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信念培养

2024-10-18

教师职业信念培养(共4篇)

教师职业信念培养 篇1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信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12130061字样。

信念, 在所查到的资料中是这样解释的,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使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对于信念一词, 我们可以拆开来说, 信念是“信”和“念”。信, 我们解释为相信;念, 内心的一种想法。正确的信念是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有着正确地、自觉地评价, 同时用这份信念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 是我们情感上的一种认定。信念一旦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 它就会对我们所做的事情起到支配的决定性力量, 随着信念的在我们脑海中逐渐成熟, 我们会受这种意识产生依赖的感觉, 对我们今后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职教师, 这是一群可以称之为是特殊的教育群体, 他们的任务不仅是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要注重的是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他们的教学任务是比普通的大学院校教师不同, 现在更多的大学教师的主要内容是, 只是单纯的传授一些书本上的内容, 对于实践这一块并没有特别的重视, 这样也是使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 找不到理想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在平时的学习中, 比较偏重于了理论的学习, 忽视了实践的必要性。我们说的高职教师的责任, 首先是在环境上, 他本身的教学环境就是高职类院校, 就是专门学习一项特长的学校, 不管是是护理还是其他的专业上, 他注重的就是学生的一个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这样的一个环境, 决定了作为一名高职教师, 他跟注重的也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就像是护理专业, 只有亲自去动手, 去尝试, 才会知道怎么做是对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时候, 还有自身有着很强的实践能力, 知道这个专业在今后的毕业方向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所以, 这也是身为高职教师虽然累, 仍感到欣慰的原因, 就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就业环境来说, 她们所培养出的学生就业率高。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 他的信念在教育教学的思想上、观点上的理解和指导上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教师的信念制约着教学情境和整个教学过程, 同时影响着他所教育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今后的一个成绩, 教师的信念同时指导者教师的这个思考行为, 首先是教师的判断能力和感知能力, 这种行为会影响教师在授课的时的言谈举止。其次是一种潜意识的影响, 这种影响一般都不会被教师所注意到, 只有在教师进行反思的时候, 才会出现, 从而改变之前教学上的一些做法, 从而促进课程的改革。

近年来, 我国高校的人数在不断的扩展, 高科技型的人才是社会需求量特别大的, 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在不断的摸索和探讨如何能够让更多的高职类学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就现在而言教师信念研究已经成为了教师成长研究中的新热点, 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高职教师的信念进行调查之后, 我们发现, 高职教师具有与教育改革相适应的现代教师信念, 但是仍然存在着“信念理论”和“实践理论”, 当学生的信念与教师的信念发生冲突时, 教师一般采取的措施, 不是说完全的否决学生的信念, 是潜移默化的将自己的信念传授给学生。现在教师队伍里出现了80后的教师对阵90后的学生, 一批年轻的教师队伍已经逐步的取代了老教师, “取代”一词并不是取缔, 而是80后的老师的信念更能够让90后的学生接受, 老教师的一些信念或坚持的道理是最为传统和封闭的, 但是现在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紧跟时代的发展, 老教师信念已经被他们封为是古董级的思想, 这样使老教师跟现在的80后老师信念的距离越来越大。

其次, 在于教师的评级制度上, 很多老教师身居要职, 手下的都是一些年轻的80后教师, 80后的人普遍被贴的标签就是创新, 但是由于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的限制, 使得她们一些先进的或是说能够跟好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不被认可, 老教师的信念越是传统, 就会越于信的课程理念相背离, 这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很重要的一点。

再次, 每个行业的参与人员都希望得到同行业的认可, 这是给自己一种欣赏, 也是让自己不断努力上进的动力, 在教师队伍中, 很多年轻教师的信念是很希望能够被认可的, 但是由于体制的问题和教育经验方面的欠缺, 直接影响到了之后一个生涯规划和信念。

