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中

2024-10-22

在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中(共10篇)

在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中 篇1

在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中,我最烦的一件事就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每当学生违纪的时候,做老师,特别是做班主任就头痛。心里总是怪学生怎么老是这样子,不但不学,还要闹事。后进生,说一句爱你不容易呀。在处理学生问题,总是免不了训导学生,也会影响自己的情绪。有时候训骂学生,甚至苦口婆心都起不了什么效果,问题还是反复出现。

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想应该要转变心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应该要允许他们犯错。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应该要持以理解和宽容,并且要对他们耐心教育,真正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特别是管理班级的水平,也要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把他们好的做法借鉴过来,做到科学管班,民主治班;特别要注重关爱学生,让他们知道老师的用心良苦,从而和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就容易很多了。

成功的教育案例

在一次晚读课上,我站在走廊上正与几个班干部谈话。无意之中看见班上的一名学生低头,好像做什么事情的。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可过了许久,看着他还是专心的低头,决定去看一看,令我大吃一惊:他正在按手机。我一肚子的火骤然升起,正要发脾气,却看到他一副紧张的样子。于是我压了压火,示意他收起手机。随后我就走出教室,继续和学生谈话。下晚读课后,我一直在思索,如何有效的处理这件事:是在全班上公开处理、大肆批评?是单独找他谈心、私下里解决?种种处理的方式在我的头脑中闪现,同时种种处理方式的结果,我也在不断预料。想起这个男孩紧张的神情,想起他是班中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决定另辟蹊径,对此事采取冷处理。不公开,也不主动叫他,放一放再说。就这样,晚修结束了,我没有叫他,他就会回宿舍了。第二天,他主动找到我,并解释按手机是因为忘记关机,震动的时候才想到要关机。他还写了一份1000多字的检讨书,保证以后决不会在出现这样的事。

案例分析和反思:不得不承认,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有些总是教师火气很大,甚至觉得嗓门不大就很不过瘾,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总是觉得只有这样的批评教育,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敦促学生改掉自己的坏毛病,才能使学生引以为戒,过而改之。其实,效果远远不在我们的预料之中,甚至是截然相反。而上面的案例,我认为是处理得较好,采取冷处理,放一放,仔细地分析一下事情的经过,就不致于错怪学生。

失败的教育案例

在一次课堂上,我正在黑板上板书,突然下面骚动起来,我回头一看,一个男生与他的同桌打起来了,他的同桌是个女生。我回头看时,那男孩正站在座位上,挥着拳头往同桌的头上猛擂,那女孩却是坐着,两手遮着头躲闪着,嘴里不停地哭着骂着。我见势跑过去,对着那男孩断喝:“住手!你想干什么?!”一边把那男孩扯离了座位。但这男孩十二分的不服气,往前冲着去够女生的头。我一看急了:“你还是男子汉呢,看看你有没有男子汉的样子!妄顶了个男人头!”这句话,他倒站在那里不动了,但梗着脖子,两眼注视这我,咬着牙,两个拳头握得咯吱咯吱响,我站在他身边,咯吱咯吱的响声让我听得清清楚楚,那架势要与我开战。当时我感觉血往上涌:“你想搞什么?老师错讲你了么?!”他一言不发,仍两目怒视。又一想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个事,就对他说:“先坐下,等放学喊你爸来学校,再和你算帐。”说着我就向讲台走去,刚走了几步,突然听到那男孩在嘟囔什么,我猛回头,那男孩并没坐,仍是梗着头,两眼盯着我,看那口型好象是在骂,“嗡”地一声感觉头都大了。他声音并不很小,加上当时教室静得出奇,他的骂周围好多同学能听到的,另外在我回过去头说,他周围的同学都神色慌张地盯着我的脸。所以更断定他是在骂。当时真得想上去揍他,但最终我还是克制住了,假装没听到又回头向讲台走去。事情也就此不了了之。

案例分析及反思 : 这是我当老师以来课堂上最尴尬的一次。由于我的言语过激,不仅没有起到教育学生的效果,反而使学生和我时间产生了隔阂,令我以后的很大的一段时间里,工作都开展很不顺利。任何个体都有一个独立的、丰满的精神世界,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必然会激发他们自尊、自重的意识,促进其能动性的发挥。而随意责备、讽刺体罚,势必伤害学生自尊心,造成学生扭曲的人格,而善意的信任却能改变这点。

在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中 篇2

2010年8月30日,我卷了铺盖,骑着摩托,沿着起伏的乡间林荫路到任教小学报到。车行山路间,与县城鳞次栉比的楼房相比,这里显得人烟稀少,村落星星点点地点缀在群岭之间。深入陵区后,我发现自己被一圈又一圈的丘陵包围了,猛然间恍若身处世外桃源,与世隔绝,以至于路过小学都丝毫未有察觉,最后不得不返回寻找。

来到小学,学校里到处是嬉戏打闹的小学生。50多岁的女校长拎起我的行李,热情地为我引路。学校为我安排了与学生宿舍相邻的一间宿舍,房子是斜坡瓦房,房间与房间用墙隔开,墙只垒到斜坡的下缘,因而房间之间的上半部分是相通的,一边说话另一边也可以听到。以后的时光里,这里便成了我的宿舍兼办公室。每天晚上,我或在灯下读书备课,或静静地隔墙倾听学生的谈话,有时我也和学生们隔墙谈心。

这是一所寄宿小学,学生晚上需要上自习。晚自习下课后,有的学生还会留下来继续看书或补作业。刚来学校,我没有多少课,晚上下晚自习的时候便去仍亮着灯的教室里和学生聊天。记得那是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晚上,我走进一间教室,刚好有几个学生被一道数学题所困扰,我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边说边算,和学生一道思考。两年后,有个学生对我说:“老师,你刚来的晚上教我们做题,你说了很久,虽然听得不是很懂,但是我却一直记得你严肃认真的表情。” 第一天晚上灯下解题的情景,虽然微乎其微,却一直在我的心间萦绕。我相信,时光荏苒,我依然不会忘记这一景象。

