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生鲜经验分享

2024-05-25

永辉生鲜经验分享(共3篇)

永辉生鲜经验分享 篇1

近几年,永辉挟着它的生鲜经营绝技,四处出击,攻城掠地,短短几年就打遍了大江南北,引起零售界一阵惊呼。

一、以顾客为导向

民以食为天,尤其在中国这个讲究吃的国度里,菜篮子关系到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和生活品质。在菜市场买菜虽然品种多但安全又无法保证,在超市买菜虽然感到安全点,但往往品种不多,价格还较高。正是顾客的这种徘徊和纠结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给永辉提供了表现的机会。

永辉对顾客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里绝对是做过研究的,真正站在了顾客的角度来经营自己的生意。对于零售企业来讲,顾客就是一切,没有客流,神马都是浮云。虽然每个零售企业都认为自己很把顾客当回事,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宣传上。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重视顾客的唯一检验标准就是客流的变化。当你商场的客流在不断下降时,你还在讲你是如何的重视顾客,闭嘴吧!

永辉生鲜免费为顾客杀鱼;在楼面设有洗手池;停车场免费;海报简洁清晰,方便查寻;免费班车等等。其实,这些小巧门大家都懂的,表面功夫都会做。但能真正分析出顾客的需求,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来经营生意,永辉无疑做到了这点将并之转化成了生产力。

二、团队的专业性

据说永辉的总部有一个生鲜管理部,专家云集。其任务有二,一是研究生鲜的经营方法;二是为门店提供生鲜经营方面的指引。

管理部的人都是生鲜方面的好手,多数都是从基层做起来的,比较土,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不怎么会制作精美的PPT,他们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叫作“固化传承”,意思是将自己在生鲜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固化下来,然后手把手地教给门店的同事。

江湖上传说永辉有本生鲜经营的秘笈,但江湖人士谁也没有看到过。所以这些专家们是如何固化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至今还是个谜。但众所周知的是,这些专家们是手把手地在门店培训员工的,而不是通过PPT或视频系统这样的高科技。这些人员的专业性是不可否认的,他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结合现在的季节、气候,再加上深入到田间地头的现场调研,对某种商品在未来数月的供需情况及价格进行预估,并据此做出经营上的长远规划,而且准确率达到了十之八九。这不是和做期货一样嘛,领先竞争对手几个月开始准备,获胜的机率你说大不大?

另外,据说永辉的情报机构相当了得,对竞争对手和市场信息了如指掌。高级管理人员每天早上上班时,其办公桌上就有了一份详细的生鲜数据方面的分析报告,价格、品类、销量、各种分析和预测等等,这为管理人员及时对形势作出判断和迅速做出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未来的竞争就是信息的竞争。

再说说楼面上的永辉员工。这些员工都是总部的专家们手把手地培训出来的,对商品的陈列位置、时间、数量、排面整理了如指掌。每位员工都被分配了几个柜台来管理,每个柜台每天的销量都经过严格的预估,员工努力在当天去完成预算。在卖场,每个面位随时都保持了最好的卖相,因为员工随时都在整理台面,随时将腐烂或品相不佳的商品挑选出去。

按照永辉的要求,员工拿取果菜时必须戴手套,因为手的温度较高,会缩短果菜的货架生命周期。员工上货时,必须用手拿取,禁止将整筐的果菜直接倒在陈列位上。每家永辉都有几个出清区,即将品质差的商品折价出售,即减少了损耗,也满足了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这一做法对其整体的产品形象未带来丝毫的负面影响。

再举例说说肉类部,其专业的刀手可以将整片猪肉分割成30多个品种的肉,而刀手水平的高低不是将猪肉分割,而是体现在分割后的毛利上。生手和熟手分割出的猪肉毛利会有惊人的差异。永辉养海鲜的水是用海水精调制的,传说海产部门的员工只要手伸入水中,就知道海水的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专业的人,所以才为永辉生鲜经营的专业性提供了专业保障。

