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的提升方案

2024-05-22

领导力的提升方案(精选8篇)

领导力的提升方案 篇1

教育服务社会

创新领导力提升方案(草案)

政府管理培训中心

一、项目介绍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法,这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种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给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深刻变化,也给干部心理带来一定失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心理疏导。

同时为适应各党政、事业单位大规模培养领导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需要,掌握高效的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与领导水平。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推出具有针对性的研修

教育服务社会

班方案系列,分别以现代产业信息化、干部领导能力与执行力提升、公共管理基础为主题,着力为学员提供系统思考、交流创新的学术环境。旨在帮助学习者,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与自我能力。研修项目将以先进的办学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质的个性化精品课程、丰富灵活的教学模式、一流的服务,为学员提供一个深入到学术与实践交融的环境中思考、提高、创新的机会。清华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将使学员重整知识结构,多学科的文化更会对学员思想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将全方位拓展管理者、实施者的素质,丰富学员的实践经验,提升他们的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从而开阔思路,抓住机遇,领导变革,赢得发展。

二、进修对象:

三、课程目标:

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管理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沟通管理技能,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抢抓新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即使转变领导岗位和工作方法,也能展示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精神风貌上和新形象。

注:①为保证教学内容、师资和培训质量,请领导及时提出宝贵意见。

②清华保留在教学安排时对课程、学时、教师在相应层次上的适当调整权利。清华大学学术气氛浓厚,各院系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活动。教学实施将分利用清华大学丰富资源和优秀师资,培训期间提供清华大学公共讲座信息,使学员抓紧时间和机会,充分汲取清华大学的养料和资源,进一步丰富和扩大知识面。

五、教学考核

教学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负责,课程将为班级配备专职教学和后勤班主任,负责教学管理和学员的各项后勤服务。

培训期间,建议培训班成立班委和临时党支部,将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班级组织委员对学员的考勤、课堂纪律、学习和表现等进行跟踪考核。考核采用记录考勤、撰写专题报告等方式进行。按清华大学学生管理制度统一管理、编号,建立学员档案,结业后在清华大学教育培训处存档,可供组织人事部门查阅参考。

学员完成课程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颁发的“公共管理研修班结业证书”。证书由清华大学统一编号,可在清华大学网上查询,网址:http://thtm.tsinghua.edu.cn。学员可申请免费加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终身学习俱乐部,享受免费赠送刊物、公开课等增值服务,开拓同学身份合作机会。团体会员更有可能成为理事、常务理事单位。

九、开班事项

教育服务社会

(1)根据双方约定事项,在开班前由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具体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报名时每位学员交1张两寸近期彩色证件照(结业证书)。

领导力的提升方案 篇2

“一个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一所学校走在前进的路上,其前进的方向、速度,关键取决于校长。在特色学校建设发展中,描绘学校发展蓝图,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理解学校核心目标、把握学校根本价值方向等方面发挥主导、示范和凝聚作用,是校长的重要使命。校长在学校处于中心地位,起着治校育人的核心作用。因此,可以说,校长的素质体现着校风校貌, 直接制约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制约着教师素质的提高。

前不久,我认真学习了“现代学校教育领导力”的相关理论, 尤其是金忠明教授《学校特色与品牌学校的创建》的论述,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管理认识等方面的差距, 让我跳出了以往的思维模式, 尝试着用另一种角度审视自身的素养, 重新思考校长如何提升教育领导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要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自身最好的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获得事业的进步和生命质量的提升,这应成为每所学校办学的宗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校长应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其中包含着管理观、教育观和学生观等。具体而言,就是校长应深入研究分析学校的文化背景、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等,充分挖掘、发挥学校的优势,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提升,逐步形成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并突出以下两个方面。1.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建和谐、民主、活力的人文环境。2.发展为硬道理。即重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发展理念要超前,发展思路要清晰,发展措施要科学,以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

二、要确立鲜明的总体办学目标

作为一校之长职责之一就是确立学校的总体办学目标,决定学校的办学特色,而学校办学目标的达成、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分解在学校每个教师的工作过程中的,因此,校长应是师者之师,必须长于洞察、敏于创新、勤于反思。如,在制订“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时, 校长应不失时机地提出学校、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方法, 让学校的明天与教职员工的希望紧紧相扣, 这样就能使教职工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就能激发其热情,增强其信心, 鼓舞其勇气。

三、要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学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管理工作要唤起人们的美好向往,激励人们的热烈感情,调动人们的进取精神。善于运用这门艺术,往往能使自己管理有道, 工作得心应手并富有成效。

管好一所学校, 校长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关键是善于用人。为此,校长要善于观察,注意倾听,在细微处发现每个教师的独特优势,创造机会助其展现自己的才能。要做到人尽其才,扬人所长就要巧妙借力,凝聚智慧。如,借助学科中心组及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 支持教师竞争各级各类人才选拔等。校长要敢于大胆起用年轻教师,把他们安排到重要岗位,搭建平台助其展示创造才能。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使教师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对教师真诚的认可与赞美,就是对他价值的最好承认和重视。能“自降身份”以宽广的胸怀、谦虚谨慎的态度面对问题,真诚赞美下属的校长,能使员工们的心灵需求得到满足,并能激发他们潜在的才能,将校园建设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四、要争当教研的先行者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研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学校主动发展的根本和内在动力。教育改革赋予校长参与教研的责任, 要求校长不仅仅是学校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决策者,还应成为教研的先行者。

校长的科研能力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校长应当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作为研究者亲自参与研究过程,提出研究的问题,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制订行动策略, 然后将其应用于实践;其次,校长要具有较强的科研管理能力,能发动广大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组织好学校各项科研活动, 管理好科研实施的过程,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以科研搭建学校发展的平台。

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篇3

首先,领导不同于管理。我们一般说,校长就是做管理的,但是,要强调一下,管理和领导是不一样的。我们很多同志把二者混淆。比如有人讲,我是校长,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这其实是不正确的。管理是指把一件事做正确,而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比如一个大家族,主人交代管家做一件事,管家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多快好省,做得很漂亮,很快捷,但是这个事是好事是坏事,是善是恶,管家不管,他只管执行,执行力很强。所以管理的本质是执行力。但是领导不一样,他要做正确的事,要分清是非善恶,把握方向,要站的高、看的远,要具有很强的战略规划和战略观念。简单讲,做领导要大气,做管理要细致。

