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层布置作业

2024-10-25

如何分层布置作业(共11篇)

如何分层布置作业 篇1

浅谈如何分层布置语文作业

景县任重完全小学王丽丽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何将学生、作业分层比较科学以及生物作业怎样布置才能使学生饿的吃饱,饱的吃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发挥作业的真正目的——巩固基础、强化技能、发展思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分层 新的作业关 学生分层 作业分层 评价分层

长期以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了千篇一律,所有学生的作业一刀切,全班所有学生做的是同样的课内作业。其结果是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长期的这种作业方式已经使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比如马马虎虎的做、到校抄同学的答案、字迹潦草、错误率高、不认真思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等。而且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占去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造成学生两极化发展,优等生成为机械学习的呆子,后进生则全无学习兴趣,某些人甚至于因害怕作业而形成对学习的恐惧。《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是说,要重视学生语言潜能和智商的差异,学习风格不同,经验背景不同及情感态度不同所带来的差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此布置弹性作业即分层布置作业的作法,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也响应了“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课改要求。国家教委规定的小学生作业量:一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二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三十分钟;三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三十分钟;四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四十五分钟;五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一小时;六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一小时。以下谈谈我在分层布置作业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树立新的作业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头脑中充满着“是什么?”和“为什么?”是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下初中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开拓视野、自由自主、驰骋思维的广阔空间,并享有足够的时间.布置并组织指导学生完成适当的课后作业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后作业过程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历程,每一次作业都应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新问题,同时,在产生困惑,解除困惑的循环中,不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愉悦。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参与、自主探求的精神得以升华;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激发并持久保持对学习的学习兴趣;树立并不断巩固学好语文的信心;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课后作业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额外负担,而是一种学生成长的需要.积极努力并高质量地完成课后作业将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二、科学的分层布置作业(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结构、接受能力将全班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语文基础扎实,思维能力强。B层:语文基础中上,思维能力较好。C层:语文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D层:语文基础不好,思维能力不强。在分层时便给学生讲清分层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自己的工作。对学生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2)作业分层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要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要按统一标准来划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着力点。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注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可以将作业分为三层: a基础类作业 针对基础较差、学有困难的学生而设计,作业的份量较少,难度较低,方法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作业内容基本可以通过教材就可以找到答案。通过练习,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有成就感,真正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b提高类作业 针对基础一般、学业中等的学生而设计,面对的是班级的大多数学生。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其变式、判断比较和一般综合题等。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目标,并通过一定量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c创新探究类作业 这类作业面对的是班级中学有余力的学生。以综合性、拓展性为主,一个题目尽可能安排多个知识点综合练习。这一类作业综合面广、操作灵活、创意性强。达到拓宽学生思路和知识面,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3)作业的布置

根据根据学生所在的年级特点及班级的不同特点,可以采取采取不同的分层措施布置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a教师给出所有层次的作业范围,学生自由在所有的层次中选做自己认为合适的作业。这种模式适合在思维能力强,能领会事物的相互关系的年级和班级进行。

b教师具体指定各层次的作业,这一模式主要在思维能力不强,补能领会事物的相互关系的年级和班级进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就是上面谈到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C、D 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A、B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分层作业的份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结果马上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首先作业全交齐了,字迹工整的人数多了,而且没有出现抄袭的情况。若使作业达到相应的效果,评价的方式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评价分层

(一)作业评价中的“三结合”

如果说教师盲目布置练习会将学生带进“题海”的话,那么教师对作业采用“包办式”的全批全改的评价方式,不仅会消耗教师的大量时间,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只重结果(对、错)而忽视过程(错误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局面,在进行作业评价时可采用以下方式:

1.“粗评”与“精评”相结合

我们常听到许多师生抱怨“作业难评”、“作业难做”,看到许多“学生忙着写、老师忙着评价”的情形。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评价作业的技巧缺乏探究,将每次作业盲目地全批全评,而收效甚微。如果对某些作业“粗评”与“精评”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弊端。“粗评”与“精评”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师在讲评练习时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使学生知晓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并做到“对症下药”。

2.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教师“包办式”的作业评价方式,往往使学生产生惰性,这是应予以扭转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某些作业的处理,可采用让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自评”与“互评”的评价方式,不仅反馈及时,而且更重要的是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评价作业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对知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作业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在选择评价手段时,教师应根据活动的目的、活动开展的方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等采取适当而多样的评价方式,让评价结果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与说服力。1.激励性语言评价

