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论坛活动记录

2024-10-15

班主任论坛活动记录(精选9篇)

班主任论坛活动记录 篇1

班主任论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教室是师生的愿景,是决定每一个生命故事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是师生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总和。新学期,学校把“缔造完美教室”作为七大重点推进项目之一,就是要让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穿越课程与岁月,朝向有德性,有情感,有知识,有个性,能审美,在各方面训练有素又和谐发展的生命,而一天天地丰盈着、成长着。为检阅各班“缔造完美教室”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升班主任专业化素质,促进班集体的建设,提升“幸福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将定于2013年11月13日——21日举行首届班主任工作论坛。

二、目的和意义

交流班主任在“缔造完美教室”工作中的典型事迹,探讨“缔造完美教室”的途径和方法,给班主任创造更多交流展示的平台,总结自己在班集体“缔造完美教室”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创设学校“幸福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局面,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德育教育基础。

三、论坛主题 缔造完美教室,共筑金色梦想,书写幸福教育。

四、论坛内容;

1、完美教室的文化构建——教室文化是完美教室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使命、价值观、愿景的集中整合与体现。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构建过程中,拥有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在自己的叙事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命名、象征标志、英雄与榜样,或者说,一套属于自己的形象符号系统。

2、完美教室与道德图谱——一间教室,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价值追求,有一种基于生命自由的信仰;一间教室,应该是传统文化习俗与孩子生命天性之间的缓冲带;一间教室,应该以民主的方式生成自己的游戏规则;一间教室,应该有自己的道德人格系统,以及相 关的一些用来理解人性的理论工具,并引导我们去理解整个世界,同时以此指导我们在教室中的共同生活。

3、完美教室的课程建设——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种子在岁月中的过程,这就是课程。如果没有卓越的课程,教室里的生命之花不可能绽放。每个班级的生命都是灵动的,丰富的,变化的,有差异的。一个有创造性的好老师,就是要依据自己的教室叙事,孩子们的生命阶段,创造一根神奇的线,把生活中的一切华丽碎片编织成更有教育效益的整体。

4、完美教室的生命叙事——一间完美教室的缔造过程,就像一个小说家展开他的梦想,用伟大故事的英雄人物作为榜样,用经典童话作为自我叙事的原型,用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方式让一间教室里的师生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一个童话的构想,一部传奇的书写,所有的伟大童话都将是一间教室与每个孩子的成长镜像,而所有伟大的人物——无论是故事中的还是历史上的——都将成为这间教室里的老师和同学。

五、论坛要求

1、论坛内容要具体,主要论述自己的具体做法和设想,切忌空洞乏味、泛泛而谈。

2、论述主题突出,观点鲜明,体会深刻,材料详实,论证有力,严禁下载。

3、体现幸福教育观和学生观,体现我校实际情况。

4、发言形式为“PPT演示+脱稿演说”方式,课件会后交校长室。

5、交流发言,每位参赛班主任演示发言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六、实施过程

1、论坛准备阶段:11月12日——18日。

2、集中论坛阶段:11月19日——21日

3、结果评选阶段:11月21日

七、参与人员 全体班主任。

八、举办地点 阶梯教室

九、工作人员

十、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8名;

十一、参赛办法 抽签决定比赛顺序19日1—10号;20日11—20号;21日21—28号。

十二、评选办法 采用10分制,评委现场亮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名。

十三、结果运用

1、论坛成绩将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指标计入班级考核。

2、对获奖者予以适当奖励。

3、择优推荐参加上级论坛评选。

2013年11月12日

班主任论坛活动记录 篇2

一、线下读书会网罗人气, 精英草根一起乐融融, 线上形成一个踊跃读书的拟态环境。

为推动武汉“读书之城”建设, 武汉论坛“读书会”板块在长江网和长江日报开展报网互动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读书会”板块内容依托于线下读书会活动, 与书友亲密互动, 特别推出系列主题读书会, 提出“读书、读人、读生活”的阅读新概念。请有影响力的人讲述有影响的书, 旨在以人为媒、以书会友, 让读者像读书那样“阅读”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有影响、有社会关注度的成功人士。读书会相继邀请了武汉市的著名作家池莉、刘醒龙, 著名演员何祚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武大教授李敬一、湖北省文学院院长陈应松、武汉市作协主席董宏猷、“鲁迅文学奖”得主车延高等本土有影响力的人登上讲台, 活动也走向全国, 邀请了著名网络作家王小山、北京作家吴虹飞、上海作家蔡骏、南京作家邵顺文等。读书会现场有主持人, 设置大屏幕即时发布读书会新浪官博与场内网友互动直播, 有长江网拍摄视频, 有长江日报摄影记者拍摄活动现场精彩瞬间。长江日报《读+周刊》每周整版报道读书会的“讲述实录”、“现场对话”及“网络留言”, 武汉论坛视频专区同步播出。名家做客、多媒体互动、报纸呈现的读书活动常常是一“座”难求, 读书会得到书友、网友热捧, 并荣获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活动称号。

《长江日报》“读+周刊”版面

武汉论坛的“读书会”板块与线下活动同步成长, 设置“往期回顾”、“书友感言”、“我要荐书”三个互动专区, 分别收录整理每一期读书会的文字报道及视频, 还可以发表参加阅读活动的心得, 可以自发推荐好书。论坛专区设置“报名”功能, 激发网民关注, 论坛的活动预告、跟帖报名、交通指南等都能在这里找到, 是线下活动的前期预热, 也提升论坛人气, 凸显了地方网络论坛在活动全过程中不缺位的“服务”品质。“读书会”的“往期回顾”专区, 截止到2013年7月, 共收录了56期活动的全文报道和现场视频实录, 便于新网友直观、全面地了解活动, 利于老网友“温故知新”。

读书会的线下活动具有名家参与的高端性、精英草根碰撞的新颖性、新媒介参与的互动性, 故论坛对其进行展示的内容值得网友不断“反刍”, 能带来持续的人气, 这种持续的关注, 加强了网友的“黏性”, 激发了网友发帖的积极性。网友“冬之雪”在武汉论坛发表感言:“虽然由于种种原因, 我没能参加每周读书会, 但也是一直非常关注。这个活动很好, 读者也需要有老师和作者讲述有关读书的故事和感受, 帮助读者们欣赏文学的美, 并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帖文《读书增加生命的厚度和宽度》是网友“虹鹰”参与十几期读书会后对阅读的认识, 更有网友“心随流水”发表原创诗《在爱中行走———献给华姿老师》, 将当期嘉宾华姿女士的讲述主题、作品和文学情怀等元素揉入自己的原创诗, 不仅获得网友的跟帖称赞, 更被华姿转载入自己的博客, 名人转载, 让网友增强了自信和积极性, 更提升了武汉论坛的品质。“书友感言”是线下活动的网上延续和扩展, 是书友活动后分享心得的专区, 活动的精彩之处和书友视角在这里得到了全方位展示, 形成了一个踊跃读书、评书的拟态环境。

