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王笑

2024-10-19

教学反思-王笑(精选3篇)

教学反思-王笑 篇1

《回忆》教学案例

洋县书院初级中学

王笑微

连续几周的公差已经耽误了太多班级的音乐课,对于每周只有一节课的初中学生,他们对于音乐课的期盼和热情是可想而知的。

今天是八年级第二单元《多彩的音乐剧》中音乐欣赏《回忆》,此曲是选自世界四大音乐剧之首《猫》中的选段,面对学校还在建设中的音乐教室不能使用,面对如此艺术气息浓厚的欣赏作品,我该如何进行呢?马上就是八(3)班的音乐课,我仍在发愁和思索中上课铃响了,无奈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来到八(3)班的门口,刚露了个头,就听到一阵掌声和欢呼声,同学们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喜悦,停了一秒我走上讲台:“同学们,我能把你们刚才的行为当做是对老师的思念和欢迎吗?”“能!”我听到了异口同声的回答。“老师,您有多久没给我们上音乐课了吗?”班上那个调皮大胆的王林带着十分委屈音调站起来说道。“就是,就是”其它同学随声附和。“老师也觉得特别对不起大家,因为出差所以缺席了大家的音乐课,老师一共带了十五个班的音乐,但凡我在学校都不会因为自己的事耽误大家的,请同学们相信,老师同样珍惜和你们在一起的每堂音乐课。”讲完这翻话,我瞬间得到同学们的原谅,因为他们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不不满和恼怒的神情。

接着我开始了今天的课程,“同学们,我们聊聊天吧!”同学们面面相窥,不知所云。“谁家养猫了?请举手”七八个同学举起手来,“谁能模仿一下你家猫咪的叫声呢?”话刚落音“喵~~~”我听到了几十只猫的叫声,同学们都争相模仿了起来。我拿下自己小蜜蜂扩音器上的话筒放在了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李阳嘴边:“你来。”他很羞涩,站起身,“喵~~”温柔的声音使人身子一颤,好多同学捂着嘴偷偷乐!“这是一只刚出生三个月的小猫咪呢!李阳模仿的太像了,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吧!”我及时的评价使得更多的同学都争模仿。只见王林的手举的都高过了头顶。我走到他身边,把话筒递了过去:“喵~~~~~”他响亮的声音再一次回响在教室上空,只听张晓喊到:“这是一只野猫!”“哈哈哈……”刚刚平静的教室再一次笑成了一片。“嗯!王林模仿的像,张晓评价的很到位!”看着这么好的课堂氛围,我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养猫的同学家里,谁家的猫有名字呢?”几个同学互相看看,没有一个人举手,全场寂然,看准机会,我接着说:“老师这里有几个猫的名字,看看能给你们家猫咪挑一个吗?如果不行,你觉得它可能会出现在那些领域呢?”“好”“有魅力猫、英雄猫、火车猫、领袖猫”一口气我抛出了《猫》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同学们都傻了,片刻之后,何康站起来说:“老师,我家的猫不会起这些名字,我觉得他们都应该出现在动画片里”“电影里”“小说里”“漫画里”“摇滚乐队里”……同学们各抒己见七嘴八舌的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我肯定到:“今天老师要让他们同时出现在一个舞台上,那就是音乐剧!”就这样,我开始这堂课的教学,在没有任何教具和多媒体的支撑下,仅凭学生对老师和音乐的喜爱,我只用了一个U盘和扩音器就完整把这堂音乐欣赏课上完,效果出乎意料!具体操作如下:

1、介绍音乐的概念。

2、让学生到台上朗读《猫》的故事简介,让同学们了解《回忆》的演唱者魅力猫的经历,同时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分析。

3、音乐响起,首先让学生初听,感悟音乐的旋律,记住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句,并试图哼唱出来。

4、教师范唱,学生模仿,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魅猫生活的艰辛和对儿时猫族给予她的温暖的回想。

5、再听音乐,让学生分组用身体语言表述出对音乐的理解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旋律中去。

6、再次听音乐,让学生加深对音乐旋律的印象。

7、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趁热打铁对四部经典音乐剧的其它三部作品作出介绍,学生们在没有经老师的提示下拿起了笔,记录下来。

当最后一个字落地,下课铃声响了,带起教具我离开的教室,脑海里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久久挥之不去。

教学反思-王笑 篇2

一、目前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反思=检讨书

检讨书式的教学反思, 字里行间充斥着自我责备、抱怨和贬低。对自己教学理念不新潮的怪、教学水平不成熟的恨、教学经验不丰富的怨、教学设计不严密的悔、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叹……读这些教师的教学反思, 我们看到的只有对失败的念念不忘和刻骨铭心, 对自身的求全责备和扼腕顿足, 令人倍觉压抑和郁闷。