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评价除了对作业的评判外,还应赋予它另一种作用,那就是这种评价既要让学生看到不足,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带着这种思路,我在我所教的班级进行实验,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采用“你真棒!你最行!”等激励性语言,并常挂嘴边,通过班级评比、橱窗展示、家长会上表扬等方式表扬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以激发,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和兴趣明显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在作业中体验了成功,这种细微的成功感又将成为其学习的动力。

2.重复性评价

多数学生常常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很满意(比如作文),但是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的方式,即学生做完作业,自评、互评、师评后再进行修改,教师再次评价。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尤其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学生李某,作业字迹工整,但准确率非常低,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比较端正,我在正确的题目旁画出大大的红钩,并附加评语“你已经掌握了部分知识,继续努力!”一句简单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让他轻松面对学习。总之,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念告诉我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作业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能使学生感受到作业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起到激励和教育学生的作用,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如何分层布置作业 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布置作业

在现代初中英语的教学的实践表明, 分层次的教学更能够使学生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 使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充实自己, 使自身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分层次的教学方式不仅仅需要从教学方面着手, 也要从布置作业着手, 因为课下作业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下面主要就这两方面进行讲述。

一、教学层次的进行英语教学

1.根据作业成绩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四组, 主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成绩进行分组。比如:成绩特备优秀的学生就在第一组, 成绩中等偏上的在第二组, 中等的在第三组, 差等的在第四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成绩对于学生进行分组, 根据每一次的成绩进行调动, 如果学生进步了就将他们调到高一等的分组, 成绩下降就降一组。这种分组式的教学可以更好的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学习效率更加好。

2.设计好作业的层次。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充分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将学生的作业分层次的布置下去。比如:对于比较难的作业, 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 引导他们去更好的思考, 对于比较便宜的提目, 对于比较便宜的题目, 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在对于课下作业的布置上, 教师一定要充分的把握难易的分配度, 难得不能多, 易的不能少, 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更好的搭配作业, 使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吗, 都会解答出来几道题。

3.布置的作业更加具有特色。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树叶, 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一个人。当代的初中生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 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进行针对式的布置作业。举个简单的例子, 教师可以给不同的学生不一样的题目, 使学生自主思考, 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使自身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展。

二、关于作业上的分层次

初中生们的英语作业来说, 可以分为很多种主要有口头上的作业以及学生具体的书面作业

1.口头上的作业布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口头作业主要是学生的朗读、背诵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构成。首先就是对于学生的朗读来说。朗读能够使学生能够使自己脑海中的单词得到很好的巩固, 更好的将它们记在脑海中, 教师可以在即将要下课的时候, 布置一些关于朗读的课下作业, 比如:一些单词以及重要的举行, 又或者是一篇比较重要的文章, 在第二天进行抽查或者是默写, 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的养成朗读的这个好习惯, 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做很好的铺垫。其次就是对于学生背诵来讲。背诵的目的可以更好的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一些重要的句型或者对话记在脑海中吗, 有利于他们英语知识的积累, 在他们以后的口语对话中, 能够更好的将它们运用到其中。对于学生背诵作业布置的时候, 教师要进行很好的分层次布置, 对于成绩很优秀的学生来说, 他们需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要背诵下来, 成绩比较中等的学生就针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背诵, 成绩很差的学生就背诵简单的一些句型又或者很好的读文章。最好是对于学生相互对话来说。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交流, 所以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进行作业的布置的时候布置学生之间对话的作业, 使学生能够在对话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2.学生的书面上的作业布置。学生的书面上的作业也是极其重要的, 可以将其分为抄写、书面表达、以及课下的阅读方面的练习三个方面。首先, 对于学生的抄写作业来说。抄写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可以在课下通过书写的方式使学生对于英语的知识点掌握的更加全面, 对于他们以后英语的学习来说也是极其有利的。其次就是关于学生的书面表达来说。关于书面表达联系的训练也是极其重要的, 教师可以在每一周或者每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布置学生一篇英语作文, 让学生可以自己任意发挥, 学生能够自己的思维空间更加的广阔, 英语写作的范围更加的广泛, 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更有利于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最好就是学生的阅读方面的练习。阅读理解对于学生是极其重要的, 在他们的英语考试种阅读理解更是占了很大的比例。教师可以每周五给学生布置两篇阅读理解, 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相应的训练, 可以更好的使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于英语的知识积累增加, 对于运用语言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总的来说, 在对初中生的英语进行相关教学的过程中, 不同层次的作业布置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使学生的英语单词、词汇等等的积累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对于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程度的提升作用, 科学的作业的分层化布置, 可以更好的促进初中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更好的推动英语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聂万攀.提高英语作业有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学习 (上) .2011 (06) .

