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电路分析基础(共10篇)
课程介绍电路分析基础 篇1
《电路分析基础》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时间:2004-10-19 12:19:28 浏览次数:3
教材 《电路分析》胡翔骏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熟悉电路与电路模型,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功率。基尔霍夫定律,电阻元件,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受控源,两类约束与电路方程,线性与非线性电阻的概念,支路电流法。第二章 线性电阻电路
熟悉等效的概念,线性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掌握结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第四章 网络定理
掌握线性电路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第五章 多端元件和双口网络
掌握理想变压器VCR及阻抗变换性质。了解双口网络。
第七章 动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熟悉电容与电感元件,电容的电压电流关系,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电容与电感的储能。开关电路初始条件的求解。第八章 一阶电路分析
了解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熟悉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时间常数的求解。掌握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的响应。第十章正弦稳态分析
熟悉正弦时间函数的相量表示,有效值相量,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二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阻抗与导纳。
掌握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了解用叠加定理计算非正弦稳态电路的电压电流。第十一章正弦稳态的功率
了解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概念,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共轭匹配)定理及非正弦稳态电路平均功率的叠加。了解功率因素及功率因数补偿问题。第十二章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熟悉RLC串联谐振电路分析,谐振角频率,品质因素,通频带特征阻抗,带通滤波特性。第十三章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
熟悉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同名端,耦合系数,耦合电感的串联和并联,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
掌握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电子科技大学 2004年《电路分析基础》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介绍电路分析基础 篇2
1 课程现状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1.1 教学现状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建立一般电路系统的数学模型,训练必要的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分析后续课程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知识点的要求,我们发现该课程是90%以上专业课的基础,也是电气信息类多个学科考研的必考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近年来,电路分析基础的教学方式有了一些创新,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都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但依然没有脱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了的不会用、有用的没有学、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对具体问题分析能力不足、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
1.2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由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首创。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案例为基本素材,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从知识的被灌输者变成学习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成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及案例设计原则
案例教学法在电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已有应用,由于电路分析基础是基础课,虽与后续课程及实践应用紧密联系,但有目的、有计划且系统地将案例教学引进课堂还不多见。因此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案例教学原则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首要问题。
2.1 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本着教学双方互动的原则,通过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为能力培养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和潜在的思维创新能力,解决学了的不会用、有用的没有学的矛盾,以及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对具体问题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提高专业素养,为后续课程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设计原则
案例设计要理论联系实际,具备知识的综合性,采用案例引导来说明理论知识,案例内容选取要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感性认识,能够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案例设计要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因材施教,承上启下;案例内容选取要能够扩大专业视野,要能使学生养成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专业知识的职业习惯;案例设计应反映本学科的重点、难点和前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
3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
依据课程案例设计的原则,选取合适的案例及精心组织教学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中概念、理论、方法较多,因此需要针对出现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不同的“教学案例”并引入课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戴维南定理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比较重要的定理,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最大传输功率就要用到戴维南定理,教材中也有误差分析的案例,通过教材中例题的讲解使学生知道误差形成的原因,是电源的内阻及负载的变化,将这个案例延伸,可以引出电源的带负载能力,后续课程模拟电子技术的射极输出器和跟随器的应用等知识点自然就可以引出,由此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确后续课程学习的方向。
电源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第一章中的一个知识点,电源串并联可以给负载提供更大功率。电压源并联强调只有电压相等的电压源才能并联,这个内容结合电网的并网,结合现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微网的一些知识,及目前微网并网过程中需解决的难题,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前沿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电桥是电专业应用较多的电路,以前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材及教师授课中只强调电桥平衡的条件,要求学生在复杂电路中能看出电桥。通过设计案例,引入传感器的概念,学生不仅仅对电桥的应用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引入有关电量传感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基础课知识点的重要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串联谐振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正弦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知识点。收音机如何接收信号?如何调台?调台时到底调的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收音机噪音大,而有的却很小?为什么有时会听到几个电台同时广播?信号如何放大……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恰恰是串联谐振知识点的应用,这个案例的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发散学生思维,引出后续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功率因数提高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功率因数提高可以充分利用设备容量并降低线路损耗,使学生知道感性电路并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素,电力工程中无功补偿、电容自动投切,电气照明中的灯具选择、绿色照明等都与这个知识点有关,在此对后续课程做一些展望,在后续课程学习时有初步了解,使学生带着问题、兴趣去学习,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未知的“黑匣子”,怎样确定其数学模型,即网络函数,以便对其进行分析、设计或改进。