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查论文

2024-09-08

关于调查论文(通用11篇)

关于调查论文 篇1

市民买房观调查

年龄:20~29()30~39()40~49()50~59()60以上()

1.请问您现在买房了吗?

买了【 】

① 请问您购房的目的是()

A 自住需求B 炒房C 为子女买房D 其他

② 您有几套房子()

A 一套B 两套C 更多

没有【 】

① 您打算买房吗()

A 决定买了B 持观望态度C 不打算买

② 如果您不买房,有什么打算()

A 租房B 与父母合住C 其他

③ 您现在不买房的原因是()

A 房价太高B 租房就很好,不必买房C 其他

2.您买房的资金来源是()

A 贷款B 父母C 自己D 其他

3.您的房子面积(希望的购房面积)是()

A 100㎡以下B 100-150㎡C 150-200㎡D 200㎡以上

3.您买房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A 交通B 房价C 周边的配套设施D 其他

4.您对现在的房价有何看法()

A 太高B 偏高C 一般D偏低

5.您认为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调控不力B 房地产商炒作 C 群众购房心理D 土地资源有限E炒房F其他

关于调查论文 篇2

一、评价目的为年终奖惩性评价的所占比例很大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评价的目的偏重于“鉴定”、“分等”、“惩罚”,属于奖惩性评价,即通过对教师以往工作的总结,对教师进行评价,进而作出相应的晋级、加薪、降级或解聘等决定的学校占65%左右,几乎所有学校把教师评价作为年终的终结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是否具备奖励和惩罚的条件,对教师进行奖励与惩罚、鉴定与区分的评价方式强化了教师评价的鉴定功能而淡化了其矫正、发展和激励功能。

一线教师普遍对这种单纯运用利益驱动机制的自上而下的评价认可度不高,难以得到所有教师积极的反应,更难以从根本上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在动机。

二、评价指标以“德”、“能”、“勤”、“绩”四方面综合量化为主的所占比例很大

教师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目前,所在区域内学校的教师评价,基本是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指标综合量化进行考核评价的。

一线教师普遍反映这种“指标量化”的教师评价模式不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也较差。教师普遍认为从教师评价标准来看,这种模式所采用的定性语言,对不同程度的标准区分度不够大,诸如“坚持”、“认真”、“积极”、“努力”等弹性语言由于表述上的含糊和不具体,极易导致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对其内涵、外延理解和把握不一致,因而难以保证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和教师评价结论的准确性;从教师评价的计分标准看,这一评价模式有强行量化的倾向。尽管定量评价能够大大降低教师评价的模糊性,增大评价结果的区分度,但是并非所有的因素都可以进行量化。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不能量化或不易量化的因素。例如,对于“师德”这一教师评价指标,应该怎样才能设计具体合理的量化指标呢。一线教师们还认为,尽管目前的教师评价体系包含了“德、能、勤、绩”四方面的评价指标,但并未涵盖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承担的大量隐性工作。且在升学率指挥棒的控制下,教师评价的终极目标还是落在“绩”,即“教学成绩”上,归根到底落实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也就是说,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实质上仍然是一种单向评价,其唯一目标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其他教师评价指标都是软指标。事实上,不少学校都把”升学率“作为硬的评价指标,如果教师所教科目成绩高,对其综合评价就高,反之,对其综合评价就低。因此,依据这样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保证教师评价的有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评价主体以考核小组评价为主的所占比例较大

教师评价的主体构成决定了评价是否具有客观准确性。目前,区域内的大部分学校,教师评价主要以“考核小组评价”即领导评价为主要方法,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等都不重视,或者其评价数据没有得到真正的应用,甚至没有提到日程上来。

一线教师认为,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学生参与教师评价开始受到普遍关注,不少学校已将其视为考核评价教师的具有说服力的方式。不能否认,“他评”作为教师评价不可缺少的手段,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则是保证其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在教师评价的实践中,学校管理层面不注意对评价信息的掌握,常常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断,凭个人印象行事,违背评价的公平性原则,对每一个评价对象不能一视同仁。同行参与教师评价也存在着敷衍、走过场,或由于感情而产生“人情因素”。另外,由于他评更多地依据对被评教师工作结果的考察而忽略了教师的工作过程,更注意教师的显性工作而忽略教师的隐性工作,很难对教师的实际工作作出恰当、公正的判断,结果是必然打击被评价教师的积极性,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四、评价结果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所占比例较小

如何借力教师评价促进教师发展、完善自我,是教师评价的核心。目前。区域内的教师评价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凡是能教出高分学生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能发表论文、开展课题研究有成果的教师就是好教师,从表面上来看,这种价值判断并不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教师评价能够促使教师在思想上自觉或被动地趋向教学管理目标,努力提高自己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也符合社会对教师的期待。问题是这种教师评价仅仅将教师的教育效果简化为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论文发表的数量以及课题研究的获奖等。这些实际利益,使教师评价的发展性大打折扣。

一线教师认为,学生的考试成绩、论文数量、获奖证书这些显性指标若作为评价教师优劣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乃至是唯一的目标,在这种教师评价环境下,教师也只能千方百计地追逐学生的考试成绩,努力提高学生的升学率,而无暇顾及或根本不予考虑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了提高学生分数或写论文上,这样只看业绩不看人的教师评价只能造就出一批缺乏人的情感意志、没有事业追求的机器人,容易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消极抵触情绪,不利于教师乃至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五、评价形式以打分评价为主要形式的占100%

调查显示,区域内的这几所小学还是以“打分制”为主的评价方式,只有少数的教师选择了“写书面小结”、“开座谈会”和“个别面谈”;“学校规定的评价指标综合量化”占到教师评价的60%以上,而对“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的考评却不到3%;学校搜集教师信息的途径是通过“评优课、示范课”和“学生成绩”,对于“学生打分”只占到总数的极少部分。.