如何分层布置作业 篇3

一、高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形式与实践

1.设置“刚性作业”与“弹性作业”

高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差异较大,而实际的作业又不可能兼顾每个学生,因此采取“刚性作业”与“弹性作业”的布置形式有助于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刚性作业”就是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做的作业,体现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班上中等生的程度而设计的。

2.丰富作业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形式是为目的服务的,只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在选择作业方式上主要考虑其达到目标的贡献,笔者认为可以将作业分为下列类型,并布置给合适的学生,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一是巩固型作业,巩固基础、强化技能,解题就是常见的形式,这是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布置的作业形式。二是研究型作业,这是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布置的作业形式。

二、高中数学分层作业的批改与评价

1.及时批改,高效反馈

德国心理学家爱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研究是心理学上的经典研究,其“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减慢。从短期看,作业作为一种及时反馈和评价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及时调整有关错误信息,同化和顺应正确信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首次反馈应尽可能紧接在学习之后进行,如果学生头天做的作业第二天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批改,特别是能对第二天的教学产生调节作用,那将有许多好处:信息传递最迅捷,有利于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不会像考试那样增加学生的精神负担。

2.利用写评语渗透情感疏导、学法指导

有关的研究资料证明,作业批语在激励学生学习、完善学生人格及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但写评语费时耗力,如何操作呢?笔者认为写评语时应抓住当下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下列几种情况下写批语价值比较大:一是批改作业时,发现某个学生有独特的想法,新颖的解法时,写表示欣赏、赞美的批语,如“妙解”“高超”等寥寥数语,让学生为自己的创造感到自豪,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二是对作业做错之处也可写批语。三是作业情况与平时反差较大时,酌情写批语。

如何分层布置作业 篇4

每个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一定要坚持差异理论,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布置分层次的作业,给每类孩子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各尽其思,各展其能,提高作业的质量。

一、什么是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类别学生的作业指导。分层作业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作业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幅度提高学习成绩,是非常有效的。

二、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

布置分层作业应遵循“两种三层”的原则,何谓“两种”,即笔头作业和口头作业。“三层”则是指设计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如抄写和选择题);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如简答题和短文阅读),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如composition和project),第二、三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

1、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但其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传统教学模式的作业,通常都是统一题目,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也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作业的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作业评价更有实效,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呈阶梯式的作业与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

在布置作业时,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中有“扶”,“扶”在引导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上;对B层学生实施半“扶”半“放”的策略,在适当点拨之后,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或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探究,在遇到困难时,我则适时予以指导,既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个学生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又注意做到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而对于C层学生,则多以“扶”为主,“扶”在引导深化理解知识和指导归纳学习方法上。分层作业不仅淡化了形式,而且注重了实际,同时还起到了保尖、保中、补差的作用。

2、针对不同程度的家长布置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既能让教师有效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和家长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通过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家长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能自觉地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中去。对于不懂英语的家长,让他们负责监督孩子认真听读,在孩子完成作业后签上姓名和日期,以及孩子的完成情况等,同时也可让孩子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帮助家长进行英语知识的简单学习,让学生做家长的教师,让家长跟孩子们一起听读,一起学习;而对于一些懂英语的家长,除让他们监督好孩子听读任务外,并让其帮助孩子纠正语音、语调,另外,还要配合和帮助孩子听写单词,与孩子们一起表演课文对话、学唱英语歌曲等,从某些方面扮演“家庭教师”的角色。在布置这些家庭作业时,一定要有层次性,能让家长一目了然;还要目的明确,以便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三、分层作业及评价举例

分层作业的评价原则。

A、B、C三类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对于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揭示不足,指明方向,激励其积极上进;对于C层学生,应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并肯定点滴进步,促使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

四、实施分层作业的教学的实施及举例

1、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对于C层学生来讲,难度较大,由于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他们无法受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日积月累,难免会产生自卑感和厌学感,对英语作业往往会力不从心。而分层作业在教学中能较好地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层面上发挥学习的能动性。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使C层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不断奔向新的起点,从而走向自信的舞台。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否,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英语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知识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分层作业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使每个孩子都在他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不断在收获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五、我们的思考与困惑

分层布置作业如何维持作业的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具有积极情绪色彩,趋向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高效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由此看出,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很重要。

