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第十一章

2024-12-08

采购管理第十一章(共6篇)

采购管理第十一章 篇1

第十一章 标准成本管理

掌握:

1、标准成本制定

2、成本差异分析

第一节

标准成本系统概述

一、标准成本系统定义

标准成本,是指按照成本项目反映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三方面内容。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成本的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则与成本的日常核算相联系。

二、标准成本的作用

(一)标准成本是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

(二)用标准成本,有利于责任会计的实施。

(三)经营决策提供了依据。

(四)简化了账务处理。

三、标准成本的种类

(一)理想标准成本

是在最好的生产技术条件,最佳的工作状态下所应该发生的最低成本。在这种标准成本下,没有一点浪费,无废料废品,企业的工艺技术达到最高水平,生产经营实现最佳运转,产品制造过程处于最先进、最完美的状态中。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实际工作中很少采用。

(二)正常标准成本

正常的标准成本是根据正常的生产水平,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正常的价格条件下,用预期能达到的标准来制订的成本。在这种标准成本下,允许有合理的损耗,生产时个人有足够的生理休息时间,机器允许有一定的修理时间,(三)现实标准成本

第二节

标准成本制定

一、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其中:某一项目该成本项目该成本项目标准成本的价格标准的用量标准

二、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直接材料的标准消耗量

是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和工艺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工业工程法或者其他技术分析方法得到的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材料数量。

(二)直接材料的标准价格

是根据下一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单位材料购进成本,包括材料的买价、税费、运费、装卸费、正常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价格)

三、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也是由直接人工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相乘得到的。直接人工的标准消耗量就是生产单位产品耗用的标准工时。

直接人工的标准价格就是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可以是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确定的正常工资率也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用量×直接人工标准价格

四、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消耗量通常采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企业也可以采用机器工时或其他合理的用量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价格是每一标准工时所耗用的变动制造费用,即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标准总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

(二)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如果企业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则固定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因此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如果企业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成本,则需要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也就需要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也是由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相乘得到。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消耗量通常采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价格是每一标准工时所耗用的固定制造费用,即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标准总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

例题见教材——内容小结

第三节

成本差异分析

一、成本差异分析基本模式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就是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当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成本差异表现为正数,称为逆差,用U表示,当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成本差异为负数,称为顺差或有利差异,用F表示。

由于成本由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组成,因此构成成本差异也有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两种。

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通过分析直接材料 成本构成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由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构成。推导过程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由于材料采购的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因此材料价格差异应由采购材料的供应部门负责。材料价格差异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材料价格本身的变动、运输费用的变动、不合理的途中损耗等。企业应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查,根据差异产生的原因,明确责任,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改进。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是由于生产产品直接材料的实际耗用量与标准用量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因此材料数量差异应由材料耗用部门即生产部门负责。材料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工人技术的熟练程度,用料的科学性,工人操作的认真程度,技术的改进等。企业应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查,根据差异产生的原因,明确责任,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改进。

例:新新机械厂生产A产品,需用甲材料,标准价格为4元/千克,实际价格为4.20元/千克,甲材料的标准用量为500千克,实际用量为460千克求甲材料的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460×4.2-500×4

=1932-2000

=-68(元)(F)

-68元的有利差异由下面两部分组成:

甲材料的价格差异=(4.2-4)×460= 92(元)(U)

甲材料的数量差异 =(460-500)×4= -160(元)(F)

所以:-68元=92+(-160)

三、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通过分析直接人工成本构成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也由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构成。价格差异是指实际工资率与标准工资率之间的差异,又称为工资率差异。数量差异是指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之间的差异,又称为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效率差异 推导过程如下: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一)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计算:

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二)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是由实际工资率与标准工资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工资率差异形成的原因很多,如,工资调整,人工等级的晋升,奖励制度未产生实效等。一般来说,工资率差异主要由人事劳动部门负责,但同时也会涉及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由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人工效率差异形成的原 3 因很多,如,工人的熟练程度、认真程度,是否雇佣新工人,生产技术条件如何,生产安排是否合理等等。一般来说,人工效率差异主要由生产部门负责。企业应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查,根据差异产生的原因,明确责任,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改进。

