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24-10-07

浅谈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精选8篇)

浅谈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1

浅谈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工商所是工商系统的基层单位。在新形势下,重视与加强基层工商所的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举措,对于营造工商系统“廉洁、公平、公正、高效”的廉政环境,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促进工商职能到位,打造诚信工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在基层,廉政文化已渐入人心,初具规模。但不可否认,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还仅处于初始阶段,所开展的一些工作仅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矛盾和不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解决。

一、当前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体缺位,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尚未形成。

当前工商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着“单边突进”的问题,未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统筹安排考虑,而是过于缩小廉政文化功能,把应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协调变成了负责承担,造成廉政文化建设主体缺位。这种主体的缺位,一方面导致了纪检监察部门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单个作战,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种片面理解:廉政文化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认为与己无关,不愿意配合,不主动参与,因此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2、机制不活,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在基层工商所,发展廉政文化,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会上强调的多,会后抓落实的少;突击性开展工作的多,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工作的少;认为是临时性工作的多,长期抓、抓长期的少;可用资源多,真正占领的阵地少。加之自身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不健全,得不到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往往陷入 “推一下,才动一下”的被动局面,处于一种无序地发展状态,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3、形式单一,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太明显。

工商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上都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主要呈现为分局推动型,基层工商所的主动性不够。在活动的形式上,缺乏生动活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与形式。从实践中看,其表现形式、宣传载体、文化阵地,往往是记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外加标语和口号;再不够,就把廉政教育片搬上荧屏凑数,就这么简单的“老三套”。忽略了文化的渗透性,使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同基层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网络信息等现代传媒割裂开来,让其缺少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无形中步入简单化、说教性的怪圈。

二、存在问题的现实根源

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观念落后,在主观上影响了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现阶段廉政文化工作留于表面,基层工商所热情不高,原因固然

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多数人没有把廉政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植根于心中,忽略了廉政文化建设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忽视了让自己积极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不能形成一种让治理腐败机制良好运行的人文氛围。

2、群众基础薄弱,在客观上影响了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业务工作是基层的第一要务。这种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符合基层的实情。廉政文化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好了,反过来也可以促进业务工作的进步发展。在实践中由于基层工商所没有全面辩证把握这一关系,把主要精力放业务工作上的同时,忽视了廉政文化建设,即使抓廉政文化建设也过多考虑政治需要,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和味道,造成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的缺位和弱化,这种主体的缺失从根本上制约了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的繁育和成长。

三、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深化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按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普通党员干部的要求,把握重点,大胆创新,注重实效,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深深扎根群众,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1、广泛宣传,深化认识。

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和深化,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具体体现。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就必须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帮助基层工商干部群众及时消除“无用论”、“与己无关论”、“形式主义论”等模糊认识,克服“图形式、走过场”的表面现象,摆正廉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2、明晰主体,形成合力。

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变“软任务”为“硬任务”。要将廉政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形成一套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实行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二是增强责任意识,变“要我抓”为“我要抓”。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统筹兼顾,协调配合,不折不扣地完成廉政文化建设中应该承担的目标任务。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变“不时抓”为“经常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部门是基础,监督是保证,领导是关键,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3、创新路径,丰富形式。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追赶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文化品位,体现时代特色。只有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使廉政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基层工商所应当致力于提高基层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以淮海中路工商所为例,该所结合部门实际,深入开展一些规模小,效果佳的廉政教育活动,根据部门特色和辖区特点,拓展“五进、五上”范畴,“五上”即上墙面、上桌面,上讲台、上舞台、上网络。“上墙面”,就是要在办公场所内适当布置上墙廉政标语并利用接待大厅液晶电视等现代设备设置廉政警句,并在合适放置了廉政教育读本。“上桌面”,就是在岗位台牌上印制廉政“座右铭”,并在工作电脑上

设置了廉政屏保。“上讲台”,就是要把勤政廉洁的要求纳入到干部的培训计划之中,结合业务培训,加入廉政学习的内容,定期学习。“上舞台”,就是在联欢会等场合表演的节目中积极宣传廉政等思想。“上网络”,就是要利用系统局域网信息平台开展廉政读书征文,廉政教育片观看等活动。此外,该所计划中的培育干部高雅艺术情操、廉政短信共勉等方式也将是廉政文化建设新载体、新途径,力求能够互动常新,既丰富广大基层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帮助他们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从而促进全所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在体现效果上做文章。工商廉政文化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不能搞成曲高和寡,要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扩大覆盖面和辐射面,让工商廉政文化的软性控制功能得以全面、长效发挥。因此,该所还利用座谈会、公示栏、宣传画(册)等形式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向干部家属延伸,向楼宇、商场、放心街延伸,向社区延伸。并在“五进”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外部监督,充分发挥政风行风监督员、辖区企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联络点的作用,以外部监督促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工商执法的廉洁性。

浅谈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2

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村干部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农村财务管理混乱, 村主要干部不能按财经纪律办事, 侵占集体资金、财产;个别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之便, 私自划拨宅基地、违规审批手续等;一些地方拉票贿选已经由个人偷偷摸摸的隐蔽行为, 发展为有预谋的半公开行为。这样就影响了选举公平性, 导致一些真正想为村里办实事的优秀人员对农村选举“望而却步”, 导致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下滑。

2. 部分基层干部存在作风漂浮、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有些基层村干部纪律作风意识淡薄, 缺乏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 缺乏对上级方针、政策的深刻理解, 觉悟性不高;有的平时工作不扎实, 虚报浮夸, 欺上瞒下;有的工作不负责任, 缺乏守土有责意识, 在其位而不谋其政, 不积极主动解决好管辖范围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大小事情都往上面推。

3. 基层村干部综合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基层村干部文化程度较低, 理论政策水平普遍不高, 对农村政策认识不足, 掌握不准, 有时在传达时走样, 有的在执行中发生偏差, 一些村干部在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下, 不收敛不收手、反而变本加厉, 毫无畏惧之心, 权钱交易, 腐化堕落, 甚至以身试法, 触碰法律底线。

4. 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充分。村务监督委员会没有很好发挥监督作用, 有些监委会成员怕报复、怕伤和气、怕招来麻烦, 造成不敢监督, 不愿监督;有个别村书记, 在重大事项、决策处置上, 存在故意隐瞒, 不按工作流程办事, 有意识不让其监督委员参与, 事后在补办监督手续, 以蒙混过关, 致使监督机制停留在纸上, 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不敢腐”的问题。

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1. 农村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教育弱化。受近些年经济因素的困扰, 农村党员领导干部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 党风廉政建设摆不上应有位置。对农村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教育不到位, 部分党员干部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偏低, 另一方面, 自律意识、法律意识的观念不强。

2.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力。少数农村党员领导干部中, 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地位作用认识模糊。农村党员干部选举中制度不够完善, 按程序办事不够, 使选民对选举过程的各个环节了解和参与程度不够。他们管理不民主, 内部控制制度也不严格, 引发了许多群众的不满。

3.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缺位、松懈。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如退耕还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政策和农村社会事业支持政策等, 这些惠农政策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 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4. 各项政策落实不到位, 村民政治参与水平较低。在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农民的文化、法律素质不断提高, 农民主人翁地位日益提升, 农民群众主动维权意识逐渐增强, 通过政治参与形式诉求利益的愿望变得强烈, 但现实中, 农民群众政治参与渠道并没有想象中的通畅, 存在诸多障碍。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对策