我们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在输入端加一个冲击量,从输出端得到的冲击响应就是网络函数。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带着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学习理论知识,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会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案例教学法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和潜在的思维创新能力,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除了满足教学条件,学生的积极配合外,教师的主导尤为关键,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学课时不增反减,教学内容不减,教学要求提高。运用案例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仅对授课课程内容很熟悉,更要了解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更要求教师能敏锐地洞察现实中的问题,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出适宜教学的案例。教师要学会并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图片、音响、动画、录像等手段在课堂中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考核、鼓励等适当的方法和措施,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学习能力。适时主动探索、学习、完善是教师毕生永恒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无愧于时代赋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罗先觉,邱关源.电路(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敏华,钮霞.加强基础教学培养专业素养[J].理论界,2003,5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究 篇3
摘要: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以电路理论为主体,旨在提高学生的电路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会设计、可操作、能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但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还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本文就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关键词:电路分析基础课程 案例教学法 案例
1 课程现状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1.1 教学现状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建设已引起我国教育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路分析基础在高校教育环节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以电路模型和非实际电路为研究对象,以求解电路的状态,系统中电量的变化为课程研究内容的课程,电路分析基础重在分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必需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电路分析的方法,并能预测实际电路的特性,从而改进实际电路的电气特性,从而设计出新的电路。
但目前来看,虽然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新型教学手段不断引入,但电路分析分析基础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1.2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核心是“案例”,它的本质是设置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通过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设计和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授课质量。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当时采取的案例都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这种方式,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始于1990年。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性的特点。能有效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及案例设计原则
2.1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列举案例,并进行分析,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双向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变以往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案例设计原则
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必须严加选择,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2.2.1 真实可信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必须来源于实践,而不是由教师主观臆测和虚构出来的。在案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细节,模拟实际,引导学生认真地对待,深入分析各数据和案情,训练他们的分析能力,并鼓励他们找出最终答案。
2.2.2 客观生动 在设计案例时,教师除了要保证案例真实,还要摆脱以往传统的编写方式,变枯燥乏味为客观生动,如采用一些文学手法,来加重气氛,提示细节。但一定要注意的是,案例的生动性必须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服从于教学目的。
2.2.3 多样化 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应该只设计出情况,保留结果;设计激烈的矛盾冲突,保留处理办法和结论。未完成的部分,是教师留给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决策和处理,尽量保证解决方法的多样性。设计的案例结果越复杂,越多样,就越有价值。
2.2.4 相关性 在设计案例时,还要注意所选的案例必须紧扣教学内容。一旦脱离课程内容,所设计的案例就是无意义的。
2.2.5 典型性 即案例的内容一定要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能起到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安排的案例一定要立足实践,具有典型特征,覆盖面广,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验证所学理论。
3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
要想保证学生系统地掌握电路分析基础这门课程,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大量的实战演练,通过演算习题把握电路知识,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及时进行知识小结。
3.1 电源
从定义来说,电源就是指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它来源于“磁生电”原理,其中水力、风力、海潮、水坝水压差、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烧煤炭、油渣等都可以转化成电能,产生电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电源是干电池。作为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第一章的重要知识点之一,电源的产生类型有很多,发电机能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干电池能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发电机、电池本身并不带电,它的两极分别有正负电荷,由正负电荷产生电压。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当前的电网并网和新能源的应用及未来的前景预测,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电源知识,通过学科的前沿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3.2 电桥
电桥是用比较法测量各种量(如电阻、电感、电容等)的仪器。最简单的电桥装置仅由四个支路组成的电路,其中各支路被称为电桥的“臂”。在课堂环节,教师要通过具体案例,引入传感器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引导学生在掌握电桥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在复杂电路中找出电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3.3 串联谐振
在电阻、电感及电容所组成的串联电路内,当容抗XC与感抗XL相等时,电路呈现纯电阻性,这种现象即为串联谐振。串联谐振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适用于大容量,高电压的电容性试品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串联谐振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正弦交流电路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列举收音机的使用原理,作为具体案例,拉近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性思维。