例:新新机械厂加工A产品需车加工,其标准工资率为5元/工时,实际工资率为6元/工时,标准工时为500工时,实际工时为450工时,试求某产品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人工成本-标准人工成本

=6×450-5×500=200(元)(U)

200元的逆差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6-5)×450=450(元)(U)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50-500)×5=-250(元)(F)

四、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

=支出差异(价格)+效率差异(数量)(一)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支出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是由实际分配率与标准分配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反映了耗费水平的高低。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由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反映了工作效率变化引起的费用节约或超支。

五、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是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固定制造费用在相关范围内是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但单位产品中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正好与业务量的增减成反比例变动。

为了加强对固定制造费用的控制,企业往往采用编制固定预算的方式进行控制,并制定一个标准的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实际耗用的工时数与企业的生产能力不一致,或者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数与预算数不同,因此发生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

=耗费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三差异法)

耗费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生产能力利用差异是指由于实际工时未达到企业的生产能力所引起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效率差异是指由于实际工时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不同所引起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一)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二)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工时-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工时-实际工时)

(三)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例:新新机械厂本月实际产量40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1424元,实际工时890小时,企业生产能力为500件,1000小时,每件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1.50元/小时。

三因素法:耗费差异=1424—500×3=-76(元)(F)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1000-890)×1.5= 165(元)

效率差异=(890-400×2)×1.5=135(元)

本章练习题

单选题见P178(13,17,18)

1、某公司2009年度生产甲产品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17910元,年度预算数为18000元,预计应完成的生产能力为11250工时,实际发生工时为9900小时,标准工时为9200小时。(10分)要求:(1)确定固定性制造费用总差异。(2)确定固定性制造费用支出差异。(3)确定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4)确定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5)进行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验证。解:(1)固定性制造费用总差异:

17910—9200×18000÷11250=3190元(U)

(2)固定性制造费用支出差异=17910—18000=-90元(F)(3)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8000÷11250×(9900—9200)=1120元(U)(4)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18000÷11250×(11250—9900)=2160元(U)(5)进行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验证

—90+1120+2160=3190元(即固定资产总差异)

2、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项 目

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

单价(元)用量(件)单价(元)用量(件)

差异(元)

A材料000 200

200 B材料000 100

-1 500 合计

700 制造费用相关资料表

项目

预算数

实际产量标准数

(工时6 000)

(工时5 000)

实际数(工时5 500)

金额

分配率

金额

金额

变动性制造费用

400

0.4

0.4×5 000=2 000 090 固定性制造费用800

0.8

0.8×5 000=4 000 675 合计

200

1.2

000 765 要求:进行直接材料、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课本习题提示(第十一章) 篇2

2. AN=AM,BN=CM,∠BAN=∠CAM,∠ANB=∠AMC.

3. (2)NM=EF=2.1 cm,HG=3.3-1.1=2.2(cm).

4. 相等.因为∠DCE=∠ACB,两边减去∠ACE,即∠ACD=∠BCE.

习题11.2

3. 可证△ABE≌△ACD(SAS).

4. 只要测A′B′的长即可,因为△ABO≌△A′B′O(SAS),所以A′B′=AB.

5. 由外角性质知∠C=∠D,故△ABC≌△ABD(AAS).

6. 相等.因为△ACD≌△BCE(AAS).

8. 由HL可证△ABC≌△DCB.∠ABC=∠DCB,故∠ABD=∠ACD.

11. 利用ASA可证△ABC≌△DEF.

12. AE=CE.可证△AED≌△CEF.

22页练习

自P作三边所在直线的垂线,由条件知它们两两相等.

习题11.3

1. 由HL知△OMP≌△ONP.

2. 先证DE=DF,再利用HL.

3. 由AAS易证△OBD≌△OCE,得OD=OE.再利用HL证△AOD≌AOE.

4. 由平行线性质知PD是∠EPF的平分线.

5. 易证△POD≌△POE.再证△DFO≌△EFO(SAS).

6. 垂直.先证△ADE≌△ADF,得AE=AF.再证△AEG≌△AFG(SAS).

复习题11

1. 3种,每种有2个.