一线教师普遍认为,这样的评价方式是非常单一的,打分制占主要的地位使得教师评价更多注重的是量化的结果。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都不能保证评价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一线教师希望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评价信息,既可以克服某一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又可以调动多方积极性,这样有助于提高评价的可信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开展基线调研,并对主要依据进行汇总与整理,我们总结出一个基本结论:即区域内所进行的教师评价,大部分仍以一种面向教师个人过去的工作表现及工作成效,评价结果常常有奖惩相伴随的终结性评价制度占主导地位,它或多或少了强调学校目标的实现,强调对教师的管理和领导者的权威,注重考察教师的干劲、成就、效率和效果。这样的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序上能帮助教师明确工作目标,改变教师中存在的“一无动力、二无压力、三无活力”的局面,但对于促进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激发教师对专业具有高度的热情,激发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作用还不大。我们认为教师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经过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发展的眼光,应把它作为一种连续的、系统的过程,把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能力发展作为评价的最终目的,以一种动态的、纵向的方式进行教师评价,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如何建立一种全面而且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关于信仰的调查 篇3

1对“人必须有信仰”这一说法的态度:

A非常同意47.6%

B比较同意27.2%

C不太同意14.0%

D很不同意4.7%

E说不清6.5%

2您对“为了信仰我可以牺牲一切”的看法:

A非常赞同7.6%

B比较赞同18.2%

c一般34.5%

D不太赞同26.2%

E很不赞同13.5%

3您为什么愿意加入共产党(党员回答,限选一项)?

A因为信仰37.8%

B对共产党怀有感情36.3%

c有利于自己的发展19.7%

D别人加入我也加入1.8%

E说不清4.4%

4对“事业成功只能凭真才实学”这一说法的态度:

A非常赞同18.1%

B比较赞同30.6%

c一般26.0%

D不太赞同19.7%

E很不赞同5.6%

5对“有钱就是好办事”这一说法的态度:

A非常赞同17.1%

B比较赞同32.3%

c一般28.9%

D不太赞同15.1%

E很不贊同6.6%

6您认为自己对谁最要负责任(最多选二项)?

A对自己37.8%

B对自己的家庭和亲人75.1%

c对朋友6.3%

D对单位10.8%

E对国家29.1%

F不对任何人1 .6%

G其他1.4%

7您觉得“成功”首先与什么相联系(最多选二项)?

A社会认同,荣誉35.6%

B创造性的实现自我63.3%

c在物质财富上富有15.2%

D职务职称提升4.7%

E家庭幸福42.2%

关于调查论文 篇4

关于大学生的调查报告

最近和几个同事(为了公平:8个)做了一份大学生全面调研,内容包括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学习观、恋爱观、网络生活等,可谓全面,据我所知还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做这样全面的调研。抛开调研报告,因为报告里是不允许太多个人评论的,所以只好在博客发表以下见解。

在许多人的研究和见解中我们看到,他们对大学生有太多的负面评价,难道当代大学生真的是快跨下去的一代,非也!

我们的数据表明(至少在我校的大学生中),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如:个人主义膨胀、道德沦丧、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但学生主体只好的,不能因为学生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否定了整个人,试问谁没有缺点呢?难道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领先的集体就不能有缺点了吗?

看看我们的学生吧,他们还是孩子,存在不成熟的一面,为什么社会不能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对他们如此苛刻的要求,是想让他们完成“你”那没有完成的心愿吗?

给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引导吧,他们聆听的耐心会让你感动!关于大学生视力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xx xx xx xx

【指导老师】

学校 】:生物应用技术学院

【 活动计划 】:xx-5-

10、11查找资料,xx-5-13-6-3

走访调查,xx/6/14-18撰写活动报告

【活动起讫时间】:xx/5/10-xx/6/20

在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具备健康的体魄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大城市的发展,高楼耸立,大街小巷横穿各处,人们接近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忙忙碌碌,很少停息一会儿,放松身心。作为大学生,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学生的近视现象日趋严重。在班级上,很多同学都戴着眼镜。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视力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大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活动。

通过对大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患近视的严重性。通过调查报告,向同学们传达近视的危害,从而使广大学生们认识到要更好地保护眼睛。

1.文献研究法

(1)什么是近视?

我们都知道眼睛的基本结构是由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虹膜等几部分组成。光线经过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经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产生视觉,于是人便清晰地看到了物体,这就是眼睛的“工作”原理。

如图:蜡烛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是视力缺陷的一种,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近视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和视网膜的距离过长或晶状体折光力过强,使进入眼球的影像不能正确落在网膜上而落在网膜的前方。(如图是正常视力与近视眼的比较)

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由于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它使原来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光线发散后正好聚集在视网膜上。如图:

(2)近视人数的比例及其原因

为了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的视力情况,我们从网上查到了不少资料,里面的种种数据都使我们大吃一惊。最新一次全国24省市学生视力监测结果表明:8万多大学生,视力不良率达50.72%,近视率为44.2%;7万多高中生,视力不良率达50.72%,近视率为65.2%。这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都有一副沉重的‘眼镜’架在鼻子上!

