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精选8篇)
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 篇1
第一部分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
第一章 我国事业单位的生产与特点
第一节 我国事业单位的基本概念
在对外交往中,事业单位一词通常译为Institusion或Institusion Unit,其意思是“公共机关”或“公共机关单位”。实际上国外并没有准确的与我国事业单位相对应的名词,但是有公立公益行政机构的称谓。
1963年7月22日《国务院关于编制管理的暂行办法》(草案),将事业单位界定为:“为国家创造和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
1965年5月4日国家编制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划分国家机关、失业、企业编制界限的意见》(草案)则规定:“凡是直接从事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文化生活等服务活动,产生的价值不能用货币表现,属于全民所有制单位,列为国家事业单位编制。”
1984年全国编制工作会议印发的《关于国务院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施行办法》(讨论稿)则表述为:“为国家制造或改善生产条件,从事为国民经济、人民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等活动,不是以国家积累资金为目的的单位,可定位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上述三个文件均为草案或讨论稿,前后定义并不一致。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也对事业单位做了相应规定:“公益性非盈利的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
研究以上种种定义和有关文件的规定,可以看出,事业单位是目前我国各类社会组织中最不规范的组织形式,其涵盖面宽、范围之广、类别之多,是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比拟的。事业单位界定的含混,为其改革的推进设置了一道天然屏障。
综合有关文件的规定,我们可以将事业单位定义为:事业单位是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之外,不以盈利为目的,由各级政府依法成立的,从事政府所交付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且资金补偿主要由政府负责的组织。这一定义明确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并将其与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做了区别。作为事业单位,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由各级政府设立的;第二,承担政府交付的具体任务;第三,资金主要由政府供给。
第二节 我国事业单位的特点
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 篇2
(一) 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
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不重视是导致档案管理出现各种问题的最根本原因。现阶段, 大多数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并不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 仍然普遍认为所谓的档案记录就是对单位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日常各种情况的简单记载, 并不能科学的预测单位今后的发展变化趋势。但是, 相关领导人对这些问题并不理睬, 就使得问题越攒越多, 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并阻碍其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二) 管理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低、变动大
由于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不予重视, 就使得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人事上的变动十分的频繁。尽管, 每个月档案部门都会固定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但是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每个月都会有变化, 便难以培养出专业技能强、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同时, 从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很低, 相应的就无法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员工对于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也就无法以饱满的热情、全身的投入到工作岗位中, 慢慢变得慵懒散漫、工作起来没有效率。
(三) 管理档案的方法、技术过于落后
现如今是信息化时代, 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许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不仅管理方法老套、落后, 并且技术方面也未能进行及时的更新, 如在收集档案信息方面, 仍然依赖传统的人工传递的方法, 便严重影响了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实时性。同时对档案信息的录用也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 使得错误频繁的出现, 在登记方面所消耗的时间精力更多。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的逐渐扩大, 所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也会越来越多, 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 就只能依靠人为的力量解决。除此以外, 现有的档案管理软件由于未及时进行更新, 处理技术过于老旧, 与新时代下对档案管理的要求严重不符。
(四) 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尚未建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 社会各个行业都想在这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占领一席之地, 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但是, 很多事业单位更多的是极力的追求经济方面的利益, 对于基础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漠不关心。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其中被忽视的一种, 由于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 使其在制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同时由于工作人员没有制度上的约束, 就会变得相对懒散, 对待工作不够认真和严谨, 部分工作人员甚至还会做出与岗位要求严重不符的行为。在加上不少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去进行监管, 就使得这些问题反复的出现。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实现创新与改革的重要途径
(一) 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第一, 事业单位的领导要以身作则, 加大对档案管理部分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 使员工从根本上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 做好宣传活动开展的各项工作, 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科学的宣传和讲解, 从而保证档案管理的重要作为和地位让各个阶层的员工都能够认识到, 共同促进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二) 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第一, 在招聘人员时, 侧重于他们对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经验的丰富性。
第二, 对现有工作人员的考核中, 注重工作能力以及绩效的考核, 对于能力不足员工安排其他岗位的工作。
第三, 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讲座, 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有力的宣传, 以此来提高员工专业综合素质以及形成强烈的工作意识, 并且在讲解过程传授员工的一定的档案管理经验, 使其能够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和方法。
第四, 重点培养优秀的人才, 组织他们定期去进修、学习。
第五, 在工资待遇方面通过适当的调整逐渐增加, 并且做到奖惩分明。
(三) 引进先进技术, 更新方法
第一, 大力的应用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和档案记录方面的软件, 利用互联网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快速传递、登记档案以及查询档案等, 从而能够极大的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促进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第二, 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 对及时的更新和改造各种应用软件, 从而保证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科学性。
(四)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
第一, 各事业单位要在科学合理原则的指导下,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第二, 严格贯彻和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 在结合自身信息特点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制定档案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第三, 保证档案管理制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顺利的使用;第四, 制度的制定不仅仅是对单位普通员工的约束, 也是对单位部门领导的约束,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档案管理体系都能在健全合理的制度约束下正常的开展工作, 稳定而顺利的运行。
三、结语
当下, 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中, 通过对机构的重组、重构以及转型等事业单位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 档案管理工作在保证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行以及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面对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改革, 从而促进其对事业单位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利敏.探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改革[J].办公室业务, 2013 (1S) :133.
