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沟村农家书屋典型材料(共6篇)
三沟村农家书屋典型材料 篇1
墨舞飘香农家院
书屋添彩新农村
——记永昌县朱王堡镇三沟村农家书屋
三沟村位于永昌县朱王堡镇西端,西接水源镇,东靠梅南村,南邻头沟村,北接汤宁村永清公路,金武公路横穿而过。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村民452户,共1773人,耕地面积3741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20元。这里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先后荣获了“全省先进基层党支部”、“金昌市文明村标兵”、“金昌市科技示范村”、“金昌市以德治村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自然和谐的新农村风貌。
近年来,三沟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推动特色文化建设,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事实来办。
一、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办好农家书屋
三沟村农家书屋前身是一个“农民图书室”,始建于1996年10月,房屋为30平方米的平房,村“两委”为满足群众求知、致富的要求,筹资5000余元购买了实用技术类图书600多册;2006年12月结合村级组织场所新建工程,三沟村建成了3层砖混结构村级组织场所,同时使图书室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民图书室”正式挂牌为“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占地面积40平方米,现有文学艺术、文化教育、政治法律、医药保健、农村实用技术
等22类3052册图书,配有书柜7组,阅览桌2个,办公桌1个,光碟音像制品200余张,民间乐器二胡、板胡等四件,各类报刊、杂志9份。为规范管理制定了《农家书屋管理岗位职责》、《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等规章制度。由村妇女主任兼任“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并定于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11:30,下午14:30——18:00,双休日全天为农家书屋开放时间,村民可凭身份证、户口本免费借阅图书。
二、创新思路,追求实效,提高使用水平
三沟村农家书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建立监督奖励等一系列创新机制,为保证图书不被损毁和丢失,该村农家书屋每季度进行“爱书之星”评比活动,激发了村民爱书护书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图书的科学化管理。
并针对三沟村种植大棚蔬菜比较多的特点,与镇农业服务中心积极协调沟通,开办大棚蔬菜种植课堂,对农作物的特点、性质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并聘请相关知识的专家鼓励村民向技术挑战,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如今的十几个甚至几百个村民都可以说是种植养殖技术员、致富能手,种植户光日光温室户均纯收入净增2万元。
除此之外,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村委会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除了打门球、下象棋等活动,在农家书屋读书也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村老年协会会长常号召老年人多看书,他提倡“没事看看养生的书,多了解生活常识,对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
康就多了一份关怀和帮助。”
假期里,这里就更成为孩子们的乐园。村里的小学就在村委会隔壁,一到放假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孩子们高兴地来到书屋,品读属于他们的课外书。各种世界名著、童话故事、科普书籍等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认知力。
三、学用结合,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 文化阵地是农民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条件,是服务农村的载体。每逢春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中秋节等节庆时,三沟村就依托农家书屋及门前的活动广场,开展书法比赛、讲演比赛、知识竞赛、书谜竞猜、文艺汇演、篮球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将读书与娱乐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同时,以“农家书屋”为载体,结合农村党员教育,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并通过农家书屋,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评选活动,促进了家庭和睦,树立了文明和谐的村风。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使村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相信科学、崇尚文明、掌握技能的村民多了,封建迷信、不思进取的村民少了,农村新的文明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墨舞飘香农家院,书屋添彩新农村。点燃了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进一步活跃
和丰富了农村文化活动,改善了农村文化环境,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起了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某镇某村优秀农家书屋事迹材料 篇2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
----XX市XX镇XX村全国示范农家书屋事迹材料
XX市XX镇XX村共有596户,2036人,耕地1270亩,党员55人。近年来,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村基层文化建设,建设了150多平方米的农家书屋,藏书7530册。极大丰富了干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快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一、强化投入,办好农家书屋