大家想一想,从自身,从周围的校长身上想一想,中国的校长是执行力更强呢,还是领导力更强?我做校长培训快14年,接触了全国很多校长,我感觉中国的校长相对而言,领导能力相对较弱。我们有很多非常好的管理经验,但是谈起学校的长远发展,谈起学校办学方向的把握,谈起教育思想的引领和引导,就相对弱。大家再看,作为学校的一把手,是做正确的事重要,还是把事做正确重要呢?显然,只要是一把手,做正确的事比把事做正确要重要得多。因为,在执行层面有副校长、有中层干部、广大教师,作为一把手,最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它的核心就是领导。所以我的看法是,作为一把手的校长,首先是领导力要强,领导力比执行力更重要。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校长分成4类:第一类校长把正确的事做正确。他具有很强的战略规划和管理能力,战略思维能力非常好,能够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同时又能把决策执行得很彻底,也就是讲领导力和执行力都很强。这样的校长占的比例不是很高。这一类校长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他带领下学校的发展都是非常快的,他能给学校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第二类校长,把正确的事情做错。他很有想法,战略抉择、办学思想都没问题,但就是执行力差。这个执行力差可能是校长本人可能是副校长也可能是中层骨干差。有些学校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和教师这四个版块各自为政,执行力就特别差,校长为了做一件事必须直接和教师接触。第三类校长,把错误的事做正确了。我举个例子,有个人天赋极高,本来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但是他选择去做一个清洁工。他的战略选择是错误的,但很认真,成为一个先进工作者,这就是把错误的事做正确了。我们发现有这样的校长,很聪明很有才华,但他总做小事不做大事,把一个小事做得很漂亮,就是不做大事。第四类的校长,就是把错误的事情做错了。这种校长很少。希望我们的校长都是第一类,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了。在我们培训过的校长中,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越来越强调校长领导力的提升,把它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二,如何做领导者,我加了个限定词是“教学”领导者。做什么样的领导者:这就涉及到校长角色的定位。校长和教师有没有什么不同?

简单地讲,校长是管理的,老师是教学的,他们的定位是不一样的。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规范里,把校长和老师分成两种职业。我们的校长最初都是业务上面强,成为业务骨干、提为中层干部、副校长,最后成为校长。中国校长发展道路基本上都是一旦老师的身份发生变化,无论是校长、副校长,再不教书了,甚至连课都很少听了,课堂也很少进了,这样下去,久而久之,本来对教学很精通,结果越来越疏远。新课改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些同志担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转变不过来,后来在实验区搞了几年,发现其实是校长适应的慢,所以有人说了句比较偏激的话,说课改成在教师败在校长。我觉得这句话也不是空穴来风。我想举个例子,北京市2004年底面向本市的校长做了一个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校长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不熟悉,这问题就很严重。我再举个山东的例子。有一次我到青岛去,在一个区教育局做报告,中午吃饭时,局长和我说了件事,说区里组织一些校长来听新课改的课,局长要求大家听完之后都不要走,一起来评评课,结果不少校长走了,不是因为有急事而是因为对课比较陌生了,特别是对新课改的内容心里没底,怕自己说的有问题说的不到位,怕老师看不上眼,怕局长看不起他。我们的校长被新课改吓跑了,被评课吓跑了,被老师吓跑了。这个我认为无论如何也不可取。

我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校长角色应该发生转变,既要做一个好的管理者,又要做一个领导者。这个领导者就是教学领导者。作为教学领导者首先要求我们懂教育,懂教学。学校是个教育机构,它最核心的业务环节是课堂教学。一切教育改革最终必须要落实到课堂上。你改革再多,如果没有对具体的课堂教学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老师没有变得会教,学生没有变得会学,师生关系没有变得更加民主,更加平等,那所有外表的变革意义不大。我非常反对形而上学,但是我们教育当中、学校当中有时也存在形而上学。关于教学的问题,现在有些争论,比如校长该不该上课。深圳市保安区规定,校长每周至少上三节课。哈尔滨市规定所有的校长都要上课。我认为,正职校长可以不上课, 他们上课我不反对也不提倡。因为他们的时间非常有限,经常需要调课,会使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发生混乱,如果他带的是主课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但是有六个字必须做到,就是常听课、会听课。让正校长上课,刚性很强,但让他听课,柔性弹性都很大。

常听课、会评课,我们又可以把他进一步的解释为进得了课堂,讲得出评议。这两句话实际是完全不同的要求。进课堂非常容易,但是讲得出名堂对很多校长是种挑战。现在有些校长认为我是正校长,下面有专门抓教学的副校长,课堂有他进就够了。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正校长进课堂和副校长进课堂抓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副校长抓的是执行,正校长抓的是整个学校的办学方向。我有时在想,学校的办学方向到底从什么地方出发。我们现在有些校长喜欢搞活动,大型的活动,轰轰烈烈,找了很多领导过来。我认为学校的办学方向包括校园文化都要以课堂为主。现在有些同志认为素质教育是在课堂之外,搞活动才是素质教育,课堂里面的事都是应试教育,这种观点是不对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永远都在课堂,即使没有新课改,校长也必须进课堂,这是校长的社会角色所决定的。学校的最高首长不抓学校最核心的业务,说句难听的话叫不务正业。从西方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非常强调校长的角色,叫学科带头人,也有的叫课程领导者,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校长要引领学校的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所以,这既是课改对我们的挑战也是校长这个职业、职位的本质所决定的。有次我到一个学校去,多少年不见,学校旧貌换新颜,操场更大了,绿地更多了,教室更明亮了,校长的理念也更多了,但听听课,和老师们交流一下,和孩子们沟通一下,发现这个学校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四、五年前没什么变化。

校长应“跳出来”。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跳出学校进行战略思考。校长的思考空间不应当只是局限在学校内,应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句古诗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在庐山之外才能看清楚庐山。同样,要给学校准确定位,必须站在学校之外,站在学校之内你看不全。必须看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怎样变革,有什么样的变革趋向,这些把握住了,才能培养出适应这些变化的孩子。校长应“扎下去”。作为教育者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常听课、会评课。跳出来意味着校长工作和思考的空间更加宏观了,更加大气了,扎下去意味着校长工作和思考的空间更加微观了,工作作风更加扎实了。最可怕的是不上不下,既不大气又不扎实。最微观的事往往是大事,宏观的事往往需要微观做基础,这是一个辩正关系。学校最大的事在小教室,在课堂上。

