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2024-09-30

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共8篇)

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篇1

2018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

竞争性分配项目申报指南

(一)新型研发机构培育专题(专题编号:2018A101)

1、申报内容

围绕省科技创新工作“八大举措”,引导和鼓励我市各类创新主体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与孵化育成、人才培养与团队引进等活动,培育一批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不断完善我市区域创新体系。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在湛江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2)申报截止日前未完成注册的机构,可由建设依托单位申报,建设单位须出具承诺函在2018年11月31日前依法在湛江内完成注册;

(3)申报单位具备一定的科研仪器设备、科研人员和资金,能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

(4)申报单位历年未获得过省、市同类经费支持。

3、实施期限:2年

4、验收要求

(1)上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年收入总额比例不低于30%;(2)在职研发人员占在职员工总数比例不低于30%;(3)具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试验所需的科研仪器、设备和固定场所(300㎡以上);

(4)围绕研发方向实施3项(含)以上科研项目,取得1项(含)以上相关成果并实施转化;

(5)实施期内必须申报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

5、经费安排

(1)支持经费50万元/项(安排5个项目);(2)自筹经费与支持经费比例不少于3:1。(联系人:陈柏年,电话:0759-3339533)

(二)重大科研项目对接专题(专题编号:2018A102)

1、申报内容

支持对接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推动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的紧密合作和优势互补,有效整合政产学研资源,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在湛江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外地单位申报的,必须在2018年11月31日前在湛江市完成注册,未在规定时间完成的,取消项目立项。)

(2)申报单位必须是已经与湛江市人民政府或湛江市科学技术局签订合作协议或是国家级科研院所;

(3)申报单位具备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和基础,能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

(4)项目产业化实施地点必须在湛江市内;(5)申报单位未获得市同类经费支持。

3、实施期限:3年

4、验收要求

(1)按合作协议要求落实相关工作,或在湛江市内实施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5、经费安排

(1)支持经费100万元/项(安排3个项目)。(联系人:陈柏年,电话:0759-3339533)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专题(专题编号:2018A103)

1、申报内容

围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八大领域,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在湛江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2)申报单位必须是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入库企业,且未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3)申报单位近3年内未获得省高企培育库的入库补贴;(3)申报单位具备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基础,能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

(4)项目产业化实施地点必须在湛江市内;(5)提供项目查新报告;

(6)鼓励产学研合作,并优先支持已建有研发机构的申报单位。

3、实施期限:2年

4、验收要求

(1)实施期内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工艺1项以上;

(2)实施期内获得3件以上实用新型专利,或申请1件以上发明专利(已进入实审阶段);

(3)实施期内本项目研发成果必须实现产业化,完成新增产值200万元以上;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6)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4%;(7)实施期内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5、经费安排

(1)支持经费30万元/项(安排8个项目);(2)自筹经费与支持经费比例不少于1:1。(联系人:徐宇霞,电话:0759-3338445)

(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专题(专题编号:2018A104)

1、申报内容

围绕省科技创新工作“八大举措”,支持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科技合作,为企业产品升级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强化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在湛江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2)申报单位必须是企业,且研发机构已获得湛江市工程技术

研究开发中心认定;

(3)申报单位具备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基础,能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

(4)申报单位历年未获得过省、市同类经费支持。

3、实施期限:2年

4、验收要求

(1)具备研发所需的科研仪器、设备,且原值不低于300万元;(2)上研发投入不低于企业年销售收入的3%,或多于100万元;

(3)要求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拥有中级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不低于30%;

(4)拥有5件以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5)机构设置合理,具备必须的科研管理制度;(6)实施期内必须申报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经费安排

(1)支持经费20万元/项(安排9个项目);(2)自筹经费与支持经费比例不少于3:1。(联系人:陈柏年,电话:0759-3339533)

(五)科技成果转化专题(专题编号:2018A105)

1、申报内容

鼓励支持企业在湛江市范围内转化已拥有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PCT专利、动植物新品种、高新技术产品和经鉴定科技成果等自主知识产权,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在湛江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2)申报单位必须是企业,且已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PCT专利、动植物新品种和经鉴定科技成果等自主知识产权;

(3)申报单位具备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基础,能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

(4)项目产业化实施地点必须在湛江市内;

(5)鼓励产学研合作,并优先支持已建有研发机构的申报单位;(6)如技术、成果属于转让或者购买的,必须在我市进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

3、实施期限:3年

4、验收要求

(1)实施期内相关技术、成果必须实现产业化,完成新增产值300万元以上。

5、经费安排

(1)支持经费50万元/项(安排8个项目);(2)自筹经费与支持经费比例不少于2:1。(联系人:黄矢尖,电话:0759-3338967)

(六)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技术攻关专题(专题编号:2018A106)

1、申报内容

重点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技术攻关,推动研发成果开展示范和产业化应用,解决湛江市的环境治理难题。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在湛江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2)申报项目研发重点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固废处理等领域;

(3)申报单位具备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基础,能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

(4)项目产业化实施地点必须在湛江市内;(5)提供项目查新报告;

(6)鼓励产学研合作,并优先支持已建有研发机构的申报单位。

3、实施期限:3年

4、验收要求

(1)实施期内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工艺1项以上;(2)实施期内获得1件以上实用新型专利,或申请1件以上发明专利(已进入实审阶段);

(3)本项目研发成果开展示范和产业化应用,解决湛江市的环境治理难题。

5、经费安排

(1)支持经费30万元/项(安排3个项目);(2)自筹经费与支持经费比例不少于1:1。(联系人:陈柏年,电话:0759-3339533)

(七)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提升专题(专题编号:2018A107)

1、申报内容

为更好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支持开展科技金融相关培训,鼓励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政策、科技金融

贷款、中介等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在湛江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2)申报单位必须是发展方向明确,为企业提供融资、中介等服务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

(3)申报单位具备一定的融资服务能力和科技金融人才,能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

3、实施期限:2年

4、验收要求

(1)组织至少10期培训班或沙龙活动,培训不少于500家企业;

(2)促成企业融资总额达5000万元以上。

5、经费安排

(1)支持经费50万元/项(安排1个项目)。(联系人:陈柏年,电话:0759-3339533)

(八)科技创新监测服务体系建设专题(专题编号:2018A108)

1、申报内容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科技创新与服务环境,提升部门科技服务能力,支持科技创新监测服务体系建设,以信息化手段完善科技监测与服务体系,实现服务高效化、治理精准化、决策科学化。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在广东省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2)申报单位具备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基础,能为项目实施提

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

3、实施期限:1年

4、验收要求

(1)升级优化市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将湛江市更多的科技业务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实现平台间数据融通共享服务;

(2)建设科技业务创新监测预警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高企、平台建设和科技项目等的运行情况、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监测预警;

(3)建设科技创新一体化集成平台,实现对市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科技业务创新监测预警平台、政企云OA办文平台、科技面对面——湛江市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等多个信息系统的系统集成工作,对用户和系统访问权限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一处登录,处处访问”服务。

5、经费安排

(1)支持经费240万元/项(安排1个项目)。(联系人:陈柏年,电话:0759-3339533)

(九)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专题(专题编号:2018A109)