[2]吕小兵.探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改革[J].科技与企业, 2012 (13) :275.
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 篇3
【关键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行政单位;财务管理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其主要的经济体制逐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各界对于政府中的绩效管理以及相关的资金运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相关制度的管理模式。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为了强化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模式,应该逐渐提高企业资金中的预算管理模式,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保障。
一、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
1.缺少完善性的绩效管理制度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而言,在相关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工作内容结果性不强,导致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方向。而在相关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各个管理部门都已经制定了中长期的规划内容,在长期目标的建立过程中也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能,但是在一些职能的开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因素,其中的中长期目标没有明确。而且,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成本的意识较为模糊,在各部门考虑企业绩效的同时还存在的较为严重的现象就是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人员对于成本控制的效率关注度不够,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资金预算意识。
2.财务部门与业务实施部门没有建立良好的配合制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部门以及业务管理部门之间的配合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在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财务预算及制定过程中,没有明确主要的作用,其主要的工作就是开展工作的总汇、上报财务状况以及项目批复等基本性的工作,并不能全面性的发挥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监督、控制工作,部分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部门对于相关经费的管理主要是在事后进行核算,缺乏对整个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而且,在相关企业并没有明确制度基本模式,也就不利于绩效目标的制定及跟踪。
3.对于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存在着不足因素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绩效控制工作而言,存在着较多的不利因素。首先,在预算的前期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从而导致相关预算编制工作的建立没有实现科学性的建立模式,而根据绩效结果显示可以发现,如果在项目实施之前没有进行合理的预算工作,就会导致在财务的预算、批复的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在单位的项目实施过程中缺少一定的可行性依据、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性的制度体系导致相关的工作人员出现随意性的工作模式,从而使各单位之间的工作模式出现了差异性。其次,由于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制定明确化的预算编制制度,导致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频繁调整相关工作。对于一些项目而言只对项目的总额进行了预算,对于明细的项目没有细致的分析,从而导致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预算不准确的现象。
二、优化行政事业管理单位中预算模式的相关措施
1.强化企业财务预算制度的宣传
在行政事业的管理过程中,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要强化财务核算制度的宣传模式,从而在根本上培养企业员工的财务预算绩效的管理意识,同时强化企业在今后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财务预算制度。因此,在各级政府行政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于相关的财务管理要加强预算的绩效宣传,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专题宣传,也可以将主要的信息进行公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在根本意义上改变行政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的思想模式,在优化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2.强化企业绩效的管理目标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若要提高各级部门的管理职能,就应该建立较为明确的长期项目规划,通过对考核制度的建立明确相关的绩效目标,其主要的内容应该包括项目实施的内容、资金的投入、项目的产生以及相关制度的考核指标,要将相关的制度细化明确到人,从而完善项目工作的绩效管理模式。首先,要做好财务基数的统计工作,统计各项预算的收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预算收入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其次,要完善财务预算的编制模式,相关的财务部门要充分的与各个部门进行紧密的合作,从而建立科学性的财务预算制度。再次,要详细记载财务的预算行为,通过项目支出的细化提高项目执行的可操作性。最后,要将企业中的预算编制与预算模式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企业的绩效管理。
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指标体系
对于行政事业的财务发展现状而言,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完善资金的绩效指标,通过财务指标的明确建立科学化项目管理模式。通过指标体系的完善,可以与绩效的评价结构充分结合,从而实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特殊性。与此同时,在企业财务制度明确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部门也要全面的考虑到自身的工作状况,通过各级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完善相关项目执行中财务的绩效预算。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行政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优化企业资金的预算模式。因此,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预算绩效的主要内容,使企业中的相关人员强化财务预算的意识,而且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明细相关的制度内容,从而为企业中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通过对企业预算绩效模式的强化为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核算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钟泽圣.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 赵学群.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研究述评 [J].财政研究,2010 (9)
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 篇4
摘 要:本文从“以责定权、以责定利”组织资源配置逻辑出发,基于对参公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职责同质性的分析,认为参公事业单位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同时,为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不断深入推进机构改革,造成了很大的人员分流压力。为缓解这些压力,稳慎推进改革,参公事业单位的存在又有其现实必然性。基于此,本文认为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大背景下,参公事业单位应该继续存在,并根据不同职能划归为承担行政职能类和公益二类。
关键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构改革
作为一类特殊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参公事业单位”)是指经审批依照《公务员法》对其工作人员实行管理的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缘何存在?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大背景下,其是否应该继续存在?如果继续存在的话,其将如何参与分类改革?这些问题既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实践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许多事业单位(尤其是已参公或欲参公事业单位)极为关心的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无疑对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参公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2005年5月27日,国家《公务员法》颁布,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身份。《公务员法》第106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2006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该实施方案附件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审批办法》具体规定了参公事业单位的审批办法。为做好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审批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2006年8月20日,原人事部出台了《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详细规定了符合参公事业单位的条件及其审批权限、程序等。以上法律、规章的出台系统规定了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审批和管理工作。随着2006年9月7日,中组部下发的《关于印发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名单的通知》,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制度在实践中开始落地生根。据统计,在我国超过4000万的事业单位员工中,“参公”人员约有90万。[1]