1. 教育是根本。深化思想教育, 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一方面丰富学习内容。各基层党组织应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和活动安排, 丰富农村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创新学习方法。要针对农村的特点来进行, 结合农村居住分散、生产季节性强、管理体制相对松散的特点, 采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易于接受、乐于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2. 制度是保证。腐败源于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 制度建设是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发生最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节。健全完善基层换届选举制度, 当前“贿选”现象在基层选举中普遍存在,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过于简略, 必须严格制定《村民委员会选举法》的实施细则, 规范选举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 抓党风廉政建设, 重在强化党委承担起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各相中心工作结合起来。

3. 监督是关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监督是关键, 建立健全具有农村特色的监督制约机制, 确保监督到位。坚持民主监督, 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 对照检查廉洁自律执行情况, 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增强党内监督意识;强化政府监督, 成立以乡纪委书记为组长, 农经、民政、财政、司法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 定期、不定期对各村情况进行抽查,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4. 组织建设是保障。选准配强领导班子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事实证明基层组织建设好的地方, 农村的面貌就有了新的局面, 而基层组织涣散的地方工作就难以开展。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促使村支部书记切切实实把基层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经营, 真正为基层群众服务好;选举村干部应推进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应逐步调整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 使得干部队伍在年龄搭配、性别搭配、文化程度搭配、岗位设置等各方面逐渐走向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耿涛.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水平[J].中国监察, 2008, (3) .

浅谈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3

1.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重业务,轻廉政,思想认识不深

新形势下,人民检察院积极推进政法三项重点工作,检察业务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案多人少的矛盾相对来说较为突出。少数部门及干警包括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业务工作上,对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导致执行落实不力。有的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风廉政建设是“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中层干部和干警认为,自己只是普通的党员干部,既无人事权又无财权,更无决策权,干好自己的业务工作就行了,抓党风廉政建设是领导的事,与己无关;还有的认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仅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

1.2形式多,落实少,责任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为工作停留于开会、发文、签责任状,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有的领导干部只强调重业务工作成绩,对党风廉政建设根本不当回事,没有真正履行“一岗双责”。有的纪检组长履职不全面,宣传教育安排紧,监督检查抓得松,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留有空白。还有少数纪检组长没有找准角色定位,精力不够集中,分管工作太多,有的负责本院执法质量检查工作,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把本职工作当“副业”,一些工作雷声大雨点小,以致流于形式。

1.3风气浮,纪律散,工作作风不实

主要表现为工作作风飘浮,不同程度地存在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问题。个别机关干警组织纪律涣散,上下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炒股聊天玩游戏。少数干警因经济收入、政治待遇、成长进步等问题产生消极情绪。有的对纠正不正之风和反腐败失去信心;有的对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漠然处之。有的干警不爱学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市场经济在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其趋利性特点也让少数部门和干部受到侵蚀,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

1.4查处难,追责少,依法执纪不严

从目前的情况看,一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查办案件缺乏理解和支持,总认为本院纪检监察干部查办案件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对纪检干部查案采取消极态度,不支持、不配合,甚至有抵触情绪;二是有的检察院领导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怕问题暴露了会影响自己院里的形象,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存在着追究责任不彻底的现象;三是由于基层院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单位流动性不大,长期与本院干警打交道,遇到党员、干警违纪,碍于情面,不敢硬碰,难以有效地履行职责。

2.深化廉政建设的对策

2.1深化公正司法价值,从严规范执法

公正是司法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是司法机关永恒的主题,司法作为维护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体现社会公正与正义的窗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线,司法机关失去公正,社会将失去判断是非的标准。诉讼活动中的司法不公现象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检察机关应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首要价值追求。检察干警要始终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天职,牢记一个“公”字,始终做到心平如水、客观公正;坚定秉公执法的理念,做到不偏不倚、不枉不纵、一视同仁;养成公道正派的品行,做到谨言慎独、善思明鉴,洁身自好、清廉司法,让手中的权力真正成为维护公正、匡扶正义的公器。因此,只有坚持以提高办案质量为重点,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案件操作规程,确保案件质量,才能促进司法公正。

2.2弘扬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廉洁从检

坚持弘扬“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提高全体干警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在运用执法权力时自觉接受道德的约束和控制,在工作、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清正廉洁,不以权谋私,要任何时候都经得住权力、金钱、人情、美色的考驗和诱惑。同时进一步强化廉洁从检的机制,如在业务部门设立兼职纪检员,定期分析各部门执法办案方面存在的情况,向党组汇报,及时补充漏洞;完善和落实一案三卡制度,相关部门收到三卡的时候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送到本院纪检监察部门备案;纪检监察开展回访调查,如果发现情况,就可以进行警示谈话、提出批评等措施,将回访结果录入干警的执法档案。

2.3强化工作作风建设,夯实廉政基础

有效解决检察队伍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夯实廉政建设基础。围绕领导作风、执法作风、纪律作风等方面的重点问题,着力转变检察干警不符合检察职业道德要求的思想观念,特别是执法理念,着力解决检察干警执法方式、执法行为和执法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观;摒弃特权思想、霸道作风,促进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纠正检察队伍中存在的特权思想,重点解决开“特权车”、“霸王车”、警车私用等问题。严格惩处违规违纪行为,对一些违反公共秩序、违规驾驶警车等耍特权的,进行严格教育,及时纠正;对情节严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严肃查处。同时,要将作风建设落到实处,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以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标准,杜绝上访群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冷、硬、横、推”的现象。如严格执行文明接待制度,检察长接待制度,落实便民法律咨洵服务,不断创新接访、处访的方式方法,落实即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置的“五包责任制”,切实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理顺社情民绪,增强执法效果,扎实树立为人民群众解危难、办实事的工作作风。

2.4培植检察廉政文化,打造优质平台

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 建设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检察廉政文化氛围,使干警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接受廉洁熏陶,激发干警廉洁从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在院内建设廉政文化墙,办公楼楼道内悬挂廉政警示牌匾和警示名言,在办公桌上摆放勤勉自强桌牌,促使干警自觉做廉洁自律的检察干警;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每年向干警推荐一本好书,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建立电子阅览室和廉政文化活动室,方便干警学习和查阅资料,利用反腐倡廉电教片开展教育活动;组织干警集体观看有关党风廉政教育电教片,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等。

2.5创新廉政建设形式,增强廉政效果

浅谈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4

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永嘉党校:董建群

【内容提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不仅关系个人作风和廉洁问题,更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人心向背、国家的前途命运,它是加强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党历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为全面做好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发挥了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本文笔者通过调查和收集材料,指出了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主题词】党风廉政 反腐倡廉 预防 监督 惩治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不仅关系个人作风和廉洁问题,更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人心向背、国家的前途命运,它是加强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党在新时期将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基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步走上了通过建章立制预防腐败的路子,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着力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着力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着力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工作,着力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着力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着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的日益进步,改革发展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临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反腐倡廉带来的新挑战,体制环境、执纪环境、社会环境不优等问题给反腐倡廉带来的新挑战,不断严格的办案要求与办案 难的现实形成反差给反腐倡廉带来的新挑战,人民群众对腐败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给反腐倡廉带来的新挑战。同时,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在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创新、预防监督体系、信访渠道、办案机制、责任追究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和不足,可以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原因分析

