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企业电子商务管理

2024-07-24

如何进行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共11篇)

如何进行企业电子商务管理 篇1

让合适的伙伴在合适的地方做合适的工作,才是最关键,下面就我自己的心得做一些总结,只是个人想法,欢迎大家拍砖,希望能向大家学习。

步骤/方法

规划

① 团队规划

网络推广不像一般的传统行业,它不仅高度整合,而且发展迅速。所以,在开始网络推广团队建设的时候就需要根据项目发展的需求进行团队规划。你当前需要运用多少种营销手段,每个营销方式配备几个人?是一次性把所有人全部上齐之后再进行网络推广工作,还是一边做一遍进行团队建设?这都需要进行思考。一般来说,我们在项目刚上线推广的时候,只配备少数的几个营销人员。尝试几个需要人力相对少的营销方式,比如:SEM、数据库营销、百度免费推广等这几个运作的有一定效果再进行人员的扩充,这个时候早期的团队成员已经被培养的可以带队了,推广工作也进行的比较有序。

② 营销模块规划

营销分为两种:花钱和不花钱的。花钱的如:SEM硬广广告联盟;不花钱的如:SNSBLOGBBS等。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用不了这么多的推广方、式。所有的推广方式其实都是花钱的,因为不需要财力的也需要人力,人力也是费用。因此,完全要根据你的营销预算的投入来规划营销模块,什么阶段上什么方式。

整合

① 团队协调

网络推广的工作如果只有网络推广部门来做是不能成功的,必须由产品部、运营部、技术部共同配合执行。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推广经理就负担着团队协调的工作,

搭建着各项工作沟通的桥梁。在我们各项营销工作进行分工之后,网络推广部各成员提交上来的营销事务都应该有网络推广经理来进行协调,这样做到沟通无障碍。

而不应该由网络推广的其他团队人员去跟其他合作部门沟通,这样会导致营销信息的传递不明确。

② 营销整合

网络推广经理还将担负着所有营销工作的整合。所有网络推广成员都会将网络推广工作的结果以及营销的进展汇总到网络推广经理处,由网络推广经理进行信息的整

合处理。比如:微博与SNS的配合营销,sem与SEO相互配合,论坛营销与软文公关的配合等。有效的整合所有的推广资源,当有促销工作的时候,就能非常

方便的能做出营销方案和营销执行。

控制

① 进度控制

网络推广需要有比较好的进度控制,这样才能比较好的管理好网络推广的各个节点。同时根据公司推广目标的变化而调整公司营销的进度。比如;我们在做一个有周期的促销活动推广,在有效的时

间内,什么时间推送EDM?什么时间进行SEM投放调整? 这都需要网络推广经理去进行把握,然后再将事情分配下去。

② 效果控制

你有没有过网站流量大量增长,但是转化率在降低,甚至你的推广费用在增加的情况。就目前的网络推广整体情况来看,不管你在进行SEM,亦或是进行网站常态的SEO,都可能遇到恶意竞争的问题。还有就是刚开始拿到一个项目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你的SEM该投多少钱,投在什么地方合适?如果你想做到精准,这些都需要进行效果倒推,然后制作方案。这样才能做到一分钱办一分钱的事情,才能更加贴近你的网络推广目标。

发展

① 团队成长

每个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事情。如何保证团队的稳定,我估计是每个公司都在考虑的问题。否则,也就不会出现现在大面积抢夺人才的局面了。作为网络推广经理,如何提升你团队成员的能力,让他们在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上都有所提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毕竟,网络推广的执行是个有点枯燥的工作。如何把这些枯燥的执行转化为乐趣,只有让团队成员在工作中得到提升,能力和适应能力得到升华,他们才会觉得这个工作有奔头、才会充满激情的去奋斗。

② 自我学习

电子商务的发展迅速自然不必多言,一日不学就可能脱节,就可能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失去把控。所以,自我学习也是网络推广经理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也许你会说你只要找到好的执行人员,管理好他们就行了。其实,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所有宏观的把控和操作的细节你都需要有过体验才更好,才能把执行的细节做的更完美。坚持学习,保持知识体系的新鲜程度,才能让我们发展的更好。

[如何进行企业电子商务管理]

如何进行企业电子商务管理 篇2

一、提高成本预算管理水平, 实现成本预算管理的各项功能

为了在成本预算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实现预期效果, 企业需要建立一种随着生产经营循环而不断优化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指标的成本预算科学管理体系, 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预算松弛”, 实现成本预算管理的控制、约束、激励功能。

1. 建立不断优化的成本预算科学管理体系, 必须突破成本控制体系与预算管理体系相割裂的局限。通过分析成本预算管理发现, 正是由于“预算松弛”的原因, 企业总部在编制预算时, 往往采用控制理论中的“黑箱控制方法”, 将下属单位的成本管理过程视为“黑箱”过程, 企业总部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励下级单位控制成本而对其成本管理过程本身并不特别关注。事实上, 可以通过突破“黑箱控制方法”的局限, 进而突破将成本管理体系与预算管理体系割裂开来的局限。

2. 通过成本预算管理项目组与成本管理项目组在人员构成上的相互交替、互相参与, 能有效地促进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 从而有效地提高成本预算管理水平。

二、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有效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1. 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手段, 很难解决复杂的成本预算编制及成本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 虽然现在整个公司会计核算已使用计算机并联网运行, 但公司计算机使用仍停留在输入凭证、输出报表的简单核算阶段, 数据仍不能共享, 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未开发利用起来。这种现象, 直接影响了成本预算的管理水平。有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还必须有良好的管理软件支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FMIS) 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财务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FMIS将支持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包括预算组织、预算编制、预算控制、业绩评估和分析, 真正做到一点录入、多点使用、数据共享, 使预算的编制、分析、下达、控制、考核实现一体化、规范化、系统化。

2. 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 是多部门、多环节、多层次共同来完成的。要求部门之间、上下之间, 共同关心、密切配合, 建立责任中心。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企业根据各责任实体的权限, 将责任中心分为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两类。

成本中心是指仅对所发生成本负责的责任中心。成本中心通常只发生成本费用, 而不会直接形成收入;费用中心是指仅对费用发生额负责的责任中心, 费用中心是以控制经营费用为主的责任中心。

三、编制成本弹性预算, 优化成本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通常只对制造费用或产品总成本编制弹性预算, 而对单位成本预算则采用固定预算方法编制。其实, 单位成本同样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在当前市场供需多变, 企业以销定产, 产销随市场变动的情况下, 采用弹性预算方法编制单位成本预算, 有益于加强成本控管及其绩效考评。单位成本弹性预算可以按相关业务量和所反映成本的范围不同, 分作与产量相联系的单位制造成本弹性预算和与销量相联系的单位销售成本弹性预算、单位营业成本弹性预算。