在中央层面上,目前党中央和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共有19家。另外,除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系统的事业单位外,还有若干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实行参公管理。2006年8月26日,中组部和原人事部下发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意见》,将包括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内的21个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范围。
在地方,参公事业单位的情况比中央层面的参公事业单位较为复杂。首先,中央层面的的参公事业单位为地方设立了标杆——按照“上下对口”或“上行下效”的常规,有些事业单位在中央层面实行参公管理,在地方层面通常也要参公管理。例如,各级中共党校和行政学院。其次,一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在中央层面没有实行参公管理,在地方可能实行参公管理。例如,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2]没有实行参公管理,但全国各省的农机监理总站基本都实行了参公管理。再次,同一职能的事业单位,在不同地区参公情况也不同。例如,同为市县级农机监理机构,新疆、四川大多实行参公管理,北京、河北却不实行参公管理。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某类事业单位业务在地方的受重视程度、地方的财政状况、甚至地方事业单位领导的工作思路及人脉关系,都会成为地方某类事业单位能否实行参公管理的影响因素。
二、参公事业单位的基本特点
参公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与行政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来说,二者编制管理不同,但是实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务员制度。原则上,我国公共部门根据不同的编制类型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事业编制人员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然而,参公事业单位就是我国编制管理和人事制度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例外,也就是说,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编制仍然在事业编制序列,然而却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审批办法》第6条规定,实行参照管理的单位,应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对人员进行登记、确定职务与级别、套改工资,并参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的规定,对单位内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参照管理的单位不实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奖金等人事管理制度。另外,虽然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都实行公务员制度,但是一般来说,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公务员”,而参公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参公人员”。
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一般事业单位来说,两者都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但是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前者实行公务员制度,后者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公务员制度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招录、晋升、薪酬、退休、养老等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同,如招录制度,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在人员招录必须遵守《公务员录用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招聘必须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一系列规定执行。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事业单位,经审批,才能取得参公管理的身份。《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第二,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参公事业单位人员与一般事业单位在享有的资源方面也存在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法律法规授权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存在,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赋予,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第二,参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于公务员相同的福利待遇。例如,参公人员基本可以无障碍地在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之间进行交流,从而有较大的升职空间及较多的调入国家机关的机会等。
三、参公事业单位产生的原因分析
参公事业单位的存在不仅仅是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主观希望,更是现实的需要,其产生是遵循了“以责定权、以责定利”的组织资源配置逻辑。
(一)以责定权、以责定利的组织资源配置逻辑
“以责定权、以责定利”,是指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都应该是职责导向的,即其权力、资源的配备必须服务于其承担的职责。也就是说,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当然的权力、也没有当然的资源配置,所有的权力和资源都是为了实现其所承担的职责而进行的必要的配备。因此,职责是权力和利益的核心,职责决定其应有的权力和可以利用的资源。
有关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学界也有一定的理论,如管理学上,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之“权力与责任”[3]、经济法中的“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4]和行政法的“平衡论”[5]等。但是笔者认为这些理论虽然都阐述“权力—责任—利益”三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但是其强调的“责任”都是围绕“权力”来说的,即因为权力行使而带来的法律后果,往往是不利的后果。它们的逻辑起点都是“权力”。而 “以责定权、以责定利”的原则是以职责为中心的。
对于组织设计来说,尤其是公共部门组织设计来说,其核心在于其承担的职责,然后才是权力和利益(资源)。也就是说,首先是因为某种社会需要,国家才会设立一定的公共组织,这种社会需要就是该公共组织应承担的职责。然后,权力的赋予应该以职责的实现为依据和限度,有什么样的职责才赋予什么样的权力,职责的大小决定权力的大小。同时,组织承担的职责还决定了该组织及其成员应该得到的什么样的资源(利)保障及其程度。也就是说,承担不同职责的组织,其得到的资源(利)种类不一样,资源(利)的多少也不同。因此,承担的职责相同,就应该配置类似的权力和资源。
(二)部分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所承担的职责具有同质性
作为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中间地带”,参公事业单位之所以会存在主要原因在于职责的同质性,即参公事业单位承担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与行政机关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一定程度上具有类同性。为什么说参公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承担的职责具有同质性呢?笔者认为这与我国事业单位的性质、机构改革、政府致力于提高行政效能的愿景是分不开的。
第一,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部门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建国初期,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国家直接承担了人民从“摇篮”到“坟墓”的很多建设事业,如教育、医疗、科学、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社会福利等。目前,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除了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外,有些事业单位在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了行政管理职能,例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6]。《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2003)》提出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性质为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拟订有关银行业监管的政策法规,负责市场准入和运行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因此,我国事业单位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并没有严格的泾渭分明的界限,两者共同承担着国家管理的职能。
