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商所商标监管工作思考(共8篇)
基层工商所商标监管工作思考 篇1
基层工商所商标监管工作思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标作为一种区别产品或服务出处的显著标志,已经越来越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普遍重视。基层工商所是商标监管最具体、最直接的管理机构,商标监管工作直接关系到生产者(服务者)和消费者权益,已经成为基层所一项重要工作。下面就基层工商所如何做好商标监管谈几点思考。
一、加强辖区注册商标基本情况调查,做好数据统计工作
加强辖区注册商标基本情况调查,一是便于掌握辖区注册商标总体情况,二是便于注册商标使用管理,三是便于发展新办商标注册。目前,辖区有市场经营主体2000家,有注册商标300余件。如何做好数据统计工作,具体讲有以下几点:一是日常监管环节做好注册商标统计,实时收集注册商标,并做好商标使用指导工作;二是结合企业年检电动机做好注册商标统计,检查企业商标使用情况;三是做好新办企业产品情况了解,掌握企业商标注册意向,适时指导企业做好商标申请注册。
二、加强生产(服务)环节检查,做好商标监管维权
生产(服务)环节出现的商标侵权事件,是商标侵权事件的源头,产生的负面影响比较广,也成为商标监管的重要方面。如何做好生产(服务)环节检查,具体讲有以下几点:一是加强生产(服务)企业商标使用检查,检查企业是否按商标核定的范围进行生产,有无超商标注册核准范围使用。二是加强产品质量检查,检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损毁商标信誉,降低产品质量的情况。三是检查企业产品有无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是否侵犯其他注册商标权益人权益。
三、加强流通环节检查,做好商标监管维权
一直以来,流通环节商标监管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是日常工商监管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好流通环节商标监管,具体讲有以下几点:一是检查商品注册商标是否为冒充注册商标。如检查商品的注册商标是否有相关材料、商品注册商标是否有不按核准类别使用等情况。二是检查商品是否为侵犯他人商标注册权的商品。重点检查易出现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傍名牌商品,如假冒食品、化妆品、汽车配件、装潢材料等,主要检查经营者的进货台账、联合相关厂家共同打假等。三是加大注册商标商品的质量检测力度,对质量差、信誉低商品的生产者进行督促,维护商标信誉。
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做好商标维权执法工作
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是维护商标权益人权益的重要保障。如何从行政处罚的角度出发,做好商标维权执法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积极开展打假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傍名牌商品的违法行为。二是加大处罚力度,对冒充生产、销售注册商标商品的经营行为,要从重处罚,并重点监管。三是开展注册商标商品的质量检测,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生产、销售质量低劣注册商标商品的经营者要进行处罚,其整改。
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做好商标监管工作既能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商标信誉,也能保障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基层工商所只有不断加强商标监管工作,才能为全社会商标发展做出贡献
基层工商所商标监管工作思考 篇2
(一) 基层金融机构的反洗钱意识淡薄, 对履行反洗钱义务重视不够, 反洗钱工作热情不高
目前基层金融机构对反洗钱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反洗钱是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事, 与内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无关, 与自身业务发展关系不大。在反洗钱实际工作中, 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及配备专职人员;或者虽然建立了组织, 配备了反洗钱人员, 但也是纸上谈兵, 没有各自尽到相应的职责;误认为洗钱犯罪与自身关系不大, 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 他们不了解反洗钱政策、不掌握反洗钱方法、不明确反洗钱利害关系、对洗钱犯罪的严重性认识不够, 直接影响着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 反洗钱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质量不高
部分金融机构对于非现场监管报表的上报只是流于形式, 没有认真按照上报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报送, 报送的信息不完整、不全面, “零交易”报告层出不穷, 特别是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更是为了应付人民银行的催报而不作详细的统计就填制上报, 使非现场监管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如:在大同市辖区上报的季度非现场监管报表中, 客户身份资料识别及重新识别数量差别较大, 证券、保险行业的可疑交易一直都是零报告。
(三) 反洗钱非现场监管措施少而轻, 未得到合理有效运用
目前, 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存在的最大的问题还是非现场监管措施不足, 手段过轻。现行《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办法》规定, 在分析评估后, 发现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存在问题的, 应及时发出《反洗钱非现场监管意见书》 (以下简称《监管意见书》) , 进行风险提示, 要求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此外就是行政处罚, 而行政处罚基本上是必须结合现场检查、进一步掌握违法违规事实才能实施的。所以, 目前, 从政策制度上看, 非现场监管手段只有唯一的发出《监管意见书》措施。但是, 非现场监管发现的问题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 问题的性质和种类也不尽相同, 重要性也会有差别, 显然, 单靠发出《监管意见书》是无法匹对和解决所有的问题的。因此, 当前的非现场监管措施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监管的需要。
(四) 在保险业中的洗钱问题
办理变更业务使得保险当事人关系超出姻缘、血缘或雇佣关系范围的, 应作为可疑交易进行上报。
保险当事人 (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可以是不同的人, 以常理推断, 保险当事人之间存在姻缘、血缘或雇佣关系比较合理, 但通过保险公司洗钱时, 保险当事人有时就不存在这几种关系。为避免引起注意, 洗钱分子可能在投保时会以存在姻缘、血缘或雇佣关系的人员作为保险当事人, 然后通过办理变更业务将某方保险当事人变更成洗钱所需要的人员, 但这时保险当事人关系往往就超出了前述三种关系。因此, 建议将办理变更业务使得保险当事人关系超出姻缘、血缘或雇佣关系范围的交易或行为扩充进保险公司的可疑交易报告范围。
对因退保和保险合同借款业务而从保险公司流出的资金进行重点监测。通过保险公司保全业务洗钱大部分要通过办理退保或者保险合同借款业务才能将资金从保险公司剥离, 因此, 加强对因退保和保险合同借款业务而从保险公司流出资金的监测十分必要。对此, 建议要求保险公司向人民银行报送规定金额以上的退保和保险合同借款业务, 人民银行建立相应的监管指标体系, 对指标出现异常 (如退保率过高等) 的保险公司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检查, 对逾期不归还保险合同借款的保险公司客户、在两个及两个以上保险公司发生退保或保险合同借款业务的保险公司客户进行重点关注等等。
二、相关建议
(一)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增强反洗钱责任感
基层央行要有计划地组织金融机构高管进行反洗钱知识培训, 切实增强法律意识, 进一步明确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转变观念, 增强责任感和遵守反洗钱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引导金融机构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反洗钱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把自身的经济效益与整体的社会效益统一起来。按照相关反洗钱法律法规, 进一步完善反洗钱内控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 要把反洗钱工作作为重要日常工作来抓, 设立专职反洗钱联络员, 负责对本单位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情况在系统识别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地甄别、分析、报告, 对反洗钱有关信息进行收集上报, 并对本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进行督促, 从根本上建立打击洗钱犯罪的防线。