由于专业的限制, 不同专业的教师在对于自己的职业信念也有着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理解, 让一些文职类的教师, 他们的信念显著的高于那些相对于理科的教师, 不止是专业上的不同, 级别的高低, 同时也影响着教师信念的深度, 就好比说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来说, 在新年上高级教师的信念要比一级教师的信念高, 可以说级别越是搞得教师, 他们信念相对来说已经很高了, 基本处于坚持不移的状态。对于那些教师职业信念越传统, 越封闭的教师, 越是我们培训的重点人群, 如果教师不对自己的信念进行反思的话, 那他就会很难的接受和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体制, 从而被淘汰。

现在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产业链的不断调整, 需要培养的是高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树立正确的信念体系。影响树立正确的信念的因素包括教师本身的个人素质和环境因素。由于现在的教师群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于教育和教学的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 此时教师的信念在教学中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如何让高职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 也就是如何改革教育中的教师存在的弊端, 这个问题已经是各个高校提上日程的项目。首先对教师进行正确的培训和指导, 这是建立正确的职业信念的前提, 也是在培养高职教师自身的素质培训。作为一名高职教师, 师德是必备的条件, 它是正确引导学生的必备思想素质, 高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很大的一部分是通过实践来进行的, 那如何让教师很准确的把握住今后学生毕业的一个就业方向, 学校就要积极的与企业创立一种互惠的模式, 这样不仅让教师很清晰的了解到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 从而加大某一方面的重点培养, 使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加强, 为今后的就业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改革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对教师的知识素养的改革和适应性新时代的信念改革。只有这样才会力争和促进高职教师发挥自身的主观带动性作用, 使得以往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到改变, 抛弃以往的思维模式, 不断的进行创新, 从而提高教学和教育的质量。师资力量的强大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生源, 只有对教师进行正确的指引和信念的培养, 才会被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所信赖。

教师职业信念培养 篇2

什么是“职业信念”?信念是指人们坚信自己所干的事、所追求的目的是正确的,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地为之奋斗、执着追求的意向动机。所谓“职业信念”则是指个体认为可以确信并愿意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认识或看法。教师的职业信念是教师对教育思考后形成的对教育事业的价值判断和坚信不移的认识,是教师教育观念的灵魂。教师拥有正确的职业信念,能够对教育目的、任务、对象以及教育环境进行整体性认识,能及时对教育行为进行科学解释和正确评价,能在教育困境中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正确的行动方向,做出科学、切当的抉择。

高职教师进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其形成坚定的职业信念。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它最初起源于美国,只是作为解决失业和就业问题的一项社会工作,而随着人本主义思潮兴起,职业指导也慢慢地由最初的简单“协助人择业”,演变成了一项“协助个人发展、接受适当、完整的自我形象,同时发展并接受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角色形象”的工作,它的名称也由最初的“职业指导”变成了“职业生涯规划”(1)。“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根据高职教师的个人情况和其所处的环境,结合教师与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由组织和个人共同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事业发展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

1 高职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个人确立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高职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目标性很强的事业,其目的是培养处于较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部分高职教师由于院校转型时间不长,不能及时适应由原来教育层次向高职教育转变的落差,对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是很明确,导致从事高职教育的动力明显不足,影响教学效果。高职教师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个人对自我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评估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不足。在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通过对高职教育客观环境的分析,可以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正确选择努力的目标,并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困难和阻力,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获得高职教育事业上的成功。

2 高职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促进个人努力工作

没有明确的目标会导致高职教育工作者动力不足,而根据“人职匹配”理论及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的研究可知,过度强烈的成就动机,追求远超过自己能力所能负荷的工作目标会引发倦怠。所以作为高职教师,如果不能给自己确定出合理的目标,不仅不能增强其工作动力,反而会产生倦怠,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我们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协助。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明确的标靶,唯有目标明确,又不至于给自己施加更大的压力,打消我们的积极性,我们才能奋勇前进。随着这些规划的逐步实现,又增强自己对目标的成就感,进一步促进自己向新的目标前进。