1. 单位制造成本弹性预算。

该预算反映制造过程中单位产品成本在不同产量下的耗费水平, 主要用于制造过程的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

2. 单位销售成本弹性预算。

该预算反映在产品销售利润形成中单位产品在不同销量下的耗费水平, 它不但用于产品销售成本的控制和分析, 还可用于产品销售利润弹性预算的编制。

3. 单位营业成本弹性预算。

该预算反映在营业利润形成中单位产品在不同销量下的耗费水平, 它不但用于营业成本的控制和分析, 还可用于营业利润弹性预算的编制。

四、成本预算管理应避免形式化, 适当使用模糊管理

在企业经营业务预算中, 成本预算是最基本的预算。在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 由于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等条件限制, 使得企业成本预算管理陷入困境。对此, “模糊管理”成为成本预算管理的新思路。成本预算的模糊管理与一般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管理方法的特殊性, 不是采用刚性的、事前规定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和约束被管理对象, 而是通过系统整合实现人本管理及其管理目标, 以及采取适用于复杂管理的方法论来进行成本预算管理。

1. 成本预算的模糊管理与一般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管理方法的特殊性。

(1) 通过柔性的、伸缩性强的原则性要求来潜移默化地调节、影响被管理对象的行为规范, 而不是采用刚性的、事前规定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和约束被管理对象。 (2) 通过系统整合实现人本管理及其管理目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 利用技术手段, 充分了解管理过程或管理阶段发展变化特征, 然后综合运用定量及定性分析方法, 对管理过程的性质、发展变化作出判断, 并形成相应的应对办法。 (3) 管理方法比较特殊。一是非优化, 即成本预算管理方法不以追求最优化和最高效率为基本原则, 而是在吸取科学管理确定性原则和理性的前提下, 将不确定性引入成本管理范畴中, 使管理更符合客观实际;二是非规范化, 即力求使员工在更大的空间, 以更大的自由度从事创造性的生产经营活动。

2. 企业在适当应用成本预算模糊管理的过程中, 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探究如何更好地进行电子档案管理 篇3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策略

随着信息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档案工作已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电子档案成了档案管理的重要形式。档案管理电子化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档案管理和时代接轨的产物,是档案管理中的一种新型模式。但是由于电子档案的内容与形式是相对独立的,导致其内容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使档案部门在对电子档案进行检验时,很难对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进行认定。本文对电子档案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并提出相关优化电子档案管理的策略。

一、电子档案特点

1.查询方便,储量大。电子档案查询方便、快捷、有利于实现资源泉共享。虽然传统的纸质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电子档案要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下才可视,但有关资料经计算机分类处理后存档,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在电脑上对档案资料进行查询检查和下载打印。纸质档案可以直接阅读,而电子文档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物,对技术设备依赖性强,以磁性介质或光盘为载体,具有非直读性。同时电子档案存储量大,但对保存条件和环境有新的要求。电子档案受存贮介质质量、载体存在环境、存储信息的有交往期等条件的影响较大,而对天南地北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存放不当数据将全部丢失。

2.保密性强同时对管理人员要求素质高。由于电子档案管理是一个新年事物,对计算机等技术设备的依赖性很强,因此,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管理知识,还必须同时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知识。 如传统的纸质档案不易被修改,修改了也容易看出。电子档案容易被修改,具不留痕迹。缺点是丧失了原始面貌和依据,因此电子档案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更高。另外,计算机的保密系统比较完备,能针对不同级别的档案,设置不同密码,对不同的人群授予不同的权限。但由于计算机与网络本身的技术性原因,会遭到黑客的攻击或病毒感染,因此,对系统安全性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个人若操作不当,信息也将受到损失。

二、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1.网络安全保障力度不足。在流动传播的过程中,档案信息因为信息系统自身的漏洞及网络的不安全性,为非法窃取信息、传染病毒及黑客入侵带来了便利条件,致使极端脆弱的网络档案信息安全无法保障。尽管目前我们已经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但对于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因为必须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才可实现电子档案的管理。所以,使用互联网的同时,相应的安全隐患也会随之产生。作为非常重要的机密文件,其含有的信息非常有价值。一些黑客正是因为掌握这一点,才会对相关的网络系统进行恶意的攻击,对信息进行窃取。所以,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首要的难题就是信息安全问题。

2.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存在问题。传统的档案管理是实行纸质文件管理,可通过分辨字迹和纸张等特征来体现文件的原始性。而一旦纸质档案向电子形式转变,就丧失了这些属性和特征。其形式的生成是由实态档案向虚拟档案转变,其生成的状态和接收及传输的状态是一致的,既是复制的,又是原始的,这将无从追溯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同时也很难辨别档案的真实性。传统的纸质档案往往是通过相关的纸张及个人笔记形成的,能够很好地分辨材料的真实性。而电子档案的形式,却丧失了这些个人特质的显著特征。由于材料有着完全一致的特征和形式,对辨别材料的真实性留下了很多的疑问和困难。

3.无法保障档案的完整性。传统的纸质文件往往容易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档案形式,可保障文件的完整性。而目前的电子档案形式因为无据可依,则不能对档案的完整性做出保障,并形成了一定的障碍,不能对档案的形成进行有效管理。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电子档案管理

1.设定权限的审核,进行数据备份。要根据各种人员级别、层次进行使用权限的认定,并依此向利用系统注册登录。在利用中,由系统自动判定当前使用者身份的合法性及其所使用功能的范围,并由系统自动对其使用各种功能操作的路径进行跟踪与记录。对涉及使月未经授权的功能,应能拒绝响应并给予告警提示。同时在电子档案存储载体的使用上,要根据电子档案内容的密级和开放程度,来确定其使用控制程度,在使用中依据利用者背景情况和利用目的来决定对他的授权。应依据利用者的需求和确认使用权限后再进行拷贝的制作。原则上尽量避免把载体上存储的电子档案信息全部拷贝,并通过技术手段防止所提供拷贝的再复制。除公开发行的电子出版物外,对那些提供利用的拷贝必须进行回收。要有完善的提供拷贝手续,提供者和利用者双方应对提供拷贝的内容进行确认,并对使用载体的类型、数量、使用时同、最后回收期限及双方责任人等情况进行登记。对回收来的拷贝,应做信息内容的消除处理。

2.明确职责,加强管理。电子档案的制作人员,应对其制作的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能被保管、保存负有责任。为保证电子档案在制作阶段不出现失真现象,避免制作人员相互推诿、扯皮,要明确职责范围。特别是合作制作的电子档案更要注意划清制作人员的职责范围,使每一个参与人员各负其责。同时要 加强对参加电子档案制作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审查和要求。电子档案是由人制作的,其存储、检索、传输等处理都是按人的意愿进行的。对于电子档案制作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要加强教育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电子档案制作者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他们养成忠于职守的品质、认真负责的工人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技术水平。