(一)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够强。一是个别干部存在接受宴请和娱乐活动的现象,奉行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接受他人宴请,收受红包礼金,贪图吃喝玩乐和钱财,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就损公肥私。办事不讲公平、公正、公开,而是利欲薰心,唯利是图,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臵廉政制度于脑后,有办事制度不执行,或打个折扣执行。二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热点依然较热。公务高消费、收受红包礼金、党员干部参与赌博、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或从事中介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等热点问题仍然倍受人民群众的关注。三是有的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对自己所管辖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重工作管理、业务管理和“八小时内”的管理,而忽视“八小时以外”监督,在廉洁自律方面管理、监督不严,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领导干部的违法犯罪有许多原因造成,有主观上的,有客观上。主观上原因的主要有信奉特权思想,刻意去追求权利的私有化,特别是把权利看成个人发财、谋利的工具;放松政治学习,忽视思想改造,在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过度攀比,导致心理严重失衡。客观上的原因有监督机制不完善;社会上不法之徒的拉扰腐蚀;讲亲情不讲原则;多种分配方式的差距等。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出现腐败,最主要的还是主观上原因,因为思想是支配行动的指挥者,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西方享乐主义的影响下,一些领导干部在思想防线上出现松动,心态失衡,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把党纪党规抛之脑后,奉行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导致走向犯罪的深渊。

(二)制度创新不够多。当前部分基层纪检监察部门在制度创新方面还是做的不够,对新形式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够,习惯于用老观念、老办法、老套路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照搬照套的较多,上级纪委有什么动作就跟着做,如何在上级纪委的指导框架下去延伸和深化做的不够;如何结合当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实际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监督机制、廉政宣传教育等方面创新不够;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不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同时,个别纪检干部缺乏认真精神,工作不主动、不深入,不想得罪人,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走过场,监督不到位,存在“民不告,官不究”的错误认识,工作处于面上应付状态。

(三)信访渠道不够畅通。一是当前纪检信访渠道主要是匿名信检举为多,实名投诉不多,主要是怕报复。同时由于某些群众举报的案件没有落实,打击群众的信心。二是信访渠道宣传不 够。不少基层纪检部门都设立了投诉电话和网络举报渠道,但是对群众宣传不够,群众信访渠道只局限于信访部门,造成信访渠道比较单一,覆盖面不大。三是纪检部门查办案件成果宣传不够。当前,我县的党风廉政建设是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最敏感、最关心、最期盼的一项工作。也是广大干部和群众在茶余饭后、街头巷尾议论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纪检部门对查办案件的力度关系到群众对举办案件的热情度,群众看不到实在的成果,就对信访信任度大打折扣,起不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四)监督体制不够健全。一是制度执行不严。从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各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都制定出台了不少规章制度。但在执行中与制度制定时的初衷尚有差距,主要是一些领导重视不够,仍存在着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现象,制度的效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真正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用制度管钱的良好机制。少数人说了算,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较为突出。存在部门权力个人化、私有化的的现象。二是监督机构监督不严。目前,基层纪检、监察、审计、反贪局等这些监督机构在实施监督的过程中有失之于宽、监督不严的现象。各监督部门在实施监督的过程中相对独立,缺乏统一协调,同时也存在职能交叉、相互碰撞的现象,导致了谁都在抓、谁都抓不彻底的情况。三是人大、政协委员监督作用发挥不大。由于人大、政协委员代表广泛性不够,很大程度是以党员干部为主,同时关系错综复杂,没有真正意义上发挥监督作用。四是党外监督失效。目前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热情不够,对社会不良习惯视以为常,认为监督也没用,官官相护。其实这种思想是最要不得的,也是党风廉政建设成效不明显的致命软肋。同时部分纪检部门对社会群众监督缺乏自信心,主要是怕群众乱举报增加工作量,怕大量举报打击面太大社会影响不好,有损政府形象。五是舆论监督不力。目前基层舆论监督以媒体为主,媒体受当地党委政府管辖,监督受到限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五)办案体制不够畅通。一是现行领导体制制约了办案。当前在人事、办案等方面对纪委监察局的领导是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以上级纪检机关的领导为辅,是双重领导。县级纪委监察局干部的考察、任用要经县委组织部考察和县委常委会研究,这些现状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纪检监察机关对干部的监督和查处。二是群众缺乏反腐信心。一些群众不愿参与到反腐败行列中来。有的群众认为:当地党委、政府及各单位的某些领导也在搞腐败,怎么自己会反自己呢?纪委也奈何他们不得。因而,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有的群众习以为常,有时还津津乐道。有的群众虽深恶痛绝,但不想或不敢去检举揭发,或是怕受到打击报复,或是对纪检机关缺乏信心。三是不能及时有效的掌握案源线索。在举报者中有一部分是与被举报者有私人恩怨,为了报私仇才举报的。同时,纪检机关在拓宽案源信息渠道上还有所欠缺。如,有的纪检干部在社会上听到了领导干部的传言,也只是一笑了之,5 不会去做调查了解,不会去多方收集案件线索,而要由领导批案件线索,才会去初核或立案调查。

(六)责任追究不够严肃。一是不愿追究。有的单位对责任追究案件视而不见,没有组织力量予以调查,上级督办也故意回避,甚至还捂“盖子”;有的单位“一把手”故意为下属开脱;有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连违纪的当事人都不进行严肃处理,根本谈不上对失职、失察的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好人主义”盛行,放弃党性原则,不愿得罪人。或者对被追究者有同情心,消除不了心理上的障碍。二是不敢追究。有的没有很好的进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责任不明确,到出了问题要追究责任时,不好确定对谁进行追究;有的“一把手”本身有问题,担心被追究者在追究之后捅起漏子;有的担心被追究者“后台”硬,招惹麻烦。三是混淆概念,把责任追究等同于对违纪违规当事人的处理。四是受到人情社会的影响。当今社会是个熟人社会,讲究人情。基层纪检部门管辖范围小,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党政部门工作人员大都是本地人,有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这导致在社会交往中,经常会颠倒合情、合理和合法的先后次序,缺乏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损害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在目前纪检双重管理的机制下,在查办案件和责任追究的过程中会受到上级领导打招呼和地方人情关系的限制,查办案件和责任追究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对策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七届历次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以服务中心、保障发展为主线,以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为重点,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继续下大气力惩处腐败的同时,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倡廉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更好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在体制上、法律上尚有许多地方要完善,如纪检监察部门的双重管理机制,独立性不够,导致反腐败工作不彻底;如贪污罪与财产来源不明罪的重大量刑差别,导致一批贪污犯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如各地方司法机关对犯罪事实却存在不同的量刑等问题也待进一步完善。这些方面的完善需要上升到国家和法律层面,在这里就不再讨论,下面就如何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谈几点自己的建议:

(一)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宣传,深化构筑思想道德防线

1、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一切罪恶的根源在于思想,笔者认为,7 人之初、性本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有在后天的教育中不断灌输正确的思想,不断提高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才能使这个人对社会有益。不少贪官在落网后忏悔,是因为自己放松了学习,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才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是重中之重。要加强价值理念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从根源上杜绝腐败;要加强党纪条规、法制、法律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从心理达到震慑作用。

2、要加强典型宣传教育。要深入开展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通过树立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宏扬正气、鼓舞斗志。通过开展腐败警示教育,以案明纪、引以为戒。致使领导干部增强道德约束力,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