1、申报内容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支持我市优质特色农业绿色环保、绿色种养、耕地保育、农产品优质安全、节本增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通过产学研方式,开展高标准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建设,着力培育农业发展新

动能,提高农村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在湛江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2)申报单位必须是企业;

(3)申报单位具备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基础,能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

(4)项目产业化实施地点必须在湛江市内;(5)提供项目查新报告;

(6)鼓励产学研合作,并优先支持已建有研发机构的申报单位。

3、实施期限:2年

4、验收要求

(1)实施期内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工艺1项以上;(2)实施期内获得1件以上实用新型专利,或申请1件以上发明专利(已进入实审阶段);

(3)实施期内本项目研发成果必须实现产业化,完成新增产值150万元以上。

5、经费安排

(1)支持经费30万元/项(安排8个项目);(2)自筹经费与支持经费比例不少于1:1。(联系人:赵萍,电话:0759-3338419)

(十)现代农业技术攻关专题(专题编号:2018A110)

1、申报内容

围绕我市种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的需求,突出技术的创新性、前沿性和关键性,强调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种业、生物工程、绿色种养、农产品优质安全、农产品采后处理与储存等技术,推动我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在湛江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2)申报单位必须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3)申报单位具备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基础,能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

(4)提供项目查新报告;

(5)鼓励产学研合作,并优先支持已建有研发机构的申报单位。

3、实施期限:2年

4、验收要求

(1)实施期内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工艺1项以上;(2)实施期内获得1件以上实用新型专利,或申请1件以上发明专利(已进入实审阶段);

(3)实施期内本项目研发成果必须开展产业化对接。

5、经费安排

(1)支持经费20万元/项(安排10个项目)。(联系人:赵萍,电话:0759-3338419)

(十一)科技扶贫产业基地建设专题(专题编号:2018A111)

1、申报内容

围绕我市贫困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发展中亟需的科技需求,搭建贫困地区的科技扶贫平台,推进科技扶贫产业基地建设,提升贫

困村农民生产技能,带动贫困户脱贫。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在湛江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2)农业科技企业或科研院校与湛江辖区内省建档立卡贫困村联合申报;

(3)必须具有一定规模的扶贫产业基地;

(4)优先支持已经承担扶贫工作的农业科技型企业。

3、实施期限:1年半

4、验收要求

(1)扶贫产业基地规模化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年产值增加100万元以上;

(2)搭建贫困地区科技扶贫平台,形成农村创新扶贫新模式;(3)带动脱贫人数40人以上。

5、经费安排

(1)支持经费40万元/项(安排2个项目)。(联系人:赵萍,电话:0759-3338419)

(十二)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题(专题编号:2018A112)

1、申报内容

重点组织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围绕我市农村科技需求,开展科技结对帮扶工作和技术承包服务,支持农村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发展农村科技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推进我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本土科技人才。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在湛江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2)申报单位必须是省级农村科技派员派出单位;(3)申报人必须是已入库的省级农村科技派员;(4)特派员服务地点在湛江市辖区内;

(5)鼓励产学研合作,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人员科技培训。

3、实施期限:2年

4、验收要求

(1)与服务对象达到正式的合作关系,并为其提供科技服务;(2)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2个,开展技术培训2-3期;(3)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期限2年。

5、经费安排

(1)支持经费5万元/项(安排12个项目)。(联系人:赵萍,电话:0759-3338419)

(十三)科技管理政策研究专题(专题编号:2018A113)

1、申报内容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针对我市科技园区管理、科技项目管理、促进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引进和科技金融管理等问题开展研究,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在广东省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2)申报单位必须是了解全省科技政策脉络,具备科技管理政策研究能力的单位;

(3)项目必须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针对我市科技园区管理、科技项目管理、促进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引进和科技金融管理等问题开展研究。

3、实施期限:半年

4、验收要求

(1)提供相关研究成果报告或管理制度办法6篇,且应用价值较高。

5、经费安排

(1)支持经费20万元/项(安排1个项目)。(联系人:陈柏年,电话:0759-3339533)

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篇2

一、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专项资金的分配过程透明度不高。

主要反映在立项的审批和经费的分配环节,如有的项目预算的分配,透明度不高;项目及预算公示的时间比较短,公示的范围也不宽,公示的效果不明显;项目及预算安排和论证准备不足,行政干预的影响力有时大于专家组的意见;没有统一按要求建立项目库,仓促立项,突击审批,预算分配缺乏刚性,预算指标分配到位率低,资金拨付执行缓慢,分配环节缺乏必要的制衡机制。

(二)、科技专项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目前科技项目经费在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投入较多,而在以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范畴的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很少;研发项目占比偏低,研发资金偏低、项目设置过多,投向分散,资金使用的绩效难以真正体现。

(三)、科技专项资金拨付滞后。

科技专项资金的拨入都是以人大审定后财政部门下拨的数据为准,而当年的预算执行数都是前一年的8~9月份做的部门预算,从编制部门预算到经费计划下达将近一年的时间,专项资金项目计划下达后,项目资金陆续下拨,部分资金甚至12月31日拨付到位。从项目正式下达到资金拨付进度看整体滞后,部分未执行到位,资金拨付效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单位对当年专项资金的安排及使用,从而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并导致资金闲置。

(四)、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尽合理和严谨。

部门零基预算要求各单位根据年度工作安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申请专项资金。但在预算编制时,部分单位仍旧没有摆脱过去粗放型观念,对申请的专项资金缺乏细致调研,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的项目论证。项目预算申请不够严肃,故意提高预算,项目内容也不够细化,随意虚报,单位申请数远远超过财力,部门预算成了要钱预算。

(五)、科技项目申报、实施管理不规范。

单位在申报科研项目时无重点,不按轻重缓急一起申报,有的实际为同一个项目,却有好几个项目名称,今年以这个名称申报,明年换一个名称申报;科技项目申报缺乏前瞻性,有的年初没有纳入,到年终由于急需再申报,导致财政预算追加项目众多;有些单位资金一到手,随意应付一下,就将项目任意下马或将项目实施时间拖得很长。

(六)、科技专项资金财务管理不规范。

一是资金账户分散,部分资金被闲置。专项资金在部分业务部门分口管理,单独设立银行账户,造成资金分散,利用率不高;专项资金下拨渠道和环节众多。有的沉淀在各主管部门,有的沉淀在各具体单位。二是项目实施单位缺乏项目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即使有也落不到实处,造成专项资金的挪用,抽逃、挤占。单位预算难以满足经常性经费,从而使得单位人员支出挤压公用经费,公用经费挤压专项经费。公用经费挤占专项资金,大部分资金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一现使用单位或多象,有的是直接在专项资金中列支办公经费,有的通过调整账务处理,挪用专项资金结余冲减经费支出;或利用成立人、财务不独立的各类公司、技协、学会、培训中心等收取项目实施或管理费或是部门之间以各项活动名义获取项目资金,逃避预算控制。