第二,机构改革带来的机构撤并和职能下放,导致部分行政机关转变为事业单位性质,却仍然承担着原由的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集中的机构改革,分别实施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每一次机构改革都致力于政府职能的调整,都伴随着机构的撤销、合并。以北京市农机监理机构为例。1978年,为加强农机监理工作,减少农机安全事故,北京市决定在农业局下设农机监理处。1994年,为了机构改革的需要,北京市农机局改为农机总公司(1997年又改名为兴东方实业有限公司),属于行政性公司,下设农机监理处。1998年,北京市编办发文决定成立北京市农机监理总站,性质为正处级事业单位,名义上属于农委,挂靠兴东方实业有限公司。2000年,适应新一轮机构改革需要,北京市农机局、水产局、畜牧局、农业局,“四局合一”,成立新的农业局。由此,随着机构改革的实施,北京市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的职能由原有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农机监理处转变为事业单位性质的农机监理总站[7]承担。
第三,行政授权进一步强化了事业单位承担越来越多原由行政机关承担的职能。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以提高效率为宗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行政改革浪潮,强调在政府中引入竞争机制,借鉴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呢?政府将部分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对外进行授权管理成为一种有效途径。金伟峰在其《授权行政主体探讨》一文中指出,授权主体存在的理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行政职能的不断扩张。随着国家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干预的增强,行政权日益扩大,行政机关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管理着越来越广泛的公共生活,而这与机构和人员精简的政府改革要求相矛盾,因此单靠行政机关自身力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行政事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授权其他组织直接管理更为适宜,例如,某些行政事务具有技术性(如卫生检疫、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临时性(如人口普查)、群众性(如市场物价检查)、经营性(如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管理)。[8]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国部分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与行政机关承担的职能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然而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我国的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开始实行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管理的不同。根据以责定权、以责定利的组织资源配置原则,为了保障部分事业单位能够顺利实现其承担原由行政机关承担的职能,实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解决好行政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安置的现实需要
回顾历次行政机构改革,主要内容是机构的合并与消减,衡量每次行政机构改革成效的大小往往把消减机构的数量和人员作为重要的指标。那么,机构改革后,精简的人员如何安置?原人事部部长赵东宛在其题为《机构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提到人员安排的途径时指出,“从机构改革试点城市的情况看,可以采取以下途径:一部分人员随着改革转移到经济综合监督等需要加强的部门;一部分人转移到投资公司、行业协会和信息、咨询部门及其他社会组织。”[9] 其中有大多数被分流到事业单位。然而,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公务员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造成了两类人员的不同管理。考虑到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工资福利待遇等人事管理方面的差距,对于被分流到事业单位的原机关工作人员,其强烈要求自身待遇能够与公务员相当。因此,为了解决好机构改革带来的人员分流安置问题,实现改革的稳慎推进,参公事业单位的存在有其现实必然性。
四、对参公事业单位改革趋势的思考
2011年,我国发布了以《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核心的一系列事业单位改革文件,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进入了全面布局、分类推进、统筹发展的新阶段。那么在分类改革的大背景下,参公事业单位将何去何从呢?谈及参公事业单位的改革趋势,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没有纳入参照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还可不可以继续申请参公管理,有关部门是否应该继续审批;第二,已经纳入参公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将如何进行改革。
(一)参公管理申请和审批工作是否应该继续问题
笔者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参公事业单位制度应该存在,参公管理的申请和审批工作应该继续主要原因在于影响参公事业单位存在的因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消除。由第三部分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参公事业单位的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源于事业单位本身的性质、行政机构改革以及行政授权等原因造成职责同质性。同时行政机关人员分流的压力又强化了其存在的必要性。笔者认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将致力于行政效率的提高,不得不进行机构改革和行政授权。因此,事业单位都将继续承担着原应由行政机关承担的职责。根据“以责定权、以责定利”的原则,承担原应由行政机关承担职能的事业单位仍然需要一定的制度来提供保障其类同行政机关身份和地位。同时,只要精简导向机构改革存在,就面临机关人员分流的压力。因此,笔者认为参公事业单位的制度应该继续存在。
另外,基于政策稳定性的考量,参公事业单位制度也应该继续存在。公共政策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朝令夕改、变化无常的政策,是最不得人心的。这样做不仅丧失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降低公众对政策的信任程度,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会给政策执行带来许多麻烦,使政策执行机构无所适从,导致政策难以贯彻执行。[10]国家《公务员法》于2006年才开始执行,参公事业单位制度的推行也仅6年的时间,有的单位可能才刚刚被批准纳入管理。因此,笔者认为参公事业单位制度应该继续存在。
(二)参公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定位问题
《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对于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来说,笔者认为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应该进一步参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显而易见,参公事业单位承担着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其不属于生产经营事业单位。因此,参公事业单位应该被划入承担行政职能类和公益类。
《关于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规定:承担行政职能是指事业单位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主要行使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等行政职权。在参公事业单位中,很多单位都承担着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职能,例如中央和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的银监会、证监会、电监会、保监会等。对于承担行政职能的参公事业单位,应该转为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
根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可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而参公事业单位承担的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基本上都是基本公共服务,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例如各级气象局和地震局。因此,除去被划入承担行政职能类的事业单位,其他参公事业单位均应被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进一步来说,划入公益二类的参公事业单位应该继续保持其参公管理的身份,其工作人员继续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金伟峰.授权行政主体探讨[J].行政法学研究,1995(3).[2]潘静成 刘文华:经济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5页。[3]刘海洋:“平衡论”与行政法理基础[J],载于《理论探索》,2002(5)。[4]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第73页 [5]汪玉凯.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6]赵东宛.论人事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