(二) 加强指导和培训, 提高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质量
积极开展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操作培训, 对报表相关信息指标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 统一填报内容和方法。把好报表的审核导入关, 在审核过程中, 对金融机构上报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有疑问的, 采取电话询问、书面询问、走访、约见高管人员谈话等方式, 及时进行调查核实。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报表相关信息指标和格式, 分行业设立非现场监管报表, 细化报表各项目的填报说明, 提高非现场监管的实际效果。
(三) 加强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的协调与配合, 合理有效地运用非现场监管措施
基层工商所商标监管工作思考 篇3
然而,食品安全的形势却不容乐观。2008年9月被公开披露的三鹿事件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冲击波堪称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 “大地震”;2010 年3 月17 日,《中国青年报》一则关于“地沟油”的报道又可谓是给人们餐桌的又一次震撼;接下来的小龙虾事件、婴幼儿性早熟事件让食品安全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这充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十分完善的条件下,食品监管体制和机制还有待调整健全。但现实情况是食品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生活的一大支柱产业,80%的人口生活在食品安全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这些群众的生命健康时刻都受着严重的威胁,这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基层工商部门作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一环,面对严峻的形势,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承担何种角色和如何研究并制定好对策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本文将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结合工商职能的基础上,就以上所提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基层工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角色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6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安全法》第4条第2款确定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职责,而工商所或基层工商分局是工商部门的派出机关,依法对辖区内的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监管,直接担负着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责,它工作成效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流通食品安全监管的成与败。
因此,我们基层工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角色不仅是流通流域监管职责的直接承担者,而且还是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守护者。我们要以守护食品安全为己任,恪尽职守,不断研究和制定监管对策,确保人民群众食安全。
二、新形势下基层工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对策
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全国上下正在打造从田园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监控体系,作为承担食品流通环节直接监管职责的基层工商部门要做好自己这一“管”,就必须从为民生命健康负责的高度出发,从自身工作情况的实际出发,研究并制定好对策,严把流通环节监管关。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监管理念
要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监管理念,既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的利益和需要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的监管理念。
这个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层工商部门在行使国家公权力介入市场进行监管时,要确实做好一下两点:
1、以人为本,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目前群众所担忧的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食品的健康安全问题。因次,基层工商部门应该把完全问题作为食品监管的重点,重点抓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
2、把握好规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展是目标,规范是前提,法治是基础,和谐是关键,要完整、科学、准确地把规范贯穿于食品行业发展的全过程,要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追求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必须强调边发展、边规范。要彻底扭转“重发展、轻规范”, “先发展、后规范”,“只发展、不规范”的错误理念和做法。
(二)把好市场准入关
基层工商部门对涉及食品领域的企业、个体的登记认真审核,依法从严把好市场准入关,这无疑是从源头上对食品安全形成了监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对于食品供销主体,比如食品的生产制造者、食品加工设备供应商、食品的各级销售商等,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规定不是很明确,在具体责任规定上也有漏洞。由于主体责任的不明确,使得食品供应者在现实中往往也缺乏责任意识, 以被监管者的姿态应付检查,而不是主动改进和加强食品安全的自我控制。因而,我们把好相关食品主体的市场准入关,这有利于弥补法律在企业安全责任的空白,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三)把食品安全监管作为日常工作的核心
食品安全监管并非一劳永逸,而是功在平时。基层工商部门要把安全食品监管作为日常监管的核心工作,坚持全方位的常态化监管,使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无孔可入。
基层工商部门要把食品安全监管放在日常监管的核心位置,一把手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监管干部日常抓,把食品安全监管带到日常监管、走访企业工作中去,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统一,监管与维权相统一。基层工商部门在监管的同时,还要对食品市场主体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并指导其建立食品安全的检测、召回、销毁等机制,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 建立与其它监管部门的互动沟通机制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是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这样虽然明确了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责和分工,克服了重复管理的弊病,但是又造成了各个监管部门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与衔接的现象,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环节的盲点和灰色地带。