2. (1)有,如△ABD≌△CDB.(2)有,如△ABD和△AFD等.

3. 利用SAS证△ABC≌△DEC.

4. 可先证得∠C=∠D.由AAS证△ABC≌△BAD.

5. 由HL证△BDE≌△CDF,可得DE=DF.

6. 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8. 利用SSS证△ABC≌△DEF.再利用同位角相等证平行.

9. 易证△ACD≌△CBE(AAS).BE=CD=CE-DE=AD-DE=0.8(cm).

10. 由SAS可证△ADB≌△A′D′B′.

11. 自D作两三角形的高,由角平分线性质知两高相等.

采购管理第十一章 篇3

1.成本中心

成本(费用)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费用)-预算责任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变动率=成本(费用)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费用)×100%

2.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变动成本总额

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制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制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3.投资中心

投资收益率=利润/投资额×100%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资产占用额)×规定的(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4.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

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第十一章 市场绩效 篇4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价格、产量、费用、利润、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的状态。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市场结构是产业内部组织关系的表现形式;市场行为是产业组织状态与结构形成与变动的推动力量;市场绩效是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基本判别标准。

10.1 市场绩效的评价准则及其内容

一、市场绩效的评价及其准则

产业经济学对市场绩效的评价主要是从中观和宏观层次上,以经济活动目标为基准,对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市场绩效的评价主要是以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与否为主要依据。主要考察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产业技术进步状况、规模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效率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市场绩效评价的主要准则包括: 1.价格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导向作用;

2.看产业内企业的生产量是否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3.看产业内企业生产耗费和利润率的高低;

4.产品的质量和品种规格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其需求; 5.产业的技术进步是否在不断加快。

市场效绩状况与市场结构和企业市场行为有关,也与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有关。

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是用来评价市场绩效的最基本的指标。微观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这表现为社会总剩余或社会福利(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之和)的最大化。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德布鲁利用数学的不动点定理,对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资源最优配置原理作了精美的数学论证。对于垄断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可通过以下模型说明:

完全竞争状态下:消费者剩余为DPeN,生产者剩余为PeSN 如该行业为一家垄断企业:则消费者剩余变为DPmB,生产者剩余为PmSFB,BFN为社会福利净损失.在图中,DD和SS分别表示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当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DD与SS相交于N,并决定市场均衡价格为pe,市场均衡数量为qe,此时,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DPeN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PeSN的面积,二者之和即为社会总福利,即三角形DSN的面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这一面积达到最大,即资源配置效率最高。

假设该行业为一家企业所垄断,根据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原则和需求曲线确定的垄断价格为pm,垄断量为qm。此时消费者剩余变为三角形DPmB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四边形PmSFB的面积。

与完全竞争条件下社会福利水平比较,垄断条件下的消费者剩余减少了四边形PmPeNB的面积,其中,相当于PmPeEB面积的部分转化为生产者的利润,三角形BEN的面积是净损失的部分,而三角形EFN的面积是生产者剩余净损失的部分,三角形BFN的面积是社会福利净损失的部分,也即是资源配置效率上的损失。

三、产业技术进步

 技术进步的含义及内容:

技术进步是指技术在合目的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所谓合目的性,即指人们对技术应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及实现的程度。对技术进步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硬技术应用的直接合目的性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又可分为进化与革命两种形式。广义的技术进步不仅包括硬技术在合目的性方面的进化与革命,还包括政策、社会和自然条件、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合目的性方面的进化与革命。

 技术进步是企业和产业经营绩效的源泉 企业经营绩效是产业经济绩效的微观基础,二者从本质上说取决于企业的投入量(包括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和自然资源投入等)以及各种投入的效率。在当今社会,各种投入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水平及其应用。 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存在密切的关系

关于市场集中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没有形成一致观点;关于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一般认为,低进入壁垒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四、产业规模结构效率

当某个行业总产量扩张时,如果能使行业内部的企业提高专业化程度,降低单位成本,该行业就是一个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

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反映产业经济规模和规模效益的实现程度。 主要影响因素:

1.产业内的企业规模结构。即产业内不同规模企业的构成和数量比例关系。

2.市场结构。在集中度过高的产业中,由于存在X非效率以及市场配置的低效率,产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集中度过低的产业中,存在大量未达到最低经济规模要求的企业,导致产业规模结构的低效率。

 衡量某个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1.用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的比例来反映产业内经济规模的实现程度;

2.用实现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的产量占流程各阶段产量的比例来反映经济规模的纵向实现程度;

3.通过考察产业内是否存在企业生产能力的剩余来反映产业内规模能力的利用程度。4.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三种状态:低效率状态,过度集中状态,理想状态。

五、X非效率

这是美国哈佛大学莱宾斯坦(H·Ieibenstein)提出的概念,是指在垄断企业的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非效率状态。莱宾斯坦X非效率理论主要涉及到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市场环境(ME)、企业组织(EO)和经济效率(EE),其中经济效率是市场环境和企业组织的函数,即:EE=f(EO,ME)

在变量ME给定(即没有市场竞争压力)的条件下,变量EE(即X非效率的程度)就取决于为给定EO(即垄断企业)适应环境的情况。在没有压力的市场环境(ME)中,EE的值就不可能是X效率,而只能是X非效率。X非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莱宾斯坦教授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就是要说明,免受竞争压力的保护不但会产生市场配置的低效率,而且会产生另外一种类型的低效率:免受竞争压力的厂商明显存在超额的单位生产成本。因为这种的低效率的性质当时尚不明了,所以称为X低效率”。原因:

1.企业内部不同集团的利益目标不一致

2.企业规模扩大导致组织层次增加、信息沟通速度和质量下降,企业的管理成本上升、效率下降

3.垄断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缺乏成本最小化的动机

10.2市场绩效的主要度量指标

 利润率

产业间是否形成了平均利润率是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是否达到最优的一个最基本的定量指标。利润率的一般计算公式是:

R=(π-t)/E 式中:R为税后资本收益率;π是税前利润;t是税收额;E是自有资本(包括股本或所有者权益)。 勒纳指数

勒纳指数度量市场绩效是通过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的计算进行的。其计算公式为: L=(P-MC)/P

式中:L为勒纳指数;P是价格;MC为边际成本。

可以看出,勒纳指数越小,则竞争程度高,垄断程度低,市场绩效显著;勒纳指数越大,则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垄断性越强,市场绩效越差。勒纳指数本身反映的是当市场存在支配能力时,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程度,但是却难以反映企业为了谋取巩固垄断地位而采取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经济学家阿巴·P·勒纳(Abba Lerner)1903年出生于俄国的比萨拉比亚,曾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1934年阿巴• 勒纳提出了计算垄断势力的方法,即价格减去边际成本再除以价格的加价率,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勒纳的“垄断势力度”。1944年,阿巴•勒纳在琼•罗宾逊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贸易收支状况是与出口值,而不是与出口量相联系,此即“马歇尔─勒纳条件”。

 贝恩指数

贝恩把利润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两种,这样就克服了简单利润率计算所存在的弊端。会计利润计算公式为:

πα=R-C-D

式中:πα为会计利润;R是总收益;C是即期总成本;D是折旧。经济利润计算公式为:

πβ =πα-iv 式中: πβ为经济利润;i是正常投资收益率;v是投资总额。于是贝恩指数公式为:

B=πβ/v

贝恩指数的理论依据是:市场中如果持续存在超额利润(或者说经济利润),那么一般情况下就表明该市场上存在垄断势力,且超额利润越高,垄断力量越强。可见,贝恩指数代表的是产业的超额利润率,与勒纳指数相比,所要求的基础数据相对比较容易取得,产生系统偏差的可能性就减少了。 托宾q值

托宾(Tobin)q值是衡量市场资源配置的一个指标,指一家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通过其已公开发行并售出的股票和债券来衡量)与这家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q=(R1+R2)/Q

式中:q为托宾指数;R1是股票的市值; R2是债券的市值;Q是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若q>1,即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其重置成本,意味着该企业在市场中能获得超额利润;显然,q值越大,该企业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越大,市场绩效越低。