[7]张郭霞:有关平衡论的发展及完善[J],载于《理论探索》,2001(5)[8]王晓慧: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改革提速 参公后工资普涨是误读http://news.hexun.com/2012-08-18/144886656.html.(刘太刚 邓婷婷 本文发表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1]王晓慧: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改革提速 参公后工资普涨是误读http://news.hexun.com/2012-08-18/144886656.html.[2]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挂牌为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3] 参见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第73页.[4] 参见潘静成 刘文华:经济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5页。[5] 参见张郭霞:有关平衡论的发展及完善[J],载于《理论探索》,2001(5)。刘海洋:“平衡论”与行政法理基础[J],载于《理论探索》,2002(5)。[6] 2006年9月7日,中组部下发的《关于印发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名单的通知》将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范围。
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措施 篇5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一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财务管理观念落后、预算管理薄弱、国有资产管理不严、内部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这都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开展,降低了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应起到的社会价值性。本文结合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改革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差,理财观念落后
从我国现阶段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来分析,其财务管理存在着普遍的管理意识差、管理念落后的现状。有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对财务管理不予重视,导致财力管理监督机制未能发挥其实际效能,单位内部人员的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单位内部缺少拥有先进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人员,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难以引入到单位内部,员工缺乏财务管理创新意识,使得财务管理长期停留与表面,财务管理负责人员难以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两者之间脱节现象严重,使得单位的业务开展能力低下,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二)预算管理薄弱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且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为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提供活力。然而目前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却十分薄弱,单位预算管理不系统、不科学,存在着随意扩大开支范围,定制模糊的开支标准,预算审批制度不规范,资金的转移与挪用没有受到严谨的制约与管控。一些单位将应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一并纳入预算管理的范畴,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导致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混乱,预算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预算编著与财务管理执行的分离,资金的用途被随意的分配,使得单位的财务决算不真实,不少单位年终决算与预算脱节,无法体现出预算管理的财务使用规划与管控作用。
(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的管理占很大比重。部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予以重视。财产的清查制度不严谨,甚至存在多年不进行实物盘点,无法及时的把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纰漏问题,导致固定资产丢失、损坏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责任制不健全,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解决,财务管理权责分化不清,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资产挪用未经审批便擅自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和变卖不按照财务管理流程操作,不按规定程序报批。
(四)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
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机制直接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不少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流于形式,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效率。此外,在人力资源分配上,财务与审计职务不分离,导致财务监督与管控效能弱化。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详细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的管理约束体系,财务监督力度不够,使的财务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
二、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一)努力推进财务组织变革,创建新型财务组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开展做到统一化,并且要根据市场形势的转变来革新管理形式和管理理念。当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转变时,财务管理就应该
做出相应的适应性改革以满足单位业务开展的实际需求,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僵化管理方式。现代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要求事业单位必须以现代组织理念为指导对其内部的财务会计组织结构进行革新和升级,引入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念,并创新单位内部的会计组织架构:一是在原有的财务管理会计组织结构的基础上,以现代组织理论为指导进行会计层级结构的优化和重组,精简不必要的层次结构,疏离财务管理上报审批和内部操作的工作流程,以此提供整个财务组织的工作效率和预算执行力度。
二是对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会计工作开展方式进行重新分配。首先,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现有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组织结构进行重新审查,确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任务分配。对不符合工作实际需求的工作岗位重新调配,并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工作流程,以适应财政改革管理的要求。
三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来促使管理内容的创新并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采用柔性化的管理方式,制定单位内部的人员培训与评估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和奖罚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以此来激发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内容,也是预算管理的首要工作环节。预算编制应遵循精细化和严谨化,并且要规划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程序。第一,要对单位内部历年来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分类整理,形成可存储、检索的信息数据库;第二,结合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单位业务开展需求这对公共经费、项目经费、人力经费进行详细的预算管理,严格区分资金的支出项目类别。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1.建立系统、完整的资产管理责任制度。每一项固定资产项目,都要设置严格的人员管理和使用制度,每个部分分配一名资产管理员,并制定职责细则和责任追究政策,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具体到个人,并明确划分单位领导、资产管理员、资产使用者之间的职权分配制度,并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
2.定期实行资产盘点制度。需要定期盘点的实物资产包括登记在册的固定资产、没有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一般性资产。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经常对账,做到财务的资产账与实物资产账相符,实物资产账与实物相符。
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 篇6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和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人事厅、省编委办《关于印发〈贵州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黔人发[2007]9号)、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黔西南州人事局、州编委办《关于印发〈贵州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州人通 [2007]41号)文件精神,根据2008年5月28日全州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
1、本实施方案适用于我县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2、事业单位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全部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经批准参照《国家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适用本实施方案。
