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作业

2024-09-12

历史作业(精选11篇)

历史作业 篇1

历史使人智慧,历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知识的殿堂,去感受历史的魅力吧!

寒假作业一答案解析

1.【解析】选B。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规定王位由嫡长子继承,材料中‚纣王虽幼,以嫡立‛可以看出,纣王是嫡长子,故承袭王位,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变式备选】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 B.封建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选A。依据材料信息‚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很容易判断出此封建制度并非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封建制。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宗法制度,材料中‚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表明起到了维护家庭内部稳定的特点。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解析】选C。材料中提到的‚村落形态‛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就是中国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宗族组织的存在也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个经济基础就是自然经济。4.【解析】选D。从‚赖宗庙之灵‛,进而利用‚天人感应论‛等做法,体现了秦始皇将神权和皇权结合,以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

5.【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官印的等级不同,体现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官僚体系的形成。

6.【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的大意说以前州郡的属员多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由中央委派的很少。隋代起,地方的官员都要由中央吏部选拔,不能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7.【解析】选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秦朝到唐末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其变化趋势总体上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A、B、C三项均与史实不符。

8.【解析】选A。西周分封制下,周公封子于鲁,有明显的血缘关系,但唐朝后期出现的李姓皇帝封贺拔氏为节度使,则没有宗法血缘关系。

9.【解析】选C。由材料中‚竞争性的制度‛‚行政官员的水平‛等,结合中国的科举制的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等,可以看出符合题意的是C项。10.【解析】选A。材料描述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由‚驳正违失‛‚小事则署而颁之‛,可以看出是属于审议部门,故选A项。

11.【解析】选A。从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元朝的行省划分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就是犬牙交错,省与省之间交错分布,而不是将大片土地相对独立的化成一个省,也体现了以北方为核心治理南方的思想,最终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也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C、D三项均与史实不相符。

12.【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可知,丞相制度的废除,彻底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使皇帝一人独揽全国大权,形成了皇帝的个人独裁,故B项正确。C、D两项是在这一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D两项。A项出现于隋唐时期,排除。13.【解析】选A。从军机处导致‚有庸臣‛、‚不至有权臣‛来看,①②是符合题意的。至于削弱内阁权力和扩大统治基础,不仅史料未提及,而且不符合史实,因此带③或带④的选项都应排除。14.【解析】选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建立的初期能够有效对地方进行统治,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建设,维护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使我国成为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但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逐渐成为中国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

1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从材料的‚以阶级斗争为灵魂‛即可判断选择A项。B、C、D三项结论不符合题意。

历史作业 篇2

那么历史作业到底要培养学生怎样的思维能力?如何培养?这是笔者希望解决的问题。

孙立田和任世江教授在《论历史思维能力分类体系》一文中提出一个历史思维能力分类的框架设计, 将高中阶段历史思维能力目标细化为四种思维能力, 即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这种对思维能力的分类很具象, 少了“空中楼阁”的虚高, 笔者深受启发。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就历史作业如何培养学生的这四种思维能力谈谈认识, 以求教于同仁。

一、历史作业中时序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序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形成关注时间结构的思维意识, 其次要理解历史学划分的时代和分期, 以及这种划分背后的依据, 是哪种理论、哪种史观。还要关注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中的时间结构, 将中国史融入世界史的大背景, 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如汤因比所说, 要“试图将人类当做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

笔者在高三的复习课中, 往往布置一些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的形式, 按照时间顺序构建中外历史发展的知识导图, 既能突破一轮复习的专题式结构, 看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还可将割裂的中国史和世界史关联起来, 构建“大通史观”。

如某组学生依据文明史观, 以时间轴的形式绘制出“工业时代的世界和中国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知识导图, 将该时期世界和东方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大事件按照时间顺序、中西比照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历史作业中历史理解能力的培养

历史理解能力包括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证据价值;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 理解历史环境中的人和事;认识历史现象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征, 理解历史理论问题, 等等。