2. 教学反思=表扬稿

表扬稿式的教学反思, 通篇充满赞美之词, 陶醉之情溢于笔端。对自己先进教学理念的阐释、完美教学预设的解读、良好教学效果的分析、精湛教学技巧的欣赏……读这些教师的教学反思, 我们看到的只有对成功的沾沾自喜和情不自禁、对自我的由衷佩服和欣喜欲狂, 叫人既生敬意也存质疑。

3. 教学反思=计划书

计划书式的教学反思, 遣词造句不温不火、平铺直叙。内容涵盖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媒体的使用、课堂练习的设计……读这些教师的教学反思, 我们看到的只有对计划的娓娓道来和条分缕析, 对效果的漫不经心和置若罔闻, 使人坠入迷惑和混沌。

4. 教学反思=贴标签

贴标签式的教学反思, 行文之间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有课标的明文规定, 学者的高深理论, 专家的研究成果, 名师的警句名言, 报刊的伟言宏论……读这些教师的教学反思, 我们看到的只有对理念的权威解释和寻章摘句, 对未来的慷慨激昂和万丈豪情, 让人萌发憧憬和唏嘘。

细细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 既有教师对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的因素, 也有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程序性和技术性掌握不熟练的因素。那些挂在嘴边、响在耳旁、写在纸上的豪言壮语或怨声载道, 不是也不应该是教学反思的应有内涵, 而敷衍塞责、应付差事的表面文章, 本质上是对“教学反思”的背叛。

二、提高教学反思有效性的策略

反思, 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或经历为思考对象, 从不同的时空视点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重新分析和审视的活动, 其意义在于对原有经验赋予新的理解, 从而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 增强专业判断和行动的能力, 提升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合理性。可以说, 真实有效的教学反思是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对话”的平台, 是沟通教师“倡导的理论”与“采用的理论”的桥梁, 它既是教师捕捉、活化教学经验的过程, 又是教师通过高度个人化的思维活动, 对个体独特的教学情境进行重构的过程。

笔者以为:有效教学反思=冷静分析+客观审视+认知重建+实践回归。有效的教学反思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行动的反思与在行动中反思相结合、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的原则, 遵循“审视过去、立足现在、着眼将来”的思维模式, 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作出理性与客观的分析、评价, 既反思自己取得的教学经验、思考自己的成长历程, 又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动机、兴趣、目的、情绪状态等心理操作因素, 还要反思教法选择、材料组织、媒体运用、气氛调节、活动控制等教学技术因素, 更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从而使自身的教学活动更理性、更自觉、更有效。有效教学反思可按照下面四个步骤有序进行。

1. 冷静分析

要求教师既不能因为一节课的成功或失败而沾沾自喜或耿耿于怀, 也不能因为他人的评价而左右自己对教学活动的独特感受和判断。一般情况下, 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学反思在时间维度上不能“前赴后继”, 要留出一定的缓冲期, 以平息内心的激荡和冲动, 使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分析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个阶段要着重解决“课上得怎么样”的问题, 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适当? (2) 选取的教学素材是否合适? (3) 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4) 设计的教学结构是否合理? (5) 预定的教学效果是否达成?估计达成度有多高? (6) 沟通的教学信息是否顺畅? (7) 教学重点是否突出? (8) 教学难点的化解策略是否有效? (9) 学生的情绪兴趣是否浓厚? (10) 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否得力? (11) 练习的布置安排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这样的分析, 教师才有可能对自己所上的课形成较为系统、全面、客观的认识。

2. 客观审视

要求教师借助于冷静分析形成的认识, 运用系统论、方法论的原理, 从教学理性、教学实践的视角, 对自己上课的成败得失进行比较公正、合理的归因。这个阶段要着重解决“课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一般可以采用“对行动的反思”和“对结果的反思”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对行动的反思”可从如下方面进行。 (1) 审视教学观。是静态的、片面的、机械反映论的教学观, 还是动态的、辩证的、模式论的教学观;是传统的教学观还是现代的教学观;是否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 审视教学设计。它不是一般的教学设计回顾, 而是深究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对不合理的行为方式进行变革, 重新设计教学方案。 (3) 审视课堂教学过程。要深究教学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师生合作与情感交流、课堂提问) , 并对此提出修正意见。 (4) 审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否做到了“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 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的要求。

