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作业布置

2024-08-21

历史作业布置(通用12篇)

历史作业布置 篇1

关键词:历史作业的多种维度

我认为作业布置可分为三类: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复习(练习)。鉴于历史学科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更适合以第三类形式推行。

一、紧扣教材内容,关注社会热点

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紧扣教材知识点,关注社会热点动态,紧跟最新时事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以七年级下册《农村包围城市》一课中的“长征”为例,在让学生学习与认识长征之不易,长征之伟大后,结合“2006年长征胜利60周年”这一史实,引导学生关注纪录片“重走长征路”“感动中国2006年度十大人物评选”等电视节目,布置课外作业:“你如何理解长征精神?你认为今天仍需要这种精神吗?请说出你的理由。”在作业中,很多学生写得很好:“也许时代在变,越变越繁华,但这种长征精神永不落伍。艰苦奋斗是磨练一个人意志的必经之路,而千万颗高尚的爱国心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

二、衔接教材内容,放眼大千世界

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衔接教材知识点,放眼大千世界,引导学生广开思路,转换视角,活跃思维,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以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的形成》一课中的“南北房屋”为例,我在引导学生探究南北房屋差异及造成差异之原因的基础上布置作业:找一找现实生活中这两类房屋的影子或构造原理,画一画你梦想中的房子。学生所收集的资料显示其关注点从中国放眼世界,资料类别从图片到邮票,内容丰富多彩。在后一项作业中,学生不仅构思奇妙,且文字说明详细。

三、立足教材内容,深入教材难点

教师布置作业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需求,在课上针对大部分学生的认知需求进行知识解惑,在课后则针对思维度更深、知识面更广的学生,推动他们在立足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难点能有深入的思考。

以八年级下册《冷战》一课为例,练习册上有一漫画题:“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要求思考:“漫画右边人物衣衫褴褛有何含义?”若根据教材内容与此年级学生的大体认知水平可得出“欧洲经济濒于崩溃”的回答。但倘若挖掘其深层次内容,则另有深意。我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漫画中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思考其用意。其实,就近考虑,此作业完全超纲,但就远考虑,此作业可训练一种思维方法。令人振奋的是有个别学生的作业完全超乎我的预料,以下是一位学生的答题原文:“我认为有多层含义:一是表现了当时欧洲经济的破败情况;二是可以从此图明显看出,这个人预示欧洲将被分成两半,预示东欧与西欧,而一半甚至在衣服上出现了星点,并穿上了新皮鞋,预示美国对西欧的援助;三是从另一半上可以看出这个人衣衫褴褛,喻示东欧并没有接受援助,还受到了苏联的影响;四是从那个人头上的问号可以看出欧洲对美国的援助仍持有怀疑,致使后来欧洲决定一体化。”我们暂不谈论其分析是否合理与严谨,仅从其考虑问题的视角与思维的深度,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十分出彩了。

四、纵观教材体系,契合主题教育

教师布置作业应关注学校的主题教育,推动学生对学校主题教育的参与和深入,同时兼顾复习教材知识与整理教材体系。

以2006年5月我校举办的主题活动“廉洁文化进校园”为例,我呼应学校主题,布置作业:“纵观古代历史,有何盛世?盛之表现如何?因何而盛,而衰?(寻其共性)思古望今,有何借鉴?”通过让学生复习与了解历代王朝的兴盛与衰亡来警示现实。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的归纳与未知知识的查找,得出结论之时即已发现其中奥妙,即一对反义词:清廉与腐败,可谓意味深长,值得现世深思。

历史作业布置 篇2

布置作业的“奇阵”

布置作业如用兵,用兵有正有奇,正者法度,如部伍分明是也,奇者不为法度所缚,千变万化元不曾乱。

语文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常常陷于“部伍分明”的形式不能自拔,预习课文、抄写词语、背诵古诗、默写名言等等一刻也离不开学生的作业记录本。这些固然是作业之法度,可是久而久之,难免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使老师疲于教学。此时,倘若暗出一支“奇兵”,组成“奇阵”,布于作业之中,以正合,以奇胜,后果必然喜人也。

奇阵一:铁齿铜牙阵

所谓铁齿铜牙阵,是在学习课文之后布置朗读作业时所用。此法以口舌为主将,以五官手足为兵马。或眼瞪眉颦,或头昂手摆。朗读时恍若一口技表演者,将课文绘声绘色敷衍一遍,身处文外,却心入其中。在朗读故事性强、动作复杂的记叙文时用得最多。比如《武松打虎》,首先,弄清主要人物,把握人物性格。在朗读属于每个人物的描写时,要有符合该人物性格的语气。表现武松豪爽的地方就要读出豪爽的样子,表现武松勇猛的地方就要读出勇猛的感觉。其次,关注人物的语言,模仿人物的语言。武松在喝了三大碗酒之后有这样的描写:武松……啧啧称道:“好酒!”这个“好酒”在朗读的时候就要把咂嘴的表情和语言结合在一起,眯着眼翘着嘴地读出来。让人一听就以为真的喝了酒,仿佛就能闻到好酒的香气。再次,抓住人物动作,制作动作效果。学生的朗读作业如果没有自己亲身的动作,那么学习朗读的兴趣就减少了很多。因为很多孩子都把朗读作业当成了默读作业,甚至相当于没有作业。如果在做朗读作业时,学生能够动起来,那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朗读《武松打虎》时,学生一会儿模仿着武松的动作,一会儿模仿着老虎的动作,一会儿又成了置身局外的说书人。这样的朗读,学生能不喜欢吗?