3.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档案部门在对档案进行检验时,很难对电子档案的原始性进行鉴定;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出错”的概率和机会远高于传统纸质档案。同时电子档案可被复制,甚至被篡改后而不留痕迹;电子档案信息通过网络传送时容易被窃听、泄密、篡改和伪造,面临病毒的入侵时,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安全又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应从签署技术、加密技术、身份验证、增设防火墙、增加防写措施、选择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硬件设备等安全技术措施强化管理。 同时为确保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性能和质量,在系统设计阶段,在遵循有关规定标准的前提下,应充分综合文件档案管理部门、业务部门、技术研发部门的意见,统筹协调,把相关的管理性措施纳入其中,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通过软件系统来满足电子档案管理的功能需求,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有效。同时,电子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技术工作,与纸质档案管理不尽相同,迫切需要电子档案管理的各项标准、法规的建立,以防止有长远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在形成、使用、归档过程中遭受损失。另一方面,为维护档案部门的权威性,我们必须建立相关制度来规范档案部门作业流程,并赋予其一定职责、权限及义务。

四、结语

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看似简单,实则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既需要具备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即人们对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的正确认识,国家的各项支持;还需要档案管理者对信息化技术的知识储备,需要人们对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条件。前面有困难,但路还要走下去,电子文件的剧增和电子档案的剧增会越来越快速,这就需要档案管理者以大无畏的姿态迎接这场革命式的挑战,从而更好的保护好由电子文件产生的电子档案,传承好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记忆。

参考文献:

[1]冯惠玲,中国电子文件管理: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王岚,无法回避的挑战,必须跨越的巅峰—迎接电子档案的降临[J].档案学通讯,2013.

企业如何根据员工表现进行管理 篇4

1.不能、不愿意或不能、无把握

如果下属在工作时表现为毫无相关知识与技能,而且没有兴趣学习。在现实中,他们原本是很称职的员工,但因为变化,使得他们与组织格格不入,变得消极,或缺乏信心。

领导者在这一阶段应采取“指令式的管理风格”,通过命令和严格的监督来引导并指示下属。

2.不能、但愿意或不能、有信心

如果下属的技能仍不能达到要求,但因为其第一阶段的工作经历,具备了一定的自信,有信心和渴望学习,或者想学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

领导者在这一阶段应采取“教练式的管理风格”,指导、支持和激励下属尽快地提高技能与知识。

3.有能力、不愿意或有能力、无把握

在领导者的指导帮助下,下属的技能与知识已足以完成工作,但如果他们面临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有可能在自信上再次出现问题,不愿意或者因为某种原而缺乏内在驱动力。

领导者在这一阶段应采取“团队式的管理风格”,来激励下属并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4.有能力、愿意或有能力、有信心

下属在领导者的激励、指导和开发下,一步步走向成熟,在能力和意愿方面都能够适应工作。

领导者在这一阶段应采取“授权式的管理风格”,将工作交给下属,领导者只需做监控和考察的工作。

在不同的阶段,下属的状态是不同的,即使是在相同的阶段,下属因不同的工作,其状态也使不同的。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当你面对下属时,你要了解他们,领导他们,与他们一起成功。

CRM如何帮助企业进行客户管理 篇5

这是最近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其实CRM作为专业的客户管理工具在千恒看来有两大特性:规范客户资源和挖掘客户价值。

规范客户资源是帮助企业进行客户的分类管理,把之前无序的客户资源有序化,让客户资源库更加的完善,以千恒CRM的客户管理为例来看主要分为横向和纵向两大方向:横向的分类以客户属性、联系周期、是否合作等关键指标为分类依据;纵向的分类则以客户实际成交额为评判标准。这样的分类模式可以让企业对客户情况一目了然,对已合作、再跟进以及未合作的客户现状都清晰掌握,利于后续的客户维护和拓展。当客户分类管理越规范对于企业而言销售进程就越容易加快,提升企业的销售能力。

挖掘客户价值也源于对客户资源的规范,每一位客户的情况都聊熟于胸就可以制定出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销售方案,为客户提供最佳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整体满意度,这样一来客户的价值充分被挖掘出来,销售最大的价值和意义也莫过于此。

如何进行企业电子商务管理 篇6

企业中高层培训——《如何进行团队管理提升业绩》

课程大纲

第一章、通过领导团队产生业绩——中层的角色转变

1、老板为什么要设中层

2、部门经理的主要工作

3、如何衡量你的管理成功

4、部门经理需要具备哪些胜任素质

5、部门经理需要具备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

6、如何消除阻碍团队整体潜能发挥的障碍

7、团队绩效的SWOT分析

8、如何发挥团队作用使整体业绩最大化

实战研讨:中层干部常见的困惑及解读分析

第二章、目标设定与绩效管理

实战研讨:如何带领团队以提升团队的总体绩效?

方法操练:

1、如何制定部门的绩效目标?

2.如何制定下属的绩效目标?

3、如何量化定性目标

4、绩效评估与面谈

5、有效的绩效辅导

6、提升绩效的四个层面

7、影响绩效的原因

8、改进绩效的技术与方法

9、绩效向标的制订与调整

10、MBE工作日记

11、职位说明书与工作说明书的应用

12、常用的工具

第三章、权变领导与有效授权

1、分析员工类型:意愿和能力

2、针对不同类型状况制定领导策略

3、授权的含义与意义

4、授权风格

5、授权对象的分类

6、授权控制技巧

7、如何进行有效的授权

8、规避授权陷阱

第四章、如何塑造互信的高绩效团队

1、建立互信的工作关系是建设高绩效团队的基石

2、如何建立互信的上下级关系

3、确立共同的远景目标

4、如何营造融洽的团队气氛

5、如何及时掌握下属的思想动态

6、如何协调团队成员关系

6、如何组建与发展团队

7、如何防止误解与冲突

第五章、如何提升下属执行力

1、计划制定的根据

2、计划的内容

3、计划的实施与监控

4、怎样保证部门工作的高质与高效

5、部门经理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6、工作的计划与运行

实景演练:现场部门模拟分析

第六章、如何培养和激励下属

1、能够激励员工的因素有哪些

2、员工流失原因分析

3、权威的正确解读与使用

4、亲自抄刀的好处

5、我做给你看

6、教你怎么办

7、保持适当距离

8、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下属的自愿

9、特殊岗位的特殊人才要用特殊的方法管理

现场释疑:解答中层管理者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第七章——中层经理的沟通技能

1、沟通原则

2、基本的沟通技巧—倾听,反馈,赞美

3、识别不同的沟通风格

4、如何与上司进行有效的沟通

5、上司需要什么样的人

6、如何与上司相处

7、如何与上司配合8、如何“管理”上司取得上司的肯定与信任

9、如何与下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现场释疑:解答中层经理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第八章、跨部门沟通与冲突管理