4 小结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使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导学生深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在此环节中,授课教师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案例,深入理解电路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视野,激发学习热情,掌握课程知识。
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引入实际案例,更新了以往的育人质量评价观念,并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内部运作机制,因此,各高校为了确保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协助授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学习理念更新工作,正视学生的需求惯性和思维惯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积极创新,找出多种解决方案。教师要学会并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图片、音响、动画、录像等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科学的授课方法应当能鼓励学生见仁见智、集思广益、举一反三。授课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增强其沟通能力和讨论技巧。同时高校还要做好教师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做好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要在课程教学时间安排、场地安排和教学保障上做好服务工作;要逐步推广案例教学的范例,做好教师案例教学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钰玲.提高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方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04).
[2]杨志清,肖洪祥.独立学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6).
[3]彭宏娟,李崇容.探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J].消费导刊,2010(05).
[4]韩冰,钟洪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S1).
[5]商敏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大众科技,2008(09).
[6]钟洪声,汪玲,王明珍,李廷军,崔红玲,吴义华.《电路分析基础》中的课程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04).
[7]汪玲,钟洪声.《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04).
《管理学基础》课程介绍 篇4
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管理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按管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管理职能、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等知识和技能模块进行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方法和应用相结合。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够熟悉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基层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任课教师要求:管理学专业教师,具备讲师及以上技术职务。《市场营销》课程介绍
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按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市场营销控制、市场营销调研与信息管理等知识和技能模块进行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方法和应用相结合。
基本要求: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初步具有进行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市场预测、营销策划、营销组合、信息处理、与客户沟通等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营销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介绍电路分析基础 篇5
第一部分 电子电路
考试题型:概念问答题、计算题 总分:100分
一、基本放大电路
晶体管单管放大器:
估算直流工作点,估算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频率特性; 三种接法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异同,能够在不同场合正确选择合适的电路。场效应管单管放大器:
估算直流工作点,估算放大器的增益; 差分放大器:
估算直流工作点,估算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 共模抑制比的概念以及估算方法。互补输出电路:
工作原理和电路特点;产生交越失真的原因以及消除方法。多级放大器:
估算多级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频率特性。
二、负反馈
反馈的基本概念:
正确判断反馈的正负极性;正确判断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正确判断四种不同的负反馈组态;四种不同负反馈组态的电路特点及其对电路性能产生影响的比较;根据需要在电路中引入合适的反馈形式。深度负反馈放大器:
深度负反馈概念;计算深度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
负反馈放大器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消除振荡的方法。
三、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基础
集成运放的主要性能参数:
差模增益、共模增益、共模抑制比、输入失调、单位增益带宽、转换速率。
《电路与系统基础》考试大纲
第1页
共3页
基于集成运放的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
理想运放概念以及基本分析方法:虚短路虚开路法; 基于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电路的电压传递函数; 典型应用电路分析。
四、组合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模块的结构和逻辑功能:
编码器和译码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多路选择器、多路分配器。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基于门电路的设计,逻辑函数的转换与化简,冒险竞争现象及其消除; 基于常用组合逻辑电路模块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五、时序逻辑电路
触发器:
四种基本类型(RS型、JK型、D型、T型):状态描述与相互转换; 触发器的简单应用:寄存器、行波计数器。时序电路的描述:
两种时序电路的模型:米利模型与摩尔模型的异同和相互转换。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完全描述状态表和不完全描述状态表的化简。
基于触发器的同步时序电路设计(状态机设计);带有冗余状态的状态机设计;基于触发器和基于计数器模块的同步计数器设计。
第二部分 信号与系统
参考书:包闻亮 汪源源 朱谦,信号和通信系统(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考试题型:计算题 总分:50分
一、确定性信号分析
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频谱密度;确定性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相关;Hilbert变换。
二、随机信号分析
随机信号基本概念;随机信号统计特性;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三、数字通信系统
模拟信号数字化;脉冲幅度调制(PAM);时分多路复用; 线性和非线性脉冲编码调制(PCM);基带信号的基本码型;
《电路与系统基础》考试大纲
第2页
共3页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信号传输;信道噪声与误码率;匹配滤波器。
四、信号的调制传输
数字信号的调制;振幅调制;角调制;频分多路复用。
《电路与系统基础》考试大纲
第3页
课程介绍电路分析基础 篇6
一、整车电路的组成
汽车整车电路通常有电源电路、起动电路、点火电路、照明与灯光信号装置电路、仪表信息系统电路、辅助装置电路和电子控制系统电路组成。
1、电源电路
也称充电电路,是由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及充电指示装置等组成的电路,电能分配(配电)及电路保护器件也可归入这一电路。
2、起动电路
是由起动机、起动继电器、起动开关及起动保护电路组成的电路。也可将低温条件下起动预热的装置及其控制电路列入这一电路内。
3、点火电路
是汽油发动机汽车特有的电路。它由点火线圈、分电器、电子点火控制器、火花塞及点火开关组成。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控制系统一般列入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
4、照明与灯光信号装置电路
是由前照灯、雾灯、示廓灯、转向灯、制动灯、倒车灯、车内照明灯及有关控制继电器和开关组成的电路。
5、仪表信息系统电路
是由仪表及其传感器、各种报警指示灯及控制器组成的电路。
6、辅助装置电路
是由为提高车辆安全安性、舒适性等而设置的各种电器装置组成的电路。辅助电器装置的种类随车型不同而有所差异,汽车档次越高,辅助电器装置越完善。一般包括风窗刮水及清洗装置、风窗除霜(防雾)装置、空调装置、音响装置等。较高级车型上还装有车窗电动举升装置、电控门锁、电动座椅调节装置和电动遥控后视镜等。电子控制安全气囊归入电子控制系统。
7、电子控制系统电路
主要有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燃油喷射、点火、排放等控制)、自动变速器及恒速行驶控制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等电路组成。二、三种电路图
1、布线图
布线图识按照汽车电器在车身上的大体位置来进行布线的。
其特点是:全车的电器(即电器设备)数量明显且准确,电线的走向清楚,有始有终,便于循线跟踪,查找起来比较方便。它按线束编制将电线分配到各条线束中去与各个插件的位置严格对号。在各开关附近用表格法表示了开关的接线与挡位控制关系,表示了熔断器与电线的连接关系,表明了电线的颜色与截面积。
