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思考

2024-11-03

爱的思考(通用16篇)

爱的思考 篇1

天空上挂着火热的骄阳,明媚的阳光射进了六二班课室。其间有一个短发少女,左手捧着一本厚厚的习题,右手握着一支蓝笔,苦苦地思索着。

就是那一次的刘晓办,我碰到了一道数学难题,打算请教一下她。我喊了一句:“冯卓敏。”她转过头来,我愣住了。她的眉头紧皱,一个大眼镜架在鼻梁上,一双大眼睛正扑闪扑闪地眨着,好似美丽的星星。她左手捧书,右手握笔,问我:“什么事?”我这才反应过来,指着题目问:“这题怎么做?”她看了下题,说:“我也在想……啊!对了!是这样做。你看,这是四分之一圆,转过来看,求这个三角形面积就好了。这块拼过去……”我还是不懂。她没有厌烦,继续耐心的讲解给我听:“喏,你可以这样看……不对,要用正方形减……嗯,这样就对了!还有答就好了。”我笑了,说:“毛毛你真爱思考!懂得好多哦!”她“嘿嘿”地笑了。“铃铃……”下课铃响了,放学了。三秒过后,我和她一同爆出一句累人的话:“啊啊!作业还没抄啊!”……

还有一次,我们全班一起去参观科学馆。刚刚到门口,就看见一个饮料自动售卖机。有同学立刻冲过去买饮料,却被一个修理工人阻止了。修理工人说:“这机器坏了,不能用。”冯卓敏走了上去,说:“让我试试?”大家都很惊讶。她钻进机器里摆弄了一会儿,说行了。有同学试了试,果然好了!我很不觉,她告诉我,其实是一个零件接触不良。

冯卓敏同学真的很爱思考呢!

爱的思考 篇2

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是多一点肯定加鼓励好呢,还是动辄就批评刺激,甚至是惩罚,以求给孩子动力?在一些教师的意识中,似乎只要初衷“都是为了学生好”,无论怎么做都是没错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听到太多这样的教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教师为了教育好学生操碎心,费尽力却往往事与愿违。

教育学规律告诉我们,教育的动机好,并不等于教育的效果好,要有好的教育效果,除了有一颗爱心外,更取决于正确的教育方式,方式不同,教育效果会大相径庭。

事实上,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他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儿童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他们相对弱小、稚嫩、心灵脆弱,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热情,渴望被成年人和社会所承认,在初期的社会化过程中,他们最需要成年人特别是他们崇拜、爱戴的教师的牵引、帮助和鼓励、认可,给他们以成长的信心和力量,而这时来自成年人过多的否定、训斥,极易使他们成长的信心遭受挫折,“天下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教育者。”为了孩子的成长,国家的未来,请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班级里一个学生的一盒水彩颜料被人割破并扔到了厕所里,当我听到这个消息,脑子里立即浮现出他的身影,一定是他,一定是他旧病复发,但我没有用严厉的口吻训斥他,而是温和地询问他最近有没有犯错误。这个特殊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敏感地觉察到老师在怀疑他,他流着泪说,这件事不是他干的。我对他说:“好,老师相信你,如果真不是你做的,老师会为今天对你的怀疑道歉。”后经查实,确实不是他所为,而我也没有食言。一次,他偷拿了同学的五本游戏带,悔恨交加,在日记中写道:老师,对不起,今天我想向您承认一件我本不应该做的错事,老师,也许您已经知道了,可我还要说,那天我到同学家玩,我顺手拿了他家的游戏带。今天,我左思右想,深深地知道自己错了,我鼓足勇气才写了这篇日记。老师,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不愿意到办公室,因为那里有别的老师,您放心,我会尽快还给他的,我一定会改正错误的。我写给他的评语: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今后可不要再做这样的傻事了,老师相信你。事后,我亲自带他到丢失游戏带的同学家赔礼道歉,归还游戏带,并一再请求那位同学及其家长不要把这件事张扬出去,给这个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事后,他抱着我哭了好久,说世界上最理解他的人就是我,最尊重他的人也是我,最让他受感动、也是他最佩服的人还是我。他向我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学习,踏实做一个让老师骄傲的好孩子,不然,就是对不起我。

从这个特殊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可以看出,适时地鼓励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价值,激发他们进取的信心;而对学生的信任,理解或宽容,又使他们不断地自觉修正自己的错误,塑造自己的形象,使之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格。鲁迅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脑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一般人的用脑量只占整个脑细胞的10%左右,即使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也不过使用了大脑的25%左右。从儿童品德的发展前景来看,也是不断循环上升而永无止境的,即使幼时道德上有一些毛病的孩子,在改正过来以后,也能逐渐达到至善的境界,这就促使教育者克服一切困难去教育孩子,孩子的感觉是敏锐的,他们会以努力学习和积极进步的行动来回报教育者对他的期望的。

关于爱的思考 篇3

爱,贯穿于古今;爱,驰骋于天地。

爱的核心一样,爱的内涵相同。可是爱的表现却可谓形态各异,仪态万千。春风和煦是爱,暴风骤雨也是爱;热情是爱,冷峻也是爱;微笑是爱,横眉也是爱;严格是爱,宽容也是爱;关心是爱,拒绝,有时也是爱的一种。

不同的人,对爱的理解不尽相同,践行爱的方式也千差万别。阅历坎坷饱经沧桑的人,往往对爱的理解会深刻独到,而且他们往往更富有爱心,不仅懂得如何爱自己,更懂得如何爱别人,而且一般都是爱别人胜过爱自己;阅历单一生活风顺的人,对爱的理解则肤浅简单,他们注重爱自己,可是往往忽略爱别人,他们对爱的索取远甚于对爱的奉献,对爱的传递远少于对爱的获取,他们会在不经意间掠夺他人的爱,有时还会肆意戕害他人的爱。从小衣食无忧的人往往沉湎于爱的环抱之中,对爱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爱的感觉也很迟钝;自幼备受生活煎熬尝尽艰辛的人,他们缺乏爱的温馨感受,心理特别脆弱,对爱也最为敏感,那怕只得到一丁点儿就顿生满足感,觉得自己特别幸福,感到特别欣慰。

不同的人生阶段,人对爱的理解、感受也会不同。少儿时,认为给吃带玩就是爱;青年时期认为理解自己支持自己就是爱;中年时候,认为患难相恤关注理解就是爱;老年时候认为和睦和谐安康,能享天伦之乐才是爱。贫穷之际,认为解己衣食之困就是爱,富裕之时,认为当初给我生财给我机会就是爱;强者身陷逆境,认为一句关心一句鼓励就是爱;小人恰逢得意,认为一句吹捧一次奉承就是爱。