(七)、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信息不真实。

科技项目资金收支的会计核算,目前在单位的实际操作中,均存在着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收入和支出在时间和数量上严重脱节的问题。一是不管项目是否能批准,其前期经费使用都在经常性经费中列支,挤占了经常性经费。二是由于项目资金一时难以到位,有的甚至跨好几年度,项目完工结算后才到位,项目经费只有支出,导致项目经费红字,甚至难以正常结转。三是项目立项后,款项也已到位,但由于部分是为了争取上级部门资金而立项的,或实际条件发生了变更,没有实际支出,最后将这部分资金移用到其他项目或转入单位的其他收入。四是项目完工后结余不上交或转入经常性经费没有完善的审批手续。五是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材料等有形、无形资产,不纳入单位管理,造成一些国有资产流失。这些预算与执行的严重脱节现象都给专项资金规范核算带来异常困难,以至于造成会计信息不真实,极大地削弱了预算编制的控制作用。

(八)、财政监督不及时,力度不够。

一是专项资金分配时缺乏社会监督。二是缺乏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反馈体系。没有完整地建立绩效监督机制,使绩效监督工作缺乏法律约束与制度保障,造成财政管理上只管拨款,不问效果,部门和单位只管要钱,不讲求效益的状况,也使绩效监督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受到影响。三是财政支出监督滞后,支出监督的方式方法落后。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对某一事项和环节检查多,全方位跟踪监督少。四是对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处理缺乏应有力度。对于一些不按预算执行或随意改变支出用途的问题,没有相应的惩处办法和措施,使得监督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力度,直接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助长了财政支出过程中的浪费、违纪现象,使管理手段相对弱化,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二、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改进的必要性

(一)、适应经济发展特殊阶段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谁拥有科技优势,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面对新的竞争、新的挑战,要赢得竞争主动权,赢得未来,关键要靠科技进步。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建设科技强国。只有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才能为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科研水平至关重要。一个国家的基础科研水平直接决定了国家经济发展基础水平的高低。然而,现阶段,正如上述提及的问题,国家虽然加大了科技项目资金的支出,但是很明显的是,存在着这些问题的制约,使得科技资金的利用效率不高,科研成果产生不高。所以,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非常必要。

(二)、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的需要

科技专项资金拨付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科研成果。专项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成本高低,也影响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成败,因而,科技资金如何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在项目的立项上,在项目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于项目资金的用途、监督、审核等措施的运用,必须切合实际情况,以绩效管理为标准,审核项目资金的运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轻研究,重申请的情况,对于项目的申请,不考核其实际作用,盲目、草率的予以批准,大大降低了科技专项资金转化成为科研成果的可能性,因此,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很有必要。

三、对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改进的建议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科技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规范分配和安全有效使用科技资金,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越来越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目前科技资金管理现状,笔者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科研项目立项及预算评审评估制度

根据科研项目的特点, 建立健全专家咨询、政府决策的立项机制, 以及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与评审制度, 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 提高科研项目立项及预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完善专家参与科研项目管理的机制, 建立专家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提高科研项目管理的透明度, 实行网上申报, 网上评审, 积极实施公告、公示制度;建立统一的科研项目数据库, 对于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 从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到验收等信息必须全部纳入数据库, 实行项目滚动管理和有序安排, 避免或减少重复申报、重复立项等现象, 使得科技项目确定更科学、更具导向性, 同时, 方便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了解科研项目的信息。

(二) 、进一步调整科技投入结构。

合理加大对科技基础研究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的公共科技基础平台, 适当减少对企业经营性和竞争性产品的投入, 以提升公共技术服务水平, 为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财政科技投入着重向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向从根本上提升事业发展水平的重点项目、向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倾斜, 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 、规范科技资金拨付程序, 提高资金到位率。

科研项目确定后, 由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指标并拨付专项资金,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财政部门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专账, 集中管理科技专项资金, 并按规定用途和进度将资金及时、足额、直接拨付到用款单位, 取消中间环节, 保证专款专用, 严禁截留、挪用。

(四) 、科学编制专项资金预算, 严格规范科技项目申报。

首先单位在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时要理清思路、精心组织, 明确专项资金申请条件, 对申报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 分清轻重缓急, 优先考虑必须必要的项目, 科学合理的在预算中列示项目;并细化预算, 把预算支出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和每项支出的每一款, 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再是成立项目评审委员会, 对申请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综合效益进行严格审核、筛选。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 规范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将通过审核的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为预算部门提供依据。最后预算部门对用款单位专项资金申请进行严格审核, 结合财力情况进行预算安排或追加。

(五) 、加强资金管理, 规范会计核算。

⒈结合科技自身的特点, 单位要制定客观可行的科技资金管理办法, 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强化资金管理,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防止和杜绝科技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规现象。⒉单位对科技资金应当实行单独核算和统一管理, 保证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 严格按规定的用途和标准使用专项资金。切实做到会计核算的独立性, 在会计科目设置上, 应参照预算会计的有关知识来进行账簿建立, 年初建账时按财政预算部门提供的预算批复设立核算项目, 按项目支出的性质和内容设立目级支出科目。⒊单位财务部门要严格执行科技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将所有专项资金纳入到财务统一管理, 集中核算。对于各项支出项目要认真审核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 保证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对项目前期经费应先挂账反映, 项目批准后再转入项目支出, 未能批准的应转入基本支出。对项目支出已发生但正式的项目资金未到位时, 应办理经常性经费调入项目经费手续, 项目资金到位后, 再办理调出手续。严格区分拨出专款和专款支出, 防止以拨列支。对项目完工后的专项结余应要求上缴财政, 或经批准后转入经常性结余留用。

(六) 、加强财政监督, 强化专项资金监督检查。

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机制, 切实建立起财政专项资金监督体系。一是强化监督检查, 保障资金安全。财政部门要不定期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强化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与监督,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要和共性问题, 要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坚持效益财政的原则, 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 对资金使用实施“跟踪问效”, 可以明确管理部门及用款单位的责任, 验证和考核预算分配目标的完成情况, 有利于保证资金安全,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及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要结合项目决算、验收等工作, 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和绩效考评档案, 提高财政监督的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通过制定相关指标和标准, 对项目抽样检查评价, 对承担单位进行量化打分, 为今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三是建立资金使用的奖惩机制。完善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鼓励用款单位管好用好专项资金。对绩效明显的, 节约资金的单位可给予奖励, 对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或达不到绩效要求或未开展的专项, 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七) 、强化对科技资金的审计监督。

加大力度开展对科技资金真实合法性的审计监督。通过审计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预算编报和预算执行为主线, 重点检查科技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使用中的不真实、不合规、不公开、不透明、项目资金到位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突出问题, 促进加强预算管理, 细化部门预算, 公开透明分配预算。二是以科技项目支出为审计重点, 检查虚假项目、小项目大预算、挤占挪用科技资金、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浪费等突出问题, 促进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以项目申报受理、评审立项、预算评审为基础, 检查项目立项审批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公开的行为, 促进完善立项程序, 加强内部管理, 健全监管制度, 促进依法行政, 转变政府职能。同时, 审计部门要积极开展对科技资金的效益审计, 积极探索科技资金的效益审计, 促进科技资金“跟踪问效”机制的建立, 促进科技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促进科技投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总之, 国家加大财政科技的投入, 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科研成果, 从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技资金的管理, 加强监督、监控, 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 让科技资金产生更多、更大的科研成果, 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近年来, 我国不断加大了对财政科技投入, 加大了对各个科研单位的科研支持, 为以其科研成果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然而, 我国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严重影响着我国科研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 影响着科研成果的产出。本文就是在对当前科技专项资金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后, 指出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科技,资金,预算,绩效,监管