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该村党支部、村委会统一部署,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在领导、财力、物力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坚决办好农家书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自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将农家书屋工程作为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事来办,村“两委”成立了农家书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黄长祥同志任组长,明确了分管负责人和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制定了“十二〃五”农家书屋管理使用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组织人员进行有力实施。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村里在办公条件紧张的情况下,腾出150多平方房屋优先安排农家书屋,并配齐了桌椅、书橱、报架、电脑等 办公用具。除市、镇配送的书籍外,该村又投资2万多元,自行购买了2000多册各类图书,进一步丰富群众阅读视野。三是整合资源,提高图书利用率。按照方便群众为原则,结合本村实际,农家书屋与党员远程教育室、多功能会议室、村民体育健身广场相配套,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更加满足农民群众丰富多样的科普、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需求。
二、科学管理,提高使用水平
农家书屋项目是一件党和政府切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好项目,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好方法。对此,该村注重细节,力求创新,切实做好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等工作。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灵活设置开放时间。针对不同人群工作、学习的特点,不定时合理开放农家书屋时间。对老弱残疾的,全天候开放;对上学的在校生,在星期
六、日以及节假日集中开放;对白天外出务工、晚上回家的,在晚上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开放。同时,定期播放农家书屋内的电子音像制品,丰富群众影音文化需求。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农家书屋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过程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进一步加强图书管理员的科学培训,切实做到认真核实、登记。三是强化措施,科学管理。为保证通过“农家书屋”这个载体更好的开展优质便民服务,该村在书屋内设置了免费办理借阅卡的温馨提示牌,针对每一类、每一本图书,多视角醒目粘贴了书籍分类标识,包括桌椅、书柜、报栏等都参照大中型图书馆的功能分区进行精心设计,用心摆放同时,该村还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经常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并及时补充新书,有效促进了图书的科学化管理。
三、学用结合,积极发挥作用
该村不断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与农村党员教育结合起来,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同时,不断将农家书屋作用进行延伸,依托农家书屋这个载体,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征文、书谜竞猜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兴趣,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今年8月,该村养猪大户苑玉芝饲养的生猪,出现了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体温升高、四肢乏力、走路摇摆、食欲缺乏等症状,她通过自学的养猪技术知识和查阅农家书屋的有关书籍,确诊为猪中暑,于是,她采取加强通风、冷水喷洒猪头部及全身等物理方法,并结合使用2.5%的盐酸氯丙嗪肌肉注射,使其饲养的160余头生猪化险为夷。
四、务求实效,推动科学发展
实践证明,该村通过兴办农家书屋,开展全民学习和阅读,切实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凝聚了合力,进一步推进了该村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招商引资突飞猛进,该村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先后引进了XX驾校、XX电器、XX机床等5个过千万元的企业,解决了330余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该村有个体工企业62家,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36元,成为XX远近闻名的“名星村”。农家书屋建设助力该村新农村建设,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 “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XX省“绿化示范村”、XX市级“文明生态村”、XX市“特色经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月圆村农家书屋简介 篇3
为切实解决我村村民们“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 的问题、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月圆村党支部书记徐铁辉同志积极向上级领导们争取资金,在村委会设置了“农家书屋”,为月圆村民们建立起了一个“精神家园、文化粮仓”。
一、“农家书屋”规模
我村“农家书屋”设立于2011年6月初,面积25平方米,藏书5200多册,电子影像光盘130张,其中包括了雷锋专题类、计划生育专题类、五老专题类、科学技术类、文化艺术类、现代军事类、少儿类等12种书籍周刊;有一个两台电脑式的小型电子阅览室,以供村民们上网学习其他方面知识和一些影像视频资料的播放。
二、月圆村“农家书屋”成办意义
1、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我村“农家书屋”开办近1年来,经常有很多党员群众过来看书,上到60多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学生,书屋已成为育龄群众们求知识、学生们长见识、村民们学科技、党员们受教育不可或缺的地方。