布线图的缺点:图上电线纵横交错,印制版面小则不易分辨,版面过大印装受限制;读图、画图费时费力,不易抓住电路重点、难点;不易表达电路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2、原理图
◇整车电路原理图:
为了生产与教学的需要,常常需要尽快找到某条电路的始末,以便确定故障分析的路线。在分析故障原因时,不能孤立地仅局限于某一部分,而要将这一部分电路在整车电路中的位置及与相关电路的联系都表达出来。整车电路图的优点在于:
(1)对全车电路有完整的概念,它既是一幅完整的全车电路图,又是一幅互相联系的局部电路图。重点难点突出、繁简适当。
(2)在此图上建立起电位高、低的概念:其负极“-”接地(俗称搭铁),电位最低,可用图中的最下面一条线表示;正极“+”电位最高,用最上面的那条线表示。电流的方向基本都是由上而下,路径是:电源正极“+”→开关→用电器→搭铁→电源负极“-”。
(3)大可能减少电线的曲折与交叉,布局合理,图面简洁、清晰,图形符号考虑到元器件的外形与内部结构,便于读者联想、分析,易读、易画。
(4)各局部电路(或称子系统)相互并联且关系清楚,发电机与蓄电池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连接点尽量保持原位,熔断器、开关及仪表等的接法基本上与原图吻合。
◇局部电路原理图:
为了弄清汽车电器的内部结构,各个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弄懂某个局部电路的工作原理,常从整车电路图中抽出某个需要研究的局部电路,参照其他翔实的资料,必要时根据实地测绘、检查和试验记录,将重点部位进行放大、绘制并加以说明。这种电路图的用电器少、幅面小,看起来简单明了,易读易绘;其缺点是只能了解电路的局部。如图8-7所示为普桑发动机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课程介绍电路分析基础 篇7
《电路分析基础》是我校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作为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大平台的主干课程, 是电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具有工程特点的专业基础课, 是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路分析基础》所涉及的概念、方法和理论大量地应用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等专业课程中。它不仅是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 还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 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 不仅影响到电路基础知识的掌握, 还影响到相关专业的整个教学效果及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组的全体教师, 以培养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 对《电路分析基础》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途径进行积极探索研究与实践, 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主要内容如下。
一、重视电路课程建设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一门跨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课程组的教师来自不同专业。在教学改革中, 学院将包括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内的10门课程设为重点建设的平台课。从专业角度来看, 电路分析基础是其他平台课的奠基性课程, 建设好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对其他平台课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路分析基础”这门平台课程要求做到六个统一, 即课程名称统一、学时 (含实验学时) 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方式统一、试卷统一, 这样从教学组织上消除了课程教学的差异, 保证了课程教学的质量。
学院非常重视“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各方面建设。在学院资助下, 课程组建设了课程网站;在质量工程建设方面, 在课程组全体老师的努力下, 2006年“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在教材建设方面, 课程组教师于2010年编写出版了《电路分析基础》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编写出版了《电路分析》教材 (科学出版社) 。在教学改革方面, 从2012年起, 课程主讲老师连续申报《电路分析基础》为学校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改革试点课程, 均获得学校的批准, 对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一直持续进行。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平台课程组织形式下,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组的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深入研究现代教育理论在电路分析基础教学中的体现方式,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将加强基础、重视素质培养落实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课程组通过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及时听取学生交流反馈、积极进行示范教学等活动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几年来,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断提高, 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学术造诣较深、教学能力较强、结构合理、协作互助的授课团队。
三、保持课程内容体系的先进性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学好本课程对学生后续课程进一步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也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工程概念、专业素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课程组持续跟踪本学科领域的技术发展, 不断拓展系列课程的内涵和功能, 并进行优化整合, 构建一套基本理论完整、综合性与工程实践性强的先进教学内容体系, 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电子信息工程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为了构建教学体系, 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比如,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以及拉普拉斯变换的引出及其推导, 使学生在后续课程如“信号与系统”的学习中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强调了频率特性的分析, 从离散频谱到连续频谱进行了数学描述, 使学生建立起频率分析的概念和方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的引入为后续的“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奠定基础, 从而与后续课程一起形成相互关联的教学体系。
另外一方面, 根据电子信息类学科发展对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提出的要求, 课程组将传输线理论和非线性电路纳入电路分析课程中,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与后续的高频电路、微波电路等课程进行衔接。
四、课程教学中体现特色
电路理论作为科学研究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历史中已经大约有二百多年了, 经典电路理论、近代电路理论和电路与系统理论这三个发展阶段贯穿于整个电气科学的发展之中。电路理论发展到近代已经与起源于电路的系统理论密切结合, 全面引入网络图论, 深受计算机的冲击, 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的研究方兴未艾, 集成电路的出现并向超大规模迅速发展的状况将在相当长时间里左右电路与系统学科的发展;在器件上多端化、集成化;在分析方法上系统化、通用化、计算机辅助化;在综合上有源化、最佳化、数字化 (离散化) 、可集成化;在体系上从线性扩大到非线性、从无源扩大到有源、从时不变扩大到时变、从模拟扩大到数字、从单元件分立扩大到电路系统的集成。
将这些内容融会贯通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就能够表现出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时代特色;将这些相关技术引入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就能够形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技术特色。为此, 课程组在编制教材和编制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案时, 充分注意了基础理论与新技术的融合, 使得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具有特色。
五、教学方法改革
在《电路分析基础》及后续课程教学中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实物教学、仿真教学、现场教学 (实训教室) 、网络教学相结合, 即将新方法、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 而将作业、答疑、讨论等环节引入到网络教学中, 从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加强教与学的信息交流, 重视对学生主动式学习的培养, 通过问题和思考题等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六、教学手段改革
研制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电子教案及多媒体课件, 开展适应现代技术的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研究和探讨多媒体在正常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 以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为重点, 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讲解具有动态性质的知识点和扩充知识面的观点, 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拓展了知识面, 提高了教学效率。引入MATLAB、EWB等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仿真手段, 使电路理论分析计算与计算机仿真技术有机结合, 为学生呈现更直观的电路工作状态,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改善了学习效果。