物有大小,爱有等第。有的人只爱自己不及他人,那怕是父母双亲,这是一种极端自私利己之爱;有的人既爱自己,也爱家人,但不及外人,这是一种本能的爱,是一种停留于人的自然属性的爱,是一种小爱;有的人的爱则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古人提倡的一种爱,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属性的人所应具有的一种爱,更是我们今天要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一种爱;有的人爱及天下苍生、国家兴亡、物种存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可谓是一种大爱。大爱无痕,大爱无私,它是爱的最高境界。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教育就是爱温的传递,爱能的释放,爱心的舒展,爱情的升华。

教育的内核就是爱。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校园是洋溢爱的圣地,教师是爱的使者,爱的化身,教书是一门爱的艺术,讲坛是爱的源地。学校是充满爱的乐园,处处生发爱的因子,时时弥漫爱的温馨,散发爱的灵性:花朵吐露着爱的芬芳,夜灯闪烁着爱的光辉,操场聚积着爱的力量,教室演绎着爱的故事,书本凝聚着爱的智慧,粉笔抒写着爱的春秋。

学校是播种爱的地方,也是升华爱的场所。在这里,教师用爱的知识浇灌学生的头脑,用爱的心血滋润学生的心田,用爱的精神熏陶学生的灵魂,用爱的智慧塑造学生的人格,用爱的力量呵护学生的成长。

是教师这种无私的爱哺育了我们年轻的一代又一代;

是学校这种博大的爱奠基了祖国的未来;

是教育这种至伟的爱孕育了人类的希望;

爱的思考长篇作文 篇4

爱是什么?这是千百年来一直困扰人类的问题。爱是一种极其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总给人虚无飘渺之感。但我们对它又十分熟悉,我们每天被爱所包裹着,享受着来自父母的关爱,朋友同学的友爱,亲戚长辈的关怀。那么爱究竟是什么?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这个答案来自一本书名叫《男孩的最后8个愿望》。11岁,在一个男孩生命中应该是最活泼的黄金年代,是张扬天性的最佳时期,但是,命运却和这个涉世未深的富有蓬勃朝气的少年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让他患上了骇人听闻的白血病,在生命快要凋零的时间里,萨姆必须完成他的愿望,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抓紧一切时间,这些愿望许多在我们看来是极极荒唐的,但他却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一实现了。在被病魔折磨的日子中,萨姆并没有因此而颓唐的,而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也因祸得福,认识了最真挚的朋友——菲利克斯,他们都是病人,或许他俩结识是因为同样生病有亲切感吧,他受到了比常人多数倍的来自父母、亲戚、妹妹的关怀。回到主题,为什么我从这本书中理解了爱的真谛呢?

这本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满含一个少年虽生病但仍有乐观向上的.精神,饱含着父母对儿子的深情,朋友对朋友的真挚,

这一点深深打动了我。

在书中,父母对儿子病迟迟没有告诉他真相,这是一种爱,虽然这种爱让孩子有所苦恼,但这点儿苦恼对于儿子知道病情后的痛苦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菲利克斯在文中根本算不上一个好孩子,但他对萨姆的友谊却是真挚的。父母对萨姆的爱并不拘泥于形式,他们对萨姆的爱往往是悄无声息地流露着,萨姆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却让父母不要担心,这不是萨姆对父母的爱吗?而我们呢?我们的爱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是一味地关心爱护我们,父母为我们打点好一切,衣、食、住、行,什么都是父母给的,我们的人生仿佛都让父母给定好了,我们人生之路上的障碍仿佛都被父母铲除了,我们即使闭上眼也能昂首向前。其实不然,父母扫除的障碍只是人生的一条小路,前面有更大的困难等我们去挑战,前面还有很长的路等我们去拓荒,但是,如果我们在前面路途中只是依靠外力的话,那么面对困难之时,我们只能缴械投降,在人生之路上挫败。因为父母的爱太过无微不至,这种爱导致我们对“疾病”没有抵抗力,这种溺爱导致我们有了依赖性,失去了对于困难的斗志。人们常说我们中国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由父母用血与汗来浇灌我们,我们在父母的荫蔽下“茁壮”成长,当荫蔽消失的时候,我们光鲜亮丽的外表会蜕去,显示出虚弱的内心,在阳光下日渐凋零直到死去。他们把一切罪责推向了我们青少年,认为我们是懦弱、无能、自私的一代,但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谁?是我们的父母,他们剥夺了我们的创新权,遏制了我们创造力的发展,我们有一些好的想法、主意时,往往他们的一句话就否决了我们,那就是——“想那些无聊的事干什么,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这是一种不对等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我们只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这不是正确的爱,父母虽爱我们,但我们并没有付出我们的爱,没有像萨姆一家那样,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父母既是我们的父母也更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与父母像

朋友一样交淡,付出我们的爱给予对方。我们更具有博爱的心胸,不仅爱自己的家人、朋友,更应该去付出数倍于对家人、对朋友的爱去回报,去爱我们的这个社会,这个养育了我们的社会,我们甚至应该去关心、爱护我们根本不认识的人,便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我们更应该去爱我们的祖国,“去努力奋斗吧,你属于你的国家,你理应为她做出贡献”我们心中始终怀着这样一种心声,但是,那一次次的心寒却从对“爱”这个字产生了疑问。

“范跑跑”事件令人产生对教师关爱学生的疑问,一次次的“碰瓷”让人们不敢去“爱”,不敢去伸手。那个被车轮辗压过的“小悦悦”让人对人性中的怜悯与关怀产生了置疑,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那么地难过。但人世中更多的是人性的光辉,是温暖的春光。

教师张莉莉为了救学生而付出了双腿却换来无限的掌声;吴斌挽救了一车乘客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光明必将战胜黑暗,这爱必将驱散“寒冷。”

爱的话题作文:爱的感悟 篇5

爱,无处不在。因为有了爱,世界变得更美好。无论在哪儿,你都能听见爱、看见爱、摸到爱、闻到爱。

让座是一种爱——

上学期,我们学校的一个小女孩在放学回家的公交车上给一个老爷爷让了座,那个老爷爷写了一封很长的感谢信寄到学校,表扬了她。只是让座这小小的事,就能让老爷爷写那么长的感谢信给她,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小女孩她心中有爱,她的身边也有爱,才让她发自内心的想让座给老爷爷,老爷爷也感受到了她无私的爱。难道爱不在身边吗?

同学们团结友爱是一种爱——

在开学典礼的时候,有同学晕倒了。她晕倒的时候,我看到了其他同学的爱释放了出来:有的着急地喊着她的名字;有的跑去叫老师;还有的俯下身来,准备把她背起来送到医务室。难道爱不在身边吗?

街坊邻居互帮互助也是一种爱——

在老家,我们家突然停电了,奶奶去邻居家询问是否也停电了,邻居着急地说道:“怎么了?你们家停电了?怎么回事啊?来我家吧,我家没停电!”奶奶忙说:“不用了,不用了,那多不好意思啊!”邻居又说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既然这样……啊,对了,我们家还有一点蜡烛,你们拿去用吧!”奶奶告诉她:“我们家还有一些呢,谢谢你啊!”难道爱不在身边吗?