3、要加强反腐败成果宣传。大力宣传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方针政策、基本经验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形势,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同腐败是根本对立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决定了我们必将战胜腐败,从而增强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肃宣传纪律,注意反腐倡廉宣传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4、要编发预防宣传手册。把重要的党纪党规、典型事例、落网贪官的忏悔书等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个干部手中,不定期组织学习讨论会,撰写心得体会,时时敲响警钟。

(二)建立三级预防体系,深化预防机制建设

有效防止腐败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注重预防既是《实施纲要》的主线,又是《实施纲要》的灵魂,既是工作的方向,又是工作的手段。

1、要建立三级预防体系。三级预防体系即即事前、事中、事后预防体系。事前要细化职责内容和操作规则,以制度约束让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使预防工作覆盖到每个人;事中要对每个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掌控“做的如何”;事后要公示量化考评结果,对结果运用到个人岗位和职务,对每个人的行为以考核评价来实施“怎么办”。

2、要坚持注重预防方针不动摇。我们无论是抓党风廉政建设,还是开展反腐败工作,都要把“标本兼治、注重预防”这根主线,贯彻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一环节。既不能偏移,更不能脱离,始终坚持主线不动摇,贯彻主线不走样,体现主线不变形。特别要在思想上要树立注重预防的观念,工作中要坚持注重预防的方针,行动上要增强注重预防的本领,努力在提高预防能力、水平及质量上下功夫、见实效。

3、要改变预防的重点。就是要积极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实、做细、做好预防工作。特别是对预防领域、部位、时机、对象、重点等要根据变化着的现实情况及时调整方向,重新锁定目标,科学配臵力量,关口随机前移。尤其要杜绝和防止事前不知道,事发吓一跳,后事发牢骚的现象发生。真正做到万事防为先,凡 事预为主,要防得住、防得严、防得全、防得好。当前预防的重心要实现“四个转变”:即由事中、事后预防向事前预防转变,由教育预防向制度预防转变,由思想预防向行为预防转变,由个别预防向集体预防转变。

(三)加强作风建设,深化纪检队伍建设

当前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有所抬头,纪检监察干部处于反腐败斗争的前沿,是腐朽思想侵蚀和不法分子拉拢、腐蚀的首选对象。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作风建设,才能使纪检监察干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和秉公执纪的优良作风。

1、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时刻不忘纪检责任,时刻不忘办案纪律,时刻不忘办案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不怕难、不信邪,肯吃苦,敢碰硬,善较真。工作作风要过硬、要深入,在思想上克服想当然,凭经验办案的现象,严守组织纪律,严禁徇私情、办私案、人情案。在生活上要艰苦,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不搞特殊化,与群众打成一片,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成熟自己,检验自己。

2、要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对于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学习尤为重要。政治坚定和业务的熟练,来源于勤奋的学习,既要学习政治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政治上当明白人,在纪律上当把关人。又要学习业务,成为纪检工作行家里手。要解决“学的多 消化吸收少”的问题,自觉把勤奋学习与善于思考、全面消化吸收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转变“以干好工作代理学习,工作繁忙躲避学习,时间太紧不参加学习”的不良风气,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学习,做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学干中提高素质,增长本领。

3、要加强机制创新。要大举调研之风,调研是一切制度制定的根据,没有调研就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当前,部门、企业、农村反腐败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式和诸多问题,又有着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腐败形式也呈现出不同特点;不同部门由于职责、权利、利益分配、工作对象等不同,腐败表现出来的形式和渠道、预防措施、监督重点、打击力度等又不同,如果按照过去的预防措施、案件信息来源渠道有可能不适应目前反腐败要求。所以要求新形式下的纪检干部要改变观念、更新思路,深化机制创新,精简文件、精简会议,走出办公室,要改变听汇报的习惯,深入农村、深入一线,贴近群众,强化调研。要采取入户、入田头、无记名调查等多样化的调研。要注意保密工作,消除群众的担忧,听取群众最真实的想法,掌握最真实的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加大对纪检监察业务的学习,形成系统性、可操作性的理论成果。特别是能结合当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实际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优势。

(四)进一步强化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深化监督检查机制建设

1、要大力推进即办制度实施。当前基层在推进即办制的同时,纪检监察部门要大力做好监督工作,做到群众当天投诉,纪委当天核查。在纪检监察内部要强化重点项目即时跟进机制,强化反腐舆情即时应对机制,强化廉政信息即时反馈机制,强化投诉申述即时核查机制,强化公文流转即时办结制度。对各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畅通信访渠道,推进行政问责,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

2、要进一步强化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当前实行的廉政风险防范工程建设,明确了每一个岗位职权的责任和廉洁风险点和风险等级,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应该防范什么和注意什么,从而形成了以岗位职权为监控对象的责任监控体系;以工作事项为监控对象的责任监控体系;以工作流程为监控对象的过程监控体系;以部门职责为监控对象的组织监控体系。实现了“防范到岗,监控到事,责任到人”的矩形权力运行监控模式。笔者认为,在当前实行的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教育,落实利益冲突回避制度,干部廉政档案建立等方面的基础上,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风险点监控管理体系。要建立“一把手亲自抓、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风险点监控工作机制,各部门设立风险点监控员,负责协助纪委和本部门领导对风险点监控工作的具体落实和督查检查,注重将风险点监控工作纳入考核体系,注重督查,增强风险点监控力度。

第二、要健全相关配套制度。要逐步建立风险监控方案、风 险点监控管理办法、风险点监控员职责、工作人员防止利益冲突行为规定等制度,为党风行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三、建立岗位风险提示警告机制。即对岗位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利用红、黄、橙颜色予以提示警告,受投诉经查实的,根据问题性质的严重程度予以警告,并记入档案,利用网络平台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四、建立警示诫勉制度。警示诫勉制度包括警示提醒、诫勉督导、责令纠错三项制度,形成廉政预警、动态监督、保护挽救三中机制。一是警示提醒制度,警示提醒制度是一项教育监督制度,属于橙色提示警告范畴,主要内容是对群众有举报反映、有可能出现不廉洁现象或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部门、单位及个人,由组织及时过问和提醒的制度,通过警示提醒,强化组织对对党员、干部的主动教育和监督,形成廉政预警机制;二是诫勉督导制度,诫勉督导制度主要是对已经出现的不廉洁行为,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勤政廉政等方面具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等实行督察引导、帮助改正的一种告诫勉励措施,属于黄色提示警告范畴。通过诫勉督导,帮助、督促改正错误,形成动态监督机制;三是责令纠错制度,责令纠错制度主要是对具有《党纪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所例举的违纪行为,但符合免于处分规定情形的党员、干部采取的一种监督挽救措施,属于红色提示警告范畴。通过责令纠错,形成保护挽救措施。同时,要加强督促整改、跟踪回访、组织处 理等后续监管措施,对已经改正错误的要在廉政档案中及时予以解除颜色警告。