如何分层布置作业 篇5

一、分层次布置环节

从目前小学语文布置的作业来看,基本上都是采取一样的方法,在作业布置方面,对不同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在这种条件下,学生们的个性就无法被施展出来[1]。分层次布置作业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布置作业的局限性,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坚持“分层次”原则,能够坚持从学生们的个性出发,设计出适合学生们各自特点的作业形式。通常情况下,分层次作业需要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组,其中成绩最好的一组为“拔尖组”,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被编为“提升组”,最后成绩最差的一组则被编成“奋进组”。通过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从而来激发出学生们的斗志。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出不同难度层次的作业,一般情况下需要坚持“拔尖组”的作业最难,“提升组”的作业难度一般,而“奋进组”的学生的作业则主要侧重于对基本知识点进行考察的原则。例如,在讲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第十九课《草船借箭》一课时,老师可以根据课本的主题布置分层次作业,对于“拔尖组”,老师则让他们去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相关章节;对于“提升组”,老师则要求他们去读一些相关的书;对于“奋进组”,老师则让他们掌握课本内容。

二、反思环节

当学生们完成任务之后,老师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对作业完成状况进行一些必要总结[2]。对于不同层次学生,老师让他们说出各自的阅读感受,并让他们总结出阅读技巧。与此同时,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尝试层次更高学生的作业。例如,让“提升组”学生去尝试“拔尖组”学生的作业,让“奋进组”去尝试“提升组”的作业。与此同时,老师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肯定,并且对他们的不足之处也需要指出来。例如,在讲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第十九课《草船借箭》一课时,当不同层次学生对作业进行反思之后,老师让“提升组”的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相关章节,让“奋进组”去尝试其他相关文章。

三、测评环节 在反思环节完成之后,还需要老师对相关作业进行测评。当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测评方式[3]。首先,对于“拔尖组”的学生,老师不应该给予满分,甚至适当压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仍旧存在上升空间,还需要继续进行学习。对于“提升组”的学生,老师应该对其正常给分,并且对其进行鼓励,从而激发出他们向“拔尖组”靠近的热情;对于“奋进组”学生,老师应该对其进行适当提分,激发他们进行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对于“奋进组”学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特殊原则,例如,如果学生做错了,老师可以暂时不给分,让学生们真正懂之后再让学生们重新写,然后老师再给他们评分。例如,在讲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十一课《晏子使楚》一课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拔尖组”进行适当压分,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避免他们出现骄傲心理;对“提升组”学生,可以采取适当鼓励的方式,激发出他们向“拔尖组”靠近的信心;对于“奋进组”则采取鼓励的方式,使他们能够树立学习的信心。

四、在分组中采用滚动式的分组方法

如何有效布置课外作业 篇6

金丝峡镇江西沟小学王雪梅

在当前“轻负担,高质量”的背景下,如何科学有效地布置课外作业显得尤为重要。课外作业又叫家庭作业,课外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在课后独立完成的独立的学习活动。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评改,是教师整个施教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上课的继续。

学生完成课外作业,有助于巩固和消化上课所学的知识,并通过练习形成技能,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课外作业的这些积极作用,只有在教师精心配置,正确指导,及时评改的条件才能发挥出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的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存在很多问题:1、形式单一。2、目标单一。3、作业量随意性大。4、作业“一把尺子”,没有区别。5、作业随意性大,缺乏典型性,针对性等。针对于此我想来谈一谈布置课外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布置课外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正确的目的。

教科书上的练习是经过精选的,每道题,每项练习都承担着某项训练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领会教科书编者配置这些练习的意图,这样才能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练习,不要盲目地将教科书上的或者练习上的内容从头到尾全做一遍。要充分发挥课外作业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个别教师对学生作业中错误地做出规定:写错一个字,重抄十遍,算错一道题,加做三道题,这种作业的目的虽然明确,但不正确,这是惩罚而不是训练,郑重惩罚性的作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他促使学生厌烦做作业,在这种心情下做作业可能错的会更多。

二、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分量和难易都要适当

分量适当,就是要遵守国家教委的规定: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不超过一小时。难易适当是对全班大多数学生而谈的。课外作业难易程度,应是学生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但又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

三、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有所区别。

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除了人人必须完成的统一要求外,应有所区别,有一定的弹性。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一些有难度的选做题,学生自愿完成。对学习很困难的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布置少量补漏性的作业。

四、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应该是精选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

课外作业质量差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把学生的经历浪费在一些无意的机械重复上的练习上,这类做法不仅不能提高质量,反而加重课业负担,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每天布置的课外作业,教师一定要要精选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作业。

五、布置课外作业时,教师对完成作业的要求应交代清清楚楚,并对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方法进行辅导。

小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与教师交代的是否清楚有很大的关系,题目抄在什么地方,要不要空行,要不要写竖式,要不要演算,所有这类具体的问题,都要一一交代情况。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好是边交代边示范,边让学生模仿,边巡回检查一遍。

课外作业的主要特点,就是在于他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指导有关的学习方法。例如:先复习后做题,怎样审题,遇到不会的地方怎么办,怎样自我检查,怎样科学安排作息时间等。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与管理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管理