3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个人抓住工作的重点

部分高职教师看似工作非常忙碌,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但是往往效果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这一类人没有制定出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职业生(下转第154页)(上接第137页)涯规划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有助于合理地安排日常工作,评价工作的轻重缓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我们紧紧抓住工作的重点,增强成果的可能性,使我们的高职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4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激发个人发挥潜能

有的高职教师一生碌碌无为,得过且过,没有足够的工作成就感,而有些教师虽然初期资质平平,但通过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地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不断在工作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佳绩,最终克服重重的困难与阻力,达到自己事业新的高峰。没有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很容易沉陷于繁杂的事务。精力分散,就很难全神贯注地工作,也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我们集中精力,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尽可能发挥个人的潜能。其实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需要我们充分去挖掘,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某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唯有善于激发个人潜能,才会努力学习从而实现能力的提高和锻炼。

为了制定出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择己所爱”,在高职教育领域选择自己所热爱的专业工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工作积极性;(2)“择己所长”,任何人都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中精通所有的知识,只有选择自己所擅长的教学专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学以致用”;(3)“则其所需”,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我们对工作的选择是受到行业及所在院校限制的,不可能任由个人凭空设计,那样是脱离现实的,只有选择社会、高职教育行业及所在单位有需求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更快地做出成绩。

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可以遵循以下步骤:首先进行自我的重新剖析,即在实践基础上对自己重新进行理性认识,以避免对高职教育领域及自身条件认识不够的教师出现与所从事工作不适应的现象;其次是对外在条件进行分析,通过接触社会及其他高职教育工作者来获取信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环境进行再分析,评估自己职业生涯所遇到的机遇及问题;再次是对职业生涯进行修正,通过对目标价值取向、自身条件及外在条件进行理性分析,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为自己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最后,落实职业生涯修订,即根据修正后的发展目标及阶段目标来制定新的自我提升措施。通过以上步骤,使我们的能力在高职教育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高职教师只有通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制定出明确而合理的奋斗目标,通过不断的努力完善自己,激发出自己的潜能,在教育工作中抓住重点,有的放矢,不断增强自己的工作成就感,循序渐进,增强自己的信心,这样才可以使自己的职业信念更加坚定,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职教育工作中,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摘要:虽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但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高职教师职业信念不足,从而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本文从加强高职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入手,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教师职业信念的影响,以期从不同角度对发展高职教育提供借鉴性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信念

注释

教师职业信念培养 篇3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校教师职业信念,个案研究

1. 引言

工匠精神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新名词, 指的是一种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专业和敬业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品质。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 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已被很多行业的从业人士推崇、学习和运用。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 要得到蓬勃的发展, 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离不开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和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好教师”的大量涌现。有关“好老师”的标准, 习总书记认为一名好老师, 首先要有理想信念, 其次要有道德情操, 再次要有扎实学识。此外, 还应该拥有仁爱之心。

在全国开展“两学一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背景下, 很多高校教师认真学习党规党章、学习系列讲话, 力争做好教师。本文将以“四有好教师”为标杆, 以工匠精神为方向, 以个案研究为方法, 研究高校教师的职业信念现状, 以期得出一些共性的、有价值的结论。

2. 研究设计

2.1 理论构想

职业信念 (Occupational belief) , 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确信的认同感, 并愿意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认识或看法。高校教师的职业信念是在对教师职业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从事教师职业确信无疑的精神状态。对于高校教师来说, 在职业发展道路上, 以“工匠精神”为养料浇筑职业信念之花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 “工匠精神”能为高校教师的职业信念注入活力, 有助于高校教师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 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价值引导和专业讲授的过程中, 热爱、尊重学生, 结合学生特点、时代特色和教材特色, 精心备课, 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技术工具, 借助慕课 (MOOC) 、微课等网络平台, 切实强化教学效果, 也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以下图示清晰地呈现了“工匠精神”和高校教师职业信念之间的关系: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三位教师 (分别命名为C老师、Y老师和Z老师) 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兼顾性别、中共党员与民主党派、在编与外聘三个外部因素, 因此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C老师, 性别男, 学校外聘, 中共党员, 有8年教龄;Y老师, 性别女, 学校在编, 民革党员, 有3年教龄;Z老师, 性别女, 学校在编, 中共党员, 有3年教龄。研究选取的三位教师均热爱教育工作, 在自身岗位上廉洁自律、履职尽责, 对待教师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深受领导、同事和学生的好评, 他们用自身的行动较好地诠释“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