1、同级相处的几项原则

2、部门间的沟通方式

3、部门间的服务模式

4、部门冲突的解决与处理

现场释疑:解答中层经理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第九章、中层经理以及下属的职业规划

1、影响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员工自身的素质结构

3、所处的人力资源环境体系

4、双重职业发展规划

5、为下属制定发展计划帮助下属成功

6、健康的心态

7、工作原则

如何利用激励政策进行企业管理 篇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努力,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在管理中应该合理运用激励政策, 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激励, 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 让企业员工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 让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激励政策的概述

1. 利用激励政策进行企业管理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 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 引进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资源就是人力资源, 企业在发展的根本也是人力资源, 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应该借助激励政策, 提升企业员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 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 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激励政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员工的绩效, 让员工可以积极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中, 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激励政策可以进一步挖掘企业员工的潜力,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 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提升企业的经济小哟。在企业内部实施激励政策, 可以指明企业管理的方向, 有利于企业重要人才的储备,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激励政策的相关理论

激励政策的相关理论主要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企业管理在实施激励政策时通常采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按照激励目标的不同, 将有利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因素分为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是和工作内容相联系的因素, 保健因素是和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主要是利用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各自的优势, 调动企业员工的情绪, 管理员工的工作情况, 强调了内在激励对企业员工的重要作用。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主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 经常被现代企业应用于员工激励中。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 应该在满足企业员工基本需求的基础上, 利用员工对高层次需求的渴望, 对员工进行激励, 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 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利用激励政策进行企业管理的方法

1. 完善企业的管理方法

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力资源管理、物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建立一定的优势,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激励政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具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满足企业员工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 提升企业员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可以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对企业员工的个性化差异和需要层次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政策的实施, 让激励政策变得更加有效, 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内在潜力, 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让员工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制定科学合理地激励政策, 能够从多个方面满足员工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 让员工对企业形成较强的归属感, 提升对企业的重视程度。

2. 了解员工, 合理安排

企业在进行管理时, 要把企业的目标与企业员工的需求相结合, 将企业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集体利益相一致, 增强员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企业应该对员工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从各方面了解员工的需求, 根据员工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个人性格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 采取相应的激励方式, 满足员工多方面的不同需求。对于企业员工的物质需求, 企业可以采取升职、加薪等经济手段;对于员工的精神需求, 企业可以采取授予荣誉、情感维护、平等对待等方式;对于员工的个人性格, 企业可以善加利用其特长, 避免其缺点的暴露, 利用其长处安排工作内容, 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应当对员工的个人性格和具体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了解, 根据员工的特点进行工作内容的具体安排, 对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 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和愉悦, 同时还对工作充满了使命感。企业可以将员工安排到适合的位置, 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充满兴趣, 对工作充满了激情, 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结论

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改善自身的管理办法, 提升企业的内部凝聚力,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进行管理时合理利用激励政策, 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激励, 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 让企业员工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逐步完善, 加到了企业之间的竞争, 企业的管理方式必须进行创新, 转变传统陈旧的管理理念, 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应该改善自身的管理办法, 提升企业的内部凝聚力,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利用激励政策进行企业管理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为企业的管理方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激励政策,企业管理,管理办法,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江斌.对建立完善的企业激励机制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61-63.

[2]许猛, 刘晓军.浅谈激励及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中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4) :199.

[3]李传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理论版) , 2009, (1) :165-166.

如何运用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管理 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员工管理;策略和措施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油田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浓厚的石油文化,随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行科学高效的员工管理,成为现代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企业文化在员工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解决自身发展而形成的、被内部成员广泛接受的、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追求、发展方向和经营宗旨的综合体现。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企业文化在员工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向作用

企业发展愿景和目标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企业发展实际制定的发展战略,作为一种企业文化,这些愿景可以指导员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凝聚职工的力量。

(二)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为规范员工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共同认同的规章制度约束力,督促员工自觉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从事工作,使员工可以按照自己岗位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职责认真完成工作。从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企业文化也可以对员工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一旦员工出现违背职业道德或家庭美德的行为,将会受到惩罚和谴责,从而从多个方面对员工行为和生活进行规范。同时,企业文化还可以通过整体的价值观念影响员工个体的意念和行动,使员工自觉按照共同的价值追求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三)激励作用

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作用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以人为本”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共同的价值追求,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对员工进行动员、激励和鼓舞,给予员工更多的荣誉,帮助员工解决困难,在发挥企业文化对员工“精神约束力”作用的同时,发挥企业文化“精神驱动力”的作用,使员工明确自己作为企业一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企业文化在员工管理中运用的策略和措施

(一)实施人性化的管理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思想,可以协调形成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者要站在员工的角度进行管理,结合企业发展状况,树立尊重职工的理念,实施人性化的员工管理,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信任,让员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在管理中需要事先调研了解职工的工作、生活状况,及时解决员工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解除员工工作的后顾之忧,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工作中;企业工作中难免存在矛盾纠纷,要借助良好地企业文化,建立诉求表达和沟通协调渠道,让员工充分表达自己对企业的看法和不满,鼓励员工表达出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及时的化解矛盾、解除隔阂,使职工更加心平气和的工作。同时,要创新绩效考核和员工管理制度,强化对员工工作行为的事前引导和规范,尽量避免员工违反工作制度而受到惩罚的情况出现,防止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凝聚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服务企业发展。

(二)科学合理的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发展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职工提供更多地晋升渠道和机会,使员工更加充分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要鼓励职工表达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以企业的发展愿景为基础,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个体的职业规划,不断修订完善员工发展规划,使企业整体目标与员工的个体职业发展目标一致,明确每个岗位、每名员工的职责,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构建和谐活泼的员工关系

工作氛围和员工心态将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现代化的员工管理需要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和谐的员工关系,最为主要的就是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健全完善企业的沟通渠道。要实现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的统一,强化企业自上而下的指令传达执行和员工之间的自由沟通交流,为构建和谐的企业工作氛围奠定基础。特别是要将企业文化与构建良好的员工关系结合起来,在非正式的员工沟通渠道中渗透企业文化,强化对员工的正面引导。同时,油田企业员工构成比较复杂,年龄、学历、身份等差异较大,成为制约和谐员工关系建立的一大瓶颈,应在员工管理中正视员工的个性差异,强化集体理念,有效解决沟通不畅等问题,并对个别共性的沟通障碍和问题进行疏导,全面构建和谐活泼的员工关系。

(四)将企业文化与用人工作相结合

强化企业文化在员工管理中的作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好企业文化,通过渗透企业文化的各类物质和非物质的奖励激励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创造力,形成良性的循环,提升员工管理水平。要将企业文化贯穿员工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企业价值观与选人用人的良性统一,在员工招聘中,要渗透企业文化的考察,确保应聘者在业务技能素质符合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优选出认同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人才进入企业,使员工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员工的入职培训中,不仅要注重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还要对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价值理念等进行宣传培训,在职工入职后也要定期进行相应的企业文化培训,强化员工共同的价值认同。要注意在培训中切忌生搬硬套、“填鸭式”的培训,而是要积极开展团队合作、拓展训练等灵活多样的体验式培训模式,使员工更加乐于接受企业的文化理念。同时,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强化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的统一,适当拉开不同员工的薪酬差距,更好地激励职工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财富,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在员工管理中的作用,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状况,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将企业文化融入员工管理中,进行更加高效的员工管理,服务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建华.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研究[J].现代商业,2011(02).