现在全国涌现出相当多的知名校长,我粗略把他们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社会活动型。在学校里很少见到他,在课堂里几乎见不到他。他在社会上活动,与官员打交道,与企业打交道,和他们混得非常熟。他能为学校的发展营造一个非常好的外部环境,学校要钱有钱要政策有政策,所以学校的副校长、中层干部、教师们对他也很敬佩,说你看我们校长吃的开,我们日子好过,这类校长在学校里人缘不错,再加上整天在社会上活动,所以社会知名度特别高。第二类是埋头苦干型。这类校长和第一类校长完全相反,他几乎哪都不去,就在学校里埋头苦干,但用的全是过去的笨办法、老办法,校长苦干、老师苦教、学生苦学,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也能考出好成绩来。我们很多中学都是这么拼出来干出来的,他也可以成名,成为知名校长。我认为这两类校长都不代表现在校长的发展方向。第一类校长像个企业家、外交家、推销员,就是不像教育家,而且我敢断定他永远也成不了教育家,不进课堂怎么能成教育家呢?第二类校长的问题就是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他不看我们的教育改革、课堂改革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利用,老是用最笨的方法要求老师、要求学生,结果学生越学越笨、越学越不想学、越学越厌学,越学越恨学校,导致有些孩子初中成绩还挺好,高中后成绩下滑,最后考上重点大学的寥寥无几,说句通俗的话就是初中三年学伤了。初中三年的做法使这个孩子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他们失去了一个更加光明的前途。第三类是“内涵发展型”校长。首先校长对学校的管理是和学校的教学紧密的捆绑在一起的,我比较推崇他的管理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举个北京一所小学校长的例子。李烈在当校长之前是全国的数学名师,当校长之后听课、评课是她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老师心里怎么想,需要什么样帮助她心里都很清楚。她的管理就是为教学服务,为老师发展服务。所以,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校长的管是为了老师教,老师的教是为了孩子学,管、教和学都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现在我们提倡科学发展,包括十七大进一步强调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它们都强调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句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学校内涵发展也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哪些人呢?可以分三类,第一类,学生。学生的发展靠什么?学生发展的平台是课堂,是常态的课堂。我们关注老师的课,不应当只是关注几个老师和名师的示范课、公开课,而是应该关注所有老师的课。第二类,教师。教师的发展平台毫无疑问也是课堂。第三类,校长。校长发展的平台也离不开课堂。所以我对内涵发展理解得很简单。就是以课堂为平台的学生、教师和校长的共同发展。只有这三类人同时都在课堂当中关注同一个事,才能形成真正的冲撞,才能形成真正的对话,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才能共同解决共同的问题。外在的活动搞的再多都是为内在的内涵发展服务的。酒桌搞得再多是为课桌服务的,不能反过来。我们再看,内涵发展型校长需要不需要埋头苦干呢?我认为,埋头苦干永远都需要。现在全国有100多万校长,更新换代比较快,大批老校长退休,年轻校长上来,年轻的校长有很多的优势,脑子比较活、外语好、知识面宽,但欠缺的就是埋头苦干的精神,对自己的权力、利益看得比较重,而对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没有把它放在应该放的位置。内涵发展型校长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看的比较准,干的比较灵,工作不盲目。现在有时候是忙、茫、盲。大家想,我们有时候是不是这样的呢?这是我讲的关于校长的角色。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校长必须进行角色的转变。

下面我们讲一下,作为一个领导者,提升领导力要具备哪些核心素质。这里有三句话: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仁、勇应该是我们校长应该具备的三种素质。智就是有智慧,领导有智慧,抓他该抓的事,还应当有仁爱之心,应该有勇气。古人概括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展开讲一讲。

首先讲,领导者应该有智慧。智者我们指的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和有知识是两码事。做管理工作相当不容易,它需要综合性的能力,需要智慧。智慧体现为一种思维水平和方式。我认为一个有作为的优秀校长和一个一般的平庸校长,他们的区别不在细节上,而在根上就不一样,这个根就是思维水平和方式、看问题的视角。一个有作为的优秀校长他看问题比较长远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理论和实践到底哪个重要?这个问题我们经常讨论。有次有个培训班开办中间,我询问参加培训的校长需要给他们讲些什么。有个校长说,理论这个东西太抽象,讲点实用的,我们回去就可以操作。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现在的确有些培训实用性针对性很差。但这个校长的观点又是比较片面的。大家想想,我们的校长实际缺什么呢?大家整天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缺的恰恰是理论。我举个例子,有两个校长,都当过10年校长,其中一个校长总能非常敏锐地发现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另一个校长对这些问题的存在熟视无睹。我认为他俩的区别恰恰就在理论。第一个校长理论的触角比较长,理论的思维广度比较宽,深度比较深,所以他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能够找到别人找不到的办法。所以我认为,校长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仅仅是个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理论的过程。理论思维水平越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个人和学校的发展速度就越快。现在由于整个社会都很浮躁,提升理论思维很困难。我们现在很多培训,每个单元都很好,但还是不能对我们的思维产生碰撞,要想真正提升我们的思维水平,需要读几本大部头的书。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什么呢,因为里面蕴涵着很多知识,把它吃透了,终身受用。我觉得真正管理学的书不用看很多,把两本吃透了就管用,快餐的东西吃两吨可能也于事无补。理论水平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水平、管理水平必然会提高。谈起思维,我特别强调的是战略思维。今天我们讲领导力,领导力有两大要素:第一个是理念,第二个就是战略。战略涉及4个问题,一个是学校内涵发展有什么优势,第二个有什么劣势,第三个有什么外在的机遇,第四个有什么外在的挑战和威胁。这4个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产生学校发展不同的战略。这对我们的正校长而言是大智慧。我认为战略管理方面的培训现在涉及的少,我们也没那么大的力量。我建议大家到书店买书,买上一两本战略管理的书,哪怕是企业管理的,都会受益,因为它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对校长而言,小技巧很重要,但大智慧更重要。有人把领导分成两类,第一类是事务型,就是整天忙于事务,把自己淹没在事务中,这种领导不是领导是执行,所以我们讲真正的领导是变革型的。变革型的领导或者说变革型的校长有什么特点呢?就是想大事做大事,不管我们的学校多么小,它的大事都是对学校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原来做过一个实验,在培训班结业时,让校长回去把连续两个星期做的事无巨细全记下来,然后看所记录的事情中哪些事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或者前瞻性的意义。后来有个校长讲,按您的要求做了,做完之后很惭愧,发现整天把我缠住忙得死去活来的这些事都是琐事、小事、边缘性的事,都是有些我不想去做的事,我真正想做的事都没做。这个校长说的是实话,现在我们都忙,不要说校长,局长、厅长也忙。我认为在一个组织、在一个单位当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忙于这些琐事、小事、边缘事,他迟早会被边缘化。一个人只有做最重要的事,才能成为最重要的人,永远都如此。有的校长说反正我是校长。我说,你错了,如果你总是做这些琐事,老师们口头上不说,但心里就看不起你,你在老师的心中已经被边缘化了,一旦时机来临,最先下台的就是你。

我把学校里的大事初步分为三类:结构性、制度性和价值性。首先讲结构性。

第一个是关系结构。校长不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之外,而是生活在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他必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一个是内部关系,一个是外部关系。内部关系我想强调四个,第一个是党政关系,党政关系在有些学校是有问题的。我举个例子,有次在一个学校里,校长说以后关于我们两家合作的事,你不要找书记,你找我,找书记没用,他说话不算数。校长说这话说明党政关系不和谐。第二个是正校长和副校长的关系,有几个副校长给我讲他们的苦恼,因为上有校长,下有中层干部,副校长的位置非常微妙。我们所有的正校长是从副校长提上来的,在我们当了正校长之后有没有从副校长的视角思考一下他的困难。第三个是干群关系,现在干群关系不容乐观。2005年底我们在北京18个区县做了个调查,一共调查了960个教师,他们反映说都非常希望参与学校管理,但遇到校长拒绝。第四个就是师生关系。现在师生关系出现很多问题,当然有很多客观原因。现在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生活环境很复杂,受到很多不良影响,再加上家庭教育配合不力,出现很多问题。我们的教师队伍在市场化的影响下,也有问题。师生关系发生的很多不该发生的问题,给我们校长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现在我们讲建设和谐教育,这四个关系处理不好就没有和谐教育。和谐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说到底学校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民主、和谐、尊重。外部关系有两个,一个是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应当给学校下放更多的办学自主权。第二个是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与80年代相比,现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更差。80年代的时候,整个社会都关心教育,给你人给你钱给你支持,现在是盯着教育,找你麻烦,挑你毛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当使我们的教育对社会比较有益,为我们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包括家长和舆论。现在学校搞改革和家长也有关系,包括搞素质教育。