在学校教学,每天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久而久之便会发现,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人生观。记得那是刚来这里第一周周五吃饭时发生的事情。 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用小勺从碗里挑起一只苍蝇递到我面前,眯着眼睛笑道: “老师,快看,一只大苍蝇!”边说边把苍蝇抛了,接着吃碗里的饭。看到此情此景,我感触颇深。或许是生活环境不一样,与城里娇生惯养的学生不同,这里的学生大多淳朴节俭。他们的真实不做作,他们的乐观和天真恰如山间的股股清泉,让我的内心更加平和淡然,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生命的本真,我也由此更爱他们。另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做的一件事也让我记忆犹新。一天晚上, 为了让家长给自己送点儿零食,她竟然用办公室外的公用电话给家长打了十几个电话,一直打到凌晨两点,吵得办公室的教师都无法休息。当然,她的家人没有连夜赶来。第二年暑假,这个小女孩因下引水渠捉鱼,失去了生命。这个在晚上给家人打电话渴望被关心的小女孩让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我常常想,人生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要把握好每一天,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这些远离父母的学生足够多的温暖和关爱。他们需要的其实并不多,只是想要被在乎。作为教师, 仅仅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远远不够, 更应视这些孩子如己出,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而不要等到年幼的花朵凋零后再去追悔,因为生命是弥足珍贵的、不可复制的。

刚开始时,我教四年级语文,常常带学生一起读诗,一起写诗。我仍然记得, 一天晚上下夜自习时,我和学生们在星光下向宿舍走去,这时一个男生望着满天星辰深情吟唱:“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的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不会忘却,郊游路上学生的真情流露:“上面是鸟的歌声,下面是水的歌声,从上到下,打开了我的心灵”; 我不会忘记,那年夏天教室里装电扇,同学们在操场的古柏下齐声诵读《春江花月夜》的情景,这无疑是这所山间小学里最美的风景。我还和学生们一起谱写我们的班诗。

我们在阳光下成长

迎着早晨初升的太阳

我们快乐地舒展臂膀

我们摊开双手

捧起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小草在阳光下长高

油菜在阳光下变黄

我们在阳光下成长

我们在阳光下感到温暖

我们在阳光下看到希望

我们在阳光下酝酿理想

我们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

让我们高呼,让我们高唱

给我阳光,我要成长

给我翅膀,我要飞翔

这个班我只教了一年,现在他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一天,班上一个女生说了句让我感动良久的话,她说:“老师,您教我们那会儿虽然很严厉,可是上课还蛮幽默的,我还想让你教我们。”这个学生很聪明也很淘气,教她那会儿的一天凌晨,她在宿舍打闹弄破脑袋,我带着她冒雨赶去诊所包扎,那位乡村医生生性磨蹭,半天也没开门,我急得一直使劲拍门。后来她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仍记得那天晚上密集的雨声和焦急的拍门声, 我会把这份关爱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任教小学所在地区属于陵区地带,这里的学生明显没有城里同龄人见多识广。 我现在带一年级,我在教室后的黑板上画了一幅画,画中的孩子们正站在阳光普照的大山脚下遥望远处的城市,温暖而明媚。 我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够走出山区,走向更为宽广的天地。

每到秋季野菊花盛开的季节,我会带着学生们一起去采野菊花。野菊花漫山遍野,虽然极其平凡,但是生命力顽强,每年这个时候开得如火如荼,从不失约。我常常用晒干的野菊花泡茶,野菊花在开水中慢慢地绽放,水渐渐变成淡黄色,品一口,极苦,用心体会,却余韵悠长,沁人心脾。我想,我身边的同事们也如这山里的野菊花平凡,却滋润着一代代学子的心田,一年又一年,生生不息……

公交车继续在落叶飞舞中疾驰。光阴如白驹过隙,三年时间弹指一瞬。三年期满,我们这些支教的特岗教师,有人会选择留下,有人会决定离开。无论留下还是离去,每个人的青春都将定格在这里,故事还将会继续。前边又是一片盛开的野菊花,我的小学快到了。我知道,我一直在路上,我知道,我从未停下……

骑行 在我的生命中 篇3

1966年生于西安,汉族,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踏足户外。

1989、1992年,1995年分别毕业于西北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现供职于北京语言大学。

最喜欢的运动—自行车越野,在1988、1989、1991年,从西安出发,骑行新疆、内蒙古和西藏三条线路,行程8200公里。

最严重的失败—1994年唐古拉山主峰(6621米)各拉丹冬滑坠,失去了冰镐眼镜帽子,也几乎失去生命。

最喜欢的时刻—独自一人靠在青藏公路石头制成的里程碑旁,打开冰冷的罐头,看着面前的河流和远处的雪山,且吃且想。

最难忘的一切—拯救我生命的藏族老人,和新疆库尔勒以西40公里那块写着“吾瓦镇”的水泥牌子,那是我灵魂的边界。

最想说出的话—我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恩的心情。它给我的一切,超过我儿时所能梦想的边界。

1988年

在我们读大学的那个年代,旅行有一种“启蒙”的意味,不过不是教育别人,而是解放自己。中国开放了,我们睁开双眼。我们想看看外国的哲学,围墙外面的世界。

我从旅行中懂得了“经验”的重要。1988年,我大学隔壁宿舍的同学去登了太白山,冻饿而归,他的经验提醒了我们食品、装备的重要性。我们四个人带了十斤饼、五个罐头、四壶水、两把刀、两台相机、一个测高仪和四件羽绒服。我们从公路开始徒步,到太白山南坡的厚畛子,从厚畛子上山,翻越3777米的秦岭主峰太白山,从北坡下山,历时四天,成功返回西北大学。

在山里,一次正确的判断发生在迷路的情况下:我们面前出现几条上山的道路,我拿出测高仪对大家说,如果我们在哪一条路上越走越高,那就是正确的道路。我们按照我选择的方向爬上一条满是巨石的干涸的河床,不久看见了清澈寒冷的“大爷海”,然后是主峰。一次错误的选择发生在宿营的时候,我自告奋勇带上刀只身去打水,我顺着“水声”不断下行,以为泉水就在下面的山谷里。走了很久,已经没有路,我需要挥刀劈开眼前的道路,“水声”仍然在前面。我忽然意识到那种声音不是流水,而是松涛。不知道为什么,一种莫名的恐惧袭上心头,我掉头往回跑。