三、品项齐全,薄利多销,以量取胜

永辉努力打造高端的“农贸市场”,希望顾客在永辉可以买到所有可以在农贸市场买到的生鲜产品,而且价格和品质更优于农贸市场。

参观永辉超市,看到的商品品种其实远比农贸市场更丰富。有机果菜、精品果菜、普通果菜应有尽有,除满足顾客对品种的需求外,也照顾到不同消费层次顾客的需求。

永辉强调,一定要将商品在最有价值的时候卖掉,也就是说要卖相好,出货快,同时可以减少损耗的发生,那怕以很低的价格来销售。很多零售商,为了保毛利,总舍不得将卖相不好的商品降价销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的卖相更差,越来越不好销售,最终只能出清或丢弃,反而损失了销售、增加了商损。

有个笑话和很多零售商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长途跋涉,来到一家非常偏僻的饭店吃饭。他看到菜单上的豆腐要100块钱一碟,就问老板,你们这里的豆腐就这么稀罕吗?老板说,豆腐不稀罕,是客人稀罕。为了保利润,通常有两个方法,一是提高商品的售价,不管销量,狠宰一笔,做一锤子买卖。二是薄利多销,达到双赢效果。两种方法的优劣,不言而喻。

举例,卖虾时,虾活着时,卖相好,会按正常价出售;虾快死时就转成冰鲜出售,又在冰鲜里属于卖相最好的;冰鲜售卖至卖相稍差时,就转到熟食部门做熟食,在制作熟食的原材料中又属于品质较好的。在每个环节,你看到的商品品质永远是这个品类中的最佳卖相。

四、全天候经营

不管任何时间去永辉,看到的生鲜品质都是一样的,品种都是齐全的,这就是永辉的全天候经营标准。对比其它的零售商,早上开门时,品种全、品相好,但过了中午,就啥都不行了,牺牲了其它时间段有购买需求的顾客。有的超市,也会根据来客的高峰,分成几个时间段来上货,称之为二次开市,或三次开市。而永辉,是全天开市。

这得益于永辉灵活的采购方式,即少量多次,随行就市,灵活多变。永辉大多数菜其实是来自于批发市场,因为其自有的基地并不能完全满足超市的销量。那些采购人员一天到晚泡在批发市场,幽灵般随时出没。他们一方面根据门店的需求,最短的时间采购所需的商品到店;另一方面,一旦在批发市场发现有“砸行”的商品,即批发商低价或亏本销售的商品,马上吃下,直接送店,而往往这部分商品会带来可观的毛利。这种做法虽然有物流费用的支付,但与客人的满意度相比,这点钱不算啥。

这种全天候经营的做法保证了门店随时有货,顾客不必担心错过了某个时间段而不能买到生鲜商品,使得客人的满意度增加,购物时只想到永辉,提高了来客数量。

五、采购多渠道品质保新鲜

永辉超市的采购渠道是多渠道并行,主要有基地采购、全国采购和当地采购。无论何种采购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找到最好的商品、最少的中间环节和最低的价格。

基地采购是其根据自有农产品基地的产能和品类,结合各地市场情况,灵活配送至各地门店。全国采购是根据不同商品的不同产地,在最具有品质和价格优势的果菜产地进行采购。当地采购也就是所谓的地采或叫即时采购,主要在当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根据门店的需求,随时采购。

这几种采购方式相结合,使得永辉的生鲜产品有了货源保证,品质保证,价格保证,使其在生鲜经营中具有话语权和主动权,做到了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廉,你廉我转。

此时,还必须要提到永辉的采购模式——采付分开。通常外出采购团队有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专业买手,另一部分是老板的亲信。要取得成本优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最有效的办法,尤其是那些小农户,有帐期是不可能的事。生鲜讲究的是快,谁都想将产品在第一时间出手,每晚出手一分钟,都会使损耗加大,所以即使便宜点,只要出手快,卖家也愿意卖。买手的作用自不用说,亲信们则掌握着现金,只管付款,这种模式既保证了采购商品的品质和价格,又保证了资金安全,同时也减少了腐败的可能。