当然,铁齿铜牙阵还要关注人物的心理、故事的环境等等,而最重要的是学生是否通过这一“奇阵”温习了课堂所学,掌握了朗读方法。

奇阵二:手舞足蹈阵

所谓手舞足蹈阵,是在学习古诗古文之后布置歌舞作业时所用。此法以手足为主将,以口舌眉眼为兵马。或舞之蹈之,或歌之咏之。于轻歌曼舞之中,将诗文与表演联系,将诗文与生活联系。比如古诗《采莲曲(其二)》,课堂上学习了吟诗、唱诗之后,再布置一个怎样舞诗的作业。于是,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就编进了采莲的`动作、卷袖子的动作、放进筐里的动作、拔荷叶的动作、擦汗的动作等等,再配上拍子和上诗句,一支优美的“采莲舞”就完成了。而这样的作业,它的意义要远远超出了古诗的背诵。

类似的还有为古文《菊》和《莲》配上《沧海一声笑》的谱子,边背边唱边舞蹈;为《百忧集行》配上采摘梨枣的动作,边唱边表演等等。学生做起作业来,兴致高高,其乐融融。

奇阵三:能工巧匠阵

所谓能工巧匠阵,是在学习活动作文之前布置手工作业时所用。此法以手眼为主将,以卡纸颜料为兵马。或裁剪粘贴,或描摹上色。比如作文《玩得真高兴》,学习之前,布置一个制作青蛙头饰的作业,学生会选择不同的材料和颜色,做出各种各样的青蛙头饰。再戴着头饰玩一个“青蛙跳水”的游戏,观察小“青蛙”们的表现,然后写作文,寓学于乐。这样就形成了“制作――活动――作文”的学习方式,学生亲手做出道具,亲身体验活动,再学习作文一点儿都不怕了。

奇阵四:才子寻诗阵

所谓才子寻诗阵,是在学习课文或者古诗之后布置观察搜集时所用。此法以眼耳为主将,以笔纸网络为兵马。或仔细观察,或搜集整理。比如学习古文《菊》之后,布置一个赏菊主题的作业,同时搜集有关菊花的古诗做摘抄。才子寻诗阵不仅仅结合课本来布置,更结合自然的变化来进行。桂花开时,便布置个赏桂主题的作业,搜集有关桂花的古诗;下雨时,便布置个听雨主题的作业,搜集有关听雨的诗词。通过身边的变化学习语文,用语文的视角观照身边的变化,这样的学习,学生就不觉得语文离自己那么遥远,就不觉得作业是冰冷的了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作业布置设计 篇3

关键词:作业布置设计;现状;对策

作业布置设计作为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广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历史与社会学习过程中,作业布置设计这一环节的重要意义。然而通过现实考察,笔者发现,在作业布置设计上,广大教师的表现并不完全令人满意,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作业布置现状与问题

在推行新课改之后,历史与社会学科开始使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学生学习情况考查,这样十分明显区别于传统开卷考试的模式下,该门课的分数实际上是折成50%后,才计入中考成绩。历史与社会在全部教学分值中的下降以及考试形式中的明显改变,使得许多教师在作业布置设计上不得不改变以往并不上心的教学方式,传统“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课后作业、作业内容上不加选择,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形式,要么就是随便拿一张卷子让学生进行回答,甚至干脆就不布置历史与社会的课后作业态度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转变,然而具体应当怎么办?部分教师由于无法适应这种转变,而不加选择地使用了“题海战术”,这样不仅仅大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忽视了作业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以至于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布置设计的策略探讨

1.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同时,必须坚持有的放矢

坚决杜绝课后作业布置的随意性,是广大教师进行作业布置设计的一项重点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课后作业应当分为基础知识巩固、提升学生课文知识领悟能力、为下节课学习做准备三大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以上三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效组合。举例说明,在学生结束对巴黎这个城市的学习之后,教师除了对巴黎这个城市的特点进行作业设置之外,还添加了巴黎与华盛顿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一作业内容,学生通过总结,不仅能够对前面的教学知识进行回顾,也可以在学习诸如班加罗尔、蔚山城市中对于现代化的文明城市有初步的理解,提升他们对文明城市的总结能力,该种开放性与探究性兼具的作业布置策略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中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必须秉承文精神进行作业设置

作业布置设计一定要是教师留给学生的吗?其实不然。作业不仅仅是教师留给学生的,也可以是学生留给教师,然后教师再传递给学生。笔者认为,在进行知識学习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提前让学生进行预习,根据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并上交给教师,教师在对问题进行分析之后,通过课堂中的有效引导,最后再将这些问题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解答。

作业布置设计作为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总结以及突出教学重点上,更在于通过课堂作业,让学生能够及时地温故知新,在加强对课堂知识领悟的同时,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从而获得更新的知识,充盈自身的知识储备,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广大教师只有在采用科学的作业布置方法之后,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必须对这一环节给予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毛科科.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的有效性[J].读与写,2009(6).

初中历史作业布置与批改艺术探讨 篇4

一、历史学科的作业布置应讲究艺术性

1. 多布置预习性作业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为此,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 培养学生的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而在这其中, 最重要的手段便是布置预习性作业。像这样的作业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提纲式”作业, 就是要求就教材内容列出读书提纲, 理出主要知识点, 待下节课上课前抽查;二是“习题式”作业, 就是根据大纲要求, 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习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边预习边做习题, 习题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 要涉及主要知识点, 难度要适中, 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知识,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做好课堂笔记

做好课堂笔记是课堂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否科学地做好笔记, 是检验是否能调动学生各个学习器官听讲即课堂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好的笔记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复习的资料。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多介绍做笔记的方法, 如圈点法, 重点摘录法, 重、难点体会法等。实践证明, 能科学做笔记的同学成绩就好, 不会做或胡乱笔记的同学成绩往往差很多。因此, 课堂笔记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历史学科作业的批改艺术