第二个是班子结构。学校管理不是校长一个人在管,是一个团队在管。这个团队的水平和质量对整个学校的管理影响很大。现在我认为有个盲点,我们的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化谈的很多,对校长培训、校长专业化谈的也很多,但是对中层干部的培训是个盲点。有个校长跟我讲,我认为我还有点能力,很有想法,想干点事,我的老师也很整齐很不错,但就是中层干部的管理有问题。我们讲铜头铁腿软肚皮。校长是铜头,教师是铁腿,但是中层干部的管理素养是肚子。目前我们国家没有那么多财力对中层干部进行培训的情况下,校长作为班子的班长,如果我们有机会出来培训,回去以后要把听来的一些好东西讲给团队听,提高他们的素养。北京市崇文区现在对中层干部进行培训,重点是提升他们的执行力。这种培训校长最欢迎,校长的想法不至于老走样。

第三个是师资结构。现在学校布局调整比较剧烈,未来若干年我们学校需要多少老师,需要什么年龄、学科、性别之类的老师?这里我想强调三点:第一个,有些地方严重超编,有些学校连续六、七年不进一个教师,教师队伍结构出现紊乱,这个问题要解决,不能大放大收。第二个,有些新建学校一下子进来大批青年教师,管理出现问题。第三个,现在教师队伍当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哈尔滨一个校长讲,偶然一次翻看花名册,发现在学校中70%以上的教师是独生子女,出现独生子女教独生子女,在一个教室里面发生碰撞。有个老教师说得很尖锐,他说在小学里面独生子女教独生子女带来的问题,可能和中学里面更年期老师教青春期学生带来的问题差不多。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老师比较难于管理,校长批评他,他可能受不了,因为父母对他很娇宠。

最后一个是生源结构。到了中学,生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校长讲,如果我有一流的生源,高考的升学率比重点校还要高。

其次,谈谈制度性问题。现在要求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整天讲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那什么是制度呢?制度简单讲就是规则,规定什么必须干,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做了不该做的怎么惩罚,用什么样的程序。制度很重要。过去我们讲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制度的竞争。一个国家有了好的制度,它的发展挡都挡不住,没有好的制度,有再多的人才都没有用。北京师范大学有个老主楼,现在拆掉了。据说文革时候从这个楼上跳下去的名教授就有10多个,因为那种制度不让人活,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制度不好,会对优秀的人才造成很大的伤害。对普通老百姓呢?1958-1961年中国饿死很多人人。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最后刘少奇做了个总结,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祸起于制度。制度很重要,国家制度有问题,不但影响优秀人才,也影响普通老百姓。好的制度可以把三流、四流人才提升为一流、二流的人才。邓小平说过,有了好的制度,想干坏事都很难。而制度不好可以恶化人。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文革期间一个校长被学生活活打死,这是制度的问题。国家制度很重要,学校制度也很重要。学校的制度搞好了,会对在这个学校生活的老师、学生、每一个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东北有个很大的城市,有个初中校很厉害,连续6年在全市考第一。2005年,这个市的前8名有7名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但这个学校的学生考上高中以后,老师普遍不喜欢他们,因为这个学校的孩子缺乏后劲。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刚才讲过的,靠苦学上来的,他的想象力、创造力被压抑得快没了。学校的做法使这些孩子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他们失去了光明的前途。学校的这个行为做法都起源于学校的制度。制度有显性的有潜在的。所以,学校有好的制度好的做法,能让一个智力平平的孩子有好的前途,而且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学校的制度有问题可以使一个天才的孩子变得很平庸。要改善这种状况,除了思想观念转变以外,在制度方面要加强建设。请大家考虑一个问题:一个好校长重要还是一个好制度重要。原来我有一个想法,学校越有名,制度越完善,但我发现有例外。有个学校非常好,全国有名,但制度不完善,我很疑惑,后来想明白了是校长厉害,没有规则也能玩的转。但是这个校长一走,学校在管理上就出问题,本来能够获取的资源获取不到或减少了,学校的副校长、中层干部和教师对新任校长产生怨言,管理上出现滑坡。一个真正的好校长能让学校在他离开之后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个真正的好校长对一个学校、对教育、对社会最好的贡献是把自己的光辉业绩、个人魅力转变成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也只有这样,别的学校、校长才可能从他这里发掘好的东西。“一个好校长就有一个好学校”表现的是清官思想、明君思想,中国人长期受这种封建文化教育,我们总是希望来个青天大老爷替我们做主,我们的自尊和权力发挥不了。在实践中我们遇到,一个学校来个好校长马上就变好了,这是个事实,不能否定,但从长远来看它肯定是错的,但在目前看它是正确的,为什么呢?我们说,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个高人的出现,他的使命就是建立一个好的制度。大家知道,美国建国之初,从英国来了一帮人,制订了《美国宪法》,这部宪法200多年来一直在用,从来没被推翻过。我们校长在目前情况下就是要为学校建立一个好的制度,让学校可持续发展,再不要出现好校长一走学校就散的状况。我们校长要把学校好的经验好的文化固化下来,作为制度。文化的东西最重要,只有这样,学校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学校制订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管理人,解放人。要通过建立一些规则,给老师、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给他们更多发展的机会。不要把学校办得像企业、军队,更不要像监狱。

卓越领导力的提升 篇4

课程背景:

美国管理专家霍根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他说:“无论是在哪里,无论是在什么时候进行调查,无论你针对的是什么样的行业,60%~75%的员工会认

为在他们工作中,最大的压力和最糟糕的感受是来自于他们的直接上司。”霍根进一步指出:在美国不称职的经营管理者的比例占到了60%~75%;

德国人在过去的10年中,大概有一半的高级主管在管理方面是失败的,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同样的问题。如何提高领导者的管理素质,从管理的原

则、方法、能力三个方面系统的学习提高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卓越领导力的提升

课程目的:

了解领导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确定正确的角色定位;

认识管理下属正确工作态度的重要性;

学习掌握卓越领导的方式和方法:

学习如何培养下属、合理授权;

课程大纲:

一、为什么要管理心态

管理者职业素养---培养员工良好的心态是管理的第一要务

心态管理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1、心态决定事情能否成功

2、心态决定工作的绩效

3、良好的心态 可以决定你的命运

二、如何建设良好的工作心态

1、你是为自己工作还是为公司工作

应付工作还是全心工作

解决问题还是推托问题

承担责任还是推托责任

2、主动积极,自信向上、面对现实

3、每天只要努力一点点

三.中层经理的管理误区

1、什么样的管理是最适合企业的管理

只有找到最适合我们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才能避免管理的盲目性

2.管理、组织、领导三者的相互关系

管理者、领导者到底应该做哪些事?