3、要拓宽信访渠道。一是要拓宽、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完善网上投诉和机关效能投诉电话,鼓励实名举报,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营造信访举报的良好环境。规范工作程序,强化内部制约监督,保证信访举报事项件件有着落。重视群众信访举报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化解矛盾,认真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建立“信访接待日”制度。目前部分基层纪检部门尚未设立“信访接待日”制度,群众了解到的信访只局限于信访局。故要加强纪检部门“信访接待日”制度,接受群众的信访举报。三是要加大对信访渠道的宣传。有不少群众根本不知道当地机关效能投诉电话和网络投诉渠道。因此,要从多方位、多场合宣传投诉电话和渠道,覆盖面要广,形成强大的反腐震慑力。笔者建议纪检部门投诉电话要设计成容易记的号码,如工商部门设计的网上投诉电话“12315”和投诉电话“315”就容易被记住。同时要做要有投诉就有检查,如工商部门一样,接到投诉电话立刻核查,并给投诉者予以反馈结果,全方位进行监督。

4、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决策机制。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细化职责范围、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按决策程序、议事规则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要加强党内民 主制度建设,拓宽党内民主渠道。要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贯彻执行,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切实监督。

5、要注重外部监督。为有效弥补内部预防自身缺陷和视角盲点,要注重外部监督,充分发挥行政、“两员”、司法、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力量,并把监督信息运用到内控工作中,形成多方位的监督体系。

(五)认真执行干部使用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要加强干部使用监督。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印发的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和有关改革制度。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逐步建立起配套的干部人事制度。进一步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继续落实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以及干部考察预告、任前公示、任职试用期等制度,扩大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保障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完善后备干部动态管理机制。同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干部制度改革。根据中央纪委有关规定,纪检监察部门要配合人事部门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干部推荐、提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重要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督,坚决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跑官要官”及其他违反组织人 事纪律的行为。

2、要坚持良好的用人导向。要坚持选作风好的人,选群众信任的人,选能干事的人到重要岗位工作。可以说“人”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指挥棒,有了好的用人导向,就能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3.要在岗位转换上作文章。据了解,少数部门出现“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和“吃、拿、卡、要”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股所级的关键岗位,对这些岗位人员有必要在部门间进行定期轮换,并形成一种制度,可有效解决乱作为的问题。这个方面可以借鉴湖州模式:规定机关公务员在同一岗位工作一般不超过5年,人、财、物管理岗位要重点轮岗。单位机关中层职位实行定期聘任制度,聘任期限不超过3年,中层干部在同一职位任职满5年的,不得继续参加这一职位的竞聘。规定中层干部在一个单位工作满20 年,而且任现职满3年的,必须交流;在本单位连续担任中层正副职满10年或任同一层次职务满6年的,优先交流。

(六)狠抓重案要案,深化查办案件力度

1、要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查办案件要严格依纪依法,要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抵制人情案。要讲究策略,宽严相济,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要切实纠正执纪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加大对腐败分子的经济处罚和追缴力度,增大腐败行为的风险和成本。

2、要明确查办案件重点。在重点查办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同 16 时,要着重查办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如医疗腐败、土地审批等,要着重查办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案件,司法领域中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案件,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重视查办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等。

3、要认真查处大案要案。加强对查办大案要案的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执纪执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健全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审计机关查办案件工作的协调机制和违纪违法线索移交和案件移送等方面的制度。深入查办一批典型的大案要案,对犯罪分之形成震慑效果。

4、要深化责任追究力度。以检查和案件查处为切入点,实行有责必究。以案件查处、纠风治乱、执法监察和党风廉政责任制检查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切入口,对发生在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身上的问题,领导干部主管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实行责任追究。特别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事故、恶性案件及重大腐败案件等,应进行重点责任追究,以警醒各级领导干部。

三、结束语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社会稳定问题。为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抓反腐倡廉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执政基础的理念,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 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切实把反腐倡廉工作和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切实抓好监督检查,推进制度规定;切实抓好作风效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以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为重点,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注重治本、着眼创新的工作要求,全力做好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

四、参考文献

[1]《中国监察》,中国监察杂志社2011年2月,第4期; [2]《中国监察》,中国监察杂志社2011年3月,第5期; [3]《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编辑部2008年6月,第6期; [4]《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编辑部2009年8月,第8期;

浅谈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5

近年来,xx县委、政府在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按照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着力探索我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长效机制,强化监督,狠抓落实,为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但是,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存在载体单

一、内容较少、对象不广的问题。虽然廉政文化“五进”活动年年抓,就农村基层的反腐倡廉宣教工作而言,由于基层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加之受软硬件和财力、物力的制约和影响,对正面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不够深入。还有就是形式较为单一,仍停留在以前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等手段开展廉政文化活动,致使一些村级党组织的党员受教育机会不多,影响到党风廉政教育所应发挥的效果。

2、工作制度不够完善。一些乡镇在制度建设上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有的乡镇虽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但缺乏真正实际管用的,特别是在村级资产处置、村级财务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缺少规范的操作制度和制约手段,村民理财小组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虽然目前实行“村财乡管县监督”制度,但仅靠会计委派、乡镇领导审批、财务公开、农经部门审核监督等办法仍无法彻底杜绝收入不入帐、设立“小金库”、侵占挪用等问题。

3、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全面。主要表现在公开不及时,有的乡镇缺少对农民群众所关心的诸如:抗震安居建设、贫困户救济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党务公开工作需加强力度,各乡镇虽然公开了一些内容,但与上级要求仍存在公开不规范、不全面的问题。

对策和措施:

针对我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们认为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崇廉氛围。一是以农村基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教育对象,通过开展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宗旨观念教育、党纪条规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教育基层领导干部要正确运用权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在教育形式上寓教寓乐,多贴近生活,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举办专题宣讲、观看电教片、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规范从政行为;二是针对干部职务变动、过年过节和婚丧嫁娶、子女升学等不廉洁行为易发的特殊“关口”,或者在群众对某干部在廉政方面有反映时,进行廉政谈话,提前打招呼,事前教育防范;三是注意挖掘基层勤政廉政的先进典型,通过加大正面廉政典型的宣传力度,弘扬正气,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先进事迹、向典型看齐;四是注意以发生在农村基层的案例、活生生的事例为教材,深入农村基层,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地开展警示教育,以案说法,以案讲纪,使党员干部得到警示。

二、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干部行为。制度建设是防止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之举。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党风廉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着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基层领导班子民主议事规则、党员大会议事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决策制度,狠抓“民主管理八项制度”的落实,凡涉及重大事项和决策时,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村两委会”联席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研究讨论,防止由“一把手”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同时,继续完善“村财乡管村用”制度,村级财务审批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查制度,规范村级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强化会计职责,加强会计业务培训,实行财务定期审查制度,建立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各村帐务进行稽核,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努力形成了“乡镇批钱不用钱、村两委会用钱不存钱、村民主理财小组行使监督权”的机制。

三、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的村务公开操作流程图,强化监督制约,使公开的时期、程序、内容、形式逐步规范,真正达到公开、透明、全面、真实。并要在各乡镇抓好2—3个村务公开示范点,把村务公开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浅谈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6

摘要 管理是部队工作开展的根本,是一切工作能顺利完成的基础和部队战斗力的保障。在这篇文章中详细分析了当前基层中队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深刻地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当前基层中队队伍管理的对策;提出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加强条令条例的学习,依法从严治警、干部以身作则、狠抓经常性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要把制度落实放在第一位,进一步促进基层消防中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队伍管理 存在问题 原因 对策