由于食品安全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流通和消费等诸多环节,任何一家监管部门都难以单独承担安全监管的重责大任,工商部门也不例外。基层工商部门除认真履行好自身职责外,还要注重与其他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监管联动、无缝对接,特别是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上,建立起360度全方位、24小时全天候地覆盖各种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合作监管体制。
(五)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
食品安全是一项涉及每个人的公共事业,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次序,基层工商机关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有利于信息的及时传递,为群众所悉知,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美国是世界上食品安全管理最为有效的国家,其中作为食品安全体系重要一环的信息披露制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工商分局或工商所是辖区内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会掌握很多的信息源,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有利于这些信息及时披露,为公众所悉知,间接性的引导公众的消费行为,保护其生命健康权。同时,还有利于基层工商部门与上级部门和其他监管部门信息的沟通和交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基层工商分局在进行信息公示时要对群众负责,对相关市场主体负责,充分利用公示牌、网络、电视媒体等平台,及时、准确的对食品安全消息进行公示和披露。
基层工商所商标监管工作思考 篇4
近年来,各级工商部门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三型工商”建设,全面加强效能建设,有效地提升了依法行政水平,有力地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但是,基层工商部门在监管执法过程中由于受到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监管执法力度不强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执法效能的发挥。提升基层监管执法效能已成为摆在工商部门面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当前基层工商在市场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队伍素质与监管形式不适应。随着市场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多样化和市场监管环境复杂化进程的加快,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特别是基层工商的监管人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一是思想认识不符合转型要求。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仍然习惯以收费为主的监管执法方式,依法行政观念淡薄,不能很好的适应转型后的监管工作;二是干部老化现象严重,人员严重不足。目前工商系统干部职工普遍年龄偏大,而且年龄大的干部多数被安排在基层,很多50周岁以上的人员实际上已退出工作岗位,基层分局特别是边远基层都存在执法力量不足情况;三是知识结构不合理。基层工商干部职工多数是二三十年前进入工商队伍的老员工,学历水平相对较低,知识结构陈旧,缺乏与当前监管执法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效能。
(二)现行体制与监管目标不对应。一是受制于当前的经费保障模式,完成罚没计划及收取会员费仍然是工商分局 工作的重点。基层人员将精力主要投入到罚款中去,无形中放松了监管和服务。二是基层工商缺乏科学可行的量化考核指标。比如日常巡查工作,虽然在分类监管上省局有规定,责任追究也明确,但是如果不出事的话巡查人员就可以得过且过,造成部分巡查人员工作比较懒散。三是奖惩制度不平衡,只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有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但激励机制明显不足,执法人员积极性受到挫伤。
(三)职能分工与监管任务不对称。除极少数基层工商分局外,绝大多数基层分局在内部职能分工和人员安排上,都存在着人手严重不足、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以**县为例,全县总面积1847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520个行政村,总人口31.7万,个体工商户6800余户,私营企业1800多家。邢台县局现有工商分局6个,实际上班人员仅有79人,不足核定编制50%,一线执法人员人均监管各类经营户达到157余户,人均监管面积52平方公里,山区分局更达到人均监管150余平方公里。面对数量巨大的监管地域和监管对象,执法人员根本无法实现对辖区的全面监管。为完成罚没任务,只能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查处案件中。而且为了节省时间,大部分执法人员只会去查处费时少、过程熟悉的无证无照案件,而放弃那些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取证的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等案件。与此同时,近年来上级机关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过多,每年至少有10项以上的专项执法任务。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部分专项整治行动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往往效果不佳,甚至流于形式,导致行政执法成本高,行政执法效果却不理想。
二、提升市场监管效能的建议
(一)优化资源配臵,建立有效的综合保障机制。
1、合理配备基层人员,提高基层工商的整体战斗力。基人员配备上,要按照领导能力互补、年龄梯次分明、知识结构合理的要求,对基层工商人员进行合理调配。要把执法监管、办案能力和综合软件应用能力作为任命基层工商负责人必备条件;既要有精通并能够熟练地综合运用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法律专才,又要有懂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监管执法服务的计算机能手,形成严把法律法规关和提供有效技术支撑的互动局面;在基层干部年龄结构方面,实现年龄大、年龄轻的有机结合,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性循环。
2、加快知识更新,提高基层工商干部素质。要实现基层工商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统一,实现工商行政管理效能有效提升,关键是在提高人员素质。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训。要始终将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无论监管任务如何繁重,都必须加强对基层工商干部政治教育,经常进行形势情势教育,使基层干部在市场环境多变、监管对象复杂的形势下,始终勇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潮头。其次,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养实际运用工商法律法规查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的能力。第三,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重点要加强对计算机操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方面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监管执法的科技含量。
3、强化硬件建设,改善基层监管执法条件。基层分局监管对象多、监管区域广,要做到反应灵敏、办事高效,必须重视基层工商的硬件建设,实现办公条件、办案经费的明 显提升。要保证基层分局执法专用车辆,并且要配臵保证通讯畅通的通讯工具和适应动态监管的先进的信息查询、记录工具,确保基层工商分局市场监管数字化、高效化。
(二)建立以健全的考核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在健全现有考核办法的基础上,重点完善激励机制。要积极引入激励机制,将基层工商干部的个人收入与能力、作风、纪律和完成任务情况挂钩;在干部提拔和职务晋升上,基层工作人员和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要优先考虑,或者要求必须到基层锻炼。总之,通过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展现三个良好风貌。一是要激发基层工商内部干部之间奋发向上、爱岗敬业、争先创优,展现基层工商分局朝气蓬勃、开拓进取、业绩显著的良好风貌;二是要激发基层工商分局之间相互竞争、勇于创新、赶超先进,展现政令畅通、务实高效、实绩突出的良好风貌;三是要激发队伍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展现工商系统的忠于职守、勤政为民、与时俱进良好风貌。