管理者在组织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给自己定位:到底是管理者还是领导者?

管理者和领导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中层经理的角色认知

中层经理如何确定角色认知

中层经理的角色分析

中层经理的工作重心

中层经理角色转变的难点

四、领导力提升的技巧(一)领导权威的来源

领导权威的八个素质特征

案例分析:什么样的领导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二)领导方式

(三)情境领导与四种领导风格

根据被领导者的具体情况决定不同的领导风格 告知式推销式参与式授权式

案例分析:针对许三多与成才这两个员工应该用什么样的领导方法?

五、如何培养下属

(一)培养下属有什么好处(二)培养下属的顾虑(三)培养下属的方法

(四)培养下属的原则

案例分析:如何理解因材施教的培养原则?

六、授权管理

(一)为什么要授权

(二)授权管理的误区是什么(三)授权管理的原则(四)授权管理的方法

------------------------

讲师介绍:

李革增 :实战型培训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特聘培训讲师;深圳管理咨询协会管理专家;外商投资协会培训专家;中国企业联合会顾问;

香港光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美国AITA认证国际职业培训师;欧洲SKP机构高级管理顾问;企业家协会特聘培训讲师;多年从事企业高层管理

与咨询工作经验,在德隆集团、深高速、美国“MOTHERS”、众人行管理咨询等大型集团公司及管理顾问公司历任培训经理、行政总监、营销

总监、培训总监、副总经理等职位。对企业管理、客户服务、品牌管理、企业文化等具有良好的培训与咨询经验;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对企业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讲求实效性和适用性。

擅长课程:《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企业中层经理综合管理技能培训》《高级秘书职业化培训》、《如何成为优秀员工》、《管理沟通与工作协调技巧》

培训特色:以互动、情景式培训见长,注重受训人员的感悟及参与,培训风格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实战性强,通过各种

实际案例及管理游戏等方式充分调动参训人员的培训热情。

曾培训或咨询过的企业有:长江电力(三峡总公司)、深圳华为、中国电信、青岛中化集团、中石油、桑菲通讯、奥林巴斯、厦门航空、苏州三星

电子、广东移动、蛇口南顺面粉、三洋机电、启明星晨、联邦快递、柯尼卡美能达、中信物业、信统光电、天华会计师事务所、南孚电池、TCL集

团、海欧卫浴、江铃汽车、友邦保险、中电集团、海南马自达、壹时代传媒、创维集团、浙江金洲集团、长亮科技、联泰集团、飞利浦中国、科洋

数码、佛山海纳川药业、南太集团、神龙汽车、中国石油、宁波新峰电器、威海北洋电气集团、和纪黄埔中药、河北热电、中集集装箱、三鑫股份、中信集团、美的家电、中海集团、飞利浦半导体、中国电子总公司、广西电力、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建设银行福建支行、中国网通、北京首都机场

西门子、欧普照明、天津艾瑞斯集团、广东三友集团、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深圳锦峰集团、广西电力、中航地产、观澜高尔夫、天津职业经理人

学院、山西关铝、福建爱普生、云南烟草、科勒、龙的家电、王老吉、麒麟啤酒、中金岭南、云天化集团、河南心连心化肥、河南瑞贝卡集团等。

━━━━━━━━━━━━━━━━━━━━━━━━━━━━━━━━━【培训时间】:全年循环开课,更多培训时间请联系!(第214期)2012年05月25日深圳(第215期)2012年06月08日上海(第216期)2012年06月15日北京(第217期)2012年07月06日深圳(第218期)2012年07月20日上海(第219期)2012年08月03日北京(第220期)2012年08月17日深圳(第221期)2012年08月31日上海(第222期)2012年09月14日北京(第223期)2012年09月21日深圳(第224期)2012年10月19日上海(第225期)2012年10月26日北京(第226期)2012年11月09日深圳(第227期)2012年11月23日上海(第228期)2012年12月07日北京(第229期)2012年12月21日深圳 【培训时长】第一天 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00

第二天 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00

【适合对象】企业副总、各部门经理、主管、各级中层管理人员、新提拔的、从专业人才转型到管理的、进一步想提高管理绩效的、晋升到高层 【报名咨询】敖先生

【报名热线】(0755)8622 2415 移动电话:135 1093 6819 在线QQ:476304896(课程咨询)【承办单位】华晟培训

【培训费用】1600元/人(含培训、指定培训教材、午餐、茶点、税费等)

【培训地址】如需报名参加,我会将课程报名表发给您,您填好后发给我,收到报名表后我会将参加培训的确认函发给您,上面有培训报到指引,以及详细的上课地址和路线图,课程费用可以转账或现场交费

【报名回执】

本公司共有_______人参加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于_____________市举行的主题为

领导力提升的方法 篇5

一、深入实际,慎思明察做人的工作,首先必须洞察人心,明辨是非曲直。

要到达这一点必须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之中,满腔热情地细心倾听员工的呼声,对员工情绪和下头的意见要了如指掌,然后,说话处事解决问题才会有的放矢,才能对各种思想症结药到病除。一句话,仅有与伙伴以及属下员工建立起鱼和水的关系,开展起工作才会游刃有余。

二、克己奉公,以德服人领导者要公正廉洁。

优秀的人格力量最能产生自然影响力,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我首先做到。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遇到名利分配问题,要“压里圈,门前清”,员工最烦那种遇事先为自我打算的主管,员工们最瞧不起见小利而忘大义的领导。廉能生威,俭可养德。孙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身为领导者本身光明磊落,率先垂范,自然会折服人心,有威望和号召力。领导本身硬,属下就少次品。这是企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否则,认为权力万能而不修德政,员工就会像敬鬼神一样敬而远之。

三、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善用人才和善于决策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所应具备的才能。

凡是成功的领导人,无不是在虚心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慎重决策的人。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的故事,对每个领导都是很好的启示。日常工作中,尽管我们禅精竭虑,仍难免出漏误。要想在工作中减少失误,领导者必须善听逆耳之言,闻过则喜,集群智择善而从之,即可裨补疏漏,同时又可打通各种淤滞,这样自然会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否则,独断专行,闭塞言路,员工积怨难舒,后果必是离心离德,企业一盘散沙,最终走向衰败。

四、任人唯贤,才能相宜为帅者善用兵,为官者善用人,这是传统的领导准则。

所谓善用者,主要是指选贤择能,使人尽其才,才当其职,以及内不避亲,外不避仇,广开人才之路。领导慧眼识才在先,任才以专和专职相宜在后,还要做好各种人才的配合与协同工作,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否则,如果任人唯亲,或才不当位而有志难抒,或庸才充位而智士受压,结果必然是混乱“朝纲”,人心丧失,事业无成。