而更糟糕的是近年来,一些高校相继要求提高招生体检标准。近视学生在高校录取过程中,将受到极大限制。这些限制意味着每年有84%的高中考生,68%的初中考生被限考专业 拒之门外。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多大学生视力下降呢?原因很多,其中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因素,眼睛过度疲劳和不合理用眼方式,使得不少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功能逐渐衰退而遭破坏。现在问题比较普遍的是学生课桌椅不规范,未能按年级、个体差异配置,不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教室采光不好也易造成学生近视。此外,长时间接触荧光物体,如电视、电脑等,也是造成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所以说不良的学习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质较差也不可忽视,我们从网上搜查的资料中:体校的学生出现近视率明显小于普通高校,仅为四分之一。这一方面与体育专业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体育专业学生喜爱运动、体质好有关。普通学校女生比男生不爱运动,也存在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的现象。

其次,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近视。大量的临床资料及动物试验说明:近视眼的形成与机体缺乏钙、铬等微量元素有关。甜食为酸性食物,一方面大量消耗体内的钙元素,另一方面升高血糖,改变晶体渗透压,是导致近视眼形成的又一祸根。

2.对“高登眼镜行”和“大众眼镜行”做一次采访。

问:来配近视眼镜以哪些人居多?

答:学生人数最多,尤其是大学生。

问:学生中度数一般为多少?

答: 度数不要过深或过浅;配戴眼镜后,仍然要注意用眼卫生,防止加深。要定期检查视力,如有发现视力下降,就要重新配镜。

问:能为大学生近视提些建议吗?

答:用眼要卫生;有近视要配眼镜;多看绿色,看远处以调节眼睛。为了预防近视眼,最后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3.派发问卷,对学生进行简要采访

我们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视力情况,利用春节的时间,对大沥和潮阳两地的135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简要采访。详细的问卷内容如下:

经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如下:

1、近视者的百分比

调查对象

大学生

32%

高中生

15%

其他

5%

近视眼人数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现在,学生的近视眼已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据统计,本次调查当中,有

%的同学是处于近视阶段的,大约占了二分之一。而在所有调查人中,男生人数远远大于女生近视人数。

2.您看书的姿势是什么?

a离书面较近b离书面较远 c躺在床上 d路上看 e其它

据数据显示,我们学生平时看书离书面较近和躺在床上看书的就占全校学生的64%.虽然力奋是好的,但为了成绩而损害眼睛的话,是很可惜。

3.您吃蔬菜和各类肉食的比例如何的?

a.蔬菜=肉食 b.蔬菜〉肉食 c.蔬菜〈肉食

d 1.52%

从上表可以得出,近55%的同学是在初中开始近视的,其次,小学阶段的有近30%。

这说明什么呢?一方面,初中升高中给学校及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严重造成大学生不健康用眼;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健康用眼的意识,没有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的看,学校及学生对健康用眼的意识不强。

6.您现在两眼近视平均度数为

a.100度以下 b.100-300 c.300-500 d.500以上

第6题

a 11.36%

b 56.82%

c 22.73

d 9.09%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00~300度的假近视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500度以上近视的学生仅有近9%,还算可观。

7.近视给您带来不便吗?

有92%的同学表示,近视给他们带来了不便,例如:

1、下雨时即使戴眼镜,看黑板也很模糊;

2、运动时戴眼镜很麻烦;

3、长时间戴眼镜眼睛会痛,上课效率降低;

4、吃饭时,眼镜会蒙上一层雾气 ;

5、将来找工作时也会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会对高考生带来阻碍。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到大学生近视的情况,总体来说,不容乐观,并且我们对近视的原因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如何防止近视。

如何让青少年端正用眼健康的态度呢?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大学生近视人数的比例以及原因来让青少年知道近视的害处,有效提高扩大青少年自我健康用眼的意识。

对此,我们诚心予以下列建议,希望大家加强视力的保护,防止近视队伍的扩大。

关于调查论文 篇5

导言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目的的体现,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理想”通常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所谓“信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确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的理想都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一、调查目的和任务

青年大学生关于人生及其价值的思考与理解,对他们的观念倾向,行为方式以至未来发展前途都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系统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目的是为了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思路,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样本总量为100份,获得有效样本94份,有效问卷率为94.0%。

二、综合分析

1.人生目的不强,理想不够明确

人生目的,是人对“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价值观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实践活动的前提和起点,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总目标,不同的人生目的导出形形色色的人生。在被问及“现在对未来的想法如何?”这一问题时,仅有27%的同学认为自己现在对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大多数(53%)的同学是“比较模糊”的,而还有20%的同学则是“十分渺茫”。这样的回答不容乐观,一艘没有方向的航船是不会正确驶向胜利的彼岸的,现在看来寻回明确的人生目的和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对我们大学生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2.汗水浇灌理想,成功需要付出

在被问及“当确立了理想后,你会怎样做?”这一问题时,有45%的同学选择自己会“十分努力去实现”,41.4%的同学则表明会“比较努力”,而尚有13.6%的同学说“无所谓、随他去吧”。人生苦短,时光飞逝,岁月荏苒,对自己所追求的东西,确实需要青春热血和汗水的付出。否则,终将梦落空、事无成。当被问及“以前所确立的目标与理想的实现情况”时,有43.5%的同学选择了“多数实现”,32.6%的同学选择的是“一半左右实现”,而有22.1%的同学则说“很少实现”。至于“过去所确立的理想未能实现的原因”,有6.3%的同学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29.5%的同学说是“没有毅力”,也有8.4%的同学将其失败归于是“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更多(55.8%)的则选择了是“多方面原因导致”。其实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予每个人的时间、精力、资源和机遇等条件都是近乎平等的,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先天条件的差异和外界因素的干扰,但成功毕竟主要靠自己,爱迪生说过那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幸运。而那55.8%所谓的“多方面原因”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大清楚自

己的失败,并没有仔细分析过自己的失误在哪里,自己又有哪些成功之处,其实是不明白比较确切的主要原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对调查资料在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当代大学生对理想的思考更趋务实。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形成了求真务实的理念,不愿避开物质空谈精神、离开经济空谈政治、脱离现实空谈理想。本次调查中近80%的大学生把理想定位于他们未来的事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可以实现的。