参考文献

[1]刘新兰, 汪照全.财政科技资金管理使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审计研究.2006.3

[2]王旭东, 郭晓雯.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探析.中国城市经济.2007.1

[3]王露, 汤安明.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商业经济.2009.19

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篇3

据了解,北京市教委每年投入专项资金近130万元,启动北京高校大学生自主创新推进项目,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进行创业辅导和培训,并帮助成熟的创业项目实现孵化,在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开办创业培训班,并组织企业家对30余支学生创业团队进行辅导。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结合人才培养特色和创业教育传统,依托高校科技园,搭建“实习、实践、就业、创业”基地,聚集了一批高素质大学生创业团队。

青海:将举办首届全省高校教师视频“微课”大赛

记者从青海省教育厅了解到,青海将举办首届高校教师微课大赛。高校教师们将通过视频微课,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独有特色。

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篇4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项目的评审程序,保证评审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项目经费从“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专项资金”中安排。

第三条

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自愿申报、社会公示”的管理模式。

第二章

申请条件、程序与评审标准

第四条 申报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项目的组织或个人,应当是在本镇注册或登记的企事业单位或我国公民。

第五条

奖励项目内容包括:科技创新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专利促进项目、专利奖、科学技术奖、创新科研团队、科普及院士工作站。

第六条

奖励项目期限:项目批文日期为2017年11月8日至2020年12月31日。

第七条 企业满足本实施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外,还必须符合《关于东莞市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财政专项资金不予资助具体范围得若干规定》(东财〔2017〕341号)规定。

第八条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奖励项目

(一)政策条款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奖励。在本办法实施期间,凡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的企业,镇财政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从低级别奖励档次获得高级别奖励档次的,只追补其中的奖励档次差额),对已获同等级别奖励的不予重复奖励。

(二)申报项目需提供的佐证材料:

1、《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专项资金申请表》;

2、获国家/省/市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的认定批文或证书(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3、工程中心主营单位的营业执照(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4、银行开户许可证(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5、企业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行为及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6、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明材料。第九条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奖励项目

(一)政策条款

对获省级、市级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单位,镇财政分别

一次性给予50万元和30万元奖励。如该新型研发机构已享受镇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研发中心等同级其他奖励的,按就高不就低,不重复奖励原则奖励。

(二)申报项目需提供的佐证材料:

1、《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专项资金申请表》;

2、获省/市新型研发机构的认定批文或证书(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3、新型研发机构主营单位的营业执照(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4、银行开户许可证(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5、企业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行为及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6、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明材料。

第十条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奖励项目

(一)政策条款

对经市科技部门备案建有企业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17年—2020年如实填报企业(单位)研发情况统计年报表中企业研发机构相关数据,且经统计部门审核通过的,同时,R&D费用占当年产值不低于3%,镇财政每年给予5千元奖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高企培育入库企业除外)

(二)申报项目需提供的佐证材料:

1、《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专项资金申请表》;

2、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奖励项目的认定批文或证书(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3、R&D费用占当年产值不低于3%证明材料(提供国家联网统计平台经国家核定的R&D费用及产值);

4、企业的营业执照(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5、银行开户许可证(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6、企业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行为、材料真实性、不属于高企高培的保证书。

7、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高企培育库入库认定项目

(一)政策条款

对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镇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2万元和5千元奖励。

(二)申报项目需提供的佐证材料:

1、《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专项资金申请表》;

2、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项目的认定批文或证书(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3、企业的营业执照(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4、银行开户许可证(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5、企业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行为、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6、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明材料。第十二条

国内外发明专利奖励项目

(一)政策条款

1、对当年进入实质审查的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镇财政

一次性给予600元/件奖励(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费用减缓的,不再给予奖励);对当年国内授权发明专利,镇财政一次性给予3000元/件奖励。同一个人或单位同一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奖励分别不超过5件,但对非电子申请的专利不予奖励。

2、对通过PCT途径申请境外发明专利,镇财政一次性给予3000元/件奖励。

3、对美日欧授权发明专利,镇财政一次性给予10000元/件奖励;对国外授权发明专利(设有专利审批机构的国家或地区,港澳台除外),镇财政一次性给予5000元/件奖励;对获得市财政奖励的港澳台授权发明专利,镇财政一次性给予3000元/件奖励;同一PCT申请最多奖励2个境外国家或地区的专利授权。

(二)申报项目需提供的佐证材料:

1、《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专项资金申请表》;

2、获市专利申请资助项目的认定批文或证书(原件或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3、国内授权发明专利证书/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通知和缴费凭证/国境外授权发明专利证书和检索证明/PCT证明;

4、项目奖励资金的入帐凭证(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5、企事业单位营业执照,申请人为个人的提供本镇户籍居民个人身份证(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6、企业银行开户许可证或个人银行卡(存折)(与原件

相符的复印件);

7、企事业单位(个人)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行为及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8、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明材料。第十三条

专利企业奖励项目

(一)政策条款

对通过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示范单位认定的企业,镇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12万元和15万元奖励;对通过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认定的企业,镇财政一次性给予8万元和10万元奖励。对通过东莞市专利优势企业认定的企业,镇财政一次性给予4万元奖励。

(二)申报项目需提供的佐证材料:

1、《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专项资金申请表》;

2、获国家/省/市专利(知识产权)企业项目的认定批文或证书(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3、企事业单位营业执照(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4、企业银行开户许可证(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5、企事业单位(个人)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行为及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6、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明材料。

第十四条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奖励项目

(一)政策条款

对成功获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认证并获得证书的企业,镇财政一次性给予

万元奖励。

(二)申报项目需提供的佐证材料:

1、《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专项资金申请表》;

2、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定的批文或证书(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获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定后资助项目的认定批文(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3、企事业单位营业执照(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4、企业银行开户许可证(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5、企事业单位(个人)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行为及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6、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明材料。第十五条

专利奖励项目

(一)政策条款

1、对获东莞市专利金奖的项目,镇财政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对获东莞市专利优秀奖和外观设计优秀奖的项目,镇财政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

2、对获中国专利金奖和专利优秀奖的项目,镇财政一次性给予50万元和20万元奖励;对获广东省专利金奖、专利优秀奖和发明人奖的项目,镇财政一次性给予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奖励。

以上奖金一次性拨付给获奖单位或个人。对同一专利同时获得国家、省、市两项以上奖项的,按就高不就低,不重复奖励原则进行奖励。

(二)申报项目需提供的佐证材料:

1、《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专项资金申请表》;

2、获国家/省/市专利奖项目的认定批文或证书(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3、企事业单位营业执照(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4、企业银行开户许可证(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5、企事业单位(个人)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行为及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6、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明材料。第十六条

科学技术奖项目

(一)政策条款

1、对获东莞市技术成果类市长奖和荣誉类市长奖的项目,镇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奖励。

2、对获东莞市研发投入突出贡献奖的项目,镇财政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

3、对获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项目,镇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6万元和3万元奖励。