陈寅恪说:“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 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 以窥测其全部结构, 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 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 始可以真了解。”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 难以还原, 理解历史需要借助合理的想象进入历史情境, 当然, 这里所说的想象是必须是基于历史证据的想象。

一位美国历史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历史情境探究题:“假设你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的中国母亲, 你有一个女儿。利用研究资料或你自己的观点, 说服女儿裹脚是必要而且有益的。”“设想你是一位货币经济刚刚兴起时的商人。请写封信, 劝说其他商人放弃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 改以货币进行贸易。”学生在解释这些问题时, 需要进入当时的历史年代, 考虑人们的观念, 这样自然就理解了当时的历史环境。

如果理解历史在于理解历史环境, 那么思维的深刻则在于理解历史理论。理解历史理论不能靠“死记硬背”, 需要从演绎到归纳再到运用这样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过程。以人教版选修四《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例, 笔者先抹去课本对孙中山的定性评价, 引入孙中山在政治、经济、思想、个人经历和情感、不同时期不同利益集团对其的评价等多方面的史料, 引导学生在分析史料的过程中总结评价人物的方法和原则, 然后再布置《再评孙中山》的小论文, 让学生将所习历史理论学以致用, 加深理解。

三、历史作业中历史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历史逻辑推理能力是在历史理解能力基础上, 对所阅读的历史陈述和历史资料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 得出与历史研究相近的结论。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逻辑推理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笔者采用如下三步骤设计历史作业, 第一步是做现成的材料解析题, 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第二步由教师选择材料, 可以适当引入学术新观点、不同角度材料、易形成悖论的材料等, 笔者学生自行设计问题, 再进行逻辑推理。以《抗日战争》为例, 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如下材料:【资料一】1937———1945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22次大会战;【资料二】《河北省志·大事记》收录的部分八路军烈士 (1939—1945) 名单;【资料三】《我的抗战———300位亲历者口述历史》部分资料;【资料四】《一个日本兵和一个中国兵的对话》。很多学生在设计问题和推理时, 都提到了“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不仅表现在国共两党的合作, 还体现在各阶层、各利益集团、海外侨胞的一致团结对外。抗战不仅体现在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 还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密切相关。战争与人性的关系……”

第三步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 由学生课后自主收集、整理资料进行推理, 由于学生掌握的史料有限, 还需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推荐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学习《古代的经济政策》一课时, 学生发现了一个悖论:“既然自秦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以后封建统治者大都继承, 但为何我国商业整体上却是不断发展的?”据此, 笔者给学生推荐了《史记·商君列传》、《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明史·食货志一》、《清文献通考·市籴二》的相关片段, 考虑到学生阅读古文献的困难, 又推荐了今文资料, 如齐涛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等。学生在此基础上, 自主收集分析材料, 进行逻辑推理, 得出“‘重农’是封建社会的一贯政策, 抑商并非贯彻始终。且‘抑商’的内涵是‘抑商人存商业, 抑私商存官商’”。

四、历史作业中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历史解释需要运用史实作为证据, 需要在时间概念中解释历史问题, 需要解释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 需要从历史环境解释历史观点, 可见历史解释能力是上述能力的综合和升华[1]。据此, 笔者认为布置体验实践型作业, 如阅读史料写书评、观看纪录片写影评、进行历史专题研究等都是有效的。此类作业由于耗时较多, 选择在寒暑假期间布置较为适宜。

以史籍阅读为例, 笔者每年都会开设“史籍阅读和历史论文写作”的拓展课程, 并列出一份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书目, 包括书目信息、推荐理由、问题导读等, 学生可自主选择一至两本精读并写出读后感, 为增强积极性, 可以在QQ群或微博上交流作品, 推荐发表等。