五、陟罚臧否,一视同仁领导者处事对人必须出以公心,是非明确,赏罚分明,让优劣各得其所而上下有序。

仅有做到这样,才能使受赏者知荣而进,再接再厉,尽心竭智;使受罚者知悔思过,口服心服。这就是调动广大员工进取性的基本方略。反之,如果领导者对亲者、近者、信者和贿者一路绿灯,无事不顺;而对下层的平民,总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或是见个野兔必开枪,碰上老虎躲一旁,那样的结果必然是智者慢而愚者乱,事业难展。

六、审时度势,宽严不误历史上的周文王与周武王倡导治国要宽严结合和恩威相济,以后历代治国者无不把“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奉为安帮定国的基本方针。

今日,我们管理企业,领导员工,也应当借鉴这一点。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节奏不成旋律。领导者要善于审时度势,掌握好事态发展的尺度,该严就严,该宽就宽。西蜀刘璋在位,法度驰漫无力,“善善不能上,恶恶不能去”,民心涣散。之后经诸葛亮治理,严肃法纪而成化。秦政苛酷无道,民怨鼎沸。刘邦入关,约法三章,因势而怀柔,深得民心。这些都是历史上的.鲜明例鉴。任何一个单位或任何一项事业,都不会是一江平水不起浪的,事态进展总会有新情景、新问题,都需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理顺它,或宽容而暂顺之,或严肃而立治之,只要宽严合势,必收立竿见影之效。

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我们的民族是个重感情的民族,我们的员工大多数也是理智的员工。

成功的领导者,都懂得以理寓情,以情感人的领导艺术。在工作中,切不可小看感情投资,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战略中,感情投资对人才xuexihr的发挥和人心的归向常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义(理智性同道之义)结知音情(协作之情)结友,常常能构成一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雪中送炭的关怀,解人急危的帮忙,常令人终身难忘,排解郁怨的谈心和理解,能够让人情感相投。历史上,漂母一饭,令韩信终生难忘,其可贵处自然不是这饭本身,而是蕴含其中的一片真情。吴起用兵,士卒力战不退,视死如归,这不是他用鞭子驱赶的结果,而是他与将士“同衣食,共劳苦”的作风感人。忠诚、热情和创造力是需要领导人用赤诚真挚的爱心去培养,去激励的。真情所致,众心所归。“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领导联系群众,群众贴近领导。领导把真情倾注在员工身上,员工会把热情奉献给事业。高明的领导人,绝不会忽略用爱的情丝去联结众心的。仅有会尊重人,会关心人,会理解人,才会赢得人心,才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各方面人的进取性。得人心者,得天下。治国如此,治企业也是如此。

八、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明君主世,英贤聚应”,是说具有雄才大略而又阴敏睿智的人主政,各方面的人才会自然地涌现。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策略 篇6

上传: 徐向阳

更新时间:2013-3-18 17:10:55

新课改背景下迫切需要校长具有较强的课程教学领导力。然而作为校长,该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地超越自我,提升对学校课程教学的领导力呢?

一、刷新观念,增强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

1.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是课程实施的真正主体。校长必须把握课程的发展性、开放性,坚持动态式、生成性的课程观,鼓励师生在教育情景中通过探讨、反思等方式对课程知识进行理解和把握,并以自己的主观经验削减课程的预设品性,把已有的书本知识与自己的情感体验等结合起来,使课程与师生的教学情景产生积极互动,使课程的价值更加丰富化。

2.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认为,教师是没有智慧和能力进行课程决策和开发的,他们只是既定课程的忠实实施者。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作为课程实践的最直接参与者,作为拥有相当智慧和创意的群体,应该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与实施者,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在本真意义上,教师即课程。校长要充分相信教师的实践智慧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变课程管理为课程领导,也才能使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3.课程领导的最终理念是:一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考虑学生能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程无论在设计还是在实施过程中,都应以学生为本,努力构建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学校课程。首先,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了解学生的愿望和需求,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

点;其次,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智能水平相当,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乃至全面发展,是校长课程领导理念的重要内容。

二、构筑课程领导共同体,提高课程领导实效

1.课程领导源于课程管理。领导和管理是两个不同概念,在内涵上是各有所侧重的,管理更倾向于按照机构的规则实施已有的程序,领导更注重愿景的作用发挥。领导需要确定目标,并启动实现愿景的进程。在课程领导方面,同样也要构筑领导——管理共同体,因为学校课程领导者既要勾画学校课程发展的蓝图,又要把这个蓝图付诸实施。要构筑“课程领导共同体”,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课程领导,以及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对学校变革与发展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学校成员能否在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具有清晰的课程发展愿景意识或目的意识,而不仅仅是严格按照规定机械地对课程实施进行管理,对于学校课程决策与学校整体改革都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所谓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的综合性能力,包括课程规划、开发、实施、管理、评价,聚焦有效教学,提升学校团队专业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人物。因此,校长必须要有领导学校全员进行课程决策的能力,有指导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帮助教师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积极地参与到课程领导共同体中来。学校的课程领导不是指一个人的领导,实际上它可以是学校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学校的核心价值,是学校整个团队参与到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来的过程。课程领导贯穿于学校各个层面,其组织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存在的,因而,课程领导不是校长个人的事,而是领导共同体的事情。

3.课程领导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要为共同目标的实现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个人价值也从中得以彰显。随着将管理重心下移这一改革思路的逐步落实,作为第一负责人的校长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培养和带领一个领导团队的任务。在这样的领导团队中,校长虽是第一责任人,但并不是一切工作的责任人。他应在学校整体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组织、制度等一系列全局的方面承担主要责任。不过,在所有这些方面中,校长肯定离不开其他各位领导和各位教师所贡献的智慧。实际上,校长领导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善于激发、汇集和利用各个学校主体的智慧,而不仅仅是依靠个人努力。为此,校长善于将管理的重心下移并作合理分布。

三、创新实践,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

1.规划学校发展愿景

学校发展愿景是学校师生对本校发展的共同愿望和前景设想。学校发展愿景的规划需要校长在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整合教师、家长、学生的观点,经过反复讨论、真诚沟通而达成共识。学校发展愿景应成为一面旗帜,通过这面旗帜去团结人、激励人、引领人、成就人。学校课程设置其实是实现学校发展愿景的具体步骤。

2.制定课程方案

学校课程方案是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打算和学校实际而制定的一学年内的课程实行打算,包含课程门类、课时分配、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程实行请求和评价等内容。学校课程方案是学校课程思想的直接体现和具体操作,是课程方案的核心内容。

校长要在对学校发展进行整体方案的基础上,以学校现实为基础,形成符合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点和学生发展请求的课程方案。①要明确学校课程目标,包含校本课程建设目标、学生造就目标和教师专业成长目标;②要明确学校课程结构,包含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探究型)课程和综合实践运动课程的整体架构;③要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对学校中实行的全部课程,从进步课程适应性和资源整合出发,进行通盘的设计和安排,把握布局和节奏;④要在实行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力求开出更多的精品课程和特点课程,增进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全面生动生动的发展;⑤要体现课程发展特点,包含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开发及教学方法和方法策略等;⑥要根据课程发展特点,制定实现课程目标的原则、策略、方法和保障系统;⑦要提出课程管理和评价的领导意见,包含在某些学科履行学分制管理,履行测验内容和测验方法改革等。

