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成功案例

2024-07-31

咨询成功案例(精选8篇)

咨询成功案例 篇1

管理咨询公司咨询案例

【客户背景】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各类智能家居、家电控制器、LED电源、医用雾化器及各种单片机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了除湿机、变频空调、智能马桶、热水器、厨卫、按摩器、咖啡机、空气清新机、移动空调等产品的控制器。近期成功研发的用于风电领域的风光互补器和用于家电领域的直流无刷电机技术更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公司拥有先进的研发、生产、检测设备。可根据市场的发展及客户的不同要求,进行设计开发,并提供一整套完整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方案,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公司自2003年成立至今,已经发展10年有余,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为飞利浦、TCL、Dometic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的产品提供配套和开发。为了实现加速国内市场开发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要求,聘请我们为其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

【现状分析】

通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该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以往传统模式,各级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不具体、不明确。特别是公司关键部门--研发部,员工之间横向沟通、协作的功能较差。

2、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不清晰明确,流程繁琐,复杂

3、员工培训盲目,常常是上级领导感觉到哪方面需要就进行哪方面培训。

【解决方案】

1、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针对各关键部门特别是研发部制定一套合理的适用的能力素质模型。

2、在各部门之间定制一套具体清晰的流程,明确清楚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与要点。

3、能力素质模型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方案实施】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通过讨论、讲解,我们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最终使公司各关键部门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得以运用,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操作培训,然后,正式实施方案。

【实施效果】

该公司领导对最终形成的解决方案非常满意。模型实施后,员工之间沟通、协作的能力加强,员工招聘、培训和薪酬设计有了明确具体的标准,公司内部员工的工作热情极大的增强了。

【改革过程】

企管顾问进驻,标志着变革的春风已经吹进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心里,随着经济形势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变革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唯一途径。文菲斯特顾问一直用口碑和专业证明存在价值,打造新经济形势下的制造企业,做中国口碑最好的咨询公司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走上变革之路,您如果还在观望,有可能会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文菲斯特顾问将以专业技能和经验为您开启未来的大门!

咨询成功案例 篇2

案例:求助者,女,22岁,大学毕业,短发,中等身材,衣着中性。

初中时有一种觉得和女生特别亲的感觉。高中就有一位大胆的女生写字条给我,说“我爱你”。自己觉得特别受用,但不想分散精力,没有过多地来往,后来女生负气转校,这件事不了了之。高中毕业考取外地一所大学,遇到一女生,同住一寝室。女生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性格开朗、说话幽默、善解人意,遂生好感,朝夕相处,觉得非常快乐,非常放松。1年以后,私底下以“恋人”相称,形影不离,经常拥抱、接吻、相互抚摸,还有性交行为,就这样愉快地度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毕业以后,因为女孩是本地人,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工作过程中有一男孩追求,顺理成章就成为男女朋友。毕业以后为了她逗留在那里3个月的时间,不停地找工作,希望关系能够持续下去。结果,有一天她告诉我说:“想改变我们的关系,只想做最好的同学,最好的朋友,不想做这样的恋人,她觉得我们这样下去是没有结果的。她已经有了他愿意交往的男孩”。听完她的话,我觉得有一种背叛的感觉,就回家了。从此,心情烦躁,饭吃不香,觉睡不好,不愿意出门,不相信任何人。在这期间那个女孩经常给我打电话安慰我、鼓励我,并且还利用假期带着男朋友来看我。我无法忘记她,有时候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不可能变为现实,我离不开她,但是一想到社会的不接纳,甚至可能伤害到家人。我的家庭有点特殊,父亲在我十几岁就过世了,母亲养我不易,所以很矛盾、很痛苦,每天心神不宁、坐卧不安,经过挣扎,决定寻求你们的帮助,想改变自己。

通过对求助者基本情况的了解,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 个人中心疗法

个人中心疗法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立,他对人有极大的信心,强调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一种积极和乐观的人性观。要求把求助者放在第一位,强调心理工作人员个人的特质、态度、人生观,给求助者提供一种安全、接纳、信任、尊重的环境,使求助者感到被接纳。在此案例中笔者自始至终都在运用这个方法,成功地帮助了求助者。

真诚一致,减轻求助者的心理压力。真诚与诚实是一个心理工作者最基本的特质。一般在我们与求助者建立关系时都会告诉求助者:(1)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你,但同时要记住你自己也要帮助自己;(2)我们之间要做到真诚与坦诚;(3)我们相互尊重;(4)我会为你保守秘密。实际上这就是给求助者创建一个充满温情和安全的心理环境,有助于缓解求助者紧张的心理压力。例如此案例中,初次会谈时就已经感受到了求助者来自社会和伦理道德方面的压力,其后的会谈中也不时暴露出求助者自责、愧疚和负罪的心理。所以,在整个过程中,笔者始终营造一个安详的、和谐的、无威胁性的氛围,使求助者感受到笔者的真诚,使彼此的关系更为深切、融洽,取得了求助者的信任,缓解了求助者的心理压力。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接纳求助者,保持良好的咨访关系。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是要求无论求助者的问题及行为如何,都要尊重求助者,要接受他的人性,接受他的各类情绪。在此案例中,笔者非常明确地告诉求助者:“在我们这里没有道德评判,我只关心你是否快乐?”由于求助者感受到了笔者无条件的关注,所以求助者无需畏惧对她的印象,而能将她的行为、感受、意见毫无隐藏地说了出来。这样良好的咨访关系建立起来后,我们彼此信任,为求助者的成长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共情,帮助求助者了解自我。共情指同理心、同感、投情,就是对求助者的问题具有投入的、设身处地的、“见景生情”式的理解。在此案例中,求助者问笔者:“在这个世界上两个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你觉得是因为哪些原因?”于是笔者将自己的看法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并且举了一个例子,听完后,感觉她变得轻松了许多。其次,往往同性恋者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是不相符的,帮助求助者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使自我概念与自我相统一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此案例中的求助者,实际上她的身体及生理特征是女性,但她在生活中把自己幻想成一位男性,行为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这也是造成她痛苦、烦扰的原因之一。所以,重建当事人的自我概念是此案例咨询的一个目标,让她明白自己的行为与真实的自我应该相符,达到自我概念与自我的统一。

2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强调人的潜意识和童年的生活经历对其成年期的影响。笔者觉得对于同性恋者童年生活经历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请求助者自由联想,毫不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经历:从小自己生活在奶奶家,独立生活能力强,爸爸非常严厉,从不开笑脸。记得从六七岁开始,心理特别羡慕那些一家三口在一起过日子的情形,比如一起散散步、打打球、看看电视。但是,这样的日子一天都没有过,爸爸好像永远那么忙,自己过得非常孤独,经常在想他爱我吗?偶尔还听见他的自言自语:要是个男孩多好。大概到了十一二岁时,身边的同龄人说我长的像男孩子,酷酷的,没有一个人说我长得漂亮,从此之后我就穿着中性化,没有穿过裙子和花衣服。初中三年级时,还有女孩子给我写情书,自己也觉得有点喜欢女孩子。读书比较优秀,一直以来在班级里当班干部,自认为能力比较强,只要想做的事都能做成。她感到父亲对她很冷漠。她既崇拜父亲又很怕父亲,骨子里有个信念“一定要超越父亲”,疼爱母亲。母亲虽然很慈爱,但观念却很保守,小时候轻易不让她同周围的男孩玩耍并且说他们很坏。

