本质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2.读书一生
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古典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不足,决定了我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永不干硬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3.宁静致远
一个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教师很苦很累,比如各类名目繁多的学历进修,课改通识培训,市级的、省级的甚至国家级的教学比赛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已被剥夺殆尽——整天忙着读人家的“书”,自己的“书”却没有读。这种过重的外在负担将导致“肤浅后遗症”。因此,与其忙忙碌碌,不如围绕自己的特色钻研下去,深化,细化,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财富,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4.以写促思 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因懂得这些,虽工作辛劳,文笔稚嫩,但我仍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让实践的我不断接受理论的我的提升。5.慎独养身
个人独处,他人不知,能严格按照慎独去做,没有其他杂念,实实在在按照道德准则去做。面对荣誉,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在乎别人的毁誉,而要自信自醒,打击你的力量就是前进的力量。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竭尽全力,就是胜利。可以说,慎独是最好的善待自己。6.伸展个性
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我想对自己说的是,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7.爱在细节
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8.海纳百川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我的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包括学生,尤其是那些老教师——敬业,博学,钻研,激情,严谨,刻苦等教育传家宝,已经成为我们“通向现在和未来美好教育境界的阶梯”,把我们引领到当今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我心中永远铭记他们,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时时记得向周围的教师学 9.合作同进
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10.海星角色
窦桂梅评课稿(共) 篇7
快乐的暑假到了,我有幸拜读了《听窦桂梅老师评课》一书,同样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我被窦桂梅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潜心钻研的学习方式深深感染了,作为一名清华附属学校的校长,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如此认真、细致的倾听各类学科的讲课,并从不同学科角度为我们带来了专业上的引领与指导,不仅让教学者学会了如何上课,更让教学管理者重新懂得了应该如何评课,如何与教学者建立志同道合的“引领”关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出身的我,认为窦桂梅老师对语文学科中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她能够在课堂的应变能力、教师的语言、重难点的把握等方面为我们指引了方向。正如窦桂梅老师老师所说,对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我们应当基于语文学科的本身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迁移的识字方法、记字方法、写字方法的已有经验,同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活动缺乏目的性、有意性的特点,教师应该打开思维定式,对一切有利的学生学习的经验加以有效利用,对于这些,教师要基于识字教学的规律,做到心中有数。纵观窦老师的评课,她总能够用一双慧眼发现其每一名教学者的教学亮点,又能锐利地指出教学者存在的缺点,并能够准确地解剖其