二、摄影发烧友都来论坛晒作品, 形成网上美丽风景, 以议程设置勾勒武汉的美好城市形象。

网络电子终端的发展, 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的丰富, 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拿起单反相机, 记录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武汉拥有数量众多的摄影发烧友, 如何利用网络论坛这个平台聚拢他们, 激发摄影爱好者的潜能, 提高武汉摄影文化的影响力, 这成为一个课题。近年, 武汉论坛发挥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策划、举办多场高质量的主题摄影活动, 依托“长江影像”板块集中展示发烧友的摄影作品和技术心得, 令越来越多的网友对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通过自己手中的镜头, 用影像的方式展现了武汉本土的风景美、人情美、文化美。

《长江日报》“万名网友拍武汉”专题版面

“万名网友拍武汉”是长江网的大型系列拍客活动, 通过武汉论坛招募组织网友深入武汉各城区、各单位拍摄采风, 以“最美武汉”为主线, 用画面语言展示武汉10年来在经济、文化、工农业发展中的丰硕成果。要确保线下活动持续、完整、全面地在线上展现, 需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积极与各城区、各单位沟通协调。从前期新闻宣传、论坛征集造势、微博全程直播到活动后拍客发布汇报帖文的无缝衔接宣传模式, 保证了活动的互动性、时效性和持续受关注, 增大活动覆盖面的同时, 提升了论坛人气和趣味性、影响力。“万名网友拍武汉”第一站“最美武汉站区拍摄大赛”拉开帷幕, 300多位江城拍客聚焦武汉火车站, 他们手持“长枪大炮”, 或卧或趴, 以不同寻常的视角, 力图把“最美武汉站”收入镜头。从古田三路赶去的姜先荣夫妇, 脖子上都挂着专业相机, 他说:“我们都是发烧友, 喜欢把城市的美景拍下来放在博客、论坛里, 与网友共享。”首次活动效果显著, “长江影像”板块发布原创帖文100多篇, 上传精美图片3000多张, 社会各界反响热烈。随后, 武汉论坛组织拍客以“历史汉阳”“山水黄陂”“江夏新景”“地铁二号线”等为主题开展了8期拍摄活动,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武汉城市的历史和发展风貌。除每次活动前发布预告帖征集拍客外, 论坛专区还组织网友发布活动汇报帖, 以图文形式原汁原味呈现活动内容, 吸引网民留言互动, 延续活动影响, 使武汉论坛成为网友关注武汉城市发展、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舆论集散地。

“长江影像”板块聚集的摄影发烧友, 除参与论坛组织策划的主题拍摄活动外, 还将自己的旅游图片、街景随拍、人像摄影、社会活动纪实等, 以图文结合的方式, 发帖展示。从帖文内容可以发现, 根据论坛摄影发烧友的爱好、社交环境、年龄、常用器材等差别, 其拍摄主题及内容可进一步细分为“随拍杂谈”“自然风景”“人文纪实”“器材交流”等。对“长江影像”板块的进一步细分, 能将发烧友的线下活动定向、聚合地反映到特定子版块, 从而形成线上交流“圈子”。线上“圈子”的形成, 不仅让内容发布者有的放矢, 还能让更多的网友根据自身喜好加入互动交流中, “圈子”提升了论坛的专业性和服务性, 更能在拍客各自分散的拍摄中, 凸显特色。拍客将季节、时令独有的色彩美景集中发布到论坛, 为论坛增添了变换的色彩和移步换景的韵味。“五一低碳婚礼”、“年味武汉”等主题拍摄活动是“长江影像”板块的传统活动, 以特定时间、特定地点, 在相对固定的主题背景下, 展现武汉人情风貌、传统民俗, 倡导绿色生活。

三、“长江文坛”吸引文人墨客, 作家云集描绘社会万象, 以长尾效应扩大读者群、提高阅读率。

互联网时代, 网络文学不断爆发其内在能量, 通过网络、手机和其它数码终端阅读网络作品的读者与日俱增, 网络文学受众人群的广泛性和社会公众对网络文学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文学黄金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 作协对网络作家敞开大门, 是对他们的接纳, 更是一种明智之举, 长江网首批推荐46名网络作家加入武汉市作家协会。

网络作家进入作协, 为作协引入了一股新的创作力量, 作协对这批网络作家的接纳, 能激发更多人的网络创作热情。武汉论坛组织网络作家入会仪式的同时, 适时打造“长江文坛”板块, 聚集网络文学高手, 打造网络文学精品, 为网络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提供作品发布、交流、展示的平台。论坛专区设置“新小说”、“新散文”、“长江诗词”、“江花互动”等十个分类, 其中“江花互动”是长江日报江花副刊设在长江论坛的互动栏目, 江花副刊从中选发合适的作品。

为增强武汉论坛的凝聚力, 激发网络作家的创作热情, 武汉市作协联合长江网在蔡甸区举行“湖泊岛屿文化论坛-凤翔岛生态之旅”笔会, 著名作家刘富道、谢克强、王新民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网络作家展开讨论, 文化论坛与凤翔岛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网友“楚云飞”发布在长江文坛的帖文《凤翔岛之行散记》, 分别以“走进凤翔岛”、“凤翔岛的树”、“一枝荷花开在我内心”、“后官湖的水”、“后官湖畔的夜和篝火”、“火车穿行在江汉平原上”来展示“偶经竹林逢僧语, 能得浮生半日闲”的文化心态。网友“树摇风”即兴原创新诗《凤翔岛版·如梦令》, 被网友称赞其有“诗想”。凤翔岛此次笔会的内容不仅是美景新诗, 还与“七夕”的爱情主题联姻, 激发了网友更多人文情感为主题的帖文创作, 网友制作原创微电影《凤翔情缘》, 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展现了笔会活动的浪漫氛围。