听完求助者的叙述以后,对求助者的早期经验进行分析,帮助求助者找出自己形成同性恋的原因:从小缺乏家庭的温暖,父亲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母亲不正确的引导,青春期的不良遭遇,导致性取向出现偏离。采用这种方法为求助者大概进行了3~5次咨询,以帮助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分析,自我了解。

3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此疗法重视患者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强调认知过程对行为的重建具有重要影响。由于认识与信念不同,同样的刺激,在不同的人身上引起的反应后果会截然不同。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认识与信念系统,所以心理工作人员必须要能发现求助者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运用具体的专业技术,帮助求助者。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不良认知,减轻焦虑。求助者总是觉得同性恋是一件伤风败俗的无脸见人的事,为了改变她的不良认知,(1)与她探讨同性恋形成的原因:遗传、早期特殊的经历或家教不当、外界的诱因等。(2)给她提供性取向方面的知识。一个人选择伴侣可以是异性恋,可以是同性恋,也可以是双性恋,是人类固有的自然现象。告诉求助者同性恋不是病态,使她自己意识到,自己也是正常的,从而在认知方面上达到一个强烈的自我认同。(3)探讨同性恋的社会认同:我国有历史记载的同性恋现象,比较著名的就有“龙阳之好”、“断袖之癖”、“余桃之癖”等。就目前而言,同性婚姻(民事结合)已合法化的国家有: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荷兰、西班牙、法国、德国、芬兰、瑞士、葡萄牙、比利时。在我国,中国人民大学的李萍在分析同性恋行为所包含的伦理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性恋伦理评价的三个原则:即自愿、隐私和不伤害原则,可以作为促进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现象和同性恋者保持宽容、人道心态的有益参考[2]。(4)同性恋与疾病。同性恋并不等于艾滋病,危险的是他们的某些性行为方式,而不是同性恋本身。与求助者进行了大约5次咨询,不正确的看法和观点有了改变,明显地感到求助者的焦虑感减轻了。

为了保证疗效,达到预期的目标,当事人自信心的建立也是重要的环节。自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没有改变同性恋的信心;另一方面要相信自己有改变的能力。例如此案例中,通过运用“你走进心理科,主动寻求我们的帮助,说明你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希望自己的问题能得到解决,是有信心的表现,对不对?”,“你这段时间在生活中按照我们的具体要求在做,说明你有掌控自己的能力,对不对?”等激励的话语,对求助者的认知产生影响,建立战胜困扰的信心。

4 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首创的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桑代克、赫尔及斯金纳所创立的操作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以及上世纪60年代末期由班杜拉等人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通过与求助者的共情、问题的分析以及认知上的改变,我们才考虑运用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应当针对求助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4.1 放松训练

有助于全身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平稳呼吸。较简单的方法是深吸气,慢吐气,一般连续做5~6次,10 min~15 min即可。应付求助者的紧张、焦虑、不安。

4.2 厌恶疗法

此案例中求助者对她的母亲始终都有愧疚的心理,一直都强调不要把她的真实情况告诉她母亲,所以笔者要求求助者想象一下当她的母亲知道情况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她说母亲会情绪非常激动,会生气、大怒、不认我。然后,又叫她想象和她的同性女友一起亲热、抚摸、拥抱的场景,当她想象得很投入时,又告诉她周围有她的亲戚、朋友、同学在指责、讥笑、讽刺、谩骂她,这时又想象母亲伤心欲绝、痛苦的表情,马上用手掐自己,要使点劲,掐痛自己。通过反复体会这种痛苦的感觉,而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告知求助者坚持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同性恋的心理,并让其以后只要出现想和女性同伴在一起的念头,就要运用这种厌恶疗法。

4.3 自信训练

求助者会出现思想反复的状态,笔者就要求求助者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心理和自己对话十次“我很棒,我能行,我不想和她来往了”。通过积极的语言暗示后,就要求她在生活中与男性接触,去了解男性,增强对男性的好感。有针对性的行为矫正2个月后,自我感觉比以前轻松了很多。

5 讨论

5.1 随着对同性恋文化不断地深入研究,社会大众已经

意识到这一群体的存在,逐渐以开放、接纳的心态去面对同性恋者。但是在本地区受传统思想和文化素质的影响,同性恋者的生存环境仍然十分尴尬,这给同性恋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求助型同性恋者的比例较高,应消除社会对同性恋的歧视,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3]。但是,在咨询过程中应注意的是,鉴于目前同性恋群体在社会中的边缘状态,在咨询环境中不应该鼓励和支持存在性取向变化因素的非素质性同性恋者进一步向偏离方向发展,因为继续发展下去其同性恋倾向会进一步强化和固定下来[4]。

5.2 专业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多种方法的综

合运用对于求助型同性恋者的帮助是有效的。但在运用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是真诚的、真挚地去接纳求助者,要与其共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然后帮助其找出问题的症结,改变其不良认知,最后借助行为矫正的方法,减轻痛苦,走出心理压力,适应社会生活。

5.3 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教育。在这一阶段,要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家长不要女孩当男孩养,男孩当女孩养;要输送生理知识,明白男女的性别器官、结构与功能;掌握正常的同性与异性交往方法,树立正确的性心理、性道德、性伦理观,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做一个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人。

摘要:目的 通过对求助型同性恋个案的成功咨询以进一步提高对同性恋的认识及咨询与治疗方法的掌握。方法 对求助型同性恋者采用个人中心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心理学方法帮助求助者改变其性指向障碍。结果 经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手段使求助者走出心理困惑,取得初步疗效。结论 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运用正确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是求助型同性恋者咨询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求助型同性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案例探讨

参考文献

[1]高燕宁.同性恋健康干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

[2]李萍.同性恋现象的伦理分析[J].河北学刊,2004,24(3):48-52.

[3]曾春娥,黄水群,田利光,等.女女性接触者/群体及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3):294-296.