[2]周莉.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3]王娜,李健宏.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作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7(03).

如何进行企业电子商务管理 篇9

一、ISO 9000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国际上对于 ISO9000标准的争论和疑问,早已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企业的成功实施和追捧,有了肯定的答案和结论。而且,经过改进和完善的2000版ISO9000标准,加强了对最高管理者的要求和规定。这使得企业实施ISO9000标准的过程能够更加顺利,有了更多的成功的保障。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标准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重视顾客沟通,着力于增强顾客满意度。这里,“顾客”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企业的外部顾客,又包括企业的内部顾客即员工;另外,作为下工序的部门、组织或个人又是其上工序的顾客。因此,企业必须同时关注内、外部顾客的沟通,加强和平衡内、外部顾客的满意度。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循环来说明内、外部顾客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企业向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客户满意了,于是订单增多,企业扩大销售,收益增长,这样员工有机会获得满意的待遇、工作环境和成就感等,于是工作更加努力,产品质量更好,物美价廉,使得企业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当中,沟通所起的作用很重要。ISO 9000:2000质量管理标准对沟通做了具体要求。例如,第5.3条“质量方针”中要求最高管理者确保质量方针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即通过宣传和培训等方法使全体员工都能正确了解和理解企业的质量方针。第5.5条“职责、权限和沟通”中要求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例如会议、内部刊物、电子邮件、调查表等形式,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第7.2.3条“顾客沟通”中要求组织应对与顾客有关的一些信息、过程等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

总之,沟通是我们进行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通过对外沟通,企业及时捕捉客户的需求;纵向的沟通,使企业的高层决策和命令能够上传下达;横向的沟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组织间相互理解和配合。

有些人一听到ISO9000就头疼,认为标准里的那些条条框框很枯燥、乏味。诚然,由于ISO9000标准是在归纳、总结很多种行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共性之后高度概括而成的,因此,刚开始接触时会感觉不容易理解,甚至觉得跟我们的实际工作联系不大。其实,深入了解之后就会发现,ISO 9000体系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它对产品实现的所有过程及其监视与测量都作了系列规定。这就是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控制。

这些过程包括:设计开发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检验和试验过程、搬运过程、贮存过程和交付后的服务过程等。这些都是与我们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涉及到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和阶段。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标准要求企业必须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随着企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现有的标准体系可能已经无法彻底、合理地解决。如果企业在取得ISO 9000认证后就一直保持现状不变,那么,当初成功实施的标准体系最终也会变成一堆毫无用处的废纸,企业也会逐渐在竞争中失去优势。

回顾 ISO 9000标准本身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也是经历着持续改进这样一个过程。正因为如此,ISO 9000标准才没有被淘汰,反而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企业的承认和青睐。持续改进是ISO 9000:2000质量管理标准的精华所在。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运作环节,减少失误和纠纷。但是,我们不应简单地认为企业原来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就会因此而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原来发生过的一些工作失误或质量事故就不会再重演。

认证不光是借以解决企业内、外部之间现存的各种问题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它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持有了ISO 9000标准证书,只是说明这个企业在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规定的模式运作,其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最基本的水平,能够为顾客提供保证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二、6西格玛管理的产生及管理精髓:

σ(西格玛)是一个反映数据特征(标准差)的希腊字母,现在不仅仅是单纯的统计标准差的含义,而被赋予了更新的内容。六西格玛意味着差错率为百万分之 3.4(即3.4ppm)。我们知道,在过去是以百分率衡量质量的好坏。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百分率显然已经不能完全来反映质量的好坏,如电子产品。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衡量尺度,3σ不够,要用6σ。同时,经济管理越来越关注顾客满意,质量的概念也日新月异,现代质量的含义就是:首先产品的特性必须让顾客满意和忠诚,其次避免任何缺陷和差错。如果差错率为百万分之3.4,那就是六西格玛质量。现在我们谈的六西格玛不仅指过程或产品业绩的一个统计量,更是指企业业绩改进趋于完美的一个目标,是能实现持续领先和世界级业绩的一个管理系统。

应该说对质量的检测等说法从古代就已经产生了,但真正质量管理开始成为一种科学是在20世纪初期。随着生产越来越复杂,生产成本的提高,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统计质量控制。到60年代,前任通用电气质量总监,通用系统公司总裁Armand V. Feigenbaum写了名为《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的书,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日本在20世纪70至80年代运用全面质量管理非常成功,经济发展很快。与此同时, 从70年代到80年代,摩托罗拉在同日本的竞争中先后失掉了收音机、电视机、BP机和半导体的市场。1985年,公司面临倒闭。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酷的生存环境使摩托罗拉的高层领导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摩托罗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其产品质量比日本同类产品的质量差很多”。于是,在其CEO的领导下,摩托罗拉开始了6西格玛管理之路,

由于其6西格玛运动,摩托罗拉不久就得到了外界的认同,1988年摩托罗拉成为第一个获得颇具影响的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公司。经过10年的努力,到1997年,摩托罗拉销售额增长5倍,利润每年增加20%,实施6西格玛管理法带来的节约额累计达140亿美元,股票价格平均每年上涨21.3%。在摩托罗拉获得成功之后,通用电气和联合信号等国际大公司也纷纷采用6西格玛管理法,并且也取得可喜的成绩。其中通用电气公司(GE)也在全公司积极推行“六西格玛”并取得了市场价值第一的卓越业绩,推行六西格玛到1998年,已经节省7.5亿美元,到1999年底,已节省15亿美元,2000年有25亿美元的回报,这使六西格玛管理的理论逐渐完善并应用实践不断推广。[next]

六个西格玛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帮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状况的企业提高效益。对于追求顶尖级、世界级的大公司,六个西格玛是卓有成效的,可以让公司锦上添花如通用电气(GE)公司;对于正处于变革中的企业,六个西格玛是助推器,可以让公司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对于那些正为存在的诸多问题头疼的公司,六个西格玛可谓是雪中送炭,可以让公司进行大换血。