除了市作协与长江网举办的此次凤翔岛生态之旅笔会之外, 长江文坛各专区版主也自发组织多次线下活动, 如到利川市参加清江环保行、百对红颜知己相约红枫园活动等。版主自发组织的线下活动以图文帖的形式得到反馈, 如《环保世纪行清江诗会在“龙船调”的故乡利川举行》、《一叶红枫, 点燃太和之春———2013梁子湖红枫观赏节随记》, 这类反馈帖, 不仅丰富了板块内容, 还调动了版主、网友自发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使论坛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增强内容的可读性、网友交流的互动性。“长江文坛”打造诗意生活, 呈现社会万象, 提升论坛的文化气息, 以长尾效应将零散但是总量庞大的读者吸引到网络中来。

摘要:长江网旗下的武汉论坛积极开展线下活动, 并且在网上开辟“读书会”、“长江影像”、“长江文坛”三大板块作为展示线下活动的平台, 极大地提升了网络论坛的品质。线下读书会网罗人气, 精英草根一起乐融融, 线上形成一个踊跃读书的拟态环境;摄影发烧友都来论坛晒作品, 形成网上美丽风景, 以议程设置勾勒武汉的美好城市形象;“长江文坛”吸引文人墨客, 作家云集描绘社会万象, 以长尾效应扩大读者群、提高阅读率。

科学活动记录例谈 篇3

一、猜想: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为了了解幼儿关于“什么纸适合做风车”的原始想法,我们和孩子们共同讨论:“什么纸适合做风车?”幼儿不仅选择了自认为最适宜做风车的纸,还说出了很多理由,如“我们每天喝的牛奶袋是锡纸做的,很滑,很结实,做风车一定很好。”“我们家的挂历纸不厚不薄又光滑,用它做风车一定转得快。”“报纸做的风车应该转得好吧,我家有很多报纸。”“绉纸又轻又软,风轻轻一吹它就会动,所以,绉纸应该最适合制作风车。”“我觉得手工纸结实,一定适合制作风车。”

幼儿的猜想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他们记录猜想的内容,以便他们根据猜想进行下一步的探究活动。那么,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呢?虽然绘画是常用的科学记录形式,但在本次活动中,如果要幼儿将猜想的绉纸、宣纸、手工纸、报纸等画下来却很难,即使画出来,其他人也很难分辨。于是,我们选择了实物记录的方法,即将猜想的纸张贴在个人试验记录的猜想栏中(如图)。用实际的纸作记录,不仅具体形象地表达了猜想的内容,还减轻了幼儿记录的压力。

在将个人猜想记录汇总到集体猜想记录时,我们也同样运用了实物记录的方法(如图),统计选择各种纸的人数。结果,有人选择宣纸,有人选择手工纸,有人选择挂历纸……那么,到底哪种纸最适合做风车呢?

二、幼儿个体探究和记录:我猜想的纸最适合做风车吗

每个幼儿都根据自己选择的纸采用同样方法制作了风车,风车摆得琳琅满目。教师将幼儿带到户外问:“你用什么方法证明你选择的纸最适合做风车呢?”幼儿说:“我们从操场的这头起跑,一起停下来后,如果哪个风车转的时间最长,哪种纸就最适合做风车。”于是,幼儿站在起跑线上,教师一声令下,他们一起跑起来。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的绉纸风车怎么一点都不转啊?绉纸太软了,风叶都折到后面去了。”“奇怪,我的瓦楞纸风车怎么不转啊?”“我的也不转,是不是瓦楞纸太硬了?”“牛奶袋锡纸风车也有些硬,跑快了才转,跑慢了就不转了。”“宣纸风车太软,纸太薄,有时转,有时不转。”等孩子们一起跑到终点时,只有手工纸和挂历纸制作的风车在继续转,其他纸制作的风车都已经停止了,有些风车如瓦楞纸风车、报纸风车甚至都掉在地上了。

孩子们重新试验了一遍,结果还是手工纸和挂历纸做的风车转的时间最长。探究结束后,我请幼儿将自己的试验结果记录在个人记录表中。那么选择什么方法来让孩子记录呢?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我们想,如果采用绘画记录让幼儿画一个能转动和不能转动的风车,一是所需时间比较长,而且幼儿停下来绘画会打断探究过程;二是风车转动的状态也不好表现,受幼儿绘画水平的局限,可能有的幼儿画不出转动的风车,或者画出来的风车只有幼儿自己明白,其他人就看不懂了。这样的科学记录不仅不能帮助幼儿客观真实地记录探索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不能交流分享同伴的经验,还会成为幼儿的负担。于是,在该环节中,我们引导幼儿运用符号记录的方法,即用打“√”表示试验成功,选择的纸张适合做风车,用打“×”表示试验没有成功,选择的纸张不适合制作风车。

活动结果证明,这种符号记录的方法既形象直观,又便于幼儿观察和记忆,还减少了记录的时间,保证了探究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

三、小组记录:什么纸最适合做风车

虽然在个人探究环节中,幼儿已获得了手工纸和挂历纸做的风车转的时间最长的经验,但这个环节主要还是验证和记录幼儿个人的猜想,孩子们的经验并没有得到分享和提升,大家对于什么纸最适合做风车也还比较模糊。为了对比各种纸制作风车的效果,从中发现规律,我们在每个幼儿试验后进行了小组探究、记录及经验共享活动。

我们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人当组长。孩子们先以小組为单位分散探索,然后进行小组记录。组长负责将幼儿的试验结果汇总在小组记录表上,在最适合做风车的纸的试验栏中打“√”,在不适合做风车的纸的试验栏中打“×”,结果第一组幼儿的汇总表表明手工纸和挂历纸最适合做风车,而其他的纸都不适合。而第二组的探究结果则是手工纸、挂历纸和报纸三种纸最适宜制作风车。

四、集体记录:发现问题,反复试验,解决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为了共享经验,我们将两组不同的结果合在一起进行集体分享。如我们所料,幼儿在分享中果然出现了新问题。第一组幼儿认为报纸不是制作风车最适宜的材料,因为它太软。而第二组幼儿则认为报纸也是做风车最适宜的材料之一,因为它能转很长时间。那么到底哪一组的结论正确呢?于是我们请两组选派代表重新试验。试验的方法是用报纸、挂历纸、手工纸制作风车,然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跑向终点,看报纸风车是不是和其他风车一样转的时间很长。试验结果证明报纸风车转的时间很短。