2、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走进群众的心里。在今年的农家书屋扩建中,我们增设了雷锋图书专柜,添购了雷锋书籍50多本,并收集了一些雷锋音像制品,如:雷锋电影、雷锋歌曲、雷锋图片等。让村民们在学习和观看雷锋书籍和音影制品的同时,切实领悟到雷锋精神的伟大,从而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开展,形成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长效机制。
3、为我村党员和民兵学习提供了平台。我们的农家书屋是在逢三的日子里是党员们学习的固定场地,缝九的日子里是党小组长学习的固定场地。同时,我们充分利用书屋中的有效资源整合,订阅了一批军事杂志,作为我村的民兵阅览室。
三沟村农家书屋典型材料 篇4
为推动农家书屋工作向纵深发展,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拟组织中央、省级新闻媒体突出宣扬一批农家书屋工作先进典型事迹,请各镇、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此次宣传工作,认真挖掘、收集上报各类典型线索和材料,全面提升我市农家书屋对外影响力。
一、先进典型线索类别:1.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典型人物;2.读书用书成才、致富先进典型人物;3.其他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中突出先进典型人物。
农家书屋汇报材料[模版] 篇5
里桥村位于年陡镇西北部,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全村辖36
个村民组,农业人口3256人。上级安排我村2011年设施农家书屋工
程,下面就我村农家书屋民生工程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根据《安徽省2011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市文化委、示范园区和年陡镇文件精神,我村高度重视,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作
为为民办实事的大事来抓,列入村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成立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实施工作由专人负总责。
二、认真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宣传活动
在园区农家书屋建设宣传活动领导小组指导下,通过横幅、标语、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农家书屋建设宣传活动。在村醒目位置张
贴了宣传标语,发放了示范园区印制的“给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宣
传手册到农民群众手中,宣传农家书屋工程实施的意义、政策、内容、标准和管理制度,使农民朋友对农家书屋工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
识。
三、农家书屋工程任务完成及开展情况
我村农家书屋以提高图书利用率为目标,以方便群众阅读为原则,结合我村实际,对农家书屋工程包括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维护和
使用四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安排。建设好是前提,管理好是关
键,维护好是重点,使用好是目的。照这个思路,我村的农家书屋在各项工作中,注重细节,力求创新,科学管理,追求实效。一是在书
屋开放时间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农家书屋坚持每天对外开放。根据实际情况,只要有村民阅读或借书的需要,随时开放。二是在制度操作上,我村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员经过市文化委、镇文化站统一科学化培训,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部过程严格按照要求,做到了对农家书屋的所有书目都经认真核对、接受、登记、制度上墙、免费借阅管理,村里还制定了具体的借阅登记管理办法,要求从爱护书籍,保证图书完整齐全不被损毁和丢失的目的出发,收取一定的保证金,打印成册,为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三是在管理措施上,为保证通过“农家书屋”这个载体更好的开展优质便民服务,我们在书屋内多视角醒目粘贴了书籍分类标识,对桌椅、书柜、报栏位置等精心设计,用心摆放;定期为村民播放农家书屋内的电子音像制品;积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便于更进一步的完善好农家书屋的建设,发挥最大的作用。
“农家书屋”的建立,点燃了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进一步活跃和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改善了农村文化环境,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通过报刊杂志及时掌握信息,找到更多致富门路,调动广大农民朋友读书用书、科技致富的热情,把我村农家书屋实实在在打造成培养新型农民的学校;与农村党员教育结合起来,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阅读,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总之,我们紧紧把握建设、管理、维护、使用四个环节,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移风易俗和倡树新风的阵地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我们坚信,有年陡镇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有市文化委悉心指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里桥村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领导小组
2011农家书屋检查汇报材料 篇6
(2011年12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热烈欢迎各位领导来我镇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就xx镇“农家书屋”建设情况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xx镇自古为西北名邑,xx重镇,古丝绸之路要道,x上历史文化名镇,是明清时期xx四大集镇之一,素有xx“天心地胆”之称。位于县城北18公里处,距省会xx80公里,总面积132.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542亩,有效灌溉面积40301亩。xx地域平均海拔1800米,年均气温7℃,年降雨量350-750㎜之间。全镇辖19个行政村,152个村民小组,10807户,50732人,是xx县人口第二大镇,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