(三)健全基层工商分局内部机构配臵,促进职能到位。1.健全基层分局内部机构配臵,应该坚持走“精局强所”之路。市、县工商系统在人员编制、机构设臵、经费保障上要向基层工商分局倾斜,保证分局在日常市场监管和执法办案中人员充足、机构健全、经费宽裕。工商分局也可以像县局机关一样设立专门的市场检查、食品、商标广告等相应的岗位,由专人专职办理相应的业务,确保业务正常开展和业务监管职能到位。
工商执法考试商标监管模拟试题 篇5
姓名: 单位: 得分:
一、单选题((以下各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选出最切合题义的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确定商标权的原则为()。A、自愿注册原则 B、注册原则 C、使用原则 D、优先权原则
2、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A、该商标在市场上和相关公众中的知名度 B、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C、该商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D、该商标在国际上的排名。
3、凡是对商标局撤销注册商标的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申请复审。A、商标局 B、工商局
C、商标评审委员会 D、人民法院
4、商标国际注册,依照()办理。A、《巴黎公约》
B、《马德里协定》 C、《尼斯协定》
5、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由()报送商标局。A、许可人 B、被许可人
C、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共同
6、商标注册的必经程序是()。A、申请、审查、注册程序
B、申请、审查、异议、注册、争议程序C、审查、注册、争议程序 D、审查、注册、异议复审程序
7、对商标局初步审定予以公告的商标,(A、商标注册人 B、利害关系人 C、行政机关 D、任何人
8、我国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年。A、15 B、10 C、20 D、5
9、认定和保护驰名商标的目的在于(A、促进经济发展 B、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可以提出异议。)。
C、切实保护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10、对国家商标局驳回申请注册商标不服的,商标注册申请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申请复审。A、商标局
B、国家工商总局商评委 C、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D、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二、多选题((以下各题均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包括两个。每题2分,共20分。)
1、商标具有以下一些特征()。A、排他性 B、标记性 C、地域性 D、时间性
2、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A、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有关的情况 B、查阅、复制当事人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发票、帐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C、对当事人涉嫌从事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D、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3、申请注册商标的主体可以是()A、法人 B、自然人 C、其他组织 D、地方政府
4、含有下列()内容的文字、图形组成的特殊标志,不予登记。A、有损于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的尊严或者形象的 B、有害于社会善良习俗和公共秩序的 C、带有民族歧视的,不利于民族团结的 D、缺乏显著性,不便于识别的
5、在我国,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包括:()A、商品商标 B、服务商标 C、集体商标 D、证明商标
6、商标使用许可与商标转让的区别有()A、前者无须备案,后者必须备案
B、前者是商标使用主体的扩展,后者是主体的变更 C、许可人继续拥有商标权,让与人不再享有商标权
D、许可合同签订后即生效,转让合同必须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后才能生效
7、商标按照其使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A、商品商标 B、服务商标 C、文字商标
D、图形商标
8、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A、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B、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C、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D、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9、使用注册商标,有()行为之一的,由商标局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注册商标: A、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
B、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 C、自行转让注册商标的 D、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
10、申请人向商标局申请办理变更手续的事由包括()A、变更注册人名义 B、变更注册人地址 C、变更代理人 D、删减指定商品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在括号内打“√”,错误在括号内打“×”,每题2分,共20分。)
1、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责令侵权人向 被侵权人赔偿损失。()
2、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
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3、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是一种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4、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 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
5、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6、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六个月内申 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商标局将注销其注册商标。()
7、地理标志,可以作为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申请注册。()
8、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9、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10、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构成刑事犯罪的,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阐明理由,每题10分,共20分。)
1、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只要双方通过签订使用许可合同就可以了。
答:错。
我国对于商标使用许可采取合同备案制,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应当在许可合同签订之日起3个月内,由许可人报送商标局备案,并由商标局予以公告。
2、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是认定驰名商标的唯一机关。答:错。
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都为我国认定驰名商标的机关,人民法院在审理商标纠纷案件中,也可认定。
五、案例题(共20分。)1、2009年12月13日,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局根据群众举报,一举查获该市新航电线、电缆厂生产假冒电线案。新航电线电缆厂自2009年10月从广东绵湖购进处理和半成品电线,剪切包装,并贴上上海蔡路电线厂“开开”牌注册商标和上海珊瑚电线电缆厂“珊瑚”牌的注册商标假冒“开开”牌和“珊瑚” 牌的产品进行销售,至案发止,已查明该厂生产销售价值28600元的假冒电线。
问:
1、该电缆厂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依据是什么?
2、工商机关将对其如何处理?