另外可以依托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鼓励学生选取与历史有关的研究专题。如家在无锡玉祁的学生, 就可充分利用乡土资源, 通过实地考察、查找文献、采访老人等多种形式, 完成一篇长达数万字的《礼舍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最近几年, 乘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的东风, 笔者在每年暑假都会组织学生完成一项口述历史作业———“我的家族史”。做口述历史的过程和研究性学习基本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需要采用“口述历史访谈”这一研究方法。由于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需要对学生进行前期培训, 使其熟悉操作流程、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这是部分学生口述历史作品的名称:《岁月霓裳》、《从合肥到无锡的跨越》、《爷爷奶奶的知青事》《大饥荒·大洪水·大迁徙》、《土地、土地》、《七六记忆———姥爷唐山抗震记忆》……

学生作品出乎意料的好, 每届都能斩获大奖, 获得亲人和社会的认同。该项作业最大的魅力在于让学生亲手触摸自己的家庭成员所经历的活生生的、包含人间悲喜剧的个人经验, 让他们去探索这些经验和历程、矛盾和彷徨、苦难与成长, 最后所收获的东西就是对历史真相最好的尊重, 而历史解释能力的获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总而言之, 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历史作业设计具备以下要素:趣味性, 作业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开放性, 作业的视野要开阔, 答案要开放;科学性, 作业的设计要严谨, 遵循历史学的基本原理, 避免随意而为;多样性, 作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包括书面、口头、实践性作业等;发展性, 作业的目标和评价要指向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还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分层需求和适度原则。

参考文献

应重视历史作业的“眉批” 篇3

(一)激励、表扬式眉批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特别是高中生,处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自尊心和荣誉感更强一些,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使学生再接再厉,不断进步①。因此,这一眉批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历史的兴趣,是我使用最多的一种。如“学习完《美国国父华盛顿》和《一代雄狮拿破仑》”这两节课后,笔者有意识地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试比较拿破仑和华盛顿的异同,并从中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对于这道问题,大部分的学生都会按照常规,分相同点和不同点,用小标号标出的方式回答。但有一位学生就别出心裁,采用了列表的形式。通过表格,将二者的异同点很明确地呈现于眼前,给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于是笔者就批上:“你聪明好学,敢于打破常规,简洁明了,具有创新精神,值得提倡!”诸如此类鼓励、表扬的批语,指出了学生努力的方向,就会使那些肯动脑筋的学生能扬其所长,对历史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对于基础稍差一些的学生或者自制力不强的学生,运用这种激励的方式,更能起到鼓舞和促进的作用。如笔者带过的一位学生,在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他都是班级的落后生,经常学习懒散,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是说话就是在课堂上睡觉,更不用说作业做得怎么样了,作业有时照抄课本都会抄错。有一次他的作业没有出现错别字,字迹也比以前好了很多,于是笔者就写道:“你要是能够克服懒散的小毛病,在学习上刻苦努力,做作业时像这次这样认真,你一定不会比别人逊色。老师相信,以后你能够做得更好!”果真这位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笔者的课堂上每次都认真地听讲、记笔记,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记得就是在那次以后,他还给笔者写过一份检讨,承认他以前犯过的错误,说他永远不会忘记老师在他作业本上用红笔写下的那两行字,还说笔者是唯一一位在他作业本上给他写过鼓励话语的老师。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运用这种激励式眉批,短短的几句话、几行字,对好学生来说,会让他们继续努力,比以前做得更好;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许正是因为教师的几句话,可能会挽救一位落后学生,让他们重新鼓起学习的勇气,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

(二)启迪式眉批

目前,在高中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所以很多学生对历史课存在严重的偏见,文科趋向的同学也不例外,认为历史都是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只要在考试前花点时间,突击记忆照样可以考高分。对历史作业就更不重视了,这样平时就缺少了对历史学科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比如:审题不认真、不仔细,答题时会出现错答、漏答的现象,甚至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还有抓不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比如时间、人物、材料的出处等,导致出错。对于这样的学生,眉批可以这样写:“审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做题的准确率。审题时必须认真、仔细,常言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②,要做到审题要慢,做题要快。”“凡事最怕‘认真’二字,只要认真,成功将离你更近!”这种眉批主要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吸取教训,改正错误,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