6 Sigma是过程能力的测量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提高过程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并以价值为基础的一全面且具弹性的系统,可用于获取、维持和扩大企业的成功。6 Sigma的成功导入,以全员活动参与,倡导团队合作,致力于创新与改善,提高客户满意度。6 Sigma的驱动要素,在于洞悉顾客之需,严格使用事实、资料和统计分析,以及全力关注业务流程的管理、改善和创新。

三、ISO9000和 6西格玛管理法的关系

ISO9001: 2000版和6西格玛管理法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例如:组织的质量管理工作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采用过程方法,强调组织领导积极参与质量工作的重要性,提倡全员参与,要求组织建立用统计技术分析过程和数据的测量操作程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认为6西格玛管理法将取代ISO9000标准;有人疑惑 ISO9000:2000版是否会使6西格玛管理法多余。

仔细分析研究6西格玛管理法和ISO9000: 2000版之后,人们会发现以上两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6西格玛管理法和ISO9000: 2000版之间并不存在互相替代的关系,二者之间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对于组织质量管理工作而言,他们所起的作用也是各有千秋。

1、ISO9000族标准为组织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而6西格玛管理法给组织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个新的、垂直的方法体系。

ISO9000: 2000版标准主要由ISO9000、ISO9001和ISO9004三个核心标准组成。ISO9000阐明了ISO9000: 2000版标准据以制定的管理理念和原则,确定了新版标准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规范和确定了新版ISO9004族标准所使用的概念和术语。 ISO9001标准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履行的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是对产品要求的进一步补充。ISO9001标准有两个作用:一是明确通过满足产品的规定要求达到使顾客满意所必须的质量管理体系最低要求;二是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提供基本标准。ISO9001标准是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标准。 ISO9004标准提供了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内容的指南,可以指导使用者实现持续的自我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绩效,实现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更高层次的目标。ISO9004是组织进行持续改进的指南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ISO9000认证的依据是ISO9001,而不包括ISO9004,所以大部分组织仅仅使用ISO9001,即实施9001标准的组织数量远远超过使用ISO9004标准的数量,即要求标准而不是指南标准在企业中起主导作用。所以说,ISO9000: 2000版在组织的质量工作中只是起基础性的作用,仅仅为组织架设了一个基础质量平台。

6西格玛管理法管理系统是一种通过密切关注顾客、流程管理、流程改进和合理利用数据及事实,实现和维持成功的业务管理的系统。6西格玛管理法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6西格玛管理法的核心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即采用DMAIC(确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改进方法对组织的关键流程进行改进,而DMAIC又由下列四个要素构成:最高管理承诺、有关各方参与、培训方案和测量体系。其中有关各方包括组织员工、所有者、供应商和顾客。6西格玛管理法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继承和发展。因此,6西格玛管理法为组织带来了一个新的、垂直的质量管理方法体系。

2、ISO9000是组织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证”,6西格玛管理法则是组织“入住”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方面的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日益增强,国际贸易也随之迅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设置了种种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和各国对关税的抵制,保护的天平已从关税壁垒一侧倒向了非关税壁垒,而其中非关税壁垒主要是技术壁垒。为了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出口商除应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外,还要符合质量认证的要求,即符合产品品质认证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所以取得ISO9000认证证书等于组织得到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但是,一个组织如果要想长期、稳定地在国际市场里占有一席之地,仅仅依靠ISO9000认证是不够的。通过ISO9000认证只能证明组织已经具备保证本组织生产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达到国际基本标准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否能长期保持下去,还需要组织对本组织生产或提供的产品和/或服务以及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因此,组织还需采用一些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以确保组织质量得到持续改进,而6西格玛管理法是众多质量管理方法中非常优秀的一种方法。如前所述,国外许多大公司和中小型企业都已经采用6西格玛管理法,为了更好地与国外企业长期合作,我国企业在积极进行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在本组织中推行6西格玛管理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ISO9000为企业实现质量管理的系统化、文件化、法制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而6西格玛管理法作为一种现代质量管理理论,还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尤其包含了企业长期的经营管理战略。它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综合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思想、体系、手段和方法,进行的系统的管理活动。因此,ISO9000和6西格玛管理法的正确关系是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应该依据 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而加强组织质量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同时实施6西格玛管理法,以便推进和加强组织的质量改进工作。

如何进行企业电子商务管理 篇10

企业应如何管理和操作财务帐、物流帐、海关电子底账

-----避免和减少海关账务监管风险

时间:2012年8月16-17日 地点:上 海 时间:2012年8月28-29日 地点:深 圳

【收费标准】¥2800 /人(包括资料费、午餐及上下午茶点等)

【培训对象】加工贸易企业、三资企业、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保税物流运营企业的财务、关务、物流等业务相关人员

课程背景:

为加强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监管力度,海关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同时,不断强化技术手段和现场稽查核查力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诸多加工贸易企业缺乏对国家进出口法律、法规、政策的足够重视和全面系统的了解,其经营运作缺乏足够的规范性,保税加工货物的监管意识淡薄、管理混乱,与政府监管要求的脱节,企业内部海关帐、库存帐、财务帐管理混乱或者帐目不清,企业留有诸多隐患。

不少企业在“无知”或“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因无心走私违法而事实构成走私违法的事情屡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在此分析加工贸易企业三帐难以平衡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帮助广大加工贸易企业深入地认识到实现“三帐平衡”的细节要求、注意事项,有计划有针对地规范企业运作,建立帐务平衡体系和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关务作业风险和隐患!

加工贸易企业要实现海关帐、仓库帐和会计帐帐务平衡,需要企业各部门加强对保税业务管理要求的理解和认识。依据保税业务的管理要求,从业务源头着手,梳理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企业管理体系的优化、整合,方能解决企业帐务平衡,否则难免帐务不清、积重难返,甚至于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加工贸易海关监管的相关规则实战解析