为了实现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合理的布置与管理,教师要兼顾学生所处阶段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对初中语文作业数量、难度和形式进行合理的布置,并采取有效的多元的作业评价方式,保证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一、初中语文作业的分层布置

1.分层布置作业量。

教师应适当地减少提高类题目的作业给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使学生首先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再适时培养提高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有着较强语文素养的初中学生能更快掌握教材内容,对于基础类题目的解答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对这样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基础类题目的数量,使学生从机械重复的练习题中脱离出来,抽出大量的时间用于课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形成。相对较差的学生的作业量,可以依次适当地增加。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一篇课文的背诵,为语文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层设置背诵和理解的层次,即全文背诵、背诵若干段和逐段背诵。总的来讲,根据学生语文能力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布置作业量,不仅有助于加快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促进了学生按照个人需求有序发展。

2.分层布置作业难度。

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设计选做、必做和挑战三个层次的题目。其中必做题属于基础类题目,注重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效果的检验,该类型题目对学生的能力有较低的要求。选做题属于提高类题目,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后并能够进行实际运用,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设计的题目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性到综合性的规律,先模仿后创造并创新性发展,逐渐地提高题目的难度,适应学生认知特点。基于初中学生语文能力个体差异的客观现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类,发现每类学生各自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为基础分层设置不同的作业内容,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各自原有语文能力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和发展。

例如,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通过基础类题目的成功完成,不仅使其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建立强烈的自信,并体会成功的乐趣,激发其挑战提高类题目的信心和动力。对于学习能力相对好点的学生鼓励其积极主动地去挑战有一定难度的选做题,与同学交流合作一起研究讨论,增进学生间的互帮互助感情的交流,通过一起解决问题享受到共同努力的幸福感和快乐感。然而对于挑战题,适合能力较强对语文有着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去挑战,去展示自我。

3.分层组织作业形式。

分析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可知,每个学生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因此初中语文作业的布置也要体现多元化的特点,尽量依据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为其布置符合其兴趣并且擅长的作业内容,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例如,在完成教材某一课内容的学习后,通过组织多形式的作业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是搜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作为班级板报的素材;二是学唱有关课文主题的歌曲;三是根据课文的故事发展排练话剧小品,表演给全班同学等活动。这种多形式且内容丰富的作业,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获得了很好的改善。

二、初中语文作业的分层管理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必然要求在其作业管理上,设置分层的作业评价标准,如果只是单一的评价对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经过对学生初中语文作业分层管理,可使具有不同语文素养能力的学生平等地享受评价管理,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放松,促使他们的语文素养能力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改善和提高。

例如,教师对给学生布置的作文进行评价的时候,以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别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按照语文素养的程度由差到好的顺序,首先是只要突出文章中心,符合字数要求并且语句准确流畅;再就是在完整叙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突出文章中心并且具有一定的条理,语句相对较流畅,内容较具体;最好的是能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及景物的描写要详略得当,突出主旨。对于这三类学生分别进行管理与评价,只要处于某类别的学生达到其最佳的写作程度,就对其做出积极的引导性评价,对于超水准完成写作内容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嘉奖和鼓励。经过不断的写作训练,检验学生写作能力的水平改善情况,并重新定位以实现对学生能力提升的动态管理。

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布置 篇8

关键词:数学作业;设计;布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43-01

初中数学作业是初中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如何使作业更省时、更高效,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及教师教学的成败。因此,初中数学应做到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作业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并进行分层布置,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必要性

传统数学作业的弊端:一是习题形式单调、陈旧。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二是时间、内容一刀切.大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要求学生(优秀生和学困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三是习题中缺乏应用,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学生看不到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也不会通过数学化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数学观,掌握数学建模方法是极为不利的。而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能让学生更好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也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结构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措施

1、改变教育观念

教师要加强学习新课标,提高数学教学思想和业务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教育学生养成新的数学学习观,学有用的数学,学自己生活中的数学,端正学习数学态度。

2、深入调查研究

把班级中能“独立完成作业”“请同学帮完成作业”“简单作业自己做、难作业抄袭”“不管什么作业都抄袭”的学生名单找出来,分门别类,确定人数和比例。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了解他们对数学教学和数学作业布置的要求、建议或意见,调整教学计划,制定相应对策。

3、召开类型会议

鼓励能“独立完成作业”学生继续努力,发挥独立思考精神,完成高难度高质量的作业,但不能帮别人完成作业,只能适当点拨别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对“请同学帮完成作业”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讲清请别人完成作业的害处,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独立完成作业;对“简单作业自己做、难作业抄袭”同学,既表扬他们好的一面,也对他们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批评;对“不管什么作业都抄袭作业”学生进行解剖麻省,找出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的深层原因,分析危害性,对症下药,然后在情感态度和个别辅导方面都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和待遇。