1. 批改学生作业时要注意学生作业信息的反馈和讲评

教师不重视学生作业讲评, 学生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作业评讲, 不一定要求有批有评, 但对一些典型的习题一定要认真讲评, 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当然这个讲评过程也要讲究艺术, 对作业一贯认真或进步快的学生应多表扬, 使之得到鼓励;对普遍错误的作业应讲明错的根源, 根据不同错误讲清应对的策略。

2. 作业批改可采用多种批改方式: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

批改作业要讲究原则性 (即做到“有发必收, 有收必改, 有改必评, 有评必补”) , 也要讲究灵活性。如我们有的学校往往只有一本练习, 习题质量比较高, 这就要求全收全改;而对一些探究题、思考题, 每位学生的观点不一样, 就要求面批面改。又比如对待一些家庭作业、课堂笔记, 为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可采用分组批改、抽查批改的方式。

如何有效布置作业 篇5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现实的教学中,作业却成了学生的“包袱”,成了负担。不管是在发达文明的城市,还是在偏僻落后的乡村,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小学,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重的作业负担,学生为了应付各类作业,普遍存在着作业抄袭、不交、不订正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常常发生在我们称之为“差生”的身上,而且也会不经意的发生在我们所谓的好学生身上。学生不交作业的现象令老师很伤脑筋,甚至感到很失望,不少老师对此现象不理解,往往会很生气地质问学生:“全班那么多同学都能够认认真真的按时完成,为什么就你们完成不了呢?”不少老师针对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常使用的办法就是批评,甚至有的老师采用停课补做和加倍做当次的作业的办法加以惩罚。由此造成学生作业负担加重,害怕心理加剧,以致使抄袭现象更为隐蔽、更为严重。因此,在实施“减负提质”的今天,作业设计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教师设计作业时先通过调查分析等手段,潜心设计适时、适量、适度的练习,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有效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布置作业,落实减负提质有以下的看法: 一.布置的作业要精心选择

老师布置作业,要关注作业的功能,关注学生差异,合理控制作业量。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将学生的水平层次和知识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在作业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比如说:

第一层次的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而设置的,人人必做。这类作业,是基本知识的简单应用,是巩固知识所必需的一种练习。学生做这些作业时不会感到多大困难,因此,要求全班同学都必须独立完成。

第二层次的作业:对学生要求较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要求也较高,需要大多数学生去做。

第三层次的作业:是专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比如了解各种编码的来历。

这样分层次布置作业将学生的个体层次与知识层次结合起来,成功地解决了“吃不了”与“吃不饱”的问题。二.布置的作业要突出兴趣

布置作业的有效性还体现在兴趣上,让学生不是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而是在兴趣的吸引下主动去做,比如说:

1、可以说的作业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低年级学生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六七岁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基于这一认识,我经常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说”,即把你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2、可以是玩的作业 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的乐趣,可以把一些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成 “玩”,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觉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比如说数学书上的数学游戏有的就可以让学生回家和家长在玩中完成

3.可以是问的作业

为了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不仅在课堂中关注学生提问的训练,而且把提问延伸到课外。在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根据课堂学习内容,把提问作为低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主要的形式有:回家给爸爸、妈妈提几个数学问题,让爸爸、妈妈回答;回家让爸爸、妈妈给自己提几个数学问题,自己回答,让爸爸、妈妈评判自己回答得对不对等等。

四、站在学生角度考虑作业时间。

同样的作业任务如果老师需要半小时完成,哪估计大多数学生半小时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知识的熟练运用还不够。老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安排作业的时间。

五、及时的评价学生的作业

用分类评价学生的作业。对三类学生的作业不按同一标准进行评价。对优等生评价从严,对中下生评价放宽。对优等生的作业,采用分类竞争评价制。课堂作业,我让优生与优生比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质量,改变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给满分的做法。通过分类评价优生的作业,在优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使他们永不满足。对中等生的作业,在完成基本作业的情况下,超额或挑战A类学生的作业,做全对得到一枚标志,挑战不成功两次得到一枚标志给予鼓励。对中下生的作业,做对就可以得到一枚标志;超额或挑战B类学生的作业给予鼓励。作业做错了,暂时不打等级,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等级。有时,中下生订正后还不能全明白,我就针对他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再设计同类题型让他们补做,练一次,进一步,再练一次,再进一步,不断给他们等级。这样,他们通过反复作业,从日益提高的学习成绩上,切身体会到成功的滋味。从而激发起孩子的学习欲望。

“减负提质”下的家庭作业,让我们的学生少一些无效的重复,多了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让我们的教师少一些“培优补差”的苦恼,多了一些享受教学成功的乐趣。

历史作业布置 篇6

一、搞题海战术,轻视学生的身心健康。

许多年轻的教师都是接受以前的教育模式成长起来的,在观念上有沿袭和保守的痕迹。有的教师就来了个“文科教学理科化”,通过布置大量课外习题来与“数理化”抗衡。即使在“减负增效”的今天,周围不少学生还经常有做不完的作业,导致视力下降,身体素质下降。在“分数至上”的观念下,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越来越考虑短期收益,使得语文作业在开阔阅读视野、积累语言、培养人文精神上的功用大打折扣。

二、习惯于简单重复,积累运用不够重视。

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是“老三件”: 一抄词;二背诵;三默写。这种机械重复的抄写与背诵只会让学生觉得厌烦,往往时间花了很多,但收效甚微。此外,不少学生进入中学以后,课堂上从不认真读课文,在家更是不肯再读,导致有不少学生朗读课文时咬字不准,缺少语感。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摆脱“小学情结”,只求迅速做完作业,汉字书写水平比之小学阶段不升反降,令人深思。