答:
1、该电缆厂的行为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其依据是《商标法》第52条之规定。
2、工商机关依据《商标法》第53条之规定,责令该电缆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依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2条之规定,对其
处以罚款。(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罚款数额为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非法经营额无法计算的,罚款数额为10万元以下。)
基层工商所商标监管工作思考 篇6
当前,基层工商所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所长的主要精
力都集中在业务的开展和职能的履行上,同时工商所人员少、工作量大,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少数所长在实践中往往只注重了行政管理手段的运用,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难以做到二者有机地结合。二是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着“先天不足”。工商所大多实行所长“一肩挑”,没有配备专职的政工干部,这就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力量相对欠缺,所长对全所工作负总责,对日常需要集中大量精力去做且业务性比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分身乏术。目前“一肩挑”的所长,过去从事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少,又未曾接受过专门的政工培训,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而负有一定的政治工作责任的副职在实践中难以针对行政执法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拿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办法,只好顺其自然,再加上一些干部本来就重管理、轻思想政治工作,使得当前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显得非常薄弱。个别单位干部行为出轨,触犯纪律受到处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三是受市场经济消极面的冲击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难度较大。特别是在收支两条线、经费紧张、福利待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思想教育活动难以开展,特别是涉及到工商干部现实问题的思想教育难以见效。因此,加强和改进基层工商所思想政治工作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商所工作千头万绪。要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工商所就必须按照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各项制度、开展好各项工作。具体地讲主要是在
“四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找准“切入点”。
找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也就找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要找准“切入点”就要从广大工商干部普遍关心的焦点、热点和实际问题入手。大到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的前途命运,小到生活福利的发放、奖金的分配等,都是干部职工所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长远的,有的是眼前的,有的是现实的,有的则是潜在的。从眼前的现实的而且最令人关心的问题“切入”,面向长远的潜在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就容易为大家所接受。工商所长要善于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借所员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因势利导地灌输正确的思想,弘扬正气,调动积极因素。当干部职工对正确的思想、科学的世界观消化、吸收后,就会产生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形成解决问题的思想动力。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才会显现出来。
二是要选好“结合点”。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不能孤立存在,必须与中心工作、部门职能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意义,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去,做到每个所员的心坎上,及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团结队伍,稳定人心,鼓舞斗志,形成合力,防止腐败。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选好了“结合点”,才能有生命力,才能为干部职工所接受、拥护和欢迎。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的“结合点”是要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树立并强化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服务意识,争当执法能手,争做服务标兵。
三要把握“着力点”。思想政治工作在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具体任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抓好落实,也就是要把握好“着力点”。工商所思想政治工作应要在提高队伍素质、增强执法服务能力上着力;在加强文明执法、树立良好形象上着力;在转变思想观念,变“威严型执法”为“服务型执法”上着力;在强化队伍组织纪律观念,提高队伍战斗力上着力;在进一步理顺内外关系,营造良好氛围,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上着力;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加强典型引导上着力;在解决干部职工实际问题,搞好服务保障上着力。把握好了“着力点”,思想政治工作就能事半功倍,并能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效地推动和保证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基层工商所商标监管工作思考 篇7
一、加强监管合作在基层具有现实意义
(一)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目前省级以下证券监管缺位,基层央行加强对证券业的监管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证券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安全运行,经营秩序是否稳定,是一个地区金融平安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基层人民银行为保障创建金融安全区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对证券业的监督管理,促其依法经营,平稳运行。随着跨行业经营、合作趋势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跨市场、跨系统传播问题将不可避免。行业监管机构只有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核心地位,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强化基层人民银行对证券业的金融监督管理职能,才能更加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工作具有基础性、社会性和管理性特点,在整个金融服务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因此,加强对证券业的监管有利于人民银行全面了解资本市场的运行情况,提高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标准,促进基层央行服务综合能力的提高,努力为社会提供服务更优,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的金融服务产品。
(三)有效化解监管盲区
伴随着证券机构在基层的不断扩张,无序竞争、投诉增长等问题日益凸现,而且其庞大的资金流向和各项数据信息,人民银行无从掌握和统计,在分析和评估辖区内金融风险时,难以掌握和控制,对区域金融稳定造成了较大的隐患。基层央行通过与证监部门形成监管合力,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一方金融平安。
(四)有效弥补监管不足
在分业监管模式下,证券业的监管主要由其行政监管机构负责,它的机构设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业务开展、风险管控等情况都由其监管机构负责审批和督查。作为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并没有有效途径或渠道获得证券业机构的市场准入、变更和市场退出有关信息,加上地市一级又没有设置证监局,基层金融监管部门反洗钱协调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从而使得监管疏漏现象时有发生。人民银行监管职责与措施不相匹配的现状,不但增加了基层人民银行工作压力,同时也加大了监管风险。通过合作,可以有效弥补反洗钱监管中的不足。
二、监管合作中存在的困难
(一)监管力量不够
自证监会成立后,人民银行不再履行对证券业的监督管理职能。而近年来,证券业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业务迅猛发展,新产品、业务层出不穷。虽然《反洗钱法》将证券业纳入反洗钱工作范畴,但就目前基层人民银行而言,普遍缺乏熟悉证券业务的人员,难以有效承担监管职责。按照备忘录的合作监管框架,人民银行需要大量培养一批熟悉证券监管业务的人才。
(二)边界定位把握不准
目前备忘录中的合作内容主要包括证券期货业风险监测与处置,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活动,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稳定与监管信息共享等四方面工作。以上四项工作都是为了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工作的角度开展,基层人民银行有可能难以准确定位,把协作监管当成代为监管,把稳定方面的监管当成全方位的监管,有可能导致定位不准或过度执法或偏离协作框架的现象。
(三)可能会出现多头管理
作为地市中支,参与落实备忘录职能管理的部门多,分别有货币信贷、反洗钱、支付结算、征信、办公室、调查统计等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多头管理或管理的真空状态,不利于形成监管合力。
(四)基层证券期货业缺少牵头机构不利于协调
据了解,目前地市及县级证券期货业大多没有建立行业协会,在与当地人民银行沟通协调方面没有一个牵头机构,不利于合作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相关建议
(一)发挥人民银行各职能部门综合效能
目前,各地市中支成立了反洗钱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能,而备忘录中的立足点是维护辖区金融稳定,此项工作在省行由金融稳定部门牵头负责,备忘录中在地市中支涉及到货币信贷、反洗钱、支付结算、征信、办公室、调查统计等职能部门,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地市中支也应该由货币信贷部门牵头联络协调开展此项工作,人民银行内部需建立一个协调机制,发挥各职能部门综合效能,有效提高证券监管合力。
(二)建立高效的联络机制
一是上下联络机制。按照备忘录的框架,省证监局由办公室负责对外协调联络,人行省级行由金融稳定处协调联络,作为地市中支,根据职能应该指定一个牵头部门统一与上级行和省证监局联络,并指定日常事务联络人员。二是横向联络机制。地市证券期货业应建立行业协会,确定统一的信息口径与当地人民银行联络,并形成联络会议制度。双方统一各类信息报送的口径、格式、周期和方式。三是建立证券业金融稳定重大事项快速通报制度。由行业协会牵头,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明确报告事项和具体内容,定期召开季度金融运行分析会,加强日常对证券机构信息数据的收集,充分利用和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四是完善合作创新机制。注重经验积累和总结评估,逐步建立全面、深入的监管合作,加强创新活动,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监管合作方式。
(三)突出重点准确定位