对于某此特殊商品,如果无法通过采购人员采购至店,永辉也会采取联营的方式来解决。但联营的方式并不是简单地出租块地给供应商来经营某种商品,而是根据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比如,需要增加豆腐这一品类,永辉会自行购买设备,自已准备原材料,只引进供应商的技术人员或销售人员进行加工和销售。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供应商生产时偷工减料,保证了商品品质。最终的利润分配则是根据销量的多少来决定,这使得供应商的人员拼命做出好产品,拼命去销售,这种双赢的做法实在是高啊。

六、价格策略零活,授权充分

永辉门店的生鲜经理每天5点开始市场调查,根据市场和竞争对手的价格情况及时调整售价,做到变价迅速,打击准确。这与其鲜食经理被充分授权有关,他们可以随时变价。

可以说,永辉引领生鲜主流市场的关键在于吸引客流到店,只要有客人到店,一切就好办多了。为给顾客留下天天低价的形象,节假日时,商品的价格是最低的,因为这时客流量大,低价无疑会有更大的销量,同时也给顾客留下了低价的形象。所以,永辉,并非所有的商品都是最低价,而在于其掌握了顾客的心理,通过包装来达到“永辉价格低”的印象。

生鲜市场的多变性决定了门店员工被充分授权的重要性,这会减少层层汇报和层层审批所耗费的人力和时间。比如,基于其员工的专业性,经理可以决定商品是“抓卖”还是“分级销售”。

抓卖即不允许顾客挑选,将商品事先装在袋子里或由销售人员为顾客装袋。这类产品多为应季的大众化商品,永辉通过批量进货,取得成本优势,然后快速售出,以量取胜。分级销售,即将同一批的商品首先由员工进行挑选,将品质好的按“精品”销售,卖个好价钱,提高毛利。将品质稍差的按“普通品”销售,卖个正常价钱。这又是永辉提高毛利的一招。这类商品通常是刚上市的商品,在顾客对品质和价格还不敏感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

还有一招,叫做一品多元化。即同一个品种,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品质,不同的价格给到顾客多种选择,这将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要。还有一种情况也叫一品多元化,例如,在卖场,同是西瓜,切开的西瓜售价要高于整颗西瓜的售价,因为切西瓜需要人工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永辉要鼓励顾客购买整颗的西瓜以提高销量。

而永辉员工的排班性也是其充分授权的体现。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销售的高峰低谷决定员工的排班,比如有种班叫“断班”,员工早上5点到10点上5个小时的班应对早高峰,下午5点到8点再上3小时,但每天上班的总工时数不超过8小时。虽然员工辛苦点,但其通过某些奖励政策让员工满意。

永辉的成功在于其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分析,将顾客了解得非常透彻,再加上专业的员工助力,成为其成功的关键。

一个生鲜电商失败者的经验分享 篇2

自从新浪科技报道优菜网150万出售的新闻以来,陆续见了几十位业内、外资深人士,受益颇多,包括“正谷”让我耳目一新的生态农业,“生态人”期货农业的构想,“青蔬园”电商优先式基地设想等,也有其他行业与生鲜电商进行资源整合的构想。其实到此刻为止,我大致有一个生鲜电商未来的构想了,再次借新浪科技的力量,引来更多的玉,目的还是能让农业电商真正做成功。

我对电商和生鲜电商的一些观点

只看好平台电商,京东、亚马逊等不约而同地向淘宝(天猫)方式靠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淘宝的几百万商家都是淘宝免费的宣传员,在各大论坛、线下、微博进行宣传。2.听到过淘宝店主过劳死,没听说过京东等员工过劳死,也许就是创业和打工的本质区别。所以未来商业模式更倾向于平台基础上的众多企业模式,而不是大企业模式。

标准化产品的垂直电商要么死掉,要么进入各大平台。很简单的理由,如果平台之间的价格战选择某分类,比如化妆品,通过化妆品降价,平台电商会增加客户和其他商品的销售,而垂直电商,降价就代表损失,三个月价格战就拖垮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再来看生鲜电商。单一电商我不看好,不管本来、多利等砸钱再多,最终会淘汰或者转型,优菜网也一样。水果类电商(属于生鲜中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现在活得蛮不错的,但是未来也会选择平台或者被淘汰。现有的平台包括淘宝、京东等都不适合做生鲜,因为都是全局电商,没有“本地化基因”,而生鲜非常适合本地化经营。