盲点。同样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让我深深知道面对于教学中参差多态,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现的课,作为评课者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以表扬为主,做好好先生,敷衍了事,这样就失去了评课的意义,作为评课者,我们在评课过程中要与参与者建立平等交流的平台,努力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的地位和失语状态,只有让授课者说话,评课者才能更加充分地理解授课者教学设计中的良苦用心,评课才更能点中要害,只有这样,评课者才能对授课者有所帮助,真正做到志同道合的“引领”关系。从《听窦桂梅老师评课》一书中,我不仅学到了有关评课方面的知识,还让我深深认识到了自己评课方面的不足,更学会了如何评课,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评课时,你有什么样的素养,就会传递什么样的评课水平,有什么样的体验,就会传递什么样的教学经验,评课时一定要“缺点不漏,优点说透,方法给足“,传递真实的心声、真正的水平,告诉授课教师怎样会更好,以至授课者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观点。篇二:窦桂梅老师评课有感 寒假值班,去办公室取自己的听课记录时,无意中从自己的书桌上看到一摞书(可能是没有找到主人的学校赠书一股脑放我桌子上了)。一本本浏览了一下,发现了《听窦桂梅老师评课》,不知道谁订阅的这本窦桂梅老师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专著,翻看了几页,竟有些吸引我。之前尽管自己手中早有一本吴正宪老师的《打开数学的画卷——感受数学世界的人、文、情》,还是决定拿下。也许是有着书非借不读的心里吧,捧着窦老师的这本书,一看还就不可收拾了。
由于执教低年级,所以翻看目录时,我首先注意到窦老师关于低年级的评课,看到第6篇《必须不拘一格,灵活识字》、第14篇《字,必须好好写》,这两篇就《祖国在我心中》一课针对识字、写字教学环节窦老师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而且他们学校的低年级老师以“识字教学”为主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针对自己听的识字课,窦老师提出必须不拘一格,灵活识字。所谓的灵活,就是几种识字方法——韵语识字,集中识字,归类识字,随文识字,字理识字等,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段学期有所侧重和区分,不要每个老师都千篇一律的进行一种方法的复制。教学需要大胆和创新。
这让我想到我和我身边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老师,模式基本是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生字,根据一个生字引出一串形声或者形近字;学文过程中认识生字;课堂即将结束时学写一个或者两个生字。
通过自己上课和听课,总是感觉识字写字教学的环节不够扎实,有点走过场的味道。正如窦老师所言,千万不要把识字教学固定在一个模式上,一个步骤上,也要适当地运用其他方法,有些时候,注意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灵活运用,方能产生效率。识字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出深刻的思考,每堂课中那种方法最有效,就采用那种方法。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和目标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必须牢记这一点。
其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评课观。
窦桂梅老师认为,“真正的评课应该给予教师超越他原有水平的营养。评课时,首先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站在被评课教师的角度想问题,不能听了就评,信口开河,而应该想清楚,被评课的这位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你评课的重点是什么。而且,不能仅仅用‘耳’听,用‘笔’记,用‘嘴’说,它还应该是专业上的引领与带动。”
纵观窦老师的评课,她都是这样“缺点不漏,优点说尽,方法给够”,给每一位被评课教师传递最真实的心声。可是,反观许多的评课,很多的是流于形式,有的以表扬为主,有的被动发言,甚至有的是拿着放大镜找优点,却因为种种原因故意忽视不足。窦老师在评价老师的课时,树立了一个重要的观念——评课不是批评,更不是无谓的赞美,评课就是要发现课堂的问题,而且问题就是执教老师的朋友,问题是听课老师的朋友。评课的重要目的就是正视问题和发现不足,这才有助于教师找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再次,窦老师说,“好课”是看不出“教”的痕迹的,看似师生随意聊天,可课堂上常常高潮迭起,悬念频生,教师引导学生探奇览胜,流程中往往是山重水复,别有洞天——而这些,其实就是教师经心备课的结果。
针对这一话题,在第9篇《一堂好课好在哪儿》中,窦老师例举了一位科学老师执教的课堂,从窦老师对这位科学老师的评课过程中,我在头脑中组合这位科学老师的备课过程:从生活入手,寻找自己需要的几种植物。整整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找齐了自己课堂需要的“水葫芦”“水芙蓉”“铁黄冠”,课中,看似轻松与不轻松间,科学老师胸有成竹的和学生进行着对话,好多时候学生都要实验、讨论,这些环境的更替需要老师调节好学生的情绪,组织好秩序,这需要科学老师具备组织课堂的能力。为了一节科学课,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为了有效运用课堂生成,教师需要储备的东西太多了。由此,我想到了我,我又为自己的这堂
课储备了多少专业知识呢?