二、岗位类别设置
1、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2、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比例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具体控制标准是:(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有具体规定的,按照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执行;
(6)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3、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核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岗位等级设置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等级,根据国家确定的事业单位通用等级,结合我县实际进行划分。国家确定的事业单位通用岗位等级见《事业单位岗位等级表》(附表1)。
(二)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1、根据我县实际,管理岗位分为四个等级,既由高到低为七到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的七至十级职员。
2、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3、管理岗位最高等级职员岗位设置,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规格确定。
4、承担领导职责的职员岗位设置,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确定。
5、其他承担管理任务的职员岗位设置,应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
6、未定机构规格、领导职数的事业单位,先由机构编制部门确定机构规格、领导职数后,政府人事部门再按规定执行。
(三)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专业技术岗位分为9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2、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确定。
3、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岗位设置。我县原则上可暂设至专业技术五级岗位。
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有具体规定的,按照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执行。
4、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1:3:6。具体控制标准按照《安龙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附表2)执行,其中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为上限。
5、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具体控制标准是: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6、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工作性质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的主系列岗位,其它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为辅系列岗位。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置一般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7、10人以下的事业单位,由单位写出书面报告报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确定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
(四)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三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三至五级岗位。
2、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3、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三级、四级、五级岗位的比例为2:3:5。
(五)特设岗位设置
1、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设置特设岗位:(1)承担国家或省、州、县重大研究项目或课题,本单位工作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
(2)引进的经人事部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员,以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本单位相应等级岗位无空缺的;
(3)符合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特设岗位设置具体规定的;
(4)其它确需设置的。
2、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不受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或特殊情况消失后,按照岗位核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特设岗位的设置经县人事部门或州直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州人事部门核准。
四、岗位基本条件
(一)岗位基本条件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1、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2、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工作满三年以上;九级职员岗位须在十级岗位工作满三年以上(不含按有关规定确认为九级职员的)。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1、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国家和我省、州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有关规定执行。
2、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三级、四级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2、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新聘工勤技能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可确定五级岗位。
在国家和省、州以及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规定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研究制订岗位具体条件。
五、岗位设置程序及审批权限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制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2)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单位领导人员集体研究通过;
(3)上报主管部门(其中党群系统事业单位需报组织部门同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报人事部门核准;
(4)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订岗位设置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
(5)组织实施。
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全县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县人事部门审核汇总并报州人事局核准。
3、对单位规模小、人员数量少、分布较散的事业单位,可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集中调控、集中管理。
4、经核准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是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5、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规定申请变更:
(1)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事业单位发生分设、合并,须重新进行岗位设置的;
(2)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事业单位增减编制数额的;(3)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六、岗位聘用
1、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和省、州的有关规定,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2、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应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聘用条件一般不得低于省、州规定的基本条件。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管理人员(职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破格聘用。
3、事业单位应按照聘用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与聘用的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做出相应变更。
4、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全县各类事业单位九至十级职员岗位、七至十三级技术岗位、三至五级工勤岗位的聘用,经主管部门审核,党群系统事业单位经县委组织部审核,报县人事部门核准后,由单位聘用;
(2)七至八级职员岗位的聘用,须报经县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属党委系统的由县委组织部办理聘用手续,属政府系统的由县人事部门办理聘用手续;
(3)八级以上技术岗位报州人事局核准;
(4)承担领导职责的其他职员岗位的聘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且符合兼任岗位任职条件,并能履行兼任岗位职责,完成兼任岗位工作任务的,须按照岗位管理权限,经核准后方可兼任。