3.推动校本课程实施

课程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引领、决策、激励和推进。开什么课程,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从而了解学生的要求和学习愿望,注重面向全面学生,引导探究学习,注重实践活动,突出生动愉悦。比如,樟树市实验小学以“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体现地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指导思想,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改理念,充分开发和利用家乡樟树独特的历史、地理、人文资源,开发形成《樟树,我可爱的家乡》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活动体系,探索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好路子,更好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4.加强教研组建设,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其中教研组更是学校中各学科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教学研究组织,是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重要部分,它是同一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的一个重要阵地。为此,加强学校学科教研组建设,是校长课程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

教研组建设从常规性建设到发展性建设,目前正以示范性建设为目标,努力营造有校本特色的教研文化,使学校教学具有长效发展的机制。在教研组的示范性建设层面上,这样的教研组必然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拥有一个比较响亮的“品牌”,在其成就的某一方面,能够对全区域的教研工作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力,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要迅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老师们必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领悟在新课程背景下有关教育教学研究的新理念,这是实施新课改、促进其专业成长的关键。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学习型教研组的的建设,让老师们在“读书学习”中长见识、促成长。按照“主题式三阶段校本教研运行模式”,在理论学习阶段,我们都要求全体教师根据各自教研主题的要求,查阅文献资料,开展理论学习;二是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教研模式。经过几年的学习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樟树市实验小学校本教研“主题式三阶段校本教研卡式管理”基本教研形式,制定了《樟树市实验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实施方案》,此举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三是搭建了教研交流共享的平台。为了加强学校教研工作,我们创建了“樟树市实验小学校本教研博客群”(http://syxx1916.blog.163.com),作为教师们的专业发展分享平台和深层交流园地。在此教师们不仅可以对每次教研活动中的案例观察畅所欲言,对教育理念展开讨论,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提出心得;同时还不妨展示自己的学术成就、教育经验等。透过“樟树市实验小学校本教研博客群”教师们能够目睹自己与同事们的成长与提高,不但使学校的学术氛围有所提升,还充分体现了“交流与共享”。

5.建立学校与社会的沟通渠道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新课程的价值需要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同,而且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科教学也必须取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撑和配合,特别是学生家长的懂得和合作。

校长要强化家校合作的意识、掌握家校合作的技巧,在学校、家长、社区之间构建多样化的沟通渠道,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积极支撑和参与课程改革,构建“课程共同体”,形成课程改革的合力。①要培训家长。要向家长宣传课程改革,赞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导观念,懂得、认同、支撑课程标准,逐渐转变对新课程的见解、对孩子的评价方法,学会用课程标准去断定教师教导行动的价值,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支撑者和增进者。②要开放教学。要开放学校、开放课堂,让家长及时懂得学校实行课程改革的情况,懂得学习内容的变更、“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评价方法的转变,懂得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配合学校实行校本课程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③要开发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要尽可能地发掘家长和社区教导资源的潜力,不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还可以请“客串教师”的家长和社区人士上课和评价;要与社区共同建立课程实践基地,丰富课程资源,为学生参与社区运动创造条件,为学校的课程改革供给广阔的平台。④要领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改革。要让学生懂得新课程的学习请求,控制新课程的学习方法,主动转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加强学习的自主性;要让学生控制新课程的评价系统,懂得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为每一个学生供给合适他们的学习资源,赞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总之,课程领导力是中小学校长最基础、最重要、最核心的能力,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必然要求。

江西省樟树市城区教育办 杨敏

领导力就是提升人的境界 篇7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

商学院都有课程教“战略”,它们的战略从哪里开始呢?它们的战略是假设企业的目的已经有了,现在的任务是怎么去达成目标。德鲁克也讲战略,他有一本书《成果管理》是讲战略的。德鲁克的战略是从目的出发的,他首先要企业界定目的。这很有意思,因为企业并不是一个人组成的。企业的目的,究竟是企业主的目的,还是企业的管理者的目的,还是企业员工的目的呢?

企业主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赚钱,企业员工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有一份工作,管理者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晋升。但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们有事干,让你们有钱赚,而且非营利机构也没有这样的目的。学校的目的不是让老师有书教,医院的目的不是让医生有个地方去执业。学校的存在是为了学生,医院的存在是为了病人。那企业呢?企业是为了那些需求者,为了那些客户。因为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能有某种需求没被满足,于是有企业看到这个市场空白,看到这个薄弱环节。企业就会去设计一种产品、一种服务,来满足这个需求。有需求的这部分人一看,这个东西对我有用,以前没有,现在有了,你要多少钱,我愿意买。

所以,归根到底,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

请注意,德鲁克说的不是满足顾客,而是创造顾客。

企业要开发出新的客户,创造顾客。德鲁克一直都在讲,企业的目的在外而不在内。如果我们用一个比较“高大上”的词,就是说企业本质上是“利他”的,本质上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这并不是说,企业赚了钱之后捐一些出去承担社会责任,而是说,企业存在的本身就是在承担一种社会责任,因为你创造了顾客,生产出产品和服务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赚钱只是你为顾客创造价值之后的一个副产品,它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管理要使人生有意义

企业要生存,它也一定要有经济上的回报,要有利润,要有资本再投入。但是,你如果真的只是为了钱而去做,有可能赚到钱,但是你可能根本没创造价值。比如索罗斯,他有很多聪明智慧,发展出很多投机的工具,还写了一本书《金融炼金术》。但是索罗斯创造价值了吗?我认为没有,他只是把别人创造出的财富,用财务技巧转移到自己的口袋里。他的企业可能赚到钱了,但它没有创造出价值,违背了企业的目的。它只能生存一段时间。

德鲁克的管理学最根本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不是教你如何生存和发财,不是教你怎么成为一个著名的、引人注目的、有社会地位的成功者和企业家。他是教你怎么通过工作使你的人生有意义。这个有意义的根本,一定在于为他人创造了价值,为他人创造了福利。所以,我说管理学不是成功学,也不是生存学,管理学当然也追求成功,但是它追求的是有意义的成功,创造价值的成功,为别人带来好处的成功,这是不一样的。

现在中国流行的观点是误以为管理学就是成功学,大家追捧的都是成功的企业家。只要企业家成功了,大家就觉得他的所作所为一定是值得仿效的,要学管理就得从他们那里学。我不是说成功者都不值得学,我是说要研究成功者的行为,这个成功者有可能创造了价值,但是也有可能他的某些行为是破坏和转移价值的。

现实社会中有很多成功者,他们的有些行为符合我们说的创造价值,给社会带来好处,推动社会进步,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有一些行为破坏了价值,和正面的行为是冲突的,他们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他们今天可能这么做,明天可能那么做,在这种环境下这么做,在另一种环境下可能就背离了原来的宗旨。如果企业家处在这种状态下,那么他们对社会造成的,就会既有贡献,也有破坏,既教人学好,也教人学坏。