三、作业内容过于笼统单一,缺少个案分析。

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往往笼统地设定某某学习用书“第几课”或“第几页到第几页”,而作业内容的难度、作业完成所需的时间、预计学生完成的效果都没有考虑进去。同时,一些缺乏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不加选择地去做,实在是费时而无益。另外,对于语文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如忽视对其“因材施教”,笼而统之地布置作业,势必会造成该类学生陷入作业完不成、语文学习兴趣下降、语文课上不听讲、不想做语文作业的恶性循环。

四、看重短期效应,重阅读轻写作。

很多初中生一碰到阅读分析题,往往就要犯“晕”:读不懂、题目多、表述难。为此,教师开出了“多做多讲”的解决之方。一些语文教师认为,写作指导与训练一时难见成效,要想“分数好看”,“阅读题”是关键。眼睛就只盯住阅读分析题,从课内到课外,大量训练阅读分析题,从而忽视了有计划的课外练笔,导致学生没有及时反思自己的生活,没有加深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写作畏难情绪遂现。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在疾呼“有效教学”的今天,纠正偏差,寻求对策是当务之急。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追求“有效教学”的同时,优化语文作业,让学生快乐而高效地完成作业,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学校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的背景下,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我就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进行了教学实践,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能关注学生个体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通过实践,我尝试布置“有效作业”,追求“作业有效”,在使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同步提高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在语文作业中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并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以下是我的具体做法:

1.作业内容层次化,实施分层作业,重视学情分析

语文教学要以尊重学生个性和学习能力差异、学生心理差异为前提,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们能够愉快地接受作业,并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轻松快乐的体验。所以,我在设计时尝试采取分层分类设计的策略,从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形式和作业时间上分层,让班内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事实证明:一旦准确定位每位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能力,辅以一定量的针对性练习,就可以改善作业的效果,并通过长期坚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有效发展,同时也让学生负担停留在适当位置上。

2.作业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注学生兴趣,力求作业形式多样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首先要考虑作业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是否喜欢做和愿意做,能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愿望。在日常教学中,“听、说、背诵、默写”是教师惯用的作业方式,但一成不变的作业形式会扼杀学生的作业兴趣。如果我们能改变一下作业的方式,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将“听、读”变为让学生模仿对话朗读的录音带,自己录音,然后进行小组或全班评比,评选出“金话筒”或“模仿秀”;将“抄写、默写字词或句子”变为“画(看)图写字词”、“重组词”、“连词成句”、“看图写句子”、“看问(答)写答(问)句”等,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从而提高听、读、写的效果。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多样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开放性作业,突出作业的拓展延伸功能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为打破传统作业中单纯的语文知识观和单科思维的方式,让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渗透与融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情,我设计了口头表达作业。即利用语文每节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以学号为序,到台上进行口头表达展示,可以讲述天文地理,推荐名人名著好书,评论时事焦点,朗诵散文诗歌……这种“口头作业”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知识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业的训练中获得各种知识的积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了较为宽广的知识平台。

为学生创设更加自由灵动的思维空间,更加拓展作业的空间和特色。相信一旦语文作业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在语文作业中形成独特的感受和认识,那么语文作业一定会越来越让学生乐于接受,学生的学习观念和作业观念就会转变,就会越来越喜欢语文课,越来越喜欢做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

历史作业布置 篇7

“老师布置作业辛苦,学生完成作业痛苦”的教育无奈现实存在,每位历史教师都应该认真审视提高作业布置有效性的意义,深入反思提高作业布置有效性应遵循的原则,切身探索提高作业布置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一、反思历史作业布置有效性的原则

(一)适度性。

教育家卡罗尔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达成度=实际用于学习任务的时间/掌握该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理论表明学生掌握该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越少,学习达成度则越高,但是不能单纯理解为作业量少,学习时间少,效率就高,而必须考虑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的量。

因而,布置历史作业要考虑学生负担是否适度:负担过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负担过轻,则无法发挥学生潜力,最终制约发展。要精选典型的练习或习题,把握历史作业的量,使学生通过训练,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二)差异性。

素质教育具有主体性、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的基本要素。其中主体性和发展性要求作业布置必须有差异性,即作业布置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适合知识基础不同、思维能力不同的各层次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题,注重作业布置的差异性, 做到因材施教, 分层教育,区别对待。

教学实践证明,适宜性分层次布置作业,是衡量作业布置有效性的标准之一。布置的作业如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统一要求,搞一刀切,太难或太易,势必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影响他们的兴趣和情绪,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大相径庭。

(三)趣味性。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富有情境、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并主动地去完成。趣味性要求历史作业布置要体现出形式多元化,方式新颖化,内容创造化: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探究题、活动题等经常变换。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享受到作业的乐趣。

布置历史作业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到形式灵活、激发兴趣,力求让学生带着好的心情做作业,让他们品尝“何乐而不为”的滋味,使他们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四)互动性。

布置作业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教师的“专利”,也是学生参与历史活动一个试验区。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拟、选择作业题目,有学生命题、同桌互选,小组命题、组间互选或者优生命题,学生自选等多种形式,有时老师也可以与学生一同命题、做题,这样既能突出“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又能在真实的情境里实现师生的“同心、同行、同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历史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二、探索历史作业布置有效性的策略

(一)设计弹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有机设置弹性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不同的作业形式,让学生自主发展。

作业的形式要有变化,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常用的作业形式有以下几种。

1. 自选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选择课本上一定量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

2. 自编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自编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外作业。