使用托宾值的优点是避免了估计收益率或边际成本的困难。另一方面,为了使q具有意义,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和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都需要精确的衡量,前者数据容易获得(加总已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市值即可),后者取值就困难得多。因此,这一指数不如其他方法常用。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1918-2002),美国经济学家,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宾的贡献涵盖经济研究的多个领域,在诸如经济学方法(econometric methods)、风险理论(risk theory)等内容迥异的方面均卓有建树,尤其在对家庭和企业行为(household and firm behaviour)以及在宏观经济学纯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应用分析方面独辟蹊径。

10.3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SCP范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已趋完善,但对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并没有就此停止。

电子商务 第十一章 篇5

1.旅行社电子商务是指专业从事旅行中介服务的企业组织建立并实施一整套基于规范业务流程的,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及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在线旅游服务模式体系。2.旅行社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组成要素

1)网络信息系统------旅行社电子商务体系的架构和基础。2)电子商务服务商:(1)系统支持服务商

(2)专业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

3)旅行社电子商务的参与主体:旅游企业和旅游者 4)支付结算体系

3.旅行社的基本业务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线路设计、预定报名、组团操作、财务结算、计调操作、用车审批、订票处理、派团处理 4.旅行社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式: 1)旅游企业间的电子商务(B2B)(1)旅游企业之间的产品代理(2)组团社之间相互拼团

(3)旅游地接社批量订购当地旅游饭店客房、景区门票(4)客源地组团社与目的地地接社之间的委托、支付关系等 2)旅游者对旅行社的电子商务(C2B)(1)第一种形式是反向拍卖(2)第二种是网上成团 5.旅行社电子商务体系结构

(1)内:旅行社网站、旅行社内部管理信息系统(2)外:采购者、供应者、支付中心、认证中心 6.旅行社电子商务网站需求与定位 1)旅行社电子商务网站需求(1)是否需要一个商务网站(2)这个网站完成什么样的目的(3)有没有能力把这个网站做好 2)旅行社电子商务网站定位

(1)网站的建设投入应该与企业的资金实力相匹配

教学辅导六(第十—十一章 篇6

祖国统一构想和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

一、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

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严重战乱等原因,造成至今未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争取祖国统一进行了不停的探索。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邓小平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如今,香港和澳门已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顺利回归祖国,台湾也在和平统一的道路上逐步前行。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的。这一构想的提出本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但现实中却首先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继而用于解决澳门问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2月—1981年8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以及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第一次改变了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提法,不再使用以往惯用的“解放台湾”的口号,代之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提法。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从这一天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单方面停止了自1958年8月23日以来对金门、马祖等岛屿的例行炮击。以上提法和做法事实上包含了“一国两制”构想的一些基本原则,表明中国政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第二阶段(1981年9月—1983年5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成熟。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以 1 及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提出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该谈话对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作出了明确阐述,后来被称为“叶九条”。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叶剑英所提出的九条方针,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一国两制”的构想由此形成。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表示,中国准备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解决香港问题。

第三阶段(1983年6月—1993年3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进一步发展和法制化。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华人学者,阐述实现祖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心代表团的谈话,以及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制定。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六条具体设想。这些设想后来被称为“邓六条”。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心代表团时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这样,从“叶九条”到“邓六条”,“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容更加完备充实,更加明确和系统化。1985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内容与意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基本涵义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高度自治;力争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基本内容是: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作为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台湾;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坚决反对台湾分裂势力搞“台独”,坚决反对“外国势力”干涉台湾问题,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实现统一。

“从实践方面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符合我国实际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国策。其实施的重要意义主要是:第一,顺利收回香港、澳门,保证了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发展;第二,坚持在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主权的同时,照顾到台海两岸的历史和现状,有利于避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也尽可能为中国经济建设争取到和平的国内外环境,第三,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提供了新思路,进行了有益探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邓小平曾说:“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具体情况下提出来的。”