4、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项目,镇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12万元、6万元和2万元奖励。

5、对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项目,镇财政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30万元和15万元奖励。

以上奖金一次性拨付给获奖单位或个人。对同一技术同时获得国家、省、市两项以上奖项的,按就高不就低,不重

复奖励原则进行奖励。

(二)申报项目需提供的佐证材料:

1、《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专项资金申请表》;

2、获国家/省/市科学技术奖项目的认定批文或证书(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3、企事业单位营业执照(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4、企业银行开户许可证(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5、企事业单位(个人)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行为及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6、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明材料。第十七条

创新科研团队项目

(一)政策条款

对获得东莞市认定的创新科研团队,镇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

(二)申报项目需提供的佐证材料:

1、《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专项资金申请表》;

2、获市创新科研团队项目的认定批文或证书(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3、企事业单位营业执照(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4、企业银行开户许可证(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5、企事业单位(个人)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行为及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6、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明材料。第十八条

科普及院士工作站项目

(一)政策条款

1、对当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普标兵社区、科普标兵学校称号的单位,镇财政按照级别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奖励,(从低级别奖励档次获得高级别奖励档次的,只追补其中的奖励档次差额)。

2、对当年获得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认定的院士工作站,镇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30万元和20万元奖励。

(二)申报项目需提供的佐证材料:

1、《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专项资金申请表》;

2、获获国家、省、市认定的标兵社区、标兵学校、院士工作站项目的认定批文或证书(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3、企事业单位营业执照(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4、企业银行开户许可证(与原件相符的复印件);

5、企事业单位(个人)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行为及材料真实性承诺书;

6、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明材料。

第十九条

企业必须如实提交申报材料,所有材料的复印件均要由企业注明与原件核对无误,并加盖企业公章。申报材料由企业按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三份,报送镇科技创新办受理。

第二十条

审批流程

(一)镇科技创新办按照具体项目要求发布受理通知书。

(二)申请人在规定申请时间内提交申请材料,由镇科技创新办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不合格的,申请人在5个工作日内重新提交申请材料。申请人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材料,视为自动放弃申请。

(三)形式审查合格的资助项目,由镇科技创新办组织相关人员对企业申报材料与原件进行核对,包括到企业现场核查,并于核查后分别在企业申请表上签名确认。(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奖励项目,研发机构建有情况及R&D费用占当年产值不低于3%,商请镇党政办核实。高企高培情况由镇科技创新办经核实无误后,联合发文作为佐证材料。)

(四)镇科技创新办确定拟资助项目及资助额度,并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后通过镇政府网站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有异议的,可以向镇科技创新办提出;对公示有异议的,镇科技创新办应进行核查,并出具调查结果报告;对经调查核实不符合政策要求的,不予纳入资助范围。

(五)公示期满,无异议或经调查后异议不成立的,由镇科技创新办上报分管领导和镇政府审批。

(六)经镇政府批复同意后,镇科技创新办按财政资金拨付程序办理请款和拨付手续,报镇财政分局,由镇财政分局按财政资金管理规定进行拨付。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镇科技创新办公室和镇财政分局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第二十二条

塘厦镇科技创新奖励专项资金项目申请单位存在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助资金、违规使用资金等行为,一经查实,停止拨付财政资助资金,追缴已拨付的财政资助资金,取消单位3年内申报财政资助资金的资格,3年内禁止推荐申报各级科技(专利)项目。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由镇科技创新办公室负责解释。

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篇5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粤发〔2014〕12号),实施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培养计划,促进大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生力军,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累人才储备,根据《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粤府〔2013〕125号)等有关规定,修订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省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资助省内高校大学生(包括全日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科技创新团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研究的专项资金。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依法依规。专项资金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专项资金分配必须公开透明,(二)竞争择优。专项资金分配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性安排方式,在科学论证、专家评审、民主决策的基础上,优选支 广泛接受监督。持项目。

(三)突出重点。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大学生自主开展具有原创性、前沿性、现实性的科技创新实践研究。

(四)绩效导向。增强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绩效观念,项目申报、评审、资金使用等各环节,都必须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基本导向,加强对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章 部门职责

第四条 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会同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审核、下达项目计划,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开展绩效评价。

第五条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负责专项资金的具体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负责组织项目申报,联合省财政厅组织专项资金评审,联合下达项目计划;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自评,负责组织项目实施、验收、信息公开,并配合省财政厅开展绩效评价等工作。

第三章

第六条

扶持范围和分配方法

专项资金申报单位包括:广东省内部属、省属、市属及省直部门办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民办独立学院。高等学校作为资金申报主体和项目管理单位,承担立项项目的培育、辅导、监督和经费管理工作,并对立项项目按照1:1的比例安排有关工作经费。配套工作经费主要作为项目培育和管理经费、立项项目的配套资助以及优秀结题项目的奖励经费。

第七条 专项资金主要资助广东省境内的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开展自然科学、哲学社科和科技发明制作等方向的实践研究。资助项目包括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等三类。研究期限一般为一年。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项目的申报作者限本科生、专科生。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均不在支持范围之列。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本类项目主要是针对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前沿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要求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学术性。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本类项目主要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证调查,分析得出具有较强可行性、前瞻意义的对策、建议或学术论文。本类项目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学科内。

(三)科技发明制作。本类项目主要是科技创新、发明创造,要求作品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第八条 项目资助等级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两类。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重点项目每个资助4.5万元,一般项目每个资助1.5万元。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重点项目每个资助3万元,一般项目每个资助1万元。

(三)科技发明制作。重点项目每个资助6万元,一般项目每个资助2万元。

第四章

第九条

申报与审核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会同省财政厅每年根据我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发展情况和工作重点,通过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管理平台)发布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提出申报程序和相关要求。第十条

各高等学校根据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组织动员学生申报项目、组织校内评审、择优推荐,并以学校为单位向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申报参与竞争。申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关于高校科研学术行为的有关规定和程序。

第十一条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会同省财政厅对申报项目通过省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平台予以受理,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予以退回。

第十二条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会同省财政厅对通过前置审查的申报项目组织评审,提出专项资金分配方案,并在管理平台上公示无异议后,按规定程序报省领导审批。

第五章

第十三条

资金管理

省财政厅对按规定批准使用的专项资金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规定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各地、各单位在收到专项资金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资金下达到有关学校。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可用于以下开支:

(一)科研业务费:计算、测试、分析费(使用本单位设备的只收消耗费),业务资料、报告、论文版面费和印刷费,文献检索、入网等信息通信费,专用软件购置费,学术刊物订阅费,专利申请与保护费用。

(二)差旅会议费:研究项目所必需的国内调研差旅费和学术会议费,其中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会议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为组织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差旅会议费开支管理严格按照《省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和《省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办理。

(三)实验材料费: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性物品购置费,实验动物、植物的购置、种植、养殖费,标本、样品采集加工费和运杂包装费。

(四)仪器设备费:专用仪器设备的购置、运输、安装费和修理费,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购置费和外协加工费。但交通运输设备、声像录放设备、复制打印设备、空调冷藏设备、办公设备等费用不得列入。

(五)专家咨询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项目管理相关工作人员。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指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包括项目组成员出访及外国专家来访的费用。第十五条