3. 自批作业。学生就某次作业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当一次小老师批改作业。

新课一般都可以布置以上三种类型的作业,这样布置的作业具备梯度性、层次性,符合历史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原则。作业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可以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作业的多梯度性可以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达到深层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二)设计探究作业,让学生独立思考,求异创新。

教师对作业的选材、内容、形式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学生的社会活动,促使独立思考,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兴趣,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分析用运能力。

作业设计应当注意学科之间的整合,体现多种知识、方法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增强探索性,注重思考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四)设计活动开放作业的内容,让学生离开课桌、走出校园。

泰戈尔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过去那种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要一张纸一支笔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生再也不能被禁锢在课桌上。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收集、去整理各种所需的信息,通过对所收集的信息的探究,学会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如在学习九年级历史下册《机遇与挑战》时,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的影响,我就布置学生去做社会调查,去调查我们生活中的经济全球化。

这样的作业,“纸上谈兵”是永远得不出答案的,只有通过深入实践,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答案。

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历史作业的布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让历史老师要携手努力,在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方面做出更多有益的探索, 为学生有效、快乐地学习历史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教学月刊.2010.09.

[2]中学政史地.2011.01.

历史作业布置 篇8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了大力培育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问题, 更自觉地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 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理念中作业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如何直面“依赖与自主”为主要矛盾的作业问题?作为教师无可回避!

一、作业存在的病症

(1) 学生认识错误, 以为升学考时历史与社会学科是开卷的, 平时无须注意, 只要知道所考知识点在书本的什么地方就可以了。根本意识不到学科作业的开放性和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认为平时的作业是一种可怕的负担, 不愿分出一份精力去“应付”。更有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的培养是个别学科单独可以胜任的, 与升学关系不大的学科就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这对学生错误观念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与社会学科与自己的生活或学习 (主要指升学学业) 无关, 这门学科没有用。越认识不对, 就越无兴趣, 就越脱离生活, 就越认识不对。如此循环, 就更“病入膏肓”。

二、切除病灶的思路

必须让学生知道, 这门学科可以促进自己的学习, 指导自己的生活, 是很实用的, 而且可以得益终身。

有了兴趣, 尝了甜头, 学科就完成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质变。教学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把对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 注重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应用交际能力的培养, 最终为学生的“学为我用”和积极开拓发展打下良好的学用结合的意识基础。

三、作业目标指向

(1) 提高兴趣。只有对学科感兴趣, 学生才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 才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我们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 就是离开课堂后学生有用、能用, 而作业是学生离开课堂后的极好训练方式, 学生经过努力有了收获, 有了对学科的感悟, 甚至对社会的理解, 就能激发对学科和作业的兴趣。

(2) 发展思维。作业过程中, 学生学习分析、领会、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分析思路。面对实际问题时有明确的思维, “这事是什么事”“怎么处理这事”, 做到“胸中有货, 遇事不慌”。通过作业的锻炼, 让学生能开拓思维, 触类旁通。

(3) 培养能力。实践活动、社会热点, 都可以作为思考题, 都可以作为作业。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自觉寻求帮助等来提升自身的能力, 使“纸上得来”进化到“躬行绝知”, 不但可以增长有关历史与社会的知识, 更可以学会学习, 学会求助。这是把生活“问题化”后, 让学生把问题“生活化”, 从而自主地学会生活的有效途径。挖掘学科中的美育资源,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美能力。

四、应用的尝试

应用性作业的布置, 问题设计、题目种类、题目难度、呈现方式、完成路径等都需要教师做一定的预判或分类。教师准备不足, 布置的作业没有根据教学目标或学生的情况, 都达不到目标指向。

准备好课本和作业本。这是针对少数“学困生”学期中途丢了书本或作业本而要求的。通过翻阅课本, 能把作业本中“基础与巩固”的一些问题的答案翻出来, 让他们知道, 翻书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直接有效的好方法。能通过翻书找到答案, 让他们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体验越多, 学生也就越乐意接受挑战, 从而减少对作业对学科的反感。

不能抄答案。能从书上找出答案, 能不能再加大难度?利用这点让学生自觉去记忆去复述, 甚至去模仿总结, 这都是学会学习的良好开端,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自主探究夯实基础, 养成习惯。

学生作业准备。什么时间, 什么环境, 精神状态如何, 作业的效率问题, 学生自发地完成了“同样的精力, 追求成果最大化;同样的成果, 追求精力最小化”的准备过程。

教师怎样才能使布置的作业让学生乐做、能做、想做, 敢与同学比较和探讨?

1. 生活化

目的就是学生能够运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业布置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联系历史与现实的实际问题, 关乎社会的热点、焦点, 最好是学生关注的问题。题目亲切学生就更易接受。如聚焦杭州经济市场的变化现象比如房产, 鞭挞社会丑恶的理性思考比如招考作弊, 关注社会民生的问题比如“洗虾粉”, 等等。作业的生活化, 需要教师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准备, 但是对学生的成长是事半功倍的。作业的生活化可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 热爱生活, 乐于探究, 激发兴趣, 学思结合, 也可以营造关心社会, 人人有责的班级学习和商讨氛围, 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商洽的技能。

2. 多样化

学生可以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等多种不同形式来完成作业, 书面形式中也可以分为选择、计算、论述等。教师应教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 避免形式单一。作业的多样形式也是符合初中年龄段的人接受事物的心理特点的, 遵循了学生的发展水平。这要求既把握全体学生的认知情况, 又兼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维特点。可以更有效、更贴切地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

3. 没有标准答案

只要能体现学生进行了探究性的学习, 只要能展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只要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动手”和“动脑”, 就是一份合格的作业;能注意到正确的是非观念, 就是一份良好的作业;只要有自己的分析判断, 有思维的个性体现, 就是一份优秀的作业。

4. 及时进行评价和指正

(1) 同学间横向评价和自我纵向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同学间横向评价, 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对学生进行自我前后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 采用肯定为主的评价, 有利于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自信。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视野, 加大感性领悟范围。

(2) 教师指正则可以用多媒体, 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 生动形象地展示农村学生不熟悉的信息化、时尚化的内容。学习历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大有益处。进行交际的能力不是“教”会的, 而是“练”会的。思维的分析和历史的剖析可以真正成为交际中胜人一筹的利器, 是辩论乃至今后谈判的必备技能。

参考文献

[1]董小飞.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的认识[J].教学与管理, 2005 (21) .