七、考试方法改革
以往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形式单一, 以学生卷面成绩作为评定标准, 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了更加客观、科学地考核学生,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考试方法改革从关注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理论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等方面入手, 将理论考试、平时考查和实践动手能力考核相结合。教师按时批改学生作业, 及时发现学生理论掌握情况, 并作出相应的举措。而在考试命题方面则突出能力考核, 考试命题原则是:重视基础, 突出重点;淡化技巧, 注重方法;重视应用, 侧重能力;题型多样, 结构合理。全院实现统一命题, 统一评分标准, 集中流水阅卷。考后进行试卷分析, 评估教学效果, 并提出改进方案。
八、结束语
经过多年持续的教学改革实践,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课程改革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本课程已经成功建设成为武汉理工大学视频资源共享课程, 将为我校的电路教学做出更大贡献。根据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状况, 我院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仍然需要不断创新。要利用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实践平台, 加强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建设;要建立师生互动教学平台, 强调“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要开设开放性综合实验;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资源库, 包括课程的教案、课件、题库、作业及答案和网络测试试卷等, 使学生能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和进行学习交流。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组对本课程所进行的全方位教学改革措施, 涉及了电路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体系、考试方式等方面。经过多年持续的教学改革实践,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本课程已经成功建设成为武汉理工大学视频资源共享课程, 将为我校的电路教学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电路分析基础,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邱关源.电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张志伟等.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 (7) .
[3]金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 (12) .
[4]王文婷, 等.Lab VIEW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 (03) .
[5]郑义, 张宇飞.结合仿真软件的适时教学方法在电路分析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17) .
[6]周天宏.《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甘肃教育, 2014, (11) .
[7]窦建华, 潘敏, 郭铭铭.“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6) .
《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篇8
关键词:电路基础 教学方法 教学互动 教学效果
《电路基础》课程是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之一。从课程的地位来说,它在整个专业课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电路基础》课程又具有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繁多,逻辑性强,与前期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联系密切的特点,学生前期的学习效果对本课程的影响较大,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要求教师既要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又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电路基础》课程的特点及现状
《电路基础》主要讲述分析电路的基本定律、基本定理,以及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其特点是理论性强,知识点多,重点、难点也多,特别是《电路基础》课程里面运用到的数学和物理概念较多,因此,在這门课中存在着一种老师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笔者从教多年,总体感觉是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思想上也不够重视,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这些只是问题的表象,实质上涉及到教学环境、学习风气、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笔者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对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经过不断地总结、改进,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 《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如何把握课程的主线和重点,在有限的课时内,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使学生既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思路,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教学方法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应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兴趣能直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抽象、难度较大,重点、难点难以掌握等原因,许多学生刚开始就缺乏起码的自信心,产生畏惧心理,没有兴趣。因此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明确告诉学生本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内心对该课程认同,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
要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除了要求教师精通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讲课经验之外,还要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能力。要注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有适时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探讨
1.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首先要精心选取教材,合理组织教学。针对学生特点和这门课的性质特征,选择一本主线清晰、组织衔接合理得当、知识点环环相扣的教材相当重要,同时要求对不同对象授课时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选择。
讲好课是成功实施教学最为重要的一环。讲课时要做到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遇到重点和难点,应启发学生,探索化难为易的方法,要注意总体把握、详略得当。在《电路基础》课程授课中,学生容易把每一章内容独立起来理解和学习,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系统。因此,要做到纵观全书,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把主要时间花在讲解重要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上,引导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关联性。对于各章节,注重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内容,理解本章节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和其他章节内容在总体结构上的联系。
2.构建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研究,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比较有效、适用的教学模式。
教学本身是一个双主体的行动,欲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要求,必须使教与学的双方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因此,实行互动式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学生习惯于被动听课,缺乏自主学习的经历和习惯,因此在教学中,应树立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的观念,强化参与意识,落实主体地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强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能力。