2.3 研究过程

在实证研究前, 笔者通过阅读文献资料, 明晰了高校教师职业信念的构成要素:热爱教师职业、尊重关心学生、精心组织教学、善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有专业成长诉求、对未来职业充满期待;熟悉个案研究法的性质和运用策略:多种方法共用的质的研究方法。

在个案实际研究的过程中, 笔者先分别与三位老师进行当面访谈, 从他们选择高校教师职业的原因、从教生涯中难忘的经历、常用的教学方式和工具、对“好教师”的认识、处理工作和家庭之间矛盾、对未来职业的期望等方面详细了解他们的信息。接着通过跟三位老师的直属领导进行沟通, 侧面了解直属领导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态度的评价。然后进一步了解到学生对三位老师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整体评价。最后经三位老师同意, 通过查阅备课材料、批改作业材料和现场听课等途径, 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相关信息。

3. 具体分析

3.1 教师主体视角

从选择教师行业的原因看:C老师受父亲的影响比较大, 其父是一名小学教师, 从孩提时代开始, C老师就对教师职业无比敬仰, 且喜欢和学生接触, 因而在其毕业时, 果断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Y老师性格温润, 喜欢学校的工作环境, 她觉得教师这份职业能满足其对专业提升的诉求;Z老师觉得教师工作稳定, 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尽管三位老师讲课风格各异, 但他们能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 对学生一视同仁。作为青年教师的代表, 他们能够顺应大数据的时代要求, 主动选择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 并有意识地通过微信、QQ等通讯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

在处理工作和家庭矛盾方面:C老师表示目前他将较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中, 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较少, 正在寻求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点;Y老师尚处于未婚状态, 她希望将来在家庭幸福的基础上, 亦能够兢兢业业工作;Z老师表示能够很好地处理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

在专业成长和职业期待方面:C老师正在努力准备网络中级工程师考试, 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通过相关考试, 职业能够更好地发展;Y老师已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咨询经验, 目前, 她正在学习精神分析理论, 希望将来能够在心理教学和心理咨询工作中有较好的发展;Z老师已获得中级教师职称, 目前, 她正在做高等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 希望她的中级教师能够在近期被学校聘用。

C老师谈到, 在他从教生涯中, 最令他难忘的一件事是2015年元旦晚上, 在收到的学生祝福短信中, 有一条特别的信息:“C老师, 您好, 我是您教过的M专业的学生, 非常感谢您在大一时引领我迈入编程的大门, 在编程的世界里找到了快乐,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那时的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学生, 不爱讲话, 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且经常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是您在与我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我的特长, 并时常在下课后耐心的给予我指导, 鼓励我、引导我, 为我打开了另一片天空, 谢谢您。”C老师说, 学生对自己的肯定, 鼓舞并坚定了他继续从教的信心。

在Y老师的从教生涯中, 最令她难忘的一件事是帮助一个严重自卑的学生重获自信。在某个周五下班后, 她刚刚准备离开办公室, 情绪非常焦虑的H学生在心理咨询室的门口犹豫徘徊, 却不敢进入, 她主动询问学生, 并把H同学领入咨询室进行专业的咨询帮助。在咨询中, Y老师了解到, H同学之所以焦虑, 是因为他感觉自己学习能力不行, 害怕考试挂科。此后, Y老师连续为H同学做了8次心理咨询, 除了运用咨询的一些基本理念:无条件积极关注、尊重、共情, 还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H同学改变了不合理的信念, 重获了自信。咨询结案后, Y老师感觉自我效能感获得了提升, 希望在今后的咨询工作中帮助更多的学生摆脱心理困扰, 重拾身心健康。