一、xx镇“农家书屋”基本情况
xx镇镇自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以来,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把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实施这一民生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目前,除xx、xx、xx、xx、x五个村,先后在全镇其他14个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基本实现了农家书屋在村居的全覆盖。配置图书30000余册,报刊近千册,光盘1000余张,书架xx余个,书柜xx余个,农家书屋藏书量和设施均达到规定标准。
二、建设情况
今年我镇自加压力、再接再厉、一股作气,新建农家书屋xx个,为群众文化工作添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是领导重视。自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以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成立了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建设领导小组,抽调镇文广站干部协助各村进行管理,组织镇分管领导和文广站站长参加了县上举办的培训班,并对全体文广站干部和各村图书管理员进行了专业培训,确保了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科学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突出书屋“占地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书籍不少于1500册”的标准,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和便民原则,结合我镇实际,在各村村部建立起了“农家书屋借阅处”,让群众能就近借阅到自己所需的图书。
三是加强监管。为规范“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镇文广站对各村 “农家书屋”进行了逐一检查,重点检查图书的管理是否符合相关的要求,管理员是否能有效服务等内容,着重解决“农家书屋”重建轻管轻服务等问题,以保证这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早见效益、长见效益。
四是以点带面。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根据xx实际确定建设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确定崖湾村为我镇 “农家书屋”示范点,示范点严格按照要求高标准建设,并选配年轻、文化素质高的管理员,例如原xx村的管理员就是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以点带面的做法营造了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农家书屋”的建设。
五是完善制度。农家书屋的建设,建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用好是目的。我们从管理入手,坚持“自主管理、无偿借阅”的原则,鼓励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图书供给上,除了上级主管部门配送的以外,我们还积极争取其它部门给予支持;图书流通
上,采取流动交换阅读的方式,实行免费借阅;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无报酬。为保证“农家书屋”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制定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图书借阅管理办法”、“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职责”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对“农家书屋”进行规范管理。
六是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农家书屋”在农村还属于新生事物,但“农家书屋”是提高农民认知度,增强社会参与意识,提高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保证。为此,镇文广站切实加大了对农家书屋的宣传。一是以活动促建设。崖湾村利用“4.23”世界读书日、“6.12”世界文化遗产日等与乡镇文化站联合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读书活动。通过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农家书屋实实在在成了培养新型农民的“充电”场所。二是以创新促发展,增强群众造血功能。镇上通过与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相结合,根据实际,向群众推广一些科普、政治、法律类的图书和视频节目,实现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
三、不足及建议
1、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传统书刊的知识载体功能已逐渐弱化,电子阅览室建设势在必行,但村级条件有限,微机设备缺乏,希望上级部门予以帮助。
2、虽然各农家书屋的藏书量均已达到标准,但部分书刊与当地产业发展不相吻合,与群众需求有一定差距,希望及时更新书刊,但县、乡财力有限,希望上级部门给予更多扶持。
3、农家书屋的运行与管理应建立相应的经费保障体系,使其充分发挥好作用,请求上级有关部门出台有关文件,建立“农家
书屋”运行经费保障制度。
4、由于一部分群众素质较低,出现了个别人借书不还、损坏图书等现象,为其他人的借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要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做到爱书、惜书。
【三沟村农家书屋典型材料】推荐阅读:
村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汇报07-18
农家书屋管理员先进材料01-23
规范书屋管理,发挥书屋作用 -XX农家书屋申报材料09-20
农家书屋制度07-28
农家书屋简介12-09
做好农家书屋建设05-11
农家书屋存在问题05-14
农家书屋的建设11-17
我的农家书屋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