企业家不是完人或圣人,发生偏离最终客户——消费者价值的过失是不奇怪的,好的企业家会反省和努力去消除这种负面的社会影响,逐渐做到在创造顾客价值方面减少自相矛盾的行为,或者说一以贯之。当我们称赞某位企业家时,称赞的是他创造价值的行为,不代表他必须没有错失,反之当我们批评某企业家时,批评的也是具体行为,也不代表否定他创造价值的贡献,应避免陷入社会上人们非黑即白、成王败寇的认知误区。我们管理的目的就是帮助这些既值得尊敬又往往前后不一致的企业家凡人进一步反省和梳理自己的经营决策和行为,升华为真正伟大的企业家。

领导力的原则是提升

德鲁克说,管理是一门真正的艺术。管理的对象是谁呢?是工作的人类社群。从表面看,管理的对象是工作的成效,但是工作是由人从事的,所以,管理者不能不和人打交道。管理者天天都要面对既可爱而又不完美的人,面对人性中的善,人性中的恶,人的潜能、长处和人的弱点。

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对别人的同情,愿意为别人服务,这是一种善意;愿意帮人家改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也是一种善意。管理者要做的是激发和释放人本身固有的潜能,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这就是管理的本质。

德鲁克是怎么界定领导力的?德鲁克说,领导力就是把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一个人的责任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后才能把一个人的潜力、持续的创新动力开发出来,让他做出他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种成就。领导力本身的定义是有人跟随,有人跟随你,你就是领导。最重要的,就是你把人领导到什么方向上。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人,没有选择,要么是领导,要么是误导。很多伟大的领袖,其实都是误导的领袖,而不是领导的领袖。领导力不是中性的,不是越多人跟随你,你越能忽悠人,你就越成功。“谎言重复1000遍就是真理”,这是戈培尔的名言,今天仍然还有人相信这一条呢。

企业家和管理者应该想一想,在你做生意的过程中,在你做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你是在提升自己和你的追随者的境界呢,还是在让他们堕落呢?这就是德鲁克的管理学所坚持的,背后与众不同的东西,他叫价值观、信念和承诺。德鲁克说,这些东西是骗不了人的,就好像一个人正不正直,这是骗不了人的。

浅议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篇8

关键词 校长 领导力 决策力 执行力 沟通能力 合作能力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21-02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他的领导能力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文化符号,他的领导能力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品位。校长的领导力是指校长在领导学校的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气质和能力的总和,是行政权威与专业权威的统一。其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力、决策和判断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那么,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校长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把握办学方向,提高决策能力

校长是学校的掌舵人,是方向的引路人。党的方针、政策、法规要能准确的解读,要明确办学的方向,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把握教育改革的大局大势,使教育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作为校长的首要任务应该要加强学习,加强对政策、法规的解读,明确办学方向,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大势。只有这样,教育的航船才不至于偏离正确的方向。在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校长要具有明察秋毫的洞察力,能够把握关键问题,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在工作的落实上下功夫,在细节上做文章。校长还应依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学校发展的决策和策划。通过民主决策、规划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实现学校办学和管理民主化。如,学校制定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实行绩效等一定要深入调研,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反复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规划、决策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校长还须具有宽广的胸襟,应该高瞻远瞩,海纳百川,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教职工。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提升自已的领导能力。

二、创设和谐氛围,提高沟通能力

正确的决策得以贯彻落实,让教师理解与认同,这就离不开沟通。沟通能力在校长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沟通是校长的力量之源、工作之本。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校长更新办学思想,并获得多方支持。校长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就能广开言路,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得到启迪,开阔办学思路,不断更新办学观念,调整办学举措,使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贯彻、实施正确、合理的办学思想,不是校长一个人亲身力行就能完成的,它必须依靠学校内外相关的机构、人员的理解、支持和共同努力。因此,校长必须增强沟通能力,最大限度地争取校内外各方的支持,这样才能办好一所学校。不同的沟通对象,有着不同的特点与需求。只有懂得揣摩对方的心理,体会对方的情绪,才能找到最好的沟通方式,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

三、关注教师发展,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世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失败的团队中没有优势者,优胜的团队中没有失败者”和谐的团队就意味着凝聚力和战斗力。佛祖释迦牟尼问弟子们: “给你一滴水,怎样让它不干?” 众弟子不能答,佛祖说: “把它放进大海里。” 个人只有依赖团队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永续发展。单独的一滴水,连生存都困难,更别说有所作为。但融入大海,就可以掀起滔天巨浪!教育是合作的结果。没有团队的有效合作,再高明的校长也无法创造理想的学校。作为校长,必须关注两个团队,领导班子和教职工。要建设优质的团队,需做到:

1.明确团队目标与愿景。目标与愿景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方向与核心价值。只有目标统一,才能步伐一致。共同愿景必须由个人目标汇聚而成,借着个人目标的能量,才能汇集成强大的共同愿景。要建立起团队的共同愿景,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成员树立发展自己的个人目标,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个人目标,对共同愿景的态度只会是附合、顺从,而不会产生内心真正的意愿。只有将组织强大的共同愿景转化为自己的个人目标,才能激励自己。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每一个自我实现的人都献身于某一事业、号召、使命和他们所热爱的工作。”马斯洛晚年曾从事对杰出团队的研究,发现他们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具有共同的愿景与目标。在特别出色的团队里,个人目标与团队愿景已经无法分开了。

2.形成和谐的团队氛围。很多人集中在一起并不能叫做团队!团队是有思想有目标的,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才形成一个团结向上有战斗力的集体。只有人人有力、个个出力、层层发力才会形成团队的合力。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好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才能更好的理解贯彻校长的办学理念。教师是学校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所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关键。学校领导集体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谐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最大的财富,教育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高素质的教育。所以,校长要凝聚班子集体力量,共同关注和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引导教师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感兴趣,自觉遵守教师的职业规范,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作为校长,要带领班子集体,艺术地化解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各种矛盾,促进和谐发展、融合共处,这样才能促进教师专心于专业成长,激发教师潜能,共同研究、不懈努力,真正将校长领导力发展成为学校整体领导力。

3.遵循共同的规范与方法。没有制度和规范的运作,学校将是一盘散沙。校长的一项基本功,就是要把各种资源开发出来,利用起来,凝聚起来,这是领导力。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一个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变坏,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道理。

4.建立良好运行机制。绩效考核是一种激励和检验,是“推进剂”。它不仅检验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成果,也是向团队成员宣示公司的价值取向,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所以它同样关系到团队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必须妥善地加以运用。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把年度考核和日常评估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励和处罚,晋级和淘汰。考核评估的结果要及时向员工进行反馈,帮助他们寻找自身不足和团队目标的差距,从而激发员工不断改进工作品质,提高服务质量,达到团结进步的目的。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学校之魂。”这句话毫不夸张地概括了校长这一角色在学校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在当今深化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现代校长不仅要有敏锐的眼光和深入的思考力,更应该主动承担起教育改革引导者的角色,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历练自己的领导力,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

上一篇:word教案下载下一篇:羊桥完小少先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