在Z老师的从教生涯中, 令她最难忘的一件事是某天晚上10点40时, 她即将准备入睡时突然接到学生的电话, 在得知班里T同学肚子绞痛, 浑身冒冷汗后, 第一时间赶往T同学宿舍, 稳住该生情绪, 在宿舍同学的协助下一起将其送往医院。与此同时, Z老师向学院相关领导汇报了此事, 并通知了学生家长。在T同学急救的那晚, Z老师彻夜未休, 一直陪伴着他。直到黎明降临, T同学被抢救过来后, Z老师悬着的心放了下来。Z老师说, 在同学们出现危机事件时, 自己能够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并最终挽救学生的生命, 十分欣慰。希望在今后教师生涯中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 更多地帮助学生。

在谈到是否有职业倦怠感时:C老师表示, 工作不顺心时偶尔会有想换份职业的想法, 但当他想到那些活泼的学生、可爱的面孔, 会瞬间觉得找到了支撑自己坚守岗位的动力;Y老师表示, 教师这个职业非常适合她, 她十分热爱自己的职业, 没有职业倦怠的感觉;Z老师表示, 从教3年, 遇见的事, 或惊心动魄或喜悦满怀或惆怅不已, 这些事好比一部精彩的电影, 亲身体验还不够, 谈何倦怠。

3.2 直属领导视角

C老师直属领导认为C老师工作认真负责, 兢兢业业, 遇到困难从不回避, 自己能解决的就解决, 不能解决的会及时主动向上级领导求助, 和同事能和谐相处, 不怕吃亏, 人缘较好, 比较关注工作中的细节, 对数字和程序化的事情相对敏感。

Y老师直属领导认为Y老师工作认真负责, 做事力求更好, 热爱教师职业, 工作精益求精, 经常主动在下班时间为同学们咨询和服务, 她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经常参加一些心理咨询和心理课程方面的相关培训。

Z老师直属领导认为Z老师工作成绩突出, 但侧重点不同:在行政工作中, Z老师表现出较强的行政能力, 能把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Z老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依然有待加强。

三位老师的直属领导分别用六个词概况了他们的工作态度, C老师是工作积极、主动、勤奋、热情、周到和细致;Y老师是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博学和奉献;Z老师是态度端正、工作勤恳、爱护学生、认真负责、成绩突出和工作努力。

在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建议方面:三个老师的直属领导均建议他们加深对本职工作的思考, 继续加强专业学习, 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同时希望学校建立教师职业发展平台, 设立专门机构对教师职业发展进行规划。

3.3 学生视角

在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 学生反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三位老师均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 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比较多的知识和内容;在教学内容上, 三位老师均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 将抽象的知识点用通俗的语言讲授出来;在教学风格上, C老师以平实、通俗见长, Y老师以循循善诱见长, Z老师以风趣、幽默见长。学生觉得C老师上课时像一个有力量的、充满智慧的长者, Y老师像一个江南水乡中走出来的婉约姐姐, Z老师像“欢乐喜剧人”中的喜剧哲人。尽管三位老师的授课风格迥异, 但学生都十分喜欢上他们的课。

在和C老师学生的访谈中, 学生说C老师平时对他们非常好, 做了很多让他们感动的事情, 其中该同学印象比较深的是, 有一年其家庭发生变故, 经济非常困难, C老师得知后, 将他约到办公室了解了详细情况, 主动帮助他向学校争取勤工助学岗位, 使他有了一些收入, 还通过学校爱心超市帮其申请入冬衣物。