那么第二组幼儿的结论又是怎么来的呢?经过了解我们得知,因为第二组的小组长从一开始就猜测报纸是最适宜做风车的,而在他制作和试验报纸风车时,报纸风车也确实转得较好,所以他就记录报纸最适宜做风车。这样的记录结果带有幼儿的主观意愿,但教师并未直接点破,而是引导该幼儿与其他幼儿一起再次试验,以事实来说明问题。

在两组幼儿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幼儿进行全班集体记录。集体记录仍然运用实物记录和符号记录相结合的方法,在每种纸张下面用“√”“×”表明它们是否最适宜制作风车。我们还引导幼儿在“最适宜做风车的纸“一栏中贴上手工纸和挂历纸这两种材料。

班主任论坛的活动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教育改革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说到底就是师生关系的解放,因而班主任开始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开始注重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然而长期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师道尊严等传统思想束缚着教师,更定势了孩子。所以班主任首先必须解放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去了解学生,从人格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建立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了弘扬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事迹,结合学习全国优秀教师李镇西的《以心灵赢得心灵》的报告。给班主任创造更多的交流展示的平台,探索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介绍自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先进经验。

二、论坛主题:

和谐师生关系大家谈

三、论坛要求:

1、以论文的撰写和现场交流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工作经验。

2、每位班主任以日常工作中体会最深的某一个方面为例,围绕学生,某一件事情展开交流,论述某一观点。

3、要求切入点小,事例具体,观点鲜明,可操作性强。

4、交流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四、参加对象:

1、论坛人员:现任全体班主任

2、参与人员:报名参加班主任培训的教师(其他教师可自愿参加)

五、活动时间安排及评奖办法

1、论文字数:至少在1000字以上。

2、论文上交时间:20XX年12月9日

3、交流时间:20XX年12月18日上午9:30

4、评奖办法:本次论文根据材料和交流效果综合评分,第一等奖5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5、评奖标准:

(1)按时上交,字数符合要求(至少1000以上)。(2分)

(2)文章体现自己的观点,事例真实,不得抄袭。(2分)

(3)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从小而实的角度入手展开论述,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和借鉴作用。(2分)

(4)文字材料观点积极正确,条理清晰,文笔流畅。(2分)

(5)交流时态度端正,感情真挚,语言精炼流畅,生动。(2分)

六、组织领导及分工

组 长:汤文江

副组长:季春丽(活动安排)

成 员:张厚波(活动宣传和会议记录)

鞠爱君(会议主持)

邹秀芹(交流材料基本条件审核,评分统计)

高晓峰(摄影)

班主任论坛活动记录 篇5

为加强二中与十九小班主任工作交流,分享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有益经验,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特殊性、共性问题,给班主任创造交流展示平台,探索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探讨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途径、方法和意义,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德育教育效果。经两校研究决定,举行兴仁二中与十九小首届班主任联合论坛。亲爱的班主任老师,来吧,我们期待你积极参与!并为你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一、指导思想及活动目的确保论坛目标和宗旨实现,以论坛为依托,坚持德育科研与名师培养、班级管理水平提高有机结合,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弘扬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事迹,给班主任创造更多的交流展示平台,探索如何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先进经验,如何把班级管理与学校建设结合起来,共谋学校发展大计,共建幸福校园,把自己最动听的歌声和最优美的舞姿在学校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展演,尽情挥洒、尽情释放。

二、组织领导:为使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特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徐美红(二中校长)

副组长:林必友(二中副校长)杨国江(二中副校长)田金满(十九小校长)

成员:龚燚(二中办公室主任)王永贵(二中政教主任)

张晓荣(二中教务主任)张文浩(二中电教主任)

陈艳(二中团委书记)邱俊(二中工会主席)刘富彧(二中总务主任)龚 明(十九小教导主任)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1、活动时间:2014年7月10日全天(上午8:00-11:30;下午2:30-5:00;晚上8:00-11:00)

2、活动地点:上午——学校阶梯教室;下午——兴仁县第十九小学;晚上——地点待定(临时通知)

四、活动内容、形式及要求

(一)活动内容:

1、管理经验交流;

2、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及意见;

3、演讲大赛。

(二)活动形式:

1、管理经验交流-讲座形式(两校班主任自愿报名参加,十九小1人,由学校推荐上报);

2、对学校的建议及意见-座谈形式(二中班主任全员参与、人人必谈,十九小不作要求);

3、演讲大赛-现场评比方式(二中自愿报名、十九小由学校推荐2人参加。自拟演讲题目,自定演讲内容、抽签决定顺序,演讲方案及相关安排见附件)

五、参与人员

二中党政工团负责人(含副职)、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全体班主任(含中途更换的班主任)、被安排任务的其他老师,特邀嘉宾,十九小(兴仁二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扶贫联系学校)全体教师。

六、活动前期准备

1、愿意参加第一项、第三项的老师请于2014年6月29日前到政教处报名(苏勇负责登记和统计),将所参加活动内容的文字资料(含图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于2014年7月1日前交(传)政教处苏勇老师。

2、经验交流文字不限,演讲内容文字在800-1200字之间。

3、在交流和演讲之前,需使用课件者,提前与电教处联系,并做好调试和演示准备工作。

4、参加第一项(经验交流)第三项(演讲大赛)的老师于2014年7月8日在政教办苏勇处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七、活动当天具体安排

1、活动总主持(含嘉宾介绍):杨国江副校长;

(1)、致欢迎词、:二中徐美红校长

(2)、二中政教主任王永贵讲话(介绍组织活动的目的意义)

(3)管理经验交流讲座主持:杨国江;活动记录人:刘宽兴、苏勇;

(4)、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及意见座谈主持:杨国江;活动记录人:张云金、桂进朝;

(5)、演讲主持:张文浩、陈艳;

(6)、评委:朱红(城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孙兴国(城北街道办事处中心校校长)、徐美红(学校校长)、林必友(学校副校长)、王永贵(政教主任)、张晓荣(教务主任)、田金满(十九小校长);

(7)、演讲计分、统分:桂进朝、苏勇。

2、会场及场地设备:龚燚、张文浩、陈艳;生活安排及茶水准备:刘富彧;评分用具准备:王永贵、刘富彧;