身边处处都有爱,爱在我们的身边。用心去发现爱、感受爱、释放爱,你会幸福无比。

不会变的是爱

时光机在慢慢运转,我们的青春也在缓缓流逝。时光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可以加深一切,可以改变一切,也可以隔离一切。随着时光的变迁,世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微妙的改变。比如,恋人之间的山盟海誓随着时光的变迁,淡化成伤;比如,兄弟之间的铁血情谊随着时光的变迁,随风飘远;比如,朋友之间的天长地久随着时光的变迁,愈飞愈高……

世上唯有死亡是永恒,这是亘古不变的定论。然而,有一种爱却超越了生死。这种爱,不是恋人之间的情愫,也不是兄弟之间的血脉,更不是朋友之间的友谊。而是源于父母对子女刻骨铭心的烙印到灵魂深处的爱。这种爱深厚宽阔到连大海都自叹不如,天空也自惭形愧。

这种爱不会因为生死的距离而随之淡化,更不会因为轮回的痛苦而有所变化。它或许平凡之至,或许默默无闻,又或许感天动地。但却经得起岁月的蹉跎,时间的洗礼,无论怎样都不会消散殆尽,它就是我们最坚不可摧的后盾。我们可以把我们是全部的信任都寄托在他之上,而无所顾虑。

这种爱早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深处,它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不易擦觉的细节中。当“大雪纷飞”替换了“落叶缤纷”,总是会有个人提醒你要多穿点衣服;在你准备出门的时候,总会有人提醒你要小心车辆,注意安全;当我们为生活的琐事而烦心时,总会有人提醒我们要多休息……而这个人除了我们的父母,还会有谁呢?

夜凉如水,但那点点星光却在不知不觉间温暖了我们那寒冷的心房。传说每颗星星都代表着一个人的命运,而在这颗星星之上都会有一个守护精灵在守护着这颗星星,同时也在守护着我们。我想在背后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命运之星上的那位守护精灵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用那源源不绝的爱细心的呵护着我们,保护我们不受伤害。可是我们呢?我们总是在挑剔这个挑剔那个用他们的爱当作利器狠狠的刺伤他们的心。这些我们又何曾想到过呢?

花开,花谢;风来,风过。世间万物都在瞬息万变,却唯有那爱独独不变……

不该丢失的爱

人生是用爱拼凑起来的,各式各样的爱勾勒出精彩的人生。父母的爱,亲人的爱,朋友的爱……对于我们来说,有如空气和水一般重要。

成长过程中,爱是我们的养料,促进我们茁壮成长。爱是相互的,只有真心付出,才有收获另一颗真心的硕果。

然而,我们对父母的爱,本不该丢失,但我们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也就自然而然地,丢失了我们对父母的爱。

习惯了,早上上学时有一句“路上小心”;习惯了,中午放学是有一句“肚子饿了吧”;习惯了,晚上学习时有一句“不要太晚睡”……点点滴滴的话语包含着不计其数的爱,我们又何曾对我们的父母关心过,爱过,付出过?

也许,我们要尝试着,去爱我们的父母,去体会他们的感受,毕竟撑起一个家不容易。

我们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浓浓的爱意包围着我们。我们又有没有想过?没有了这些爱会怎样?但是,逃脱不了的爱永远都是父母的爱。

父母下班时,我们又何曾说过“爸妈辛苦了”;周末放假时,我们又何曾想过替妈妈分担家务;父母生病时,我们又何曾悉心照顾过我们的父母。是的,我们的付出远远不及父母。

父母只懂得给予,我们只懂得索取。又可曾想过?父母老了,父母累了。但,我们长大了,我们懂事了。是我们给予爱的时候了。

爱的故事-爱的作文400字 篇6

我长着不高不矮的个子,身长约20厘米左右吧,身宽8厘米左右,像个长方形似的,衣服上有许许多多的按键,它们摆着精巧别致的队形!,好似小花小草在那里睡觉,我长的高贵典雅、和蔼可亲,身材亭亭玉立,还直直的,好像一位保安正在那等待队长回来。

我穿着黑色的大棉衣,还穿了一件白纱,裤子是黑皮皮的,鞋子五彩缤纷。

我是由许多线和许多不同的物质构成的哦,很复杂吧!

我可厉害极了,并且方便实用,只要主人一按中间最圆的按扭,按着不动,对我说:“我要打开几台几台,”我赶紧来找,找到了,自然电视屏幕上也显示出来了,你们说我神奇吧。

星期天的时候,主人的作业写完了,他开始用我了,我被他握在温暖的怀抱中,又看着他兴高彩烈的笑容,心里美滋滋的。偶尔主人和他的爸爸妈妈忽然吵起来了,主人要看,他的父母也要看,他们三个人使劲把我抢来抢去,真是使我深恶痛绝。你们说我这个主人一家真是搞笑极了。

爱的思考 篇7

1. 关于净化“语言环境”

在语言学里, “语言环境”是“语境”的分类之一。“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语言环境”是由语言的体系造成的。语言体系是语言发生意义的背景, 它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语境”分类的另一半就是“非语言环境”, 它指语言欲描述的对象世界, 包括事物、经验、情绪、想象等。本文所用的“语言环境”, 涵盖了“语境”中“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的两类含义;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理解, “语言环境”不但包括现时的各种语言现象和会话者的背景, 而且包括会话者周围的语言影响、语言条件等。

净化语言环境, 在本文中意为消除不文明语言, 建立和谐美好的语言环境。其中包括消除不文明的、低级庸俗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的语言。

2. 关于“爱的行为”教育

“爱的行为”教育就是以“爱”为核心, 把教育的对象、内容、手段, 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的诸因素整合成一个系统, 在德育教育中, 关注人的情感和行为的细微变化, 以求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实际效益的一种教育方式。

“爱的行为”就其本质而言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这种行为的变化发展也只能存在于学生的个体生命内部。作为培养学生智力、塑造学生人格的学校, 只有全方位地组织引导学生参与这种教育活动, 在活动中重视实践性,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让德育教育避开盲目性和说教性, 达到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爱的行为”的目的。

“爱的行为”教育内容众多:学习动机态度教育, 职业生涯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爱亲人、爱同伴、爱学校的教育, 爱党、爱国教育, 等等。“爱的行为”教育方式众多:讲座、阅读、谈话, 网络、课堂、小组等, 不一而足。

本文从分析“净化语言环境”入手, 指出应对高职学生进行“爱的行为”教育, 希望能把“爱的行为”教育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使其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从而提升道德品质。

3. 要通过净化语言环境来实施“爱的行为”教育的原因

3.1 净化语言环境对高职院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着正误、文野、美丑之别的语言, 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个人的语言与社会语言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 有什么样的社会语言环境几乎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表达。生活在优美典雅的语言环境中, 接受着高尚和儒雅文化的熏陶, 语言会典丽而优雅;生活在动乱不断、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社会中, 无法想象能有优美高贵的语言出现。[1]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日益普及, 我们在享受现代化的同时, 由于全社会道德滑坡, 也经受着一些不文明的、垃圾语言的侵害。无孔不入的商业行为、过度的物欲追求, 使全社会的文明进程受损害,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语言水平极度低下、污言秽语泛滥、精神垃圾横流。它严重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神生活。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反叛期, 他们厌烦了长辈的说教和老师的枯燥教诲, 更愿意用反叛的语言来树起自己个性的大旗, 甚至对反常规语言的选择超过了对时髦穿着的选择。因此, 校园语言变得污秽、猥琐、下流和低级。[2]