[2]郑杭生.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J].江苏社会科学, 2001 (3) .

[3]何民.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实施策略的研究[J].教学月刊 (中学版下) , 2005 (12) .

作业布置创新研究 篇9

关键词:数学作业,自选,学习兴趣,沟通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巩固旧知、梳理思路、反馈信息等多种 功能.现在一般教师布置 的数学作 业主要表 现为:仿做的题 目多,综合创新的题 目少,致使学生 应付式完 成,不求甚解;单纯计算的题目多,应用表达的题目少,作业内容乏味重复等.

在传统的作业模式中,存在四个问题须引起教师的重视,即1学生是不是发自内心乐意做作业?2统一内容的作业是否适 合每一个 有差异的 学生个体 的发展?3教师单向传递的缺少变化的作业能否准确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4长期布置这样的作业是否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实现作业的应有功能,就必须对 数学作业进行改革实践,放手让学生自选适合自己的作业.

二、学生自选作业的实践

1.学生自选作业应遵循的原则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作业应遵循几个基本原则:1作业的弹性化;2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3学生思维得到开拓;4学生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在这四个原则的指导下,把布置作业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教师只确定作业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要求.

2.学生自选作业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要求

自选作业框架由“自选作业”“我的疑问”“与教师对话”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自选作业”.即由学生本人根据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对不同数学问题的兴趣爱好、学科的能力强弱以及对教材的重、难点的把握,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可多可少,可以选做数学教材各章节后的练习题或数学练习册中的习题,也可以自行参考、搜集其他的数学练习题.基本要求是:1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作业(目的是体验喜悦,激发做作业的内驱力);2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作业(目的是引导认识自我,发现不同的自我需求);3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作业(目的是体验成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

第二部分为“我的疑问”.即让学生把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通过作业传递给教师.唯一的要求是:对于自己似懂非懂的疑问先尝试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设想,不管正确与否,目的是创造一种轻松的作业环境,尤其是为那些平时不敢提问的学生创造一个提问以及质疑的机会.

第三部分为“与教师对话”.即把数学作业本构筑成师生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自由提出数学教学建议,指出数学教师的教学问题,交流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学习感受,发表不同的数学见解等.教师则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沟通或反馈指导.目的是营造自由、开放、平等的数学学习氛围,拉近师生情感距离,形成合力,教学相长.

三、学生自选作业实践的成效

对比传统的数学作业,改革后第一次学生上交的作业有以下四个共同特点:1对新型数学作业兴趣浓厚.有近50%的学生在“与教师对话”里称自己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作业,感觉既轻松又有趣;2对数学作业的主动性明显加强;3在“我的疑问”里,学生普遍提不出太多问题,且深度不够,质疑的问题以课后思考题和课堂上讨论过的题目居多;4开始正视自己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与教师对话”里,60%以上的学生说数学难学,尤其是女生反映强烈.询问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建议让数学学得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等.

改革后学生的第二次作业与第一次作业相比又 有了两个可喜的变化.

第一,质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增加.如“从数学角度解析为什么输水管道是圆形的”“调查存款方式哪一种更合算”“用不同的 方法测量 操场上旗 杆的高度”等.第二,作业出现了正迁移效应.很多学生在“与教师对话”里反映自己原来对新型的数学作业感兴趣,现在对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很感兴趣,一些原来自称“对数学望而生畏”的学生也在数学作业中提出了让教师在课堂提问自己的要求.可以深信:学生的这些变化如果得以坚持和发展,其主动学习的品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新知的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必然得以形成和发展.

新课前布置作业 篇10

1.选择题可采用快速抢答,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迅速渲染课堂气氛.

2.对判断题用“表示”形式, 即教师提出判断题, 若正确, 学生用课本正面表示, 若错误, 则用课本的反面表示.

作业分级布置的提议 篇11

关键词:作业;分级布置;减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113-02

半夜三点钟,我拿上手电准备再上楼查夜。12点10分,宿舍就已经熄灯了,可是快一点,整个宿舍楼才安静下来。刚才两点半上楼查了一趟,让许多还在写作业的学生赶紧熄灯睡觉。现在,一楼二楼都安安静静的了,只偶尔有熟睡的学生翻个身,床铺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忽然,楼上传来低低地争吵声,我赶紧冲上去,好家伙!四楼亮的跟傍晚一样,二十个宿舍,至少有一半宿舍往外透着光。东侧水房的灯也开着,射出来的光线格外刺目。两个男生在水房门口争吵着,旁边几个男生有眼尖的,一见我上来了,立即低喊一声,老师来了,立刻,四楼有光的宿舍全黑了,厕所的门咣铛咣铛,水房里一阵鸡飞狗跳,刚才还人影晃动,瞬间就消失的干干净净。水房里用两个高板凳搭了张不知道从哪找来的破旧门板当桌子,周围一圈小板凳,桌子上还有没来的及撤走的书本和笔盒。