心里案例咨询 篇3

【关键词】高考在即情绪焦虑关怀强迫

一、来询者基本情况

高三男生小华,18岁,学习基础一直不好。父母长期两地分居,感情失调。母亲很能干,为某单位一把手,工作繁忙。但母亲无论工作多忙,从未放松对小华的关照。尤其是到了高三,她把小华的学习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密切关注。随着高考的临近,小华自己也越来越意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苦于学习基础差,学习困难很大。

主诉:

小华认为,多年来,母亲对他管得太严,不给他留私人空间。每天他几点回家,几点睡觉,必须得听妈妈的。偶尔迟回几分钟,追踪电话马上就到。如果他不接电话,他的老师、同学马上就接到他妈妈的电话,到处找他,什么事情也没有,就是回家吃饭。遇到天气不好,或心情不好时,他特想有个自主空间,自己去吃饭,或和同学朋友一起去吃饭。但妈妈从没考虑过他的心理需求,想尽一切办法给他送饭,并且要看着她把饭吃下去。

在交友方面,妈妈盯他盯得更紧。从不允许他和女生交往,也限制他和男生交往。妈妈和老师的关系,比他和老师的关系近。妈妈“神通广大”,他的所有事情,妈妈都有办法得知,并且电话监控。最让他气愤的是,每次在他睡着后,妈妈都会检查他的手机。他的所有电话、短信记录,都逃不过妈妈的眼睛。并且根据短信内容,他的妈妈很快就展开了有计划的干涉交友行动,让他欲哭无泪。

对于学习,他更是无奈又加。无论在哪儿学习,他都感到母亲的眼睛在盯着他。他也想努力把成绩考好,可越是想到妈妈,他越是无法专心学习。自从上了高三,他就没了休息日,妈妈给他请了几位家庭教师,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不管他是累,是病,学习时间必须得到保证。

小华认为自己的妈妈是一位非常能干的人。有强硬的意志,有得力的措施,教育方法多种多样,“整人招数”层出不穷。对他的关爱也很细很密,几乎让他透不过气来。他现在对妈妈非常反感,从内心很想对抗妈妈,想逃脱她的管束。妈妈的爱让他无法呼吸,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他感到窒息,有时候,他甚至都不想活下去了。

二、分析与诊断

1、从小华的叙述来看,妈妈得了关怀强迫症

(1)由于自己一个人把孩子带大,对他倾注了太多的爱。总是希望他样样好,也希望他自己能做到样样好。所以,时时处处为他周密考虑他的一切。甚至过细过密地放大他的生活琐事。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做,严重干扰了小华的正常生活。

(2)由于和丈夫感情交流几乎为零,把所有的情感寄托都放在了小华身上。再加上自己很优秀,也希望孩子更优秀,为自己不完美的生活增光添亮。于是下大力气关心小华,希望自己的关心能得到好的结果。自己认为做得很到位,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小华好。而这种过度的关心,让小华透不过气。

2、妈妈的关心超过了限度,引起已年满18周岁,需要有自我空间的小华的对抗心理

(1)任何两个人之间,都应保持适度的距离,母子之间也不例外。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应尊重个人隐私。小华已年满18周岁,有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妈妈的过度干涉,侵犯了他的私人空间,让他产生了不安全感,因而引发了抵触情绪。

(2)小华正处在青春期,有和异性交往的需要。而其母亲过度干涉,让他无法进行正常交往,自我需求无法满足。而实质上,小华在这种矛盾的困惑中,与异性的交往的确出现了问题。这从他妈妈的叙述中得知,他经常与一位女生互发短信,内容“不堪入目”。让妈妈更是惶惶不安,越加大了对他的追踪力度。而他对妈妈的一切似乎心知肚明。又反感,又委屈,又无奈。越是这样,他越是需要有位知己,能听他诉说,能理解他,减轻他生活中的焦虑,帮他减压。他与妈妈都很无奈,生活陷入了怪圈。

3、高考在即,学习攻不下关,小华情绪焦虑

高三学习任务越来越重,睡眠时间急剧缩短,小华首先从生理上难以接受。由于过度疲劳而导致精神上格外脆弱,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心理承受能力降低。而此时,对成绩的担心、对竞争的恐惧,对前途的忧虑使心理压力突然上升。加之媒体对高考的过度渲染,妈妈、老师对小华态度的明显改变。过度的关注,过度的小心更使小华的压力在无形中增大。再加上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状况一直无法突破,小华更是烦躁、焦虑,注意力集中困难、人际关系敏感、自控力下降。

三、调节对策

(1)建议小华的母亲进行理性思考,给小华应得的信任,尊重小华,适度拉开心理距离,给予小华安全的自我空间。让自己的心态稳下来,对问题进行冷处理。

(2)建议小华理解妈妈的苦心,并原谅妈妈因此衍生的种种不合理行为。努力学习,规范言行,让妈妈放心。

(3)建议两人进行有效沟通,互诉心声,达成一致,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4)建议小华学会考前自我放松,自信、乐观,把握住压力适度原则,维护自己的健康。积极努力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四、小结

咨询案例过程 篇4

(注:我们组只有两个人,扮演咨询师的同时也扮演者记录员)

咨询师:你今天想咨询什么问题?(探问技术,开放式问题)来访者:这个学期在学校觉得很累。

咨询师:再具体说说,让我更清楚你的问题。(具体化技术)来访者:这个学期课堂压力大,课后作业压力也大,大三了,朋友聚 会也多了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办?

咨询师:你刚刚提到你有课堂压力的问题,有作业压力的问题,好像又有和朋友聚会的压力,是这样的吗?(探问技术)来访者:是啊,朋友聚会特别多的。

咨询师:能多说说你和朋友聚会的事?(具体化技术)

来访者:每周都有朋友聚会,和朋友在一起的期间感觉很棒。但每次去参加又都不能不喝很多的酒,而且都聚得很晚才散,回来后又很难受睡不着,早上又起来上课,基本上休息很少。

咨询师:听起来你和朋友相聚在一起,你觉得很开心。你的问题似乎不是在朋友矛盾之间,而是在你参加聚会喝酒多,回来晚有关,是这样的吗?(初层次通情达理技术,探问技术)

来访者:应该是跟喝酒有关。其实我是很喜欢和朋友相聚的,只是我不喜欢喝酒。咨询师:我还是不明白你的问题,跟朋友相聚和喝酒有什么关系?(具体化技术)来访者:当然有关系,朋友相聚就得喝很多的酒。

咨询师:什么原因让你和朋友相聚时要喝很多的酒?(具体化技术)来访者:大家都觉得喝很多的酒才够哥们,而我又不能喝太多的酒。

咨询师:我这样了解你的问题对不对?你的问题是因为你喝不了酒,朋友聚会有多,又不好意思不硬着头皮喝酒。所以回来后身体不舒服睡不着。你想知道有什么办法增加酒量或不用喝酒,以至于回来后好好休息,我这样了解你看对不对?(探问技术,封闭式问题)

来访者:对极了,比如说,我喜欢跟以前的高中同学一起坐坐,聊聊天这类的,可是我讨厌坐在一起聊天就得喝酒,尤其是很多的人聚在一起时,我看大家都不想喝酒,但是还是拼命的喝,还说什么“不喝不够朋友,不够哥们”。还有,宿舍的舍友每次一起出去吃东西都非得喝不可,这样我觉得很无奈。

咨询师:只要喝酒你就觉得烦,觉得无奈。其实我也觉得朋友相聚喝酒很无奈。

(共情技术)

来访者:对!就是这样。喝完回来后就吐得一塌糊涂,吃下去的都吐出来完了。咨询师:我把我们刚刚谈的内容,做个整理,看看我对你的了解是否正确。你的问题似乎跟喝酒有关,而且喝酒给你带来难受,睡不着。但你又喜欢跟朋友相聚,朋友相聚你就得喝很多的酒(概述技术)

来访者:是的。所以我为了和朋友相聚,就得逼自己喝很多的酒

咨询师:每次和朋友相聚喝酒让你觉得很难受,然后当晚就睡不着。(情感反应技术)

来访者:对。那要怎么办?