而纷繁复杂的网络新新语言, 某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影视作品中的不健康语言, 均成为他们模仿和追捧的对象。他们口里的不文明语言能“常讲常新”, 甚至“变着花样出新意”。

这些主客观原因一综合, 高职院校提倡文明语言、净化语言环境的任务就变得十分迫切和异常艰巨。[3]

3.2 通过净化语言环境来实施“爱的行为”教育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

“爱的行为”教育是对学生个体的一种教育。以爱的情感为核心, 从净化语言环境入手, 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语言环境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它不受权力制约, 但受文明程度左右。净化语言环境的实质是净化人的心灵, 语言是人的文化本体, 净化语言环境是提升文化品位。具备高水准的文化, 才能谈吐优美, 礼仪典雅。净化语言环境就是使语言这一工具发挥积极作用, 让它创造出精神价值。[4]

而通过净化语言环境所进行的“爱的行为”教育, 就是在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中,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言谈中的语音、语调, 用词、语法, 改变粗俗的、不文明的语言习惯, 从而进一步来改变他们消极的生活态度、低迷的情感状态, 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片面看法。

“爱的行为”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 从净化语言环境入手, 从改变说话的态度方式、用词用语开始, 让“爱的行为”教育变得可观测、可操作、可检测, 这就让德育教育落到了实处。

4. 净化语言环境, 实施“爱的行为”教育的具体措施

4.1 在学校生活中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

很多高职学生脱离了应试教育的桎梏, 陷入了迷茫和失重状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 从“爱的行为”教育入手, 引导他们改变语言习惯和说话时的态度, 建立良好的语言环境非常重要。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 处于最佳的受训状态, 语言纠正比较容易;高职教师也正处于教育变革的关键时期、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的关键时期。在进行“爱的行为”教育中, 通过日常语言净化、推荐新书、演讲比赛、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让教师修身养性, 提高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教育水平;也让学生感受到美好语言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状态、读好书所带来的精神鼓舞。

因此, 师生共同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 是实施“爱的行为”教育的必然需要和必然结果。我所在的校图书馆开展了系列读书节活动, 对构建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有促进作用。学生通过读好书的活动, 积极参与活动, 写出“我与书的故事”征文, 参与“好书推荐”演讲比赛, 充实业余生活的同时, 提高语言能力;科研处建立了学术报告厅制度, 通过定期聘请校内专家为学生开设演讲课,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积极营造起良好的语言氛围。这对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提升“爱的行为”教育品位, 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4.2 辐射社会语言环境, 提升“爱的行为”教育品位。

作为社会人的高职院校学生, 并非生活在真空里。他们不但在学校受到我们的正面教育, 而且会在社会上和家庭中接受各种语言的影响。这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德育教育因素。

在复杂的社会中, 高职院校的学子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光怪陆离、千变万化的世界, 接触着各式各样的人, 被五花八门的语言影响着。正面的、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形式显然苍白无力。只有当他们在现实中遭遇矛盾、痛苦、迷茫时, 长辈给予必要的指导, 才能化解危机, 达到正确引导的目的。而此时的语言引导, 就能发挥“爱的行为”教育功能, 能收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尤其是当学生走上社会参加实训实习时, 我们更要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 及时纠正不文明语言。

在家庭生活中, 文明的语言环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更加重要。家长素质的高低、教育观念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语言选择。我们无法预料家庭语言环境, 但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 了解家庭, 尽自己所能, 用美好语言覆盖家庭生活。沟通学生和家庭间关系, 进行“爱的行为”教育。

当然, 我们不可能改变全社会的语言环境, 但可以通过净化校园语言, 进一步影响社会和家庭, 尽德育教育义务。

总之, 从净化语言环境入手, 对高职学生进行“爱的行为”教育, 将成为德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韦星.大学教师角色特征及语言特点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 7:118—119.

[2]许振兴.从和谐社会视角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7, 10:21—22.

[3]于永革.试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J].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版) 2007, 2:67—68.

爱的奉献 爱的教育 篇8

关键词:潜能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爱的奉献;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51-02

所谓潜能生就是指那些潜力未被开发,学习成绩或品行暂时落后的学生。对于潜能生来说,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尊重、理解和爱。所以,笔者认为转化潜能生需要爱的奉献、爱的教育。

一、爱的教育需要理解、尊重学生

理解与尊重是转化潜能生的关键环节。

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对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老师特别是我们班主任不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让他按你的想法去学习,这只能使学生越来越对老师反感、对你所教的这门学科反感,从而不想再学习,结果把他推向潜能生的行列。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我们理解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多鼓励他们,给他们以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我们班有位姓苗的同学,身上有一种其他同学所没有的正气。见到老师有礼貌,同学生病了,他就给生病的同学端水拿药,照顾得无微不至。刚接这个班时,我对这位同学的印象特别好,认为他有正气、积极、有进取心。可时间长了,我发现他上英语课,注意力特别不集中,有时还想睡觉。英语老师也经常跟我提起他,说他不仅不学英语,甚至在课堂上说让老师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我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就找他谈话。他对我说:“老师,我也非常想学好英语,我也曾经在假期补习过英语,可我就是学不会。”对他的这种情况,我表现出非常理解,并鼓励他希望他能坚持学英语,还和他一起制定了一个近期的学习目标。在随后的时间里,我不断地鼓励他,甚至和他一起记忆单词。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努力,他实现了第一个学习目标——期中考试50分。可以看出,这个目标的达到,给他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欢乐、自豪感和自信心。他懂得了取得成绩的欢乐,那么求知的愿望就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