在和Y老师学生的访谈中, 学生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 他生日那天晚上, 在满心欢喜的时候, 女朋友打电话来说要分手, 那一刻, 他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脑袋中一片空白, 觉得生活一下子失去了颜色, 随后的几天一直闷闷不乐。学生说, “在上课的时候, Y老师提问了我一个问题, 当时我心情比较烦躁, 不耐烦地拒绝了, 说话很冲, 当时老师察觉到我的情绪不对, 并没有责怪我, 而是让我坐下接着听讲, 课后, Y老师电话约了我谈心, 和她聊完后, 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过去的那段感情, 心情好了很多, 感谢Y老师!”。

在和Z老师的学生的访谈中, Z老师的学生说, Z老师非常聪慧、睿智, 在他们迷茫的时候, 总能及时给他们提供正确的建议。他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 有一次, 他为了赚钱, 在一家网站上购买了一些电子币, 起初赚了一些小钱, 尝到甜头后, 他由小买多, 越买越亏, 越亏越买, 最后搭进去6000元, 当时吓坏了, 情急之下给Z老师打电话求助。Z老师得知后, 立即陪他去派出所报案, 在去派出所的路上, Z老师给他讲了很多网络诈骗的案例, 并建议他正确使用网络, 莫贪小便宜。

4. 结语

本研究从个人、直属领导和学生三个视角, 通过鲜活的案例深度阐释了三位高校教师的职业信念, 归纳了一致的核心品质: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尊重、关心学生, 注重自身专业素养提升, 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较好地将“工匠精神”的职业信念体现在方方面面。本研究中积极、正向的个案有助于为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国良, 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 2000 (5) :16-20.

[2]孟春国, 陈莉萍.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干预个案研究[J].外语界, 2014, 4.

[3]黄欢.高校年长教师的职业发展特征[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6, 5.

[4]黄欢.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 2016, 5.

英语教师要培养正确的教师信念 篇4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教学活动一般被看作是教师的行为, 而要了解教师的课堂行为, 必须要了解他行为背后的信念和思想 (Richards & Lockhart, 1996) 。近年来,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信念的影响, 认为真正使外语教学产生变化的是教师而不是方法 (William & Burden, 2000;严明, 2008) 。国内对教师信念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本文将从构建教师信念体系入手, 对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探讨建立正确教师信念的方法, 期望对英语教师有所启发。

二、教师信念体系的定义和内容

William & Burden (2000) 认为:教师信念中的“信念”, 不是对于某种宗教或信仰的坚定意志, 而是泛指他所信以为真的东西, 他内心深处对特定事物的个人看法。根据朗文词典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 “教师信念体系”被认为是“语言教学中教师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教学、语言、学习和他们的学生的观念和理论。教师信念体系是来自教师的经历、观察、培训等比较稳定的构念。”

教师的信念体系是长时间逐渐形成的, 包括主观和客观层面, 有些很简单, 有些则比较复杂。对于语言教师信念的论述, 国外研究比较全面的是Richards & Lockhart (1996) 和William& Burden (2000)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教师信念体系:对学习的信念、对教学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对自己的信念。

1.对学习的信念。

教师只有真正明白学习是什么, 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师对学习的信念建立在自己的教学经验或学习经验的基础之上。William & Burden (2000) 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提出一系列正确的教师对于学习的信念:学习是复杂的过程;学习会带来个人的变化;学习会产生个人新的理解;学习有多种形式等。

2.对教学的信念。

Richards & Lockhart (1996) 指出:教学是一种个人活动, 不同的教师对于教学的有效性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有职业感取决于他们的工作条件、个人目标、态度和职业期待。有些教师把教学仅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有些则认为教师的职业高尚, 认真去做并倾注心血。成功的教师一般都是后者, 他们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

3.对学生的信念。

对学生的信念主要体现在教师如何看待学生, 如何看待师生关系。Meighan (1990) 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用七种比喻表达出来:抵制者、容纳器、原材料、客户、伙伴、个人探索者、民主探索者 (参见William & Burden , 2000) 。这些信念从第一种到第七种形成一个连续体:逐渐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 体现了师生的权利关系。根据目前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越来越受到青睐。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对自己的信念。