备忘录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监管合作,提高监管效能,切实维护辖内金融安全和稳定。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将对加强证券期货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促进辖区证券期货业健康发展、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通过整合监管资源与健全监管协作,监管部门间将实现互惠双赢。对证监部门而言,通过监管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覆盖面广的体制优势,弥补地、县级证券期货监管力量的不足,有效加强对地市及县域证券期货业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对人民银行而言,通过监管协作,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证券期货业风险情况,立足宏观审慎管理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会同证监部门及时有效地进行风险处置,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稳定。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监管水平
相对人民银行基层行来说,对证券期货监管工作已成为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证券业务和法律问题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有一支识宏观、懂法律、精业务、能监管的央行干部队伍,监测预警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实施合规性检查,维护辖区金融体系稳定。因此,人民银行上级行要做好对地市中支和县支行有关证券期货监管政策和监管业务的培训,加强证券期货日常监管合作中的指导。定期将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汇编下发基层行,使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政策法规、从而提高人民银行基层行的监管队伍素质,履行好基层央行的监管职责。
(五)尽快加入征信平台
自2011 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已参与建设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并就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中使用征信信息与中国人民银行达成协议,证监会参与征信平台建设主要体现在提供信用信息、使用信用产品两个方面:一方面,证券期货监管中产生的信用信息将被纳入征信平台系统。根据合作安排,征信平台将收录证券期货监管中产生的行政许可决定信息,行政处罚决定、市场禁入决定信息,以及行业自律组织做出的纪律处分决定信息。另一方面,证监会将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中查询监管对象的信用报告,作为考察监管对象信用状况的重要依据。据了解,目前证监部门尚未向征信系统提供数据。建议省证监局及时向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征信记录,为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提供支持。
(六)完善金融统计数据提供渠道
基层工商所商标监管工作思考 篇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必将进一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县级工商联处于服务“两个健康”的第一线,认真探索研究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县级工商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个人认为,要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对工商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突出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三性”有机统一特色,以“四个第一”努力推动工商联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把教育引导作为“第一职责”,努力推动工商联工作有更大价值
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是工商联的基本职责。工商联要始终坚持把教育引导作为“第一职责”,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工商联的价值才会更加突出。
(一)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创新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指导非公企业开设“道德讲堂”,助力非公经济人士崇德向善、提升修养;指导非公企业加强党情、国情、世情教育,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读经典、学党史、知国情、明真理、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重视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争做“守法模范人”“诚信模范人”和“感恩模范人”,真正使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真心服务企业的生动课堂和具体实践,切实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
(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引导。扎实开展“大宣讲”活动,深入企业宣讲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各种社会思潮与主张的辨别能力和思想定力。扎实开展“大培训”活动,制定教育培训规划,精心实施培训项目,开展政策理论解读、经营管理策略和素质提升的短期培训、专题讲座,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培训工作模式。扎实开展“大文化”建设,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思想上与党同心同德、目标上与党同心同向、行动上与党同心同行。
(三)注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典型宣传。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可信、可比、可学原则,树立一批非公经济人士先进典型,并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民营企业家的好形象,激发创业发展正能量,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提振发展信心。
(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投身光彩事业、感恩行动以及各类公益慈善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家主动维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履行管理员工、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做强做优企业。
(五)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充分发挥工商联参政议政职能,树立“不一般地建言,不建一般的言”理念,围绕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建诤言、献良策。同时,积极引导工商联界别委员增强界别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建言献策水平,正确把握参政议政与处理自身业务的关系,自己所在企业的利益与整个界别利益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做到和谐共存,合作共事,共谋发展。
二、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推动工商联工作有更大作为
服务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是工商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商联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理念,自觉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服务内涵,改进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品牌,为非公企业提供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工商联工作的更大作为。
(一)深入开展政策服务。密切联系非公经济人士,倾听意见、了解诉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政府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综合调研为重点,围绕信息、法律、融资、技术等方面服务,提出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的宣传力度,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二)深入开展经贸服务。注重发挥民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和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在招商引资中的桥梁作用,组织开展各类投资考察活动,服务当地经济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工商联组织网络优势,组织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党委、政府组织的重大经贸活动和各类区域性展会活动,寻找发展新机遇。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开展多领域合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三)深入开展融资服务。积极探索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新路径,帮助银行筛选优质客户,帮助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进入银行视野,搭建起银企对接新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建立商会组织融资授信制度,支持会员企业诚信联保、抱团发展,缓解融资难题。创新融资服务方式,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民营融资机构,让小微企业融资有门、融资有路。
(四)深入开展维权服务。坚持市场化改革与法制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维权服务机制,丰富维权服务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维权活动,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相关工作,开展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探索在商会中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健全重大集体性劳动争议预防预警制度。完善与执法机构和司法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维权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侵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坚持把探索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努力推动工商联工作有更强活力
探索创新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实践发展没有止境,探索创新也没有止境。工商联干部职工要坚持把探索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积极应对和破解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使工商联工作体制机制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探索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的新模式。工商联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为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搭建载体,支持民营企业家发扬光彩精神,既有利于民营企业寻找新商机,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又可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多赢”格局。工商联要引导民营企业家把回馈社会、造福人民作为应尽义务,通过产业带动、合作开发、教育培训、就业促进、公益捐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社会扶贫工作,争当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践行者。