我从旅行中见到了中国的面貌。高考的时候,我的地理几乎不及格。我一直以为,我生长的关中平原就是辽阔的地方,后来去过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第一次有“井底之蛙”的感觉。不过,真正的辽阔在新疆,在那里,辽阔的意思是你连距离都看不准。我骑车进新疆的时候第一次发现,看来半个小时可以骑到的地方,真正到达那里已经是三个小时以后了。我先后三次骑车出行,一次新疆2400公里,一次内蒙古3400公里,一次西藏2400公里。喝多了的时候,我喜欢夸口说,我比新疆人、内蒙古人和西藏人更了解他们的土地。后来长大了,谦虚了以后,把这种自我吹嘘的范围缩小了:我比新疆人、内蒙古人和西藏人更了解他们的公路,而且只是1988年、1989年和1991年的公路。

1988年,我从西安骑行到新疆,就是一辆加重的飞鸽,那时候也算是个名牌车了,我推着它翻过六盘山。这条线路,我宿舍的同学1987年就骑过了。

1991年,我骑行青藏线进藏。这趟是为了圆梦,西藏是骑车人的一个梦。在骑车人的圈子里,你要没骑过青藏线,你都不好意思跟人说你是骑车的。

我很喜欢骑行,很享受独自享受的感觉,很享受一个人的状态。一个人在野外独自面对天地的感觉很不一样,我老觉得一群人去旅行,他们的目的只是终点,而我一个人骑行,目的有90%在过程中。

我爱自己的国家,我用自己的车轮丈量过中国的土地。关于我们的国家,没有一句话比毛泽东的诗句更美好:“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我从旅行中,也体会过危险甚至失败。1994年我和朋友们去攀登长江源头,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在一次大胆冒进的侦察攀登中,我发生滑坠,一瞬间从海拔6600米翻滚摔落到5600米。

虽然有危险,但我并不后悔。人生就像赌博,而我选择的只是更明显的方式。我觉得我选择户外可能应该算是个人自主意识的觉醒,也许因为以往生活中某些环节有缺失,所以要补课。但比起现在喜欢户外的人来说,我们那个年代应该还是目的相对纯粹的。现在的人多数是为了逃避才去路上,但过去的人在路上是为了快乐,而且这种快乐里多少有点宗教的情结。上世纪80年代末,不仅家人反对我骑行,保险也是困难重重,电话从市保险公司到省保险公司,人家根本就不给保。

我的学生里也有喜欢骑行的,我会把个人骑行的经验告诉他们。我的骑行经验一是不用旧的东西,那时还没有专业装备,所以我想,用全新的装备多少比用旧的要保险。在我的骑行过程中,必备的装备首先是一辆新车,还有就是背包、水壶、地图和修车工具,还有一把刀。我经常随身带的是一把一字形的刀,这不是新的。这把刀后来遗失在羊八井了。

如今

旅行,依仗着我们仅有的时间、钱、跑车、背包、地图和冰稿,纵横中国的土地。每一次看杰克·伦敦在《毒日头》里面写下的:“一看装着帆布邮件袋的雪橇,才又使他相信六十天时间和横越冰天雪地的两千英里路的事实。像做梦一般,他和伸出手来的人握手。他觉得兴高采烈,生命真是壮丽无比。他热爱生命。他心上涌出了同情与友谊的崇高的感觉。这些人都是他的,他的同胞。密密麻麻地不知多少。”都让我想起和我们擦肩而过已经远去的那些身影、那些地方、那些岁月,像刘雨田余纯顺、像格尔木市政府招待所、像公路上雪山上的时刻一样,集聚了多少和年轻、风声一样让我难忘的血性、胆量、豪情和兄弟情谊。

在我的记忆中作文 篇4

那时我刚刚转到钱清镇小的时候,我看着这么多陌生的同学,心里忐忑不安,像装了一只小鹿一样怦怦直跳。上课了,我没有书本,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陌生的男孩飞快地借了我一本书,我一愣,这不正是上这课的书吗?我望着那位把书借给我而自己看别人的书的陌生男孩,心里顿时一股暖流涌上了心扉。我下课立刻问了他的姓名,原来他叫马琳。

当我认识所有同学后,大课间,我约他们去打羽毛球,正当我们小队要输的时候,马琳看见了我们,他立刻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过来,参加我们队,和别人打起羽毛球,过了一段时间,我们队反败为胜,赢得了羽毛球冠军。

在我的记忆中作文600字 篇5

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天阴沉沉的压下来,空气中夹杂着一丝丝寒风,我失望的走在回教室的路上,心里想:“明天就要周考了,我一点准备都没有,回去怎么复习啊”正当我为周考发愁时,一只手拍拍我的肩膀说:“你怎么了啊?发愁什么呢?我回答说:“明天就要周考了,我一点准备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呀,他微笑着说:“没关系,走,咱俩上去一起复习,我告诉你复习的好方法,保证能取得一个好成绩”。我的心里顿时一阵暖流上心头,他用友谊之情点燃了我的心,使我感到无双温暖。就这样我们上了楼,回到教室,他坐到我旁边拿着一全解书,帮我把知识点划下,让我记忆完,然后他又考我,就这样一遍又一遍,我感觉会了许多。他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啊!

还有一次,我在考试前,忘记带了笔袋,心里十分着急,马上就要开考了,我手忙脚乱,突然铃声一响,监考老师发开卷了,我更加紧张,心都好像跳到了嗓子眼上了,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引起了我的注意力,我扭头一看,原来是他,他拉开她的笔袋,拿出两支笔给了我,顿时我松了口气,我连忙向他说谢谢,而他只是笑了笑。

他十分喜欢打篮球,每次到了大课间,他都要去打篮球,刚开始,他打的并不是很好,总有人取笑他,他没在乎别人的嘲笑,反而更加顽强,最后经过每次失败的经验,他成为了篮球高手。

这件事在我的记忆中作文 篇6

在我的记忆中做过很多很多事,有让我感动的,有让我自己佩服的,还有让我难过的,但这件羞愧的事却在我记忆中回荡。

那是在我上二年级的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只见桌子上放着一只油腻腻的菜盘。这时我心里想:这只盘子妈妈中午怎么没有洗呀!看妈妈洗盘子也挺好玩的,我也来洗一洗。我想起妈妈洗碗的水有泡沫,一定用了肥皂。我就拿了一小块肥皂,把盘子的里里外外都擦上了,再打开水龙头一冲。

由于泡沫太滑,盘子掉在了地上摔成了两半。呀,糟糕!我站在那儿盯着油光光的盘子直发愣。好一会儿我才回过神了来,赶紧把破了的盘子拼到一块,放在原处。心里紧张的像揣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我又急急忙忙地背上书包,锁好门,匆匆跑下楼,在路口等妈妈。

我等呀等,见妈妈回来了,立即迎上去:“妈妈,今天我们俩一块儿回家,真巧。”到了家,我一头钻进房间假装看书,妈妈去做饭。不一会儿,妈妈来到房间问我:“是不是你把盘子打破的?”我心虚地赶忙说:“没有呀!我们是一起回来的,你忘了?可能是爸爸?”