William & Burden (2000)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强调教学实际上是教师自己个性的一种展现, 认为教师的教学实际是把自己的“人格”带入师生关系之中。同时作者指出, 缺乏自尊心的教师很难帮助学生建立自尊;不能接受学生的教师同样很难接受自己。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同时反映了他对待自己的态度, 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反映了他作为“人”的真实的自己。同时, 教师要把自己看作是终身学习者。因此, 教师教学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三、目前教师信念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外语言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 目前教师信念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不一致;二是教师信念和学生信念差异较大。

1.教师信念和教师行为不一致。

正确的教师信念意味着教师的行为要与其信念一致。然而, 很多研究表明:教师的行为与其信念并不一致。William & Burden (2000) 认为如果这个差异太大的话, 学生很可能会接受混乱的信息。Montgomery & Baker (2007) 研究了二语写作教师对于给予学生反馈的认识和实际行为的关系, 研究表明, 教师估计的反馈从数量和类型上都与实际中的不一致, 而且大部分教师对这一结果感到很吃惊, 这说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2.教师信念与学生信念不一致。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的信念往往与学生的并不一致。Matthew (1998) 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并且提出:师生信念的不一致对外语学习 (语言的进步、对课堂的满意和对教师的信心) 有负面的影响。在一项师生的学习信念的对比研究中, Nunan (1999) 发现师生的信念差异十分显著, 并且认为:“不幸的是, 当教师和学生的观点发生冲突时, 教师往往觉得只有两个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或者是向学生让步或者是采取‘我是医生我知道怎样最好’的态度”, 他还建议:“关键是要认识到差异的存在而且要创造师生双赢的局面。” Kumaravadivelu (1991) 认为这个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差异越大, 获得期望的学习效果的机率越小。

四、培养正确教师信念的有效途径

William & Burden (2000:53) 在建构主义的模式中提出, 要培养正确的教师信念, 首要的是“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信念和世界观”, 而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反思性教学的从业者”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Smyth (1991) 提出了一组帮助批评反思 (critical reflection) 的问题:我的教学行为能否反映我的教学观和教学信念?这些信念是怎么产生的?这些信念要求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与之相适应?我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谁?在实际教学中, 阻碍我的教学信念的东西是什么? (转引自 William & Burden, 2000) 。教师通过反思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信念, 不断监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反映了这些信念, 从而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尽量做到行为与信念一致。另外, 除了认识了解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之外, 教师还要去了解学生的信念。Matthew (1998) 指出, 学生的信念不会自动跟着新的方法改变, 老师应该向学生阐明课程的目标, 并有责任向学生解释某种方法或活动背后的依据,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误会、不满甚至反对”, 缩小师生的信念差异。正如Kumaravadivelu (1991) 所指出的那样:“师生信念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坚持自己的信念, 也不能跟着学生的意见跑, 因为学生的信念之间也存在很大, 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 而是要承认这种差异, 积极想办法了解学生信念, 尽量减少师生信念分歧, 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依据近年来语言教学, 尤其是二语/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信念体系的内容并提出了当前英语教师信念存在的两大问题, 旨在鼓励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建立和调整自己的教师信念, 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然而, 由于信念是比较稳定的, 不易改变 (William & Burden, 2000) , 英语教师正确教学信念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摘要:教师信念决定着教学行为, 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在对教师信念体系论述的基础上, 提出了目前英语课堂上教师信念所存在两大问题——与教学行为不一致、与学生信念差异较大, 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通过反思性教学培养正确的教师信念。

关键词:英语教师,教师信念,教学行为,学生信念,反思性教学

参考文献

[1]Kumaravadivelu, B.Language-learning tasks:teacher intention and learner interpretation.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1991, 45 (2) :98-107.

[2]Matthew, P.Exploringthe gap between teachers'and learners'beliefs a-bout useful activities for EF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8, 8 (2) :233-248.

[3]Richards, J.C.&Lockhart, 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上一篇:人的主题下一篇:手势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