2.当代大学生在追求自身价值发挥的同时,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虽然本次调查中只有1.9%的调查对象直接提出了“祖国繁荣富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消除压迫与剥削”,“实现共产主义”这样的“远大”理想,但有近80%的调查对象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在将理想定位于事业的同时,都提出了要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回报社会”,“为百姓造福”这样一些远大的目标,体现了他们理想的崇高性,而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理想的主流。

3.市场经济社会的消极因素已经渗透到部分大学生的心灵。本次调查中发现,有近1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钱财作为追求的理想,说明少数大学生的思想中,已经滋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的稗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理想危机。

4.少数大学生思想消极颓废,心灵空虚,不思进取。本次调查发现有4.2%的调查对象把个人的爱情、家庭的幸福作为追求的目标;有3.5%的调查对象理想虚无缥缈,无所追求。这些情况,与目前高校有些学生恋爱成风和部分学生混文凭的现实状况是相吻合的。

5.当代大学生的信念差异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有美好理想的调查对象,都有着积极的信念,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就是胜利”,“财富是智者的奴隶,蠢人的主子”,“聪明得于勤奋,天才成于积累”等等;而那些追求钱财的调查对象,他们的信念却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切向钱看!没有钱,免谈”,“没有钱万万不能”,“唯利是图”等等。这两类不同的信念,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于调查资料和分析结论,联系当前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进一步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发现:

1.近80%的大学生具有立足现实、目标远大的理想和崇高而坚定可行的信念,说明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总体上是成功的,有成效的。

2.少数大学生理想远大,但缺乏实现理想的具体目标,正说明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了解还比较缺乏,对自己投身社会以后的路怎么走尚未进入构思和设计程序。

3.自以为对市场经济社会现实已然了解的少部分大学生以钱财为理想,他们只看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社会难免出现的一些不公的、腐败的和丑恶的现象,而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朝着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及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区别,实际上还是反映出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不甚了解。

4.少数大学生思想消极颓废、心灵空虚、不思进取以及混文凭、早恋等现象,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当前高校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薄弱环节。

三.对策建议

(二).课堂与社会相结合,引导学生跳出书本,深入实践,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

会,以帮助学生设定既有崇高远大意义又有现实可行性的理想目标。可以采用下列多种形式:

1.除了常规的教学实习、见习活动以外,还应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近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社会行业岗位去参观、访问、考察,实地了解它的社会作用和社会需求,切身体会所学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

2.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参观各种历史的、文化的、科 技的、成果的、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等的展览,促使大学生充实精神世界,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3.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扶贫助弱活动等,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奉献精神。

4.经常邀请各行各业有成就的杰出代表向大学生讲授艰苦奋斗、创业成功的奋斗历程,激励大学生坚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信念。

(三).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促使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理想的形成往往需要依据对自身价值的判断,而大学生对自身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学校的评价,如学习成绩评分、班级鉴定和教师评语等。面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对大学毕业生的学校的评价往往会与社会评价发生差异,即学校评价较好的毕业生首次就业时的社会评价不一定就好,也就是说他首次就业岗位的理想程度不一定比学校评价不如他的同学好。目前,这种状况确是客观存在的,加上一时还难以消除的社会不正之风如人情关系、权钱关系等对其反馈信息自然会影响到在校的大学生对学校评价的认可度和对自身价值的判断,这样,就造成了大学生混文凭现象存在的客观条件,反正“管它成绩好与差,不如有个好爸爸”。对此,要求切实改进学校对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既要全面反映学生德、智、体等素质发展的程度,又要确切反映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使之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联,与社会评价基本统一,以避免出现那种学校的优生在市场“滞销”的情况。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比较客观地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逐步树立起立足现实而目标远大的理想。

(1)认真剖析人生意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你若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人生的目的性让人拥有了价值,这是人和一般动物的最大区别。

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必将导引我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①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是自发生,而是来源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对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清楚认识和正确把握。要着眼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②走出课堂,把理想信念与实践结合,让大学生在更形象的教育中巩固理想信念的教育成果。通过社会实践锻炼人。③同时,理想信念教育还要靠典型引路,榜样感染。好的形象可以将理论武装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④不能忘记对国情的学习和教育,这样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主义精神。

(2)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关系,消除不良主义的影响

这是一个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问题,我们之所以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将二者更好地有机结合,但其自身的矛盾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多元化的倾向。大学生这一敏感的社会群体也迅速地从观念上适应了这历史性的变革,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主张,“条条道路通罗马”。你追求精神,我追求物质;你崇尚人格,我喜爱金钱。这些变化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对待。

首先消除市场价值观中消极的、不合理的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特别是现实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其次,再将一些观念加以“进化”。如用“功利”意识培养学生的商品和现代意识,发挥个体积极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去除“公利”容易产生的拜金主义。鼓励学生培养对事业的成就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让他们明白人的成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都分不开,不断强化集体主义意识和责任感。

(5)珍惜时间,把握分分秒秒

“光阴似箭”啊!朋友们,咱们大学生的大好青春怎得浪费。“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现在应把握分分秒秒做自己本份的事,努力提高自己自素质,为将来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鲁迅先生也不是说过吗:“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让我们一起珍惜时间把握分秒,快乐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吧!