咨询师:这个问题似乎让你好苦恼。(情感反应技术)来访者: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咨询师:你是说,如果能不喝酒或喝少量的就没事了,是这样吗?(探问技术)来访者:对!如果和朋友相聚不喝酒或喝多少都随意,我会觉得很开心,因为我根本不能喝太多的酒。

咨询师:你根本不能喝酒。(重复性技术)来访者:对啊!要喝酒很难受。

咨询师:朋友相聚开心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觉得喝酒就能开心。我和我的朋友相聚也都要喝酒,我也不能喝酒,觉得喝酒给自己带来很难受。(共情技术)来访者:(沉默)

咨询师:刚刚我看见你沉默了一会,在你沉默间,你一定是在思想什么问题?(沉默技术)

来访者:我在想,为什么朋友相聚一定就非要喝酒呢?

咨询师:你能想想,有哪次和朋友相聚不用喝酒的?(探问技术)来访者:(沉默)

咨询师:我看你沉默了一会,想到有哪次相聚不用喝酒的了?(沉默技术)来访者:有好几次呢

咨询师:想到那几次和你相聚的都是你的那些朋友呢?(具体化技术)来访者:我记得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很了解我的朋友。

咨询师:那在说说你经常聚在一起而且非喝酒不可的那些朋友吗?(具体化技术,探问技术)

来访者:应该都是一些在大学认识的,而且不经常在一起的人,有的也是认识不

久的人,也有的通过朋友间接认识的人,反正有很多。

咨询师:一提到这些朋友,我看见你的表情有一种浮躁,是不是他们这些人都不太了解你呢(情感反应技术,探问技术)来访者:对

咨询师:看来,我们下一次谈的主题是朋友相互了解方面的······ 自己的感想

我们组只有两个人,也就是说没有记录员。我们以作为咨询师的人自己记录,所以,我只能以咨询师感受来谈谈我在着整个过程中的感受。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篇5

摘要:本案例介绍一名因即将面临中考学习压力,而致一般心理问题的初中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进行了心理咨询,针对其非理性的信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矫治,指导求助者学会用新的、合理的认知方式,结果很好地改善了求助者的考试焦虑,不安,紧张等情绪,并帮助她学会用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在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同时辅助放松疗法,使她能以正确的积极的方式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本文详细记述了本案例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咨询的过程。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 放松训练 考试焦虑 一般资料

小林,女,15岁,某重点中学初三学生。她成绩优异,是班里的班长。平时和同学相处得很融洽,是同学学习的榜样,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独生女,自幼身体健康。在读幼儿园时就表现出聪颖可爱的一面,深得幼儿园老师的喜欢。进入小学,因为其母亲是小学教师,对她要求严格,她也很懂事,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母亲一直也引以自豪。在小学阶段,通过了钢琴业余十级。进入初中后,其学习更加刻苦认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习至今,她似乎都没有过失败,从来都是一帆风顺。求助者的性格有两面性: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表现的较内向,听话;在同学面前则能说会道,具有一定的领导才干,在同学中威望较高。为了不让老师同学、家长失望,什么事情她总是努力地做到尽善尽美,记得在初中一年级时,有一次老师检查作业时,很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小林,今天的作业,你写得没有其他同学的整齐规范,以后注意!”当时她非常生气地想:我怎么可以让老师说我的字写得没有别的同学好呢?我是最好的,我一定要比他们任何人都好,我要重新写给他们看,想到这里,她中午没有吃饭,一个人在教室里,写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自己满意了,老师也满意了,才罢休。正因为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才使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也一直受到老师的喜爱,更受到同学的羡慕,但在初三的一次月考中,因为感冒,身体不舒服,状态不是很好,所以没考好,成绩比原来下降了,父母知道后,非常生气,批评了她,同学们也有议论,从那时起她就出现烦躁不安症状,总感觉紧张、焦虑,晚上翻来覆去能入睡,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感到心慌意乱,总感觉到自己学不好了中考也考不好了,虽然能控制情绪,但总觉得不踏实,内心非常烦恼痛苦。去医院看过内科医生,并做了头部的CT等检查一切均正常。心理测验结果:

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52,标准分65,提示有中等焦虑。主诉和个人自诉

主诉:近一个月来,最近我感到非常痛苦,烦躁不安,焦虑,睡眠差,上课时易走神,想到中考就更加烦躁,怕让父母老师失望。

个人自诉:进入初中后,求助者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班级前三名。学习上特别勤奋,认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今年春节走亲访友时,亲戚朋友对求助者期望很高,认为她肯定能考上市最好的高中。母亲虽然没有给予求助者以压力,但行为表现出来,每天陪读到深夜。一个月前,一次数学考试求助者得了七十几分,被数学老师批评了一下,自己也懊悔不已,自责自己考这么的分数,以后怎么参加中考?以后上课加倍认真,生怕考试再考砸,可是越担心越容易出状况,两个星期后的物理考试又不是优秀。这样上课时开始走神,注意力难以集中,作业效率也明显变差,不该出错的地方老是出错。一想到几个月后的中考,就浑身出汗,变得烦躁不安。晚上睡觉有时也会翻来覆去睡不觉,故睡眠质量不高,担心长期下去自己会出什么问题,想尽快摆脱这一窘境,前来寻求帮助。观察和了解情况 求助者独自求诊,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衣着整洁,举止得体,对咨询师极有礼貌,有涵养。说话时言语表达流畅,思路清晰,表述自己近日为成绩退步感到恐慌,睡眠质量不高。求助者无重大生理疾病,身体疼痛也无不适感,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评估与诊断: 4.1评估

综合临床所收集的资料,该求助者智力正常偏上,自知力完整,无感知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个性稳定,无重大躯体疾病,无家族史及遗传病史。求助者主要问题是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行为不适。主要表现在求助者目前尚未从几次考试失误的事件中解脱出来,从而有了焦虑的情绪。其症状表面上与考试失误有关,其实质与求助者存在非理性的信念密切相关,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4.2 诊断

诊断结果:一般心理问题,属于焦虑情绪

诊断依据: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能主动就医,并且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局限在考试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从病程看,病程只有1个多月,综合以上,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4.3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不主动求医,有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能主动就医,并且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己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和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因此排除焦虑性神经症。4.4 原因分析

生物原因: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社会原因:

(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接连几次考试不理想,自信心严重受挫。(2)家庭教育中,父母对求助者期望值过高。(3)学校老师,同学对求助者期望值也过高。心理原因:

(1)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作为优等生,每次考试必须优秀这样才能保证考上最好的高中。(2)学习的目的性就是为了讨父母欢心,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3)性格上追求完美,争强好胜。(4)被焦虑情绪所困扰不能解决。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法及原理 5.1 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分析考试失常引起的非理性信念所导致的情绪困扰,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缓解求助者的焦虑,担心等情绪,并改善睡眠状况。学会了肌肉放松技术,初步控制心理紧张。

远期目标:改变非理性信念和不合理的行为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5.2 方法

本案例求助者认为在学业上必须优秀,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发挥正常,只有考上最好的高中,才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可见其焦虑情绪与不理性信念密切相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了合理情绪疗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并建立起合理,正确的理性观念,促使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