(三)借喻式眉批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在家庭娇生惯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在激烈的竞争面前,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承受不了。自尊心很强,心里承受能力又相对较差,因此会产生很严重的自卑心理。做任何事情,都怕别人瞧不起自己③,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可以在作业中采用借喻的方式,委婉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并对学生加以鼓励,使他们增强信心。这样也会使学生拉近和教师的距离,把教师当做朋友来看待,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并能积极上进。如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他历史基础很好,课堂反映也好,有些问题理解也很到位,可以说是一位历史知识非常丰富的学生。但他就是眼高手低,不愿意做作业,总认为做作业是浪费时间,就是抄一下课本,没什么提高。岂不知做作业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训练语言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训练,才能很快提高。针对这种学生,眉批可以这样写:“从课堂反映可以看出,你很聪明、思维活跃,如果你做作业的态度能像你的课堂反映那样积极,岂不是更好吗?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这位学生看后,明白了老师对他的希望,也明白自己的不足,做作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作业拖沓或者不上交的现象。

初二历史寒假作业 篇4

• 第1天:

• 1、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第2天:

• 3、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4、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第3天:

• 5、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第4天

• 6、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第5天

• 7、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意义: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第6天:

• 8、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军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9、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第7天:

• 10.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第8天:

• 1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第9天:

• 12、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第10天:

• 13、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第11天 • 14、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12天:

• 15、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 第13天:

• 16、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军政大员四散逃避。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第14天:

• 17、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第15天

• 18、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第16天: • 19、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0、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21、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 第17天:

• 遵义会议的意义:

•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18天:

• 22、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 23、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意义: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第19天:

• 24、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第20天:

• 25、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21天:

• 26、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意义: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22天: • 27、1937年8月13日,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 意义: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第23天:

• 28、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 意义: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第24天:

• 1937年9月,山西平型关大捷。

• 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29、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第25天:

• 淞沪会战意义:淞沪会战持续了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第26天:

• 30、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12月13日,今天成为国家公祭日和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第27天:

• 31、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

• 意义: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32、1938年6月到10月,武汉会战。• • • • • • • • • • • • • • • • • •

第28天: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33、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34、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

意义: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35、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第29天 36、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意义: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37、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第30天: 38、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1、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暑假作业 历史 篇5

江山社稷少年为先敢为昭雪誓为大同

一、收集20道近年来的高考题(不限于重庆、基本所学范围、含答案,注明考题来源、至少一道非选择题。)

例:(2012重庆高考)1936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该“主张”最早见于

A.“八一宣言”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国共合作宣言”D.《论联合政府》答案:(A)

二、简介一处重庆的历史遗迹。(古近现代均可,注明去过否)或暑假游记(必须是亲自去过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可配照片。

例:在重庆沙坪坝公园的角落里,有这样一座墓园,它是至今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文革时期的墓园之一,这里静静地伫立着一百多座墓碑,埋葬着五百多位当年的遇难者,(当年武斗的死难者)今天它已经成为重庆市的文物保护单位。我是1983年去过,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坟头芳草萋萋,那个**年代曾经的厮杀、哀号、枪声、颂歌和罪恶过去了,被鬼针草、尘土和高墙的阴影层层覆盖。感叹„唏嘘„

三、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著名的历史人物。(最好是教材有的、有介绍,并说明理由)

四、习题(必修一教材)

1.第5页,做①解析与探究 ;②自我测评的123题。

2.阅读12页课文最后孙中山的一段话。归纳中国古代考试权的由来和意义及谏议制度。

3.第18页,自我测评的第2、3题。

4.第28页。①解析与探究;②自我测评第3道。

5.第33页,自我测评第3题。

6.第37页,①阅读“知识链接”,回答“阅读与思考”;②做第38页自我测评。③英国当今领导人的名字和党派。

7.第42页,①阅读“知识链接”,②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意义。③美国5位美国的名字及党派。(不限时代)

8.第43页第10课。①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的两个国家的分别的宪法、建立的政体。②阅读45页知识链接。③阅读44、45页方框的内容,体会两国宪法的不同。④写出当今法国、德国的领导人。