二、爱的教育需要关心学生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受到他人的关心和关注,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更是如此。而那些成绩不好纪律又差的学生则认为老师根本就不会关心他们。为了让那些潜能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我在班内专门设立了“进步奖”,只要在纪律和学习上有所进步的学生,都会得到一份奖品。奖品是平时班里卖废品所得的钱买的笔记本。奖品虽不大,但在潜能生中反响很大。郭超同学是在七年级下学期进到我们班的。当时,他不仅学习成绩差,他还课下说话带脏字,课堂打断老师的讲课,但他总能使同学们开怀大笑,很多同学都喜欢他。于是,我就让他在上课前或课后给大家讲一个笑话,完了之后同学们为他鼓掌。刚开始他还不以为然,讲笑话,说脏话,和以前一样,可时间一长,任课老师都说郭超上课认真听了,同学们说郭超说话不带脏字了,他的学习成绩大有进步,在期末得到了“学习进步奖”。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得奖。以前从没想过得奖,从没想过一个人站在讲台上为大家讲笑话,从没想过得到那么多的掌声。在这里,我感谢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信任。”说完朝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三、爱的教育需要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说明严格要求学生也是爱学生。但严格要求学生也要做到有理有据。而《班规》就是一个很好的依据。于是我利用班会时间,让班长组织学生讨论研究《班规》内容,最后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班规》。《班规》是由学生自己制定的,他们当然得依规定而行事。这使得很多同学在严格的自控中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个学生,早上上课总迟到,按照班规,他总被罚扫地,时间长了,他迟到的毛病一点都没有好转。我知道这条班规对他没什么作用了,就启用另一条班规,迟到一次当全班同学面唱两首歌。他虽然经常迟到,可他是一个不善言谈的学生,更何况当那么多人唱歌,可这是班规,必须执行的,所以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唱。一周、两周过去了,一学期过去了,他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不再迟到。他不再迟到了,可他却敢在升旗仪式上当着全校师生演讲了。

但有些潜能生的自控能力很差,要想使他们有所转变,还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帮助。有一个学生做什么事都不慌不忙的。课堂上,其他同学都开始读书了,他的课本还没拿出来,你看了都替他着急,可他不急。课下,其他同学的作业都能按时交,就他交不了。我为了改变他这种做事拖拉的毛病,课堂上我时时提醒他快一点;课下写作业时,我站在他身边提示他注意力要集中。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他终于有所改变,做事拖拉的坏习惯消失了。

四、爱的教育需要奉献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笔者也认为教师最光辉的地方就是教师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我们班有一部分学生是住校生。他们离开父母、离开家来到学校求学,吃住在校。学校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的亲人。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那些潜能生,课下为他们补习,而且在生活上我也尽量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有人生病了,我领着他们去看医生,帮他们打开水;有人衣服扯破了,我就拿到家里用缝纫机为他们缝缝;有人回家时没有路费了,我就先为他们拿出路费……去年转来一位学生,家是外县的,周末回家特别不容易,所以他就两周回一次家。他以前特喜欢去网吧玩游戏,虽然脑子很聪明,但成绩很一般,所以他妈妈总是放心不下,每周都要给我打电话询问情况。为了让他妈妈能够安心,他不回家的那个周末我就把他领到我家,给他做好吃的,陪他玩,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这孩子也争气,期末考试由入班时第二十多名进入到前十名。寒假,他妈妈又打来电话:“翟老师,太谢谢您了。要没有您的关心和爱护,我的孩子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谢谢您!”

爱的交响曲,爱的作文 篇9

我的母亲是一位下岗工人,现在她在一家公司工作,岁月已经吞噬了她的青春,

有一次,我在家闲得无聊,就约了同学一起出去玩,因为还有半个多小时,我便看了一会儿电视,可看得入了神,忘记了时间,等我想起的时候已经过了五十多分钟了,我连忙就出去了,可谁知,我的脚一踩空,一霎那人仰马翻。等我醒来时,已经在家里,额头下方贴了一小块止血贴,脚也贴上了,我看见妈妈在为我换药,妈妈见我醒来了,说:“你哟!太不小心了,还是隔壁阿姨把你送回来的呢!”我听了点了点头,随后妈妈又说:“忍着点,我帮你换药!”说完,我就出了一声“啊!”妈妈一边用粗糙的手帮我擦药,一边用嘴在我的伤口上轻轻地吹,

没过几天,我的伤好了,我正走在楼梯口碰到了隔壁的阿姨,我想:对了,我还没向那阿姨道谢呢!于是我走过去说:“阿姨,谢谢你!帮我送到了家!”阿姨听了,先是一愣,然后笑笑说:“不是我帮你送回家的,而是你妈妈把你背回家的,把你背回家后,又是帮你买药,换药,忙得不可开交!”我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不一会儿,泪水模糊了我到双眼!妈妈,您对我的爱是无法言传的!

关于爱的随笔:爱的力量 篇10

教书近三十年,我自己基本是不体罚学生的。

对于学生,我经常想的是:如果他(她)是我自己的孩子……他(她)就是我自己的孩子!对于他们,对我而言,我更愿意用我的温存温暖去贴近!

忍不住想起儿子。长这么大,我真的就从没舍得打过他。他爹总是气急败坏:“你这么溺爱孩子,将来一定会害了他!”可是今年的经历,再次证明了儿子是从心灵深处理解了我对他的疼爱,他用他的努力来回应了我对他的爱,我们是心心相印的一对母子。

想起让一家人悲喜交加的这一年,想起在开始的磨难与后来的喜悦中儿子对我所说的话,每一个字每一句都让我感动!

当我们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给儿子的学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时,儿子内心的痛苦不能用语言表达。他说,长这么大,从没有什么事能像今年的事情对他的打击大。可是面对难受得一声不响的爹与放声大哭的我,儿子却想着安慰我们:“妈,我不怪你们,我怪我自己!”

报考四川农信社,短短的四十天时间,面对五、六门陌生的专业知识,面对全省六万多人报名仅仅录用一千三百个人的激烈竞争,儿子鼓足勇气,对自己充满信心:“我一定要考上!”“要考我就要一次考上!”“我一定要考到我报考的那个岗位的前十名!”如今再次回想起儿子说的这些话,我想儿子那个时候他是在用怎样不可思议的勇气在给自己树立信心、给自己打气、给我们打气啊!

当我们怕他用尽全力备考假如落选会因再次遭受挫折而不能承受时,儿子一脸豪气:“男人遭受挫折怕什么?男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天生就要准备吃苦!”

看到那段时间痛苦不堪到几乎要倒下的我,儿子来到我面前,用双手捧着我的脸:“妈,我知道这个时候你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人,你等着我,我一定会让你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在看书学习举步维艰的时候,儿子来到我的床头,和我挤在一个被窝,用他热漉漉的双手握住我的手:“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不坚持就一点希望也没有。坚持了说不定还能有一线希望!”

在吃完午饭后短暂的休息里,儿子用手指把篮球顶起飞快地旋转,貌似轻松地安慰我:“妈,看我这次一定会考上!相信我!”

当笔试入围,走过面试与体检,录用名单在网上公示出来,我由衷地夸奖亲爱的儿子能干时,他一脸憨厚:“妈,不是我能干,是我心痛你啊!你那段时间那么伤心,如果我这次考不上,你怄死了怎么办?”我真的是太感动,谁说我在溺爱儿子?我爱儿子,儿子知道。他反过来也知道爱我。这难道是溺爱?这分明是爱的力量啊!