1、海关总署113号令解读及加工贸易监管管理办法对加贸企业的监管要点

2、海关总署150、155号令解读及加工贸易单耗管理办法对加贸企业单耗申报的要求

3、海关总署173号令解读及加工贸易保税核查办法对加工贸易企业三帐平衡的强制要求与加贸企业的内部协调机制建设

4、海关总署195号令解读及加工贸易料件管理、窜料管理与相应企业内部管理规范

5、加工贸易分类管理与担保制度

第二部分 E册监管要点解读

1、海关保税货物监管模式

2、电子帐册

a.电子帐册与联网监管

b.电子帐册模式联网监管的基本管理原则

3、电子帐册建立

a.联网监管申请和审批

b.加工贸易业务的申请和审批 c.建立商品归并关系和电子帐册

4、电子帐册报关程序 a.备案

b.备案变更与分段备案

(全国招生报名电话:0755-8622 2415 课程会务135-1093-6819 敖老师)

c.物料清单与单耗申报 d.预报核与正式报核 e.海关核销与联网稽查

5、电子手册

a.电子手册管理的特点 b.电子手册建立

c.报关、报核和核销

6、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电子帐册管理模式

a.出口加工区的电子帐册管理模式

b.特殊监管区域内的相互深加工结转的电子帐册管理模式 c.特监区域与非特监区域的深加工结转的电子帐册管理模式

7、电子帐册管理模式下的缓税、纳税与退税

第三部分 三帐平衡与海关监管下的仓储管理

一、海关帐及海关帐建帐中的“单/证/帐/册/表/同”

二、海关帐建帐的资料要求

三、海关帐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

四、海关帐与企业关务内控管理

五、部门协调与关务管理

六、符合海关要求的企业帐册及单证

七、加工贸易企业账簿及单证管理

八、海关账与合同掌控之管制报表

九、海关帐年度报表

十、海关账务作业误区及规范的作账方式分析

十一、海关帐建帐及三帐平衡的一般思路

十二、海关帐流程明晰及注意要点

十三、海关帐的建帐要点和明晰帐的基本内容

十四、海关对企业帐册、单证的规范要求

十五、记帐方式选择分析与对比

十六、受海关监管的企业凭证、帐册与报表

十七、记帐所涉及到各种凭证单据的要求

十八、原材料、产成品进出存帐现场记帐

十九、生产设备帐现场记帐

二十、边角废料、残次品现场记帐 二

十一、外发、受托加工帐现场记帐 二

十二、深加工结转相关帐册现场记帐 二

十三、关封控制与结转平衡控制表 二

十四、执行合同管控平衡表

二十五、使用ERP企业如何记录海关帐 二

十六、内外销兼并企业如何记录海关帐 二

十七、如何区分记录保税与非保税帐册 二

十八、企业转型海关帐如何转换 二

十九、联网监管企业如何记录海关帐 三

十、不同企业海关建帐的细节对比

第四部分 加工贸易企业关务内控管理及内部流程风险防范

(全国招生报名电话:0755-8622 2415 课程会务135-1093-6819 敖老师)

1、企业关务内控及内部稽核制度

2、企业关务内控制度的要点和思路

3、关务督导与关务控管

4、仓储物流督导与仓帐管理

5、财务督导与财务管理

6、物料清单、配方表与单耗管理

7、盘点核查与单耗管理

8、企业关务内控流程及相关要点

9、采购、物流、业务跟单对企业关务内控的积极影响

10、关务、仓储、财务、业务、物流、产线的内控整合

11、企业关务总监的作用和操作规范

12、关务协调与企业物料流向、财务资金流向、生产作业系统整合

13、余料结转管理与企业仓帐的“盘亏”与“盘盈”

14、进料加工复出口及进料加工的出口退税管理

15、进料加工的“免、抵、退”税计算及账务处理

16、进料加工的料件退运/退换/仓储/窜料/帐务处理几疑难解析

17、进料加工的半成品结转与进料加工外发业务疑难处理

18、进料加工的成品退运/退换/仓储/窜料/帐务处理及疑难解析

19、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税收政策对比分析 20、加工贸易业务对比分析

21、三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分析

22、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对加工贸易的意义和影响

23、加工贸易的补税问题

24、加工贸易余料、废料、残次品处理

25、深加工结转流程解析与疑难分析

26、深加工结转业务与外发加工

27、加工贸易中的 “园区游”

讲师介绍:

陈硕老师,双硕士(美国马里兰大学MBA、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省外经贸厅贸易顾问,香港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香港贸易促进会会员,《粤港中小企业贸易论坛》主讲人之一,曾任世界500强的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进出口六部部长,中粮集团驻香港、加拿大商务主办,惠尔普(美)上海有限公司南区经理和运营总监、深圳某著名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香港IBT国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国 际贸 易首席咨询师,东京丸一综合商社西北区市场总监、珠海威玛石油设备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多年来先后在上海、北京、山东、浙江、江苏、四川等地举行了600多场国际贸易专题讲座,为近百家企业做过专门内 训或顾 问服务,受到企业和学员的广泛好评,陈先生具有极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典型的实战派讲师,20多年的外贸业务管理经验,特别在处理外贸业务疑难问题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技巧,具有娴熟的业务技能和极佳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国际贸易术语有极精确的理解,同时陈先生还将传授很多创造性、边缘性的操作手法与心得同大家交流和分享,每次都令学员意犹未尽,茅塞顿开。

陈老师至今已为上百家涉外企业和机构提供了满意的团队、进出口业务内训及相关的涉外咨询服务,部分客户如下:

1.高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等高校MBA特聘国际贸易客座教授。

2.机构:国家机电进出口商会、国家医保进出口商会、多家省市商务厅局、香港贸易通、国家商业技师协会、多家保税港区管委会

3.银行:浦东发展银行、荷兰银行深圳分行、渣打银行深圳分行、建设银行厦门分行、深圳发展银行

(全国招生报名电话:0755-8622 2415 课程会务135-1093-6819 敖老师)

4.跨国公司:DSM(帝斯曼)、GE、COLSON、高露洁、克莱德贝尔格曼、国民淀粉(阿克苏诺贝尔)、爱普拜斯应用生物系统、仕林企业集团、NOK、环球精密仪器、岛津株式会社。

5.电子科技:中国通信服务、东方信联、晟大光电、唐德电子、方正科技、中兴通讯、舜宇光科、美的集团(空调、生活电器、洗碗机、橱电、日电集团海外财务)、美的威灵电机、格兰仕、TCL多媒体、TCL通讯设备、厦门灿坤、康佳集团、志高空调、海尔空调、荣事达、深圳桑达--菲利普电子、宁波奥克斯、广东东菱电器、长盛电器、广东奥莱克电子、徐州精创电子、冠捷科技(苏州飞利浦)、武汉精伦电子、深圳同维电子、广东金鹏集团、广东北电、欧普照明、深圳兆恒实业、安吉龙科技、KIRISUN电子科技、欧琳集团

6.工程机械与石油设备:中国重汽、莱钢建设、南方中集、三一重工(SANY)、柳工、浙江中捷集团、江苏双登集团、中海油渤海油田、天津大港油田、珠海威玛石油、上海现代房产设备

7.轻工纺织、工艺文具:三枪制衣、贝发集团、广州佳威脚轮、绍兴永顺景文具、宁波兆生文具、宁波成路纸品、艺彩联合印刷、上海和汇安全用品、白桦林遮阳制品、日兴不锈钢制品、柏琪眼镜、健业纺织(健润针织)、佛山大明家具