6、事业单位接受的政策性安置人员的聘用,按照国家和省、州的有关规定执行,并签订聘用合同。
7、新调入工作人员的聘用,应重新确定岗位等级,并签订聘用合同。
8、已经实行聘用制度,普遍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和省、州的有关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在原聘用合同中变更相应的内容。
9、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根据国家和省、州的有关规定,保证本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人员状况逐年逐步到位。
10、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后,应写出书面总结报告,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完成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予以确认。
七、监督管理
1、政府人事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机构编制部门负责事业单位结构比例的确定。人事、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2、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做好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3、组织、人事、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政策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认定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领导和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八、组织实施
1、在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是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重要措施,是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行聘用制度的前提,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妥善处理好实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实施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2、有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要按照国家和省、州的规定,以及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能够参照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经政府人事部门同意,参照相近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执行;其他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由政府人事部门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州的规定执行。
九、方法和步骤
1、我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按照“先入轨、后完善、整体启动、配套推进”的步骤进行。
(1)2008年10月,召开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会议,安排部署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
(2)2008年11月31日前,完成县属各事业单位的机构性质、规格、编制和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的核准、核定工作。
(3)2008年12月31日前,完成各事业单位岗位的核定工作,按照平稳过渡的要求,将事业单位的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纳入岗位管理,建立岗位管理的基本制度,完成基本制度入轨工作。
(4)2009年,在建立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相关政策,加强对岗位设置的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全面建立科学、分类、规范、完善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保证入轨后的正常运行。
2、各事业单位在实施岗位设置的同时,要积极推进相关人事配套政策,确保岗位管理与其它相关人事改革的配套衔接。
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篇7
一、会计管理的涵义
会计管理作为经济管理当中重要的一部分, 依然是管理科学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它主要是指会计工作人员在对会计有限资源的组织和整合上, 有效地实现本单位会计的组织目标及应当履行的会计职责的一系列活动。
会计管理首先可以有效地整合会计资源, 从而让会计资源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从而实现了会计工作的相关目标, 有效完成会计任务。另外, 会计的管理工作是动态的过程。会计的主要工作是对市场进行监督和核算, 其内容具有发展和变化性, 所以会计的管理工作在本质上也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 只有让会计管理适应社会的发展, 才能使跨级工作更好地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与期望。
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受自身的传统观念或经验的影响, 会计人员在管理上的意识比较薄弱。首先, 从事会计管理的工作人员在事业单位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同时会计工作人员在不断地边缘化。此外, 事业单位的领导不重视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可见, 领导者的意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管理工作的真正实施。
(二) 会计管理的相关体系和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现有的会计管理体系和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进行完善, 从而不利于会计管理工作的发展。首先, 相关体系和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在实际内部管理制度的建构上没有切实的法律依据;其次, 会计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主要包括凭证的获得、填制、传递和保管, 账簿的等级、设置及核对;报表的编制、审核及报送, 以及一些基本的会计监督工作等等。但在现实的工作中, 会计人员的基础性工作还存在着较薄弱的问题。
(三) 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现象
在部分事业单位中, 有些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比较低, 此外还会有部分事业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 因此造成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在部分事业单位中存在随意报销及随意使用假发票的现象, 从而严重违反了会计管理工作应有的责任, 将实际收入进行隐瞒, 对支出进行夸大, 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国家的财政补贴。这就表明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与监督没有落实到实处, 给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三、提高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可以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培训, 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首先要具备从业资格证, 符合岗位的工作需求。并在日后的工作中要对跨级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 不断充实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养, 保证日常工作的有效开展, 保证工作的质量。此外, 还要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素养, 加强诚信教育, 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有效发挥会计管理的监督作用。
(二) 建立并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好单位内部的工作组织体系。领导要全面负责会计工作, 并有效执行相关的制度、法规, 对单位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 进而保证会计相关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并做好其他部门与会计机构的分工与协调工作, 有效明确各自的职责, 从而加强互相间的协作, 促进会计管理的有效监督和考核。
(三) 做好对会计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加强事业单位领导的监督力度, 了解会计工作人员的岗位及职责特点, 同时做好财务的组织及规划工作, 并对运营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在制定预算目标前要对成本、资金来源、利润目标以及资金运用等项目进行分析预测, 然后将细化目标进行有效分配, 由相关单位对实际问题进行操作处理, 最后由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财务的数据统计和工作汇总。将财务指标作为工作评价的有效依据, 从而判定工作成果的质量。
四、总结
总而言之, 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 事业单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做好其会计管理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当下事业单位在会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要结合实际情况, 进行有效的创新性改革, 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梅.关于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研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0, (12) .