从理论方面讲: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现实出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科学构想。其重要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在一个国家内,可以同时容纳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第二,创造性地把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运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统一问题。认为,在一个国家内,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地区,可以参照这五项原则和平共处。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起到了推进祖国统一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了验证。.香港问题的解决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全面阐述了中国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提出要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香港问题。自1982年至1984年12月19日,期间经历了22轮的艰苦谈判。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上正式签字。该声明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12条,包括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实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仍为自由港和独立的关税地区,将继续保持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国和其他国家在香港的经济利益将得到照顾。《联合声明》确定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政府在声明中还承诺,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中国政府会确保香港本身的资本主义制度及民主制度维持50年不变。等等。这些方针政策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集中体现。1990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按照“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同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2.澳门问题解决

在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问题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将其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一国两制”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成功实践,为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了借鉴,创造了有利条件。从1986年6月起,中葡两国政府经过4轮会谈,于1987年4月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中葡《联合声明》,就解决澳门问题达成协议。1993年3月31日,全国人大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葡《联合声明》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99年5月15日,何厚铧当选为首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之后得到国务院的正式任命。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了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这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性贡献。香港、澳门回归以后,中央政府坚持“一国两制”,坚持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行政,保证了香港和澳门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加强了内地与港澳地区的相互往来。“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显示了这一科学构想的强大生命力,对解决台湾问题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香港问题的顺利解决以及回归后十余年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充分证实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现实可行性。

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我国新时期对台政策

“和平统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实践: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实践,将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推进两岸关系正常发展,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与香港、澳门相比,台湾有自己的特点,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 和平统一的内容可以比港澳更为宽松。多年来,中共中央结合两岸关系实际采取正确决策,使“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上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1.两岸隔绝的坚冰被打破

1987年11月,两岸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自台湾方面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后,两 岸人员往来日渐增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渐频繁。

1992年,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两岸事务性商谈。

1993年4月,两岸举行了汪辜会谈,即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会长辜振甫之间的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改善。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并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八项主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都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问题有所表述,不断丰富发展了这一方针与实践。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建设性主张,形成了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更加明确了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方法和途径,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决心和诚意。

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邓小平基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国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处于冷战状态。7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范围内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增长,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世界开始了多极化格局的进程。尽管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随着苏联东欧剧变、世界多极格局发展,在可预测的较长时间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二是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各个国家的发展相互联系,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三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80年代后,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各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致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世纪70年末以后,邓小平逐步形成了关于时代主题的新认识。他认为,世界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我们可以争取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搞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指出: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所谓和平是相对于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而言的全球相对稳定状态;所谓和平问题即指世界并不安定,战争危险依然存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巨变,苏联解体,以美苏矛盾为代表的东西问题似乎应该终结了。但世界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今天,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各种因素导致的战争威胁依然存在,世界的和平问题依然堪忧,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任重道远。

所谓发展是着眼于全球范围经济增长而言的进步状态。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指的是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集中在北半球,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在集中于南半球,解决“发展问题”就是要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如今,数十年过去了,南北半球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依然存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得以根本改观。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是我国制定和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制定新的对外战略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

六、我国坚持和平与发展道路的依据

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

首先在于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向和潮流。冷战结束后,世界各种力量进行了新的分化组合。前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的力量相对突出。这种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必然影响到现实世界各种力量之间相互借重、相互制约的关系。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国际政治发展呈现出的这种多极化趋向无疑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抓住机会发展自己。

其次是从我国的现实出发。一方面,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国内建设对中国外交策略提出的客观要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我国的和平发展会有力增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我国是占世界人口1/5的人口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发展必然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既顺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向和潮流,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宝贵贡献,也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更多更好的和平环境。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文化和制度渊源 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制度渊源。

一是中国人民自古就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理念。爱好和平、渴望和平,努力谋求与相邻各国友好相处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二是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对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可贵。中华民族在近代一百多年中,曾饱受东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奴役、饱受战乱灾祸,深知和平对于国家昌盛、民族繁荣、人民幸福难得可贵。故而,我们决不去发动侵略战争、奴役他国人民,但也决不会允许过去中国遭受外国统治和压迫的屈辱历史在当代重演。