8.陶瓷:路易华伦天奴陶瓷、歌纳卫浴、新中源陶瓷、鹰牌陶瓷、珠海名家、英皇陶瓷 9.制药与食品:旺旺集团、曼秀雷敦药业、云南白药、黔香酒业

10.外贸与商业零售:宁波萌恒工贸、厦门外图集团、泉州中太、广州中之豪、浙江物产国际、厦门建发集团、弘业股份、珠海国贸、上海白马传动设备、深圳瑞凯、西藏金珠、海的贸易、深圳岁宝百货、成都维士

如何进行企业电子商务管理 篇11

【关键词】 新形势 经济管理 创新

引言:

目前,在全球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在此种环境下应当怎样搞好经济创新工作?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是各个企业领导高层领导需要慎重做出研究和决定的。在这期间,企业内部的员工和经济管理层人员,需要将自身的进步方向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努力做到自身和企业良好的共融性。

1.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的必要性

我国企业经济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企业经济管理已经很难满足市场竞争的现实要求,其性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1企业缺乏创新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市场化与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压力面前,我国多数企业已经深刻体会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在实际管理中将其进行表现和落实,对经济管理的组织协调还缺乏力度,没有本质的转变经济管理理念和模式,企业经济管理的紧迫性和战略性依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即使是企业已经有了先进经济管理理念,但还存在不懂如何去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践,能动、科学地将先进经济管理理念运用到实际管理中去。我国很多企业经济管理的通病就是流程较为随意、模式不科学。根据现代经济管理理论来说,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管理的复杂系数、管理的层次、市场的半径以及管理的幅度都会随之增大,这就对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的经济管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势必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后续发展埋下祸根。

1.2企业内部管控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较多企业内部控制的很多目标过于形式化与简单化,目标定位比较低,对企业缺乏统一的指挥协调机制,也就很难形成高效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很多企业视野范围太过狭窄,内部控制仍然停留在内部会计的管理控制。就当前的市场实际环境,不能只是将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看成是成本控制的唯一手段,全面的经济管理不能再是空谈。单纯的财务管理与审计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被无故流失或者浪费,但是远远不能应付企业全面的经济管理,这样做往往会造成企业的物质与财产损失,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可以说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埋下极大地不安全隐患。

2. 企业如何做好战略部署

在市场经济复杂多变的今天,做好企业经济计划部署是经济管理发展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当要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

2.1发展方向的确立

企业在明确发展方向之后,工作才能进行科学地战略部署,因此在高层经济发展方向划分阶段,明确投资建设的业务内容应当是首要内容,在这期间,对员工的大方向意识,企业领导需要加强培养。其次,在时刻变化的新形式经济市场中,应当了解市场发展的大方向,注意观察市场信息变化,不断捕捉住有利的信息资源,及时调整整顿,在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下,做到经济计划的创新投资工作,从而做出最有利的投资方案。

2.2凝聚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进行综合市场对比中,战略创新必须首先要认识到自身竞争方向的问题,认识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要加大管理和研究的大力度,在竞争的环境中,加深整个企业的凝聚力,从而才能更好地和其他企业及行业进行竞争。

3. 进行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创新

3.1灵活管理方式

管理创新是提高生产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企业内部,在正确的战略部署指导下,领导应该认识到自身的管理优缺点,员工也要在管理中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在不断变更的市场经济之下,积极發挥各自的长处和优点,并及时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对员工的管理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密不可分,因此,企业在形成一条强有力的管理体系之后,领导层不应当照部就搬地死板行事,需要进行灵活管理。 同时,灵活和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企业不断壮大发展的过程中,在生产第一线,领导应当积极迈出第一步,进行辩证地分析和探讨,把人才的发展与知识化和信息化的信息有利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才容易将更多有效的信息不断地灌输到员工脑中。

3.2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在现实工作中,企业领导首先应该认识到人是第一生产力,在大形势下,应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员工全面发展上面,如果企业当中呈现出每个员工都进行自身的发展和创新,那么企业整体的创新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企业领导层应当形成一种变通的管理思路,密切关注每位员工的自身特点,发现他们身上存在问题时及时进行更正,在科研发展的企业,需要注意员工创新意识的提高,在员工进行生产时,要积极培养他们技术知识的提升,这样每一位员工才能主动自觉的为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这样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才能获得有利的市场地位。在对员工的培训中,领导还要增强企业员工思想道理的能力,将加强员工的自身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而提升他们个人价值。

3.3知识创新

把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知识结构变得更新型与系统化,是企业内部进行知识再创新的核心内容。知识的传播速度在当今社会中非常快,企业领导应当注重培养员工多种知识结合的发展理念,并注意自身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创新,因为无论在进行市场竞争还是企业内部生产中,都需要多方面的牢固知识做后盾。要想在市场中有竞争力,就必须掌握起多种不同方面的知识,才能有一个立足之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还要做到不断创新,经济新形势下,企业只有创新的理念才能赢得客户的注意。在市场中往往是那些前所未有东西最吸引人们眼球,因此企业的竞争力应当依赖于企业内部知识创新的发展,把这些经济知识创新作为最有利的产业推动,这才是企业永恒不变的经济管理理念。

4. 企业应当不断营造经管理创新氛围

企业领导层应当将创新的理念付诸于行动。在经济管理中,要在细节方面进行有力的创新,在企业总发展的方向上固定好;在对员工的管理中,要深化每一个细节每天都要进行创新。要想不断的进步,就必须不断创新,因为创新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每个工作日开始的时候,领导应该做好新一天的新计划,只要是正确的,就应该得到领导的重视,在生产中不断鼓励员工的再创新。领导在进行系统管理时应看清方向,一旦创新出现问题或是失误,应当及时给予改正;第二,对于其他企业的好方法、好点子,企业领导及员工应当积极引进,从这些好方法、好点子中得到启示,从而得出有利于本企业进步和发展的东西。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取精华、去糟粕,敏锐地发现其中的优点和缺点,努力做到在发展中求革新,在革新中求升华,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第三,企业各层次人员,在企业不断壮大的同时,要清楚经济市场的新方向,注意战略部署的再革新,从而可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作为企业领导层首先要能够敏锐地发现新的发展趋势,要有前瞻性,引导员工走出产业发展固定化的境地,在原有的产业结构上进行再创新。

结束语:

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正在不断地向世界经济靠拢,在大踏步的向前发展。企业经济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不断进行创新,不断地在经济管理中开拓进取。

参考文献:

[1] 沈二琳,李德其.对构建企业创新管理体系的探讨和分析[J].中国企业管理信息,2010.

上一篇:Unit2 Language word power(译林牛津版高一英语必修三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我的大树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