我把破板子上的书本收起来准备拿走,厕所里冲出几个学生,拉住我苦苦哀求。原来这些学生趴在这儿写作业,对面宿舍的学生因为水房的灯太亮影响他们休息,所以就争吵起来了。“怎么这么晚还不睡觉?”“老师,作业太多了,写不完。”“不是有晚自习吗?怎么没写完?况且,别人都写完睡觉了,你们怎么还在写?”有几个学生忿忿又不好意思的说:“老师,他们汉语学的好......”我发现,被抓住晚上不睡觉写作业的几乎都是民考民的学生。查看了一下他们要写的作业,不仅主课作业确实很多,包括历史、地理、生物等副课,每晚都要花两三个小时才能写完。

由于完全以汉语教学,在作业量相同的情况下,汉语水平好的学生,尤其是民考汉的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普遍要快过民考民的学生。汉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审题就比别的学生慢,弄清逻辑、组织语言更是要耗费大量时间,加上写字速度慢,作业量多,一些学生作业写到深夜两三点是常事。像今晚这样深夜三点多还有学生在赶作业的情况,我们也发现过很多次。学生们为了写完作业,但又要躲避生活老师的检查,只能藏到被窝里拿着小手电悄悄写,还有的学生顶着臭味,拿个小板凳蹲到厕所里赶......晚上三四点才睡觉,早上八点钟就得起床,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看看那些学生为了写作业躲着藏着,我不禁又是心疼又是无奈。这么晚了还不能休息,还在为写不完作业怕老师挨骂而想法设法赶作业,试问在这样又困又怕的情况下,写出的作业又有什么质量呢?

我们将这些情况反映给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后,他们也很无奈,向我们大吐苦水。学生基础差,课程进展慢,多布置作业也是为了巩固和强化他们的知识。况且,如果作业布置少了,一些写作业速度快的学生早早就能做完,他们在自习课上无事可做,必然会对自习课的纪律造成影响。

还孩子快乐童年、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是近年来教育部门重点发力的一项工作,并颁布了各种规定,包括严格要求不同年级孩子的作业。但这种对于作业减负一刀切的规定却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城区学校的班额都比较大,学习进度比较快,低年级的孩子课堂掌握的内容如果不适当地在课外通过抄写、计算训练重复,对于其学习根基的奠定有所影响。作业减负应是避免大量的机械抄写,但不意味着不需要适度的加强巩固。

根据一直以来的调查和了解,我发现我们在作业布置上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同一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业量完全相同。作业量的多少是以课程的进度为标准而设定的,即使是不同的班级,只要课程进度一样,作业量也完全相同。作业统一布置,统一收交,统一批改,没有体现学生个体学习程度的差别。

二、同一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业难度完全相同。所有学生做的作业都是一样的,不管学生对当堂课听取的效果如何,都得做一样的习题。同样的题,当然难度也一样了。

三、作业批改、评价的标准完全相同。老师在批改作业时,按标准答案打分,只要符合标准答案就正确。一堂课听下来,有的学生掌握的较好,但有的学生可能一时半会还没弄懂。学生的基础不同,如果课程涉及的基础较多,有些作业对本身基础就好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做对了是理所当然的;但同样的题目对本身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就是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出来的难题,做对了是应该得到鼓励的。一样的评价标准,学生的付出和获得得不到差别对待,也就不能起到有效鼓励学生的作用。

基于以上现状,我认为,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我们应该实施作业分级制度。对同一个班,或是同样课程进度的学生,在布置作业时,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级布置。

一、作业分为基础、强化和拓展三个类型。

基础类型的作业为当天课堂上所必须要掌握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以语文为例,基础类型为当堂课上所涉及到的生字、课文注释等死记硬背的知识。数学课则为当堂课所讲的例题,要做的题和书上的例题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做换换数字这样简单的改变。

强化类型的作业是在基础部分上作一定的改变,此类题目应给学生百分之七十的熟悉感。拓展类型的作业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类的题,所涉及到的面比较广、解题所需用的新旧知识比较复杂。

二、以做题时间为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等级做相应的作业。

首先,老师要计算出各等级一道习题所需用的平均时间,以此时间为做题的标准时间。做一道强化类型习题的标准时间为1分钟,升级做强化类型习题的学生,做一道强化类型习题的时间少于1分钟,则不用再做强化类型的题目,自动升级做拓展类型的习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的学生则继续做强化类型的习题,什么时候做一道题的时间少于1分钟才可以升级做拓展类型的习题,以此类推。

三、教师对个别学生也可根据课堂表现直接布置相应等级的作业。因为有个别的学生,教师对其情况比较了解,所以,也可特别布置做哪一等级的习题,对他们的薄弱部分进行强化。

给作业分级,有人可能要说,这不是又在人为的把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搞歧视吗?不对!根据不同的学习成绩,把学生分班,配备不同的师资和教学条件,这才是不公正的等级划分,搞歧视、搞差别教育。同一个班,师资、教学条件的配备是完全相同的,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也是完全相同的,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掌握知识的不同程度而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这是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是利于学生个体快速发展的优化方案。尤其是民汉合校的班级,对学生可以起到拔高补差的双重作用。因为有的学生课都听不懂,一下布置那么多的作业,试问,他怎么可能做得完?有些学生连书上的习题做起来都十分的困难,哪有能力做课外拔高的题?把作业都布置的一样,怎么能对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呢?对已经掌握很好的学生,这些作业岂不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他们完全可以用这些时间去攻克更难的题,或是做些自己更感兴趣的事。

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抄别人的作业,为什么抄?原因无非有两点,一就是不会做,当然只能抄。二是如果会做,因为作业布置的太多,抄是能最快完成的方法,也只能抄了。不管是为什么原因抄作业,都只能完成作业的量,对作业的质根本无法保证。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不是为了写而写,这样布置作业,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严重剥夺了学生的睡眠时间。