9.第53页自我测评1、2题。

10.第54页。①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个过程。②太平天国两个重要文件的名称、内容、评价。③列出教材中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有关人物

11.第57页《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时间、内容及影响。

12.第63页,①解析与探究只做第1问;②自我测评1、2道。

13.收集近年来有关五四运动及五四精神的讨论。请展示你感兴趣的内容。

14.第73页①空想社会主义者及主张;②《共产党宣言》时间、主要内容及意义。③巴黎公

社的时间、性质及意义。④写出《国际歌》歌词

15.十月革命的时间及发生原因。附列宁、斯大林的照片。(建议看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强烈推荐《日瓦戈医生》)

16.第81页20课:①写出下列事件的年代: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国民党一大、北伐开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九一八事变、红军长征起止、遵义会议、《八一宣言》、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百团大战、日本投降、中共七大、《双十协定》、重庆政协会议、内战爆发、三大战役、南京解放、七届二中全会。②收集6首抗战时期的歌曲(写出歌名)或6幅抗战时期的照片。

17.第103页-104页。看知识链接,回答七子之歌有哪七子?

18.北约的形成及发展。(结合教材,查资料,要讲述北约的今天,可配插图)。

19.请你写一篇短文,介绍朝鲜战争或越南战争,附两首有关朝鲜战争的中国歌曲的歌词。(二选一,文章200字左右)。

20.第113页,做阅读与思考;自我测评。

21.找出并排列我国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习近平等和美国领导人的合影。

22.收集上过《时代周刊》的中国人的图片。

五、名词解释(选做60个,写题号)

贵州历史与文化作业 篇6

通过学习贵州历史与文化这门课程,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了贵州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贵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这片高原土地上,创建了贵州的史前文化。春秋以前,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夷地区的大国。秦汉以后,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逐步建立。

隋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中央王朝为了加强对今贵州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以南实行羁縻州。经制州是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吏治理,人口、田亩、政治、军事、经济、司法等受中央王朝的直接控制。羁縻州是由朝廷指派归附的地方土著首领统治,子孙世袭,土著首领在其统治范围内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与朝廷保持比较松散的羁縻关系。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是中央王朝对其统属关系比较松散的地方政权。经制州地区比较开放,与中原地区交往较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对较快;羁縻州地区比较封闭,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

宋代,“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宋太祖在《赐普贵敕》中写下了:“予以义正邦,华夏、蛮貊罔不率服,惟尔贵州,远在要荒„„”的话,贵州这个名称由此不断见于文献,最后变成了省的称谓。

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主要标志,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明代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为了保持局势的稳定,仍然沿用元代的行省制度,但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设承宣布政使司掌管地方行政,都指挥司掌管军事,提刑按察司掌管刑法。为了加强对西南的统治和巩固边防,1382年朝廷在贵州设都指挥司,这是贵州第一次建立的省一级军事机构。1413年设贵州布政使司统辖8府4州,贵州正式成为全国的一个行省。1417年设提刑按察司,至此贵州“三司”具备,实行“军政分管、土流并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贵州成为法国的传教区,教会和外国传教士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藐视官府,欺压百姓,霸占田土,唆使不良分子挑起事端,激起了贵州人民一连串的“反洋教”斗争,先后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青岩教案”、“开州教案”和“遵义教案”。

创新历史作业形式应凸显“四性” 篇7

在历史教学中, 我设计作业时重点凸显了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1. 设计多样性作业