教学互动,要突出互动、互助、互促。在讲述原理性的内容时,很多原理性的知识都是由浅到深,环环相扣的,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课堂提问和引导,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达到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把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讨论、总结,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作用,达到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加深理解。这样学生可以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学习热情会被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兴趣,形成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不断进行自我的调控,不断反思学习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备课环节
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基础,备课充分,具体设计好每次课,讲课才具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吃透内容,理解深刻,对内容表述才能自然流畅,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自然而然地过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基本概念清楚、系统性强,还要自身不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以适应技术发展对电路课程的要求。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进行调整改进,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否则,课堂就会变得更加枯燥无味。对于重点、难点或比较抽象的概念,备课时要考虑在课堂上如何用易懂的事例或简明的语言,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引出重点、难点问题时,要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去理解难点和重点。
(四)及时的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这一环节,教师不仅可以评定学生平时成绩,还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修正教学方案,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反馈形式可以是:课堂提问、讨论,课下答疑及沟通,作业与实验报告等。其中通过习题测验教学效果尤为重要。习题是对课堂教学的应用和升华。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对知识点的掌握还很模糊,容易混淆概念。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采用习题练习的形式检测教学效果。为了达到有效的检测目的,在选题时应注意选题的代表性,包括两方面:针对理论课教学中一些比较抽象的、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设计的习题;针对基本理论的操作和应用而设计的习题。通过学生对习题的完成情况,及时地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结束语
电路板常用材料及参数介绍 篇9
PCB电路板板材介绍:按品牌质量级别从底到高划分如下:94HB-94VO-22F-CEM-1-CEM-3-FR-4 详细参数及用途如下:
94HB:普通纸板,不防火(最低档的材料,模冲孔,不能做电源板)94V0:阻燃纸板(模冲孔)22F: 单面半玻纤板(模冲孔)
CEM-1:单面玻纤板(必须要电脑钻孔,不能模冲)
CEM-3:双面半玻纤板(除双面纸板外属于双面板最低端的材料,简单的双面板可以用这种料,比FR-4会便宜5~10元/平米)FR-4: 双面玻纤板
阻燃特性的等级划分可以分为94VO-V-1 -V-2 -94HB 四种 半固化片:1080=0.0712mm,2116=0.1143mm,7628=0.1778mm FR4 CEM-3都是表示板材的,fr4是玻璃纤维板,cem3是复合基板
无卤素指的是不含有卤素(氟 溴 碘 等元素)的基材,因为溴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的气体,环保要求。
Tg是玻璃转化温度,即熔点。
电路板必须耐燃,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燃烧,只能软化。这时的温度点就叫做玻璃态转化温度(Tg点),这个值关系到PCB板的尺寸耐久性。什么是高Tg PCB线路板及使用高Tg PCB的优点
高Tg印制电路板当温度升高到某一阀值时基板就会由"玻璃态”转变为“橡胶态”,此时的温度称为该板的玻璃化温度(Tg)。也就是说,Tg是基材保持刚性的最高温度(℃)。也就是说普通PCB基板材料在高温下,不断产生软化、变形、熔融等现象,同时还表现在机械、电气特性的急剧下降,这样子就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寿命了,一般Tg的板材为130℃以上,高Tg一般大于170℃,中等Tg约大于150℃;通常Tg≥170℃的PCB印制板,称作高Tg印制板;基板的Tg提高了,印制板的耐热性、耐潮湿性、耐化学性、耐稳定性等特征都会提高和改善。TG值越高,板材的耐温度性能越好,尤其在无铅制程中,高Tg应用比较多;高Tg指的是高耐热性。随着电子工业的飞跃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向着高功能化、高多层化发展,需要PCB基板材料的更高的耐热性作为前提。以SMT、CMT为代表的高密度安装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PCB在小孔径、精细线路化、薄型化方面,越来越离不开基板高耐热性的支持。
所以一般的FR-4与高Tg的区别:同在高温下,特别是在吸湿后受热下,其材料的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粘接性、吸水性、热分解性、热膨胀性等各种情况存在差异,高Tg产品明显要好于普通的PCB基板材料。
PCB板材知识及标准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敷铜板有以下几种类型,其特性如下:敷铜板种类,敷铜板知识,覆铜箔板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一般按板的增强材料不同,可划分为:纸基、玻璃纤维布基、复合基(CEM系列)、积层多层板基和特殊材料基(陶瓷、金属芯基等)五大类。若按板所采用的树脂胶黏剂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纸基CCI。有:酚醛树脂(XPc、XxxPC、FR-
1、FR一2等)、环氧树脂(FE一3)、聚酯树脂等各种类型。常见的玻璃纤维布基CCL有环氧树脂(FR一
4、FR-5),它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玻璃纤维布基类型。另外还有其他特殊性树脂(以玻璃纤维布、聚基酰胺纤维、无纺布等为增加材料):双马来酰亚胺改性三嗪树脂(BT)、聚酰亚胺树脂(PI)、二亚苯基醚树脂(PPO)、马来酸酐亚胺——苯乙烯树脂(MS)、聚氰酸酯树脂、聚烯烃树脂等。按CCL的阻燃性能分类,可分为阻燃型(UL94一VO、UL94一 V1级)和非阻燃型(UL94一HB级)两类板。近一二年,随着对环保问题更加重视,在阻燃型CCL中又分出一种新型不含溴类物的CCL品种,可称为“绿色型阻燃cCL”。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高速发展,对cCL有更高的性能要求。因此,从CCL的性能分类,又分为一般性能CCL、低介电常数CCL、高耐热性的CCL(一般板的L在150℃以上)、低热膨胀系数的CCL(一般用于封装基板上)等类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进步,对印制板基板材料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促进覆铜箔板标准的不断发展。目前,基板材料的主要标准如下。①国家标准:我国有关基板材料的国家标准有GB/T4721—47221992及GB4723—4725—1992,中国台湾地区的覆铜箔板标准为CNS标准,是以日本JIs标准为蓝本制定的,于1983年发布。gfgfgfggdgeeeejhjj ②国际标准:日本的JIS标准,美国的ASTM、NEMA、MIL、IPc、ANSI、UL标准,英国的Bs标准,德国的DIN、VDE标准,法国的NFC、UTE标准,加拿大的CSA标准,澳大利亚的AS标准,前苏联的FOCT标准,国际的IEC标准等;PCB设计材料的供应商,常见与常用到的就有:生益\建涛\国际等
● 接受文件 : protel autocad powerpcb orcad gerber或实板抄板等 ● 板材种类 : CEM-1,CEM-3 FR4,高TG料;
电路基础试卷总(定稿) 篇10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选择参考点不同时,电路中其余各点的电位不同,这就是电位的相对性。()
2、电流的方向是指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世界各国使用的交流电都是一样的50Hz、220V。()
4、通路是指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的电路。()
5、在串联电路中,阻值越大的电阻,其两端分得的电压越小。()6、1kWh单位表示1kW的用电器在额定情况下1h内所消耗的功率。()
7、有一个100Ω的负载要想从内阻为50Ω的电源获得最大功率,采用一个相同的100Ω()
8、电路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连接的电路统称为支路。()
9、电容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10、一个实际电源即可用实际电压源也可用实际电流源来等效。()
11、电功率也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路产生或消耗的电能,基本单位是W。()
12、电容器和电感器只进行能量转换,所以说它们是贮能元件。()
13、变压器两侧的电压有效值与两侧绕组的匝数成正比。()
14、实用中的任何一个两孔插座对外都可视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
15、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它的最大值、角频率和初相位。()16、220V 60W灯泡,若接在110V的电源上能正常发光。()
17、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规定中性线上可以安装开关和熔断器。()
18、负载星形连接时,相电压等于线电压,相电流不等于线电流。()
19、RLC串联电路谐振时阻抗最大。()
20、R-C串联电路,V1、V2的读数分别是30V、40V,则V的读数为10V。()
21、选择参考点不同时,电路中某两点的电压相同。()
22、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3、我国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60Hz。()
24、断路是指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的电路。()