获得专项资金的单位要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对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列账,独立核算。严格按照财政专项资金各项管理规定、开支范围和相关标准使用资金,严格执行财政资金使用票据销账制度,严禁用“白头单”入账或套取现金,不得挪作他用。

第六章 信息公开 第十六条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省财政厅按照《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公开办法》的规定,通过专项资金管理平台以及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和省财政厅门户网站等渠道公开专项资金管理相关信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申报指南、申报情况、资金分配程序和分配方式、分配结果、绩效评价、监督检查和审计结果、接受处理投诉情况等。

第七章

第十七条

监督管理与绩效评价

省财政厅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负责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第十八条

获得专项资金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立项项目的管理,制定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项目完成后,项目管理单位应当及时指导项目团队做好总结,编制项目决算,按时提交验收或结题申请,无特殊原因未按时提出验收申请的,按不通过验收处理。项目结题验收实现以下绩效目标: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重点项目要求在核心期刊或SCI、EI发表1篇学术论文。一般项目要求发表1篇学术论文。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重点项目要求在核心期刊或SSCI、CSSCI发表1篇学术论文。一般项目要求发表1篇学术论文。

(三)科技发明制作。重点项目要求制作出实物,同时要申请1项专利及发表1篇学术论文。一般项目要求制作出实物,同时要申请1项专利或发表1篇学术论文。

各申报单位必须推荐立项项目参加“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综合成绩将作为本单位项目验收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对本科生项目,参加“挑战杯”竞赛并获得省赛一等奖以上可等同于发表1篇核心论文。对专科生项目,参加“挑战杯”竞赛并获得省赛二等奖以上可等同于发表1篇核心论文。第十九条

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按照规定组织项目管理单位、获得专项资金的单位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并配合省财政厅做好其他评价工作;省财政厅将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计划组织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作为专项经费安排、调整、撤销以及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各高等学校项目验收绩效考核情况将作为下一资金安排计划的重要依据。第二十条

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监督检查制度。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省财政厅按规定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第二十一条

专项资金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一)对各级财政部门、资金管理单位相关责任人在专项资金分配、审批过程中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二)项目申报人(负责人)、参与人有伪造或者变造申请材料的,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给予撤销当年申请项目资格;其申请项目已决定资助的,撤销原资助决定,追回已拨付的专项资助经费;剽窃他人科学研究成果或者在科学研究中有弄虚作假等情节严重的行为,一经查实,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直接做出终止资助项目实施的决定。有以上违法情形之一的,5年之内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并向社会公开其不守信用信息。

(三)评审专家利用评审权索取、收受申报单位或个人财物的,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建立黑名单制度,登记其不良信用记录信息,通报其所在单位和有关项目组织单位,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取消其评审资格。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二条

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因故变更或中止时,须逐级报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省财政厅批复同意。对因故中止的项目,省财政厅将收回全部或部分专项资金。

第八章

则 第二十三条 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篇6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财政部、审计署对国家重点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也日益关注。2006年8月,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印发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6]159号),各地方、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办法规范和加强对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作者针对近年来审计署审计结果公报和对科研单位专项审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科技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预算的完整性、真实性、科学性存在较大不足。一些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充分,临时上项目的情形时有发生;一些项目对外协单位的工作内容、工作量、预算标准在项目任务设计书中不能确定,执行效果好坏无据可查;一些项目审查论证的独立性不够,一些专家承担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角色,项目审查流于形式。一些项目通过虚计工作量、增加项目人数等方式套取项目经费;一些项目计提管理费后仍申报属于单位基本支出的内容,对预算执行的效果带来直接影响。

2、项目预算执行缓慢,项目资金沉淀、资金相互拆借问题较为普遍。表现在结余资金较大,资金使用效率低。从近几年来的审计结果看,一些项目的预算执行和工作任务完成进度截至年末执行不到30%,一些项目是当年用上年预算结余的额度,当年的资金额度结转次年,致使这种状况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资金垫付情况严重。多数项目是跨项目,受地理气候的原因,项目人员必须在每年的3、4月份出野外或开始工作,如无结余经费,不得不在预算不到位的情况下先做工作,造成了事业经费的大量垫支,对项目单位的预算执行和正常运转都带来不利影响。

3、人员经费挤占项目经费。近年来,一些单位为缩小与行业、地区间的工资水平差距,吸引高科技人才,相继实行了内部工资制度改革,如绩效工资、岗位工资、野外津贴补助、项目奖励等,这些改革政策致使单位的工资总额远远超过了国家核定科研单位的工资水平,项目单位不得不挤占项目经费以缓解人员经费缺口。

4、单位日常公用支出、横向课题内容挤占专项经费。首先,不按费用开支的因果关系确定项目实际成本。如列支与项目无关的会议费、交通费、物业管理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社保支出、水电费、取暖费、房屋租赁费、外事费用、个人专著印刷及出版费用,甚至分摊离退休费用等。其次,一些项目负责人往往承担着几个、甚至十几个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报销经费时不是按照项目预算规定的用途,而是先列支国家专项,人为形成横向课题结余后再分配和提取项目结余奖励。第三,项目资金层层分解,或层层转拨,或与关系单位互相做外协经费,将财政专项资金转为预算外经费使用,为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创造条件。

5、设备购置等资本性支出内容挤占项目经费。一是不按照项目预算随意安排和购置应由基本支出或其他项目支出承担的办公家具、计算机、投影仪、数码产品、各类软件费、打印机等一般设备;二是列支基本建设、装修工程等资本性支出内容;三是所购设备用途与任务设计书中项目工作内容不符。根据项目立项规定,项目支出中一般不得安排一般设备(如属特殊情况,应有充足的理由和依据),只安排与开展项目有关的专用设备,而专用设备也应本着经济性的原则根据项目预算的可行程度在短期租赁或购置二者之间权衡。

6、会计核算不合规,会计信息不准确。

(1)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收据、非正式发票、连号发票核销项目经费;地税代开发票频繁,内容不清,开具理由不充分等。

(2)项目支出总预算相对结余。有些项目的任务基本或全部完成,但项目经费支出存在较大程度结余;有些项目工作虽未完,但与经费预算明显不同步;有的已完项目经费预算长期不结算等,反映出项目管理、预算编制和财务控制上存在问题。

(3)会计信息反映不真实。差旅费核算内容覆盖办公费、招待费、材料费、劳务费、野外津贴等诸多内容;会议费中重复列支劳务费、差旅费、办公费等;劳务费中核算人员支出内容;材料费核算设备购置、办公费等等。此外,虚列项目经费支出挂账的问题伴随国库集中支付已有好转,但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二、科技专项经费使用不好的主要原因

1、财政专项资金预算下达晚,资金拨付环节多、时间长,直接影响了项目按期提交成果。一般财政下达的科技专项预算在第三季度才批复,实际资金拨付基本都在年末才完成。其次,拨付资金链条长,影响当年资金及时拨付到项目使用,致使很多项目当年不能实施。

2、基本经费预算中人员支出预算、公用经费预算和离退休经费预算不足,使得项目经费必须承担一定程度的单位基本支出。其次,随着地区性的公车改革、通讯费改革,后勤改革,差旅费改革,相应的支出额度缺乏配套的资金来源,而单位基本经费更是捉襟见肘,难以满足单位机构运转所需的正常支出,不得通过项目经费分担的方式进行。