在这本书中,窦老师告诉了我,应当让课堂生活成为为未来储存幸福基金的事业。仅用这“借”书之香鞭策自己,阅读储备,达到:听课,听得出门道儿;评课,评得出名堂。
回
楼主(xuchangwei)复(0)以前,对窦桂梅老师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是小语界的一颗明星,清华附属学校的业务校长。寒假,买来窦老师的《听窦桂梅老师评课》,阅读一遍,深深叹服,不愧为“建国六十周年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家”。于是,开始阅读第二遍,做了十一页的摘抄,总觉得没有做过摘抄的阅读是没有生命的阅读,当然,摘抄的,也是触到自己教育命脉上的语句。
这是窦老师作为校长期间,听课后的一些点评,每次听课,只抓一个方面,可能是教师课堂语言,可能是教学内容,可能是教学韵味,也许是教学的落脚点„„从22篇文章中,我读出了一个对语言极度敏感而细腻的窦老师,读出了一个唤醒教师专业尊严的窦老师,读出了一个持之以恒的窦老师。
窦老师是个对语言极度敏感而细腻的教师。在听课中,她敏锐地发现授课教师三言两语的导课有了问题,提出老师要梳理孩子们的发言;她敏锐地发现教师的评价用语只是“好”“真好”“真棒”等笼统空洞的词语,提出教师要从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开始,自觉地“漂洗”教学中的杂质,每一处都力争显现出语文的真面目;她敏锐地发
现教师在课堂上缺少调控能力,建议教师必须让那些喜欢抢先的学生知道,和他一起学习的还有几十个小朋友;她敏锐地发现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不是真正的对话;她大胆地对《印度洋上生死夜》一课提出道德上的质疑„„就这样,带着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窦老师走过了“课文-语文-课程”的历程,从“课堂里走出来一个教育家”。
不仅仅是自己在成长,窦老师更是个专业引领的导航者,她通过“共读、共评、共写”的方式打造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在她眼里,课堂,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更是教师成长的平台,于是,她带领教师读书,听课,评课,写课。听课,要听出门道;评课,评得出名堂;写课,写得出水平。就这样,通过“共读、共评、共写”,她把教师的专业尊严唤醒。为窦老师多年的坚守而感动。她带领语文教师团队,围绕主题教学理念,花费八年时间,研制出一套12册的《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这是“一群人向着共同的伟大的目标”“认认真真地做成的一件大事”。八年啊,如果是你我,我们能坚持吗?但,窦老师坚持了下来,她带领她的团队,用心规划,潜心研究,反复实践,披沙拣金,聚沙成塔,由一册到一套,由初稿到反复修改定稿,这其中,会有多少迷茫和波折,但,窦老师坚持了下来,感动,感动。
我近来读了《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让我受益匪浅。最大的感受就是畏惧,才知道自己对于语文的理解是如此肤浅,读了窦桂梅老师评课最大感受就是今后不敢评课了。
《听窦桂梅老师评课》内容是评课时,首先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站在被评课教师的角度想问题,不能听了就评,信口开河,而应该想清楚,被评课的这位教师 最需要的是什么,你评课的重点是什么。而且,不能仅仅用“耳”听,用“笔”记,用“嘴”说,它还应该是专业上的引领与带动。
深有感触的是窦老师评英语课。英语的词汇教学,应该,也必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或者说难点。重点如何凸现,难点如何突破?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这些字母单词,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我很佩服学生,因为这些单词不似汉字有象形特点,一看也能读出个大概。学习一个字,再学习一个字,两个加起来,不但能读出来,还能知道大概的意思。而英语可不是这么回事。
因此,必须为英语词汇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怎么办?