3、奖品购买:刘富彧;奖品书写:刘宽兴、杨国江

4、摄影、照相:张文浩、代贤兴

八、具体要求

1、经验交流用论文形式或教育故事的形式现场以讲座方式进行讲解或介绍。

2、每位班主任必须以日常工作中体会最深的某一个方面为例,通过某一件事情展开交流,或围绕学生,论述某一观点。

3、要求切入点小,事例具体,观点鲜明,可操作性强。

4、交流的时间和演讲时间均不得超过5分钟。

九、颁奖仪式主持:张文浩、陈艳;颁奖领导:

三等奖(3人):龚 燚、王永贵、张晓荣;

二等奖(2人):杨国江、林必友;

一等奖(1人):徐美红。

十、总结大会

1、主持人:杨国江;

2、主席台就坐领导及嘉宾:朱红、孙兴国、徐美红、林必友、十九小田金满校长。

3、议程及内容:

(1)杨国江对活动进行小结;

(2)嘉宾孙兴国讲话;

(3)特邀领导朱红讲话;

(4)二中校长徐美红讲话(至闭幕词)。

十一、通知:杨国江通知晚上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晚上主持人:王永贵;

协调人:陈艳;

后勤服务:刘富彧;桂进朝、龚燚

兴仁县第二中学、兴仁县第十九小学2014年6月17日

附:兴仁县第二中学与第十九小学班主任联合论坛演讲大赛方案。

兴仁县第二中学首届班主任论坛演讲大赛方案 为开展好兴仁县第二中学首届班主任论坛活动,使本次演讲大赛取得圆满成功,特制定本方案。

一、时间:2014年7月10日下午2:30

二、地点:兴仁县第十九小。

三、主持人:张文浩、陈艳。

四、参与方式、报名时间、地点见“兴仁县第二中学首届班主任论坛活动方案”。

五、奖项(奖金)设置:本次大赛设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或等值礼品),二等奖3名,奖金300元(同上),三等奖5名,奖金100元(同上),优秀奖若干(价值50元左右的礼品1份);所有获奖者均颁发获奖证书或荣誉证书1个。

六、比赛讲稿内容:积极健康,紧扣班级管理和建设,主题明确,故事新颖,内容鲜活,有启发性和引领性。标题自拟,内容自定。

七、评分:采用十分制现场评分,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作为选手最后得分。具体细则为:

1、主题明确、内容健康、事例鲜活,有启发性和引领性3分;

2、普通话流利、口齿清楚2分;演讲技巧运用较好,语速适中,声音高低恰当,巧妙使用肢体语言3分;

4、脱稿演讲,在台上的仪容仪表及表情2分。

八、评委、记分、后勤工作、颁奖仪式、颁奖程序等要求同“四”。

兴仁县第二中学

班主任论坛 篇6

现在,在农村任教的教师中间议论最多的话题应该是学生的不良习惯,多年的农村任教经历使我们看到,农村初中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不容乐观。无论是学生字迹、口头表达、按时完成作业、准时到校、个人卫生、保持整洁、尊敬老师还是与同学交往能力等,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的习惯都不够完善,这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去解决的大任务。结合我校学生的现状,我校以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为德育工作重点,这一观点得到了校长的支持,也得到了班主任的一致认同,下面论坛就以“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为主题,由德育领导和几位班主任分别谈谈认识和做法。

一、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认识(冷坤丽)

人的个性发展是丰富、有力而富有弹性的、是可塑的。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3—16岁之间,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也势必会对其原有的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深刻的变化。为此我们应该要抓住这一时机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培养良好的习惯。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倡一种平等的教育观。它注重人的素质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是在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往往是通过人的行为习惯来体现,许多失败者也就是因为不良的习惯造成并影响了其今后的发展。如果中学阶段不注意矫治,则会影响他的一生。特别是现在的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处使孩子养成很多的不良习惯,如果初中还不重视矫正坏习惯,那么坏习惯将伴随孩子的一生,这也意味着初中教育的失败。我的理解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教育学生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的必要前提。

因此,我校把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下发了20条好习惯的量化细则,在班级内开展量化考核,不断调动学生努力向上的积极性,达到校园卫生洁净;楼内肃静;课间安静有序;师生之间文明有礼;课间和间操活动达到锻炼目的,达到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虽然习惯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信心十足,一直在坚持着,目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良好习惯正在逐步形成。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几点做法:

1、(肖长伟)

全面了解情况,主动去发现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个性,耐心指导、加强监督、强化训练。

农村初中学生存在不良习惯主要分为不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三个方面,特别是学习习惯方面,主要表现在上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习惯、复习习惯、考试习惯及课外阅读习惯等,对此我利用养成教育课经常性的强调并教育督促。

首先,从卫生打扫入手。要求学生对教室、走廊、分担区等地方的打扫要做到由上到下、由里到外、仔细的清扫和擦洗力求到位,然后再把东西摆放整齐;通过多次强化练习使班级里地面更清洁了,桌子摆放更整齐了。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前预习、课上记录、课后复习、认真规范的完成作业。经过多次检查督促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大有好处的。经过半学期的实践表明,效果明显,多数学生的听课都主动了、学生的作业也更规范化了。

最后,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小事中去矫正。例如:学生吃零食乱扔果壳、纸屑。一经发现就要进行耐心教育,经过多次教育和强调,班级里乱扔乱抛现象少了,随意涂画的不良现象没有了。

2、(苏丹)

对不良习惯的矫治要做到“家、校”双方协作,双管齐下。有的老师经常抱怨5<2现象,即学校辛辛苦苦教育5天,不如家庭和社会对学生2天的影响。而许多家长则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学生只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推到学校和老师身上。其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非常重要。学生的绝大部分科学知识与技能、社会规范与道德价值观都是在学校教育中得以完成的。但传授知识、社会规范与道德价值观也是家庭教育所具有的职能,二者的教育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有效的配合,形成有机互动的整体,才能有效的开展好当前的教育工作。所以,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老师,与家庭教育的执行者----家长,必须紧密配合,加强沟通,互相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才能真正的把孩子的教育工作开展好。教师在加强学校教育工作的同时,还要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使家长成为一种有力的教育力量。教师必须有效的运用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卡、校讯通等手段,有效的与家长保持沟通。根据孩子的成长经历、家庭氛围、生活中的表现,和家长共同探讨、发掘孩子的优缺点、特长,并帮助孩子把学习生活中不足的地方改正过来,因材施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人的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倾向性行为,无论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还是不良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相当长的沉积过程。同样,对不良习惯的矫正也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教育过程。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力量必须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习惯培养的经常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每个学期都通过“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家访是“走出去”的基本做法,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学生家家访。通过家访,我不仅可以与家长互通情况,交换意见,有的放矢地因人施教,而且还可以增进我与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达到和家长携手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请进来”大多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进行。家长会可以让家长比较全面的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对学生的各项要求,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知识。除了“请进来” 和“走出去”,我每天都会利用关爱一线通与家长“鸿雁传书”,互相传递信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的方式是多样的。家庭的文化品位各异,教师和家长的个性更不同,沟通的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但不论用哪一种方式与家长沟通,教师都要真诚和热情,真诚和热情可以使家长增强对班主任的信任感,这是使沟通具有实效的重要前提条件,从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完成好培养学生的任务,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3、教师教育观念要做到根本性改变