三、分层布置的做法

1、分层。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数学考试成绩等情况对学生大致分为五个层次:优等生组、中上等学生组、中等学生组、中下等学生组、后进学生组。我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在布置作业时,针对不同的组布置不同的作业,然后在组内对各个成员的作业进行评比。比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法”时,我给后进生组布置数字简单的一步运算,让他们熟悉整式加减法的性质,通过多次训练,熟能生巧,然后逐渐加深难度,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对中等学生组我将提高作业难度,把他们的作业数字进一步反复,由后进生的一步运算扩展到二步运算,在训练中让他们向优等生趋近;对于优等生,由于他们的基础好,通过预习就能完成对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再让他们进行课本作业已经意义不大,为了让他们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我对他们设计专门的练习题,进行整式三、四步的混合运算,由于所分的组的学生处于同一学习水平,相互之间具有可比性,让组内学生进行作业比赛,通过比赛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于课外作业实行分层布置,优等生量少,难度大;中等生组在务实基础的情况下布置有提高性的作业,后进生以课本基础题为根本,同时布置以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复习巩固,在复习中学习新知识,逐步提高,最后让学生在作业中得到发展。定期进行检测,在检测中,如果能力达到中等生组的水平就实现学生的“晋级”,进入中等生组,依次类推,中等生也可以通过检测进入优等生组。

2、布置

布置作业要适量分层次,对有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课前预习,并做课后练习,以检验预习效果,带着问题进课堂。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成绩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作业分必做和选做,否则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抄袭现象,同时每周也可增加一些智力题、创造性作业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作业、超额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优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作业,供提高组和精英组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超额作业,便于精英组同学完成。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探索教改新路实施“分层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

[2] 周 俊 肖婵婵.分层导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学数学研究,2000(6).

[3]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4] 薛佩琳.关于家庭作业的理性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5).

如何给小学生布置作业 篇9

《新课程标准》为教学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作业设计的理念。“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我们打开了作业设计更为开阔的思路。作业教学研究,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而逐渐兴起。

伟大的教育家孔圣人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新课程改革也一直倡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业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的补充,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学还陷入在题海战术的深渊。做不完的作业,机械的重复来又重复去,使得多少孩子过早的戴上了近视眼镜,又使得多少孩子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最珍贵的童年记忆。面对这一切老师也要进行探索,到底怎样设计作业才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从农村小学教学的现状分析来看,提到作业,我们就常常听到教师怨声载道,看到学生苦不堪言。普遍存在着师生对“作业”概念理解存在偏差、作业设计能力退化、作业时空安排不够合理、作业批阅与反馈效用不高等问题。

农村小学生的作业究竟该怎么布置,布置多少?这个问题提的似乎没有什么价值,但却是当前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小学生减负也喊了许多年了,可是我觉得是越减越重。书越来越多,作业也越来越多。就作业这一块,在很多老师看来是越多越好,越全面越好,生怕哪方面布置不到,练不到,练得少而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说白了是影响到自己的实绩。于是乎,各种资料一起上,课本上的东西练得就更不必说了,一遍又一遍,轮番轰炸。小学生只好疲于应付,其效果呢?甚微。按规定,小学低年级不布置作业,中年级半小时。小学生的作业究竟该怎么布置?布置多少?笔者以为小学生的作业布置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所读的书,以及所学的课程等多方面来考虑,形式上要多样,内容上要创新,要从思想品德,身体技能,兴趣爱好,能力培养,知识积累等方面全盘考虑。形式上讲,动脑的动手的,口头的,书面的都行。内容上讲,做一件事,读一篇文章,写一篇观察日记,背一段好诗句都可以。不一定都是用笔去做,学生感到厌烦。就是课本上的作业也要少而精。少指适量,精指有针对性。老师切不可眼睛一闭生字五遍,抄课文两遍等等。甚至做过的还要做上几遍,做些徒劳的事。其实作业的布置要针对课本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还要分层布置,因为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不同,理解能力也不一样。盲目地布置作业,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何才能更好地、合理地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既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精心筛选,在学生平时的作业和实际教学中,多加留意,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找出学生易出错或必须牢固记住的内容,以此作为训练的重点。其次是任务、目的明确。教师可对作业内容做适当调整和补充,达到训练的目的即可,切忌过多过繁。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作业”的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布置作业,什么样的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布置怎样的作业及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或取得什么样的成效。并通过对作业的检查,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进而调整自己布置作业的思路。有些内容可采用长期性巩固的方法,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消除遗忘,不可一次堆的过多。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基础能力,在布置作业时更有目的性。