不一会儿,爸爸也回来了。妈妈问起这事,爸爸被弄得莫名其妙。他琢磨了一会儿很肯定地说:“一定是琳琳打破的`。”

于是爸爸走到我的房间说:“琳琳,是不是你打破的,不许撒谎啊!”我等了片刻,鼓足了勇气对爸爸妈妈支支吾吾地说:“今天,我回来看见桌子上有一只……”这时爸爸笑着说:“原来我们家的小宝贝是想帮忙呀!”但爸爸又严厉地说:“以后犯了错误要勇敢的承认,这样才是好孩子。”

随着日子一天一天的变化,我有许许多多的事都已忘记,而这件事仍在我的记忆中深深地回荡。

中国高教中的教师职业 篇7

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中国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同时力求提高教育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 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从376万增长到2000多万。这样的增长是在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必然结果。我国目前中产阶级人数迅速增长, 他们积极要求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 并且具有相应的财力获得受教育的资格, 这势必带动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大。但教育体系的扩大带来了严重的教育质量问题, 突出的表现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不断恶化。这个问题的出现很大部分原因是与毕业生资质较差有关。

因此随着教育体系的扩大, 国家必须在一个分级教育体系的顶层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要求有效的学术系统。为了建设这样的学术系统, 国家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如“985工程”和“211工程”学校, 约150所大学都直接由政府提供资助。我国1700多所大学中, 大多数是由省级政府提供经费, 部分由市级政府提供。由此看来我国已经明确建立高等教育中的分级教育体系, 资金的不同投入方式也使得学术研究有效实施。

(一) 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中的地位。

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 中国2000多万的在校生已占全球13900万高校生的近19.4%。并且大批量的中国学术和专业人士流向西方, 占据西方市场。2008年约89.2万中国人在海外留学, 几乎占全球留学生的三分之一。教育部统计, 自1978年至2004年, 约81.5万人出国留学, 只有19.8万人归国。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一, 相比较而言, 西方一流大学提供的学位含金量高;第二, 国内大学体系无法为不断增长的要求入学学生提供足够机会。但现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学术条件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回国发展。

另一方面, 2000年以来, 中国开始实施国际教育政策, 吸引国际学生来中国学习。2007年超出20万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 我国还为1万多人提供奖学金。为了规范中外合作办学, 自2003年起我国还制定相关法律。

因此, 无论是中国留学生流向西方, 还是吸引国际生来中国, 中国高教在目前及未来的发展在国际中的地位都是不容小觑的。

(二) 研究型大学的建立和管理。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开始, 对于高等教育, 国家旨在分级教育体系的顶层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的精英力量, 国家投入经费已远超出200亿美元。其中, 最重要的有两大工程:1993年启动的“211工程”, 选取100多所大学作为研究型机构;1998年启动“985工程”, 建设40所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这些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也对高校的管理提出挑战。教育改革, 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 教育旨在提供教育服务, 以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为基础, 满足市场的需要。学生为了在就业市场具有竞争力, 接受教育服务。

二、高校管理中的教师管理

高校管理中教师管理占据核心地位。高校对于教师的管理成功与否取决于利益相关者对教师教育服务的满意度。而如何保证这种满意度, 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无疑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 了解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后有选择地自我发展, 不断参加各种培训, 保证教师效能和专业学术发展。

以下笔者从选择教师、培养教师、留住教师几个环节分析教师管理的现状, 发掘问题, 并尝试找出解决的方法。

(一) 选择教师, 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

为了达到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满意度, 高校在挑选教师的环节中就有所考虑, 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教师, 然后进行培养, 在一定范围内授予教师权利, 使其自由开展教学与研究。例如国内几乎所有加入“211工程”的高校, 都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博士学位, 并且有的高校还要求应聘人员的本科研究生学习阶段为“211工程”高校。这样的门槛提高了录取人员的基本素质, 即保证了教师的职前教育质量。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种特殊职业除了要求从业人员要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外, 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教师除了教授知识, 提供教育服务, 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外, 其自身也是影响学生的主要元素, 即教师自身的一种隐性的品质。因此, 具有高品质的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这可以说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本, 绝不亚于知识的传教。就其影响的持续性和深远性来看, 甚至重于知识的短期传授。由此看来教师职业的从业人员选择必须选择高端人才中的合适人员。

现实中是否所有高素质的人才都愿意来应聘教师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薪酬是最根本原因。依据最近有关专业学者薪酬的国际调查, 目前我国平均薪酬为1182美元, 位于最后一位。这一薪酬不仅不及美国的25%, 反而低于GDP低于我国的印度, 如图一所示:

资料来源:Rumbley et al., 2008。

再看一组数据, 韩国, 芬兰,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提供的教师底薪占人均GDP的95%到141%, 因此可以吸引到毕业生中的前5%-30%的高端人才。而美国的平均底薪是人均GDP的81%, 只能吸引毕业生的后30%。中国的平均薪酬不及美国的25%, 因而吸引不到高端人才是情理之中的事。

资料来源:Cheng Y.C., 2009。

由此可见, 我国高校在选择教师环节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尴尬的:高校需要聘请高端人才中的合适人员成为教师, 但提供的聘用条件不足以吸引此类人员。然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却不难, 只需要提高聘用条件, 增加薪酬, 使教师职业具有吸引力。

(二) 培养教师, 加强教师教育。

教师具有的知识和品质及在课堂的表现形式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 因此对于教师的教育培养绝不容忽视。我国各所高校依据本校专业发展特点给予新老教师各种不同的在职专业发展培训, 使教师发展成为学校所需的专业从业人员。但即使同所高校, 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内容都会不同, 因此必须长期为在职教师提供专业能力培养项目。这样做也会提高教师这个行业的素质和标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学校授权的范围内, 适应工作环境, 进行有效地工作。经过培训的教师必然是了解了学校发展目标和内容, 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做到保证教育实践的有效性。