我喜欢用最甜腻的称呼温柔地喊儿子,喜欢和他互相挽着手在一起走,喜欢给他做最可口的饭菜,喜欢给他铺最暖和的床,喜欢给他设计最帅的发型,喜欢把他的房间整理得有条不紊,甚至不计较他对我做恶作剧用双手来揪我的脸嘴里还直呼着我的名字。所有这些,我都是想向他传递我对他的爱,深情的沉甸甸的不计回报的爱。

备考的四十天结束后,我陪儿子到四川传媒大学笔试。我很少出远门,眼睛也近视。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儿子紧紧攥着我的手:“妈,你啥都别管,只需要跟着我走!”他生怕我走失。这个时候,我反倒成了需要他照顾的小孩子。

笔试入围,我又陪儿子去南充参加面试。面试前一晚,在宾馆里,儿子写自我介绍,我给他改,改好他背给我听。我们一起忙活了好大一晚上。

面试结束,总成绩下来,他报考的那个岗位录用十人,他排名第五。儿子松了一口气:“妈,这段时间我太累了,你陪我休息一天吧。”在宾馆,我们母子整整睡了一天。除了吃饭要出去,我们没看电视,也没说什么话。一切的理解都在这无声的语言里。

想起这跌宕起伏的经历,我陪儿子,儿子陪我,我们互相陪伴、互相鼓励,一起走过了他的也是我的最艰难的一段路!

儿子走到现在,算不上有出息,更算不上优秀,可是作为一个母亲,我从来不想对他有太高的期望,没有什么比他的善良、正派、懂得别人的爱、也懂得爱别人更让我欣慰!

对学生,对自己的孩子,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爱是最好的教育!爱具有最柔韧最持久的力量!爱他们,他们会更爱你,会回报给这个世界更多的爱!得到爱、懂得爱的人会更容易走向成功!

元月14号,儿子将去川农大进行岗前培训,写下这些文字,就算是给我这一生最疼爱的儿子饯行。

播撒爱的种子,收获爱的森林 篇11

关键词:爱的力量;教师;班级;表达方式

《母亲的三鞠躬》讲述了一个农民工长期未领到工资,无法给家人治病,给孩子缴书费,走投无路之下绑架了老板的儿子。之后又为了保护孩子而被抓住,告上法庭。在法庭上,老板的母亲当庭给民工三鞠躬。她说,第一躬感谢他没有吓着孩子。第二躬感谢农民工的母亲教出善良儿子。第三躬替自己的儿子向农民工道歉。结局是老板撤诉,把农民工家人接到城里治病,让他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同上学。

在案例中我又一次看到了爱的力量,是爱拯救了一个家庭,一个人心中有爱是小爱,100个,1000个人……心中都有爱,那我们的世界将会怎么样呢?我被震撼了,也被自己的思想所感动。

青少年时期是爱的奠基阶段,有人说斯大林和希特勒都是暴君,因为在孩提时代没有得到爱,没有学会爱,在没有爱的环境下形成了多疑、暴虐的性格。前者多疑,难以相处;后者危害人类。从孔子的“仁爱”到墨子的“兼爱”,说明了爱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我们小学教师应该用爱的教育引导孩子生命的成长,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农村学校如何开展爱的教育呢?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在却不尽然,其一,许多孩子因为父母在外打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溺爱有加,教育无力;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哪肯多一句责备;其二,据统计农村学生中80%的父母学历为高中以下水平,在教育孩子方面基本沿袭长辈的“打是疼,骂是爱”的教育方式,除了物质奖励,没有其他爱孩子的表达方式。所以,农村学校的教师必须为孩子撑起爱的天空,补上爱的教育课。

班级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德育的主阵地,在班级中开展爱的教育,事半功倍。

一、教师要扮演好“爱的天使”

首先教师要懂得控制情绪。教师的脸色是班级的晴雨表,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班级,要用积极的情绪主导班级情绪。其次,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要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公正无处不在、可以信赖。第三,批评学生时,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你是从爱的角度来批评他,是爱之深才责之切。第四,学会用细节表达对学生的爱。入学后的农村孩子从父母的怀抱、手中脱离出来后,家长很少再去拥抱或抚摸孩子,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渴望与人有肢体上的接触,这种情况被称为皮肤饥饿,因为没有机会或无法和父母平等交流,所以他们态度粗暴、情绪压抑。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孩子以心理安全和长辈般爱抚,比如:批评孩子后摸摸他的头、走过孩子身边有意无意地拍拍他的肩、孩子受委屈的时候牵牵他的手、让孩子和你说说悄悄话,你帮他保密等,这些细节,有可能让他一辈子都铭记在心。

二、教师要担当“爱的引路人”

什么是爱?要让学生明白帮助同学是爱同学;见到长辈主动问好是爱长辈;不迟到、按时写作业是爱自己。就拿劳动来说吧,举手投足都是“爱”:学会劳动是爱自己,因为我们长了本事;在家里劳动是爱父母,你多做一点,父母就可以少操心一些;班级因为你的劳动而干净整洁;因为你的荣誉而骄傲就是爱集体……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手投足”从大处讲也就是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爱地球。这一件件、一桩桩身边事,包含了多少爱?爱无小事,在老师的引导下,身边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只是我们缺少了一颗发现爱、感恩爱的心啊!一个表扬、一段剖析,就是一颗爱的种子。

三、教师要授予“爱的方式”

首先,经常地唤醒孩子的体验。有人说,爱是善良的前提,恨是罪恶的根源,让孩子学会去同情、善待他人,才能培养出善良正直的品质。老师要关注时事和孩子的生活,提炼出可以唤醒孩子相仿经历与体验的素材,激发孩子的同情心。

在游戏中的体验教育。如:扮演残疾人开展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会尊重、照顾他人。

其次,教给学生正确表达爱的方式。传统教育中“爱的教育”是无声的,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是默默不语,就是“打是爱骂是亲”,孩子通常要到了为人父母时,方能体会当初父母心,这让许多人在误解中长大,有的甚至还没体会到,就已走上歧途。没有小爱哪来大爱,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如何爱国、爱他人呢?

教师还可利用节日、庆典教会孩子送上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次顺从、一次洗脚、一次捶背……让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一杯暖暖的茶水、一双软软的脱鞋,串起爱之链。让爱可触摸、可品味、能流动……

之外,我们还可以用教室布置营造爱的氛围:开辟亲子爱心墙、“我爱我班”点赞台、“爱的使者评比栏”等等。

现在在孩子的心中播种的一粒粒爱的种子,将来就能成就一片片爱的森林,乃至无边的林海,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世界多一个爱的港湾、多一片温馨的天空。

参考文献:

爱的距离 篇12

妈妈

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虽然爱唠叨, 但那双勤劳的手, 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对我无微不至地关爱, 让我觉得彼此之间非常亲密——没有距离。如有, 那一定是爱的距离。

爸爸

对我学习非常关注的人。有时他的严肃让我厌恶, 感觉我们之间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有时又令我十分亲近, 仿佛没有任何距离。如有, 那一定是爱的距离。

老师

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的人。有人说他傻, 他却笑而不语, 依然默默地擦亮我们迷茫的灵魂。我常常想:假如有一天我也当上了教师, 也要像他一样永远保持弯腰、播撒的姿势。原来, 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没有距离。如有, 那一定是爱的距离。

想着想着, 那首诗又翩跹在的我脑海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指导教师 陈 顺

关于描写爱的作文:爱的谎言 篇13

我轻轻地掏出钥匙轻轻地推开门,一般这个时候,她都会躺在客厅沙发上小睡,听到我回来,会抬起头挤给我一个苍白的笑容,我会坐在她身边抓住她的手轻轻的问道,今天感觉怎么样,她会很轻松的说,比昨天好多了,然后我会笑着说这个中西药结合效果还是可以的,你看你今天脸色比昨天也好多了······

当我轻轻地走到客厅,却看见沙发没人,女儿也不在家,我正疑惑的时候,卫生间传来了压抑的抽泣声和她说话的声音,她在打电话?