管理工作是部队建设中一项根本性、全面性的基础工作,是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消防安全保卫任务日益艰巨繁重,同时也给消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变化,我们消防官兵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一定的偏移,从而出现了各种不好的现象,暴露出了我们在抓队伍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给部队正常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所以,加强基层中队管理工作,全面推进部队正规化建设,是当前消防部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各基层消防中队必须高度重视。

1.当前基层中队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

部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干部和战士两个方面。不能一味的只从战士身上找问题,从而忽视了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思想方面的问题

首先从干部说起,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是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些干部(特别是一些主官)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不 安心抓队伍建设,一门心思用在金钱方面,还大言不惭的说是为部队的后勤保障做努力,其实是为自己。各项值班以及一日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不能坚持进行,不能更深一层的开展中队各项工作。战士方面上进心不强,荣誉极其感淡薄。特别是在一些骨干身上体现尤为明显。班长怕得罪人,不能很好的配合干部对下面的战士进行管理,发现不好的情况不能及时的制止或向值班干部反映,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还有的战士在自己的各种目的达到后就整天无所世事,抱着退伍转业的思想混日子。1.2士官队伍骨干作用不明显

现在的士官队伍是基层中队战斗力的主要来源。部队留下他们是为了部队的长远发展,希望他们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的士官缺乏光荣感、责任心,与部队留下他们的目的根本拉不上边。深究一下原因才发现,这与我们的干部对他们的管理教育方式不正确存在很大的关系,总认为士官不是兵,更不是官,对士官队伍的作用不信任,在工作中不能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在者是士官自身的问题:有些士官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什么追求了,管了反而得罪人,只要管好自己就可以了,所以不愿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士官根本就不会管,平时又不注意学习,导致他们在管理中方法不当,遭到了战士们的顶撞,再加上缺乏指导,久而久之就磨灭了他们的管理热情,到最后干脆撒手不管了。1.3战士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强

这是现在部队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战士中独生子、干部子女增多,还有一些入伍前外出打过工,思想活跃,此外,随着城市(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兵的大量接收,这些战士吃苦耐劳的精神极差,贪图享乐的思想严重,思想行为随意性大,在艰苦条件经受不起挫折,极易出现思 想问题,造成了管理上的不便。1.4战士个人问题的解决措施不到位

当前基层中队执勤备战工作日渐多样,需要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休假时间相对减少,个人可支配时间非常有限,在找到对象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婚恋问题解决难度大,造成思想包袱沉重,随着年龄的增大,思想上就更容易出问题。由于担负的执勤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再加上中、高级士官越来越多,这部分士官服役期较长,经常都是带着各种问题上岗,心理负担重,严重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也给中队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2.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2.1个别中队管理松驰,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管理是部队稳定发展和战斗力体现的基本手段,一旦管理有漏洞,就会造成部队建设的某一方面的脱节。中队党支部在组织制度上执行不严,或有失原则,就会使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形象受到损害,造成战士不信任、不团结和不拥护,个别干部的责任心下降,以身作则差,也是部队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2基层党支部的工作能力不够全面

要想体现消防部队全部的战斗力,基层党支部就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各项决策,这时党支部成员的素质就决定了支部在具体工作中思路和能力,一旦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整个部队可以说就毫无战斗力可言。2.3部分官兵的思想问题严重

官兵的思想认识高低不等,人生观、价值观各有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在根本上改变其认识的本质,如果强行的让其改变,反而会让其产生不良的想法,少数战士入伍前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到部队后仍然改变不了自由散漫 的习性,加之入伍前动机不纯,没有集体观念,受不了部队条令条例的约束,常常会出现违纪行为,这就为部队的管理带来了很大麻烦。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用科学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提高部队的思想政治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是部队必须坚持的一项应该经常性开展的工作,在部队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跟进,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提高思想认识。要深入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强化消防官兵的精神支柱,增强抵御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确保党对军队的领导;要组织官兵学习掌握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政策、新举措,积极拥护支持各项改革措施,引导广大官兵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及艰巨性,坚定走有中国特色有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对行为科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以及伦理学等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含量决定着工作的质量,是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成正比的。增加知识含量,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抓住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发挥出科技育人的强大优势。要不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的作用。实现政治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是改变政治工作节奏慢,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有效措施,但是这些在部队平常的工作中却被忽略了。

3.2加强条令条例的学习,依法从严治警 条令条例是部队最基本的准则,是任何一支部队都必须无条件遵守的。我们应始终将条令条理做为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基本依据,在全体官兵中强化条令意识,严格要求官兵按照条令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条令条例的学习是不能形式化的,要通过学习狠抓部队作风纪律,确保队伍稳定,力促正规化管理。条令学习应始终与作风纪律整顿相结合,在整顿中坚持学习教育与查摆剖析相结合,查找问题与整改完善相结合,使条令条例更加深入人心,使广大官兵养成自觉学习条令条理的习惯,这样对条令条例的贯彻执行更为有利。3.3严格落实制度,奖惩分明

官兵工作的积极性与部队的奖惩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基层工作中要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定期评比。做到每周有检查,每月有考核,每季度有初评,年终有总评。考评结果与奖励挂钩,努力营造“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激发官兵的内在潜力和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对发现有违规违纪违法的行为,一定要加大查处力度,决不姑息迁就。对战士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轻微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及时加以提醒、制止和教育,坚持早抓、真抓、主动抓。对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在工作中作风散漫、警容不整、违反“五条禁令”、影响部队形象的,要严格按纪律规定严肃处理,以此警示队伍,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树立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这在部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3.4加强干部的管理

干部是一线部队的带兵人,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实际带兵能力,是提高部队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鍵。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干部自觉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注重培养干部高尚的道德和品性。要盯住主流,树立正气,要进行有效的正面引导。二要加大 干部管理力度。要注意克服重兵轻官、严兵不严官、抓基层不抓机关等倾向,把工作重点放在干部管理上,通过抓干部带战士,抓机关带基层。党组织要集体管干部,行政上上级管下级,正职管副职,政治主官要管,军事主官也要管,政治部门要管,其他部门也要管。要确保干部、骨干人人都在组织中、人人都在监督中,决不能失控漏管。三要认真解决基层干部怕管、不愿管的问题。要加思想教育,充分发挥组织、行政、群众监督的作用,采取上下结合、民主评议等方式,严格监督考评,鞭策干部尽职尽责,在干部任用上一定要注重带兵能力、注重工作实绩,要让干部每时每刻都感到有压力,再把这些压力转变成动力,促进部队更好更快的发展。3.5 发挥好士官队伍的带头作用

士官队伍是现在消防队伍的主要战斗力,更是部队各个方面的骨干。干部在带兵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部队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带兵干部要注意激发士官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集体协调意识和荣誉感,在部队建设中要敢于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成为连结士兵与警官的桥梁和纽带,发挥其在消防部队中的骨干作用。3.6注重抓经常性工作