“对结果的反思”的关键就是“以学定教”, 即以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要结合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同事对教学活动的合理化建议, 课堂观察、作业批改、知识检测等形式呈现的教学效果, 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参与程度, 认真反省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审视, 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材分析和处理 (教材编排特点及地位、重难点确定的依据及突破方法) 、学情分析和预测 (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经验和基础、新知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教学预设和生成 (教法选择、程序安排、媒体运用、练习布置、课堂调控) 等方面的成败得失对教学活动造成的影响, 为改进教学提供有效的资料积累和技术支撑。

3. 认知重建

对教学活动的反思是为了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因此教学反思中的认知重建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这个阶段着重要解决“怎样改进教学”的问题。认知重建的重点是探求在教学情境中如何以更为经济、合理、科学、有效的途径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质疑。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 有质疑才会有新的发现, 有发现才会有努力, 有努力才会有发展。教师要抛开对一节课成败得失的患得患失、斤斤计较, 经常进行这样的思考:情境创设有效吗?提问设计合理吗?教学结构科学吗?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妥当吗?生成型教学资源利用恰当吗?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教学效果会更好……

(2) 对比。过去的教学经历对于我们来说虽不可逆, 但教师可以通过反思它的对立面来预期我们今后面对类似经历的态度。比如, 用讲解法教学某个知识点效果不佳时, 想一想:如果用启发式教学, 效果会怎样?再比如, 针对自身教学中经常忽视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不足, 可以设想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 要注意留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去自主探究和发现……这样的反思并非“马后炮”, 它至少暗示着我们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该怎么样去做。

(3) 归因。学生的学业成败是反映教与学效果的直接指标, 教师要依据学生课堂中发言、作业、检测等反馈的信息以及大部分学生在内容掌握上存在的一致性问题, 了解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 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得失,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认知活动效果的因果关系作出合理解释和推论, 从而理解、预测、控制和变革以后的教学行动。比如, 课堂上发现学生普遍出现迷茫、困惑或者练习中共性错误较多的时候, 教师就要思考: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还是教学内容难度偏高?如果教学方法运用不当, 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效果会好一些?如果是教学内容难度偏高, 应该怎样降低难度, 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有效突破难点?

(4) 归纳。教师要善于把在自然状态下零星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甚至是游离于记忆之外的日常教学活动经历有机联系起来, 经常想一想:我的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有相同之处吗?学生学习中遇到这么多挫折说明了什么呢?通过分析和思考, 归纳总结, 找出它们的共性之处, 那么这些经历就会显示出一般性的规律, 就可能发现教学困境的症结, 从而降低类似问题出现的几率。

(5) 换位。教学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师的教学期待有差距, 甚至是大相径庭的局面。面对这样的教学困境, 教师不应该一味地抱怨指责学生, 要重在从自身的教学层面找问题、寻差距。可以这样想:如果我是学生, 会不会有他们那样的想法?会不会也在这样的环节出现差错?是不是也会遇到同样的困难……经常进行这样的换位移情思考, 对于形成融洽、和谐、平等、高效的教学氛围是大有裨益的。

(6) 交流。有效的教学反思除了要求教师时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表现出审慎的态度、品格和习惯之外, 还要求教师以开放的姿态, 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等方式虚心和其他教师交流。欣赏课堂教学亮点, 寻找自身存在的差距, 将成功做法嫁接到自我经验的相应部位;剖析课堂教学失误, 汲取教训, 做到防患于未然。研讨和交流, 既要相信“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不妄自尊大、不妄自菲薄, 又要相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辩证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 从而增长教学智慧。

4. 实践回归

通过分析、审视, 教师对自身教学现状有了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 对问题的成因有了较为清晰理性的认识, 对如何改进教学有了较为明确具体的期待, 而验证这些了解、认识和期待的正确性、有效性的最好途径就是返回到课堂教学这个“最好的实验室”去进行实践。这个阶段着重要解决“课可以这样上”的问题。实践回归要求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调整和修正自己的习惯性教学行为, 精心预设和重构那些和以往经历相似的教学情境, 从而更加合理地组织和调控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养的提高, 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教学反思到学生反思 篇3

反思之一:关于学情的反思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 由于对教学工作还不太适应, 我一度忽视了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 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 认为只要把教材钻透了, 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 学生就易接受。然而事实证明课堂收效甚微。渐渐地我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因而也留意起学生的特点。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我发现学生有以下两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方面, 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到了令人心寒的境地:从元素符号到化学式的书写, 最基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 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高一新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的习惯, 表述能力特差, 课堂笔记和课外学习的自觉性不够, 授课采用化学用语教学, 同学们不能适应, 也不能很好的理解。