大学生是一个未来社会建设的主要群体,关于大学生在我国目前这个社会转型期来说,大学生这个敏感团体在某些方面出现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偏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社会政府学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

大学生本身也应该清楚地认识自身在某些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让社会更好地了解我们,认同我们科学的人生道路,指正我们不好的思想品质,并引导我们更好地适应自身,服务于社会。

关于房价调查报告 篇6

中文摘要: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八条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简称“新国八条”);1月28日,上海、重庆试点征收房产税;2月9日,央行加息0.25个百分点„„专业人士分析,央行加息意在抑制通货膨胀,但对于地产行业而言,加息影响不可小觑。2011年初,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给力让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在中央坚强的调控决心下,房价会不会回落,楼市会不会降温?成为许多准备买房者心中最大的疑问。

导论:调查研究的背景:目前全国房价普遍走高,很多人买不起房子,房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人的贪婪本性所致,开发商抬高房价,而政府又没有有效措施遏制这种趋势。

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今年1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发后,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增加了金融风险。这既有流动性充裕、住房供求矛盾突出的原因,也与一些地方认识不到位、落实调控措施不力,投机性购房大量增加有关。必须采取更为严格、更为有力的措施,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

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是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在一定时期内采取临时性措施,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有关税收政策。二是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增加居住用地供应总量,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供应。依法加快处置闲置房地产用地,对收回的闲置土地,优先安排用于普通住房建设。在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同时,探索“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等土地出让方式。各地要尽快编制和公布住房建设规划,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加快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审批,尽快形成有效供应。三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土地供应、资金投入和税费优惠政策,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280万套的工作任务。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四是加强市场监管。严格依法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对存在捂盘惜售、土地闲置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限制新购置土地,暂停批准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清理已发放预售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对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性质恶劣的依法取消房地产市场经营资格,对违法违规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规范发展租赁市场。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第一、房地产市场不健全。地方政府和开放商,可以通过法律合法剥削老百姓,而不会受到任何的处罚或者只有轻微的处罚,要知道只要有300%的利润,资本家会冒着绞刑的处罚去做。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对土地和开发的垄断,定价权就他们自己手上,所以他们可以鱼肉百姓。

第二、资金无处可逃,只能投资房地产。资金无处可逃,因为rmb的升值,造就了出口制造业的困难,利润大幅降低,我国GDP的40%依赖出口,投资出口制造业资金无法转化为资本挣利润,那么只能投资房地产,于是造就楼市泡沫。

国家不马上压死房价是正确的,如果全部压死,大量的信贷资金就会无法回收,大量银行必然破产。各方对中国经济失去信心,造成更严重的经济危机。

我国的经济是一个畸形的经济,民营五百强的企业比不了2个央企,全国60%的工资,集中在银行、能源、电信和移动等大型垄断企业上。中小型企业贷款只占了所有贷款的20%不到。而中小企业却承担了90%的社会就业,使得大众消化严重不足,于是我国的消费能力只是GDP的30%左右,内需消耗制造业产品严重不足。举例,招行2010人均半年创造了30w以上的利润,软件科技人员1年只能创造10w左右的利润。这就是垄断造成的,社会分配严重不公。

第一步、应该是加大对垄断型企业的税收,比如中国四大个银行80%的利润回收中央,因为他们享受了垄断的优势,和法律对金融的保护,又如中石油开采的石油是大众的,是国家和全民的,所以利润必须大部分上交,而不是现在的最高30%,形成严重的分配不均。

第二步、这些税收,应该拿出来,补贴中小企业或者给中小企业减税,鼓励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出台办法,鼓励信贷资金服务中小企业。增加中小企业的利润,让大众挣更多的钱,削减暴富的垄断企业。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大众的消费,消化掉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否则40%的出口就无法消化。

一、中国房地产业状态描述

(一)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很大了。

2009年“4万亿”的投资有多少进入楼市,人们不得而知,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不断出现了老百姓不愿看到的“地王”。中国社科院2010年的《经济蓝皮书》认为,当前有85%的中国家庭买不起住房。多位业界专家表示,现在的楼市已经形成了泡沫。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分析说:“2009年中国房地产是典型的超预期增长。房价涨成这样,确实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全国房价高涨的原因其实很复杂,包括信贷政策、土地价格、通胀预期等。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2008年持币观望的那部分人进入到了2009年的楼市,而2010年的一部分需求也在2009年提前释放出来了,这导致了2009年楼市的异常火爆。”美联物业调查显示,在2009年三季度北京购房人群中,购房人主要用来投资保值或自住兼投资的比例达到了65%。

中国房地产价格被推向一个普通百姓不可企及的程度。在商业投资与多方趋利的推动下,形成“供给不足——投资保值——抬升房价——房地产暴利——再推高房价——泡沫形成——购买力下降——百姓怨声载道——宏观调控——房地产业受损、银行呆账形成——拖累经济”的通道,给整体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确定性风险。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调控。

2009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中国房地产价格高企,不利于其产业健康发展,必须对房地产业实行政策调控,促进其健康发展。2009年12月末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中央相关部门已开始行动,从二手房营业税征免政策从2年恢复至5年,到最新的土地出让金首付不得低于50%。专家表示,中央政府果断出手,说明这次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是很大的,未来还会有其他楼市新政出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副主任尹中立认为,土地出让金首付50%,一年内付

清全款,是硬性压缩企业在土地款支付上的空间,在当今土地价格高涨的形势下,全款支付之后却不开发,将显著增加资金的使用成本和机会成本,相应压缩囤地、炒地的空间。

中信证券一地产分析师分析:“进入2009年11月以来,地产股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微调状态,11月地产股涨幅为9.7%,行业涨幅仅位居第11位。而10月份的行业排名为第4名。从这个方面来看,其实机构和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的后市并不看好。”

(三)房地产与城市化、经济发展捆在一起。

美国《华尔街日报》12月30日发表《中国城市化与产能过剩》一文,认为:2010年将是一个更加艰难的经济年份,为摆脱全球经济紧缩,北京催生出房地产泡沫,其苦果将在新的一年里尝到。为吸收和调整这一过剩状况,中国试图通过加速业已规模宏大的城市化进程并通过减少移民和城市登记限制来刺激需求。领导层也将赌注押在城市化加速与消费之间的联系上。