三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中国必然奉行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一直秉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恪守五项基本原则对外发展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条道路要求我们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打下牢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维护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只有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今天,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七、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一)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向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申明,“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首要的一点就是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把独立自主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因为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最可宝贵经验之一。自1840年英国依仗船坚炮利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就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痛苦深渊,中国人民饱尝丧权辱国的屈辱,历经几代人艰苦卓绝浴血奋战才争得了国家民族的独立自主权利。中国人民对这一来之不易的权利十分珍视,把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作为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还因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中 9 国一向是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由此也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拥戴。当今,针对世界存在的种种影响全球和平发展的因素,中国坚持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明确表示,我们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的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同一切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首倡,最早由周恩来总理在1953年底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完整提出。其基本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提出这五项原则是为了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权利。五项原则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的前提,是国家间交往的前提;“互不侵犯”是底线,在处理国家和国家间关系中应严禁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互不干涉内政”是核心,这是实现国家间和平共处的根基;“平等互利”是条件,是实现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必要条件;“和平共处”是目的、是结果。如今,这五项和平共处原则已经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第三,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是我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战略原则和主张。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 10 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三)我国外交政策的新成果

近年来,中国的全方位外交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积极推进同各大国关系,加强与周边邻国的互利合作关系,已经和东盟等15个国家和港澳台三个地区建成自贸区,2012年双方贸易额都有大增长;我们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发展,深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与合作,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推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也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3月下旬,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这次访问是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的开局之旅。国家主席首访俄罗斯,着眼的是周边环境和大国关系;出席金砖峰会,着眼的是当今世界快速上升的新兴力量;访问非洲三国,着眼的是发展中国家——这一中国外交的根基。这次开局之旅,既有国家正常交往和参与国际会议的客观需求,更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战略擘划,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充分结合。5月31日至6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并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是我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上开拓局面、完善布局的又一重大行动,在太平洋彼岸刮起了一场“习式旋风”。其中,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不拘一格的庄园会晤,堪称中美交往史上的一个创举,旨在为中美关系发展规划蓝图,开展“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举世瞩目。习近平主席此行的所有活动均顺利圆满,成果丰硕,富有战略远见和历史意义,影响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传承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展现了新的外交视野。党的 11 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2)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的动力。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建设和改革最基本的动力。

(3)广大农民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依靠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局。

(4)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知识分子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5)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

2.为什么说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党的根本方针?

(1)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建设和改革最基本的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

12(2)工人阶级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现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

(3)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

(4)在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坚决维护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维护他们的权益;同时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知识技能。

3.依靠农民阶级的基本途径

(1)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和民主权利,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积极教育和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增强国家主人翁观念。

4.新的社会阶层的构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这些人群构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5.党和国家提出的“四个尊重”的内容

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6.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的基本途径

(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重视和加强民族工作,依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2)在新时期实现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继续坚定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真正变为现实。

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新特点

(1)建立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2)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8.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十六字方针

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十六字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必须依靠人民军队承担社会主义祖国保卫者的任务。

(2)实现国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10.新时期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总要求

新时期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必须坚持“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 总要求,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1.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找到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正确道路。

第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合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军。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支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才能铸成一个坚强的整体。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2.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的主要表现

一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二是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3.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自身具备这种领导能力。

(2)是中国人民根据长期的历史经验而作出的自觉选择,并庄严地写进了我国宪法。

4.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1)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改善党的领导是克服自身缺点的需要

5.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

这两个方面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又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使党能真正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克服自身建设中的种种缺点和不足。

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要性

(1)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历史的责任,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2)改革开放以来,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3.建国60余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

(1)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进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3)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5)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4.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

(1)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上。(2)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尤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所在。

(3)90多年的历史说明,党如果能够始终保持、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在人民群众中就会有崇高的威望,党和人民事业就兴旺发达。

5.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教育引导党员和干部认真学习并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执行者;

二是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试金石,进一步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在时时处处为群众排忧解难、造福人民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是从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建设好领导干部队伍,坚持在实践中培养、考察、锻炼、使用干部,推动领导干部以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是从夯实组织基础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一项永久的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是从完善党内制度及工作机制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制度保证。

6.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关系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现实要求和具体体现,这三个建设内在地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

7.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紧紧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向全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

(1)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前提。

(2)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

(3)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时代要求。

8.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含义

上一篇:内务下一篇:绿色承诺故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