“········”

“哥,你别劝我了,这些话我也曾经劝过别人······”

“·······”

“我又不傻,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在手机上查了我的症状了,我知道我的病情有多严重,我老公他瞒着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哄我开心,我看到他压抑心里的痛苦来哄我开心我好难过,但我能做什么呢,我只能装作什么也不知道来让他开心,每天晚上回来他都会紧张的问我感觉怎么样,我都会很轻松的告诉他今天比昨天好多了,看到他如卸重担的样子再难受的疼痛我也不觉得疼了”

“·······”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祈盼奇迹发生再给我几年的时间,再让我照顾我老公几年,然后孩子成家了我就放心了······”

‘·······’

我慢慢的蹑手蹑脚的退了出去,悄无声响的带上门·······

我坐在楼下花坛上,看着远处夕阳西下,天际间的晚霞美丽无比······

“爸”,我转过身,女儿站在身后,“爸,上去吧,妈在等我们了”

我站起身,“爸,我们说好的都不哭的,擦一擦,别被妈看出来·······”

“别说我了丫头,你自己也擦一擦”

站在门口,我问女儿,“丫头是你叫门还是我叫门?”

“ 我叫吧”

丫头擦了擦眼角,呼了口气,伸手捋了捋头发揉了揉脸,努力的笑了笑,上前拍门,“妈,开门,我和爸回来了!”

刁兄的这篇,是继《天空之城》后的又一篇力作!

这篇,虽篇幅不长,但构思精巧。

以《爱的谎言》为题的文章不少,大多是:某人因某事出于爱的目的而编织的故事,文字矫情内容自然就单薄。

而刁兄的这篇,短非短,情厚重,所谓满纸“谎言”皆辛苦。丈夫刻意隐瞒妻子病情,强作轻松;妻子,,无法接收宁静温馨的家庭因自己笼上暮暮愁云,强作欢颜。

妻子的内心戏不为外人道,却在作者巧妙布局下层层剥开:人在无法自解的压力下,唯有倾诉。这才有妻子对亲哥哥这娘家唯一亲人吐露实情和真心话。这不是谎言,但,这是被假话包装成真言后,又挣扎出的真话实情,对于在丈夫面前的装出的真来说,又何尝不是假,不是谎言呢!红楼梦有句名言,真作假时假亦真。这谎言穿进你的肌体,刺痛你的心脏,让你揪心,让你疼!

女儿是说谎主人的骨肉,也是说谎的孩子。都说,说谎的孩子被狼吃,这孩子是用谎言的药给娘吃!孩子心本为纯真一片,生活让孩子早熟,这份“谎言”的背后让人唏嘘!

一家子的谎言充满屋子,这满屋子充斥的是爱,浓得没法再浓的爱,几乎要撑破屋子去摇撼世界、叩击神灵。

这篇,不是小说,是刁兄家近一个月的事。说这是刁兄家的不幸,确实是,但,这被爱包裹得如此严实的爱里,世上享用的人有几何?家有几多?只是受用的时间,让人太悲凉!

爱的奉献爱的收获.演讲稿 篇1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的奉献爱的收获》。

有一首歌最为动听,那就是关爱;有一种职业最为平凡,那就是教师。教师,是平凡的,平凡得像汹涌澎湃的大海中的一滴水,平凡得像枝叶繁茂的大树上的一片叶。然而,教师又是伟大的,教师是一把火,点亮求知者智慧的火花;教师是一盏灯,照亮后来者前行的路。

有位老师曾说,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繁忙,选择了清贫;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付出。我选择,我热爱。自从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不仅感受到为人师的艰辛和压力,更感受到无私奉献的圣洁和美丽。因为,有爱的奉献,就会有爱的收获。

我是一名教师,我有执着的信念。我知道,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的生命之灯,就要为孩子们亮着。九年来,我凭着年轻力盛,青春活力,用我的真诚与爱心,全身心地投入我的工作。我教书的呐喊当成欢歌,把育人的耕耘当成舞会,把科研的探索当作旅游,把奋斗的甘苦当成咖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一切种子都发芽、生长,让一切花朵都涂满出色,让一切梦想都长出翅膀。这期间,有苦也有甜,有忧也有喜,有耕耘的劳累,也有收获的喜悦。然而,我却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冷的感情也能消融。

这里,我想倾诉一件真实的事情,记得有一次,由于工作劳累,一场感冒后,我的嗓子嘶哑了,讲起话来隐隐作痛,但学生们马上要毕业考试,我一定要坚持讲课。一堂课下了,我刚要走出教室,一群孩子围了上来:“老师,您的嗓子都

嘶哑了。”“老师,您要多喝水。”“老师,老师,您应该去看医生。”„„听着孩子们关切的话语,我非常感动。饭后,几个孩子还用平时积攒的零用钱买了几袋“金嗓子”,说:“老师,送给您,这个挺管用的。”那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激动地说:“谢谢,谢谢你们。”看着那些金黄色的袋子,任凭幸福的泪水涌出眼眶。这何止是药啊!这分明是孩子们颗颗金子般的心哪!

谁说我们不富有呢?我们拥有无数颗水晶般的心灵。母亲啊,把她们的儿女交给我们!祖国啊,把他们的未来交给我们!我们的心头奔流着青春的热血,我们的脉搏连着民族的兴旺。我们拥有整个世界呀!我们拥有世界的一切!

作为一名教师,我爱我的职业,我也爱我的学生。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我所有,用我的青春托起朝阳,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

爱的色彩 篇15

母亲拿着父亲送的衣服, 兴奋得像个孩子。我们说, 妈, 赶紧试试合适不。母亲赶紧去换了衣服。出来, 我们都笑了, 说道, 妈, 你变年轻变美丽了!粉红的衣服, 不大不小, 套在母亲身上, 再合适不过了。一向没给母亲买过衣服的父亲, 这次怎么这么会买?买得这么合身!悄悄问父亲, 父亲笑着说, 天天看着你妈的样子, 她穿什么衣服合身, 还能不清楚?