家庭作业的重要性能让学生在学校课堂学到的知识通过作业的形式得到巩固或拓展,家长和老师能意识到这重要性,然而学生却对作业完成情况不尽人意,有的认真及时完成,有的隔三差五的完成,这样的现象让老师和家长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怎么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的完成作业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还是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如何布置家庭作业,作业的形式是什么?笔者这个学期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布置作业。

一、复习类作业

每学完一课,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我会布置抄写单词,采用中英文结合,既让学生记住单词也能记住中文意思。单调、机械的抄写毫无意义,我让学生在抄写单词时让学生把每个单词字母分开进行拼写,学生在抄写过程中记住单词由哪个字母组成。

这项作业,学生完成的情况很好,因为没有什么难度,只要认真抄写就行。

二、改编类作业 所谓改编是改编书本中的对话和歌曲或诗歌,这类作业灵活性比较强,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对话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改编对话。为了降低难度,我会在课堂上给学生示范或提示从哪些方面改编,比如第三单元的对话是询问人名、职业、年龄,这个内容生活性很强,素材也很多,我提示学生可以询问自己身边的同学或家长。起初,学生对这作业完成情况不好,但坚持下来,学生找到技巧,完成越来越好。对待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我要求他们掌握书本上的对话内容即可。

三、生活类作业

周末作业,由于学生空余时间较多,我抓住这个时间布置一些联系生活的作业,比如记录你和家长学习英语的情况,在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还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家长与孩子其乐融融;我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去发现英语,记录发现的内容、地点。

如何确保作业布置、批改的有效性 篇10

如何确保作业布置、批改的有效性

根据上学期的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的研究和统计发现数学作业的发现:

一、教师布置作业的片面性与限制性

教师布置作业是面向全体学生,于主任在级部会议中曾提到,家长委员会反映晚上作业应该适当增加有难度的题目,让好学生吃得饱,同时让大部分同学不至于太累。若题目难度整齐划一,势必会出现以下情况:学习好的学生嫌作业难度不够,学习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

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平时作业“强化训练”,大量做题,使学生“熟”能生“巧”,这种情况导致学生思维“磨盘”式旋转,仅仅把学生培养成一名熟练的“记数工”,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对学生长远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是无益的。

三、部分学生为应付作业,抄袭现象严重

学生由于不堪重负,又不敢违命,只有走“捷径”——“抄袭”。“抄袭”既省时间,又省脑筋,还不受批评。但长期抄袭作业不但不会增长知识,而且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有百害而无一利。

综合以上因素,在范组长的带领下对数学作业进行了创新性的分层布置,并且结合学校定制的淘题吧,让学生进行自适应。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课改下,作业设计与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有效性。

一、作业类型

一种是练习型作业----(书面作业)。

这类作业是我们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类作业,也是最简单的一种作业类型,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做题技能,这类家庭作业必须与已知学习的材料紧密相联系,才能发挥作用。每天的作业大部分都有书面作业。

另一种是准备型的家庭作业----(预习作业)。

这是推行小组合作改后,尤其是执行学案后,老师们常布置的一类作业。这类作业的内容要紧密接着在课堂中得到扩展,由于事先已预习或者说自学过,它能使课堂节约大量的时间运用于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最后是扩展型作业------(课外思考型作业)。

扩展型作业主要用来考查学生是否能把熟知的技能和概念运用于新的情景。解答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想。例如:设计一些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的题目.其实这样的作业,目的也不在于寻求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这类作业一般是给优等生布置的。我一般布置这三种作业。

二、作业的设计及要求

作业的设计要注意量的优化,作业量是影响作业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家庭作业量过多,并不能相应提高学习成绩,而且特别不利于中下游学生的学习,不利于他们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不利于他们积极个性的形成及其他能力的培养;但家庭作业量过少,又会削弱必要的训练,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家庭作业量是一个微变量,它随着班级基础、教材特点、学生素质的不同而改变。虽然不存在家庭作业的最佳量,但却有一个适度量。教师要尽量把握这个适度量,布置因人而宜的作业,我在作业方面做了精心设计。设计分层次作业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设计。制定丰富、灵活的分层次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设置作业时,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设计一些有“弹性”、有层次性的作业,或布置作业时,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在练习中体现不同的教育对象的不同要求: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一题一解,就题论题;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一题多解。对同一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启发引导,一题多变。

这样即让优秀学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又要让后进生“吃得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三、作业的批改方式