据了解,《河南商报》在今年12月09日曾报道郑州铭功路小学已经有把作业进行分级的实验,他们把作业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基础、中等、有一定难度,学生做哪类作业,可自己选。该校老师普遍认为,分层次布置作业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学生们也认为,分层次布置作业远比以前的“统一作业”更节省时间。《长沙晚报》10月20日也报道了燕山二小“作业超市让学生自选作业”的作业布置方式。

给学生减负的口号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是学生的书包却越来越沉,作业也越写越晚,作业对于巩固和强化知识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渐渐成了禁锢学生的牢笼。将作业分级能使学生摆脱题海战术的束缚,一定程度上减轻作业量,另一方面,作业分级可以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一级一级逐渐提高,这样才能真正一步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家庭作业布置的思考 篇12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练习一的第1题、第2题、第3题。”孩子们像机器一样执行着老师的命令, 用笔在这三道题的题号下面分别划上了一个“∨”。然后, 等待着老师宣布接下来的任务。等了一会, 见老师没说话, 有孩子抬起了头看着我;接下来, 有更多的孩子抬起了头, 等待着我继续发号施令。见我总不说话, 孩子们开始在书上寻找, 猜测、揣度着我接下来可能会布置的题目, 然后又看着我, 期待着老师布置的作业会和他推测的相吻合。

约15秒种, 有孩子的表情开始告诉我:老师, 你真够拖拖拉拉的。

终于, 有人坐不住了:“老师, 还有吗?”

“没了。”我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不会吧?”有人在小声嘀咕。

“真的没了。”

“真的没了?”

“是的。老师决定, 从今天开始, 每天给你们留的家庭作业不超过3道。”

“哇塞!”有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声音里充满了惊喜。“那是不可能的___”语气里尽是失望。可以感觉到老师刚才给他们构筑的理想情景在张口以后迅速被几年来繁重的作业事实给否定了。

几秒钟以后, 一个胆儿大的孩子笑着问到:“老师, 是真的吗?”看来他倒还有胆量希望老师这异想天开的“玩笑”是真的。“是真的。”我回答说。

“哦---”那声音很长, 好象还没回过神来。

“您说的是今天的作业不超过3道吧?”那孩子接着又问。“不是, 我决定从今天开始每天给你们布置的家庭作业都超过3道。”

“不会吧?”有人真的激动了, 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我斩钉截铁的说道。

“哇!太好了!”终于看到了太阳的光芒。

“杨老师万岁!”“杨老师万岁!”不知是谁带了个头, 教室里迅

速热闹起来, 那发自内心的呼喊比大臣们叩谢皇上还要真切。所有的崽儿们都像重获自由的小鸟兴奋得唧唧喳喳地闹着。很少看到他们这么有活力, 就让他们高兴高兴吧。

大约半分钟以后, 班长开始发号施令了:“请安静!请安静!”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

“杨老师, 你太够哥们了。”一个猴精似的小鬼还有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为什么呢?”我故做不解地问。

“你布置这么一点作业, 我感觉好轻松哦。”

“可不知其他同学是否也感觉老师还够哥们呢?”我嘟起了嘴巴, 紧皱着眉头。

“杨老师, 您太够哥们了。”孩子们一起喊道。

“您把我们从那些永远都做不完的作业中解救出来, 我们感觉就像又获得了自由, 心里轻松极了, 一点都不担心作业会惹得我心烦。现在我感觉浑身都是劲, 好幸福哦。”说完, 他面带微笑, 闭上双眼, 轻轻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顽皮地做了一个幸福、陶醉的样子。真让人忍俊不禁。

孩子们的情绪平和一些了, 我接着问道:“杨老师够哥们了, 你们是否也应该够哥们呢?”

“那当然。”孩子们义正词严。

“那你们要怎么做才够哥们呢?”

“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地把字写好, 让老师不用戴着眼镜就能看清我写的字。我还要认真读题, 把题意弄懂了, 仔细想明白了再做, 争取把每道题都做正确, 不拿作业惹老师生气。”

“我要用最认真的态度, 最愉快的心情来完成杨老师布置的作业, 把每个字都写漂亮。在做完作业以后, 我还要认真检查, 争取每道题都做正确。让老师觉得批改我的作业就是一种享受。”

“同学们, 我们除了在做作业的时候要认真审题, 仔细思考, 工整地书写以外, 还要在做完作业以后主动地去复习学过的内容, 预习没学的内容。这样既可以让老师感到轻松一些, 又可以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现在作业少了, 有的是时间去做这些事情了。其实, 当你独个儿学习, 通过自己的努力弄明白一些问题以后, 心里的那种感觉真的很棒。不信你们可以去试一试。”科代表就是科代表, 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

……

我用欣慰的, 甚至有些激动的眼神感谢着他们。

多好的孩子啊!我再也不能让那永远都做不完的作业把他们给包围了。那沉甸甸的作业会让我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失去多少的快乐啊!一个不快乐的孩子又怎么能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公民呢?那沉甸甸的作业, 会让他们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 又得奔赴下一个问题。没有时间, 没有心思, 也没了心情去仔细思考。没能好好思考的作业做了又有什么用呢?更可怕的是, 长此以往, 孩子们不仅不会爱上学习, 还会养成心浮气燥、不爱思考、做事敷衍塞责的坏习惯。

我总是在埋怨孩子们的习惯不好。可是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是需要我去帮助他们养成的。我除了没能及时帮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外, 我的那些不恰当的教学行为是否还会“逼”着他们养成了一些令我恨之入骨的坏习惯呢?

上一篇:中药制药过程下一篇:防护加固