肌肉放松训练的具体方法是针对身体上各个肌肉群先集中注意使肌肉绷紧,仔细感受并保持肌肉的紧张状态,5秒钟之后,解除肌肉的紧张状态,并注意体会肌肉放松后的松软、无力、温暖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情绪从紧张到放松的变化,心情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变得愉悦。5.3 原理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该理论又称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引发人的情绪和行为变化的不是诱发事件,而是个体对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求助者常用一些现实不协调的非理性的认识和信念来分析看待事物,从而产生自我焦虑情绪。通过改变其对事物的非理性认识,态度和看法就可以改变其不良情绪和行为。该求助者就可以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一些挫折,从而促使身心的和谐发展。

肌肉放松训练的原理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身体肌肉的放松与情绪的紧张是一对互相制约肉的状态。在同一时刻,个体身上这两种状态不可能同时并存。一种状态的出现或加强必然导致另一种状态的减弱或消除。因此,放松技术就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得到深度放松的技术,以放松的状态对抗紧张的状态,从而达到缓解、消除紧张情绪的目的。双方权利和义务

6.1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咨询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定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6.2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严格遵守保守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6.3 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安排咨询次数为5次,每次50分钟。

咨询的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咨询过程 7.1 第1次咨询

目的:收集资料,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立咨询目标。

方法: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求助者。用摄入性会谈法收集求助者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让求助者做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52,标准分65,提示有中等焦虑。初步确定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所在。运用解释技术,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使求助者尝试接受该理论,使求助者认识到ABC的关系,使她能结合自己的问题给予初步的分析。

布置作业:建议求助者将自己最近困扰自己的内容记录下来,同时让她写出自己的情绪,行为困扰结果(C)和诱发事件(A),并对其作初步的分析,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小结:试图让求助者找出其非理性的信念。7.2 第2次咨询

任务:通过进一步解释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帮助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件,而在于自己的认识和信念与现实不协调,找出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并结合求助者的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促使其改变自身的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改变其不良情绪和行为模式。

方法:通过苏格拉底辩论来启发求助者对非理性的信念和行为模式的认识,并代之以理性信念,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

过程:先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在心理问题的核心作用。【咨询过程对话节选】

咨询师:谈谈你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

求助者:以前我没有太在意自己的想法,通过回忆,原来我一直以来对考试成绩太在意,连续几次考试的失利,是我不能接受,也是我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的,各种不好的想法从脑子里跑了出来。咨询师:能具体谈谈有哪些不好的想法吗?

求助者:考试考砸了,也就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也就没希望了,这会让家人、老师、亲戚 们失望,自己也无颜面对他们。作为班长,平时特崇拜我的同学们也会取笑我,总之我心里十分苦恼。(诱发事件A:几次考试失利。具体结果C:我的内心十分苦恼。)咨询师:你是说,这几次考试考差了,你就会考不上重点高中? 求助者:是的,肯定会考不上南开中学的。咨询师:你有什么理由这么肯定呢?

求助者:如果要考上南开的话,每门成绩基本上不能扣分,现在我的数学成绩退步了二十多分,物理又不能保证达到80,两门理科有了这么大的退步,肯定考不上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肯定会考不上南开中学。)

咨询师:那是你自己的估计吗?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你能保证,你的估计准确无误吗? 求助者:(沉默了一下)不能。咨询师:几次考试失利就认为会考不上南开中学,这是你自己的 想法还是有科学根据的?

求助者:是自己的想法。(说完就开始沉默)

咨询师:你的这些想法只是你的主观看法,根本没有科学根据,不能保证会是事实。考试的几次失利并不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差,更不能说明你的知识基础差。其实在我们学校每年考试南开中学的同学中,几乎有一半是在最后一次中考中杀出来的黑马,平时这些同学的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他们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挺进了南开。即使到那时侯你的分数离南开中学的分数差点,还有很多的选择机会,巴蜀、一中、求精„„它们也都是重点高中,每年的高考成绩相当不错呐。你这样想想可以吗? 求助者:那我来试试吧。咨询师:好的,你自己来一下。求助者:这样一想,我的感觉好多了。

通过与求助者的谈话找到了其不合理的信念:考试的几次失利就不能考上重点高中。找到影响自己情绪的想法后,接着再找出理由来反驳这些想法,从而增强自信心。用同样的方法先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在心理问题的核心作用,逐步找出其它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还有:

(1)作为班长,应该每次考试都得是优秀,这样才能上最好的高中。(2)只有考上最好的高中,自己才是父母,老师心中的好孩子,好学生。

接着用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从理性到感悟,从一般到具体就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让求助者学会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帮助求助者彻底改善原先适应不良的焦虑,紧张,担心等促使其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关键是学会用“希望”“想要”代替“必须”“应该”等,从而使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信念,提高自信心。

逐步建立的理性信念有:、虽然我是班长,我也不可能在每次考试中得到优秀,几次的失误并不说明什么。

2、通过我的努力,即使考不上最好的学校,我仍然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3、我读书不是为了讨父母和老师的欢心,而是为了实现我人生价值,个人成长,以后为社会做贡献。

4、要想成绩稳定,不退步,只有放松再放松。

小结:通过苏格拉底式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学会用“希望”“想要”代替“必须”“应该”。7.3 第3次咨询

目标:在求助者逐步已经建立合理,正确的理性观念时,求助者反映感觉仍然有焦虑情绪存在,第二次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出粗分44,标准分55。数据显示焦虑情绪有明显减弱,但仍然还有,故考虑运用肌肉放松训练减轻其焦虑情绪。

肌肉放松训练的原理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身体肌肉的放松与情绪的紧张是一对互相制约的状态。在同一时刻,个体身上这两种状态不可能同时并存。一种状态的出现或加强必然导致另一种状态的减弱或消除。因此,放松技术就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得到深度放松的技术,以放松的状态对抗紧张的状态,从而达到缓解、消除紧张情绪的目的。

过程:让求助者在练习时穿舒适、宽松的衣着,去掉一切装饰品,不要带眼镜,尤其不能带隐形眼睛,跟随老师一起做肌肉放松练习。求助者可以坐在椅子上,保持躯体舒服。

咨询师:现在,我们开始做放松练习,尽量做得舒服些,闭上眼睛,按我的指导语紧张、放松某些肌肉群,并注意紧张和放松时的不同感觉。每组肌肉紧张5秒种,然后慢慢放松,保持10秒钟,再做第二次或下组肌群的练习。

(1)握拳曲腕:双手握拳,向上弯曲手腕,感觉手和前臂的紧张(保持5秒)。松开拳头,伸直手腕,自然放松,注意放松的感觉(停10秒)。(2)屈肘耸肩:前臂向上弯曲并外旋,双肩向耳部耸起(保持5秒)。现在放松,体验紧张和放松间的不同感受(停10秒)。