25、电阻并联,总的阻值变小且小于最小的阻值。()
26、“度(千瓦时)”是电功率的单位。()
27、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说明电源的利用率达到了最大。()
28、在节点处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不能均设为流向节点,否则将只有流入节点的电流,而无流出节点的电流。()1
无线电装接工技能鉴定理论试题
29、电感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30、三只白炽灯分别标有“6v、12w”,“9v、12w”,“12v、12w”当它们都在各自的额定工作电压下工作时,三只白炽灯一样亮。()
3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
32、通常电灯接通的越多,总负载电阻越小。()
33、电阻元件上只消耗有功功率,不产生无功功率。()
34、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线电流在数量上是相电流的√2倍。()
35、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相电流在数值上和线电流一样。()
36、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0V。()
37、只要在感性设备两端并联一电容器,即可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38、线圈本身的电流变化而在线圈内部产生电磁感应的现象,叫做自感现象。()
39、视在功率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40、非正弦周期信号是指不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周期性交流信号。()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相位是反映交流电变化的()A、位置 B、快慢 C、大小
2、三相交流电源是由()中的三相绕组提供的。
A、三相交流发电机 B、两相交流发电机 C、单项交流发电机
3、触电事故表明,频率为()Hz的电流最危险。
A、50~100Hz B、100~200Hz C、1000Hz D、频率越高越危险
4、一个40W、220V家用电器,若误接在380V上,则其消耗功率为()。
A、120W B、69W C、23W D、40W
5、两个电阻并联时电阻值为2.5Ω,串联时电阻值为10Ω,则两个电阻值()。A、一定都是5Ω B、可能都是5Ω C、可能一个是10Ω D、其值不定
6、功率因数定义为()
A、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的比值 B、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比值 C、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的比值 D、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7、一电阻R上u、i参考方向不一致,令u=-10V,消耗功率为0.5W,则电阻R为(A、200Ω B、-200Ω C、±200Ω D、20Ω
8、当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无线电装接工技能鉴定理论试题
A、电路中电流最大 B、电路中电阻两端电压最小 C、电路吸收的功率最小
9、两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后,其阻值()。
A、等于两只电阻阻值 B、等于两只电阻阻
C、等于两只电阻阻值 D、等于其中一只电阻阻值的一半
10、电位是指电路中某点与()之间的电压。
A、任意点 B、参考点 C、地
11、电路中,流过每个负载的电流都相同,则这些负载的关系是()。
A、并联 B、串联 C、混联 D、复杂连接
12、电路提供了()流通的路径。
A、电压 B、电流 C、电动势 D、电功率
13、已知电路中有a、b两点,电压Uab=10V,a点电位为Va=4V,则b点电位Vb为()。
A、6V B、-6V C、14V D、-14V
14、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A、一定为正值 B、一定为负值 C、不能肯定是正值或 D、负值
15、两个电阻串联,R1:R2=1:2,总电压为60V,则U1的大小为()。
A、10V B、20V C、30V D、40V
16、对称三相电路的总有功功率P=3UPIPcosφ,式中φ角是()
A、线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B、相电压与相电流 间的相位差 C、线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D、相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17、标有额定值为“220V、100W”和“220V、25W”白炽灯两盏,将其串联后接入220V工频交流电源上,其亮度情况是()。
A、100W的灯泡较亮 B、25W的灯泡较亮 C、两只灯泡一样亮
18、正弦波的最大值是有效值()倍。A、1 B、1.414 C、1.732 D、2
19、处于谐振状态的RLC串联电路,当电源频率升高时,电路将呈现出()。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性
20、符合无损耗、K=1和自感量、互感量均为有限值条件的变压器是()。
A、理想变压器B、全耦合变压器C、空芯变压器
21、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其周期为()秒。A、0.01 B、0.02 C、0.1 D、0.2
22、在RL串联的交流电路中,R上端电压为16V,L上端电压为12V,则总电压为()。
无线电装接工技能鉴定理论试题
A、28V B、20V C、4V D、40V
23、已知电路复阻抗Z=(3-j4)Ω,则该电路一定呈()。A、感性 B、容性 C、阻性 D、说不准
24、某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5V,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5A,则导体的电阻为()A、2.5Ω B、5Ω C、10Ω D、0Ω
25、若三相负载不对称,但要求三相负载的相电压对称,其中一相负载故障不能影响其它相负载工作时,电路应采用()线制。
A、三相二 B、三相三 C、三相四 D、三相五
26、电感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在高频交流电路中相当于()。A、开路、开路 B、开路、短路 C、短路、开路 D、电压源、电流源 27、6Ω和9Ω电阻串联,若6Ω电阻上电压为6V,则总电压为()。A、10V B、20V C、15V D、12V
28、一个电阻为10Ω与电容为0.01F的元件串联,则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等于()。
A、0.001S B、0.01S C、0.1S D、1S
29、通常所说交流220V或380V电压,是指它的()。A、平均值 B、最大值 C、有效值 D、瞬时值 30、频率f=1Hz的正弦波是()。
A、4cos314t B、6sin(5t+17°)C、4cos2πt
31、R、L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为()。A、Z=R+jL B、Z=R+ωL C、Z=R+jXL
32、纯电容电路的电压与电流频率相同, 电流的相位超前于外加电压()。A、45°B、60°C、90°D、180°
33、某RL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为i(t)=4-2e-t(A);若初始状态不变而输入电源增加一倍则全响应为()
A、i(t)=8-4e-t(A)B、i(t)=8+4e-t(A)C、i(t)=8-2e-t(A)D、i(t)=8+2e-t(A)
34、—电容器由电源E通过电阻R1充电,然后用转换开关使其向电阻R2放电,R1<R2,则()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比较
35、一个理想变压器,已知初级电压为220V,初级匝数N1=660,为得到10V的次级电压,则次级匝数N2为()匝。
无线电装接工技能鉴定理论试题
A、50 B、40 C、30 D、20
36、在换路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容电流不能跃变 B、电感电流必然跃 C、电容电压不能跃变
3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串联谐振时电流最 B、并联谐振时阻抗 C、理想并联谐振时总电流为零
38、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当电感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则电流()
A、超前电压90° B、同相 C、反相 D、落后电压90°
39、将 正 弦 电 压 u =10 sin(314t + 30°)V 施 加 于 电 阻 为 5 W 的 电 阻 元 件 上,电压和电流为关联方向,则 通 过 该 元 件 的 电 流()。
A、2 sin314t A B、2 sin(314t+30)A C、2 sin(314t-30)A D、2 sin(314t+60)A 40、正弦电流i=100sin(ωt+70°),则此电流的初相角为()A、0° B、20° C、100° D、70°
41、一个含有直流分量的非正弦波作用于线性电路,其电路响应电流中()
A、含有直流分量 B、不含有直流分量 C、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直流分量
42、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串谐时阻抗最小 B、并谐时阻抗最小 C、电路谐振时阻抗最小 43、314μF电容元件用在100Hz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所呈现的容抗值为()A、0.197Ω B、31.8Ω C、5.1Ω
44、在换路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感电流不能跃变 B、电感电压必然跃变 C、电容电流必然跃变
45、一个理想变压器,已知初级电压为100V,初级匝数N1=100,为得到10V的次级电压,则次级匝数N2为()匝。
A、10 B、20 C、30 D、40
46、u=-100sin(6πt+10°)V超前i=5cos(6πt-15°)A的相位差是()。A、25° B、95° C、115° D、5°
47、发生串联谐振时电路呈现()
A、感性 B、容性 C、纯电阻性
48、将 正 弦 电 压 u =10 sin(314t + 30)V 施 加 于 电 阻 为 5 的 电 阻 元 件 上,电压和电流为关联方向,则此电路的有功功率等于()。A、10W B、15W C、20W D、50W
49、线圈几何尺寸确定后,其互感电压的大小正比于相邻线圈中电流的()。
无线电装接工技能鉴定理论试题
A、大小 B、变化量 C、变化率 50、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方程有()。A、4种 B、5种 C、6种
51、基尔霍夫定律包括()个定律。A、1 B、2 C、3
52、频率是反映交流电变化的()。A、位置 B、快慢 C、大小
53、幅度是反映交流电变化的()A、位置 B、快慢 C、大小
54、正弦交流电压u=100sin(ωt+70°),则此电压的有效值为()A、100V B、141V C、220V
55、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S=50VA,Q=30Var,P=40W,该电路的功率因数为()。A、0.6 B、0.8 C、0.75 D、1.25