(二)探索基层商会规范发展的新路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组织管理改革的精神,对加强商会管理、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商会组织提出了新要求。要深入开展商会工作综合调研,加强对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形势下的商会建设研究,就工商联进一步加强商会指导、发挥职能作用等重大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和举措。要加强行业商会、异地商会、乡镇商会等基层组织的培育力度,延伸服务触角;加大对直属商会的监督、管理、服务和指导力度,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指导直属商会依照章程完善内部管理,切实发挥商会作用,激发基层商会活力和抱团发展能力。
(三)研究基层工商联理论建设的新内涵。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又往往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工商联在服务“两个健康”中做出了积极贡献,要加大工商联理论研究,把那些来源于实践、行之有效的经验及时总结和升华为理论,进一步揭示工商联工作的内在规律,丰富其理论内涵,使工商联工作更好的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进而更加有力地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
四、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保障”,努力推动工商联工作有更好发展
工商联队伍是工商联事业改革发展的缔造者。只有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保障”,工商联事业才能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在改革中把握先机,在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中抢占先机,实现长远发展。各级工商联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为工商联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工商联兼职副主席、商会兼职副会长,健全完善兼职副主席、副会长联系制度、轮值工作制度、重点工作参与制度、激励表彰制度,组织他们参与重大政治和社会活动,调动他们支持工商联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加强县级工商联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五好”创建活动,夯实工作根基。抓好会员发展工作,注重会员的代表性、影响力和覆盖面,注重发展企业会员和团体会员,把上规模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成长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发展入会,把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后新成立的行业组织吸纳为团体会员,不断优化会员结构。
(二)加强机关建设。以建设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机关干部队伍为目标,加强效能建设,加大干部培养力度,重点培养机关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落实推进能力。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服务“两个健康”的科学化水平,扩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联系面和服务面。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扭住“四风”问题不放松,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增强干部综合素质的着力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扎实开展“转作风〃惠民生”活动和“挂、包、帮”工作,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状况和企业发展情况,帮助困难群众和非公企业办实事、解难事,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新时期工商联的新形象。
二、工商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
中共中央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高度重视,是和中国国情紧密相联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利益格局加速调整,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成当务之急。而工商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就在于加强对行业商会、基层商会的管理与指导,更加注重发挥行业商会与基层商会的作用。这是因为基层往往是大量社会矛盾产生的源头,基层基础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是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重要着力点。
以江苏为例,目前全省各级工商联共组建各种行业组织达1427家,涉及到的行业很多,其组织涉及到的企业或市场就更多。乡镇、街道、异地商会达1522个,基本覆盖全省乡镇和街道。行业组织一般处在基层;特别是乡镇、街道商会直接为基层所服务。工商联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不仅要把这些组织管理好,保证其在法律、法规及政策范围内运作,更要把行业组织、乡镇、街道商会动员起来、发动起来,使这些社会组织真正发挥作用。能否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这此行业组织、乡镇、街道商会能否在社会转型期,反映来自基层的真实情况,能否反映所联系企业的普遍意见和要求,能否提出解决发生于基层问题的思路,能否协助党和政府及时化解来自于基层的矛盾。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避免出现社会管理的“真空”和“盲区”。要发挥行业组织、乡镇、街道商会的作用,工商联应考虑以适当的形式和方法,逐级建立行业组织、乡镇、街道商会工作考核或评估机制。促使已经建立的行业组织、乡镇、街道商会更好地发挥作用。
工商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与已经开展的工作并不矛盾,有些则属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部分。如指导会员企业建立党、团、工会组织、引导会员企业实行厂务公开等,都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当前则应有意识地加大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力度,在参与中不断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团、工会组织,在已建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职代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推行工资协商制度,大力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使企业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和政府把社会建设摆到了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十分及时、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而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商、协调、会商,寻找利益平衡点应该成为常态,有时甚至不排除利益双方的相互妥协;而“整治”、“命令”、“对抗”等简单粗暴的方法都不利于社会管理创新,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需要特别尊重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绝不可单单视作管理的对象。唯此才能团结和凝聚人心,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而工商联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更多的是要做了解情况、畅通渠道、反映意见、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这在客观上要求工商联不仅要关注较大型的民营企业,更要注重中小及微小型企业。没有较大型的民营企业,工商联难说代表性;离开了广大中小及微小型企业,工商联难有广泛性和基础性。工商联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方法创新弥补薄弱环节,以制度创新促进源头治理。配合党和政府创新机制,使社会管理创新更好地付诸实践。创新永远值得敬重。任何领域的创新均非易事,“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这虽是就写作而言,但创新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劳动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一样的。而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到位,将会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仅能使工商联工作更趋活跃,也能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履行社会责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要“实打实”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1-03-15 打印本页
字体 : 大 中 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即16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工商联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工商联的一件政治大事。《意见》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政策性和针对性,提出了很多新的的理论观点、政策举措和制度安排,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可操作性,是工商联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商联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当前德阳市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开展贯彻落实的。
准确把握“三性”统一的基本特征
工商联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是巩固和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党在非公经济领域领导的需要。统战性主要体现在工商联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决定了工商联的政治方向、政治地位和政治功能;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工商联是由工商界及其人士组成,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从民间性的角度看,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工商联在更好地发挥中介作用、强化服务职能方面,有更广阔的舞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贯彻落实《意见》中,我们一是坚持搞好结合。把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德阳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与中发[2010]16号文件精神结合起来,围绕全面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来贯彻落实,才能推动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上新台阶。二是切实加强领导。我们要求各级工商联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宣传和深入贯彻中发[2010]16号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长期任务来抓,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掀起学习贯彻中发„2010‟16号文件精神的热潮,在重点学什么、怎么学和解决什么问题上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