也许就像我们学习汉语一样,要先读正确。那么,英语教师应从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就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至于用什么方法我不是很清楚,但课堂上一定要“书声琅琅”。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一组组练读,一个个发音,直到把正确的声音完全“装”在耳朵里。这两节课,都有听录音,模仿发音的环节。这很好,但还不充分。那些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可能可以独立发音,并能读通句子,可是,许多学生并没有这样的能力,他们能把这堂课的单词学会就不错了。要知道,在我国的英语学习环境中,大多数学生很少有机会频繁、广泛地接触英语,因而,就不可能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那样自然地在生活中习得英语词汇。在课堂上,你必须强化“会认”、“会听”、“会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意识地花大力气培养学生学习新词汇和巩固旧词汇的能力,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英语发音的机会。
接着,就是要当堂落笔来写写。在两堂课上,我都没有看到学生动笔写单词(在我以前听到的英语课上也没看见过学生当堂写),教师都把写单词当作作业留给学生回家完成。那么,学生第一次下笔写单词,写得是否正确,写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这些,教师都没有在课堂上作示范或指导。篇三:《听窦桂梅老师评课》有感 《听窦桂梅老师评课》有感
张梦瑾
窦桂梅老师,说来并不陌生,早先因为备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便与她结缘,校长推荐研学窦桂梅老师的阅读教学法,于是便开始了在网上拼拼凑凑找各种视频及资料的学习之路,我的语文课堂也在窦桂梅老师的“帮助”下颇具韵味。最近有幸加入贾寨镇新教育教师读书会,得此机会拜读她的《听窦桂梅老师评课》一书,更是受益匪浅。
这本书,窦老师从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科学等不同学科的听课、评课为我带来了专业上的引领与指导。特别是针对语文课堂,窦老师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诗歌教学等方面为我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同时从课堂的应变能力、教师的语言、重难点的把握等方面为我指引了方向。语文是有生命的,那字字句句的共情使学生与我们以及作者结为一体,语文的韵味能够带活整个课堂。窦老师说,教学时,仅仅是一种感觉,还不够;仅仅写在教案上,也不够。要想办法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找到一个核心词,即主题,然后走到文字的里面,琢磨琢磨,体会主题的内涵,从而感受文字的生命。这样,语词就带动了全篇,就又有了“真正的生命”。针对这一话题,在第三篇《语文韵味,不仅仅是感觉》中,窦老师例举了一位语文老师执教的课堂,她讲的是五年级《枫叶如丹》。开场便自咏了一个古文样式的开场白,跟着吟诵了《山行》,接着这 位老师又引用了陈毅的“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一下使的课堂“语文味”十足,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引入课堂。接着就是读,可不要小瞧了“读”这个字,在这个“读”里可大有文章。语文的生命在于韵味,那韵味就藏在“读”里,只看我们能不能把它挖掘。直至整节课结束都没能离得了这个“读”,其中教师也频频引用宋玉、曹丕、毛泽东等的名篇名段,更显韵味。
窦老师在本篇评课结尾处写到:让我们一起努力,真正在文字中品出“韵味”来,而不仅仅是一种感觉。在此,我也“拿来”结尾,以示共勉。篇四:读《窦桂梅老师评课》有感
读《窦桂梅老师评课》有感
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国家的经济投入和领导的重视, 但教学水平的提高关键在教师。现在的教师任重而道远。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 做一名教师不容易, 做一个好教师更不容易。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 还要有精湛的教学水平。不仅要懂得教学理论, 还要积极投入教学实践, 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不断充实自己, 不断超越自我。我深深感到一天不学习, 思想就会跟不上趟, 话不知怎样说, 课 不知怎样上。学习、学习、再学习, 就成了我们生活必需, 工作必需, 生存所需。特级教师窦桂梅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是我们的一面旗帜。她勤奋学习, 勇于探索, 深刻反思, 追求完美的精神给我们以振奋, 以鼓舞, 催人向上。
几年中她读了近百万字的书籍, 写了上百万的读书笔记, 出版了多本专著, 她为教师写下的听课反馈意见, 篇篇都是一首抒情的歌, 打动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很高兴,这段时间读《听窦桂梅老师评课》,从书题就可以感受到, 这本书有其独特的新意, 是教师的好帮手, 是一名不可缺少的贴身医生。书中有对其他教师上课的很好的评议。我觉得它对我们一线教师很实在, 真的是一把梳理课堂的好书。教我们要学会反思, 反思是我们进步的起点。
一、教我们学会钻研教材, 抓住每一课的真谛, 书中一篇“听《三袋麦子》”,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在我们有的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 过多地重视形式而忽略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形式虽然很丰富, 演、读、猜, 一应俱全, 学生也很开心, 但课后学生并没有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 应有的感动和体验没有产生, 教学效果反为花哨的形式所累。因为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 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把握住书本的关键点, 没有抓住这节课应该教学生学会什么, 所以教学效果无法兑现。