我国教师教育的基础教育以校为本, 通过观察和讨论校内的教学实践, 快速了解学校所需, 很快合格上岗并把教学搞好。而在职的高端培训是需要教师竞争获取的, 优秀的教师获得机会, 普通的教师继续教学。这种在职教育的竞争性使得优秀的教师更优秀, 普通的教师继续普通。机会的不均等导致教师队伍素质的两极化, 这是否有益于教学实践还是有待研究的。

(三) 留住教师, 避免优秀教师的流失。

许多高校抱怨人才的流失, 不满于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被其他行业或同行业其他高校抢走。这种现象任何管理者都不愿见到, 可是目前不得不承认这已经成为高校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为什么高校留不住优秀教师?对于已经在职的优秀人才, 虽然薪酬低于期望也是导致离职的根本原因, 但最主要原因来自于教育改革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压力。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 学校过多监控教师, 制订过多新计划, 使工作量无形增加。教育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繁重的工作使教师身心负担过重。现实中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下滑。这一切必然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而优秀教师的离职又会使整个教学和学习的质量持续恶化, 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如何改变现状

教师职业的窘境激发高校改变改善教师管理方法。首先, 学校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必须吸引合适的高端人才成为教师, 吸引的条件是能提供相应社会地位和薪酬水平, 保证其事业的发展情景和工作环境的质量。其次, 教师的培养教育, 提供机会均等的长期专业能力培训项目, 使全体教师自身不断完善发展;授权教师, 保证一定工作条件, 教师适应环境后可保证其工作实践的有效性。第三, 还要留住教师, 在教育改革的环境下保证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职业的稳定性, 使教师在身心健康的条件下进行长期的专业和职业发展。

我们期待将来的教师队伍是:具有合格的职前教育 (目前许多高校提出自己的标准) ;机会均等地参与在职专业发展;在了解了学校发展目标和内容及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的前提下, 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对教师职业发展充满希望, 保持应有的社会地位。

四、结语

中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了飞速的发展, 已经成功地建立起一个明确的分级教育体系。国家资助建设150所研究型大学, 使其中40所成为国际一流大学。中国高等教育跻身于国际教育, 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这样的国内国际形势, 高校的教师管理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吸引高端人才中的合适人员成为教师, 以及留住现有优秀教师成为现实中最棘手的问题。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以及高薪酬和社会地位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 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也是留住优秀教师的关键。高品质的高端人才加入教育行业, 他们给学生传递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隐性的品质资本, 使其持续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吸引更多高端合适人才加入, 期待由此形成美好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Cheng Yin Cheong (2009) .教师管理和教育改革:范式的转移[J].教育展望, 2009, (39) :71 90.

[2]Rumbley, L.E., Pacheco, I.F.&Altbach, Philip G. (2008)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academic salaries:An exploratory study.Chestnut Hill, MA:Boston Colleg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3]Altbach, Philip G. (2009) .全球的三分之一:中印两国高等教育的未来[J].教育展望, 2009, (39) :12 32.

[4]Altbach, Philip G. (2006) .The foreign student dilemma.In P.G.Altbach (Ed.) , Comparative higher education, 225248.Chestnut Hill, MA:Boston Colleg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5]Tatto, Maria Teresa (2009) .教师政策:一个比较分析的框架[J].教育展望, 2008, (38) :48 69.

[6]Tatto, Maria Teresa (2001) .Empirical measures of teacher quality:Comparative perspectives.Washington, DC:Board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Available:http://www7.nationalacademies.org/Tatto.pdf.

上善若水,流淌在我的生命中 篇8

很小的时候,我就是个大人了。父亲在外地的一所学校任教,只有星期天才能回家,母亲管理着学校的图书馆,总是很晚才下班,我要照顾弟弟妹妹,还要照顾上年岁的祖母。

我经常做的一些梦是家里突然起火了,或者有坏人闯了进来,我来来回回地救弟弟、妹妹和奶奶,心里既恐惧又焦虑,还有一股献身的勇气。

我也没有漂亮的衣服、糖果和玩具。有一年冬天,我染上了急性脑炎,高烧了两天,母亲塞给我一包水果糖,我至今记得那些桔瓣状的水果糖,鲜艳、透明,上面还粘着一些白砂糖的颗粒,只是我病得太重,一点也闻不到它们散发的香甜。我把它们放在手上,一块块地分给了弟弟、妹妹。看着他们围在我身边吃糖的开心样子,我也开心起来。

我像是没有经历童年就长大了。但我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孩子,生活的艰难困苦不时地压抑、遮蔽过来,童心却总在眼睛里闪烁着,我会一次次地在痛苦、忧虑之后快乐起来,并且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兴趣。我坐到图书馆的水泥地上痴迷地读书;在夏日炙热的阳光下分辨校园里所有的植物、昆虫;用砖瓦为家里的母鸡们垒窝,还用它们的蛋孵出了小鸡。

上天真是从来也没有指定最美好的事情应该发生在哪个年龄。只要我们有一颗虔诚、善感、并且勇敢的童心,就能够在任何生活中创造出意义。

中学毕业,我去了一个山区的农村插队。在生活贫穷、辛苦、交通闭塞的农村,人们竟然有很多的乐趣:他们充分利用着季节的变化与自然的资源,在食物缺乏的春天,能用野菜来充饥;而在大雪封门的冬天,则聚集在温暖的土炕上做手工、交流生活中的逸闻趣事。村里有一对残疾的夫妻,他们养育着四个年幼的孩子。家里没有食物的日子,孩子就出去讨饭。我有一次把知青点节余的几斤油捎给他们,这对夫妻告诉我:孩子们出去讨饭了,他们是天蒙蒙亮时走的,要天黑了才回来,要是回来得早,就在村边等到天黑了再回家,免得村里的人看到,因为讨饭是很丢人的事情。

这是我在农村时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情,这一家人残疾、幼弱,不时挣扎在饥饿中,却依然保留着他们做人的自尊与底线。他们让我惊悚和同情,也让我产生了了解这个社会阶层的愿望,后来我专门写过一本书《下层人的道理》。

文革结束了,我回到了城市,读大学、进出版社工作,不时进入不同的生存环境。世界在我的面前,就像一个个我生活过的校园、农村和城市,总是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让我从中去了解、学习,也尝试一下自己的潜力。