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所以“作业要及时指导、批改、评讲、订正,这不仅能取得及时反馈、纠错、巩固等效果,而且能够满足师生共同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做好批改记录。对有些作业,我们在批阅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统计与小结,并做好批改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作业内容,作业的目的与要求、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教师的收获等。批改作业时,给予适当的评语,写一些鼓励性的言词,以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对作业中出现的新颖、独特、简洁的解法,给予介绍推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够稳定,意志力也比较薄弱,我们只有通过及时的鼓励和适当压力,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这也是老师们常用的办法。

但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等简单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常常采用一些办法:

1、教师面批。

为做到人人过关,利用课外时间及其他时间与学生面对面,及时指导、及时批改、及时评讲、及时订正,这不仅能够满足师生共同的心理需求,而且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里说的面批主要对于出错作业,对于出错作业基本采用二次批改的做法,进行面批时要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出错,如何改正等等)。

2、全班面批。

我们有时挑出3-4本具有代表性的作业本,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说出优缺点,教师评点。

3、自批和互批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误区 篇1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大锅饭,一锅烩”的情况,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初中数学设计分层作业则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转化差生,培养优生,还可以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摒弃了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

而从实施作业分层次布置的情况来看,结果普遍不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往往只是在课堂形式上追求一种“形似”,而没有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使得数学作业分层次布置的实施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

误区一:单一的按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

在实施作业分层次布置时涉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分组,大多数老师往往按照成绩把学生分为特优组、优秀组和一般组,这样的分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准确,而且组名在某种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应该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

误区二:对学生的分组固定,不能跟随课程以及学生的表现适时进行调整

教学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采用滚动式的方法。在两次考试和两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可以进入到高一组。如C组的同学可以进入B组,B组的可以进入到A组。当然,若A组的同学学习感到困难,不能跟上队伍也可以退回到B组,B组中有学习特别困难的也可以退入到C组。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再者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几何和代数时的表现会有所不同。如某个同学学习代数的能力较差,常常在C组,但他学习几何很有天赋,那么在学习几何课程时,完全可以将他编入A组,这样既可以满足他学习几何的需要,还能促进他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带动该同学代数学习,更能鼓励其他同学努力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误区三:为了分层而降低作业难度,却忽略了学习任务和课标要求

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降低作业难度来迁就学生,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忽略学习任务和课标的要求,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是学生进步,还可能助长个别学生的学习惰性。尤其对于C组的同学而言,更重要的是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激励他们。我常用变换题目的形式的方式来对作业进行分层,例如,同一道题A组的同学可以布置成一题多解,一题多变;B组的同学可以做成解答题;而C组的同学则可以将该题设置为步骤填空题或者是找错题。如此,既可以让不同的同学有各自的收获,而且课程中的知识技能也可以达标。

误区四:书面作业分层,而需要“动脑”理解、总结的作业忽略了分层

这个误区源于对“作业”认识的错误。我们一直以来给学生的印象就是:老师留下的书面作业才可称得上作业。的确,数学作业有很多需要“动手”写下来的作业,但还有许多需要“动脑”理解、思考和总结的作业,若无思考和总结,作业的功效就减半了,这也是很多老师布置但是忽略检查的作业,更是作业分层的一个盲区。所以在思考布置思考及探索的作业时也要适时分层次,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出课堂,带着属于自己的体验回到课堂。

误区五:作业分层方式单一

一提及作业分组,我们就能联想到这样一个场景:老师:“A组的同学作业是……,B组的同学作业是……,C组的同学作业是……。”其实作业分层的方式可以多元化,例如:对学生合作探究型的作业进行分层次设置,可以按A、B、C三组分别设置阶梯型的作业问题,也可以建立A、B、C三组同学混搭型的合作,对每个组内的作业分层次,这样既有利于同学间互相学习,又有利于团结。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出独立型分层作业,也可合作型分层作业。

误区六:只对作业布置分层次,而评价体系、作业指导和批阅依旧遵循单一的标准

分层作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业分层,作业指导批阅和评价体系也要分层,区别对待地制定进行分层评价,采取分层辅导、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指导应侧重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多给予鼓励,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批阅可以采用不同的批阅方式,分批批阅或者是互批,必要时也可进行面批;评价更要区分,必须让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同学及时的得到肯定,多用表扬性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希望,自信心得到发展,这样才有学习的动力。

总之,作业分层应该适时、合理,要注意学生的特征,不能片面的对学生进行分层,不能舍本逐末,要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否则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出现一些误区是正常的,我们要敢于正视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诊断,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课堂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阮正奎《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探索》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上一篇:禁止乱订教辅资料的制度下一篇:舞蹈教师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