二、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应变”与“调控”能力
书中一篇听《三打白骨精有感》告诉我们教学是师生双向活动,也是信息交流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不同,课堂的信息反馈也常常会因人而异,呈现出多样性和随机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能力。学会急刹车,积极能动的适应千变万化得学生,机敏地、富有成效地调控课堂,才能拥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追求完美, 不断超越自我, 学无止境。此书篇篇都富有个性的话语, 独特鲜活的思想, 读后让人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教师, 没有比上一节好课, 得到学生的爱戴, 家长的欢迎更让人满足的了。窦老师在她从事教学的日日夜夜里, 永远在学习, 学习, 读书, 读书, 进取、拚搏。读过她的每本书后, 都会有一种催人向上的动力, 都能感受到一种极大的鼓舞。篇五:《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
《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
《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 一直以来,很羡慕那些优秀的执教者,更羡慕听课以后才思泉涌、娓娓道来,而且能评到点,能带给自己学习,给他人带去帮助的评课者。所以一直也在寻找为什么自己不会讲、不会听、不会评,带着这些疑问,我读了《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和《听窦桂梅老师评课》一书,窦桂梅老师书中用平实的语言,美丽的文字记录了一篇又一篇的精炼而又精彩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而在《听窦桂梅老师评课》听评课记录,把我深深的吸引,也让我深深地震撼。原来课可以这样讲,课可以这样听,课可以这样评。细细品味窦桂梅老师的每一篇实录,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不同年段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课文,窦老师都能找到一个全新的视角引领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我以前在教的时候根据很多课例将文本落脚在对帝国主义的恨和“雪我国耻,振我中华”的空洞誓言上。而窦老师为了让学生留下的不仅仅是情感,而是沉甸甸的思考,她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想办法引领学生走进思考的空间。中华的复兴不是靠非理性的仇恨所能完成的,必须让孩子们明白,除了耻辱和仇恨,我们很需要保持理性的反思。这就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用真实的课例告诉我们,教师不应该是教材的传声筒,而应该是一名有>勇气的思想者。运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去引导启迪学生。
听窦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语言的盛宴,语言是热情四溢,感染力着每一位听课者。在《>秋天的怀念》一文结束后老师深情的说“母亲的好好儿活化作了我的血液,借了我一生啊,成就了我一生啊。是这句话让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找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延展!再读课题。在隽永深情的语境中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她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极其富有活力,比如评价学生的发言情况“你真用心,谢谢你给同学提的醒儿,要多看书,注意积累”、“你可真会运用语言,读到课外阅读上的话,就在这里用来评价,这就不仅仅是积累这句话了,而是运用语言,表达你的观点。”评价学生的读书情况,“就是因为你读的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才得到这样好的评价;你的幽默极富有创造,听你的声音,我可以感受到胸藏大智慧的矮个晏子的笑声,一笑解千“丑”;真是一笑解千“愁”,谢谢你的发现,真棒啊!”等等。而窦老师的评课让我深深地感到“评课”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式,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盲目听十节课不如认真剖析一节课。这就要求我们在听课的时候改变听的方式,由听课者变成参与者,知道要听什么,怎么听?听前听后要思考什么。我想在听课的过程中只有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备而听,才能听的出效率,听得出成长。因为只有确定了听课的方向,和自己的研究方向,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才能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就好像上学期我们开展的语文教研活动一样,每个人都围绕执教者的教案进行解读、分析,说一说自己想怎样上,给执教者提出建议,然后在听的过程中选择自己的观课点进行听课,听课后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样我感觉才能真正地在听的过程中获得成长。而我们在听课后的评课中也要注意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执教老师优势和不足之处,从建议上着手,真正地起到学习和促进作用。窦桂梅老师告诉我,“真正的评课应该给予教师超越他原有水平的营养。我感觉其实还应该说一句话,那就是“真正的评课应该给予自己超越原
【窦桂梅故事教案】推荐阅读:
教案“听故事-讲故事”05-31
卡通故事教案07-05
《剪纸故事》教案10-13
《卡通故事》教案10-21
中班新年故事教案08-28
传统美德故事教案10-22
书的故事教案06-07
中班文学活动故事教案08-26
听故事粘图书教案05-27
听声音 编故事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