——麻畅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把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作为教育,教学最高目标。其实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才是根本。因为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某个学生的某些学科知识对其整个人生也许是过眼烟云,准确地说可能使其受益甚小,但是一个人的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却使其受益终生。爱因斯坦说过: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后。所剩下的就是素质。他讲的素质中,良好的习惯占相当大的比重。可见,学校教育不应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生活。学生的学习也不是为了在学校求一个高分,而是为了走出校门后,能在社会这一广阔舞台上施展拳脚,能很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

应试教育一直以来束缚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追求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习惯培养。常见的表现是挤掉学生下课时间,用于学习。占据美术课,微机课体育课等时间来进行知识的传授。造成学生身体不好,知识单一。另外,搞“题海”战,让学生学习到十一、二点,结果孩子第二天上课没精神,适得起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对生活习惯的培养,漠视。尤其是班级中的一些“尖子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影响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中,老师对其在习惯培养方面也忽略,学习好就掩盖了一切。其实,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班级中的卫生好坏、活动好坏、纪律好坏都与其无关。这部分孩子往往很自私,集体荣誉感不强,责任感不强。与其他人交往能力没有。记得有一次,我让我们班一名成绩很好的学生去印卷纸,她回答我是:老师,我不知道复印室在哪?这让我很吃惊。都九年级学生了,在校三年不知道复印室在哪。平时都是找成绩不好的学生去,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今天却出现这样的事。这样的孩子就是以后考上了大学,那不也是高分低能儿,就业找工作都成问题。

因此,教师要首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平时教育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放在首位,并不是追求高分。因为,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成长。

三、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建议(李旭日)

首先,要对学生行为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如:利用晨会课、养成教育课、健康教育课、社会综合实践课以及其他文化课的教学指导。

其次,制定相应的初中学生不良习惯矫治和良好习惯养成的一些策略机制。如:①科学量化管理制度即科学认识学生的习惯结构.把学生的习惯要求分化、细化、量化,从而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②家校联系制度促进家校沟通,使教育同步一致.也使学生校内外言行一致,再加强同家长之间的沟通,增强教育效果。③学科定位制度,学科教师必须在学科教学中.设计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并贯穿在课堂内外,也就是说,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生习惯的养成和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④小步子制度,对于所有期待的习惯难于一举实现的,就采取不断时接近法。⑤抓具体、抓经常制度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常抓不懈,不要因某些特殊的事情而影响习惯的继续。⑥常督促、勤反馈制度对于学生的各方面习惯的表现应经常督促、评查,及时地批评或表扬。

再次,对已有的管理制度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补充。①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操行等第记分法和班级的考核,使之更科学合理,更规范可行,在考核中进一步突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作用。②利用家长学校和家教刊物,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家长进行专门指导。进一步强调家长的示范作用,明确要让学生形成好习惯,家长首先要改掉一些不良习惯,让家长懂得“身教胜于言教”。

四、论坛小结:

以上是我校关于“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主题论坛的内容,通过论坛我们更加明确了初中德育工作的工作要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通过论坛和交流,在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方法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使我们更加坚信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柳树中学腾飞的基础和前提。正象教育家魏书生说的那样:“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本次论坛到此结束。以后有机会我们在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交流。

班主任论坛 篇7

乌敦套海中学廉建军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是战斗在这一阵地最 前沿的战士,是一班之魂。管好一个班级,犹如搞好一个系统工程,班主任从任职那天起就要有十分强烈的责任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上下足功夫。

现就我的一点做法向大家汇报一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爱字当头

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必须对自己班的学生充满着爱。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我们要把真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 都从老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信和自强。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对学生的表现,班主任要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其缺点,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对其积极因素,要善于发现并加以鼓励。虽然你是老师,是班主任,但在学生面前,切不可自以为是,言过其实,以势压人,小题大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爱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因此,不能在某些事情上苛刻地去追求,而是要通过师生的正确交往,倾心交谈,逐渐让学生体会到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把握时机,使教师的情感能锦上添花。“危难之时显身手,患难之时显真情。”教师的爱是一种特殊工具,借重它是为了一个更深层的目的———激发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我们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加强自己的情感修养,力求使情感教育技巧化、艺术化,为教学、育人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二、严字当家

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指点、引导、开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同时要严而有格。“格”就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一学生未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乱批语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

三、敢于放手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一个好的班干部,就是班主任的一个得力助手,选用好班团干部,不仅能使自己从繁忙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如我在以前的班主任工作中,指定班干部,个别的不仅不想工作,而且处处表现出自私性,不仅管理不好别人,而且连自己也管不住,在同学中失去了威信,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这一届学生的管理上,广泛听取学生意见,运用民主方式,让学生们参加竞选,然后根据竞选人演说,结合近段时间的表现,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当选者需做就职演说,这样选出的班委一方面个人乐意干,有一定的能力,另一方面同学们信任,有号召力,当选者通过就职演说自我加压,大家监督,不称职者随时更换,学生中表现突出的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竞选活动,向现任的班挑战,让他们加入到班委中,这样使班委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同时又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其中选用的不一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只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或某一方面的特长便行,进而达到人尽其才之功效,这样的班委既是班集体充满活力的领导核心,又是班主任的一个智囊团。