二十多岁了,一个真正的成年人了,我却像个小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兴趣。

很小的时候

我就是个大人了

但是大了、老了

我却总是像个孩子

拥有一颗不厌倦的童心……

我开始了写作,在诗歌、小说里面,倾诉对现实的不满、伤感,表述美好的思想、感情,我由此成为了一位作家。

三十岁的时候,我也成为了一位母亲,有了一个小小的儿子。这颗生命的小小的种子,一天天地生长变化着,为我带来了无比的惊喜,我便跟随着他一同成长,开始了一位母亲由无知到逐渐地拥有很多养育知识和经验的丰富、壮丽的人生。

我们一起搭积木、读童话故事、打雪仗。我带他去滑旱冰,他穿上滑冰鞋,一迈步摔了个仰八叉,我一迈步,也摔了个仰八叉。然后我爬起来,去跟别人学,再回来传授给他。

我们俩在阳台上架起了天文望远镜,轮流着看夜空、月亮和星星。有一天,他竟然看到了月亮起伏不平的表面。我凑过去,也看到了月亮的表面。我们俩为此激动不已,像两个发现了宇宙新天地的天文学家,一直在阳台上谈论到了天亮。

我们俩都不由得爱上了“天文和物理”,儿子后来就选择了北大物理专业。

五十岁,我开始读莱德曼的《上帝粒子》,这是一本关于量子力学的书,是儿子读完了扔在床头的。它一定很有趣——我拿过来翻阅着,这之前,我已经读过费曼、薛定锷的一些书,读过奥本海默等物理学家的传记,甚至时常会想去解决那些物理学上未解的难题,比如:希格斯粒子真的没有质量吗?我能不能想个办法找到它?

“妈妈,你老实写你的文学书吧,你要是能找到量子,还要我们这些专门研究物理的干什么?”儿子认为我有些想法跟天方夜谭差不多,经常帮我降一下温。

“我了解了解,找不到量子,对它们的探索也可以写进文学和教育书籍呢!”我总是为自己的好奇和越界辩解。

很多事情,只要你充满兴趣地去尝试,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如果你还有一定的智力,并且能够深入进去,那你说不定就能获得一些成功呢!

美国有一位叫罗斯·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的母亲,她养育了9个孩子。养育9个孩子并使之成才可不容易,罗斯为此倾注了全部心血。她在自传中说道:“我把养育孩子不仅看成是一种爱和责任,而且当成一种职业,这种职业像世界上一切光荣的职业一样有趣、一样令人神往。”

罗斯有一个儿子成为了美国总统,他就是肯尼迪,不幸的是他在任职期间遇刺身亡。罗斯有四个孩子都不幸遇难,他们的死亡几乎击溃了她,但是她从每一次痛苦中走了出来,因为她还有很多母亲、祖母的使命要完成。她一直活到了九十多岁。生活中那么多的痛苦,都没有减弱她对事物的兴趣。

69岁,她学会了开汽车。

80岁时,她学会了像年轻人一样滑雪。

她的乐观、开朗和处变不惊的修养,支撑着一个大家族,使他们度过了一次次横逆与灾祸,儿孙满堂。

我时常这样激励自己:人生没有重复,即使一百岁了,你也需要学习、成长。人生的每一天都很珍贵,要满怀兴趣地去迎接日出、阴雨、陌生与困难,从它们当中去感知人生。

对事物的兴趣让我像孩子一样充满着童心,而童心又让我总是睁大眼睛去探寻和发现什么。我总想去理解一些复杂的事情,去尝试自己的能力,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甚至去帮助别人。

我相信,拥有一颗童心的人,就会对生活永远有兴趣,就不会老得很快。

认知法在我的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9

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孔子课堂志愿者老师——陈雷振

刚来俄罗斯任教时,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我在教学过程中确实碰到了很多问题,诸如到底该不该使用学生的母语?什么时候使用母语,使用的量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是否需要进行大量的机械式操练?中国文化知识的教学应该摆放在什么样的位置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实际上也是在拷问我该选择哪种教学方法。之后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我们逐渐都有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说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此我想谈一谈认知法对我的汉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首先认识一下我的教学对象:他们是西伯利亚干部管理学院大二的学生,年龄在18~19岁,专业是国际关系,大一的时候把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学习,而汉语是大二时选修的第二外语。在我任教之前,他们已经学了两个月的汉语,语音阶段刚好结束。鉴于此,我认为,对他们的第二语言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主要是以培养运用汉语的交际能力为目标;

(2)应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实践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3)应以集中进行强化训练为主要教学形式。因为教学对象都是成年人,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汉语,客观上就需要课程集中、内容密集、进度较快;

(4)应注重语言对比,考虑到语言的迁移作用,可以通过目的语与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5)应注重中国文化的教学。因为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为了提高学生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势必要加强中国文化的教学。

认知法特别强调了语言结构和语言应用同等重要,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理解语言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有意义的操练,从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其中,语言结构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任何时候语言结构都是汉语教学的根本所在,在本文中不作论述。本文仅从语言对比、语言操练和文化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强调进行母语和汉语的对比,依此确定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其他教学法或过分依赖学生的母语,或完全摒弃之,与之不同的是,认知法并不回避母语,而且强调了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的重要性。主张适当地使用学生的本族语,并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确定难点和重点,用学生的本族语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语言现象,以便于理解。在初级阶段,学生的本族语使用得多一些,允许必要的适当的翻译。

通过对比,一者能够发现两种语言的相通之处,这样就可以省去不必要的解释,提高教学效率。除去一些专有名词,其他大部分名词都可以通过翻译让学生理解认识,老师不必再做过多解释。此外,很多语法点也是相通的,比如语序,俄语和汉语的语序有很大的相似性,对于这些语言点只要稍加提示,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二者还可以发现不同之处,这正是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地方,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比如时间的表达法,汉语和俄语在顺序上略有不同,这里就要加以说明;又如“多少”和“几”的区别,出于逃避心理,学生经常会逃避使用“几”,而都用“多少”提问;再有像汉语里的量词,因为俄语中没有,学生就会逃避不用或者乱用,这时就需要加以特别说明。

当然,过分依赖翻译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就掉进了语法-翻译法的魔咒。我们强调在初级阶段可以使用母语,但绝对不能过分依赖,要逐渐实现从母语到目的语的过渡。而我正是从课堂用语出发,在逐渐增加汉语的使用量。

二、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先理解(认)再操练(知)