[2]王琰.浅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9) .
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 篇8
关键词:基层水利事业单位 工资改革与管理 探析
引言
工资管理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理念、组成结构、发放模式等方面不同于企业的薪酬管理。只有制定一个完备的政策,有详细工资管理细则,在遵守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原则的基础上,有序进行绩效工资改革,才能使事业单位工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为工作人员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薪酬待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基层水利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现状
基层水利事业单位是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在政策宣传落实、基础资料收集、水利工程管理、规范用水秩序、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县、乡(镇)工作人员领取工资在水利职工总体所占比例是71.83%,得到财政支付工资所占比例是39.33%,其中县级、乡镇级中有财政支付工资待遇的占到同级人数的40.58%以及37.18%;县、乡年均工资是18 942元和13 474元,总体工资水平偏低,亟待改革[1]。基层水利事业单位,只有结合自身文化价值观、发展能力,才能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合理科学的工资管理,对保障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的人事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基层水利事业单位工资管理,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006年,我国的事业单位收入工作改革开始了,着眼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方面,主要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以及津贴补贴。2011年,国务院法制办发布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提出了事业单位中的工资管理,要在兼顾社会公平分配的基础上展开,目标是建立监管有力、运行高效、治理完善、功能明确的工资管理体制,在共性管理下,探讨合理的绩效改革机制,改革意见得到了事业单位职工的肯定。2014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颁布,2014年7月1人实施,改革中事业单位全部参保,实现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并轨”。在这种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工资管理步伐也不会久远。
2、工资管理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2.1、政策性原则
说到政策性原则,不得不提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相关政策核心。2006年发布的工资改革政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具体分配制度方案》,工资组成是薪级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四部分,但是这项改革还没有完全完成。具体来说绩效工资主要有三步实施,第一,2009年1月,义务教育学校开展绩效工资的实施。第二,2009年10月起,卫生系统开展绩效工资实施[2]。第三,2010年1月起,在其他事业单位中开展绩效工资的实施。从近几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来看,虽然事业单位工资管理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要坚持政策的导向性,看到问题的根本。首先,政策不能面面俱到,一些问题需要政策酝酿解决。其次,政策需要时间与时俱进,对于改革中棘手的问题需要在时间的不断发展中去寻找解决办法。第三,细致具体的操作办法还在制定中,需要我们耐心等待。第四,要看到政策需要不断反馈和调整,在实际运用中要灵活并作适当调整,在坚持政策性导向的时候,要反映基层水利工作的实际困难,为完善政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2.2、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工资管理中,要认识到协调和统一人与事、人与人之间关系,根据“人”与“事”的特质,通过工作管理途径,使“人尽其才”,即人的内在潜能获致最高的发挥与利用。要注意管理中对于一些实事的处理,改革中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基层水利工作者工资变动的情形和数量,要调整范围设计到离退休人员,考虑到在职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计算过程中要细致入微,特殊情形特殊处理,尽可能向水利工作一线建设艰苦岗位职工倾斜,使得管理结果能贴近职工实际。
2.3、注意自身建设
事业单位工资管理中,要加强人事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工资问题是个敏感问题。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要注意对工资管理工作的纪律进行严守,区分出问题的具体情形,需要政策解释的,要有详细的解答。同时还要创新工作方法,对于重要工作及时建档,注意原始材料的保存完好,在自身工作圆满完成的情况下,有序地顺利开展工资管理[3]。
2.4、与时俱进原则
2011年,在全国水利人才工作会议中,事业单位薪酬制度被提上议程,要建立和工作业绩紧密联系的创新创造分配制度,体现出工资管理中的与时俱进,还要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体现出与时俱进。主要有三个与时俱进方面:第一,工资管理要有激励和保障作用。第二,工资管理要和业绩挂钩,工资收入可以反映职工真实的付出。第三,激励人才创新方面要通过工资管理制度来体现。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3、结语
基层水利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不仅要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秩序,还要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只有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坚持水利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基本原则,才能提高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段晓斌,崔晓雁.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及其效率浅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2.
[2]魏纪泳,汤书昆,汪军.国有企业非资源配置低效率的人力资本产权因素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5(14),5.
【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推荐阅读: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探究10-25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论文07-13
县事业单位改革10-01
2017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 事业单位养老金与退休人员同步07-27
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与柔性管理06-01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事争议仲裁及工勤岗位管理方面知识问答11-02
企事业单位改革07-17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06-10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06-29
深圳创新事业单位改革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