“题海战”会导致学生应接不暇, 抓不住重点, 最后出现低效作业, 甚至是无效作业, 因此作业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另外学生不喜欢做历史作业很大程度是因为每张试卷的安排都是一样的:背书, 做题目。时间长了, 学生就有所倦怠。教师批改的时候会发现, 学生作业的完成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呈下降趋势。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要更新作业设计的观念, 要真正地使教师编写的试卷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加强思考、探索创新的园地。比如针对国庆7天假期,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 我布置了3份历史作业, 第1份是旧知识巩固的试卷, 题型与学生平时练的一样:选择、判断、材料, 要求时间30分钟, 独立完成。第2份是用叙事的形式口述所学单元, 并写在笔记本上, 要求语言完整, 表述连贯。第3份是新知识的预习, 要求理顺前因后果, 说说前后单元的联系。总之, 设计的作业要凸显层次性、知识性、自主性、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时间性, 不应认为只有写在作业本上才是作业, 那些不写在作业本上的也是作业, 比如巩固课上的知识点是作业, 写出课后反思也是作业等,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因此会获得更多的思维锻炼和更多的知识。

2. 设计开放性作业

对于长假期来说, 每天让学生完成一张试卷是徒劳的, 既浪费时间, 也浪费资源, 学生疲于做题的效果多半也是无效的。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历史剧、历史人物、历史名著, 让学生有选择性地看并深刻思考, 可以布置一个书面作业, 要求他们看完之后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后感, 这样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乐中求知, 感受历史, 以史为鉴, 展望未来。如果是国庆长假, 我会建议学生看《开国大典》,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 学生直面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认识到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来之不易, 更应该珍惜时间去学习;直观体验新中国的成立,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感受历史人物无私奉献的伟大品质, 明白付出才有收获这一真理。这样的开放性历史作业, 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记忆会更加牢固, 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会更加巨大和深远。

3. 设计实践性作业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获取知识非要有真切的体验不可。必修二第三单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不仅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 而且还在情感上认识到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整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力量。如果是长假期的话, 我建议学生去寻找南通实业家、清末状元张謇的足迹, 收集相关资料, 让学生亲身实践, 去体验所学的知识, 他们会发现张謇在南通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 如开办了南通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大生轮船公司、通州师范学校等, 我相信学生一定会以自己是个南通人而自豪。在创办实业这条道路上, 张謇的贡献是无可置疑的, 实业救国口号与时俱进, 但是经历了战争的摧残,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和颐生酒厂已是千疮百孔。张謇开创的近代工商业传统能不能在这块土地上发扬光大?张謇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还有多少人在意?开学后, 可以让学生谈谈感想,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南通的文化发展要靠我们每个南通人的努力。从长远来看, 南通的发展也是国家的发展, 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民族意识。

4. 设计综合性作业

浅谈历史作业的布置方法 篇8

【关键词】历史作业 布置方法

作业的布置,实际上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结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创造性地钻研和领会教科书的内容,历史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是必要的。而布置作业的方法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及掌握程度。传统布置作业的方法,一般是让学生做课后练习题,或者布置一些很死板很直接的问题(如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学生在做作业时,不用经过思考,直接照抄照搬课本内容,就可以应付差事,很难达到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了传统的布置作业的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布置作业,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更好地改进教学,同时又实现了促进师生双方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作用。在此略抒己见。

一、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我一般要求学生列出某一节内容的自学学习提纲,布置某一节内容的探究问题。教师不再指导学生先怎样想,再怎样做,不用固定模式束缚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质疑法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布置作业时,往往是老师出题,学生做题。老师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学生是被迫的执行者。这是一种单向的、被动的学习评价体系。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生对作业既无选择、自主的余地,也无个性发展的评价要求。我对这种做法稍作改变,学生在作业中也可以向老师提出问题,要求老师也做一回学生,互换角色,回答学生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中,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会主动查阅资料,掌握某一知识点之后,他们会向老师提一些刁钻古怪或水平较高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完《戊戌变法》这一节内容时,有位学生在他的作业中这样向我提问:“戊戌六君子为变法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谁为他们收尸呢?”学生一问,使我认识到我在平时教学中的漏洞,也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三、新旧知识穿插布置作业法

从开学到期末,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如果老师每天只布置新课作业,那么学生容易遗忘旧知识。到期末时再从头复习知识,学生就感到很吃力,学习效果也不好。为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我往往把新课作业与旧知识作业搭配在一起布置。即把旧知识的重点、难点编好题型,每天都搭配一部分到新课作业的布置当中去。学生每天都能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持续到期末时,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四、布置弹性作业法