犹如前文所说,我们的汉语教学主要是以培养运用汉语的交际能力为目标,强调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实践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其他教学法,或者依赖机械式操练(如听说法),或者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如语法-翻译法),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而认知法认为,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训练;反对过分依赖机械性的重复操练,主张发挥学生的智力,“发现学习”,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基础上有意义的操练。正是认同了这一点,我现在开始逐渐增加学生进行操练的次数。

曾经有一件事对我的触动比较深:当时我的学生已经学了两个月汉语,开始时我发现他们的发音很好,汉字写得也不错,就觉得他们的汉语基础应该很不错。但是当我让他们做自我介绍时,他们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就连程度比较好的学生也说得漏洞百出,毫无章法。这时我就认识到了一个问题,虽然他们对语法和语言规则掌握的比较扎实,课本里出现的词汇也都记住了,但是明显缺乏有意义的操练或者操练太少,不能有效把所学知识应用到交际中去,甚至还不到有效地组织自己的语言。认知到这个问题后,联系自己学习外语的经历,我明白,学习外语远不是只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记住语法规则那么简单,如果不能把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那么很快就会遭遇学习瓶颈,甚至可能会失去对学汉语的兴趣。

之后我开始有意增加他们的语言操练。方法之一就是值日生汇报。每节课上课前,我会让一个学生上讲台做值日生汇报。鉴于还是初级阶段,学生的词汇量有限,我就把他们的汇报内容限定为讲述自己的近况。到目前,我们仅学了几个专题:相互认识、介绍家庭、询问年龄、日期的表达和买卖东西等,随着课程的进展,新知识点不断出现,我就鼓励学生不断加入新知识以及平时我给他们扩充的知识。虽然只是一个简短的汇报,也许只有2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依然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开始的时候,有些学生的句子组织很混乱,说话经常顾此失彼;有的学生会出现逃避心理,对于新学的、掌握不扎实的知识会尽量逃避。对于这些问题,我会帮助他们解决,对于他们逃避的知识点,我会以问答的方式提出来。学生汇报完了以后,我有时还会抽问听的学生,让他们也积极参与进来。

方法之二就是增加对话训练。学完课文,我会不吝时间地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其中大多会以小组对话的形式进行。以《我在这儿买光盘》一课为例,这节课出现的词汇量不多,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在中国买卖东西。我用了两个课时的时间讲解课文的生词和注释,而操练也用了将近1个课时的时间,用时不可谓不多。当然,我没有直接就让学生进行操练,而是在我的提示下,让学生先回忆起来主要的知识点,比如:

(1)我问:“当你进商店买东西的时候,别人会怎么问你?”

学生:先生,您要什么?(2)我问:“那你怎么回答?”

学生:我要„„

(3)我问: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说的时候怎么问?

学生:这个东西怎么说„„

(4)我问:当对方理解错误你的问题,答案不是你想要的答案时怎么继续问?

学生:我是问„„

(5)我问:当你看上一件东西,怎么问价格?

学生:这个东西多少钱?/这个东西一斤多少钱?(6)我问:如果你觉得贵了该说什么?

学生:你的东西好贵,能不能便宜点„„

以这种方式,先把本节课需要进行操练的句型让学生回忆一下,如果需要的话,我会按顺序把这些句型依次写在黑板上,以供学生参考。然后,给学生5-10分钟的时间让其准备对话,这时可以限定范围,也可以完全分开,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比如,我本来设计是让学生买卖蔬菜,把道具都准备好了,结果很多学生却说,我们不买菜,我们买水果、买肉。当然,这些并不会对操练有什么大的影响,我就听从了学生的意见。在他们的对话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是难免的,我不会立马打断他们,而是听完之后,给予一定的肯定,然后提出刚才对话中的问题。比如,一个学生卖肉,说这是牛,这是羊,这是兔子„„结果说的很多,却把“肉”字都省略掉了,对话完了之后我就针对这一点进行了必须的补充说明,让他们知道俄语和汉语里对动物和肉的说法是不太一样的。

三、主张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目的是全面掌握语言、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语音与文字结合,口笔语相互促进。各种感觉器官同时综合运用,以求收到最佳效果。语音教学应适可而止,因为成年人学习纯正地道的语音不容易。

前面已经提及,要经常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操练,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听力水平。相对来说,读和写却是教学的难点。撇开发音不谈,对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读汉字和写汉字都是一大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一个问题,哪怕是学习程度很好的学生,遇到学过的汉字有时也会不知道怎么读,也就是说在拼音和汉字的衔接上出现了问题。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拼音毕竟只是一个过渡,必须让学生逐步摆脱对拼音的依赖。在课堂上,我会让学生多读,强化他们对汉字的认知,而我布置的作业也都与写汉字有关,或者是单纯的写汉字,或是造句、写小短文,虽然量不甚大,但旨在提高学生读写汉字的能力。

此外,在课堂上和作业中,学生出现错误都不可避免,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在分析出现的各种错误时,影响交际的错误要加以纠正,但其他一般性错误不宜进行过多的纠正,更不要指责学生。过多的纠正或指责容易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产生怕出错的心理,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吸取了多次教训后,我现在一般不会在学生说话或思考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因为这样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影响整个教学。

四、注重中国文化的教学,以提高汉语教学效果。

应该提出的是,在认知法中并未特别提及文化对学习外语的重要性,但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教汉语不容忽视的,值得我们重视。

丁迪蒙认为文化教学主要是对于目的语理解和运用密切的文化因素的教学和在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教授时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如果汉语教学只教授语言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们在学习和使用那些成语、谚语时不但不能理解其深层涵义甚至会引起误会。如电影《刮痧》里美国人心目中“孙悟空”的形象就是好斗,好管闲事,以至于歪曲到暴力和邪恶的人物代表。从文化在语用知识上看,学生只有先理解语料中背景或规律性的知识,才能根据功能和语境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因此学生要掌握中国常用的、特有的语用文化。比如称谓用语。尊称和敬称体现了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有“你”和“您”的区别,“你多少岁了”和“您高寿了”的区别,“你姓什么”和“您贵姓”的区别。