3、课题负责人管理项目资金的权限过大,影响了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一些项目人员随意使用项目资金,存在着“一人申请项目,全家使用经费”的奇怪现象,前述原始凭证不合规、开支依据不充分的情形均在此列。

4、设备购置支出挤占项目经费。一是目前国家基本上不单独安排单位购置设备支出预算,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政策下的固定基金随着旧资产的核销同时核销,是个虚的资金概念,大多数单位缺乏相关的资金来源,一些事业单位虽有修购基金,但结余已经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而逐步耗尽。二是办公环境的改善和自动化管理促进了设备购置和更新规模,加大了单位基本经费不足的状况。三是设备更新过快,追求高规格和高标准,与合理、节约使用项目资金的管理要求并不相符。

5、项目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管理不协调。

(1)单位内部的项目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执行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沟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单位财务管理脱节。各单位对项目资金多采用项目负责人分块管理制,项目组人员立足于工作任务完成的同时,把项目经费花完,不考虑预算管理的控制和约束,财务部门对经费预算支出的监督管理滞后,项目预算执行失去预算管理的有效监督。

(2)项目管理内部控制不到位。一些项目负责人同时兼任单位行政领导,致使单位内部控制无法履行;课题负责人多为科研领域的专家,但对国家财经纪律、税收政策、以及集中支付制度认识不够,使用经费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监督。

(3)合同管理流于形式。多数单位对协作经费采取合同管理制和拨付核销制,经费拨出后,与协作单位的关系仅体现在成果提交环节上。经费拨入单位对合同款的财务控制并不到位,有的项目经费甚至层层转拨,专项资金的安全使用将存在较大的风险。

三、规范科技专项经费管理的对策

1、加强单位各级领导的预算管理观念,适应现行预算管理方式的变革。提高经费预算的科学性、真实性、可预见性、可执行性,才能保证项目预算执行合规、合理,才能有效地管好、用好财政专项资金,更好地为“科技兴国”的战略服务。

2、尽快出台对科研单位改革的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单位各项事业走向规范化发展轨道。如提高基本经费标准,给足补足包括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缩小中央所属科研单位和同行业、同地区间的收入差异,给科研单位一个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空间。

3、科研单位在实施内部管理改革过程中应考虑与预算法、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专项经费使用管理规定等保持一致。在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配套政策尚未出台,相关改革经费未到位的情况下,单位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应建立在自身有合法的资金来源、或足够积累、或工资总额、基本经费等总量不突破的前提进行,不可以将专项经费作为内部管理改革的资金渠道。

4、强化科研单位资产配置,通过评估或者主管部门调剂等方式优化国家专项和事业单位所需资产的配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已于2006年出台,要求科研单位应该建立起经济、有效、适度的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进而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和科学管理。

5、实行项目负责人和单位法人共同负责课题经费的管理方式,改变目前单位法人和课题负责人单方负责课题经费的弊端,以便更好地监督课题经费随意使用和挤占课题经费的现状,最大程度上保证课题经费的使用效益和效果。

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篇7

关键词:企业,科技专项资金,核算,管理

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发展在经济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加强对企业科技项目的资金投入, 鼓励企业积极进行科技创新。但是,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企业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由于缺乏经验与科学的管理制度, 导致资金核算与验收存在较大的困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专项资金的核算与管理工作, 预防各种财务问题的发生, 积极推动重大科技项目顺利完成。

一、企业科技专项资金的核算与管理概述

近几年, 企业的科技发展速度比较快, 涌现出了华为、阿里巴巴等世界级的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 政府大力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对企业重大科技项目实施资金支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总体来说科技专项资金就是企业为了完成某项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工作而从各级政府部门取得的专项扶持资金, 专项资金具有专款专用性、专项申报性、时效性、政策性等特征。企业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 必须合理管理这些项目, 对项目各种费用进行科学的核算与管理, 建立独立的核算体系, 在企业的资金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避免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挪用、挤占、截留等现象, 专项核算不同来源的资金, 严格执行“专款专用”的资金使用原则。明确规定专项资金的核算方式、开支范围开支标准以及管理措施等, 保障专项资金的核算内容真实、准确, 手续完整等, 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完善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体系。

二、企业科技专项资金的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资金管理离不开财务管理问题, 在新会计准则下核算是企业科技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规范的资金管理模式能够使企业的专项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促进企业技术开发与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企业专项资金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较多问题, 比如会计科目的选用不够规范、资金核算方法不合理、核算方法不连贯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科技研发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 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

企业在重大科技项目的设立与申报方面的管理不科学, 科技项目的申报没有前瞻性, 与企业战略脱节, 有些项目的申报没有纳入上年预算中, 而到下年急需申报, 这样企业就会出现预算的追加项目比较多, 再加上项目的审批不够规范, 往往会造成资金使用在一些经济效益不高的项目上。另外, 专项资金在分配、核算方面管理不够严格, 存在较多漏洞, 导致一些部分人员挪用资金, 造成资金流失。

(二) 专项资金的预算机制不科学

企业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过程就是企业计划怎样更好的分配企业资源, 这个过程是动态的过程, 各个环节相互协作。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预算管理的效果, 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科技项目实施情况, 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合理预算。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这些内容往往是企业财务部门全全操控, 不利于专项资金的科学管理, 容易出现财务风险, 可能会提高科技项目的成本。

(三) 资金核算不科学

对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不够科学、规范, 核算方法较滞后。一般情况下企业收到专项资金以后应该分不同情况把该专项资金记入“递延收益”科目或“专项应付款”科目, 但是有些企业把它记入“其他应收款”或者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而且没有做好递延收益的后期管理工作, 往往出现递延收益长期挂账的情况, 还有些随意结转递延收益, 导致企业的账面上固定资产记录比较少, 致使企业固定资产记录混乱,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三、提高企业科技专项资金核算与管理措施

(一) 规范专项资金会计核算

1. 规范专项资金费用科目设置

在企业会计核算中涉及专项资金核算的主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和《企业会计制度第七十六条专项应付款》的相关规定, 结合项目资金的具体情况, 以及本人多年的实践管理经验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第一种是企业在取得专项经费时与相关项目管理部门如市科委签订了《任务合同书》, 合同书中标明经费支出项目及预算金额及考核指标的, 可作为“专项应付款”入账, 二级科目为项目名称及课题编号, 三级科目按项目审批部门科技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般预算科目设置, 如按科技部及各级科委的规定设置:设施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租赁费、信息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费、贷款贴息费、管理费、其他费用等。这样即满足了审批部门要求企业对专项资金进行明细、准确的核算要求, 避免出现核算的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相差较大, 同时有利于项目执行过程中预算指导作用的发挥和费用的归集管理工作。按课题项目及相关预算科目核算清晰明了, 为项目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决算、结题工作提供便利。尤其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取得的科技专项经费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是免税的。第二种情况是专项资金取得时没有相应的合同等文件, 如“三新”科技成果引进费, 是用于补偿企业已经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计入“补贴收入”或“营业外收入”, 如果是用于补偿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和损失, 确认为递延收益, 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 计入当期损益。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的专项资金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是不免税的。