56、若一个电路中各负载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那么这些负载的关系为()A、串联 B、并联 C、混联
57、电路中有a、b两点,已知a点电位为Va=8V,b点电位为Vb=6V,则ab两点的电压Uab=为()
A、2V B、14V C、—2V D、—14V
58、人体的安全电压为多少V()
A、10V B、100V C、36V D、50V
59、一电阻元件,当其电流减为原来一半时,其功率为原来的()
A、0.5倍 B、2倍 C、0.25倍 D、4倍60、50Hz的工频交流电,其周期T为()
A、50s B、0.01s C、0.05s D、0.02s 61、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三种颜色标识U、V、W三相 A、黄、绿、红 B、黄、红、绿 C、黑、蓝、紫 62、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相当于()。A、开路 B、短路 C、通路 63、3Ω和6Ω电阻串联,若3Ω电阻上电压为3V,则总电压为()。A、4V B、4.5V C、9V D、12V
无线电装接工技能鉴定理论试题
64、将一个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接到工频220V的正弦电压上,灯泡实际承受的最大电压为()V。
A、220 B、440 C、311 D、381 65、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同时,该电流()。
A、一定为正值 B、一定为负值 C、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
66、在电阻电感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两端电压是40V,电感两端电压是30V,则他们串联后的总电压为()。
A、10V B、70V C、50V D、100V
67、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其中任何一个电阻;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其中任何一个电阻。
A、大于、小于 B、小于、大于 C、等于、等于 D、大于、等于
68、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Ω、2.5W”,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A、50mA B、2.5mA C、250mA D、25mA
69、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当电容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则电流()
A、与电压同相 B、落后电压90° C、超前电压90°
D、与电压反相
70、叠加定理只适用于()
A、交流电路 B、直流电路 C、线性电路 71、周期T=1S的正弦波是()。
A、4cos314t B、6sin(5t+17°)C、4cos2πt 72、正弦电压相量Ù=20 /40°V,频率为50 Hz,则瞬时表达式为()。
A、u(t)=20cos(314t+40°)V B、u(t)=20cos(50t+40°)V C、u(t)=28.28cos(50t+40°)V D、u(t)=28.28cos(314t+40°)V 73、已知i1=10sin(314t+90°)A,i2=10sin(628t+30°)A,则()。
A、i1超前i260° B、i1滞后i260° C、相位差无法判断
74、若三相负载不对称,但要求三相负载的相电压对称,其中一相负载故障不能影响其它相负载工作时,电路应采用()线制。
A、三相二 B、三相三 C、三相四 D、三相五 7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并联谐振时电流最大 B、并联谐振时电流最小 C、理想并联谐振时总电流为零
无线电装接工技能鉴定理论试题
76、在三相四线制中,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三相电压相等, 中性线电流()。A、等于零 B、不等于零 C、增大 D、减小 77、时间常数越大,表示瞬变过程()。
A、越快 B、越慢 C、不变 D、不一定
78、已知u1 =10 sin(314t + 30)V,u2 =20 sin(314t + 60)V,则()A、u1超前u230° B、u1滞后u230° C、相位差无法判断 79、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A、最大值 B、瞬时值 C、有效值 D、平均值 80、一电容接到f=50Hz 的交流电路中, 容抗Xc=240Ω, 若改接到f=25Hz的电源时,则容抗Xc为()Ω。
A、80 B、120 C、160 D、480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电路一般有三种状态,分别是()。
A、通路 B、断路 C、短路 D、电路
2、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的连接方法有()联结。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星形 D、星形
3、叠加原理只适用于只能用于计算电路中的()
A、电压 B、电功率 C、电流 D、电能
4、变压器的基本结构由()组成。
A、绕组 B、铁心 C、电源 D、电阻
5、电路中产生电流的两个条件是()。
A、有电源供电 B、形成回路 C、形成短路 D、形成断路
6、元件在关联参考方向下,功率大于零,则元件()功率。A、吸收 B、发出 C、消耗 D、吸收无功
7、导体的电阻与()有关。
A、电源 B、导体的长度 C、导体的截面积 D、导体的材料性质
8、可用于滤波的元器件有()。
A、二极管 B、电阻 C、、电感 D、电容
9、在R、L、C串联电路中,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无线电装接工技能鉴定理论试题
A、ωL>ωC,电路呈感性 B、ωL=ωC,电路呈阻性 C、ωL>ωC,电路呈容性 D、ωC>ωL,电路呈容性
10、应用基尔霍夫定律的公式KCL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KCL是按照电流的参考方向来列写的 B、KCL与各支路中元件的性质有关 C、KCL也适用于包围部分电路的假想封闭面
11、通电绕组在磁场中的受力不能用()判断。
A、安培定则 B、右手螺旋定则 C、右手定则 D、左手定则
12、对于电阻的串并联关系不易分清的混联电路,可以采用下列()方法。A、逐步简化法 B、改画电路 C、等电位
13、实际的直流电压源与直流电流源之间可以变换,变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正确的是()。
A、理想的电压源与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 B、要保持端钮的极性不变 C、两种模型中的电阻R0是相同的,但连接关系不同 D、两种模型的等效是对外电路而言
14、下列戴维南定理的内容表述中,正确的有()。A、有源网络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
B、电压源的电压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C、电阻等于网络内电源置零时的入端电阻
15、多个电阻并联时,以下特性正确的是()。
A、总电阻为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B、总电压与各分电压相等 C、总电流为各分支电流之和 D、总消耗功率为各分电阻的消耗功率之和
16、电位的计算实质上是电压的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电阻两端的电位是固定值 B、电压源两端的电位差由其自身确定 C、电流源两端的电位差由电流源之外的电路决定 D、电位是一个相对量
17、三相电源连接方法可分为()。
A、星形连接 B、串联连接 C、三角形连接 D、并联连接
18、电容器常见的故障有()。
A、断路 B、短路 C、漏电 D、失效
19、多个电容串联时,其特性满足()。
A、各电容极板上的电荷相等 B、总电压等于各电容电压之和
C、等效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电容的倒数之和 D、大电容分高电压,小电容分到低电压 20、磁力线具有()基本特性。
A、磁力线是一个封闭的曲线 B、对永磁体,在外部,磁力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无线电装接工技能鉴定理论试题
C、磁力线可以相交的 D、对永磁体,在内部, 磁力线由S极出发回到N极
21、电路是电流流过的路径,完整的电路由()和连接导线四个基本要素组成。A、电源 B、负载 C、电阻 D、开关
22、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A、最大值 B、最小值 C、角频率 D、初相位
23、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f0仅由电路参数()决定。A、L B、C C、R D、ω
24、触电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A、单相触电 B、两相触电 C、三相触电 D、跨步电压触电
25、选择的参考点不同时,以下哪些话是正确的()。
A、电位具有相对性 B、电位具有绝对性 C、电压具有绝对性 D、电压具有相对性
26、具有储能功能的电子元件有()。
A、电阻 B、电感 C、三极管 D、电容
27、能用于整流的半导体器件有()。
A、二极管 B、三极管 C、晶闸管 D、场效应管
28、功率因素与()有关。
A、有功功率 B、视在功率 C、电源的频率
29、基尔霍夫定律的公式表现形式为()。
A、ΣI=0 B、ΣU=IR C、ΣE=IR D、ΣE=0 30、电阻元件的参数可用()来表达。
A、电阻R B、电感L C、电容C D、电导G
31、互感系数与()无关。
A、电流大小 B、电压大小
C、电流变化率 D、两互感绕组相对位置及其结构尺寸
32、全电路欧姆定律中回路电流I的大小与()有关。
A、回路中的电动势E B、回路中的电阻R C、回路中电动势E的内电阻r0 D、回路中电功率
33、应用叠加定理来分析计算电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正确的是()。
A、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B、各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电源置零 C、叠加时要注意各电流分量的参考方向 D、叠加定理适用于电流、电压、功率
无线电装接工技能鉴定理论试题
34、多个电阻串联时,以下特性正确的是()。
A、总电阻为各分电阻之和 B、总电压为各分电压之和
C、总电流为各分电流之和 D、总消耗功率为各分电阻的消耗功率之和
35、电桥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检流计的指示值为零 B、相邻桥臂电阻成比例,电桥才平衡
C、对边桥臂电阻的乘积相等,电桥也平衡 D、四个桥臂电阻值必须一样大小,电桥才平衡
36、求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可采用()。
A、支路电流法 B、欧姆定律 C、叠加法 C37、电容器形成电容电流有多种工作状态,它们是()。A、充电状态 B、放电状态 C、稳定状态
38、电容器的电容决定于()三个因素。
A、电压 B、极板的正对面积 C、极间距离
39、每个磁铁都有一对磁极,它们是()。
A、东极 B、南极 C、西极 D40、正弦量的表达形式有()。
A、三角函数表示式 B、相量图 C、复数
、节点电压法、电介质材料、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