(3)曲项皱眉:头向后紧*椅背,皱起眉头(5秒)。舒展眉头,颈部放松,体验紧张、放松的感觉(停10秒)。

(4)闭眼咬牙:紧闭双眼,咬紧牙关,嘴角向后,双唇紧闭,感觉面部的紧张(5秒)。自然放松,体验放松的感觉(10秒)。

(5)下巴贴胸:将下巴贴近胸部,感觉到颈前部肌肉的紧张(5秒)。现在放松下来(10秒)。(6)拱背挺胸:现在注意后背肌肉,拱起后背,挺起胸部和腹部,你能感觉到后背的紧张吗?(5秒)。现在放松,你感觉很轻松(10秒)。

(7)吸气缩胸:现在深吸气,憋气(5秒)。好,呼吸放松,感受紧张、放松的差别(10秒)。(8)收腹憋气:现在将注意力放在腹部,绷紧腹部肌肉,憋气(5秒),呼吸,(9)提肛收臀:收缩肛门括约肌和臀部肌肉,感觉紧张(5秒)。现在放松(10秒)。

(10)伸腿跷趾:伸直双腿,脚趾向上跷,使脚,小腿,大腿肌肉紧张起来(5秒)。现在放松,全身放松。

(休息5分钟,再重新练习一遍全部肌群)。目标是让求助者初步学会10组肌肉放松。

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在家中安静的房间中练习肌肉放松,每天练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随着练习的熟练,每次的时间可减少到20分钟左右或更短一些,日练次数也可减为一次。放松训练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午饭过后一小时或晚间睡觉之前。经过一段时间对紧张和放松的交互练习后,应能在需要时,随心所欲地充分放松自己的身体。要注意的是,放松训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必须经过数周乃至几个月的练习,方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因此,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

另外,可用一张表格来记录评定每日的训练情况,用1至5的级别来表示自己达到放松状态的深度。1代表最浅的放松状态,5代表最深的放松状态。由此可以了解自己练习的进展,也便于咨询师的检查和指导。7.4 第4次咨询

目标:继续巩固求助者学到的理性信念和行为模式,懂得自我接受,自我释怀,达到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检查求助者的肌肉放松训练的记录,在求助者渐进性放松肌肉训练的同时运用想象放松。方法:对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进行及时的阳性强化,并想象放松练习。【咨询过程对话节选】

咨询师:想象在考试过程中马上要发考卷,你也不知道什么样的题,这时候大多数考生可能会比较紧张了,心快提到嗓子眼了,有些人可能全身肌肉就比较紧张,紧张率增高,你这时候全身肌肉紧张,手心出汗,腿脚发麻,想一下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求助者:好的,让我想象一下,(沉默一会儿)„„我可以轻轻地闭上眼睛,刚开始感觉头部很沉重,重重地落在双肩上,双肩沉重,上臂沉重,前臂沉重,重重地落在腿上,我的手心有汗了„„ 咨询师:请你好好想一想,你该怎样让紧张的肌肉变得放松呢?

求助者:我想可以尝试着渐进式肌肉放松,让我感觉一下自己的呼吸,现在我深吸气,憋气(5秒)。好,呼吸放松,(10秒)。头向后紧*椅背,皱起眉头(5秒)。舒展眉头,颈部放松,(停10秒)现在将注意力放在腹部,绷紧腹部肌肉,憋气(5秒),呼吸。咨询师:你现在感觉怎样?

求助者:我感觉好多了,心也平静下来了,整个身体也放松了,不感到紧张了,我想考试时我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了。

咨询师:很好,恭喜你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在以后生活中多加强练习,平时各部分肌肉放松都做完之后,还可以继续给自己一些暗示语:现在我感到很安静,很放松„„非常非常安静、非常放松„„全身都放松了„„(自己从1默数到50)„„最后睁开眼睛。这样效果更好。

小结:肯定求助者的自我改变,强调咨询要点,使求助者进一步了解自己问题的前因后果,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帮助求助者运用学到的方法和经验应付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7.5 第5次咨询

作为最后一次咨询,在咨询中,我第三次让求助者做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出粗分36,标准分45,提示适度焦虑。求助者感觉一切良好,每天睡觉前做一次放松练习,睡眠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她高兴得告诉我她把放松肌肉训练教会了同学们,同学们希望我在心理课上多教大家一些放松技巧呢。在整次咨询中我采取了相对被动的姿态,让求助者处于自动的角色,引导求助者以独立、自主、积极的角色和方式,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分析、处理自己的问题。我是这样结束这次咨询的“通过这件事,你是不是可以从中体会到很多的东西,如如何理性地思考问题,如何对待焦虑而不会被焦虑情绪所打倒,如何让自己快速放松下来,诸如此类的,你好好想了,并应用于今后的生活中,相信你会越来越健康和成熟。”求助者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咨询效果的评估: 8.1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求助者的睡眠状况已有良好的改善,心情好转,学习成绩明显稳定。8.2 老师与同学的评估 求助者学习热情高涨,效率高。8.3 咨询师的评估

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36,标准分45,提示适度焦虑。(求助者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应该有一些焦虑情绪,可视为是适度焦虑。)求助者学会简单的放松法,以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紧张情境。9 总结与反思

本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比较全面地了解求助者的情况,并取得了求助者及父母、老师的信任,并得到他们的配合,适当给求助者减压。在咨询过程中应用合理情绪疗法,认识其不良的认知模式,协助求助者建立理性、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在咨询时我发现求助者即使建立了理性、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但仍然还存在焦虑,就运用放松疗法,对求助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使得咨询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篇6

自卑感的消除

一 个案基本情况

求助者为一职业女性,1980年出生,现在在一家商场做导购。总感到别人看不起自己,自己也觉得不如别人。因为自己长的丑,怕人家看不中而被拒绝,不愿交男朋友,也没这方面的兴趣。同事关系和家庭关系处不好,总感到受人歧视,受别人欺负。因而觉得活着没意思,前来咨询。

她的情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自卑。2工作兴趣低落。3人际关系较差(不愿接触别人,怕被人看不起)。4有受欺辱的委曲感。5不想活了。二 第一次辅导过程

(一)求助 咨客:“我这几天总不想工作,即使在工作岗位上也感到人在而心不在,精神恍惚,始终感到好象有人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咨询师:“这几天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比如被别人说过什么自己不爱听的话吗?” 咨客:“是的。上周被主管批评上班打私人电话,对顾客态度又不好。” 咨询师:“你站在主管和顾客的立场想过了吗?” 咨客:“我知道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但就是心情一直低落,没办法。”

(二)了解

经过咨询师的提问引导,她自己述说,小时侯乳名叫黑妹,11岁时和母亲吵架,不愿让别人叫自己黑妹。上小学时,有几个同学当众说自己长的黑。和同学吵嘴时,一位同学嘲笑自己,说自己又黑又丑,在学校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怕受歧视。学习兴趣不浓,老师总爱批评自己。中学毕业后,当售货员,有一次与顾客发生口角,顾客出口伤人说:“ 看你那德性,丑八怪!” 工作积极性差,领导总会批评自己,工作能力差,被扣罚奖金多次。家里介绍过男朋友三次,都没谈成功。对方说性格不和,谈不到一块去。

把她上述介绍的内容归类比较,可用以下方式表示: 1乳名叫黑妹,持续 14年,直到自己提出抗议。2小学时有几个同学评论自己长得黑,叫她的乳名,回家后与母亲吵闹,抗议叫自己的乳名。3中学时在校不合群。4学习兴趣不浓,老师总是批评。5当售货员时,顾客骂自己是丑八怪。6因工作较差,被罚奖金。7恋爱失败。