2008年,中国有43%居民被视为城市人口。而在拉美、欧元区和美国,该比例分别为79%、73%和82%。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扩张远没有完成,其发展还有一相当长的时期。

中国政府,在经济增长、产业工人就业与满足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之间,必须作出痛苦的决择。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在提振信心的目的实现后,应当致力于“和谐的复苏”。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则认为:“2009年前的房地产优惠政策的结束,应该不会搞‘一刀切’或者‘急刹车’。政府不会让已经有所起色的楼市重新陷入低迷之中,因此,优惠政策将会‘有收有放’”。

结语:房产调控措施需再严厉。诚然,加大房产调控力度,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体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部分行业或然出现产能过剩,但就京城房地产市场而言,房产调控力度如不加强,房价涨幅持续高企,多数百姓将会买不起甚至住不起房,给社会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另外,从经济学层面分析,如果放松房产调控政策,其一,房价将会在市场交易持续低迷的态势之下陡然上扬,从而引发买家的疯狂跟进,将导致后市房价更强势的反弹;其二,多数投机者面临当前房产市场交易频频下挫的格局,投资信心受很大影响,撤出迹象明显,一旦政策放松,不利于整体宏观市场的调控。

关于房屋裂缝的调查与分析 篇7

房屋的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就裂缝轻重程度而然, 轻者影响其美观, 重者影响其安全使用, 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尤其是用户反映十分强烈。由于用户对房屋的结构情况不甚了解, 房屋一旦出现裂缝, 使用户产生不安全感或恐慌, 有的裂缝造成屋面、墙面、地面渗漏、门窗变形、外墙抹面脱落等现象, 给用户带来许多烦恼。就裂缝的性质而然, 可分为温度裂缝、沉降裂缝、施工质量因素裂缝、使用不当及维护不及时而产生的裂缝等。无论由何种原因引起的裂缝, 都应高度重视, 认真分析, 找准裂缝“病源”, 消除隐患。

1 房屋裂缝调查情况

调查了反映较为强烈的部分房屋裂缝情况。在调查中主要发现以下几种现象:

a.多数房屋的顶层裂缝最为突出, 尤其是房屋顶层的两端最为严重, 房屋中部及自上而下依次减轻;

b.缝的形状多为“八”字斜裂缝, 以窗台角尤为突出;

c.窗因变形使玻璃破碎, 开启困难;

d.屋面、墙面、地下室出现不同程度的霪湿或渗漏现象;

e.外墙抹面裂缝, 出现空鼓或脱落;

f.房屋抗震加固后产生裂缝;

g.使用不当及年久失修而产生裂缝。

用户反映强烈, 尤其是住宅建筑, 因出现裂缝, 使用户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 以及因裂缝而产生渗漏, 给住户带来烦恼, 使住户对建设单位意见纷纷, 甚至发生不愉快的纠纷, 由此发生的投诉事件很多。

2 裂缝原因分析

造成房屋开裂的因素很多, 诸如施工质量、施工季节、材料性能、使用条件以及气温变化、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归纳起来房屋裂缝的产生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a.温度产生的裂缝;b.沉降引起的裂缝;c.施工质量引起的裂缝。

下面就上述裂缝的产生分别加以阐述。

2.1 温度产生的裂缝:

在调查中发现有90%的房屋顶层墙体、屋面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均属于温度产生的裂缝。该地区夏季室外流通温度可高达39℃, 夏季屋顶表面受太阳的直射作用, 屋面表温度可在65℃左右, 而冬季室外流通最低温度一般为-17℃以下, 由此可见, 冬夏温差可达70~80℃。房屋建筑一般由混凝土和砖砌体组成, 而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仅为混凝土的一半。由于房屋结构之间的相互约束, 加之温度的变化及两种不同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的差异, 使屋面与墙体产生温度内应力。因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是不变, 温差越大, 产生的内应力也就越大, 当建筑物某部位产生的内应力超过砖砌体所承受的抗拉、抗剪极限强度时, 则该墙砌体必裂无疑———即出现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虽然不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 但若不及时加以处理和维修将对正常使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甚至使裂缝转化为不安全因素。如在调查中发现, 由于温度裂缝而使屋面、墙面严重渗漏, 给用户造成许多烦恼, 有的墙体因裂缝进水, 导致墙体抹面脱落, 危及周围行人的安全等等。

2.2 沉降引起的裂缝:

由沉降引起的裂缝, 仅占被调查房屋的1%左右, 主要是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调查中发现沉降裂缝主要有以下特征:

a.裂缝大多呈正反“八”字型, 尤以底层窗子角部最为突出;

b.部分纵墙或横墙出现水平裂缝。

房屋沉降的原因不外乎下列几中情况:

a.该房屋地基基础下存在软弱下卧层;

b.实际使用荷载大于设计荷载;

c.施工质量因素;

d.房屋基础的设计与工程地质资料不符。

2.3 施工质量引起的裂缝:

工程施工阶段是使业主及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 也是最终形成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最重要阶段。在调查中, 普遍认为施工质量对裂缝的影响十分明显, 尤其是住户, 把所有的裂缝原因全归罪于施工质量, 虽然这种言论具有片面性和不确切性, 但这也反映了用户对施工质量的信任程度和对质量的要求。因此, 施工质量不容忽视。由施工质量引起的裂缝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说任何房屋的裂缝都有可能与施工质量有关。如温度裂缝, 由于屋面保温厚度、保温材料或墙体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等都可能导致裂缝的发生或扩大;砌体的砂浆饱满度不满足要求, 也能造成墙体裂缝或门窗变形。因为, 当每皮砖砌筑的砂浆不饱满时, 建成使用后, 随着荷载不断增加使砌体压缩变形, 当砌体压缩不均匀时, 墙体就会产生裂缝, 若砌体压缩均匀时, 可导致门窗变形使玻璃破碎。施工质量问题也可能引起沉降裂缝, 因为, 当基槽开挖后, 地基土扰动而形成橡皮土或基础的施工不满足设计要求等都可能引起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在调查中还发现, 很多房屋的外墙、地面产生不规则的裂缝, 用榔头敲打和凿开后, 发现墙体、地面并没有裂缝。这种裂缝纯属施工质量形成空鼓现象而导致裂缝。综上所述, 施工质量对房屋的使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3 裂缝的处理方法

造成房屋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不管哪种原因造成的裂缝, 都会对房屋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首先, 破坏了房屋的整体性, 改变了结构构件原有工作状态, 降低了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承载能力, 降低了房屋结构的可靠度和耐久性;其次, 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因此, 要针对裂缝出现的原因和开裂程度, 对裂缝房屋进行必要的处理, 具体措施如下:

a.加固法:这种方法旨在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和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如锚杆拉结法、钢筋网片水泥砂浆抹面法、压力自动灌浆法或地基加固法。

b.卸载法:对房屋层数较多、地基变形较重、使用荷载较大且不易进行加固的情况, 可采用降低使用荷载、拆除不必要的附属重物, 甚至减少房屋层数。

c.结合维修进行功能改造法:对房屋开裂较重的顶层或端部转折处, 在无加固价值的情况下, 可将该处拆除重建, 或改变原有房屋的使用功能。

以上处理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可单独采用, 也可综合采用, 但总的原则是行之有效、措施得力、施工方便、经济美观。

结束语

普遍存在的房屋裂缝问题, 已引起有关单位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但在调查中也发现, 有些单位的施工、竣工资料不齐全, 对产生裂缝原因的分析以及对裂缝房屋的处理带来困难。总之, 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要想准确地判断裂缝产生的原因, 还需要做大量而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 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摘要:本文通过对房屋裂缝的调查, 结合工作实践, 从设计、施工两方面分析了墙体裂缝的开裂原因, 并提出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处理方案。

关于研究土壤的实验调查 篇8

关键

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国《周礼》中,对土壤的含义记载是“万物自生焉则曰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曰壤。”就是说,凡是自然植被生长的土地叫“土”,经垦种的土地叫“壤”,这是最早对土壤的定义。

近年来,笔者在《研究土壤》《岩石和矿物》单元实验教学中,结合资料查阅,对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剖面、土壤的养分、土壤的分级等有一定的研究和认识,现将调查过程、结果概括如下,供参考。

一、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结合四年级下册《土壤中有什么》实验活动,采土时除去地面落叶杂物,将地面表土2~3毫米刮去,取耕作层深度20厘米左右,如图1。将土壤水溶液充分搅拌、沉淀,发现任何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大致相同,基本由矿物质、有机质、活的微生物、气体、液体等物质组成,如图2。这些基本成分中土壤矿物质约占固体部分质量的95%以上,有机质却占不到5%,有机质数量虽不多,但对植物的生长作用很大。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物质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断运动的统一性。

二、土壤的剖面

本人组织学生对土壤剖面进行研究,剖面坑的大小设计为长1.5米,宽0.8米,深1米。挖掘剖面大致挖成如图3,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土壤形成条件不同,土体内物质运动也各有特点,从而形成特定的形态特征和土体构造,典型的旱耕地和水稻田土壤剖面示意,如图4、图5所示。

三、土壤的养分

作物的养分主要取之于土壤,作为生长发育必需营养元素有:碳、氢、氧、钾、钙、镁、硫、铁、硼、钼、锌、锰、铜、氯等16种。这16种必需营养元素中除碳、氢、氧等来自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外,其他的全部来自土壤,比如:土壤中的氮有助于作物长叶,磷有助于长花果,钾有助于使茎挺拔。它们对作物完成生活周期必不可少。

四、土壤的分级

关于读书的调查问卷 篇9

您好!我是延安大学政治与法学学院的一名学生。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读书状况,我设计了这份调查表,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协助。本次调查不用填写姓名,所有回答只用于统计分析,各种答案没有正确、错误之分。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填写这调查表,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协助!

填表说明: ①若无特殊说明,每一个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②填写时,请不要与他人商量。

1.您认为读书有多重要?

A.很重要 B.比较重要 C.不重要 D.无所谓

2.您认为读书对您有多大帮助?

A.很大 B.一般 C.不大 D.不知道

3.您喜欢读书吗?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E.非常不喜欢

4.您一年读多少本书?

A.5本以下 B.5-10本 C.10-15本 D.15本以上

5.您一般什么时候看书?

A.闲暇时 B.上课时 C.做作业时 D.其他

6.您一般在什么地方读书?

A.图书馆 B.教室 C.宿舍 D.家里 E.其他

7.您一年买多少书?

A.5本以下 B.5-10本 C.10-15本 D.15本以上

8.您平均每星期用多少时间读书?

A、1小时以下 B、1~3小时 C、4~6小时 D、7小时以上

9.您有读书的习惯吗?

A.有 B.没有

10.您阅读图书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A、购买 B、找亲朋好友借阅 C、到图书馆借阅 D、网上浏览

E、在书店看 F、其他

11.您一般多长时间去一次书店?

A.一个星期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以上

12.您通常阅读哪类图书[可以多选]?