经常性工作包括经常性思想工作与经常性管理工作。管理教育是依据条令条例,结合部队任务和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不间断地、随时随地进行的管理活动,是部队建设中最大量、最具体、最广泛的长远的基础性工作。首先,各级领导和机关要有常讲、常议、常抓的意识,坚决克服经常性管理不经常、不落实,工作热衷于集中突击,或不出问题不管,上边不讲不管的现象,督促指导部队抓好经常性的管理教育。基层部队要有经常抓,抓经常的韧性,在持久养成上下苦工夫、细工夫、长工夫;其次,要把经常性管理教育贯穿于各项工 作中去,克服单纯任务观念,使每一项具体工作的全过程都用经常性管理“武装”起来,促使经常性管理教育出实绩,见实效;再次,经常性管理离不开走“群众路线”。各级党委要统一思想,增强意识,各部门要有全局观念,互相协调,基层部队要广泛开展官兵互管互教育活动,形成部队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经常性思想工作与经常性管理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是相辅相成,互补互利的。应高度重视经常性思想工作,一方面深入扎实开展各项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教育成果,塑造官兵健康的心理与人格;另一方面,要加强谈心工作,加强疏导教育,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同时通过谈心全面掌握官兵的思想动向。抓苗头,抓症候,把工作做到前面,做到“未雨绸缪”,增强队伍管理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针对不同的兵龄结构、区域特点、文化特点定期召开一些座谈会,如农村兵座谈会、城镇兵座谈会、新兵座谈会、高中兵座谈会等,通过座谈,掌握不同特点兵员的思想状况,听取战士心声,并有针对性地调整管理措施,促进队伍的管理。我们必须加强部队的管理教育,进一步抓好队伍管理工作的紧迫性和主动性;加强队伍建设特点规律的探索和研究,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增强队伍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队伍管理责任制和监督机制;加强执勤岗位练兵,以训练促管理,以训练强素质;加强队伍的调查研究,强化安全防事故管理。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大力加强队伍的管理教育,确保部队的安全稳定,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好消防工作,从而促进部队的发展。

3.7完善各项管理机制,确保制度的落实

有了制度,关键就在于落实了。落实的越好对部队的管理就越有利。当前,不少规章制度的不落实,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执行标准不明确。因此,我们在制定一项规章制度时,不但要有具体执行标准,力求明确、细化,而且执行标准 要尽可能压缩弹性空间,体现责、权、利的统一和制约。对于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要注意抓住最关键的细节条款的落实,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违犯了怎么处理,非常明确,貌似简单,但是抓住了关键,它们所带来的震动和促进作用是巨大的。领导要带头,确保制度落实的权威性。很多制度没有落实,或最终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往往与领导没有带头执行甚至首先违反有关。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榜样的力量。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就有号召力和权威;干部要跟班到位,纠偏要及时。要多看、多想、多说,督促到位,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实施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的考评,严格落实抽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督察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随时纠偏,确保制度落实的稳定性,促进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这既是部队正规化管理的措施,也是检验部队管理效果的方法。这一点在制度落实上是非常关键的。很多工作都做了,但成效不怎么明显,就是因为没把制度往深处落实,造成只是做表面文章。在工作中,必须抓细节,如训练塔的卫生,这是很多基层中队都普遍存在的问题,都认为训练塔除了训练就很少人去,领导也根本不去检查,所以卫生很少搞,杂物一大堆,成为一个死角。战士们把很多不该有的东西也都往哪里藏,这给中队的管理带来很多不便。管理无小事,出色的管理必须从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以点带面,真正把中队的管理工作提前一个新的台阶。部队管理工作,应该始终坚持奖罚分明和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执行奖罚制度要公正、公平、公开,不能有各人私情,该奖该罚一切按制度办,注重运用物质和精神奖励等各种手段,充分调动被管理者自觉接受管理和参与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使被管理者在外部和内部的作用下始终维持一定的稳定状态,确保制度落实的长效性,使各项制度确实得到有效的落实。3.8要不断的尝试创新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只有创新,部队建设才能适应形势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当前我们的首要的任务就是不断的创新,它包括管理、教育、训练的体制、机制与手段。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管理、教育、训练水平,从而提高战斗力。

4.总结

这是我对当前消防基层中队在队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看法。主要谈的是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分析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够得到更精辟的意见。

参考文献:

《新时期带兵十法》 王安著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4年3月

基层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7

1 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 机构职能分工不明确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既是公益性事业, 又要接受上级农业部门委托履行执法监督职能, 有的开展经营性服务, 如从事化肥、农药、种子等的经营, 有的从事公益性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农产品质量等服务, 但真正从事公益性技术推广和服务的人员减少, 严重影响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

1.2 管理体制混乱

由于大多基层单位实行县乡双重管理, 有50%~80%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乡镇中心工作上, 如参加计划生育、拆迁、社区建设等工作, 对于上级要求的业务信息反馈难, 农民农事季节需要什么, 生产上急需解决什么问题等不清楚, 严重影响本职业务工作的开展。

1.3 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是国家在基层设置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承担着为农服务的公益性职能, 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原则上所有服务性支出都应由财政负担, 但由于财政核拨的经费十分有限, 乡镇农技推广站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缺口, 常年保障不了差旅费的兑现及办公福利费的列支。导致农技服务的装备手段跟不上。加之, 近几年政府对乡镇支柱产业培植力度的加大, 使乡镇农技服务人员的服务半径成倍的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 又受基本的交通条件和信息服务手段的滞后, 有效的农技服务无法到位, 使乡镇一级的服务能力大幅度下降, 村级服务体系也有心无力, 再加上广播喇叭断线、又无切实有效的技术传播手段, 乡镇的农技服务体系事出现了空白、断档、滞后的现象。

1.4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观念陈旧

大部分推广人员由于经费短缺、工作忙, 没有系统的参加培训和学习, 每年只有近8%的农技人员参加为期1~2周的短期业务培训学习, 因此推广人员知识老化、更新慢, 难以满足农民对新技术服务的需求。乡镇农技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应有的补充, 而原有的农技人员在现岗位上几乎没有再接受正规系统的技术培训, 也没有条件到正规院校进修深造, 知识得不到应有的更新, 使得队伍老化、知识老化的问题十分突出, 很难适应新阶段农业服务的要求。

2 农技推广工作的相关措施

2.1 依法办事, 理顺管理体制

重申乡镇农技站在性质上为国家设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机构, 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承担该行政区域的农业公益性服务, 把乡镇农技站的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一项实事抓紧落实到位, 在人员编制上, 要按照当地耕地面积大小和产业规模确定合理的编制数, 确保专业技术院校毕业的农技人员的比例占50%以上, 同时安排落实每个村1名村级农技人员, 负责公益性农技推广普及工作;在经费上, 编内人员经费和推广事业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实行零基预算集中支付, 确保乡镇农技人员的待遇和公益性服务经费。使乡镇农技站的改革做到定性、定编、定岗、定人、定责、定酬整体同步推进。

2.2 加大培训力度, 逐步提高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

结合各乡镇的农业需求及特点, 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 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专业技术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同时, 每年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 造就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操作水平强的高素质农技推广人才队伍。

2.3 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

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农民需求变化和农业技术推广规律, 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创新, 提高农业技术到位率。要及时遴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组装集成配套技术, 搞好技术培训, 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实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包村联户、科技示范户带动辐射农户制度, 促进科学技术直接到户到人到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切实管用的服务。

2.4 确保事业经费提升服务能力

经费是制约提升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技推广经费的投入。按《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农业法律法规的要求, 财政部门要切实保障公益性服务支出的核拨, 且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并使其所占比例不低于15%;建立农技推广专项基金, 用于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试验、示范及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的更新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对乡镇农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改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工作基本条件。