另一方面, 平行班的同学都各有特色, 比如一个班的学生比较活跃, 学生反应较快, 上课气氛积极, 但学习欠深入;而另一个班正好相反, 上课需细嚼慢咽, 但整体认真刻苦。针对这样的特点, 我充分认识到: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 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将会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因而在备课的时候我已做到了“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反思之二:关于教法的反思

了解学情, 备课充分, 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 不让其分心, 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为此我采取的措施有:

一、保持、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

二、夯实基础知识,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有效地进行个别辅导

反思之三:关于不足的反思

1、教法需要再改进。比如有时太注重个人的分析, 轻感悟。对习题的讲解中, 自己分析过多, 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以后我会多加注重与学生思维的衔接上, 多加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所在, 而不是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

2.与学生的沟通还需要加大力度, 因为这需要时间的投入, 而且师生双方都有合适的时间才行, 这方面协调还不好, 要学会见缝插针。

反思之四:对教学风格的反思

教学艺术是诗篇, 教学风格是韵律;风格能产生魅力, 魅力能启迪智慧。所以我们青年教师一定要在短时间内, 不断总结前人经验、探索学习方法、摸索教学规律, 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要坚信“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古训。

要做到课严谨而富有策略, 幽默而富有哲理。既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又有独特的教学方法。讲课思路要清晰、条理分明,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慷慨激昂、过渡自然, 活泼明快、热情奔放, 机智诙谐、幽默风趣, 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 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一个恰如其分的幽默, 引来学生会心的微笑,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心神领会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这正是如潺潺流水、春雨润物般的美好境界, 从而引领学生走向健康和高尚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听我们的课, 心情舒畅、乐于学习, 不仅学到知识, 也受到思维升华的训练。这就是我要奋斗的目标。

反思之五:由教学反思到学生时时反思

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教学体现的是师生互动, 所以在教学中要想得到好的收效, 教师的反思与学生的反思是分不开的。

学生们其实在每节课后也应该好好反思, 在反思中进步, 但是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可以将这种方法上升到理念的高度并比较规范的渗透到每节课的教学当中, 直到王老师提出了5分钟的反思教学法并在全校进推广和施实。

在施实反思教学法的过程中, 通过自已的体会, 加入思考, 对反思教学的理解也在每天的教学过程中发生着变化。

首先, 在刚刚实施5分钟反思教学时, 将反思的时间留在整节课的最后5分钟, 实施了固定的40+5模式。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 发现学生们并不知道这5分钟需要反思什么, 也就是你留了时间, 可是学生却不知道反思的目的是什么?后来, 加入了问题反思, 情况要好一点。时间再长一点觉得固定的将最后5分钟用来反思, 太机械而且有时会影响到教学的灵活性, 所以王老师就对这种模式进行了改进, 并将5分钟反思上升到了理念的高度。

之后, 就形成了反思理念教学---让学生在每完成一段知识的学习以后就及时的进行反思。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引起注意, 而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各概括的能力。相比较之下, 这样的反思理念教学不但使教学更加灵活 (可根据知识的难易、重点与学生掌握的情况去调整反思的时间和形式) , 而且也促进学生养成一种的良好的学习惯, 这一点非常重要。由此, 我就将这种理念由课堂教学推广到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 粗略来讲, 可分为课上学习, 与课下自习。在实施了课上的反思理念教学一段时间以后, 学生基本在教师的提醒下能去完成反思。所以第一步我就刻意的去提醒学生去养成自主反思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 部分学生就形成了自主反思的习惯, 但是只在课上使用, 课下几乎很少能想到 (可能是作业时间紧, 但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没有养成习惯, 如果形成习惯也就是几十秒中的时间) 。由此第二步, 我就强调了这种反思学习法的好处, 提醒学生在课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去尝试使用, 并体会效果。程度较好的学生能马上接授, 而大部分学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逐步成形。第三步, 我就强调了每次小测后反思的重要性, 并建议学生写试卷分析, 反思考试中的题型及方法, 反思考试中出错的原因及相应改进措实。其中出错原因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是知识点的撑握方面;二试考试策略技巧及考试心态方面。

相信如果学生能将课上反思形式, 上升到理念, 并由课堂反思推广到课下反思, 即形成时时反思的习惯, 他们一定会从中获意良多, 并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帮助。

上一篇:单反数码相机用户调查报告综合篇&用户篇下一篇:农村中学合唱教学艺术的探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