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同,在布置作业时,我往往布置一些难易程度不一的题,把这些题分成必做题(容易题)、选做题(中等难度题)、附加题(难度题)。差等学生必须完成必做题,如果有能力可以查阅资料争取完成选做题。中等生必须完成选做题,也可以尝试做一下附加题。优等生必须完成附加题。这种方法,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要求,学生在做题时,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差等生,都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询问师长,争取独立完成必做题、选做题、附加题,争做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

五、布置开放性作业

不管什么形式的作业,都要求有启发性、典型性以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把握。为了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在平时布置作业时,也常布置一些開放性的作业题。这种类型的题,答案不是唯一的,是开放性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由于开放题的答案不唯一,解题时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获得多种结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空间。例如,在学完《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之后,我布置了这样两道题:1、请你根据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创作虚构一个相关的小故事。2、根据你对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认识,请你写一份关于我国现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建议书。通过做这两道题,学生不仅了解了夏、商、西周的主要的政治制度,还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现实社会生活服务。

高三暑假补课历史作业 篇9

班级学号姓名(优化作业总第次)得分

1.(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8分)

(2)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5分)

2.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

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民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现今不列颠国王拒绝批准那些对于公共福利最有用和最必要的法律.……我们谨庄严的宣告: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 圣不可侵犯的权利."——1789年《人权宣言》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

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请回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基本思想 ?(4分)反映在政治上其共同要求是什么?(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较,其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2分)(3)以上三个文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那些(3分)

材料一《独立宣言》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杰弗逊写《独立宣言》的时候,他的庄园里还有200多名奴隶,也就是说他当时提出所有人生而平等的时候,可能没有把黑奴包括在内。但是这种思想本身,到后来成为黑奴争取自由的思想武器。——《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1)如何运用法律巩固革命成果。《临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约法》颁布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重视法律的作用,力求运用法律巩固革命成果。(2)如何理解政权和法律的关系。法律是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一个具有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法律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从属于政权的。(3)资产阶级宪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难以实施。——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

(1)指出《独立宣言》和《临时约法》共同的理论来源。据材料一从制度层面指出《独立宣言》的历史意义。(8分)

(2)你是否同意“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说法?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7分)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霍布斯认为,人们在组成国家后已把全部自然权利转让给了主权者,既然君主是主权的体现者,国民的总意志,那么他的利益便理所当然地体现了臣民的利益,他本人就是全体臣民的化身。如此,则臣民对君主的任何反抗都意味着对自己的反抗。

材料二洛克以为,那种关于把全部权利上交给主权者的主张荒唐得近乎滑稽。人们组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财产和安全,如果把一切权利都转让了出去,使君主有权任意处置自己的自由及生命,那么这与自然状态下有何区别?这等于是为了防止臭猫和狐狸的侵袭,却甘心被狮子吞噬,甚而还以此为安全!天赋人权绝不可转让或遭剥夺,保护这些权利正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抹煞人权的国家没有存在的意义,而侵犯人权的政府即是暴政、专制。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绪纲《读(社会契约论)》

(1)材料一、二中霍布斯与洛克论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3分)他们的观点有哪些不同?(6分)(2)为防止出现“侵犯人权的政府”,孟德斯鸠在材料二洛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学说?(2分)

结合中外相关史实,指出这一学说的历史作用。(4分)

5.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欧洲的意识形态的所有领域都是基督教会独统天下的,他们用神学解释一切,难以提供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的理论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启蒙思想家就只有从非基督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文明国家即中国那里汲取完全不同于欧洲气质的文化中合乎他们需要的理论和知识,来建构自己的学说即人文主义和理性学说。明清之际,程朱理学被欧洲的耶稣会士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二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引发人们对失去人心的政府,或对专横的文化意识形态,或对等级社会制度的反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们为什么极力推崇“中国文化”?(6分)(2)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参照范例,论证材料二的某个观点。(9分)