四、勤字当先

我们做班主任的习惯于发现学生落后了,违犯了纪律了才去教育、谈心,这样使工作往往陷入被动,加大了工作的难度。故而应把工作放在平时,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为此我平时做到了“三勤”:即眼勤、腿勤、嘴勤。眼勤、腿勤就是要常去教室、宿舍看看、转转,和学生多接触,师生间渐渐就会产生浓厚的亲情,“嘴勤”就是要班主任和不同对象聊天:第一种对象是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和他们闲聊,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第二种对象是科任老师,从各科老师那里,了解学生方方面面的情况,掌握学生的新变化,听取各科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探讨育人的方略,形成教育合力,第三种对象是学生家长,通过家长会和通电话,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性格特征,做到全面了解学生,从而及时洞悉学生的动态,找到帮助学生进步的最有效途径。

五、常抓不懈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抓好每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就餐常规、就寝常规等等诸多方面。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 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以上就是我一些还不太成熟的做法,不当之处请各位班主任给以批评指正。让我们在共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管理班级的水平,为我校政教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而贡献自己最大的能量。

2010.7

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让 爱 的 阳 光 播 散

乌敦套海中学廉建军

时间过得可真快,担任班主任期间没做出什么丰功伟业,但我深知,要做好这项工作,成为一名爱的使者,只有用满腔的爱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求得人人成才。

这几年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种“脱胎换骨的磨炼”。出于领导的信任,由我接手了一班。这是一个学生基础薄弱、两极分化极为严重的班级,又正赶上学校飞跃式发展,七年级又是特别的学段,学生面临升学压力,知识难度逐渐加大。另外还有零零碎碎的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一年来,可以说是摸爬滚打,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一切都是一个初学者的探索与实践。班主任工作以前我认为是一门艺术,经过这几年的工作体会,我感受到了班级管理不只是艺术,而且是一位班主任教师的细心、耐心、用心„„的体现。现在,我借鉴内外的管理经验,结合本班实际,以民主、爱心、创新为指导,加强班级管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管理班级的具体做法:

民主是前提

民主是社会进步,文明的象征,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综合素质,融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加强班级管理的前提。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民主意识的培养。

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也最大。因此班主任民主意识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效果的好坏。在接手新班级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他们自己管理班级的设想和计划,而是先和部分同学交谈、沟通,了解班级的情况。并精心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认识我,交朋友”的班会,在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后。才告诉他们自己的设想和计划。就这样初步奠定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使学生能真正做到亲师、信教。

爱心是根本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有阳光。”老师心中的阳光无疑就是那颗爱学生的心。有了爱心,面对学生才会多赞扬、多鼓励、少训斥、无讽刺。才能用爱心为学生陶冶情操,发展智力,提高觉悟,健全人格,从而达到塑造灵魂的目的。

记得在六年级的时候,班里从农村来的何伦,这个孩子性格孤僻,寡言少语,不愿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却总是喜欢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这一切怎么会是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应有的表现呢?于是,我对他多了一份关注。操场上与他促膝而谈,课堂上为他创造表现的机会,挖掘他的闪光点,并给予他更多的赞美与关爱。渐渐地,他与我熟识起来。到现在,知道他最大的进步是什么吗?他敢到

我面前来问我他不会做的题了。虽然声音很小,虽然是声音颤颤的,但是我听懂了。我知道我在他心中已播散了爱的阳光。现在,他也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了,下课也和同学们说说笑笑了,最让人欣喜的是他的成绩一直在我们班名列前茅。从这件事中,使我更深切的体会到,只有教师用爱心去营造阳光,成为散布阳光的使者,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创新是灵魂

社会在进步,它需要我们源源不断地向他输送创新人才。因此,在班级中我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从最初的教师包办变为自我管理。并产生竞争机制。竞争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体验到“与众不同”的乐趣。班级中经常组织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比如学习竞赛、体育竞赛、讲故事以及特长展示等等。孩子们为了追求“与众不同”,都必须大胆想象,努力创新。而老师和家长都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表现,为孩子长大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塑造学生的个性。是把我的学生塑造成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骨气、健全的人。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借鉴名师育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实践的过程中再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我的这些做法,只是一种尝试,是万里跋涉中的一小步。但即使是一次苦涩的尝试,我感到也是一种超越。让我们永远把师爱的阳光播撒在学生的心田,使它成为一笔永恒的财富。

班主任工作论坛 篇8

一、培养主人翁意识,激发内在潜能。

每一位学生的背后都面对着一个家庭,每一个小家庭组成了祖国大家庭。学生是未来家庭的主人,学生的素质就是未来家庭的素质,也就是未来国民的素质,可见,教育的责任重于泰山。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育人的核心是培养人的责任感。作为一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并不是空头的说教,而是要通过具体的事情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达到这一目的,同时为了有序的班级管理,我把班级事务作了细化分工,50位学生每人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喜好分别分得了一项班务,达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明确各人的任务后,每位学生就像春天萌发的新芽一样,生机焕发,整个教室焕然一新,学生精神抖擞,个个摩拳擦掌,每位学生俨然就是班级管理的小主人,自信心大增,不但班级事务干得好,就是在学习上也感觉是忽然之间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恰恰是做事的责任感在学习上的映射。从小让学生有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做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祖国的花朵接受更多的养料,这样,未来的他们会开的更艳,更加硕果累累。

二、用心转化学生,大胆启用学生。

真正的转化一名特殊学生,老师就会有一种职业成就感。整天吆喝转化学生,大谈特谈,其实,真正的转化学生是需要用心的。我班有一名叫王毓的女生,初一新生入学,该生比较自由散漫,服饰搞特别,发型也是异类,行为不受拘束,多次跟她谈话,口头上答应,并保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可是,一个月下来,并没有什么改变。初一新生,如此这般,对于以后的班级管理肯定是钉子户,怎么办,现在的学生打不得,也骂不得,道理讲了很多又不听。而且,与班主任还形成了抵触情绪。为了帮助王毓同学很快地度过青春叛逆期,消除在同学们中的不良影响,便于更好地管理班级,我主要用心做了以下三点:

1、经常与王毓的父母交流,了解王毓的思想的动向。

2、寻找王毓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进行表扬。

3、在熟悉王毓的教师面前大夸特夸王毓的进步。

经过一段时间,王毓像变了一个人,行为收敛了;发型标准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我于是巧借东风下春雨,在班级中树了王毓的标,并要求全体学生向她学习。我发现王毓有很强的向心力和组织能力,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王毓担任临时班委,奇迹出现了,王毓值日当天,纪律出奇的好,远远胜过其他正式班委,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所有班委一致同意王毓加入正式班委,很快,王毓成为一名优秀班委,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事实证明,用心转化学生,大胆启用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强的可塑性。