浅谈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8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高校自主办学权力逐步扩大和教育环境进一步改善,腐败现象也在高校这片净土上滋生蔓延,职务犯罪、学术腐败、乱招生、乱收费等现象在一些高校和部门还时有发生。高校消极腐败现象在数量上、程度上、范围上呈现上升、扩大的趋势,这些不仅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也严重阻碍了高校和谐氛围的形成,因此在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迫在眉睫。各高校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一、现阶段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在人们思想认识当中,缺乏对高校腐败问题的警惕性和预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腐败问不断暴露,并且在数量上和程度上呈现上升趋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形势与任务比以往更严峻更艰巨,但不少领导干部在反腐败问题上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对高校已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缺乏应有的重视。如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高校作为神圣的知识殿堂,“象牙塔”内是人间净土,学校一无权二无钱,想腐败也没那个条件,即使有问题,同社会上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有的领导干部把廉政文化建设同深化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割裂开来,致使反腐倡工作落不到实处。正是这些思想认识方面的偏差与错误,,正是人们对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反腐败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使高校当中少数人不能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的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滋生了腐败心理,私欲膨胀,违法违纪。

2在高校反腐实践中,缺乏有效的腐败“预警”和“发现”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学校经费来源已从单一渠道转化为多渠道的筹资,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对这种情况,高校财务尚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从某种程度决定了财务管理容易成为高校滋生腐败的温床;体制原因与运行机制弊端,造成过度集权、缺乏透明度(暗箱操作)等等,致使近年来高校职务犯罪不断攀生;在科研、学术活动中,评价体制不够科学、完善,比如在学校排名次、教师评职称、评先选优等方面以注重科研为由,将学术研究“物质”化,使科研与待遇、奖金、地位、名誉联系过于密切,过分强调论文数量,以论文数量多少论“英雄”。正常的学术批判难以开展,学术监督和制约机制几乎处于缺失状态,导致一部分投机取巧者的侥幸心理,从而助长了学术活动中的不正之风和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滋生,导致道德的滑坡。社会转型期的结构性问题或体制性问题,制度安排不合理、不健全,如高校招生工作中的弹性政策及各校自行制定的政策,缺乏法制手段和配套措施等,为高校腐败问题的形成与发展留出了“空间”。

3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管理主体“缺位”和监督责任“弱化”现象仍然存在。

高校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党派、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广泛的渠道在形式和主体上虽然存在,但由于体制等方面原因,监督实际上的“缺位”、弱化的问题与责任主体不到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而缺乏有效的腐败“预警”和“发现”机制,腐败问题不能被发现,也就不能查处;对涉及人、财、物等重要部门的监督也存在不到位的问题。高校具有的一定的办学自主权、人事权、物资采购权、财产管理使用权、基建项目管理权、招生录取权、学校产业管理权、成果评审与鉴定权等权力,但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完善的自我约束和监督制约的机制,党员干部有着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条件。当前高校还缺乏对权力运作的有效监督机制。责任制度不完善,责任追究难度大。为尽可能减少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各高校都建立有各种责任制,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基建工程建设责任制、财务管理责任制、行政管理责任制等。有些学校虽将责任分解到部门或个人,也签订了责任书,但是却未认真负责落实。违纪不惩、重犯轻处的现象时有发生。

4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上,缺乏有效和科学的廉政活动评价机制。

在高校,多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有了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活动评价机制,以引导和保证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廉政文化建设在高校缺乏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活动评价机制,这样使廉政文化建设因缺乏标准有时偏离正确的导向。只有对符合廉政文化价值取向的言行给子肯定和赞扬,公开给予支持,才能逐步形成廉政文化的力量;同时,对于那些不符合廉政要求的言行进行批评和谴责,形成抵制反廉政文化的力量。

二、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应该分别从廉政价值观、制度体系、组织体系、环境体系、活动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共同构建,才能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1加强廉政价值观的培育

价值观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魂”。廉政作为一种文化的意识形态,其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处于廉政文化建设中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针对现阶段高校一些人思想认识方面存在偏差、少数人法制意识淡漠的问题,应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师生灌输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总指导的廉政思想、意识和理念。它主要包括高校廉政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职业信念、传统风气和对廉政的认知、感受程度等。高校廉政精神文化主要是把党和国家先进德治文化渗透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制度建设和高等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在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防止各类腐败行为的发生,维护校园的公平公正,保证高校健康有序地发展。它虽然没有直接强制的约束力,但能为廉政建设营造舆论环境、提供伦理支持、培养政治觉悟。因此,高校必须把廉政精神文化建设贯穿于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德育教育、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2加强廉政制度体系的构建

这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骨”,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高校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一方面从意识形态领域培植干部的廉政理念,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相适应的完整的廉政制度体系。要通过建立规范系统的廉政规章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构建一种“法纪使其不敢”、“制度使其不能”、“教育使其不为”的机制、体制,以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使得高校干部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踏牢“底线”,严守“高压线”。当前,高校要预防、治理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制定人、

财、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让完善的制度覆盖到学校的组织人事、教学科研、财务管理、招生分配、后勤服务、物资设备采购和招投标等各个领域和环节,使严格管理、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具有坚实的制度基础,用制度来用人、用权,用制度来做事、管事。除此以外,还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及时修改完善有关廉政制度,制定新的廉政制度,努力形成廉政制度配套体系,建立结构完整、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反腐败机制。

3加强廉政组织体系的管理

这是廉政文化建设的“血”,是廉政文化建设的运行条件。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单个部门负责难以奏效,必须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局面。高校应成立由学校分管、领导牵头,纪委、组织、宣传、教务、学工等部参加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促进党员干部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的先进性教育的一项重要专题内容。党委组织部门负责把廉政文化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党委宣传部门要抓好主要新闻媒体和网站对反腐倡廉的宣传报道。教务、学工部门要把廉政文化教育纳入两课的教学中,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纪委负责与各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先制定廉政培训计划,落实宣传教育内容,然后通过集中培训、教师岗前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年轻领导干部和青年教师的廉政教育。这有才能发挥各级组织的优势,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运行条件。

4加强廉政环境体系的建设

这是廉政文化建设的“肉”,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要构建廉政环境,创设健康的文化环境。

(1)要挖掘教育资源,创设廉洁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营造廉洁的氛围。如:建立校园廉政文化广场,开辟师生廉政作品专栏、宣传橱窗,悬挂著名科学家学者、廉官的画像宣传画,著名的治学、治教、反腐倡廉名言警句警示教育牌,书写催人奋进的廉政文化宣传标语等。

(2)搭建丰富的文化载体,扩大廉政文化阵地。校园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各种文化载体很多,必须综合利用。要充分运用传统载体,将廉政文化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同时,还可以开设廉政文化选修课,编写廉政文化读本。通过开设廉政教育课程,在课堂上进行廉政文化的灌输、廉洁意识的培养。要以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影视、校园网站、电教、工作简报等为载体,定期播报廉政勤政先进典型的事迹,播放廉政教育录像片,发布廉攻教育信息,营造廉政文化的声势。

(3)丰富廉政文化活动。要根据不同类别学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层级、分层次的组织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如廉政事迹演讲比赛、廉政知识竞赛、学习交流会、主题辩论会、参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征集廉洁自律格言、举办“激浊扬清”作品展览、组织“清风”文艺会演等活动,使廉政文化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体现,廉政知识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传播,增强廉政文化的辐射力。

5加强廉政活动评价机制的设置

上一篇:淮阴候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联谊方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