采用人格测试的结果为:内向不稳定。

(三)原因分析与诊断

经过了解,对她做出分析:歧视性乳名,在 11 岁进入少年期之前被充分意识到,感受到侮辱,加之弱而不均衡的神经类型,使当时的这位少女蒙受了巨大精神压力,为此而与母亲争吵。当时同学的嘲笑以及她自身认识能力有限和神经类型特点,使她形成了负性经验,构成少年的心理问题。而后的全部生活都在这种阴影下度过,所以,中学不合群,学习兴趣下降,工作时对污辱性语言,对受罚特别敏感,并构成强大心理压力,均与早期自卑心理有关联。为此,负性评价性的乳名和儿童时代同伴的取笑,是这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弱而不均衡(人格倾向为内向不稳定型)的求助者全部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进一步诊断如下:

1、在对 5项临床表现进行比较时,可以很容易看出,自卑与其他 4 项均有密切相关,各项临床表现中都包含着自卑感。所以,自卑感是关键的心理问题。

2、在上述 7 项相关资料中,每一项都会造成自尊心的伤害,但是,除1,2两项资料外,其他各项资料如果对一个有充分自尊和自信心理发育健全心理健康的人来说,完全可以通过正确认知和社会支持系统而化解掉,不会造成心理创伤。为此,第1,2两项资料应是造成自卑的关键。三 第二次辅导过程

(一)聊天 咨客:“非常谢谢你上一次给我做的分析,我回去之后仔细想了想,感觉确实如你所说的。小时侯的生活经历现在仍然对我有影响,只是我自己不知道。” 咨询师:“那你这几天生活还好吧。” 咨客:“好多了,没有那种想自杀的念头了。不过,还是有一些控制不住去想那些不喜欢的话语。” 咨询师:“很好啊。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女孩,我只为你分析了一次,你就能从中领悟到很多,抛弃了自杀的念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慢慢调节,你一定会过得很有意义而感到快乐的!”

(二)对症下药

1、对本人的建议:思想上要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记住“人无完人”。行动上做到每天都尽力发现一个自己身上的优点,把它记录下来,并时时想着。当有人说关于自己的事时,要勇敢的说出来,加强与对方友好的沟通,增进双方的理解。

2、对家长的建议:要欣赏自己的孩子,不要叫孩子不喜欢的名字。多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对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因为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所以,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无心的刺伤性的话语或行为,让热情与关怀都环绕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四 结果

心理咨询——自卑心理案例分析 篇7

方某, 女, 18岁, 商财班学生。

主诉:不想上学了, 不喜欢学校和同学, 每天心很烦, 不想说话, 情绪低落。

个人陈述:我家是农村的, 在没有到学校之前, 我特别兴奋, 心想可以到大城市上学了, 能见大世面了, 也能有大城市的同学了。可我来到学校后, 才发觉一切并不如我当初所想, 我们班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各一半, 城市的学生处处都显得比我们强, 她们说着标准的普通话, 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特别好, 人也灵活、会说话, 感觉老师也喜欢她们。而我, 普通话也不太标准, 说话常常夹着家乡口音, 常引的同学们发笑;上课不敢发言, 平时不敢和老师交流、聊天, 甚至不敢向老师问好, 能躲就躲;以前我们学校根本不重视体育, 上体育课的时候, 我又笨手笨脚的, 常常出丑;自己没有什么特长爱好, 在宿舍中, 大家有说有笑的, 我却插不上什么话, 觉得自己很没面子。现在, 我不愿意和家庭好的同学在一起, 害怕自己说话说不到点子上, 思维和见识都跟不上时尚, 害怕别人嘲笑自己老土, 本身自己的穿着、举止就显得很土气;班级活动也不愿意参加, 实在不行就跟在大家后面, 不引起人注意为好。我觉得什么都不如人, 但我又不甘心, 想通过学习来弥补, 以前自己的学习成绩还可以, 可现在看来光学习好有什么用, 其他方面不如别人, 一样让人瞧不起, 况且现在根本学不进去, 注意力也不能集中。所以我不想上了, 心里很烦。

心理测验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验结果:

2 评估与诊断

该求助者智力水平属于中等;个性比较内向、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人际关系敏感, 情绪不稳定, 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水平, 存在中度的心理问题。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主要问题是由于认知的不合理和适应性不良而导致的自卑心理。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2.1 人际关系紧张

2.2 有较重焦虑情绪和中等程度的抑郁症状

2.3 对环境适应不良

2.4 有自卑心理

3 案例分析

根据对资料的收集, 这位学生的主要问题是自卑心理引起的人际关系紧张。由于从农村到城市, 各个方面变化很大, 离开了熟悉的朋友, 到了陌生环境, 心里就失去了很大的支持系统, 加上各个方面的不适应, 要面对自己的独立问题, 学习上的压力, 生活中琐碎事情的不如意, 包括从说话、穿着、行为习惯、自信心等方面自我感觉都不如别人, 不切实际地夸大自己的弱点, 引起对自我评价降低, 在和同学的交往中缺乏主动性, 往往采取被动的态度, 退避三舍, 加上性格内向, 有不习惯、不舒服的感觉, 闷在心里, 不善于表达自己, 不会正确地表达情绪, 更缺乏主动和人沟通的勇气, 心里渴望能融入同学们当中, 但又爱面子, 怕当众出丑, 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心的尖锐矛盾冲突, 导致了心理失衡, 加之自我意识和认知的不合理, 引起负性情绪体验较多, 而这一系列的不良情绪反应模式, 都是在其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 不断习得和形成的。

4 辅导方法

鉴于以上分析, 该学生无论是情绪的变化, 还是行为的异常, 都同样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而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 反过来又会加剧认知和个性的偏离, 因此在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上采取认知情绪治疗和行为主义治疗。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 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另外, 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 还有她现在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 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行为主义治疗理论认为, 所有的行为 (包括正常、健康的行为与异常、变态的行为) 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且经由强化而巩固。所以对自卑心理造成的退缩性行为可以进行再训练, 使个体做出新的适应的行为反应, 这一新行为的适应反应, 若能带给当事人满足的后果, 则该行为在未来继续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并且保持下来。

依据以上行为主义治疗理论, 采取的咨询方案是:

4.1 改变自己, 建立新的行为阶段

4.1.1 先学着和老师打招呼。让其在下周时间 (周一-周五) 每天碰到老师, 目光先注视老师, 待老师走到眼前向老师问好, 看老师反应。

目的有二:一是练习主动行为, 二是改变老师只是喜欢城市学生的不合理看法。

4.1.2 一周之内找班主任聊天两次。

4.1.3 真诚相待宿舍同学, 真情表达自己情感。

同学之间的交往, 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够建立起来, 就好比温室中的花朵, 需要用“真诚”之水用心浇灌、呵护。要在学习上相互切磋, 生活上相互帮助, 日久才有心灵的沟通, 这都需要用真诚去维系。