在教学中,我把文化知识的教学也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新实用汉语课本》,每一课的最后都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介绍(культурные сведения)。每节课学完生词,在讲解课文之前我会先介绍本课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对课文的背景知识有一个大致了解,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以第七课为例,本节课的专题是“相互介绍”,文化知识为“中国人姓名的组成”。生词学完之后,我把我的名字和一个学生的名字进行对比,告知学生二者的不同。这时,学生对中国人姓和名的由来很感兴趣,纷纷问中国人名字的含义。之后我给他们每人起了一个中文名字,有音译的名字、有文学性的名字,还有中国诗人的名字,而且把他们的名字的含义都一一解释清楚,这样他们对这一文化知识就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也起到一定作用。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 篇10

姓名:***

性别:女

籍贯:***************

生日:****************

健康状况:健康

毕业学校:***************** 专业:**********

工作意向:大学教师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外语水平:日语一级英语四级

座右铭:***************************

二·我的规划目标

目标:学校校长

阶段目标:24——26岁,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26——30岁,中国地质大学教师,努力工作,争取荣誉。30——33岁,争取调换职位,一边熟悉政教、后勤等部门的运作;一边自学教育博士主干课程。33——35岁,应聘本校或兄弟学校副校长等相关职务,一边熟悉学校的全面管理工作,一边自学领导学、管理学方面的课程。35——39岁,应聘校长职位。之后,一边从事管理工作,一边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步成为一名省级和国家级优秀校长。三·我的认识

职业规划认识:当一个人选择并且从事一种职业时,其职业生涯就意味着开始。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确立职业生涯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计划和管理来实现的。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要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就必须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计划和管理,使自己的能力、技术、价值观等沿着崇高的目标,不断追求、不断实现。职业认识: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可以是发展的,亦可以是停滞的;可以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决定的因素。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抉择与其实现的程度和结果,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愿意承担一种积极进取的责任、是否等待时机来临还是自觉努力、是否坚持不懈地追求,而且在于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要求教师必须为人师表。因此,教师职业生涯计划的本质,与其说是业务方面的专业发展,不如说是教师个人德性的成长。一个职业生涯获得成功的教师,教学工作在其生命价值中几乎占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热爱教育事业的痴迷与奉献,不仅是人生价值和生命价值的体现,而且更是人生幸福和快乐的源泉。在职业生涯中能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教师,应该说已经到达了一个成功人生的境界,一个自主发展的境界。

四·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普遍出现找工作难的问题。应对这一问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加强专业技能修养,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外语系的女生,更应意识到竞争的激烈性,我们不仅要和同等学历的其他高校毕业生比,而且还要和专科学历,甚至研究生学历的人比。所以,唯有加强自身竞争力,才可在这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学校环境分析:学校的发展环境对教师的成长是重要的。同样水平的教师在不同的学校里教学,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肯定有很大的差别。选择好学校固然重要,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发展资源亦同样重要。学校的发展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运行制度、学校的办学思路、可开发的课程资源和学校教师的总体素质。学校的发展环境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把握:首先,学校的发展潜力,即学校里有哪些东西是基本不会改变的,有哪些东西是近期内可以改变的,有哪些东西是今后必然会改变的;其次,自己可获得的发展资源,比如,这是一个重视科研的学校,教师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机会。

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教育事业在国家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状态是积极向上的,可以说是属于永远的“朝阳产业”,我选择教育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也是考虑到了它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的。

2、职业分析:教师这个职业工作环境单纯,对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社会地位和待遇都相对较好。唯一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师人数已经饱和,可提供的工作岗位较少,这就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更为突出的条。

3、企业分析:学校,尤其是高校,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气息,易于形成良好的心态,而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普遍较高,可以自己的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地域分析:之所以选择常州,首先是因为它是我的家乡,作为家中独子,又是女生,在常州工作离父母比较近,便于照应。其次是因为在苏南一带,常州的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都是比较突出的,与南京相比,它的竞争相对较弱。第三个原因是我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都在常州工作或学习,有利于今后相互帮助。自我分析:

1.职业兴趣

我的职业兴趣是当一名教师,理想的职业岗位是大学日语老师。我希望自己的未来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而教师无疑是最佳选择,我现在是一个日语专业大一的在读本科生,正准备考本专业研究生,希望毕业后可以在本科类大学任教。

2.职业能力

我相信通过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日语专业方面,我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我今后学习的主要方向是翻译理论与时践方向。我的目标是考取日语一级证书,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能够成功。

3.个人性格

我的个性比较温和,有耐心,有极强的责任心,与同学关系相处融洽,但是不太善于和陌生人交流,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希望可以锻炼自己与他人,尤其是与不同的学生交流的能力。

4.胜任能力

优势: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丰富;责任心强,有耐心;人缘好,与周围的人相处融洽。劣势:略显内向,不擅长与陌生人沟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社会经验。

五·明确目标

在对自身的实际和学校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对自身发展的潜力和发展的空间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师成长的目标也就逐渐凸显出来。缺乏目标引领的教师是没有追求的教师,也是蛮干的教师。从阶段上看,目标大体上可以分成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首先,教师要确立长远目标。高级教师、模范教师或者是特级教师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但这只是外在的东西。教师的长远目标应当是教育水准的不断提升,教育思想的渐进深刻,教育影响的持续拓宽。每一所学校,好教师不少,各有特色,既有以教学见长的教学型教师,又有以教育科研见长的教研型教师,同时也有以学校经营见长的领导型教师。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职业素养及思维方式选择发展路径。

其次,规划的三个层次的目标详略是不同的。长远目标注重长远,只要目标明确,有个大体构想即可;近期目标则要目标具体、行动明朗、弹性适度;中期目标要求阶段性目标清晰,工作重点明确。

六·工作计划

一.多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

二.创新课堂教学,用事实证明自己。其中包括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建

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

三.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七·调整评估:

我的职业规划是在考研成功的基础上制定的,如果考研不成功,那么我的计划将全盘落空,我将重新制定可行的计划,而我在大二大三参加各种社会考试,其目的也在于为今后考研不成功找工作准备。也许依然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也许是其他职业,计划书都将随之改变。评估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我会定期半年检验自己是否做到如规划说上的安排,半年比较容易及时发现自己的缺陷和规划书的不足,可以及时改进一些错误,从而使得规划书与时俱进,更能反映自己的需要和要求。

世事变化无常,总之,我最终的选择的职业是不会给自己造成太大压力,工作环境要轻松,同事友好,容易交朋友,让父母放心,这些是我的求职必要条件。至于是什么样的工作,到时再做决定。

八.结束语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天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直走下去。

上一篇:就业经验材料下一篇:松滋市教育系统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