父亲说得轻松, 可我却感到不一般。如果没有深深的爱, 单单凭一双肉眼, 就能测出合身的衣服?只有爱的眼睛, 才有如此的本领。

从此之后, 我常看见母亲穿上这件粉红的衣服。有一次, 我问母亲, 妈, 你很喜欢这件衣服?母亲说, 是你爸买的, 能不穿吗?就是颜色鲜艳了点!我说, 爸就想你年轻一点, 好看一点嘛!母亲听了, 就不好意思地笑了。

可是, 不久, 我们都发现了一个事实, 这件粉红的衣服, 在一点点地褪色。而且更为恼人的是:每次洗衣服, 都得单独洗它, 洗它的水, 是红色的, 不单独洗, 就会将别的衣服给染了。

父亲见衣服一点点褪色, 很过意不去, 对母亲说, 都怪我不好, 没买上好衣服!母亲却笑着说, 这样很好呀, 我都一天天变老了, 穿得太鲜艳了, 反而不好。反正, 粉红的衣服就在一次次清洗里不断褪色, 最后, 色彩越来越淡, 越来越淡, 而且衣服也越来越难看。可是, 母亲还是一次次穿上它。终于, 我忍不住对母亲说, 妈, 太难看了, 你还是别穿了!母亲笑着说, 没什么难看的, 就当当初就是这个色好了!不穿它, 放着还有什么意思?你爸买的, 我穿在身上, 就觉得舒服!我说, 可是, 这颜色……母亲说, 颜色, 关什么事, 只要我喜欢就行了!母亲的固执, 我无能为力。

母亲一如既往地穿着一天天变得难看的衣服, 还出席各种宴会,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天, 有朋友来吃饭, 我便跟他说了母亲衣服的事, 还为此发泄了一通, 他却笑着告诉我说, 你别管那么多, 只要你妈喜欢, 那就行了!知道不, 有了爱, 一切都有了色彩。

想了好久, 我到底想明白了。那是父亲送母亲的衣服, 代表父亲对母亲的爱。母亲爱父亲, 也就爱他送的衣服, 因为爱在其中, 它就永远都有色彩。即使外在的色彩褪却了, 但是, 它的本质是没有一点改变的, 它的上面, 永远都闪耀着一种爱的色彩。

话说“爱的沙漠” 篇16

莫里亚克一九五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曾在《受奖辞》中说:“我从未想到这个幸存在我的作品中的小小世界,这个我在那里度过学校假期而几乎连法国人自己也不知道的外省角落,居然会引起外国读者的兴趣。”又说:“小说家的天才就在于他能揭示这个狭小世界的普遍性。”

莫里亚克的小说确实揭示出了某种带普遍性的东西。法国西南朗德地区那个“狭小世界”,通过作家的典型描写和概括,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法国以至整个西方社会的状况。概括地说莫里亚克写出了西方社会里的一片“爱的沙漠”,这既可以说明他的小说所要展示的带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也是他的作品中反复强调的带有丰富内涵的主题思想。莫里亚克说过,他所有作品的主题都能够用“爱的沙漠”这四个字概括。

从小就在纯净的天主教气氛中长大的莫里亚克步入社会之后,却“未料到罪恶支配现实达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致遍及一切单调和琐细的日常生活。”作家的道德责任感和他的宗教信仰都驱使莫里亚克用作品来针砭流弊,匡时救世。他立志要把“依据上帝形象创造的,得到耶稣基督拯救和受到圣灵启示的人”作为自己的“创作中心”,力图在人们的心目中恢复上帝的位置,重新倡导传统的基督教精神。正如有的评论家指出的:“莫里亚克的作品就象是一种药方和救生圈。”

这种警世救世的“药方”文学在当时文坛上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坛上不少作家针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不得不去求助上帝的灵光。他们试图在作品中重振上帝昔日的神威,为基督教恢复名誉,从而净化世风、补救人心。这些作家被法国的一些文学史著作称为“天主教作家”,莫里亚克的作品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莫里亚克用带有揭露和批判色彩的笔触写下的悲剧酷似巴尔扎克“外省生活场景”的篇什,其中描绘的法国外省土地所有者、葡萄园和森林占有者及资产阶级女子的不幸遭遇都是他们自身的“罪恶”造成的。黛莱丝·德斯克罗的不幸是由她投毒害夫的罪行造成的。《母亲》中费莉亚泰·卡泽纳弗的中风死去是因她那罪恶的占有欲得不到满足促发的,《爱的沙漠》中库海热父子的失望和得不到爱的慰藉,是他们对玛丽亚·葛罗斯抱有无法实现的非分之想决定的……正如葛朗台老头贪财如命的罪恶最终造成了他自身的悲剧一样。对自己所处社会有着深刻观察的莫里亚克看到了:“人的本性不是受到腐化,也是受到伤害,”因此,“一个基督教小说家不能依据田园诗叙述人类历史,因为他无须避开罪恶的秘密。”在这样一个充满罪恶的典型环境中,莫里亚克塑造出那些虽然陷于罪恶之中,但通过灵魂搏斗,最后总是天启良知,得到宽恕的人物。这些人物形象经常是善恶矛盾的结合体,他对他们如何陷入罪恶的过程和为什么会走向罪恶的深渊,描绘得极其细腻和真实;他的作品也因此而带有批判现实主义的色彩。而他对人物善的一面的描写,却又掺进了他的宗教理想,虽然有时候这种描写不尽真实。这两方面决定了他对自己塑造的人物总是有揭露有偏袒,既痛恨又同情。如《给麻疯病人的吻》中的让·佩罗埃尔,《盘缠在一起的毒蛇》中的老律师路易,《爱的沙漠》中的库海热大夫,《黑天使》中的乡村教士阿兰,《伪君子》中的女主人公布里吉特·皮昂,《母亲》中的费莉西泰,《向海之路》中的公证人雷沃吕及大名鼎鼎的黛莱丝等都是如此。

莫里亚克在总结自己的创作时说:“我的人物与当代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物有一个本质的不同,他们感到自己有灵魂。”“我的人物或许不全相信上帝还活着,但是,他们全都有一颗道德的心,知道他们存在中的一部分认识罪恶,不可能犯罪。”莫里亚克描绘社会和人物内心的罪恶,描绘造下罪孽又能够幡然醒悟的灵魂,正是为了达到劝善的目的。莫里亚克作品的调子是黯淡的,但其中或多或少总透出一线光明,这是他的创作和西方现当代文学中描写幻灭、死寂、绝望的作品的不同之处。莫里亚克宣称,人们“一旦读到一部小说作品描写爱之心的孤独,就会感到震惊和愤慨。”他描绘沉溺于罪恶,又遭受天罚,最后终于净化的灵魂正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够变得比目前更少一些罪恶。”

莫里亚克用来指导其创作的宗教思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爱的沙漠”是冰冻三尺所致,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则在社会制度。历史早已证明,依靠宗教说教,靠“爱”,靠上帝,都难以解决问题。上帝被难以想象地抛弃也是社会历史发展使然。

这次湖南人民出版社和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的莫里亚克小说选都以《爱的沙漠》(LedésertdeI’amour一译“爱的荒漠”)为题,可谓抓住了莫里亚克作品的本质。

上一篇:新时代教师的根本任务下一篇:公关危机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