4.2 心理帮助阶段

4.2.1 反馈作业, 交流完成过程中的体会。

4.2.2 鼓励其积极的变化, 表达咨询师的感受。

4.2.3 促进学生的领悟。

4.2.4 布置咨询作业:帮助同学做好班级卫生工作并协助班主任做好卫生检查工作;每周为班级做三次力所能及的事。

4.3 巩固自信, 促进自我觉察

4.3.1 交流在班级做事的感受。

4.3.2 反馈老师和同学对其变化的评价, 感受自己新的支持系统的建立。

4.3.3 肯定自己, 巩固自信, 促进自我觉察。

4.3.4 继续发挥自己的潜力:学校经常有服务和接待的实践工作, 安排其参加, 感受自己的变化, 增强自信心。

5 阶段咨询效果评估

5.1 学生本人评述

“感觉自己和原来判若两人, 以前天天不高兴, 不知道怎样才能和同学相处好, 以至于都不想上学了;现在每天很愉快, 和同学关系都很好, 老师和学校也很器重自己, 感觉自己很有价值, 也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了, 而且老师经常让城市的同学向我学习, 很自豪”。

5.2 班主任评价

通过几次咨询和后续的安排, 加上班主任配合及自己的积极努力, 这个孩子变化真的很大, 以前的自卑没有了, 现在是一个积极上进, 自信心很强的学生, 在班里很有威信, 并且带动了我们班其它农村孩子也都积极上进, 班里的很多事物都管理的特别好, 成了班主任的好帮手。

5.3 家长的评价

“感觉孩子变化很大, 以前经常打电话说想回家, 心情也不好;现在性格变开朗了, 经常操心班级和同学的事情, 也常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和实践工作, 再也不想回来了, 还说以后要到南方工作, 挣大钱, 孝顺我们”。

5.4 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 咨询已达到预期目标:逐渐消除了求助者的自卑心理, 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不合理的认知, 改善其不良情绪及行为, 改善了人际关系, 同时也完善了求助者的个性, 形成了自尊、自爱、自强的人生态度, 建立了自信, 挖掘了潜能, 很好的完成了求学过程中的自我成长, 咨询过程较完整, 有条理。

一位焦虑母亲的咨询案例 篇8

男生,初一学生,五岁父母离异,抚养权归父亲,为了上学方便,现跟母亲、继父、继父的儿子、外公、外婆居住。父亲以优异成绩中专毕业后分配工作,后下岗,现在一超市做保安,进过努力现在也是保安部的一位负责人了;母亲初中毕业后在一家企业做技术工人;继父是母亲企业的管理人员;外公瓦匠、外婆家庭主妇。该男生头脑灵活,成绩在班级中等,也有单项成绩突出的时候,据母亲反应有说谎的习惯。

二、母亲求助

整个诉说过程,母亲是哭着说完的。儿子小学五年级成绩在班级倒数,伴有多动症现象,后检查确诊为甲亢,经过半年在上海的治疗,情况才有好转,孩子上课也渐渐能注意力集中,在学校老师和晚托班老师、母亲的监管下,孩子的成绩终于有所好转,毕业考试成绩上升至班级中等偏上,特别是英语成绩突飞猛进。进入初一后,外语老师经常通过短信的方式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是作业少写了、还是默写不过关,或者什么作业没有按时上交、作业质量差等等。看到这些短信,母亲就非常焦虑,每次都打电话跟晚托班的老师交流,并反复嘱咐晚托班的老师对孩子的每项作业认真检查,确保孩子该背的内容也要过关;除此之外,孩子晚上八点回家后还要将作业给母亲检查,并背诵给母亲听。母亲在公司经常担心孩子的作业和学校的表现,为了晚上能早点回家监督孩子,经常与领导和同事发生口角,要求提前下班。这次的爆发主要是英语默写只有20分,老师斥责母亲是不是放弃孩子的学习了。

三、咨询过程

看着母亲痛苦的样子,我也很同情,一直陪着她,直到她筋疲力尽开始低声呜咽。我知道这个母亲一定为了这个孩子,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心力方面都尽其所能了,但是对于儿子的教育,她找不到出口了,母亲痛苦,孩子也痛苦。

在我肯定母亲的付出的时候,母亲又变得激动起来,“这个孩子胆小,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我怕他甲亢(情绪长期激动、紧张、焦虑等不利于甲亢的治疗)复发,就在我们房间加了一张床,为了这个事情,不知道和他继父吵了多少架,我放弃他继父也不能放弃我儿子。你知道今天早上怎么样啊,早上我牙疼的不得了,想再躺会,叫他自己拿书包下楼,他都不拿”说到动情处,母亲又呜咽起来。“我这个人没有文化,在公司不会用电脑,公司领导都找过我很多次了,说我的技术过硬,如果有文化的话,早就进办公室当领导了,哪要像现在这样累死累活的啊,这个话我跟他不知道讲了多少,他就是不听,以后怎么办呀?……”。

等她再次平静下来,我给她做了个选择题。一个孩子在父母的安排下生活,认真学习,考上了大学,可是他不会自己生活,不会自我排解烦恼,有一天自杀了;一个孩子,他有些调皮,只上了个职业学校,进入一家企业做工人,但他自己很快乐。她开始平静下来,虽然没有明确说出她的答案,但是我知道她已经在思考了。趁热打铁,我讲述了自己的同学聚会,成绩好的同学都做了老师,成绩差的同学都做了老板。希望她明白,成绩不是衡量一个人好坏或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老师的评判也不是绝对正确的,我们家长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

她的思维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儿子英语比以前好很多了,她曾经不定时地去晚托班观察,儿子作业的时候挺认真的,晚托班老师也都按照作业项检查作业,背诵默写的部分也不放过,背诵默写的速度和质量都不错;晚托班老师还会另外给儿子课外作业做,质量也比较高;倒是学校的英语老师曾经暗示过给孩子补课,但是她一口回绝了,可能得罪了老师。

我转向旁边的儿子,想听听他的看法,他非常委屈,说自己真的尽力了,希望母亲能给他一些空间,他肯定能够学得更好,说着也落下了眼泪。

我又跟母亲一起探讨了孩子说谎的原因,母亲也承认自己的脾气暴躁,把自己没有上大学的心愿转嫁到了儿子的身上,经常对儿子动粗,希望儿子按照自己的思想发展,结果不但没有像自己预想的那样,儿子反而更叛逆了。我给她讲了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并告诉她,孩子不是家长实现愿望的工具而是独立的个体,家长只有尊重他们,才能换来他们的尊重。理解孩子的家长,孩子才会把家长作为自己的朋友,跟家长说心里话,孩子说谎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

同时建议母亲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知道怎么把能量释放出去——情绪激动的时候深呼吸,或到室外走一走,直到平静了再和儿子说话。既然孩子的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就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在他失败的时候鼓励他。另外,母亲也要给孩子适量的空间,不要成天盯着他的学习,妨碍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母子俩商议,决定只要儿子表现良好,每天晚上不再重复管理他的学习,周末就带他去金某(儿子的童年玩伴,成绩优异,自觉性较高)家去玩。

四、跟踪回访

上一篇:描写荷花的唐诗下一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