A、小说文艺类 B、生活励志类 C、文化学术类 D、管理类

E、计算机类 F、科技类 G、教育类 H、少儿类

I、工具书类 J、其他

13.您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学习或工作需要 B、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C、提高修养

D、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E、休闲 F、其他

14.您能看完自己正在看的书吗?

A.能 B.不能 C.有时候能,有时候不能

15.对您读书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A、父母、家人 B、老师 C、同学朋友 D、亲戚 E、邻居

16.您的读书量与周围的人相比

A.较多 B.较少 C.不知道

17.您认为自己读的书

A.很多 B.多 C.一般 D.少 E.很少

18.影响您的读书量的原因是什么?

A.学习压力大,空余时间少 B.缺乏兴趣 C.其他

19.图书馆和书店的书是否满足您的需要?

A.满足 B.基本满足 C.不满足 D.不知道

20您在读书过程中的困惑?

A.不知道读什么书 B.不知到为什么要读书 C..不知道怎么读书 D.读完后没什么收获

21.您对待盗版书籍的态度?

A.反对 B.支持 C.无所谓.22.您正在读什么书?

23.您打算读什么书?

关于寒假调查报告 篇10

为了促进大家对本专业在未来的走向和发展趋势有更深入了解,为以后的大学学习增添方向和动力,对建筑学和工管12级全体学生的寒假社会实践作如下安排。希望大家本着对自己学业负责的态度,在与家人、亲朋好友共渡愉快的寒假中,认真完成此项调查。

1、每位学生在寒假中都必须走访、调查1-2个或更多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单位;

2、作好调查报告,一人一份,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

3、严禁抄袭。

附件:

寒假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仅作参考)

1、调研单位、时间、地点、、资质、人员工作结构(包括人员的年龄、学历、收入状况、职称结构等),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

2、调研单位中,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经历、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

关于“课堂对话”的调查研究 篇11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时学生的心境如何?我曾对100名学生做了调查,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状况、情绪表现,作了简单统计:

结合课堂师生对话的现状,我对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出现的上述心理障碍做了以下分析:

1紧张。这是一种不安的情绪状态,主要表现在:(1)当众发言时,面对老师和同学的那么多双期盼的眼睛,许多学生的头脑往往会出现暂时性的空白,紧张情绪油然而生。(2)部分学习能力不强、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学生怕说不好而遭到同学的歧视、老师的批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则往往对自己期望值过高,怕说得不好会影响自己在老师、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师生对话中都会紧张。

2厌烦。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疲倦现象。主要表现为对话不主动,情绪消极,注意力分散。其原因主要有:(1)一些学生在对话中常常得不到老师与同学们的表扬与肯定,没有成就感,丧失信心。(2)对话的内容太难、太易或太空洞,不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

3自卑。很多学生有自卑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1)无人关注。如果某位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他怎会不自卑呢?(2)评价不当。学生在课堂上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赏,只有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不断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如果教师评价时态度生硬,严词以对,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产生自卑情绪。

4依赖。这种心理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依赖性强,不愿动脑筋,总是环顾左右,别人说什么,他就说什么;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说,有的学生甚至以背参考答案来应付检查。

5对抗。由于一些学生在教学对话过程中很少获得成功的喜悦,长期处于无人关注、被人冷落的状态,于是产生了压抑心理。当他们不甘忍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否定和嘲笑时,常会产生对抗情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以始终沉默来表示抗议。

二、解决策略

1调整心态。一个人的情绪是可以感觉,是可以传递的,教师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状态。一位教师如果在低沉郁闷的不良心境下与学生交流,这种不良心境会渲染整个课堂。学生在教师的横眉冷目之下,感觉到课堂氛围的紧张,心理情绪也随之紧张,甚至惶恐,惊慌失措,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师生易出现心理距离,从而影响正常的对话交流。所以,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一种稳定、积极的情绪状态,这样才能使自己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语言富有表现力。在教师和颜悦色,满腔热情的感染之下,学生们才能如痴如醉地去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始终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去听,并适当地作些点拨,这样,学生的紧张情绪自然得以缓解。师生关系融洽、协调,信息交流畅通无阻,课堂气氛活跃,对话效果才能提高。

2走进心灵。教师要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对话中。教师关注的不再只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首先要把话题确定得恰到好处。有的问题太浅或太小,学生对此“不屑一顾”;有的问题太深或太大,学生无从谈起或摸不着头脑;有的问题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对此“没兴趣”……,这些,都会失去对话交流的基础。交流的话题要定好,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口头表扬、温和的目光、欣喜的微笑、实物的奖励都可以激励学生,使其乐于学习。

事实上,当学生最需要关怀、理解或引导的时候,也就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最佳时机。如果学生在对话中遇到失败,寻求帮助,教师要及时给予爱的温暖,使其在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得到尊重,得到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这样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完善他的人格,课堂上的对话也才会具有实际效果。

3,适当引导。首先,在对话前,教师应该是一个设计师。进行课前预设时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思考:定什么话题,学生是否有话说,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将会收到怎样的效果等。教师能高瞻远瞩地了然于胸之后,课堂对话才会生成精彩。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总设计师角色,不是传统意义上包办一切的可以发号施令的人,而是保证“对话”井然有序进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次,在对话中,教师应该是一个主持人。对话是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尤其是合作讨论的次数较多,难免会出现课堂中的喧闹现象,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对小组讨论教师要格外留心,绝不能成为一个旁观者,在教室里漫步。要留心观察每一组是否确实在讨论,弄清不讨论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松懈,要及时促进,如果有困难,要给予一定的帮助,教师应以合作伙伴的态度去关照学生。对话过程中生生之间难免会出现争论、冷场等现象,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出主持人的机智,引导学生达成某种共识,启发学生继续交流。

上一篇:难忘的一件事200字作文下一篇:超市畜产员工培训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