初二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篇10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CCBAABBDBBBA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CCAADDAAACDD

二问答题(30分)

26、(1)《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落后就要挨打

27、(1)林则徐、

(2)洋枪队

(3)D

(4)左宗棠

(5)勇于反抗,爱国主义精神

28、(1)《海国图志》

(2)《天演论》

(3)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4)新文化运动

(5)鲁迅

三、材料题(20分)

29.(1)洋务运动

(2)光绪帝,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3)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

新课程视角下的历史作业 篇11

一、历史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但有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来完成学习、加深记忆。其原则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识水平挑选适合学生的内容。例如,学完宋代历史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为自己起一个别致的名字,并自刻一方藏书印,感受雕版印刷术及活字印刷术,从中体验快乐。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参观当地印刷厂,感受当今印刷业的进步意义。

二、历史作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社会

历史教学应注重第一手资料的获得,学生亲自调查研究,其感受才会真实深刻。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放手让学生走入社会去亲身感受,将历史教学延伸到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去,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节假日时,笔者通常会布置采访调查一类作业。例如,讲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笔者让学生调查的内容是:我们如皋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请你调查访问这样的英雄人物和有亲身经历的老人,并写出调查报告,题目自拟。

三、历史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判断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多了解一些历史事实,掌握一些历史材料,这样才能展开分析、讨论。但也经常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或者对一些问题持有不同的见解。要解决问题,丰富认识,就要查找资料并作分析判断。碰到此类问题,笔者就会布置学生做查找资料的作业。例如,在讲红军长征时,为使学生对长征的意义、长征过程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等有深刻的认识,笔者将学生带入微机室,上了一堂查找资料的课。给学生出示了查找所得的不同内容,让学生选择、判断。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以自己的感悟写出了模拟纪实作品《红军长征报道》。实践表明,这样的作业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查找资料体验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四、历史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字组织、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辩论是知识储备到一定程度后的高级学习方式,布置学生进行辩论的作业,会充分锻炼和考验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课文所提示的内容,笔者对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围绕以下两个题目进行辩论:(1)启蒙思想的力量比科技发明成果更能推动历史的发展。(2)科技发明的成果比启蒙思想更能推动历史的发展。笔者把全班按照男生和女生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准备。课堂辩论阶段,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要说服对方,就要寻找对方漏洞予以反击。辩论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平日里不爱说话的学生也都“挺身而出、奋勇救场”。由此笔者也看到了学生身上的潜力和闪光点。

五、历史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历史的想象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要根据历史的基本发展线索加上当时的历史元素,进行合理的发挥想象。谁的想象更贴近历史,谁结合的历史元素多,谁对历史的把握就相对更准确一些。如初三学生当堂写的表现英国封建君主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情景的一段对话,把国王和议员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表现得淋漓尽致,既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自己也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

六、历史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表现力

有些历史教学内容故事性强,便于学生进行改编和表现。对此,笔者会放手让学生去自学,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擅长的形式来表达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活泼好动是初中生的天性,顺应他们的天性,历史学习也就活跃生动起来了。课本剧是当下历史教学中流行的一种学生表现其历史认识的形式,也是展示学生学习历史的心得和成果的载体之一。如用课本剧的形式展现宋朝风俗就引得学生跃跃欲试。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表演不俗,学习积极性高。

学完戊戌变法后,笔者布置的作业是排演课本剧:公车上书、茶馆闲聊、殿前问话等。编排、表演中,笔者引导学生表现出对历史的理解,展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解读。演出课本剧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另一种“考试”。

毫无疑问,历史作业还得讲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如对历史知识的归类复习和对材料解析题的分析作答。但这绝不意味着历史作业就是死记硬背。历史作业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的,甚至看一场电影也未尝不可,这全在教师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上。时代变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变了,新课程视角下的历史教学也得不断创新。

上一篇:成长需要快乐的满分作文下一篇:兽医临床诊断技术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