优菜网的发展过程

像送牛奶一样的送菜模式

优菜网的模式是我思考了两年才出手做的,最核心的思路是解决生鲜的物流问题,通过“像送牛奶一样送菜”,让低成本生鲜物流成为可能,像三元牛奶一样,厢货先将菜送到社区,然后通过电动三轮车送到千家万户,并且通过取菜箱,实现不见面配送,不但降低成本,而且“菜等人”的模式可以让客户有更好的体验;通过区域化运作,小区深挖掘,增加订单密度,降低物流成本;通过订单式农业,降低蔬菜损耗,并降低库存面积需求;通过先进的后台ERP系统,加快车间的处理速度。取菜箱又能起到不间断广告效果,降低客户发展难度,并增加客户黏性等。一个区域做好后,迅速复制。所有这一切,在我这个IT人眼里非常优美,但是,生鲜问题的复杂性,让这次创业成了灾难。

有机起步

优菜网刚开始做的是中高端,主要是有机和绿色,并与北京知名企业合作,在世纪城迅速做到100单,并实现了盈利,因此获得200万元的天使投资。天使投资的进入,让我们觉得模式完全没有问题,开始盲目扩张,此时,问题出现了,我们发现供货商给我们的并不都是有机蔬菜,以次充好现象严重,所以果断停止了合作。另外找有机基地才发现,问题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经常缺货,品类太少,客户满意度下降。

普通菜不稳定

后来我们想,有机难做,就做普通蔬菜,就开始从新发地进货,新发地的蔬菜占北京蔬菜的90%,各种品质的菜都有(没有有机,如果有有机,优菜网的模式就成功了),我们一般都采购优质的,但是,因为我们主要采购时间是凌晨3-5点,很多时候这个时间段内,并不能买到符合我们采购标准的菜。所以,客户收到的蔬菜时好时坏,体验大打折扣,虽然短时间内我们做到了500单,最终无法阻挡客户的流失。

优菜网失败分析

1.没有稳定的货源。单一农场不能满足电商的需求;新发地采购无法保证质量;多个农场供货,采购量小,物流成本高。

2.不能提供比菜市场更好的购物体验。去菜市场买菜,可以挑选自己爱吃的,比如苹果,同样的红富士,口味非常多。在网上购买,送到家的苹果可能千滋百味。

3.环节太多了。进货,仓储,装配,物流,客户发展等等。

4.货车进城问题(对初创企业很不友好啊)。这是压垮优菜网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进城证,原来是认罚,2012年9月份开始,不光罚款,还要扣分,我们不得不缩小经营区域。另外,社区配送最好的工具——电动三轮车,是不合法的,好在这方面执法很松。

5.信息不对称,劣币驱逐良币。比如黄瓜,客户认为的好黄瓜和优菜网认为的好黄瓜有巨大差异,但是客户思想很难改变啊,需要一个权威的信息对称。

优菜网未来设想

本地化生鲜平台是未来的必然,也是优菜网转型的方向,通过平台进行专业化分工,基地只管种菜,电商只管发展用户和服务用户,平台负责IT解决方案,物流外包给专业生鲜物流企业等。只有专业化分工才能真正让各个环节的效率达到最高。

我看好生鲜电商的未来:

1.方便。这个不多说了。

2.损耗小。订单式农业,隔夜菜极少,也没有人为挑拣损耗。

3.可想象的空间大。毕竟超市受地域和面积限制。

但是,目前生鲜电商还需要解决如下问题才会有未来:

1.标准化。比如,能做到比自己选菜还好的客户体验,就是说通过网上买到的,就是自己喜欢吃的。同样叫苹果,口味可差的太大了。通过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标注才能实现这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安全感。客户信奉眼见为实,线下销售,有一个推销过程,而线上很难实现,往往客户被忽悠了,还觉得自己买菜经验很丰富。引入专家,实现信息对称,将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3.生鲜物流。本地化生鲜物流方面是平台成功的关键,政府投资,像建设高铁一样,这个应该比高铁更有价值;企业联合体来做,需要IT串联。目前我认为还是合作,优菜网已经尝试了很多种方式,包括跟送牛奶合作,跟实体店合作,跟城市100合作,自营等。

对新人的忠告:

1.诚实,如果靠欺骗赚钱,就不要做农业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是殃及子孙的事情。

2.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3.小范围地试点,然后再扩大规模。

永辉生鲜经验分享 篇3

截至2010年6月底,公司在福建、重庆、北京和安徽共拥有135家连锁门店,总经营面积约86.6万平方米,在福州拥有85家特许加盟便利店。

数据显示,永辉超市近年来保持了良好的成长性,2007—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从36.7亿元上升到8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1.9%。由于永辉超市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新开门店较多,开店费用和新开门店培育期的存在使得一个时间段内公司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但随着培育期的结束,公司上市后的业绩增长将会逐步得到体现,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投资机会。

食品加强型超市 打造生鲜新模式

以生鲜吸引客流,采用自营、直采提升毛利率,是永辉超市经营上的特色,也是公司与其它连锁超市企业进行错位竞争的方式。永辉超市的生鲜类产品收入占比远高于行业同类企业,这使得公司结合了传统农贸市场与现代超市的特点,既有农贸市场的价格优势又有新鲜、品类齐全的生鲜产品,因此集聚了巨大的客流。

从经营模式和定位上来看,永辉超市的定位有别于一般的大卖场、标准超市和便利店等,安信证券称之为“食品加强性超市”——其生鲜及加工占到超市收入的57%,远高于一般卖场生鲜的比例(约20%)。

在依靠生鲜特色形成巨大客流的基础上,永辉超市的服装、日用品等其他产品的销售也得以带动。据了解,通过多年摸索,永辉超市确立了生鲜类“自营、直采”的经营模式,并建立了一套以“基地采购”,“当地采购”,“远程采购”与“批发市场采购”相结合的全国生鲜统采和区域直采体系,极大限度地减少了“产地—门店—顾客”的生鲜农产品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降低了物流、仓储和损耗成本,最大程度保持了生鲜农产品的色香味和让利于消费者的价格竞争优势。

以大卖场为核心业态 布局四大战略区

据了解,在业务分布上,福建和重庆地区可以称得上是永辉超市发展的根据地,两地区是公司领先的核心市场,为公司贡献了94%的收入。另一方面,永辉超市也在2009 年、2010 年分别进入了北京和安徽,属于战略性核心市场,未来将加快门店扩张速度。

业态分布上,永辉超市目前经营大卖场、卖场、社区超市、精品超市4种细分业态。截至2010年6月,永辉超市的135 家连锁店中,大卖场(10000平米以上)20家、卖场(5000—10000平米)64家,社区超市(1500—5000平米)51 家。地区分布上,福建地区81家,重庆地区47家,北京地区5家,安徽2家。这些数据也反映出永辉超市巩固根据地并谋求全国性布局的发展规划。

尽管拥有4种业态,但永辉超市经营业态主要以大卖场、卖场及社区超市为核心,发展战略是在优化现有社区超市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卖场和大卖场,这体现了公司重视“大店”的发展思路。具体的看,2009年以来公司进入北京和安徽新市场都是采用了卖场和大卖场的经营业态,目前卖场及大卖场为公司贡献了78%的收入。

募资加速全国布局 后期发展潜力可期

此次永辉超市IPO计划募集资金18.9亿元,拟在2010—2012年内新开73家门店、建设四川配送中心,以及加强公司内部信息化系统建设。在门店扩张上,按照招股书规划,重庆新开30家、福建24家、北京9家、安徽9家、贵州1家,这一布局符合“区域领先、稳健扩张”的发展战略。

上一篇:中国梦和我的家乡下一篇:暂不办理同意调出函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