抓紧部署,认真研究贯彻落实的思路和措施。
根据市工商联党组和领导班子的统一安排,在初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力度。一是党组和领导班子带头学习,突出抓好工商联中心组学习,对文件精神逐字逐句、逐段逐条地进行深入研究和领会,以自身的学习,带动各级工商联、商会组织和广大会员企业搞好学习贯彻。市工商联机关还就《意见》的主要精神编发2期《简报》,在总商会网站开辟了学习专栏。二是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专题辅导、以会代训、相互交流,加大对文件精神的宣传解读。三是切实抓好工商联机关干部对文件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各处室根据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职责和工作范围,找准位置,把握标准,明确分工,切实担负起在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中的职责。还要求,各县级工商联和行业商会要充分听取、广泛收集、系统整理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的利益诉求,并有针对性地、负责任地向党和政府提出相关意见建议,用好、用足《意见》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
深入调研,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
目前,德阳市工商联已积极争取本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将学习贯彻《意见》列入党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已代拟完成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16号文件的意见,并有明显的突破。
如明确提出工商联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单位;负责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评选表彰活动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综合评价工作;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评选党代表、劳动模范、优秀民营企业家及其他重要社会荣誉的推荐和审核工作;工商联要参与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建立相关重要经济决策充分征询和听取工商联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意见的制度;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关的党政部门年终测评时,应通过工商联组织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评议;工商联负责人可在中小企业局领导机构中兼任副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市贸促会并入工商联;健全工商联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政府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机制;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做好非公有制企业的职称评定工作;探索委托、授权、买断政府部分服务的模式;设立“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中心”,搭建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法律、维权、投融资、技术、人才、职称评定、出入境初审等方面服务的平台等。
突破制约工商联工作的瓶颈问题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开拓进取,重点突破制约工商联工作的瓶颈问题。
一是抓住《意见》颁发的重要契机,坚持面向企业,增强工作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加强县级工商联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推动县级工商联建设。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积极做好全市工商联换届前的组织筹备及实施工作,完成新老交接。特别是通过换届,吸收新的优秀民营企业代表人士进入工商联队伍;
二是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参政议政。2010年,我会围绕民营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建言献策,先后就“进一步落实发展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及“重视医药、建材、机械等行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问题”等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为我市制定“十二五规划”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关于《2010年德阳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等,引起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是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工夫。在谋划今年的工作思路上,努力创新工作举措和载体,使工商联工作在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服务民营经济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努力把解决问题的有效做法变成长效机制,把抓落实的过程变成工作创新的过程,推动工商联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新局面,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打铁还须自身硬”。工商联既需要得到党委、政府更多的指导和支持,更需要充分发挥职能,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我们要以省委“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在“促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上来,为更好地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做贡献。
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经济发展中的助手作用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0-12-21 打印本页
字体 : 大 中 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商联商会职能的逐步发挥,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发挥工商联的独特作用。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在政府管理非公有制企业方面的助手作用。在此基础上,这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增加了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政府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的内容,既表明了我们党对非公有制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认识深化,体现了政府加快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强调了做好服务对于顺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期待、增强工商联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级工商联组织协助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协助政府做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策,通过参与政府重要会议和政策法规文件的调研起草,以议案、提案、调研报告等形式,及时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反映到政府有关部门,为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建言献策;协助政府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活动的引导和管理,积极引导企业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协助政府健全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商会职能,牵头成立贷款担保公司或担保基金,开展科技进步奖评选表彰,开展区域经贸交流,组织会员赴境外考察培训和参加会展;推动非公有制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立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投诉机构,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维权文件,会同仲裁机构调解企业民商事纠纷,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推进行业组织的改革发展,开展行业发展与政策研究,组建行业商会,提高商会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是当前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意见》强调,各级政府要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工商联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对工商联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切实为发挥工商联的助手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相关重要经济决策委托工商联征询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意见制度,对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行业政策决策等相关决策,委托工商联通过组织召开征询意见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听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要吸收工商联参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注重发挥工商联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优势,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关的政府部门要加强同工商联的联系和业务协作,及时、定期向工商联通报有关重要信息。要通过业务委托、财政补助等方式,支持工商联参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基层工商所商标监管工作思考】推荐阅读:
都安县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09-15
白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江源分局基层工商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制度07-08
构建基层工商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体系的思考05-30
工商系统基层干部工作心得05-29
工商干部基层工作心得体会10-06
基层工商所绩效考核的现状11-04
喀喇沁旗工商局全面加强基层工商所建设07-22
服务基层工商局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