三、相信班委、重点结对。

现在有的学生,老师们是无可奈何,每个班级都有那么几位不写作业的,屡教不改,口头许诺是很好,就是不干实事,仅靠教师抓也没那么多精力,经过一番筛选,最后确定六位比较头疼的学生,分别交给六位得力班委,开始,班委也很打怵,经过说服之后,班委下定决心,坚决完成任务。最后的结果令人叫奇,六位作业老大难的学生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纪律也是大转弯。原来,六位班委想了一个办法,每人每晚给结对的学生家长打一个电话,明确当天的作业内容,告知结对学生在校的纪律及作业情况,他们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结对学生及家长,并深受班委的言行的积极影响,学习、纪律有了极大地进步,有的还被评为作业标本。

四、值日班长紧抓落实,人人轮流值日。

当班主任,诸葛亮型固然很好,刘邦式班级更具潜力。诸葛亮的事无巨细,导致蜀中无能人;刘邦的放手用人,出现大汉人才济济。作为班主任,不但要管好班级,更重要的是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才。一个班级的班委会是帮助班主任行使管理班级的权利与义务的小的群体,在班级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何组好、用好班委会,决定着班级能否健康发展,是否能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建设型人才。以往组建班委会,只是明确班委个人的职责,基本实行的是班长负责制,有些班委甚至是摆设,班长显得很累,班级管理效果甚微,或者,诸葛亮型的班主任,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学生都是听话的好孩子,甚至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刚参加工作时,很推行该种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课改的发展,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并不能真正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采取了由一个班长变为多个班长的办法,每位班委都担任值日班长,分别全权负责一天的值日工作,行使班主任的权利,对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几位班委轮流推磨,展开竞赛,比一比谁值日当天班级常规最好,并进行量化奖励,可以晋升为总班长,班委们学习、纪律积极带头,班级管理井然有序。

班主任论坛文章 篇9

蕉村中学罗家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当班主任到今天,班级成绩的取得原因是多方面,有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有班级课任老师不辞辛劳的付出,有其他同事对我工作的指导、指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说到中学时代学生的习惯,很多班主任和老师就感到头疼和几分焦虑,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在我们蕉村中学的各个班级,有谁敢说自己班级的习惯很好、很优秀。在我们的眼里或者是印象中,都认为是“习惯太差了”的第一感觉,不错,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又想过没,如何才能让学生的养成好习惯呢?如何有效的实施方法呢?在这问题上我有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现就和大家交流探讨。

刚才我说过班级的成绩取得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不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更不是有丰富经验的班主任,所以我谈的都是浅显和不规则的做法,我把它概括为一般学习习惯和特殊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在培养学生这两种习惯时注意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规律,注意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对具体学习习惯进行指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带动其它习惯的养成,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一: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

中学生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1

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按时休息养成习惯等。我根据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习惯的指导、引导。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其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音乐声中养成休息习惯。如在中午学生完成作业后午休时,放轻音乐来调节学生的疲劳,也让学生养成午休好习惯,为下午上课作精力填补,同时就可以强调在校生按时就寝的良好休息习惯。第三,在训练学生摆放和整理学具时,把要求先讲再具体做检查落实,平时也要经常提醒,毕竟有少数贪玩好耍的学生会忘记。其四,注意了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这是一项重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班风班貌自然得到了发展。

二、特殊学习习惯的培养。

各个学科有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就不同,我把它们称为特殊的学习习惯。就拿语文学科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不仅指导和要求学生写字“三个一” 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而且强调书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等等。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学生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

义。其它学科的老师有哪些要求,作为班主任老师就该了解并配合养成。在和科任老师长期相处中,我逐步知道了各学科老师的具体要求。又如,政治历史老师要求他的学生在考试答卷时除了书写规范、工整外,重点强调答题格式“分点提行”、“先写中心词,再作答”、“作答语言简洁、用书面语”等等。这是我们相应的老师要时常提醒和指正。再如,其它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老师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我都做到心中有数,要给学生讲清楚,提要求。我认为,班主任善于抓特殊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与各科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也助于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三,在以上两种学习习惯养成的背后,更需要我们老师的自身感染与影响。我从两方面给大家交流:从教学方面和育人方面。

从教学方面,教师应把教学过程中的小事做细、做全面,真正做到严谨细致。如书写、答题格式、讲课的语言流畅度等等,当学生感悟到这些时,学生会向你学习,敬佩你,这时你在学习上提出任何要求,学生都会认真完成,落实。这也是你的习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啊。

从育人方面来看,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展现自己高尚优雅的风度和修养,对学生施以正面影响。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言传不如身教”。央视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表明:小男孩看到忙碌了一天的妈妈还给姥姥打洗脚水,自己也摇摇晃晃地给妈妈打来洗脚水。许多问题不用说教。老师在学生面前灰尘满面,抠鼻孔,掏耳朵,搔头皮,随意乱扔垃圾,上课不准时等,都

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如果“不拘小节”,不能成为学生的行为楷模,那么,他的形象就难以在同学心目中立起来,学生带着诸多的心里困惑,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则不易养成。在注重言传身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心理状态的细节。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和眼神,都是复杂内心活动的外在反映。教师如果能因势利导,善于把握时机进行最佳教育,这样你可能及时制止一场纠纷,会避免一次可能的伤害事故,会阻止一次因年幼无知而误入歧途的人生悲剧。

莎士比亚曾说:“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他的话,凸现了自信的价值,它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拥有了它,就会使自己充溢着不可战胜的力量。你要让班集体实现高目标,那么你先要给自己定位,再给班上下定目标,这也许需要班主任长期坚持,永不放弃,这样血色很难干在学习上才有动力,自信就是“信己”,即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什么呢?相信自己有能力达到所希望达到的境界。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还使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应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教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七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因此,每一年的新生入学,都把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班风班貌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我深感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班貌的班集体,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我就是通过

抓一般学习习惯与特殊学习习惯的养成,使我班的班风班貌得了整体发展,从而为优异学习成绩的取得奠定坚实的基础。每位学生都能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结合,都想为集体争光、为取得的成绩巩固。因此,学生不但成绩和学习习惯好,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由此可知,抓好学习习惯培养,能促进班风班貌整体发展。

上一篇:二级教师职称申请书下一篇:童趣沈夏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