2. 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

在企业项目实施过程中, 企业在内部预算方面虽然严格执行了预算管理规则, 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超标准、超范围开支现象。比如, 在材料费中列有大量的基建材料、办公耗材等;还有些把办公车辆的燃油费用记入“燃料动力费”科目, 把专家旅游费、景点门票费记入“差旅费”科目,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专项资金预算管理, 同时也违背了专款专用原则。企业专项资金的预算是科技项目执行、决算、监督与审计的重要依据, 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与执行力。另外, 对企业的专项资金管理和各项费用的开支应该有一个明确的预算管理方案, 严格执行预算管理规则, 清晰规定各项费用资金的开支范围界定, 避免各项费用超标准、超范围开支。

3. 单独核算专项资金与自筹资金

国家规定对企业专项资金要实施单独核算, 否则不予通过财务验收。这样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必须对专项资金与自筹资金分别进行单独核算, 或者利用辅助账进行核算, 仅仅在系统外以表格形式记录的专项资金核算并不能视为对专项资金的单独核算。

(二) 提高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

在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 专项资金的争取和立项一般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 项目立项成功以后, 研发部门一般只关注技术研发工作, 忽略了经费预算和经费的使用。财务部门对项目了解比较少, 仅仅负责专项资金收支核算工作, 所以专项资金管理仅仅依靠财务部门人员是完全不够的, 必须联合财务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项目组等各个相关部门, 需要他们相互沟通、交流, 形成一个有效的联动机制, 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专项资金。

1. 企业应制定本企业的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企业应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专项经费管理制度, 对专项经费实行“财务统一管理, 单独建帐, 专款专用”。对专项经费的支出实行项目负责人与研发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联签审批。财务部门内部应设专项经费管理岗位, 或指定专人进行专项经费管理。建立健全专项经费内控制度, 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保证专项经费的合理使用, 避免舞弊问题的发生。同时要将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评控制中。

2. 加强项目在立项与预算阶段的管理

国家科技专项资金一般是以项目或课题经费的形式下拨, 为了顺利获得科技专项资金, 科学合理准确的预算编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项目的预算管理需要项目组、研发部门、财务部门相互协作, 应由项目课题组、研发部门编制资金预算, 财务部科技经费管理人员应及时参与, 企业财务负责人更要及时关注。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科技专项资金管理的健全完善, 专项资金预算的刚性约束性越来越强, 结题验收严格遵照专项资金取得时签订的任务合同书中的预算项目和金额进行验收, 如果实际执行与预算偏差较大将很难通过结题验收。甚至可能造成需退回部分企业千辛万苦取得的专项资金的极端情况。而且企业的科技创新是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的, 根据现代企业目标成本法的研究, 企业的产品成本在研发、设计阶段就已经绝大部分固化了, 也就是说产品成本的大部分份额在设计研发阶段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要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产品研发设计阶段成为关键控制点, 企业的成本管理重点也应由产品投产后的制造阶段转移到研发设计阶段, 研发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企业财务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都应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切实做好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为研发项目的产业化市场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3. 项目执行及验收阶段的财务管理

项目组、研发部门以及财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管理、列支以及标准的了解与学习, 按照规定严格执行资金预算。财务管理部门定期将专项资金支出情况通报研发部门和各个项目组, 项目组负责分析说明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有预算变动, 项目组要及时上报, 并办理好各项手续, 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年末财务部门联合项目组共同编制项目专项资金开支年度总结报告。在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和财务部门还要联合编制项目决算报告, 需要进行专项审计的要及时进行审计并提供审计报告, 研发成果形成专利的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各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项目的结题和验收工作。

四、结语

总之, 企业的科技专项资金的核算与管理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制定和完善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与规范, 做好专项资金的预算与使用管理工作, 对于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实施更为严格的管理、执行、监督制度;财务部门要联合企业其他各个部门做好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 企业上下共同努力, 确保科技项目专项资金的合理、科学使用, 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光.浅析企业科技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与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16) :30-31.

[2]梁宏, 李勇.关于财政性科技专项资金会计核算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 2014 (5) :43-44.

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项资金 预算管理

财政专项资金拨付,不仅加快推进了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科建设,改善了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专项资金的投入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极大促进了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管好、用好专项资金意义重大,将直接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前提就是大力推进依法理财,科学、精细化管理,统筹兼顾,完善监督机制。

一、高职院校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预算单位管理意识不强

重编制,轻执行。有的高职院校在财政批复下达预算任务书后,随意调整预算科目与项目,擅自变动预算资金的用途。上报预算时,高报预算。缺乏宏观把握能力的培养,财务人员上报预算编制工作时,缺乏与相关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不够,预算与实际脱节。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形同虚设,随意更改。

2.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

首先,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依据和项目论证,表现在预算编制质量不高,完整性差,透明度低,预算编制调查、审查不细,把关不严。其次,专项资金内容专业性强,预算很难做到准确,加上主观性原因,预算数与实际使用数有一定的差异,专项资金结余较大。

3.预算管理缺乏约束力,专项资产购置交叉重复

只强调本部门的预算和利益,忽视了学院总体的发展目标,没有从教学实际出发,与资产部门沟通协调不够,造成专项购置的资产交叉重复,资源浪费,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项目实施进度不能按计划执行,影响了工期,专项资金不能按进度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低,缺乏预算管理的约束力。

4.预算管理缺乏绩效考核机制

在预算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的预算执行流程、有效的监控措施,预算考核也没有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考核的结果也没有对应相应责任,预算考核没有起到奖勤罚懒、调动人员积极性的作用,预算执行奖惩不明,缺乏约束力。事后专项资金监管敷衍了事,没有做到事前监督,事中控制,项目执行力度不够。

二、新制度下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认识,改变观念,落实责任

部门预算单位要充分认识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学院总体发展目标,明确目的和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兼顾各方面的需求,各部门单位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使财政专项资金真正发挥效益。健全、完善预算组织机构,有效组织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责任。

2.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主要体现在编制和执行环节上。编制预算,应依照合法性、真实性、重要性、综合性等预算编制原则,在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核定具体支出的额度,明确各项支出的用途,科学编制项目支出预算。规范项目结余资金的管理,与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相结合,提高预算编制的管理水平。

3.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监督和管理

通过财政应用支撑平台,监管项目立项、申报、审核、调整,政府采购,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绩效评价,评价结果等。全程实时查询,进行有效管理,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审核,监控资金流向,注重资金使用效益的分析,分析执行进度慢的原因,通过量化指标分析资金投入取得的效果,促进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同时,建立项目库的管理,实现项目支出预算的滚动管理。

4.强化监督,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在管理活动中,监督和考核意义重大,应加强预算绩效监督,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完善绩效考评机制,考核资金使用效果。要从中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创新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信息数据化系统,夯实绩效管理工作基础,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下一年度预算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郑爱东.浅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商业,2011(8).

[2]陈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J].行政实业资产与财务,2010(2).

[3]俞征.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研究[J].杭州财会,2012(1).

[4]黄淑霞.高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9(8).

上一篇:小学叙事作文:最需要是团结下一篇:承办篮球活动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